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移动通信相关技术问题

数字移动通信相关技术问题

一、数字移动通信的有关技术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锋,刘晓爽[1](2021)在《《数字移动通信》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数字移动通信》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实现《数字移动通信》的"课思融合",首先介绍了该课程中"课思融合"的意义,然后给出了具体的课程实施环节,最后列出课思结合后的《数字移动通信》的课程内容及育人目标。因此,在《数字移动通信》中实施"课思融合"可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

钟明华[2](2021)在《中国的移动支付经济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支付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也是社会消费需求升级作用的结果。作为基础性商业设施,移动支付可以极大提升整个经济社会的商业交易效率;作为重要的技术赋能手段,移动支付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可以极大地助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当前,能否对移动支付发展实践进行系统理论地归纳总结,放大有利于移动支付发展的因子,疏通不利于移动支付发展的堵点,对维持移动支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理论联系实际,以移动支付产业的理论分析为基础,围绕移动支付快速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展开分析,主要着力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移动支付领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商业模式?移动支付快速发展对于货币、消费需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移动支付产业自身发展的宏微观因素有哪些?以这些具体问题为导向展开定性与定量分析,并围绕如何抓住移动支付技术新趋势,加快推动我国移动支付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构建了三方博弈模型分析了移动支付领域商业模式。移动支付是一种创新型商业模式,而当前关于这种模式的定性分析较多,而具体分析移动支付市场主体间博弈发展的研究不多,尤其是前沿研究较少。虽然也有学者基于博弈理论对移动支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其假设多局限于移动运营商与银行卡公司两类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如今随着以支付宝、腾讯金融等为代表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公司崛起为移动支付市场的头部平台,这就迫切需要与时俱进,综合研究金融机构、移动通信运营商和第三方移动支付公司三类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逻辑。基于此,论文将数理模型引入移动支付三方参与主体的博弈分析之中,并将共享资源、超额收益、超额收益分配系数、资源吸收利用能力系数、背离收益、单独研发收益、罚金等系数纳入博弈模型之中,求解三方博弈最优解。第二,构建计量模型分别分析了移动支付与货币及消费之间的关系。当前关于移动支付的实证论文相对较少,而分析移动支付与货币、消费关系的论文就更加稀缺。论文从国家宏观层面和家庭微观层面两个维度分析移动支付的发展对现金支付、消费偏好产生的影响,一方面研究移动支付与货币之间的关系,基于宏观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移动支付与货币乘数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移动支付可以使得广义货币乘数变大;并基于宏观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移动支付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发现移动支付与居民消费存在协整关系,能够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另一方面,基于微观家庭数据,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移动支付对家庭货币需求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年龄、教育、城乡、区域、城市等因素在两者关系中产生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了移动支付与家庭消费水平和家庭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金融素质对移动支付影响家庭消费行为的调节作用。第三,构建量化分析模型研究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梳理发现,当前关于移动支付影响因素的分析多为定性研究,且现有文献还没有关于移动支付产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有鉴于此,一方面,从宏观视角出发,综合采用知名咨询机构关于移动支付的统计数据作为论文被解释变量,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ECM)定量研究了经济发展水平、线上支付场景、线下支付场景、硬件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护水平、市场化发展水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等宏观变量对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微观视角出发,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双向固定效应模型(TWFE)定量研究了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地区特征等三类变量对我国家庭移动支付使用情况的影响。第四,提出了移动支付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移动支付本身兼具商业属性和技术属性,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支付方式,可以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体验升级,对提升整个经济社会的组织运行效率作用极大;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赋能手段,需要高度重视技术的优化升级,要始终在技术上引领潮流,并深度融入于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中,实现裂变式发展,这也符合金融“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基于此,论文依据对移动支付产业的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以及技术分析,并充分结合移动支付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从“细分市场优化移动支付产业结构、增强移动支付技术创新水平、推动移动支付应用与实体经济融合”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高美琳[3](2021)在《高速铁路毫米波通信性能增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高速铁路作为大运量、高时速、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运输方式,已成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基础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全局性支撑作用。可靠的车地移动通信系统是列车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为高速列车提供移动通信业务支持。随着铁路移动通信新型业务需求不断涌现,如旅客宽带接入业务、列车多媒体调度、铁路物联网等新业务应用应运而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需求和频谱短缺之间的矛盾愈加严重。如何改善用户体验,提供面向旅客用户的宽带移动通信业务,成为智慧高铁亟待实现的关键目标。毫米波频段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可提供大带宽的通信服务,有望保障旅客用户的宽带业务(如流媒体业务)支持。然而在高速移动场景中,基于毫米波通信技术发展高速铁路移动通信,面临着列车高速移动、运行环境复杂多变、用户密集接入等典型高铁场景特征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如信道快速时变、链路易受遮挡、小区频繁切换等。针对上述挑战,本文先后考虑有/无遮挡场景、确定性信道与不确定性信道、单小区与多小区场景等,利用混合波束赋形、智能反射表面、移动边缘缓存等技术,以提升通信容量、提高可靠性、改善用户体验为目标,对高铁毫米波通信的性能增强技术开展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如下:1)以提升系统容量为目标,在高铁毫米波通信系统中部署混合波束赋形架构。针对下行多用户多收多发(Multi-User Multi-Input Multi-Output,MUMIMO)系统,建立满足发射功率约束以及码本限制条件约束的系统容量最大化问题,并假设已知完美信道状态信息。针对无遮挡场景,通过加权均方误差最小化算法和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提出两阶段混合波束赋形算法,并针对有遮挡场景,提出改进的抗遮挡算法。对所研究的系统模型和配置的仿真参数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本章提出的算法以较低复杂度显着提升了系统容量(相比模拟波束赋形架构可提升69.6%),实现高达吉比特率量级的车地通信速率,并降低约20%的中断概率。2)针对毫米波的遮挡敏感性,为提高系统可靠性、提升通信容量,通过部署智能反射表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增加反射传输链路,设计收发端波束赋形与IRS相位调节参数的优化算法。假设已知统计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分别建立受发射功率以及常数幅度模值约束的中断概率最小化以及遍历容量最大化问题。首先,利用概率论推导系统中断概率的闭式表达式;其次,利用二次限制二次规划以及广义特征值-特征向量分析,求解中断概率最小化问题;此外,给出遍历容量的近似上界分析和Jensen渐近分析。对所研究的系统模型和配置的仿真参数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中断概率的理论分析与蒙特卡洛数值结果非常接近,本文所提基于统计CSI算法的性能与已知完美CSI的性能基本吻合,表明该算法可扩展到其他非完美信道或者高移动性场景。通过仿真对比,还证明了部署IRS的系统相比传统无IRS系统,可以在降低功耗的条件下(比如达到同样的遍历容量性能时可降低约12 d Bm功耗),降低约13.2倍的系统中断概率,提升近6.61倍的系统遍历容量。3)为改善旅客用户体验,提出移动边缘缓存(Mobile Edge Caching,MEC)辅助的流媒体自适应传输机制。建立满足列车缓冲区队列稳定性约束的长期系统平均效用最大化问题,设计多小区协作缓存方案,联合优化缓存空间分配与画面质量等级分配。首先,为了面向旅客用户提供流畅优质的流媒体业务,采用自适应视频传输方案,设置多种画面质量等级(如清晰度),并综合考虑多种评价指标,定义用户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作为系统效用函数。其次,针对动态变化的业务请求、动态时变的信道条件、保障缓冲区队列稳定性、系统长期统计平均QoE优化等带来的挑战,利用李雅普诺夫(Lyapunov)优化理论求解该随机网络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多小区协作缓存在线算法。对所研究的系统模型和配置的仿真参数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共同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证明了所提算法可以保障缓冲区队列稳定性,可兼顾视频质量与流畅性,相比传统无缓存系统,旅客用户的QoE性能提升可超过2倍。

李鑫维[4](2020)在《5G移动通信基站基带处理板卡数字硬件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即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简称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5G技术相比目前4G(4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技术,其峰值速率将增长数十倍,同时将端到端的延时从4G时代的十几毫秒缩短至5G时代的几毫秒以内。正是因为有了超强的通讯和带宽能力,当前仍然停留于构想阶段的车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无人机网络等概念将在5G网络的应用中变为现实。本硬件设计和实现的研究主体为5G移动通信基站中的基带处理板卡。自5G移动通信的特点来看,对于基站而言,业务数据处理能力和传输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站中的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e)是处理基带业务数据的核心,核心中承担该功能的即为本设计与实现的基带处理板卡。该板卡需要功能强大的芯片以支撑庞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需要具备高速链路传输避免出现较大延时,需要良好的逻辑控制保证正常运行,同时兼顾降低成本以便满足板卡的可量产性。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所示:(1)完成板卡需求梳理以及制定板卡硬件设计方案。为了满足可支持3个100MHz 64TR小区能力,基带板卡需要1片FPGA协同处理下行数据,需要2片MPSOC和2片FPGA协同处理上行数据。在此FPGA选取XILINX公司的VU7P芯片,MPSOC选取XILINX公司的ZU15EG芯片,板卡对外光接口选取100Gbps数据率光模块连接,逻辑控制选用CPLD实现。(2)完成板卡硬件电路原理图设计以及PCB设计。硬件电路设计需要基于仿真,尤其是整板的DDR4存储单元和100Gbps光口电路layout设计。(3)完成板卡逻辑控制代码实现。基于CPLD芯片,使用Diamond工具,采用VHDL语言实现功能。(4)完成板卡回板调试测试工作、系统集成测试工作、可靠性验证工作。本设计完成的硬件板卡满足数据处理能力强、传输数据快的需求,系统高可靠性运行正常。为后续的5G基站升级提供基础与借鉴。

卓灵[5](2020)在《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基于时分多址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政府、石油化工、物流、交通、电力以及军队等部门。TETRA系统通过鉴权和加密技术保障自身的通信安全,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可以利用TETRA系统鉴权加密协议的安全缺陷,获取指定TETRA系统的相关信息,并使用特定身份发起对指定TETRA系统的攻击,破坏目标TETRA系统的通信安全。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关键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伪终端攻击的有效性和多样性,而且有利于提高自身TETRA系统的安全性。因此,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关键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移动通信系统安全漏洞及攻击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TETRA系统的安全性,研究了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的关键技术,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空中接口协议栈和系统架构,阐述了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安全体系,并详细分析了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鉴权协议和加密协议,研究了TETRA系统和用户存在的安全风险。2.分析了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接入协议,设计了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的随机接入流程和保留接入流程;基于TETRA系统的空中接口信令结构,提出了一种通用的TETRA系统空中接口信令解析方法,可提高目标TETRA系统空中接口信令解析的准确性;基于TETRA系统空中接口信令解析结果,提出了一种TETRA系统的信息提取方法和用户分类方法,实现了用户自定义的信息提取,提高了用户分类的准确性。3.根据TETRA数字集群的安全风险,提出一系列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的攻击方案,并基于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的攻击方案,设计了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的身份入侵流程、强制下线流程、语音攻击流程、短信攻击流程、拒绝服务攻击流程、环境侦听流程以及GPS上报流程,实现了对目标TETRA系统的有效攻击。4.提出了一种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的软件架构,基于zynq和ad9361组成的软件无线电平台,利用C语言,开发了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的攻击模块;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和Visual Studio 2017开发环境,利用C++语言,开发了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的信息捕获模块和加密模块,实现了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的功能;5.搭建了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的测试系统,对身份入侵、强制下线、信息截获、短信攻击、语音攻击、环境侦听以及GPS上报等攻击方式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可以有效攻击目标TETRA数字集群系统。

郑成林[6](2019)在《面向5G移动通信系统的大规模MIMO无线传输研究及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智能终端和物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海量的连接和大视频流量爆炸式增长,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具有的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等特性,为高清视频、AR/VR为代表的特色业务和垂直行业应用提供了技术能力保障,成为移动通信甚至信息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从无线空中接口技术来看,相对于4G,移动通信基站配置几十根甚至上百根天线的大规模MIMO阵列,通过控制天线阵子的发射信号的幅度和相位,进行多个波束定向赋型,增强广域覆盖、深度覆盖、高楼覆盖等场景,提升5G网络峰值速率、容量和频谱效率。然而在实际应用和部署中,大规模MIMO技术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大规模MIMO预编码设计、系统容量极限性能分析、三维天线阵列设计、多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信道信息获取以及无线传输优化。因此,本论文开展面向5G移动通信系统的大规模MIMO无线通信理论和传输优化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当基站端配置已知理想的信道状态信息下,系统地研究了最大比传输、迫零检测和最小均方误差三种不同的线性预编码方案,分别推导出多用户集中式大规模MIMO系统频谱效率的精确表达式。基于所得到的理论解析结果,对大规模MIMO系统的关键物理特征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发射天线数量、用户数以及输入信噪比与系统频谱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采用线性预编码方案,推导的解析结果都能精确逼近真实值,并对瑞利分布的信道特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且发现集中式大规模MIMO系统总频谱效率随着发射天线数量呈对数指数增长。在高信噪比情况下采用最大比传输比迫零检测和最小均方误差预编码方案时系统性能较差,并且频谱效率趋近于饱和值。相反在低信噪比情况下采用预编码最大比传输方案优越于迫零检测编码方案。最后针对一个实际的系统功率消耗模型,进一步推导大规模MIMO系统的能量效率,深入分析了天线数量和用户数量对系统可达频谱效率的影响。在满足可达速率的约束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寻找最优发射天线数和用户数的迭代优化算法,实现系统能量效率的最大化。接着,提出了一种对两种平面天线阵列的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方法,深入地研究了当基站端分别配置均匀矩形平面阵列天线和均匀圆柱平天线阵列两种不同平面天线阵列时集中式大规模MIMO系统性能,并且对两种平面天线阵列的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首先建立三维毫米波信道模型同时考虑天线阵列的离开用户仰角和方位角,重点研究了三维平面天线阵列的相应向量、辐射方向性、阵列增益等特性。假设当发射端分别配置均匀矩形平面阵列天线和均匀圆柱平阵列天线,接收端配置均匀线性天线阵列,精确推导出在毫米波传输环境下天线阵列的信号干扰、信道矩形奇异值扩展以及大规模MIMO系统频谱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在三维空间辐射下,采用不用的平面阵列天线,它们的最大阵列增益、波束宽度以及天线阵列系统性能基本一致,与均匀圆柱平阵列天线相比,均匀矩形平面阵列天线和旁瓣较小,能有效抑制干扰实现用户精准定位。当发射端配置均匀圆柱天线阵列时系统频谱效率优越于发射端配置均匀矩形平面阵列天线,并且在两种配置下注水功率分配方案能够显着提高了大规模MIMO系统频谱效率。然后,针对混合编码架构的大规模MIMO系统,设计了数字域采用迫零检测预编码方案和模拟域采用移频相位处理的方案,研究了基于混合编码架构的集中式大规模MIMO系统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当基站端配置已知理想信道状态信息,推导出混合编码架构下规模MIMO系统频谱效率的确定性等价式。基于所得到的解析结果,深入分析了系统物理参数如发射天线数量、无线射频链路数量、用户数以及输入信噪比,对大规模MIMO系统频谱效率的影响。根据大规模MIMO系统的功率消耗模型,提出了基于混合编码架构的规模MIMO系统能量效率的评估方法,深入研究了系统物理参数对集中式大规模MIMO能量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全数字体系结构的大规模MIMO系统相比,基于混合编码结构的大规模MIMO系统频谱效率劣于全数字体系结构,但系统总能量效率明显优于全数字体系结构。随着量化比特数的增加能显着提升系统频谱效率,对于基理想移相器和1比特量化移相器混合编码架构,存在一个最优输入信噪比使大规模MIMO系统能量效率最大化。最后,研究了多小区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信息获取和无线传输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用户分组的无线传输优化设计算法。根据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得到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并扩展至多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利用目标小区内用户信道信息的相似性,对所有用户进行分组,消除了用户之间的干扰。为了提高系统可达和速率,联合考虑信道估计与发射功率,设计了最大-最小功率分配和SNIR最大乘积两种功率分配方法,通过将用户编码策略与信道信息相联合调度,大幅度增强了信干噪比且提高了整体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配置下采用最大-最小公平算法和最大SINR乘积算法的系统频谱效率明显优于等功率分配算法,数值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两种功率分配算法的有效性。

李钰洁[7](2019)在《宽带移动通信干扰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移动用户的数据业务呈爆炸式增长,宽带移动通信网络为了实现低时延、高连接数、高流量密度、高移动性等需求与愿景,引入超密集组网(Ultra-Dense Networks,UDN)、全双工(Full Duplex,FD)、D2D(Device-to-Device)通信等技术。新技术的引入能够提高系统容量、增加频谱效率,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干扰问题。如何有效地消除自干扰,降低用户间、小区间干扰是宽带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从干扰对象角度出发,针对用户自干扰、用户间干扰和小区间干扰,研究宽带移动通信干扰管理问题,对干扰进行由点到线、再到面的优化管理。首先针对全双工系统同时同频收发信号时会受到自身信号干扰的问题,对全双工系统中自干扰消除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利用谱估计算法对带内自干扰信道进行线性化建模,使用遗传算法优化自适应滤波器的参数,设计实现基于最小均方误差(Least Mean Square,LMS)滤波的改进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相比于基于训练序列信道估计的信道估计算法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好的收敛性。其次针对D2D通信系统中大量用户在高速移动蜂窝边缘同时切换将导致拥堵和模式接入的问题,对D2D通信系统中干扰协调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高密度和高移动性的D2D场景中,提出了一种基于D2D分簇的速度感知切换算法,利用D2D多播系统和D2D簇解决大量UE在小区边缘同时切换的问题,该方案能够有效缓解广播信令风暴的压力,降低中断概率和切换延迟,提高用户QoS。另外针对D2D设备建立连接后的模式选择问题,研究了三种D2D模式,即传统蜂窝模式和直接通信模式,以及D2D设备中继模式。对于大量D2D UE群体,采用基于复制动态的算法来设计分布式D2D模式选择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相比于max-SINR贪婪算法、基于距离选择算法和随机选择算法方案,实现了最高效用。最后在UDN组网中,针对复杂网络结构的不同层干扰管理问题,开展超密集组网下干扰避免技术的研究。一方面在构造基于图论的超密集组网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冲突因子图的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分解了全局资源冲突图,利用因子图降低复杂度,解决了 PRBs资源块分配和功率分配的多目标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提升了边缘吞吐量,也提高了整网平均吞吐量,并在提高频谱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用户间干扰。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图信号处理的强化学习功率分配算法,利用图信号处理工具对网络干扰进行分析,得到全网的干扰分析结果作为改进强化学习的状态设计,指导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在保证峰值速率的同时提高了边缘用户的吞吐量,从而提高了整网吞吐量。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可从结合器件的非线性特性进一步优化自干扰消除算法,以及在复杂密集的网络系统中对移动性加以分析。

俞湛威[8](2019)在《无线蜂窝网中用于D2D多播簇的可靠多播方案》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无线智能设备的发展和接入蜂窝网设备数量爆炸式的增长,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经常会因同时应对大量的流量业务请求而造成流量阻塞。在这些大量的流量请求中,存在着一种多播流量,它是由多个设备请求相同的业务数据形成的。因为这些设备请求相同的流量,所以基站可以通过多播的方式将数据发送给它们。但是在传统多播操作中,没有正确收到数据的节点请求基站进行重发操作,从而增加基站的负担。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设想中引入了名为D2D(Device-to-Device)通信技术的概念。D2D通信技术允许在蜂窝网中的设备可以不经过基站的中继而直接通信,大大省去了基站因中继而造成的额外负担。这样,使用D2D通信技术来辅助基站进行多播操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基站的负载,增加网络吞吐量。本文针对多播节点位于小范围内的多播场景(称之为多播簇),设计了两种基于D2D的多播方案:1、设计基于分簇的能量高效D2D多播发送方案。该方案对多播组内的节点进行子簇划分,并优化各个子簇中转发节点的数据发送功率,从而最小化各节点能量的消耗。首先出一个启发式子簇划分算法,分配好所有未正确接收到数据包的节点的子簇归属。然后对转发节点最小化能量消耗问题进行建模,分析该问题的属性,证明该问题为一个凸优化问题,再基于凸优化理论设计了高效的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显着降低转发节点的能耗。2、设计基于网络编码的高吞吐量D2D多播发送方案。网络编码技术可以有效地应对多播中的丢包问题,极大地减少包重发次数。所设计方案中,基站将要多播的数据包以组为单位来发送。关于每组数据包的多播,基站给节点们多播经过网络编码的数据包而不是原始数据包,节点转发的也是将已收到的包重新进行编码的数据包。该方案有效地降低了包重发次数,从而高了多播吞吐量。以上两种多播方案分别以能量效率和吞吐量为优化目标,可适用于蜂窝网中日益增长的不同类型的多播场景,从而高蜂窝网的性能。

范典[9](2019)在《毫米波大规模多天线系统信道估计和传输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移动数据服务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增长,当前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在容量、覆盖、性能等方面都难以满足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为了满足2020年无线通信传输速率达到现有系统千倍的需求,进一步挖掘频谱资源和多天线的空间复用能力是提高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的关键途径。毫米波频段拥有大量空白免费资源,尚未被充分开发,因此毫米波通信受到了各国电信部门及企业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在接入点配置大规模多天线系统,可以进一步挖掘多天线的空间复用能力,大幅提高系统总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由此可见,毫米波大规模多天线技术是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可以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文将围绕毫米波大规模多天线系统信道物理参数估计、传输机制、多用户调度、动态资源分配等问题,针对提升频谱利用率的目标及高效、低功耗的通信需求,采用模型建立、参数提取、算法设计、性能分析及仿真验证等手段开展对不同环境、不同天线结构、不同预编码架构以及无人机蜂群场景下的信道估计、传输机制、多用户调度、动态资源分配、自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的创新性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对于传统多天线信道模型不能表征毫米波大规模多天线特有的信道特性这一问题,设计更加贴合毫米波大规模多天线自身特征的系统模型和信道模型并基于阵列天线理论研究了60GHz室内环境配备均匀平面天线阵列的大规模多天线系统的信道估计和传输机制问题。根据毫米波大规模多天线系统的独特属性,信道估计可以分解为角度估计和路径增益估计两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信号处理辅助的快速到达角估计算法,同时可以用非常少量的训练资源来获取信道增益信息,这显着地降低了训练开销和反馈成本。此外,利用角度互易性来设计同时满足时分双工和频分双工系统的下行链路信道估计算法。为了提高频谱和能量效率,还设计了一种基于不同用户的角度标识集合信息的用户调度算法。与现有的信道估计算法相比,新提出的信道估计算法不需要任何的信道统计信息,可以通过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操作有效部署,并且可以同时适用于时分双工和频分双工系统,是60GHz室内通信的有效解决方案。2)对于高频段器件工艺水平不够且价格高昂这一问题,结合硬件性能受限的室外毫米波大规模MIMO传输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模拟数字预编码架构的毫米波大规模多天线系统低成本的信道估计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性能分析。在所提出的估计方法中,信道被分解为到达角信息和信道增益信息。首先,基于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和角度旋转操作设计了快速到达角估计算法,并且使用少量的训练资源设计了简单的信道增益估计算法。为了评估所提出的到达角估计和信道增益估计算法的性能,推导出了联合到达角估计和信道增益估计算法的均方误差理论界限和相应的克拉美罗下界理论界限的闭合表达式。结果表明,在天线数足够多的情况下,所提出的到达角估计算法和信道增益估计算法非常接近相应的克拉美罗下界,具有很好的性能。3)对于传统毫米波系统服务用户数量不能大于射频器件数量这一问题,研究了具有混合模拟数字预编码架构的毫米波非正交多址系统的信道估计、混合预编码、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问题。利用毫米波信道的特殊结构特征,提出了一种通用的迭代索引检测信道估计算法,它既可以估算每个信道路径的到达角信息还可以估计每个信道路径的信道增益。随后,又提出了一种基于角度域的混合模拟数字预编码方案,这种方案可以减少不同波束间的干扰从而提高系统的可达和速率。为了最大化系统可达和速率,结合不同用户的干扰约束,建模了联合优化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的非凸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非凸问题,将其分解为两个子问题,即用户调度子问题和功率分配子问题。随后,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匹配理论的用户调度算法来解决用户调度子问题。利用用户调度结果,提出了迭代优化算法来实现动态的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出的到达角估计和信道估计算法都有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计算复杂度。此外,所提出的基于匹配理论的用户调度算法和动态功率分配方案的性能也优于传统的毫米波波束域多天线系统。4)对于无人机尺寸不能满足大规模天线数量的需求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蜂群系统的信道估计和自定位算法。根据信道的物理特性,可以将信道分解为到达角信息,无人机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和相应的信道增益信息。首先,证明了行列式矩阵零空间的唯一性,并提出一种基于秩损估计器的到达角估计算法。在获得到达角信息之后,可以使用非常少量的训练资源执行信道增益估计。理论上,当发送信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时,自定位估计算法就不会存在模糊性。然而,由于噪声的存在,在实际估计中可能会出现异常现象。随后,提出了两种有效的自定位算法,避免了对整个格点区域的穷举搜索,大大减少了计算复杂度。此外,还推导了自定位估计克拉美罗下界的闭合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信道估计和自定位算法具有很好的性能。当发送信号的数量增加、信噪比增大和样本数量增加时,所提出的算法的性能会进一步提高。

杨彬祺[10](2019)在《5G毫米波大规模MIMO收发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4G LTE(Long-Term Evolution)移动通信网络的大规模部署和商用,各个研究机构及一些国际标准化组织(如3GPP)开始将他们的工作重心转移到5G移动通信技术上。随时随地的宽带无线通信业务在过去的几年中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然而,随着移动数据流量需求的持续高速增长,人们需要研发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来提供更高无线网络容量和传输速率。目前,5G通信技术已成为全球性的研究热点。相比上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通信系统要求具有更低时延、更高频谱效率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Gbps峰值速率)等多方面的性能提升。毫米波频段具有大量的未被利用的频谱资源,能够提供支持5G通信容量和传输速率所需要的信道带宽。因此毫米波移动通信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5G技术方向之一。在系统架构上,毫米波通信系统将引入了先进的动态波束赋形和多入多出(MIMO)传输技术以获得更好的信号覆盖和更高的通信速率。这通信系统架构下,毫米波MIMO收发系统硬件实现面临诸多的挑战亟待解决。本文的研究面向5G毫米波大规模MIMO收发系统设计,解决了多个相关的关键技术和设计难题,研制了多个用于5G毫米波通信的宽带高性能毫米波MIMO收发电路和系统。研制的收发系统被成功用于5G毫米波移动通信空口测试和外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5G毫米波宽带移动通信,紧密结合基带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和传输技术,采用基带算法与射频性能协同仿真,深入分析了射频收发电路的关键特性对毫米波MIMO通信系统的性能影响以及相关的数字基带补偿处理技术,包括通道平坦度、I/Q不平衡、非线性失真、相位噪声、载波频偏、收发互易性失配几个方面。该部分的研究为MIMO-OFDM传输方案下的5G毫米波MIMO系统的射频收发机电路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2)针对毫米波宽带天线展开研究,研制了一种用于5G毫米波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宽带毫米波金属渐变缝隙天线。该天线首次提出采用SIW馈电并垂直转接到金属渐变缝隙,实现紧凑的H面半波长阵列,并与多通道收发机电路集成在同一个基板上。天线单元在22.5GHz到32GHz频率反射系数小于-15dB,天线增益约9dBi,覆盖ITU和FCC提议的多个5G毫米波频率。该宽带天线被成功用于4T4R毫米波MIMO通信系统和32单元毫米波混合波束成形通信系统等多个毫米波通信系统中,展示出了良好的性能。该部分研究成果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在国际核心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 and Propagation上发表。(3)针对基片集成波导(SIW)滤波器元件的设计方法和优化技术展开深入研究。SIW滤波器是毫米波收发电路的关键元件。为了实现SIW滤波器电磁设计快速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模型J矩阵更新优化法。对SIW滤波器的特征电路进行研究,建立了关联滤波器物理尺寸和特征参数(频率、耦合系数、外部品质因素)的通用模型。采用耦合矩阵进行扰动和BFGS拟牛顿算法对电磁仿真的响应实现快速逼近,实现滤波器特性误差的直接提取。通过通用模型计算Jacobian矩阵并对电磁设计进行误差估计和迭代修正,达到滤波器快速优化。采用该算法对多个SIW滤波器进行设计快速优化,在较少的电磁计算次数即可达到良好的优化效果,比渐进空间映射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优化速度。此外,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通用模型与置信域空间映射联合J矩阵更新优化算法,结合通用模型J矩阵更新的稳定高效和空间映射的J矩阵更新修正能力,进一步提升的优化性能。该研究成果被成功用于多个收发系统的SIW滤波器设计优化,有效缩短了系统的设计周期,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该部分的研究结果已投稿至国际核心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4)对毫米波全数字波束赋形预编码MIMO收发系统开展深入的研究,研制了全球首个用于5G毫米波移动通信的Ka频段64通道毫米波全数字波束赋形MIMO收发系统。该毫米波MIMO收发系统工作在28GHz频率,采用500MHz信号带宽、2.75GHz中频频率和时分双工方式(TDD)。该系统基站侧的64个完整的射频收发通道具有良好的射频性能,在500MHz带宽内的通道平坦度达到1.1dB以内,最大线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为58dBm。研制的毫米波MIMO收发系统被成功用于5G毫米波通信的空口性能测试、验证和外场测试。在单用户移动场景下,系统使用两个OFDM QAM-64信号流和波束追踪技术,可以为单用户提供5.3Gbps传输速率;在多用户MIMO场景下,同时传输20个非相干的数据流到8个4通道用户端,最大峰值传输速率达到了50.73Gbps,相应的频谱效率达到了101.5bit/s/Hz,接近目前业界的最高水平。该部分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核心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上发表。(5)针对毫米波模数混合波束赋形预编码MIMO通信系统应用,研制了一种用于5G毫米波通信的28GHz频段的低成本高性能相控阵列。该相控阵的移相电路创造性地采用本振移相结合谐波混频技术在毫米波频段实现全360o范围移相,达到了10-bit相控精度和极低的幅度波动。每个相控通道包含一个中频1bit的180o移相器和一个本振低压变容管调谐反射式移相器。本振移相可以在实现精细相位调整的同时达到非常低的幅度波动。谐波混频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本振频率以及要求的本振移相器的调相范围。测试表明,研制的移相电路的均方根相位和幅度误差分别为0.3o和0.1dB,移相性能到达了目前毫米波频段移相器的最先进的水平。同时,本文提出了毫米波相控阵列单探点空口快速校准技术,展示了相关的OTA校准和性能测试。研制的相控阵列到达了+/-50o的波束扫描范围,波束指向步进精度优于1o。阵列在1GHz带宽内的增益平坦度小于+/-1dB,在10dB线性回退下EIRP达到41 dBm,使用500 MHz带宽的OFDM QAM-64信号下测试得到的EVM约1.72%。本章的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核心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上发表。

二、数字移动通信的有关技术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移动通信的有关技术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移动通信》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数字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与思政内容的有机融合
    2.1《数字移动通信》中“课思融合”的意义
    2.2《数字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实施
3《数字移动通信》的“课思融合”的课程内容及育人目标
4 结语

(2)中国的移动支付经济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创新点与不足
        1.3.1 创新点
        1.3.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重要概念界定
        2.1.1 移动支付
        2.1.2 商业模式
    2.2 移动支付研究综述
        2.2.1 移动支付影响因素
        2.2.2 移动支付业务模式
        2.2.3 移动支付安全性
    2.3 商业模式研究综述
        2.3.1 商业模式组成要素
        2.3.2 商业模式创新
        2.3.3 商业模式类型
    2.4 理论基础
        2.4.1 博弈理论
        2.4.2 价值网络理论
        2.4.3 市场均衡理论
        2.4.4 系统动力学
    2.5 简要评述
第三章 移动支付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3.1 移动支付系统的复杂性
        3.1.1 有关复杂系统理论的研究
        3.1.2 移动支付系统结构解析
        3.1.3 移动支付的系统复杂性分析
    3.2 移动支付的双边市场特性
        3.2.1 双边市场理论研究
        3.2.2 移动支付产业的双边市场判定
        3.2.3 双边市场特性对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影响
    3.3 移动支付的价值网络特性
        3.3.1 移动支付价值网络的构建
        3.3.2 移动支付价值网络的特征
        3.3.3 价值网络特性对移动支付产业的作用
    3.4 小结
第四章 移动支付产业商业模式研究
    4.1 移动支付产业链的构成
    4.2 移动支付的运营主体
        4.2.1 以移动通信运营商为运营主体
        4.2.2 以金融机构为运营主体
        4.2.3 以第三方移动支付公司为运营主体
        4.2.4 三个运营主体之间的特殊关系
    4.3 博弈论视角下的移动支付商业模式分析
        4.3.1 三方博弈模型
        4.3.2 博弈模型的求解
        4.3.3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4.3.4 博弈案例分析
    4.4 价值网络视角下的移动支付商业模式分析
        4.4.1 价值网络各参与方价值
        4.4.2 价值网络的价值来源
        4.4.3 价值网络的价值形成过程
        4.4.4 移动支付价值网络风险研究
    4.5 小结
第五章 移动支付的经济效应实证研究
    5.1 相关文献回顾
        5.1.1 移动支付与货币相关的文献综述
        5.1.2 移动支付与消费相关的文献综述
    5.2 实证研究思路和方法选择
    5.3 移动支付对国家层面的经济效应研究
        5.3.1 移动支付对货币乘数影响的研究
        5.3.2 移动支付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
    5.4 移动支付对家庭层面的经济效应研究
        5.4.1 移动支付对家庭货币需求影响的研究
        5.4.2 移动支付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5.5 小结
第六章 移动支付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6.1 相关文献回顾
    6.2 实证研究思路和方法选择
    6.3 基于宏观层面的实证研究
        6.3.1 实证相关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
        6.3.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6.3.3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6.4 基于微观层面的研究
        6.4.1 模型构建与实证方法及数据来源
        6.4.2 实证相关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
        6.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5 移动支付技术研究
        6.5.1 关键推动技术影响因素研究
        6.5.2 技术决定论探究
        6.5.3 技术风险研究
    6.6 小结
第七章 移动支付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
    7.1 移动支付技术发展趋势
        7.1.1 区块链移动支付
        7.1.2 AI刷脸移动支付
        7.1.3 指纹移动支付
        7.1.4 可穿戴无线电移动支付
    7.2 移动支付发展对策和建议
        7.2.1 细分市场优化移动支付产业结构
        7.2.2 增强创新水平紧密跟踪新技术
        7.2.3 推动移动支付应用于实体经济
        7.2.4 促进移动支付与实体经济融合
        7.2.5 加强监管预防风险
    7.3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工作总结
    8.2 下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高速铁路毫米波通信性能增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常用数学符号
1 绪论
    1.1 高铁毫米波移动通信概述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高铁毫米波通信系统
        1.1.3 面临的挑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1.2.1 波束赋形技术研究
        1.2.2 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抗遮挡研究
        1.2.3 移动边缘缓存技术研究
        1.2.4 研究不足
    1.3 创新工作与章节安排
        1.3.1 主要创新工作
        1.3.2 各章节安排
2 高铁毫米波通信系统混合波束赋形研究
    2.1 引言
    2.2 系统模型
        2.2.1 混合波束赋形架构
        2.2.2 问题建模
    2.3 两阶段混合波束赋形算法设计
        2.3.1 第一阶段:基于加权均方误差最小化算法
        2.3.2 第二阶段: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2.4 抗遮挡波束赋形设计
        2.4.1 抗遮挡算法
        2.4.2 复杂度分析
    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2.5.1 对比方案与评估指标
        2.5.2 收敛性分析
        2.5.3 无遮挡场景
        2.5.4 有遮挡场景
    2.6 本章小结
3 高铁毫米波通信系统抗遮挡研究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2.1 传输模型
        3.2.2 信道模型
    3.3 中断概率最小化
        3.3.1 中断概率分析
        3.3.2 问题求解
    3.4 遍历容量最大化
        3.4.1 上界分析
        3.4.2 近似分析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3.5.1 仿真设置
        3.5.2 中断概率性能分析
        3.5.3 遍历容量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用户体验优化的多小区协作缓存研究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
        4.2.1 用户请求模型
        4.2.2 内容缓存模型
        4.2.3 性能指标模型
        4.2.4 问题建模
    4.3 协作缓存策略
        4.3.1 优化问题处理
        4.3.2 算法设计与分析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1 仿真设置
        4.4.2 缓存容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4.3 控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4.4 各业务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5G移动通信基站基带处理板卡数字硬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本课题的研究进展
        1.2.1 基带处理单元发展历史
        1.2.2 处理器发展历史
        1.2.3 内存发展历史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带处理板卡硬件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2.1 5G移动通信基站子系统硬件架构与需求分析
    2.2 BBU单元系统需求分析
    2.3 基带处理板卡硬件需求分析
        2.3.1 基带处理板卡硬件架构
        2.3.2 基带处理板卡硬件需求梳理
    2.4 基带处理板卡硬件方案设计
        2.4.1 基带处理板卡主芯片选型
        2.4.1.1 XILINX UltraScale+ FPGA介绍
        2.4.1.2 AURORA协议介绍
        2.4.1.3 FPGA芯片选型
        2.4.1.4 ARM芯片选型
        2.4.1.5 PCIe交换芯片与CPLD芯片选型
        2.4.2 基带处理板卡硬件方案以及框图
    2.5 基带处理板卡可靠性要求
    2.6 小结
第3章 硬件电路原理图设计
    3.1 VU7P外围接口电路设计
    3.2 ZU15EG外围接口电路设计
        3.2.1 ZU15E GPS侧接口电路设计
        3.2.2 ZU15EG PL侧接口电路设计
    3.3 PCIe交换小系统电路设计
    3.4 CPLD小系统电路设计
    3.5 时钟小系统电路设计
        3.5.1 时钟需求
        3.5.2 时钟小系统电路设计
        3.5.2.1 25M时钟域电路设计
        3.5.2.2 100M和33.333M时钟域电路设计
        3.5.2.3 61.44M时钟域电路设计
    3.6 电源小系统电路设计
        3.6.1 电源需求
        3.6.1.1 数字功耗评估
        3.6.1.2 电源网络拓扑
        3.6.2 电源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3.6.2.1 开关电源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3.6.2.2 LDO电源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3.6.2.3 模块电源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3.7 调试接口电路设计
    3.8 小结
第4章 硬件PCB设计与可靠性设计
    4.1 硬件PCB设计
        4.1.1 PCB板材选择
        4.1.1.1 板材的选择
        4.1.1.2 铜箔的选择
        4.1.1.3 半固化片的选择
        4.1.1.4 板材可靠性
        4.1.2 PCB布局叠层设计
        4.1.2.1 板卡PCB布局设计
        4.1.2.2 PCB叠层设计
        4.1.3 PCB布线设计
        4.1.3.1 布线规则设置
        4.1.3.2 仿真指导布线
        4.1.3.3 layout设计
    4.2 可靠性设计
        4.2.1 板卡散热设计
        4.2.2 板卡可靠性设计
    4.3 小结
第5章 功能测试与验证
    5.1 板卡硬件测试
        5.1.1 电源测试
        5.1.2 时钟测试
        5.1.3 启动测试
        5.1.4 接口测试
    5.2 CPLD编程和功能测试
    5.3 硬件可靠性验证
        5.3.1 单板可靠性测试
        5.3.2 整机可靠性测试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概述
    1.2 移动通信系统安全漏洞及攻击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移动通信系统安全漏洞及攻击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移动通信系统安全漏洞及攻击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选题意义和论文结构
        1.3.1 选题意义
        1.3.2 论文结构
2 TETRA数字集群系统安全性分析
    2.1 TETRA数字集群系统
        2.1.1 空中接口协议栈
        2.1.2 系统架构
    2.2 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安全体系
        2.2.1 鉴权协议
        2.2.2 加密协议
    2.3 TETRA数字集群系统安全风险的分析
        2.3.1 用户相关风险
        2.3.2 系统相关风险
    2.4 本章小结
3 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的关键技术
    3.1 接入技术
        3.1.1 TETRA数字集群系统逻辑信道
        3.1.2 伪终端的随机接入
        3.1.3 伪终端的保留接入
    3.2 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信令解析技术
        3.2.1 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空中接口信令结构
        3.2.2 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空中接口信令解析方法
    3.3 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信息提取技术
        3.3.1 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业务流程
        3.3.2 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信息提取方法
    3.4 数字集群用户分类技术
        3.4.1 RFM模型
        3.4.2 RVS模型
        3.4.3 数据采集与处理
        3.4.4 仿真与验证
    3.5 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的攻击方式
        3.5.1 身份入侵
        3.5.2 强制下线
        3.5.3 信息截获
        3.5.4 短信攻击
        3.5.5 语音攻击
        3.5.6 拒绝服务攻击
        3.5.7 环境侦听
        3.5.8 GPS上报
    3.6 本章小结
4 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软件的开发
    4.1 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软件架构
    4.2 开发环境
    4.3 界面控制模块
        4.3.1 接口设计
        4.3.2 流程设计
    4.4 信息捕获模块
        4.4.1 协议分析子模块
        4.4.2 数据库子模块
    4.5 攻击模块
        4.5.1 数据链路层子模块
        4.5.2 网络层子模块
    4.6 鉴权加密模块
    4.7 物理层模块
        4.7.1 信息捕获模式
        4.7.2 攻击模式
    4.8 本章小结
5 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的测试
    5.1 测试环境
    5.2 测试内容
    5.3 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5.3.1 身份入侵
        5.3.2 强制下线
        5.3.3 信息截获
        5.3.4 短信攻击
        5.3.5 语音攻击
        5.3.6 环境侦听
        5.3.7 GPS上报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面向5G移动通信系统的大规模MIMO无线传输研究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本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5G移动通信系统
        1.1.2 大规模MIMO技术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大规模MIMO预编码技术研究现状
        1.2.2 大规模MIMO阵列天线研究现状
        1.2.3 大规模MIMO混合预编码研究现状
        1.2.4 大规模MIMO系统优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1.3.1 存在的问题
        1.3.2 本文研究内容
    1.4 数学符号和缩略词表
2 不同预编码方案下大规模MIMO系统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系统模型
        2.2.1 信道模型
        2.2.2 频谱效率
    2.3 系统频谱效率分析
        2.3.1 最大比传输预编码方案下系统频谱效率
        2.3.2 迫零预编码方案下系统频谱效率
        2.3.3 最小均方误差预编码方案下系统频谱效率
    2.4 系统能量效率分析
        2.4.1 系统总能量消耗
    2.5 数值分析与讨论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三维阵列天线的大规模MIMO系统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2.1 信道模型
        3.2.2 三维天线阵列
        3.2.2.1 均匀矩形阵列天线
        3.2.2.2 均匀圆柱阵列天线
    3.3 系统性能分析
        3.3.1 阵列天线辐射分析
        3.3.2 系统有效干扰分析
        3.3.3 信道奇异值扩散分析
        3.3.4 系统频谱效率分析
    3.4 数值分析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混合编码架构的大规模MIMO系统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
        4.2.1 信道模型
        4.2.2 混合预编码设计
    4.3 系统频谱效率分析
        4.3.1 理想模拟移相器架构
        4.3.2 量化模拟移相器架构
    4.4 系统能量效率分析
        4.4.1 总功率消耗
        4.4.2 系统能量效率
    4.5 数值分析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大规模MIMO系统信道信息获取和传输优化设计
    5.1 引言
    5.2 系统和信道模型
    5.3 无线信道信息获取
        5.3.1 基于估计信道状态信息
    5.4 无线传输优化设计
        5.4.1 多用户分组传输方案
        5.4.2 多小区系统频谱效率
    5.5 数值分析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及主要贡献
    6.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7)宽带移动通信干扰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干扰管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全双工系统的干扰消除
        1.2.2 D2D通信系统的干扰协调
        1.2.3 超密集网络小区间的干扰避免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论文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全双工系统中自干扰消除技术研究
    2.1 全双工无钱通信系统概述
    2.2 自干扰消除技术研究现状
    2.3 全双工线性化的自干扰消除算法
        2.3.1 自干扰信道线性化建模
        2.3.2 基于遗传算法的谱估计数字自干扰消除方案
        2.3.3 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D2D通信系统中干扰协调技术研究
    3.1 D2D通信系统干扰协调研究现状
    3.2 D2D通信系统中基于速度感知的干扰协调算法
        3.2.1 D2D簇多播系统模型
        3.2.2 算法设计
        3.2.3 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
    3.3 D2D通信系统中基于复制动态的干扰协调算法
        3.3.1 系统模型
        3.3.2 算法设计
        3.3.3 仿真设置及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密集组网下干扰避免技术研究
    4.1 超密集组网干扰管理的挑战与研究现状
        4.1.1 超密集组网技术的挑战
        4.1.2 超密集组网干扰管理研究现状
    4.2 超密集组网系统模型
    4.3 UDN中基于冲突因子图的干扰避免算法
        4.3.1 算法设计
        4.3.2 仿真设置及性能分析
    4.4 基于图信号处理的强化学习干扰避免算法
        4.4.1 图信号处理
        4.4.2 算法设计
        4.4.3 仿真设置及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致谢

(8)无线蜂窝网中用于D2D多播簇的可靠多播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蜂窝网络系统的发展
        1.2.2 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基于D2D的单播相关研究
        1.3.2 基于D2D的多播相关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D2D通信技术概述及工作方式
    2.1 引言
    2.2 D2D通信技术的概念
    2.3 D2D三种工作方式
        2.3.1 D2D单播通信方式
        2.3.2 D2D多播通信方式
        2.3.3 D2D自组织通信方式
    2.4 D2D通信技术应用场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子簇划分和D2D通信的能量高效多播方案
    3.1 引言
    3.2 场景描述与发送方案
    3.3 子簇的划分
    3.4 问题建模
    3.5 子簇划分优化
    3.6 转发节点的发送功率最优化
    3.7 性能评估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网络编码和D2D通信的高吞吐量多播方案
    4.1 引言
    4.2 网络编码
    4.3 场景描述与多播方案
    4.4 D2D转发次数近似分析
    4.5 性能评估
        4.5.1 基站包发送次数评估
        4.5.2 多播吞吐量评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4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毫米波大规模多天线系统信道估计和传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常用数学符号
1 绪论
    1.1 毫米波大规模MIMO技术概述
        1.1.1 毫米波大规模MIMO的研究背景
        1.1.2 毫米波大规模MIMO的科学意义
        1.1.3 毫米波大规模MIMO的应用
    1.2 毫米波大规模MIMO研究现状
        1.2.1 毫米波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研究
        1.2.2 毫米波大规模MIMO性能分析和资源分配研究
        1.2.3 混合模拟数字预编码架构毫米波大规模MIMO研究
        1.2.4 毫米波大规模MIMO用户调度研究
        1.2.5 基于毫米波大规模MIMO的无人机通信研究
        1.2.6 毫米波大规模MIMO技术的研究不足与挑战
    1.3 主要创新工作与章节安排
2 室内60GHz大规模MIMO系统信道估计和传输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系统模型
    2.3 基于阵列天线理论的DOA估计算法设计
        2.3.1 基于二维傅里叶变换的快速初始化DOA估计算法
        2.3.2 基于角度旋转的精准DOA估计
        2.3.3 空间分辨率和DOA模糊性分析
    2.4 上行信道估计算法设计
        2.4.1 上行预言帧传输阶段角度标识获取算法设计
        2.4.2 上行信道估计算法设计
    2.5 下行传输机制设计
        2.5.1 基于角度互易性的下行信道估计算法设计
        2.5.2 下行输出传输的用户调度策略
    2.6 仿真结果与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混合模拟数字预编码架构毫米波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和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2.1 传播模型
        3.2.2 信道模型
    3.3 基于阵列信号处理的DOA估计算法设计
        3.3.1 上行链路预言帧传输
        3.3.2 DOA估计算法设计
        3.3.3 信道增益估计和混合模拟数字预编码设计
    3.4 DOA和信道增益估计算法的性能分析
        3.4.1 所提算法的理论MSE推导
        3.4.2 克拉美罗下界分析
    3.5 仿真结果
    3.6 本章小结
4 混合模拟数字预编码架构毫米波NOMA系统信道估计和传输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
        4.2.1 下行链路传输模型
        4.2.2 信道模型
    4.3 基于索引检测的信道估计算法设计
    4.4 混合模拟数字预编码架构毫米波NOMA系统的传输机制研究
        4.4.1 混合模拟数字预编码方案设计
        4.4.2 问题建模
        4.4.3 基于匹配理论的用户调度算法
        4.4.4 功率分配算法
        4.4.5 联合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方案
    4.5 仿真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分布式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和自定位技术在无人机蜂群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系统模型
    5.3 信道估计算法设计
        5.3.1 基于RARE估计器的DOA估计算法设计
        5.3.2 g(θ)估计算法设计
        5.3.3 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增益估计算法设计
    5.4 自定位算法设计
        5.4.1 不存在PDA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5.4.2 实际的自定位算法设计
        5.4.3 提高算法可靠性的方法
        5.4.4 自定位估计的CRLB分析
    5.5 仿真结果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5G毫米波大规模MIMO收发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内容及研究现状
        1.2.1 毫米波基片集成波导电路设计和优化技术研究
        1.2.2 5G毫米波MIMO波束赋形收发系统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第2章 5G毫米波MIMO收发系统的关键技术与性能
    2.1 研究背景
    2.2 OFDM多载波传输技术
    2.3 MIMO-OFDM射频收发电路
        2.3.1 增益平坦度和频域均衡
        2.3.2 I/Q不平衡
        2.3.3 非线性失真
        2.3.4 相位噪声
        2.3.5 载波频偏
        2.3.6 收发互易性
    2.4 毫米波大规模MIMO多天线架构
        2.4.1 开关切换多波束天线系统架构
        2.4.2 全数字波束赋形系统架构
        2.4.3 基于相控阵的混合波束赋形系统架构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毫米波宽带渐变缝隙天线及MIMO系统应用
    3.1 研究背景
    3.2 毫米波宽带渐变缝隙天线设计
        3.2.1 毫米波天线阵列要求
        3.2.2 天线单元设计
        3.2.3 天线单元性能测试
        3.2.4 毫米波天线单元对比
    3.3 毫米波渐变缝隙天线MIMO系统应用
        3.3.1 毫米波4T4R MIMO系统应用
        3.3.2 毫米波32 单元混合波束赋形通信系统应用
    3.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快速设计与优化
    4.1 研究背景
    4.2 通用模型J矩阵更新优化法
        4.2.1 滤波器优化问题
        4.2.2 通用模型J矩阵更新优化方法
    4.3 SIW滤波器通用模型提取
        4.3.1 谐振频率建模
        4.3.2 正耦合系数建模
        4.3.3 负耦合系数建模
        4.3.4 外部品质系数建模
        4.3.5 基于通用模型的Jacobian矩阵构建
    4.4 SIW滤波器设计优化实例
        4.4.1 10阶SIW滤波器设计优化
        4.4.2 5阶交叉耦合SIW滤波器设计优化
        4.4.3 优化算法性能分析比较
    4.5 通用模型与置信域空间映射联合J矩阵更新优化算法
        4.5.1 GM-TRSM优化算法
        4.5.2 GM-TRSM方法滤波器设计优化实例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5G毫米波全数字波束赋形MIMO收发系统
    5.1 研究背景
    5.2 毫米波全数字波束赋形MIMO收发系统设计
        5.2.1 收发系统架构和关键参数
        5.2.2 全数字波束赋形的优势和限制
        5.2.3 毫米波收发系统组件电路设计
        5.2.3.1 毫米波收发前端电路设计
        5.2.3.2 中频收发电路设计
        5.2.3.3 本振电路设计
        5.2.3.4 天线单元设计
        5.2.3.5 基带采样板设计
    5.3 毫米波全数字波束赋形收发系统测试
        5.3.1 射频性能测试
        5.3.2 系统空口测试
        5.3.3 MIMO通信系统性能比较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5G毫米波高性能相控阵列
    6.1 研究背景
    6.2 基于本振移相的5G毫米波相控阵架构
        6.2.1 本振移相和次谐波混频相控阵架构
        6.2.2 架构优势和限制
        6.2.3 波束扫描精度分析
    6.3 移相电路设计
        6.3.1 中频1-bit移相器设计
        6.3.2 本振变容管调谐反射式移相器设计
        6.3.3 变频移相电路性能
    6.4 相控阵列空口OTA校准和测试
        6.4.1 单探头快速OTA相控阵列校准
        6.4.2 OTA性能测试
        6.4.3 5G毫米波相控阵性能对比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作者简介
致谢

四、数字移动通信的有关技术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移动通信》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J]. 李建锋,刘晓爽.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19)
  • [2]中国的移动支付经济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D]. 钟明华.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高速铁路毫米波通信性能增强技术研究[D]. 高美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5G移动通信基站基带处理板卡数字硬件设计与实现[D]. 李鑫维.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2020(04)
  • [5]TETRA数字集群伪终端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卓灵.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面向5G移动通信系统的大规模MIMO无线传输研究及优化设计[D]. 郑成林. 武汉大学, 2019(01)
  • [7]宽带移动通信干扰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D]. 李钰洁. 厦门大学, 2019(07)
  • [8]无线蜂窝网中用于D2D多播簇的可靠多播方案[D]. 俞湛威.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9]毫米波大规模多天线系统信道估计和传输机制研究[D]. 范典.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5G毫米波大规模MIMO收发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杨彬祺. 东南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数字移动通信相关技术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