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现代文物鉴定的理论与方法——兼论现代文物鉴定所需的知识结构

再谈现代文物鉴定的理论与方法——兼论现代文物鉴定所需的知识结构

一、再谈近现代文物鉴定的理论和方法枣——兼谈近现代文物鉴定需要的知识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耿毅[1](2021)在《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征藏及展示初探 ——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姣[2](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孙海燕[3](2020)在《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两周时期,在黄河淮水之间,存在着许多周王室所分封的诸侯国。本文对西周至春秋时期,在中原地区比较活跃的十个国家的铜器铭文进行整理和研究。这十个国家分别是:卫、许、陈、应、胡、郑、蔡、宋、凡、虢,後文简称为中原十国。黄淮间中原十国的金文是中原文化圈铜器铭文的典型代表,是两周铜器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十国的铜器铭文的风格特征从西周早期到春秋晚期有着显着的变化,这和两周时期的历史演变有着明显的关系。对位於黄淮间的中原十国铜器铭文的整理和研究,对了解和探讨这一地区的历史变革状况,研究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朝的兴衰变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金文分域研究是当前金文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目前学界对中原地区金文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本文以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和探索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进行全面的搜集、分类和整理。在充分掌握考古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前人所搜集到的铜器国别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对最近几十年来公布的新见铜器进行收录,对国别有异议者进行辨别。如王子婴次炉、京叔盨、京叔盘等器,有学者认为是郑国之器。经本文研究,这几件器并非郑器。王子婴次炉的作器者很可能是楚人。京叔盨中的京叔也并非是郑庄公之弟京叔;再如沈子它簋,旧以为其为沈国之器,经学者们的研究,“沈子”是“冲子”之义,此器应是凡国之器;再如江小仲母生鼎,旧研究者多以此器为江国之器,经本文研究,此器应为郑器,是春秋早期郑文公之子公子士之器,其母为江氏。二、吸收最新的古文字研究成果,补正诸家释文之不足。在校订释文後,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校注,并对其中的疑难字词进行研究。前代学者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难点字词,多有研究,但其研究成果比较分散,不便於当代学者的研究。本文将诸家意见进行汇总,比较得失,观其正确与否。如:根据王子扬先生对甲骨文中“凡”字和“同”字的研究,对西周凡国铜器进行仔细辨别;综合学者们对沈子它簋铭文的各种意见,重新对其铭文进行句读等。三、对中原十国金文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些疑难问题中,既包括对疑难字词的考释、铜器的断代,也包括对铜器中出现的历史人物的研究,同时还包括与中原十国相关的历史问题的研究。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文章对胡应姬鼎、凡伯怡父鼎、卫夫人鬲、郑子耳鼎、郑宝皿鼎等器的铭文进行研究,并提出己说。如胡应姬鼎旧释为“辞”之字应释为“騂”;(?)凡伯怡父鼎中的“(?)”读为“夔”,此器是春秋晚期夔国之器;金文中常见的(?)字,可能是古文字中用来表示“重复”“重叠”义的“重”字的古文。它的字形、字义和殷周时代“士”的丧葬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卫夫人鬲中的“卫夫人”应是卫惠公的夫人;郑伯匜中的“郑伯”应是郑武公。在综合研究方面,本文结合新出简帛材料,对许、陈、应、蔡、宋的历史地理中存有异议的地方进行研究,对西周末年郑国的东迁问题提出己见,并对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的特殊现象进行分析。四、在本文所收录的513件铜器铭文的基础上,编纂出《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其中包括人名索引、地名索引、通婚索引、职官索引和铜器自名索引,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便捷。以上四个方面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由於本人学识尚浅,行文论述中或有许多不当之处,所提新说亦或有资料不足之缺,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以教後学!

孟艳锋[4](2020)在《关于文物鉴定理论和方法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文物鉴定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来鉴定文物的真假,一般通过辨别文物的历史痕迹、色彩纹路以及形状规格等。文物鉴定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文物管理保护工作的开展,而文物鉴定方法以及理论知识是决定文物鉴定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以文物鉴定为切入点,着力分析文物鉴定对文物管理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再重点分析文物鉴定常用的方法、鉴定对象以及鉴定内容,最后提出几点关于加强我国文物鉴定工作的建议,以供参考。

王曼利[5](2019)在《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安画派萌发至今已约一甲子,但关于画派艺术品价格的研究既少且浅,艺术价值研究又多忽略艺术界的建构作用。我们以画派基本问题为研究起点,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为指导,在画派艺术品价格的考察中分析它与艺术价值的关系,从艺术社会学视角探究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途径与方式,挖掘出画派多元的艺术价值。论文具体分为六部分:第一章:绪论。简要回顾国内外艺术市场的历史与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现状,梳理和分析了长安画派艺术品价格和艺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与可借鉴的理论资源,指出:在经济繁荣的今天,艺术经济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理论观照是该画派研究的应有之义。第二章:长安画派:概念、构成和风格。我们从艺术地理学视角对画派名称进行解读,认为此名与长安地理及文化所积淀成的心理原型有关。我们从广义和狭义上对画派构成进行概括,以1961年参加“西安美协中国画研究室习作展”的6人作为文本的研究对象,因篇幅所限,重点放在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和方济众4人上。画派艺术思想深受延安文艺理论影响,作品多表现人民生活,具有强烈的地域艺术风格。第三章: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文献与画廊。我们通过访谈和文献分析补充了画派从萌芽期到2000年的作品价格,通过市场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取了画廊价格。长安画派作品价格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同步,价格受宏观经济和居民购买力影响直接,作品的艺术水准、传播和营销得力与否同样影响画派价格。陕西地区画廊中画派作品数量少、价格低,艺术家市场地位不同,作品价格已产生分层。第四章: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拍卖机构数据。通过对雅昌艺术网中长安画派作品拍卖价格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我们对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和方济众个人国画作品拍卖价格指数和画派整体拍卖价格态势及其中的规律性问题进行了探究。画派艺术品拍卖成交数量少、成交额和均价普遍较低,市场有一定认可度,但与着名画派和画家相比作品价格不高,价值与价格发生了较大偏离。第五章:艺术生产: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本章借鉴丹托和迪基的“艺术界”和“艺术体制”、贝克尔的“艺术界”和布尔迪厄的“资本”、“场”等概念,糅合惯常的艺术界概念,将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置于艺术体制网络中,从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与定位)、艺术展览(展示与传播)、艺术批评(评论与阐释)和艺术营销中介(宣传与销售)等方面分析画派艺术价值建构的途径与方式。作品离开画家之手后其艺术价值由艺术界共同赋予,艺术价值的认定、传播与阐释有益于艺术品价格的提高。第六章:多元复合: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研究。本章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为出发点和依据,从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和启示价值三方面研究了长安画派的艺术价值。画派创作表现了“人”的母题和大地情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艺术家对文艺思想时代最强音的积极响应、既破又立的艺术超越精神,以及艺术家巨大的人格魅力,这些都是长安画派值得被传播的价值,也是决定艺术品价格的强大内驱力。结论:在长安画派的不同阶段,其艺术品价格与艺术价值呈现出时而吻合时而背离的复杂关系,这是正常的,但背离也是有原因的。我们要加大对画派学术价值的深度研究和科学传播,辅以时间条件,画派艺术品价格仍首先取决于其艺术价值。这也符合马克思对价值与价格关系的科学总结。

吴祺[6](2019)在《战国竹书训诂方法探论》文中研究说明战国竹书训诂研究是竹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困难却又至关重要的工作。训诂的优劣直接影响了竹书的进一步研究。而掌握一套科学有效的训诂方法,则是开展竹书训诂工作的必要前提。本文结合中国传统训诂学中的训诂方法,并根据战国竹书自身的特殊情况,试图总结出一套适合战国竹书训诂研究的方法,以期爲战国竹书的训诂研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上的参考与借鉴。本文分爲五章:第一章爲传统训诂方法在战国竹书训诂中的应用,具体分爲八节。第一节爲据古训,举例论述了正确利用古训对於战国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二节爲破通假,分别从古音上的沟通、文献对读对通假的提示作用、传世古书中的词汇例证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节爲据境求义,举例论述战国竹书上下文文义对於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四节爲据古书文例,举例论述正确辨析同义连文、反义连文、同义对文、反义对文、类义对文、俪偶等古书文例对於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五节爲分析语法,指出在战国竹书训诂研究中应注意辨析词性、句法结构以及虚词。第六节爲考异文,分别从通假关系的异文、同义替换的异文以及)字三方面举例论述战国竹书训诂研究应注意辨析异文。第七节爲明句读,指出正确的句读在战国竹书词义训诂中的重要性,并详细论述了战国竹书的句读方法。第八节爲传统训诂方法之余论,具体分爲战国竹书词义训诂中词语的同义替换、排比归纳法、词义的“同步引申”、利用方言材料、利用古代典章制度、利用传统训诂学家的训诂成果等六种方法。根据各类训诂方法的不同情况,部分方法的论述会有进一步的细分。第二章主要论述战国竹书的特殊性在竹书训诂中的运用,具体分爲八节。第一节爲战国竹书文字考释与竹书训诂,详细举例论述了战国竹书文字的考释方法,以及字形正确考释对於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二节举例论述了战国竹书通假研究中应注重吸收上古音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三节讨论战国竹书通假释读中应注意寻找战国竹书内部的通假证据。第四节论述战国竹书拼合、编联与竹书训诂的关系,举例论述战国竹书拼合与编联成果在竹书训诂中的具体运用。第五节爲战国竹书)字、残字、脱字、衍字、倒字与竹书训诂,指出战国竹书训诂研究中要注意辨析)字、残字、脱字、衍字、倒字等文字现象。第六节爲战国竹书特殊符号与竹书训诂,主要讨论正确辨析战国竹书重文符号及合文符号对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七节讨论战国竹书用字习惯与竹书训诂,举例论述在战国竹书通假释读时应考虑竹书用字习惯。第八节论述战国竹书特殊性在竹书句读中的运用,以及正确句读对於竹书训诂的作用。第三章主要讨论在利用传统训诂方法进行战国竹书训诂时应注意的问题,分别从与古训有关的问题、与通假有关的问题、词语搭配的问题、误解上下文义、不识古书文例、误解虚词、误解异文、错误句读以及未能正确利用文献对读等九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则是讨论利用战国竹书特殊性进行竹书训诂时应注意的问题,分别从战国竹书文字考释中应注意的问题、竹书拼合与编联错误、不识)字及以不)爲)、不合战国竹书用字习惯、战国竹书特殊符号的错误认识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五章是我们学习以及研读战国竹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分别对上博竹书以及清华竹书中部分字词的训诂提出自己的意见,尽量做到训诂论证的有理有据。

王珊[7](2020)在《以薛涛笺为中心的早期笺纸制作工艺研究》文中提出薛涛笺是中国最着名、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古代笺纸,是诗(信)笺纸种的开端。对薛涛笺的研究,可使我们窥知早期笺纸的形成和发展轨迹。本课题为尽可能地了解和再现薛涛笺,对薛涛笺的相关文献重新作了梳理和解读,初步形成了对薛涛笺的整体印象;随后对现存仿薛涛笺实物进行了普查研究和重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现存实物对于再现唐代薛涛笺的参考意义有限;由于薛涛笺的形貌和制作会与唐代整体的造纸技术水平相匹配,课题继而又从文献和实物两方面考察了中国从魏晋至宋元时期,尤其是唐代的加工纸工艺体系,并考察了日本从奈良到平安时代的色纸加工工艺作为辅助参考,粗略探讨了我国早期加工纸包括薛涛笺的制作工艺与日本加工纸之间的源流承继关系,探讨了诗(信)笺纸纸种的产生与特化,进一步了解了薛涛笺形貌和制笺技术的上限。课题还对十余家现代彩笺及纹案加工工作室开展了田野调查,总结了一线造笺人的经验和建议。再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古文献所提及的薛涛笺的造纸原料“木芙蓉皮”是良好的造纸材料;木芙蓉花汁不含有红色色素成分,无法染出红纸。最终,尝试用唐代流行的红色植物性染料和纹案加工工艺开展了笺纸的印染实践,完成了对薛涛笺的再现。由课题研究所得到的具体结论:(1)薛涛笺早期是松花色(含碧色),后来是红色,较少量或为红碧相间,纸上可能有暗纹、雕版印刷的纹案或手绘图案。(2)薛涛笺的纵长约在25至26厘米之间,横长约在18至36厘米之间。(3)薛涛笺由木芙蓉皮所造是可行的,染红应使用了红花、苏木或茜草。(4)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彩笺工艺的萌芽期。唐、五代是发展期,古代大多数加工纸技术此时已初具雏形;除薛涛笺以外,流沙笺、云蓝纸、五色斑纹纸是该时期染纸技术水平的代表者。宋元时期的纸张装饰手段在前代基础上更加繁缛复杂,观感雍容华贵。唐、宋笺纸的形貌和工艺是薛涛笺的参考性上限。我国造纸术东传后,日本虽对其做了少量本土化的改造创新,但日本早期主要的加工纸工艺和用纸文化仍脱胎于我国唐宋。

李明奎[8](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研究说明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陈彩彩[9](2017)在《中国近现代考古教育史初步研究》文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在传统金石学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近代考古学而产生了中国的近代考古学。伴随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一些由民国政府主导的考古研究机构纷纷建立,中国的考古教育也应运而生。民国时期的考古教育主要由一些专门考古研究机构挑起重任。民国时期,国内的高校还未曾设立考古学专业来培养考古人才,所以民国时期的考古教育没能走上专业化、系统化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之后,为解决考古人才匮乏的问题,北京大学于1952年率先设立了考古专业。随后的一段时期,全国各综合性大学陆续开设考古专业,培养了大批考古人才,中国考古教育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建设进入大发展时期,中国的考古教育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一方面开设考古教育的高校数量在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各高校考古教育逐步走上专业化、系统化的道路。各高校考古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断完善,历史考古、科技考古、边疆民族考古、博物馆学、古文字、动植物考古等考古方向和考古学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极大的丰富了考古学科的内涵。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我国的学科体系进行了调整,考古学从历史学中独立出来,与中国史、世界史并列为一级学科。考古学逐步形成独立的阐释系统,从证经补史的窠臼中脱离而出,为考古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国的考古教育所取得的发展有目共睹。本文期望通过对我国考古教育发展历程的梳理,更加清晰地阐明考古教育的价值所在,一方面肯定考古专门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在考古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另一方面探究考古专门人才对考古事业的推动作用。以此抛砖引玉,希望唤起更多的人关注考古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考古事业的发展。

李瑾[10](2017)在《中国近现代文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现代文物是我国文物体系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对近现代文物的保护作出了相关规定和制订了管理措施,为近现代文物的保护提供了基本的保证。但总的来说,其管理、保护和研究工作的进展还是不尽人意,与古代文物的管理与保护成效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其理论与方法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学者们在这方面多有讨论,见有不少研究成果发表,但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着较大的研究空间。本人在博物馆近一年的实践,更感到这方面研究的紧迫性,因此打算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博物馆工作过程中的思考,通过对近现代文物当前保护管理现状的分析,针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并为构建近现代文物的认知体系、评价标准等,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

二、再谈近现代文物鉴定的理论和方法枣——兼谈近现代文物鉴定需要的知识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谈近现代文物鉴定的理论和方法枣——兼谈近现代文物鉴定需要的知识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1.1.2 研究范围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述
        1.3.3 小结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2.1 藏品价值体系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2.2 本体价值利用
        2.2.1 陈列展览
        2.2.2 科学研究
        2.2.3 文物复制、仿制
        2.2.4 藏品着书出版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2.3 情感价值利用
        2.3.1 社会教育活动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2.3.3 新媒体传播
    2.4 发展价值利用
        2.4.1 数字化利用
        2.4.2 文创产品开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4.1.1 广度问题
        4.1.2 深度问题
        4.1.3 频率问题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4.2.1 藏品研究不足
        4.2.2 展览场地限制
        4.2.3 利用方式单一
        4.2.4 利用观念狭隘
        4.2.5 藏品的同质化
        4.2.6 专业人才缺乏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4.3.1 法规尚待完善
        4.3.2 利用资金不足
        4.3.3 缺少馆际交流
        4.3.4 外界参与性低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5.1.2 文物登录制度
        5.1.3 重视科学研究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5.3.3 文创产品开发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6.1.2 技术系统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6.2.1 人工智能概述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7.2.1 技术背景
        7.2.2 模块设计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7.2.4 具体工作流程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7.3.1 研究背景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7.3.3 损失函数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3)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空间、时间范围和对象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原十国金文研究现状简述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上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汇编与校注
    第一章 卫国
        第一节 卫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第二节 卫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5件)
        一、(?)伯(?)组
        二、卫侯组
        三、夫人组
        四、其它
    第二章 许国
        第一节 许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第二节 许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第三章 陈国
        第一节 陈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第二节 陈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7件)
    第四章 应国
        第一节 应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第二节 应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81件)
    第五章 胡国
        第一节 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第二节 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0件)
    第六章 郑国
        第一节 郑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第二节 郑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第七章 蔡国
        第一节 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第二节 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1件)
    第八章 宋国
        第一节 宋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第二节 宋国铜器铭文风格简议
        第三节 宋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0件)
    第九章 凡国
        第一节 西周时期的凡国
        第二节 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7件)
    第十章 虢国
        第一节 虢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第二节 虢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9件)
        一、虢季组
        二、虢仲组
        三、虢叔组
        四、虢伯组
        五、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及其附近墓葬所出铜器
        六、虢姜组
        七、城虢组
        八、郑虢组
下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问题综合研究
    第十一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专题研究
        第一节 胡应姬鼎铭文补释
        第二节 (?)凡伯怡父鼎铭文新释
        第三节 卫夫人鬲人名研究
        第四节 宝皿鼎的中的人名和作器时代讨论
        第五节 商周青铜盉为“水器”说补证
        第六节 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墓主身份献疑
    第十二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历史问题研究
        第一节 西周末年郑国东迁路线试探
        第二节 西周早期许国历史地理问题补说
        第三节 西周陈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第四节 西周应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第五节 西周胡国姓氏问题研究
        第六节 西周蔡国始封地问题考辨
        第七节 西周宋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第八节 由蔡侯申缶论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现象
附录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
    一、卫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卫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卫国金文地名索引
        (三)卫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二、许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许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许国金文地名索引
        (三)许国金文职官索引
        (四)许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三、陈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陈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陈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三)陈国金文通婚索引
        (四)陈国金文职官索引
    四、应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应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应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三)应国金文地名索引
        (四)应国金文名物索引
        (五)应国金文职官索引
    五、胡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胡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三)胡国金文名物索引
        (四)胡国金文国名索引
        (五)胡国金文通婚索引
    六、郑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郑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郑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三)郑国金文职官索引
        (四)郑国金文通婚索引
    七、蔡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蔡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三)蔡国金文职官索引
        (四)蔡国金文通婚索引
    八、宋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宋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宋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三)宋国金文地名索引
        (四)宋国金文名物索引
        (五)宋国金文职官索引
    九、凡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凡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十、虢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虢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虢国金文名物索引
        (三)虢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四)虢国金文职官名索引
        (五)虢国金文地名索引
        (六)虢国金文族名索引
        (七)虢国金文通婚索引
引书简称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4)关于文物鉴定理论和方法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物鉴定理论
    (一)文物鉴定的必要性
    (二)文物鉴定对象
    (三)文物鉴定的基本要求
二、文物鉴定方法
    (一)传统鉴定方法
    (二)现代科学鉴定方法
三、加强我国文物鉴定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的鉴定机构,科学鉴定文物
    (二)加大文物鉴定的科研力度,联合多学科对文物进行鉴定研究
    (三)加强文物鉴定人才的培养
四、结语

(5)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基于艺术与市场结合的客观历史
        1.1.2 基于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现状
        1.1.3 基于长安画派绘画价格现状——从赵望云说起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
    1.5 概念界定及数据来源
        1.5.1 本文的“艺术品价格”
        1.5.2 数据来源
第二章 长安画派:概念、构成与风格
    2.1 画派形成条件分析
        2.1.1 经济因素
        2.1.2 政治环境与时代精神
        2.1.3 环境因素
        2.1.4 艺术赞助
        2.1.5 艺术观念与艺术风格
    2.2 艺术地理学视域中的“长安画派”
        2.2.1 艺术地理学阐释“长安画派”名称的可能性
        2.2.2 “长安画派”名称的艺术地理学追问
    2.3 长安画派的构成
        2.3.1 长安画派:艺术观念与理想的层次
        2.3.3 长安画派:网络组织凝聚的层次
        2.3.4 本文研究的长安画派
    2.4 长安画派的艺术风格
        2.4.1 赵望云的艺术风格
        2.4.2 石鲁的艺术风格
        2.4.3 何海霞的艺术风格
        2.4.4 方济众的艺术风格
第三章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文献与画廊
    3.1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与文献分析
        3.1.1 赵望云绘画价格
        3.1.2 石鲁绘画价格
        3.1.3 何海霞绘画价格
    3.2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画廊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3.2.1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问卷调查
        3.2.2 经营长安画派作品画廊的深度访谈
        3.2.3 经营长安画派画廊的价格地图
第四章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拍卖机构数据
    4.1 赵望云国画价格
    4.2 石鲁国画价格
    4.3 何海霞国画价格
    4.4 方济众国画价格
    4.5 长安画派国画作品价格整体态势
第五章 艺术生产: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
    5.1 艺术界相关理论回溯
    5.2 博物馆和美术馆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5.3 艺术展览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5.4 文艺批评者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5.5 营销中介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第六章 多元复合: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研究
    6.1 求索创新的思想价值
        6.1.1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6.1.2 探索,探索,再三探索
        6.1.3 文艺思想最强音的响应者
        6.1.4 艺术思想的根性意义
    6.2 深厚绵长的审美价值
        6.2.1 “人”的母题与深沉的大地情怀
        6.2.2 艺术创作既破又立的超越精神
        6.2.3 对西北地域美术元素的开拓表现
    6.3 生命深度的启示价值
        6.3.1 为艺的赤子之心
        6.3.2 为人的傲人风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战国竹书训诂方法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战国竹书的发现与公布
    第二节 战国竹书训诂方法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价值
第一章 传统训诂方法在战国竹书训诂中的运用
    第一节 据古训
    第二节 破通假
    第三节 据境求义
    第四节 据古书文例
    第五节 分析语法
    第六节 考异文
    第七节 明句读
    第八节 传统训诂方法之余论
        一、词语的同义替换
        二、排比归纳法
        三、词义的“同步引申”
        四、利用方言材料
        五、利用古代典章制度
        六、利用传统训诂学家的训诂成果
第二章 战国竹书特殊性在竹书训诂中的运用
    第一节 战国竹书文字考释与竹书训诂
    第二节 上古音研究成果的吸收
    第三节 战国竹书内部的通假证据
    第四节 战国竹书拼合、编联与竹书训诂
    第五节 战国竹书讹字、残字、脱字、衍字、倒字与竹书训诂
    第六节 战国竹书特殊符号与竹书训诂
    第七节 战国竹书用字习惯与竹书训诂
    第八节 战国竹书特殊性在句读中的运用
第三章 利用传统训诂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与古训有关的问题
    第二节 与通假有关的问题
    第三节 词语搭配的问题
    第四节 误解上下文义
    第五节 不识古书文例
    第六节 误解虚词爲实词
    第七节 误解或不识异文
    第八节 错误句读
    第九节 未能正确利用文献对读
第四章 利用战国竹书特殊性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战国竹书文字考释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竹简拼合编联错误
    第三节 不识讹字及以不讹爲讹
    第四节 不合战国竹书用字习惯
    第五节 战国竹书特殊符号的错误认识
第五章 战国竹书训诂研究举例
    第一节上博竹书训诂研究举例
    第二节 清华竹书训诂研究举例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7)以薛涛笺为中心的早期笺纸制作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薛涛笺研究进展
        2.1.1 古代的文献记载
        2.1.2 近现代的研究概述
    2.2 笺纸研究概况
        2.2.1 加工工艺研究概述
        2.2.2 再现研究进展
    2.3 信札研究概述
    2.4 日本早期色纸文献综述
    2.5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2.5.1 研究目标和任务
        2.5.2 研究方法
        2.5.3 研究意义
        2.5.4 创新点
3 对薛涛笺古代文献的研究
    3.1 对唐、五代颜色纹案的文献考述
    3.2 宋及宋代之后的古文献考述
        3.2.1 对颜色纹案的进一步考述
        3.2.2 对制作加工的考述
        3.2.3 对尺寸规格的考述
    3.3 对薛涛笺的概述
4 对现存仿薛涛笺实物的研究
    4.1 普查研究
        4.1.1 清代仿薛涛笺的普查
        4.1.2 现代仿薛涛笺的普查
    4.2 重点调查研究
        4.2.1 外观观察分析
        4.2.2 纤维形态与配比分析
        4.2.3 纸张填涂料分析
        4.2.4 染料和工艺考察
    4.3 小结
5 早期彩笺纸制作研究
    5.1 对早期彩笺纸制作工艺的考察
        5.1.1 魏晋南北朝时期色纸、粉纸的加工
        5.1.2 唐代四川地区的雕版印刷
        5.1.3 唐代的纸张加工
        5.1.4 唐代的红色植物染
        5.1.5 唐代文化用纸的工艺分野
        5.1.6 宋元时期笺纸的加工
        5.1.7 小结
    5.2 对现存早期加工纸实物的整理和科学研究
        5.2.1 样品1——唐代敦煌石室写经遗粟
        5.2.2 样品1——北宋韩琦书札
        5.2.3 样品2——北宋地宫玻璃瓶内色纸
        5.2.4 样品3——辽代庆州白塔经卷
        5.2.5 小结
    5.3 日本奈良、平安时代色纸加工工艺研究
        5.3.1 奈良、平安两朝中日文化与造纸技术的交流
        5.3.2 奈良时代日本的色纸加工
        5.3.3 平安时代日本的色纸加工
        5.3.4 小结
    5.4 早期加工纸调研与薛涛笺
6 现代彩笺加工工艺的田野调查
    6.1 对染纸工艺的田野调查
        6.1.1 台湾林业试验所手工造纸研究室
        6.1.2 安徽掇英轩
        6.1.3 上海锦龙堂
        6.1.4 安徽风和堂
        6.1.5 安徽艺英轩
        6.1.6 安徽悟草阁
        6.1.7 安徽艺宣阁
        6.1.8 小结
    6.2 对纹案加工工艺的田野调查
        6.2.1 上海朵云轩
        6.2.2 北京荣宝斋
        6.2.3 中国美院紫竹斋
        6.2.4 扬州广陵书社
        6.2.5 小结
    6.3 对再现古纸的实际帮助
7 唐代薛涛笺的再现实验研究
    7.1 木芙蓉皮成纸可行性研究
        7.1.1 木芙蓉的植物学特征
        7.1.2 木芙蓉皮的显微分析检测
        7.1.3 木芙蓉皮的化学成分分析
        7.1.4 造纸实验
        7.1.5 小结
    7.2 木芙蓉花汁染色研究
        7.2.1 生汁直接染色
        7.2.2 煎汁成纸媒染
        7.2.3 煎汁浆内直染
        7.2.4 木芙蓉花色色素的定性鉴定
        7.2.5 木芙蓉花的化学成分分析
        7.2.6 小结
    7.3 染红纸和松花色纸的实验
        7.3.1 红花染红纸实验
        7.3.2 茜草染红纸实验
        7.3.3 苏木染红纸实验
        7.3.4 槐米、靛蓝套染松花色纸实验
        7.3.5 小结
    7.4 纹案加工实验
        7.4.1 雕版印刷实验
        7.4.2 纸浆置花实验
        7.4.3 夹花染实验
        7.4.4 讨论
    7.5 实验结论和讨论
8 讨论
    8.1 继承(融)与创新(创)
    8.2 审美与技艺
    8.3 《天工开物》素材问题
9 结语
    9.1 全文总结
    9.2 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与彩笺(含薛涛笺)相关的题咏摘录
附录B 清代、现代部分仿制薛涛笺信息表
附录C 传薛涛书《陈思王·美女篇》复刻拓本的初版影印本
附录D 台湾造纸家王国财先生赠诗《咏薛涛笺》
附录E 木芙蓉花色色素的定性鉴定
附录F 木芙蓉花的化学成分分析
附录G 正仓院古文书物名索引(纸项)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一) 史料与史料学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四) 实物史料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六) 域外文献
上篇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主题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中篇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下篇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第三节 日记
        第四节 域外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中国近现代考古教育史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考古教育的研究现状
        一、专着方面
        二、论文方面
    第二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考古教育——考古教育的萌芽时期(20 世纪20年代—50 年代)
    第一节 民国时期考古教育萌芽的背景
        一、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背景下,时代呼唤考古学
        二、疑古思潮的影响下,现实催生考古研究
        三、民国时期的一系列考古发掘促成了中国考古学的产生
        四、民国时期考古教育的思想萌芽
    第二节 民国时期考古教育的相关机构和教育形式
        一、专门考古研究机构
        二、普通高校
    第三节 民国时期考古教育的实践
        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考古实践
        二、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的考古实践
        三、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考古实践
第三章 建国初期的考古教育——考古教育的初步发展(20 世纪50年代—1978 年)
    第一节 建国初期考古教育初步发展的背景
        一、配合大型基建的抢救性发掘亟需考古人才
        二、建国初期的考古发现促进考古学发展
        三、建国初期的学术争论促进考古研究
        四、文物管理机构逐渐健全、文物法规日趋完善
    第二节 建国初期考古教育的相关机构和教育形式
        一、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
        二、普通高校
    第三节 建国初期考古教育的实践
        一、建国初期高等院校的考古教育实践
        二、建国初期考古教育实践与考古学的发展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考古教育——考古教育的进一步发展(1978 年——2000 年)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考古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背景
        一、考古法规日趋完善
        二、考古新发现取得重大进展
        三、考古学术研讨交流日益频繁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考古教育的相关机构和教育形式
        一、设考古系的高校考古教育
        二、考古专业设在人类学系下的高校考古教育
        三、考古专业设在历史系下的高校考古教育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考古教育的实践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等院校的考古教育实践
        二、改革开放以来考古教育实践与考古学的发展
第五章 新世纪的考古教育——考古教育的逐步完善(21 世纪以来)
    第一节 新世纪考古教育逐步完善的背景
        一、考古学科独立为一级学科为考古教育提供发展空间
        二、新世纪以来的重点科研支撑考古教育发展
        三、考古科技的创新为考古发展提供了可能
    第二节 新世纪考古教育的教育形式
        一、开设考古专业的高等院校
        二、独具特色的高校考古专业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考古教育实践
        一、新世纪以来高等院校的考古教育实践
        二、新世纪以来考古教育实践与考古学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近现代文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近现代文物管理研究现状
    1.1 新中国以来近现代文物管理情况回顾
    1.2 近现代文物研究情况综述
    1.3 当前近现代文物管理研究中的局限与不足
第二章 近现代文物管理现状分析
    2.1 近现代文物保管不善
    2.2 近现代文物管理不善的原因
第三章 近现代文物鉴定现状分析
    3.1 近现代文物的鉴定内容
    3.2 近现代文物鉴定和古代文物鉴定之异同
    3.3 近现代文物鉴定中面临的问题
第四章 近现代文物征集现状分析
    4.1 近现代文物征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2 近现代文物的征集范围(见附录)
    4.3 近现代文物征集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近现代文物保护管理对策的初步构想
    5.1 行之有效的文物鉴定
    5.2 科学规范的文物征集
    5.3 恰到好处的文物保护
    5.4 井然有序的文物管理
    5.5 博物馆应做好近现代文物的展示和利用
第六章 近现代文物保护管理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再谈近现代文物鉴定的理论和方法枣——兼谈近现代文物鉴定需要的知识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征藏及展示初探 ——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D]. 耿毅. 西北大学, 2021
  • [2]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3]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D]. 孙海燕. 西南大学, 2020(01)
  • [4]关于文物鉴定理论和方法的几点思考[J]. 孟艳锋. 祖国, 2020(04)
  • [5]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D]. 王曼利. 西北大学, 2019(04)
  • [6]战国竹书训诂方法探论[D]. 吴祺.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以薛涛笺为中心的早期笺纸制作工艺研究[D]. 王珊.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2)
  • [8]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9]中国近现代考古教育史初步研究[D]. 陈彩彩. 河南大学, 2017(05)
  • [10]中国近现代文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李瑾. 西北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再谈现代文物鉴定的理论与方法——兼论现代文物鉴定所需的知识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