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犯罪心理学实质的看法

我对犯罪心理学实质的看法

一、犯罪心理实质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袁永飞[1](2018)在《《老子指归》的哲学研究》文中指出第一章是严遵其人与《指归》其书,重在其思想认知基础的建构。先讲其人,通过历史记载与古今评述,概说其生活事迹、社会功德与精神诉求;事迹在经世的隐逸超拔,功德在仁义礼法的孝忠顺导,诉求在《老子》上下经的自然宗旨。再论其书,以现当代考证成果说解其传承的大致情形,以此书《经目》《总序》阐释其篇章布局与思想要领;此书是真伪掺杂的一残本,总体上按阴阳数布局,原则上遵循自然的道德理念。本章大体揭示原创者的生活背景、精神风范,与其思想文本的承续、要素、结构、主旨。第二章是《指归》的“形”哲学方法论,关键在确立“无形”的生命理则、现实初始的“有形”造型与人类经验识别的“可形”。先论“无形”变化、体验、规制,以生命事物的自然演化、实际验证、可能规范,推得其无常形、有真体与度制,思想要领在自然、无限、融通。再论“有形”浑融、生成、流衍,其形由自然的“根”“行”、道德的“性”“心”与万物的“刑”“型”,推测其实存方式与发展样态,指示其道德的内涵规定、自然的过程说明、万物的成果兑现。最后论“可形”比对、内蕴与表征,从“形”的比较、本真、呈现方式,认知其可能表征与应当内蕴;表征是“殊形”的象、容、色、声、影、名等,内蕴是此形的性、质、神、体等。本章主要探讨《指归》哲学方法认知的原理、原型与可能。第三章是《指归》哲学方法的理路推引:形→象→名→分,重点在其“象”的推导、“名”的推理、“分”的推断,为意象思维、形名逻辑、分理度量的认知完型构造。先由“象”推导“人文”的“法式”,得无象之象→天地法象→万物自象→人文饰象;无象揭示“向”“响”“想”“相”“像”五个意涵,法象为道德原则,自象为可验实体,饰象为规范形式。再由“名”推证“形物”的“正实”,得正法→正名→正实,正法是设定的自然原则,正名是演绎的道德内涵,正实是归纳的经验表征。再由“分”推理“名实”的“度数”,得分理→分度→分类→分数→分职;分理为自然推引的生命原则,分度为人规划的日月刻度与礼节尺度,分类为总体判别的规整方法,分数为确切计量的精细做法,分职为人具体事务的责任担当。这三种认知进路,统合成总的理路,可证目测的物形、化心思的意象、作求实的名符、为观念的分判,是其方法认知的内涵、形式、标准与全程的系统审视。第四章是《指归》的“自然”哲学本体论,着重考察其自然本体证立的主要理据的因果融贯,其理据是自然、道德、神明、太和。先讲“自然”是宇宙生命的本因,总论自然意涵,推论其虚实体、内外用、因应和,证得生命我的理解即道我、德我、本我、自我、然我,此在因上顺遂道德、神明、太和的自然拓展。再论“道德”的原因、内涵与理路;它归因于自然,涵摄虚无的大全,并由道德本我证得其自然理路。然后,讨论“神明”的原因、内核与本能,其原因是自然范导的道德,其内核是自然神,其本能为宇宙生命的灵动反应。最后,论“太和”的原因、实质与本状,其原因是道德生养的神明,其实质是大化流行的气,其本状是自然物。在宇宙生命的总体归因上,推得自然本因、道德本性、神明本能、太和本质的整全融通与无限统合,这是其本体之本的证解。第五章是《指归》哲学本体的形物世界生成:天、物、人,重在其自然本体的优先落实。先论天地的产生、意涵与能限;它是自然的天道与天生、道德的天性与天命、神明的天心与天意、太和的天理与天统所完全开显,简括为自然之天、道德之天、神明之天与太和之天,是宇宙生命局限的能动存在与实有的大全发展。再论物的生成、蕴涵与分合,它生于天地,内含自然生命的基因、基元、基质,外推自觉生活的实际、实体、实用,其命分是天之道分、人之名分与知之理分的本据。而后,论人的始源、认知与本智,其生于物类,在生命典型塑造上分道人、德人、仁人、义人、礼人五种,自觉推阐经世的人生、本真的人性、圣贤的人格,以本心标示其知故与智识。本章关键在天、物、人一体、一贯,为大、中、小,这是宇宙生命的实际素材。第六章是《指归》哲学本体的人文世界觉解:意、言、器,关键在自然本体在人类生活实践的过程验证与终极期许。先讲意欲之术用,其用在人心;此说明“意”“欲”“意欲”的道德性命涵摄,推证人心觉悟其本智、知故识别其用意,可得意欲的本义是人理解的自然。再讲言教之术用,其用在人文;此言教的识别在意欲,进而由其言与教的内涵及关系,得其本文的要旨是人表达的自然。而后讲器事之术用,其用在人世;此阐明器事的有效解释在言系统,探讨其器与事的含义及关联,考察其本职的事业是人归依的自然。本章重点在,阐明人类生命的意欲、言教、器事的实际内容与表现,终归自然。以上六章,从《指归》的现有哲学阐释,到本研究的方法论与本体论的融贯构建可能性与可行性的系统说明,主要讲其作者、文本、综述、形、象、名、分、自然、道德、神明、太和、天地、万物、人类、意欲、言教、器事等的内涵及其关联与整体把握。由此系统建构的“形”哲学方法论与“自然”哲学本体论,其在宇宙生命的超越理解上无限融通,在人类生活的经验认知上特定权宜。这不仅表现在它理论内部的要素分析上,是哲学方法与本体的圆融互化,在其前后思想观念的认识衔接上,也是生命现实与历史的兼容通达。

汤小芳[2](2016)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探究》文中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他们进行责任教育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奋斗。责任是道德的基石,因此作为初中德育主阵地的思想品德课应关注责任教育,并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责任教育落实,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与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相关的概念,分析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责任教育的重要性,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教育理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担当思想等角度探究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依据江苏人民出版社五册教材,从对自己责任,对他人和集体责任,对国家和社会责任,分析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依据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问卷调查,分析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从落实责任教育目标、完善责任教育知识体系、更新思想品德教师责任教育观念、利用实践活动渗透责任教育四个角度阐述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对策,以求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实效性。

刘静斐[3](2014)在《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人物形象的变态心理》文中研究表明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当代文坛最着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集可读性和艺术性为一体,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由于受到童年经验、社会环境以及其他作家的影响,麦克尤恩非常重视人物的内心活动。他善于运用心理学理论尤其是变态心理学理论,对人物的变态情欲和异常精神作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塑造了大量具有变态心理的人物,如神经症者、人格障碍者、施虐狂者和受虐狂者等。本文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以精神分析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选取四部变态心理表现最为明显的作品《水泥花园》、《只爱陌生人》、《赎罪》和《在切瑟尔海滩上》做详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麦克尤恩塑造很多具有变态心理的人物,不是为了猎奇,而是出于对人性善的追求。全文共四部分。绪论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简要交代了麦克尤恩的创作情况,其次介绍并总结了国内外的麦克尤恩研究现状,最后说明了本文的选题思路和研究意义。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探讨了麦克尤恩小说人物形象的变态心理。第一章详细论述了麦克尤恩的前期作品《水泥花园》中的乱伦和《只爱陌生人》中的虐恋,阐释了麦克尤恩前期作品中变态的情欲世界。第二章详细论述了麦克尤恩的后期作品《赎罪》中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和《在切瑟尔海滩上》的神经症,阐释了麦克尤恩后期作品中异常的精神世界。第三章(第三部分)详细论述了麦克尤恩的童年经验,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他作家对他的影响,阐释了麦克尤恩小说创作的思想渊源。结语部分(第四部分)总结了麦克尤恩关注人物变态心理的实质,并指出其作品的特色所在。

许欢[4](2014)在《官员腐败心理与预防控制研究》文中认为转型期中国的反腐败问题已经引起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出版了大量的论着。但是,这些论着大多是从腐败的成因及制度对策方面进行论述,更多地是对造成腐败的物质因素的反思与探索。相对而言,较少地从官员个体的心理动机和心理结构去深入分析研究对腐败的抑制。“任何政治行为体的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着行为体心理因素的促进与引导,就此意义而言,只有了解政治人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才能理解他的政治行为”。①因此,要寻求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加以源头防控,那就回避不了研究行为主体即腐败参与者本身的心理机制。腐败作为社会行为,必然有其产生的心理因素。腐败行为的心理就是研究腐败行为主体在腐败行为完成前对腐败行为及其后果所表现出的心理状况,是腐败行为及其结果的一种观念形态,具体地讲是腐败行为主体在行为完成前所表现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实质,包括需要、动机等要素。实际上,由于人的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个体的动机也是此起彼伏的。需要的无限性及多样性促使动机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和发展,从而激起个体各种各样的行为活动。当前,我国大部分人的需要是健康的、积极的、平衡的,都能按照社会要求来调整自己的需要结构,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一致。但是腐败官员所形成的是一种消极的反社会的需要结构。这种需要结构是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消极条件不断作用的结果。其过程在于:当不良的外在诱因改变了个体原有的需要结构后,会逐渐导致个体行为动机的演变,造成行为方面的变异,这种反馈作用又进一步影响个体需要结构的不良反应,促使反社会需要结构不断固化,最终激发腐败行为动机、引发腐败行为。腐败心理的产生以及腐败行为的形成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具体而言,实施腐败的心理机制的形成是受客观环境条件和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腐败行为=公共权力(物质条件)+腐败动机(心理条件)+腐败机会(制度条件)”。②因此只要全力消除一个或多个条件,就可以大大降低腐败行为的发生。就这个意义而言,当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腐败心理因素的形成,将会大大抑制腐败行为的发生。这应视为我们治理腐败的组合拳之一。预防腐败犯罪应是一个内部疏导与外部约束的联动过程。针对国内现行反腐败制度中的内部疏导机制相对薄弱的现实,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对行为产生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腐败行为产生的主体心理机制,即腐败官员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造私欲需要,这些需要在不良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产生腐败动机,最终形成腐败行为。文章重点从外部环境及主体主观因素二方面对腐败心理的产生原因进行剖析,从而提出矫治腐败心理的相应措施。即只有消除腐败行为发生链条中的一个或多个条件:物质条件、心理条件、机会条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腐败心理因素的产生。因此,我们既要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来制衡外部条件(公共权力),又要借助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理论强化领导干部的健康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需要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并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消除腐败机会,来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唯有这样,才能使官员形成一种“不敢腐败”、“不想腐败”和“不能腐败”的心理素养。基于这一主题,论文以腐败心理的预防与治理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运用腐败(犯罪)心理理论,社会心理学相应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行为科学方法,对官员的腐败心理结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对策治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治理腐败可供操作的对策措施和建议。文章试图从心理干预的角度探索预防及遏制腐败的相关路径,由此拓展新的反腐研究领域全文的篇章结构如下:“导论”。在导论部分,首先立足于国内腐败问题的现状,说明在十八大重拳反腐的大背景下,预防腐败体系构建愈发重要,对官员腐败心理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为有效遏制腐败动机的产生提供借鉴。接着阐述了研究腐败心理形成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并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结构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第一章“理论阐释”。以“官僚制”理论、“寻租理论”、“成本——收益”理论作为理论平台分别阐释“组织腐败”心理、“群体腐败”心理和“个体腐败”心理,从理论层面剖析腐败心理的发生机理,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实证研究”。借助心理测量量表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测验和人格心理量表—中国人个性测量量表对被刑罚的腐败官员进行测量,分析呈显着差异的维度,讨论腐败行为与人格特质和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第三章“归因分析”。通过描述腐败动机的外在诱发因素和内在驱动因素,以及腐败动机的外化形式,以归因方式分析各种导致腐败心理滋生和强化的因素,从现实状况出发进一步探索遏制腐败心理形成的方法。第四章“国际经验”。分析北欧、新加坡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反腐经验,主要从价值引导、伦理道德、教育养成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为完善和提升我国的廉政教育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第五章“问题揭示”。从廉政意识、制度设计及惩防机制三个层面展开,从主客体的不同角度探析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揭示腐败问题发生的源头,解释腐败心理滋生的根源和逐渐诱发的过程。第六章“惩防体系”。从滋生腐败的主体入手,通过加大官员腐败成本、规范官员职务行为、筑构官员抗腐心理三个层面,提出了使官员“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的对策。其中,“不敢”是治标,“不能、不想”是治本,三者结合,实现标本兼治,从而为官员预防腐败建立起心防体系。“总结和展望”。对文章进行高度的概括和凝练,同时也对文章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的主要思路予以说明。预防官员腐败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外力的约束,也强调内心的修炼。论文的实证分析表明,官员的腐败行为与其个体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应从官员入职时增加人格测试,选择适合公职岗位的人员履任;开展有效的廉政意识培养,锻炼官员坚定的内心;完善制度体系,压缩腐败空间,洁净从政环境,让官员专注业务;定期为官员提供心理疏导,释放不良情绪,消解不良认知;提升官员待遇,满足正常需求,创造从政幸福感。

刘桂荣[5](2014)在《大学生负性情绪问题的文化调适研究 ——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文中认为从广义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这一点与哲学有相似性。哲学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两种功用,一为追求真理、建构知识,一为调适人的心灵痛苦、助人追求幸福,后者被许多西方哲学家称为灵魂治疗。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灵调适资源,它能解除人们的精神困惑,调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资源。但是目前学术界主要还是停留在对儒、道、佛思想基本义理的阐发上,而对于如何开发和利用资源,将这些抽象的义理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还显得比较薄弱。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情绪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新趋势。本文试图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负性情绪问题进行诊断与调适,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据现实的客观需要与时代要求所作出的自觉选择,也有利于激发传统文化资源的生命力,显示出其对现代人心灵健康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包括七个组成部分。绪论部分,先介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客观分析这些研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理论、现实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对大学生的负性情绪问题进行现象学分析。中国儒家文化与西方存在主义思想,都将情绪/性情看作人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人的情感维度构成了伦理思考的出发点。这一部分主要研究何谓负性情绪问题,负性情绪类型,负性情绪外在表现以及如何甄别,并剖析负性情绪问题的心理机制与发生机制,对其进行病理诊断。通过问卷调查,整理出大学生负性情绪问题的几种主要类型。第二章研究传统文化调适的基本理论。心理、情绪问题不同于生理问题。人类生理结构相同,统一的疗法对于生理病患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但是心理-情绪问题很复杂,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具有不同的心理内容和心理特点。因此,心理-情绪问题的调适需要考虑文化因素。这一部分首先梳理国内外尤其是台湾学界开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心灵调适资源、构建本土“文化治疗学”的情况,然后从节欲虚心、去执放下、仁爱忠恕、修德化性、贵生和群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调适理论资源进行阐发。第三章对负性情绪问题文化调适进行实证研究。嫉妒情绪是大学生最为常见的负性情绪问题之一,其危害性非常大,本文选取嫉妒情绪进行个案研究。首先对嫉妒情绪的一般性研究进行梳理,然后分析嫉妒情绪的表现、特征与病理。第四章研究大学生负性情绪问题文化调适的方法并探讨其调适途径。先具体探讨道家认知疗法、正念禅修疗法和意义疗法等调适负性情绪问题的方法。最后运用文化调适方法和中国传统文化调适资源,探讨调适嫉妒情绪的途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情绪健康的实践方案。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化调适理论与实践之思。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胎记和基因,引导着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影响了中国人的情感状态,因此负性情绪问题的调适需要考虑本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本章从中国文化调适的主体特性、理论前提、文化调适的困境以及排解困境的基本理路对中国文化调适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旨在揭示中国传统文化调适理论本土化建构需要考虑的问题。结语“文化调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将文化调适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活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维,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总之,本文试图援用心理学理论和传统文化资源,研究大学生负性情绪问题的文化调适理论,希冀回应实际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启示大学生及现代人将心理-情绪保健与道德养成结合起来,自觉追求积极健康的人生。这一研究显示了文化调适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意义,提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掘传统文化的心理调适资源,在现代语境中激发传统文化资源的生命力。

姜巧玲[6](2012)在《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文中指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起来。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完整理解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内涵:一是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基于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前者是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广义理解,提出的问题是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理念到内容、方法、途径与运行模式如何发展、如何创新,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体系的构建问题;而后者是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狭义理解,提出的问题是把网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阵地、新工具、新方法,用以加强和改进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局部体系的构建问题。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借鉴网络心理学、网络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高校实际出发,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在构建基于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部体系的同时,构建起了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体系。本文结合理念和操作两个层面创新研究方法:在理念层面上,全文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并贯穿了系统科学等基础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多学科理论视野和方法论视域,以及对比思辨的研究方法;在操作层面上,本研究吸纳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常用的一些方法,如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等,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探索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方法,对我国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突出问题就是,大学生网络心理服务需求强与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随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必要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明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审视和把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内容和方法,探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并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本文在厘清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概念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的四个构成要素后,指出了它不同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五个特点:教育主体非固定化、教育客体更具能动性、教育内容多元化、教育活动具有网络性以及教育方法具有现代性。从网络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和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消极心理体验两个方面阐述了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客观理性地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心理行为状况及其未来发展。认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受教育者的需要,以发展性内容为主,要明确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着重培养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本文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出“网下”与“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建构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功能系统,提出高校心理咨询网上网下“二元结构”模式,即将网络心理咨询(简称“网上”)与现实心理咨询(简称“网下”)二者结合起来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最后是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

蔺丽军[7](2011)在《高校贫困生“问题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和收费制度的变革,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高校招生规模也在逐步的扩大,学生学费和生活费也在逐年增加,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使得高校贫困生人数和比例也都在逐年上升,高校贫困生的问题日益凸显。贫困生是高校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承受沉重的经济压力,还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贫困生的心理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本文着重研究高校贫困生表现出所特有“问题行为”,并对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所造成的“问题行为”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对策。第一部分,主要概述高校贫困生“问题行为”的涵义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着重阐述高校贫困生“问题行为”的主要表现。本文认为,这些“问题行为”其主要有学业方面、人际关系方面、环境适应方面等三方面的表现。正确把握这些不同的表现,乃是我们认识“问题行为”的成因,从而采用不同的措施,达到逐步预防和纠正高校贫困生这些“问题行为”的基本前提。第三部分,从微观上和宏观上分析高校贫困生“问题行为”的成因。从高校贫困生认知偏差、家庭经济困难、社会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阐述贫困生“问题行为”产生原因。第四部分,分析预防和纠正高校“问题行为”的措施。首先,从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树立自立自强健康心态、建立健全贫困生人格三方面来提升高校贫困生自我认知能力;其次,从国家资助、社会资助、高校扶持加大扶持高校贫困生力度,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然后,从人文关怀、网络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辅导员解决问题行为能力建设四方面,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从建立贫困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培养正确自我意识、开展自我教育四方面,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综之,预防和矫正高校贫困生“问题行为”,建立国家、社会、高校和贫困生个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使高校贫困生逐步预防和矫正“问题行为”,有利于高校贫困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

邓伯军[8](2010)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文中提出研究史属史学范畴。“《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乃是严格依照史学研究的编年体例进行分期研究,乃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专门着作的研究进行史学考证、史学解读、史学评论、史学实践的系统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共分成前后相继的四个历史时期。“绪论”主要以释义学的方法论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这个题目作诠释。《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是马克思恩格斯1845年11月至1846年夏,清理其以往哲学良心而合着的一部着作;主要针对的是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流派;被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视界的奠基之作。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分期,根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笔者将我国《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史依次分成四个阶段,它们分别是“民国时期”(1930年4月—1949年9月)、“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1949年10月—1966年5月)、“遭受挫折时期”(1966年5月—1978年12月)、“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12月—今天)。以研究史体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的翻译、注释、介绍、解读、创新、实践的状况进行研究,明确了其研究的性质和特征,揭明了其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明朗了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晰了其研究的超越和创新。“民国时期”(1930年4月—1949年9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总体上尚处译介和解读性研究阶段。从总体上讲,虽然当时的政治界和学术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译介和解读的苏联教条模式的缺陷性已有所认知,但是依然囿于其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之内,没有历史地还原和再现马克思文本学的解读模式,更没有对其作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创新。期间,在中国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主要是恩格斯着作和苏联人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解读之作,而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视界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直到1930年以后才有高语罕、杨东莼和宁敦伍、荃麟等分别节译的部分段落;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有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章的节译本;也有一些富于学术敏感力的学者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了介绍和初步的研究。但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尚未被列入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系列,而是将其纳入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之中去对其作出解读和阐释。毛泽东思想作为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理论成果,实乃“以苏解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理论飞跃。从历史视域观之,应承认“以苏解马”的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两大时代主题的历史性意义,但“以苏解马”的高扬“斗争哲学”这一历史局限性,也造成我国在现实实践中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历史性的悲剧。“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1949年10月—1966年5月)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译介工作由分散的、零碎的、无系统的状态,进入集中的、有组织的、有系统的状态。从总体上讲,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以苏解马”模式的进一步强化,使政治界和学术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翻译、解读和研究进一步教条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解读也无可奈何地搁浅了。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只是一种学习性领会,一种领会经典的精神、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应用,而尚未推进到真正的发掘性学术研究层面。这一时期在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示范效应下,中国人选择了以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着称的“斯大林版”马克思主义。以俄文第2版为母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全译本编译出版。长期以来该版本成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的主导版本。该版本对于普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积极意义功不可没,但由于将该版本定于一尊也导致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的滞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也是将其纳入苏联哲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体系和解读模式。这种解读模式起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通俗化、系统化和时代化的作用,却也因其把哲学的党性原则政治化,从而致使学术探讨变成政治声讨、学术批评变成政治批判、学术争鸣变成政治运动;这就不仅造成了学术领域的阶级斗争扩大化,而且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消极影响。“遭受挫折时期”(1966年5月—1978年12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总体上处于异化状态。十年“文革”期间,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被赋予了沉重的政治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德意志意识形态》版本被定于一尊,并且被节选入中国人自己选编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这也进一步拉开了与国外《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的距离。《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仅仅表现以“简要介绍”、“专题汇编”、“语录”等形式的学习性“研究”。这种学习性“研究”是与当时的群众性“学哲学用哲学”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其对于在广大工农群众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由于广大工农群众的基本哲学功底的欠缺,从而造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误读误解。因此这样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后文革”时期,伴随政治空气的松动,《德意志意识形态》不同版本始被译介到我国。由此,在带有“文革”意识痕迹的态势下,拉开了我国《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发掘性研究的序幕。“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12月—今天),《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逐渐开始将文献学研究、文本解读和思想研究相结合,从而使研究真正从解读性研究提升到发掘性研究。从总体上讲,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真正开始了从“以苏解马”的教条模式到还原再现马克思文本学解读模式的历史性转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成果,具有中国人自主知识产权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模式也正在生成过程中。在翻译方面,多种《德意志意识形态》节译本或全译本问世:有巴纳发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章手稿片段中译本、根据新德文版编译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章《费尔巴哈》中译单行本、《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中译节选本、广松涉版《新编辑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中译本等等。在文献学研究方面:有文献目录学的研究,其对于确定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意义重大;有文献考据学研究,着眼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费尔巴哈》章文稿结构的校正勘定、辑佚复原、翻译审校;有文献版本学研究,在澄清《德意志意识形态》版本来历、梳理版本历史、进行版本比较、作出版本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文本解读方面:《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模式发生转换,《费尔巴哈》章文本解读,由“以苏解马”到“以西解马”再到“以马解马”;对《圣布鲁诺》章的文本解读,重在解读布鲁诺自我意识批判哲学,领会对布鲁诺的批判是完成费尔巴哈批判的前提;对《圣麦克斯》章的文本解读,成为该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文本解读的焦点,解读者着眼于解读因现代性而导致价值虚无主义蔓延;在“普世价值”凌厉攻势下,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章的文本解读,将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文本解读的新的热点。在思想研究方面: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的逐渐深入,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研究已经走向成熟,从“以苏解马”模式到“以西解马”模式再到“以马解马”模式,中国人基本具有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自主话语权。也就是说,要以马克思本人的文本、要以历史的眼光、要以发展的视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作出与时俱进的发掘性研究。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全面系统地研究,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工程的建设,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史论析”,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的研究作了系统总结和深度反思,其展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把握,开始跳出“以苏解马”的框架,开始超越“以西解马”的局限,开始走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马解马”模式;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运思,从经验理性的阐发,到科学理性的传播,再到主体精神的弘扬,甚至是阶级斗争的高扬,在某种意义上讲,乃是传播现代精神和现代思维方式的启蒙运动;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实践,无论是学术的现实主义运动,还是哲学的大众化运动都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发挥到了极致,都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其揭示《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存在的不足。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把握,“以苏解马”曾使我们对之作出了简单化、贫乏化、教条化、僵化的解读,“以西解马”曾使我们对之作出了西方“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对立模式的解读,而“以马解马”模式对学院哲学的钟情,又使我们生发了对其现实性的担忧。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运思,从实用理性的复燃到斗争哲学的火红,从科学主义的误区到人本主义的陷阱,使我们认识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中,无论是反对封建化还是反对“全盘西化”都任重而道远。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实践,无论是哲学政治化的旧错,还是实践拜物教的新误,都使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对着现代性的悖论。而今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就要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共时性存在话语背景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作出前瞻。“国学复兴”的背景,使我们的研究更多的考虑的是二者的互补性;全球化的视野,使我们的研究更多的是在人与世界关系的层面作出解读;和谐社会的视域,使我们的研究更多的是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作出解读。总而言之,多视角的共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供了新视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造提供新境界。“结语”在学理层面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的规律进行了总结,总结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对经典文献把握的基本规律,总结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的理论运思的基本规律,总结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的现实实践应用的基本规律。总而言之,《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历程中一步步走向成熟的。

张志芳[9](2010)在《“心王”与“禅定”:佛教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论》文中指出佛教“以心为要”,佛教心理学从表到里、自外而内、层层递进,充分说明人类的心理现象是一个系统整体。佛教心理学对人的心理结构、心理过程、心理生活的分析精微,构建了严密的框架体系。本文通过对佛教心理学的心理观(身心不二论)、研究对象(心王和心所)、研究方法(禅定体证)的论述,对佛教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的梳理和诠释。佛教心理学作为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既呈现出中国本土心理学的自信,同时又是心理学研究的“另一种声音”。心身关系是心理学长期关注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的思想一直在西方心理学界占主导地位,故而实证的研究方法也成为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立场,虽心理学应用实证方法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但应用实证方法和以实证主义为中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佛教心理学的心理观是身心不二,强调主客体的统一。因此借鉴吸收其他文化中关于心身关系的理论,取众家之长,对于心理学的发展不无裨益。佛教心理学研究粗显心理背后的隐微心理,对深层心理作系统剖析,认为心法(八识心王)由深至浅可分为心、意、识三个层次,不同于西方心理学将心理活动物化为一实体,然后予以知、情、意的结构来细分,佛教认为心理只是“一心”,是动态的整体,是刹那生灭的,其对“心”的分析异常复杂、深刻。与八识心法相应的五遍行心所,是最基本的五种心所,是人类心理活动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心理活动。从作意心所(注意)到思心所(意志)的心理运作,是佛教心理学对人类一般心理过程的解读。佛教心理学对其研究对象描述之精微复杂,是佛教心理学的特色之所在。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构建来说,方法论的问题都至关重要。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中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便是内证法,而佛教心理学的禅定体证法在整个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内证研究方法中占有极重要一席,这是一种“证知”、一种以心见心的内省活动、一种通过意识的自主控制达到知自心的训练技术,既是意识的自我觉知,又是意识的自我构筑。禅定体证是是佛教心理学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是对思辨与实证的双重超越。禅定体证是主客体的统一、是对言语概念的舍弃、既非经验亦非超验。禅定体证的具体过程,可概括为止观。佛教心理学作为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禅定体证法优于儒家静观与道家存想体证法,凸显在具体实施过程和最终抵达境界上。

杨姿[10](2010)在《二十世纪中国乡土的浪漫书写 ——以二、三十与八十年代小说为例》文中提出本文试图通过对二三十年代以及新时期小说中的“乡土浪漫书写”的比较分析,总结中国文学关于小说发生的内在规律。乡土创作通常被视作中国“现代化历程写照”,因为小说揭示这一过程中,乡土面临城市化进程的蚕食,一方面努力改变自身衰弱不振的状态,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未来发展道路的迷惘。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注意从比较“城乡差异”的角度来发掘这一现代转换的意义,本文认为,仅仅关注到“差异性”也不足以完全阐述中国作家自己的心态变化,而对“浪漫书写”的重新认识,将有可能更具体地揭示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发展的若干细节。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当浪漫主义和乡土中国结盟,成为一种所谓的文学流派(论者的研究对象拟定在杨义所概括的“乡土浪漫派”之外),更是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主体对社会现实、历史文化和人生的态度,甚至也是一种人存在的境界。它的发展影响着社会主体的价值取向、人生状态、精神诉求和审美追求,另一方面,社会进步、主体精神生活提高、文学健康发展又反作用于浪漫主义。二十世纪之所以出现两次大规模的浪漫乡土书写高潮,一方面源于浪漫精神自身所坚持的理想主义和生命强力,另一方面也和社会发展结构与格局密不可分。无论是前期与现实主义相对,还是后期作为新时期文学重要构成的浪漫书写,都迥异于古代中国“归田卸甲”的桃源品格,从骨子里渗透和逼射的不是冷漠、平和、克己的澹泊与躲避,即使是诗意与牧歌的荡漾,也是现代意识关注下激情叙述的表现。通过对二十世纪乡土浪漫书写源流的探索,以及相关研究历史评述的梳理,总结了浪漫书写的理论形态,是在对外在世界的模仿转移到对个体内在宇宙的关注之后形成的,以情感性为中心对自我存在的思索,并进一步规定了包括“含魅”在内的乡土浪漫书写的基本特征。事实上,“乡土的浪漫书写”并不是和“国民性批判”对立起来的两条路,从“五四”开始,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从社会核心意识形态中,获得变异的、却又不失精髓的传统智慧,并融解成他们世界观和性格的一部分,这种东西深藏且顽固,以至于后来的任何理论都不能直接作用;但因为人的思维来源与核心是从环境中吸纳观测事物的分寸,所以当非主流的理论涌入、讨论,伴随现象的理解、吸收成为形式上的在场,原有思维中被占领部分,重新组合成新的样式。这也是八十年代的乡土浪漫书写越来越不像标准的“浪漫”时,更加显示出本身的创造性,首先它来自于一个正义的心灵,不再乐意花费精力掩饰属于本体最真实的一部分,那么就使他们能够越过猎奇图景的诱惑,更加直接地抓住艺术与人群生存更有关系的部分,乡土浪漫书写的存在使二十世纪文学整体呈现出蓬勃昂扬的精神品格。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乡土的价值指向,以及这些意义本身的冲突和变化。对文学创作原本复杂的精神现象被“一体化”进行剥离,浪漫主义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中转变为精神产品的创造,归根到底并不是观念的“移植”,而是创造主体自我生命的体验与表达。鲁迅一代作家主要是在个体生命的立场上来读解乡土、感悟故乡,在这个前提下,国家民族的建设作为一个更大尺度得到重视但也与个体发展的问题形成冲撞,这可以说是关于乡土的一种“深度体验”。但到了汪曾祺这里,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二、三十年代的乡土浪漫书写作者创作都充分显示了他们立场的个别性,但新时期作家与众不同的选择中既包含了独立性又兼具了普遍特征。尤其是“寻根”开始,作为联系着内在生命存在方式,也关涉“个性”、“自由”、“主体”、“他者世界”等等的产生,乡土的版图逐渐蔓延,而原有的对立也渐渐趋于一种包容性状态。第三部分主要从乡土浪漫书写特有的工具性“记忆”这一角度比较了两个时代作家“记忆”的构成和转变。以废名、师陀和韩少功为案例,考察了一代知识分子的“记忆体验”。对乡土的抽象认识直接推动了作家对自由本体的认识,由主体退回内心,企图获得一个彼岸世界,转移到还原一个更“边”与“远”的世界,体察人类的生存原貌。由此,可以发现,自由一方面是时代的逆行者,在20、30年代,作家们有了“自由”的姿态,却缺乏“自由”的力量。那种以故土为倚托的书写,加剧了个体与故乡的疏离,损伤了自由的实现。自由由内在宇宙返回到周围的世界,包括此岸的关怀,由单个的、孤立的自我,扩大到一种区域板块特征,兑现自由的承诺。第四部分重点讨论了“浪漫书写”精神结构中的情感性与作家们文学探索的关系。文章提出,执着于寻找人类栖息地是中国作家书写乡土的情感性原旨,现代作家的体验主要是以故乡的“重建”以取得生命中“神性”的恢复,然而故乡大都在“寻找中”失落,所以离乡就注定了“在路上”的情感准备;而寻根作家抛开了故乡已不再的假设,将人的本性拾回作为结局,文化寻根更大程度上是个体对自我的验证,即在一种穿越人与人之间疏离的大悲恸与大感动中领悟乡土,将乡土作为解决精神危机的手段。第五部分讨论了从乡土浪漫书写一个重要的审美策略“含魅”的形式与内容的变迁。“含魅”从形而下角度讲是民俗古风的习俗传统的演绎,从形而上角度看是对命运不确定性的思索;这一变迁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相当多的中国作家开始由个人同国家对峙立场,渐渐转入在大民族背景下关注和思考个人的价值与发展。伴随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以及建国后动荡社会变革的没入尾声为体验,这一思想立场的改变与新时期中国作家的本土经验密切相关。

二、犯罪心理实质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犯罪心理实质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老子指归》的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研究的缘由、对象与方法
    二、本论文研究的直接认知成果综述
    三、本论文研究的支点、思路与框架
    四、本论文研究的创新处、难点与意义
第一章 严遵其人与《指归》其书
    第一节 严遵其人
        一、严遵的生平与事迹
        二、扬雄等人评述的严遵
    第二节 《指归》其书
        一、《指归》非伪书辨正
        二、《指归》的书目序跋与编排注引
        三、《指归》的总体架构与上经要领
第二章 《指归》的“形”哲学方法论
    第一节 论“无形”变化、体验、规制
        一、变于无形,化于无朕
        二、生不生之生,体无形之形
        三、制以无形,系以无极
    第二节 论“有形”浑融、生成、流衍
        一、浑同为体,万物以形
        二、生之形之,设而成之
        三、品物流形,禀受性命
    第三节 论“可形”比对、内蕴与表征
        一、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形”
        二、按本真的方式认识“形”
        三、以呈现的样态认识“形”
第三章 《指归》哲学方法的理路推引:形→象→名→分
    第一节 由“象”推证“人文”的“法式”
        一、示以无象之象,立其法式
        二、天地法象,万物自象,人文饰象
    第二节 由“名”推理“形物”的“正实”
        一、正法以正名
        二、正名以覆实
        三、审实以督名
    第三节 由“分”推断“名实”的“度数”
        一、分理
        二、分度
        三、分类
        四、分数
        五、分职
第四章 《指归》的“自然”哲学本体论
    第一节 “自然”是宇宙生命的本因
        一、自然的总论
        二、自然的虚实体
        三、自然的内外用
        四、自然的因应和
        五、自然的五个我
    第二节 论“道德”的原因、内涵与理路
        一、“道德因于自然”的生命自觉
        二、道与德及其道德之义涵辨析
        三、道德本我的理路建设
    第三节 论“神明”的原因、内核与本能
        一、“神明因于道德”的自然本系与自觉开示
        二、神明之神的核要阐释与纵贯推绎
    第四节 论“太和”的原因、实质与本状
        一、“和因于神明”的生命关联
        二、“气因于和”的合当理解
        三、“气化”“太和”本状的根源探索及其生命我之反思
第五章 《指归》哲学本体的形物世界生成:天、物、人
    第一节 论天地的生成、意涵与能限
        一、“天地生于太和”之原由与历程
        二、天之意涵分析
        三、天地之能与限
    第二节 论物的生成、蕴涵与分合
        一、万物生于天地之可能与全程
        二、物之内蕴、能动与关联
        三、物类之命分与整合
    第三节 论人的始源、认知与本智
        一、人物生于物类之判别与统合
        二、人生、人性与人格之探讨
        三、人类之知与智
第六章 《指归》哲学本体的人文世界觉解:意、言、器
    第一节 意欲之术用
        一、意与欲的基本界定
        二、意欲的识解在人心
        三、意欲的本义是人理解的自然
    第二节 言教之术用
        一、言教的识解在意欲
        二、言与教的根本性澄明
        三、言教的本文是人表达的自然
    第三节 器事之术用
        一、器事的识解在言教
        二、器与事的主旨范导
        三、器事的本职是人承载的自然
结语《指归》哲学的要领统摄、认识定位与思想融贯
    一、《指归》哲学的要点归纳及得失检讨
    二、《指归》哲学的理论贡献与价值定位
    三、《指归》哲学融贯前后思想学说要素
参考文献
个人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问题提出的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一)责任与责任教育
        1、责任的内涵
        2、责任教育内涵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
        1、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内涵
        2、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重要性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2、西方相关教育理论
        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担当思想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主要内容—依据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
    (一)对自己的责任
    (二)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
    (三)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四)笔者所在市中考责任教育相关考点分布及分值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调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调查结果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责任缺乏全面认知
        2、责任认知和责任行为脱节
        3、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融合度低
    (三)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效果的原因分析
        1、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因素
        2、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因素
        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的影响
        4、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
四、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对策
    (一)落实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目标
        1、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点
        2、以教材为抓手
        3、以多媒体运用为桥梁
    (二)运用穿插教学将责任教育内容体系化
        1、利用时政实时穿插
        2、活用教材系统穿插
        3、日积月累固定穿插
    (三)更新思想品德教师的责任教育观念
        1、德育为先,责任为基的教育观念
        2、榜样示范引领的责任教育观念
        3、生命无价,责任如山的教育观念
    (四)利用实践活动渗透责任教育
        1、挖掘思想品德教材中的课外实践活动
        2、将责任教育融入校内实践活动
        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责任教育网络
结语
参考文献
初中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责任教育状况调查问卷
致谢

(3)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人物形象的变态心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麦克尤恩的创作简介
    二、 麦克尤恩的研究综述
    三、 选题思路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 变态情欲世界的探索
    第一节 麦克尤恩小说中的乱伦
    第二节 麦克尤恩小说中的虐恋
第二章 异常精神世界的挖掘
    第一节 麦克尤恩小说中的人格障碍
    第二节 麦克尤恩小说中的神经症倾向
第三章 麦克尤恩小说创作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作家的童年经验
    第二节 所处的社会环境
    第三节 其他作家的影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官员腐败心理与预防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文献研究综述
        0.2.1 国外腐败与腐败心理的相关研究
        0.2.2 国内预防腐败与腐败心理的相关研究
        0.2.3 文献述评
    0.3 核心概念界定
        0.3.1 腐败与腐败行为
        0.3.2 腐败行为主体
        0.3.3 腐败心理
    0.4 论文的基本结构
        0.4.1 主题思想
        0.4.2 篇章结构
        0.4.3 文章的重点与难点
        0.4.4 文章的创新点
    0.5 研究方法
1 理论阐释
    1.1 “官僚制”理论下的组织腐败心理解析
        1.1.1 官僚制结构
        1.1.2 官僚制的内部特征
        1.1.3 官僚制官员的行为
        1.1.4 官僚制官员的腐败心理
    1.2 “寻租”理论下的群体腐败心理解析
        1.2.1 “寻租”理论简介
        1.2.2 “寻租”理论对官员群体腐败心理的分析
    1.3 “成本—收益”理论下的个体腐败心理解析
        1.3.1 “成本—收益”理论的核心观点
        1.3.2 “成本—收益”模式下的官员个体腐败心理分析
2 实证研究
    2.1 问卷调查——腐败官员的个体心理分析
        2.1.1 实证研究思路
        2.1.2 16PF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2.1.3 CPAI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2.2 结论与讨论
3 归因分析
    3.1 腐败动机的外在诱发因素
        3.1.1 社会因素
        3.1.2 环境变化
        3.1.3 家庭影响
    3.2 腐败动机的内在驱动因素
        3.2.1 个体特质
        3.2.2 不良心理认知
    3.3 腐败动机的心理预期
        3.3.1 腐败行为的成本、收益预期估算
        3.3.2 估算腐败利益的心理误区
        3.3.3 影响腐败利益估算的其他心理因素
    3.4 腐败动机的外化形式
        3.4.1 “侥幸”心理
        3.4.2 “合理化”心理
        3.4.3 “集体安全”心理
        3.4.4 “可规避”心理
        3.4.5 “享乐”心理
        3.4.6 “造福子孙”心理
4 国内外经验
    4.1 国内外筑构心理防腐的经验
        4.1.1 新加坡:“儒家思想”引导清廉
        4.1.2 北欧:“廉洁”成为人格养成的重要部分
        4.1.3 英国:“绅士教育”培育廉政素养
        4.1.4 德国:“品格教育”抵制腐败思想
        4.1.5 香港:“全民反腐”树清廉
    4.2 国内外腐败预防策略的启示
        4.2.1 道德约束和价值观引导
        4.2.2 意识形态的统整一致
        4.2.3 独立机构预防反腐
        4.2.4 营造公民与媒体的舆论监控氛围
        4.2.5 让阳光照进体制,政务公开接受监督
5 问题揭示
    5.1 廉政意识亟待养成
        5.1.1 成效不彰的廉政教育
        5.1.2 扭曲变形的公开述廉承诺
        5.1.3 抽象模糊的多元廉政风险
    5.2 制度设计有待严密
        5.2.1 制度设计缺乏整体性
        5.2.2 制度设计缺乏廉政可行性评估
        5.2.3 制度执行缺乏刚性张力
        5.2.4 制度设计缺乏心理制动
    5.3 惩防机制有待周延
        5.3.1 预防体系不健全
        5.3.2 监督主体多缺位
        5.3.3 惩治力度太温和
6 心防体系
    6.1 “不敢贪”——完善预防机制,加大腐败成本
        6.1.1 强化查腐力度、扩大腐败曝光率
        6.1.2 完善法律条文、规范对腐败的刑罚
        6.1.3 加重经济处罚、让贪腐财富无法续存
        6.1.4 提升官员待遇、增加腐败机会成本
        6.1.5 施加舆论压力、提高精神成本
    6.2 “不能贪”——优化外部环境、规范职务行为
        6.2.1 加大制度约束、减少诱发腐败因素
        6.2.2 改变职务消费、规范职务行为
        6.2.3 建立预期收益、让廉政成为效益
        6.2.4 发挥家庭影响、传递幸福生活
        6.2.5 推进全民反腐、构筑高压态势
        6.2.6 构建心理测评、检视心理状态
    6.3 “不想贪”——整合心防体系、构筑抗腐心理
        6.3.1 建构自律的心理机制
        6.3.2 消除潜在的腐败动机
        6.3.3 强化廉政的价值认同
        6.3.4 触及灵魂的防腐教育
        6.3.5 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大学生负性情绪问题的文化调适研究 ——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大学生负性情绪问题的现象学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负性情绪类型及特征
        一、负性情绪的呈现
        二、大学生负性情绪的特征
        三、大学生负性情绪的类型
    第二节 大学生负性情绪问题的生成机制
        一、人口学因素
        二、生活事件
        三、自我认知
第二章 负性情绪问题文化调适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中西文化调适/治疗理论
        一、西方文化调适/治疗理论
        二、中国文化调适/治疗理论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调适理论资源
        一、节欲虚心
        二、去执放下
        三、仁爱忠恕
        四、修德化性
        五、贵生和群
第三章 大学生负性情绪问题文化调适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嫉妒情绪的一般性研究
        一、嫉妒情绪的现象学分析
        二、嫉妒情绪的科学研究
    第二节 大学生嫉妒情绪研究
        一、嫉妒情绪的表现
        二、嫉妒情绪的特征
        三、嫉妒情绪的病因分析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调适的方法及路径
    第一节 文化调适的方法
        一、道家认知疗法
        二、正念禅修疗法
        三、意义疗法
    第二节 大学生嫉妒情绪的文化调适路径
        一、用道家认知疗法止妒
        二、用正念禅修疗法化妒
        三、用意义疗法除妒
第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调适理论与实践之思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调适的理论之思
        一、主体之思
        二、前提之思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调适的实践之思
        一、困境之思
        二、排解困境的基本理路
结语 文化调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6)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
        1.3.2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国外研究情况
        1.3.3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评析及趋势展望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难点和不足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难点和不足
第1章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概述
    1.1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1.1.1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界定
        1.1.2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成要素
        1.1.3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
    1.2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2.1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涵义和特征
        1.2.2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内容
第2章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2.1 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和需求
        2.1.1 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服务形式和内容
        2.1.2 对网络心理咨询的认知和需求
    2.2 高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以调查“心育”网站为例
        2.2.1 高校“心育”网站建设情况
        2.2.2 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实施情况
        2.2.3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情况
    2.3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分析
第3章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
    3.1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理论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理论
        3.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3.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
    3.2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
        3.2.1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3.2.2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3.3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借鉴
        3.3.1 网络心理学理论
        3.3.2 网络社会学理论
第4章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分析
    4.1 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4.1.1 网络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
        4.1.2 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消极心理体验
    4.2 大学生网络心理行为状况分析
        4.2.1 网络心理问题——大学生网络成瘾
        4.2.2 网络失范行为——大学生网络犯罪
        4.2.3 大学生网络心理的未来发展
第5章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5.1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5.1.1 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
        5.1.2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5.1.3 网络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5.2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5.2.1 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心理学方法
        5.2.2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调适与思想修养方法
        5.2.3 “网下”与“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第6章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6.1 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
        6.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功能系统建设
        6.1.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页)建设
        6.1.3 学案一:“中国高校心理在线”网站扫描及有关思考
    6.2 开展高校(网络)心理咨询
        6.2.1 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服务形式
        6.2.2 高校心理咨询:网上网下“二元结构”模式
        6.2.3 学案二:互联网整体应用状况及其对实施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6.3 培养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6.3.1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构成
        6.3.2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素质要求
第7章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
    7.1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内涵
        7.1.1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概念
        7.1.2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特征
    7.2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指标
        7.2.1 建立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的原则
        7.2.2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的构成
    7.3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组织实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大学生网络心理行为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7)高校贫困生“问题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高校贫困生“问题行为”的概述
    (一) 高校贫困生涵义
        1. “贫困”的界定
        2. 高校贫困生的涵义
        3. 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
    (二) 高校贫困生“问题行为”的涵义
        1. “问题”的涵义
        2. 高校贫困生“问题行为”的涵义
    (三) 高校贫困生“问题行为”研究的意义
        1. 有利于高校贫困生自身全面发展
        2. 有利于校园和谐建设
        3. 有利于社会协调发展
二、高校贫困生“问题行为”的主要表现
    (一) 学习方面
        1. 学习压力大
        2. 学习无所适从
        3. 考试焦虑
    (二) 人际关系方面
        1. 人际关系困难
        2. 人际交往冷漠
        3. 人际关系交往技巧欠缺
    (三) 环境适应方面
        1. 心理环境不适
        2. 生活环境适应能力差
        3. 就业茫然忧心
三、高校贫困生“问题行为”成因分析
    (一) 高校贫困生自我认知因素的影响
        1. 自我贬低
        2. 自我冲突
        3. 自我迷茫
    (二) 家庭环境的影响
        1. 家庭成员文化素质偏低
        2. 家庭突发事件的影响
        3. 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
    (三)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影响
        1.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念滞后
        2.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滞后
        3.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弱化
    (四)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1. 大学校园高消费的刺激
        2. 不良社会风气的冲击
        3. 严峻就业的压力
四、预防和矫正高校贫困生“问题行为”的措施
    (一) 提升高校贫困生自我认知能力
        1. 提高高校贫困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2. 培养高校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健康心态
        3. 建立高校贫困生健全人格
    (二) 加大资助高校贫困生的力度
        1. 国家资助
        2. 社会资助
        3. 高校扶持
    (三) 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1. 注重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
        2. 加强高校贫困生网络思政教育
        3. 优化校园文化建设
        4. 加强高校辅导员解决贫困生问题行为能力建设
    (四) 建立健全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 建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档案
        2. 认真做好高校贫困生心理咨询工作
        3. 培养高校贫困生正确自我意识
        4. 开展形式多样自我教育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问卷调查

(8)《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德意志意识形态》释义
    1.2 “在中国”释义
        1.2.1 第1 阶段:民国时期(1930 年4 月—1949 年9 月)
        1.2.2 第2 阶段: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1949 年10 月—1966 年5 月)
        1.2.3 第3 阶段:遭受挫折时期(1966 年5 月—1978 年12 月)
        1.2.4 第4 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 年12 月—今天)
    1.3 “研究史”释义
        1.3.1 “研究史”的性质和特征
        1.3.2 “研究史”的对象和方法
        1.3.3 “研究史”的目的和意义
        1.3.4 “研究史”的超越和创新
第2章 民国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译介和解读性研究起步阶段(1930 年4 月—1949 年9 月)
    2.1 烽火岁月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译介和解读性研究的总体概貌
        2.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毛泽东思想形成并走向成熟时期(1930 年4 月—1938 年10 月
        2.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毛泽东思想成熟并继续发展时期(1938 年10 月—1949 年9 月
    2.2 烽火岁月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译介状况
        2.2.1 《唯物的见解和唯心的见解之对立》
        2.2.2 《观念论的见解与唯物论的见解之对立》
        2.2.3 《社会意识形态概说》
        2.2.4 《德意志意识形态》
        2.2.5 《德意志观念体系》
        2.2.6 “名着精髓”
        2.2.7 “简略评介”
    2.3 烽火岁月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
        2.3.1 郭沫若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
        2.3.2 周建人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
        2.3.3 吴恩裕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
        2.3.3.1 《马克斯(今译为马克思)的政治思想》
        2.3.3.2 《马克思的社会科学研究法》
        2.3.3.3 《唯物史观的考证与解释》
        2.3.3.4 《唯物史观精义》
    2.4 短评
第3章 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德意志意识形态》译介全面展开、解读性研究成长阶段(1949 年10 月—1966 年5 月)
    3.1 激情岁月中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译介和解读性研究的总体概貌
        3.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时期(1949 年10 月— #1956年底)
        3.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 年底—1966 年5 月)
    3.2 燃烧岁月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翻译状况
        3.2.1 《论边沁和功利主义》和《论康德和政治的自由主义》
        3.2.2 《评“真正社会主义”》
        3.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
    3.3 火红年代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
        3.3.1 唯物史观基本问题研究
        3.3.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研究
        3.3.3 分工问题研究
        3.3.4 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研究
        3.3.5 “普遍性形式”问题研究
        3.3.6 实践问题研究
        3.3.7 “真正的社会主义”问题研究
    3.4 短评
第4章 遭受挫折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在异化缝隙中的缓进阶段(1966 年5月— #1978年12 月)
    4.1 异化缝隙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和研究总体概貌
        4.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十年内乱”时期(1966 年5 月—1976 年10 月)
        4.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后文革”时期(1976 年10 月—1978 年12 月)
    4.2 异化缝隙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翻译状况
        4.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4.3 “文革”时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状况
        4.3.1 “简要介绍”
        4.3.1.2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简介》
        4.3.2 “专题汇编”
        4.3.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育文选》
        4.3.2.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文艺论着选读》
        4.3.3 “语录”
    4.4 “后文革”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状况
        4.4.1 按劳分配理论研究
        4.4.2 “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
    4.5 短评
第5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发掘性研究阶段(1978 年12 月—今天)
    5.1 新课题新挑战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发掘性研究的总体概貌
        5.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邓小平理论时期(1978 年12 月—2000 年2 月)
        5.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三个代表”时期(2000 年2 月—2003 年4 月)
        5.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科学发展观时期(2003 年4 月—今天)
    5.2 文献学研究
        5.2.1 文献目录学研究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
        5.2.2 文献考据学的研究
        5.2.3 文献版本学的研究
    5.3 文本解读
        5.3.1 《费尔巴哈》章的文本解读
        5.3.2 《圣布鲁诺》章的文本解读
        5.3.3 《圣麦克斯》章的文本解读
        5.3.4 《真正的社会主义》卷的文本解读
    5.4 思想研究
        5.4.1 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5.4.2 人学理论研究
        5.4.3 异化理论研究
        5.4.4 世界历史理论研究
        5.4.5 交往理论研究
    5.5 短评
第6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史论析
    6.1 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6.1.1 文献把握方面
        6.1.1.1 “以苏解马”模式的历史进步性
        6.1.1.2 “以西解马”模式的启迪性
        6.1.1.3 “以马解马”模式的创新性
        6.1.2 理论运思方面
        6.1.2.1 经验理性的阐发
        6.1.2.2 阶级斗争的高扬
        6.1.2.3 科学理性的启蒙
        6.1.2.4 主体精神的传播
        6.1.3 实践诠释方面
        6.1.3.1 学术的现实主义运动
        6.1.3.2 哲学的大众化运动
        6.1.3.3 现代性的建构
    6.2 研究中所存在的缺陷不足
        6.2.1 文献把握方面
        6.2.1.1 “以苏解马”模式的历史局限性
        6.2.1.2 “以西解马”模式的偏向性
        6.2.1.3 “以马解马”模式的缺陷性
        6.2.2 理论运思方面
        6.2.2.1 实用理性的复燃
        6.2.2.2 斗争哲学的火红
        6.2.2.3 科学主义的误区
        6.2.2.4 人本主义的陷阱
        6.2.3 实践诠释方面
        6.2.3.1 哲学的政治化
        6.2.3.2 实践的拜物教
        6.2.3.3 现代性的悖论
    6.3 研究中的发展前景展望
        6.3.1 双重超越的综合创新
        6.3.2 “国学复兴”背景下展望
        6.3.3 全球化视野下展望
        6.3.4 和谐社会视域下展望
        6.3.5 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共时性存在境遇下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Ⅰ:《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主要论着目录
    第1阶段:解放前期(1930 年4 月—1949 年9 月)
        第1部分:中文着作
        第2部分:期刊论文
    第2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1949 年10 月—1966 年5 月)
        第1部分:中文着作
        第2部分:期刊论文
    第3阶段:遭受挫折时期(1966 年5 月—1978 年11 月)
        第1部分:中文着作
        第2部分:期刊论文
    第4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 年12 月—今天)
        第1部分:中文着作
        第2部分:期刊论文
        第3部分:硕博论文
参考文献Ⅱ:《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国外研究主要论着目录
    第1部分:中文译着
    第2部分:外文原着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心王”与“禅定”:佛教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佛教是心理学
    1.2 佛教心理学之魅力所在
2 本研究之价值
    2.1 前期文献综述——收获与不足
    2.2 佛教心理学:心理学的另一种声音
3 佛教心理学之心理观
    3.1 西方之身心论
    3.2 佛教心理学之身心不二论
4 佛教心理学之研究对象——心王、心所
    4.1 心王:隐微难见的深层心理系统
        4.1.1 具有认知功能的“识”
        4.1.2 产生自我的“意”
        4.1.3 作为最高本体的“心”
    4.2 心所:一般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
        4.2.1 “作意”——注意
        4.2.2 “触”——感觉
        4.2.3 “受”——情绪、情感
        4.2.4 “想”——认知过程
        4.2.5 “思”——意志
5 佛教心理学之研究方法——禅定体证
    5.1 禅定体证之特点
        5.1.1 禅定体证是主客体的统一
        5.1.2 禅定体证是对言语概念的舍弃
        5.1.3 禅定体证既非经验亦非超验
    5.2 禅定体证之具体过程——止、观
        5.2.1 何谓止观
        5.2.2 止观修持过程
    5.3 禅定体证之价值
        5.3.1 内证——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5.3.2 佛教禅定体证对于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内证法的推动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二十世纪中国乡土的浪漫书写 ——以二、三十与八十年代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子:他们为什么写作?
    一、走不出传统的群像
    二、涉江的未完成
    三、悖论中的绝望远行
导论:现代小说与寻根文学中的乡土浪漫书写比较研读
    一、浪漫书写的理论形态
    二、乡土浪漫书写的基本特征
    三、二十世纪乡土浪漫书写的源流
    四、相关研究的历史评述
第一章:"乡愁":乡土的指向
    一、"乡关何处"的理想营造
    二、从《故乡》到《社戏》——乡土乌托邦自我否定的否定
    三、转折:汪曾祺的"本土立场"
    四、传奇不奇:"爷爷"的时代与莫言小说的乡土灵魂
第二章:建构:从"发现乡土"到"还原乡土"
    一、记忆的神话
    二、《桥》:绝境同希望的悖论阐释
    三、轻之沉重与沉重之轻——论师陀果园城的"诗"与"思"
    四、精神围城中的现代构思
第三章:"浪漫书写"的情感世界
    一、情感性:神性·人性·本性
    二、悲悯:湘西世界的守望者
    三、拯救:呼兰河畔的未亡人
第四章:"浪漫书写"的审美选择
    一、"含魅"的艺术策略及演变面貌
    二、仁义叙事:双重陌生的困境
    三、制造:商州之子的两难
    四、另类的乡土:皮绳扣上的告别
结语:乡土浪漫——距离自由有多远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犯罪心理实质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子指归》的哲学研究[D]. 袁永飞. 武汉大学, 2018(06)
  • [2]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探究[D]. 汤小芳. 苏州大学, 2016(06)
  • [3]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人物形象的变态心理[D]. 刘静斐. 江南大学, 2014(03)
  • [4]官员腐败心理与预防控制研究[D]. 许欢. 武汉大学, 2014(01)
  • [5]大学生负性情绪问题的文化调适研究 ——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D]. 刘桂荣. 安徽师范大学, 2014(03)
  • [6]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 姜巧玲. 中南大学, 2012(12)
  • [7]高校贫困生“问题行为”研究[D]. 蔺丽军. 河北师范大学, 2011(06)
  • [8]《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D]. 邓伯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1)
  • [9]“心王”与“禅定”:佛教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论[D]. 张志芳. 苏州大学, 2010(02)
  • [10]二十世纪中国乡土的浪漫书写 ——以二、三十与八十年代小说为例[D]. 杨姿.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我对犯罪心理学实质的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