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低拉膜阻力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振宝[1](2021)在《考虑桩-土-垫层共同作用的带帽桩承载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复合地基具有处理速度快、处理效果好和环境污染小的优点,在当前的地基处理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桩基础作为复合地基中主要的竖向受力构件,其承载特性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当桩体顶部增设桩帽后,势必会影响桩的承载特性,如何考虑桩帽带来的影响及桩帽-土-加筋垫层三者间的耦合作用,充分发挥桩帽协调桩周土体参与荷载承担的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带帽桩的承载特性,形成了成套的带帽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开展了带帽桩加固软土地基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通过选择合适的带帽桩尺寸,控制带帽桩桩帽的变化,研究了桩帽尺寸不同的模型桩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形规律。并选择双曲线模型对桩侧桩端的荷载传递进行模拟,获得了能够用于带帽桩沉降计算的荷载传递模型,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明确了单桩模型中,不同参数的取值方法,建立了带帽桩的荷载传递模型;(2)基于荷载传递法和圆孔扩张理论对复合地基中未坐落在基岩或持力层上的带帽桩进行了分析。将复合地基分为两部分,采用模型试验获得的带帽桩荷载传递模型,考虑土体的成层性,确定了桩端应力对下卧层的影响范围,分别对桩土加固区和下卧层的沉降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荷载作用下桩帽边缘竖直面上摩阻力的变化。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复合地基中带帽桩沉降的影响;(3)考虑土工合成材料和碎石层形成的加筋垫层对复合地基桩顶平面荷载的调节作用,基于大挠度薄板理论建立了加筋垫层的受力分析模型,分析了桩土加固区桩间土的沉降变化,揭示了复合地基内桩-土-垫层三者协同作用的承载特性变化规律,建立了考虑垫层和桩帽等因素影响的桩间土沉降计算方法;(4)对模型试验建立的荷载传递模型进行了二次开发,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带帽桩和加筋垫层加固的复合地基分析模型,通过改变桩间距、桩长等参数,揭示了不同工况下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变化规律。
丁贺贺[2](2021)在《大蒜幼苗破膜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蒜是一种特色经济作物,从种植到收获可分为种植、浇水覆膜、幼苗破膜和收获四个过程。其中幼苗破膜过程十分重要,然而此过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在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其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基于国内这一现状,本文设计一种大蒜幼苗破膜机,对行驶性能进行分析使其满足作业行驶要求;开展田间破膜试验,以期得到最优破膜要素组合。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整机总体设计。样机主要包括可调式车架机构、履带式行走机构、可调式破膜机构、双侧电机独立驱动模块、链条传动模块、视觉辅助装置与远程控制模块。本文首先对整机各机械结构部分进行设计与分析,根据金乡县大蒜种植地区农艺要求,确定各机械部分结构与参数;进而对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展开设计,以满足远程控制的作业需求;最后对整机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2)关键部件性能分析。对影响破膜性能的关键部件展开分析,得到影响破膜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整机行进速度、破膜链子质量、覆地薄膜厚度和破膜链子类型;通过对破膜链子的受力分析,选取满足其作业需求的卷放电机,额定功率为0.2k W、额定转速为1800r/min。通过对底盘直行、转向和越埂过程性能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下各参数数据,其中单侧履带所需驱动力最大值为694N、驱动力矩最大值为72.9N·m、最高行驶速度为6km/h,由数据对比分析验证底盘的行驶可行性;最后根据驱动力矩等参数要求,选取满足其行驶作业要求的行走电机,额定功率为1.3k W、额定转速为3000r/min。(3)整机试验研究及参数优化。以大蒜幼苗破膜过程为研究对象,将整机行进速度、链子质量、薄膜厚度和链子类型作为自变量,幼苗破膜率和幼苗损伤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到各试验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及最优取值范围。进行三因素五水平正交中心组合多因素试验,研究整机行进速度、链子质量和薄膜厚度对幼苗破膜率和幼苗损伤率的影响,建立各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利用响应曲面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优化处理,结果表明各因素最优参数组合为:整机行进速度4.8km/h,链子质量11.3kg,薄膜厚度0.1mm,此时幼苗破膜率为86.5%,幼苗损伤率为5.6%。在最优参数组合下进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为:幼苗破膜率85.5%、幼苗损伤率5.7%,与优化结果基本一致。通过试验结果值与优化求解值对比,验证整机设计的正确性。
杨以国[3](2021)在《循环荷载下长短桩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有含水量高、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软土,在软土地基上修建的高速公路路基通常有着稳定性差、沉降过大、沉降不均匀等问题。长短桩桩网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有着加固效果好、施工工期短、工程造价低等特性,在实际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对长短桩桩网复合地基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室内小比尺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探究了循环荷载下长短桩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建立了长短桩桩网复合地基室内小比尺模型,研究了循环荷载幅值、循环次数、有无土工格栅等因素对复合地基表面沉降、长短桩桩身应变、土工格栅应变以及荷载分担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地基表面沉降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而沉降增大的速率随之减小,沉降与循环次数的关系可用指数函数来表示;循环荷载作用前期桩身应变增长较快,此后桩身应变增长速率下降,应变增量集中在桩身上部;刚性长桩桩帽顶部及边缘处的土工格栅应变较大,桩间的格栅应变较小;桩的荷载分担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长不断增大。(2)根据模型试验利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3D建立了长短桩桩网复合地基数值模型,并将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数值模拟对模型试验的拟合效果较好,虽然两者的结果在数值上略有差异,但沉降发展、应变分布等变形特性的规律基本一致。(3)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原理,采用Plaxis 3D软件建立了 9组原型地基数值模型,分析了桩帽边长、循环荷载幅值、土工格栅层数、柔性短桩桩长等因素对复合地基表面沉降、水平位移、土工格栅张拉力、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影响复合地基表面沉降最大的因素是循环荷载幅值,其次是土工格栅层数;土工格栅层数对复合地基水平位移影响较大;循环荷载幅值和桩帽边长对土工格栅张拉力的影响较大;桩荷载分担比受桩帽边长影响较大。
王佳明[4](2020)在《基于氧化石墨烯限域作用制备MFI型分子筛膜》文中提出分离过程始终是工业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单元。膜分离技术由于分离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MFI型分子筛膜稳定性好、孔径均一,所以被广泛应用于膜反应器、分离等工业领域。因此,研究其合成及分离性能意义深远。近些年在分子筛膜的合成方式中,研究人员大都采用二次生长方式,并且为了减小其传质阻力,将目光着眼于合成出无孪晶存在的、b-轴取向的超薄分子筛膜。利用二次生长技术合成分子筛膜的关键是组装出高质量的晶种层,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对于组装取向单层晶种层具有很好的效果,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被用来组装单分子层的技术,一直是本实验室的研究课题。本研究将继续采用LB技术组装晶种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GO的合成、LB组装以及分子筛纳米晶粒及纳米片的合成研究。FT-IR和SEM表明成功合成了 GO。通过AFM观察了利用LB技术沉积的GO薄膜,结果显示成功组装了单层紧密排列的GO薄膜,并且GO的平均厚度约为2 nm。对分子筛纳米晶粒采用FT-IR及XRD表征结果显示,存在MFI结构的特征峰,并且粒径分析结果显示颗粒大小在140 nm左右,这证明了成功合成了 silicalite-l纳米晶粒。纳米片的合成研究结果表明,当合成液中水摩尔比为1000、合成时间为12h时,成功制备了厚度小于10nm的分子筛纳米片,这对于后期用于合成超薄取向分子筛膜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2.采用LB技术组装晶种层,并研究了超薄膜的合成及H2/CO2分离。结果表明,当晶种液浓度为0.1%、拉膜膜压为30mN/m时,晶种层紧密单层排列。在不锈钢底基上,采用底基-晶种层-GO覆盖层的制备顺序合成了超薄取向分子筛膜。结果显示,当合成时间为4 h时,随着合成液浓度的降低,分子筛膜的厚度降低,当配比中水摩尔比为2000时,合成的膜最薄,厚度约为200-300nm。在该配比下,研究了生长时间对分子筛膜合成的影响,当生长时间为24h时,得到的膜为b轴取向,厚度约500nm,表明成功合成出超薄取向分子筛膜。以多孔氧化铝片为底基合成的分子筛膜对H2/CO2分离结果表明,经APTES修复后的膜的理想选择性有很大提高,展现出较好的气体分离性能,当生长时间是24 h时,理想选择性达到15.83。
张昊[5](2020)在《立式包装机薄膜传输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薄膜传输技术是立式包装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薄膜具有柔软、易弯曲变形的特点,在高速情况下其传输稳定性成为薄膜传输技术中的主要技术难点。本文围绕立式包装机薄膜传输过程中出现的纵向滑移、横向偏移、褶皱等不稳定问题,采用理论建模与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其规律,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根据立式包装机整机设计需求及包装对象的特性,分析得到了薄膜传输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主要原因是薄膜张力波动,采用模块化思想,并以张力稳定、精确控制为目标,提出了立式包装机的薄膜传输方法。采用主动辊和拉膜结构共同输送薄膜,浮动辊和调节辊控制薄膜张力,导向辊控制薄膜输送横向偏移。本文分析了薄膜在输送过程中的所有受力,基于角动量守恒定理、质量守恒定理以及空间几何描述的成型器数学模型分别建立了辊轮牵引、R-2-R基本传输单元、翻领成型器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控制力矩、牵引力、摩擦力矩、负载惯量、速度以及结构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结合约束求解了结构几何参数的窗口以及控制力矩和牵引力的大小。采用纵向滑移、横向偏移、褶皱等指标定量描述薄膜传输的稳定性,结合力学模型和张力影响因素分别探究了薄膜发生纵向滑移、横向偏移以及褶皱的临界条件,建立了张力波动与上述稳定性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包含薄膜临界张力与结构参数的稳定性分析模型,为求解薄膜中张力范围以及张力控制精度建立了理论依据。基于上述建立的稳定性分析模型,分别对翻领成型器结构及辊轮布局参数进行了求解,基于模块化和接口约束完成了详细结构的设计实现,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模型和提出的方法可用于其它立式包装机的研发和优化。
罗勇军[6](2020)在《夹指链式残膜回收装置结构改进与试验》文中研究表明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早在1978年从日本引进中国,随之而来严重的农田残膜污染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夹指链式残膜回收装置是一种新型残膜回收装置,该文结合新疆地区棉田种植情况和现有残膜回收机的设计特点,针对现有夹指链式残膜回收装置存在的关键问题:残膜易缠绕,包裹收膜部件,工作性能不稳定,所回收残膜含杂率高等,进行夹指链式残膜回收装置结构改进与试验。首先针对现有问题设计结构改进方案,依照方案进行试验样机的制作,并反复多次进行试验,完善优化改进方案,制成最终样机,最后对最终样机进行作业效果试验分析与工作过程理论分析。为保证夹指链式残膜回收装置结构改进设计的合理性,该文在新疆兵团第八师秋季棉花收获后的田间进行调研,秋季是回收残膜的最佳时机,但残膜回收仍然有一定难度,结合机具工作对象的现实条件,该文对田间残膜的铺设模式、物理特性、破损程度等进行研究,并收集残膜进行了残膜摩擦特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田间正常铺设约190天的农用地膜的摩擦角的最小值为30°,最大值为36.5°,平均值为33°,试验的标准差为2.10,摩擦角的变异系数为0.06;本次试验将残摩摩擦角平均值33°是该文对夹指链式残膜回收装置进行结构改进设计的重要依据。依据夹指链式残膜回收装置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从收膜机构结构改进设计;脱膜装置改进设计;清杂装置结构设计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在收膜机构结构改进设计中主要包括:夹指链结构改进设计,夹指链排布密度提高,下链轮的结构设计,张紧机构结构改进设计等;脱膜装置设计成静止固定的刮板,被动疏刷脱膜;清杂装置设计成栅条式清杂装置,利用筛分的原理清杂;通过结构改进设计确定了各装置和机构的结构,结合田间试验与理论分析,确立了各个关键部件的尺寸参数及材料选择。结合田间试验与理论分析,该文改进设计收膜机构的作业幅宽为2000mm,排布20组夹指链收膜,设计机组作业速度v与夹指链线速度v1的比值k约为2。单个夹指负责回收的残膜长度为381mm,其对应收膜链的长度为190.5mm。每根夹指回收残膜的面积S=0.038m2,面积为0.038m2的残膜上的杂质重量约为8.6N。根据田间试验,当下链轮半径为180mm,上链轮半径为100mm,脱土链轮半径为60mm,脱膜板被动梳刷脱膜效果好,夹指链运转顺畅,整个残膜回收过程连续进行,作业过程稳定。该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建立起残膜回收率与工作角度,夹持力,机组速度间的二次回归模型。通过分析模型响应曲面,寻得最优方案,确立了夹指链式残膜回收装置的最优工作参数。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当工作角度为41.5°,夹持力为30N,机组速度为6km/h时,夹指链式残膜回收装置的残膜回收率达91.2%,清杂率为85.3%,证明了该装置优化方案的可行性,为解决残膜污染问题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董明[7](2020)在《金属基纳米阵列表面冷凝传热强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凝作为一种高效相变传热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能源、海水淡化、热管理及环境控制等领域,而提高冷凝传热效率一直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相较于膜状冷凝模式,滴状冷凝会在冷凝表面形成离散的小液滴,从而有效地减少传热热阻提升传热效率,且研究表明超疏水表面可促进液滴弹跳脱落进一步强化滴状冷凝传热。然而,冷凝液滴润湿状态的转变严重抑制弹跳现象并限制冷凝传热性能的提升,其根源在于对相关冷凝液滴润湿状态转变微观机理的认识仍不充分。对此,本文在金属基纳米阵列可控制备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手段系统地探究表面结构与过冷度对冷凝液滴生长行为及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冷凝液滴润湿状态转变的微观机理,优化表面结构促进高效弹跳冷凝传热。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液相生长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ZnO纳米阵列结构,分析制备参数(拉膜次数、热处理温度、种子液浓度、生长液浓度、生长温度、生长时间及DAP浓度)对ZnO纳米结构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拉膜次数会提高纳米结构密度;提高热处理温度会使阵列直径增大并破坏均匀性;增加种子液浓度会提高阵列的均匀性和垂直性;生长液浓度适中才形成纳米阵列结构;提高生长温度可减小纳米阵列的直径和间距;生长时间增加的同时不仅会提高纳米阵列的高度,也会导致纳米阵列顶部团聚现象;在合适DAP浓度范围内,提高其浓度能进一步减小纳米结构顶部直径并使之趋近于锥形。(2)测试不同制备参数条件下纳米阵列的疏水性能,并通过湿空气冷凝实验观察不同纳米结构表面冷凝液滴生长行为。结果表明,凡是具有一定间距和长径比的结构其疏水角均在150°以上,展示出良好的超疏水性能。此外,只凭借宏观接触角性能并不能准确预测样品表面液滴润湿状态,其能否发生弹跳及弹跳现象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表面纳米结构特征,且具有高长径比和小顶部直径的纳米结构有利于形成Cassie状态液滴实现稳定弹跳冷凝。(3)通过蒸汽冷凝实验探究过冷度对冷凝液滴生长行为及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比光滑疏水表面,纳米结构表面可在0~4 K过冷度范围内提高50%以上的传热性能。随着过冷度的增加,液滴成核尺寸骤降导致成核点位从结构顶部延伸到结构间隙中,进而造成液滴润湿状态的转化形成粘滞液滴抑制传热。提高纳米结构高度能进一步抑制高过冷度下液滴润湿状态的转化。(4)对现有滴状冷凝传热模型进行纳米结构层热阻和脱落尺寸修正,该传热模型在低过冷度范围内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通过理论分析方法探究表面结构参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Cassie润湿状态下,顶部直径和结构间距主要通过改变固液接触面积影响传热性能,且其对传热性能的影响程度很小。纳米结构高度的增加会增大结构层热阻削弱传热,且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加影响幅度逐渐减小。纳米结构的热导率增加能提高冷凝传热效率,且随着热导率的增加其影响幅度也逐渐减小。对于不同过冷度需求构造适宜纳米结构高度以实现弹跳冷凝传热。
吴善祥[8](2020)在《织物类复合膜材纱线移动与材料刺破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织物中纱线滑移(构成织物的纱线相对滑动)是一种重要的变形或失效模式,可以显着改变织物的能量吸收能力和纱线密度,并且可能导致纱线从织物上松解,造成织物编织构型的改变,在织物复合材料的面内机械响应中起重要作用。此外,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刺入破坏(例如弹丸穿刺,膜建筑膜面尖锐物偶然刺破、风致碎片刺破等)及刺破后的撕裂扩展等是膜材常见的失效形式,而纱线移动是众多破坏形式中基本现象,掌握纱线移动机理及响应对于提高膜材抗刺破及抗撕裂性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对于纱线移动力学性能的研究非常重要。刺入破坏是膜结构工程中常见的一类失效形式,例如膜建筑膜面尖锐物偶然刺破、风致碎片刺破等,特殊使用环境中还涉及高速的穿刺破坏,例如弹体穿刺破坏等,掌握柔性膜材刺破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对于膜材安全性损伤评估以及提高膜材抗刺破能力非常重要,进而达到降低织物材料刺破概率的目的。经编织物类复合膜材作为现代充气膜结构外膜的主流新型材料,逐渐受到科学界的关注。目前,对于其力学性能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于面内力学性能的研究,平面外刺破机理方面的研究缺乏,掌握经编织物膜材刺破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对于提高膜材抗刺破性能、减小偶然刺破的概率及大跨充气膜建筑安全性损伤评估非常重要。本文以膜材料力学性能为研究背景,以平纹编织织物及经编膜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平纹织物纱线移动机理与刺破响应机理,并且探究了经编织物膜材的刺破力学性能及刺破后撕裂破坏形态。主要内容包括平纹织物纱线移动力学性能研究、平纹织物刺破力学性能研究、经编织物膜材刺破力学性能研究。首先,本文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平纹织物纱线移动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系统分析摩擦系数、模型尺寸、预张力及纱线移动速率对于纱线移动响应的影响规律,并且深入研究被抽纱线断裂长度及抽出断裂强度与纱线间摩擦系数以及基布所受预张力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应力均匀化是纱线抽断长度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运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的方法,对于柔性编织材料的刺破过程进行仿真,探究了平纹织物在弹体的高速冲击下破坏特征,锥形刺具对于单、双向限制形式下平纹织物的刺破响应机理,以及低速尖锐物体和风裹碎片作用下的膜材刺入破坏响应,实现在细观层面对于刺入过程中机织物的应力应变分布、变形特征及刺破性能的探究。所得结论为防刺破织物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预测方法,同时也可将其扩展应用于其他结构材料的防刺破分析。最后,以典型经编织物膜材Seaman PVDF8028为研究对象,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及膜材电镜扫描试验,获得膜材主要力学性能参数及几何参数,然后,基于有限元方法进行双向限制下的经编织物膜材刺破仿真,系统考察入刺水平转角、刺具尺寸、刺入位置以及刺破角度对于膜材刺破性能的影响规律,在细观层面分析经编膜材刺破力学性能,并且基于片状刺具穿刺后的膜材破坏形态进行双向等应力比下的撕裂扩展研究,撕裂扩展主要以刺破断口为20mm及30mm膜材破坏形态为研究基础,进行3种入刺水平转角(0°、45°、90°)下的撕裂扩展仿真,探究经编织物膜材在刺破后的撕裂扩展形态。所得结论可为相关膜结构的设计与安全性分析提供有益参考。
韩森[9](2020)在《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黄土路基螺杆桩桩网复合地基工作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建银(川)西(安)铁路银(川)吴(忠)段(简称“银吴客专”)是我国修建的第一条黄土地区有砟高铁,由于施工工期短,加之桥梁施工时运梁车需通过,原有的预压措施不能采用,为了保证路基强度和控制工后沉降,需要对银吴客专地基采用螺杆桩桩-网复合地基的方式进行处理,并以此来研究螺杆桩桩网复合地基的工作特性。本文通过现场调查、现场试验、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对螺杆桩桩网复合地基的工作特性进行了研究,选取典型断面分析地基沉降控制效果,得出以下结论:(1)银吴客专地处黄河阶地后缘山前洪积平原,年平均降雨量较少,但在夏季会降大到暴雨,地下35m范围内主要地层为粉质黏土、粉土、粉砂、细砂、细圆砾土,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水位埋深一般在0.43.5m,地基为软弱地基容易产生路基下沉,故采用螺杆桩桩-网复合地基的形式进行地基处理。推荐在银西正线路基基床底层和基床以下部位之间增铺一层宽度为12m的土工格室。在路基基床底层表面铺设两布一膜复合土工膜对路基进行防渗封闭处理。(2)分析现场载荷试验结果可知螺杆桩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螺杆桩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结果表明:螺杆桩单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随桩长、桩帽直径、垫层模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桩径、垫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桩帽底部竖向应力随垫层模量、垫层厚度、桩长、桩帽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桩径的增大而减小;桩身轴力沿深度方向先增大后减小,同一深度处,桩身轴力随垫层模量、桩径、桩帽直径的增大而增大;桩身负摩阻力随垫层厚度、桩长的增加而增大,随垫层模量、桩径、桩帽直径的增大而减小。(3)利用有限元软件对银吴客专螺杆桩桩-网复合地基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杆桩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随路堤填筑高度和桩体模量的增大而增大,垫层加筋方式和路堤加筋方式的影响较小;地基表面沉降值随离路基中心线距离逐渐减小,且路基中心处沉降值最大,沉降曲线类似于网兜状,随路堤填筑高度和桩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桩体模量的增大而减小,垫层加筋方式和路堤加筋方式对其的影响较小;桩身轴力随离路基中心线距离逐渐减小,沿桩深度方向桩身轴力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峰值,随路堤填筑高度、桩体模量、桩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垫层加筋方式和路堤加筋方式对其的影响较小;桩身负摩阻力随距路基中心线的距离逐渐增大,正摩阻力随距路基中心线的距离逐渐减小,中性点位置随距路基中心线的距离逐渐降低,螺杆桩在直杆段与螺杆段交界处桩侧摩阻力会发生剧烈的衰减,在交界面以下深度,桩体的侧摩阻力又逐渐发挥,随桩体模量和桩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路堤填筑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垫层加筋方式和路堤加筋方式对其的影响较小。(4)对银吴客专选取四个典型断面分析其地基沉降规律,结果表明:四个典型断面地基沉降主要发生在路基填筑期间,在路基填筑期间地基沉降速率较快,沉降值增长较快,最大沉降值为26.74mm;填筑完成后3个月内沉降值略有增长,最大增长值为9.6mm,最小增长值为0.95mm,沉降值增加主要是因为运梁车和预制梁作用在路基上所致;填筑完成后36个月内,沉降最大增长值为1.68mm,地基沉降趋于稳定。采用双曲线法和指数曲线法预测得到的各典型断面的最终沉降量均满足规范要求,说明螺杆桩桩-网复合地基能够有效控制该地区松软土地基的沉降。
蒋德松[10](2019)在《岩溶区路基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岩溶是一种常见的不利工程地质,其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1/3,尤其在南方地区分布更为密集,如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和湖北等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大量的基础设施修建在岩溶区。在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经常遇到岩溶的情况,如何评价岩溶区路基的稳定性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与经济。因此,对岩溶区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溶洞截面形状、几何尺寸及分布形态的影响,结合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对路基荷载作用下圆形、马蹄形溶洞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考虑溶洞旋转角度和溶洞空间分布的路基极限承载力。在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考虑工程安全和减小路基沉降,提出桩网复合地基岩溶处治方法,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岩溶路基稳定性评价和处治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研究路基下伏圆形溶洞的稳定性,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将路基荷载及岩层上覆土层荷载作为整体考虑,建立理论分析模型。基于复变函数理论,通过映射函数将分析平面映射到单位圆的外域中,采用保角变换和柯西积分等求解手段,推导得到路基荷载作用下含圆形溶洞地层中的各应力分量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求得溶洞洞边上任意一点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同时引入Griffith强度破坏准则判断各点的破坏状态,从而对溶洞的整体稳定性作出评价。(2)在路基下伏圆形溶洞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复变函数法在岩溶区路基稳定分析中的应用。针对路基下伏马蹄形溶洞稳定性问题,介绍了三种任意截面形状溶洞的映射函数确定方法,包括图解结合法、多角形逼近法和三角插值法。在此基础上,求得路基荷载作用下含马蹄形溶洞地层中溶洞洞边的各应力计算公式,并求得各点的最大、最小主应力。结合Griffith强度破坏准则,对溶洞洞边各点的破坏状态进行判断,得到了路基荷载作用下马蹄形溶洞稳定性评价方法,并采用数值分析和工程实例对所提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3)根据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将上、下限定理转化为相应的数学规划模型,基于MATLAB平台编制了有限元极限分析程序。该方法结合了极限分析法和有限元法的优点,不需要通过人为构造机动场和静力场,也不需要荷载-位移曲线判断路基的极限承载力,可直接求解得到上限解和下限解,为复杂工况下岩溶路基稳定性分析奠定了基础。开发了自适应的网格划分技术以减小上限解和下限解的相对误差,其能根据能量耗散的不同自动调整网格划分的密度。(4)采用有限极限分析法对路基荷载作用下矩形溶洞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首先建立路基荷载作用下矩形溶洞稳定性数值分析模型。然后对路基的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进行无量纲处理,总结成设计计算表格。详细探讨材料物理力学参数、溶洞跨径、高度和旋转角度对路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5)将修正的Hoek-Brown准则直接嵌入有限极限分析程序中,对多溶洞地层上方路基的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以单个圆形溶洞上方路基承载力作为参照对象,定义了衡量多溶洞条件下路基承载力的无量纲参数,得到了可供工程实践采用的设计计算表格,并探讨了溶洞大小、溶洞间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和岩体参数对路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6)对于岩溶区路基容易失稳的工况,综合考虑工程安全和减小路基沉降,提出桩网复合地基处治岩溶的方法。从有无溶洞的工况出发,对不考虑溶洞影响下的桩土应力比进行计算,同时分析桩网复合地基处治溶洞后筋材变形与受力的关系,以指导桩网复合地基岩溶处治过程中筋材的设置。
二、降低拉膜阻力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低拉膜阻力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桩-土-垫层共同作用的带帽桩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
1.2.2 带帽桩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
1.2.3 桩帽设计计算研究现状 |
1.3 待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带帽桩承载特性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装置 |
2.3 试验准备 |
2.3.1 土样制备 |
2.3.2 垫层材料选择 |
2.3.3 模型桩的制备 |
2.3.4 模型桩固定装置 |
2.4 监测方案及模拟工况 |
2.5 试验过程 |
2.6 试验结果分析 |
2.6.1 试验数据处理 |
2.6.2 单桩试验结果分析 |
2.6.3 群桩试验结果分析 |
2.6.4 讨论 |
2.7 带帽桩荷载传递模型建立 |
2.7.1 桩侧荷载传递模型 |
2.7.2 桩端荷载传递模型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桩帽下土体作用的带帽桩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3.1 引言 |
3.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3.3 加固区沉降计算 |
3.3.1 基本假定 |
3.3.2 计算单元建立 |
3.3.3 控制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
3.4 下卧层沉降计算 |
3.4.1 基本假定 |
3.4.2 控制方程求解 |
3.5 桩帽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 |
3.6 算例验证 |
3.6.1 算例一 |
3.6.2 算例二 |
3.7 参数分析 |
3.7.1 桩端影响范围 |
3.7.2 复合地基沉降 |
3.8 复合地基中带帽群桩的沉降计算 |
3.8.1 群桩分析模型建立 |
3.8.2 算例验证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加筋垫层作用的带帽桩复合地基工后总沉降计算 |
4.1 引言 |
4.2 合成材料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1 基本假定 |
4.2.2 方程建立及求解 |
4.3 算例验证 |
4.3.1 算例一 |
4.3.2 算例二 |
4.3.3 参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带帽桩-土-垫层相互作用的复合地基数值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FRIC的二次开发 |
5.2.1 桩土界面模型 |
5.2.2 FRIC子程序实现流程 |
5.2.3 算例验证 |
5.3 数值模型简介 |
5.3.1 模拟软件简介 |
5.3.2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取 |
5.3.3 初始地应力平衡 |
5.4 带帽桩复合路基模型的建立 |
5.4.1 假设 |
5.4.2 模型尺寸和边界条件 |
5.4.3 定义材料属性 |
5.4.4 分析步设置 |
5.4.5 网格划分 |
5.4.6 地应力平衡 |
5.5 带帽桩复合路基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5.5.1 桩顶平面的沉降—时间响应 |
5.5.2 桩顶平面的桩土应力对比分析 |
5.5.3 带帽桩承载特性分析 |
5.6 参数分析 |
5.6.1 参数选取及设定 |
5.6.2 参数研究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带帽桩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应用 |
6.1 引言 |
6.2 工程项目概况及监测 |
6.2.1 项目概况 |
6.2.2 监测方案设计 |
6.2.3 监测仪器选择 |
6.2.4 监测仪器布设 |
6.2.5 监测数据采集 |
6.3 数据处理及结论 |
6.3.1 路堤高度 |
6.3.2 桩顶平面土压力 |
6.3.3 桩顶平面竖向沉降 |
6.3.4 桩顶平面沉降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 |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发明专利 |
在读期间获得的奖励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大蒜幼苗破膜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整机总体设计 |
2.1 总体方案设计 |
2.1.1 设计要求 |
2.1.2 技术指标 |
2.1.3 整机三维模型 |
2.1.4 整机工作原理 |
2.2 总体结构设计 |
2.2.1 行走底盘设计 |
2.2.2 车架设计 |
2.2.3 可调式破膜机构设计 |
2.2.4 传动系统设计 |
2.3 控制系统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关键部件性能分析 |
3.1 破膜机构性能分析 |
3.1.1 影响破膜因素分析 |
3.1.2 破膜链子受力分析 |
3.2 履带底盘行驶性能分析 |
3.2.1 土壤特性 |
3.2.2 不同工况下的行驶性能 |
3.3 行走电机选型 |
3.4 试验样机的加工 |
3.5 本章小结 |
4 整机试验研究及参数优化 |
4.1 试验方案设计 |
4.1.1 试验条件与设备 |
4.1.2 试验评价指标 |
4.1.3 试验方法 |
4.2 单因素试验 |
4.2.1 整机行进速度 |
4.2.2 链子质量 |
4.2.3 薄膜厚度 |
4.2.4 链子类型 |
4.3 多因素试验 |
4.3.1 响应曲面法简介 |
4.3.2 试验方案设计 |
4.3.3 试验结果分析 |
4.3.4 参数优化与试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3)循环荷载下长短桩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长短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2 桩网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3 长短桩桩网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循环荷载下长短桩桩网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简介 |
2.1 概述 |
2.2 模型试验设计 |
2.2.1 试验装置 |
2.2.2 试验概况及试验材料 |
2.2.3 模型制备流程 |
2.2.4 加载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3 循环荷载下长短桩桩网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1 概述 |
3.2 表面沉降分析 |
3.2.1 循环次数对表面沉降的影响 |
3.2.2 有无土工格栅对表面沉降的影响 |
3.2.3 循环荷载幅值对表面沉降的影响 |
3.3 桩身应变分析 |
3.3.1 循环次数对桩身应变的影响 |
3.3.2 有无土工格栅对桩身应变的影响 |
3.3.3 循环荷载幅值对桩身应变的影响 |
3.4 土工格栅应变分析 |
3.4.1 循环次数对土工格栅应变的影响 |
3.4.2 桩体布置对土工格栅应变的影响 |
3.4.3 循环荷载幅值对土工格栅应变的影响 |
3.5 桩土荷载分担比分析 |
3.5.1 循环次数对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影响 |
3.5.2 有无土工格栅对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影响 |
3.5.3 循环荷载幅值对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室内小比尺模型试验的数值模拟分析 |
4.1 概述 |
4.2 数值模型建立 |
4.2.1 材料模型及参数设置 |
4.2.2 几何模型建立 |
4.2.3 网格划分 |
4.2.4 边界条件 |
4.2.5 计算步骤设置 |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表面沉降对比分析 |
4.3.2 桩身应变对比分析 |
4.3.3 土工格栅应变对比分析 |
4.3.4 桩土荷载分担比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正交试验的原型地基数值模拟分析 |
5.1 概述 |
5.2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5.2.1 正交试验设计基本理论 |
5.2.2 实际工程概况 |
5.2.3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5.3 数值模型建立 |
5.3.1 材料模型及参数设置 |
5.3.2 几何模型建立 |
5.3.3 网格划分 |
5.3.4 边界条件 |
5.3.5 计算步骤设置 |
5.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4.1 表面沉降分析 |
5.4.2 水平位移分析 |
5.4.3 土工格栅张拉力分析 |
5.4.4 桩土荷载分担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基于氧化石墨烯限域作用制备MFI型分子筛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分子筛概述 |
1.2.1 分子筛 |
1.2.2 MFI型分子筛 |
1.3 分子筛膜概述 |
1.3.1 分子筛膜 |
1.3.2 分子筛膜合成 |
1.3.3 分子筛膜的应用 |
1.4 取向MFI分子筛膜概述 |
1.4.1 取向MFI分子筛膜 |
1.4.2 取向MFI分子筛膜的制备 |
1.5 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
1.6 超薄分子筛膜研究概述 |
1.7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试剂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材料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4 激光粒度分析仪 |
2.3.5 原子力显微镜(AFM) |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及分子筛晶粒的合成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GO的制备 |
3.2.2 silicalite-1纳米晶粒的制备 |
3.2.3 不同条件下silicalite-1晶粒的制备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
3.3.2 silicalite-1纳米晶粒的表征 |
3.3.3 不同条件合成的silicalite-1晶粒的表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取向silicalite-1超薄分子筛膜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底基的制备及预处理 |
4.2.2 GO的疏水性改性 |
4.2.3 silicalite-1纳米晶粒的表面改性 |
4.2.4 LB法组装GO和晶种层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ilicalite-1晶种层的表征分析 |
4.3.2 不同合成条件对silicalite-1膜合成的影响 |
4.3.3 多孔氧化铝底基及晶种层的表征 |
4.3.4 silicalite-1膜气体分离性能测试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立式包装机薄膜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 |
2 薄膜传输系统需求分析及方案设计 |
2.1 立式片碱装袋系统需求及方案描述 |
2.2 薄膜传输系统需求分析 |
2.3 薄膜传输系统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薄膜传输系统总体动力学建模 |
3.1 系统模型分析 |
3.2 薄膜-辊轮牵引动力学模型 |
3.3 变跨距薄膜传输动力学模型 |
3.4 翻领成型器的力学模型 |
3.5 薄膜传输系统总体动力学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4 薄膜传输系统稳定性分析 |
4.1 薄膜传输稳定性影响因素 |
4.2 薄膜滑动分析模型 |
4.3 薄膜褶皱分析模型 |
4.4 系统稳定性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薄膜传输系统结构优化设计 |
5.1 优化设计的目标 |
5.2 翻领成型器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
5.3 R-2-R系统布局参数优化设计 |
5.4 薄膜传输系统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夹指链式残膜回收装置结构改进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残膜回收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夹指链式残膜回收装置的总体改进方案 |
2.1 地膜铺设情况及摩擦试验 |
2.1.1 田间地膜铺设情况 |
2.1.2 地膜摩擦特性的测定 |
2.1.3 试验结果分析 |
2.2 夹指链式残膜回收装置结构改进设计要求 |
2.3 改进的夹指链式残膜回收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 |
2.3.1 整体结构 |
2.3.2 工作原理 |
2.3.3 技术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夹指链式残膜回收装置关键部件改进设计 |
3.1 收膜机构结构改进设计与尺寸参数的确定 |
3.1.1 收膜机构结构改进及工作原理 |
3.1.2 夹指链排布密度改进设计 |
3.1.3 夹指链结构改进设计 |
3.1.4 下链轮结构设计 |
3.1.5 张紧机构结构改进设计 |
3.1.6 拉膜辊结构设计 |
3.2 脱膜装置结构改进设计 |
3.3 栅条式清杂装置结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夹指链式残膜回收装置工作过程分析 |
4.1 收膜过程作业分析 |
4.1.1 机组作业速度与夹指链线速度比值的确定与分析 |
4.1.2 残膜夹持分析 |
4.1.3 残膜输送过程分析 |
4.2 脱膜作业分析 |
4.2.1 脱膜装置工作原理 |
4.2.2 被动梳刷脱膜过程分析 |
4.3 清杂作业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夹指链式残膜回收装置田间试验与优化分析 |
5.1 试验条件 |
5.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5.2.1 影响因素的确定 |
5.2.2 试验评价指标 |
5.2.3 试验设计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试验结果与显着性检验 |
5.3.2 残膜回收率响应曲面分析 |
5.3.3 各影响因素参数优化 |
5.3.4 田间试验验证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7)金属基纳米阵列表面冷凝传热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滴状冷凝的基本理论 |
1.2.1 冷凝液滴状态 |
1.2.2 冷凝液滴生长过程 |
1.3 超疏水表面强化冷凝传热的研究进展 |
1.3.1 表面结构特征对冷凝液滴状态及行为的影响 |
1.3.2 冷凝条件对冷凝液滴状态行为及传热的影响 |
1.3.3 几种强化滴状冷凝传热的途径 |
1.4 金属基纳米阵列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传热特性研究进展 |
1.4.1 铜基超疏水表面 |
1.4.2 铝基超疏水表面 |
1.5 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表面制备方法 |
2.2 样品性能表征方法 |
2.3 湿空气环境下冷凝液滴动态行为测试实验方法 |
2.4 冷凝传热性能测试实验方法 |
2.4.1 实验装置与流程 |
2.4.2 实验数据处理 |
第三章 金属基ZnO纳米阵列的可控制备及疏水性能研究 |
3.1 不锈钢基ZnO纳米阵列的可控制备及疏水性能分析 |
3.1.1 拉膜次数对ZnO纳米阵列形貌特征的影响 |
3.1.2 热处理温度对ZnO纳米阵列形貌特征的影响 |
3.1.3 种子液浓度对ZnO纳米阵列形貌特征的影响 |
3.1.4 生长液浓度对ZnO纳米阵列形貌特征的影响 |
3.1.5 生长温度对ZnO纳米结构阵列特征的影响 |
3.1.6 生长时间对ZnO纳米结构阵列特征的影响 |
3.1.7 添加剂DAP浓度对ZnO纳米阵列形貌特征及疏水性能的影响 |
3.2 典型条件下两步法对金属基底制备ZnO纳米结构的适用性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nO纳米阵列表面冷凝液滴行为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
4.1 湿空气环境下不锈钢基ZnO纳米结构表面冷凝行为研究 |
4.2 铜基ZnO纳米结构表面冷凝传热性能研究 |
4.2.1 表面过冷度对纳米结构表面冷凝传热性能的影响 |
4.2.2 高过冷度下纳米结构表面冷凝液滴润湿状态转变现象分析 |
4.3 纳米结构表面滴状冷凝传热模型分析 |
4.3.1 光滑疏水表面滴状冷凝传热模型 |
4.3.2 纳米结构表面滴状冷凝传热模型 |
4.3.3 弹跳冷凝传热模型的验证 |
4.3.4 表面结构特征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织物类复合膜材纱线移动与材料刺破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膜结构分类与发展 |
1.1.1 充气膜结构 |
1.1.2 张拉膜结构 |
1.2 建筑膜材料分类概述 |
1.3 膜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3.1 纱线移动力学性能研究 |
1.3.2 膜材刺破力学性能研究 |
1.3.3 膜材撕裂力学性能研究 |
1.3.4 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平纹织物纱线移动力学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各参数的确定 |
2.2.1 织物模型假定 |
2.2.2 纱线几何参数确定 |
2.2.3 数值模型构建 |
2.3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设置 |
2.3.1 网格划分 |
2.3.2 边界条件设置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数值模型的验证 |
2.4.2 应力分布特征分析 |
2.4.3 摩擦系数对于纱线移动响应的影响分析 |
2.4.4 模型尺寸对于纱线移动响应的影响分析 |
2.4.5 预应力对于纱线移动响应的影响分析 |
2.4.6 纱线移动速率对于纱线移动响应的影响分析 |
2.4.7 纱线移动断裂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平纹织物刺破力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各参数的确定 |
3.2.1 织物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2 织物材料性能参数 |
3.2.3 刺具参数 |
3.2.4 有限元仿真计算流程图 |
3.3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设置 |
3.3.1 网格划分 |
3.3.2 边界条件设置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数值模型的验证 |
3.4.2 弹体穿刺响应分析 |
3.4.3 圆锥穿刺响应分析 |
3.4.4 方锥穿刺响应分析 |
3.4.5 片状刺具穿刺响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经编织物膜材刺破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织物模型假定 |
4.2.2 经编织物膜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3 刺具模型 |
4.2.4 网格划分 |
4.2.5 边界条件设置 |
4.3 经编材料性能参数 |
4.3.1 试件尺寸 |
4.3.2 试验设备及方案 |
4.3.3 应力-应变关系 |
4.3.4 泊松比 |
4.3.5 材料力学参数的验证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方锥穿刺响应分析 |
4.4.2 片状刺具穿刺响应分析 |
4.4.3 刺入后的撕裂扩展形态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黄土路基螺杆桩桩网复合地基工作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桩-网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1 承载特性研究现状 |
1.2.2 沉降特性研究现状 |
1.2.3 桩土应力比研究现状 |
1.2.4 张拉膜效应研究现状 |
1.2.5 土拱效应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2.1 研究方法 |
1.4.2.2 技术路线 |
2 银西铁路银吴客专沿线工程环境调查及设计方案研究 |
2.1 银吴客专沿线地理环境、工程地质研究 |
2.1.1 沿线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工程地质条件 |
2.1.4 水文地质条件 |
2.2 银吴客专螺杆桩桩-网复合地基设计方案分析 |
2.2.1 银吴客专螺杆桩桩-网复合地基设计方案及补强措施研究 |
2.2.1.1 地基补强措施研究 |
2.2.1.2 路基填筑体补强措施研究 |
2.2.1.3 路基基床底层表面封闭措施研究 |
2.2.2 银吴客专螺杆桩桩-网复合地基设计参数 |
2.3 本章小结 |
3 螺杆桩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
3.1 螺杆桩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现场载荷试验 |
3.2 螺杆桩单桩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 |
3.2.1 有限元研究的内容 |
3.2.2 模型建立及参数的确定 |
3.2.3 模型验证 |
3.2.4 结果分析 |
3.2.4.1 桩土应力比结果分析 |
3.2.4.2 桩帽底面竖向应力结果分析 |
3.2.4.3 桩身轴力结果分析 |
3.2.4.4 桩身侧摩阻力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银吴客专螺杆桩桩-网复合地基工作特性研究 |
4.1 螺杆桩桩-网复合地基的定义 |
4.2 螺杆桩桩-网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 |
4.2.1 螺杆桩荷载传递机理 |
4.2.2 土拱效应 |
4.2.3 张拉膜效应 |
4.2.4 路堤-桩-网-土共同作用 |
4.3 银吴客专螺杆桩桩-网复合地基工作特性有限元分析 |
4.3.1 模型建立 |
4.3.2 有限元结果分析 |
4.3.2.1 桩土应力比结果分析 |
4.3.2.2 地基表面沉降结果分析 |
4.3.2.3 桩身轴力结果分析 |
4.3.2.4 桩身侧摩阻力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银吴客专地基沉降控制效果研究 |
5.1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布设 |
5.1.1 观测断面的布置 |
5.1.2 观测点的布置 |
5.2 观测测量精度及观测频次 |
5.3 典型断面沉降控制效果分析 |
5.4 沉降预测 |
5.4.1 双曲线法 |
5.4.2 指数曲线法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岩溶区路基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岩溶的基本特性 |
1.2.1 岩溶的发育及形态 |
1.2.2 岩溶塌陷的机理 |
1.2.3 岩溶的调查 |
1.2.4 岩溶灾害风险评估 |
1.3 岩溶区路基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3.1 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1.3.2 理论分析研究现状 |
1.3.3 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
1.4 岩溶处治方法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岩溶区路基稳定性复变函数分析法 |
2.1 概述 |
2.2 复变函数法简介 |
2.2.1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 |
2.2.2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复变函数表示 |
2.2.3 保角变换 |
2.2.4 柯西积分公式 |
2.2.5 复势函数确定方程 |
2.3 路基荷载作用下圆形溶洞稳定性分析 |
2.3.1 计算模型与基本假定 |
2.3.2 含圆形溶洞地层中应力场的求解 |
2.3.3 溶洞稳定性评价 |
2.4 结果对比验证 |
2.4.1 数值验证 |
2.4.2 工程实例 |
2.5 小结 |
第3章 路基荷载作用下马蹄形溶洞稳定性分析 |
3.1 概述 |
3.2 理论计算模型 |
3.3 映射函数确定方法 |
3.3.1 图解结合法 |
3.3.2 多角形逼近法 |
3.3.3 三角插值法 |
3.4 马蹄形溶洞稳定性分析 |
3.4.1 含溶洞地层中应力场的求解 |
3.4.2 马蹄形溶洞稳定性评价 |
3.5 工程实例验证 |
3.6 小结 |
第4章 岩溶区路基稳定性有限元极限分析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简介 |
4.2.1 下限有限元极限分析法 |
4.2.2 上限有限元极限分析法 |
4.2.3 计算机实现步骤 |
4.3 考虑溶洞旋转角度的岩溶区路基极限承载力计算 |
4.3.1 问题描述与参数取值 |
4.3.2 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 |
4.3.3 影响因素分析 |
4.3.4 破坏模式分析 |
4.4 结果对比与验证 |
4.5 小结 |
第5章 多溶洞地层中路基极限承载力计算 |
5.1 概述 |
5.2 基于Hoek-Brown破坏准则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法 |
5.2.1 Howk-Brown破坏准则简介 |
5.2.2 Hoek-Brown破坏准则的光滑化处理 |
5.2.3 网格自适应划分技术 |
5.3 计算模型 |
5.3.1 问题描述与参数取值 |
5.3.2 网格划分 |
5.4 单个溶洞的影响 |
5.4.1 H/R对 N_σ的影响 |
5.4.2 GSI对 N_σ的影响 |
5.4.3 m_i对N_σ的影响 |
5.4.4 γ对N_σ的影响 |
5.4.5 破坏模式分析 |
5.5 多个溶洞的影响 |
5.5.1 H/R对ξ的影响 |
5.5.2 X/R对ξ的影响 |
5.5.3 Y/R对ξ的影响 |
5.5.4 GSI对ξ的影响 |
5.5.5 m_i对ξ的影响 |
5.5.6 γ对ξ的影响 |
5.5.7 破坏模式分析 |
5.6 .结果验证与对比 |
5.7 小结 |
第6章 岩溶区路基桩网复合地基处治方法研究 |
6.1 概述 |
6.2 路堤下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 |
6.2.1 计算模型 |
6.2.2 桩土相互作用分析 |
6.2.3 加筋体受力变形分析 |
6.2.4 路堤土拱效应分析 |
6.2.5 荷载分担比与沉降计算 |
6.2.6 工程实例验证 |
6.2.7 参数分析 |
6.3 岩溶区桩网复合地基处治及受力分析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四、降低拉膜阻力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桩-土-垫层共同作用的带帽桩承载特性研究[D]. 李振宝. 山东大学, 2021(12)
- [2]大蒜幼苗破膜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 丁贺贺.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循环荷载下长短桩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研究[D]. 杨以国. 浙江大学, 2021(06)
- [4]基于氧化石墨烯限域作用制备MFI型分子筛膜[D]. 王佳明. 宁夏大学, 2020(03)
- [5]立式包装机薄膜传输技术研究[D]. 张昊.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6]夹指链式残膜回收装置结构改进与试验[D]. 罗勇军.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金属基纳米阵列表面冷凝传热强化研究[D]. 董明.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8]织物类复合膜材纱线移动与材料刺破机理研究[D]. 吴善祥.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9]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黄土路基螺杆桩桩网复合地基工作特性研究[D]. 韩森.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10]岩溶区路基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方法研究[D]. 蒋德松. 湖南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