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对初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奎[1](2021)在《变换、间歇训练法对初一学生耐力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深入了解我国初中学生耐力素质现状以及对影响初中生耐力素质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初中生耐力教学枯燥以及学生耐力练习兴趣不高的现实情况,因此本研究引入内容变换训练法变换练习内容结合强化B型间歇训练法的负荷指标进行实验探索研究。本研究采用实验法等方法进行研究,以随机抽取初一年级两个班级A班和B班共计6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在实验前对学生的身体形态(BMI)、身体机能(肺活量、最大摄氧量)、耐力素质(女800米/男1000米、400米)、力量素质(平板支撑、立定跳远)和体育学习兴趣指标进行测试。耐力教学实验时间为12个教学周,共计36次课,每次课的实验时间为25分左右。其中A班(对照班)进行以强化B型间歇训练法为主要练习方法的耐力教学,B班(实验班)进行以“内容变换训练法结合强化B型间歇训练法”的结合应用为主要练习方法的耐力教学。实验后对两班学生各项指标再次进行测试,并对实验前后测试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实验结果:1.通过12周运用强化B型间歇训练法的对照班学生在实验后BMI指数、肺活量指数、最大摄氧量、800米/1000米成绩、400米成绩、平板支撑成绩以及立定跳远成绩的显着性均高于实验前。而在兴趣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通过12周运用强化B型间歇训练法结合内容变换训练法的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后BMI指数、肺活量指数、最大摄氧量、800米/1000米成绩、400米成绩、平板支撑成绩、立定跳远成绩、体育学习兴趣的显着性均高于实验前。3.通过12周教学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后BMI指数、肺活量指数、最大摄氧量、800米/1000米成绩、400米成绩、平板支撑成绩以及立定跳远成绩均不具有显着性差异。但是,实验班在体育学习兴趣上显着性高于对照班。研究结论:1.强化B型间歇训练法与内容变换训练法结合强化B型间歇训练法均可在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的同时提高力量素质。2.强化B型间歇训练法与内容变换训练法结合强化B型间歇训练法在改善身体形态、增强身体机能的效果上相同。3.内容变换训练法结合强化B型间歇训练法的应用可提高初中生对耐力练习的兴趣。
李璐瑶[2](2021)在《初一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拖延和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认为初中阶段是一个重要的时期,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迅速发展并且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使得他们既像大人又像孩子,往往充满了矛盾性(尹康平,朱红,2007)。他们面对的是从幼稚向成熟的一个转换时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尤其对于初一学生,他们刚迈入初中阶段,其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还保留着小学生的特点。本研究选取了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初一年级的学生,对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拖延以及学业成绩进行现状调查。根据这些学生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拖延上的特点,结合相关文献,在心理学专家的指导下编制了《初一学生提升学习动机、降低学习拖延团体辅导方案》。心理辅导人员根据此方案对初一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拖延状况进行实际干预,经实验验证了干预的有效性,这对提升初一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操作指导。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由《中学生动机量表》(MSMT)、《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以及基本信息调查表构成的调查问卷对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初一年级373名学生进行测量,并同时获得学生的期中考成绩,以了解他们在学习动机、学习拖延和学业成绩三者间的关系以及性别、民族、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父母文化程度等人口学信息的情况。并筛选出30名存在学习动机困扰、有高拖延且学业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作为第二阶段的研究样本。第二阶段采用两组前测后测对照的准实验设计,把第一阶段筛选出的30名同学随机分入实验组(15人)和对照组(15人),对照组同学不接受任何处理,实验组同学接受12次团体辅导干预活动,干预结束后对两组同学进行后测,并评估干预效果。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初一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拖延总体均处于良好水平。学习动机与独生子女、班干部、父母文化水平和对老师、班级的满意度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着关联;学习拖延与生源地、班干部、对老师和班级的满意度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着关联。2.初一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拖延及各维度与学业成绩两两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并且,学习动机和学习拖延各维度对学业成绩有预测作用。3.应用自编《初一学生提升学习动机、降低学习拖延团体辅导方案》对初一学生进行干预能有效提升初一学生学习动机,降低学习拖延,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业成绩。
赵国蝉[3](2021)在《提高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究》文中认为初一是学生进入中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小学生思维和中学生有很大差别,知识量和中学也差别显着。由于小学与中学课堂教学差异较大,数学课堂教学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那么有些同学就会跟不上甚至产生厌学的心态,影响数学的学习。由于数学能力是由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分析性、敏捷性所组成的开放性动态系统结构。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而转化又是思维的核心。因此,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找准中学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别,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对症下药,积极地探索良好的教学方法,帮助初一学生迅速适应初中学习,能较好地跟上中学数学的学习。工作后,担任了初一数学教学工作,明显感觉到初一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初中的学习,很多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为了让学生迅速适应初中学习,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采取了很多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因为没有对小学生思维和中学生思维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的方法也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因此,在新一轮的教学中,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笔者深入探究和分析了初一学生在刚进入中学学习数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思维不适应问题。通过对比中小学生的思维差异和现状,调查和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理论结合实际,不断探索调整,并在接下来的班级教学中,进行验证、修改并加以完善。探究了本文提出策略的实施效果,总结实施效果并提出有效建议。
冯雨欣[4](2021)在《初一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提出”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它被视为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中心。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给学生提供提出数学问题的机会”以来,数学教育中的问题研究成为国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国内教育学界也及时结合国内教育状况,引入新的教育理念。我国2011年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初一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能力培养的关键年龄段。本研究以上海市初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初一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现状如何?(2)哪些因素对初一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有着显着影响?(3)如何有效提高初一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针对问题一,本研究从数学性、可解性、流畅性、灵活性、适切性、深刻性、新颖性七个品质维度形成有效的评价标准,以上海市徐汇区三所中学的全体初一学生及老师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及测试卷调查初一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表现。结果为:初一学生问题提出能力较弱;学生们更容易在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不同问题任务下学生在各提问品质上表现不同。针对问题二,对调查问卷的问题进行聚类,与测试卷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影响初一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因素,可分别为教师因素、学生因素、环境因素及其它因素四个维度。对于不同维度下的问题,根据特征重要性、相关性排序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问题,并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验证。研究发现,学生因素中,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对问题提出能力的提升最显着;教师因素中,教师对提问的理答方式和教学方式,对学生提问能力培养有显着影响;小组互助氛围等环境因素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和思维开拓性。结合量化、质性分析得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和笔者自身教学经验,本文提出些许相关提高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建议,以期能为教育工作者在今后教学中提供参考。具体包括: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掌握设计问题的策略;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因材施教构建评价标准;提高教师的问题提出能力。
牛蕾[5](2021)在《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适应性是人们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是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保障。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重要时期,而高一是初高衔接的重要阶段。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水平对学生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制有针对性的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测评指标体系,对诊断学生适应性水平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具有研究意义。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两个问题:(1)合理的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测评指标体系包含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测评项目分别是什么?(2)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的现状如何?研究共包括以下研究内容:研究在分析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的一级指标进行初构,在此基础上对二级指标和测评项目进行初构;对初构的指标体系进行修订与完善,共包含两个步骤,首先基于专家意见进行修订与完善,之后基于量表施测结果进行修订与完善,确定出最终的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测评指标体系;最后,进行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的现状调查。根据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编制测评量表(正式测试),进行施测,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信效度、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的整体水平、性别差异、不同中考成绩层次学生间的差异、正式进入高一学习前是否进行预习的差异进行分析。基于以上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测评指标体系包含内在适应性、教学适应性、数学学习内容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4个测评项目。(2)整体水平方面:被测总体数学学习适应性得分均值为3.6分(满分为5分),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环境适应性方面表现最好,在教学适应性方面表现最弱。(3)差异方面: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不存在性别差异;不同中考数学成绩层次的学生在内在适应性和数学学习内容适应性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差异的效应量分别为大效应和小效应。在教学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方面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进入高一前预习与未预习的学生在内在适应性、数学学习内容适应性、环境适应性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显着性差异表现差异的效应量均为小效应。在教学适应性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建议以下建议:(1)聚焦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内在适应性;(2)合理组织教学安排,提高教学适应性;(3)注重知识发生发展,提高数学学习内容适应性;(4)创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环境适应性。
徐鑫[6](2021)在《新课标背景下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研究》文中认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是立足于初中阶段学习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如果这两个学段间的教学衔接不当,必然会影响后阶段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而对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如果无法做好初中思想政治课(又称《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衔接工作,将不利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系统化的引导。结合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背景下,加强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研究,既响应了时代要求,又符合了新课标的内在要求。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主要从六部分进行展开,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对论文的选题来源、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并且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对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阐释了教学衔接的含义,新课标背景下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重要性以及阐述了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新课标背景下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衔接意识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学习方法未及时转变等问题。第四部分结合调查数据,分析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因素、教师认知因素、学生适应性等方面。第五部分针对新课标背景下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主要包括充分理解新课标,实现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增强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衔接。第六部分通过设计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衔接运用。
邓万记[7](2021)在《初一数学错题集的建立与应用实践研究 ——以成都市某一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上都会通过练习习题的形式。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有错题的出现。由于不同学生对于错题态度以及对错题处理方法不同,最后的学习效果也有不同呈现。数学错题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一种需要避免的错误,更是一种自主再学习的宝贵资源。数学错题不仅反应了学生在知识的学习、理解、应用等方面的不足与漏洞,也同时从侧面反映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对相应的知识进行了本质的揭露,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突破了教学难点。所以错题集的建立不仅能帮助学生及时弥补知识的漏洞,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也能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果,从而达到高效课堂。对于数学错题集,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数学错题集,更需要对错题集及时更新,经常翻阅,调整和再学习。这样才能对数学错题集进行有效的应用,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数学错题集有效的建立与应用,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近几年国内对错题集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大多数是关于高年级的研究,特别是集中在高中的学习中。当下对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一起始阶段,如何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有效应用错题集的研究较少,对教师错题集的建立与应用的研究也较少。本文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来研究如何建立与使用数学错题集,具有实际意义与价值。本文通过对初一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于数学错题态度较好,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错题的重要性,但对错题的认识流于表面,缺乏对错题的整理、总结与反思,对于错题缺乏有效的管理与应用。通过实践研究法,访谈法,对比法,将数学错题集建立与应用经过一学期的前后对比,得出数学错题集的建立与应用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理论与实践意义。对于教师而言,借助错题集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在课堂中加强防错纠错教学。通过一学期的实验,学生对数学错题的管理更具科学性与系统性,通过错题集的运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有明显提升,数学成绩有较明显的提高。
贺文健[8](2020)在《体育动漫教学对初一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枣阳市实验中学为例》文中认为
卢宇润[9](2020)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中学时期,是个体身心逐渐趋向成熟,认知和情感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身心的急速变化给中学生带来很多心理困扰。压力和挫折容易使中学生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然而有一些中学生却可以在困境中适应并健康成长。研究显示,心理弹性可能在学生应对困难或挑战时发挥重要作用——心理弹性与学生的心理问题显着负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升学生心理素质。那能否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强青少年的心理弹性,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呢?本研究试图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父母及社会提供增强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教育策略。本研究的思路为,在对心理弹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内容的现有研究的综述基础上,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1)初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的现状;(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某校644名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弹性现状进行调查。第二部分采用教育实验法,以该校18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4个班为对照组,14个班为实验组,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干预,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弹性总体情况良好。(2)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弹性在父母婚姻状况、是否住校、教养方式及母亲文化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父母婚姻状况良好的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显着高于父母婚姻离异的学生;走读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显着高于住校学生;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显着高于放纵型、忽视型和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母亲文化程度与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呈正相关,而父亲文化程度对学生的心理弹性没有显着性差异。(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干预后,实验组学生心理弹性的总分和个人力、支持力得分以及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三因子得分都显着高于对照组。(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干预后,实验组学生心理弹性总分、个人力和支持力得分以及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三个因子显着高于课程前。因此,本研究提出了有关增强学生心理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策略建议:(1)初中学校应该保质保量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增强学生的心理弹性,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2)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重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如乐观心态、积极认知、高自尊等,使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积极应对。
杨盼盼[10](2020)在《父母情感温暖对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感的中介作用》文中提出初中一年级作为小学与中学两个学段的衔接点,是个体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毕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初一的学生正面临儿童期与青春期的过渡与适应,因其身体心理发展明显加快,同时外界环境发生变化,该群体心理状况尤其容易出现波动,部分初一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因此,针对初一这个特殊学段的群体进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指导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已有研究表明初一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家庭作为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第一重要环境,其情感氛围、教养方式、家庭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作用都不容小觑。父母情感温暖(parental warmth)是家庭教养方式的一个重要维度。情感温暖水平越高的父母,给予儿童及时的回应与关爱也相对更多,是儿童建立希望感的榜样。已有研究同时发现父母情感温暖对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由此可以推测,父母情感温暖可能对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中,缺乏父母情感温暖的初一学生往往也表现出迷茫,甚至无望感,他们在困难面前多应对不良,意志力薄弱,希望感总体偏低。然而,目前还没有研究来探讨父母情感温暖对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且其具体影响机制也不清楚。父母情感温暖是否能通过影响初一学生的希望感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有待考证。本研究选取父母情感温暖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希望感量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重庆某中学890名初一新生(其中男生435人,女生455人,独生子女442人,非独生子女448人)进行调查,探讨四个问题:(1)初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父母情感温暖的现状及特点。(2)初一学生希望感现状及特点。(3)父母情感温暖与初一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4)希望感能否中介父母情感温暖对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初一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敌对、强迫、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检出率分别为27.6%、26.9%和19.7%。其中男生的心理状况优于女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无显着差异;该群体获得的父母情感温暖总体较高,其中男生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2)初一学生中男生希望感水平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希望感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3)父母情感温暖与初一学生SCL-90症状及各维度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也就是说,父母情感温暖水平越高,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好。(4)希望感能够完全中介父亲情感温暖对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根据以上结果,本研究还从学校、家庭、个人三方面提出提升父母情感温暖与初一学生希望感的干预方案。学校层面主要通过校园文化、课程与活动、教师希望感、家校合作四条途径来进行干预;家庭层面的干预方案主要由自我学习与提升、家庭人际关系、家校合作、亲子陪伴体验构成;个人层面的方案包含三个部分,即树立目标、提升路径思维与提升动力思维。总结而言,本研究的结果说明:(1)父母情感温暖水平对初一学生SCL-90症状程度有重要影响,二者之间呈现显着负相关。即父母情感温暖水平越高,初一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越低,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2)希望感能完全中介父亲情感温暖对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本研究考察了父母情感温暖对初一学生这个特定群体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了希望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并据此提出了学校、家庭、个人三个层面的具体干预措施。因此,本研究丰富了国内关于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也为初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希望感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重视对初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对初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变换、间歇训练法对初一学生耐力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内容变换训练法 |
1.3.2 强化B型间歇训练法 |
1.3.3 耐力素质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我国中学生耐力素质的研究 |
2.1.1 我国中学生耐力素质研究现状 |
2.1.2 我国中学生耐力素质训练方法的研究 |
2.2 有关变换训练法应用的研究 |
2.2.1 国外关于变换训练法应用的研究 |
2.2.2 国内关于变换训练法的应用研究 |
2.3 有关间歇训练法应用的研究 |
2.3.1 国外关于间歇训练法的应用研究 |
2.3.2 国内关于间歇训练法的应用研究 |
2.4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分析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对照班与实验班实验前后身体形态测试结果 |
4.2 对照班与实验班实验前后身体机能测试结果 |
4.3 对照班与实验班实验前后有氧耐力测试结果 |
4.4 对照班与实验班实验前后无氧耐力测试结果 |
4.5 对照班与实验班实验前后力量素质测试结果 |
4.6 对照班与实验班实验前后体育学习兴趣测试结果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对实验班实验前后各项测试结果影响的分析 |
5.1.1 对实验班实验前后身体形态影响的分析 |
5.1.2 对实验班实验前后身体机能影响的分析 |
5.1.3 对实验班实验前后有氧耐力影响的分析 |
5.1.4 对实验班实验前后无氧耐力影响的分析 |
5.1.5 对实验班实验前后力量素质影响的分析 |
5.1.6 对实验班实验前后体育学习兴趣影响的分析 |
5.2 对实验班实验教学计划的理论分析 |
5.2.1 实验教学目标、任务的安排 |
5.2.2 练习内容的选择 |
5.2.3 练习负荷的实施 |
5.3 内容变换训练法结合强化B型间歇训练法提高初中耐力课应用效果分析 |
5.4 不足之处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B 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 |
附录C 教学计划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初一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拖延和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学习拖延 |
2.1.1 拖延的概念 |
2.1.2 学习拖延的概念 |
2.1.3 学习拖延的理论 |
2.1.4 学习拖延的现状研究 |
2.1.5 学习拖延的测量 |
2.2 学习动机 |
2.2.1 动机的概念 |
2.2.2 学习动机的概念 |
2.2.3 学习动机的理论 |
2.2.4 学习动机的现状研究 |
2.2.5 学习动机的测量 |
2.3 学业成绩 |
2.4 学习拖延、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
2.4.1 学习动机与学习拖延的关系研究 |
2.4.2 学习拖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
2.4.3 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
2.5 学习动机、学习拖延的干预研究 |
2.6 问题提出 |
2.6.1 已有研究的不足 |
2.6.2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3 研究假设 |
3.4 研究路线 |
第4章 初一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拖延和学业成绩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工具 |
4.3 研究程序 |
4.4 初一学生学习动机现状研究结果 |
4.4.1 初一学生学习动机的一般情况 |
4.4.2 初一学生学习动机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联性分析 |
4.5 初一学生学习拖延现状研究结果 |
4.5.1 初一学生学习拖延的一般情况 |
4.5.2 初一学生学习拖延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联性分析 |
4.6 初一学生学业成绩的研究结果 |
4.6.1 初一学生学业成绩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联性分析 |
4.7 学习动机、学习拖延和学业成绩的相关、回归分析 |
4.7.1 学习动机、学习拖延和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
4.7.2 学习动机、学习拖延和学业成绩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8 讨论 |
4.8.1 初一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拖延与学业成绩的现状讨论 |
4.8.2 学习动机、学习拖延和学业成绩相关关系的讨论 |
4.9 结论 |
第5章 初一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拖延与学业成绩的干预研究 |
5.1 研究对象 |
5.2 研究工具 |
5.3 研究程序 |
5.4 团体辅导干预方案的编写 |
5.4.1 学习动机、学习拖延和团体辅导干预的理论依据 |
5.4.2 团辅方案结构的形成 |
5.4.3 团辅方案干预要素的形成 |
5.4.4 专家指导语建议 |
5.4.5 团体辅导方案 |
5.5 研究结果 |
5.5.1 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差异比较 |
5.5.2 “团辅活动单元反馈表”统计结果 |
5.6 讨论 |
5.6.1 干预效果讨论 |
5.6.2 团体辅导反馈讨论 |
5.7 结论 |
5.8 教育建议 |
第6章 研究总论 |
6.1 研究总讨论 |
6.2 研究总结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对象取样范围的局限 |
6.2.2 学习动机、学习拖延干预要素的局限 |
6.2.3 团体辅导方案的局限 |
6.2.4 补偿干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人口学量表(节选) |
附录二:中学生学习动机量表(节选) |
附录三:初中生学业拖延问卷(节选) |
附录四:团辅活动单元反馈表 |
附录五:团辅方案(节选)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提高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调查研究法 |
1.4.3 案例研究法 |
1.4.4 经验总结法 |
1.5 研究理论依据 |
1.5.1 现代课堂教学理论 |
1.5.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5.3 多元智能理论 |
1.5.4 终生学习理论 |
2.影响初一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调查分析 |
2.1 初一数学衔接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2.1.1 内容多,难度大 |
2.1.2 科目多,课时紧 |
2.1.3 知识枯燥,方法单一 |
2.1.4 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的改变 |
2.2 初一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2.2.1 学习难度大,学生兴趣不高 |
2.2.2 学科压力大,学生畏难退缩 |
2.2.3 步入青春期,思想复杂化 |
2.2.4 思维水平低,自学能力差 |
3.提高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过程及实施策略探究 |
3.1 研究对象思维特征分析 |
3.1.1 小学生思维特点分析 |
3.1.2 中学生思维特点分析 |
3.2 提高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过程及实施策略探究 |
3.2.1 循序渐进、精讲多练 |
3.2.2 通俗易懂、创设情景 |
3.2.3 鼓励分享、大胆表达 |
3.2.4 小组合作、共同发展 |
3.2.5 及时小结、反思检验 |
3.2.6 每日一题、轻松练习 |
3.2.7 面批面改、及时纠错 |
3.2.8 分层练习、因材施教 |
3.2.9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 |
3.4 实施策略的探究效果分析 |
3.4.1 从成绩变化看效果 |
3.4.2 从课堂氛围看反应 |
3.4.3 从作业反馈看差异 |
3.4.4 从思维能力看进步 |
4.结论与反思建议 |
4.1 研究结论 |
4.2 反思建议 |
4.2.1 先形象、再抽象的教学过渡 |
4.2.2 保持兴趣第一、成绩第二的心态 |
4.2.3 情景教学,开放思维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初中生数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4)初一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为新课改提供现实依据 |
1.3.2 在教学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1.3.3 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1.4.4 统计分析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关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研究总体现状 |
2.3 问题提出能力的评价研究 |
2.4 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因素 |
2.5 提高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策略 |
2.6 数学问题提出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目的及思路 |
3.3 工具编制 |
3.3.1 调查问卷编制 |
3.3.2 测试卷编制 |
3.3.3 信效度检验 |
3.3.4 访谈提纲编制 |
3.3.5 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评价标准 |
3.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初一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现状 |
4.1.1 学生测试卷的结论及分析 |
4.1.2 教师调查问卷的结论及分析 |
4.1.3 教师访谈的实录及分析 |
4.2 制约初一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因素 |
4.2.1 影响因素的维度划分 |
4.2.2 各维度内代表性问题对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 |
第5章 提升初一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建议 |
5.1 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
5.2 掌握设计问题的策略 |
5.2.1 对教材内容进行再设计 |
5.2.2 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 |
5.2.3 采取合适的设问方式 |
5.3 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
5.4 因材施教构建评价标准 |
5.5 提高教师的问题提出能力 |
第6章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1.1 初一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 |
6.1.2 影响初一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因素 |
6.1.3 提高初一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策略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B 学生调查问卷及测试卷 |
附录C 部分代码 |
致谢 |
(5)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需要 |
1.1.2 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生活的需要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重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论文结构 |
2 核心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适应的概念界定 |
2.1.2 适应性的概念界定 |
2.1.3 学习适应性的概念界定 |
2.1.4 数学学习适应性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皮亚杰的平衡理论 |
2.2.2 发展生态学理论 |
2.2.3 三元交互理论 |
2.2.4 非智力因素观点 |
2.3 文献综述 |
2.3.1 文献计量分析 |
2.3.2 关于学习困难的研究 |
2.3.3 关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
2.3.4 关于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5 关于学习适应性维度的研究 |
2.3.6 关于学习适应性测评工具的研究 |
2.3.7 关于数学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
2.3.8 已有研究小结与评析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目标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德尔菲(Delphi)法 |
3.3.3 问卷调查法 |
3.3.4 数据分析法 |
3.4 研究工具研制 |
3.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4.3 评价指标体系初构 |
3.4.4 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与完善 |
3.5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处理 |
3.6 研究思路 |
4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测评指标体系初构 |
4.1 一级维度的由来与确定 |
4.2 二级指标的由来与确定 |
4.2.1 “学生自身因素”下二级指标的设立依据 |
4.2.2 “教师教学特点”下二级指标的设立依据 |
4.2.3 “数学学科特点”下二级指标的设立依据 |
4.2.4 “外部环境”下二级指标的设立依据 |
4.3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测评指标体系初构 |
5 基于专家咨询的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测评指标体系的修订与完善 |
5.1 基于专家咨询的指标体系筛选修订 |
5.1.1 研究方法 |
5.1.2 征询专家的选取 |
5.1.3 测算方法 |
5.1.4 指标体系修订标准 |
5.2 专家咨询第一轮统计结果分析 |
5.2.1 专家情况分析 |
5.2.2 一级指标修订 |
5.2.3 二级指标筛选与修订 |
5.2.4 测评项目筛选与修订 |
5.3 专家咨询第二轮统计结果分析 |
5.3.1 “内在适应性”指标统计结果与意见分析 |
5.3.2 “教学适应性”指标统计结果与意见分析 |
5.3.3 “数学学习内容适应性”指标统计结果与意见分析 |
5.3.4 “环境适应性”指标统计结果与意见分析 |
5.4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测评指标体系的确立 |
6 基于量表施测的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测评指标体系的修订与验证 |
6.1 预测试量表施测和统计分析结果 |
6.2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测评指标体系及题项对应表的确立 |
7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的现状分析 |
7.1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现状 |
7.1.1 描述性统计及正态性检验 |
7.1.2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 |
7.1.3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各维度水平 |
7.2 不同性别学生的数学学习适应性差异分析 |
7.3 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适应性差异分析 |
7.3.1 不同层次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的整体差异分析 |
7.3.2 不同层次学生的“内在适应性”维度差异分析 |
7.3.3 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适应性”维度差异分析 |
7.3.4 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适应性”维度差异分析 |
7.3.5 不同层次学生的“环境适应性”维度差异分析 |
7.4 进入高一学习前是否预习对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分析 |
7.4.1 学生进入高一前是否预习在各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4.2 学生进入高一前是否预习在各维度得分的差异分析 |
7.5 数据可靠性分析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讨论 |
8.1.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2 应用测评指标体系的现状分析 |
8.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8.2 研究结论 |
8.3 提高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的策略与建议 |
8.3.1 聚焦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内在适应性 |
8.3.2 合理组织教学安排,提高教学适应性 |
8.3.3 注重知识发生发展,提高数学学习内容适应性 |
8.3.4 创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环境适应性 |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4.1 研究不足 |
8.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测评指标体系专家意见表(第一轮) |
附录2 测评指标体系专家意见表(第二轮) |
附录3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测评量表(预测试) |
附录4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测评量表(正式测试) |
致谢 |
(6)新课标背景下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新课标背景下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相关理论概述 |
2.1 教学衔接的含义 |
2.2 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理论依据 |
2.2.1 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系统论 |
2.3 新课标背景下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重要性 |
2.3.1 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课堂的实效性 |
2.3.2 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课堂的适应性 |
2.3.3 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的专业性 |
2.3.4 有利于更好的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 |
2.3.5 有利于统筹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
3.新课标背景下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现状调查分析 |
3.1 现状调查的基本情况 |
3.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1.2 调查方法和调查问卷设置 |
3.1.3 基本信息数据统计分析 |
3.2 当前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
3.2.1 思想政治课教师缺乏衔接意识 |
3.2.2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
3.2.3 学习方法未及时转变 |
4.新课标背景下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存在问题归因 |
4.1 课程设置因素 |
4.1.1 初、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差异大 |
4.1.2 初、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跨度大 |
4.1.3 课时和考试形式的差异性 |
4.2 教师认知因素 |
4.2.1 缺乏对学生的了解 |
4.2.2 缺乏同行间的合作交流 |
4.2.3 教师知识理念更新不及时 |
4.3 学生适应性不强 |
4.3.1 没有及时转变角色 |
4.3.2 没有充分适应环境 |
5.新课标背景下加强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措施 |
5.1 充分理解新课标,实现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 |
5.1.1 围绕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实现教学目标的衔接 |
5.1.2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
5.2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增强教学实效性 |
5.2.1 强化衔接意识,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
5.2.2 健全交流机制,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 |
5.2.3 改变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
5.2.4 构建合理评价机制,提高教学实效性 |
5.3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衔接 |
5.3.1 创设学生兴趣空间 |
5.3.2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
5.3.3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
5.3.4 引领学生学以致用 |
6.新课标背景下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研究实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一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情况调査问卷 |
致谢 |
(7)初一数学错题集的建立与应用实践研究 ——以成都市某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相关概念 |
2.3 相关理论 |
第3章 错题集的功能 |
3.1 错题集对于学生学习的功能 |
3.2 错题集对于教师教学的功能 |
第4章 初一数学错题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
4.1 初一学生对待数学错题管理的问卷调查 |
4.2 初一师生对数学错题集使用情况的访谈 |
第5章 错题集的建立与应用策略 |
5.1 数学错题集的建立 |
5.2 数学错题集的应用 |
5.3 错题集使用后的成绩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
6.1 结论 |
6.2 反思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综述 |
2.2 心理弹性的研究综述 |
2.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的研究 |
3 初一学生心理弹性现状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统计方法 |
3.4 研究结果 |
4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
4.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
4.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
4.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题与教学设计 |
4.4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原则 |
4.5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
5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一学生心理弹性影响的研究 |
5.1 研究对象 |
5.2 研究工具 |
5.3 研究程序 |
5.4 统计方法 |
5.5 研究结果 |
6 讨论 |
6.1 初一学生心理弹性现状 |
6.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心理弹性的影响 |
7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
致谢 |
(10)父母情感温暖对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感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初中生心理健康 |
1.1.1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 |
1.1.2 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
1.2 父母情感温暖 |
1.2.1 父母情感温暖的界定与测量 |
1.2.2 父母情感温暖与儿童青少年的发展 |
1.3 希望感 |
1.3.1 希望理论 |
1.3.2 希望感的测量 |
1.3.3 希望感的相关研究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框架 |
2.3 研究价值及创新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研究工具 |
3.3.3 研究过程及问卷处理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父母情感温暖现状及特点 |
4.1.1 初一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
4.1.2 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检验 |
4.1.3 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独生差异检验 |
4.1.4 初一学生父母情感温暖现状 |
4.1.5 初一学生父母情感温暖的性别差异检验 |
4.1.6 初一学生父母情感温暖的独生差异检验 |
4.2 初一学生希望感现状及特点 |
4.2.1 希望感的性别差异检验 |
4.2.2 希望感的独生差异检验 |
4.3 父母情感温暖与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
4.4 希望感在父母情感温暖与初一学生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 |
4.4.1 父母情感温暖、希望感水平以及初一学生心理状况的相关分析 |
4.4.2 初一学生希望感在父母情感温暖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检验 |
4.5 讨论 |
4.5.1 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
4.5.2 初一学生父母情感温暖现状 |
4.5.3 初一学生希望感现状 |
4.5.4 初一学生父母情感温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4.5.5 希望感在父母情感温暖与初一学生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 |
4.6 教育建议 |
4.6.1 学校层面 |
4.6.2 家庭层面 |
4.6.3 个人层面 |
5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
6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重视对初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变换、间歇训练法对初一学生耐力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天奎.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初一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拖延和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李璐瑶.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提高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究[D]. 赵国蝉. 西南大学, 2021(01)
- [4]初一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D]. 冯雨欣.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牛蕾.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6]新课标背景下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研究[D]. 徐鑫.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初一数学错题集的建立与应用实践研究 ——以成都市某一中学为例[D]. 邓万记. 西南大学, 2021(01)
- [8]体育动漫教学对初一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枣阳市实验中学为例[D]. 贺文健. 南宁师范大学, 2020
- [9]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影响的研究[D]. 卢宇润. 西南大学, 2020(05)
- [10]父母情感温暖对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感的中介作用[D]. 杨盼盼. 西南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