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翻译工作中“读者”因素的几点考虑(论文文献综述)
邱旭辉[1](2022)在《《正理学派的形成及<正理经>的编纂年代》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许磊[2](2020)在《探寻重塑现代中国的精神力量 ——埃德加·斯诺《活的中国》编译研究》文中指出埃德加·斯诺花费近五年时间编译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他坦承编译过程让他收获很多,可视为《西行漫记》的前奏。不仅如此,《活的中国》选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外译起步阶段最为成功的一次努力,为打破当时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做出了贡献。然而,国内外学者却没有给予《活的中国》编译足够的重视,要么忽略不计,要么仅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对外传播的注脚一笔带过。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翻译研究者开始关注《活的中国》选集,对其中的翻译策略选取展开探讨,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翻译研究。为将《活的中国》编译研究引向深入,本研究以编译主导者斯诺的在华“社会轨迹”及其思想演变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如下几个重要问题:《活的中国》选集的文本选择,翻译策略的选取,选集中建构的现代中国形象以及《活的中国》编译与《西行漫记》之间的内在关联。本研究注重搜集与使用与个案相关的一手史料,同时借鉴具有解释力的西方翻译理论,力图做到论证有“理”有“据”。在描写的同时,注重解释,做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本研究针对目标个案提出如下三个研究问题:(1)《活的中国》编译的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选取情况如何?为何这样选择?(2)《活的中国》选集建构了怎样的现代中国形象?为什么是这样的形象?(3)《活的中国》编译与《西行漫记》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通过考察相关史料发现,《活的中国》选材经历了前期的编译计划调整以及两轮入选作家的筛选和调整,才有了现在的选集目次。经过两轮入选作家筛选和调整,多位非左翼作家纷纷落选,左翼作家的比重大幅提高。选集选材过程体现了斯诺思想上“左转”的过程,他逐步相信左翼思想是正在改造现代中国的精神力量。斯诺的选材倾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倾向政治立场有代表性的作家;二是侧重选取在青年读者中影响较大的作家。为了将个人叙事植入译文中,斯诺主要使用三种翻译策略完成对译文的改写:首先,利用时空建构,将原文中的批判引向现实社会;其次,通过原文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改换原文中受压迫民众和知识分子形象;此外,采用标示式建构意在加强民众的反抗诉求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在文本选择和特定翻译策略的合力之下,斯诺建构出正处于文化转型期的现代中国形象:深受多重苦难的中国,觉醒与抗争的中国和红色革命影响下的中国。在深受国内外多重势力的压迫下,中国部分受压迫民众开始觉醒,但尚未有所行动,反抗的诉求主要来自知识分子阶层中的激进分子。中国红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赢得部分民众的支持,但也因民众的无知而被误解。斯诺对现代中国“他者形象”的建构也折射出斯诺对美国“自我形象”的思考:美国不应以武力介入中国事务,而应扮演民族自决原则扞卫者和世界和平维护者的角色。《活的中国》选集是《西行漫记》的前奏。在编译过程中,斯诺对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各阶层民众的革命诉求以及中国命运等问题了解更加深入,这促使他进一步思考中国的现状与未来。陕北之行为斯诺的思考提供新素材和可能的答案,并以《西行漫记》的形式呈现出来。本研究是探讨记者型译者行为的一次有益尝试,为斯诺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素材,同时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译者模式、国家形象建构策略以及译介行为评价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张鹏[3](2019)在《汉译英译前编辑对专业翻译整体效率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译前编辑和译后编辑是机器翻译中提升译文质量的两种方法。与译后编辑相比,针对译前编辑的研究和应用则少得多。本研究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开展实验和回访,旨在探究“译前编辑+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是否比传统的“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更具效率。本研究招募八名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研究生为受试者。八名受试者使用谷歌翻译工具对两篇字数和难度均相似的文本进行翻译。每名受试者对其中一篇文本进行译后编辑,记录译后编辑的时间;对另一篇文本进行译前编辑和译后编辑,记录译前编辑和译后编辑的时间。对受试者两次翻译的译文进行打分,达到一定分数即认为译文通过。对译文通过的受试者的时间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受试者进行回访,了解受试者对于两种翻译模式的感受。研究发现,大多数受试者采用“译前编辑+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所花费的时间比采用“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所花费的时间更少,说明对于大多数受试者来说,前一种模式更具效率。此外,受试者对译前编辑普遍持正面态度,认为有效的译前编辑可以降低译后编辑的工作量并提高整体翻译效率。
BUI KIM LAN(裴金兰)[4](2018)在《现代汉语和越南语人称代词对比研究》文中认为人称代词系统在人类言语交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近年来语言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人作为一名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发现汉、越语人称代词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两种语言中的人称代词都是用来指称言语交际中的双方或涉及到的第三方,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二者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笔者基于母语是越南语以及多年学习汉语的优势,通过描写、对比、实证等方法,从多个层面对汉、越语人称代词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能为学习汉语和越南语的学习者以及对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并且能够为汉、越语人称代词翻译方面提供一些理论基础。本文梳理前人对人称代词的研究成果,在现有人称代词研究的理论框架基础之上,首先对汉、越语中人称代词的名称、定义、范围及分类进行了论述,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从语义特征、语法功能、语用特征、对比翻译几个方面全面考察研究了汉、越语人称代词的共性和个性;最后,探讨了汉、越语人称代词差异性形成的原因。全文共分为九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要地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问题。第二章对相关概念的论述,主要讨论汉、越语中人称代词的名称、定义、范围、分类等。第三章分析汉、越语人称代词的语义特征,分别讨论汉、越语中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代词的语义特征,并进行综合分析。第四章讨论汉、越语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主要从句法功能、搭配功能、特殊用法几个方面探讨汉、越语人称代词的异同。第五章分析汉、越语人称代词的语用特征,主要从人称转指、数的变化、指称泛化和虚化三个方面,探讨汉、越语人称代词在语用方面的异同。第六章汉、越语非三身类人称代词对比研究,主要考察非三身类人称代词的语义、语法、语用等特征。第七章结合典型个案讨论汉、越语人称代词的翻译对比问题,选取中文版的《阿Q正传》和对应的越南语译文版的《A Q chính truy?n》以及越南语版《Giód?i》和对应的汉语译本《妙娘》,对其中的人称代词翻译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第八章汉、越语人称代词的共性与个性,主要总结汉、越语人称代词的共性与个性,并进行可能性解释。第九章总结与讨论,是对本文的总结以及对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的讨论。
罗迪[5](2017)在《《巴赫金合集之记忆深处》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翻译材料为《巴赫金合集》第五卷第六章的《记忆深处》,是回忆巴赫金生平及其生前挚友生平的传记类材料。从内容上而言,是从巴赫金研究学者马赫林的视角,回忆马赫林与巴赫金挚友之女朱迪斯·马特韦耶夫娜·卡冈之间所发生的事情。总体上看,该材料包含大量作者的评论性语言,带有较强的语言证据性,是偏重于评论性的传记体,属于科学语体,但同时又引入大量说话人的直接引语、作者的内心独白、以及一些文学性描写,所以该材料又兼具口语语体和文学语体的特点。本文分为三章,分别为翻译过程描述、翻译策略分析和翻译实践总结。本文的主要部分为第二章,即翻译策略分析。笔者选取了材料中典型的俄语句子进行分析,并通过全译理论下的增译、分译、合译、换译和转移五种策略进行翻译,试图寻求最佳翻译方案。最后笔者总结了这次汉译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心得及经验。
杜美娜[6](2014)在《联合国译文质量控制流程对译者的启示 ——以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相关文件的翻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各类翻译实践活动中,如何更为高效地进行译文质量控制是所有译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其直接影响着译文的质量,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2012年间,笔者曾作为翻译实习生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会议服务司中文科笔译处工作数月,在实习过程中通过观察总结及与数位联合国资深翻译审校人员的讨论,发现联合国相关部门在多年的文件翻译工作中建立发展了一套自成体系的译文质量控制流程该流程有效保证了联合国文件翻译的质量,尽管因种种原因有其局限性,但是仍然对联合国翻译工作系统以外的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如何更为高效地进行译文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将依据上述翻译实习经历,以联合国译文质量控制流程为研究对象,佐以相关翻译实例,着重对联合国翻译工作系统中译文质量控制流程的各环节进行逐一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译前译中和译后这三个方面阐述联合国译文质量控制流程对该工作系统以外的译者的启示
王少爽[7](2012)在《译者术语能力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翻译活动发生了深刻变化,翻译行业对翻译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也随之更新。近年来,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巨大翻译市场需求,我国部分高校开始设置翻译专业,以前的“译者培训”升级为当今的“翻译教育”。术语是知识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载体,代表了一个学科领域的概念体系,在知识交流和技术传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翻译行业非常重视术语的翻译,翻译项目工作流程的每个环节几乎都会涉及术语问题。可见,术语能力已成为应用型翻译人才所必备的一项职业素质。译者术语能力即译者解决翻译中出现的术语问题所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系统。本研究旨在探索新形势下翻译行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状况,将译者术语能力置于翻译能力的研究框架之下,对其进行重点研究。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是当前翻译能力研究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繁荣期四个阶段,其研究模式日益完善,形成了以内省法为主、多种其他方法为辅的研究方法体系,为译者术语能力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支持。近年来,翻译研究的认知视角兴起,主要包括翻译专业技能、翻译信息加工、翻译策略研究。本研究将译者术语能力看作一种专业技能,通过实证研究比较具有不同翻译经验的译者,发现术语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本研究将术语翻译看作一种信息处理过程,通过分析实证研究中术语翻译过程,构建术语翻译的工作模型。借鉴翻译策略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关注译者术语翻译所选用的认知支持类型。从术语翻译原则与方法、面向翻译的术语管理、面向翻译的术语教育三个方面,总结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的进展,为本研究提供术语学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对译者术语能力进行研究定位,阐释译者术语能力的理念,初步构建译者术语能力的构成模型,为下一步进行译者术语能力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参照。在实施译者术语能力实证研究之前,本研究针对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势进行了两次社会调查:翻译企业网站调查和翻译能力认知情况问卷调查。网站调查主要发现:当前翻译行业主要需要笔译、口译、译审、资深翻译、翻译项目经理、口笔译兼备、翻译质量控制、本地化翻译等八类翻译人才。翻译人员应具备中外文语言及互译能力、文本审校及质量控制能力、专业领域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翻译技术应用、本地化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职业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十项基本素质。翻译企业非常重视术语的翻译,并将其在术语翻译方面的特色作为企业宣传的资质优势。问卷调查主要发现:各组人员认为最为重要的四项素质依次为:双语交际能力、专业领域知识、质量控制技能、职业道德。各组人员对译者各项素质的认知的主要差别在于计算机操作技能、文献管理与信息检索技能、翻译技术的应用技能、工作压力承受能力等四项。在校学生对这四项素质的认知度低于职业译者。在校学生对译者术语能力的认知度也较低,尤其反映为对文献能力、管理能力、专题能力、技术能力的认知度较低。本研究选取具有不同翻译经验的三组被试(本科组、硕士组、职业组,每组五名)进行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使用多种方法引发和收集相关数据,并通过多元数据定位分析方法,汇总实验所得各种来源的数据。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术语翻译效率、术语翻译决策、工具资源使用、术语翻译认知四个维度考察各组被试的术语能力特征差异。三组被试的术语能力特征的主要差异表现为:术语翻译效率:本科组被试的术语翻译用时最少,术语翻译质量最低;硕士组被试的术语翻译用时最多,术语翻译质量居中;职业组被试的术语翻译用时较多,术语翻译质量最高。从总体上来看,术语翻译时间会随着翻译经验的增加而先大幅增加而后略减,术语翻译质量会随着翻译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提升。在译者对所涉领域不熟悉的情况下,术语翻译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用于文献检索。术语翻译决策:本科组所采取的主要认知支持类型为简单型,即SES和SIS。职业组和硕士组对IS-ES型认知支持的选用次数远多于本科组,说明职业组和硕士组在进行术语翻译时更擅于将内部知识和文献检索提供的外部知识相结合,职业组在这方面表现最好。硕士组对DES类型的选用最多,职业组次之,本科组最少。硕士组对DES型的选用次数最多,复杂度最高,说明硕士组对外部主导型支持的依赖度要高于另外两组。简单型认知支持是术语翻译错误的主要原因。工具资源使用:本科组所用工具资源较为单一,以词典为主,较少使用网络资源;本科组倾向于简单地接受词典查询所提供的译名结果,且不擅长使用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检索。硕士组所用工具资源较为丰富,涉及词典和多种网络资源;硕士组能够使用词典软件提供的多种资源,但不注重专业词典的使用;硕士组所用网络资源检索词的有效性低于职业组,他们不擅于使用策略从搜索结果中快速定位相关信息。职业组所用工具资源较为丰富,涉及词典和多种网络资源;职业组较为注重专业词典的使用,将专业词典提供的译名作为术语翻译决策的重要依据;职业组对网络资源检索的使用次数多于硕士组,所用检索词的有效性较高,擅于从搜索结果中快速定位相关信息,且对文献检索结果的权威性具有较高的辨别能力。术语翻译认知:各组被试皆指出术语翻译为翻译任务的主要难点,但职业组对术语翻译的认识最为深入,硕士组次之。本科组没有术语管理习惯,对术语翻译的认知较为简单和笼统,且存在实际表现和其术语翻译知识不相符的现象。硕士组基本没有术语管理习惯,其术语翻译知识比本科组更为丰富、具体。职业组大都具有术语管理习惯,其术语翻译知识最为丰富、具体。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本研究对译者术语能力的初步模型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构建了术语翻译的工作模型。基于此,对翻译专业的术语能力培养提出教学建议:建议翻译专业术语教学应实现理论能力、语言能力、专题知识、信息素养、心理素质、应用能力六个具体教学目标;建议翻译专业实施阶段式模块化术语课程设置,逐步培养译者术语能力的修订模型中的六种素质,侧重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建议翻译专业的术语教学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翻译工作坊、翻译案例教学、翻译项目教学、企业实习、论文写作等形式;建议翻译专业建立信息化术语教学资源体系,其中包括各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实施,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本论文是针对译者术语能力的一次探索性研究,虽然所得研究结果与理论发现尚需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予以检验,但本研究对于加深我们对翻译能力的认识,推动翻译能力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所提出的教学建议,有助于促进我国翻译教育迎合翻译行业的实际需求,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徐红[8](2010)在《西文东渐与中国早期电影的跨文化改编(1913-1931)》文中提出本论文研究中国早期电影改编外国文学作品的创作现象,探讨清末民初以来外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流行和接受与中国早期电影创作之间的互文和影响关系,并以此问题为切入点来重新认识中国早期电影的价值意义,尝试证明中国早期电影并非如某些传统电影史所一言蔽之的是一种落后反动、庸俗无聊的“封建的小市民文艺”,而是一种积极地汲取外来文化资源的、并将它与中国本土文化融汇贯通的、包含了若干现代性经验的大众文艺形式。本论文共分为上下两篇。论文上篇“银幕‘译’史: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早期银幕上”由第1—4章组成,认真梳理和分析了1913-1931年间中国早期电影跨文化改编中涉及的重要导演和重要文本。本篇采用文本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这些作品的改编意图、改编方法、改编条件和改编效果等问题对相关作品展开了个案研究。论文第一章“中国电影跨文化改编的滥觞——《茶花女》与外国侦探小说”指出中国早期电影的跨文化改编开端于小仲马的《茶花女》和外国侦探小说。如果说《茶花女》的改编代表了中国早期电影文化中崇尚哀情、奇情、艳情等“情”的一极,那么外国侦探小说的改编则代表了中国早期电影文化中“非奇不传”、注重情节和悬念的“奇”的一面,它们分别统一于中国早期电影“抒情性”与“传奇性”审美特征。论文第二章“包天笑与明星公司的改编”分析了中国电影早期由包天笑等人改编的、以明星公司为创作主体的三部取材自外国文学作品的影片《空谷兰》、《良心复活》和《小朋友》。论文在指出明星公司在改编中的一些保守倾向的同时,认为这些作品在反映和缓释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中产生的社会病症和道德危机等层面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论文第三章“进步的现代性:侯曜与‘易卜生主义’”分析了侯曜早年根据易卜生的戏剧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创作的三部影片《弃妇》、《一串珍珠》和《伪君子》。论文通过对五四新文学大力提倡的“易卜生主义”对侯曜的电影创作的影响的分析,认为早期电影并非如柯灵等人所说的与“新文化运动绝缘”,而是在提倡启蒙、追求进步的高端层次上显示了积极的“现代性”。论文第四章“莎剧在中国早期银幕上及其它改编作品”梳理了《女律师》、《一剪梅》、《少奶奶的扇子》、《恋爱与义务》、《飞行鞋》等中国早期电影史上其它根据外国文学作品改编的重要影片,认为这些改编作品体现了中国电影改编的最初的名着意识和自觉学习与借鉴外国文艺表现手法的主动意识,构成了中国早期电影跨文化书写的丰富面向。论文下篇“关于中国早期电影跨文化改编现象的理论思考”由第5—7章组成,在上篇的个案分析与历史梳理的基础上,运用了文化翻译理论对早期的改编现象展开了进一步的理论思考。论文第五章“早期改编的选择、方法、观念”对中国早期电影跨文化改编的本文选择、改编观念和改编方法进行了理论归纳,指出在清末民初以来中国文学翻译领域盛行的“豪杰译”的影响下,中国早期电影的跨文化改编总体上形成了一种以文化“归化”为特征的改编风貌。论文第六章“作为一种文化翻译的跨文化改编”运用了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和勒菲弗尔等人的文化翻译理论,结合具体的改编文本,从作为电影生产资助人的制片公司与观众、改编时代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改编时代主流的电影诗学与美学观念等三个方面对制约和影响早期跨文化改编的若干文化、历史和美学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论文第七章“从跨文化改编视角重新认识中国早期电影的价值意义”借鉴了相关“现代性”的理论和米莲姆·汉森、张真等人的“白话现代主义”和“白话现代性”概念,对早期改编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反封建礼教、改良社会民生、男女平权、妇女解放、科学人权、民主政治等进步性和现代性的价值意义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之,本论文认为中国早期电影之所以在某些传统电影史中被斥责为封建落后的文艺形式,主要是因为时代局限和意识形态话语抑制的结果。我们只有跳开了狭隘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框框,以一种更加实际和包容的态度,我们才能揭开“笼罩”在早期电影的“现代性”价值之上的“面纱”。研究早期的跨文化改编现象对我们理解中国早期电影生产和创作状况、中国早期电影与外来文化的交往状态、中国早期电影的价值意义以及电影改编理论的自身拓展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胡妤[9](2005)在《被隐蔽的读者主体性 ——兼评《论语》译本》文中研究表明在翻译理论研究中,自翻译产生之日起其重心便放在原着的作者之上,后又随着理论家们开始意识到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而逐渐转移到对译者的研究。但作为翻译过程中除了原作者及译者之外的另一主观能动参与者的读者却鲜少受到关注。尽管一些学者曾对读者作过一定研究,但在大部分的翻译理论研究中读者却往往居于次要地位而没有得到深入分析。然而,读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起到的能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虽然其往往隐藏在译者主体性背后。为了唤起翻译理论界对读者的应有关注,本文主要讨论读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首先,文章回顾了译界相关理论,追溯翻译研究中心的转换,即由原作者到译者的转移,并由此提出本文的论点—读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随后通过对翻译过程中涉及的主体分析,根据已建立的翻译模式及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我们将广义上的读者分为原文读者及译文读者,并在后文详细讨论两类读者分别在翻译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本文关于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的讨论主要建立在对《论语》不同译本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因而首先对《论语》文本本身的特点进行概论以便于后文分析探讨。本文其后部分通过摘自三个不同《论语》译本的范例分析,从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在翻译的不同阶段对译者的影响展开对读者主体性的详尽讨论。一方面,原文读者对原作的理解在翻译的“理解”阶段对译者产生影响,并在译作传递的信息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译文读者对译本的要求又影响译者在翻译的“表达”阶段对翻译策略的制定,尤其是翻译方法的选择与特定读者群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从翻译过程阶段而言,还是从翻译的内容形式方面而言,读者的作用影响贯穿了翻译实践的整个过程和方方面面。读者的主体性虽往往隐藏于译者的主体性之后,但却是不可否认的,也不是任何一个译者可以忽视的,因而需要各翻译理论家与译者的进一步认识与研究。
张军平,方青卫[10](2000)在《关于翻译工作中“读者”因素的几点考虑》文中研究说明读者”因素作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一部分一直为许多学者所关注。由于涉及面广 ,内容复杂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决非几个人或几篇文章的力量所能完成。笔者在论文中仅就自己的体会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首先 ,译者在主观上应充分重视“读者”环节 ;其次 ,译者应从整体上把握“读者”概念 ,并以当前真实的读者为主要考虑对象 ;第三 ,要正确处理好异域因素和读者接受之间的关系
二、关于翻译工作中“读者”因素的几点考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翻译工作中“读者”因素的几点考虑(论文提纲范文)
(2)探寻重塑现代中国的精神力量 ——埃德加·斯诺《活的中国》编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埃德加·斯诺研究 |
(二)埃德加·斯诺早期在华活动及思想研究 |
(三)《活的中国》编译研究 |
四、研究问题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活的中国》的编译语境与重要价值 |
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来华记者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活动简介 |
二、《活的中国》的编译语境 |
(一)少人问津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 |
(二)美国对中国现实的关注:从“汉学”到“中国学” |
(三)美国中国形象的转变:从“蔑视”到“仁慈” |
三、《活的中国》的重要价值 |
(一)《活的中国》与斯诺思想的发展 |
(二)《活的中国》与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域外传播 |
(三)《活的中国》与现代中国形象的建构 |
四、小结 |
第三章 《活的中国》编译的选材 |
一、有关《活的中国》编译选材的几个重要问题 |
(一)斯诺编译计划的调整 |
(二)《活的中国》入选作家及篇目的调整 |
(三)《活的中国》选集中的“特殊”篇目 |
二、斯诺在《活的中国》编译选材中的主导地位 |
三、《活的中国》编译的选材 |
(一)首轮落选的作家: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早期普罗小说”作家与30年代“海派小说”作家 |
(二)选集出版前的入选作家调整:五四“老”作家、“第三种人”作家与左翼作家的调整 |
(三)斯诺的选材倾向:政治立场有代表性,创作影响大 |
四、小结 |
第四章 《活的中国》编译的叙事建构策略 |
一、选集生成的基本策略——编译 |
二、社会学视阈下的翻译叙事运作模式与叙事建构手段 |
三、《活的中国》叙事建构策略 |
(一)编译中的时空建构:加强原文批判的现实指向 |
(二)编译中文本内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改换受压迫民众与知识分子形象 |
(三)编译中的标示式建构:强调民众革命诉求,加强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
四、小结 |
第五章 《活的中国》中现代中国形象的建构 |
一、翻译研究的形象学视角 |
二、《活的中国》建构的现代中国形象 |
(一)深陷多重苦难的中国 |
(二)觉醒与抗争的中国 |
(三)“红色革命”影响下的中国 |
三、小结 |
第六章 《活的中国》:“《西行漫记》的前奏” |
一、斯诺编译《活的中国》的收获与思考 |
(一)对中国民众生存状态的认识与思考 |
(二)对各阶层革命诉求的认识与思考 |
(三)对中国未来的认识与思考 |
二、《西行漫记》:为“活”的中国寻找另一种可能的答案 |
三、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3)汉译英译前编辑对专业翻译整体效率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机器翻译 |
2.2 译后编辑 |
2.3 译前编辑 |
3. 实验与数据分析 |
3.1 实验设计 |
3.2 受试者 |
3.3 实验材料 |
3.4 实验过程 |
3.5 实验假设 |
3.6 翻译质量评估标准 |
3.7 定量分析 |
3.8 定性分析 |
4. 结论 |
4.1 研究结果 |
4.2 本研究的贡献 |
4.3 本研究的不足 |
4.4 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现代汉语和越南语人称代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汉语人称代词的研究现状 |
1.2.2 越南语人称代词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价值和意义 |
1.6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相关概念论述 |
2.1 汉语人称代词的名称及定义 |
2.2 汉语人称代词的范围及分类 |
2.3 越南语人称代词的名称及定义 |
2.4 越南语人称代词的范围及分类 |
第三章 汉、越语人称代词的语义分析 |
3.1 汉、越语第一人称代词语义特征对比 |
3.1.1 汉语第一人称代词语义特征 |
3.1.2 越南语第一人称代词语义特征 |
3.1.3 汉、越语第一人称代词语义特征对比 |
3.2 汉、越语第二人称代词语义特征对比 |
3.2.1 汉语第二人称代词语义特征 |
3.2.2 越南语第二人称代词语义特征 |
3.2.3 汉、越语第二人称代词语义特征对比 |
3.3 汉、越语第三人称代词语义特征对比 |
3.3.1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语义特征 |
3.3.2 越南语第三人称代词语义特征 |
3.3.3 汉、越语第三人称代词语义特征对比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汉、越语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 |
4.1 句法功能 |
4.1.1 现代汉语中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 |
4.1.2 越南语中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 |
4.2 搭配功能 |
4.2.1 “修饰语+人称代词”结构 |
4.2.2 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的组合 |
4.2.3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指人名词 |
4.2.4 人称代词和数量词的组合 |
4.3 越南语中人称代词的特殊现象 |
4.3.1 代词“nó”(他)的特殊语法现象 |
4.3.2 代词“chúng”(他们)的特殊语法现象 |
4.4 小结 |
第五章 汉、越语人称代词的语用特征 |
5.1 人称转指 |
5.1.1 汉语中的人称转指 |
5.1.2 越南语中的人称转指 |
5.2 数的变化 |
5.2.1 汉语中人称代词数的变化 |
5.2.2 越南语中人称代词数的变化 |
5.3 指称泛化和虚化 |
5.3.1 汉语中人称代词指称泛化和虚化 |
5.3.2 越南语中人称代词指称泛化和虚化 |
5.4 小结 |
第六章 汉、越语非三身类人称代词 |
6.1 汉语非三身类人称代词 |
6.1.1 非三身类人称代词的语义特点 |
6.1.2 非三身类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 |
6.1.3 非三身类人称代词的语用特征 |
6.2 越南语非三身类人称代词 |
6.2.1 反身称代词“mình” |
6.2.2 泛指代词“ng??ita” |
6.2.3 相互代词“nhau” |
6.3 汉、越语非三身类人称代词的翻译对比 |
6.3.1 汉语非三身类人称代词翻译成越南语的情况 |
6.3.2 越南语非三身类人称代词翻译成汉语的情况 |
6.4 小结 |
第七章 汉、越语人称代词的翻译对比 |
7.1 汉语人称代词翻译成越南语的情况 |
7.1.1 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翻译成越南语的情况 |
7.1.2 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翻译成越南语的情况 |
7.1.3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翻译成越南语的情况 |
7.2 越南语人称代词翻译成汉语的情况 |
7.2.1 越南语第一人称代词翻译成汉语的情况 |
7.2.2 越南语第二人称代词翻译成汉语的情况 |
7.2.3 越南语第三人称代词翻译成汉语的情况 |
7.3 汉、越语人称代词翻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7.3.1 相同点 |
7.3.2 不同点 |
7.4 人称代词研究在汉语教学与翻译中的应用 |
7.4.1 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
7.4.2 翻译工作中的应用 |
第八章 汉、越语人称代词的共性与个性 |
8.1 共性 |
8.2 个性 |
8.3 可能性解释 |
8.3.1 语言的客观性 |
8.3.2 语言的主观性 |
8.3.3 语言自身特点 |
第九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AQchínhtruy?n》译文 |
附录二《妙娘》译文 |
(5)《巴赫金合集之记忆深处》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第一章 翻译过程描述 |
1.1 《巴赫金合集之记忆深处》的译前准备 |
1.1.1 译前材料分析 |
1.1.2 译前准备工作 |
1.2 工具使用 |
1.3 翻译时间计划与翻译质量控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巴赫金合集之记忆深处》的翻译策略分析 |
2.1 理论背景 |
2.1.1“功能加忠诚”理论 |
2.1.2 全译理论 |
2.2 《巴赫金合集之记忆深处》中俄语句子汉译分析 |
2.2.1 增译 |
2.2.2 分译 |
2.2.3 合译 |
2.2.4 换译 |
2.2.5 转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翻译实践总结 |
3.1 翻译心得与体会 |
3.2 翻译经验与教训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原文/译文 |
(6)联合国译文质量控制流程对译者的启示 ——以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相关文件的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由来 |
1.2 联合国译文质量控制流程相关背景介绍其局限性及可借鉴性 |
1.2.1 联合国译文质量控制流程相关背景介绍 |
1.2.2 联合国译文质量控制流程的局限性 |
1.2.3 联合国译文质量控制流程的可借鉴性 |
1.3 问题研究角度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案例相关信息介绍 |
第3章 联合国译文质量控制流程详述 |
3.1 译前 |
3.2 译中 |
3.2.1 翻译 |
3.2.2 自校 |
3.2.3 审校 |
3.2.4 返稿总结 |
3.3 译后 |
第4章 联合国译文质量控制流对译者的启示 |
4.1 译前:最大化掌握待译文件信息,合理制定翻译计划 |
4.2 译中:重视译者语言能力之外的因素对译文质量的影响 |
4.3 译后:重视翻译经验的总结和积累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译者术语能力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五节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二章 译者术语能力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描述翻译研究 |
第二节 翻译实证研究 |
2.2.1 翻译实证研究的内涵 |
2.2.2 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的历史回顾 |
2.2.3 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 |
2.2.3.1 内省法 |
2.2.3.2 其他方法 |
第三节 翻译研究的认知视角 |
2.3.1 翻译专业技能 |
2.3.1.1 专业技能研究概述 |
2.3.1.2 翻译专业技能研究 |
2.3.2 翻译信息加工 |
2.3.3 翻译策略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3.1.1 “术语”的定义 |
3.1.2 术语与普通词汇的区别与联系 |
第二节 术语学研究概述 |
3.2.1 术语学的发展历史 |
3.2.2 术语学的主要流派 |
3.2.3 术语学的研究内容 |
第三节 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 |
3.3.1 术语翻译原则与方法 |
3.3.1.1 外来术语的汉译研究 |
3.3.1.2 我国术语的外译研究 |
3.3.1.3 术语学知识的运用 |
3.3.2 面向翻译的术语管理 |
3.3.2.1 术语管理的内涵 |
3.3.2.2 面向翻译实践的术语管理 |
3.3.2.3 面向翻译研究的术语管理 |
3.3.3 面向翻译的术语教育 |
3.3.3.1 国外术语教育的现状 |
3.3.3.2 国内术语教育的进展 |
第四节 译者术语能力的研究定位 |
3.4.1 翻译能力研究概述 |
3.4.1.1 国外翻译能力研究概述 |
3.4.1.2 国内翻译能力研究概述 |
3.4.1.3 翻译能力研究最新动向 |
3.4.2 译者术语能力理念的提出 |
3.4.3 译者术语能力的构成分析 |
3.4.4 我国传统翻译教学中的术语能力 |
3.4.4.1 课堂教学中有关术语能力的培养 |
3.4.4.2 翻译教材中有关术语能力的论述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势社会调查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翻译行业对翻译人才的市场需求与职业要求 |
4.2.1 翻译企业网站的相关数据收集 |
4.2.2 数据分析与讨论 |
4.2.2.1 职位类型 |
4.2.2.2 所需语种 |
4.2.2.3 专兼职情况 |
4.2.2.4 翻译领域 |
4.2.2.5 任职资格 |
4.2.2.6 职业能力要求 |
4.2.2.7 翻译工作流程 |
4.2.2.8 翻译行业对术语的重视 |
第三节 翻译学习者与职业译者对翻译能力的认知差异 |
4.3.1 翻译能力调查问卷的描述 |
4.3.1.1 调查问卷的结构 |
4.3.1.2 调查问卷的内容 |
4.3.1.3 调查问卷的结构 |
4.3.1.4 调查问卷的检验与调整 |
4.3.1.5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3.1.6 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工具 |
4.3.2 数据分析与讨论 |
4.3.2.1 翻译能力的认知情况 |
4.3.2.2 术语能力的认知情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译者术语能力的实证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维度设计 |
第四节 被试选取 |
第五节 实验材料 |
第六节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6.1 测量工具 |
5.6.2 屏幕录制软件 BB Flashback Express 简介 |
5.6.3 有声思维数据的转写与处理 |
5.6.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七节 实验程序 |
5.7.1 实验准备 |
5.7.1.1 被试招募 |
5.7.1.2 实验场所 |
5.7.2 先导实验 |
5.7.2.1 实验目的 |
5.7.2.2 实验过程 |
5.7.2.3 潜在问题 |
5.7.3 正式实验 |
5.7.3.1 实验目的 |
5.7.3.2 实验过程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译者术语能力的实证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术语翻译效率 |
6.1.1 翻译过程效率 |
6.1.1.1 英汉翻译过程 |
6.1.1.2 汉英翻译过程 |
6.1.2 翻译过程的时间分配 |
6.1.2.1 英汉翻译过程 |
6.1.2.2 汉英翻译过程 |
6.1.3 术语翻译效率 |
6.1.3.1 英汉翻译过程 |
6.1.3.2 汉英翻译过程 |
第二节 术语翻译决策 |
6.2.1 英汉翻译过程 |
6.2.1.1 组间差异 |
6.2.1.2 组内差异 |
6.2.1.3 术语翻译错误与认知支持类型 |
6.2.2 汉英翻译过程 |
6.2.2.1 组间差异 |
6.2.2.2 组内差异 |
6.2.2.3 术语翻译错误与认知支持类型 |
第三节 工具资源使用 |
6.3.1 翻译工具资源的种类 |
6.3.2 文献检索的类型与次数 |
6.3.2.1 英汉翻译过程 |
6.3.2.2 汉英翻译过程 |
6.3.3 词典工具的使用方式 |
6.3.4 网络资源的使用方式 |
6.3.4.1 本科组的网络资源使用方式 |
6.3.4.2 硕士组的网络资源使用方式 |
6.3.4.3 职业组的网络资源使用方式 |
第四节 术语翻译认知 |
6.4.1 翻译任务难度的认知 |
6.4.1.1 英汉翻译任务 |
6.4.1.2 汉英翻译任务 |
6.4.2 译文的满意度 |
6.4.2.1 英汉翻译任务 |
6.4.2.2 汉英翻译任务 |
6.4.3 术语的识别 |
6.4.4 术语翻译的相关知识 |
6.4.4.1 本科组的术语翻译知识 |
6.4.4.2 硕士组的术语翻译知识 |
6.4.4.3 职业组的术语翻译知识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译者术语能力相关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第一节 译者术语能力模型的修订 |
7.1.1 译者术语能力各子能力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
7.1.1.1 语言能力 |
7.1.1.2 理论能力 |
7.1.1.3 文献能力 |
7.1.1.4 管理能力 |
7.1.1.5 专题能力 |
7.1.1.6 技术能力 |
7.1.1.7 应用能力 |
7.1.2 译者术语能力的修订模型 |
第二节 术语翻译的工作模型构建 |
第三节 关于译者术语能力培养的教学建议 |
7.3.1 译者术语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7.3.2 译者术语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
7.3.3 基于译者术语能力模型的教学内容 |
7.3.4 基于译者术语能力实证研究的教学方法 |
7.3.5 翻译专业的信息化术语教学资源建设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8.1.1 翻译行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与要求 |
8.1.2 译者术语能力的性质与构成 |
8.1.3 翻译学习者与职业译者的术语能力特征差异 |
8.1.4 翻译专业学生的术语能力培养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1 翻译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 2 翻译测试材料 |
附录 3 翻译测试材料参考译文 |
附录 4 合作译员招募启事 |
附录 5 合作译员背景信息问卷 |
附录 6 合作译员同意书 |
附录 7 后续访谈问题提纲 |
附录 8 有声思维语料样本(英译汉,被试 13) |
附录 9 有声思维语料样本(汉译英,被试 13) |
附录 10 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原始数据 |
附录 11 各被试术语翻译用时情况统计(英译汉) |
附录 12 各被试术语翻译用时情况统计(汉译英) |
附录 13 各被试术语翻译质量得分情况统计(英译汉) |
附录 14 各被试术语翻译质量得分情况统计(汉译英) |
附录 15 各被试术语翻译所用认知支持类型情况统计(英译汉) |
附录 16 各被试术语翻译所用认知支持类型情况统计(汉译英)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西文东渐与中国早期电影的跨文化改编(1913-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从“花木兰”现象谈起 |
二、西文东渐与中国早期电影跨文化改编的繁荣景象 |
三、从跨文化改编视角重新认识中国早期电影 |
四、改编与文化:一个被忽视的理论领域 |
五、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内容、方法和框架等 |
上篇:银幕“译”史:外国文学在中国早期 银幕上(1913-1931) |
第一章 中国电影跨文化改编的滥觞——《茶花女》与外国侦探小说 |
第一节 《茶花女》在中国早期电影银幕上 |
第二节 外国侦探小说与中国早期电影 |
第二章 包天笑和明星影片公司的改编 |
第一节 包天笑改编《空谷兰》 |
第二节 从《复活》到《良心复活》 |
第三节 明星公司的“苦儿救母记”——《小朋友》 |
第三章 进步的现代性:侯曜与“易卜生主义” |
第一节 中国早期银幕上的“娜拉”与“人民公敌”——《弃妇》 |
第二节 聚焦妇女道德问题的《一串珍珠》 |
第三节 《伪君子》对现代民主政治的想象 |
第四章 莎剧在中国早期银幕上及其它改编作品 |
下篇:关于中国早期电影改编外国文学作品现象的理论思考 |
第五章 早期改编的选择、方法与观念 |
第一节 早期改编的选择:欧美文学中的通俗小说 |
第二节 早期改编的观念:从“银幕翻译”到“文化利用” |
第三节 早期改编的方法:从“豪杰译”到“豪杰编” |
第四节 案例分析:《女律师》中 “立券”一场的“意义流转” |
第六章 作为一种文化翻译的跨文化改编 |
第一节 从“多元系统论”看中国电影与外来文化的交往关系 |
第二节 制约早期跨文化改编的若干因素 |
第七章 从跨文化改编视角重新认识中国早期电影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早期电影在传统电影史中的评价 |
第二节 理解“现代性”:时间、空间与观看机制 |
第三节 “现代性”在早期改编作品中的多义呈现 |
结语 |
附录 1932 年之后的中国电影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改编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9)被隐蔽的读者主体性 ——兼评《论语》译本(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
Abstract |
摘 要 |
1 Introduction |
2 A brief review on related theories |
2.1 Source theory |
2.2 Target theory |
2.3 Views on translation subjectivity |
2.4 The author’s view on the basis of theory review |
3 Parties involved in translating process |
4 Text review |
4.1 The Analects and its translated versions |
4.1.1 A chronological review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Analects |
4.1.2 A brief comment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Analects |
4.2 The features of The Analects |
4.2.1 Features of language |
4.2.2 Features of content |
5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reader |
5.1 Viewing the readers from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perspectives |
5.1.1 A synchronic view |
5.1.2 A diachronic view |
5.2 The veiled subjectivity of SL readers |
5.3 The hidden subjectivity of TL readers |
5.3.1 Premise--unequivalent effect on SL and TL readers |
5.3.2 TL readers’subjectivity in choosing translation methods |
5.3.2.1 An overview of translation Methods |
5.3.2.2 An overview of TL readers |
5.3.2.2.1 Readership assortment |
5.3.2.2.2 Translation purpose and target readership |
5.3.2.3 Interaction between target readership and translation methods |
6.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四、关于翻译工作中“读者”因素的几点考虑(论文参考文献)
- [1]《正理学派的形成及<正理经>的编纂年代》翻译实践报告[D]. 邱旭辉. 浙江工商大学, 2022
- [2]探寻重塑现代中国的精神力量 ——埃德加·斯诺《活的中国》编译研究[D]. 许磊.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3]汉译英译前编辑对专业翻译整体效率的影响分析[D]. 张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9)
- [4]现代汉语和越南语人称代词对比研究[D]. BUI KIM LAN(裴金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 [5]《巴赫金合集之记忆深处》汉译实践报告[D]. 罗迪. 黑龙江大学, 2017(04)
- [6]联合国译文质量控制流程对译者的启示 ——以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相关文件的翻译为例[D]. 杜美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7]译者术语能力探索[D]. 王少爽. 南开大学, 2012(06)
- [8]西文东渐与中国早期电影的跨文化改编(1913-1931)[D]. 徐红. 上海大学, 2010(01)
- [9]被隐蔽的读者主体性 ——兼评《论语》译本[D]. 胡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5(02)
- [10]关于翻译工作中“读者”因素的几点考虑[J]. 张军平,方青卫.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