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雅澜[1](2020)在《大学生网络短视频的用户行为及其心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智能终端应用的普及,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短视频,因其信息承载量大,内容丰富,能够与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相契合,受到大众欢迎。全民化、移动化的短视频社交应用迅速兴起,并逐渐向各领域扩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着短视频行业的发展而产生重大变化。对国内外学界业界有关网络短视频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得出短视频从近几年内才开始发展繁荣,因此各界学者对短视频相关内容的研究时间较短,其主题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短视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短视频的传播特性与创新途径、短视频行业的存在问题与市场监管、短视频平台的营销模式及产业融合。学者对网络短视频有关用户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户的使用动机和用户满意度上,有关网络短视频用户持续使用心理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在以上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本文选用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网络短视频大学生用户的使用行为和持续使用心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以感知趣味理论、感知成本理论、社会临场理论为理论指导,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研究假设的基础模型,并整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使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提出研究假设并重新构建研究模型。通过运用SPSS软件对网络短视频大学生用户群体的使用行为和使用心理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以此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最后整合研究数据资料,总结得出大学生用户使用短视频时,平均时间在30分钟内的占比最高,碎片化观看占主要位置,使用场景与渠道均多元化,使用方式通常为固定观看、随机观看和被动观看并存,使用内容多偏向于娱乐性强的短视频,且追求娱乐性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用户观看短视频的主要动机。又由于短视频平台具有强大的社交基因,大学生用户通过短视频形式分享生活,能够强烈刺激其分享互动的意愿,并十分享受通过平台生产自己的意义和文化,并从中获得社群认同的过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大学生用户在使用短视频时产生的亲密临场感,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支撑,视频音频等形式使内容更具有叙事性,让用户更能产生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杨铠华,段艳艳[2](2018)在《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下学生挫折心理分析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的一大特色,它对学生的挫折心理影响较之一般高等院校更为为显着,结合警校大学生可能面临的挫折类型和具体挫折事件探讨其行为危害的特点。采取加强大学生挫折应对的自我监控能力,增强角色认同感,注意严格纪律与心理关爱相结合,提升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情绪认知和调节等措施减少公安院校学生挫折心理的负面影响。
王柳生[3](2017)在《青少年羞耻情绪的调节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情绪研究的深入,自我意识情绪引起关注。作为自我意识情绪之一,羞耻是个体意识到因自己、所属群体、重要他人的生物或社会属性、言行等违反了社会规则、内在价值观与期望,从而产生无能、自卑、沮丧等情绪体验的一种自我意识情绪。羞耻情绪的发生发展,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体现,可以促进个体良好品质的发展;它也是一种社会控制情绪,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目前,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羞耻情绪的功能具有破坏性与建设性两面性,过度羞耻与身心疾病有关,而羞耻情绪的缺乏容易导致个体品质失范与行为失检。因此,羞耻情绪的调节研究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现有羞耻情绪及其调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关注羞耻事件发生在自身而诱发情绪体验的自我羞耻情绪,多立足于羞耻破坏性功能视角,集中于自我羞耻情绪对个体心理与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比如“四极单面”平面型罗盘模型中的攻击性等。随着羞耻情绪研究的深入,研究逐渐呈现出由羞耻功能的破坏性关注转向建设性关注的趋势。虽然极少量研究关注到羞耻与消极性后果(如攻击性)、积极性后果(如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但是个体自我调节是否可以影响两者关系,并不清晰。即,基于羞耻破坏性与建设性视角,模拟的“四极双面”立体型罗盘扩展模型中“一极两面”部分(正面的亲社会性与负面的攻击他人)是否成立,缺乏直接证据。由于东方文化背景下“母亲”与“我”之间具有的特殊关系,因母亲的羞耻事情却诱发了自己羞耻体验的转移性羞耻研究可以体现自我意识情绪发展的文化因素,母亲相关的转移性羞耻情绪及其调节研究可以扩展羞耻研究领域。本研究分别采用开放问卷、量表、外显加工与内隐加工任务的行为实验,通过四个逐层递进的研究,考察了七至十二年级青少年自我羞耻与转移性羞耻情绪调节的基本特征,七年级青少年羞耻情绪调节的效果,以及对后续积极行为(亲社会倾向)、消极行为(攻击性)的影响,并且对自我羞耻与转移性羞耻情绪进行直接比较,从而验证所构建的羞耻情绪罗盘扩展模型中的“一极两面”部分。研究一,对500名七至十一年级青少年进行开放问卷测量、2238名七至十二年级青少年进行羞耻故事情境、认知情绪调节问卷测量,发现青少年羞耻情境下调节策略使用与性别、年级、学业水平有关。(1)女生在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积极重新关注、接受、反复回想、自我责备等策略评分显着高于男生,男生的责备他人策略评分显着高于女生。(2)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关注、积极重新评价、转换视角、接受、自我责备、反复回想策略的采用随年级上升呈现倒U形,责备他人策略呈现阶梯形,策略评分波峰基本落在初中高中学段过渡时期。(3)学业水平越高越采用适应性策略。研究二,选取重新计划、自我责备策略,以七年级青少年为被试,采用诱发-调节法,考察羞耻情绪的调节效果。研究发现,(1)策略的调节效果均处于中等水平,重新计划策略、自我责备策略可以增强青少年相同情境下的自我羞耻强度,也可以增强女生的转移性羞耻强度。(2)自我责备策略调节下,自我羞耻情绪强度、调节效应均比转移性羞耻更大,主要反映在女生行为羞耻、男生家庭羞耻方面。研究三,外显任务加工以重新计划、自我责备策略,内隐任务加工以自我责备策略进行调节,以七年级青少年为被试,考察羞耻情绪调节后对亲社会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1)策略对青少年自我羞耻情绪的调节不会影响外显与内隐亲社会倾向。(2)策略对某些情境下的转移性羞耻调节会增强女生外显亲社会倾向,特定情境下转移性羞耻调节后,女生的外显亲社会倾向显着高于男生;但是,转移性羞耻情绪调节不影响青少年内隐亲社会倾向。(3)自我责备策略调节下,转移性羞耻比自我羞耻更加能增强青少年的外显亲社会倾向,而两者的内隐亲社会倾向性不存在显着差异。研究四,外显任务加工以重新计划、自我责备策略,内隐任务加工以自我责备策略进行调节,以七年级青少年为被试,考察羞耻情绪调节后对攻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自我羞耻情绪在自我责备策略调节下,会增强青少年在独特与总体情境下的外显攻击性,内隐攻击性测量显示将自我评价为更不具有攻击性。(2)转移性羞耻经策略调节后,可以增强青少年总体情境下的外显攻击性,内隐攻击性测量显示青少年将自我评价为更具有攻击性。(3)自我羞耻与转移性羞耻经调节后,两者的外显攻击性没有显着差异,而内隐攻击性存在显着差异,青少年在自我羞耻情境下将自我评价为更具有攻击性。总体上,青少年羞耻情绪调节策略的采用与性别、年级、学业水平有关,以适应性策略为主;特定策略的调节效果与羞耻情境、自我或转移性羞耻类型有关,经自我调节后对亲社会倾向与攻击性的影响也因任务加工方式、羞耻类型而不同,调节能够有效地影响羞耻与行为关系,自我羞耻与转移性羞耻情绪的调节作用存在异同。本研究支持所构建的羞耻情绪调节罗盘扩展模型中“一极两面”部分,扩展模型兼顾了自我与转移性羞耻、攻击性与亲社会倾向的双面性。本研究发现为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的引导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自我发展。
刘艳丰[4](2017)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突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到就业挫折的困扰。文章从当前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入手,对大学就业挫折进行心理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战胜就业挫折,找出解决大学生就业挫折问题的主要调适途径,以此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唐小燕[5](2016)在《高校孤儿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十分重视孤儿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对孤儿大学生的学习费用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孤儿大学生是一特殊群体,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性格极为敏感,容易产生挫折心理。心理的健康,影响着孤儿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结合高校及在校的孤儿大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其挫折心理并找到有效的解决对策,值得高校学生工作者重视。
罗佳[6](2016)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急速变迁和快速转型,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而人的心理也随之波动翻转、跌宕起伏。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文化交织使人的心理方向愈加迷茫,社会各类问题的突发使人的心理感受愈加复杂,个体的具体遭受又不断引发新的心理困惑,这一切最终导致人的心理承受力不断降低,心理的幸福感与和谐感逐渐减少。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实施心理疏导,消除个体心理郁结、澄清心理困惑、转化心理态度、提升心理品质,帮助人们进行积极地心理疏通和心理引导,有助于人们以和谐健康的心理参与个体生活、参与社会,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整体稳定与发展。故而,本文以个体心理疏导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是什么”进行内涵与特征的阐述,“为什么”进行现实迫切性的回答,“怎么样”进行理论取向和规律遵循的学理论证,以及实施路径和方法技术的实践探索。总体来说,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系统筹划。除了绪论和结语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基本概述。主要从心理疏导的一般概念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特定概念解读,并这一概念与思想疏导、心理咨询、心理教育进行区分,以体现核心概念的准确性;同时,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理论基础把握;最后,从务虚与务实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方法与理念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进行了特征的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进行完整概述。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现实诉求。首先是来源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即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增强需要突出人性化的疏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扩展需要延伸疏导的不同形式。其次是来源于个体心理健康平衡的需要,通过心理疏通净化心理空间,通过心理引导改变偏激认知,通过心理调适减少负性情绪,通过价值引导消除价值观的迷茫。最后是来源于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时代变迁导致的社会心理失衡,需要进行心理调节;各类负面事件导致的社会焦虑,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弱化导致的心理危机,需要进行心理关爱;多重矛盾导致的社会治理困境,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价值取向。照顾到教育对象的主体诉求,坚持以尊重、聆听、理解和体谅为要求的人本取向;凸显良好关系对心理疏导实施的重要性,形成心理疏导中关系取向双向互动、支持鼓励和引导提升的层次结构;强调文化之于个体心理的多重影响,突出心理疏导中的文化取向,以先进文化为主导、吸收传统优秀文化素材、适当融入轻松积极的大众文化产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属性提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取向,要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并用先进价值理念引领和整合个人心理,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遵循规律。其一,从心理和思想的交互性、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联系性入手,提出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规律,只有在心理疏导中进行客观完整的分析,才能把握教育对象的真实状态。其二,从认知和情感的关系、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价值入手,提出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规律,只有在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状态下,才能促进个体心理的转变。其三,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既要帮助个体实现心理和谐与健康,更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规范,提出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规律,体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的价值目标。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实施路径。要增强心理疏导的作用效果,就需要将实施途径多样化、实施范围扩大化,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实施的立体网络。首先,依托日常生活,确立以人文关怀和心灵呵护为核心的心理疏导生活基础;其次,借助实践活动,利用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个体心理态度的转化和心理品质的提升,体现心理疏导的实践形式;再次,注重大众传媒,通过正面信息传播、正确价值观宣传的方式扩大心理疏导的媒介平台;最后,利用网络空间,发展线上线下积极互动、虚拟现实齐进、关注引导并存的心理疏导网络体系。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方法技术。心理疏导既需要借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较为成熟的方法,包括理论教育法、疏导教育法、激励教育法;也要总结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特殊方法,如以心理郁结清除和心理空间净化为目的的心理宣泄法,以融入情感、体现情感价值的情感感染法,还有促进个体身心放松、促进心理疏导实施的放松调节法,以及找准问题焦点、集中解决的重点突破法。而为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实施的科学化和有序化,也要也进行相关技术的探索,包括正确运用解释技术、合理使用面质技术、有效实施处理阻抗的技术。
程铭[7](2016)在《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有着远大的抱负和较高的期望,但由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他们难免会遇到学习、人际交往和就业等方面的种种挫折。而他们大都是父母宠爱的独生子女,是温室里的花朵,未经过风吹雨打,意志力较为薄弱,在遭受挫折时容易产生消极心理,甚至误入歧途。因此,提高大学生抗挫能力、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势在必行。同时,培育大学生的抗挫能力,需要潜心研究挫折的来源、对挫折的反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抗挫的原则和途径。这有助于揭示大学生挫折—抗挫发生发展的规律,提高高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立足于对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1—4年级大学生抗挫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抗挫折教育先进成果,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交叉学科的了解以及个案分析的方法,针对大学生抗挫能力现状,剖析其抗挫能力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抗挫能力培养的原则和途径。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阐释了该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概述,包括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的含义及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是针对1—4年级本科生的抗挫能力进行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大学生常见的挫折类型,揭示了大学生抗挫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根据第三部分的调查结果,从大学生自身、家庭、高校和社会解读其抗挫能力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的主要原则和途径。
王亮[8](2016)在《青年过激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应对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当代一些青年身上存在思想偏激、行为偏离社会规范的倾向,本文认为不仅要进行政治、法律上的分析,更要对青年过激行为进行心理分析,并且认为这样的分析对于拓展青年思想教育的研究领域,帮助当代青年化解影响精神状态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认真总结概括这一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明确了过激行为及青年过激行为的特殊性、心理分析及运用心理分析的基本原则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对近期社会上所发生的青年过激行为案例进行了综述,总结出了这些案例所具有的思维极端的偏狭性、暴躁易怒的攻击性和无视后果的盲目性等特点。以这些案例及其特点为研究对象,本文着重进行了对引发过激行为的心理要素分析。分析在两个层面上进行:一是分析了人格障碍是引发青年过激行为的基础要素,围绕与青年过激行为直接相关的偏执型、反社会型、冲动型三种人格障碍进行了展开的分析;二是分析了心理危机是引发青年过激行为的深层要素,从自我认同混乱引发内心冲突,消极情绪积累引发理智失控,压力处理不当引发心态变形,结果价值失范引发意向迷乱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之后又强调了青年过激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心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基于对心理要素的理性分析,本文的最后部分在化解青年过激行为上提出了心理调控的基本思路。主张要强化自我意识上的理性引导,从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辩证的思维方法以及坚强的意志力上阐述了理性引导的基本方向;同时强调要合理应对各种各样的环境影响,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引导外部压力转为进取的动力,抵制不良社会因素的恶性诱导;特别是要积极开展对青年的健康心理辅导,认清心理辅导在化解过激行为上的积极作用,以适宜的方式宣泄问题青年的过激性情绪,以正面的引导增强他们抗压耐挫的能力,从而使心态回归正常,遏制过激行为的发生。
钟小燕,朱全飞,李娟[9](2015)在《高校贫困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差异等原因,导致一部分家庭处于贫困线上。这些家庭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不仅遭遇经济上的压力,而且面临学业和人际交往的困难,导致一部分学生心理极为脆弱。为了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必须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给予帮助。文章根据我国贫困大学生现状,详细分析大学生由于贫困产生的心理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策略,希望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金新元[10](2013)在《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与教育对策探索》文中提出大学生,一个正处于由青少年向成年人转变的特殊时期。他们有着尚未发育成熟的特殊心理。由于目前改革的不断深化,加上竞争的日益激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不仅使他们心里很容易产生挫折,而且也给他们在学习生活方面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挫折心理形成的诸多原因,希望以此作为借鉴和着手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采取积极的教育对策,使大学生的挫折心理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网络短视频的用户行为及其心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与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综述与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理论目的与意义 |
1.3.2 实践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网络短视频概述 |
2.1.1 网络短视频的概念 |
2.1.2 网络短视频的特点 |
2.1.3 网络短视频的内容类型 |
2.1.4 网络短视频的发展现状 |
2.2 理论基础 |
2.2.1 技术接受模型(TAM) |
2.2.2 感知趣味理论 |
2.2.3 感知成本理论 |
2.2.4 社会临场理论 |
3 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
3.1 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
3.1.1 感知有用性 |
3.1.2 感知易用性 |
3.1.3 感知娱乐性 |
3.1.4 感知成本 |
3.1.5 富社交临场感 |
3.1.6 沉浸临场感 |
3.1.7 亲密临场感 |
3.2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4 数据描述与统计 |
4.1 样本情况描述 |
4.1.1 用户使用偏好特征 |
4.1.2 用户使用习惯特征 |
4.2 信度、效度 |
4.2.1 信度统计 |
4.2.2 效度统计 |
4.3 差异分析 |
4.3.1 性别在亲密临场感方面的差异 |
4.3.2 年级在各个变量上的差异 |
4.3.3 地域在持续使用意愿方面的差异 |
4.4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
4.4.1 成本与持续使用意愿不存在显着相关性 |
4.4.2 易用性对持续使用意愿不存在显着正向影响 |
4.5 假设检验 |
5 数据分析与讨论 |
5.1 用户主观规范方面 |
5.1.1 富社交临场感正向影响大学生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 |
5.1.2 沉浸临场感正向影响大学生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 |
5.1.3 亲密临场感正向影响大学生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 |
5.2 用户行为态度方面 |
5.2.1 感知娱乐性正向影响大学生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 |
5.2.2 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大学生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 |
5.3 用户影响方面分析 |
5.3.1 性格和看待问题方面影响 |
5.3.2 负面影响 |
5.4 假设不成立及原因 |
6 问题不足与建议 |
6.1 局限与问题 |
6.2 对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下学生挫折心理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大学生挫折心理和警务化管理研究综述 |
三、警务化管理下学生的挫折心理表现及危害 |
(一) 冲动、愤怒与盲目性并存 |
(二) 冷漠、虚荣与依赖性并存 |
(三) 焦虑、压抑与绝望感并存 |
四、公安院校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对策 |
(一) 发挥挫折教育中各要素的独特作用 |
(二) 加强大学生挫折应对的自我监控能力, 提高挫折应对质量 |
(三)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情绪认知, 掌握基本的情绪调节方法 |
(四) 增强警察角色认同感, 提升人文关怀 |
(3)青少年羞耻情绪的调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羞耻的研究 |
1 羞耻的定义 |
1.1 羞耻的国内学术定义 |
1.2 羞耻的国际学术定义 |
1.3 羞耻的内涵分析 |
1.4 转移性羞耻情绪 |
2 羞耻情绪的理论解释 |
2.1 羞耻的心理分析理论 |
2.2 羞耻的机能主义理论 |
2.3 羞耻的认知归因理论 |
2.4 羞耻的社会学视角 |
3 羞耻与内疚的关系 |
4 羞耻的发展研究 |
5 羞耻与攻击性关系的研究 |
5.1 相关理论解释 |
5.2 羞耻与攻击性关系的实证研究 |
6 羞耻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 |
6.1 承诺装置理论 |
6.2 羞耻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
7 羞耻情绪的文化特征研究 |
7.1 体验主体的文化差异 |
7.2 羞耻情境的文化差异性 |
8 自我羞耻与转移性羞耻的比较研究 |
9 羞耻的研究方法 |
9.1 量表测评范式 |
9.2 实验研究范式 |
第二章 情绪调节的研究 |
1 情绪调节的内涵 |
2 情绪调节的Gross过程模型 |
3 情绪的调节策略 |
3.1 情绪调节策略的分类 |
3.2 情绪调节具体策略的研究 |
第三章 羞耻情绪的调节研究 |
1 理论解释 |
1.1 罗盘模型 |
1.2 自我重塑理论 |
2 相关实证研究 |
3 羞耻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 |
3.1 问卷自评法 |
3.2 诱发-调节法 |
第四章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 研究问题 |
2 研究思路 |
3 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
第五章 研究1青少年羞耻情绪调节的策略与特征 |
1 引言 |
2 方法 |
2.1 被试 |
2.2 材料 |
3 结果 |
3.1 基于质性材料的结果分析 |
3.2 基于问卷测量的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羞耻情绪的分析 |
4.2 羞耻情境下的调节策略分析 |
4.3 羞耻与调节策略的关系 |
5 结论 |
第六章 研究2 青少年羞耻情绪的调节效果 |
1 引言 |
2 实验2a青少年自我羞耻情绪的调节效果 |
2.1 目的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3 实验2b青少年转移性羞耻情绪的调节效果 |
3.1 目的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4 实验2c自我羞耻与转移性羞耻的调节效果的比较 |
4.1 目的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结论 |
5 总讨论 |
6 结论 |
第七章 研究3青少年羞耻情绪调节影响亲社会倾向的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3a青少年自我羞耻情绪调节影响外显亲社会倾向的研究 |
2.1 目的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3 实验3b青少年转移性羞耻情绪调节影响外显亲社会倾向的研究 |
3.1 目的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4 实验3c自我羞耻与转移性羞耻情绪调节影响外显亲社会倾向的比较 |
4.1 目的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结论 |
5 实验3d青少年自我羞耻情绪调节影响内隐亲社会倾向的研究 |
5.1 目的 |
5.2 方法 |
5.3 乡彗果 |
5.4 讨论 |
5.5 结论 |
6 实验3e青少年转移性羞耻情绪调节影响内隐亲社会倾向的研究 |
6.1 目的 |
6.2 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6.5 结论 |
7 总讨论 |
8 结论 |
第八章 研究4青少年羞耻情绪调节影响攻击性的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4a青少年自我羞耻情绪调节影响外显攻击性的研究 |
2.1 目的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3 实验4b青少年转移性羞耻情绪调节影响外显攻击性的研究 |
3.1 目的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4 实验4c自我羞耻与转移性羞耻情绪调节影响外显攻击性的比较 |
4.1 目的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结论 |
5 实验4d青少年自我羞耻情绪调节影响内隐攻击性的研究 |
5.1 目的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结论 |
6 实验4e青少年转移性羞耻情绪调节影响内隐攻击性的研究 |
6.1 目的 |
6.2 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6.5 结论 |
7 总讨论 |
8 结论 |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与结论 |
第九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
1 综合讨论 |
1.1 青少年羞耻情绪调节的基本特征 |
1.2 青少年羞耻情绪的调节效果 |
1.3 青少年羞耻情绪调节后对行为倾向的影响 |
1.4 自我羞耻与转移性羞耻调节的比较 |
2 研究价值与创新 |
2.1 研究价值 |
2.2 研究创新 |
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4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青少年羞耻事件及调节策略的开放问卷 |
附录2 青少年羞耻事件故事情境 |
附录3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 |
附录4 虚拟故事情境的素描图片 |
附录5 亲社会倾向量表 |
附录6 攻击性量表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学生面对就业挫折的表现 |
1.1 焦虑烦躁 |
1.2 固执 |
1.3 自卑怯懦 |
2 大学生就业挫折的原因分析 |
2.1 个体因素 |
2.2 家庭因素 |
2.3 社会因素 |
3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途径 |
3.1 合理认知就业挫折 |
3.2 提高就业挫折承受力 |
3.3 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 |
3.4 学校加强就业挫折心理健康教育 |
(5)高校孤儿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孤儿大学生挫折心理的产生原因 |
(一) 物质经济的匮乏 |
(二) 学习方面的压力 |
(三) 人际交往的不顺 |
(四) 情感交流的失败 |
二、孤儿大学生挫折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 |
(一) 学习上的不利影响 |
(二) 人际交往中的不利影响 |
(三) 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 |
三、孤儿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教育对策 |
(一) 加大学校资助力度, 减轻孤儿大学生的经济压力 |
(二) 建立宿舍、班级、学院、学校“四位一体”心理疏导体系 |
(三) 提升孤儿大学生的自我认知,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
(四) 拓展校园活动, 帮助孤儿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
(6)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简要评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基本概述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内涵解读 |
(一) 心理疏导的概念释义 |
(二) 概念拆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究竟是什么 |
(三) 概念辨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不是什么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指导思想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重要理论基础 |
(三) 心理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直接理论基础 |
(四) 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知识来源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显着特征 |
(一) 务虚与务实的统一 |
(二)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三) 方法与理念的统一 |
(四)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现实诉求 |
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增强,需要突出人性化的心理疏导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扩展,需要延伸疏导的不同形式 |
二、促进个体心理平衡健康的需要 |
(一) 心理空间的阻塞,需要进行心理疏通 |
(二) 个体认知的偏激,需要进行心理引导 |
(三) 情绪体验的负性,需要进行心理调适 |
(四) 价值观的迷茫,需要进行价值引导 |
三、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 |
(一) 时代变迁导致的社会心理失衡,需要进行心理调节 |
(二) 各类负面事件导致的社会焦虑,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
(三) 社会支持弱化导致的心理危机,需要进行心理关爱 |
(四) 多重矛盾导致的社会治理困境,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价值取向 |
一、人本取向 |
(一) 心理疏导坚持人本取向的依据 |
(二) 心理疏导人本取向的具体要求 |
二、关系取向 |
(一) 心理疏导坚持关系取向的重要意义 |
(二) 心理疏导关系取向的层次结构 |
三、文化取向 |
(一) 心理疏导坚持文化取向的可能性 |
(二) 心理疏导文化取向的内容表现 |
四、社会取向 |
(一) 心理疏导坚持社会取向的必要性 |
(二) 心理疏导社会取向的基本要求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遵循规律 |
一、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规律 |
(一) 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含义 |
(二) 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缘由 |
(三) 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要求 |
二、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规律 |
(一) 认知与情感关系律 |
(二) 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价值律 |
(三) 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实践律 |
三、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规律 |
(一) 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含义 |
(二) 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实现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实施路径 |
一、依托日常生活 |
(一)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疏导何以必须 |
(二) 日常生活中心理疏导的特点 |
(三) 日常生活中心理疏导的实施要求 |
二、借助实践活动 |
(一) 实践活动之于心理的积极作用 |
(二) 心理疏导的实践活动形式 |
(三) 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心理疏导的原则和要求 |
三、注重大众传媒 |
(一) 大众传媒及其特点 |
(二) 大众传媒对个体心理的主要影响 |
(三) 构建大众传媒影响中的心理疏导机制 |
四、利用网络空间 |
(一) 网络空间的基本理解 |
(二) 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心理疏导的独特作用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网络空间中进行心理疏导的策略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方法与技术 |
一、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方法的借鉴 |
(一) 理论教育法 |
(二) 疏导教育法 |
(三) 激励教育法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特殊方法的提炼 |
(一) 心理宣泄法 |
(二) 情感感染法 |
(三) 放松调节法 |
(四) 重点突破法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技术的探索 |
(一) 正确运用解释技术 |
(二) 合理使用面质技术 |
(三) 有效实施处理阻抗的技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7)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 |
1.3.2 国外研究 |
1.3.3 简评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概述 |
2.1 挫折 |
2.2 抗挫与抗挫能力 |
2.3 大学生抗挫能力及其培育 |
2.4 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的重要意义 |
2.4.1 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
2.4.2 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
2.4.3 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是他们通往成功的桥梁 |
3 大学生抗挫能力现状 |
3.1 大学生抗挫能力现状问卷调查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问卷设计 |
3.1.3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3.2 大学生常见的挫折类型 |
3.2.1 人格完善挫折 |
3.2.2 生活挫折 |
3.2.3 学习挫折 |
3.2.4 人际交往挫折 |
3.2.5 家庭挫折 |
3.2.6 情感挫折 |
3.2.7 就业挫折 |
3.3 大学生抗挫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对待挫折的态度消极 |
3.3.2 遭遇挫折时行为失当 |
4 大学生抗挫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
4.1 大学生自身抗挫身心不佳,主体基本失缺 |
4.1.1 生理缺陷 |
4.1.2 心理欠缺或冲突 |
4.1.3 主体地位未能充分发挥 |
4.2 家庭抗挫教育存在偏颇 |
4.3 高校抗挫教育存在不足 |
4.3.1 指导少,效果差,组织管理未完全到位 |
4.3.2 存在认识错误,适度、适量和适时问题未能合理解决 |
4.3.3 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
4.3.4 评价体系不科学,评估不全面 |
4.4 社会环境因素的消极影响 |
5 加强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的主要原则和途径 |
5.1 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
5.1.1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5.1.2 渗透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5.1.3 求实性原则 |
5.1.4 针对性原则 |
5.2 激发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
5.2.1 深化对挫折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
5.2.2 全面认识和评价自我,合理调整期望值 |
5.2.3 对挫折进行正确归因 |
5.2.4 磨练坚强意志,增强挫折承受力 |
5.2.5 建立抗挫心理防御机制和调节机制 |
5.2.6 学会运用多种多样的抗挫方法 |
5.3 发挥家庭的助推作用 |
5.3.1 转变落后教育观念 |
5.3.2 以身示范,发扬民主 |
5.3.3 创设“逆境”,培养孩子坚强刚毅品质 |
5.4 牢固高校的主导作用 |
5.4.1 强化抗挫教育经费、计划、组织和管理制度建设 |
5.4.2 丰富抗挫教育内容 |
5.4.3 拓宽抗挫教育途径,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
5.4.4 对抗挫教育进行全面评估和过程、结果考核 |
5.5 重视社会的正面导向作用 |
5.5.1 利用社会媒体的积极影响 |
5.5.2 采取措施减轻就业压力 |
5.5.3 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8)青年过激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基本框架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1.3.2 论文的基本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2 青年过激行为与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 |
2.1 过激行为 |
2.1.1 过激行为的概念 |
2.1.2 过激行为的特殊性 |
2.2 心理分析 |
2.2.1 心理分析的内涵及作用 |
2.2.2 运用心理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
3 青年过激行为的案例综述 |
3.1 案例的搜集方式和范围 |
3.2 案例中体现的青年过激行为特点 |
3.2.1 思维极端的偏狭性 |
3.2.2 暴躁易怒的攻击性 |
3.2.3 无视后果的盲目性 |
4 引发青年过激行为的心理要素分析 |
4.1 人格障碍是引发青年过激行为的基础要素 |
4.1.1 偏执型人格障碍 |
4.1.2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
4.1.3 冲动型型人格障碍 |
4.2 心理危机是引发青年过激行为的深层要素 |
4.2.1 自我认同的混乱引发内心冲突 |
4.2.2 消极情绪积累引发理智失控 |
4.2.3 压力处理不当引发心态变形 |
4.2.4 结果价值失范引发意向迷乱 |
4.3 青年过激行为的发生是各种不良心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4.3.1 各种不良心理要素相互作用恶化病变心态 |
4.3.2 外界诱发因素通过各种不良心理要素的综合影响而起作用 |
5 化解青年过激行为的心理调控 |
5.1 强化青年自我意识教育上的理性导向 |
5.1.1 以科学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思想追求 |
5.1.2 以辩证的思维方法对待生活中的变故 |
5.2 合理应对各种各样的环境影响 |
5.2.1 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 |
5.2.2 引导外部压力转为进取动力 |
5.2.3 抵制不良社会因素的恶性诱导 |
5.3 积极开展对青年的心理健康辅导 |
5.3.1 认清心理健康辅导在化解青年过激行为上的积极作用 |
5.3.2 以适宜的方式宣泄过激情绪 |
5.3.3 以正面的引导增强抗压耐挫的能力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与教育对策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 |
1. 客观原因。 |
2. 主观原因。 |
二、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
1. 社会和政府应积极努力将外部环境改善好以减少大学生受挫的可能性。 |
2.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教育和引导。 |
三、同时调动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积极协同作用 |
四、引导大学生们进行自我调节 |
1. 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设定正确的生活目标是作为 |
2. 通过实践不断加强锻炼。 |
3. 积极寻求心理咨询。 |
四、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网络短视频的用户行为及其心理分析[D]. 李雅澜.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2]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下学生挫折心理分析与对策[J]. 杨铠华,段艳艳.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8(05)
- [3]青少年羞耻情绪的调节研究[D]. 王柳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分析[J]. 刘艳丰.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02)
- [5]高校孤儿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 唐小燕.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07)
- [6]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D]. 罗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7]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研究[D]. 程铭.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8]青年过激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应对研究[D]. 王亮. 辽宁工业大学, 2016(07)
- [9]高校贫困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J]. 钟小燕,朱全飞,李娟. 考试周刊, 2015(77)
- [10]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与教育对策探索[J]. 金新元. 教育教学论坛, 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