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策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吴宏涛,李锦伦,金焰,石文龙,尹波,文惠子,马啸,周香君[1](2022)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黄石市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文中认为为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促进秸秆高质量综合利用,对黄石市的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近几年黄石市的秸秆综合利用率约为92%,秸秆的收集和储运体系不完善,且缺乏资金、技术和项目支持;另一方面,亦存在当地农户环保意识不强、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秸秆禁烧监控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宣传、制定地方秸秆禁烧法律、改革秸秆焚烧监控机制、完善秸秆"收—储—运—用"体系等对策,以促进当地农业的低碳经济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张天鹏[2](2021)在《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建议对策》文中研究说明
马妍[3](2021)在《绥化市政府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胡启霞[4](2021)在《商水县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陆夏媚[5](2021)在《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思县是广西主要的玉米和甘蔗种植基地,农作物秸秆资源多,营养价值较高,当地养牛历史悠久,养牛氛围良好。若能充分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转化为饲料喂养肉牛,发展种养结合模式,对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思县水稻、玉米、甘蔗等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情况和肉牛养殖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和现状分析。截止2020年底,该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全年可收集利用量为17.80万吨,饲料化利用率18.43%,所辖8个乡镇均分布有一定数量的主要农作物秸秆,全县建立有1个秸秆收储加工利用点并已投入使用。截止2020年底,该县拥有肉牛养殖场(户)11309个,全年肉牛存栏量为3.24万头,出栏量为1.15万头,所辖8个乡镇均有发展肉牛养殖。目前,该县肉牛养殖模式中,农户散养模式占主体地位,秸秆饲料化的方式通常为农户采用到田地收集新鲜秸秆直接喂食或晒干切短后方式喂养肉牛,少数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建有小型青贮池。该县肉牛产业链结构主要表现为活牛经个体屠宰户屠宰后以热鲜肉形式进入农贸市场的形式。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秸秆丰富但饲料化利用率低;二是饲养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不高;三是肉牛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短;四是服务体系不健全。本文结合上思县养牛养殖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建设秸秆收储运加工体系,加快饲料加工业发展。二是推动肉牛生产专业化、组织化,推广标准化饲养方式,整合肉牛养殖模式,培育龙头企业。三是种养结合,打造产、加、销一体链,发展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产业,以肉牛屠宰加工为桥梁拓宽产业链。四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力度推广科学技术,加强秸秆养牛扶持力度,强化肉牛体制建设和市场监管。
刘勤连[6](2020)在《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阐述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分析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胡云芝[7](2020)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农业生产大国以及农业文明古国的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农业的发展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近年来不断加强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极大程度调动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一味追求粮食及农产品规模产量的快速增长及农业经济利益的快速提升,种植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生产要素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了土地污染、土地产能下降、农残超标、重金属超标等不可逆环境污染,极大程度破坏了大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因此,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必然是要找到一条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维持并保护生态平衡、高产、高效、优质的安全生产之路,并不断探索农业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本文以贵州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水果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现状及策略为研究主线,通过文献、资料收集、调研、对比分析等方式,对贵州省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中有机肥代替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进行总结,并对贵州省不同地区的主要做法以及种植苹果中取得的效益进行分析。此外根据当前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贵州省水果产业的生态循环模式提出了建议。认为,选准产业是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塑造贵州绿色农产品品牌之路的必然选择。依托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水果产业,既是全产业链模式下发展水果产业的重要基础以及前提,又是生产环节中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的重要举措。
段亚敏[8](2020)在《J市秸秆资源化利用中的多主体协同研究》文中提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经之路,通过绿色发展,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农作物废弃物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正是响应了绿色发展的号召,既发展了绿色农业又开拓了绿色产业。2013年J市被选入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启动了秸秆资源化利用专项项目。研究J市秸秆资源化利用中的多主体协同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促进秸秆利用以改善环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目前,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废弃物利用展开了理论研究,这些成果为我们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奠定了深厚基础。但是,现有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以一手资料为基础的实证研究不够,且国内关于废弃物利用的理论研究多是研究单一主体对废弃物利用发展的影响。为此,本研究从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以J市为个案,运用案例研究法,沿着“秸秆资源化利用中的主体及其行为是什么”→“秸秆资源化利用中的多主体协同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中的多主体协同”这一思路展开研究。对J市秸秆资源化利用中的三大主体(政府、企业、农户)及其行为进行了分析,探析了政府、企业和农户这三大主体的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企业和农户层面提出了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中多主体协同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以J市秸秆资源化利用中的主体合作作为切入点,基于多主体协同视角,探讨政府、企业和农户是如何在秸秆资源化利用发展中构建起了多主体协同体系,分析了多主体互动在协同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及成因,提出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中的多主体协同对策建议。二是研究方法得当。本文选取了已经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多年的J市作为典型案例开展研究,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途径,运用文献搜集、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和数据,对J市秸秆资源化中的多主体及其行为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府、企业、农户三类主体的协同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中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
穆海鸥[9](2020)在《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作物秸秆是指成熟的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是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剩余的部分。但目前由于其分布零散、体积大、收储运成本高、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加之农村能源多样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本可用作生活燃料或养畜饲料却逐渐沦为农业废弃物。2020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指出,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中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此前国家针对由室外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火灾等一系列事件,以及秸秆的综合利用能被各地区的农民实时采取,我国各地方政府出台了多个制度方案,可概括为“两面夹击”,一方面它侧重“阻”,也就是通过法律法规,立案等行政措施对农民室外焚烧秸秆进行约束;而提出的秸秆肥料化(利用百分比最大),饲料化,原料化,燃料化以及基料化“五化”综合利用,就是将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是其侧重“疏”的一面。当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产生量较大,但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处理手段不够精细,秸秆综合利用没有整体的计划规制。所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相关部门对秸秆的“焚烧”工作,以及关于秸秆“焚烧”的系列网络搭建,具体责任的落实和防止室外焚烧的情况出现等工作格外注重。本文首先对农作物秸秆、秸秆综合利用等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了产业发展理论、循环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为全文奠定了良好的理论支撑。其次,采用文献查阅、统计数据分析等分析手段,从探究对比优势与劣势两个方面出发,对齐齐哈尔市的秸秆综合利用进行研究,并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阐述当前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为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铺垫。再次,以分析齐齐哈尔秸秆利用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状况的前提下,得出利用过程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导致问题发生的成因,为提出发展路径与对策建议做好准备。从次,采用问卷调查与统计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构建了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潜力提升的政策需求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分法得出促进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利用对策。最后,文章根据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际情况,从政府、农户和企业等多角度提出了促进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优化对策。本文结论如下:(1)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利用成本较高、约束条件难化解;收储运体系不健全;技术不成熟、推广效果差;政策支持体系不够系统等问题,问题的成因与农户、中转站、企业及政府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2)根据研究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潜在能力提高的分析可知,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潜力、生态潜力、社会潜力、技术潜力的提高重要性权重分别为0.2323、0.5462、0.1377、0.0838,多数专家认为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生态潜力是最有利于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的途径,其次是经济潜力和社会潜力。从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生态潜力与经济潜力角度分析,效率最高的措施是建立完善的秸秆收储运服务布局;从秸秆综合利用社会潜力升高的角度分析,效率最高的措施是建立完善的政策补贴和福利措施;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潜力提升角度分析,效率最高的措施是秸秆综合利用配套产业的进一步完备,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也有一定的影响力。(3)为更好地推进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出一系列优化对策:建设合理的政策补偿和鼓励手段;搭建完备的秸秆收储运服务布局。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配套产业等。
崔彪[10](2020)在《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供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资源,秸秆的综合利用对稳定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关键信息人访谈、政府统计收集等方式,剖析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和成因,并提出可操作性对策,为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桦南县秸秆的年产量、秸秆综合利用的程度与现状进行了调查,对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1)桦南县所有秸秆的年产量为194.43万吨左右,综合利用主要围绕秸秆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统称“五化”开展利用。(2)文化程度、是否参加过秸秆综合利用培训、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是否了解秸秆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关系、乡镇秸秆焚烧查处力度、乡镇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力度、附近是否有回收点或回收企业、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等因素对农户进行秸秆综合利用影响显着。影响程度是:是否有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附近是否有回收点或回收企业>乡镇秸秆焚烧查处力度>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乡镇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力度>是否参加过秸秆综合利用培训>是否了解秸秆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文化程度。(3)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主要存在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低、秸秆手工储运成本高、“五化”利用存在技术瓶颈和秸秆储运难度大等问题。(4)根据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本文认为桦南县应该尽快完善秸秆资源化财政支持政策、加快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项目建和突破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培训力度和秸秆焚烧查处力度、强化秸秆综合利用组织与宣传等工作。
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策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黄石市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黄石市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现状 |
2 黄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
2.1 秸秆露天焚烧屡禁不止 |
1)部分农户缺乏生态环保和秸秆综合利用意识。 |
2)秸秆禁烧相关立法滞后。 |
3)秸秆资源化途径有限。 |
2.2 秸秆禁烧监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2.3 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单一、缺乏技术 |
2.4 秸秆收集储运体系不完善 |
2.5 配套资金和项目缺乏,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
3 黄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策 |
3.1 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宣传,制定奖惩措施 |
3.2 加强秸秆禁烧立法并严格执法 |
3.3 完善秸秆露天焚烧监控机制 |
3.4 制定秸秆综合利用规划 |
3.5 完善秸秆收集、储运体系 |
3.6 强化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
3.7 完善秸秆综合利用配套产业,拓宽秸秆利用途径 |
4 结束语 |
(5)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秸秆 |
2.1.2 秸秆饲料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秸秆综合利用理论 |
2.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
第三章 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3.1 上思县基本概况 |
3.1.1 自然资源条件优越 |
3.1.2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
3.2 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 |
3.2.1 上思县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
3.2.2 上思县养牛业发展情况 |
第四章 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4.1 秸秆丰富但饲料化利用率低 |
4.1.1 秸秆饲料技术推广不足 |
4.1.2 种植条件和养殖方式的制约 |
4.1.3 收集储运加工体系不健全 |
4.2 饲养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不高 |
4.2.1 饲养方式落后,管理粗放 |
4.2.2 规模化生产水平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
4.3 肉牛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短 |
4.3.1 种养分离较明显 |
4.3.2 缺乏屠宰深加工企业 |
4.4 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五章 推进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应用的对策 |
5.1 加强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 |
5.1.1 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 |
5.1.2 建设秸秆收储运加工体系,加快饲料加工业发展 |
5.2 推动肉牛生产专业化、组织化 |
5.2.1 推广标准化饲养方式 |
5.2.2 整合肉牛养殖模式,培育龙头企业 |
5.3 种养结合,打造产、加、销一体链 |
5.3.1 打造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产业 |
5.3.2 以肉牛屠宰加工为桥梁拓宽产业链 |
5.4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
5.4.1 加大力度推广科学技术 |
5.4.2 加强秸秆养牛扶持力度 |
5.4.3 强化肉牛体制建设和市场监管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 |
1.1 减轻环境污染与耕地退化 |
1.2 缓解能源需求压力 |
1.3 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基础原料 |
2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
3.1 不断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标准化建设与实施 |
3.2 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
3.3 做好示范、推广、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
3.4 各级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
3.5 加大环保宣传监管力度 |
3.6 建立健全秸秆回收处理体系 |
3.7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研发力度 |
(7)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基本框架及研究内容 |
1.6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传统农业 |
2.1.2 生态循环农业概念及实质 |
2.1.3 有机肥代替化肥 |
2.1.4 沼气工程 |
2.1.5 沼肥综合利用 |
2.2 生态循环农业主要模式 |
2.2.1 按规模大小分类 |
2.2.2 按循环方式分类 |
2.3 果树及果树栽培 |
2.3.1 果树的概念 |
2.3.2 果树栽培和生长 |
2.3.3 果树病虫害防治 |
2.4 小结 |
第3章 贵州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
3.1 发展现状概述 |
3.2 试点示范类型及模式 |
3.2.1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
3.2.2 农副资源综合开发模式 |
3.2.3 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模式 |
3.2.4 生态循环农业整县推进示范模式 |
3.3 贵州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概况 |
3.3.1 畜禽粪污治理资源化综合利用概况 |
3.3.2 “第三方”治理模式探索 |
3.3.3 粪污无害化处理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
3.4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概况 |
3.5 闲置户用沼气池盘活利用概况 |
3.5.1 贵州省户用沼气池基本概况 |
3.5.2 “沼改厕”盘活闲置户用沼气池 |
3.6 贵州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及效益分析 |
3.6.1 模式简介 |
3.6.2 模式背景 |
3.6.3 循环模式图 |
3.6.4 推广情况 |
3.7 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
3.8 小结 |
第4章 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及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下水果种植的优势分析研究 |
4.1 发展现状概述 |
4.1.1 主要做法及成效 |
4.1.2 存在问题 |
4.1.3 贵州省发展水果产业的优势分析 |
4.2 运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种植苹果研究及效益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
5.1 打造高标准规模化水果种植基地 |
5.2 抓品牌创建提升市场竞争力 |
5.3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和信息化建设 |
5.4 做好生态循环模式总结推广 |
5.5 加强技术能力创新 |
5.6 加大对从业人员及广大农民的农技业务培训 |
5.7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J市秸秆资源化利用中的多主体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协同治理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相关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秸秆资源化利用 |
2.1.2 治理 |
2.1.3 协同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2.3 秸秆资源化利用中的多主体关系 |
2.3.1 共同目标导向下的共同体关系 |
2.3.2 不同利益驱动下的协作伙伴关系 |
第3章 J市秸秆资源化利用中的主体行为分析 |
3.1 政府: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发展 |
3.1.1 创造环境 |
3.1.2 落实发展 |
3.2 企业:推动产业一体化发展 |
3.2.1 推动市场发展 |
3.2.2 延伸产业链 |
3.3 农户:参与共治 |
3.3.1 更新观念 |
3.3.2 转变行动 |
第4章 J市秸秆资源化利用中多主体协同问题审视 |
4.1 同一类型主体内部协同不畅 |
4.1.1 政府内部协同动力不足 |
4.1.2 产业一体化的各环节衔接不到位 |
4.1.3 农户间的思想意识存在差异 |
4.2 不同类型主体之间协同不畅 |
4.2.1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协同问题 |
4.2.2 政府与农户之间协同不畅 |
4.2.3 企业与农户之间互动不畅 |
第5章 J市秸秆资源化利用中多主体协同的推进对策 |
5.1 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
5.1.1 加强府际合作 |
5.1.2 优化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制度性供给 |
5.1.3 加大监督力度 |
5.1.4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
5.2 增强企业完善市场的动力 |
5.2.1 加强收储运体系建设 |
5.2.2 提升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水平 |
5.2.3 增强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科技支撑 |
5.3 激发农户主动参与共治的活力 |
5.3.1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
5.3.2 增强农户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
5.3.3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作物秸秆 |
2.1.2 秸秆综合利用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产业发展理论 |
2.2.2 循环经济学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
3.1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 |
3.1.1 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 |
3.1.2 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 |
3.2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 |
3.2.1 秸秆肥料化利用 |
3.2.2 秸秆饲料化利用 |
3.2.3 秸秆燃料化利用 |
3.2.4 秸秆原料化利用 |
3.2.5 秸秆基料化利用 |
3.3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支持情况 |
3.3.1 政策宣传 |
3.3.2 资金支持 |
3.3.3 技术推广 |
4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
4.1.1 秸秆综合利用成本较高、约束条件难化解 |
4.1.2 秸秆综合利用收储运体系不健全 |
4.1.3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不成熟、推广效果差 |
4.1.4 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支持体系不够系统 |
4.2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问题成因分析 |
4.2.1 农户层面原因 |
4.2.2 中转站层面原因 |
4.2.3 企业层面原因 |
4.2.4 政府层面原因 |
5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潜力提升的政策需求分析 |
5.1 评价体系的构建 |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数据来源 |
5.2.2 计算结果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6 推进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优化对策 |
6.1 设立有效的政策补助和奖励措施 |
6.2 建立完善的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 |
6.3 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 |
6.4 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配套产业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潜力提升调查问卷 |
(10)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秸秆的定义及用途 |
2.1.2 秸秆综合利用定义及发展历程 |
2.2 理论基础 |
2.2.1 行为科学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理性经济人假说 |
3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
3.1 桦南县概况 |
3.1.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3.1.2 农业资源情况 |
3.1.3 农业发展状况 |
3.2 桦南县农作物秸秆资源量 |
3.3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
3.3.1 秸秆肥料化利用 |
3.3.2 秸秆饲料化利用 |
3.3.3 秸秆原料化利用 |
3.3.4 秸秆能源化利用 |
3.3.5 秸秆基料化利用 |
4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
4.1 秸秆综合利用影响因素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模型选择 |
4.1.3 变量说明 |
4.2 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
4.2.1 农户个体特征对秸秆综合利用影响 |
4.2.2 农户认知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影响 |
4.2.3 外部环境特征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影响 |
5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及对策建议 |
5.1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
5.1.1 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低 |
5.1.2 秸秆收购储运成本高 |
5.1.3 “五化”利用技术瓶颈难以突破 |
5.1.4 秸秆储运难度大 |
5.2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对策建议 |
5.2.1 调整桦南县秸秆五化利用财政支持政策 |
5.2.2 加快农作物秸秆收贮运体系和项目建设 |
5.2.3 加大县域农户秸秆综合利用培训及科普力度 |
5.2.4 加大秸秆焚烧查处力度 |
5.2.5 内引外联,强化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集成应用 |
5.2.6 强化秸秆综合利用组织领导与宣传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策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黄石市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J]. 吴宏涛,李锦伦,金焰,石文龙,尹波,文惠子,马啸,周香君.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22(01)
- [2]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建议对策[D]. 张天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绥化市政府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研究[D]. 马妍.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4]商水县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研究[D]. 胡启霞.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1
- [5]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研究[D]. 陆夏媚. 广西大学, 2021(12)
- [6]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探讨[J]. 刘勤连. 当代农机, 2020(11)
- [7]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研究[D]. 胡云芝. 西南大学, 2020(05)
- [8]J市秸秆资源化利用中的多主体协同研究[D]. 段亚敏.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0)
- [9]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策研究[D]. 穆海鸥.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10]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D]. 崔彪.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