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农村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叶冰琪[1](2021)在《乡村综合治理视域下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研究 ——以W县N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刘芳[2](2021)在《龙口市A镇农村财务托管中心运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农村经济管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引起了基层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对促进农村经济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模式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比较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规范农村财务管理行为,维护村民合法权益,保障村集体资产资金安全,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减少腐败现象,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壮大,此模式的运行中也存着一些问题,如个别村干部侵占村集体资产、财务公开和监督不到位,村级账目混乱、财务风险增加,激化干群矛盾,影响农村经济和乡村治理的发展。本文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对龙口市A镇农村财务托管中心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用数据分析发现A镇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着财务人员素质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监督不到位、农村“三资”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深入剖析其原因,从而提出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积极落实财务公开,拓宽财务审计监督渠道,增强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模式,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完善A镇的农村财务托管,科学推动农村财务管理的变革,形成良好的托管文化,维护村民的集体利益。
庞羽[3](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三资”管理研究 ——以陕西杨陵T村为例》文中提出农村“三资”管理是我国农业发展中必须不可少的一个管理环节,在农村生产、生活都离不开“三资”,农村“三资”管理就是农村集体资金、集体资产、集体资源的管理。我国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农村所要承担的任务是非常重要且艰巨的,并且报告指出我国小康社会想要建设成功、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想要完全建设成功,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亦是实现中华民族复性、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兼具现实和历史两个重大意义。因此处理好农村“三资”管理问题,就是解决好社会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本论文主要选取了杨陵区T村为例,分析了其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成因,提出了改善和完善T村农村“三资”管理的对策。论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选取了杨陵区T村农村“三资”管理个例,在以明确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内涵与相关理论概述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及交谈,贴近农民群众来进一步了解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中,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在通过分析宝鸡市J村、杨凌示范区X村的农村“三资”管理先进做法后,根据问题成因,从制度、管理、监督追责、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陕西杨陵T村农村“三资”管理的方法与途径,并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严格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以乡镇财政所为依托,成立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和农村财务审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一村一组一账”制度,完善集体资产与集体资源登记工作,减少集体“三资”流失,用制度来管控、约束相关工作人员及其行为;二是加强“三资”管理队伍建设,在乡镇层面就是要充实基层财政所工作队伍,硬件软件同时提升,在农村就是要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的素质,定期对其进行财务知识培训,通过学习最新“三资”管理知识来提升专业水平,提高镇村干部及广大农民群众对“三资”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三是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加大财务公开力度,增加上级部门监督、村监会内部监督以及外部的村民民主监督,对于违规行为要加强追责、严肃处理;四是社会经济同步发展,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两手抓,发展本村特色展业,盘活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美化农民生活环境,使农民生活富裕,农村更加宜居,从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范颖杰[4](2020)在《J市S镇村级财务管理模式转换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为农村资金提供高效率的保障,模式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村级财务管理的是集体资产,而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在村民集体手中。所以,无论从资金性质,还是管理方式来说,村级财务管理都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本研究以J市S镇村级财务管理模式改革为背景,从“双代管模式”转型升级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模式”。改善了村镇关系,加强了监督效用,有效助推了村民自治的多元化发展。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为辅助分析工具,调查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结合前面的理论研究,提出自己关于改善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模式”存在以下问题:多部门联合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农村基层财务人员配置薄弱,代理会计流动性大;财务公开不规范;会计核算不合规;农村干部贪污腐败问题仍然存在;村民对村级事务参与度不高。根据理论分析与实际调研,本文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明确划分各部门责任;加强村财会人员队伍建设;切实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建全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作用;加强村民有效自治,发展民主协商决策。
陈欣[5](2020)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研究 ——以江西省D县为例》文中认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资产、资金、资源)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领域,也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环节。近些年,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基层反腐倡廉工作的的深入开展,D县内发生的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腐败案件不断增多,部分村干部利用职权借机捞取利益,损害村集体利益,暴露出D县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领域存在的管理不规范、监督不严格等诸多问题。因此,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问题研究,既是深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内在要求,更是巩固党在基层执政基础的有力保障。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有关概念及内部控制理论、村民自治理论、协同治理理论。随后,介绍了 D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现况、做法及成效。接着,总结了 D县农村“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中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到位、村务公开不到位、民主监督不到位、监管职责不明晰等问题,并分析形成原因。随后,阐述了各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经验做法并提出经验借鉴,通过村民自治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内部控制理论的视角,提出完善体制机制、发挥村民监督作用、加强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对策建议。
王庆[6](2020)在《衡阳县村级财务审计研究》文中认为进入新时代,中央和各地政府把对“三农”的重视程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更是空前少有;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对新时期农村财务审计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由于历史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我国基层政治体制的束缚,加上村级会计财务不完整,村级财务制度不规范,村务公开不透明,乡镇财政所监督不到位,导致村级“三资”管理漏洞多、风险高、村民意见大。因此,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够有效盘清集体资产,理清集体账目,透明群众心底,对于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深化农村财务改革、防范农村财务管理风险、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衡阳县村级财务审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衡阳县村级财务审计现状、村级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学习国内村级财务审计先进经验,提出衡阳县村级财务发展建议。首先,论文学习了国内外村级财务审计的相关文献,明确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其次,论文对村级财务、村级财务管理、村级财务审计进行了界定,归纳总结了与村级财务审计相关的委托代理理论、集权与分权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第三,论文从衡阳县当前村级财务审计原则、关系、环节的做法进行了现状分析。第四,论文对衡阳县村级财务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发现衡阳县村级财务审计在审计合力、审计制度、审计环境、审计效果方面的问题;论文从村级财务审计认识不高、机制不完善、要素供给不足和缺乏权威性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通过学习国内村级财务审计的先进经验,结合衡阳县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实际,从加强村级审计组织领导、引入村级财务管理第三方审计制度,加强村级财务审计要素投入和完善村级财务审计民主监督机制提出了衡阳县村级财务审计的建议。
宋澜[7](2020)在《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是实现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发动决战的最后一年。随着我国“四化”的不断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着的发展成效,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发展中的“短板”,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行为,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维护地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法和系统分析法对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及成效进行了分析,发现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如:促进了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一定程度的提升了党员廉政水平,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等。但是,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以及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缺乏责任追究制度,缺乏考核评价机制,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等问题;第二,在政府方面存在乡镇政府重视不够,力量投入不足,委托代理机构性质不明确,“县、乡、村”三级管理模式存在工作不顺畅等问题;第三,在村集体方面存在村集体缺乏专业的会计人员,不能按时进行账务的结报,“三资”管理不规范,村务公开不规范等问题;在村民个体方面存在村民参与意识弱的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通过运用科学的理论分别从制度建设、地方政府、村集体和村民个人提出了管理建议,如:完善“三资”管理制度;强化地方政府的领导作用;优化村集体管理能力和加强村民舆论监督能力。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第一是理论创新,通过实地调研,从县乡农经站了解昌黎县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运用管理学相关理论提出了完善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建议;第二是研究角度的创新,本文通过对昌黎县制度建设、政府工作方面、村集体工作方面和村民自身等角度剖析了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三资”管理的对策。
董乐[8](2020)在《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中央财政的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涉农资金投入越来越多,然而在实践中农村财务工作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些惠农支农政策没有落实到位、有的村干部侵吞侵占集体资产、农村会计监督职能弱化、财务公开落实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地区稳定和乡村治理水平提高的不利因素,亟待解决。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全国各地一直在对农村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探索。目前多数农村实施的是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即在确保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收益权(“四权”)不变的基础上,在坚持代理自愿原则的前提下,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表决同意,村委会与乡镇委托代理机构签订全面的会计委托服务协议,由委托代理机构对村级财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五统一”)管理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该制度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现状,经实践证明是解决以往农村财务管理诸多问题的有效方式,在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完善。本文选择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为研究对象,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官僚制理论作为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石家庄市部分地区自发产生一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新形式——“村财乡代管”,2005年开始逐步有序过渡为较成熟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截止到2015年底,石家庄市有15个县(市、区)实行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涉及142个乡镇2789个村,占乡村总数的69%和71%。这些县(市、区)通过实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加强了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提升了农村财务规范化程度。笔者在L镇、S镇、Y镇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地研究,并对石家庄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工作人员、Q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工作人员、Q区L镇、S镇、Y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这几个主要的群体,开展关于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运行情况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委托方财务人员--村报账员精力和素质不能满足业务需求,委托方财务公开落实不到位,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在乡镇对村考核体系中占比低,委托代理机构人员配置不足且工作成效差异大,委托代理机构代理的村集体“三资”内容不全面,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配套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深入分析得出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委托方财务人员选拔困难且培养机制不健全,农村两委干部利用信息不对称规避监督,镇村两级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重视程度不够,委托代理机构考核细则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委托代理机构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委托代理机构及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从以下六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健全委托方人才引进和财务人员培养机制,多渠道强化对村级财务活动的监督,提高镇村两级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完善委托代理机构考核细则和激励机制,开展清产核资并完善委托代理机构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对村级财务活动的监管合力。分析农村财务发展历程,可以确定的是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实行有内在必然性,但作为一项创新的制度,运行中出现一些问题也在所难免。本文期望能给石家庄市及其他情况类似的地区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提供有益借鉴,促进这一制度更好发挥作用,从而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让农民受益。
柳泽凡[9](2020)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村干部职业化研究 ——以苏州市G村为例》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基层治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议题。历史上乡村基层治理模式总是处于在不断调整和持续变迁的过程中。“皇权不下县”、“双轨政治”、“国家政权内卷化”、“整体性治理”、“乡政村治”、“分利秩序”等概括,体现了不同时期特有的基层治理模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且将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而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则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多次强调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多地地方政府也积极制定和规划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和相应路径,以完成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转型。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强调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许多东部地区普遍出现了村干部职业化现象。职业化的村干部作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主体,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在城镇化和市场化的潮流中,在行政化力量的指引下,许多村干部的治理行为和管理方式逐渐向现代职业特征开始转变。基于对苏州市郊一个农村社区的调研,本文集中探讨村干部的职业化问题。首先,对当地的村级治理状况和村干部职业化现象进行详细描述与分析;其次,对村干部职业化的形成原因进行初步总结;再次,分析了村干部职业化对基层治理的影响;最后,对不同地区下职业化的村干部适用性和有效性问题进行了对比反思,并且对村干部职业化之后的乡镇行政力量和村民自治力量的有效平衡性进行了反思。经研究发现: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村级治理实践呈现出治理组织科层化、治理方式规则化和治理手段行政化等特征。同时政府强统筹的社会管理模式、密集频发的村庄内生性事务、稳定且丰厚的村干部工资待遇和充沛的村庄治理资源等现实条件有力地促使了村干部职业化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大量年轻的、有学历、专业能力较强的村干部群体成为了新时期村庄职业化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大多具有现代职业意识,工作方式呈现出规范性和正式性的特征,尤其排除传统乡土社会的熟人逻辑和感情关系;坐班制、考核制、留痕制等成为了他们日常工作的常态。同时村干部工作大多源于村庄公共事务和上级政府委派的行政任务,并且受到基层政府的管理和监督。在村干部职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职业化的村干部对基层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利之处在于村干部行为被规约在既有制度框架之内,其工作遵循制度化和正式化的原则,实现了村级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同时使得村级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其中村级承接行政任务的能力、村庄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村级财务管理的能力将不断提升。但是,不利影响在于村干部队伍的行政化程度较深,容易造成村级治理中的行政力量消解村民自治。同时职业化的村干部身份和行为逻辑忽视了村民的个体性需求,不能有效完成群众性工作,因而呈现出干群关系疏离的治理困境。
张秀卿[10](2020)在《A县农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反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当前形势下,必须着力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强化权力制约监督体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农村“两委”干部作为最基层的工作人员,肩负着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各项任务的完成以及带领农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对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农村发展能力至关重要。但是,随着党中央不断加大力度实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与农业的发展,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筹备各项有益农村或农业发展的项目,这些举措均让农村“两委”干部职位成为抢手的“香饽饽”,农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也愈演愈烈,研究农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的原因,降低农村“两委”违纪违法的发生率,妥善处理农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使农村“两委”干部发挥“领头羊”和“主心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本文在学习和研究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A县11年来344例农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为基础数据,以破窗理论、寻租理论和公平理论为分析工具,深入分析了A县农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年度分布、档次类型、文化程度、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归纳了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窝案串案不断上升、贪污受贿行为接连不断的特点,查找了农村干部综合素质偏低、廉政教育不足、管理体制不顺、查处力度不够、监督制约软化、社情舆论淡漠等违纪违法问题产生的原因,梳理了浙江、河南、江苏、山东治理基层违纪违法问题的五条可供借鉴的经验即整合优化基层监察系统人员力量、开展涉农资金项目专项巡查工作、进一步融合拓展党风廉政“教育链”、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问题、搭建信息公开网络助力权力监管,在借鉴这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降低农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率的主要措施即提高农村“两委”干部素质、加强村干部廉政文化教育、完善村级管理体制、加大违纪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监督制约和社会引导。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是概括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阐述本文主要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着重对相关概念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第三部分为现状与原因分析,主要通过对A县农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现状特征进行阐述,剖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为外地经验借鉴,梳理了国内四个地区治理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有益经验;第五部分为对策,针对A县实际情况,通过借鉴外地的有益经验,提出解决A县农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若干对策;第六部分为结论,总结了全文,指出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关于农村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农村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龙口市A镇农村财务托管中心运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三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二 农村财务管理 |
三 农村会计委托代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 委托代理理论 |
二 内部控制理论 |
三 产权理论 |
四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节 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类型 |
一 村账村管模式 |
二 村会计委派制模式 |
三 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模式 |
四 村镇双代管模式 |
第三章 龙口市A镇农村财务托管中心运行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龙口市A镇基本概况 |
第二节 龙口市A镇农村财务托管中心的基本业务 |
一 日常村级资金审批与管理 |
二 村级收支单据的审核及财务处理 |
三 村级资产资源及合同的管理 |
四 村级债权债务的管理 |
五 清产核资与例行审计 |
第三节 龙口市A镇农村财务托管实施成效解析 |
一 规范农村财务管理行为,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
二 保障村集体资产资金安全,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
三 减少腐败现象,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
第四章 龙口市A镇农村财务托管调研所揭示的问题 |
第一节 财务人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
一 农村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 |
二 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人员配备不足 |
第二节 财务公开及监督不到位 |
一 财务公开程度低 |
二 财务监督落实不到位 |
第三节 农村“三资”管理不规范 |
一 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
二 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三 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
第五章 A镇农村财务托管运行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A镇农村财务托管运行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A镇农村财务托管运行效果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三节 A镇农村财务托管运行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一 人员素质对运行效果有正相关的显着影响 |
二 管理制度对运行效果有正相关的显着影响 |
三 监督环节对运行效果有正相关的显着影响 |
四 领导重视程度对运行效果的影响不显着 |
第六章 龙口市A镇农村财务托管中心有效运行的建议 |
第一节 优化农村财务托管制度 |
第二节 完善财务人员管理体制 |
一 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
二 加强和稳定村级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
第三节 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 |
一 增强基层干部及村民的思想意识 |
二 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体系 |
第四节 完善落实监督管理制度 |
一 积极落实财务公开,保障村民监督权 |
二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拓宽监督渠道 |
第五节 增强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
一 注重硬件投入,完善信息化设施建设 |
二 加大对农村财务软件的开发力度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二:关于农村财务管理模式运行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与乡镇委托代理中心人员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三资”管理研究 ——以陕西杨陵T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文献评价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三资”管理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2.1 农村“三资”管理的定义 |
2.2 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相关理论 |
2.2.1 内部控制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政府职能理论 |
2.2.4 集体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三章 T村“三资”管理现状 |
3.1 T村概况 |
3.2 T村“三资”管理现状 |
3.2.1 集体资金村财镇管 |
3.2.2 集体资产及时清查统计 |
3.2.3 集体资源设置登记台账 |
3.3 T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2 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3 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T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4.1 管理制度缺失与执行不力并存 |
4.2 管理人员数量与质量有待提高 |
4.3 管理缺乏有效监督 |
4.4 现有“三资”缺乏有效利用 |
第五章 陕西其他村庄“三资”管理的经验借鉴 |
5.1 宝鸡市J村“三资”管理做法 |
5.1.1 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
5.1.2 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力度 |
5.1.3 加大文化输出力度 |
5.2 杨凌示范区X村“三资”管理做法 |
5.2.1 完善制度、加强人员建设 |
5.2.2 规范“三资”档案管理 |
5.2.3 大力发展多种现代化特色产业 |
5.3 对T村“三资”管理的经验借鉴 |
5.3.1 增强制度建设,加大监督力度 |
5.3.2 加大特色产业的发展 |
5.3.3 以清查为基础 |
5.3.4 提高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认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
第六章 完善杨陵T村“三资”管理对策建议 |
6.1 健全T村“三资”管理制度 |
6.1.1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
6.1.2 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
6.1.3 规范资源管理制度 |
6.2 加强T村“三资”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
6.2.1 镇财政所“三资”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
6.2.2 农村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
6.3 提高“三资”管理认识、加大监管力度 |
6.3.1 提高村民思想认识 |
6.3.2 执行“一村一组一账”制度加强监管 |
6.3.3 加大追责问责力度 |
6.4 社会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美化两手抓 |
6.4.1 发展T村特色现代化农业产业 |
6.4.2 利用互联网扩大影响力 |
6.4.3 保护T村自然环境 |
6.4.4 重塑T村人文环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T村农村“三资”管理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T村账务审计结论 |
附录 C 2019年T村6月-10月财务公布 |
附录 D 三资清查情况(资产) |
附录 E 三资清查情况(资源)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J市S镇村级财务管理模式转换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创新之处与研究困难 |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概念、模式和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 |
1、村级财务 |
2、村级财务管理 |
(二) 村级财务管理的模式 |
1、村级财务管理的发展历史 |
2、四种村级财务管理模式 |
(三) 理论基础 |
1、委托代理理论 |
2、内部控制理论 |
3、村民自治理论 |
4、乡村振兴理论 |
二、J市S镇村级财务管理模式转换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一) J市S镇基本情况介绍 |
(二) 从“双代管”模式向“会计委托”模式的转换 |
1、推进村级财务管理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
2、J市S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新模式的实施 |
(三) “会计委托”新模式出现的问题 |
1、多部门联合管理,工作效率不高 |
2、农村基层财务人员配置薄弱,代理会计流动性较大 |
3、财务公开不规范 |
4、会计核算不合规 |
5、农村干部贪污腐败问题仍然存在 |
6、村民对村级事务参与度不高 |
三、J市S镇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责任划分不明确,资金监管职责不清 |
(二) 村级财务管理队伍建设不到位 |
(三) 财务公开主体责任意识较弱,缺乏有效监管 |
(四)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
(五) 民主监督作用不强 |
(六) 村民自治体制行政化与低效率 |
四、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新模式运行的对策 |
(一) 明确划分各部门责任 |
(二) 加强村财会人员队伍建设 |
1、加强村财会人员队伍建设 |
2、制定人员薪酬管理机制,保持相对稳定 |
3、提高干部认识,加强财会人员继续教育 |
(三) 切实实行财务公开制度 |
1、细化财务公开制度 |
2、公开形式多样化 |
(四)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审计制度 |
1、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
2、规范工作流程、会计核算 |
3、健全村级财务核查和审计制度 |
(五) 加强监督管理作用 |
1、充分发挥村务监事会监督作用 |
2、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监督作用 |
(六) 加强村民有效自治,发展民主协商决策 |
1、结合实际,创新自治有效实现形式 |
2、 推进民主协商发展的有效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研究 ——以江西省D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廉政风险防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农村集体“三资” |
2.1.2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
2.1.3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部控制理论 |
2.2.2 村民自治权力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2.3 上述理论的相关性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
第3章 江西D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现状 |
3.1 江西D县基本情况介绍 |
3.2 江西D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建设现状 |
3.2.1 江西D县农村“三资”管理组织体制 |
3.2.2 江西D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的主要做法 |
3.3 江西D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成效 |
3.3.1 规范了农村“三资”管理 |
3.3.2 减少了腐败行为 |
3.3.3 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
第4章 江西D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江西D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
4.1.1 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风险 |
4.1.2 村务公开不到位的风险 |
4.1.3 民主监督不到位的风险 |
4.1.4 监管职责不明晰的风险 |
4.2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思想认识有偏差 |
4.2.2 基础工作不扎实 |
4.2.3 监管主体不到位 |
4.2.4 体制机制不通畅 |
第5章 国内其他地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借鉴 |
5.1 国内其他地区做法 |
5.1.1 威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做法 |
5.1.2 朔州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做法 |
5.1.3 泰兴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做法 |
5.2 经验借鉴 |
5.2.1 加强村务公开 |
5.2.2 加强民主决策 |
5.2.3 建立联动机制 |
5.2.4 创新监管方式 |
5.2.5 健全管理制度 |
第6章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协同防控建议 |
6.1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中加强政府部门间协同 |
6.1.1 明确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职责 |
6.1.2 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网络 |
6.1.3 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程序 |
6.1.4 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
6.2 发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中村民监督作用 |
6.2.1 提高村民参与治理能力 |
6.2.2 健全民主决策机制 |
6.2.3 加强村务公开力度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衡阳县村级财务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村级财务 |
2.1.2 村级财务管理 |
2.1.3 村级财务审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集权与分权理论 |
2.2.3 内部控制理论 |
3 衡阳县概况及其村级财务审计现状 |
3.1 衡阳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3.1.1 农业经济增长状况 |
3.1.2 城乡居民收入 |
3.1.3 农村集体经济状况 |
3.2 衡阳县村级财务审计做法 |
3.2.1 坚持村级财务审计原则 |
3.2.2 处理村级财务审计关系 |
3.2.3 统筹村级财务审计各环节 |
3.2.4 村级财务审计实施步骤及流程 |
4 衡阳县村级财务审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衡阳县村级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
4.1.1 村级财务审计没有形成合力 |
4.1.2 村级财务审计制度无模式可循 |
4.1.3 村级财务审计执行环境欠佳 |
4.1.4 村级审计工作效果不够明显 |
4.2 衡阳县村级财务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村级财务审计认识不高 |
4.2.2 村级财务审计机制不完善 |
4.2.3 村级财务审计要素供给不足 |
4.2.4 村级财务审计缺乏权威性 |
5 国内村级财务审计建设经验及启示 |
5.1 国内村级财务审计经验借鉴 |
5.1.1 浏阳市村级财务审计建设经验 |
5.1.2 双峰县村级财务审计建设经验 |
5.1.3 新宁县村级财务审计建设经验 |
5.2 国内村级财务审计经验启示 |
5.2.1 制定村级财务审计制度 |
5.2.2 保障村级财务审计要素 |
5.2.3 提升村级财务审计公信力 |
6 完善衡阳县村级财务审计的对策建议 |
6.1 强化村级财务审计组织领导 |
6.1.1 提高村级财务审计思想认识 |
6.1.2 明确村级财务审计责任主体 |
6.1.3 完善村级财务审计内控制度 |
6.2 引入村级财务管理第三方审计制度 |
6.2.1 严把第三方审计机构资格准入关 |
6.2.2 落实第三方审计机构责任清单 |
6.2.3 保障第三方审计主导地位 |
6.3 加强村级财务审计要素投入力度 |
6.3.1 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经费保障 |
6.3.2 加大村级财务审计教育培训 |
6.3.3 建立稳定的村财务审计队伍 |
6.4 完善村级财务审计民主监督机制 |
6.4.1 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监管 |
6.4.2 推进村级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 |
6.4.3 强化村级财务审计结果转化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衡阳县村级财务审计调查问卷 |
致谢 |
(7)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2.1.2 农村集体“三资” |
2.1.3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集权与分权理论 |
2.2.3 内部控制理论 |
2.2.4 腐败经济学理论 |
第三章 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及成效分析 |
3.1 昌黎县基本经济现状分析 |
3.2 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现状分析 |
3.2.1 农村集体资金现状 |
3.2.2 农村集体资产现状 |
3.2.3 农村集体资源现状 |
3.3 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做法 |
3.3.1 昌黎县资金管理做法 |
3.3.2 昌黎县资产管理做法 |
3.3.3 昌黎县资源管理做法 |
3.4 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成效 |
3.4.1 实现“三资”保值与增值 |
3.4.2 推进“三资”民主化管理 |
3.4.3 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壮大 |
3.4.4 提升农村党建廉洁水平 |
第四章 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制度建设方面 |
4.1.2 政府工作方面 |
4.1.3 村集体方面 |
4.1.4 村民个体方面 |
4.2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制度建设不完善 |
4.2.2 地方政府不够重视 |
4.2.3 村集体职能缺位 |
4.2.4 村民参与意识弱 |
第五章 完善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5.1 完善集体“三资”管理制度 |
5.1.1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
5.1.2 创新考核评价体系 |
5.1.3 建立干部追责制度 |
5.2 强化地方政府领导作用 |
5.2.1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 |
5.2.2 提升委托代理效率 |
5.2.3 加强思想意识建设 |
5.2.4 强化监督指导作用 |
5.2.5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 |
5.3 优化村集体管理能力 |
5.3.1 提升“三资”管理效率 |
5.3.2 建立“三资”管理平台 |
5.3.3 加大“三资”公开力度 |
5.3.4 规范“三资”人员管理 |
5.4 加强民众监督能力 |
5.4.1 强化理财小组作用 |
5.4.2 提升村民监督能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目的和意义 |
1.目的 |
2.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文献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一)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概念界定 |
1.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及相关概念 |
2.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运行方式及对比 |
(二)理论基础 |
1.信息不对称理论 |
2.委托代理理论 |
3.官僚制理论 |
二、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实施现状 |
(一)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实施情况 |
1.确定委托代理机构明确工作内容 |
2.制定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配套制度 |
3.积极推广财务电算化 |
(二)实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取得的成效 |
1.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 |
2.预防和减少基层腐败 |
3.提升农村财务规范化程度 |
三、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存在的问题 |
1.委托方财务人员..村报账员精力和素质不能满足业务需求 |
2.委托方财务公开落实不到位 |
3.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在乡镇对村考核体系中占比低 |
4.委托代理机构人员配置不足且工作成效差异大 |
5.委托代理机构代理的村集体“三资”内容不全面 |
6.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配套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 |
(二)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委托方财务人员选拔困难且培养机制不健全 |
2.农村两委干部利用信息不对称规避监督 |
3.镇村两级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重视程度不够 |
4.委托代理机构考核细则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
5.委托代理机构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
6.委托代理机构及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
四、完善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对策 |
(一)健全委托方人才引进和财务人员培养机制 |
1.想方设法吸引人才到农村任职 |
2.制定实施村级财务人员培训计划 |
(二)多渠道强化对村级财务活动的监督 |
1.创新公开方式推动财务公开落到实处 |
2.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作用 |
3.探索农村财务审计新机制 |
4.发挥监察监督和巡察制度的威慑力 |
(三)提高镇村两级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1.提高乡镇干部的重视程度 |
2.提高村两委干部的思想认识 |
(四)完善委托代理机构考核细则和激励机制 |
1.制定落实科学详细的考核细则 |
2.制定落实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
(五)开展清产核资并完善委托代理机构资产资源管理制度 |
1.深入开展清产核资 |
2.完善委托代理机构资产资源管理制度 |
(六)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对村级财务活动的监管合力 |
1.委托代理机构强化责任担当 |
2.强化包村干部对所包村的财务监管职能 |
3.其他相关部门切实履行相应监管职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村干部职业化研究 ——以苏州市G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现实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村干部角色的研究 |
1.4.2 关于村干部职业化的研究 |
1.4.3 关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研究 |
1.4.4 关于基层治理转变与村级治理主体变迁的研究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村干部职业化 |
1.5.2 基层治理现代化 |
1.6 理论基础 |
1.7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村庄概况与村级治理特征 |
2.1 村庄概况 |
2.1.1 村庄基本情况 |
2.1.2 村级治理体系 |
2.2 村级治理特征 |
2.2.1 村级治理组织科层化 |
2.2.2 村级治理方式规则化 |
2.2.3 村级治理手段行政化 |
第三章 村干部职业化的实践表现 |
3.1 村干部选拔方式 |
3.1.1 乡镇各部门推优 |
3.1.2 村庄统一招聘大学生村官 |
3.2 村干部队伍的年龄与学历 |
3.3 村干部工作方式 |
3.3.1 坐班制度 |
3.3.2 例会制度 |
3.3.3 留痕制度 |
3.4 村干部晋升路径 |
第四章 村干部职业化的形成原因 |
4.1 地方治理模式要求村干部职业化 |
4.2 村庄治理内容需要村干部职业化 |
4.3 充分经济基础保障村干部职业化 |
第五章 村干部职业化对基层治理的影响 |
5.1 村级治理规范化 |
5.2 提升村级组织治理能力 |
5.3 行政力量消解村民自治 |
5.4 村庄干群关系疏离 |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A县农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 |
2.1.2 农村“两委”干部 |
2.1.3 违纪违法问题 |
2.2 理论基础 |
2.2.1 破窗效应 |
2.2.2 寻租理论 |
2.2.3 公平理论 |
3 A县农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基本情况 |
3.1.1 年度分布 |
3.1.2 档次类型 |
3.1.3 文化程度 |
3.1.4 性别比例 |
3.1.5 年龄结构 |
3.2 主要特点 |
3.2.1 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 |
3.2.2 窝案串案现象不断上升 |
3.2.3 贪污受贿行为接连不断 |
3.3 原因分析 |
3.3.1 村干部综合素质偏低 |
3.3.2 村干部廉政教育不足 |
3.3.3 管理体制不顺 |
3.3.4 查处力度不够 |
3.3.5 监督制约软化 |
3.3.6 社情舆论淡漠 |
4 其他地区治理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经验借鉴 |
4.1 其他地区治理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模式 |
4.1.1 浙江模式 |
4.1.2 河南模式 |
4.1.3 江苏模式 |
4.1.4 山东模式 |
4.2 治理经验借鉴 |
4.2.1 整合优化纪检监察系统人员力量 |
4.2.2 开展涉农资金项目专项巡察工作 |
4.2.3 进一步融合拓展党风廉政“教育链” |
4.2.4 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问题 |
4.2.5 搭建信息公开网络助力权力监管 |
5 解决A县农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对策建议 |
5.1 提高农村“两委”干部素质 |
5.1.1 加强村干部的理论学习 |
5.1.2 强化对村干部的培训力度 |
5.2 加强村干部廉政文化教育 |
5.3 完善村级管理体制 |
5.3.1 推进村级民主决策 |
5.3.2 完善村务公开制度 |
5.3.3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
5.3.4 提高农村“两委”干部待遇 |
5.4 加大违纪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
5.4.1 严厉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
5.4.2 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
5.4.3 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
5.5 加强监督制约 |
5.5.1 强化乡镇纪委的监督职责 |
5.5.2 强化农村“两委”干部内部监督 |
5.5.3 强化群众监督 |
5.6 加强社会引导 |
5.6.1 发挥农村社会舆论作用 |
5.6.2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
5.6.3 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关于农村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综合治理视域下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研究 ——以W县N镇为例[D]. 叶冰琪.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龙口市A镇农村财务托管中心运行问题研究[D]. 刘芳. 烟台大学, 2021(12)
-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三资”管理研究 ——以陕西杨陵T村为例[D]. 庞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4)
- [4]J市S镇村级财务管理模式转换问题及对策研究[D]. 范颖杰. 苏州大学, 2020(03)
- [5]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研究 ——以江西省D县为例[D]. 陈欣. 南昌大学, 2020(01)
- [6]衡阳县村级财务审计研究[D]. 王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7]昌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研究[D]. 宋澜.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7)
- [8]石家庄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问题及对策研究[D]. 董乐.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村干部职业化研究 ——以苏州市G村为例[D]. 柳泽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10]A县农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研究[D]. 张秀卿.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