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整体康复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欧苗春[1](2021)在《直接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行DAA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59例,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髋关节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15,P<0.05;χ2=8.923、7.186、7.628,P<0.05)。研究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49,P<0.05;χ2=7.837,P<0.05)。结论:在DAA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对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髋关节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缩短其术后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切实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从而提升其整体预后效果。
林靖,刘春莲,柯茜,龙艳莲[2](2021)在《快速康复小组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快速康复小组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中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期建立更优化的护理流程。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方法, 以2019年7月开始快速康复护理为界, 将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在吴川市人民医院骨科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2例设为快速康复组, 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接受同种手术的50例患者设为常规护理组。快速康复组男36例, 女16例, 年龄(74.41±3.77)岁;常规护理组男35例, 女15例, 年龄(74.37±3.18)岁。快速康复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流程, 即强调术前宣教、个性化疼痛控制以确保患者舒适, 尽早进食、下床活动、拔除管道以预防并发症, 做好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以优化患者康复护理指标;常规护理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的护理流程。术后1周, 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快速康复组患者舒适度的4个维度得分均较常规护理组明显提高, 总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106.75±3.18)分比(81.34±4.86)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快速康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3.85%(2/52)比18.00%(9/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7, P=0.021);快速康复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66.35±3.78)分比(49.04±4.3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90, P<0.001)。结论快速康复小组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护理中, 遵循快速康复理念, 整合团队的共同力量, 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流程后可确保围术期患者舒适、减少术后并发症, 有利于患者自理能力恢复。
刘秀艳[3](2021)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依据随机分配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负性情绪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并发症发生更少,术后髋关节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也显着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快速康复护理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轻疼痛,临床成效显着,应用效果突出。
贾伞伞[4](2021)在《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探讨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功能锻炼在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患肢疼痛、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评价其效果,以优化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功能锻炼方法,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减少或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以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髋关节科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80例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为骨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功能锻炼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疼痛程度;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术后1周、术后2周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试验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学历、支付类型、照护支持系统、患侧、合并症种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假体材料、拔除引流管时间、拔除镇痛泵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疼痛评分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1周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术后2周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术后2周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5.康复锻炼自我效能评分比较术后1周两组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6.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便秘、压疮、假体脱出、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床上坐起或下床站立及锻炼时眩晕总持续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眩晕人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眩晕总持续时间及眩晕人数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功能锻炼能够减轻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李云玲[5](2021)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应用及针对性护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应用及针对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治的80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0例,则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加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功能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加以针对性护理,其效果较为显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
范彩丽[6](2020)在《基于骨科损害控制的精准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基于骨科损害控制(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的精准护理对促进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开展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招募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贵州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关节外科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93名;根据研究标准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精准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每组各36例。常规干预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关节外科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精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经过培训的骨科护士和课题组研究人员实施基于DCO的精准护理干预,包括:预警(DORSSSP3.0评估系统及Caprini风险评估),精准防控(术前预康复锻炼、精准化心理护理、精准化防栓护理、术后局部冰敷及恒温补液),精准宣教(思维导图、二维码、微信及微信群)。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HS)、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状态焦虑问卷(S-AI)、纽卡斯尔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NSNS)分别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焦虑状态、病人满意度情况,分析比较住院期间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成功下地活动时间,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焦虑水平,出院时血红蛋白(HB)水平、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情况,术后30日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情况;分析精准干预组患者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干预研究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72例,因剔除、失访、中途退出等原因共脱落5例,精准干预组患者脱落率为5.55%,常规干预组患者脱落率为8.33%,最终完成研究的患者共67例,精准干预组34人,常规干预组33人。(1)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HHS、BI、S-AI得分比较(P>0.05)。(2)髋关节功能:精准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月、出院3月的HHS均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两组患者HHS随时间变化呈递增的趋势,且精准干预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速度明显优于常规干预组。(3)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精准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月的BI均高于常规干预组(P<0.001)。两组患者BI随时间均呈递增趋势,且精准干预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常规干预组。(4)心理焦虑状态:精准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月、出院3月的S-AI得分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1)。两组患者S-AI随时间均呈递减趋势,且精准干预组患者S-AI下降幅度较常规干预组明显。(5)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NSNS、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精准干预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地活动的时间较常规干预组提前(P<0.01);精准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干预组(P<0.01);精准干预组术后30日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0日均未发生死亡。2.相关性分析结果:(1)精准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1月的HHS得分分别与出院时(rs=-0.614,P<0.01)及出院1月(rs=-0.588,P<0.01)的S-AI得分呈显着负相关;精准干预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与患者入院时焦虑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s=0.815,P<0.01)。(2)精准干预组患者出院时HB水平与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rs=-0.635,P<0.01)、干预前S-AI(rs=-0.586,P<0.01)、出院时S-AI(rs=-0.376,P<0.05)呈负相关;患者出院1月HHS得分(rs=0.545,P<0.01)及出院3月HHS得分(rs=0.358,P<0.05)分别与出院时HB水平呈正相关。结论1.基于DCO的精准护理是一种安全的护理模式,可促进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缓解其焦虑情绪。2.患者心理焦虑水平、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出院时HB水平及出院后的髋关节功能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因样本量小,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石秀峰[7](2020)在《足踝功能训练器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并评价自行设计的足踝功能训练器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性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某市三甲医院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干预组(58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足踝功能训练器进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在术后第一天及第四天评价两组患者患肢肌力,应用自行设计功能锻炼依从性表出院时评价患者下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表于患者术后2个月及6个月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术后2周并发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的发生情况。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结果:1、术后第4天达到肌力4级及以上的干预组为46例,对照组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干预组下肢功能锻炼依从率为93%,对照组功能锻炼依从率为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3、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2个月干预组患者Harris评分为81.19±6.13,高于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73.69±7.98(P<0.05)。术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Harris评分为88.48±2.58,高于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87.55±3.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2周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踝功能训练器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实用有效、经济舒适,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能提高老年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武文亚[8](2019)在《深圳市骨科护士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的知信行水平分析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背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采用人工髋关节假体代替人体已发生病变的髋关节,为严重的髋关节病变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THA术后假体脱位是仅次于假体松动的第二大并发症,初次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为2.4%~3.9%,也是导致翻修的最主要原因之一。THA术后一旦发生假体脱位,轻者需要再次在麻醉下行闭式手法复位,并辅助石膏外固定6周,严重者则需要接受翻修手术治疗,而翻修术后的脱位发生率高达28%。假体脱位不仅会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占用有限的医疗资源,甚至损害髋关节功能。因此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是骨科工作的重点之一。护士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及活动过程中,对患者评估不准确或指导不到位也可能导致患者在住院期间甚至出院后发生髋关节假体脱位。知信行理论模式已被成功地用于护理工作中,并在健康教育、护理管理、风险防范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护士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知信行调查及干预研究鲜有报道。2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自行编制《骨科护士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的知信行调查量表》对深圳市骨科护士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进行横断面调查。利用自编《人工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手册》护士版及患者版,对护士进行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培训,经过培训后的护士对患者实施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关节功能情况及脱位发生率等,为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管理提供参考。3研究方法3.1横断面研究法2018年1月,采用自行研制的《骨科护士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的知信行调查量表》对19名骨科护士进行预调查。通过信效度检验后,于2018年2-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通过问卷星对深圳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6家二级甲等医院和1家骨科专科医院的260名骨科护士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统计方法: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骨科护士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知识、态度、行为进行统计描述,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偏态分布用中位数以及四分位数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构成比描述。不同学历、职称的骨科护士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情况的比较使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或Kruskal-Wallis H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2类实验性研究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制作《人工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手册》护士版及患者版,录制健康教育视频。将2018年1月-2018年3月8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2018年5月-2018年7月行人工全髓关节置换术的76名患者设为观察组。于2018年4月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手册》护士版对深圳市某三甲医院骨科35名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后的护士根据《人工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手册》患者版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并将《人工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手册》患者版发放给患者。评价指标:两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门诊随访,常规行髋关节X线平片检查,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假体脱位发生例数;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Harri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统计方法: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χ2检验,患者假体脱位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Harris和ADL量表评分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研究结果4.1横断面调查结果:深圳市骨科护士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知信行的得分情况深圳市骨科护士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知识得分为35.0(30.0,40.0)分,优、良、差的情况分别为50名(19.8%)、123名(48.8%)、79名(31.3%);预防态度得分为47.0(44.0,50.0)分,正性、中性、负性情况分别为224名(88.8%)、27 名(10.7%)、1 名(0.4%);预防行为得分为 49.5(43.0,54.0)分,得分水平为正性、中性、负性的情况分别为177名(70.2%)、66名(26.2%)、9名(3.6%)。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工龄的骨科护士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知识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科专科护士与接受过专科继续教育培训的骨科护士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2干预性研究结果4.2.1培训前后护士知信行得分的比较35名骨科护士培训前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分别为(32.71±7.61)、(46.31±3.14)、(49.25±6.20)分,培训后分别为(47.57±5.34)、(49.40±0.88)、(52.89±3.34)分,知识、态度、行为在培训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2.2两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Harris与ADL的得分情况出院时,两组患者的Harris与ADL得分无差异(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Harris与ADL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假体脱位发生率,实验组分别为1.32%、0%、0%,对照组为4.88%、4.88%、0%,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合计脱位发生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2%和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研究结论5.1深圳市骨科护士的髋关节假体脱位知识得分良好,预防态度和行为正向。高年资、高学历、高职称护士髋关节假体脱位预防的知识掌握良好,接受过专科护士培训和参加过继续教育培训的骨科护士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良好,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设为科室质量指标的骨科护士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良好。5.2利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手册》护士版对护士进行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预防髋关节假体脱位知信行得分。5.3经过培训的护士利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手册》患者版和健康教育视频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与ADL评分,降低假体脱位发生率。
郑雪辉,赖苑,张利利[9](2015)在《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实际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计110例,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55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和临床康复护理措施和方法。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前后的Harris功能评分、临床护理满意度和康复训练计划依从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分、生活能力得分、行走能力得分和关节活动度得分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各项Harris功能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的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临床康复训练计划依从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显着的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曹红,秦菲,徐爱华[10](2014)在《早期康复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人民医院9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显着低于对照组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92%,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髋关节功能。
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整体康复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整体康复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直接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情况 |
2.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情况 |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2.4 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率情况 |
3 讨论 |
(3)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 |
2.2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
3 讨论 |
(4)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股骨颈骨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祖国医学对股骨颈骨折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股骨颈骨折的认识 |
2 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功能锻炼 |
2.1 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
2.2 祖国医学对功能锻炼的认识 |
2.3 西方医学对功能锻炼的认识 |
2.4 国内外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功能锻炼的研究现状 |
3 动静互补平衡论 |
3.1 动静互补平衡论的来源 |
3.2 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内涵 |
3.3 心神层面上“动”与“静”的功能锻炼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
3.4 形体层面上“动”与“静”的功能锻炼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
3.5 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应用现状 |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1.2 病例入选标准 |
2 样本量估算 |
3 分组方法 |
4 干预方法 |
4.1 基础护理 |
4.2 常规功能锻炼 |
4.3 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功能锻炼 |
5 疗效评定 |
5.1 基线资料 |
5.2 观察指标 |
5.3 资料的收集 |
6 统计学方法 |
6.1 基线资料 |
6.2 观察指标 |
7 质量控制 |
7.1 研究设计阶段 |
7.2 研究实施阶段 |
7.3 资料收集阶段 |
7.4 数据录入和分析阶段 |
8 伦理原则 |
9 技术路线图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研究对象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分析 |
3 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
4 干预后各项指标分析 |
4.1 疼痛评分比较 |
4.2 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4.3 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各子项目评分比较 |
4.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
4.5 康复锻炼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
4.6 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动静互补”功能锻炼理论分析 |
2 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
3 “动静互补”功能锻炼对THA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
4 “动静互补”功能锻炼对THA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
5 “动静互补”功能锻炼对THA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影响 |
6 “动静互补”功能锻炼对THA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
结论 |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平乐正骨平衡理论的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应用及针对性护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
3 讨论 |
(6)基于骨科损害控制的精准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对象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本研究创新之处 |
7 局限性 |
8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足踝功能训练器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髋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理论依据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干预方法 |
2.3 观察指标与效果评定 |
2.4 质量控制 |
2.5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干预康复效果分析 |
4.讨论 |
4.1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一般资料分析 |
4.2 足踝功能训练器对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
4.3 足踝功能训练器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
4.4 足踝功能训练器对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
5.结论 |
6.特色及创新 |
7.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表 |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护理干预模式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8)深圳市骨科护士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的知信行水平分析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骨科护士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知信行水平分析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调查工具 |
2.1.3 调查方法 |
2.1.4 质量控制 |
2.1.5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骨科护士一般资料 |
2.2.2 骨科护士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的知信行调查 |
2.2.3 骨科护士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得分水平 |
2.2.4 THA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知信行相关性 |
2.3 讨论 |
2.3.1 骨科护士THA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知识得分及影响因素 |
2.3.2 骨科护士THA术后假体脱位预防态度得分及影响因素 |
2.3.3 骨科护士THA术后假体脱位预防行为得分及影响因素 |
2.3.4 不同人口学特征骨科护士髋关节假体脱位预防知信行得分比较 |
2.3.5 骨科护士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相关性分析 |
2.3.6 对护理工作的建议 |
第三章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干预模式在护士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效果研究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3.1.3 样本量的估计 |
3.1.4 研究方法 |
3.2 结果 |
3.2.1 培训前后护士知信行评分比较 |
3.2.2 实验组、对照组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比较 |
3.2.3 实验组、对照组术后髋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对比 |
3.2.4 实验组、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术后ADL评分对比 |
3.3 讨论 |
3.3.1 培训前后护士知信行水平的变化分析 |
3.3.2 两组患者假体脱位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
3.3.3 两组患者Harris量表总体得分分析 |
3.3.4 两组患者Harris量表具体条目得分分析 |
3.3.5 两组患者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分析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本研究结论 |
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4.3 研究的局限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知信行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髋关节置换患者一般资料 |
附录三 人工髋关节Harris评分表 |
附录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
附录五 伦理证明 |
附录六 《人工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手册》(节选) |
附录七 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视频(节选) |
在读期间研究情况 |
致谢 |
(9)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护理措施 |
1.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Harris功能评分情况比较结果 |
2.2 两组满意度情况比较结果 |
2.3 两组康复训练计划依从情况比较结果 |
3 讨论 |
(10)早期康复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
2.2 2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变化情况 |
2.3疗效评定 |
3 讨论 |
四、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整体康复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直接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J]. 欧苗春. 黑龙江医学, 2021(24)
- [2]快速康复小组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林靖,刘春莲,柯茜,龙艳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20)
- [3]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 刘秀艳.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13)
- [4]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D]. 贾伞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应用及针对性护理模式研究[J]. 李云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1(02)
- [6]基于骨科损害控制的精准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D]. 范彩丽.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7]足踝功能训练器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研究[D]. 石秀峰.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8]深圳市骨科护士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的知信行水平分析及干预研究[D]. 武文亚.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2)
- [9]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 郑雪辉,赖苑,张利利. 中国医药科学, 2015(22)
- [10]早期康复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 曹红,秦菲,徐爱华. 当代医学, 2014(30)
标签:全髋关节置换术论文;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论文; 髋关节论文; 骨关节疾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