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克逻辑分析仪,用于高速逻辑信号采集和分析

泰克逻辑分析仪,用于高速逻辑信号采集和分析

一、Tektronix逻辑分析仪用于高速逻辑信号采集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潘冬阳[1](2021)在《嵌入式多通道高速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互联网和集成芯片的发展带动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更新换代,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在采集速率、采集精度、数据处理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在超声检测、分布式光纤检测以及工业现场多点模拟测量等具有复杂噪声背景的应用场景下,需要采集处理系统具有多通道数据处理能力;在一些工业生产线、输油管道等需要实时监测温度和应力等物理量的应用场景下,则需要采集处理系统具备良好的实时性。经过调研并综合考虑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性能、适用性及成本等因素,目前已有的采集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应用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展开了深入研究,设计了本课题系统的整体框架,并通过对以下几方面内容的研究,实现了一套嵌入式多通道高速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根据系统整体框架,设计了基于SPI的一主多从通信总线。以传输控制单元为SPI主机,实现了对6个采集控制单元(SPI从机)数据的并行接收和采集控制指令发送,传输速率最大可达20Mbps。通过对FPGA高速信号采集处理技术和同步时序处理技术的研究,设计了基于Cyclone 10LP系列低功耗FPGA的采集控制单元逻辑功能。并通过对累加平均滤波算法的研究和算法降噪原理的定量分析,结合FPGA并行流水线架构,实现了基于FPGA的实时累加平均滤波算法,该算法可自适应触发频率,解决了以往触发频率必须为固定频率的问题。通过对异构SoC FPGA及其片内高速AXI总线的研究,设计了基于Cyclone V系列SoC FPGA的传输控制单元逻辑功能,利用片上高速AXI总线设计接口应用,实现了FPGA与HPS的高速互联,解决了FPGA与ARM之间数据吞吐率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嵌入式Socket网络通信技术的研究,设计了采集系统配套软件。本文所设计的嵌入式多通道高速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具有36个模拟信号通道,每个通道最高采样速率为65MHz,采样分辨率为14位,可实时对采样数据进行累加平均滤波处理,并通过上位机显示各通道的采样波形。经过实验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且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该采集系统对大背景噪声下的重复信号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为工业现场中多通道信号采集处理提供平台支撑。

罗丰云[2](2021)在《PCI-E协议信号时域测试方案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子设备对数据高速传输需求的增长,各种高性能串行总线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针对应用极其广泛的PCI-E高速协议总线和接口的测试也被逐渐统一和规范化。PCI-E的测试包括上层协议测试和信号质量测试两大部分。本文从技术实现原理上研究了PCI-E上层协议测试中所用到的测试探头以及PCI-E信号质量测试中所用到的测试夹具,并基于FPGA设计实现了一种能够进行PCI-E信号质量测试的协议信号测试装置,能产生并发送符合PCI-E2.0协议规范的数据流。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协议测试探头和信号质量测试夹具的工作原理,对中继式测试探头所用到的信号均衡技术、接收端检测原理以及监听式测试探头中阻抗变换电路的作用及其设计难点进行了研究,并结合PCI-E底层LTSSM,对测试夹具的设计、实现原理进行了探讨,分析得出利用FPGA实现PCI-E协议信号测试装置的整体方案。2.在FPGA中完成了由PCI-E协议数据产生模块、CRC校验算法模块、数据包装配模块、时钟配置模块、GTX收发器等组成的PCI-E数据流产生发送部分,理论推导设计了16bit并行扰码算法;完成了PRBS7发生模块、误码率检测模块的代码逻辑设计;完成了整体方案中由数字信号调理模块、电源模块、SMA测试接口、信号回环电路组成的高速信号调理以及信号质量验证部分的原理图和高速PCB设计。3.对本方案进行实际测试与分析,最终满足预期的性能指标:串行发送速率5Gbps、数据编码模式8b/10b、可用通道数4、输出差分信号单端峰-峰值位于50~600m V之间、上升时间小于70ps、共模电压<150m V、输出信号总抖动TTJ<77ps、确定性抖动TDJ<57ps、通过设计控制输出阻抗50Ω。最终,本方案能够发送涵盖PCI-E协议规范中所有关键信息字段的5种TLP,3种DLLP以及4种PLP的PCI-E数据包类型。

李易[3](2020)在《智能车路系统网络化嵌入式软件测试平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型传感器、嵌入式计算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环境下基于实时感知、传输与控制技术的智能车路系统成为可能。智能车路系统由多个路侧单元与车载单元组成,这些单元通常又包含了多个具有感知、计算与通信能力的模块。这些模块通过相互协作完成系统的特定功能,而网络化嵌入式软件则是实现模块协作的关键。由于这类系统本身在实时、可靠与安全性方面有较高要求,因此在开发设计阶段对这些软件进行充分的测试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静态测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捕获所有运行中的问题。传统基于日志文件、串口输出、GPIO编码等动态测试手段,受嵌入式系统资源以及应用实时性方面的约束,也无法很好的满足智能车路系统网络化嵌入式软件的测试需求。硬件辅助追踪是一种借助通用内核调试单元的程序追踪技术,能够在不依赖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前提下,实现非侵入式软件分析追踪。硬件辅助追踪技术能够有效满足智能车路系统网络化嵌入式软件调试需求同时解决调试问题。本文首次提出将硬件辅助追踪技术应用于网络化嵌入式软件测试,并用该方法设计实现了一种智能车路系统网络化嵌入式软件测试平台;首先介绍了智能车路系统特点及其网络化嵌入式软件调试需求,详细分析了嵌入式常用追踪调试技术,并对硬件辅助追踪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随后针对智能车路嵌入式软件调试需求,开展基于硬件辅助追踪技术的网络化测试平台方案设计与实现,完成了测试平台功能、结构、软硬件设计与测试验证。本文的主要工作创新点如下:(1)测试平台方案设计与实现。在深入研究嵌入式常用追踪调试手段与硬件辅助追踪技术的基础上,设计测试平台由观察者、控制器、被测目标三层结构框架组成,可实现网络级远程调试、灵活的软件追踪与非侵入式软件分析三大功能。其中控制器为高性能服务器,被测目标为智能车路系统中运行网络化嵌入式软件的MCU(具备Cortex M3/M4处理器核心),观察者为分布式结构,不同观察者时间相互同步,单个观察者硬件由树莓派3B+、便携式逻辑分析仪、FT2232HL转接板等部件组成。针对测试平台功能、结构与测试需求:提出高精度追踪轨迹同步方法,方法通过GPIO翻转同步内外时间戳辅以NTP协议同步观察者时钟实现,既关联被测目标追踪数据内外时间戳,也令追踪数据与真实事件保持时间对齐;同时编写基于libusb与wiring Pi库的追踪信号采集程序和python自动化测试脚本。(2)测试平台基准性能测试。使用裸机与Free RTOS操作系统下的标准例程,从代码覆盖率、时间/功耗开销与时间精度三个方面对测试平台进行基准性能测试。最终测试结果显示,在保障程序真实运行场景,不特别优化覆盖信息收集方法,追踪信号8MHz速率以及512时钟节拍的PC采样周期等条件下,本测试平台既能缩短覆盖率测试时间周期且语句、函数与基本块覆盖率可达72%、91%与59%;同时得益于硬件辅助追踪单元,本测试平台能在几乎不改变被测目标运行功耗(ITM仅1.5%)与时间(ITM无开销)的前提下,提供微秒级时间精度的分析结果。本测试平台在进行非侵入测试的同时性能优秀、部署快捷。(3)典型智能车路系统网络化嵌入式软件实例构建与测试。从实际出发,设计、构建了由路侧节点、车载通信节点与控制节点组成的典型实例,实例基于Free RTOS与RIOT-OS嵌入式操作系统;其中路侧节点完成传感器信息收集与Wi-Fi发送;车载通信节点位于模拟车辆上,负责传感器信息Wi-Fi接收与CAN网络发送;控制节点同样位于模拟车辆上,负责传感器信息CAN网络接收与传感器信息驱动的PWM有限状态机控制。针对该实例从通信事件时序、PWM控制有限状态机与路侧节点传感网三个方面开展测试。对Free RTOS系统环境下Wi-Fi与CAN网络通信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给出微秒级时序测试结果;对PWM控制有限状态机进行状态转换追踪记录,并与理论值比对;对gnrc_networking网络ping6指令进行高精度时间特性分析,及其底层gnrc协议栈UDP通信过程函数覆盖与基本块覆盖的评估。实例分析表明,借助硬件辅助追踪技术,本测试平台可对被测系统开展高效、充分的测试与评价。

王海香[4](2020)在《基于PXIE的数字化多通道分时脉冲幅度分析电子学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占比并不高,聚变核能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在国际上深受各国的广泛关注。在聚变核能的研究和利用过程中,如何保证长时期的安全稳定运行,就需要一整套诊断系统来监控聚变运行的各种状态,包括等离子体温度测量,等离子体密度测量,等离子体位形测量,磁测量,光谱测量,辐射测量等等。其中,硬X射线诊断系统是测量聚变等离子体运行过程中辐射的硬X射线参数,从而研究快速电子行为,低杂波(LHW)沉积和驱动效果等物理特性。而该项诊断最核心的电子学测量技术就是多通道脉冲幅度分析技术,该技术被广泛运用到核能谱测量仪中。随着数字化和半导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核测量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多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逐步由模拟化向数字化发展,数字化多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不仅硬件电路结构更加简单,并且其精度和灵敏度也逐渐提高,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先进实验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是国内最先进的核聚变研究平台,在世界聚变研究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随着聚变研究的不断发展,在EAST装置的硬X射线诊断中,对能谱测量的精度、时间分辨率、通道数以及数据传输协议等方面均已不满足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的要求,而市场上的通用产品又不能直接满足需求,因此需要对该系统进行改造升级研究。本文选择“基于PXIE的数字多通道分时脉冲幅度分析电子学系统研究”为课题,对多通道分时脉冲幅度分析系统(MTPHA)的软、硬件进行研究,并在多种实验环境和EAST装置中验证了该系统的性能。其中,该系统的核心部件(MTPHA)功能板卡以16位高精度型号为AD9269的芯片作为模数转换(ADC)模块,以美国Xilinx(赛灵思)公司生产的Kintex-7的FPGA系列中型号为XC7K325T-FFG900的FPGA芯片作为能谱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并以Xilinx公司提供的PCIe开源代码为基础,实现PXIE总线通讯协议的能谱数据的传输,通道地址最大支持4096道,最小时间分辨率为2ms。MTPHA板卡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信号限幅电路、信号切换电路、模拟信号放大电路、单端转差分电路、ADC模数转换电路、FPGA配置电路、Flash存储电路、PXIE接口电路以及电源电路等。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在VIVADO 2016.3软件上完成FPGA内部逻辑功能的设计,包括模数转换的采样控制、脉冲识别、寻峰处理、能谱存储与数据传输等算法。MTPHA将处理后的能谱数据通过PXIE通讯协议上传至上位机LABVIEW软件,通过LABVIEW软件对能谱数据进行实时处理、显示、存储。PXIE总线通信协议是通过FPGA中的硬件代码与主机中的LABVIEW软件相结合来实现的。由于LABVIEW软件采用图形化的编程语言简单易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系统的开发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MTPHA的性能在实验室使用任意信号发生器,152Eu同位素辐射源进行了测试,并在EAST装置的等离子体放电运行环境进行了测试。由实验结果可知,MTPHA的半峰全宽(FWHM)不超过2个通道地址,脉冲高度和通道地址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1,表明该板卡的能量分辨率和线性度非常高。另外,在EAST实验中,MTPHA可以很好地工作并且产生与其他诊断结果一致的实验数据,更进一步表明MTPHA稳定可靠,有助于研究EAST以及将来的CFETR中的快速电子行为,低杂波沉积及其驱动效果。同时也可以推广应用的其他通用核能谱测量场合。

王艺璇[5](2019)在《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微弱信号采集模块硬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数据采集技术在电子通信、声呐探测、光磁学分析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上述领域的不断发展,对数据采集技术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弱电、弱磁、微光、微声等微弱信号的检测成为了数据采集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论文主要针对微伏(μV)级微弱电压信号,将实现宽频带(100kHz)微弱信号的高精度采集(直流精度0.2?FSR,交流精度2?FSR)作为课题的主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将窄带滤波器与可调带通滤波器相结合,设计了基于LRC谐振电路的可调带通滤波器,并采用自适应滤波算法作为可调滤波器的控制算法,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微弱信号采集方案。基于此方案,本论文进行的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设计需求,确定了系统指标,给出了总体设计方案和模块划分,明确了以经典滤波与自适应滤波结合的滤波电路设计;2、使用可变增益放大器(VGA)、Sigma-Delta型模数转换器(ADC)、可编程门阵列(FPGA)、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等器件进行电路设计,明确了器件选型,并结合器件特性,编写了对应的Verilog代码;3、为遏制宽带噪声,提高自适应滤波模块的选频特性,基于LRC谐振电路设计了低频段可调带通滤波器结构,该结构借助新型可调电容器实现,解决了变容二极管控制通道与信号通道共用所导致的频率偏移问题,降低了信号失真率;4、由于单个可调电容器调节范围有限,为避免大规模电路并联,降低自适应滤波电路复杂度,采用频带分段方式和多路复用思想进行电路设计,提高了器件利用率,减小了硬件体积,缩减了实现成本。在完成上述设计工作基础上,结合各项技术指标,对相关参数进行了分析与测试,验证了本课题设计的可行性,测试结果也证明了本设计能够在100kHz带宽下实现μV级信号的高精度采集。

何小双[6](2019)在《示波记录仪的采集板卡硬件设计与多通道同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能够更清晰,更全面,更准确地反应出被测对象的多域波形细节,一直是仪器科学技术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如今因电子测量行业的多被测量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能够同时采集存储多个通道下的多类型被测信号的示波记录仪受到该技术行业的重视。在仪器的带宽越来越高,通道的数目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多通道同步设计技术对于示波记录仪多通道同步显示显得尤为重要。在高速多通道测量系统中,多通道同步测量性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相比于通道内波形类似偏置增益类的“纵向”调节,多通道波形的“横向”同步调节不仅仅是单依靠系统的某些补偿或多通道相位调偏便能完全解决,更是需要从系统全局出发,从系统模块硬件,数据传输逻辑链路,全局时钟网络,多通道的同步控制住等角度分析研究非同步采集的原因,从根本的角度来研究解决示记录仪的多通道同步性。本文将结合示波记录仪研发项目,从硬件底层的角度出发,研究示波记录仪多通道不同步的问题缘由,提出多通道同步技术方案,并设计相应的硬件高速测试平台对该技术方案进行检验,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有如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示波记录仪中高速采集模块的设计方案与示波记录仪128通道显示基理,通过硬件的比对测试对该记录仪中的多通道相位随机情况,问题产生原因,以及解决方案进行了理论论述与实验验证。2.提出优化性的高速板卡解决技术方案,研制出多种类型多采样率的双通道采集模块,如采样速率最高为100MS/s,12bit,隔离性采集板卡系统。并保证了双通道0.5%的测量精度。3.设计了单卡槽速率为3.2Gbps共8通道的源同步接口与系统的全局时钟网络,从时钟的设计与功能控制层面上,保证多通道同步采样与同步传输。4.提出卡内通道同步与卡槽间通道同步的板卡式解决方案,保证卡内双通道同步精度与卡槽间通道同步精度小于20ns。通过最终的测试与验证表明,支持动态可重构的示波记录仪可在任意更换卡槽位置与上述种类采集模块的情况下,利用数字触发的方式,完成时钟抖动低于311fs的通道高精度采样,并完成卡内与卡槽之间的多通道同步20ns的精度设计要求。进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关于示波记录仪中的多通道同步技术的可行性。

左大林[7](2019)在《基于Zynq的软件无线电中频处理模块硬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现有测试仪器及测试手段逐渐达到了技术瓶颈。人类通信需求增长迅速,硬件系统投入成本越来越高,使得依靠硬件实现的传统无线通信系统难以满足日趋复杂的通信功能和日渐提高的传输指标要求。而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 Radio,即SDR)是一种可用来实现无线通信领域多个通信体系并存、不同体系制定统一标准的新技术。软件无线电平台在标准化硬件设备上利用可升级、可重构的应用软件实现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各种功能,克服了传统无线通信设备功能单一、可扩展性差等缺点,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软件无线电技术作为未来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势必将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和关注。本论文考虑了功耗、成本、兼容性以及可扩展性等因素选择了Xilinx公司的Zynq-7000系列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即SoC)处理器和ADI公司推出的AD9361单芯片零中频收发解决方案搭建了软件无线电中频处理模块硬件平台,开展了基于Zynq的高集成度收发系统的研究设计。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比较目前市面上几种主流软件无线电结构形式,对本软件无线电中频处理模块的系统结构进行介绍,分析各个功能模块组成,确定系统总体实现方案,并对模块关键器件进行选型。2、研究基于AD9361单芯片零中频收发架构通信链路搭建的解决方案,设计相应的硬件电路;设计基于AD9361的增益控制系统,并根据硬件总体方案完成系统电源模块设计。3、在FPGA中完成软件无线电平台的信号接口和基带信号处理等模块硬件逻辑设计,实现数字基带信号的接收、处理以及发送等核心功能。4、研究Zynq处理器芯片内部组成架构及其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案;研究了基于SoC的系统集成设计方式及其片内AXI4总线协议规范,并基于此协议完成相应硬件逻辑设计,搭建了软件无线电平台主控模块。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最终搭建了小型化、高集成度软件无线电平台,并对硬件电路及功能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实现其核心收发功能,为后续基于该平台的手持式收发仪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丁鹏[8](2019)在《混合示波器5GSPS逻辑分析及触发模块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在大多数的测试应用中,被测信号可能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数字信号或者模拟信号,更多时候,被测系统包含着多个模拟信号以及数字信号,而且两种信号之间存在着关联。单独使用数字存储示波器或者逻辑分析仪都无法很好的满足这种系统的测试需求。于是,人们发明了一种混合了数字示波器和逻辑分析仪测试功能的时域测试仪器——混合信号示波器。对于如今的许多嵌入式设计调试和应用,混合信号示波器具有超越传统数字示波器加逻辑分析仪的测试能力。本论文将对混合信号示波器的逻辑分析及触发模块进行研究与设计。其中涉及的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示波器模块及逻辑分析模块的功能和指标确定了逻辑分析模块关键器件的型号,并对触发系统进行了设计,最后确定了系统的整体方案。2.完成混合信号示波器的逻辑分析模块的硬件设计,其中包括逻辑探头,信号数字化处理,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GT(吉比特收发器)实现5GSPS的数字信号采集,数据的抽点,触发及存储。3.丰富了混合示波器的触发方式,实现了比如边沿后边沿触发,码型触发,汉明距离触发,建立保持时间违规触发等触发方式。4.采用数字边沿触发的方法,提升了示波器模块中边沿触发的触发精度。其中逻辑分析模块的主要指标:通道数16,采样率5GSPS,带宽400MHz,存储深度256Mpts,通道间延时小于1ns,探头输入阻抗100kΩ/8pF。触发模块中触发类型有:边沿触发、脉宽触发、边沿过渡(斜率)触发、边沿后边沿触发、汉明距离触发、窗口触发、欠幅触发、码型触发、建立保持时间违规触发,其中边沿触发的触发精度为0.8ns,其他高级触发的触发精度为3.2ns。

史欢[9](2017)在《多通道可重构的虚拟逻辑分析仪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1973年,HP和IBM在合作的项目中研制成功了针对数字系统多个信号之间逻辑关系测试的仪器,随后作为通用仪器被推广开来,逐渐发展为逻辑分析仪,主要用于数字信号的显示、分析、处理。逻辑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采集数字信号,通过内部、外部时钟选择分别进行时序分析和状态分析,同时依靠丰富的触发功能对数据流进行定位、分析时序错误。逻辑分析仪由采集电路、存储器、主控制器、传输模块、显示部分等组成。由于单机版的逻辑分析仪售价昂贵,使用门槛过高,导致难以像示波器一样普及,同时基于PC的虚拟逻辑分析仪发展迅速,成本相对低廉,功能上也能够满足一般的数字信号检测需求。因而本文研究设计了以FPGA为主控制器的虚拟逻辑分析仪,具有采样率高、存储深度大、抗干扰能力强、升级灵活、方便携带、成本低廉等优势,能够满足测试基本数字信号的需求。虚拟逻辑分析系统是以Xilinx公司的XC6SLX45 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主控芯片,能够实现芯片功能的可重构。它提供了极佳的低功耗和高性能之间的均衡性,通过内存接口管理器连接一颗内存容量为2Gb的SDRAM DDR3,用于对16通道数字信号进行缓存处理,每通道能够保证1MB的存储深度。传输介质采用USB总线,采用了Cypress公司的FX2LP USB微控制器,最终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人机界面由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编写,数字波形通过虚拟化的仪器界面展示,完整实现数字信号的采集、缓存、显示、处理过程。LabVIEW程序开源,可由用户重新构建前面板和逻辑功能。经调试表明,通道之间没有干扰产生,波形能够稳定、准确地触发显示,达到了设计之初的要求。

严浩[10](2016)在《多通道数字信号20GS/s定时分析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系统工作频率的提高,我们需要更加快速和准确的观测。为了更好的对数字电路进行测试分析,作为数据域测试仪器,逻辑分析仪的定时分析速率迫切需要大幅提升。分析速率变得更加精细的同时,逻辑分析仪多通道间的同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在对高速数字电路进行数据分析时,逻辑分析仪通道间同步性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测试和分析结果。从高性能逻辑分析仪定时分析模块的研制出发,本文将研究重点分为逻辑分析仪20GS/s定时分析和多通道间的同步。研究和讨论了16通道20GS/s定时分析模块的硬件总体方案,并根据方案完成20GS/s定时分析电路的设计,16通道同步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移位采样、树形采样、多相采样三种高速数字信号采样技术,确定基于FPGA高速接收机端口的数字信号20GS/s定时采样方案,进而实现20GS/s定时采样电路设计。(2)运用采样时钟产生技术、高精度时钟延时技术、数字逻辑电平匹配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了20GS/s定时分析时钟电路、通道数字信号电平匹配及扇出电路的设计。采用FPGA时序逻辑电路为主+组合逻辑电路为辅的方式,完成高速信号触发识别、触发位置判断电路的设计。同时结合基于触发信号的采集主控状态跳转,完成数据存储控制电路的设计,实现采样后高位宽并行数据的存储。(3)从影响多通道同步的通道电路、时钟电路、采样电路、触发和存储电路等因素出发,研究分析了通道电路一致方案、时钟同步方案、采样同步方案、触发同步方案,并展开多通道同步设计。(4)引入同步信号校准电路,完成通道同步设计。基于校准数据,进行触发同步的设计,特别提高系统码型触发识别效率;根据高速数字系统时钟低抖动和低偏斜的原则,完成时钟同步的设计;同时改进硬件采集流程控制,实现了两片FPGA之间通道的采集同步。

二、Tektronix逻辑分析仪用于高速逻辑信号采集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ektronix逻辑分析仪用于高速逻辑信号采集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嵌入式多通道高速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信号采集系统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高速信号采集与处理相关技术研究
    2.1 高速模数转换技术
        2.1.1 模数转换器概述
        2.1.2 流水线型ADC
    2.2 FPGA技术
        2.2.1 FPGA发展概述
        2.2.2 FPGA基本结构及特点
        2.2.3 FPGA设计流程及开发工具
    2.3 FPGA同步时序处理技术
        2.3.1 FPGA时序分析基本概念
        2.3.2 FPGA同步设计的重要性
        2.3.3 信号跨时钟域同步方式研究
    2.4 累加平均滤波算法研究
        2.4.1 算法原理分析
        2.4.2 降噪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3.1 系统整体架构
        3.1.1 系统整体架构分析
        3.1.2 预期性能指标
    3.2 FPGA间的数据通信方案设计
        3.2.1 SPI串行外设接口
        3.2.2 SPI多从机方案选择
    3.3 采集控制单元FPGA设计方案
        3.3.1 设计方案分析
        3.3.2 ADC控制模块设计
        3.3.3 多路模拟电子开关控制模块计实现
        3.3.4 累加平均滤波算法设计实现
        3.3.5 SPI从机通信模块设计实现
        3.3.6 IP核配置
    3.4 传输控制单元设计方案
        3.4.1 方案分析
        3.4.2 SPI主机通信模块设计实现
        3.4.3 AXI片内高速总线应用设计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4.1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4.2 Socket网络通信技术
        4.2.1 Socket基本概念
        4.2.2 Socket数据传输方式
        4.2.3 Socket通信过程
    4.3 系统软件设计实现
        4.3.1 网络Socket客户端设计
        4.3.2 基于QT上位机设计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验证与测试
    5.1 系统硬件单元仿真及调试
        5.1.1 多路模拟电子开关功能仿真验证
        5.1.2 累加平均滤波算法仿真验证
        5.1.3 采集控制单元在线调试
        5.1.4 传输控制单元在线调试
    5.2 系统软硬件综合测试
        5.2.1 测试环境搭建
        5.2.2 测试过程
        5.2.3 系统指标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其它科研成果

(2)PCI-E协议信号时域测试方案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PCI-E测试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任务以及结构
第二章 PCI-E测试方案研究
    2.1 PCI-E测试需求与测试项目分析
        2.1.1 PCI-E上层协议测试项目
        2.1.2 PCI-E信号质量测试需求
    2.2 PCI-E上层协议测试方案研究
        2.2.1 测试探头工作与实现原理研究
        2.2.2 协议训练器功能特点分析
        2.2.3 PCI-E协议解码测试结果表征
    2.3 PCI-E信号质量测试方案研究
        2.3.1 物理层链路训练状态机简介
        2.3.2 测试夹具工作与实现原理研究
        2.3.3 PCI-E信号质量测试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CI-E测试信号产生方案设计
    3.1 需求分析与PCI-E测试信号产生方案设计
        3.1.1 PCI-E信号产生思路分析论证
        3.1.2 PCI-E信号产生方案整体概述
    3.2 高速数字信号调理部分设计
        3.2.1 性能指标与选型分析
        3.2.2 整体硬件电路设计
    3.3 PCI-E数据流产生部分设计
        3.3.1 器件选型分析与硬件设计
        3.3.2 8b/10b编码与控制K字符
    3.4 信号质量验证部分设计
        3.4.1 PRBS序列发生与误码率检测模块设计
        3.4.2 信号回环电路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CI-E协议数据产生模块设计
    4.1 整体逻辑设计
    4.2 测试数据包类型与内容设计
        4.2.1 TLP、DLLP和 PLP格式分析
        4.2.2 测试数据包内容设计
    4.3 16bit并行扰码算法设计与实现
        4.3.1 串行扰码算法实现
        4.3.2 并行扰码算法设计与实现
    4.4 CRC校验算法实现
        4.4.1 CRC校验原理
        4.4.2 PCI-E的两种CRC算法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整体测试与分析验证
    5.1 测试系统整体组成
    5.2 数字信号调理部分功能测试
    5.3 高速信号传输通道质量验证
    5.4 PCI-E协议数据产生部分验证
        5.4.1 16与32阶CRC算法验证
        5.4.2 数据帧装配验证
    5.5 PCI-E测试信号验证
        5.5.1 PCI-E测试信号质量验证
        5.5.2 数据8b/10b编码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智能车路系统网络化嵌入式软件测试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硬件辅助追踪技术研究
    2.1 嵌入式常用追踪调试技术
        2.1.1 软件追踪
        2.1.2 硬件追踪
        2.1.3 硬件辅助追踪
    2.2 硬件辅助追踪体系结构
        2.2.1 数据观察点与追踪(DWT)
        2.2.2 指令追踪宏单元(ITM)
        2.2.3 嵌入式追踪宏单元(ETM)
        2.2.4 追踪端口接口单元(TPIU)
    2.3 调试工具GDB与 Open OCD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测试平台方案设计
    3.1 测试平台需求分析
    3.2 测试平台功能设计
        3.2.1 网络化远程调试
        3.2.2 灵活的软件追踪
        3.2.3 非侵入式高精度软件分析
    3.3 测试平台硬件设计及结构
        3.3.1 被测目标
        3.3.2 观察者
        3.3.3 控制器
    3.4 测试平台软件设计
        3.4.1 观察者时间同步软件
        3.4.2 追踪信号采集程序设计
        3.4.3 自动化测试脚本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测试平台基准性能测试
    4.1 代码覆盖率测试
        4.1.1 实验环境与方法
        4.1.2 语句覆盖率测试
        4.1.3 函数与基本块覆盖率测试
    4.2 时间与功耗开销性能测试
        4.2.1 实验环境与方法
        4.2.2 时间开销测试
        4.2.3 功耗开销测试
    4.3 时间精度性能测试
        4.3.1 实验环境与方法
        4.3.2 时间同步误差测试
        4.3.3 最小时间精度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平台实例分析
    5.1 实验环境与方法
    5.2 通信事件时序测试
        5.2.1 通信数据格式
        5.2.2 时序测试结果
    5.3 有限状态机测试
        5.3.1 有限状态机设计
        5.3.2 状态机测试结果
    5.4 gnrc_networking测试
        5.4.1 ping6指令高时间精度分析
        5.4.2 UDP通信覆盖率测试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GDB与OpenOCD常用命令
附录 Ⅱ 控制器详细配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4)基于PXIE的数字化多通道分时脉冲幅度分析电子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 论文章节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MTPHA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1 硬X射线能谱诊断系统简介
    2.2 探测器与前置放大器
    2.3 基于PXIE的数字多通道分时脉冲高度分析仪的组成及原理
        2.3.1 模拟信号采集模块介绍
        2.3.2 数据处理模块介绍
        2.3.3 数据分析模块介绍
    2.4 PXIE总线介绍
        2.4.1 总线技术发展与趋势
        2.4.2 PXIE规范
        2.4.3 PXIE接口协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MTPHA电子学板卡的硬件设计
    3.1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
        3.1.1 信号限幅电路
        3.1.2 信号切换电路
        3.1.3 模拟信号放大电路
        3.1.4 硬件触发电路
    3.2 高速ADC模数转换电路
        3.2.1 ADC芯片选型
        3.2.2 AD9269介绍
        3.2.3 AD9269电路设计
    3.3 FPGA相关电路
        3.3.1 FPGA时钟电路
        3.3.2 FPGA外围配置电路
        3.3.3 Flash接口电路
        3.3.4 FPGA电源电压
    3.4 LED指示电路
    3.5 PXIE硬件电路设计
    3.6 电源电路设计
        3.6.1 数字电源设计
        3.6.2 模拟电源设计
    3.7 PCB设计
        3.7.1 PCB分层介绍
        3.7.2 PCB模块布局
        3.7.3 PCB布线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FPGA下位机软件设计
    4.1 FPGA的开发语言与开发工具
    4.2 FPGA逻辑设计
    4.3 系统时钟配置
    4.4 RAM存储模块
    4.5 FIFO模块
    4.6 FPGA核心算法流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上位机LABVIEW软件的设计
    5.1 LABVIEW软件介绍
    5.2 上位机软件界面
    5.3 PXIE设备驱动的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MTPHA性能测试与实验验证
    6.1 实验室环境下测试平台
        6.1.1 实验室环境测试平台
        6.1.2 实验准备工作
    6.2 实验室环境下MTPHA性能测试方案
        6.2.1 MTPHA线性测试
        6.2.2 MTPHA半高宽测试(FWHM)
        6.2.3 MTPHA噪声
        6.2.4 最高脉冲计数率
        6.2.5 通道一致性测量
        6.2.6 MTPHA静态功耗的测量
        6.2.7 ~(152)Eu放射源测试
    6.3 EAST托卡马克实验平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后期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微弱信号采集模块硬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数据采集设备的发展现状
        1.2.2 国内数据采集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主要任务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采集系统总体设计及相关理论
    2.1 设计需求分析及技术指标
    2.2 系统总体设计与框图
        2.2.1 系统总体设计
        2.2.2 系统设计框图
    2.3 数据采集系统相关技术
        2.3.1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2.3.2 自适应滤波技术
        2.3.3 其他相关技术
    2.4 微弱信号采集中的噪声分析
        2.4.1 噪声来源分析
        2.4.2 噪声特性
        2.4.3 噪声的应对措施
    2.5 设计合理性分析
        2.5.1 时钟和电源设计分析
        2.5.2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分析
        2.5.3 主控制器FPGA选择和存储电路设计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采集系统电路设计
    3.1 时钟设计
    3.2 低噪声电源设计
        3.2.1 电源需求分析
        3.2.3 电源降噪
    3.3 档位选择和保护电路设计
        3.3.1 保护电路
        3.3.2 档位选择电路
    3.4 滤波电路设计
        3.4.1 低通滤波电路
        3.4.2 单端转差分电路
    3.5 自适应滤波电路设计
        3.5.1 选频电路设计
        3.5.2 可变电容器控制电路
        3.5.3 自适应滤波设计
    3.6 模数转换电路
    3.7 SRAM存储电路
    3.8 双控制器交互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采集系统逻辑设计
    4.1 总体逻辑设计
    4.2 通道配置逻辑
    4.3 自适应滤波电路逻辑
        4.3.1 DAC电路逻辑
        4.3.2 可变电容器逻辑
    4.4 模数转换电路逻辑
    4.5 存储电路逻辑
    4.6 双控制器交互逻辑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采集系统验证与测试
    5.1 控制逻辑验证
        5.1.1 模数转换模块逻辑验证
        5.1.2 存储模块逻辑验证
        5.1.3 控制器交互模块逻辑验证
        5.1.4 程序固化验证
    5.2 电源及时钟测试
        5.2.1 电源测试
        5.2.2 时钟测试
    5.3 采集精度测试
        5.3.1 直流精度测试
        5.3.2 交流精度测试
    5.4 其他指标测试
        5.4.1 系统底噪与动态范围
        5.4.3 信噪比和交流有效位数
        5.4.4 带外抑制与带内平坦度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

(6)示波记录仪的采集板卡硬件设计与多通道同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工作方向
    1.4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与多通道同步分析
    2.1 示波记录仪的总体方案与架构
    2.2 多通道显示与同步分析
        2.2.1 示波记录仪的多通道显示
        2.2.2 多通道同步流的显示
    2.3 多通道非同步数据流分析
        2.3.1 采样电路的影响
        2.3.2 采样驱动的影响
        2.3.3 传输接口的影响
    2.4 多通道同步数据流的关键解决方案
        2.4.1 同步采集板卡架构设计
        2.4.2 高速源同步数据传输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采集板卡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采集板卡的总体方案
    3.2 模拟通道调理架构设计
        3.2.1 通道调理设计
        3.2.2 通道配置内容
        3.2.3 通道校准电路设计
        3.2.4 通道控制功能位设计
    3.3 板卡通道隔离设计
        3.3.1 数字通道隔离
        3.3.2 模拟通道隔离
    3.4 板卡多通道采样设计
        3.4.1 双通道采样器件选型
        3.4.2 数据采集接收模块设计
    3.5 板卡的高速传输接口设计
        3.5.1 源同步接口介绍
        3.5.2 板卡高速传输解决方案
        3.5.3 FPGA内嵌传输IP核
        3.5.4 源同步接口传输时钟设计
        3.5.5 板卡数据传输功能仿真
    3.6 双通道同步采集单板的硬件实现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通道同步采样设计与实现
    4.1 多通道同步采样设计
        4.1.1 采样时钟同步的必要性
        4.1.2 多通道采集系统架构
        4.1.3 多通道参考时钟参数计算
        4.1.4 多通道同步采样时钟网络设计
        4.1.5 多通道同步采样控制设计
    4.2 多通道同步传输设计
        4.2.1 同步采样后的非同步传输
        4.2.2 同步采样后的同步传输
    4.3 多通道时钟设计
        4.3.1 系统时钟抖动设计
        4.3.2 多通道时钟方案设计
        4.3.3 系统关键的等长PCB设计
        4.3.4 FPGA最小时延时钟网络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与验证
    5.1 系统硬件基本功能调试
        5.1.1 系统测试平台介绍
        5.1.2 FPGA的功能验证
        5.1.3 时钟电路配置调试
        5.1.4 高速板卡的功能故障与解决
    5.2 高速板卡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5.2.1 高速ADC数据接收测试
        5.2.2 高速板卡数据传输测试
        5.2.3 高速板卡关键指标测试
    5.3 多通道同步测试背景
    5.4 多通道同步测试与结果分析
        5.4.1 卡内双通道同步测试
        5.4.2 卡槽间双通道同步测试
        5.4.3 多通道综合同步测试
        5.4.4 同步精度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7)基于Zynq的软件无线电中频处理模块硬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软件无线电中频处理模块总体方案设计
    2.1 软件无线电技术概述
        2.1.1 软件无线电的定义
        2.1.2 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2.1.3 软件无线电中频处理模块的基本结构
    2.2 软件无线电中频处理模块总体方案设计
    2.3 系统关键芯片分析与应用
        2.3.1 FPGA器件的选型
        2.3.2 基于Zynq的软件无线电实现技术
        2.3.2.1 Zynq-7000 简介
        2.3.2.2 基于Zynq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流程
        2.3.2.3 Zynq器件的选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件无线电中频处理模块硬件平台设计
    3.1 软件无线电中频处理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3.1.1 接收器模块设计
        3.1.2 发射器模块设计
        3.1.3 ENSM使能状态机设计
        3.1.4 频率合成模块设计
    3.2 信号接口模块逻辑设计
        3.2.1 SPI控制逻辑模块设计
        3.2.2 接收逻辑模块设计
        3.2.3 发送逻辑模块设计
    3.3 基带信号处理模块硬件逻辑设计
        3.3.1 基带信号处理模块逻辑设计方案
        3.3.2 储频转发模块逻辑设计
        3.3.3 主动发送模块逻辑设计
        3.3.4 多普勒频移模块逻辑设计
    3.4 增益控制模块设计
        3.4.1 自动增益控制模块设计
        3.4.2 手动增益控制模块设计
    3.5 电源模块设计
        3.5.1 系统供电需求分析
        3.5.2 系统供电方案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台主控模块设计
    4.1 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主控模块总体方案设计
    4.2 AXI4 总线接口设计
        4.2.1 AXI4 总线协议分析
        4.2.2 AXI4 总线接口逻辑设计
    4.3 自定义IP核设计
    4.4 AD9361 寄存器配置模块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平台验证与测试分析
    5.1 模块测试验证
        5.1.1 接收通路测试
        5.1.2 发射通路测试
        5.1.3 基带信号处理模块功能测试
        5.1.4 增益控制模块功能测试
    5.2 系统测试验证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课题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混合示波器5GSPS逻辑分析及触发模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设计任务及论文结构
第二章 混合示波器需求分析与整体方案设计
    2.1 逻辑分析模块应用方案设计
        2.1.1 吉比特收发器简介
        2.1.2 FPGA资源分析及选型
        2.1.3 存储器选型分析
    2.2 触发模块方案设计
        2.2.1 混合触发模块设计
        2.2.2 数字边沿触发模块设计
        2.2.3 触发模块整体方案设计
    2.3 混合示波器整体方案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逻辑分析模块硬件设计
    3.1 逻辑分析模块通道设计
        3.1.1 探头设计
        3.1.2 信号数字化处理
    3.2 逻辑分析模块数据采集
        3.2.1 GTX的功能和结构
        3.2.2 GTX复位控制
        3.2.3 逻辑分析模块的采集同步
        3.2.4 逻辑分析模块时基控制
    3.3 逻辑分析模块数据的存储
        3.3.1 逻辑分析模块深存储方案设计
        3.3.2 逻辑分析模块存储控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合示波器触发模块设计
    4.1 逻辑分析模块触发设计
        4.1.1 边沿触发
        4.1.2 码型与状态触发
    4.2 示波器模块高级触发设计
        4.2.1 基于汉明距的触发
        4.2.2 边沿后边沿触发
    4.3 示波器模块边沿触发的优化
        4.3.1 模拟边沿触发原理及其局限性
        4.3.2 数字边沿触发原理及其局限性
        4.3.3 数字边沿触发的优化
        4.3.4 数字边沿触发的并行化
    4.4 混合示波器触发模块整体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调试优化与测试分析
    5.1 测试环境的搭建
    5.2 逻辑分析模块功能验证
    5.3 触发模块功能验证
    5.4 硬件调试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贡献与创新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多通道可重构的虚拟逻辑分析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逻辑分析仪的原理与发展现状概述
        1.2.1 逻辑分析仪的原理
        1.2.2 逻辑分析仪的发展历史
        1.2.3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3 课题研究内容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虚拟式逻辑分析仪总体设计
    2.1 虚拟式逻辑分析仪的总体方案选择
    2.2 本文设计方案
        2.2.1 硬件设计方案
        2.2.2 主控制器FPGA设计方案
        2.2.3 上位机软件设计方案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硬件采集板卡的功能设计
    3.1 前端数据采集模块
    3.2 FPGA主控制模块
        3.2.1 DDR3 SDRAM接口
        3.2.2 USB接口
        3.2.3 FPGA配置电路
    3.3 电源模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硬件采集板卡的PCB设计
    4.1 信号及电源完整性分析
    4.2 PCB布局布线
    4.3 PCB电路的焊接与调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主控制器FPGA设计
    5.1 FPGA简介
    5.2 FPGA开发流程
    5.3 采样控制
    5.4 存储器接口控制
    5.5 USB接口控制
    5.6 时钟管理
        5.6.1 采样时钟模块
        5.6.2 MCB时钟模块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程序设计与测试结果
    6.1 USB固件程序及驱动程序设计
    6.2 上位机软件设计
        6.2.1 LabVIEW概述
        6.2.2 触发设计
        6.2.3 压缩数字信号
        6.2.4 整体程序设计
    6.3 联合测试
        6.3.1 测试方案
        6.3.2 功能测试
        6.3.3 测试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当前工作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10)多通道数字信号20GS/s定时分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课题任务与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20GS/S定时分析及多通道同步研究
    2.1 多通道 20GS/S定时分析需求分析
    2.2 多通道 20GS/S定时分析整体方案
    2.3 20GS/S高速采样方案
        2.3.1 基于移位结构的高速采样方案
        2.3.2 基于树形结构的高速采样方案
        2.3.3 基于分相结构的高速采样方案
    2.4 20GS/S定时分析关键技术
        2.4.1 采样时钟产生技术
        2.4.2 高精度时钟延时技术
        2.4.3 数字逻辑电平匹配技术
    2.5 多通道同步方案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GS/S定时分析电路设计
    3.1 数字通道电路设计
    3.2 20GS/S定时分析时钟电路设计
    3.3 20GS/S定时分析采样电路设计
        3.3.1 电平匹配及扇出电路
        3.3.2 高速采样电路
        3.3.2.1 接收缓冲器电路
        3.3.2.2 通道锁相环电路
        3.3.2.3 解串器电路
        3.3.2.4 复位控制电路
    3.4 高速信号触发电路设计
        3.4.1 触发识别电路
        3.4.2 触发位置判断电路
    3.5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通道同步设计
    4.1 通道一致设计
        4.1.1 探头同步设计
        4.1.2 同步信号校准设计
    4.2 时钟同步设计
    4.3 采集同步设计
    4.4 触发同步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硬件调试与测试
    5.1 电路板硬件调试
        5.1.1 时钟实验板调试
        5.1.2 主控底板调试
        5.1.3 高速采样板调试
    5.2 20GS/S定时采样测试
    5.3 多通道同步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Tektronix逻辑分析仪用于高速逻辑信号采集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嵌入式多通道高速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研究[D]. 潘冬阳.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1)
  • [2]PCI-E协议信号时域测试方案研究与设计[D]. 罗丰云.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智能车路系统网络化嵌入式软件测试平台研究[D]. 李易. 长安大学, 2020(06)
  • [4]基于PXIE的数字化多通道分时脉冲幅度分析电子学系统研究[D]. 王海香.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微弱信号采集模块硬件设计[D]. 王艺璇.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示波记录仪的采集板卡硬件设计与多通道同步技术研究[D]. 何小双.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7]基于Zynq的软件无线电中频处理模块硬件设计[D]. 左大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8]混合示波器5GSPS逻辑分析及触发模块设计[D]. 丁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多通道可重构的虚拟逻辑分析仪的研制[D]. 史欢. 吉林大学, 2017(01)
  • [10]多通道数字信号20GS/s定时分析技术研究[D]. 严浩.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泰克逻辑分析仪,用于高速逻辑信号采集和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