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政坛》是我们的贴心刊物”(论文文献综述)
范稳[1](2021)在《太阳转身》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1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前局长卓世民现在是一个等待死刑判决书的人。他的一生戎马倥偬、身经百战,无论是在战斗的岁月还是和平年代,他就是不断书写传奇的那一类好汉,死神常常都得绕着他走。卓世民曾经设想过倘能死得轰轰烈烈、壮怀激烈,不说像个英雄,至少也不枉为男儿。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将面临这样一种死法。
沈雨洁[2](2021)在《闻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赵晓阳[3](2021)在《宗教和政治的叠合互利:基督教与新生活运动》文中研究表明宋美龄将基督教会作为自己跻身政坛的切入口,在新生活运动初始时即积极邀请基督教会和传教士参与其中,用基督教来应对共产主义的发展,作为重建国民政府统治秩序、消除共产党影响和作用的见证。在忧虑宗教与政治边界的同时,不愿失去机会的基督教会努力与国民政府合作,在江西黎川这个曾经的苏区,建立了受蒋宋资助的"基督教超越共产主义"的实验区,成为新生活运动中"具独立性"的特殊个案。基督教会和国民政府的关系再次密切,宗教与政治呈现出叠合交融的互利局面。通过基督教会和在华传教士等多种渠道的合作推介,宋美龄将自己与中国政治外交和美国宗教达成一体,走上了中国政坛,蒋介石也将基督教与"革命概念"纠缠混合,以东方大国的首位基督徒元首的面貌走进了西方世界的视野。基督教的社会服务与国民政府政治社会活动的渗透叠合,也助力了基督教在中国社会正面形象的提升和传教领域的拓展。
王璐[4](2020)在《中国媒介形态与信息方式的现代化转型(从1840年到2020年)》文中提出从1840年算起至今,中国走过了跨越百余年的跌宕起伏的近代化历程,是中国历史上新旧文化、新旧技术和新旧思想大冲突、大更迭的时代,也是中国漫长发展历史中中华民族最危险也最勇敢的时期。一直以来,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从中国近现代百余年历程中的方方面面对其做出了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可以说,无论是从这个时期中国科学的发展、文学的变革、社会的翻覆、政治的动荡还是制度的更新来讲,它都有太多东西值得挖掘和深思。研究中国历史时之所以把鸦片战争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就在于鸦片战争的残酷硝烟不仅在骤然间打破了当时清王朝庙堂内外的平静,将中国人民的生活引向前所未有的战火,更能够看作是中国近两千年坚固的封建统治壁垒走向坍塌的开始。自1840年之后,战火从沿海地区的零星分布到由南向北的迅速蔓延,与旧中国固有道德和价值观念迥然不同的西方文明随之登陆这片古老而封闭的神秘东方大陆,坚船利炮的无情打击带来了割地赔款的耻辱和旧有制度的颠覆,旧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开始在西方入侵的外部势力影响下被迫倾向现代工业文明,广义上来讲中国的现代化就从这时开始了。中国现代化的历程是极其特殊和复杂的,这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去说明,同时笔者也有意从传播的专业视角出发,挖掘新的研究思路。就新闻传播史在这段时期的书写来说,中国的新闻传播从1840年开始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西方报纸形态的传入和迅速风靡前所未有地改善了旧中国消息闭塞的传播现状,而报纸的发展受到现代党派的形成和逐步成熟的影响,将西方现代报纸的便士报和党报发展历史杂糅于同一时段,呈现出独特的发展状况。以此管窥整个近现代中国传播的状况不难发现,受现代科技的传入和社会发展环境的背景影响,中国媒介形态得以迅速集中地发生转变。这里,本文将试图从传播的角度出发,以宏观的视角梳理1840年至今媒介技术、媒介形态,以及媒介在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信息方式的变革,剖析其所体现的现代化转型实质,以期将传播媒介的发展作为考察中国近现代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独特侧面及缩影,回顾和展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历史长河的壮阔波澜。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探索促成中国媒介形态现代化的主因。可以说,中国媒介形态演进的过程背后最大的推力,就是伴随着世界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明创造的盛行而呈现出的媒介技术的进步。诚然,我国因为当时特殊的被动西化的复杂国情,媒介技术的传入和应用明显滞后于当时西方的发达国家,并且带有模仿性和跟随性。但是,技术的不分国界和进步作用确实在客观上大大推动了中国传播媒介自身形态的更新和信息方式的变革,其意义之深远甚至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中国近代党派的形成、文学的争锋以及商业的发展都对不同媒介形态的转型和普及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说到信息方式,这里有必要对其进行界定和说明。信息方式一词普遍意义上是指美国学者博斯特在《信息方式》一书中所提的人类存在方式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包括信息交流方式、社会结构、话语结构、人类交往方式等多个层面。这一结论是博斯特通过考察电子媒介语言与传统交往方式的差异而归纳得出的。本文借鉴该观点,综合研究需要,将信息方式一词定义为传播内容和人类社会因传播形态改变而发生的相应改变。具体分为两部分,一是传播内容的言语多变性,意识丰富性,内容多样性,二是人类社会运行中呈现的社会规范和交往方式变革,并以此区别于学界已有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或电子媒介对于信息方式一词的各种用法,用以解读随媒介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的媒介内容和不断加强的媒介影响力。第二至四章主要从三个层面来论述中国媒介形态与信息方式的现代化转型:第二章主要论述精英向大众的转型,这个部分着眼于最广大概念上的不同社会群体的大众传播。在宏观的研究视角下,从宏观的文化层面上讲,传统的封建时代的信息传播主体就是社会精英,而主流信息的生产也正是掌握在由社会精英组成的统治者手中。因此这里精英主要指的是社会统治阶层(他们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文化所有权),而本文中在民国之后所涉及的精英概念则偏重于两个部分:权力精英和文化精英(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二者与封建社会相比更具分离的可能性),但是无论从哪个时间节点来看,媒介形态和信息方式的现代化都体现为信息和文化的下移。本章共设三个小节,即以1919年、1949年和1979年为时间节点,将中国近现代的纸质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的发展划归为大众意识的觉醒、大众娱乐的普及和大众参与的扩展三个方面,分别从绝对权威的动摇和大众多数的发声两个方面来阐述。第三章主要论述史书向党报的转型,这个部分专注于权力所有者的信息传播。近代党报的逐渐成型是中国新闻传播史上重要的一环,对于国民党和共产党党报的发展历程及对二者各个方面(起步、发展历程、内容、革新、观点、受众、理念等)的对比可以很好地反映中国近代化的意识形态更迭和各阶段社会冲突,从而展现中国现代化转型的一个重要的层面。本章共设三个小节,主要以1919年和1949年为时间节点来阐述国民党党报时期、国共党报竞争时期和中共党报发展时期三个阶段的党报成型和发展情况。第四章主要论述本土向全球的转型。这个部分将中国媒介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放置在全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量。毋庸置疑,工业文明乃至地理大发现之前的世界是各个半球和国家基本各自为政,互不干扰的关系状态,而之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积累,全球化的进程开始了。交通运输和战争贸易理所当然变成了全球化的助推器,而中国一步步从被动走向主动全球化的过程,正是中国现代化一个重要的研究层面,中国媒介形态与信息方式的现代化转型自然也与这一趋势息息相关。本章共设两个小节,主要以1840年和1979年为时间节点,梳理被迫全球化(包括段时间的过渡期)与主动全球化这样两个相对连续的过程,其内容主要涉及传播全球和全球传播两个不同层面。结语部分,主要总结阐述了以下观点:从1840年至今,以传统农耕文明为背景的中国在封建统治下的旧有统治体系遭到了西方相对先进的工业文明的侵扰和颠覆,中国开始逐步转向现代化。而这种现代化体现在新闻传播领域最直观的就是媒介技术发展促成的新媒介形态的出现和流行,挖掘之下可以看到的则是这种形态变化之后蕴藏的信息方式转变的现实状况。一方面,媒介形态的现代化转型体现在媒介形态突破固有的单一性和封建性而转向现代化媒介形态,另一方面,整个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不可避免地受到媒介信息传播的深刻影响,信息方式的转变恰好体现了媒介形态转变的重要意义,其最突出的三个方面就是从旧有状态下抽离出来,开始转向大众,开始出现党报(党媒),开始融入世界。做这些层面的宏观研究,涵盖面宽而充满趣味和挑战,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新闻传播史很有意义的一环。
吴艳云[5](2019)在《新媒体视域下的工人期刊话语分析 ——以福建省《生活·创造》杂志为例》文中认为话语分析研究是传播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一直以来也都备受研究传统媒体的传播学者青睐。尤其是在报刊的研究问题上,传播学者能将跨学科的思维运用到话语分析中,给传统媒体的研究带来了很多新的启发。本文将从话语研究的视角切入,以福建省《生活·创造》杂志作为地方工人期刊的代表,通过回顾它的历史沿革,把握它的功能定位,并主要借鉴梵·迪克(Van Dijk)的话语分析理论对它的篇章进行研究。笔者通过研究发现,《生活·创造》杂志具有十分明显的工人话语特征,并通过进一步分析工人话语形成的原因和探讨工人话语发挥的社会实践功能,来感受工人杂志话语的阈限。另外,本文对《生活·创造》作为传统纸质媒体在新媒体时代遭遇的生存困境进行了思考,肯定了它为适应新的传媒环境做出的努力,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该杂志自身的优势,对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朱庆梅[6](2017)在《国民党系三大出版社的新文学出版(1930-1937)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1930-1937年间国民党系统的三大出版社——汗血书店、拔提书店、正中书局的新文学出版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是通过对其出版物(图书和期刊)的解读、分析,来梳理其在政治、文化、文学等方面的主导性的出版倾向,厘清其新文学类出版物的主要特点,其上所载的新文学类作品的主要类型和其价值高低。论文的主旨在于厘清国民党系主要出版社在从事新文学活动方面的基本面目和成绩得失,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论文力图弥补现代文学研究中关于此部分的空白,试图从国民党系出版社的新文学出版物中发掘出一些有价值或有特色的新文学品种或作家、作品,考察国民党系出版社的新文学活动与当时的文学思潮、政治思潮,与国民党的政治立场、文化立场和文艺政策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评价国民党系出版社在新文学出版领域的成败得失。本文发现这三家出版社的新文学出版活动具有复杂的性质和背景,其新文学出版物的品类也比较多样,不能一概而论。首先,这几家出版社都忠实地践行了国民党当权派的政治和文化立场,大搞党化宣传和党化教育。如配合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而出版了相关的新文学书籍,又如在反共文学(所谓“剿匪文学”)和反左翼文化与文学(如反普罗文学)的出版方面也不遗余力。其次,其在反对幽默休闲文学,鼓吹民族主义文艺和出版抗日反帝题材的文学作品方面颇有成绩,对三十年代的民族主义文艺思潮具有显着的推动之功。在国家危亡,民族亟待振奋的时候,上述的政治立场和文艺主张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也具有积极意义。当然,其所鼓吹和支持的民族主义文艺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其中既有出于为国民党的独裁专政统治服务而妄图以民族主义的口号遮蔽和代替左翼的阶级主义的党化文艺,也有由大量作家所创作的不代表国民党政权立场的纯粹爱国主义性质的新文学作品。最后,国民党系出版社的新文学类出版品中还包括学术建设性质的新文学理论批评、翻译及反映青年的苦闷和理想、爱情与生活等内容的人生文学,和大量关注民生疾苦和描写社会黑暗的作品。这类“社会问题文学”和“民生文学”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最能代表国民党系出版社在新文学出版方面的成绩和贡献。
董伟岩[7](2016)在《传播学视域下的《孽海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孽海花》从出版之日起,学界就未中断对其进行研究。百余年来,学界对《孽海花》的研究已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纵向走向横向。本文试图运用传播学中的“拉斯韦尔模式”,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研究《孽海花》。第一章是《孽海花》的传播主体。曾朴是《孽海花》的作者,也是《孽海花》的传播主体。曾朴早年间的生活经历使他远离官场投身实业,相继创作《孽海花》、开办书店、主办杂志。曾朴已不同于中国古代传统士人,他自青年时代便有革命情怀,厌恶科举制度。曾朴一生都致力于研究法国文学,他与法国文学的联系可分成两个阶段:一是在同文馆特班学习法文;二是在陈季同的启蒙下从事法国文学研究与翻译。前一阶段的经历使曾朴具备了阅读法文的基础,后一阶段的经历使他真正进入了法国文学研究与翻译的领域。《孽海花》中的域外书写是曾朴对域外想象的集中呈现。曾朴之所以能够描绘出一个多彩的域外世界,既缘于他多年对法国文学的深入研究,也缘于他多年在上海的生活工作经历,然而曾朴对域外的书写最终沦为本土化书写。第二章是《孽海花》的传播内容。《孽海花》刻画了一大批士人形象,这些士人在人格方面展现出双重性:一方面,深谙“四书五经”的官僚们在科举取士制度的影响下,难以用其所学处理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贪图享乐观念的驱动下,他们变得功利虚荣;另一方面,受“西学东渐”影响,他们力求变法维新,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和旧有的生产模式,希望国家强盛。晚清之际,作为古代吏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谏官制度在走向末路的历史趋势下和载有西方文明的坚船利炮的轰击下产生畸变,“卖直”凸显。《孽海花》中靠“卖直”博得声望和美名的士人不在少数。《孽海花》还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晚清社会产生的新女性。以傅彩云为代表的新女性受西方女权理论的影响,开始具有争取自身正当权益的意识,并且敢于挑战男权社会。可是新女性也面临困境,晚清女性解放运动的对象虽为女性,可男性掌握主导权,女性处于“被动”地位;“新女性”这一称谓在一些晚清小说中也带有贬义色彩。第三章是《孽海花》的传播媒介和传播受众。《孽海花》主要通过小说林社、《小说林》月刊、真美善书店、《真美善》杂志进行传播,它们是《孽海花》的传播媒介。曾朴的文学活动集中在“小说林社时期”和“真美善书店”时期。《孽海花》的读者群为士大夫、学生和市民。这三类阅读群体构成了《孽海花》的读者队伍,其中士大夫是主力军、学生是生力军、市民是后备军。第四章是《孽海花》的传播效果。《孽海花》的传播效果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在微观层面,《孽海花》成书之后,有关《孽海花》的仿作、续作和同类型作品相继问世;在宏观层面,《孽海花》展现出晚清士人的群像、光怪陆离的域外世界以及清政府的外交活动,呈现出晚清社会环境和政治生态,使读者通过作品形成了对晚清社会、历史的认知。
曾小榕[8](2015)在《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闽侯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战略任务,提出党领导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和主张。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其治理是中国社会治理的难点重点所在。各级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代表者。特别是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民依法直接选举产生,其代表职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其在社会治理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且可大有作为。但纵观对中国农村社会治理的研究中,没有明确的、系统研究过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问题。所以本文着眼人大代表制度的优越性,把握县乡基层人大代表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结合点,阐释县乡人大代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研究拓展一个新视野,也为农村社会治理提供实践意义。但本文对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应该注意和把握好的原则问题还需深入探讨。本论文主要研究方法:一是用文献资料索引、理论分析等对理论部分进行研究;二是实地调研、入户访谈、个别访谈等实证方法,了解县乡人大代表参与闽侯县农村社会治理的现状,以把握基层人大代表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结合点;三是将公共管理学与相关学科如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和经济学等有机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探析。
郭淑文[9](2015)在《民国时期陈英士英雄叙述研究》文中提出陈英士是活跃于清末民初政坛的重要人物,以沪军都督之名蜚声沪上。他在生前饱受争议之苦,死后却安享殊荣,成为国民党推崇备至的革命元勋。民国时期的陈英士叙述由各种势力共同叙写,夹杂于中的政治利益与私人情感,犹如足上的镣铐、头顶的光环,模糊了历史的真实。易世则恩怨绝而公论斯彰,隔着遥远的时空距离和情感距离,重新回顾民国时期的陈英士叙述,或可还原历史的本真,重新认识这位颇具争议的革命烈士。民国初年,涵盖了辛亥革命及南京临时政府、北京政府统治时期,这是一个社会格局极剧变化、政治权力频频交易的时期,亦是一个民智开启、舆论驳杂的年代。政客党人、娱乐小报及普通民众共同参与建构起虚实混杂、毁誉交参的多元叙述格局。陈英士叙述最早现于晚清,描绘出一名“锋芒初露”的党人形象。辛亥革命之后,陈英士以非常手段和杨梅都督之名声名鹊起,其任职进退更关乎全国政局,叙述也围绕这三个焦点展开。陈英士被刺后,叙述的重点有所转移,出于反对袁世凯帝制的需要,他被民党树立为共和旗帜。尽管赞誉之声响彻一时,但此时的叙述依旧是多元的,北京政府以中肯的评价拒绝了民党的国葬请求。陈英士归葬湖州以后,军阀混战不已,局势持续动荡。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国民党势力不断增强,孙中山、蒋介石的权威也相继被树立起来。新权力的形成和新权威的产生垄断了陈英士叙述的话语权。孙中山凭借自身话语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从知识理论的角度给予陈英士“吾党唯一柱石”的崇高定位,奠定了国民党的叙述基调。蒋介石以作陈烈士“第二化身”为口号,凭借国家政权优势,牢牢掌控话语权,确立了国民党正统叙述的要点。由此,陈英士被提升至仅次于孙中山的位置,其革命功绩被纳入国民党正统革命史的叙述体系,其个人精神被统归于国民党的价值体系。由权力与知识的结盟而产生的话语权力,刚柔相济,使民众更容易相信其合法性,从而在全国范围内确立起陈英士崇高的英雄地位。国民党官方叙述的有效传播仰赖于严整的制度设计和系统性的党化教育。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制度设计中,公共性的时间、空间和仪式都成为可供规范的政治资源,叙述借此得到展演,创造出国家规范下的典型英雄。陈英士叙述是国民党正统革命史叙述的组成部分,以党化教育为指向,国民政府积极构筑起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体系:社会教育的目的在尽可能多的把社会团体和普通民众纳入叙述体系,故以出版党史专着、先烈丛书,进行革命资料展览为主要传播方式;学校教育更具操作性,陈英士叙述不仅被纳入学校教育的时间空间领域,还深入到基本的课程设计之中。叙述的目的在“追述往昔,勉励来者”,陈英士英雄叙述的文本具有相似的行文特征,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缅怀过去的史事建构、直指当下的政治表达、面向未来的品格塑造。官方的陈英士叙述有着鲜明的政治实用性,它不仅是国民党对内推行独裁统治的理论依据、还是进行党外政治攻讦的舆论工具,甚至成为了坚持民族抗争的伟大旗帜。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官方叙述的强力推行之下,民间的多元叙述并未完全断绝,而是潜存着来自地方、私人以及其他党派的多元声音。这些叙述各具特色、变化不断,或迎合官方叙述,争取革命资源;或为构造轶事,博取众人关注;或作政治宣传,展开舆论攻势。囿于身份地位、写作动机、情感以及认识深度问题,一些叙述的真实性还有待商榷,但作为官方叙述的补充,这些叙述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极大地丰富了陈英士的不同面相。本文从叙述的角度出发,以陈英士为研究对象,对民国时期的陈英士叙述进行了纵向梳理和横向分析,综合再现了整个民国时期陈英士叙述的特点与变化。在梳理中,展现了陈英士叙述在官方与民间、中央与地方、一元与多元叙述的互动博弈,从而揭示了历史记忆、威权政治与历史叙述间的复杂纠葛。
曾艳梅[10](2014)在《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视域下的布什主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布什主义”是美国21世纪第一位总统乔治·w·布什在其第一个任期内对美国大战略的探索和实践,具有浓厚的帝国主义色彩。本文尝试以美国大战略为研究视角,主要研究了布什主义的形成因素、核心内涵、全面实践以及历史影响等内容。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缘起与意义;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状况;文章的框架、写作方法、重难点和力图创新之处等内容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从美国大战略相关概念入手,介绍了美国大战略的历史演进过程,剖析了其与布什主义之间的关系。布什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安全战略,是美国大战略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组成部分,是在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进行探索基础上的一种实践。第二章阐述了布什主义的形成因素。布什主义的物质基础是美国雄厚的国家综合实力和强大无比的军事实力;思想基础是国家安全战略理论和新保守主义思潮;它还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布什总统个人因素的烙印;“9·11”事件是“催化剂”,最终促使布什主义成型并出台。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布什主义的核心内涵。作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布什主义包含反恐(近期)和称霸(中长期)两大战略,由反恐、先发制人及单边主义三个核心要素组成。这三个核心要素的内在联系如下:“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的重点是反恐、遏制“无赖国家”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了实现这种目的,就必须采用先发制人或预防性战争的军事手段;这个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连接途径就是单边主义对外政策行为。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布什主义的实践情况。本章分两个阶段探讨了布什在其两届执政期内对美国大战略的思考和实践。第一阶段从“9·11事件”发生到布什政府第一任期结束,关键词是“反恐”、“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代表性事件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其中伊拉克战争是对布什主义的全面实践。第二阶段主要介绍布什政府在第二任期内,针对前一阶段实施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问题进行调整、修补和“善后”,被学界称为“新布什主义”。第五章主要从美国大战略视角出发审视、剖评析布什主义,并对其历史遗产和历史影响作出评价。布什主义是一种野心勃勃、充满冒险因素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纲领,它的实质是后冷战时期新时代背景下的帝国战略,对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它自身存在的若干缺陷及其面临的种种限制决定了它有限的生命力。结语部分,对正文的观点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人民政坛》是我们的贴心刊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民政坛》是我们的贴心刊物”(论文提纲范文)
(1)太阳转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1 |
2 |
3 |
4 |
第二章 |
5 |
6 |
7 |
8 |
第三章 |
9 |
10 |
11 |
12 |
第四章 |
13 |
14 |
15 |
16 |
第五章 |
17 |
18 |
19 |
20 |
第六章 |
21 |
22 |
23 |
24 |
第七章 |
25 |
26 |
27 |
28 |
第八章 |
29 |
30 |
31 |
32 |
第九章 |
33 |
34 |
35 |
36 |
(3)宗教和政治的叠合互利:基督教与新生活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 教会:跻身政坛的切入口 |
二 “用基督教超越共产主义”:黎川实验区的选择考量 |
三 异常和寻常:黎川实验区的初始与终结 |
四 宗教与政治的叠合互利 |
(4)中国媒介形态与信息方式的现代化转型(从1840年到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缘起与价值 |
2 研究综述 |
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近现代中国媒介形态与信息方式转型的推力 |
1.1 媒介技术的发展 |
1.2 社会环境的要求 |
第二章 “诸神的陨落”——从精英向大众转型 |
2.1 报刊与大众觉醒 |
2.1.1 刊物大发展 |
2.1.2 报纸兴起 |
2.1.3 中国现代意义的报刊特点 |
2.2 电影与大众娱乐 |
2.3 网络与大众参与 |
第三章 “权力的博弈”——从史书向党报转型 |
3.1 党派纷纭,党报争锋 |
3.1.1 党的报刊 |
3.1.2 国共党报争锋 |
3.1.3 无线电广播的使用 |
3.2 中国共产党党媒建设与发展 |
第四章 “世界的狂欢”——从本土向全球转型 |
4.1 被动全球化(1840——1979年) |
4.2 主动全球化(1979年至今) |
4.2.1 互联网打破僵局 |
4.2.2 全球传播是“球土化”理论与戏剧理论的加法展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媒体视域下的工人期刊话语分析 ——以福建省《生活·创造》杂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样本选择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话语分析 |
第一节 话语的概念 |
第二节 话语分析的范式 |
第三节 杂志的话语分析 |
第二章 《生活·创造》杂志的话语分析 |
第一节 《生活·创造》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生活·创造》的类新闻话语 |
第三节 《生活·创造》的非新闻话语 |
第三章 从《生活·创造》看行业杂志话语的阈限 |
第一节 工人杂志的整体话语特征 |
第二节 《生活·创造》话语的优势 |
第三节 《生活·创造》传播的有限性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下的《生活·创造》杂志 |
第一节 杂志内容的“多元价值诉求” |
第二节 内容展示平台的融媒体趋势 |
第三节 《生活·创造》的未来探索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国民党系三大出版社的新文学出版(1930-1937)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抗战前国民党系三大出版社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目的 |
第一章 拔提书店的新文学出版活动 |
第一节“戏剧丛书”等新文学图书出版 |
第二节 《流露月刊》《创作月刊》《青春月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汗血书店的新文学出版活动 |
第一节 《汗血月刊》《汗血周刊》 |
第二节 《民族文艺》《国民文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正中书局的新文学出版活动 |
第一节 《偏见集》等新文学图书出版 |
第二节 《读书顾问季刊》《教与学》月刊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7)传播学视域下的《孽海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理论意义 |
第一章 《孽海花》的传播主体 |
第一节 曾朴与《孽海花》 |
一、由旧入新的生活经历 |
二、创作《孽海花》的缘由 |
三、“士”之身份改变 |
第二节 曾朴与法国文学 |
一、在同文馆特班学习法文 |
二、师从陈季同研究法国文学 |
第三节 曾朴对域外的想象来源与书写局限 |
一、曾朴域外想象的来源 |
二、曾朴域外书写的局限 |
第二章 《孽海花》的传播内容 |
第一节 双重性:晚清士人人格的独特呈现 |
一、价值取向的扭曲 |
二、维新革命的内省 |
第二节“卖直”:晚清士人爱国情怀的另类展现 |
一、谏官制度在时空上之异变 |
二、经世致用与科举取士之合流 |
三、小说政治功用性之实践 |
第三节 新女性:晚清社会解放女性的产物 |
一、士人的觉醒和女学的兴起 |
二、女权运动的开展 |
三、傅彩云:新女性的先导 |
四、新女性的困境 |
第三章 《孽海花》的传播媒介和传播受众 |
第一节 《孽海花》的传播媒介 |
一、小说林社与《孽海花》 |
二、真美善书店与《孽海花》 |
第二节 《孽海花》的传播受众 |
一、士大夫:《孽海花》读者队伍的主力军 |
二、学生:《孽海花》读者队伍的生力军 |
三、市民:《孽海花》读者队伍的后备军 |
第四章 《孽海花》的传播效果 |
第一节 微观效果:《孽海花》的仿作、续作与早期研究 |
一、《孽海花》的仿作与续作 |
二、《孽海花》的早期研究 |
第二节 宏观效果:《孽海花》的环境认知效果 |
一、《孽海花》对士人群像的呈现 |
二、《孽海花》对域外世界的呈现 |
三、《孽海花》对外交事件的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闽侯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1.1 在关于“县乡人大代表作用”方面 |
1.2.1.2 在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治理”方面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 |
2.1 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 |
2.1.1 人民代表大会制理论:县乡人大代表参与社会治理的法理基础 |
2.1.2 “善治”理论:县乡人大代表参与社会治理的目标依据 |
2.2 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优势 |
2.2.1 具有政治性优势,能坚持农村社会治理正确的方向 |
2.2.2 具有广泛性优势,能广纳农村社会治理的民智民意 |
2.2.3 具有代表性优势,能维护农村社会治理中农民群众利益 |
2.2.4 具有先进性优势,能汇聚农村社会治理的精英力量 |
2.3 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现实意义 |
2.3.1 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治理是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应有之义 |
2.3.2 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现实体现 |
2.3.3 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治理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闽侯县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现实考察 |
3.1 闽侯县县乡人大代表及其参与农村社会治理概况 |
3.2 闽侯县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主要成绩与经验 |
3.2.1 主要成绩 |
3.2.2 主要经验 |
3.3 闽侯县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 |
3.3.1 代表职责缺位造成农民利益诉求渠道不畅 |
3.3.2 兼职代表的身份难以胜任农村治理主体角色 |
3.3.3 执行力不高影响了人大代表在农村社会治理的应有效应 |
3.3.4 “退居二线”与“荣誉称号”的理解误区阻碍了人大代表角色的发挥 |
3.4 闽侯县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县乡人大代表履职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
3.4.2 县乡人大代表履职的体制机制设计不完善 |
3.4.3 县乡人大代表个人素质与能力的偏差 |
3.4.4 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治理途径的缺乏 |
第4章 县乡人大代表有效参与农村社会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
4.1 营造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社会治理有利的社会环境 |
4.1.1 营造有利的政治环境 |
4.1.2 营造有利的法制环境 |
4.1.3 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
4.2 完善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 |
4.2.1 联系选民机制 |
4.2.2 竞争激励机制 |
4.2.3 监督约束机制 |
4.2.4 保障服务机制 |
4.3 提高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社会治理素质与能力 |
4.3.1 加大培训,增强素质 |
4.3.2 实践磨砺,提高能力 |
4.4 拓展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社会治理有效途径 |
4.4.1 加强调查研究 |
4.4.2 强化执法检查 |
4.4.3 督办代表建议 |
4.4.4 丰富活动载体 |
结论与展望 |
(9)民国时期陈英士英雄叙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综述与创新价值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资料概况 |
第一章 民初毁誉交参的多元叙述 |
第一节 陈英士其人其事 |
一、弃商从戎 |
二、督军沪上 |
三、反袁斗争 |
第二节 多元叙述的展开与焦点 |
一、锋芒初露 |
二、非常手段 |
三、进退浮沉 |
四、杨梅都督 |
第三节 陈英士逝后的叙述 |
一、反袁之共和旗帜 |
二、国葬与否的叙述相争 |
第二章 英雄定位与国民党正统叙述的确立 |
第一节 权威话语对陈英士的定位 |
一、孙中山之推崇: 吾党唯一柱石 |
二、蒋介石之继承: 陈烈士的化身 |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正统叙述的确立 |
一、话语转向: 追念到追崇 |
二、中央至地方: 赞誉及崇拜 |
三、陈英士与众英雄: 突显与淡化 |
第三章 陈英士英雄形象的官方传播 |
第一节 制度化纪念 |
一、纪念日的规范 |
二、纪念仪式的展演 |
三、纪念空间的表达 |
第二节 党化教育 |
一、社会教育 |
二、学校教育 |
第四章 陈英士英雄叙述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一节 英雄叙述的三个维度 |
一、缅怀过去的史事建构 |
二、当下政治理念的表达 |
三、永恒精神的颂扬 |
第二节 英雄叙述的政治功能 |
一、对内独裁的合法性来源 |
二、党外攻讦的工具 |
三、民族抗争的旗帜 |
第五章 陈英士叙述的多元补充 |
第一节 地方性的陈英士叙述 |
一、湖社的乡贤追念 |
二、上海的城市记忆 |
第二节 零散的坊间叙述 |
一、理性反思的私人叙述 |
二、虚实难辨的名人轶事 |
第三节 共产党的叙述 |
一、“国民党左派”陈英士 |
二、“红五月”的叙述缺位 |
三、“反动派”陈英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视域下的布什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
四、本文的重难点和力求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美国大战略演进视角下的布什主义 |
第一节 美国大战略及其历史演变 |
一、美国大战略等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美国大战略的历史演进 |
第二节 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的争鸣与思考 |
一、罗伯特·阿特的八种战略模式 |
二、克里斯托弗·莱恩的四种战略模式 |
三、巴里·波森和安德鲁·罗斯的四种战略模式 |
四、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的地缘战略构想 |
第三节 美国大战略与布什主义 |
一、布什与布什主义 |
二、美国大战略与布什主义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布什主义形成的四大因素 |
第一节 布什主义的物质基础 |
一、雄厚的国家综合实力 |
二、强大无比的军事力量 |
第二节 布什主义的思想基础 |
一、国家安全战略理论 |
二、新保守主义思潮 |
第三节 布什主义的个人因素 |
一、布什总统的个人特点 |
二、布什总统的执政风格 |
第四节 “9·11事件”与布什主义的产生 |
一、“9·11事件”对美国社会的冲击 |
二、“9·11事件”对布什总统的影响 |
三、布什主义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布什主义的核心内涵 |
第一节 布什主义的战略目标:反恐称霸 |
一、布什主义的两大战略目标 |
二、国际恐怖主义与“9·11”以前美国反恐政策的演变 |
三、布什政府的反恐观 |
第二节 布什主义的主要手段:先发制人 |
一、先发制人的历史溯源与合法性考察 |
二、“9·11”事件后先发制人政策的提出 |
第三节 布什主义的行为方式:单边主义 |
一、单边主义的历史渊源 |
二、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 |
三、布什政府单边主义的根源探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布什主义实践的两个阶段 |
第一节 布什主义在反恐战争中全面展开 |
一、初步反应阶段 |
二、战略谋划阶段 |
三、全面实践阶段 |
四、挑战初见端倪 |
第二节 布什主义的调整、修补和“善后”(“新布什主义”) |
一、胜选初期的强势调整 |
二、反恐共识的消解与修补 |
三、布什主义的终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布什主义的历史评析 |
第一节 布什主义的实质 |
一、关于帝国、帝国主义和新帝国论的论述 |
二、布什主义是21世纪的军事帝国主义 |
三、布什主义本质上是美国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主义 |
第二节 布什主义的得失 |
一、布什主义的短期成效 |
二、布什主义的内在矛盾 |
三、布什主义的后果与影响 |
第三节 布什主义的遗产 |
一、布什主义的遗产与奥巴马外交 |
二、布什主义的遗产与中美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致谢 |
四、“《人民政坛》是我们的贴心刊物”(论文参考文献)
- [1]太阳转身[J]. 范稳. 当代, 2021(05)
- [2]闻宥文学研究[D]. 沈雨洁. 上海大学, 2021
- [3]宗教和政治的叠合互利:基督教与新生活运动[J]. 赵晓阳. 史林, 2021(02)
- [4]中国媒介形态与信息方式的现代化转型(从1840年到2020年)[D]. 王璐. 兰州大学, 2020(01)
- [5]新媒体视域下的工人期刊话语分析 ——以福建省《生活·创造》杂志为例[D]. 吴艳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国民党系三大出版社的新文学出版(1930-1937)研究[D]. 朱庆梅. 暨南大学, 2017(04)
- [7]传播学视域下的《孽海花》研究[D]. 董伟岩. 陕西理工学院, 2016(10)
- [8]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闽侯县为例[D]. 曾小榕.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5)
- [9]民国时期陈英士英雄叙述研究[D]. 郭淑文. 南京大学, 2015(06)
- [10]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视域下的布什主义研究[D]. 曾艳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