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年河南省经济展望能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黄小雅[1](2020)在《新形势下河南省甩挂运输发展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物流业的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增速明显,但目前行业的物流成本相对较高,降低物流成本依旧是道路交通运输整个领域的难题。物流业在我国正处在逐步走向成熟期的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挖掘。甩挂运输属于先进的运输组织形式之一,发展甩挂运输可以做到有效发展集约水平、降低运输成本、实现节能减排、优化运力结构、提升运输效率与效益等。但目前在我国推广过程中一直受到阻碍。难以推广的主要原因包括民众对甩挂运输认识不足、对物流的时效性要求不高、运输组织落后、道路交通货运企业经营规模较小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在车辆、保险和交通规费方面的政策措施不配套等。本文从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发展现状等角度分析了河南省开展甩挂运输的现状基础,对河南省的甩挂运输现状展开分析研究。通过建立二次曲线、指数函数预测模型,预测了河南省未来几年的公路货运量并展开甩挂运输的市场需求分析。基于SWOT分析法对河南省的甩挂运输发展展开分析,提出开展甩挂运输的战略方案,为河南省甩挂运输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分析甩挂运输场站选址的影响因素与原则,构建基于熵权的TOPSIS甩挂运输场站选址模型。最后结合国家及河南省已有政策,从甩挂运输发展思路、工作原则、对策措施等方面提出加快河南省发展甩挂运输的发展对策。
全江涛[2](2020)在《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宝贵的物质财富,是承担农业生产、城镇建设和生态保护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当前,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仍然有增无减,开发利用强度亦日趋加剧,在此过程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日益凸显;如何统筹农业生产、城镇建设和生态保护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和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土地领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地处中原的河南省虽然资源禀赋较好,但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同样不可避免的伴生了一系列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本区人民日益提升的高质量经济发展追求与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区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开展土地资源承载力单要素评价,明晰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了解区域本底的承载力状况和障碍因素,为制定不同的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土地承载力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土地资源稀缺理论、系统论、短板理论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等与土地资源系统相关的理论作为支撑,以河南省和下辖的各分地市为研究对象,对2000-2016年河南省和下辖的各分地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状况和障碍因素进行探究,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1)依据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构建河南省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定量分析河南省各类型土地利用转移变化趋势,找出其土地利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2)通过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测算,明晰河南省和各分地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状况和时空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障碍因素诊断找出影响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的主要限制因素;(3)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河南省后续年份土地资源承载状况进行预测并提出建议与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从时间上看,河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除个别年份略有波动外大体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承载力级别由“较低”上升至“较高”级别,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段现象。17年间,水土资源子系统评价值一直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且变化幅度较小,生态环境子系统评价值呈现低水平的缓慢增加趋势,这两个子系统作为土地资源系统的基础支撑,二者相对稳定;社会文化和经济两个子系统的评价值则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表明随着河南省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逐年提高,区域科技文化的进步,产业结构的优化对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助推作用较为显着。(2)从空间上看,2000-2016年河南省18个分地市的土地资源承载指数呈现不均衡增长现象,地处河南省边缘的地市、尤其是临近山区的地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能力低于非山区地级市。四个代表年份中,相同年度均只含有两个相邻等级的承载级别,随着各分地市对4个子系统投入配比的优化和力度的加大,各个地市土地资源承载水平差异不断缩小,承载级别不断提升。在研究时段末期,只有郑州、新乡和许昌3个地级市土地资源承载水平为“高”等级,其余15地市的土地资源承载水平为“较高”等级。(3)通过障碍因素诊断结果可知,影响河南省及其各分地市土地资源承载水平的障碍因素多集中于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分布于这两个子系统中的指标层主要障碍因子在部分地市也存在情况类似现象,排名前6位的各障碍因素虽位次顺序不同,但这6个指标在大多数地级市的分布均包括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人口密度、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环保投入占GDP比重、科教经费投入情况,其中,有5项分布于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在18个地级市中,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南阳、驻马店和济源这7个地级市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个年份排名前6位的障碍因子与2016年度排名前6位的障碍因子变化差异较大,这些地市由于区域内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子系统内在因素的动态变化,障碍因素由先前年份分布于经济和社会文化子系统转变为分布于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其余11个地市影响其土地资源承载水平的障碍因素准则层则无明显变化。(4)通过对河南省后续年份土地资源承载水平进行预测可知,2017-2022年河南省整体土地资源承载力变化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变化结果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在这一时段,河南省的土地资源承载指数由预测期初的0.715上升至预测期末的0.891,由“较高”上升至“高”承载力级别,表明在评价管理导向下,通过积极的政策调控,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四个子系统实现良性持续发展,共同促进河南省土地资源承载水平提升至“高”等级。
朱佩佩[3](2020)在《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经之路,也是解决现阶段我国主要矛盾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举措。农业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互促进,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现阶段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三农问题”比较严重,城乡矛盾日益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刻不容缓。首先,在详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和河南省“两化”发展实情的基础上,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态环境5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从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接着,运用极差标准化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分级。然后,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变异系数法得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影响较大,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产出水平对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影响较大;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测评模型纵向研究得出2009-2018年河南省“两化”综合发展水平不断上升,发展态势向好,“两化”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升,但水平较低,“两化”综合发展水平差距与耦合度成负相关关系,“两化”综合发展水平高低与协调度成正相关关系;同时,横向研究得出2018年各市“两化”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发展不平衡。最后,依据“两化”现状和问题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结论提出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农村投资力度;完善制度改革;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对河南省“两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旨在探索出一条符合河南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道路。这对于减少河南省区域发展差距,提升河南省农村社会结构、城乡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同时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对于其他省份甚至全国有借鉴意义。
马唐敬[4](2020)在《河南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化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中被明确提出,表明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问题。河南省既是农业大省又是人口大省,开展农村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化与对策研究对于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本研究从气候环境、资源禀赋、粮食产量、人口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基础条件;通过收集整理2009-2018年间的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选取人均耕地面积、非农产业比重、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等8个经济指标,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测度方法,研究了河南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河南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标测度体系,基于ESDA分析方法研究了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特征;结合等差断裂法和ArcGIS软件反演了河南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特征;从地理环境、产业结构和政策影响三个方面揭示了河南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的驱动机制;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和提高农民素质四个方面开展了河南省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解决河南省农村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于越[5](2020)在《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则是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效率作为衡量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基于效率视角探究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并提出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评价方法,以丰富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相关研究,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提供量化的研究思路,以期解决农业科技创新决策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在梳理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现状分析,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非参数DEA模型对河南省2009-2018年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对2017-2018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效率的影响因素做了进一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整体来看,河南省农业科技的全要素创新效率均值为1.0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18个地市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效率低下问题,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投入不足或冗余、与成果产出不匹配以及创新能力不足,是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相配造成的;另外,关于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政策环境、创新主体经费投入、科研人员素质、技术市场发育程度和技术引进与吸收都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技术市场发育程度和技术引进与吸收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而政策环境、创新主体经费投入以及科研人员素质由于过度依赖政府扶持政策、创新主体间科技投入不协调、创新环境落后等条件限制表现为负相关关系。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的结论从政策措施、创新主体、人才储备以及科技环境四个角度提出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本文预期的创新点: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文剖析了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发展趋势以及区域差异,并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第二,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法和模型分析法对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量化分析。
朱晓宵[6](2020)在《基于灰色模型的河南省气象因素对玉米生产影响的量化分析》文中提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和主要消费国,河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之一,是玉米生产大省、消费大省,夏玉米种植在河南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相比,夏玉米生育期(6-9月)较短,但该时期各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较为频繁,极易遭受干旱、连阴雨以及大风倒伏等灾害,其中初夏旱、卡脖旱和花期阴雨的影响最大,严重威胁玉米高产稳产。考虑到气象因素对河南省玉米生产的影响,选取1990-2019年气象数据及产量数据,对河南省玉米生产进行如下几部分研究:将河南省玉米生长划分为不同生长阶段,选定对河南省玉米生长影响的气象因素,构建对河南省玉米生长影响的气象因素指标体系。将气象数据表示为区间灰数,依据区间灰数关联度描述河南省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各气象因素与气象产量间的相关度,找出对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影响较大的关键气象因素。结果表明:在玉米播种期-出苗期,日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对玉米生长影响较大;在玉米出苗期-拔节期,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对玉米生长影响较大;在玉米拔节期-抽雄期,平均相对湿度、日最低气温对玉米生长影响较大;在玉米抽雄期-乳熟期,日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对玉米生长影响较大;在玉米乳熟期-成熟期,日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对玉米生长影响较大。基于熵权法的三维动态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探究河南省各地市农业发展状况,整体把握不同时期河南省各地市农业发展水平的变化,分析各地市农业发展水平差异。河南省各地市农业发展水平为:南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平顶山市、三门峡市、漯河市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然后,运用DEA模型对河南省玉米气象效率进行评价;然后,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河南省玉米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河南南省各地市农业发展水平与河南省玉米生产效率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河南省各区域玉米气象效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河南省各地市玉米生产要素投入松弛处于逐渐优化的状态。此外,豫西地区玉米平均气象效率最高;豫中地区许昌市、平顶山市、郑州市整体气象效率较高;而豫南地区南阳市、驻马店市、信阳市及豫北地区新乡市、安阳市整体气象效率相差不大;豫东地区整体气象效率最低且气象效率波动最大。基于灰色GM(1,1)模型及马尔科夫模型对河南省玉米花期及灌浆期连阴雨灾害、玉米生育期干旱灾害发生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与2021年河南省玉米花期及灌浆期将遭受大规模的连阴雨灾害,2020年与2021年将会是连阴雨年。豫东、豫南、豫北地区玉米生育期从最近一次一般干旱发生年份算起,4年之后可能会再次发生一般干旱;豫中地区玉米生育期从最近一次一般干旱发生年份算起,2年之后可能会再次发生一般干旱;豫西地区玉米生育期从最近一次一般干旱发生年份算起,5年之后可能会再次发生一般干旱。此外,构建基于气象因素的河南省玉米生产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模拟各气象因素对河南省玉米生产的影响,为保障河南省玉米稳产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李晨[7](2020)在《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企业年金是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建立企业年金,不仅能够对劳动者的退休生活保障起到补充作用,还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然而,我国过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率挤占了企业年金的发展空间,经济水平和政策支持力度的不同更使得我国区域间企业年金呈现差异化的发展特征。同发展水平较好的其他地区相比,河南省企业年金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探究出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熵值法从以下四个维度展开研究:第一,通过分析河南省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二,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经济、社会、企业、个人四个方面筛选出十二个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各因素与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的关联度。第三,在对河南省企业年金影响因素内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将关联度最大的五个因素作为模型指标,选择上海市、江苏省和广东省这三个企业年金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与河南省进行区域间的横向比较,计算出各指标的熵值和对应的权重,分析得出河南省企业年金较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及产生的原因。第四,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选取的十二个指标中,保险消费意识、经济发展水平、企业支付能力、就业水平、就业人口支付能力等因素与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的关联度较高。第二,四个地区中河南省企业年金的发展最为缓慢,影响四个地区企业年金发展水平的因素的权重从大到小依次是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企业支付能力、保险消费意识、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人口支付能力。第三,不同因素在各地区的得分不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企业支付能力、保险消费意识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河南省与其他地区发展有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论文从发展服务业、提高企业年金参与率、完善企业年金制度体系、发挥工会力量、降低基本养老保险费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徐红军[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复议制度变迁研究(1978-2018)》文中指出行政复议(诉愿)制度作为一种经济、便捷、高效的行政救济制度,具有解决行政纠纷、维护相对人合法权益和监督行政权有效行使的功能。作为一个近代才诞生的法律制度,行政复议制度从清末产生思想理念,民国时期有所实践,到新中国废止后又重建发展,有着一个本土化的发展过程。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法治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行政复议制度是如何诞生、发展,又是如何废止、重建、中断、恢复、发展,行政复议制度经历了哪些变化,如何理解和解读这些变化背后隐藏的动因和规律,又如何预测和展望行政复议制度在行政救济制度体系中的未来趋势?面对这些问题,本文选取了1978-2018年期间的行政复议制度,在阐述相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制度变化过程作为考察对象,力图通过对制度的出台背景、主要变化和运行效果进行梳理分析,来总结行政复议制度变迁的规律,以期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的对策和建议。本文除了导论和结束语外,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分析行政复议制度的渊源。新中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历史渊源主要是民国时期的诉愿制度,其已具备现代行政复议制度的基本要素,作为解决行政纠纷主渠道在发挥作用,诉愿制度的实施推动了民众法治理念的形成。新中国行政复议制度思想渊源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民告官”思想、日本诉愿思想和苏联申诉思想。不管是在分散立法阶段,还是在统一立法阶段,新中国行政复议制度表现出来的法的形式始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形式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第二章简要分析行政复议制度的恢复(1978-1990)。新中国成立以后行政复议制度进行了零星的探索,中间因文革原因而一度中断。在改革开放开启、法治观念重塑和法治建设恢复的大背景下,行政复议制度得以恢复并逐渐发挥作用。这一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行政复议制度,法律、行政法规主要在受案范围、复议管辖和复议程序方面有所规定,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立法形式分散化、立法内容不统一和立法内容不完善等问题。行政诉讼法的出台对于统一规范部分行政复议制度、统一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原则以及推动统一行政复议制度加快出台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章侧重分析行政复议制度的统一(1991-1998)。为解决行政复议制度立法分散、重要制度不统一和机构不健全等问题,在实践发展和行政诉讼法颁布的共同推动下,以行政复议条例施行为标志,行政复议制度在行政法规层面得到了统一,其变化主要表现为受案范围更加明确且明显扩大、复议管辖规定更加全面系统、复议程序更加完善和复议决定规定更加全面,与此同时,为贯彻落实行政复议条例,中央和地方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行政复议配套制度。各级行政复议机关通过成立法制机构、行政复议委员会、行政复议办公室、行政复议应诉机构等方式来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建设。行政复议制度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主要表现为案件发生量超过同期行政诉讼案件量的一半以上,纠错率保持了较高水平,申请人的满意度较高。第四章主要分析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1999-2006)。行政复议条例实施以来,各级行政复议机关积累了丰富经验,行政复议制度的问题和不足也逐渐显现。在此背景下,以行政复议法施行为标志,行政复议制度在法律层面得到了统一,其变化主要包括受案范围扩大、复议管辖优化、复议程序完善和决定类型丰富,与此同时,为贯彻落实行政复议法,中央和地方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行政复议配套制度。这一时期,行政复议机构得到增强,行政复议工作力量得到充实,行政复议案件量增长明显,与同期行政诉讼案件量呈逐渐接近趋势,纠错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了较高水平,行政复议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五章重点分析行政复议制度的新阶段(2007-2018)。在行政争议多发、法治政府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大背景下,以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施行为标志,行政复议制度走向新阶段,其主要变化包括申请、受理、审理、决定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同时,中央和地方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行政复议配套制度。行政诉讼法修订也对行政复议机关工作量、受案范围、审查标准等产生了较大影响。与此同时,部分地区也积极开展了行政复议委员会以及行政复议局的试点工作,在畅通救济申请渠道、整合内部行政资源、增强权利救济效果、提升行政复议公信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一时期行政复议案件量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与行政诉讼逐渐接近,纠错率仍然在高位运行。第六章主要对行政复议制度进行评析与展望,从整体上阐释这一制度变迁的动因和特点,进而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行政复议制度变迁动因主要包括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行政体制从集权向放权转型和治理观念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三个方面,制度变迁主要体现了法律传统与法律移植双重影响、法治建设与经济政治发展互动、法制统一与制度创新冲突协调、程序司法化与行政法治化联动、制度设计与实施效果存在偏差等特点。总体而言,行政复议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恢复、统一、发展、改革等多个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制度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其作为解决行政纠纷主渠道作用远未发挥。为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制度,本文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在立足本国国情和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完善行政复议基本立法与配套制度、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复议职能。二是通过坚持权利救济主导定位、扩大受案范围,在保障权利与监督权力之间保持平衡。三是通过单独设置复议机构、建立复议官制度、改革审查方式,实现公正优先与兼顾效率的目的。四是通过扩大复议前置范围、完善复议终局制度和取消“共同被告”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五是通过在行政复议委员会中广泛吸收外部学者委员、建立复议机关与研究机构双向交流挂职机制,加强理论与实践互动,推动行政复议理论、制度和实践水平同步提高。
邵君婷[9](2020)在《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文化产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能没有投融资的大力支持,如何吸引更多资源进入文化产业、挖掘文化产业投资项目、丰富文化产业融资方式、使投入资源更加有效地运行等问题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作为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大省——河南省,在文化产业领域里有着独特的优势。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出,吸引众多资本供给主体投资文化产业。但是投融资规模的扩大是否适应河南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投融资效率如何,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河南省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效率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在文化产业投融资领域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文化产业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分析了河南省文化产业的投融资问题。其次从投资、融资两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传统DEA模型、超效率DEA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比分析河南省和所选省市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效率,根据实证结果分析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善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状况的对策和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发现河南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文化产业取得快速发展,但依旧存在诸如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相对支出在下降、外资利用率低、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等投融资问题。另外,2013-2017年,河南省各年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效率不高。相对于纯术效率来说,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在规模效率方面表现较好,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政策扶持和规模扩大来推动。从变化趋势来看,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动态效率在提升,其中技术效率是总体效率水平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近年来,政府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由此带动大量资金进入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效率得以提高。但是,河南省政府还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按需分配资源。同时金融机构要加快融资模式创新,文化企业要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康雅丹[10](2019)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党和国家基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于十八大正式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它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全体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义务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事业,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义务教育被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河南省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也是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省份,在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但随着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农村部分教育资源闲置,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所以,探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系统论、协调发展理论、教育公平理论等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研究方法,进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策略研究。首先,初步构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河南省当前处于整体协调发展的中期阶段。然后,结合评价结果,对河南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展开具体分析,成果方面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学条件、生均教师数量、学生毕业率都基本实现城乡协调;问题方面主要表现在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不均衡、城乡教师结构不合理、随迁子女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大班额问题;究其原因,得出城乡在经济发展、义务教育管理、师资配置、学校发展四个方面依然存在差距。最后,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文化理念、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建设、师资配置、办学标准、特殊人口教育六个方面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2004年河南省经济展望能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河南省经济展望能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新形势下河南省甩挂运输发展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河南省甩挂运输的发展现状 |
2.1 区域社会经济及交通发展状况 |
2.1.1 河南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2.1.2 河南省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
2.2 河南省发展甩挂运输的基础 |
2.2.1 政府发展道路甩挂运输相关政策 |
2.2.2 国内甩挂运输试点经验 |
2.2.3 国外甩挂运输试点经验 |
2.3 河南省开展甩挂运输的影响因素及问题 |
3 河南省甩挂运输的市场需求分析 |
3.1 河南省公路货运量分析及预测 |
3.1.1 河南省历年公路货运量分析 |
3.1.2 河南省公路货运量预测 |
3.2 河南省发展甩挂运输的市场需求分析 |
4 河南省开展甩挂运输的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2 劣势分析 |
4.3 机遇分析 |
4.4 外部威胁 |
4.5 河南省发展甩挂运输的战略选择 |
5 河南省发展甩挂运输场站选址研究 |
5.1 甩挂运输场站选址的影响因素 |
5.2 基于熵权的TOPSIS甩挂运输场站选址模型 |
5.3 甩挂运输场站的生产作业流程 |
6 河南省发展甩挂运输的对策 |
6.1 河南省开展甩挂运输的基本路线与原则 |
6.1.1 河南省开展甩挂运输的基本路线 |
6.1.2 河南省开展甩挂运输的基本原则 |
6.2 甩挂运输管理层次的建议 |
6.3 甩挂运输企业的建议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2)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数据来源 |
1.2.3 研究方法 |
1.2.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1 国外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2.1.2 国内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2.1.3 国内外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述评 |
2.2 相关概念 |
2.3 理论基础 |
2.3.1 土地资源稀缺理论 |
2.3.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
2.3.3 系统论 |
2.3.4 短板理论 |
2.4 本文理论框架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3 河南省发展定位与布局 |
3.4 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 |
3.4.1 河南省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4.2 河南省土地利用特点 |
3.4.3 河南省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4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实证研究 |
4.1 河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 河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
4.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2 多指标加权函数模型 |
4.2.3 土地资源承载力分级标准 |
4.3 河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
4.3.1 河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时序变化特征 |
4.3.2 河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
4.3.3 河南省分地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差异分析 |
4.3.4 河南省分地市土地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诊断 |
5 河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预测及提升途径与对策 |
5.1 河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预测 |
5.2 河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提升途径与对策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讨论和展望 |
6.3.1 讨论 |
6.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型城镇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内涵 |
一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
二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
三 协调发展的内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二 增长极理论 |
三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 |
四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机制 |
一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关系 |
二 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特征 |
三 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特征 |
第三章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
一 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攀升 |
二 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 |
三 社会发展质量大大提升 |
四 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
第二节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
一 农业投入不断增加 |
二 农业产出效率提升 |
三 农业社会发展水平提高 |
四 加强绿色农业建设 |
第三节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二 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测评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指标体系设计 |
一 指标选取依据 |
二 指标设计原则 |
三 指标体系构建 |
第二节 研究方法选择 |
一 数据的来源 |
二 数据的标准化 |
三 指标权重的确定-变异系数法 |
第三节 模型体系构建 |
一 耦合度与协调度的内涵 |
二 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 |
三 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判别 |
第五章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测算及分析 |
第一节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指标权重确定 |
一 新型城镇化各指标权重确定 |
二 农业现代化各指标权重确定 |
第二节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测算 |
一 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逐年上升 |
二 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升 |
三 “两化”综合发展水平差距不断缩小 |
第三节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测算 |
一 全省“两化”耦合度与协调度测度 |
二 各市“两化”耦合度与协调度测度 |
三 “两化”耦合度与协调度变化特征 |
第四节 测算结果分析 |
一 权重测算结果分析 |
二 “两化”综合发展水平测算结果分析 |
三 “两化”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建议 |
第一节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
一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二 推动地区优势产业发展 |
三 加速产业集聚 |
第二节 优化空间布局 |
一 加大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 |
二 培育新增长极和发展新动能 |
第三节 加大对农村发展投资 |
一 大力发展农村产业 |
二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三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第四节 完善制度改革 |
一 完善户籍制度 |
二 完善土地制度 |
三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第五节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
一 转变传统生产方式 |
二 加大环境保护投资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河南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化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农村区域经济差异基础理论与测度方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区域经济 |
2.1.2 区域经济差异 |
2.1.3 农村经济 |
2.2 主要基础理论 |
2.2.1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
2.2.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 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方法 |
2.3.1 极差 |
2.3.2 标准差 |
2.3.3 变异系数 |
2.3.4 层次分析法 |
2.3.5 ESDA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河南省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性分析 |
3.1 河南省农村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 |
3.2 河南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基础条件 |
3.2.1 气候环境 |
3.2.2 土地资源 |
3.2.3 水资源 |
3.2.4 矿产资源 |
3.2.5 旅游资源 |
3.2.6 粮食产值 |
3.2.7 人口结构特征 |
3.3 河南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测度 |
3.3.1 资源与环境差异 |
3.3.2 农业生产水平差异 |
3.3.3 农民生活水平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4 河南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化与驱动机制 |
4.1 研究方法 |
4.1.1 层次分析法测度机制与步骤 |
4.1.2 空间自相关分析原理 |
4.2 指标体系建立及其权重确定 |
4.2.1 指标体系建立 |
4.2.2 指标权重确定 |
4.3 研究区域空间拓扑关系与数据处理 |
4.3.1 研究区域空间拓扑关系 |
4.3.2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
4.4 区域经济全局空间差异演化特征 |
4.5 区域经济局部空间差异演化特征 |
4.5.1 Moran散点图分析 |
4.5.2 LISA分析 |
4.6 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分类演化特征 |
4.7 河南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驱动机制 |
4.7.1 地理资源的影响 |
4.7.2 产业结构的影响 |
4.7.3 政策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5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
5.1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2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
5.3 积极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
5.4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 |
2.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亟待提升 |
3.河南省强调农业科技创新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预期的创新点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农业科技创新 |
2.农业科技创新效率 |
(二)理论基础 |
1.创新理论 |
2.区域科技创新理论 |
3.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
4.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 |
三、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发展现状 |
(一)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环境现状 |
1.科技基础: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
2.产业结构:科技研发主体较多,协作程度不高 |
3.制度环境:政府政策支持农业科技创新 |
4.地区环境:各地市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不一 |
(二)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现状 |
1.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现状 |
2.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产出现状 |
四、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分析 |
(一)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
1.基本原则 |
2.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及方法 |
3.指标体系构成 |
4.数据来源及指标解释 |
(二)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实证评价 |
1.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
2.河南省各地市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
3.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的结论 |
1.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受技术进步贡献程度影响较大 |
2.各地市农业科技创新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不相配 |
3.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受环境因素制约 |
五、优化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
(一)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 |
1.合理调整地区间的农业财政支持规模 |
2.完善农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
3.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保障机制 |
(二)构建创新主体间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
1.建立健全创新主体间的合作模式 |
2.借鉴先进经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3.规范创新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
(三)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 |
1.积极引进高层次的农业科技人才 |
2.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物质生活水平 |
3.重视农业基层科研人员的培养 |
(四)优化农业技术创新的科技环境 |
1.实施地区差异化发展战略 |
2.完善技术市场发育程度 |
3.重视农业技术的引进和吸收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灰色模型的河南省气象因素对玉米生产影响的量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研究 |
1.2.2 粮食生产效率研究 |
1.2.3 粮食生产灾害预测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影响河南省玉米生长的气象因素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1.1 HP滤波法 |
2.1.2 区间灰数关联分析模型 |
2.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2.2.1 玉米生育期划分 |
2.2.2 数据整理 |
2.3 结果分析 |
2.4 结论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河南省玉米生产效率评价 |
3.1 河南省农业发展状况评价 |
3.1.1 研究方法 |
3.1.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1.3 数据计算及结果分析 |
3.1.4 结论 |
3.2 河南省玉米气象效率评价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2.3 综合效率分析 |
3.2.4 分区域分析 |
3.2.5 结论 |
3.3 河南省玉米生产效率评价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3.3 效率分析 |
3.3.4 投入产出松弛分析 |
3.3.5 结论 |
3.4 政策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4 河南省玉米生产灾害预警 |
4.1 河南省玉米花期及灌浆期连阴雨灾害预警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1.3 结果分析 |
4.1.4 结论与建议 |
4.2 河南省玉米生育期干旱灾害预警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2.3 结果分析 |
4.2.4 结论与建议 |
4.3 河南省玉米生产发展态势中长期仿真 |
4.3.1 系统动力学 |
4.3.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3.3 模型简介 |
4.3.4 仿真分析 |
4.3.5 结论与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7)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和方案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方案设计 |
1.4.3 路线设计 |
第二章 企业年金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三支柱”背景下企业年金概述 |
2.1.1 “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
2.1.2 “三支柱”背景下企业年金的概念 |
2.1.3 “三支柱”背景下企业年金的本质特征 |
2.2 企业年金的理论基础 |
2.2.1 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理论 |
2.2.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2.3 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章 河南省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 企业年金的政策发展历程 |
3.1.1 我国企业年金政策发展历程 |
3.1.2 河南省企业年金政策发展历程 |
3.2 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河南省企业年金运行情况 |
3.2.2 河南省企业年金运营投资现状 |
3.3 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3.1 存在的问题 |
3.3.2 成因分析 |
第四章 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1 研究方法选取 |
4.2 研究指标 |
4.2.1 研究指标选取 |
4.2.2 研究指标分析 |
4.3 实证研究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实证过程分析 |
4.4 结果分析 |
4.4.1 经济因素分析 |
4.4.2 社会因素分析 |
4.4.3 企业因素分析 |
4.4.4 个人因素分析 |
第五章 基于区域对比的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的影响因素评价 |
5.1 模型介绍 |
5.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1 指标选择 |
5.2.2 数据来源 |
5.3 模型建立与求解 |
5.4 分析与结论 |
5.4.1 评价分析 |
5.4.2 评价结论 |
第六章 促进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的对策 |
6.1 推动河南省服务业发展 |
6.1.1 提高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 |
6.1.2 提升金融市场发展水平 |
6.2 提高河南省企业年金参与率 |
6.2.1 增强中小企业盈利能力 |
6.2.2 实施集合企业年金计划 |
6.3 加快完善河南省企业年金制度体系 |
6.3.1 制定具有河南省特色的企业年金制度体系 |
6.3.2 提高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
6.4 充分发挥工会力量 |
6.4.1 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
6.4.2 加大企业年金宣传力度 |
6.5 降低基本养老保险费率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复议制度变迁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 |
二、基本理论范畴阐述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行政复议制度的渊源 |
第一节 新中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历史渊源 |
一、民国时期诉愿制度概况 |
二、诉愿制度的评价 |
第二节 新中国行政复议制度的思想渊源 |
一、中国传统“民告官”思想 |
二、日本诉愿思想 |
三、前苏联申诉思想 |
第三节 新中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形式渊源 |
一、宪法 |
二、法律 |
三、行政法规 |
四、地方性法规 |
五、规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行政复议制度的恢复(1978-1990) |
第一节 行政复议制度的前期探索 |
一、行政复议制度的初建 |
二、行政复议制度的评价 |
第二节 行政复议制度恢复的背景 |
一、改革开放开启 |
二、法治观念重塑 |
三、法治建设恢复 |
第三节 行政复议制度的主要内容和问题 |
一、行政复议制度的主要内容 |
二、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行政诉讼法出台对行政复议制度的影响 |
一、统一规范部分行政复议制度 |
二、明确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原则 |
三、推动统一行政复议制度加快出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行政复议制度的统一:行政复议条例施行(1991-1998) |
第一节 行政复议条例的出台背景 |
一、作为行政诉讼法配套立法 |
二、实践发展呼吁统一立法 |
三、机构不健全与人员不足 |
第二节 行政复议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
一、行政复议条例的主要内容 |
二、行政复议制度的主要变化 |
三、配套制度的制定情况 |
第三节 行政复议制度的运行情况 |
一、行政复议机构设置情况 |
二、行政复议案件情况 |
三、对行政复议作用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行政复议法施行(1999-2006) |
第一节 行政复议法的出台背景 |
一、经验初步积累 |
二、问题逐渐显现 |
三、实践需求倒逼 |
第二节 行政复议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
一、行政复议法的主要内容 |
二、行政复议制度的主要变化 |
三、配套制度的制定情况 |
第三节 行政复议制度的运行情况 |
一、行政复议机构设置情况 |
二、行政复议案件情况 |
三、对行政复议作用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行政复议制度的新阶段: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施行(2007-2018) |
第一节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出台背景 |
一、行政争议多发 |
二、法治政府建设 |
三、和谐社会构建 |
第二节 行政复议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
一、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主要内容 |
二、行政复议制度的主要变化 |
三、配套制度的制定情况 |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修订对行政复议制度的影响 |
一、行政复议机关工作量增长明显 |
二、受案范围受到影响 |
三、审查标准更加严格 |
第四节 行政复议制度的运行情况 |
一、行政复议委员会和行政复议局试点情况 |
二、行政复议案件情况 |
三、对行政复议作用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行政复议制度变迁的评析与展望 |
第一节 行政复议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
二、行政体制从集权向放权转型 |
三、治理观念从人治向法治转变 |
第二节 行政复议制度变迁的特点 |
一、法律传统与法律移植双重影响 |
二、法治建设与经济政治发展互动 |
三、法制统一与制度创新冲突协调 |
四、程序司法化与行政法治化联动 |
五、制度设计与实施效果存在偏差 |
第三节 行政复议制度的未来展望 |
一、立足国情与借鉴经验 |
二、保障权利与监督权力 |
三、公正优先与兼顾效率 |
四、完善复议与诉讼衔接 |
五、加强理论与实践互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文化产业投资 |
1.2.2 文化产业融资 |
1.2.3 文化产业投融资 |
1.2.4 文献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论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文化产业 |
2.1.2 投融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融资理论 |
2.2.2 投资理论 |
2.2.3 技术效率理论 |
3 河南省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投融资状况 |
3.1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3.1.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
3.1.2 重大项目带动明显 |
3.1.3 产业集聚不断发展 |
3.2 河南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 |
3.2.1 政府 |
3.2.2 金融机构 |
3.2.3 资本市场 |
3.2.4 民间资本 |
3.3 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 |
3.3.1 政府投入力度不够 |
3.3.2 外资利用率低 |
3.3.3 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
4 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
4.1 评价模型 |
4.1.1 静态评价模型 |
4.1.2 动态评价模型 |
4.2 样本选取和数据处理 |
4.2.1 样本选择 |
4.2.2 指标选取 |
4.2.3 数据处理 |
4.3 投资效率分析 |
4.3.1 静态效率分析 |
4.3.2 动态效率分析 |
4.4 融资效率分析 |
4.4.1 静态效率分析 |
4.4.2 动态效率分析 |
4.5 实证结果总结 |
5 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发展的对策建议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 |
2.1.2 城乡一体化 |
2.1.3 城乡教育一体化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
2.2 相关理论分析 |
2.2.1 系统论 |
2.2.2 科学发展观 |
2.2.3 和谐社会理论 |
2.2.4 协调发展理论 |
2.2.5 教育公平理论 |
2.3 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 |
2.3.1 改革开放:城市义务教育优先发展 |
2.3.2 21世纪: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2.3.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
2.4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涵 |
2.4.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非一样化 |
2.4.2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质与量的关系 |
2.4.3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关系 |
2.4.4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全局化意识 |
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
3.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3.1.1 城乡义务教育的划分 |
3.1.2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1.3 指标体系的指标选择 |
3.1.4 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赋值 |
3.1.5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
3.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 |
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 |
4.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果 |
4.1.1 教育经费投入整体提高 |
4.1.2 城乡教学条件整体协调 |
4.1.3 城乡生均教师数量整体协调 |
4.1.4 城乡学生毕业率整体协调 |
4.2 存在的问题 |
4.2.1 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不均衡 |
4.2.2 城乡教师结构不合理 |
4.2.3 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
4.2.4 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 |
4.3 原因分析 |
4.3.1 城乡经济发展存在差距 |
4.3.2 城乡义务教育管理存在差距 |
4.3.3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存在差距 |
4.3.4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存在差距 |
5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加深文化理念融合,消除城乡隔阂 |
5.2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 |
5.3 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城乡协同发展 |
5.3.1 完善城乡教育管理制度 |
5.3.2 完善城乡中小学招生制度 |
5.4 优化师资配置,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 |
5.4.1 调整城乡教师人事管理方式 |
5.4.2 加强城乡教师互助交流 |
5.5 规范办学标准,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
5.5.1 推进城乡学校标准化建设 |
5.5.2 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
5.6 注重特殊人口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
5.6.1 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 |
5.6.2 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教育权利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2004年河南省经济展望能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形势下河南省甩挂运输发展与对策研究[D]. 黄小雅.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2]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D]. 全江涛. 河南大学, 2020(02)
- [3]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 朱佩佩. 郑州大学, 2020(02)
- [4]河南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化与对策研究[D]. 马唐敬.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5]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研究[D]. 于越.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6]基于灰色模型的河南省气象因素对玉米生产影响的量化分析[D]. 朱晓宵.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7]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李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复议制度变迁研究(1978-2018)[D]. 徐红军.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9]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效率研究[D]. 邵君婷.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5)
- [10]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策略研究[D]. 康雅丹.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