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米TiO_2生态陶瓷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谭高玮[1](2016)在《WO3/TiO2-rGO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用钛酸四丁酯为原料、用柠檬酸作为水解抑制剂制备TiO2前驱体溶胶,再分别采用直接加入不同量的WO3粉体和滴加不同量钨酸铵溶液的方法制备WO3/Ti O2-GO前驱体,然后经过煅烧、还原得到WO3/TiO2-rGO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荧光光谱(PL)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分别考查了WO3粉体加入量、rGO引入量、WO3复合量、煅烧温度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对甲基橙降解效率的影响,并用其对不同浓度的Ni2+溶液进行了还原。实验结果表明:用柠檬酸代替传统的醋酸、硝酸对钛酸四丁酯的水解有更好的抑制作用,且解决了TiO2颗粒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分布不均的问题。在直接使用WO3粉体为钨源时,适量的WO3粉体可以作为TiO2中光生电子的转移通道,降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率,改善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最佳粉体加入量为15%。450℃煅烧的样品具有较低的相对荧光强度,光催化性能较400℃和500℃煅烧的样品更好。利用钨酸铵溶液加入TiO2前驱体溶胶的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WO3会抑制TiO2晶粒的长大;引入WO3后,光生载流子的寿命得到延长,表现出比未引入的样品更高的光催化性能,最佳复合量为10%。rGO和TiO2的存在,有抑制WO3晶粒长大的作用。经450℃煅烧的样品较400℃和500℃煅烧的样品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rGO的引入可以提高污染物分子的吸附率,利于光降解反应的进行;在煅烧时有抑制金红石相TiO2的生成及细化TiO2的晶粒的作用;rGO的二维平面结构使得TiO2粒子分散度增加,防止TiO2颗粒的团聚;其具有的高电导率可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对的分离,引入了rGO的样品与未引入的样品相比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性能,最佳引入量为10%。
王立久,刘岩[2](2014)在《生态建筑材料》文中认为阐述了生态建筑材料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介绍了生态水泥、生态陶瓷和生态玻璃,提出了我国生态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
郝喜海,孙淼,邓靖[3](2011)在《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抗菌材料用抗菌剂的抗菌机理,以及抗菌纤维、抗菌塑料、抗菌陶瓷、抗菌金属等抗菌材料的应用。
朱玮[4](2010)在《水中氧化锰颗粒物对TiO2和ZnO光催化杀菌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光催化杀菌技术因其低消耗、高效率等特点备受重视,在水处理方面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杀灭水体中致病菌是水处理特别是饮用水处理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待处理的水体中不仅含有多种致病菌,还有许多颗粒物杂质,这些杂质颗粒物通过影响光催化剂的性质或光催化过程,可以对其光催化活性产生影响。本论文选取常用的两种光催化剂TiO2和ZnO来杀灭作为饮用水净化指示菌种的大肠杆菌ATCC 8099,选取被污染水体中常见的三种氧化锰颗粒物α-MnO2、β-MnO2和γ-MnOOH作为杂质颗粒物。主要研究的内容有:不同紫外激发光源下TiO2的杀菌活性,不同晶型的氧化锰颗粒物对TiO2和ZnO光催化杀菌活性的影响,不同初始pH值下(4.0、6.0、8.0)氧化锰颗粒物对TiO2和ZnO光催化杀菌活性的影响,不同浓度氧化锰颗粒物对TiO2和ZnO光催化杀菌活性的影响,不同激发光源下氧化锰颗粒对TiO2和ZnO光催化杀菌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激发光源波长的缩短和光强的增强,TiO2的杀菌活性增强;氧化锰颗粒对TiO2光催化杀菌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α-MnO2抑制作用最强,γ-MnOOH次之,β-MnO2再次,而氧化锰颗粒物对ZnO光催化杀菌活性几乎没有抑制作用;菌悬液初始pH值对氧化锰颗粒物对TiO2光催化杀菌活性的抑制作用有较大影响,初始pH值为8.0时抑制作用最强,pH值为4.0时次之,pH值为6.0时再次,而对于ZnO,氧化锰颗粒在三种pH值下均不会抑制其光催化杀菌活性;随着菌悬液中氧化锰浓度的升高,TiO2光催化杀菌活性受到的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强,而ZnO光催化活性即使是与较高浓度的氧化锰共存也不会受到抑制,氧化锰浓度的增大不能够对其产生影响;长波激发光源照射下,TiO2的光催化活性会受到氧化锰颗粒物的抑制,短波激发光源照射下,氧化锰颗粒物对其产生抑制大大降低,而无论长波还是短波激发光源,氧化锰颗粒物均无法抑制ZnO的光催化杀菌活性。综上所述,ZnO作为光催化剂,对水体中存在的氧化锰颗粒物具有稳定性,而TiO2光催化剂,在长波激发光源照射下光催化杀菌活性会受到氧化锰颗粒物的抑制,短波激发光源照射下受到的抑制作用大大降低。
王虹[5](2010)在《铁铈共掺杂纳米TiO2水溶胶微波辅助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纳米TiO2水溶胶是一种锐钛矿相纳米TiO2光催化产品,它具有使用方法简单、运输和保存方便、能催化降解室内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等优点。但由于它存在着制备工艺耗时长、效率低、产物性能不够理想等问题,影响了纳米TiO2水溶胶的推广应用。本文以建立纳米TiO2水溶胶微波辅助制备工艺为基础、提高纳米TiO2水溶胶光催化活性和光响应能力为目的,开发了能应用于室内空气污染治理的纳米Fe-Ce-TiO2水溶胶产品。针对纳米TiO2水溶胶制备过程中存在问题,将微波技术引入制备工艺,采用连续微波辐照代替传统的水浴加热,成功制备了纳米TiO2水溶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微波控温80℃,辐照时间40min,n(H+)/n(Ti)=1:1。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纳米TiO2水溶胶为锐钛矿晶型,平均粒径为9.7nm,分布范围为6.215.6nm,ζ电位为50.6mV。当强度为11μW/cm2的紫外光照2h时,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可达83.6%。通过XRD、DLS和Zeta电位分析,对比了微波辅助制备工艺和传统水浴制备工艺得到的纳米TiO2水溶胶的性能,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工艺制备的产物的平均粒径更小,粒径分布更窄,ζ电位更高,说明溶胶体系更加稳定。同时,对两种工艺条件下的纳米TiO2水溶胶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工艺制得的纳米TiO2水溶胶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比传统法的产物高10%以上。在微波辅助制备工艺的基础上,制得了同时具有紫外光和可见光催化活性的纳米Fe-Ce-TiO2水溶胶。实验结果表明,n(Fe):n(Ce):n(TiO2)=0.05%:0.1%:1为最佳掺杂摩尔比。通过XRD、DLS、TEM、XPS、DRS和SPS等表征,对掺杂过程及改性机制进行了探讨。由XRD晶格参数及晶格畸变计算可知,其掺杂过程为:离子半径小于Ti4+的Fe3+先进入纳米TiO2晶格,引起TiO2晶格畸变,该晶格形变为Ce3+掺入晶格提供机会,使Fe、Ce共掺杂得以实现,即Fe3+不仅掺杂进入纳米TiO2晶格影响TiO2结构及性能,同时,还是Ce3+掺杂的助剂。DRS、SPS和光催化实验均表明纳米Fe-Ce-TiO2水溶胶不仅具有很高的紫外光催化活性,而且对可见光也具有响应能力。探讨了共掺杂改性机制:Fe的3d轨道与Ce的4f、5d轨道重叠、杂化,在纳米TiO2禁带中形成新的杂质能级,使Fe-Ce-TiO2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能力,并对450nm左右的可见光具有响应。微波辅助工艺制得的纳米Fe-Ce-TiO2水溶胶应用于室内空气中甲醛的降解,取得了理想的甲醛去除效果。纳米Fe-Ce-TiO2水溶胶经过喷涂、干燥的简单工艺处理后,即可应用于甲醛的光催化降解。在室温20℃、湿度为40%、紫外光照4h的条件下,对浓度为0.771mg/m3甲醛光催化降解效率可达到81.8%。且纳米Fe-Ce-TiO2水溶胶涂膜的耐久性实验表明,只需对反应体系进行必要的通风处理,以补充反应中所消耗的氧气,即可达到反复光催化降解甲醛的目的。考察了纳米Fe-Ce-TiO2水溶胶对缓释性甲醛气体的光催化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当甲醛初始浓度分别为0.621mg/m3、0.324mg/m3和0.175mg/m3时,自然光催化降解甲醛至0.08mg/m3的时间分别为4.6h、4h和2.5h。这说明纳米Fe-Ce-TiO2水溶胶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室内甲醛气体降解的光催化产品。对甲醛的光催化降解过程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当甲醛初始浓度在0.771~2.540mg/m3范围内时,该甲醛气体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Langmuir-Hinsherwood动力学模型,反应级数为一级;光催化降解反应速率与甲醛初始浓度有关,并计算得到lnk = -5.0426-0.9768lnC0的关系方程。对纳米Fe-Ce-TiO2水溶胶的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抗菌效果。自然光照6h条件下,纳米Fe-Ce-TiO2水溶胶对培养菌株及自然落菌的杀菌率均可达到96%以上。以大肠杆菌为例,观察了杀菌过程,结果表明菌体细胞壁为直接作用位点,因此,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影响杀菌效率的直接因素。由于革兰氏阴性菌(G-)的细胞壁外层具有脂质层,而革兰氏阳性菌(G+)的细胞壁仅具有由小分子肽聚糖构成的网状结构,因此纳米Fe-Ce-TiO2水溶胶对G+的作用速度更快。
解昌峰[6](2010)在《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低温光催化剥色研究》文中指出在染整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人对于染色工艺操作的失误及客观条件所限,时常出现各种色花、色斑等印染疵品。传统的剥色工艺,不仅浴比大,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需使用大量化学药品,成本高,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因此研究绿色、环保的纺织品剥色方法及工艺,对纺织印染的节能减排及清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光催化技术为基础研发了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光催化剥色方法。研究了光/水体系(UV/H2O)、光/氧化剂体系(UV/H2O2、UV/K2S2O8)、光/还原剂体系(UV/Na2S2O4)及光/纳米体系(UV/TiO2)四种体系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浸渍剥色及浸轧剥色的可行性。并以剥色率和强力保留率为主要指标对剥色pH值、催化剂浓度、温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同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衍射等方法对剥色纤维结构进行测试分析,并对各剥色体系中光催化剥色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光/水剥色体系中染色棉织物有一定程度的褪色,且浸渍剥色效果比浸轧剥色效果好,但两者强力损伤较严重;在紫外光/催化剂体系中,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剥色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剥色效果依次为UV/K2S2O8> UV/Na2S2O4> UV/H2O2> UV/TiO2,同时UV/K2S2O8和UV/Na2S2O4剥色体系对织物强力损伤较小;此外,光催化剥色法不但可对棉织物上固着的活性染料进行有效剥色,而且对织物表面残留的浆料等杂质兼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王爱萍[7](2010)在《改性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制备及其在模拟海水中光生阴极保护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功能材料高新领域的迅猛发展,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独特的光电转换效应在金属腐蚀防护方面表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二氧化钛薄膜材料与金属基体相接时,受到能量大于其能隙光子的照射下,二氧化钛价带电子激发至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负电电子由导带进入金属基体,使金属的电极电位降低至不发生腐蚀的阴极保护区,可作为非牺牲性的光阴极保护材料,实现对海洋金属材料腐蚀防护。二氧化钛的光阴极保护性能取决于其光电效率,其中选择合适的掺杂改性以得到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具有可见光响应的薄膜电极材料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本论文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二乙醇胺为抑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中性条件下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纳米二氧化钛薄膜,通过在制备过程中添加聚乙二醇(PEG)制备改性型二氧化钛薄膜;以硝酸铁和尿素分别作为引入铁源和氮源来制备Fe掺杂和N掺杂二氧化钛薄膜,以期望提高纳米二氧化钛薄膜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拓宽光电响应范围。论文中采用激光粒度分析和Zeta电位来测试改性对二氧化钛溶胶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分析(DTA-TG)、红外吸收(IR)、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备二氧化钛晶体的物相结构、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透射光谱、荧光光谱对所制二氧化钛薄膜进行光物理性能测试;以改性二氧化钛薄膜为工作电极,利用二氧化钛半导体特性和Mott-Schottky理论对在模拟海水界面参数如二氧化钛的平带电位、空间电荷层的载流子浓度以及空间电荷层宽度进行测试;最后在模拟海水体系采用光电联用体系进行循环伏安法(U-I曲线)、开路电位测试、交流阻抗谱和极化曲线测试,综合评价其对不锈钢基体光生阴极保护性能。(1)通过在二氧化钛溶胶中添加PEG制备改性型二氧化钛。实验表明添加PEG减小二氧化钛溶胶颗粒尺寸,促进溶胶中有序网络形成。PEG的添加使二氧化钛晶型转变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有利于相变过程进行,改性后二氧化钛薄膜质量良好具有多孔结构。该多孔结构增加了光线在薄膜表面的反射次数,提高了薄膜对光的吸收和利用率。多孔结构增大了薄膜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同时有利于电极/电解质溶液界面的光生载流子传输,从而大大提高了光生电荷的分离效率。在模拟海水体系光电性能测试中,改性后二氧化钛薄膜光电性能显着提高。实验中对热处理温度、多孔结构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500℃热处理温度以下,PEG最佳添加量为1g/100mL。(2)铁掺杂二氧化钛有利于形成粒径较小,性能稳定的二氧化钛溶胶粒子。铁掺杂后有利于二氧化钛相变过程进行,铁掺杂使纳米二氧化钛膜结晶度良好,膜表面更均一和致密,晶粒尺寸减小。通过光学性能分析,铁掺杂使二氧化钛吸收边蓝移,对可见光区响应变化不明显;掺杂铁可作为浅俘获位,有效地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能有效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掺铁二氧化钛薄膜在模拟海水中Mott-Schottky曲线测试分析,铁掺杂二氧化钛薄膜双电层是p-型微区和n-型微区共存,该p-n结电场有利于光电流的产生。在模拟海水中光电实验证实这一结论,掺铁二氧化钛薄膜电极有效地增大光电流,掺铁二氧化钛对光生电子驱动力的增加,增强了二氧化钛薄膜电极对不锈钢基体的光生阴极保护作用。综合对不同掺铁量的性能比较,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掺铁量最佳值为Fe/Ti摩尔比0.5%。(3)氮掺杂二氧化钛有利于形成粒径较小,性能稳定的二氧化钛溶胶粒子。氮掺杂对二氧化钛晶型转化未产生明显变化。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膜结晶度良好,晶粒尺寸减小,薄膜质量有明显改善。通过光学性能分析,氮掺杂使吸收边红移;在可见光范围内有明显吸收。在可见光光源下,光电化学测试表明,掺氮后改变了电子跃迁能级,使氮掺杂二氧化钛仍有电子跃迁,光生载流子产生阳极光电流,能对不锈钢基体进行有效的光生阴极保护。但氮掺杂量存在最佳量,实验证明最佳氮掺杂量为N/Ti的摩尔比为20%。
车海燕,张振彦[8](2009)在《纳米TiO2光触媒在建材领域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节能、高效的绿色环保技术。本文介绍了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机理和光催化建材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石英[9](2009)在《电镀Ni-P-Cr/TiO2 ZrO2双纳米复合镀层的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获良好杀菌作用耐微生物和海水腐蚀的纳米TiO2材料,本论文先利用AAO模板法制备了不同形态的纳米TiO2材料。通过直流电沉积法将这些TiO2材料复合进Ni-P-Cr镀层。利用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法比较含有不同形态TiO2纳米复镀层的耐海水腐蚀和耐微生物腐蚀的能力。结果显示,Ni-P-Cr/tube TiO2纳米复合镀层因为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较为优异的耐腐蚀能力。同时为了使制得的Ni-P-Cr/TiO2纳米复合镀层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损性能,我们将纳米ZrO2颗粒材料添加到镀液中,优化了电镀Ni-P-Cr/ TiO2 ZrO2双纳米粒子复合镀层的工艺参数,详细考察了各主要因素对镀层沉积速率,复合量,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纳米粒子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直接或间接受到沉积速率及镀层中复合微粒含量的影响。通过控制阴极电流密度,施镀时间,镀液中纳米TiO2和ZrO2的含量和镀液pH值性能制备表面均匀、致密、平整的Ni-P-Cr/ TiO2 ZrO2双纳米粒子复合镀层。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所制备的Ni-P-Cr/ TiO2 ZrO2双纳米粒子复合镀层分别在3.5%NaCl溶液和SRB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能,并与含有不同形态的纳米TiO2的Ni-P-Cr镀层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Ni-P-Cr/ TiO2 ZrO2双纳米粒子复合镀层在3.5%NaCl中的自腐蚀电位Ecorr相对其它几种镀层较正,而自腐蚀电流icorr则相对较小。在SRB腐蚀介质中的极化电阻值Rp与不同形态TiO2纳米复合镀层相当,即Ni-P-Cr/ TiO2 ZrO2双纳米粒子复合镀层具有相对优良的耐电解质溶液耐蚀性能和耐微生物腐蚀性能。通过测试Ni-P-Cr/ TiO2 ZrO2双纳米粒子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磨损量,并与Ni-P-Cr、Ni-P-Cr/TiO2、Ni-P-Cr/ ZrO2纳米复合镀层的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Ni-P-Cr/TiO2 ZrO2双纳米粒子复合镀层显微硬度明显高于Ni-P-Cr、Ni-P-Cr/TiO2纳米复合镀层,并与Ni-P-Cr/ ZrO2纳米复合镀层的相近;磨损量较前两镀层小,与Ni-P-Cr/ZrO2复合镀层的相近。即Ni-P-Cr/ TiO2 ZrO2双纳米粒子复合镀层也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耐磨损性能。
陈雄,袁曦明,王永钱,李柳[10](2008)在《纳米TiO2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概述了用气相法、液相法及固相法制备纳米TiO2,对纳米TiO2的表面进行有机、无机改性,以及根据纳米TiO2的物化性质在各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制备与改性的反应机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二、纳米TiO_2生态陶瓷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TiO_2生态陶瓷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WO3/TiO2-rGO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TiO_2光催化剂 |
1.2.1 纳米TiO_2的晶体结构及能带结构 |
1.2.2 TiO_2光催化机理 |
1.2.3 纳米TiO_2的制备方法 |
1.2.4 纳米TiO_2的应用 |
1.3 纳米TiO_2的改性 |
1.3.1 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离子掺杂 |
1.3.2 非金属离子掺杂 |
1.3.3 离子共掺杂 |
1.3.4 贵金属沉积 |
1.3.5 光敏化 |
1.3.6 半导体复合 |
1.4 石墨烯概述 |
1.4.1 石墨烯的结构 |
1.4.2 石墨烯对光催化剂的影响 |
1.4.3 石墨烯的制备 |
1.4.4 石墨烯的表征方法 |
1.4.5 石墨烯的应用 |
1.5 课题的提出 |
第2章 实验过程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所用试剂 |
2.2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设备 |
2.3 样品的制备 |
2.3.1 GO的制备 |
2.3.2 WO_3粉体的制备 |
2.3.3 WO_3/TiO_2-rGO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的制备 |
2.4 甲基橙光催化降解测试 |
2.4.1 建立标准浓度曲线 |
2.4.2 光催化性能测试 |
2.5 Ni~(2+)溶液浓度测试 |
2.5.1 建立标准浓度曲线 |
2.5.2 测试方法 |
2.6 结构与形貌分析 |
2.6.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6.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2.6.3 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
第3章 WO_3粉体制备的WO_3/TiO_2-rGO复合材料 |
3.1 引言 |
3.2 材料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
3.2.1 XRD分析 |
3.2.2 TEM分析 |
3.2.3 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
3.3 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
3.3.1 WO_3粉体加入量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
3.3.2 rGO加入量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
3.3.3 煅烧温度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
3.3.4 复合材料对Ni~(2+)溶液的还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钨酸铵制备的WO_3/TiO_2-rGO复合材料 |
4.1 引言 |
4.2 复合材料结构与形貌分析 |
4.2.1 XRD分析 |
4.2.2 TEM分析 |
4.2.3 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
4.3 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
4.3.1 WO_3复合量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
4.3.2 rGO引入量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
4.3.3 煅烧温度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
4.3.4 复合材料对Ni~(2+)溶液的还原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生态建筑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生态建筑材料 |
1.1 生态建筑材料的概念 |
1.2 生态建筑材料的特点 |
1.3 生态建筑材料的分类 |
2 无机生态建筑材料 |
2.1 生态水泥 |
2.1.1 高贝利特水泥 |
2.1.2 少熟料和无熟料水泥 |
2.1.3 低温再生水泥 |
2.2 生态陶瓷 |
2.2.1 抗菌陶瓷 |
2.2.2 陶瓷透水砖 |
2.3 生态玻璃 |
2.3.1 自洁玻璃 |
2.3.2 泡沫玻璃 |
3 结语 |
(4)水中氧化锰颗粒物对TiO2和ZnO光催化杀菌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光催化进行水处理的机理 |
1.1.1 TiO_2 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机理 |
1.1.2 TiO_2 光催化杀菌的机理 |
1.2 影响光催化活性的因素 |
1.2.1 催化剂物理状态因素 |
1.2.2 催化环境因素 |
1.3 催化剂改性研究 |
1.3.1 表面沉积贵金属 |
1.3.2 掺杂金属离子 |
1.3.3 掺杂非金属 |
1.3.4 半导体催化剂复合 |
1.3.5 表面敏化 |
1.4 光催化的应用 |
1.4.1 抗菌陶瓷 |
1.4.2 抗菌涂料 |
1.4.3 抗菌塑料 |
1.4.4 抗菌自清洁玻璃 |
1.4.5 抗菌织物 |
1.4.6 抗菌不锈钢 |
1.4.7 光催化水处理 |
1.5 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仪器、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 培养基 |
2.3 光催化剂 |
2.3.1 光催化剂 |
2.3.2 不同晶型氧化锰的制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菌种的选择 |
2.4.2 真空冷冻干燥菌种的恢复培养 |
2.4.3 菌悬液的制备 |
2.4.4 菌种的保藏 |
2.4.5 实验装置 |
2.4.6 活体菌的计数方法 |
2.5 实验内容 |
2.5.1 TiO_2 在不同激发光源下对不同浓度大肠杆菌的杀灭实验 |
2.5.2 氧化锰颗粒物对TiO_2 光催化杀灭大肠杆菌的影响 |
2.5.3 氧化锰颗粒物对ZnO 光催化杀灭大肠杆菌的影响 |
3 结果与讨论 |
3.1 TiO_2 在不同激发光源下对不同浓度大肠杆菌菌悬液的杀灭实验 |
3.2 氧化锰颗粒对纳米TiO_2 光催化杀灭大肠杆菌的影响 |
3.2.1 不同晶型的氧化锰对TiO_2 光催化杀灭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
3.2.2 不同pH 值下氧化锰颗粒对TiO_2 光催化杀灭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
3.2.3 不同浓度的氧化锰颗粒对TiO_2 光催化杀灭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
3.2.4 不同光源下氧化锰颗粒物对TiO_2 光催化杀灭大肠杆菌的影响 |
3.3 氧化锰颗粒物对ZnO 光催化杀灭大肠杆菌的影响 |
3.3.1 不同晶型的氧化锰颗粒物对ZnO 光催化杀灭大肠杆菌的影响 |
3.3.2 pH 值对ZnO 光催化杀灭大肠杆菌的影响 |
3.3.3 不同浓度的氧化锰颗粒物对ZnO 光催化杀灭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
3.3.4 不同光源下氧化锰颗粒物对ZnO 光催化杀灭大肠杆菌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铁铈共掺杂纳米TiO2水溶胶微波辅助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纳米TiO_2 水溶胶的研究现状 |
1.2.1 纳米TiO_2 的光催化原理 |
1.2.2 纳米TiO_2 水溶胶制备的研究现状 |
1.2.3 纳米TiO_2 水溶胶改性的研究现状 |
1.3 微波技术在纳米TiO_2 制备中的应用 |
1.3.1 微波加热原理及加热特点 |
1.3.2 微波在化学反应中的效用 |
1.3.3 微波在TiO_2 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
1.4 纳米TiO_2 光催化降解室内甲醛的应用 |
1.4.1 室内甲醛污染防治方法 |
1.4.2 纳米TiO_2 光催化降解室内甲醛的研究现状 |
1.5 纳米TiO_2 在抗菌方面的应用 |
1.5.1 纳米TiO_2 抗菌机理 |
1.5.2 抗菌材料的研究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纳米TiO_2 基水溶胶的制备方法 |
2.2.2 纳米TiO_2 基水溶胶的表征方法 |
2.2.3 纳米TiO_2 基水溶胶的稳定性和光催化活性的评价方法 |
2.2.4 纳米TiO_2 基水溶胶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实验方法 |
2.2.5 纳米TiO_2 基水溶胶抗菌性的评价方法 |
第3章 高稳定性纳米TiO_2 水溶胶的微波辅助制备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纳米TiO_2 水溶胶微波辅助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 |
3.2.1 微波反应体系温度对纳米TiO_2 水溶胶性能的影响 |
3.2.2 微波辐照时间对纳米TiO_2 水溶胶性能的影响 |
3.2.3 体系[H+]/[Ti]摩尔比对纳米TiO_2 水溶胶性能的影响 |
3.3 微波制备工艺与传统制备工艺的比较 |
3.3.1 制备工艺对纳米TiO_2 水溶胶结构影响 |
3.3.2 制备工艺对纳米TiO_2 水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
3.3.3 制备工艺对纳米TiO_2 水溶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的微波辅助制备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的制备 |
4.2.1 共掺杂比例对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紫外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4.2.2 共掺杂比例对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4.2.3 共掺杂对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
4.2.4 系列纳米TiO_2 水溶胶光催化活性的比较 |
4.3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的表征及分析 |
4.3.1 XRD分析与晶体结构表征 |
4.3.2 DLS分析与粒径分布表征 |
4.3.3 TEM分析与形貌表征 |
4.3.4 XPS分析与表面化学组成表征 |
4.3.5 DRS分析与吸光性能表征 |
4.3.6 SPS分析与光电性能表征 |
4.3.7 Fe-Ce-TiO_2 的共掺杂机制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光催化降解甲醛研究 |
5.1 引言 |
5.2 光催化降解甲醛反应器的气密性检测 |
5.3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紫外光催化降解甲醛的研究 |
5.3.1 涂膜基片制备工艺对其光催化降解甲醛性能的影响 |
5.3.2 温度对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紫外光催化降解甲醛效率的影响 |
5.3.3 湿度对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紫外光催化降解甲醛效率的影响 |
5.3.4 光源对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光催化降解甲醛效率的影响 |
5.3.5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紫外光催化降解甲醛的耐久性研究 |
5.3.6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与同类产品光催化降解甲醛效率的对比 |
5.4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光催化降解缓释性甲醛的研究 |
5.4.1 缓释性甲醛的释放规律 |
5.4.2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自然光催化降解缓释性甲醛的研究 |
5.4.3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可见光催化降解缓释性甲醛的研究 |
5.4.4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可见光催化降解缓释性甲醛持续性研究 |
5.5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紫外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5.5.1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紫外光催化降解甲醛反应动力学分析 |
5.5.2 甲醛气体初始浓度对降解动力学常数k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抗菌性能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对培养菌株的抗菌性能研究 |
6.2.1 菌体浓度对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抗菌性能的影响 |
6.2.2 光源对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抗菌性能的影响 |
6.2.3 涂膜层数对涂膜抗菌性能的影响 |
6.2.4 TiO_2 涂膜与Fe-Ce-TiO_2 涂膜的抗菌性能比较 |
6.3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涂膜在自然落菌实验中的抗菌性能研究 |
6.4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的抗菌机理研究 |
6.4.1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涂膜的杀菌过程分析 |
6.4.2 纳米Fe-Ce-TiO_2 水溶胶杀菌机理的探讨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低温光催化剥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纺织品印染加工中剥色的意义 |
1.2 国内外纺织品剥色技术及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纺织品剥色技术及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纺织品剥色研究进展 |
1.3 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
1.3.1 光催化工业废水处理 |
1.3.2 光催化抗菌 |
1.3.3 光催化净化空气 |
1.3.4 光催化在金属防腐蚀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光/氧化剂体系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剥色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及药品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1.3 剥色装置 |
2.1.4 实验方法 |
2.1.5 测试及分析 |
2.2 剥色机理 |
2.2.1 染料的光褪色机理 |
2.2.2 紫外光/双氧水剥色机理 |
2.2.3 紫外光/过硫酸钾剥色机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水浴浸渍剥色时工艺因素对剥色的影响 |
2.3.2 浸轧剥色时工艺因素的影响 |
2.3.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光/还原剂体系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剥色 |
3.1 实验部分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水浴浸渍剥色时工艺因素对剥色的影响 |
3.2.2 浸轧剥色时工艺因素对剥色的影响 |
3.2.3 测试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光/纳米 TiO_2体系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剥色 |
4.1 实验部分 |
4.2 UV/TiO_2 光催化降解反应机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纳米材料光催化剥色效果 |
4.3.2 水浴浸渍剥色时工艺因素对织物剥色的影响 |
4.3.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低温光催化剥色工艺在活性染料剥色中的应用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用染料及化学药品 |
5.1.3 实验仪器设备 |
5.1.4 剥色装置 |
5.2 实验方法 |
5.2.1 活性染料染色 |
5.2.2 保险粉常规剥色工艺 |
5.2.3 光催化剥色工艺 |
5.2.4 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台湾永光Evercion/ Everzol 系列活性染料剥色 |
5.3.2 上海万得B 型活性染料剥色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改性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制备及其在模拟海水中光生阴极保护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纳米半导体材料特性简介 |
1.2.1 纳米材料基本性质 |
1.2.2 纳米半导体材料光性能和电性能 |
1.2.3 光照下纳米半导体材料/溶液特殊界面性能 |
1.3 纳米二氧化钛在金属防腐中的应用 |
1.3.1 纳米二氧化钛的结构特征 |
1.3.2 纳米二氧化钛的光电效应原理 |
1.3.3 纳米二氧化钛的光生阴极保护特性 |
1.3.4 纳米二氧化钛光生阴极保护应用局限性 |
1.4 纳米二氧化钛掺杂和改性 |
1.5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改性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1.2 基体的清洗 |
2.1.3 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 |
2.1.4 二氧化钛薄膜电极的封装 |
2.2 二氧化钛溶胶的性能表征 |
2.3 二氧化钛的热分解性能分析 |
2.4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晶型、结构和形貌表征 |
2.4.1 纳米二氧化钛物相性能表征 |
2.4.2 纳米二氧化钛物质结构表征 |
2.4.3 二氧化钛薄膜表观形貌表征 |
2.5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性能测定 |
2.5.1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光学性能测试 |
2.5.2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2.5.3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改性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二氧化钛薄膜溶胶制备方案的确定 |
3.2.2 二氧化钛溶胶性能的测定 |
3.2.3 二氧化钛热分解性能的测定 |
3.2.4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对二氧化钛溶胶性能的影响 |
3.3.2 二氧化钛干溶胶热分解性能的测定 |
3.3.3 制备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烧结制度的确立 |
3.3.4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表征方法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改性二氧化钛薄膜光电性能及其阴极保护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 |
4.2.2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光学性能测试 |
4.2.3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模拟海水界面参数测定 |
4.2.4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电学性能测试 |
4.2.5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光电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光吸收性能的测定 |
4.3.2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荧光发射性能的测定 |
4.3.3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模拟海水界面参数测定 |
4.3.4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2.1 铁掺杂二氧化钛溶胶及相应薄膜的制备 |
5.2.2 铁掺杂二氧化钛溶胶性能的测定 |
5.2.3 铁掺杂二氧化钛热分解性能的测定 |
5.2.4 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表征方法 |
5.2.5 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光学性能测试 |
5.2.6 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电化学性能测试 |
5.2.7 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光电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铁掺杂二氧化钛溶胶粒度和Zeta电位测试分析 |
5.3.2 铁掺杂二氧化钛热分解性能测定 |
5.3.3 制备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烧结制度的确立 |
5.3.4 铁掺杂二氧化钛物相性能分析 |
5.3.5 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表面形貌表征 |
5.3.6 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表面结构分析 |
5.3.7 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光学性能分析 |
5.3.8 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模拟海水界面参数测试 |
5.3.9 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光电性能研究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氮掺杂二氧化钛薄膜制备、表征及光电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氮掺杂氧化钛溶胶的制备 |
6.2.2 氮掺杂氧化钛溶胶的粒度分布、Zeta电位测试 |
6.2.3 氮掺杂氧化钛干凝胶的热分析 |
6.2.4 氮掺杂二氧化钛薄膜的表征 |
6.2.5 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光学性能测试 |
6.2.6 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电学性能研究 |
6.2.7 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光电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氮掺杂二氧化钛溶胶性能测定 |
6.3.2 氮掺杂二氧化钛热分解性能分析 |
6.3.3 制备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烧结制度的确立 |
6.3.4 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物相表征 |
6.3.5 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表面形貌表征 |
6.3.6 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学性能分析 |
6.3.7 氮掺杂二氧化钛薄膜/模拟海水界面参数测定 |
6.3.8 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电极光电性能研究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纳米TiO2光触媒在建材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TiO 2光触媒作用机理 |
二、纳米TiO2光触媒的特点 |
三、纳米TiO2光触媒在建材领域中的应用 |
(一) 光触媒涂料 |
1. 抗菌涂料 |
2. 净化空气涂料 |
(二) 自清洁玻璃 |
(三) 生态陶瓷 |
(四) 环保水泥 |
(五) 其它 |
四、问题与展望 |
(一) 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
(二) TiO2光触媒的涂膜固化问题 |
(三) TiO2光催化反应只发生在催化剂表 |
(四) TiO2光催化技术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
(五) 光催化技术与其他建筑环境技术的结合。 |
(9)电镀Ni-P-Cr/TiO2 ZrO2双纳米复合镀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概述 |
1.1 微生物腐蚀和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
1.1.1 微生物腐蚀的研究进展 |
1.1.2 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 纳米复合电沉积研究进展 |
1.2.1 高温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ZrO_2 纳米复合镀层 |
1.2.2 高硬度耐磨ZrO_2 纳米复合镀层 |
1.2.3 三价铬镀层的研究现状 |
1.3 材料耐腐蚀性能的电化学评价手段 |
1.3.1 自腐蚀电位 |
1.3.2 极化曲线法 |
1.3.3 交流阻抗法 |
1.3.4 微生物腐蚀的评价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Ni-P-Cr/不同形态TiO_2纳米复合镀层及其耐NaCl 溶液及微生物腐蚀的研究 |
2.1 实验内容 |
2.1.1 试剂和仪器 |
2.1.2 Ni-P-Cr/不同形态TiO_2 纳米复合镀层的电沉积制备 |
2.1.3 不同形态TiO_2 纳米复合镀层耐海水腐蚀和微生物腐蚀性能研究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不同形态TiO_2 纳米材料的TEM 表征 |
2.2.2 不同形态TiO_2 纳米复合镀层的元素组成、表面形貌 |
2.2.3 不同形态TiO_2 纳米复合镀层耐海水腐蚀性能比较 |
2.2.4 不同形态TiO_2 纳米复合镀层耐微生物腐蚀性能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Ni-P-Cr/TiO_2 ZrO_2双纳米复合镀层电沉积制备的工艺研究 |
3.1 实验内容 |
3.1.1 Ni-P-Cr/TiO_2 ZrO_2 双纳米复合镀层电沉积制备 |
3.1.2 Ni-P-Cr/TiO_2 ZrO_2 双纳米粒子复合镀层的表征 |
3.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2.1 正交实验分析 |
3.2.2 镀液中纳米颗粒含量的优化 |
3.2.3 电流密度对沉积速率、复合量和镀层形貌的影响 |
3.2.4 施镀时间对复合量和镀层形貌的影响 |
3.2.5 纳米粒子浓度对复合量和镀层形貌的影响 |
3.2.6 pH 对沉积速率、复合量和镀层形貌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Ni-P-Cr/TiO_2 ZrO_2双纳米复合镀层耐微生物腐蚀性能的研究 |
4.1 实验内容 |
4.1.1 SRB 腐蚀介质的获取 |
4.1.2 双纳米复合镀层耐微生物腐蚀的电化学测试 |
4.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2.1 Ni-P-Cr/TiO_2 ZrO_2双纳米复合镀层与不同形态纳米 TiO_2复合镀层的耐微生物腐蚀性能的比较 |
4.2.2 双纳米粒子复合镀层与不含纳米TiO_2 复合镀层的耐微生物腐蚀性能的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Ni-P-Cr/TiO_2 ZrO_2双纳米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损性能的研究 |
5.1 实验内容 |
5.1.1 镀层显微硬度分析 |
5.1.2 镀层耐磨性能分析 |
5.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2.1 Ni-P-Cr / TiO_2 ZrO_2 双纳米粒子复合镀层与各个镀层显微硬度和磨损量的比较 |
5.2.2 电流密度对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 |
5.2.3 施镀时间对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的的影响 |
5.2.4 纳米粒子浓度对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 |
5.2.5 pH 对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附录:作者在硕士阶段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纳米TiO2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
2 纳米TiO2的表面改性及应用 |
3 结语 |
四、纳米TiO_2生态陶瓷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WO3/TiO2-rGO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 谭高玮. 兰州理工大学, 2016(12)
- [2]生态建筑材料[J]. 王立久,刘岩.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4(04)
- [3]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J]. 郝喜海,孙淼,邓靖.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1(09)
- [4]水中氧化锰颗粒物对TiO2和ZnO光催化杀菌活性的影响[D]. 朱玮. 河北师范大学, 2010(01)
- [5]铁铈共掺杂纳米TiO2水溶胶微波辅助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D]. 王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5)
- [6]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低温光催化剥色研究[D]. 解昌峰. 苏州大学, 2010(01)
- [7]改性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制备及其在模拟海水中光生阴极保护性能研究[D]. 王爱萍.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8]纳米TiO2光触媒在建材领域的应用[J]. 车海燕,张振彦. 消费导刊, 2009(14)
- [9]电镀Ni-P-Cr/TiO2 ZrO2双纳米复合镀层的研究[D]. 石英. 首都师范大学, 2009(09)
- [10]纳米TiO2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J]. 陈雄,袁曦明,王永钱,李柳.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