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孙雪[1](2021)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调查研究 ——基于L市6所小学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农村教育一直是教育发展的短板所在,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要求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发展农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因此,如何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如何发展农村人才等成为新时代的热点议题。但农村小学教师缺编缺岗现象普遍存在,学校学科结构被破坏,无法做到“一课一师”,教师必须承担多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却又缺少专业化和有针对性的培养与培训,造成优秀教师的流失,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差,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近些年来,国家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随着“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以及“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出台,各地纷纷设置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以缓解农村师资短缺,提高农村教师教学质量,但却忽视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在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农村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面向全科教师的职后培训相对欠缺。教师职后培训跟不上职前培养的发展速度,这就需要开展符合需求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通过培训与学习,不断提高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小学全科教师的研究基础上,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对L市6所小学的全科教师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以乡镇及以下村级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为主,采取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形式发放,并编写访谈提纲,主要了解研究农村小全科教师职后培训现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主要存在全科教师培训与教师需求不一致、全科教师培训条件不完备、培训实效性不佳教师满意度不高等几方面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国家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有待完善、全科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缺位、学校制度与规划不健全缺乏相关引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内驱力不足等。为解决上述问题,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从以下四个方面给出建议:第一,强化顶层设计,自上而下保障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训权利,主要从给予政策倾斜、建立省级统筹专项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全科教师专业地位、健全全科教师激励管理机制四个方面展开;第二,建构系统、开放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训体系,主要从重视前期调研和后期跟踪、明确培训目标、精选培训内容、改进培训形式、协调培训时间、优化培训师资等几个方面入手;第三,发挥学校在职后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主要包括科学合理安排全科教师任教科目、制定明确培训规划、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以校本培训为立足点、利用“互联网+教育”培训模式五个方面;第四,提升全科教师专业自主性和职业成就感,从转变全科教育观念、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加强自我反思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等方面展开。
康灿[2](2020)在《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时代,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整合已成为大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一种新型的网络教育教学——“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智慧教学”、“混合学习”、“个性化学习”等便应运而生,以短小、精趣、活现、深透的短视频为特征的微课正好契合了微时代下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特别是基于微课支撑下发展起来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设计,即“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喜爱和青睐,微课案例设计与制作已成为网络时代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的一项新技能,是衡量和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快节奏碎片化的日常学习时间中,微课案例不仅能够让中小学生随时随地点播进行自主学习与深度思考,而且也渐渐改变着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其优势凸显,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发展潜力与现实指导意义重大深远。本研究选取“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视频观察、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在阐述“微课”支持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设计优势的基础上,给出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路径,并对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制作和应用等环节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与建议,最后对其发展态势做出展望。研究结论如下:(1)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的优势:能够直观展现教学内容、增强案例教学的趣味性、规范动作技术标准、便于学生随时随地点播学习、为学生在课内提供更多学练时间、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案例编写素材。(2)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创编设计:以“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创新人才”、“教育信息技术化”为创编设计理念,坚持以“科学性、创造性、典型性、趣味性、可行性、时效性、安全性”为基本原则,按照“搜集案例素材、运用案例研究法、明确案例设计要素与要求、选择案例评价标准”等基本步骤,达到创编出更多“操作简便、实效性强、故事情节各异的具有时代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为基本目标的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3)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的设计、制作、录制和应用:通过6步设计(选取课程知识点、准备教学素材、教学过程设计、思维展示方式、选定制作方式、片头片尾设计)、5步制作流程(选择信息表达方式、拍摄制作、编辑、合成输出、加工完善)、4种拍摄录制方法(手机拍摄型、手写板型、自由拍摄型、PPT制作型)完成微课教学案例,重点在3方面(教师案例教授、学生案例学练、师生案例教学反思)进行应用。(4)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更趋于专业化、实操化;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了微课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发展;更加重视微课教学案例应用效果评价,促进了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的研究;微视化、情境化的学习方式方法让学生喜欢上了体育学习;本土化的体育微课案例创编与应用将成为我国案例教学发展的新动向;智慧化教学将成为教育界变革的新常态,智慧化学习将引领学习化社会新时尚。
彭续文[3](2020)在《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适应性体育教师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而我国适应性体育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是建立在特殊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其本身并没有被剥离出来而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鉴于此,本文深入研究欧洲适应性体育在教师专业化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分析我国在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领域与欧洲国家的现实差距,这些能为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探讨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以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为研究对象,在学习和借鉴了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教育的政策背景、培养标准、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第二章概述了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政策背景,从国际特殊教育政策背景、欧洲特殊教育政策背景以及欧洲全纳教育背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三章解读了欧洲适应性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基本理论,主要是从学校适应性体育教育、体育康复这两方面进行了阐述;第四章系统地分析了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的教育体系,了解了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的职前与职后培养模式;第五章介绍了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启示。在深入分析了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的发展现状、法律政策、标准解读、教育体系等方面后,得出以下几点结论:欧洲国家的高校开设适应性体育教育专业,设置了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培养模式,课程涉及到各个领域;适应性体育专业的学生实习时间跨度较长,实施了从大学-社区-学校“三位一体”实习模式和“一对一”指导教学服务;欧洲国家设有专门的适应性体育教师资格证书,以及规范化的适应性体育教师招聘形式;欧洲国家对残疾人的社会地位、保障给予了最大的帮助,并有专门的立法机构来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利;欧洲国家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保护,建设完善的社区、学校、医院、残疾人福利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享受与正常人平等的社会福利与保障。通过对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分析,对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几点建议:健全我国适应性体育教育的认知系统;建立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完善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职前教育模式;改善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史庆玲[4](2020)在《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 ——以湖北省罗田县为例》文中认为教师是教育的重要基础,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水平,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则是提高其专业水平的根本之道。近年来,国家在着力部署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对乡村,尤其是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的支持力度,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聚焦于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无论是加强理论建设还是解决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问题,都需要优化和拓展其专业发展路径,实乃现实之诉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湖北省罗田县乡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分别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他主”路径和“自主”路径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中“他主”路径包括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职前培养路径、入职教育路径以及在职培养路径,“自主”路径即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学习路径、同伴互助路径和自我反思路径。研究发现,罗田县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存在以下问题:路径张力失度——职前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路径虚化——入职教育趋于形式化;路径错位——在职培训缺乏实效性;路径滞后——自主学习行动迟滞;路径弱化——同伴互助未形成合力;路径僵化——自我反思的固化单一。基于上述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认为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主要受体育教师自身、任职学校以及终身培训系统三个层面的影响,并提出以下建议:激发内生动力,推进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实践路径;创设校园环境,优化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路径;加强网络建设,搭建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平台路径;完善培训制度,做实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渠道路径。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5](2020)在《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今全球激烈的竞争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培养学术能力高以及创新能力强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于中蒙两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的研究中,以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课程论和教学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在设置、实施以及管理方面的异同。在SWOT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课程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相互学习借鉴的建议。由于两国教育管理体制不同,蒙古教育社会化程度越来越深,蒙古国强调的是硕士教育的过渡性和职业性,而中国强调的是学术性,因此蒙古国的课程价值取向以社会为主,而中国以学科为主。同时,蒙古国教育学课程设置的优点是课程设置比较灵活,重视方法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以及重视课程设置的社会价值取向,然而其课程设置过于灵活影响了培养质量。中国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优点则是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程,建立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然而,选修课的数量和类型还不够丰富;课程内容陈旧;有些课程与本科课程没有合理的联系;课程内容不够实用;教育学课程没有人文学科课程。总之,基于中国的经验或者说优点,建议蒙古国在改进课程方面,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师课程实施办法三个方面出发,具体而言,需要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要强调实践教育,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改进教师课程实施办法,同时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正确合理进行课程评价;而就中国而言,基于蒙古国的有点与经验,需要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科学性,注重跨学科的设置,合理调整课程结构,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以及改进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并且优化课程目标与评价。总之,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可以借鉴对方优秀的经验,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
程明喜[6](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刘宵[7](2019)在《新时代广东省体育传统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以下简称“传统校”)作为我国运动训练管理体制“三级训练网”中的初级形式,是发掘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之一,其“体教结合”是“奥运争光计划”基础环节的一种可持续发展创新模式,不仅可以直接推动学校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而且可以间接带动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和落实,为我国建设“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是全面推进我国基本素质教育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基本保证。但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对当前中国体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对体育从业者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包括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想要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仅通过在学校大环境、大氛围推动下的“自然成长”己远不能满足国家、学校、学生与自己可持续发展需要,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去补充与拓宽新知识、新技能,才能适应新形势、新时代和未来社会市场经济对教育的需要。继续教育是教师自身发展与“再次成长”的主要方式和有效途径,体育教师要“精准”突破发展瓶颈,走出“高原期”,认真解读新时代我国“体育强国”战略的深意,从而为实现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系统工程而“发光、发热”。本文以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以下简称“省传统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地分析广东“省传统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38.52%的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比较被动,21.31%的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机带有功利色彩;体育教师自身对继续教育的意识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较差;自身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导致学习困难;家庭与年龄外在因素的影响等。同时,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实践性、有效性、系统性;工学矛盾、时间冲突;经费缺乏;运行机制不完善;网络远程教育漏洞百出,形式主义严重等。针对广东“省传统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上述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首先,政府要大力宣传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并广泛开展;其次,体育教师应正确把握新时代我国体育改革和发展与自身继续教育的关系,端正态度,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再次,以习近平总书记体育思想战略目标为指导,建立多元化、层次化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加大经费投入,多渠道引资;完善专家库;改进评价机制;区域协调,平衡发展;建立、强化、完善适应新时代长远发展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运行机制,保障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基本条件与权益,消除体育教师的后顾之忧;最后,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指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权力与义务,促进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李海[8](2019)在《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发展的设计研究 ——以三个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践知能是上海“青浦经验”发展到今天最核心的概念,是顾泠沅先生、鲍建生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经过青浦实验、教师行动教育模式和教师发展指导者三个阶段40年左右的实践研究所形成的中国特色数学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顾泠沅先生、鲍建生教授及其团队关于实践知能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词源学、哲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与实践知能有关的词语“知识”、“能力”、“实践”的生活来源及其发展,分析了与这些词语相关的哲学观点以及各个不同哲学观点的共同之处。然后结合相关理论尤其是结合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四个问题,进一步探寻了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理论基础,重新界定了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概念。在鲍建生教授关于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框架的基础上,对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框架进行了细化。在这个细化了的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框架下,以《数学教育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研究》为主要干预性课程,选择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内容中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教学对某高校的2015级44名职前数学教师、2016级76名职前数学教师在2017年秋季学期和2018年秋季学期分别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发展的干预性教学。本文以设计研究为研究的方法论,在细化了的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框架基础上,编制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问卷调查表和访谈提纲,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讨论等收集研究数据的方法,对职前数学教师的实践知能发展进行实证研究,主要解决四个研究问题:(1)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是怎样的?(2)职前数学教师在学习干预课程中的教学理论时,对三个定理证明的教学进行了什么样的分析?这些分析对他们理解这三个定理的教学有什么帮助?(3)在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模型框架之下,职前数学教师对研究者提供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文本案例的学习、思考和研讨,对职前数学教师理解三个定理的教学有什么作用?(4)经过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干预性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产生了哪些变化?经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职前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实践知能现状不容乐观,但同时职前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实践知能并非空白,虽然职前数学教师没有真正做数学教师的经验,但他们在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知识基础、教学过程和支持系统领域都存在着一定的积累,这些积累来自于他们受教育的过程,包括中小学的教育过程和大学教育过程和部分职前数学教师做中小学数学家教的过程;职前数学教师通过接受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他们在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数学素养和信息技术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经验尤其是课堂把控能力还比较薄弱;2.通过运用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模型进行教学干预,职前数学教师的实践知能得到很大的发展,表现为实践知能的前后测存在显着性差异;3.实践知能模型应用于职前数学教师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但在应用过程中需做好设计,即需要一个科学的教学干预过程;4.在实践知能干预性课程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的教和学,也要注重随时将理论与三个定理证明教学的实践相结合,在这一结合过程中,组织、引导职前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理论的学习、思考、分析和研讨,不但有利于他们理解数学教学理论,也有利于理解具体数学教学内容的教学;5.为职前数学教师提供比较成熟的三个定理证明教学的教学案例,并且组织他们对案例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讨论、交流,对他们理解三个定理的证明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6.通过数学教学理论学习、数学教学技能训练、设计教学、讨论和信心宣告,职前数学教师在实践知能的支持系统(信念与态度)得到提高。7.本研究设计的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干预性教学,对提高职前数学教师的实践知能具有明显的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对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研究、我国的数学教师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最后,结合本研究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对高校数学教师教育数学专业任课教师和数学教育类课程任课教师给出了一些建议。并且对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相信,为开拓新的数学教育研究广阔天地,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本研究做出了些许的进展工作。
王会亭[9](2017)在《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文中提出发端于新世纪之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同时,也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而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是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共同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同时,教师培训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在需要。教师培训的质量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也关乎学生的整全发展,还关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当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推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鉴于此,近年来,教师及其培训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已将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列入我国基础教育当前改革和发展规划工作的一个重点,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启动了国家级层面的教师培训工作(简称“国培计划”)。与此同时,省级教师培训、县区级教师培训、校本培训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尽管教师培训备受关注与重视,但其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培训即教师学习的过程,其效果深受教师培训相关行为主体的认识论的影响。当前教师培训效果不彰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源则在于对人类认知与学习本质的误解。因此,当前教师培训走出困境的重要出路就在于重新认识人类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而被誉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对于人类的认知与学习有全新的认识与把握。它认为,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塑造出来的。从本质上来说,心智是一种身体经验,身体的物理体验制约了心智活动的性质和特征。心智基于身体、源于身体。具身认知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认知与学习发生的条件和内在机理,这正好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哲理上的依据。因此,本研究以具身认知为理论视域,以复杂性思维、关系思维为导引,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是教师专业实践的改善为基点,以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为主线,以“不同的认知范式会对教师培训造成不同的影响为核心观点”,以问题解决为旨归,对教师培训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阐释与反思。具体而言,本论文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界定了研究中出现的核心概念,指出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为了廓清教师培训的逻辑起点,首先阐释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实质及其发展阶段,接着勾画了何为教师的理想形象,最后分析了教师的应然素质。第二章介绍了离身认知的思想渊源、主要流派、核心观点及主要困厄,使我们对离身认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第三章选取S大学承办的两个“国培计划”项目为研究个案,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方法论等四个维度剖析离身认知对教师培训造成的危害。第四章首先阐述了具身认知的实质意涵及具身效应,接着介绍了具身认知产生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最后分析了具身认知的优势、局限及未来路向,使我们从本体论意义上对具知认知有一个全面、客观的把握,为具身认知理论在教师培训中的合理运用奠定基础。第五章在分析具身认知用于指导教师培训适切性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具身培训应遵循悬置与还原、体验、反思等原则,进而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与方法论等四个层面阐述了具身认知对于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教师具身培训的理想范型。结语部分主要阐明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都有其价值与限度,强调要客观、辩证地对待这两种理论,并指出在运用具身认知理论观照教师培训时,要避免落入“技术至上”的窠臼。
满建宇[10](2017)在《校长专业标准视野下校长领导角色研究 ——以K校长为例》文中提出校长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担负着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重任。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对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治学理念和办学行为受制于校长能否准确定位其领导角色,取决于校长专业化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因此,作为学校的领头雁和带头人,在教育内部治理、教育供给侧改革等社会背景下,准确定位校长的领导角色,把握校长领导角色职能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方法,以山东省T市J中学K校长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到J中学为期3个多月的调研、走访和座谈,全面了解K校长在J中学的管学治教行为,既研究K校长的教育理念以及在办学过程中学校治理和文化建设中的角色行为,又深入分析善文化在J中学开展的状况以及对J中学教师、学生等产生的影响,同时还通过对J中学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以及与J中学有着密切关系的教委办主任、J中学所在的社区和部分学生家长的座谈,了解K校长在管学治教过程中所采取的行为和扮演的角色以及学校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对K校长的校长角色扮演情况所持的态度。本文对国内外校长角色和校长专业标准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借鉴德鲁克关于人与事的经典管理理论、明茨伯格关于经理工作性质对于经理角色的分类以及巴纳德组织要素及其职责任务等理论,提出了校长角色的“理想类型”模型,由“引领者、促进者和协调者”三大类组成,包括目标引领、教学引领、道德引领,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关系协调、资源协调和自我协调等九种角色。引领角色是校长“领导之心”的体现,以校长的领导之心塑造学校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促进角色是校长的“领导之脑”的体现,以校长的领导之脑,身体力行,促进学校大局发展并经营学校的事务;协调角色是校长的“领导之手”的体现,以校长的“领导之手”,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协调各种内外部关系。引领者、促进者和协调者三大类角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可能会出现交叉融合或几种角色集于一身的情况,在学校发展的不同时期,校长所扮演的角色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从理想类型的理论角度将校长所承担的角色进行归类分析,有助于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有助于提升校长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也为校长的角色定位和校长培训提供策略参考。其次,结合对K校长及其所在学校的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J中学的前世今生和K校长在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逐渐成长和发展的历程。通过对K校长做校长期间所采取的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成长的措施和行为,对K校长领导角色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其校长领导角色履行情况,找出他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帮助其解决角色扮演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通过对K校长在引领者、促进者和协调者三类九种角色履行情况的系统分析,针对J中学在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中采取的举措,结合J中学教师、学生对K校长的评价以及学校八年来的发展情况,来论证校长角色的理想类型。在引领角色中,校长不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愿景,领航学校发展,而且还要做好教学的引领,承担着高质量办学的主体责任,同时还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的道德发展,促进师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实现学校领导方式的转变。在促进者角色中,校长不仅承担着促进学校发展的主导责任,建立起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而且要促进教师发展,强化教师从教意愿,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以扎实的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校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发展观,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和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创设有利的条件和氛围。协调则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创设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校长首先要做好关系的协调工作,包括学校内部中校长与领导干部团队之间的关系,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学校发展创设一个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以及学校外部中包括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与社区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等,为学校发展创设有利的外部环境,还要协调好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财物资源,充分发挥资源在办学中的作用,放大办学能量。同时校长要做好自我协调,包括不同人群、不同场合、不同时期等角色的协调以及自我身心的协调,以健康的身心来管学治教,充分享受到教育所带来的职业幸福感。最后,针对校长角色存在的定位问题,通过改变校长任命方式、完善校长评价体系建设、提高校长工作待遇等建议,解决制约校长领导角色定位的瓶颈。尤其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的背景下,科学设计校长专业培训标准,提升校长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提高办学质量。
二、关于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调查研究 ——基于L市6所小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1.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
2.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研究匮乏 |
3.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全科教师 |
2.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
3.教师职后培训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的必要性 |
(一)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
(二)农村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
(三)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现状调查 |
(一)调查对象及工具 |
1.调查对象 |
2.调查工具 |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
1.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基本情况 |
2.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情况 |
3.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现状 |
三、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 |
(一)全科教师培训与教师需求不一致 |
1.培训内容泛化,忽视现实需求 |
2.培训形式单一,缺乏实践操作 |
3.培训时间紧张,“工学矛盾”突出 |
(二)全科教师培训条件不完备 |
1.培训师资不均衡,多为专家学者 |
2.培训机会不均等,培训名额有限 |
(三)培训实效性不佳,教师满意度不高 |
四、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国家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有待完善 |
1.全科教师职后培训政策尚未形成体系 |
2.教师培训奖励与激励措施力度不够 |
3.培训管理与保障机制未得到较好落实 |
(二)全科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缺位 |
1.培训前期调研和后期跟踪不到位 |
2.“全科教师”培训未体现其“全科性” |
(三)学校制度与规划不健全,缺乏相关引领 |
1.职后培训制度与规划不够明确具体 |
2.全科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片面化 |
(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内驱力不足 |
1.农村教师职业认同感、成就感较低 |
2.教师尚未形成“主动全科”的意识 |
3.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 |
五、改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的策略建议 |
(一)强化顶层设计,自上而下保障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训权利 |
1.加强全科教师培训顶层设计,给予政策倾斜 |
2.建立省级统筹专项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培训力度 |
3.提高全科教师专业地位,倡导“尊师重道” |
4.健全全科教师激励与管理机制,满足成就需要 |
(二)建构系统、开放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体系 |
1.重视前期调研和后期跟踪,提升需求分析针对性 |
2.明确培训目标,关注培训的“全科性” |
3.精选培训内容,进行“按需施教” |
4.改进培训形式,体现“以师为本” |
5.协调培训时间,缓解“工学矛盾” |
6.优化培训师资结构,提升培训质量 |
(三)发挥学校在教师职后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 |
1.科学合理分配全科教师任教科目,优化任教学科结构 |
2.制定明确的全科教师培训规划,重视教师成长 |
3.完善全科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密切培训与考核的衔接 |
4.职后培训以校本培训为立足点,发掘本校特色 |
5.利用“互联网+教育”培训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 |
(四)提升全科教师专业自主性和职业成就感 |
1.转变全科教育观念,树立全科教育思维 |
2.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引领自我发展 |
3.加强自我反思意识,调整与改进教学 |
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促进自我成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现实依据 |
1.1.3 理论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1.1 微课、体育微课、体育微课教学案例 |
1.3.1.2 案例、教学案例、案例教学法和体育微课案例教学法 |
1.3.2 国内外微课、案例教学研究现状 |
1.3.2.1 国外微课、案例教学研究的概况 |
1.3.2.2 国内微课、体育微课和案例教学研究简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案例分析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微课”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设计中的优势分析 |
3.1.1 能够直观展现教学内容 |
3.1.2 增强案例教学的趣味性 |
3.1.3 能够规范动作技术标准 |
3.1.4 便于学生随时进行学习 |
3.1.5 提供学生更多学练时间 |
3.1.6 丰富教学案例编写素材 |
3.2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创编设计的理念、原则、目标、步骤 |
3.2.1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创编设计基本理念 |
3.2.2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创编设计基本原则 |
3.2.3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创编设计基本目标 |
3.2.4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创编设计基本步骤 |
3.3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的设计、制作与应用 |
3.3.1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 |
3.3.2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制作 |
3.3.3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应用 |
3.4 未来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发展展望 |
3.4.1 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更趋于专业化、实操化 |
3.4.2 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了微课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发展 |
3.4.3 更加重视微课教学案例应用效果评价,促进了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的研究 |
3.4.4 微视化、情境化的学习方式方法让学生喜欢上了体育学习 |
3.4.5 本土化的体育微课案例创编与应用将成为我国案例教学发展的新动向 |
3.4.6 智慧化教学将成为教育界变革的新常态,智慧化学习将引领学习化社会新时尚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适应性体育 |
1.5.2 适应性体育教育 |
1.5.3 特殊儿童 |
1.5.4 教师专业化 |
第2章 欧洲适应性体育政策背景 |
2.1 国际特殊教育政策背景 |
2.1.1 《萨拉曼卡宣言——关于特殊教育的原则、方针和实践》 |
2.1.2 《特殊教育行动纲领》 |
2.1.3 《残疾人权利公约》 |
2.2 欧洲特殊教育政策背景 |
2.2.1 欧洲特殊教育政策的初步发展 |
2.2.2 欧洲特殊教育政策的拓展与深化 |
2.2.3 欧洲特殊教育政策的整合与完善 |
2.3 欧洲全纳教育的背景 |
2.3.1 国际全纳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2.3.2 欧洲全纳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培养标准解读 |
3.1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的基础教育功能 |
3.1.1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育的基础能力 |
3.1.2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育的特殊能力 |
3.1.3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育的类别 |
3.1.4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育的定位 |
3.1.5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育的能力、技能和知识框架 |
3.2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育的康复功能 |
3.2.1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育的康复作用 |
3.2.2 欧洲适应性体育的康复功能定位 |
3.2.3 康复的能力、技能和知识框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的教育体系 |
4.1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的教育现状 |
4.2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层次 |
4.2.1 学士层次 |
4.2.2 硕士层次 |
4.3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的职前课程设置 |
4.3.1 学士课程 |
4.3.2 硕士课程 |
4.4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的职后校本教育 |
4.4.1 校本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
4.4.2 校本教师教育的基本理念 |
4.5 欧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
4.5.1 英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
4.5.2 德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
4.5.3 瑞典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启示 |
5.1 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概述 |
5.1.1 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历程 |
5.1.2 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职前培养现状 |
5.1.3 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职后培训现状 |
5.2 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适应性体育的顶层制度有待完善 |
5.2.2 社会大众缺乏对适应性体育教师的认识与理解 |
5.2.3 学校层面缺乏对适应性体育教师的鼓励与支持 |
5.2.4 适应性体育教师缺乏内在动力 |
5.3 对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启示 |
5.3.1 健全我国适应性体育教育的认知系统 |
5.3.2 建立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
5.3.3 完善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职前教育模式 |
5.3.4 改善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 ——以湖北省罗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1.2.2 有关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1.2.3 有关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1.2.4 有关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1 贫困及贫困地区 |
1.3.2 乡村体育教师 |
1.3.3 教师专业发展 |
1.3.4 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个案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基本简介 |
3.1.2 研究区域选取原因 |
3.1.3 罗田县乡村体育教师基本情况 |
3.2 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他主”路径的现状分析 |
3.2.1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职前培养路径 |
3.2.2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入职教育路径 |
3.2.3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在职培训路径 |
3.3 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自主”路径的现状分析 |
3.3.1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学习路径 |
3.3.2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同伴互助路径 |
3.3.3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反思路径 |
3.4 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问题审视 |
3.4.1 路径张力失度:职前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 |
3.4.2 路径虚化: 入职教育趋于形式化 |
3.4.3 路径错位: 在职培训缺乏实效性 |
3.4.4 路径滞后: 自主学习的行动迟滞 |
3.4.5 路径弱化: 同伴互助未形成合力 |
3.4.6 路径僵化: 自我反思的固化单一 |
3.5 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5.1 体育教师自身的三个不足 |
3.5.2 任职学校制约的三重阻力 |
3.5.3 终身培训系统的三大因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2.1 激发内生动力,推进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实践路径 |
4.2.2 创设校园文化,优化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路径 |
4.2.3 加强网络建设,搭建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平台路径 |
4.2.4 完善培训制度,做实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渠道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开放式问卷 |
附录2: 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调查问卷 |
附录3: 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发展需借鉴国际经验 |
(二)蒙古国提高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需要 |
(三)个人的留学经历与专业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教育学硕士 |
(二)研究生课程 |
(三)课程设置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文献来源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相关内容 |
(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 |
(三)蒙古国研究生教育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一、泰勒课程理论 |
二、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
三、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
四、教学理论 |
第三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 |
一、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理念比较 |
(一)蒙古国课程理念 |
(二)中国课程理念 |
二、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原则比较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权力比较 |
四、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结构比较 |
五、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内容比较 |
六、比较总结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
第四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
第五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评价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评价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
(一)课程目标比较 |
(二)课程评价比较 |
第六章 中国与蒙古国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
(二)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
(三)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
(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威胁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
(三)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
(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困境 |
第七章 借鉴中国经验,推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对策 |
一、课程设置的改进 |
(一)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 |
(二)强调实践教育 |
(三)优化课程内容 |
二、课程实施的完善 |
(一)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
(二)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 |
(三)改进教师课程实施方法 |
三、课程管理的改进 |
(一)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 |
(二)正确合理课程评价 |
第八章 借鉴蒙古国经验,推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策略 |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
(一)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 |
(二)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
(三)注重跨学科课程的设置 |
(四)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
(五)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 |
(六)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 |
二、课程实施的改进 |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改进 |
(二)课程实施的策略改进 |
(三)注重课程实施的技能训练 |
三、课程管理的优化 |
(一)课程目标的优化 |
(二)课程评价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新时代广东省体育传统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新时代国家对“传统校”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
1.1.2 新时代“传统校”对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出的要求 |
1.1.3 新时代“传统校”体育教师自身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1.1.4 新时代的学生对体育教师的多元化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课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2.2 新时代“体育强国梦”的研究 |
2.3 有关新时代体育教师的研究 |
2.4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研究 |
2.4.1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起源与发展状况 |
2.4.2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界定 |
2.4.3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研究现状 |
2.5 关于继续教育的研究 |
2.5.1 继续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状况 |
2.5.2 继续教育的概念 |
2.6 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 |
2.7 关于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 |
2.7.1 国内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 |
2.7.2 发达国家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 |
2.8 关于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3 研究的基本流程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广东“省传统校”基本概况分析 |
4.1.1 广东“省传统校”组织管理现状 |
4.1.2 广东“省传统校”分布情况 |
4.1.3 广东“省传统校”项目分布情况 |
4.2 广东“省传统校”参加继续教育体育教师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4.2.1 性别、年龄结构 |
4.2.2 学历、教龄、职称结构 |
4.2.3 科研水平情况 |
4.3 广东“省传统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
4.3.1 广东“省传统校”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作用与必要性的认识 |
4.3.2 广东“省传统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机分析 |
4.3.3 广东“省传统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形式与模式情况 |
4.3.4 广东“省传统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开展的时间、课程设置情况 |
4.3.5 广东“省传统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经费来源和奖惩情况 |
4.3.6 广东“省传统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授课师资队伍情况 |
4.3.7 广东“省传统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考核方式 |
4.3.8 广东“省传统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中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4.4 管理人员对广东“省传统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态度的现状调查分析 |
4.4.1 管理人员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认知方面的调查分析 |
4.4.2 管理人员对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制度设立的情况 |
4.4.3 管理人员推荐参加继续教育对象的情况 |
4.4.4 管理人员对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时间的期望 |
4.4.5 管理人员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方式的期望 |
4.4.6 管理人员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目的的期望 |
4.4.7 管理人员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困难调查分析 |
4.5 新时代广东“省传统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影响因素 |
4.5.1 对继续教育的意识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较差 |
4.5.2 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困难 |
4.5.3 家庭与年龄的影响 |
4.5.4 课程内容与使用者分离,缺乏长期规划 |
4.5.5 网络远程教育漏洞百出,形式主义严重 |
5 结论与有效性对策 |
5.1 结论 |
5.2 新时代广东“省传统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对策 |
5.2.1 体育教师应正确把握新时代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和自身继续教育的关系 |
5.2.2 大力宣传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并广泛开展 |
5.2.3 以习总书记体育思想战略目标为指导,建立多元化、层次化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
5.2.4 加大经费投入,“政府投、学校投、个人投、社会投,四家共投”模式 |
5.2.5 积累师资,完善专家库 |
5.2.6 区域协调,均衡共同发展 |
5.2.7 建立并健全适应新时代长远发展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运行机制 |
5.2.8 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指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权力与义务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发展的设计研究 ——以三个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从我国教育的战略地位到教师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
1.1.2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重要转型 |
1.1.3 我国职前数学教师培养概要及其主要问题 |
1.1.4 初中几何证明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教学困难 |
1.1.5 重视实践性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专业发展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1.2.1 职前数学教师 |
1.2.2 实践知能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了解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
1.3.2 优化高等师范院校对职前数学教师培养的方式 |
1.3.3 为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1.4 研究问题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实践知能 |
2.1.1 实践知能相关词语的词源分析 |
2.1.2 知识的哲学理论概览 |
2.1.3 知识及其分类 |
2.1.4 实践的哲学理论概览 |
2.1.5 教师知识及其分类 |
2.1.6 教师知识的实践取向 |
2.1.7 已有实践取向的教师知识研究 |
2.2 发展职前数学教师实践性知识与能力的模式、方法与措施 |
2.3 职前数学教师数学推理与证明教学知识研究 |
2.4 几何证明教学研究 |
2.4.1 什么是推理与证明 |
2.4.2 数学推理与证明历史发展的简要轮廓 |
2.4.3 数学证明的教育价值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理论框架 |
3.1 已有“知能”研究文献述评 |
3.2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概念和结构 |
3.2.1 顾泠沅先生和鲍建生教授关注实践知能的缘起及基本研究思路 |
3.2.2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概念及其结构发展的简要脉络 |
3.2.3 已有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概念及其结构述评 |
3.2.4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研究的展望 |
3.2.5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理论基础 |
3.2.6 本研究的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定义及其框架 |
3.2.7 对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框架的进一步细化 |
第4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2 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三个定理的选定 |
4.3 实践知能发展干预性课程的教学 |
4.3.1 干预课程的教学目标 |
4.3.2 干预课程的教学内容 |
4.3.3 干预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措施 |
4.4 研究方法 |
4.4.1 设计研究概述及其与本研究的关系 |
4.4.2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及其子问题对应的研究方法 |
4.5 研究流程 |
4.5.1 设计研究的研究流程 |
4.5.2 第一轮、第二轮研究研究流程 |
4.6 研究工具 |
4.6.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问卷调查表(前后测)的形成 |
4.6.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变化情况访谈提纲的形成 |
4.7 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具体实施 |
4.7.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问卷调查的实施 |
4.7.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访谈的实施 |
4.8 研究数据的收集 |
4.9 研究数据的分析方式 |
4.10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伦理 |
4.10.1 研究的信度 |
4.10.2 研究的效度 |
4.10.3 研究的伦理 |
第5章 第一轮研究结果 |
5.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
5.1.1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三个定理及其证明的掌握 |
5.1.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知识基础的现状 |
5.1.3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教学过程的现状 |
5.1.4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支持系统的现状 |
5.2 职前数学教师在教学理论学习时对三个定理教学的分析 |
5.2.1 职前数学教师对青浦经验的四条数学教学原理的学习和理解 |
5.2.2 职前数学教师应用脚手架理论对三个证明教学的分析 |
5.2.3 职前数学教师学习弗赖登塔尔的教学理论时对三个定理教学的分析 |
5.2.4 小结 |
5.3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变化 |
5.3.1 整体上实践知能的前后测差异情况 |
5.3.2 职前数学教师在实践知能各个子成分的变化 |
5.3.3 通过对个别研究对象的访谈看研究对象实践知能的变化 |
第6章 第二轮研究结果 |
6.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
6.1.1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三个定理及其证明的掌握 |
6.1.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知识基础的现状 |
6.1.3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教学过程的现状 |
6.1.4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支持系统的现状 |
6.2 职前数学教师在教学理论学习中对三个定理教学的分析 |
6.2.1 职前数学教师对青浦经验的四条数学教学原理的学习和理解 |
6.2.2 职前数学教师应用脚手架理论对三个证明教学的分析 |
6.2.3 职前数学教师学习弗赖登塔尔的教学理论时对三个定理教学的分析 |
6.3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个定理教学设计案例的学习和研讨 |
6.3.1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案例的学习和研讨 |
6.3.2 职前数学教师对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案例的学习和研讨 |
6.3.3 职前数学教师对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案例的学习和研讨 |
6.3.4 案例学习、思考和研讨对职前数学教师理解三个定理教学的意义 |
6.4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变化 |
6.4.1 整体上实践知能的前后测差异情况 |
6.4.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各个子成分的变化 |
6.4.3 通过对个别研究对象的访谈看研究对象实践知能的变化 |
第7章 对两轮研究的总结 |
7.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
7.1.1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个定理内容及其证明掌握的现状 |
7.1.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
7.2 教学理论的学习、讨论和分析对掌握三个定理教学的价值 |
7.3 教学案例对职前数学教师理解三个定理教学的意义 |
7.4 两轮研究问卷数据合并后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变化 |
7.4.1 整体上实践知能的前后测差异情况 |
7.4.2 两轮问卷调查数据合并后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各个子成分的变化 |
7.4.3 从两轮研究中访谈个别研究对象而发现研究对象实践知能的变化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启示与建议 |
8.2.1 研究启示 |
8.2.2 建议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4 研究的主要贡献 |
8.5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职前数学教师对其他同学三个定理证明的讨论提纲 |
附录2 :研究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变化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3 :职前数学教师从业信心宣告书 |
附录4 :职前数学教师数学教学实践知能问卷调查表 |
附录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案例 |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案例 |
2.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案例 |
3.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案例 |
附录6 :职前数学教师三个定理证明教学设计案例学习思考提纲 |
附录7 :职前数学教师三个定理证明教学设计案例研讨讨论提纲 |
附录8 :职前数学教师干预性课程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个人简历 |
2.参与或主持科研项目 |
3.发表论文 |
致谢 |
(9)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目标与问题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师培训的始基:对教师专业发展、理想形象及素质的理解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实质及其阶段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 |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
第二节 教师的理想形象--反思性实践者 |
一、教师形象概述 |
二、教师的理想形象:从教学技术员到反思性实践者的转向 |
第三节 教师的素质 |
一、教师素质的内涵 |
二、教师素质的结构 |
第二章 渊源、流派与困厄:对离身认知的审视 |
第一节 离身认知的思想渊源 |
一、身心二元论 |
二、功能主义 |
三、思想语言假说 |
四、图灵测试 |
第二节 离身认知的主要流派与困厄 |
一、符号计算主义 |
二、联结主义 |
三、离身认知的困厄 |
第三章 教师离身培训的缺陷:来自现场的调查 |
第一节 教师培训个案介绍 |
一、S大学的基本情况 |
二、S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的基本情况 |
三、本研究中的教师培训项目简介 |
第二节 教师离身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本体论:身心分离 |
二、价值论:为什么培训 |
三、知识论:培训什么——学科本位 |
四、方法论:怎样培训 |
第四章 认识“第二代认知科学”:对具身认知的探讨 |
第一节 具身认知的内涵与效应 |
一、具身认知的内涵 |
二、具身效应 |
第二节 具身认知产生的基础 |
一、哲学基础 |
二、心理学基础 |
第三节 具身认知的优势、局限与未来进路 |
一、具身认知的优势 |
二、具身认知的局限 |
三、具身认知的未来进路 |
第五章 超越与贡献:具身认知在教师培训中的运用 |
第一节 具身认知用于指导教师培训的适切性 |
一、把“人”当作“人” |
二、缄默知识习得的主要途径 |
三、契合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 |
第二节 教师具身培训的主要原则 |
一、悬置与还原 |
二、体验 |
三、反思 |
第三节 具身认知在教师培训中的价值体现 |
一、本体论:身心一体 |
二、价值论:为什么培训 |
三、知识论:培训什么——问题中心 |
四、方法论:怎样培训 |
第四节 教师具身培训的范例——合作教学 |
一、合作教学的涵义与缘起 |
二、合作教学的典型模式 |
三、合作教学高度契合教师具身培训的理念与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校长专业标准视野下校长领导角色研究 ——以K校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置身校长:新角色的迷茫 |
二、冷静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对照 |
三、教育改革:角色冲突与迷茫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
一、文献综述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 |
第—章 标准之内与标准之外:校长领导角色的理想类型 |
第一节 《校长专业标准》对校长领导角色的规训 |
一、《校长专业标准》出台的背景 |
二、《校长专业标准》对校长的专业要求 |
第二节 校长领导角色的理想类型 |
一、引领者角色,学校精神长相的“设计师” |
二、促进者角色,学校健康成长的“项目经理” |
三、协调者角色,学校和谐发展的“项目主管” |
第三节 校长领导角色之间的关系 |
一、引领者与促进者之间的关系 |
二、协调者与引领者之间的关系 |
三、协调者与促进者之间的关系 |
第二章 K校长及J中学 |
第一节 K校长的成长史 |
一、K校长的成长历程 |
二、K校长的工作经历 |
三、我与K校长 |
第二节 作为K校长工作场域的J中学 |
一、作为礼仪之乡的J镇 |
二、时代变迁中的J中学 |
第三节 K校长的教育领导理念 |
一、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绽放的理由 |
二、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专业发展的诉求 |
三、让学校充满善文化的气息 |
第三章 引领者,用“心”把握学校前行的方向 |
第一节 目标引领,做学校发展的“领航人” |
一、愿景是形象且生动的行动指南 |
二、目标是抽象又实际的理念系统 |
三、规划是具体且可行的实施方案 |
四、文化是稳定且持续的引领力量 |
第二节 教学引领,做办学质量的“担当人” |
一、教与学的引领是校长的首要职责 |
二、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校长的重要任务 |
三、教学过程的管理是教学引领的基本保证 |
四、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教学引领的最终目的 |
第三节 道德引领,做立德树人的“促进人” |
一、道德领导是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 |
二、道德引领学生发展,奠基学生幸福人生 |
三、以道德领导实现学校领导方式的转变 |
第四章 促进者,用“脑”担当学校发展的使命 |
第一节 促进学校发展,做学校发展的“明白人” |
一、明确发展定位,引领目标方向 |
二、确定改革主题,激活内部活力 |
三、形成共同愿景,建设精神家园 |
第二节 促进教师发展,做教师成长的“引路人” |
一、强化从教意愿,提升师德素养 |
二、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水平 |
三、巩固专业基础,强化继续教育 |
第三节 促进学生发展,做学生成长的“举旗人” |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奠基学生终生发展基石 |
二、客观对待学习成绩,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
三、搭建多种发展平台,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
第五章 协调者,创设学校发展的和谐环境 |
第一节 协调关系,做运行机制的“活化人” |
一、协调与主管部门的关系,寻求政府支持 |
二、协调与教师的关系,建立合作竞争机制 |
三、协调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关系,做沟通达人 |
四、协调与家长的关系,彰显家庭的教育功能 |
五、协调与社区的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
六、协调与媒体的关系,放大办学能量 |
第二节 资源协调,做办学能量的“放大人” |
一、政策协调,发挥政策的学校治理改革功能 |
二、人力资源协调,激活学校人力潜能 |
三、“财”“物”协调,发挥财物的功效 |
四、生源协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
第三节 协调自我,做幸福教育的“享受人” |
一、不同场合的角色调适 |
二、不同人群的角色调适 |
三、自我的心理调适 |
第六章 校长专业标准视野下的校长领导角色困顿 |
第一节 《校长专业标准》修订完善的建议 |
一、《校长专业标准》要强化校长的道德领导力 |
二、《校长专业标准》要关照校长的自我协调能力 |
三、依据《校长专业标准》,亟待制定校长培训标准 |
四、《校长专业标准》要进一步明晰校长评价体系 |
第二节 K校长的领导角色困顿 |
一、教学领导与校长兼课的困惑 |
二、引领教师发展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困惑 |
三、学生发展与家庭配合、社会影响的困惑 |
四、教师发展与“教育政治”的困惑 |
五、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困惑 |
第三节 厘清并解决影响校长领导角色定位的制约瓶颈 |
一、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
二、提升校长的职业幸福感 |
三、提升校长专业化发展水平 |
第四节 加强校长领导力培训是校长领导角色转化的有效途径 |
一、明确定位校长培训内容和要求 |
二、关注校长道德领导力培训 |
三、活化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 |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一、研究的基本贡献 |
(一) 构建校长领导角色的理想类型模型 |
(二) 明确校长领导角色之间的关系 |
(三) 提出了校长专业标准修改的建议 |
(四) 指出校长领导角色定位的路径 |
二、持续的追问 |
(一) 校长究竟是什么 |
(二) 谁控制了校长的工作 |
(三) 校长需要什么样的核心素养 |
(四) 校长亦需要自己的“瓦尔登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 |
附录二、校长领导角色调查问卷 |
附录三、校长领导角色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关于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调查研究 ——基于L市6所小学的调查[D]. 孙雪.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研究[D]. 康灿.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研究[D]. 彭续文.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4]贫困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 ——以湖北省罗田县为例[D]. 史庆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D].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新时代广东省体育传统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 刘宵. 广州体育学院, 2019(09)
- [8]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发展的设计研究 ——以三个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为例[D]. 李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D]. 王会亭. 苏州大学, 2017(04)
- [10]校长专业标准视野下校长领导角色研究 ——以K校长为例[D]. 满建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