一、中山火炬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周杰[1](2021)在《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1992年后,我国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各个地方,工业产业园区的有效经营管理对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各类经济产业开发区的工业产业园区管理模式,也逐渐向现代化公司治理模式转变。当前,在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时期,市场发展的内、外部的环境复杂,变化快速。在此背景下,有效稳定地区经济增长,重振地方工业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作用,是摆在各类工业产业园区运营组织面前的难题。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一家负责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山)开发和运营管理的国有企业,近几年来,公司人才流失率高,公司运营模式单一,自身盈利造血能力差,迫切需要改进公司现有体制机制模式,激发员工再次创业的激情,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对国有企业——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进行优化管理为出发点,来发现和寻找问题,以有关薪酬体系管理和人力资源激励理论作为研究视角,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针对薪酬水平竞争力不强、薪酬层级设计不合理、薪酬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以理论为指导,从实际出发,提出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的优化方案,明确优化对策,探讨分析相关的保障措施和关注事项,以尝试研究给出解决企业问题的实际方案和现实路径。本研究认为,应对新的市场发展形势,中山健康基地公司应顺应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突破企业原有定位,优化调整公司的薪酬激励体系,以解决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问题为突破口,从整体上提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吸引住和使用好人才,有效激励引领公司员工,从而激活公司市场竞争的活力,实现公司高水平高速度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旨在为中山健康基地公司未来的薪酬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同时,希望为同类型国有企业的薪酬体系优化改革提供实践参考价值,推动从事工业产业园区经营管理活动的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杨健[2](2020)在《Y高新区管理机构设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广袤大地上设立了各式各样的政策功能区,比如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自贸区等等。国家高新区是为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设立的功能区,肩负着特殊使命、享受着特殊政策照顾。有着三十多年发展历史的国家高新区,在推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规模效应,促进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强劲引擎的同时也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创新也作了许多新实践新探索。作为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的集中反映,各地因地制宜设置高新区管理机构,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机构设置样式和形态。这些宝贵经验也为地区机构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带来全新启示。Y高新区是Y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完成市级、省级、国家级高新区的“三级跳”过程中探索尝试了一些机构设置方案,通过整合、融合、合并的方式,在机构设置未定型的情况下,确保了停留在“文件”层面上的管理主体—高新区管委会管理职能的发挥。本文主要围绕Y高新区管理机构设置问题展开,通过介绍高新区的基本情况,重点聚焦高新区机构设置情况,主要围绕Y高新区机构设置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运用组织理论、政府间关系理论、政府职能理论等理论工具,系统分析其中原因,参照先进地区高新区机构设置理念和经验做法,试图为完善和健全Y高新区机构设置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阐述了高新区机构设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学界对高新区机构设置研究情况进行了整理,并对文章中几个关键性概念进行了辨析,并介绍了研究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路径。第二部分对国内高新区机构设置的概况作了介绍,初步归纳了影响高新区机构设置的内外部因素。在宏观的背景之下,还以Y高新区作为小切口进行微观分析解剖,展现了Y高新区机构设置从过去到现在的动态图谱,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发现并提出高新区机构设置从理论到实践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三部分着重分析高新区机构设置诸多问题,论证机构设置缺陷对高新区自身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并着重从多方面为高新区机构设置行为逻辑提供合化理解释。第四部分着重探讨国外、国内、省内先进高新区在机构设置方面的机构是设置理念和科学设置方法,从理论层面为高新区机构设置方案提供方向性和原则性指导。第五部分在实际操作层面提供一些补充性建议,试图帮助Y高新区走出机构设置现实困境,继而为新生代国家级高新区机构设置提供借鉴。第六部分对全文的论述分析进行总结和概括,并对高新区的发展和机构设置优化完善进行展望。
杨菲菲[3](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创新人才引进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粤港澳企业创新人才的建设已成为中国经济生态建设不可阻挡的新生力量。随着广东、香港、澳门公司国际化的发展,区域性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侧重于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而本质是人力资源之间的竞争。如何利用这一契机引进高层次人才以促进粤港澳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在大湾区一体化背景下,人才资源意味着发展的第一动力。借鉴国际湾区历史发展的经验,面对现企业招聘定位不明确、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政府人才引进政策实施力度欠缺等原因,导致粤港澳大湾区企业高层次创新人才稀缺的同时,企业人才还出现流失。在此基础上,本论文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目前企业间人才资源的现状,提出利用港珠澳的优势来引进高端人才的建议,为了降低人才流失率,保留核心人才,使区域企业在人才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为人才引进生态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如何促进企业更好地引进人才、保持人才优势,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对策。结论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企业已经具备了人才引进生态建设的条件,在企业中引进各领域的高级创新人才例如技术骨干等,通常会成为企业发展的转折点,从而打开企业创新人才引进的新局面。本文还从多个层面阐述企业创新人才引进的重要性,提出企业引进创新型人才引进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以“生态圈”整合人才资源,加快创新人才引进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打造全球高级创新以及创新科技平台的设想。
彭雄亮[4](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秦巧云[5](2019)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中山火炬开发区道路系统整体提升构想》文中指出在对火炬开发区道路系统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状道路系统结构和交通运行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结合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背景,依据火炬开发区道路系统的发展需求和功能定位,提出了道路系统的整体提升构想,以促进城市和区域发展。
邹鑫[6](2019)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国家高新区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理论法学的研究方法,分六大部分展开研究。总体结构为:导论部分,结合国家高新区30年来的发展成绩和自己熟悉的高新区行政管理工作,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学者在高新区立法研究、区域法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之不足,提出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即本文研究的理论问题,是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的基本范畴、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和对高新区立法、执法经验的理论反思;本文研究的实践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新区的立法和执法的法治化,力图在地方(区域)法治理论与高新区法治实践之间的目光逡巡中寻找法治中国建设的真知。第一章,围绕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和产生的学术争议,笔者区分了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和不同类型,提出了对区域法治进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以此为基础,论证了高新区是区域的表现形式,高新区法治是我国区域法治的组成部分,高新区法治研究应当借鉴区域法治理论等基本观点。在对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将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作为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用以指导论文研究。第二章,以地方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在评述地方法治竞争理论、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借助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地方法治服务于聚集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产物,聚集经济推动法治发展的观点。提出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的观点。第三章,围绕高新区的立法活动,研究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在规范高新区设立、管理活动中的政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的制定、修改过程,指出了我国高新区政策与立法的特点和不足;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高新区立法经验的总结,对完善我国目前高新区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第四章,围绕高新区的行政法治,通过裁判文书网的司法大数据,分析了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包括行政诉讼主体资格);从与行政体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现有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入手,将高新区行政体制类型化为“促进型行政体制”而非“管理型行政体制”,讨论了在“促进型行政体制”类型下高新区管委会在科技、人才、金融、投资、税收和培养中介机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提出了改革高新区行政执法体制的方向。第五章,从区域法治理论反思的角度,论证了我国高新区法的部门法属性,总结了我国高新区“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提出为避免国内高新区“立法雷同”而应当在跨域立法调研中应当采取的正确步骤。
何韵[7](2019)在《环珠江口海岸带国土空间发展潜力与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海岸带是陆地与海洋的连接节点,由于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世界上众多的城市群都沿海岸带而建,海岸带被大量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整合发展潜力较高的区域,平衡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是今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以环珠江口海岸带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译环珠江口海岸带1988-2017年遥感影像,对岸线及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根据现有开发状况,综合经济及生态因素,建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强度、经济发展潜力为准则层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与三维魔方模型评价环珠江口海岸带各区域国土空间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将海岸带国土空间划分为生态、农业以及城镇空间,运用本底约束原理及木桶原理,对地形、地质、国土空间功能以及特殊保护区图斑进行叠加分析,评估海岸带陆域及海岸线开发利用适宜性。综上,从宏观及微观的角度对环珠江口湾区的重点发展区域及开发利用适宜性进行评估,得出海岸带国土空间发展潜力与开发利用适宜性综合分区,从而为今后大湾区的规划发展提供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围填海活动是影响珠江口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珠江口近30年围填海面积为371.25km2,其主要集中在2005年后,岸线长度增速也较之前明显增快。结合相关规划文件显示,珠江口围填海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围海养殖及农业为主,围填海工程在2000年后逐渐增多,围填海用途也向城镇建设、交通运输及工业方向转变。(2)珠江口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程度较大,呈现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大差异的特征。珠江口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具有建设用地快速增加,农用地、林地减少的经济发展区普遍特点,在空间上,珠江口东岸的土地开发强度大于西岸,尤其是近海海岸带的土地开发更明显增强。近年,西岸的横琴新区、翠亨新区、南沙新区等经济开发区都沿海而建,珠江口海岸带将是未来国土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3)珠江口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发展潜力分为极高潜力区、高潜力区以及中潜力区。根据国土空间发展潜力评价,珠海市金湾区及香洲区、深圳市福田区及南山区、中山市火炬开发区适宜高强度土地开发,已开发程度高,区位条件优越,便于高效益产业布局,是极高潜力区;珠海市斗门区、深圳市宝安区、广州市南沙区及番禺区、东莞长安镇及沙田镇和中山市南朗镇能适应一定强度土地开发,开发基础好,区位条件良好,土地经济效益较好,发展潜力次之。(4)珠江口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区分为比较适宜区、一般适宜区以及不适宜区。根据陆域海岸带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区域分布上,环珠江口西岸用地潜力大于东岸。比较适宜区比例及面积较大的是深圳沿海三区,由于比较适宜区主要是已开发建设的建成区,一般适宜区是今后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一般适宜区比例及面积都较大的是珠海市和广州番禺区、南沙区,国土开发适宜性整体较强,可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范围较大。而由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较多,不适宜区占比重较大的是珠海斗门区及中山民众镇。(5)珠江口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及生态等综合因素。陆域开发利用适宜不代表海岸线开发利用适宜,因此需要海陆域适宜性的综合考虑,综合海陆域海岸带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及结合之前的国土空间发展潜力分区,整体上获得相对一致的结果,认为发展潜力大,适宜性强的区域主要是环珠江口海岸带的三角,即珠海金湾及香洲沿海新区、广州番禺区及南沙区、深圳南山区及福田区,再根据海岸线的适宜性,为今后海岸带及湾区的发展提供了规划建议。
何伟峰[8](2019)在《地方政府竞争背景下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我国高新区的发展既面临着许多艰巨的挑战,也面临着不少难得的机遇。但是挑战的问题尤其突出,例如,“区域大战”发生了一轮又一轮、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新区产业布局小而且更新慢、经济增长方式单一且粗放、环境资源消耗大等,这些问题都是非常不利于高新区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而这些问题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在于我国大多数高新区长期以来都实施了以GDP增长为目标的战略。因此,我国高新区想要在后续的竞争中保持持久的优势就必须彻底解决好这些问题。核心竞争力理论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核心竟争力理论认为,要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战略不是一种以最终成果为直接竞争目标的战略。它强调在几个层面上的竞争,而不只是在最终成果上竞争,强调通过整合高新区的主要资源和能力,培育高新区的核心竟争力,进而创造出可以产生持久竞争优势的核心环境或核心平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最大化地实现其高新区价值。本文选择高新区核心竞争力培育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以东江科技园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归纳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围绕加强培育核心竞争力这一主题,结合政府作用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及多中心治理理论进行研究。文章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支撑理论等。第二章是对核心竞争力概念、高新区核心竞争力特征与识别、高新区核心竞争力培育要素及作用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是分析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介绍了东江科技园的基本情况、运作模式、前期培育成效等。其次,对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着重关注公众对东江科技园技术创新力、产业集聚力、环境支撑力、公共服务力、政策引导力这5个方面的评价,为后文探索问题原因做好铺垫。第四章是对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归纳阐述。第五章对如何加强培育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提出建议,主要包括完善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增强产业集聚优势效应、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体制机制及政策创新等。最后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分析本文不足,并提出对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肖彦余[9](2018)在《后发优势背景下中山市神湾镇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后发优势自上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国内外经济学者对其作出深入研究,并探讨如何运用在不同层面的后发地区,为该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参考。本文以广东省中山市神湾镇为例,从政府管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神湾镇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职能定位与作用的现状,分别分析了县域经济和神湾镇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并在后发优势背景下,对神湾镇政府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中山市作为全国不设县(区)的地级市,镇行政功能类同县一级,而镇区之间发展悬殊,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神湾镇作为最后梯队成员,存在经济总量薄弱、规划指导水平不高、土地利用不科学、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后续经济发展动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后发优势理论与县(镇)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相结合,从生态、技术、区位、环境、人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后发优势的实际运用,并借鉴宁波梅山湾、浙江绍兴富盛镇、珠海平沙镇等地的发展经验,意识到宏观调控、产业导向、宣传推广、市场监管、优质服务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重要性。作者结合工作实际,从加强宏观调控、提供优质服务、放大环境优势、把握生态优势、聚焦改善民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六大方面提出了神湾镇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尹力[10](2017)在《中山美居产业园区企业服务质量研究》文中认为产业园区的企业服务和配套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服务质量的好坏和配套建设的完善程度,决定着产业园区运营效果,进而影响产业的发展走向。这就需要产业园区的运营方对当地产业分布、产业结构、产业特点、产业现状和产业发展的需求、问题、痛点、走向有全面、深刻和透彻的了解,具备能为园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集聚一批优秀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产业园的企业服务就是根据这些需求和发展走向孕育的新业态。产业园企业服务的运营方如何明确园区企业需求并提供服务,从而更好服务于当地产业整体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就成了新形势下各方共同的关注点和落脚点。中山市家居产业非常繁荣,“产业集群,一镇一品”优势明显,本文正是立足中山美居产业园—生产服务业集聚区,对园区企业服务模式进行研究的过程记录和经验总结。本文采用实践应用与模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中山市产业园区的发展分析,以中山美居产业园及竞争者为调研对象,并利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来构造适用于中山美居产业园的服务模型。本文的核心是根据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建立了中山市产业园行业的服务质量差距综合模型,总结出9个需要解决的产业园区企业需求服务问题,提出4个根本原因,据此提出4条改进服务质量的途径和可实施的具体策略并通过2年时间实践的实际案例。
二、中山火炬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山火炬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薪酬 |
2.1.2 中层管理人员 |
2.1.3 薪酬体系 |
2.2 与薪酬体系相关的理论 |
2.2.1 双因素激励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战略性激励理论 |
2.2.4 公平理论 |
2.2.5 委托代理理论 |
2.3 薪酬体系研究综述 |
2.3.1 薪酬管理理论发展的脉络 |
2.3.2 薪酬概念界定的理论研究 |
2.3.3 薪酬水平体系的理论研究 |
2.3.4 薪酬层级体系的理论研究 |
2.3.5 薪酬结构体系的理论研究 |
2.3.6 有关薪酬体系管理研究和实践的短板 |
第3章 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现状 |
3.1 中山健康基地公司现况 |
3.1.1 中山健康基地公司简介 |
3.1.2 中山健康基地公司组织结构和人员状况 |
3.2 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现状 |
3.2.1 薪酬水平情况 |
3.2.2 薪酬结构情况 |
3.2.3 薪酬职级情况 |
第4章 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问题与成因分析方法 |
4.1.1 访谈法 |
4.1.2 问卷调查法 |
4.2 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2.1 薪酬水平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
4.2.2 薪酬层级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
4.2.3 薪酬结构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优化对策 |
5.1 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目标、原则和思路 |
5.1.1 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的目标 |
5.1.2 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的原则 |
5.1.3 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的思路 |
5.2 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水平方面的优化对策 |
5.2.1 综合梳理企业内外有关薪酬水平的影响因素 |
5.2.2 选定符合企业战略发展需求的市场领先型薪酬水平策略 |
5.2.3 以公司经营绩效调控公司工资总额的机制 |
5.3 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层级方面的优化对策 |
5.3.1 岗位工作评估 |
5.3.2 公司薪酬层级体系优化 |
5.4 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结构方面的优化对策 |
5.4.1 优化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年薪收入 |
5.4.2 优化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福利及津补贴 |
5.4.3 优化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激励奖金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优化方案的实施保障措施 |
6.1 积极应对外在政策方向的影响趋势 |
6.2 完善和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
6.3 加强薪酬绩效考核评价 |
6.4 持续做好薪酬激励的动态管理和体系化建设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提纲 |
附录 B: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Y高新区管理机构设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高新区管理机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高新区管理机构现状 |
二、国内研究高新区管理机构现状 |
第三节 概念的界定 |
一、开发区概念的界定 |
二、高新区概念的界定 |
三、高新区管理机构概念的界定 |
四、机构设置概念的界定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政府职能理论 |
二、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三、政府间关系理论 |
四、行政组织理论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Y高新区发展历程以及机构设置探索 |
第一节 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管理机构研究 |
一、高新区管理机构设置的法规依据 |
二、高新区管理机构设置的现实选择 |
三、影响高新区机构设置的主要因素 |
第二节 Y高新区机构设置政策变迁 |
一、2013年出台的“委托管理型”机构设置政策 |
二、2018年出台的“区政合一型”机构设置政策 |
三、两种机构设置政策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区政合一”机构设置政策影响下Y高新区机构设置和运行现状 |
一、决策层与行政区决策首脑融合 |
二、协调层与行政区直部门融合 |
三、执行层与托管街道融合 |
第三章 Y高新区机构设置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Y高新区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 |
一、机构设置的政策设计不合理 |
二、机构设置的主导力量层级低 |
三、机构设置的推进进程较缓慢 |
第二节 Y高新区机构设置系列问题造成的后果 |
一、制约高新区治理水平 |
二、拖累高新区要素集聚 |
三、影响高新区创新机能 |
第三节 Y高新区机构设置问题成因分析 |
一、囿于发展水平 |
二、安于既有体制 |
三、困于行政干预 |
四、苦于法定地位 |
第四章 国内高新区机构设置经验和启示 |
第一节 国内高新区机构设置经验 |
一、定位升级动态调整的张江高新区 |
二、整合融合走在前列的苏州高新区 |
三、政策倾斜人事保障的徐州高新区 |
第二节 来自国内高新区机构设置的启示 |
一、坚持精简高效 |
二、发挥市场作用 |
三、适应功能定位 |
四、提供便民服务 |
第五章 Y高新区机构设置的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推进Y高新区机构设置分层分类 |
一、行政区+管委会协同,强化领导决策水平 |
二、大部+小组联动,提升综合协调效能 |
三、行政化与市场化互补,发挥中介机构作用 |
第二节 发挥Y高新区机构关键职能作用 |
一、培育经济管理核心能力 |
二、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
三、增强执法司法应变能力 |
第三节 健全Y高新区机构内部管理制度 |
一、促进高新区部门信息公开 |
二、推动高新区机构权责统一 |
三、加强高新区机构绩效评估 |
第四节 完善Y高新区机构设置保障机制 |
一、建立法律体系,强化法律地位 |
二、形成政策合力,创设良好环境 |
三、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机构落地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3)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创新人才引进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心理学理论 |
2.2 人力资本理论 |
2.3 人才流动理论 |
第3章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创新人才引进的现状和问题 |
3.1 企业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任用现状 |
3.2 企业创新人才引进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第4章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创新人才引进的改革方向 |
4.1 企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明确需求 |
4.2 企业人才引进措施的多元化 |
4.3 企业创新人才引进的“生态圈”构建 |
第5章 案例研究 |
5.1 以中山火炬开发区中炬高新技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研究 |
5.2 以珠海市格力公司为案例探究 |
第6章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创新人才引进的对策建议 |
6.1 增强湾区企业人才聚合力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
6.2 实现湾区企业规则、法律、人文交流一体化保障体系 |
6.3 打造全球创新高地企业合作创新平台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内容 |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
4.5 本章小结 |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
5.6 本章小结 |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8.2.1 论文的创新 |
8.2.2 存在的不足 |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中山火炬开发区道路系统整体提升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 区位概况 |
2 现状道路交通分析 |
2.1 现状路网分析 |
2.2 现状交通运行状况分析 |
2.3 现状道路问题分析 |
3 道路系统功能定位 |
4 道路系统提升构想 |
4.1 高速公路 |
4.2 快速路 |
4.3 主干路 |
4.4 片区内部路 |
5 结语 |
(6)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三、对国内外高新区法治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 |
一、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
二、论文创新 |
第一章 区域法治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与概念探析 |
一、“地方法治”或“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 |
二、“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探析 |
第二节 区域法治研究的基本框架 |
一、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 |
二、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 |
第二章 高新区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区域法治动力及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
一、地方法治竞争理论及其局限性 |
二、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 |
三、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一、科技是高新区聚集经济的发展动力 |
二、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 |
第三章 高新区法治的立法建构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历史检视 |
一、国家高新区发展历程及政策、立法变迁 |
二、高新区立法的现实检讨 |
三、我国高新区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的域外经验 |
一、域外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方面的立法实践 |
二、域外立法实践对我国高新区立法的启示 |
第四章 高新区的行政法治 |
第一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综合执法 |
第三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促进型行政 |
第五章 高新区法治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部门法属性 |
一、区域立法的概念评判 |
二、高新区地方立法的部门法定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与“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 |
一、“先行先试”立法模式的界定 |
二、法治试验的功能及其完善 |
第三节 高新区立法的复制与推广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价值探寻:比较法学的视角 |
三、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基本功能:比较方法的转向 |
四、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步骤设计:功能比较的运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环珠江口海岸带国土空间发展潜力与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岸带土地利用及规划研究进展 |
1.2.2 国土空间发展潜力研究进展 |
1.2.3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
2.1 环珠江口海岸带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海岸带规划与管理概况 |
2.2 研究区分区概况 |
2.2.1 珠海市 |
2.2.2 中山市 |
2.2.3 广州市 |
2.2.4 东莞市 |
2.2.5 深圳市 |
2.3 数据源 |
2.3.1 遥感影像数据 |
2.3.2 其他数据 |
第三章 海岸带国土空间演变分析 |
3.1 影像处理与信息提取 |
3.1.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3.1.2 海岸线信息提取 |
3.1.3 围填海信息提取 |
3.1.4 海岸带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3.1.5 海岸带信息提取精度检验 |
3.2 海岸线演变分析 |
3.3 海岸带围填海演变分析 |
3.4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四章 海岸带国土空间发展潜力评价 |
4.1 国土空间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与评价标准 |
4.2.1 评价指标标准化方法 |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评价得分与评价分级 |
4.3 评价结果 |
第五章 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
5.1 海岸带陆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
5.1.1 陆域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 |
5.1.2 本底约束因素指标体系 |
5.1.3 基于国土空间利用现状的开发利用适宜性指标体系 |
5.1.4 海岸带陆域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 |
5.2 海岸线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
5.2.1 海岸线类型及功能属性划分 |
5.2.2 海岸线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5.2.3 海岸线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 |
5.3 海岸带开发利用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地方政府竞争背景下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新区发展面临问题突出,需对其进行全面研究 |
1.1.2 地方政府竞争对高新区提出了新的要求——培育核心竞争力 |
1.1.3 东江科技园在地方政府竞争中处于落后位置 |
1.1.4 东江科技园发展速度放缓,面临自身瓶颈期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6 支撑理论 |
1.6.1 政府作用理论 |
1.6.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6.3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二章 高新区核心竞争力培育概念框架 |
2.1 高新区核心竞争力概念 |
2.1.1 核心竞争力 |
2.1.2 企业核心竞争力 |
2.1.3 区域核心竞争力 |
2.1.4 高新区核心竞争力 |
2.2 高新区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和识别 |
2.2.1 高新区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2.2.2 高新区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
2.3 高新区核心竞争力培育要素及作用 |
2.3.1 科技创新与实现循环发展 |
2.3.2 产业集聚与保持竞争优势 |
2.3.3 产城融合与优化营商环境 |
2.3.4 公共服务与解决公共问题 |
2.3.5 政策引导与促进持续发展 |
第三章 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现状分析 |
3.1 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现状 |
3.1.1 东江科技园基本概况 |
3.1.2 东江科技园运作模式 |
3.1.3 核心竞争力培育主体及其关系 |
3.1.4 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前期培育成效 |
3.2 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培育满意度调查 |
3.2.1 调查方法 |
3.2.2 样本基本情况 |
3.2.3 技术创新力培育满意度评价 |
3.2.4 产业集聚力培育满意度评价 |
3.2.5 环境支撑力培育满意度评价 |
3.2.6 公共服务力培育满意度评价 |
3.2.7 政策引导力培育满意度评价 |
3.2.8 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培育满意度问卷调查小结 |
3.3 与同类型高新区核心竞争力培育成效对比分析 |
3.3.1 核心竞争力若干指标数据对比 |
3.3.2 与同类型高新区对比小结 |
3.4 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3.4.1 创新能力体系建设不完善 |
3.4.2 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
3.4.3 产城融合深度不够 |
3.4.4 公共服务不全面 |
3.4.5 政策滞后影响持续发展 |
第四章 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存在问题的原因 |
4.1 创新要素质量参差不齐 |
4.2 政府主导作用不明显 |
4.3 前期专注经济发展 |
4.4 整体服务意识不强 |
4.5 体制机制模糊不清 |
4.6 顶层设计相对滞后 |
第五章 对加强培育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
5.1 完善创新能力体系建设 |
5.1.1 加强创新主体体系建设 |
5.1.2 加强经营支撑体系建设 |
5.1.3 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
5.1.4 加强组织管理支撑体系建设 |
5.1.5 加强创新环境建设 |
5.2 增强产业集聚优势效应 |
5.2.1 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
5.2.2 引导产业集聚向高附加值环节发展 |
5.2.3 加强专业孵化器建设 |
5.2.4 加强培育新兴产业 |
5.2.5 建立企业间的信用平台 |
5.3 加快产城融合步伐 |
5.3.1 科学规划优化土地利用模式 |
5.3.2 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
5.3.3 优化生态环境严查环保问题 |
5.4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
5.4.1 搭建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 |
5.4.2 推行公职人员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 |
5.4.3 增强服务本领和意识 |
5.4.4 用好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
5.4.5 加强市场监管 |
5.4.6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
5.5 促进体制机制及政策创新 |
5.5.1 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5.5.2 商请上级下放更多权力 |
5.5.3 提高政策落地执行效率 |
5.5.4 制定科学性前瞻性政策 |
5.5.5 坚持遵循规律鼓励创新容错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后发优势背景下中山市神湾镇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
1.2.2 后发优势理论研究综述 |
1.2.3 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 |
1.2.4 文献简要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访谈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一般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县(镇)政府 |
2.1.2 县域经济 |
2.1.3 政府经济职能 |
2.1.4 政府经济政策 |
2.1.5 后发优势 |
2.2 后发优势背景下政府职能的定位与作用分析 |
2.3 相关理论依据 |
2.3.1 后发优势理论 |
2.3.2 后发劣势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后发优势背景下中山市神湾镇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
3.1 中山市神湾镇基本概况 |
3.2 神湾镇经济发展后发优势及此背景下政府作用发挥分析 |
3.2.1 神湾镇生态的后发优势 |
3.2.2 神湾镇技术的后发优势 |
3.2.3 神湾镇区位的后发优势 |
3.2.4 神湾镇社会环境的后发优势 |
3.2.5 神湾镇人力的后发优势 |
3.2.6 后发优势背景下神湾镇政府推动经济发展作用分析 |
3.3 神湾镇经济发展后发劣势及此背景下政府作用发挥分析 |
3.3.1 规划指导的后发劣势 |
3.3.2 产业结构的后发劣势 |
3.3.3 土地利用的后发劣势 |
3.3.4 人才储备的后发劣势 |
3.3.5 后发劣势背景下神湾镇政府推动经济发展作用分析 |
第4章 基于后发优势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及其经验启示 |
4.1 典型案例 |
4.1.1 宁波梅山湾滨海新城 |
4.1.2 绍兴富盛镇 |
4.1.3 珠海市平沙镇 |
4.2 经验启示 |
4.2.1 强劲有力的宏观调控 |
4.2.2 精准清晰的产业导向 |
4.2.3 打破壁垒的宣传推广 |
4.2.4 必不可缺的市场监管 |
4.2.5 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 |
第5章 后发优势背景下神湾镇政府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以加强宏观调控实现集约协调发展 |
5.1.1 制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
5.1.2 优化城市总体规划布局 |
5.1.3 确定新型城镇发展框架 |
5.1.4 加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
5.2 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
5.2.1 实施“一企一策”贴心服务工程 |
5.2.2 实施传统支柱产业提升工程 |
5.2.3 实施先进装备制造业提速工程 |
5.2.4 实施现代服务业提档工程 |
5.3 以放大环境优势提升城镇承载能力 |
5.3.1 加快发挥交通辐射作用 |
5.3.2 加快完善基础管网建设 |
5.3.3 着力改善城镇人居环境 |
5.4 以把握生态优势发展现代生态旅游 |
5.4.1 实施生态系统保护计划 |
5.4.2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
5.4.3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5.4.4 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
5.5 以聚焦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
5.5.1 办好群众关心事 |
5.5.2 办好保障贴心事 |
5.5.3 解决好群众担心事 |
5.6 以坚持量质并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5.6.1 大力实施人才兴镇战略 |
5.6.2 大力引进紧缺适用人才 |
5.6.3 大力培育本土优质人才 |
5.6.4 大力锻造专业干部队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山美居产业园区企业服务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
1.2.2 当前服务质量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架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逻辑架构 |
第二章 中山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分析 |
2.1 中山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分析 |
2.2 中山产业园区发展特征分析 |
2.2.1 中山产业园区发展特点 |
2.2.2 中山产业园区发展主要问题 |
第三章 中山美居产业园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山美居产业园概况及需求 |
3.1.1 中山美居产业园概况 |
3.1.2 中山美居产业园企业服务质量测评 |
3.1.3 中山美居产业园入园企业服务需求现状小结 |
3.2 中山美居产业园竞争项目分析 |
3.2.1 竞争者选择分析 |
3.2.2 竞争者目标及策略分析 |
3.2.3 竞争对手企业服务现状及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中山美居产业园服务质量综合差距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分析 |
4.1 服务质量综合差距模型的介绍 |
4.2 中山美居产业园服务质量综合差距模型的构建 |
4.2.1 构建服务质量感知差距 |
4.2.2 构建服务质量标准差距 |
4.2.3 构建服务质量传递差距 |
4.2.4 构建服务质量沟通差距 |
4.3 中山美居产业园服务质量综合差距模型的应用及分析 |
第五章 中山美居产业园服务质量提升措施及测评结果 |
5.1 中山美居产业园服务质量提升措施 |
5.1.1 以拓宽企业投资及融资渠道为园区的主要核心竞争力 |
5.1.2 以内外部共享的专业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
5.1.3 以政策服务加速企业资金回报 |
5.1.4 以企业发展为核心,提升市场拓展服务 |
5.1.5 以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提升园区一线部门服务能力 |
5.2 完善服务后园区服务质量测评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中山火炬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山健康基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研究[D]. 周杰. 兰州大学, 2021(12)
- [2]Y高新区管理机构设置问题研究[D]. 杨健.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3]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创新人才引进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杨菲菲. 长江大学, 2020(02)
- [4]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中山火炬开发区道路系统整体提升构想[J]. 秦巧云. 交通世界, 2019(35)
- [6]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D]. 邹鑫. 武汉大学, 2019(06)
- [7]环珠江口海岸带国土空间发展潜力与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D]. 何韵. 广州大学, 2019(01)
- [8]地方政府竞争背景下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D]. 何伟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后发优势背景下中山市神湾镇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研究[D]. 肖彦余. 湖南大学, 2018(06)
- [10]中山美居产业园区企业服务质量研究[D]. 尹力.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