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虾类血细胞及体液免疫的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陈琪,康翠洁[1](2021)在《虾类血细胞的分类与功能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血细胞在动物的免疫防御体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缺少适应性免疫的无脊椎动物。在这些动物中,血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的吞噬、包囊、结节等作用,还参与体液免疫中许多免疫因子的生成与储存。对不同动物类群的血细胞的不同亚群进行区分,是深入了解其免疫机制与血细胞功能的基础。尽管国内外学者利用不同的方法,针对虾类血细胞的不同亚群的区分和功能做了很多研究,但是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基于此,文中将已有研究结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提出了虾类血细胞的三亚群分类法,并对不同亚群的形态特点、免疫学功能进行了详细叙述,期望能为了解无脊椎动物血细胞组成、进行血细胞相关的功能与分子机理研究以及改进和研发新的动物细胞分离技术提供帮助。
陈亭君[2](2020)在《低盐、高亚硝酸盐胁迫日本囊对虾转录组分析及MjTPS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文中指出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是中国沿海地区最具有经济价值的虾类之一。低盐和高亚硝酸盐氮是环境胁迫的两个重要因子,与虾类的生长、存活和免疫调节密切相关。研究低盐和高亚硝酸盐氮胁迫日本囊对虾的分子机制,为日本囊对虾的健康养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对低盐和高亚硝酸盐氮胁迫下的日本囊对虾进行转录组分析,并筛选出一个与抗逆性密切相关的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PS)基因进行克隆,用RNA干扰技术对其抗逆和免疫功能进行初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盐胁迫日本囊对虾转录组分析:在盐度为8的低盐胁迫下,分别于6、12、24、48和96h取日本囊对虾的肝胰腺以及对照组的肝胰腺进行转录组测序。我们获得88890960–105130044个Clean Reads,数据量为6.68G-7.88G,G30为93.34-94.53%,利用Trinity组装后获得48807条unigenes,N50为1746bp。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得到811、589、1095、745和875个差异基因(DEGs)。我们对DEGs进行注释,得到与渗透调节、代谢和免疫相关的通路和基因。并通过q PCR对随机选择的9个基因(Tau D、Sar DH、CLEC、GNMT、BHMT、MAT2α、PPP2Cβ、TAUT和AGMAT)进行验证,其表达量与RNA-seq趋势一致。(2)高亚硝酸盐胁迫日本囊对虾转录组分析:在浓度为80mg/L的高亚硝酸盐胁迫下,分别于6、12、24、48和96h取日本囊对虾的肝胰腺以及对照组的肝胰腺进行转录组测序。10个文库共获得920785608个Clean Reads,数据量为6.48G-7.34G,Q30大于93.07%。利用Trinity软件组装后获得46308条unigenes,N50为1833bp。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得到593、606、1089、497和988个DEGs。我们对DEGs进行注释,得到与免疫和代谢相关通路和基因。并通过q PCR对随机选择的9个差异基因(DPD、ABCH、Pro POb、ACADL、CYP2J、PAT4、BHMT、CLEC和PEPCK)进行验证,其表达量与RNA-seq趋势一致。(3)日本囊对虾TPS基因的克隆和表达:Mj TPS基因c DNA全长3308bp,编码844个氨基酸,其分子质量为95.82ku,p I为6.45,具有Glyco_transf_20 domain和Trehalose_PPase domain两个保守的功能结构域。系统进化树显示Mj TPS基因与甲壳类动物聚为一支。q PCR结果显示,Mj TPS在肝胰腺中表达水平最高,在低盐胁迫6-96h内Mj TPS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上调再下调,而在高亚硝酸盐胁迫6-96h内Mj TPS基因表达水平呈现上调-下调-上调的趋势。(4)Mj TPS基因干扰后功能研究:Mj TPS基因干扰后的3-48h自身表达量显着下降,海藻糖的含量也显着下降。低盐和高亚硝酸盐氮胁迫Mj TPS基因沉默后的日本囊对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率显着增加;Mj TPS基因自身的表达水平以及下游产物合成量都显着降低;免疫基因PMO25、ERP、CD、HSP90、HSP70、HSP60、HMC和CLEC2的表达量发生了显着的改变,通过促进或抑制来参与日本囊对虾的免疫应答。其中,CD和ERP属于溶酶体通路,推测当Mj TPS基因被沉默后,日本囊对虾通过抑制溶酶体通路来参与免疫应答。另外,我们发现Mj TPS基因沉默会影响CHI1、ERP和CHS这3个与蜕皮相关的基因的表达量,推测TPS基因可能与蜕皮相关。
刘虎[3](2020)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罗非鱼致毒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由单端孢酶烯族霉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小麦、玉米等多种农作物中,且检出率和超标率极高,是饲料及其原料的主要霉菌毒素类污染物。近年来为了降低水产饲料的生产成本,用较为廉价的植物性蛋白源取代动物性蛋白源已成为水产饲料生产的趋势,使得水产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和影响有所增加,严重危害动物健康及人类公共安全。在本研究中,含四种DON水平(0、1、2、3 mg/kg)的饲料饲喂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8周,通过开展罗非鱼生长性能指标分析、血清生化分析、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等,研究饲料中DON对罗非鱼生长、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饲料中DON对罗非鱼生长和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监测试验鱼的生态生理学指标,并对罗非鱼血液常规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饲料中DON浓度为1-3 mg/kg能显着降低罗非鱼增重率、特定增长率、热增长系数和饲料效率(p<0.05),饲料中DON浓度为3 mg/kg效果最为显着。饲料中DON浓度为1-3 mg/kg能导致罗非鱼白细胞数显着变化(p<0.05),但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积压、红细胞体积、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没有显着变化。2.饲料中DON罗非鱼免疫功能变化在上一实验的基础上,运用血清生化分析技术进一步分析饲料中DON对罗非鱼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饲料中DON浓度为1-3 mg/kg能导致罗非鱼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着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着降低(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着升高(p<0.05),但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活性未发生显着变化。3.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酯酶和一氧化氮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进一步分析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酯酶和一氧化氮的影响,结果发现饲料中DON浓度为1-3 mg/kg能使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ROS)和一氧化氮(NO)显着升高(p<0.05),酯酶活性显着下降(p<0.05)。4.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代谢分析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罗非鱼血清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共筛选出27种差异代谢物,其中19种差异代谢物显着下调,8种差异代谢物显着上调。差异代谢物共涉及57种通路,其中25种与代谢相关,14种与生物体系统相关,12种与人类疾病相关,4种与环境信息处理相关,2种与遗传信息处理相关。研究表明,饲料中DON能降低罗非鱼生长性能,引起罗非鱼发生氧化应激反应,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对机体造成过氧化胁迫,从而降低机体免疫力,并可能对鱼体内脏器官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其次,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具体为改变细胞活性,引发细胞氧化性损伤,降低机体免疫能力。另外,饲料中DON还可导致罗非鱼能量代谢紊乱,从代谢通路上扰动了核基酸、氨基酸和有机酸代谢、脂质合成与代谢、氧化脂质代谢等,反映了DON对罗非鱼血清的代谢调控,进而影响鱼体的生长发育。
邓慧芳[4](2018)在《不同光照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及体成分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1.1不同光照对克氏原螯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及体成分的影响1.1.1不同光照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全黑、自然和全光照三种光照对克氏原螯虾增重率、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及存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自然光下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和增长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全黑和全光照的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和增长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2.自然光下克氏原螯虾的特定生长率与有显着高于全黑和全光照(P<0.05)。3.全黑组的克氏原螯虾存活率显着高于自然组和全光照组(P<0.05),全光照组成活率最低。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光照处理条件下,自然组的生长指标都优于其他处理组,全黑组的生长指标均低于其他处理组。1.1.2不同光照对克氏原螯虾肝脏系数、腹部肌肉重及性腺系数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全黑、自然和全光照三种光照对克氏原螯虾肝脏系数、腹部肌肉重及性腺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全黑组、自然组和全光照组的肝脏系数、腹部肌肉重均不显着(P>0.05),但自然组的肝脏系数略高于其他两组,腹部肌肉重低于其他两组。2.全黑组的克氏原螯虾的性腺系数最高,且显着高于自然组和全光照组的性腺系数(P<0.05),全光照组性腺系数与自然组性腺系数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自然组性腺系数高于全光照组,全光照组性腺系数最低。实验表明,光照对克氏原螯虾肝脏系数和腹部肌肉重影响不显着,但对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有显着影响,光照越强,性腺发育越慢。1.1.3不同光照对克氏原螯虾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全黑、自然和全光照三种光照对克氏原螯虾MDA、SOD、AKP、LSZ及CAT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自然组和全光照组的克氏原螯虾MDA酶比活力与全黑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三个处理组中光照组MDA酶比活力最高,自然组居中,最低为全黑组,但全光照组和自然组的MDA酶活力没有显着差异(P>0.05)。2.自然组SOD酶比活力与全黑组SOD酶比活力具有显着差异(P<0.05),与全光照组组差异不显着(P>0.05),三个处理组中自然组SOD酶比活力最高,全光照组次之,最低为全黑组。3.全黑组、自然组和全光照组LSZ比活力均有显着差异(P<0.05),全黑组最低,全光照组居中,最高为自然组。4.不同光照对克氏原螯虾虾体AKP和CAT比活力无显着差异(P>0.05)。从本次实验结果可知:光照对克氏原螯虾AKP和CAT酶活性无显着影响,但显着影响虾体内MDA、SOD及LSZ酶的活性,随光照强度增加,克氏原螯虾体内MDA活性升高,但SOD及LSZ酶活性在过弱光强和过强光强时活性均会下降。1.1.4不同光照对克氏原螯虾体成分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全黑、自然和全光照三种光照对克氏原螯虾身体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对克氏原螯虾虾体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影响不显着(P>0.05)。2.1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消化酶活性、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及体成分的影响2.1.1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使用A、B、C三种不同饲料投喂克氏原螯虾60d,研究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各组克氏原螯虾的末体重、末体长、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增长率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2、A组饲料的饵料系数与B、C两组差异显着(P<0.05),最低为B组,其次为C组,A组最高;3、B组和C组的克氏原螯虾存活率相近,均与A组的存活率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C组存活率最高,达70%,比B组高1.55%,比A组高9.67%;4、B组和C组的末体重、末体长、特定生长率、增重率、饵料系数和存活率均高于A组,说明饲料B和C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更优于饲料A。2.1.2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投喂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淀粉酶和胰蛋白酶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2、C组克氏原螯虾脂肪酶比活力与A组差异显着(P<0.05),C组脂肪酶比活力最高,达26.87U/mgprot,B组居中,达21.22U/mgprot,A组最低,为17.45U/mgprot;3、实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淀粉酶及胰蛋白酶活性影响不显着,对脂肪酶活性影响显着,投喂生物发酵饲料的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优于其他两个对照组。2.1.3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AKP和CAT的比活力影响不显着(P>0.05),但B组和C组克氏原螯虾的AKP和CAT比活力均高于A组;2、C组克氏原螯虾SOD比活力与A组有显着差异(P<0.05),三组中SOD比活力最高的为C组,达177.87U/ml,较最低的A组高31.02U/ml;3、C组克氏原螯虾LSZ比活力与A组和B组差异显着(P<0.05),C组LSZ比活力最高,B组次之,A组最低,C组LSZ分别较B组高2.92U/ml和3.45U/ml;4、实验结果表明生物发酵饲料能提高克氏原螯虾体内免疫酶活性,投喂生物发酵饲料的虾免疫力和抗病力更强,更能应对恶劣生存环境的挑战。2.1.4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体成分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身体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虾体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影响不显着(P>0.05)。
祝倩倩[5](2017)在《中华绒螯蟹和南极磷虾组织蛋白酶家族的酶学性质研究》文中认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和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甲壳动物。甲壳动物体液内无免疫球蛋白,也缺乏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但是甲壳类动物具有先天性免疫防御系统,可预防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组织蛋白酶是一类溶酶体蛋白酶,主要分为丝氨酸类组织蛋白酶(如组织蛋白酶A,CatA)、半胱氨酸类组织蛋白酶(如组织蛋白酶B,CatB;组织蛋白酶H CatH;组织蛋白酶L,CatL)、天冬氨酸类组织蛋白酶(组织蛋白酶D,Cat D),参与蛋白质水解、先天免疫防御反应、抗原递呈、细胞凋亡等生理活动。本研究通过设置了一系列的影响中华绒螯蟹组织蛋白酶进行酶促反应的因素(浸提时间、pH、温度、金属离子以及激活剂与抑制剂),来探究各组织蛋白酶的酶学性质。(1)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织浸提时间达到120 min时,Cat A和CatD的酶活达到最高,Cat B、CatH、CatL各自的最佳浸提时间分别为30 min、60 min、90 min。(2)CatA、CatB、CatL、CatD反应的最适pH都为5,CatH的最适反应pH为7,说明组织蛋白酶主要为酸性蛋白酶。(3)CatA和CatB最适反应温度为45℃,CatH和CatD的最适反应温度55℃,CatL最适反应温度为65℃,说明CatL耐高温。(4)Mg2+对CatA无明显作用,对CatB激活作用,对Cat H、CatL和CatD有抑制。而Ca2+、Mn2+、Pb2+、Cu2+、Zn2+对CatA、CatB、CatH、CatL和CatD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5)DTT对CatA和CatD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CatB、Cat H和CatL有一定的激活作用。EDTA、E-64和亮抑蛋白酶肽则抑制CatA、CatB、CatH、CatL和Cat D活性,其中E-64和亮抑蛋白酶肽对半胱氨酸蛋白酶(CatB、CatH、CatL)的抑制作用较显着。(6)中华绒螯蟹在注射Escherichia coli、Staphylococcus aureus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12 h后,CatB、CatH、CatL和CatD的活性都显着提高,CatA的活性显着减低,说明Cat A、CatB、CatH、Cat L和Cat D参与自身免疫防御反应。南极磷虾(E.superba)自身内源性组织蛋白酶可以高效降解蛋白质,严重影响南极磷虾(E.superba)的贮藏、运输与保鲜。研究南极磷虾组织蛋白酶的一些基本性质,旨在为南极磷虾的贮藏、运输与保鲜以及组织蛋白酶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因此通过研究南极磷虾不同自溶条件(自溶时间、自溶pH、自溶温度、金属离子以及激活剂与抑制剂)的变化来探究CatB、CatH、Cat L、Cat D的酶活变化,从而达到控制自身蛋白降解的目的。(1)南极磷虾在自溶30 min时,Cat B和CatD的剩余酶活较高;自溶60 min时,Cat H和CatL的剩余酶活较高。(2)南极磷虾自溶缓冲液pH为5时,CatB剩余酶活最高;自溶缓冲液pH为6时,CatH剩余酶活最高;自溶缓冲液pH为4时,CatL剩余酶活最高;自溶缓冲液pH为8时,CatD剩余酶活最高。CatB、CatH、CatL、CatD在各自最适自溶缓冲液pH时,均具有较高显着性。(3)南极磷虾在不同温度(-20℃,0℃,20℃,40℃,60℃)下自溶,自溶温度为0℃时,Cat B和CatL的剩余酶活最高;自溶温度为20℃时,CatD的剩余酶活最高;自溶温度为40℃时,CatL的剩余酶活最高。(4)在南极磷虾自溶缓冲液中加入浓度为5 mmol/L的Mg2+,Cat B、CatH和CatL被激活,Ca2+、Mn2+、Pb2+、Cu2+、Zn2+(浓度均为5 mmol/L)对其有抑制作用,且Mg2+相较于其他金属离子显着性差异较大。Mg2+和Zn2+对CatD无显着性作用,Ca2+、Mn2+、Pb2+和Cu2+对Cat D具有抑制作用,Cu2+的抑制作用较为显着。(5)在南极磷虾自溶缓冲液中加入2 mmol/L的DTT和L-Cys可激活CatB、Cat H、Cat L和CatD的活性,EDTA(2 mmol/L)、E-64(0.1 mmol/L)和亮抑蛋白酶肽(0.1 mmol/L)则使CatB、CatH、CatL和CatD的活性受到抑制,E-64和亮抑蛋白酶肽对半胱氨酸蛋白酶(CatB、CatH和Cat L)的抑制较为显着。
左迪[6](2016)在《红螯光壳螯虾VC的需求量及其对免疫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论文以红螯光壳螯虾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C(VC),分析了红螫光壳螯虾生长指标和肝胰腺、鳃、肌肉和血淋巴组织中LSZ、 PO、SOD活性的变化;探讨了VC对红螯光壳螯虾血细胞数量、溶血活性、凝集活性、吞噬活性和抑菌率的影响;比较了VC对WSSV侵染后红螯光壳螯虾免疫性能的影响;结合血细胞的显微、超微结构变化,进一步探究了VC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可为深入探讨VC对甲壳动物虾蟹免疫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可为红螯光壳螯虾的健康养殖及WSSV的预防提供解决方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1.不同水平的VC对红螯光壳螯虾生长指标及组织中VC积累量的影响VC在虾蟹类甲壳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VC对红螯光壳螯虾生长的影响,进行为期八周的养殖实验。饲料包含7个不同水平的VC组(0、100、200、400、800、1600、3200 mg/kg),结果显示,当VC添加量为0-400 mg/kg,红螯光壳螯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着上升(P<0.05),当VC添加量为800-3200 mg/kg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降低,且VC添加量越高螯虾的增重率越低,但VC添加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未添加组。饲料中VC含量对红螯光壳螯虾成活率和肝体指数无显着影响(P>0.05)。红螯光壳螯虾肝胰腺中VC积累量最高,肌肉组织中次之,血淋巴中VC积累量最低。在一定范围内,红螫光壳螯虾肝胰腺组织中VC积累量随着VC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当饲料中VC添加量超过400 mg/kg时,肝胰腺中的VC积累量不再增加。2.不同水平的VC对红螯光壳螯虾各组织中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VC,红螯光壳螯虾体内LSZ和PO活性显着增强。当饲料中VC添加量为800 mg/kg时,螯虾体内的LSZ和PO活性最强,且未添加VC组的酶活性明显低于VC添加组(P<0.05)。VC添加后,红螯光壳螯虾体内各组织S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各VC添加组之间SOD活性无显着差异(P>0.05)。3.不同水平的VC对红螯光壳螯虾血淋巴活性的影响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VC后,红螯光壳螫虾血清中的溶血活性和抑菌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VC添加组的溶血活性和抑菌活性均高于未添加组,差异显着(P<0.05),但各添加组之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当饲料中VC含量为800 mg/kg时,血细胞的凝集活性和吞噬活性增强,当VC含量继续增加时,血细胞的吞噬活性明显降低,各VC添加组血细胞的凝集活性和吞噬活性均高于未添加组。红螯光壳螯虾血细胞中小颗粒细胞数目较多,其次为透明细胞,而大颗粒细胞的数目较少,VC添加后小颗粒细胞所占比例有所增加,且血细胞总数也有所增加。4.VC对WSSV侵染后红螯光壳螯虾免疫酶和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红螯光壳螯虾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基因在血细胞中表达量最高,极显着高于其它组织(P<0.01),其次为肝胰腺组织,且在触角腺和心脏组织中也有表达,在肌肉、胃和脑中几乎无表达。LSZ基因在肝胰腺组织中表达量最高,极显着高于其它组织(P<0.01)其次为触角腺、肠和鳃组织,LSZ基因在肌肉组织中有微量表达,在心脏、脑和胃中基本无表达。WSSV侵染后,红螯光壳螯虾的PO、LSZ活性以及C-type lectin、LSZ基因的表达量随病毒侵染时间的延长均呈现降低趋势。在感染初期0-24 h内,免疫酶和基因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感染中期24-48 h内,随着WSSV的不断复制,免疫酶活和基因的表达量降低,到感染后期72-96 h,酶活性和基因的表达量极显着降低(P<0.01)。饲料中添加VC后,红螫光壳螫虾的免疫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均高于未添加组,这表明VC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红螯光壳螯虾对WSSV的抵御能力,对红螯光壳螯虾起到免疫保护作用。5.VC对WSSV侵染红螯光壳螯虾后其血细胞结构的影响采用瑞恩染色法和电子显微技术,研究WSSV侵染后红螯光壳螯虾血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分析VC在染病后的红螯光壳螯虾体内的免疫保护作用。WSSV侵染后,透明细胞和小颗粒细胞减少,大颗粒细胞所占的比例增加,三种类型的血细胞体积均有增大的趋势,大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核质比显着降低(P<0.05)。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血细胞总数显着减少(P<0.05),其中800 mg/kg添加组血细胞数量保持在较高水平。至96h时,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显示,0mg/kg组血细胞破损,无明显的细胞核和核膜结构;400 mg/kg组血细胞出现严重的异染色质化现象;800 mg/kg血细胞出现异染色质化,细胞膜边缘模糊,但核膜较清晰。
冯宁宁[7](2013)在《虾类IMD基因的功能分析及抗病指标的筛选》文中指出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是危害虾类养殖业最为严重的病原,由WSSV引起的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 syndrome,WSS)的爆发给虾类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各种疾病的爆发给虾类养殖业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研究者们更加注意到虾类免疫学研究的重要性。对虾类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虾的免疫防御机制,为病害控制提供指导;另一方面,虾类抗病指标的筛选不仅可以为合理评价虾的健康状态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遗传育种提供指导。本论文在克隆了中国明对虾IMD基因全长cDNA的基础上研究了虾类IMD基因的功能。另外以实验室常年养殖的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 Holthuis)作为WSSV感染对虾的模式动物,通过人工感染WSSV获得了对WSSV耐受的虾,比较了WSSV耐受虾和对照虾免疫酶活性的差异及耐受虾、濒死虾与对照虾基因转录水平的差异,以期筛选虾类免疫抗病相关的检测指标。主要进展如下:克隆了中国明对虾IMD基因(FcIMD)的全长cDNA序列,包含了48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60个氨基酸。FcIMD与在其他虾类中报道的IMD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FcIMD基因在对虾不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攻毒实验中,在细菌注射1小时后,FcIMD基因的转录出现明显的上调表达;WSSV注射的早期,FcIMD基因的转录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下调,接着出现明显上调表达趋势,这表明FcIMD在病原刺激的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虾类IMD基因与Relish、Dorsal和JNK调节的信号通路的关系,我们利用dsRNA干扰的方法研究了在FcIMD基因的表达被干扰后,FcRelish、FcDorsal、FcJNK以及不同抗菌肽基因的转录表达变化,发现Relish和不同抗菌肽的转录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Dorsal、JNK的转录没有明显变化,由此推断IMD参与了Relish调控的信号通路。以脊尾白虾为实验材料,以人工注射WSSV后稳定存活的脊尾白虾作为WSSV耐受群体(命名为Rm),以注射PBS的虾作为对照群体(命名为Vm),以注射WSSV后发病濒死的虾作为濒死群体(命名为Am),分析比较了Rm群体和Vm群体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Rm群体的ACP和AKP活性均显着低于Vm群体(P<0.05),而两群体在SOD活性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为进一步检验WSSV耐受群体是否比未经历过病毒感染的虾具有更高的抗WSSV的能力,我们以实验室养殖过程中经过WSSV自然感染并经历了WSS爆发之后存活的脊尾白虾作为抗性群体(命名为Rn),以未经历过WSSV感染的脊尾白虾作为普通群体(Vn),进行WSSV人工注射攻毒,观察它们在WSSV感染后的存活率,结果显示Rn群体攻毒后存活率为33.2%,显着高于Vn群体的存活率15.1%(P<0.05),说明经历WSS爆发后的虾确实对WSSV具有更高的耐受性,同时说明在此前提下ACP和AKP有可能作为虾类抗WSSV能力的评价指标。根据脊尾白虾在WSSV潜伏组与急性感染组比较的转录组数据,选取该转录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45条,利用定量PCR检测其在Rm群体、Vm群体以及Am群体的转录表达水平,结果发现有四个基因的表达在Vm与Am群体中有显着性差异,它们分别为:VWC结构域蛋白、磷酸丙糖异构酶、层粘连蛋白亚基、脱氢还原酶,这些基因有可能作为潜在的指示脊尾白虾健康状况的指标。
张涛,黄建华,温为庚,杨其彬,郭志勋[8](2013)在《WSSV+斑节对虾的血清免疫相关酶对人工感染WSSV粗提液的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含3×103拷贝.mL-1、6×102拷贝.mL-1和2×102拷贝.mL-1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virus,WSSV)粗提液和PBS液(对照)注射感染病毒携带量约1×105拷贝.g-1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分别于第15分钟、第30分钟、第1小时、第3小时、第6小时、第12小时、第24小时、第48小时、第72小时取样,研究了WSSV感染对斑节对虾血清内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感染浓度下ACP、AKP、SOD活性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随后上升的趋势,其中SOD活性后期水平显着高于初期;PO、POD活性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随后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但PO后期活性水平与初期相当,而POD后期活性水平显着高于初期。各免疫相关酶的反应强度与WSSV的感染浓度存在一定关系,除ACP外其余4种酶的活性变化均以6×102拷贝.mL-1浓度组最为敏感。PBS组5种免疫酶活性变化幅度均显着小于3种WSSV浓度感染组。
冼健安,王安利,李彬,郭慧,苗玉涛,廖绍安,叶超霞[9](2012)在《凡纳滨对虾不同类型血细胞的活性氧水平和酯酶活性》文中提出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不同类型血细胞(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的非诱导性和诱导性活性氧(ROS)含量以及非特异性酯酶活性,探讨不同类型血细胞的免疫功能。结果显示,透明细胞的非诱导性ROS含量最低,显着低于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P<0.05),大颗粒细胞的非诱导性ROS含量最高;经脂多糖(LPS)刺激后,透明细胞的ROS含量没有显着变化(P>0.05),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的ROS含量显着提高(P<0.05);大颗粒细胞的酯酶活性显着高于小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P<0.05)。研究表明,3类血细胞在活性氧含量和酯酶活性的功能上存在差异,两类颗粒细胞的活性氧水平较高,大颗粒细胞的酯酶活性较强。
张健[10](2012)在《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六种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能力的影响。本论文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通过8周的室内水族缸生长实验以及随后的急性应激实验,评估虾青素(Astaxanthin,AX)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缺氧应激能力的影响。实验虾初始体重为1.01±0.001g。虾青素的添加有效浓度分别为0、25、50、75、100、125、150mg kg-1饲料。共设7个处理组,每组设5个平行,每个水族缸放30尾虾苗,每天饲喂4次。生长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虾进行了1h的缺氧应激实验。结果表明:当AX添加量为125mg kg-1和150mg kg-1时,对虾的增重率(Weight Gain,WG)和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同时,当AX添加量为125mg kg-1和150mg kg-1时,对虾血淋巴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nt Status,TAS)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然而,各处理组对虾血淋巴中的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活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1h缺氧应激实验后,当AX添加量为75、100、125和150mg kg-1时,对虾的存活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常氧状态相比,缺氧状态下各处理组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 alpha, HIF-1α) mRNA的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但AX150mg kg-1处理组的表达量仍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SOD mRNA的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但AX125mg kg-1和150mg kg-1处理组的表达量仍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CAT mRNA的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但AX100、125和150mg kg-1处理组的表达量仍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然而,缺氧状态下各处理组热应激蛋白70(70-kDa heat-shock protein, Hsp70)mRNA表达量显着上升(P<0.05),但AX150mg kg-1处理组的表达量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有效浓度为125mg kg-1和150mg kg-1的虾青素,可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免疫和抗低氧应激能力。2.通过8周的室内水族缸生长实验以及随后的急性应激实验,评估壳聚糖(Chitosan)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实验虾初始体重为0.71±0.00g。壳聚糖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和6.0g kg-1饲料。共设7个处理组,每组设5个平行,每个水族缸放30尾虾苗,每天饲喂4次。生长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虾进行了总氨浓度为120mg L-1的氨氮应激实验,持续时间为72h。结果表明:7个处理组的WG和SGR都无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当壳聚糖添加量为3.0g kg-1时,对虾血淋巴中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和溶菌酶(Lysozyme,LSZ)活性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72h的氨氮应激实验后,除了壳聚糖2.0g kg-1处理组外,其他壳聚糖添加组的存活率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壳聚糖,虽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无显着性的影响,但可显着性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免疫能力,并增强凡纳滨对虾对氨氮应激的抵抗力,添加适宜浓度为3.0g kg-1。3.通过8周的室内水族缸生长实验以及随后的急性应激实验,评估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实验虾初始体重为0.60±0.00g。果寡糖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0.5、1.0、1.5、2.0和2.5g kg-1饲料。共设6个处理组,每组设4个平行,每个水族缸放30尾虾苗,每天饲喂4次。生长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虾进行了总氨浓度为120mg L-1的氨氮应激实验,持续时间为60h。结果表明:当FOS添加量为0.5g kg-1和1.0g kg-1时,对虾的WG和SGR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同时,当FOS添加量为1.0g kg-1时,对虾血淋巴的PO酶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当FOS添加量为1.0、1.5、2.0、2.5g kg-1时,对虾血淋巴的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活性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60h氨氮应激实验后,所有添加FOS的处理组对虾的存活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果寡糖,可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免疫和抗氨氮应激的抵抗力,添加适宜浓度为1.0g kg-1。4.通过8周的室内水泥池生长实验以及随后的急性应激实验,评估甘露寡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MOS)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实验虾初始体重为2.52±0.01g。甘露寡糖的添加有效浓度分别为0、0.12、0.24、0.48、0.72和0.96g kg-1饲料。共设6个处理组,每组设6个平行,每个水泥池放30尾虾苗,每天饲喂4次。生长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虾进行了总氨浓度为160mg L-1的氨氮应激实验,持续时间为24h。结果表明:当MOS添加量为0.24、0.48、0.72和0.96g kg-1时,对虾的WG和SGR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以MOS添加量为0.24g kg-1时,对虾的WG和SGR最高。对虾肠道的电镜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添加MOS的处理组对虾的上皮细胞绒毛密度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当MOS添加量为0.24、0.48、0.72和0.96g kg-1时,对虾的上皮细胞绒毛长度也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24h氨氮应激实验后,当MOS添加量为0.24、0.48、0.72和0.96g kg-1时,对虾的存活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以MOS添加量为0.48g kg-1时存活率最高。氨氮应激实验0-24h检测的PO酶和SOD酶活性,结果显示;0h时,MOS添加量为0.48g kg-1时,对虾的PO酶活性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MOS添加量为0.48、0.72和0.96g kg-1时,对虾的SOD酶活性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MOS添加量为0.48g kg-1时,对虾的SOD酶活性最高。24h后,与0h相比,所有处理组的PO酶活性显着降低(P<0.05)。但MOS添加量为0.48g kg-1处理组对虾的PO酶活性仍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所有处理组的SOD酶活性也显着降低(P<0.05),但各处理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以上所有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可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免疫和抗氨氮应激的抵抗力,添加适宜浓度为0.24-0.48g kg-1。5.通过8周的室内水族缸生长实验以及随后的急性应激实验,评估β-葡聚糖(β-glucan)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实验虾初始体重为1.00±0.00g。将β-葡聚糖的不同浓度和不同投喂方式结合,设置1个对照组和6个处理组,分别为:(1)对照组:基础饲料每天投喂;(2)处理组1:0.3g kg-1β-葡聚糖每天投喂;(3)处理组2:0.6g kg-1β-葡聚糖每天投喂;(4)处理组3:0.9g kg-1β-葡聚糖每天投喂;(5)处理组4:基础饲料5d+0.3g kg-1β-葡聚糖投喂2d;(6)处理组5:基础饲料5d+0.6g kg-1β-葡聚糖投喂2d;(7)处理组6:基础饲料5d+0.9g kg-1β-葡聚糖投喂2d。每个处理组各设5个平行,每个水族缸放30尾虾苗。实验期间每天投喂4次。生长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虾进行了总氨浓度为160mg L-1的氨氮应激实验,持续时间为24h。结果表明:间隔投喂β-葡聚糖的处理组4、处理组5和处理组6对虾的WG和SGR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生长实验结束后,处理组5和处理组6对虾肝胰腺的PO酶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β-葡聚糖处理组对虾肝胰腺的SOD酶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6个β-葡聚糖处理组对虾肝胰腺的LSZ mRNA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所有β-葡聚糖处理组对虾肝胰腺的脂多糖和葡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and β-1,3-glucan binding protein,LGBP) 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所有β-葡聚糖处理组中,处理组2、处理组3、处理组4、处理组5和处理组6对虾肝胰腺的LGBP 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处理组1(P<0.05)。24h氨氮应激实验后,虾的存活率以间隔投喂β-葡聚糖的处理组4、处理组5和处理组6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在处理组1-处理组6中,间隔投喂β-葡聚糖的处理组5和处理组6的存活率显着高于每天投喂β-葡聚糖的处理组1、处理组2和处理组3(P<0.05)。氨氮应激实验0-24h检测的PO酶、SOD酶和LSZ酶活性结果显示:0h时,间隔投喂β-葡聚糖的处理组5和处理组6对虾的PO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β-葡聚糖处理组对虾的SOD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所有β-葡聚糖处理组对虾的溶菌酶活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24h时,与0h相比,对照组和所有β-葡聚糖处理组对虾的PO酶活性显着降低(P<0.05)。但处理组6对虾的PO酶活性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所有β-葡聚糖处理组对虾的SOD酶活性无显着性变化,且各处理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处理组4、处理组5和处理组6对虾的溶菌酶活性显着提高(P<0.05),且24h时,处理组2、处理组3、处理组4、处理组5和处理组6对虾的溶菌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所有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有效浓度为0.3-0.9g kg-1β-葡聚糖,并采用投喂2d,间隔5d的方法可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免疫和抗氨氮应激的抵抗力。6.通过8周的室内水泥池生长实验以及随后的急性缺氧实验,评估壳聚糖锌(Chitosan-Zn)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缺氧应激能力的影响。实验虾初始体重为1.49±0.01g。壳聚糖锌的添加浓度分别为25、50和100mg kg-1饲料,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和3000mg kg-1壳聚糖组。共设5个处理组,每组设5个平行,每个水泥池放40尾虾苗,每天饲喂4次。生长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虾进行了缺氧应激实验,持续时间为6h。结果表明:5个处理组的WG和SGR都无显着性差异(P>0.05)。添加壳聚糖3000mg kg-1和添加壳聚糖锌100mg kg-1两个处理组对虾的PO酶活性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对虾的SOD酶活性各处理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虾的LSZ酶活性以添加壳聚糖3000mg kg-1和添加壳聚糖锌100mgkg-1两个处理组较高,与空白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添加壳聚糖3000mgkg-1和添加壳聚糖锌100mg kg-1两个处理组对虾肝胰腺的PO酶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添加壳聚糖锌100mg kg-1处理组对虾肝胰腺的SOD酶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对虾肝胰腺的LSZ mRNA表达量以添加壳聚糖3000mg kg-1、壳聚糖锌50mg kg-1和壳聚糖锌100mg kg-1三个处理组较高,并与空白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6h缺氧应激后,添加壳聚糖锌100mg kg-1处理组对虾的存活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其他各处理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以上所有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100mg kg-1的壳聚糖锌虽然不能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生长的效率,但能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血淋巴PO酶和LSZ酶的活性,以及肝胰腺PO、SOD和LSZ mRNA的表达水平,进而提高凡纳滨对虾对缺氧应激的抵抗力,提高成活率。
二、虾类血细胞及体液免疫的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虾类血细胞及体液免疫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虾类血细胞的分类与功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虾类血细胞的分类及特点 |
1.1 常见虾类血细胞亚群的分类方法及依据 |
1.2 虾类血细胞三亚群分类法与鉴定特征 |
1.3 虾类免疫反应中3种血细胞亚群发挥的功能 |
1.3.1 吞噬 |
1.3.2 形成包囊或结节 |
1.3.3 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 |
1.3.4 凝结作用 |
1.3.5 抗病毒反应 |
2 总结与展望 |
(2)低盐、高亚硝酸盐胁迫日本囊对虾转录组分析及MjTPS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日本囊对虾简介 |
1.1.1 日本囊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
1.1.2 日本囊对虾研究现状 |
1.2 水产养殖中低盐和亚硝酸盐胁迫 |
1.2.1 低盐胁迫对虾类的影响 |
1.2.2 亚硝酸盐胁迫对虾类的影响 |
1.3 转录组测序 |
1.3.1 高通量测序技术 |
1.3.2 甲壳类在环境胁迫下转录组测序的研究 |
1.4 海藻糖合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RNA干扰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日本囊对虾在低盐胁迫下肝胰腺的转录组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转录组的测序和从头组装 |
2.2.2 基因的功能注释 |
2.2.3 差异基因的表达分析 |
2.2.4 差异基因的GO功能分类和KEGG富集分析 |
2.2.5 q PCR验证RNA-seq |
2.3 讨论 |
2.3.1 转录组数据的质量评估 |
2.3.2 低盐胁迫下与离子交换有关的过程和差异基因 |
2.3.3 低盐胁迫下与渗透调节相关的脂质代谢 |
2.3.4 低盐胁迫下的免疫应答 |
3 日本囊对虾在高亚硝酸盐胁迫下肝胰腺的转录组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转录组的测序和从头组装 |
3.2.2 基因的功能注释 |
3.2.3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3.2.4 差异基因的GO功能分类和KEGG富集分析 |
3.2.5 q PCR验证RNA-seq |
3.3 讨论 |
4 日本囊对虾TPS基因c DNA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日本囊对虾的组织材料 |
4.1.2 日本囊对虾低盐和亚硝酸盐应激下的组织材料 |
4.1.3 干扰实验的日本囊对虾 |
4.1.4 实验试剂 |
4.1.5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日本囊对虾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MjTPS)基因的筛选 |
4.2.2 日本囊对虾TPS基因的克隆 |
4.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4 MjTPS基因的不同组织以及低盐和高亚硝酸盐胁迫的表达分析 |
4.2.5 RNA干扰 |
4.3 实验结果 |
4.3.1 MjTPS基因序列分析 |
4.3.2 日本囊对虾TPS基因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 |
4.3.3 日本囊对虾TPS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
4.3.4 低盐应激日本囊对虾TPS基因表达分析 |
4.3.5 高亚硝酸盐应激日本囊对虾TPS基因表达分析 |
4.3.6 日本囊对虾TPS基因沉默后的表达以及下游产物分析 |
4.3.7 MjTPS基因沉默后低盐和高亚硝酸盐胁迫日本囊对虾的死亡率 |
4.3.8 Mj TPS基因沉默后低盐和亚硝酸盐胁迫Mj TPS的表达和下游产物合成量的变化 |
4.3.9 MjTPS基因沉默后低盐免疫基因的表达分析 |
4.3.10 MjTPS基因沉默后高亚硝酸盐免疫基因的表达分析 |
4.4 讨论 |
4.4.1 日本囊对虾TPS基因的分子特征 |
4.4.2 MjTPS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
4.4.3 TPS在胁迫环境下的表达情况 |
4.4.4 MjTPS基因干扰后的表达以及海藻糖合成分析 |
4.4.5 MjTPS基因干扰后抗逆性 |
4.4.6 MjTPS基因的免疫功能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罗非鱼致毒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简介 |
1.2 DON的产生和污染现状 |
1.3 DON的毒性 |
1.3.1 肠道毒性 |
1.3.2 细胞毒性 |
1.3.3 免疫毒性 |
1.3.4 神经毒性 |
1.4 DON对水产动物影响的研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生长和血液常规指标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
2.3.2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液常规指标情况 |
2.4 讨论 |
3 饲料中DON罗非鱼免疫功能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丙二醛含量变化 |
3.3.2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 |
3.3.3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 |
3.3.4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
3.3.5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
3.3.6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 |
3.4 讨论 |
4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酯酶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含量变化 |
4.3.2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酯酶活性的影响 |
4.3.3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细胞一氧化氮浓度变化 |
4.4 讨论 |
5 饲料中DON罗非鱼代谢组学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样本变异度分析 |
5.3.2 样本模型拟合分析 |
5.3.3 差异代谢物检测 |
5.3.4 差异代谢物筛选 |
5.3.5 差异代谢物KEGG分类 |
5.3.6 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 |
5.4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4)不同光照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及体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光照对甲壳动物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
1.1.1 甲壳动物感光器官形态和结构 |
1.1.2 甲壳动物复眼对光的反应 |
1.1.3 光照对甲壳动物行为和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 生物发酵饲料对甲壳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
1.2.1 生物发酵饲料抗病机制研究 |
1.2.2 生物发酵饲料在其他动物中的研究现状 |
1.2.3 不同的发酵方法对生物发酵饲料品质差异的影响 |
1.2.4 生物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
第二章 不同光照对克氏原螯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及体成分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养殖管理 |
1.3 实验设计 |
1.4 样本采集与保存 |
1.5 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测定 |
1.6 生化成分的测定 |
1.7 数据处理 |
2.结果 |
2.1 生长情况和成活率 |
2.2 肝脏系数、腹部肌肉重和性腺系数 |
2.3 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测定 |
2.4 体成分的测定 |
3.讨论 |
第三章 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消化酶、非特异性免疫酶及体成分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养殖管理 |
1.3 实验设计 |
1.4 样本的采集与记录 |
1.5 消化酶的测定 |
1.6 免疫酶的测定 |
1.7 虾体生化成分的检测 |
1.8 数据处理 |
2.结果 |
2.1 生长情况和饵料系数 |
2.2 消化酶的测定 |
2.3 免疫酶的测定 |
2.4 虾体生化成分的测定 |
3.讨论 |
结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中华绒螯蟹和南极磷虾组织蛋白酶家族的酶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中华绒螯蟹简介 |
1.1.1 中华绒螯蟹的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 |
1.1.2 中华绒螯蟹存在的病害及主要解决办法 |
1.2 南极磷虾的简介 |
1.3 甲壳动物的免疫系统的介绍 |
1.3.1 细胞免疫 |
1.3.2 体液免疫 |
1.4 组织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
1.5 组织蛋白酶的功能 |
1.5.1 参与抗原加工和递呈免疫 |
1.5.2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
1.5.3 调控细胞凋亡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中华绒螯蟹组织蛋白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2.1 实验器材及材料 |
2.1.1 主要化学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1.3 实验材料 |
2.1.4 溶液的配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中华绒螯蟹组织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
2.2.2 中华绒螯蟹的免疫感染试验 |
2.2.3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浸提时间对中华绒螯蟹组织蛋白酶家族活性的影响 |
2.3.2 pH对中华绒螯蟹组织蛋白酶家族活性的影响 |
2.3.3 温度对中华绒螯蟹组织蛋白酶家族活性的影响 |
2.3.4 金属离子对中华绒螯蟹组织蛋白酶家族活性的影响 |
2.3.5 激活剂与抑制剂对中华绒螯蟹组织蛋白酶家族活性的影响 |
2.3.6 中华绒螯蟹的免疫感染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 南极磷虾不同自溶条件对组织蛋白酶的活性影响 |
3.1 实验器材及材料 |
3.1.1 主要化学试剂 |
3.1.2 仪器设备 |
3.1.3 实验材料 |
3.1.4 溶液的配置 |
3.2 实验方法 |
3.2.1 南极磷虾自溶过程中剩余组织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
3.2.2 不同自溶条件对组织蛋白酶的活性影响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自溶时间对组织蛋白酶家族活性的影响 |
3.3.2 自溶缓冲液pH对组织蛋白酶家族活性的影响 |
3.3.3 自溶温度对组织蛋白酶家族活性的影响 |
3.3.4 金属离子对组织蛋白酶家族活性的影响 |
3.3.5 激活剂与抑制剂对组织蛋白酶家族活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 |
5 硕士阶段其他工作:中华绒螯蟹凝集素基因启动子的研究 |
5.1 凝集素简介 |
5.1.1 凝集素的发现 |
5.1.2 凝集素的性质 |
5.1.3 凝集素的功能 |
5.2 甲壳动物的凝集素及其基因启动子研究进展 |
5.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5.4 实验器材及材料 |
5.4.1 主要化学试剂 |
5.4.2 仪器设备 |
5.4.3 实验材料 |
5.4.4 溶液的配置 |
5.5 实验方法 |
5.5.1 中华绒螯蟹的基因组DNA的提取 |
5.5.2 EsCTL基因的克隆 |
5.5.3 基因组DNA的酶切及酶切产物的纯化 |
5.5.4 Genome Walker adaptor处理 |
5.5.5 纯化后的酶切产物与Genome Walker接头的连接 |
5.5.6 EsCTL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 |
5.5.7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 |
5.5.8 连接及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转化 |
5.6 结果与讨论 |
5.6.1 中华绒螯蟹基因组DNA的提取 |
5.6.2 EsCTL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5.6.3 EsCTL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红螯光壳螯虾VC的需求量及其对免疫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虾蟹类先天免疫研究概况 |
第二节 虾蟹类维生素营养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VC对红螫光壳螫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一节 VC对红螯光壳螫虾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二节 VC对红螯光壳螯虾组织中VC积累量的影响 |
第三章 VC对红螫光壳螫虾免疫酶和血淋巴活性的影响 |
第一节 VC对红螯光壳螯虾各组织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
第二节 VC对红螯光壳螫虾血细胞数量和血淋巴活性的影响 |
第四章 VC对WSSV侵染后红螯光壳螯虾免疫性能的影响 |
第一节 VC对WSSV侵染后红螯光壳螫虾免疫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二节 VC对WSSV侵染后血淋巴活性及血细胞结构的影响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附录Ⅱ 小龙虾蜕皮阶段呼吸速率的变化 |
致谢 |
(7)虾类IMD基因的功能分析及抗病指标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虾类的先天免疫系统 |
1.2.1 细胞免疫 |
1.2.2 体液免疫 |
1.3 虾类的免疫调节通路 |
1.3.1 IMD 通路 |
1.3.2 Toll 通路 |
1.3.3 JAK/STAT 通路 |
1.4 虾类白斑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
1.5 常用的虾类免疫指标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国明对虾免疫缺陷因子 IMD 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攻毒用细菌与病毒 |
2.1.3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4 实验用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IMD 基因的 cDNA 克隆 |
2.2.2 FcIMD 的双链 RNA(dsRNA)的获得 |
2.2.3 RNA 干扰(RNAi) |
2.2.4 攻毒实验 |
2.2.5 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的检测 |
2.2.6 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FcIMD 的 cDNA 序列的获得 |
2.3.2 FcIMD 的序列比对 |
2.3.3 进化树分析 |
2.3.4 FcIMD 的组织分布表达量 |
2.3.5 攻毒实验 |
2.3.6 dsRNA 干扰实验 |
2.4 讨论 |
第三章 脊尾白虾对 WSSV 耐受虾的获得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用虾 |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3 实验用引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WSSV 病毒悬液的制备 |
3.2.2 标准品 vp28 质粒的制备 |
3.2.3 攻毒实验 |
3.2.4 组织总蛋白的提取 |
3.2.5 总蛋白提取液浓度测定 |
3.2.6 样品总 RNA 提取及 cDNA 的获得 |
3.2.7 脊尾白虾游泳足 DNA 的提取 |
3.2.8 real-time PCR 绝对定量检测病毒拷贝数(孙玉苗,2012) |
3.2.9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对 WSSV 耐受虾的获得 |
3.3.2 总蛋白浓度 |
3.3.3 RNA 提取结果及 cDNA 的质量 |
3.3.4 Rm 和 Vm 群体 WSSV 载量的检测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对 WSSV 耐受虾和对照虾重要免疫相关酶的活性比较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用虾 |
4.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酶活检测 |
4.2.2 WSSV 耐受群体的攻毒实验 |
4.2.3 组织总蛋白的提取 |
4.2.4 总蛋白提取液的浓度测定 |
4.2.5 Rn 与 Vn 组 ACP、AKP 酶活的检测 |
4.2.6 数据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耐受虾与对照虾免疫相关酶活性比较 |
4.3.2 群体可用性验证实验 |
4.4 讨论 |
第五章 WSSV 耐受虾、对照虾及濒死虾 WSSV 感染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分析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用 cDNA |
5.1.2 实验用引物 |
5.1.3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real-time PCR 定量 |
5.3 实验结果 |
5.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WSSV+斑节对虾的血清免疫相关酶对人工感染WSSV粗提液的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病毒注射液制备及定量 |
1.2.2 试验分组及取样 |
1.2.3 免疫酶活性检测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二次感染WSSV对血清ACP活性的影响 |
2.2 二次感染WSSV对血清AKP活性的影响 |
2.3 二次感染WSSV对血清PO活性的影响 |
2.4 二次感染WSSV对血清POD活性的影响 |
2.5 二次感染WSSV对血清SOD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9)凡纳滨对虾不同类型血细胞的活性氧水平和酯酶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对象 |
1.1.2 仪器设备 |
1.2 测定方法 |
1.2.1 血细胞悬液的制备 |
1.2.2 ROS含量的测定 |
1.2.2.1 非诱导性ROS含量 |
1.2.2.2 诱导性ROS含量 |
1.2.3 非特异性酯酶活性的测定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血细胞的非诱导性ROS含量 |
2.2 不同血细胞的诱导性ROS含量 |
2.3 不同血细胞的酯酶活性 |
3 讨论 |
3.1 对虾血细胞的非诱导性ROS含量 |
3.2 对虾血细胞的诱导性ROS含量 |
3.3 对虾血细胞的酯酶活性 |
3.4 不同血细胞的免疫功能 |
(10)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对虾免疫系统研究进展 |
2. 对虾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
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虾青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影响 |
1.1 前言 |
1.2 材料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章 壳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果寡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甘露寡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β-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4 讨论 |
5.5 结论 |
第六章 壳聚糖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4 讨论 |
6.5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虾类血细胞及体液免疫的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虾类血细胞的分类与功能研究进展[J]. 陈琪,康翠洁. 生物工程学报, 2021(01)
- [2]低盐、高亚硝酸盐胁迫日本囊对虾转录组分析及MjTPS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D]. 陈亭君.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3]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罗非鱼致毒机理的研究[D]. 刘虎.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4]不同光照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及体成分的影响[D]. 邓慧芳. 长江大学, 2018(12)
- [5]中华绒螯蟹和南极磷虾组织蛋白酶家族的酶学性质研究[D]. 祝倩倩. 青岛科技大学, 2017(01)
- [6]红螯光壳螯虾VC的需求量及其对免疫性能的影响[D]. 左迪.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7]虾类IMD基因的功能分析及抗病指标的筛选[D]. 冯宁宁.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12)
- [8]WSSV+斑节对虾的血清免疫相关酶对人工感染WSSV粗提液的反应[J]. 张涛,黄建华,温为庚,杨其彬,郭志勋. 南方水产科学, 2013(01)
- [9]凡纳滨对虾不同类型血细胞的活性氧水平和酯酶活性[J]. 冼健安,王安利,李彬,郭慧,苗玉涛,廖绍安,叶超霞. 水生态学杂志, 2012(04)
- [10]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影响[D]. 张健. 中山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