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论文文献综述)
李辰洋[1](2021)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二字一直是贯穿习近平系列讲话的关键词。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强调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再到要求全党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等等,习近平的这些论述都始终围绕“人民”展开,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本文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梳理、概括、归纳、总结,并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进行剖析阐释。论文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导论。本章分为五节,主要论述了研究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缘由和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研判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同时介绍了文章预期的创新点并对研究的基础概念进行了概括界定,从整体上奠定了文章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相关阐释。本章分为四节,主要论析了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同时,从思想渊源和思想直接来源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思想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和理论借鉴。第三章至第七章,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的论述。这是本文研究的主体部分,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纵向展开,首先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论述的历史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点归纳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从而深刻剖析其中展现的重要价值和时代内涵,最后根据习近平相关论述总结提出坚持人民主体、站稳人民立场、保障人民利益、推进人民共享、实现人民幸福的路径措施。第八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要意义。以前述章节的分析和论述为基础,深刻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展现出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第九章,结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对这一重要论述的系统性研究进一步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群众性转化和现实性内需的紧密结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必然需要。
张鷟[2](2021)在《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双重意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基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生产力既是一个贯穿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概念,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学概念,因而使得生产力的内涵十分丰富。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观的研究,占主导地位的见解是:他们的生产力观是科技生产力观,其主要依据是马克思曾说过“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可以看作是他们生产力观的显性逻辑线索,即他们生产力观的第一重意蕴;但通过文本梳理便会发现,他们生产力观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或者简称为生态生产力方面的思想,如马克思将“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因而可以将其看作是他们生产力观的隐性逻辑线索,并且在他们生产力观中更具有核心的、基础性的地位与作用,这是他们生产力观的另一重意蕴。两条逻辑线索互相影响、互相塑造、互为补充,使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观呈现出清晰的理论轮廓与丰富的理论内涵。只有完整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生产力观这一意蕴,才能对他们生产力观做出更为科学的理解和阐释;同时也只有正确地理解生态生产力观在他们生产力观中的基础性、核心性地位,才能真正地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理论体系的终极价值关怀——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当前,在全球各国生产力发展陷入瓶颈期和全球性生态危机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性日益突出的发展现实下,深入挖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产力观,对于在当代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打破生产力发展的瓶颈期和降低生产力发展的生态限制,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除绪论外,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内在逻辑与历史生成。本部分首先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相关文本的梳理,对他们生产力观的双重意蕴进行了界定。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文本中多次明确阐述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并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因而本文将科技生产力观称之为他们生产力观的显性逻辑线索,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同生产劳动、科学技术同资本主义批判以及科学技术同共产主义之间的关系上。其次,在对相关文本和论述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驳斥了部分国内外学者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观是缺乏生态关怀的“技术决定论”观点。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明确使用过生态生产力概念,但通过梳理发现,他们的生产力观是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的理论,本文将之称其为他们的生态生产力观,并构成了他们生产力观的隐性逻辑线索,主要表现在生态生产力与生产劳动、生态生产力与资本主义批判以及生态生产力与共产主义之间的关系上。最后,分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历史生成,主要阐述了他们生产力观双重意蕴的内涵,并分析了这双重生产力观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与个人条件,从而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他们生产力观的理解。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历史演进。本部分在文本分析考察的基础上,深入梳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科技生产力观与生态生产力观两条逻辑线索的历史演进轨迹,对两条逻辑线索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了概括总结。一方面,认为他们科技生产力观有三个发展阶段,即:第一阶段是对科技在工业生产中的推动作用与科技异化的初步认知,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早期文本中;第二阶段是对科技异化的深入分析与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论断,主要体现在《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共产党宣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等文本中;第三阶段是对科技整体效应的全面考察与科技生产力观的系统概括,主要体现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蒸汽、电、机械的和化学的因素)》与《资本论》之中。另一方面,认为他们生态生产力观也有三个发展阶段,即:第一阶段是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及其二者矛盾的基本认知,主要体现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伍珀河谷来信》、《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文本中;第二阶段是对人和自然界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的初步论证,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第三阶段是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与提出“自然生产力”概念,主要体现在《资本论》及其手稿和《自然辩证法》等文本中。在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观演进阶段的详细考察之后,他们生产力观的双重意蕴就呈现出了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论轮廓。第三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主要内容。首先,就科技生产力观而言,其主要内容总体表现为其生产力促动效应与异化效应的统一。具体表现为:其一,科学是以知识形态为基本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其二,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其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其次,就生态生产力观而言,其主要内容总体表现为对外部自然之于人类生产发展的前提性与基础性的肯认。具体表现为:其一,外部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前提;其二,自然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天然基础;其三,自然界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创造的天然源泉;其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和人与人的和解就是要发展生态生产力。最后,本章阐述了科技生产力观与生态生产力观的内在关联,认为两条内在逻辑线索绝非相互对立的关系,生态生产力观更非是对科技生产力观的否定,而是互相影响、互相塑造、互为补充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构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观的整体性视阈。第四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当代中国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产力观在当代中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被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所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一方面,他们科技生产力观的影响相对来说更为突出,在国内先后形成了毛泽东的“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论断、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江泽民的科技创新和“科教兴国”战略、胡锦涛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习近平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态生产力观在国内先后形成了毛泽东的绿化祖国思想、邓小平的生态治理思想、江泽民的“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论断、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的“两山”理论。可以说,这些思想和理论都是在今天的时代背景、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观的传承、丰富与发展。第五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重要价值。当前,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陷入“瓶颈期”和面临的生态限制愈益突出的发展现实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产力观既为当代中国和世界各国发展科技生产力,从而为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增长动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与理论支撑,也为当代中国和世界各国发展生态生产力,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态恶化对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实现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与理论支撑。
孙贵林[3](2020)在《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民主思想,既是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理论指南,也是因应世情、国情与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还是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进行深刻反思的最终产物。研究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入和拓展邓小平理论研究、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1923年6月旅法勤工俭学到积极投身于革命武装斗争,是酝酿萌发阶段;二是1952年7月调往中央以后从支持将经济建设提到重要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到关注分配问题、主张根据劳动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资的高低、贯彻平等和自由原则,是积极探索阶段;三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支持农村开展的生产责任制改革到要求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打破单一所有制结构以及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是初步形成阶段;四是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强调“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到1992年春南巡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以及确立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价值目标,是成熟完善阶段。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主要表现为:其一,经济民主的制度保障是所有制、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等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最重要标志,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促进的经济成果的公平分配是经济民主的价值体现和基本目标。其二,经济民主的基本任务是经济管理民主化。经济民主要求人民在经济活动中拥有独立的经济自主地位,享有自主的经济管理权和经济利益权。“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民主集中制”、“责、权、利相统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既注重推进宏观经济的民主管理,处理好党政关系、上下关系、政企关系、政社关系,又注重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使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其三,经济民主的关键环节是经济决策民主化。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要从民主制定、民主执行、民主检验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全面推进经济决策民主化。即在经济决策制定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必要条件,群众路线是基本方法,民主集中制是重要保证;在经济决策执行过程中,“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是动力之源,“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是必然选择,“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重要原则;在经济决策检验过程中,“实践”是唯一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具体标准。其四,经济民主的实践成效是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即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转变、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转变、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转变。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表现为: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物质前提是发展生产力,价值诉求是人民自主,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表现为:经济与民主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其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努力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积极推动经济管理、经济决策的民主化进程,积极推动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不断向纵深推进。
于宜含[4](2020)在《安德烈·高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安德烈·高兹(Andre Gorz 1924—2007)是法国着名的左翼思想家,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他从生态学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全面系统的批判,开辟了政治生态批判的独特视角。在高兹看来,资本家在经济理性的支配下追求财富的最大化,对利润的盲目追求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而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其他一切危机的根源。可以说,高兹认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矛盾激化的原因和反映。摆脱生态危机,需要改变资本主义以利润为唯一追求的生产生活方式,在遵循生态理性的基础上,通过联合性的社会合作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设限,实现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高兹根据设想的社会主义生态标准批判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主张通过对经济理性设限彻底扭转资本主义社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因为把社会主义革命转向一种生态文化革命而具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正确把握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价值与局限,对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共7章:第1章是绪论部分;第2章交代了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渊源;第3章、第4章和第5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析了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前提、主题和旨趣;第6章和第7章是论文主体部分的延伸,进一步探讨了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价值和局限;结论总结了论文的核心观点。第1章,绪论对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介绍。第2章,交代了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渊源。就现实背景而言,包括高兹本人的生活经历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现实两部分。就理论渊源而言,高兹批判地继承了包括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思想以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理论在内的各种社会批判理论,为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3章,阐述了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前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依托其政治经济学实现的,高兹在此基础上,从生态学的视角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新的解读:其一,高兹理清了劳动内涵的新变化,对现代工业社会异化劳动的内涵做出判断之后,提出真劳动的内涵,形成了劳动解放的新观点;其二,高兹分析了现代工业社会工人阶级力量的变化,强调只有能够实现自然和人类社会和谐相处的“非工人非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动力和历史主体,指出非工人的非阶级的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其三,在指明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的前提下,提出重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原则,实现社会主义生态转向。第4章,提出了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题。对资本主义进行生态学批判:高兹首先揭示了经济理性支配下导致生态危机的必然性;其次,高兹对实现经济理性的科学技术进行了批判,揭示了本该中立的科学技术沦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成为阶级统治工具的事实;最后,高兹论证了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造成的劳动分工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异化的根源。第5章,揭示了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旨趣。高兹批判资本主义经济理性、技术理性和劳动分工,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而保护环境的最佳制度选择是更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奉行经济理性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不同,高兹主张的是生态社会主义,即以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为依托,使经济理性服从于生态理性,对资本主义工业体系进行生态重构,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第6章,评价了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既有其理论价值,也有其历史局限性。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开辟了政治生态批判的独特视角;对生产、消费和现代性进行了重新思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等。历史局限性表现为:对生态危机矫枉过正;具有鲜明的技术决定论倾向;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具有乌托邦色彩。第7章,分析了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在推进生态政治建设方面: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开拓生态建设的政治思维;在推进生态经济建设方面:有利于推动以生态为尺度的“新常态”经济转型,建设以生态为导向的新型现代化;在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方面:有利于构建意识形态的生态话语权,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结语,研究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结论:其一,高兹通过从生态学视角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发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其二,指导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是造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而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其他一切危机的根源;其三,为了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用生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其四,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其生态社会主义构想中蕴含的理论价值对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杜珉璐[5](2020)在《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问题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以及当代我国的民生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固本开新。从理论渊源来看,马克思恩格斯不仅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思想,而且直接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需要理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福利观念,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具体的关于民生的思想。就理论内容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着作中呈现出为劳动人民追求基本权利、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寻求人类解放之路等理论探索和价值追求。从理论意义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因而和西方历史上出现过的福利思想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更为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不仅仅是为了某个阶层的现实需求,同时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关注的是一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不是拘泥于个体的片面发展。从理论发展来看,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在世界各地扎下深根花繁果硕,俄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共产党人等马克思主义者们继承并丰富发展了他们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把人民群众视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动力,将解决民生问题、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历了从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追求“发展才是硬道理”、到江泽民的“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胡锦涛“以人为本”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民生不断改善与发展的递进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改善人民民生不断奋斗并日趋完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民生发展新理念、新战略、新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当代发展与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地位,通过实现经济发展、抓利益问题、实施精准扶贫、建构全民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等路径来改善民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从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生态等方面推进民生建设,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当代民生理论与实践不仅突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主体地位,而且也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价值诉求。
翟子夜[6](2020)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凝结升华的、以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为核心的、以中华民族基本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为基础的多种价值原则的浓缩与统一,其生成拓展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变迁过程,正是以历史演进为发展背景和拓展根源,以文化演进为本质显现和发展动力,以人类主体性演进为价值续接和拓展方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积淀,实现多种优秀文明成果的多层聚合,并在新时代不断进行内涵和外延的创新发展。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拓展,既有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也有时代发展的既定性,既有社会实践的开放性,又有价值理论的传承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因此彰显出强劲的历史文化张力和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必将极大影响我们的生活样态、感知方式、价值取向和表现形式。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还面临这一高级的社会意识形式没有更好转化为社会心理的现实问题,民众价值自觉和政府主导教育传播的双向沟通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解决这一问题,更需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历史穿透力和实践创造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底蕴中充分汲取养料,形成某种理念、某种要素、某种资源、某种载体、某种背景,潜移默化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每个国人的主动参与性和自主选择性,真正让社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认知并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旨在一方面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把握其历史发展脉络,研究各类历史文化样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这无疑对发掘其精神根柢、探寻其实践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另一方面,本文力图通过历史的维度、文化的维度、实践的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阐释和解读,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拓展和践行作方向上的引导和内涵上的更新,更深层次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多的践行素材和学理支撑,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底蕴有机融入到社会大众的价值观认同过程,潜移默化地转化为社会心理,转化为社会大众日常意识,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实践力量。
程亚勤[7](2020)在《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核心是信仰。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科技信息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局势,全球范围内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交流与争锋越来越激烈,我国的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多种社会思潮共存现象的存在,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也让信仰重要性愈加凸显,其问题性愈加明显。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考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过程,从现实的人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问题。首先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特征。这部分内容从哲学层面对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进行分析。信仰是标志人所独有的精神世界。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了人类信仰史的变革。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追求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描述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远大目标的一种确信,并以之作为行动准则和终身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信仰从现实的主体性的人出发,从人的存在的根本方式实践出发,从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出发,以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人的类本质、人的社会性存在以及人的个性存在在不同层次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提出了要求。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其历史使命感、奉献幸福感、自我实现愉悦感唤起人的情感共鸣,鼓舞信仰者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之中。其次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概念切入到探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过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遵循人的思想发展和人的行为实践规律,是一个逐渐发展不断深入的动态过程。理论认知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起点,理性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重点,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标志在于实践体认。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具有条件性、复杂性、过程性等特点。根据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逻辑,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问题。“构建”重在“建立”“形成”“确立”,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以实践性原则为根本原则,并遵循系统性、主体性、层次性原则。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目标在个人和社会上是统一的。根据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目标从四个维度展开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从主体、客体、载体、环体的角度进行。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完成后需要开展测评工作,判定一个人是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以生成性思维开展测评工作,构建科学的测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科学的测评方法,尤其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对整个信仰生成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的归因分析。理论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从理论上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问题之后深入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上来。首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探讨。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由一种社会思潮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信仰经历了坎坷的历程。五四时期在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之下,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其科学性和价值性契合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信仰,并通过传播逐渐成为中国人改变民族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思想武器,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社会得到巩固成为主流信仰。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极致,在对共产主义的无限憧憬和美好向往中,非理性的盲目信仰使共产主义信仰逐渐异化,马克思主义信仰遭遇危机。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经历严峻挑战中理性回归。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展开是为了服务于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现实问题并提出构建对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理魅力与实践魅力,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体系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力量。在现实中,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了多方面的挑战,一元指导思想与多样社会思潮的矛盾、坚信与质疑的矛盾,认知与践行的矛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需要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基础,强化重点人群的使命担当,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话语权,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方式,唤醒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自觉。
王锐[8](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周芸帆[9](2019)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农村贫困问题始终是中国治国安邦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面对农村贫困问题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语境和农村贫困实际,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开展了一系列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农村贫困治理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由“发展”带动“减贫”的阶段转而进入“减贫”左右“发展”的新阶段。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征途上,中国取得的成绩越来越辉煌,但伴随发展所产生的各种新的矛盾、问题和风险也正逐步彰显。为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认真审视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赋予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崭新时代内涵。一是为从“人民”和“发展”的角度解释并解决根深蒂固的中国农村贫困问题提供了思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最大的发展困境,正是基于这样严峻的现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新时代中国农村的现实难题,针对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沉疴”与“新疾”,突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人本目的性,强化农村贫困治理的人民主体性,确定将防止贫富分化、促进内部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的重点和关键任务,不仅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期的新需求与新期望,也有助于把发展中的问题消灭在发展中。二是为引领时代进步和实现世界整体繁荣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减贫领域开展的大政方针和战略路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先后提出并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为打赢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战以及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全新境界,也承担起中国在新时代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责任与使命。三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进入了攻坚期,一系列与发展相伴而生的矛盾和问题愈加凸显,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难度也大大加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和对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正反两面的经验与教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农村贫困治理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提出了符合时代条件、反映时代脉动、突出时代主题、回应时代挑战的农村贫困治理理念和方案,在更好地指导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同时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得到发展与创新。
于俊[10](2019)在《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认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制度是一国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制度改革是个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课题,从古至今,税收制度改革以制度促经济、以经济稳政治、以政治助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统治阶级治国理政的战略考量。税收制度兼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双重色彩,税收制度改革是通过税收制度架构设计和组成要素的边际变化来调整治理格局、增进社会福利的过程。国家治理呼唤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助推国家治理优化。当今世界,不论是何种性质的国家、抑或是何种发展程度的国家,在国家治理中都非常重视税收制度改革,这其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如何吸收和借鉴他人在税收制度改革中取得的有益成果,适时推进本国的税收制度改革,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对的一个理论和实践课题。鉴于税收制度改革的庞杂性、专业性和技术性,目前学术界对于税收制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税制结构、税种设置、税收政策等较为传统单一的领域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视角开展税收制度改革研究,可以将税收制度改革由微观的、具体的工作层面提升到宏观的、战略的层面,拓展税收制度改革研究的内涵和外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制度,顺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要求,实现税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争取无产阶级自身解放的斗争中,对税收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提供了这个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税收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财税思想的中国化。在当代中国,新时代赋予税收制度改革研究的新思维、新要求、新使命,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探讨税收制度改革,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从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好地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自信”。新中国成立以来,税收制度及其调整、改革始终伴随着共和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改革开放前,税收制度及其调整以税收集权化匹配计划经济化、以集中统一税收体制匹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税收制度及其改革以税收公共化匹配经济市场化、以公共税收体制匹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税收制度及其改革以税收现代化匹配国家治理现代化、以现代税收制度匹配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这是我国税收制度变革发展的一项基本经验。历经七十年发展,我国税收制度日臻完善,但也还存在结构布局、法律层级等方面的不足,这些瓶颈制约着税收制度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只有从新时代税收文明现代化的高度统筹布局税收制度改革,才能打破瓶颈,建立起与国家治理战略相匹配的税收制度体系。党的领导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根本的属性,是贯穿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始终的一根红线。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研究中自觉融入马克思主义原理观点和党的方针政策,能够集中体现党对税收制度改革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的优势。新时代的税收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融洽相助益,总体布局重塑了税收制度改革的灵魂,税收制度改革强劲了总体布局的血脉。自觉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发展的“稳定器”、文化发展的“催化剂”、生态文明发展的“净化剂”、社会发展的“粘合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加速器”,是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宏观抱负和历史使命。新时代的税收制度改革既要遵循自身发展规律、也要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确保税收制度改革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避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恪守税收制度改革的家国情怀、激励国家社会公民多元治理主体同频共振,遵循市场规则、力求治理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注重统筹兼顾、发挥制度集成聚变效应,尊重契约伦理、扞卫税收权利义务生态,维护央地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是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中观价值和基本原则。新时代的税收制度改革需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是税收制度改革应有的姿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施行税收法治方略,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放大税收乘数效应,在公平正义精神感召下释放税收正能量,在绿水青山愿景引领下促进绿色税收发展,在多元共治价值追寻下创新税收治理方式,为各国治理中的税收制度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微观努力和路径探索。
二、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
1.5.1 人 |
1.5.2 人民 |
1.5.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 |
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概述 |
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
2.1.1 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 |
2.1.2 经济政治格局的大变化 |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2.1.4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
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社会条件 |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现实基础 |
2.2.2 改革开放的实践进入关键期 |
2.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 |
2.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 |
2.3.1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思想 |
2.3.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思想 |
2.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与理论借鉴 |
2.4.1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2.4.2 理论借鉴:西方历史发展中的人本思想 |
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的论述 |
3.1 人民主体论的历史发展 |
3.1.1 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实践 |
3.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实践 |
3.2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主要内容的论述 |
3.2.1 人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受益主体 |
3.2.2 人民是权力运行的监督主体 |
3.2.3 人民是文艺事业的参与主体 |
3.2.4 人民是新时代的“阅卷”评价主体 |
3.2.5 人民是“四个伟大”新征程的推动主体 |
3.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重要价值的论述 |
3.3.1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政治灵魂的集中体现 |
3.3.2 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
3.3.3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
3.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主体地位路径的论述 |
3.4.1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
3.4.2 激发人民的创造精神 |
3.4.3 着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4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的论述 |
4.1 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
4.1.1 毛泽东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
4.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发展演变 |
4.2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基本内容的论述 |
4.2.1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稳固人民立场的物质基础 |
4.2.2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指引党的人民立场的科学发展 |
4.2.3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增强人民立场的思想底蕴 |
4.2.4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构建党的人民立场的话语体系 |
4.2.5 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推动党的人民立场落地落实 |
4.3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价值意蕴的论述 |
4.3.1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 |
4.3.2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尺度和标准 |
4.3.3 人民立场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追求 |
4.3.4 人民立场指明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走向 |
4.4 习近平关于巩固人民立场实践路径的论述 |
4.4.1 加强和完善新时代党的领导各项体制机制 |
4.4.2 履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4.4.3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夯实人民立场主体责任 |
4.4.4 用发展的观点创新人民立场的时代内涵 |
5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的论述 |
5.1 人民利益论的历史发展 |
5.1.1 毛泽东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
5.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
5.2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基本内容的论述 |
5.2.1 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大逻辑保障人民经济利益 |
5.2.2 健全政治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利益 |
5.2.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人民文化利益 |
5.2.4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民生利益问题 |
5.2.5 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障人民生态利益 |
5.3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价值内涵的论述 |
5.3.1 实现人民利益体现了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 |
5.3.2 实现人民利益凸显了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美好体验 |
5.3.3 实现人民利益促进了公民个体到社会整体的全面均衡 |
5.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利益具体途径的论述 |
5.4.1 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价值观 |
5.4.2 推进从严治党压实为民服务责任制 |
5.4.3 建立合理科学的人民利益评价体系 |
5.4.4 营造有利于实现人民利益的政治生态 |
6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的论述 |
6.1 人民共享论的历史发展 |
6.1.1 毛泽东人民共享思想的初显与贡献 |
6.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共享思想的历史发展 |
6.2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主要内容的论述 |
6.2.1 共享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
6.2.2 共享领域和内容要涉及人民发展的各方面 |
6.2.3 共享是人民共同建设和享有 |
6.2.4 共享要在人民健康和安全领域持续加码 |
6.2.5 共享要坚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
6.3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基本特征的论述 |
6.3.1 人民共享权利的公平性 |
6.3.2 人民共享过程的共建性 |
6.3.3 人民共享自身的科学性 |
6.4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重要价值的论述 |
6.4.1 坚定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决心 |
6.4.2 传播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享发展理念 |
6.4.3 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理想追求和使命初心 |
7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的论述 |
7.1 人民幸福论的历史发展 |
7.1.1 毛泽东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
7.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
7.2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基本内容的论述 |
7.2.1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7.2.2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
7.2.3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
7.2.4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7.3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论重要价值的论述 |
7.3.1 为人民谋幸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7.3.2 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根本宗旨的最集中的体现 |
7.3.3 为人民谋幸福是实现中国梦和解决新矛盾的需要 |
7.3.4 为人民谋幸福是提升人民幸福生活质量的科学指导 |
7.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幸福措施保障的论述 |
7.4.1 坚持党的领导是重要前提 |
7.4.2 明确人民的多样化需求是实践指向 |
7.4.3 营造各方联动的社会环境是基本保障 |
7.4.4 筑牢美好生活的坚实基础是根本遵循 |
8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及重大意义 |
8.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 |
8.1.1 突出人民性,以清醒头脑保持对人民重要性的认识为前提 |
8.1.2 注重根本性,以着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为重点 |
8.1.3 强调权益性,以坚决扞卫人民各项基本权利为保障 |
8.1.4 着眼现实性,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抓手 |
8.1.5 指明方向性,以净化社会风气坚定人民理想信念为导向 |
8.1.6 明确实践性,以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为根基 |
8.1.7 凸显规范性,以强化纪律制度约束实现人民安定团结为目标 |
8.1.8 秉承时代性,以不懈奋斗创造幸福为全体人民的最终归宿 |
8.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
8.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8.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双重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内在逻辑与历史生成 |
2.1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内在逻辑线索 |
2.1.1 显性逻辑线索:科技生产力观 |
2.1.2 隐性逻辑线索:生态生产力观 |
2.2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生产力观的历史生成 |
2.2.1 科技生产力观的内涵 |
2.2.2 科技生产力观生成的社会背景 |
2.2.3 科技生产力观生成的个人条件 |
2.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生产力观的历史生成 |
2.3.1 生态生产力观的内涵 |
2.3.2 生态生产力观生成的社会背景 |
2.3.3 生态生产力观生成的个人条件 |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历史演进 |
3.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生产力观的历史演进 |
3.1.1 对科技在工业生产中的推动作用与科技异化的初步认知 |
3.1.2 对科技异化的深入分析与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
3.1.3 对科技整体效应的全面考察与科技生产力观的系统概括 |
3.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生产力观的历史演进 |
3.2.1 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及其二者矛盾的基本认知 |
3.2.2 对人和自然界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的初步论证 |
3.2.3 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与提出“自然生产力” |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主要内容 |
4.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生产力观的主要内容 |
4.1.1 科学是以知识形态为基本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
4.1.2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
4.1.3 “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 |
4.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生产力观的主要内容 |
4.2.1 外部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前提 |
4.2.2 自然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天然基础 |
4.2.3 自然界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天然源泉 |
4.2.4 实现“两个和解”就是要发展生态生产力 |
4.3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生产力观与生态生产力观的关系 |
4.3.1 生态生产力对科技生产力的影响具有二重性 |
4.3.2 科技生产力对生态生产力的影响具有二重性 |
第5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当代中国发展 |
5.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生产力观的当代中国发展 |
5.1.1 毛泽东的“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论断 |
5.1.2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 |
5.1.3 江泽民的科技创新和“科教兴国”战略 |
5.1.4 胡锦涛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 |
5.1.5 习近平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5.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生产力观的当代中国发展 |
5.2.1 毛泽东的绿化祖国思想 |
5.2.2 邓小平的生态治理思想 |
5.2.3 江泽民的“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论断 |
5.2.4 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
5.2.5 习近平的“两山”理论 |
第6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重要价值 |
6.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生产力观的重要价值 |
6.1.1 为当代中国发展科技生产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
6.1.2 为当今世界发展科技生产力提供了理论支撑 |
6.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生产力观的重要价值 |
6.2.1 为当代中国发展生态生产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
6.2.2 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支撑 |
结语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双重意蕴——科技生产力观与生态生产力观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2 相关概念解析 |
0.3 研究现状分析 |
0.3.1 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
0.3.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章 体系生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形成背景和过程 |
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背景 |
1.1.1 时代背景:世情、国情与党情出现新变化 |
1.1.2 历史镜鉴: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的深刻反思 |
1.1.3 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
1.1.4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经济民主思想 |
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 |
1.2.1 酝酿萌发阶段 |
1.2.2 积极探索阶段 |
1.2.3 初步形成阶段 |
1.2.4 成熟完善阶段 |
第2章 制度保障: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民主 |
2.1 所有制与经济民主 |
2.1.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 |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民主内涵 |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民主 |
2.2.1 经济主体的基本含义 |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 |
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民主内涵 |
2.3 分配制度与经济民主 |
2.3.1 重新确立物质利益原则 |
2.3.2 对按劳分配原则的拨乱反正 |
2.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经济民主内涵 |
第3章 基本任务:经济管理民主化 |
3.1 经济管理民主化的提出 |
3.2 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 |
3.2.1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原则 |
3.2.2 “民主集中制”原则 |
3.2.3 “权、责、利相统一”原则 |
3.2.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
3.2.5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原则 |
3.3 宏观经济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
3.3.1 给政府分权:处理好党政关系 |
3.3.2 给地方分权:处理好上下关系 |
3.3.3 给企业分权:处理好政企关系 |
3.3.4 给集体经济组织分权:处理好政社关系 |
3.4 企业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
3.4.1 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
3.4.2 让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
第4章 关键环节:经济决策民主化 |
4.1 经济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
4.1.1 经济决策在党和政府决策中的地位 |
4.1.2 经济决策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3 经济决策的重要作用 |
4.2 经济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4.3 经济决策民主制定 |
4.3.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决策制定的必要条件 |
4.3.2 群众路线:经济决策制定的基本方法 |
4.3.3 民主集中制:经济决策制定的重要保证 |
4.4 经济决策民主执行 |
4.4.1 “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经济决策执行的动力之源 |
4.4.2 “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经济决策执行的必然选择 |
4.4.3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经济决策执行的重要原则 |
4.5 经济决策民主检验 |
4.5.1 “实践”:经济决策检验的唯一标准 |
4.5.2 “三个有利于”:经济决策检验的具体标准 |
第5章 实践成效: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 |
5.1 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的变迁 |
5.1.1 计划体制时期行政调控下的生产 |
5.1.2 改革开放后生产向自主经营的转变 |
5.2 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的变迁 |
5.2.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拨下的交换 |
5.2.2 改革开放后交换向市场配置的转变 |
5.3 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变迁 |
5.3.1 计划体制时期平均主义下的分配 |
5.3.2 改革开放后分配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转变 |
5.4 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的变迁 |
5.4.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节下的消费 |
5.4.2 改革开放后消费向适度可持续的转变 |
第6章 理论解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和特点 |
6.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 |
6.1.1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 |
6.1.2 中国共产党:经济民主的领导核心 |
6.1.3 发展生产力:经济民主的物质前提 |
6.1.4 人民自主:经济民主的价值诉求 |
6.1.5 人的全面发展:经济民主的终极目标 |
6.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 |
6.2.1 坚持经济与民主的统一 |
6.2.2 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
6.2.3 坚持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 |
6.2.4 坚持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 |
6.2.5 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
6.2.6 坚持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 |
第7章 现实观照: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理论价值 |
7.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7.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 |
7.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实践价值 |
7.2.1 进一步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 |
7.2.2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管理民主化进程 |
7.2.3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决策民主化进程 |
7.2.4 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安德烈·高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背景考察和理论渊源 |
2.1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背景考察 |
2.1.1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轨迹考察 |
2.1.2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2.2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 |
2.2.2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
2.2.3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
第3章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新路径 |
3.1 对劳动的再认识 |
3.1.1 “异化劳动”新解 |
3.1.2 劳动的现代性内涵 |
3.1.3 劳动解放与时间自由 |
3.2 对革命主体的再认识 |
3.2.1 “非工人的非阶级”的产生 |
3.2.2 “非工人的非阶级”的内涵 |
3.2.3 “非工人的非阶级”的出路 |
3.3 对政治经济学的生态改革 |
3.3.1 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 |
3.3.2 政治经济学原则的生态重建 |
3.3.3 社会主义的生态转向 |
第4章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题: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 |
4.1 对经济理性的生态批判 |
4.1.1 经济理性的非理性动机 |
4.1.2 经济理性导引下的异化普遍化 |
4.1.3 超越经济理性的藩篱 |
4.2 对科学技术的生态批判 |
4.2.1 “技术法西斯主义” |
4.2.2 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属性 |
4.2.3 生态、资本与技术的反思 |
4.3 对劳动分工的生态批判 |
4.3.1 劳动分工与劳动异化 |
4.3.2 异化劳动与异化消费 |
4.3.3 异化消费与“丰裕的贫困” |
第5章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旨趣:“生态社会主义”的建构 |
5.1 生态社会主义的提出 |
5.1.1 批判传统社会主义 |
5.1.2 批判改良资本主义 |
5.1.3 重新定义社会主义 |
5.2 生态社会主义的内核 |
5.2.1 生态自我 |
5.2.2 生态理性 |
5.2.3 生态劳动 |
5.3 生态社会主义的构建 |
5.3.1 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 |
5.3.2 生态社会主义现代化 |
5.3.3 生态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 |
第6章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评价 |
6.1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
6.1.1 开辟了政治生态批判的独特视角 |
6.1.2 对生产、消费以及现代性的重新思考 |
6.1.3 丰富和发展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
6.2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 |
6.2.1 对生态危机的矫枉过正 |
6.2.2 鲜明的技术决定论倾向 |
6.2.3 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具有乌托邦色彩 |
第7章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中国的启示 |
7.1 推进生态政治建设 |
7.1.1 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
7.1.2 开拓生态建设的政治思维 |
7.2 推进生态经济建设 |
7.2.1 以生态为尺度的“新常态”经济转型 |
7.2.2 以生态为导向的新型现代化 |
7.3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
7.3.1 建构意识形态的生态话语权 |
7.3.2 倡导生态文明信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概念阐释 |
(一)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民生概念 |
(二)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民生概念 |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语境中的民生概念 |
(四)现代语境中的民生概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理论联系实际法 |
(三)归纳演绎法 |
五、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
(一)主要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西方民生思想的历史沿革 |
(一)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民生思想 |
(二)启蒙运动的民生思想 |
(三)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民生思想 |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民生思想 |
(五)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民生思想 |
二、中国传统的民生思想 |
(一)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
(二)中国近代民生思想 |
注释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历史演进及主要内容 |
一、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加速发展 |
(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阶级变化 |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带来的社会不平等 |
二、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发展脉络 |
(一)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萌发时期 |
(二)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 |
(三)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发展时期 |
(四)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成熟时期 |
三、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理论内核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需要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批判 |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 |
四、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实现的探析 |
(一)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民生实践路径的先决条件 |
(二)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扬弃与民生的发展 |
(三)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民生的实现 |
注释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历史发展 |
一、列宁民生思想 |
(一)关注民生:确立领导权的必要性 |
(二)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实施社会主义制度 |
(三)关注民生问题的路径:社会政策层面视角 |
二、毛泽东民生思想 |
(一)改善民生的基本前提:走社会主义道路 |
(二)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民生理念 |
(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
(四)统筹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路径 |
(五)文化发展的动力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 |
(一)邓小平民生思想 |
(二)“三个代表”的民生理论 |
(三)科学发展观中的民生思想 |
注释 |
第五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导向 |
(一)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石 |
(二)人民在民生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民生领域共性问题 |
二、以人民的需要推动解决民生问题 |
(一)提高就业质量解决民生之本 |
(二)提升国民教育福利水平固牢民生之根 |
(三)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解决民生之急 |
(四)坚持住房改革满足民生之需 |
(五)实施精准扶贫夯实民生之基 |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健全民生发展的现实目标 |
(一)提升制度自信发挥“中国之治”的优势 |
(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
(三)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梦、人民幸福梦、人民民生梦 |
注释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为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提供理论前提 |
(二)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文关怀 |
二、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进一步强调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价值 |
(二)有助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效解决贫富差距 |
三、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对当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 |
(一)从逻辑层面阐明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 |
(二)从实践层面强调民生改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主要创新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解析 |
第一节 历史之维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 |
一、历史的演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拓展 |
二、历史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
第二节 文化之维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 |
一、中国核心价值观念在文化转型重构进程中的流变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脉和本质显现 |
第三节 实践之维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 |
一、核心价值观念变迁中实践主体性的价值接续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和践行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资源的三重视野 |
第一节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流资源和精神积淀 |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要特征 |
二、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具有现代品格的特质精神 |
三、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
第二节 西方近代价值观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危机和文化转型的要求 |
二、西方近代价值观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影响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西方近代价值的批判与借鉴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支撑和价值引导 |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交融 |
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 |
四、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指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力探索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初步探索 |
一、革命价值取向的“初始化”积淀 |
二、核心价值观念实现路径的有益探索 |
三、红色革命文化价值旨趣的重要影响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核心价值观念的逐步显现 |
一、建设导向和革命导向交互作用下的社会价值更迭 |
二、核心价值理念的凸显——富强、公平、民主、法治 |
第三节 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凝结 |
一、改革开放下对核心价值重构的强烈诉求 |
二、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精准定位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重点要求的提出 |
四、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核心取向的确立 |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建和新时代深化拓展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优秀文化基因的历史性聚合 |
一、国家层面的聚合 |
二、社会层面的聚合 |
三、个人层面的聚合 |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在机理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思路 |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引和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要求 |
二、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文化功能特性的有效整合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规律和原则要求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 |
第三节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深化与实践延伸 |
一、新时代宏观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战略视野 |
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现实挑战和实现路径 |
第一节 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路径的反思与解析 |
一、新时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挑战 |
二、从“五项因素公式”理论分析社会意识形式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社会心理的双渠道培育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和“隐性”转化 |
一、融入主导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
二、融入社会价值涵育,凝聚大众价值共识 |
三、融入时代新人培育,增强公共理性精神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特征 |
第一节 信仰的内涵与特征 |
一、信仰的内涵 |
二、信仰的特征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特征 |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基本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 |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成要素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哲学根据 |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存在论根源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论基础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逻辑 |
第一节 理论认知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起点 |
一、理论认知的意义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认知的内容 |
第二节 理性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重点 |
一、理性认同的实质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的方式 |
第三节 实践体认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标志 |
一、实践体认的意义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的内容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特点 |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条件性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复杂性 |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过程性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内涵 |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含义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意义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目标 |
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
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
三、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
四、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原则 |
一、实践性原则 |
二、系统性原则 |
三、主体性原则 |
四、层次性原则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四重维度与测评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主体 |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主体的含义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主体要求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客体 |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客体的含义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客体要求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载体 |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载体的含义与特征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载体类型 |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载体的有效运用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环境 |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环境的含义与特征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环境作用 |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环境创设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测评理论设想 |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测评的内涵与意义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测评的内容与方法 |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测评指标体系的设想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构建历程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选择与建设 |
一、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选择 |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与建设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历史背景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重要举措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曲折发展 |
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信仰状况 |
二、文化大革命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回归 |
一、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时代背景 |
二、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之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机遇 |
一、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提出新要求 |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发展的积极态势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现实挑战 |
一、“一”与“多”的矛盾 |
二、“信”与“疑”的矛盾 |
三、“知”与“行”的矛盾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路径 |
一、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基础 |
二、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重点人群使命担当 |
三、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话语权 |
四、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方式 |
五、唤醒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自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经济建设 |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规模效应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关于贫困概念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贫困成因的研究 |
1.2.3 关于反贫困路径、对策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贫困治理的基本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贫困治理思想的形成条件 |
2.1.2 马克思、恩格斯从本质规律层面上体现的贫困治理思想 |
2.1.3 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运行层面上体现的贫困治理思想 |
2.2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 |
2.2.1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
2.2.2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 |
2.2.3 列宁贫困治理的实践思路 |
2.3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1 毛泽东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2 邓小平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3 江泽民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4 胡锦涛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第三章 十八大以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历程和经验 |
3.1 建国初期广义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49-1977) |
3.1.1 实施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3.1.2 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
3.1.3 确立社会主义救济制度 |
3.1.4 阶段总结 |
3.2 改革开放初期小范围救济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78-1985) |
3.2.1 启动农村改革 |
3.2.2 重视农村、农民、农业问题 |
3.2.3 实施专项扶贫计划 |
3.2.4 阶段总结 |
3.3 改革开放深化期大规模开发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86-2000) |
3.3.1 集中力量解决连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问题 |
3.3.2 制定详细扶贫计划,成立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扶贫资金 |
3.3.3 鼓励自力更生,强化社会动员 |
3.3.4 阶段总结 |
3.4 新世纪以来攻坚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2001-2013) |
3.4.1 重新划定国家贫困县、贫困村适应新的扶贫形势 |
3.4.2 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扶贫攻坚主战场 |
3.4.3 巩固扶贫成果,缩小发展差距 |
3.4.4 阶段总结 |
3.5 十八大以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基本经验 |
3.5.1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农村贫困治理的组织基础 |
3.5.2 立足国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贫困治理道路 |
3.5.3 坚持人民立场,制定符合群众利益的农村贫困治理决策 |
3.5.4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符合地区实际的农村贫困治理措施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现实的新境遇 |
4.1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具备的有利条件 |
4.1.1 综合国力持续提升 |
4.1.2 农村贫困治理政策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 |
4.1.3 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
4.1.4 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发展共识已经形成 |
4.2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严峻挑战 |
4.2.1 国家富强之路仍有突出“短板” |
4.2.2 民族振兴面临崛起难题 |
4.2.3 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诉求 |
4.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突出 |
4.3.1 群体发展差别维度 |
4.3.2 地区发展差异维度 |
4.3.3 城乡发展差距维度 |
4.4 推进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面临治理难题 |
4.4.1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大 |
4.4.2 相对贫困问题凸显 |
4.4.3 减贫边际效益递减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思想的新内容 |
5.1 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根本目标 |
5.1.1 契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
5.1.2 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
5.1.3 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和优势 |
5.2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关怀 |
5.2.1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
5.2.2 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
5.2.3 实现人民的主体利益 |
5.3 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
5.3.1 全民共享,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
5.3.2 全面共享,提升人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
5.3.3 共建共享,凝聚社会合力 |
5.3.4 渐进共享,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5.4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是基本要求 |
5.4.1 现实关切和未来关照相呼应 |
5.4.2 整体进步和个体发展相结合 |
5.4.3 发展效率和社会公平相协调 |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实践的新战略 |
6.1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落实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底线”任务 |
6.1.1 “六个精准”的治理要求,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
6.1.2 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实现“输血”与“造血”有效衔接 |
6.1.3 “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塑造“大扶贫格局” |
6.1.4 以群众满意度检验治理成效,变“对上负责”为“对民负责”. |
6.1.5 总结与思考 |
6.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发展”要求 |
6.2.1 发展乡村产业,推动构建“富裕乡村” |
6.2.2 树立城乡等价思维,积极打造“幸福乡村” |
6.2.3 焕发乡风新气象,携手共筑“文明乡村” |
6.2.4 织牢社会“安全网”,统筹推进“和谐乡村” |
6.2.5 注重生态涵养,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
6.2.6 强化人才支撑,共同构筑“活力乡村” |
6.2.7 总结与思考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价值的新意蕴 |
7.1 赋予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崭新时代内涵 |
7.1.1 符合中国由“大国”到“强国”的国际定位 |
7.1.2 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7.1.3 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同频共振 |
7.2 为国际减贫与发展事业提供“中国方案” |
7.2.1 由减贫带动发展实现国家整体繁荣 |
7.2.2 以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构筑社会合力 |
7.2.3 形成长效治理机制实现发展可持续化 |
7.3 契合构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主题 |
7.3.1 “内外兼修”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 |
7.3.2 “内外兼施”推动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六、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家治理与税收制度 |
第一节 国家治理 |
一、国家治理对国家统治和国家管理的历史性超越 |
二、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中的税收因素 |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 |
第二节 税收及其制度 |
一、财政与税收 |
二、税收制度的内涵与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税收的论述 |
第三节 国家治理与税收制度的互动 |
一、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双重色彩的税收制度 |
二、国家治理呼唤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
三、税收制度助推国家治理成就新高度 |
第二章 国外税收制度改革的治理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一、税收制度促进面向现代国家转型 |
二、相机抉择的税收制度结构化改革 |
三、税收制度改革强国富民的新担当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一、税收制度助力稳固民族独立成果 |
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税收制度改革 |
三、税收制度改革擦亮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成色 |
第三节 国外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一、苏联东欧国家不成功的税收制度改革 |
二、越南革新开放下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三、古巴“模式更新”下的税收制度改革 |
第三章 当代中国税收制度的确立、改革和问题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税收制度的建立、调整和评价 |
一、新旧税收制度的转换 |
二、改革开放前的税收制度调整 |
三、对改革开放前税收制度改革的评价 |
第二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一、税收制度现代化进程的开启 |
二、涉外税制和“利改税”的出台 |
三、分税制和“营改增”的深远影响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央地税收的合作与博弈 |
第三节 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结构布局不够完善 |
二、税收法律级次较低 |
三、地方税收体系失衡 |
四、税收征管效率较低 |
第四章 国家治理视角下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使命 |
第一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治理的“助推器” |
一、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二、提升政府对经济主体进行调节的能力 |
三、拓展公共资源的多元协同治理 |
第二节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治理的“稳定器” |
一、从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到政治体制改革 |
二、从依法治税实践推及到依法治国战略 |
三、从税收技术发展关涉到民主权利保障 |
第三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治理的“催化剂” |
一、协同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
二、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
第四节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治理的“粘合剂” |
一、推动形成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
二、推动建成全面的多层次社保体系 |
三、推动创建融通的大格局社会治理 |
第五节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治理的“净化剂” |
一、克服生产的“异化”及自然的“异化” |
二、放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正外部性 |
三、绿色税收制度拓宽绿色发展道路 |
第六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加速器” |
一、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
二、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
三、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第五章 国家治理视角下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恪守家国情怀的价值 |
一、以人为本 |
二、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三、助力民族复兴之梦 |
第二节 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
一、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二、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三、把握好坚守与开创的关系 |
第三节 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
一、统筹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 |
二、统筹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 |
三、统筹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 |
第四节 遵从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契约伦理 |
一、维护税务相对人的权益 |
二、建设纳税社会信用体系 |
三、提供税收事先裁定服务 |
第五节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
一、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职权 |
二、健全地方税体系 |
三、增强税收预算科学性 |
第六章 国家治理视角下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对策 |
第一节 全面落实税收法治方略 |
一、大力推进税收立法进程 |
二、严格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
三、完善提供税收司法保障 |
四、创新开展税收法治宣教 |
第二节 充分发挥税收乘数效应 |
一、进一步优化税收制度结构 |
二、进一步稳定宏观税负水平 |
三、进一步深化税收种类改革 |
四、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改革 |
第三节 有力彰显税收公平正义 |
一、聚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
二、情系民生降低基尼系数 |
三、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成长 |
四、积极鼓励慈善事业发展 |
第四节 加速提升税收绿色指数 |
一、激活绿色税收制度机制 |
二、健全完善环境保护税法 |
三、增强现有税种绿色程度 |
第五节 多元构建税收综合治理 |
一、推动建立税收保障制度 |
二、发挥涉税中介服务力量 |
三、打造经世济用税收智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D]. 李辰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双重意蕴[D]. 张鷟. 吉林大学, 2021(01)
- [3]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D]. 孙贵林. 湘潭大学, 2020(12)
- [4]安德烈·高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于宜含. 吉林大学, 2020(08)
- [5]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 杜珉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研究[D]. 翟子夜.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7]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D]. 程亚勤. 湖北大学, 2020(01)
- [8]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D]. 周芸帆.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D]. 于俊. 华侨大学, 2019(12)
标签:恩格斯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