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高血压患病及治疗情况

农业院校高血压患病及治疗情况

一、农专高血压患病情况和治疗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朱亚萍[1](2021)在《陕西省山阳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预防返贫研究》文中提出

田甲佳,刘良燕[2](2021)在《马铃薯主要真菌病害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马铃薯是继小麦、稻谷和玉米后的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扩大马铃薯种植范围是新时期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新途径。但是,在马铃薯种植生长过程中,会遇到真菌病害,一旦被感染,危害极其严重。文章主要对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和枯萎病四种真菌病害进行综述,描述了其主要危害和症状,阐述了致病菌,总结了化学、生物等防治方法,最后对此研究做出展望。

骆璐[3](2021)在《药用植物多农残重金属的大样本检测及综合风险评估》文中指出目的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污染现象严重影响药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针对规模化种植药用植物的污染状况,本研究旨在建立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系统的检测方法体系、风险评估体系、有害残留物标准及质量管控体系,提出保障药材质量及安全性的有效措施。方法1.药用植物农残的检测收集了 1771批次共182种大规模种植的药用植物样本,通过文献检索确定了药用植物中常检出的、禁用的、以及高毒的共136个农药残留,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对136种具有高毒和高检出率的农药进行检测,建立了药用植物的多残留农药检测体系。通过欧盟药典公式,计算出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计算其检出率及超标率。2.药用植物重金属的检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1773批次共86种药用植物中五种重金属镉(Cd)、铅(Pb)、砷(As)、汞(Hg)和铜(Cu)进行检测。根据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7个国际组织颁布的五种重金属的现有标准,分别计算重金属的检出率及超标率。3.药用植物农残的风险评估对于农残造成的健康风险,采用膳食风险评估区分由于农残暴露量升高而对健康构成的可接受或不可接受风险。应用危害商(HQ)和危害指数(HI)来量化急性、慢性以及药用植物农残的累积暴露风险;采用风险安全序数,通过风险等级评分对农药和药材的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和排序。通过将农药毒性、农药摄入量和可检测残留水平的相应分值进行计算,得到农药的风险等级得分(S)和药材的风险指数(RI)。此外,首次建立了针对药用植物农残的健康影响评估体系,将致癌和非致癌风险与疾病发病率相关联。对药用植物农药残留引起的患者摄入量以及相关癌症和非癌症聚集效应进行量化,并将两者合并成患者健康影响得分(IS),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表示。4.药用植物重金属的风险评估对于重金属造成的健康风险,采用膳食风险评估、非癌症风险评估和癌症风险评估探讨药用植物中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膳食风险评估计算出每日预估重金属摄入量(EDI)与各金属的每日可接受摄入量(PTDI)比较;非癌症风险分别计算了每种药材中各金属的非癌症危害商(HQ)及每种药材的总非致癌危害指数(HI);同时计算了每种药材中三种明确癌症风险金属的癌症风险值(CR),与癌症强度因子(CSF)比较,并计算了每种药材的总癌症风险值。结果1.药用植物农残检出及超标情况农残的总检出率为88.03%(1559批次),超标率为59.01%(1045批次)。根据欧盟(EU)、美国(US)和中国的相关规定,共检出35种禁用农药。在至少42.97%的样品(761批次)中检测到35种禁用农药,其中速灭磷和总DDT分别的检出率分别为 24.20%(LC/MS-MS,242/1000)和 13.10%(GC/MS-MS,101/771)。此外,8种禁用农药的浓度水平比欧盟标准高出500倍以上。菊花中检出农药37种(超标8种,禁用7种),其次是山楂(29种)和益智(27种)。农药在根茎及根茎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48.62%,n=1559),在花类药材中检出率最低(5.77%,n=1559)。风险最高的农药属于有机磷杀虫剂,杀虫剂(45.42%,n=6387)和杀菌剂(33.69%,n=6387)检出率最高。2.药用植物农残风险评估根据农残的膳食风险评估结果,10种药材的急性风险为不可接受风险(HIa>1),包括山楂(HIa=12.09),花椒(HIa=11.54),枸杞子(HIa=1.86),和苦地丁(HIa=1.48)等。23种药用植物的慢性风险为不可接受风险(HIc>1),包括山楂(HIc=6.62),肉豆蔻(HIc=3.51),和花椒(HIc=3.38)等。山楂和花椒的急慢性风险(HQa和HQc)及急慢性累积风险(HIa和HIc)最高,而禁用农药呋喃丹和速灭磷在膳食暴露风险评估中危害商最高。此外,果实和种子类药材显示出最高的膳食暴露风险。在风险安全序数评估中,山楂、枸杞子、金银花和蒲公英中检测到的3-羟基呋喃丹和对溴磷的风险等级得分(S=140)最高。而药用植物山楂的危害指数最高(RI=1925),其次是石斛(RI=1315)和防风(RI=1144)。此外,根据Spearman相关系数,农药残留(p=0.783)对风险排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农药毒性(p=0.691),草药摄入量(p=0.370)最小。根据健康影响评估结果,药材薏苡仁(min ISh=3945.40 μDALY·person-1,mean ISh=972.07 μDALY.person-1)和川明参(ISh=4287.78μDALY·person-1)调整伤残年数最高,而薏苡仁o,p’-DDT(ISi,h=2729.58 μDALY·person-1),及川明参中的 o,p’-DDT(mean ISi,h=2837.91 μDALY·person-1,max ISi,h=3682.78μDALY·person-1)风险最高。综合三种风险评估方法,总滴滴涕、呋喃丹,和速灭磷被确认为是最具风险隐患的杀虫剂。其除具有肾毒性和肝毒性外,还具有致癌、遗传毒性、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等。且山楂为代表的果实类药材的农残问题需要特别关注。3.药用植物重金属检出及超标情况所有样品均检测到了重金属,总计30.51%(541)的样品中至少有一种重金属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标准,433个样品检测出一种超标金属,75个样品检测出两种超标金属,24个样品检测出种3超标金属,9个样品检测出4种超限金属。五种重金属的超标率依次为Pb(102,5.75%)>Cd(88,4.96%)>As(74,4.17%)>Hg(67,3.78%)>Cu(31,1.75%)。Hg在菊花中检出的最高浓度超标66.17倍,Pb在桔梗中检出的最高浓度超标9.02倍。叶及皮类药用植物的超标率为9.68%,果实及种子类的超标率为16.13%,全草及其它类的超标率为41.94%,根及根茎类药材的超标率为19.35%。重金属在果实和种子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而在全草类药材的超标率最高。重金属Pb的超标率最高,其次是Cd 和 As。4.药用植物重金属风险评估根据重金属的膳食风险评估,共有25种(29.07%)草药(n=86)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其中9种以果实及种子入药,5种为花类,3种为根茎类,2种为叶及皮质类。7种草药中Pb、5种草药中的Cd、4种草药中的Hg和3种草药中As的最大估计日摄入量(EDI)超过了相应的暂定允许日摄入量(PTDI)。车前草的非癌症风险最高(HI=11.47),而穿心莲的癌症风险最高(CR=5.27E-09)。重金属As在草药中显示出最高的非癌症(HQ=9.95)和癌症风险(CR=4.48E-09)。结论农药在根茎及根茎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在花类药材中检出率最低,以山楂为代表的果实类药材的农残风险最高。重金属在果实和种子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而在全草类药材的超标率最高。风险最高的农药属于有机磷杀虫剂,总滴滴涕、呋喃丹,和速灭磷被确认为是最具风险隐患的杀虫剂。重金属As在草药中显示出最高的非癌症和癌症风险。本研究是时空尺度大规模的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检测及风险评估,为标准制定、药用植物规模化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质量监管提供了数据支撑及依据。

徐娜[4](2020)在《血清脂蛋白(a)与冠心病患者冠脉严重程度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脂蛋白(a)与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冠脉严重程度相关SS评分的独立预测因子(OR:1.004,95%CI:1.001-1.006,P值=0.009)。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显示Lp(a)可以预测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曲线下面积为0.597,95%CI 0.514-0.559,P 值=0.001),此时 Lp(a)的最佳界值为 16.24mg/dL(敏感度为 0.597,特异度为0.470)。亚组分析显示血Lp(a)与年龄和性别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即在年龄≥55岁和女性亚组中Lp(a)与SS评分的关联强度更大。研究背景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一种遗传性低密度脂蛋白,在血浆中稳定存在,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血栓形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重要的血运重建方法,SYNTAX评分(SYNTAX score,SS)是依据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及病变程度形成的评分系统,是评估PCI患者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既往研究表明Lp(a)水平升高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临床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讨Lp(a)水平与冠心病行PCI术患者冠状动脉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探究血清Lp(a)水平对SS评分系统评估的冠心病PCI术患者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大型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的二次分析,该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PCI治疗的10724例冠心病患者。本次分析只纳入基线Lp(a)数据完整且排除了既往有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入院时血清Lp(a)水平,根据Lp(a)三分位将入组受试者分为高、中、低三组。根据SS评分系统评估每例患者的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将SS ≥23定义为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比较不同Lp(a)水平组SS评分高低及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比例的组间差异。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Lp(a)水平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sitc回归分析Lp(a)在预测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价值,并进行亚组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Lp(a)预测中重度冠脉病变的能力。研究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6714例患者。按照Lp(a)三分位法将入组受试者分为三组,分别为低组:Lp(a)≤ 10.59 mg/dL(2238 例),中组:10.59 mg/dL<Lp(a)<30.55mg/d(2238例),高组:Lp(a)≥ 30.55mg/dL(2238例)。基线资料比较显示,随着Lp(a)水平升高,女性占比、合并多支血管疾病、右冠脉病变比例更高,年龄更大,血脂异常更明显,而合并糖尿病及吸烟占比却逐渐降低。随着Lp(a)水平升高,SS评分及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比例均明显升高。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p(a)水平与SS评分具有显着相关性(r=0.062,P值<0.001)。在单因素Logsitc分析中,Lp(a)与中到高SS评分有很强的相关性(P值=0.002)。多因素Logsitc回归分析,Lp(a)是中高研究结论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血清Lp(a)水平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显着相关;Lp(a)在预测中重度冠脉病变中具有潜在价值。第二部分 脂蛋白(a)在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中的预测价值研究背景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一种由基因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既往研究表明血清Lp(a)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然而,血清Lp(a)在严重冠心病三支病变(three-vessel disease,TVD)患者中的预测价值尚未完全阐明。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探究血清Lp(a)水平与TVD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以评估Lp(a)在严重冠心病人群中的预测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大型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的二次分析。连续纳入自2004年4月至2011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的8943例冠心病TVD患者。主要研究终点是全因死亡,次要研究终点包括心原性死亡,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包括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非计划血运重建)以及该复合终点中的单个终点。本次分析只纳入了基线数据Lp(a)完整的患者,并根据Lp(a)中位数值将分析人群分为低Lp(a)组和高Lp(a)组两组。采用KM曲线比较两组患者远期MACE及心肌梗死事件累积发生率,采用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 95%CI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并进行亚组分析。研究结果该研究队列最后共纳入6175例TVD患者。根据Lp(a)中位数值分为两组,低Lp(a)组:Lp(a)≤13.76 mg/dl(3088 例),高 Lp(a)组:Lp(a)>13.76 mg/dl(3087 例)。基线资料比较,高Lp(a)组合并血脂异常、临床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比例更高。整个随访期间(中位随访时间为6.2年),1433例患者发生MACE,其中有804例患者死亡。与低Lp(a)组相比,高Lp(a)组MACE和MI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值<0.05)。两组在全因死亡和非计划性血运重建发生率上无显着差异。多因素分析发现,调整混杂因素后,高 Lp(a)值与 MACE(HR:1.167,95%CI:1.044-1.305,P 值=0.007)和 MI(HR:1.472,95%CI:1.148-1.887,P 值=0.002)的发生显着相关。亚组分析发现,Lp(a)与性别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交互P值=0.002),即在女性患者人群中,与低Lp(a)组相比,高Lp(a)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Lp(a)组(校正后HR:1.666,95%CI:1.290-2.1 53,校正后P值<0.001)。而在男性患者中,Lp(a)与MACE的发生趋于相关(校正后HR:1.070,95%CI:0.944-1.212,校正后P值=0.233)。在其他各个亚组中,Lp(a)水平与MACE的相关性基本一致,未发现显着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P值均>0.05)。研究结论(1)在严重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中,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基线高Lp(a)水平与长期MACE和心肌梗死发生显着相关,是MACE和心肌梗死的独立预测因子;(2)高Lp(a)水平与MACE的关系受性别的影响,即在女性患者中这种相关性更为显着;而在其他各个亚组中,Lp(a)水平与MACE的相关性基本一致。第三部分 脂蛋白(a)在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预测价值研究背景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一种由基因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而慢性肾脏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研究表明Lp(a)与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然而,Lp(a)对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预后价值尚未完全阐明。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探究Lp(a)水平与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行PCI治疗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以评估Lp(a)在CKD这一特殊人群中的预测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大型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的二次分析。该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PCI治疗的10724例冠心病患者。主要研究终点是全因死亡,次要研究终点包括心原性死亡,出血,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包括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卒中和非计划血运重建)以及该复合终点中的单个终点。本次分析只纳入确诊为CKD,且基线脂蛋白(a)数据完整的患者,根据Lp(a)中位数值可将分析人群分为低Lp(a)组和高Lp(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及次要终点随访后的差异。采用KM曲线比较两组MACE及其他临床事件差异,分析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CI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研究结果排除了血清脂蛋白(a)指标缺失的患者后,本研究共纳入427例接受PCI治疗的CKD患者。根据分析人群Lp(a)中位数水平(中位数=217.8 mg/L),将患者分为两组:高Lp(a)组(214例)和低Lp(a)组(213例)。基线时,高Lp(a)组合并血脂异常更多。随访时间为2年,高Lp(a)组的MACCE、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出血发生率均高于低Lp(a)组(P值均<0.05)。两组间非计划性血运重建和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散点图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Lp(a)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呈显着正相关(r2=0.03,P值<0.001)。生存分析显示高Lp(a)组MACCE发生率显着高于低Lp(a)组(23.0%比15.4%,P值=0.047)。同时,根据BARC定义的出血,生存分析显示高Lp(a)组出血发生率显着高于低Lp(a)(a)组(8.9%比4.2%,P值=0.049)。多因素分析发现 Lp(a)是 MACCE(HR:1.64,95%CI:1.04-2.58,P 值=0.032)和出血(HR:2.29,95%CI:1.01-5.15,P 值=0.046)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研究结论(1)高Lp(a)与心原性死亡、MACCE、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风险的增加有关;(2)通过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高Lp(a)是2年MACCE和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3)Lp(a)与hsCRP水平呈显着正相关。

齐少培[5](2019)在《MCPIP1在LPS和LTA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和炎性应答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奶牛自身生理因素或外界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刺激引发的奶牛乳腺炎,是一种奶牛乳腺综合性疾病,也是导致奶牛养殖业经济损失最为惨重的一种疾病。奶牛乳腺炎严重影响牛奶的质量和产量,并可导致乳腺泌乳机能受损甚至完全丧失。临床上诱发奶牛乳腺炎最为常见的两种细菌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细胞壁关键组成成分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可诱发机体产生炎症反应;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LTA)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关键组成成分,可导致宿主产生不同的免疫应答。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诱导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induced protein 1,MCPIP1)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MCPIP1是否参与LPS和LTA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应答过程尚未见报道。在本实验首先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发现MCPIP1在奶牛炎性乳腺组织中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奶牛正常乳腺组织。在LPS和LTA分别侵染永生化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MAC-T)建立的体外奶牛乳腺炎细胞模型中,MCPIP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处理的对照组细胞,与乳腺组织中表达结果一致,表明MCPIP1参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应答过程。为了进一步研究MCPIP1在LPS和LTA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本实验通过插入含有MCPIP1序列的慢病毒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MCPIP1的MAC-T细胞,研究MCPIP1对MAC-T细胞在炎症应答过程中细胞炎性因子分泌、细胞增殖、凋亡、DNA损伤和氧化损伤等影响。实验结果显示MCPIP1抑制由LPS和LTA诱导的炎症介质TNF-α、IL-1β、IL-6和IL-8等分泌水平;增强LPS和LTA对MAC-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促进LPS和LTA所诱导的氧化损伤和DNA损伤。综上所述,MCPIP1参与LPS和LTA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和炎性应答过程,这一研究结果为奶牛乳腺炎病理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研究思路。

唐雪莲[6](2018)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及对策研究 ——以C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满足老人们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已成为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情形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应时而生。全国一些省市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养老需求与养老服务供求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不同供给主体之间存在的矛盾,特别表现在政府端(G)和市场端(B)。二是不同需求主体间的矛盾,主要指不同层次的消费端(C)。三是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矛盾,即政府(G)、市场(B)与消费者(C)间的矛盾。明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与养老需求间的矛盾,寻找到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间矛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有益的对策建议,将有利于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供给端改革,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更完善的养老资源与养老服务,进一步加快推进“医养结合”之路的有序发展。本文综合运用了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通过对C市几个“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医疗集团的实地调研,以及向300位老人发放的“医养结合”调查问卷,获取了养老需求主体自身的基本情况、养老意愿和享受服务资源现状的第一手数据,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全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为: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运用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二章“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历程和C市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医养结合”政策演进的历程,和C市“医养结合”实施的现状,对比分析了C市城乡“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运行过程中的差异性。第三章C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需主体的角色定位。通过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不同供需主体的分析,弄清了不同主体之间的矛盾差异性。特别是通过对具体数据的分析,了解到不同老人养老需求的差异性。第四章C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成因分析。即通过对C市不同主体之间矛盾的表现形式,以及矛盾产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的分析,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对应之策。第五章C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对策建议。针对C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具体提出从养老需求的供给端、需要端和供需平衡的视角来解决不同层次的养老问题。总体而论,论文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根据当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以供需矛盾的存在为出发点,分析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各供给主体、需求主体以及相互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矛盾的相关对策:一是要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端结构改革;二是开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试点;三是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机制。在论文中,作者特别强调“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有效开展,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多方力量的合作,共同为我国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

牟瑞营[7](2017)在《植物乳杆菌对奶牛乳腺炎的预防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乳腺炎是母畜乳腺的炎症,多发生在乳用家畜,特别是奶牛乳腺炎更为常见,其特点是乳中的体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以及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乳腺炎直接影响奶牛的泌乳机能,引起产奶量减少,甚至使乳牛泌乳机能丧失。同时,人饮用病牛的牛奶,会危害人体健康。乳腺炎对世界奶牛业的发展损害很大,在治疗上也是非常困难。临床上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乳腺炎,引起药物残留危及乳制品的食用安全。乳腺炎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至今研究不详,近来,肠道菌群在机体健康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有人开始发现发生乳腺炎的奶牛其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有益菌减少。由此我们推测,益生菌对于奶牛乳腺炎的发生可能会有保护作用。植物乳杆菌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益生菌,在促进机体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等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我们推测植物乳杆菌能够预防奶牛乳腺炎的发生。本试验首先观察植物乳杆菌对山东某牛场奶牛乳腺炎发病率的影响,之后以小鼠乳腺炎动物模型以及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试验对象,探索植物乳杆菌对奶牛乳腺炎的保护作用机制。首先,对山东某牛场进行乳腺炎的流行病学相关调查,包括临床型和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主要病原菌的药敏试验分析。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检测的486头奶牛中患临床型乳腺炎的比率为10.3%,隐性乳腺炎的阳性率约为46.9%。之后我们对乳样中主要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该牛场导致乳腺炎发生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而且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噻呋对三种致病菌均敏感,三种致病菌对硫酸链霉素均产生耐药性,此外,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均较为严重。上述这些结果提示我们该牛场对于奶牛乳腺炎的防治应该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主,此外这些结果也提示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耐药性的问题急需解决。其次,我们通过在初产奶牛正常日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对饲喂正常日粮以及日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的奶牛乳腺炎发病率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统计,我们的统计结果表明,在正常饲料中添加植物乳杆菌能够降低临床型乳腺炎和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我们又进一步检测了植物乳杆菌对乳中体细胞数量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能够降低乳中体细胞数量。这些统计结果表明,在正常日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能够降低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率。为了探索植物乳杆菌对乳腺炎的保护作用机制,我们采用LPS乳导管灌注建立小鼠乳腺炎动物模型。对小鼠预先给予植物乳杆菌和地塞米松,之后乳导管灌注LPS,24小时之后采取小鼠的乳腺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乳腺组织的病理变化,通过MPO试剂盒检测乳腺组织中MPO活性,通过ELISA检测乳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组织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和地塞米松能够抑制LPS刺激导致的小鼠乳腺组织病理性损伤,MPO活性、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过量表达以及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这些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能够保护LPS诱导的小鼠乳腺炎,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进而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从而对小鼠的乳腺炎起到保护作用。最后通过提取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对植物乳杆菌保护奶牛乳腺炎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验证。对提取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预先处理不同浓度的植物乳杆菌(105、106和107),之后用LPS刺激奶牛乳腺上皮细胞,24小时之后收集细胞,提取RNA和蛋白,通过q RT-PCR检测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能够抑制LPS刺激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以及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这些试验结果验证了植物乳杆菌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来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从而对乳腺炎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综上所述,本试验首先在临床应用上观察到植物乳杆菌添加到正常日粮中对奶牛乳腺炎的发生预防效果,之后采用LPS诱导的小鼠乳腺炎动物模型以及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对植物乳杆菌的保护性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过量产生,从而对乳腺炎的发生起到保护性作用。这些试验的探索,可能为益生菌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动物炎症性疾病的防治开辟一条新方向。

徐旭[8](2017)在《保定市区居民体育锻炼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健身活动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居民重要的生活方式,其目的主要是促进身心健康和娱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和一些相关企业为大众健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良好条件的基础上群众积极参与健身才能有效的提高大众的身体素质,这就要求体育科研者进一步发现大众体育锻炼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保定市民体育锻炼行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锻炼者的项目选择、体育锻炼目的、体育锻炼规律性、体育锻炼强度、体育锻炼时间与频率等。研究结果显示:保定市民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健康、交友合作、辅助治疗疾病;所选择的健身项目主要是舞蹈类、跑步类、球类等项目;选择健身项目主要原因是个人喜爱和受他人影响;调查对象健身的场所是公园和社区;体育锻炼的强度普遍较小;37.2%的男性和46.3%的女性健身时间在30分钟以内;70.3%的男性和77%的女性健身时间段是早晨和傍晚;58.1%的男性和44.3%的女性每周健身3次以上;68.7%的男性和40.1%的女性健身形式是个人健身;对健身项目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现代媒体和朋友;在健身的过程中62.7%的男性和76.5%的女性人有较好的感受,36.1%的男性和44.8%的女性健身缺乏规律性,仅有9.2%的男性和15.3%的女性熟悉健身方法;健身者年体育消费额度主要集中在500-1000元,并且女性消费额度高于男性。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保定市区居民体育锻炼目的主要的是促进身体健康、愉悦身心、辅助治疗疾病。男性居民在体育兴趣、娱乐方面较为突出,女性居民在通过体育锻炼进行交友与交流方面比较突出。在项目选择方面呈现多样化特点,其中男性主要以跑步、各种球类活动项目为主,女性活动项目中舞蹈选择人数最多。大部分参与运动的人群把“喜欢”和有“一定特长”作为最重要的选择项目原因。体育锻炼最主要的场所是公园和社区,并且体育锻炼场所相对比较固定。(2)保定市区居民在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体育锻炼的规律性、体育锻炼方法掌握、参与运动组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体育锻炼的效果。(3)保定市区居民年体育消费额度主要在500-1000元,体育消费的潜力较大,有待进一步开发。(4)影响保定市区男性居民体育锻炼主要因素是时间紧张、经济压力、个人运动兴趣。影响女性居民的主要因素是时间紧张、运动技能水平、经济压力。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体育锻炼均受到时间和经济方面的影响。

张启华[9](2014)在《海湾扇贝软体组织中汞与硒的形态分析及硒对汞的拮抗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我国近海大量养殖的海湾扇贝为研究对象,基于两个客观事实:一是它们生长在受人类活动影响极大的近海海域及其无选择性滤食的摄食方式,使之无法避免生存海区环境的影响,体内富集了大量的毒害物质;二是自进入养殖海域直至收获,绝大多数个体健康存活,说明其生命过程存在至为关键的对污染物的拮抗机制。在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定有机汞为蓄积在其组织中危险污染物的代表,并选定硒化合物作为具有理想拮抗作用物质的代表,通过采集生长过程的样品进行汞、硒的形态分析,弄清汞、硒的组织分布及含量,揭示有机汞的累积规律和硒的拮抗作用。研究结果不仅可为监控和确保食品安全提供科学的依据,而且可以丰富金属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知识。依照不同人群的取食习惯,将海湾扇贝的软体组织分割为三个部分:闭壳肌(简称贝柱)、贝边和内脏团(除去前两部分以外的剩余软体组织,包括消化腺和生殖腺等)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每月定时采取代表性样品,开发方法并进行汞、硒的形态分析,在对两者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阐释硒对汞的拮抗作用。主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和发现如下:海湾扇贝各组织中存在的有机汞(甲基汞、乙基汞和苯基汞)均可被铜盐、氯化钠和乙酸锌的混合物定量释放。乙酸锌的使用不仅可降低氯化钠的用量,最大限度地消除后续测定中氯化物对电子捕获检测器的干扰,而且解决了离心分离中残余蛋白沉淀不完全造成的有机汞吸附问题,从而保证了测定的准确性。利用商品化性能稳定的巯基螯合树脂替代巯基棉富集有机汞,不仅彻底消除了巯基棉性能变异造成的误差,而且解决了巯基棉制作中残留巯基化合物对有机汞测定的严重干扰。吸附在螯合树脂上的有机汞可被盐酸和高氯酸定量洗脱并被甲苯定量提取。随后,气相色谱分离与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联用可对上述完全解离、净化的有机汞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获取海湾扇贝组织中汞的形态分析结果。海湾扇贝各蛋白组织在碳酸氢钠溶液中经木瓜蛋白酶处理后,可被商品酶Flavourzyme500L与羧肽酶Y和胰蛋白酶完全解离为自由的(游离的)硒形态(硒甲基硒半胱氨酸、硒胱氨酸、硒蛋氨酸、亚硒酸盐和硒酸盐),并被高效液相色谱(HPL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有效分离和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可确保酶解直至测定全程各形态硒的稳定性,即不发生形态的灭失或转化;其与氮气联用则是目前已知最好的硒形态保护手段。在获取了海湾扇贝软体组织中甲基汞和各种形态硒含量的基础上,通过对结果的相关分析,发现两种元素形态之间存在密切的线性关联,这种关联应当是硒对汞的“拮抗”作用,对海湾扇贝的健康生长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下列结论:1、自2012年6月底至11月底,采集于黄海、渤海的海湾扇贝三种组织中均仅检出了甲基汞,含量由低至高的组织依次为贝柱、贝边和内脏团,且呈现随生长时间延长含量不断升高的趋势。2、同时生长于上述两海区的海湾扇贝各组织内均未检出硒酸盐,表明该种形态的硒完全被生物转化;其余形态的硒(硒甲基硒半胱氨酸、硒胱氨酸、硒蛋氨酸和亚硒酸盐)在内脏团中的含量高于其它组织,各组织中硒形态的含量亦全部呈现随生长时间延长含量上升的规律。3、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海湾扇贝体内硒对汞存在显着的拮抗关系:甲基汞含量高的组织中,硒的含量也高;黄海海区的样品软体组织内甲基汞的含量高于渤海海区的样品,相应地,前者的蛋白组织内各形态硒的含量明显高于后者。两海区生长的海湾扇贝体内存在的各形态硒与甲基汞的摩尔比远大于1:1,说明硒不仅具有拮抗汞毒害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拮抗其它毒害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及其体内蓄积的贝类毒素等危害的功用。同时,还满足维持其体内合成含硒蛋白及酶类活性的需求。

范焱琳[10](2013)在《我国食品安全制度的问题及其完善 ——以毒奶粉事件为线索》文中提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无庸置疑。但近几年以来,苏丹红事件、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却接二连三不断地发生,人们不禁要问,我们还能吃什么?这些事件充分暴露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中的诸多漏洞。人们发现,在现有体制之下,存在不少职能空白、职能交叉、监管不力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逐步警醒。公众要求国家职能部门加强企业监管、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呼声在舆论界和“两会”期间不断出现。各国都陆续开展了食品安全监管研究,从理论上探讨如何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和人身安全等合法权益。各国都试图构建一整套符合本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颁布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试图构建一套规范合理、运行顺畅的覆盖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体系。由此,公共管理学界逐渐开始重视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使得“食品安全监管”成为一个热门学术研究主题以及政策研究领域。因此,探讨如何构建一套完善的、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成为公共行政的一项重要学术课题。2008年9月,我国爆发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食品安全危机----“毒奶粉”事件。奶粉制造商三鹿集团所生产的一批婴幼儿奶粉中,被发现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Melamine),导致食用该奶粉的婴儿罹患肾结石等病症。在政府介入调查后,此事件愈演愈烈,愈来愈多奶粉制造商的奶制品被验出也含有三聚氰胺,引起民众恐慌。因此,本文拟由中国食品安全制度切入,除论述毒奶粉事件爆发的原因及我国政府的应对处理,探究政府在面对爆发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时的危机管理能力外,并将说明政府如何进行食品安全改革,以谋求中国食品安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二、农专高血压患病情况和治疗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专高血压患病情况和治疗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2)马铃薯主要真菌病害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马铃薯晚疫病
    1.1 危害及症状
    1.2 晚疫病病原菌
    1.3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研究
        1.3.1 化学防治
        1.3.2 生物防治
        1.3.3 选育抗病品种
        1.3.4 加强综合管理
2 马铃薯早疫病
    2.1 危害及症状
    2.2 早疫病病原菌
    2.3 早疫病的防治研究
        2.3.1 化学防治
        2.3.2 生物防治
        2.3.3 选育抗病品种
        2.3.4 加强管理
3 马铃薯黑痣病
    3.1 危害及症状
    3.2 黑痣病病原菌
    3.3 黑痣病的防治研究
        3.3.1 化学防治
        3.3.2 生物防治
        3.3.3 选育抗病品种
        3.3.4 加强管理
4 马铃薯枯萎病
    4.1 危害及症状
    4.2 枯萎病病原菌
    4.3 枯萎病的防治研究
        4.3.1 化学防治
        4.3.2 生物防治
        4.3.3 选育抗病品种
        4.3.4 加强管理
5 研究展望

(3)药用植物多农残重金属的大样本检测及综合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污染情况
        1.1 农残及重金属超标问题普遍
        1.2 农残及重金属主要类型及危害
        1.3 农残及重金属产生途径
    2. 药用植物农残及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2.1 农残前处理方法
        2.2 农残检测方法
        2.3 重金属前处理方法
        2.4 重金属检测方法
    3. 农残及重金属的标准与风险评估
        3.1 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的限量标准
        3.2 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风险评估总则
        3.3 农残及重金属的暴露评估
    参考文献
前言
    1.选题背景
    2.研究内容
    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药用植物的多农药残留检测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前处理
        2.2 UPLC-MS/MS条件
        2.3 APGC-MS/MS条件
    3. 数据分析
        3.1 检出率的计算
        3.2 超标率的计算
        3.3 农残相关参数来源
    4. 结果与分析
        4.1 药用植物中农残的检出率
        4.2 药用植物中禁用农药检出率
        4.3 药用植物中农残的超标率
第三章 药用植物多残留农药的综合风险评估
    1. 数据分析方法
        1.1 膳食风险评估
        1.2 风险安全序数
        1.3 健康影响评估
    2. 结果与分析
        2.1 膳食风险评估
        2.2 风险安全序数
        2.3 健康影响评估
    3. 讨论
第四章 药用植物的重金属检测
    1. 实验材料
        1.1 样品采集
        1.2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1.3 对照品标准曲线的制备
        1.4 内标溶液的制备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前处理
        2.2 仪器与试剂
        2.3 仪器条件
        2.4 方法学指标
    3. 数据分析
        3.1 重金属的检出率
        3.2 重金属的超标率
    4. 结果与分析
        4.1 重金属的检出率
        4.2 重金属的超标率
第五章 药用植物重金属的综合风险评估
    1. 数据分析
        1.1 膳食风险评估
        1.2 非癌症风险评估
        1.3 癌症风险评估
    2. 结果与分析
        2.1 膳食风险评估
        2.2 非癌症风险评估
        2.3 癌症风险评估
    3. 讨论
总结与展望
    1. 结论
    2. 创新性
    3.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生期间成果
附录
    表S1 药用植物中常检出农残的国际标准
    表S2.1 LC-MS/MS检测的1000批次药用植物样本清单
    表S2.2 GC-MS/MS检测的771批次药用植物样本清单
    表S3.1 136种农残及其相关参数列表
    表S3.2 LC-MS/MS检测的98种标准曲线及R~2
    表S3.3 GC-MS/MS检测的44种标准曲线及R~2
    表S3.4 LC-MS/MS检测的98种农残的保留时间及离子对
    表S3.5 GC-MS/MS检测的44种农残的保留时间及离子对
    表S4 136种农残的检出率及超标率
    表S5 药用植物中检出农药个数、禁用农药个数及超标农药个数
    表S6 1773批次药用植物重金属检测清单及检测结果
    表S7.1 ICP-MS测定薄荷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2 ICP-MS测定穿心莲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3 ICP-MS测定大青叶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4 ICP-MS测定枸杞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5 ICP-MS测定广金钱草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6 ICP-MS测定红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7 ICP-MS测定金银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8 ICP-MS测定菊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9 ICP-MS测定款冬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0 ICP-MS测定连翘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1 ICP-MS测定木瓜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2 ICP-MS测定女贞子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3 ICP-MS测定蒲公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4 ICP-MS测定山银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5 ICP-MS测定山茱萸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6 ICP-MS测定酸枣仁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7 ICP-MS测定吴茱萸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8 ICP-MS测定五味子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9 ICP-MS测定鱼腥草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20 ICP-MS测定栀子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21 ICP-MS测定枳壳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22 ICP-MS测定紫苏叶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23 ICP-MS测定车前草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图S1.1 五种药用部位中五种重金属的主成分分析(PCA)
    图S1.2 32个产区中五种重金属的主成分分析(PCA)
    图S2 五种药用部位中五种重金属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图S3 五种药用部分五种重金属的相似性分析(ANOSIM)
    图9、10、11的图注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4)血清脂蛋白(a)与冠心病患者冠脉严重程度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脂蛋白(a)与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冠脉严重程度相关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脂蛋白(a)在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中的预测价值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脂蛋白(a)在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预测价值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脂蛋白(a)在冠心病危险分层及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MCPIP1在LPS和LTA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和炎性应答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奶牛乳腺炎研究进展
        1.1.1 奶牛乳腺炎概述
        1.1.2 奶牛乳腺炎发病机理
        1.1.3 奶牛乳腺炎流行与危害
        1.1.4 奶牛乳腺炎治疗
        1.1.5 奶牛乳腺炎预防
    1.2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免疫机理
    1.3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在乳腺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1.4 MCPIP1 研究进展
        1.4.1 MCPIP1 生物学特征
        1.4.2 MCPIP1 基因相关功能
        1.4.3 MCPIP1 基因表达调控
        1.4.4 MCPIP1 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MCPIP1在LPS和 LTA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和炎性应答中的作用研究
    2.1 材料
        2.1.1 奶牛乳腺组织和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主要溶液配制
        2.2.2 细胞培养
        2.2.3 炎性细胞模型建立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2.2.5 蛋白免疫印迹技术
        2.2.6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
        2.2.7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
        2.2.8 细胞增殖
        2.2.9 质粒转染
        2.2.10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MCPIP1 在奶牛乳腺组织和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2.3.2 稳定高表达MCPIP1 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建立
        2.3.3 MCPIP1 抑制LPS或 LTA诱导的炎性细胞因子表达
        2.3.4 MCPIP1 促进LPS和 LTA所诱导乳腺上皮细胞的氧化损伤
        2.3.5 MCPIP1 增加LPS和 LTA所诱导乳腺上皮细胞的DNA损伤
        2.3.6 MCPIP1 增强LPS和 LTA对 MAC-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及对策研究 ——以C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医养结合”
        (二)养老服务
    四、理论基础
        (一)福利多元主义
        (二)社会保障权理论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地调查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对比分析法
    六、研究难点和论文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历程及其C市的现状
    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历程
        (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政策演进历程
        (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实践演变过程
    二、C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
        (一)C市城市社区
        (二)C市农村社区
    三、C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
        (一)发展动力对比
        (二)服务水平对比
第三章 C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需主体角色定位
    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
        (一)政府部门
        (二)医疗机构
        (三)养老机构
        (四)其他市场主体
    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主体
        (一)偏向医疗保健型养老服务的需求主体
        (二)偏向日常照护型养老服务的需求主体
    三、“医养结合”供需主体之间的矛盾
        (一)政府端与市场端之间的矛盾
        (二)市场端与消费端之间的矛盾
        (三)政府端与消费端之间的矛盾
    四、小结
第四章 C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分析
    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表现形式
        (一)供给端矛盾的表现形式
        (二)需求端矛盾的表现形式
        (三)供需矛盾之间的表现形式
    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产生的原因
        (一)供给端矛盾的成因
        (二)需求端矛盾的成因
        (三)供需两端矛盾的成因
    三、小结
第五章 C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端结构改革
        (一)引导中小民营服务机构健康发展
        (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三)放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行业准入限制
        (四)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普适化
    二、开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试点
        (一)增强对乡村医生的培养
        (二)引导“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资源进入农村
        (三)指导乡镇医院与养老机构的结合
    三、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机制
        (一)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财政体制
        (二)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质量检测机制
        (三)出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法律法规
        (四)建立专业涉老服务人才队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7)植物乳杆菌对奶牛乳腺炎的预防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奶牛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1.1 奶牛乳腺炎概述
        1.2 奶牛乳腺炎的分类
        1.3 奶牛乳腺炎的发病原因
        1.4 引起乳腺炎的病原微生物
        1.5 耐药性
        1.6 奶牛乳腺炎的发病机理
        1.7 奶牛乳腺炎的危害
        1.8 奶牛乳腺炎的诊断
        1.9 奶牛乳腺炎的防治
    第2章 植物乳杆菌研究进展
        2.1 益生菌(probiotics)概述
        2.2 益生菌对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乳酸菌介绍
        2.4 植物乳杆菌介绍
        2.5 植物乳杆菌的生理功能
        2.6 植物乳杆菌的应用
第二篇 试验部分
    第1章 山东某地区奶牛乳腺炎流行病学调查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植物乳杆菌对奶牛乳腺炎的预防作用
        2.1 试验动物
        2.2 试剂
        2.3 试验方法
        2.4 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2.5 结果
        2.6 讨论
        2.7 小结
    第3章 植物乳杆菌对LPS诱导的小鼠乳腺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3.1 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植物乳杆菌对LPS刺激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
        4.5 讨论
        4.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保定市区居民体育锻炼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综述
    1.2 国内研究综述
        1.2.1 学生群体体育锻炼行为研究
        1.2.2 其他人群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
    1.3 研究的不足与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归纳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保定市区居民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3.1.1 体育锻炼意识调查
        3.1.2 体育锻炼行为调查
        3.1.3 体育锻炼的感受调查与分析
        3.1.4 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3.2 保定市区居民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
    3.3 保定市区居民体育锻炼的促进措施
        3.3.1 政府部门应主动采取的措施
        3.3.2 体育锻炼者个人有针对性采取的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海湾扇贝软体组织中汞与硒的形态分析及硒对汞的拮抗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0.2 海湾扇贝概述
1 文献综述
    1.1 汞的形态分析发展概况
        1.1.1 样品的抽取、存放、运递与处理
        1.1.2 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在汞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1.1.3 分光光度法应用
        1.1.4 电化学方法应用
        1.1.5 AAS 与 AFS 方法应用
        1.1.6 其它特定方法应用
    1.2 海湾扇贝软体组织中有机汞形态分析的科学基础与构思
    1.3 硒及其形态分析进展
        1.3.1 硒及其功用
        1.3.2 研究涉及的主要硒形态简介
        1.3.3 硒的形态分析进展
        1.3.4 海湾扇贝软体组织中硒形态分析的科学基础与构思
    1.4 生物体内硒化合物对汞毒害的拮抗作用
2 海湾扇贝软体组织中汞的形态分析
    2.1 研究内容
    2.2 样品分析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样品采集与传递
        2.2.3 海湾扇贝样品的预处理
        2.2.4 螯合树脂处理及小型提取富集柱子的制作
        2.2.5 海湾扇贝软体组织中各形态有机汞的定量解离(释放)
        2.2.6 螯合树脂小柱富集的各形态有机汞的定量洗脱
        2.2.7 有机汞的提取
        2.2.8 各形态有机汞的 GC-μECD 分离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海湾扇贝组织中有机汞的定量释放
        2.3.2 酸度对螯合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2.3.3 螯合树脂的最佳用量
        2.3.4 洗脱剂组成、流速与用量
        2.3.5 提取剂甲苯的用量
        2.3.6 共存离子与实际样品干扰的研究
    2.4 线性范围与最低检出限量
        2.4.1 线性范围
        2.4.2 分析方法对海湾扇贝样品中有机汞的最低检出限量
    2.5 海湾扇贝实际样品的测定
    2.6 本章小结
3 利用完全酶解方法分析海湾扇贝软体组织中硒的形态
    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3.2 仪器与试剂
        3.2.1 主要仪器、设备
        3.2.2 主要试剂
        3.2.3 标准物质及其储备液制备
        3.2.4 羧肽酶 Y(Carboxypeptidase Y)的制备及活力测定
    3.3 HPLC 分离与 ICP-MS 测定条件
    3.4 样品采集与处理
        3.4.1 海湾扇贝样品采集
        3.4.2 影响因素试验与确证试验所用样品的准备
    3.5 预处理(预酶解)、酶解及后续处理
        3.5.1 预处理(预酶解)
        3.5.2 酶解
    3.6 HPLC 分离与 ICP-MS 测定
    3.7 基体效应的确定与方法的重复性(再现性)
    3.8 结果与讨论
        3.8.1 海湾扇贝软体组织预处理(预酶解)的重要性与作用
        3.8.2 释放各形态硒的酶解条件优化
        3.8.3 HPLC-ICP-MS 分离测定条件优化
        3.8.3.1 色谱柱与流动相的选择
        3.8.3.2 HPLC 分离的温度控制
        3.8.3.3 ICP-MS 测定的最佳条件
        3.8.3.4 基体效应与方法的重复性(再现性)
    3.9 分析方法的主要效能指标
        3.9.1 线性范围与 LOD 和 LOQ
        3.9.2 各种硒形态的稳定性
        3.9.3 海湾扇贝样品及标准富硒酵母 SELM-1 中各种形态硒的测定
    3.10 本章小结
4 海湾扇贝体内硒对汞的拮抗机制探讨
    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4.2 海湾扇贝软体组织中硒汞关联的回归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个人简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我国食品安全制度的问题及其完善 ——以毒奶粉事件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毒奶粉事件及乳品监管的议题
        二、关于中国食品安全缺失与现状议题
        三、关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的议题
        四、关于《食品安全法》及法制改革的议题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危机萌生:毒奶粉事件爆发与我国政府的应对
    第一节 毒奶粉事件的爆发
    第二节 我国政府的应对
    第三节 毒奶粉事件的反思与影响
    第四节 小结
        一、我国乳制品产业链价格失衡,是毒奶事件影响面巨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三聚氰胺”的特殊性质,使它在蛋白造假物质中脱颖而出
        三、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尚未有效建立,使不法份子有机可趁
        四、生鲜牛奶交售环节的管辖权和监管内容的不确定,导致监管盲点,此监管制度缺失尤应为事件检讨重点
        五、法律惩处力度不够
第三章 追本溯源:毒奶粉事件前我国食品安全制度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食品安全危机的时有发生
    第二节 食品安全制度的建立:1995-2007年
        一、法律体系
        二、管理体系
        三、科技体系
    第三节 食品安全制度的缺失
        一、法律体系尚待健全
        二、管理体系权责不清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改革振兴:毒奶粉事件后的改革与规避风险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制定
        一、以《食品安全法》为基础,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二、以食品安全委员会为中心,协调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第二节 管理制度的变革
        一、食品安全监管“六项制度”的发布
        二、“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的成立
        三、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订
    第三节 整顿奶业相关措施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取长补短: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第二节 欧盟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第三节 国外的经验和启示
        一、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
        二、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技术体系建设
    第四节 本文的政策建议
        一、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需要进一步调整
        二、适时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三、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建设
        四、进一步健全食品召回制度
        五、加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六、顺应形势变化,组建新机构
参考文献

四、农专高血压患病情况和治疗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山阳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预防返贫研究[D]. 朱亚萍. 云南财经大学, 2021
  • [2]马铃薯主要真菌病害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 田甲佳,刘良燕. 中国马铃薯, 2021(05)
  • [3]药用植物多农残重金属的大样本检测及综合风险评估[D]. 骆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4]血清脂蛋白(a)与冠心病患者冠脉严重程度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徐娜.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5]MCPIP1在LPS和LTA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和炎性应答中的作用研究[D]. 齐少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6]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及对策研究 ——以C市为例[D]. 唐雪莲. 西华师范大学, 2018(01)
  • [7]植物乳杆菌对奶牛乳腺炎的预防作用的研究[D]. 牟瑞营. 吉林大学, 2017(03)
  • [8]保定市区居民体育锻炼现状研究[D]. 徐旭.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4)
  • [9]海湾扇贝软体组织中汞与硒的形态分析及硒对汞的拮抗作用研究[D]. 张启华.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10]我国食品安全制度的问题及其完善 ——以毒奶粉事件为线索[D]. 范焱琳. 华东政法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农业院校高血压患病及治疗情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