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济宁市领导视察档案局馆(论文文献综述)
温晓晨[1](2021)在《城市记忆档案编研研究 ——基于山东省的调研与分析》文中提出城市记忆档案编研是发挥档案价值、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外档案学界对城市记忆的研究已日趋深入,对档案编研的研究也早已非常成熟,但对城市记忆档案编研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城市记忆档案编研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研究内容比较单一且深度不够,缺少宏观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成果没有系统梳理国内相关研究及实践现状,缺少足够的案例分析。因此,本文探讨城市记忆档案编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城市记忆工作的发展和进行。目前,山东省城市记忆档案编研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相关编研成果较为丰硕。本文以城市记忆档案编研研究为出发点,以山东省城市记忆档案编研成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调研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各地级市档案信息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的城市记忆档案编研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并总结城市记忆档案编研工作的现存问题及原因,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建议和策略。第1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创新点与难点等内容。第2章为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采用递进式阐释城市记忆、城市记忆档案、城市记忆档案编研及其相关内容,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为山东省城市记忆档案编研现状的展开分析,为了掌握山东省城市记忆档案编研的具体情况,笔者对山东省16地级市的档案信息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网络调研,介绍其信息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在城市记忆档案编研方面的具体情况,并对山东省城市记忆档案编研成果进行分类列举,从栏目设置、呈现方式、编研主体、编研内容、编研类型等五个方面分析调研内容,选取青岛档案信息网和枣庄档案微信公众号做案例分析。第4章以调研情况为基础,总结出山东省城市记忆档案编研存在编研主体单一、编研资源挖掘失衡、编研成果类型较少等4个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第5章则是针对山东省城市记忆档案编研工作现存问题及原因,探讨了山东省城市记忆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路径。
岳五妹[2](2021)在《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1840-1926)》文中研究表明对于区域教育史地理范围的厘定,往往以交通枢纽、政治地位、经济中心为划分的标准,山东运河区域则是由运河联通而成的公共区域,其已突破了地理、政治、经济等因素的限定,呈现出了动态分布,层级辐射的特点。由于运河流经的城市众多,加之各地旧学之传统各异,学校教育的发展程度的确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异质化的同时,经过明清两朝的积淀,运河的流淌使运河区域形成了稳定且不断传承的文化特质,保证了运河区域社会的稳定以及文教活动的同质特征。所以,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主要包括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思潮的现代化。在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过程中,学校教育经过历史变革,由传统教育的衰落,新式教育的发展,而至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转变。全文共分五章,立足现有史料,全方位展现了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首先为清代传统教育的回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起步较晚,山东境内仍以封建教育为主,传统府州县学、书院教育是该时期官方学校教育的内容,私塾、义学为民间办学形式。聊城地区、济宁地区官学教育突出,松林书院、泺源书院为知名的书院,武训义学办学规模较大。山东运河区域传统教育繁杂,办学传统一直延续至民初,科举制下的传统旧式教育逐渐成为了早期现代化的阻碍。1840-1900年为山东运河区域早期教育的转型时期。1840年以后,传统教育开始向新式教育转型。此时清政府学习西方器物、军事、文化,以“求富”、“自强”为口号开展洋务运动,教育上主要是建立洋务学堂,发展西方军事工业。传教士来华兴建教会学校,传播西方科学知识。山东运河区域开办有峄县煤矿厂、山东机器制造局等以发展洋务实业,举办山东威海水师学堂以培养人才,这些活动促进了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转型。1900-1911年为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变革时期。清末新政的变革,是对政治、经济、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的调整和改革。特别是废除科举制度,山东清末新式教育对旧式教育造成了冲击。清末新政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机构不断完善,山东法政专门学堂、山东农业高等专门学堂、山东大学堂、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等学校的建立组成高等教育改革。同时,由师范讲习所、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等各级师范教育发展成为师范教育体系,为清末文化事业带来新的契机,山东教育早期现代化得以充分进展。山东运河区域早期现代化水平与全国保持一致。济南、德州等地学校教育发展程度明显提升,带来区域文化和教育上的变革。1912-1926年为山东运河区域早期现代化的蜕变时期。民国初期,民主共和政制得以发展,《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的陆续颁布,山东地区早期现代化走向制度化。山东运河区域的教育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几所省立师范的建立、几所专门高等学校的成立,大大丰富早期现代化学校教育的内容。王祝晨、范明枢等一批教育家推动全省教育改革,推动了山东地区中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早期现代化。与此同时,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潮影响下济南等地开展了教育早期现代化运动。最后,文章对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做出了反思。山东运河腹地具有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传统儒家的教育思想始终伴随着教育早期现代化。大运河丰富了该地区的文化积淀,济宁、德州、聊城等沿运城市深厚的儒学传统,这些因素促使运河区域学校在进行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同时,又确保了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文脉的传承,为我们构建教育自信,进而实现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经验。
毕向阳[3](2018)在《刍议我国私人档案馆建设的现状与特点》文中认为前言私人档案馆是21世纪初,我国档案馆之林中出现的新兴事物。在众多的私人档案馆中,有2004年4月创建的号称中国第一家私人档案馆的广东省屈干臣档案馆、湖北省三峡地区兴山县袁裕校家庭档案馆、山东省东营市李英华的红色家庭档案馆、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李继保家庭档案馆、李楷瀚的广东省岭海档案馆等。2000年,柳瑛率先进行私人档案馆的研究,她认为私人档案馆是保存私人档案的地方,阐述了建立"私人档案馆"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
孔伟军[4](2016)在《女儿的档案我的歌》文中研究表明我家的书橱里保存着18盒小型数码摄像机拍摄的1000多分钟的录像。这些录像带和电脑中数以千计的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女儿从出生到成为一名中学生的成长过程。2002年9月,怀孕待产的妻子在家休息。看着她腆着大肚子慢腾腾地在我面前一会儿走过来,一会儿走过去,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即将出世的孩子拍摄照片,从刚出生的婴儿到蹒跚学步的幼儿,从天真儿童到阳光少年,从小学到中学……用照片记录她的
卓婷婷[5](2015)在《重大活动档案收集工作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APEC会议在中国举办,这些影响深远的重大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瞩目。传媒、公共安全、旅游、体育等学科领域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相形之下,档案学界对重大活动的研究略显薄弱,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上,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的机制设计。本文以重大活动档案的收集工作为主题,运用文献分析法、实例分析法和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了重大活动档案的概念、范围、特点及价值,并分析了当前重大活动档案收集工作的现状,指出现实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就如何做好重大活动档案的收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笔者试图构建一个包含健全的制度、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高效的运行机制等方面在内的收集工作体系,为我国重大活动档案资源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陈莹[6](2015)在《我国档案网站信息公开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提出档案信息在人类进程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它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光辉与沧桑。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不再像古代那样仅仅供上层社会使用,而是变成了大众可利用的产物,逐渐揭开档案神秘的面纱。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档案信息化工作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档案信息公开的新平台,就是档案信息网站。目前随着不断的发展,美国、德国等国家的档案网站信息公开系统相对比较完善,而纵观我国全国几百个档案网站建设,质量参差不齐。本文通过对我国档案网站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查找出我国哪些地方存在疏漏,进而提出解决对策,使得档案网站更好的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此,本文对我国省级档案网站和市级档案网站进行了深入地调研,查找出我国档案网站信息公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本文对我国档案网站信息公开现状进行一个整体的调查,然后挑选出档案信息公开工作做得优秀的、良好的以及一般的三个档案网站进行具体的分析。其次,本文对我国优秀档案网站的优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对做得差的档案网站也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通过借鉴国外档案网站的优点,提出解决我国档案网站信息公开上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杜文彬[7](2015)在《在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指出(2015年1月17日)同志们:这次全省档案工作会议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召开的。刚才,省委常委、秘书长雷建国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全省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做好今年全省档案工作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省档案局讲两个方面问题。一、2014年全省档案工作基本情况2014年,是档案事业发展推动力空前巨大的一年,
济宁市档案局[8](2014)在《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视察济宁档案工作》文中研究表明3月20日至22日,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视察济宁档案工作。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国家档案局经济科技档案指导司司长李晓明在山东省济宁市参加"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会议,会议期间,视察了济宁市档案馆新馆建设和新启用的邹城市档案馆。3月20日下午,杨冬权来到济宁市档案馆新馆建设现场实地视察。新馆于2012年9月开工建设,2013年9月主体封顶,目前正在进行内外装
刘国能[9](2012)在《第五章 档案管理:传统与现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档案管理主要是指档案室和档案馆档案的管理。全国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都建有档案室。各级各类档案馆到2004年底为止已达4012个,而且每年都在增加。因此,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其它一些工作可以说是为它服务的。第一节档案管理的基本法则——全宗、来源原则全宗、来源原则是档案管理的基本法则。它的提出,使档案最终同世界万物,尤其是同相近的图书、资料文献等事物相区别,并形成了独立的工作、事业和学说,有着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李冉冉[10](2012)在《“大跃进”运动中的“济宁事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6—1966年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又是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同时,我们又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这种失误和曲折集中体现在1959至1961年,即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而本文所要研究的“济宁事件”就是在这段时期发生的。“济宁事件”是指1958年冬至1959年春山东济宁地区发生的严重的粮荒以致饿死人的事件。该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济宁各地大刮浮夸风、共产风、干部特殊化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以及后来在粮食问题上又执行了高指标、高估产、高征购等政策,是导致“济宁事件”的最根本原因。“济宁事件”发生以后,中共中央与山东省委紧急采取了以下措施:召开一系列会议,“压缩空气”;派工作组赴有困难县区进行调查;调拔粮食,发放社会救济,抢救治疗患病群众;平反受到错误批判的干部和群众;开展整社运动,落实人民公社政策,解决公社粮食问题和体制问题。这些措施使济宁地区顺利度过了粮荒,但由于上述举措是在充分肯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优越性的前提下进行的,没有从指导思想上纠正“左”的错误,因此济宁地区未能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大跃进”中存在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济宁事件”的解决只是迈出了纠“左”历程中的一小步,而且很快又倒退回去。以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为代表和特征的群众运动,在1959年初就已暴露出严重弊病。“济宁事件”的发生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证,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是全国大跃进灾难的一个预演,一个缩影。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诸多问题,同时也给人们呈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和经验。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认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总结这次事件,致使后来又发生了无数个类似的“事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济宁事件”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大跃进灾难的成因及其具体救助机制的理解及“左”倾错误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和重大危害,有助于我们从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继往开来,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济宁市领导视察档案局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济宁市领导视察档案局馆(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记忆档案编研研究 ——基于山东省的调研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第2章 城市记忆档案编研相关概述 |
2.1 城市记忆档案 |
2.1.1 城市记忆档案的概念 |
2.1.2 城市记忆档案资源的类型 |
2.1.3 城市记忆档案资源的分布 |
2.2 城市记忆档案编研 |
2.2.1 城市记忆档案编研的概念 |
2.2.2 城市记忆档案编研的特点 |
第3章 山东省城市记忆档案编研现状 |
3.1 山东省城市记忆档案编研情况调研 |
3.1.1 山东省16地级市档案信息网站 |
3.1.2 山东省16地级市微信公众平台 |
3.1.3 山东省16地级市城市记忆档案编研成果 |
3.2 山东省城市记忆档案编研情况分析 |
3.2.1 档案信息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调研分析 |
3.2.2 城市记忆编研成果分析 |
3.2.3 典例分析 |
第4章 山东省城市记忆档案编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山东省城市记忆档案编研存在的问题 |
4.1.1 编研主体相对单一 |
4.1.2 编研资源挖掘失衡 |
4.1.3 编研成果类型较少 |
4.1.4 编研成果展示不佳 |
4.2 山东省与浙江省城市记忆档案编研比较分析 |
4.3 山东省城市记忆档案编研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主观原因 |
4.3.2 客观原因 |
第5章 山东省城市记忆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路径 |
5.1 城市记忆档案编研资源方面 |
5.1.1 重视城市记忆,开展记忆工程 |
5.1.2 挖掘档案记忆,凸显城市特色 |
5.2 城市记忆档案编研过程方面 |
5.2.1 扩大编研主体,加强多方参与 |
5.2.2 进行人员培训,利用网络编研 |
5.3 城市记忆档案编研成果方面 |
5.3.1 丰富编研类型,创新呈现方式 |
5.3.2 注重成果展示,拓宽展示渠道 |
5.4 城市记忆档案编研评估方面 |
5.4.1 树立评估意识,重视评估工作 |
5.4.2 构建评估体系,提升编研质量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山东省城市记忆档案编研部分典型成果一览表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1840-192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山东运河区域史、山东运河区域教育史研究 |
二、山东运河区域清代传统教育回溯 |
三、山东运河区域教育的转型(1840-1900) |
四、山东运河区域学校教育的变革(1900-1911) |
五、山东运河区域教育的蜕变(1912-1926) |
六、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的经验总结 |
七、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的相关结论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山东运河区域 |
二、教育早期现代化 |
三、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六节 研究方法 |
一、历史研究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 |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山东运河区域清代传统教育回溯 |
第一节 清代前期山东运河区域的地方官学 |
一、地方官学 |
二、科举考试 |
三、教学管理 |
四、历史作用及困境 |
第二节 清代前期山东运河区域的书院 |
一、书院的种类 |
二、组织机构 |
三、教学与管理 |
四、书院经费 |
五、考试规定 |
六、书院的教育特色 |
第三节 清代前期山东运河区域的义学教育 |
一、义学教育概况 |
二、官方义学 |
三、私人兴学活动 |
四、义学分布统计 |
第二章 山东运河区域的教育转型(1840-1900) |
第一节 洋务运动与山东运河区域的教育转型 |
一、洋务运动与山东早期现代化 |
二、洋务运动与新式教育 |
三、山东新式学堂的发轫 |
第二节 教会教育与山东运河区域的教育转型 |
一、西学的传播 |
二、教会办学 |
第三节 山东运河区域早期新教育的历史评价 |
第三章 山东运河区域的教育变革(1900-1911) |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山东运河区域传统教育模式的突破 |
第二节 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山东运河区域新式教育的兴办——以初等教育为中心 |
一、私塾的延续 |
二、新式学堂的建立 |
第四节 山东运河区域的中等教育 |
第五节 山东运河区域的高等教育 |
一、山东大学堂 |
二、山东官立法政学堂 |
三、山东高等农业学堂 |
四、山东优级师范学堂 |
五、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 |
六、高等教育的评价 |
第六节 山东运河区域的师范教育 |
一、师范传习所 |
二、初级师范学堂 |
三、济南师范馆到山东师范学堂 |
第七节 清末时期山东运河区域教育的评价 |
第四章 山东运河区域的教育蜕变(1912-1926) |
第一节 辛亥革命后的教育蜕变 |
一、辛亥革命与教育早期现代化 |
二、北洋政府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教育早期现代化 |
第二节 山东运河区域新教育体制的奠基 |
一、民国时期新学制的颁行 |
二、新学制的内容及影响 |
第三节 山东运河区域初等教育的蜕变 |
一、教育内容 |
二、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 |
三、德育和体育 |
四、考试制度 |
五、私立小学的兴办 |
第四节 山东运河区域中等教育的蜕变 |
一、省立中学 |
二、私立中学 |
第五节 山东运河区域高等教育的蜕变 |
第六节 山东运河区域实业教育的蜕变 |
一、工商教育 |
二、农林教育 |
三、医科教育 |
四、着名实业学校举要 |
第七节 山东运河区域师范教育的蜕变 |
一、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
二、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
三、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
四、师范讲习所 |
第八节 民初山东运河区域教育的评价 |
第五章 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反思与启示 |
第一节 山东运河区域传统文化与教育自信 |
一、山东运河区域儒学传统与文化自信 |
二、文化传统与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 |
第二节 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与当今教育发展 |
一、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的特点分析 |
二、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当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刍议我国私人档案馆建设的现状与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我国私人档案馆建设的现状 |
1.1 私人档案馆遍地开花, 如火如荼。 |
1.2 私人档案馆建设受到国家和省级档案局领导的重视。 |
1.3 私人档案馆建设得到公共档案馆的支持和指导。 |
2 我国私人档案馆建设的特点 |
2.1 私人档案馆以实体档案馆为主, 网上档案馆为辅。 |
2.2 私人档案馆以公益性为主, 自筹经费, 多为免费开放, 少数售卖门票。 |
2.3 私人档案馆专门化和特色化鲜明。 |
2.4 私人档案馆所藏资源载体多样, 样式繁多。 |
2.5 私人档案馆的档案提供利用方式以出借阅览和实体展览为主。 |
2.6 私人档案馆创办人的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较高。 |
2.7 私人档案馆与公共档案馆积极开展合作。 |
结语 |
(5)重大活动档案收集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重大活动档案概述 |
第一节 重大活动档案的提出背景 |
第二节 重大活动档案的概念 |
第三节 重大活动档案的内容 |
第四节 重大活动档案形成的特点 |
第二章 做好重大活动档案收集工作的意义 |
第一节 重大活动档案的价值 |
第二节 做好重大活动档案收集工作的意义 |
第三章 重大活动档案收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重大活动档案工作现状概览 |
第二节 重大活动档案收集工作的实践成果 |
第三节 重大活动档案收集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做好重大活动档案收集工作的对策 |
第一节 丰富理论研究 |
第二节 健全法制体系 |
第三节 加强行政管理 |
第四节 优化收集工作运行机制 |
结语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我国档案网站信息公开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解决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档案信息公开概述 |
第一节 档案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
一、档案信息价值体现 |
二、公众知情权的需要 |
三、大众传播的发展 |
第二节 档案信息公开的主体和方式 |
一、档案信息公开的主体 |
二、档案信息的公开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档案网站的信息公开调研 |
第一节 我国档案网站的基本概况调研 |
一、档案网站信息公开的基本情况 |
二、档案网站信息公开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我国典型档案网站案例分析 |
一、北京档案网站信息公开分析 |
二、黑龙江档案信息网的信息公开分析 |
三、武汉档案网的档案信息公开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档案网站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第一节 我国档案网站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档案网站信息公开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我国档案网站信息公开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档案网站信息公开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我国档案网站信息公开对策 |
一、完善档案网站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
二、丰富档案网站信息公开内容 |
三、完善档案网站信息公开服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在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4年全省档案工作基本情况 |
(一)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 |
(二) 档案服务大局、服务民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
(三) 各项业务建设进一步推进 |
二、2015年全省档案工作主要任务 |
(一) 深化贯彻落实鲁办发[2014]40号文件 |
(二) 全面推进依法治档 |
(三) 努力提升档案工作服务能力 |
(四) 全面加强档案业务建设 |
(五) 全面总结“十二五”档案工作, 编制好“十三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
(六) 切实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
(9)第五章 档案管理:传统与现代(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节档案管理的基本法则——全宗、来源原则 |
一、“全宗”、“来源”的提出与传播 |
二、“全宗”、“来源”的实质是原则 |
三、原则不变与方法可变的统一 |
(一)电子文件的特点 |
(二)电子文件不等于公文 |
(三)原则稳定,方法灵活 |
第二节档案管理的基本任务:收、管、用 |
一、档案的收集 |
(一)常规接收 |
1. 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归档 |
2. 档案馆接收档案 |
(二)其他收集方式 |
1.网上收集。 |
2.收集有关的图书资料。 |
3. 到现场去收集。 |
4. 收集口述史。 |
5. 收集遗产档案。 |
6. 向社会、向国外收集。 |
(三)把握好本馆的服务对象和方向,不盲目追求“综合” |
二、档案的保管 |
(一)从档案管理延伸到档案信息管理 |
(二)档案统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三)档案保护逐步加强 |
(四)档案鉴定、销毁工作逐步进行 |
三、档案利用和开放档案 |
(一)提供档案和现行文件利用 |
(二)开放历史档案 |
(三)“跨国档案馆”和国际大联网 |
第三节档案管理现代化 |
一、档案缩微 |
二、电子公文归档管理 |
三、全国历史档案目录数据库 |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 |
(一)全国档案信息化进程 |
(二)中央档案馆馆藏档案逐步实现信息化 |
(10)“大跃进”运动中的“济宁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价值和意义 |
2、 研究综述 |
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不足点以及研究方法 |
一、 “济宁事件”的发生及其表征 |
1、 “济宁事件”的发生 |
2、 “济宁事件”的表征 |
(1) 饿殍遍野,水肿肆虐,非正常死亡现象剧增 |
(2) 人口外逃,生产停顿 |
(3) 社会动荡 |
二、 “济宁事件”的成因分析 |
1、 大搞政治运动,挫伤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
(1) 整风运动 |
(2) 反右派运动及其扩大化 |
(3) “拔白旗插红旗”运动 |
2、 大搞“大跃进”运动,五风盛行 |
(1) 高指标风、浮夸风导致粮食高征购,直接触发饥荒 |
(2) 共产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公共食堂的建立,剥夺了农民对粮食的支配权 |
(3) 钢铁生产“大跃进”挤占了农业资源,是“济宁事件”发生的又一重要因素 |
(4) 干部特殊化风加重了济宁地区的粮荒程度 |
(5) 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直接造成粮食的减产,是“济宁事件”的又一关键因素 |
三、 “济宁事件”的应对举措 |
1、 召开一系列会议,贯彻落实郑州会议和八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和指示,“压缩空气” |
(1) 中共中央召开一系列会议,“压缩空气” |
(2) 山东省委以及济宁地委贯彻中央指示,积极“压缩空气” |
2、 派工作组赴有困难县区进行调查 |
3、 紧急调拔粮食,发放社会救济,抢救治疗患病群众 |
(1) 紧急调拨粮食,发放社会救济 |
(2) 抢救治疗患病群众 |
4、 平反受到错误批判的干部和群众 |
5、 开展整社运动,落实人民公社政策,解决公社粮食问题和体制问题 |
四、 几点经验教训 |
五、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济宁市领导视察档案局馆(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记忆档案编研研究 ——基于山东省的调研与分析[D]. 温晓晨. 山东大学, 2021
- [2]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1840-1926)[D]. 岳五妹. 河北大学, 2021(09)
- [3]刍议我国私人档案馆建设的现状与特点[J]. 毕向阳. 兰台内外, 2018(04)
- [4]女儿的档案我的歌[J]. 孔伟军. 山东档案, 2016(02)
- [5]重大活动档案收集工作研究[D]. 卓婷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6]我国档案网站信息公开现状调查研究[D]. 陈莹. 黑龙江大学, 2015(06)
- [7]在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杜文彬. 山东档案, 2015(01)
- [8]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视察济宁档案工作[J]. 济宁市档案局. 山东档案, 2014(02)
- [9]第五章 档案管理:传统与现代[J]. 刘国能. 档案与建设, 2012(S1)
- [10]“大跃进”运动中的“济宁事件”研究[D]. 李冉冉. 曲阜师范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