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处理中学《语文读本》(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霞[1](2021)在《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散文选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门清[2](2021)在《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作家作品选编情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蓬[3](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赵宗梅[4](2020)在《民国时期开明书店国文教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明书店成立于1926年,至1953年与青年出版社合并为中国青年出版社,存续时间不过短短27年,却在中小学国文教材出版领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且对当今语文教育仍有影响深远的成就。究其原因,与开明书店拥有一群既为文学家、又为教育家且皆有中小学语文教育经验的精英人才分不开。支撑起开明书店国文教材繁荣局面的中坚力量首推夏丏尊和叶圣陶,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开明系列教材在民国时期的异军突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毋庸置疑,开明书店出版的系列中小学教材,是应时代需要而推出的典范作品。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系列教材,并未把迎合课程标准要求作为基本立足点,而是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以提升学生实际语言运用水平为目标,在教科书编辑、教育理论引导,以及教材的选文安排、知识点导入和课后题设置等环节,形成了一个有机系统,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较完善的语文素养。在小学阶段,注重识字教育和阅读兴趣,因此开明书店小学阶段国语教材的选文偏重日常应用和口语化,以最大限度贴近儿童喜闻乐见的生活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国文教材则在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尤重读写两级;高中国文教材在提升学生文言和语体素养方面都有了实质性进展。而理论类阅读和写作教材的大量涌现,则更清晰地体现出开明人关心学生成长,力图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良苦用心。从历时的角度看,开明书店出版的系列教材编写经历了注重生活应用和儿童心理、养成身心诸能力和侧重文章解读三个阶段,直到今天仍然值得语文教育研究者关注和借鉴。
苗顺芳[5](2020)在《《孔乙己》教学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所着的一篇经典的短篇小说,自1922年以来就作为小说的典范被编入不同时期的语文教材之中,在1986年被确定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基本篇目,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全篇不足3000字,体制精巧,思想深邃,其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语言的描写和形象的刻画都是值得深入推敲和品味的。本论文试以《孔乙己》教学史为研究的切入点,从三个时期对《孔乙己》教学史及解读现状进行纵向梳理和归纳,即《孔乙己》相对自由期的解读(1922年-1949年),对文本的解读较自由,与文本的文学性解读较为贴近;《孔乙己》曲折行进期的解读(1950年-1976年),对文本的解读受政治使命的制约;《孔乙己》多样化的解读(1977年至今),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以及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注重对文本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开放化解读。同时还对每一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编撰及《孔乙己》在该时期语文教材中的收录概况进行分析,整理《孔乙己》在不同时期的文学解读、教学解读及教学价值的确定,横向参照教参书、课堂教学中对《孔乙己》的解读及典型的教学案例三个视域,对《孔乙己》的接受情况进行梳理,分析不同视角下《孔乙己》教学与解读的倾向性。《孔乙己》的文学解读主要包括文学界诸多学者对文本的自由解读,透过文学解读的视角来剖析文本的深刻内涵,并探究文学解读对教学解读产生的影响;梳理教参书对《孔乙己》的解读,是明晰教材编写者对文本的解读是如何渗透到课堂教学解读之中的;课堂教学中对《孔乙己》的解读主要是透过教师的视野,以教学案例的设计和课堂实录为载体来了解《孔乙己》在课堂中的教学接受情况。据此,本论文以不同时期的教材、教参书、经典的教学案例及诸多学者对《孔乙己》的解读为研究的出发点,运用文献分析法、教材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旨在梳理和分析《孔乙己》自编入教材近百年来的教学价值的定位与变迁,明晰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接受情况,探索和归纳《孔乙己》自民国至今的文学解读、教学解读和课堂接受中所存在的一些解读泛化以及个性化解读缺失等共性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同类的小说教学提供合理的借鉴和启示。
李梦菲[6](2020)在《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整本书阅读是当今语文教改的一个重要趋势,在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语文思维审美能力和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语文学习中的价值和意义非比寻常。针对当前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积极投入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规律并积累经验,力求填补空白,推进相关理论和实践的进步。整本书阅读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不言而喻,但在具体实践中依旧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纵观当下语文阅读的现状,普遍存在阅读方式较为单一传统、阅读引导略失人文情怀、文本解读稍显空洞无容等诸多痛点,加之整本书阅读的实践存在诸多盲点,即使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新课题都难免会感到有压力,对于如何开展高水平的课堂实践更是缺乏切实可行的方案。其次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生的阅读问题也不容乐观,存在阅读态度显功利、阅读目标较模糊、阅读兴趣难激发等问题。诚然问题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教师方面,教学理念囿于定势思维、课程规划困于口头要求、专业素养停于浅肤状态;学生方面,未能有效处理好课程设计、学情状态、版本选择与自身之间的矛盾。为解决以上问题,立足立体化阅读的时代背景,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的新型教学方式,依据现代传播理论与教学实践政策,借鉴名家演播版的特点对整本书阅读主题活动进行了设计。首先在文本内容上,通过制定弹性任务、推荐阅读方法、开展导读课程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其次根据读本音频功能,设计诵读方案、组织配读活动、搭建品读平台等专题教学推进阅读方式的改变。最后在鉴赏方面,通过研读人物形象、缕清故事情节、探讨主题思想等板块设计提升文本赏析能力。做到从兴趣阅读深入到有效阅读最后升华到深度阅读,提升受教学生的阅读兴趣及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对研究对象和教学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探讨,并由此形成了一定教学成果,总结为以下几方面:如何处理整本书阅读和教学评价问题;整本书阅读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整本书阅读与学生个性化阅读问题;整本书阅读与语文素养培育问题等。
田雪[7](2020)在《《出师表》教学史研究》文中指出《出师表》自成文以后,因其文章语言平实简要、内容雅正透彻、情感诚挚动人,古代重要的文集选本常有收录,如《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等等,流传于世已久,世人多加推崇。民国至今,自1912年刘法曾、姚汉章的《中华中学国文教科书》将《出师表》收录之后,前后共有将近30本教科书对其选录。本研究以时间为维度,对《出师表》在中国古代和民国至今两个阶段的文学阅读和教学接受情况进行简要梳理和归纳总结,整理《出师表》一文的教学史发展历程。在中国古代,由于年代较为久远,主要以文献搜集的方式对《出师表》的文体研究、主题研究、写作方法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古文观止》等文学选集在古代的家塾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探寻《出师表》在书中的收录缘由和教学解读状况就显得尤为必要。中国古代对于文章的解读多是从文本的内容出发,目的在于让学生进行模仿训练,因此这一阶段文学解读较多,教学解读较少。民国至今以来,又以新中国的成立为时间界点,细分为1912年至1949年间、1950年至今两个时期观察这一阶段中《出师表》教学史的微观变化。这两个时期中课程标准几经更迭,教科书版本众多,不同的教科书在收录过程中对文本的教学处理各有侧重。本研究重点选取民国时期二十余本、建国以后以人教社为代表的七本教材,对比教科书中选文情况、助学系统的变化,从而直观地呈现教学目标设置和教学重难点的选择的演变过程。通过全国报刊索引等数据库,笔者还收集了一些不同时期的教学反馈和教学案例作为参考,补充史实,详细探讨《出师表》一文在不同时期的教学风貌。古代应用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出师表》在题材上归属于表体,但是文章本身具有极强的抒情功能,具有情理交融的艺术特征。在教学转化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情感内核和固有的文体特征,引导学生获得审美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适时开展读写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张萌[8](2020)在《高中语文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与反思》文中研究说明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模式,旨在通过群文的方式来进行语文阅读教学。通过议题的选择与多文本的建构,让学生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力求实现阅读力、理解力、思维力、表达力的协同发展,为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高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保驾护航。本文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选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人物的悲剧意义”议题的探讨,力求让学生在感受人物形象、品味多彩语言的同时,实现对小说主题的真正理解和深入解读。本选题将群文阅读应用于“小人物的悲剧意义”阅读教学实践之中,是因为人物描写和主题探究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比重,而且在各种文体,如诗歌、散文、戏剧中也多有涉及,因此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本文通过群文的阅读模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下的悲剧色彩,将“一个人”作为“一群人”的代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小说主旨,明确群文阅读目的。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表达与鉴赏”、“审美与创造”的重要意义,以避免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与写作。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选题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一章在对群文阅读进行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群文阅读在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符合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时可以弥补传统小说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可行性主要体现在符合高中生认知发展特点,符合教材选文的编排特点以及符合教师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型的需要三个方面。第二章主要结合群文阅读开展的各个环节提出部编版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首先是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从拟定议题、选择文本、预设问题三个方面来进行课前准备,以便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接着针对实际教学问题提出群文阅读实施策略,通过多文本自主阅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合作探究达成教学共识,以及通过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笔者根据教学策略进行群文阅读案例设计,举隅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与案例分析,给高中教师提供更多群文阅读的参考案例。第三章以“小人物的悲剧意义”为例,深入研究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过程,并进行课后反思。首先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和教学分析三个角度来确定群文阅读议题、文本选择和问题设计的慎重性,为开展群文阅读提供理论支撑;然后从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和课外参考阅读书目中抽取典型文本进行案例设计,从而熟练掌握群文阅读教学过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最后进行教学反思,归纳出群文阅读在实施过程中易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弊端,且教学设计要立足整体,加强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为以后开展群文阅读总结经验,规避错误。
汪圆[9](2020)在《《故乡》的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鲁迅的小说《故乡》自1921年发表以来,文学界与教育界对其关注热情就从未减退。近百年来文学界对《故乡》的研究经历了由聚焦文本自身的自由化解读到为意识形态制约的政治化解读再到百花齐放的多元化解读过程。与此相对应的是,教育界的《故乡》研究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由此可见,《故乡》可以说是百年来文学解读与教学发展的一个“见证者”。因此,本课题以《故乡》为考察点,梳理历史进程中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具体流变,并做出反思与建议。本课题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故乡》的文学价值与编选情况,具体分析了《故乡》的文学文本价值、入选教材的原因及在各个版本教材中的选录情况,以此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是《故乡》的自由化解读期,分别考察了文学研究与语文教学视域下《故乡》的解读情况,并据此分析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关系。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别为政治化与多元化解读期,并按照相同的思路进行两个方面的论述。最后以《故乡》为基点,探讨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内涵、小说主题思想的读解以及核心教学内容的确定等问题,并分析比较名师的教学案例,总结优点与不足,从而为中学课堂提供有益的借鉴。
廖倩[10](2020)在《中美高中语文读本助读系统的比较研究 ——以《新语文读本》(高中卷)和《美国语文》(4-6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语文读本在学生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语文读本是语文教材的延伸,题材广泛,选文精美,供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与语文学习能力。语文读本课外自读的性质决定了它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选文内容的广泛性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助读系统是语文读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辅助材料指导学生更有效地阅读,汲取广泛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获得愉快的阅读体验,使得学习效果较快提升。因此,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助读系统也成为了一套优秀语文读本的重要衡量标准。本论文从读本的助读系统着手,通过对中美两套语文读本助读系统的比较,探究两者在编排形式、编写理念、内容构成、特点等方面的异同,在保持我国语文读本编写特色的同时,借鉴美国语文读本编写的经验,以期为我国语文读本的编写提供参考。本论文用于对比研究的两套读本为:《新语文读本(高中卷)》(广西教育出版社)和《美国语文(4-6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论文的绪论部分,简要叙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并对语文读本、助读系统等核心概念作了界定。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中美两套语文读本的编排概况。首先介绍了两套语文读本在整体设计上的编排内容,《新语文读本》重视文学素养,《美国语文》重视道德教育;接着介绍了两套语文读本的编排形式,《新语文读本》单元体系设计,兼顾主题和文体,《美国语文》采用的是诗文交替排列的编排形式。论文的第二章是对中美两套语文读本助读系统的编写理念进行对比分析。《新语文读本》助读系统的编写理念是以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重视文学鉴赏,《美国语文》助读系统的编写理念是以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为核心、体现民族意识、重视与其它学科的融合。论文的第三章将两套语文读本的助读系统分为了提示类、注释类、图像类三大类,并就其内容构成分别做了具体的说明,展示了两套读本丰富完备的助读系统,通过对中美两套语文读本助读系统内容构成的分析,从中找出一些差异。论文的第四章归纳了两套语文读本助读系统的特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新语文读本》的助读系统中,背景资料介绍类所占比重较小,而且重点字词注释详细,编者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构建多重对话。而《美国语文》助读系统的特点是背景资料介绍类所占比重较大、生词介绍简明扼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鼓励个性化思考。论文的第五章认为,在对两套语文读本的助读系统进行对比分析之后,思考应该如何完善我国的语文读本,为我国语文读本的编写提出了建议。一是对语文读本编写理念的更新,注重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关注;二是对语文读本助读系统编写内容的丰富,适当补充一些与选文相关的背景资料,设计高质量的练习题,选配丰富多样、关联性强的插图等。
二、如何处理中学《语文读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处理中学《语文读本》(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
三、从“文学”到“文章” |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
一、符合选文标准 |
二、具有教学价值 |
三、文化斗争需要 |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
后记 |
(4)民国时期开明书店国文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开明书店国文教材出版概况 |
三、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 |
四、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 |
五、相关概念界说 |
第一章 注重生活应用和儿童心理的小学国语教材 |
第一节 《开明国语课本》对生活教育的推崇 |
第二节 丰子恺插图的生活化趣味 |
第二章 以养成身心诸能力为宗旨的初中国文教材 |
第一节 思想上兼容并包和与时俱进的初中国文教材 |
第二节 以知识系统为主导的初中国文教材 |
第三章 注重文本解读的初高中国文教材 |
第一节 文白分编且注重文本解读的教材 |
第二节 开明人文言教育观探源 |
第四章 注重读写教学法的理论型教材 |
第一节 《文章讲话》和《阅读与写作》:阅读和写作观的集中体现 |
第二节 《文心》:故事性文本中的读写观念 |
第三节 《文章例话》中的读写观念 |
第四节 《文章作法》:训练类教材开山之作 |
结论 |
附录 开明书店国文教材明细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孔乙己》教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孔乙己》相对自由期的解读(1922年-1949年) |
第一节 《孔乙己》入选语文教材概况 |
一、该时期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编撰及要求 |
二、《孔乙己》在语文教材中的收录概况 |
第二节 《孔乙己》的解读 |
一、文学解读 |
二、教学解读及教学价值的确定 |
第二章 《孔乙己》曲折行进期的解读(1950年—1976年) |
第一节 《孔乙己》入选语文教材概况 |
一、该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编撰及要求 |
二、《孔乙己》在语文教材中的收录概况 |
第二节 《孔乙己》的解读 |
一、文学解读 |
二、教学解读及教学价值的确定 |
第三章 《孔乙己》多样化的解读(1977年至今) |
第一节 《孔乙己》入选语文教材概况 |
一、该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编撰及要求 |
二、《孔乙己》在语文教材中的收录概况 |
第二节 《孔乙己》的解读 |
一、文学解读 |
二、教学解读及教学价值的确定 |
三、典型教学案例(见附录) |
第四章 《孔乙己》教学史对现代小说作品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课前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情要求 |
二、深挖背景资料,知人论世解读文本 |
三、根据文体特征,设置教学内容 |
第二节 课中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开展教学活动 |
一、坚持教学解读和文学解读的相互渗透 |
二、在故事情节的剖析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
三、在小说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中关注作者的情感走向 |
第三节 课后温故知新并开展阅读拓展延伸 |
一、引导学生续写故事结尾 |
二、比较阅读同类小说文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于漪老师教学案例 |
附录 B 肖培东老师教学案例 |
附录 C 百年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一览表 |
致谢 |
(6)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1.1 整本书阅读的地位 |
1.1.2 《西游记》的价值 |
1.1.3 名家演播版《西游记》的特点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1.4.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2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1.5 相关内容界定 |
1.5.1 整本书阅读 |
1.5.2 名家演播版《西游记》的特点 |
2.调查方法 |
2.1 拟采用的研究范畴和方法 |
2.1.1 研究范畴 |
2.1.2 研究方法 |
2.2 调查问卷的选取与确立 |
2.2.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2.2.2 调查问卷编制的确立 |
3.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调查的数据分析 |
3.1 教师问卷分析 |
3.1.1 教师问卷客观题统计与分析 |
3.1.2 教师问卷主观题统计与分析 |
3.2 学生问卷分析 |
3.2.1 学生问卷客观题统计与分析 |
3.2.2 学生问卷主观题统计与分析 |
4.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调查探讨 |
4.1 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反映出来的问题 |
4.1.1 教师阅读教学方面存在不足 |
4.1.2 学生阅读学习方面存在不足 |
4.2 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问题形成的原因 |
4.2.1 教师层面 |
4.2.2 学生层面 |
5.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
5.1 文本:阅读会——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
5.1.1 制定弹性任务,明确阅读目标 |
5.1.2 推荐阅读方法,促进阅读效果 |
5.1.3 开展导读课程,奠定阅读基础 |
5.2 声音:朗读者——革新阅读教学方式 |
5.2.1 设计诵读方案,培养阅读习惯 |
5.2.2 组织配读活动,塑造阅读体验 |
5.2.3 搭建品读平台,拓宽阅读途径 |
5.3 鉴赏:解读说——提升文本赏析能力 |
5.3.1 填写“身份证”,绘制“朋友圈” |
5.3.2 整合思维导图,启迪剧本创作 |
5.3.3 突破辩论难点,探究分层教学 |
6.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总结 |
6.1 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思考 |
6.1.1 整本书阅读与教学评价问题 |
6.1.2 整本书阅读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
6.1.3 整本书阅读与学生个性阅读问题 |
6.1.4 整本书阅读与语文素养问题 |
6.2 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价值 |
6.2.1 教育:用力处,细无声 |
6.2.2 教研:有所得,有所获 |
6.2.3 教学:新高度,新体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出师表》教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一)《出师表》阅读史研究 |
(二)《出师表》文学解读研究 |
(三)《出师表》教学解读研究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古代文人对《出师表》的阅读和接受 |
第一节 文学方面的阅读和接受 |
一、《出师表》的文体研究 |
二、《出师表》的主题研究 |
三、《出师表》的写作手法研究 |
第二节 教学方面的阅读和接受 |
一、《昭明文选》对《出师表》的收录 |
二、《古文辞类纂》对《出师表》的收录 |
三、《古文观止》对《出师表》的收录 |
第二章 《出师表》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接受(1912-2019) |
第一节 《出师表》在1912-1949年间的教学接受 |
一、《出师表》入选教材选文情况比较 |
二、教材中助学系统的比较 |
三、中学师生的阅读接受情况 |
四、1912——1949年间的课程标准变化对教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出师表》在1950-2019年间的教学接受 |
一、《出师表》入选教材选文情况比较 |
二、教材中助学系统的比较 |
三、1950——2019年间课程标准变化对教学的影响 |
四、教学案例的分析 |
第三章 《出师表》教学史研究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关注情感内核,提升语文素养 |
一、情感教学,审美熏陶 |
二、以学定教,提升素养 |
第二节 明确文体特征,合理组织教学 |
一、关注文体,回归文本 |
二、文体对比,多向延伸 |
三、目标合理,重点突出 |
第三节 品味语言特色,开展读写训练 |
一、朗读教学,品味语言 |
二、读写结合,提高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高中语文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群文阅读相关概念界定及实施依据 |
第一节 群文阅读相关概念界定 |
一、一个议题 |
二、多个文本 |
三、集体建构 |
第二节 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 |
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
三、弥补传统小说阅读教学问题的要求 |
第三节 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 |
一、符合高中生认知发展特点 |
二、符合教材选文编排特点 |
三、符合教师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化的需要 |
第二章 基于部编版教材的高中小说群文阅读实施策略 |
第一节 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准备 |
一、拟定议题 |
二、选择文本 |
三、预设问题 |
第二节 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实施路径 |
一、以多文本自主阅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
二、以合作探究达成文本共识 |
三、以读促写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
第三节 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举隅 |
一、由知人论世悟小说主旨 |
二、由人物出场定形象特征 |
三、由群文阅读教学方式进行整本书阅读 |
第三章 “小人物的悲剧意义”群文阅读教学示例与反思 |
第一节 “小人物的悲剧意义”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
一、基于学情分析的议题建构 |
二、基于教材分析的文本选择 |
三、基于教学分析的问题预设 |
第二节 “小人物的悲剧意义”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一、课前安排 |
二、教学流程 |
第三节 “小人物的悲剧意义”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
一、群文阅读是有一定“门槛”的教学 |
二、群文阅读要立足整体,加强文本之间的互文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故乡》的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故乡》的文学价值与编选情况 |
第一节 《故乡》的文学文本价值分析 |
一、确立现代国民性审视主题 |
二、乡土小说写实空间的延展 |
三、文本互涉下还乡模式的百年书写 |
第二节 《故乡》入选教材的原因与编选情况 |
一、《故乡》入选教材的原因 |
二、《故乡》的选录情况 |
第二章 《故乡》的自由化解读期 |
第一节 文学研究视域下的《故乡》 |
一、多个派别的共同赞誉 |
二、关于结尾的争议 |
第二节 语文教学视域下的《故乡》 |
一、现实意识的彰显与传达 |
二、训练意识非显着化 |
第三节 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关系 |
一、教学解读对文学解读的吸纳 |
二、自由取向下的同步发展 |
第三章 《故乡》的政治化解读期 |
第一节 文学研究视域下的《故乡》 |
一、鲁迅战斗者形象的树立 |
二、三位一体化的主题分析 |
三、情感分明的人物解读 |
第二节 语文教学视域下的《故乡》 |
一、教学模式的机械化 |
二、编排意图的单一化 |
三、语文工具性特点突出 |
第三节 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关系 |
一、政治取向下的同质发展 |
二、政治取向下的共同迷失 |
第四章 《故乡》的多元化解读期 |
第一节 文学研究视域下的《故乡》 |
一、叙事艺术的开掘 |
二、主题的多元解读 |
三、人物解读角度多样化 |
第二节 语文教学视域下的《故乡》 |
一、文体意识的强化 |
二、编排意图的多元化 |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渗透 |
第三节 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关系 |
一、多元取向下的不同解读 |
二、教学解读对文学解读的吸纳 |
第五章 《故乡》解读反思与教学案例比较研究 |
第一节 《故乡》的解读反思 |
一、把握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内涵 |
二、贴近现实人生进行主题读解 |
三、关注小说核心教学内容的确定 |
第二节 《故乡》教学案例比较研究 |
一、教学案例的呈现 |
二、教学案例的异同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美高中语文读本助读系统的比较研究 ——以《新语文读本》(高中卷)和《美国语文》(4-6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六、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中美两套语文读本的编排概况 |
第一节 中美两套语文读本的编排内容 |
一、《新语文读本》重视文学素养 |
二、《美国语文》重视道德教育 |
第二节 中美两套语文读本的编排形式 |
一、《新语文读本》兼顾主题和文体 |
二、《美国语文》诗文交替排列 |
本章小结: 对两套读本编排内容和形式的比较 |
第二章 中美两套语文读本助读系统的编写理念 |
第一节 《新语文读本》助读系统的编写理念 |
一、以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为核心 |
二、体现人文关怀 |
三、重视文学鉴赏 |
第二节 《美国语文》助读系统的编写理念 |
一、以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为核心 |
二、体现民族意识 |
三、重视与其它学科的融合 |
本章小结: 对两套读本助读系统编写理念的比较 |
第三章 中美两套语文读本助读系统的内容构成 |
第一节 《新语文读本》助读系统的内容构成 |
一、提示类 |
二、注释类 |
三、图像类 |
第二节 《美国语文》助读系统的内容构成 |
一、提示类 |
二、注释类 |
三、图像类 |
本章小结: 对两套读本助读系统内容构成的比较 |
第四章 中美两套语文读本助读系统的特点 |
第一节 《新语文读本》助读系统的特点 |
一、背景资料介绍类所占比重较小 |
二、重点字词注释详细 |
三、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四、构建多重对话 |
第二节 《美国语文》助读系统的特点 |
一、背景资料介绍类所占比重较大 |
二、生词介绍简明扼要 |
三、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
四、鼓励个性化思考 |
本章小结: 对两套读本助读系统特点的比较 |
第五章 中美两套语文读本助读系统比较分析的启示 |
第一节 对我国语文读本编写理念的启示 |
一、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 |
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 |
三、加强对多元文化的关注 |
第二节 对我国语文读本助读系统编写内容的启示 |
一、适当地补充背景资料 |
二、设置高质量的习题 |
三、选配丰富多样、关联性强的插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如何处理中学《语文读本》(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散文选编研究[D]. 张晓霞. 西南大学, 2021
- [2]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作家作品选编情况研究[D]. 门清. 西南大学, 2021
- [3]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民国时期开明书店国文教材研究[D]. 赵宗梅.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5]《孔乙己》教学史研究[D]. 苗顺芳. 河南大学, 2020(02)
- [6]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 李梦菲.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5)
- [7]《出师表》教学史研究[D]. 田雪. 河南大学, 2020(02)
- [8]高中语文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与反思[D]. 张萌. 河南大学, 2020(02)
- [9]《故乡》的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研究[D]. 汪圆.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中美高中语文读本助读系统的比较研究 ——以《新语文读本》(高中卷)和《美国语文》(4-6册)为例[D]. 廖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