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小城镇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郭强[1](2021)在《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自2013年以来,陕西省为解决城镇化进程落后、小城镇建设规模、设施简陋、缺乏特色等问题,相继启动了两镇建设活动,陕西省的小城镇建设进程自此开始大幅度推进。数年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在显着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引导各类资源向贫困地区转移,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带动了陕西省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此外,于2016年得到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认可,并将《陕西省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实践》印发推广全国各地。由此,本文选取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其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经验,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首先,本研究对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了分析,梳理出了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的目标体系,结合有关文化旅游名镇的理论研究以及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现状情况,按照两个层面评价的不同特性,分别构建了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对现有小城镇评价方法的梳理与分析,选定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评价计算方法,分别是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加权评分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最后,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为实践对象,从直接建设成效和综合发展成效两方面,展开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成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文化旅游名镇现阶段的建设发展成效展开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在现阶段的确取得了较高的成效,从直接建设成效评价结果分析,文化旅游名镇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备,在地方多元文化传承保护和城镇特色风貌塑造方面也有着较大的提升,但在文旅产业发展和宜居生态打造方面提升相对较少。从综合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分析,多数文化旅游名镇在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方面建设成效相对较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镇特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挖掘利用。但还有部分名镇在产业发展方面还较为滞后,文旅产业综合成效较差,城镇经济水平涨幅较低,还需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文旅产业发展效率。总的来说,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极大的推动了陕西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基本实现了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制定的建设发展目标要求,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分析,对名镇现阶段整体建设发展特征有了宏观把控,为十四五时期陕西省小城镇建设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许入丹[2](2021)在《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开始,基于中央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以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陕西省考虑全省省情,展开了重点示范镇建设,旨在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探索与实践,并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探索经验与提供示范。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相继提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引擎,实现城乡融合成为当前阶段的重点,陕西省针对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战略目标也围绕新的国家要求进行了一定调整,以促进实现城乡融合为当前阶段的核心目标,本质上也是对城乡关系的进一步实践。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城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取得初步阶段性成就,但其实际建设发展成效如何,是否符合相关政策的预定目标,程度如何,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以及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三部分。首先,基于重点示范镇这一特定类型的研究对象,从陕西省相关政策层面梳理出政府的施政目标,即公共政策的预定目标,包括直接建设目标和综合发展目标两大层次,并通过理论研究和目标分解的方式分别对公共政策目标进行学理转译和解译,以明确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核心目标体系,进一步构建出本次评价的评价标准。其次,基于双层次的预定目标导向双层次的评价内容,并围绕公共政策作用于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机理确定评价技术路线,提出从纵向比较和横向对比两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的评价逻辑,展开双层次评价,创新评价模式。接着,从动态增量和静态衡量的要求创新因子形式,同时对相关的指标因子类型进行研究,得到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类评价方法进行比选,选择符合本文研究目的和评价过程的评价方法,最终构建出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综合评价模型。继而,通过对评价所需的各项因子信息的收集、处理、计算,对不同重点示范镇分别展开评价。基于调查分析和综合比较的方式对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城镇多年来建设成效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可以得出不同重点示范镇的建设发展状态,从实践效果进一步反馈到认识论,推导出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表明,从直接建设成效来看,重点示范镇的建设空间格局基本明确,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但各单项系统成效普遍不均衡,政策落实不稳定性高。且各镇总体评价结果指数表明,目前公共政策投入重点示范镇的效能呈现出一定规律,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镇在接受相同的政策投入后建设成效一般更加明显,政策投入的效能更高;从综合发展成效来看,要素集聚、服务品质、生态宜居方面成效较好,但部分镇仍存在“人”“地”集聚不均衡、镇村融合不深、就业效能不高、体制机制改革不充分和城镇建设发展依赖性较大等问题;总体来看,公共政策对城镇建设实施层面的引导效果更明显而镇村协同促进城乡一体的效能还需加强。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反馈,可以检验陕西省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相关公共政策的实施成效,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准确把握当前阶段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特征,为十四五时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陕西省整体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与科学引导。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3](202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认为桂政发[2021]1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4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4月
林玲[4](2021)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桂北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因此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如何在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加强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在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的总结,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和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发现,桂北地区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对于区域发展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同时发现当前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支撑不足、产城协调发展不足、生态保护任务重、民族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彰显,以及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城镇设施薄弱的发展问题。如何应对上述问题,已成为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依据桂北民族地区实际,按照“现状评价—问题分析—政策模拟—对策提出”的思路,结合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系统协调发展、系统障碍因子诊断、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特点和思想,构建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发展度模型—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四位一体”的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同时构建相适应的“质量-协调-障碍-仿真-对策”路径,“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方法体系。最终形成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分析的范式。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考虑常规的经济、社会、环境、旅游产业规模、接待能力的维度之外,还根据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独特性,重点突出了少数民族文化原真性保护维度,为评价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探索因子。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案例地—龙脊镇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客观数据来源于案例地的统计年鉴,主观数据来源于对案例地居民和管理者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原真性保护程度的深入式问卷访谈。指标数据的分类量化获取,使得评价结果更接近客观实际,真实的反映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并且,文章通过考虑系统的动态复杂性,建立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进行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仿真分析,模拟不同政策对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干预效果,形成促进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几点成果:第一,通过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发现:我国旅游小城镇的空间分布和社会发展现状存在显着的地域差异。同时,样本中的大部分区域的旅游小城镇产城协调发展不足和产业支撑不足。广西旅游小城镇“桂北集聚”的分布特征,以及桂北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城协调发展不足的社会发展现状,表明桂北地区旅游小城镇的发展优势和劣势明显,不管对于我国旅游小城镇还是广西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典型性。第二,通过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特性、发展机遇、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支撑不足、产城协调发展不足、生态保护任务重、民族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彰显,以及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城镇设施薄弱的发展问题。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拥有明显的资源和区位发展优势,如何应对以上发展现状,是文章旨在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三,可持续发展是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本质。基于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内涵和目标、作用机理,以及耦合机理分析,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适应的研究方法体系。途径模型是三个部分的有机整体: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协调度、障碍度、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彼此衔接。协调度模型是综合评价模型。协调度在可持续发展度的研究基础上,从系统协调的角度,加入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协调性的考核。从系统内部的耦合程度和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两个角度,科学评价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水平。障碍度模型是建立在综合评价基础上的数学统计模型。运用障碍度模型对指标进行障碍量化,有利于找出影响研究目标发展的关键因素。运用障碍度模型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障碍度量化,找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来调整管理政策。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是政策仿真模型,通过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描述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演化的内在机制,模拟计算统计指标值得分。在此基础上,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政策的有效性和干预效果进行模拟分析,并以此作为提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的重要依据。第四,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和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的基础上,基于“质量-协调-障碍-仿真-对策”路径,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体系。首先,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研究;紧接着,基于评价结果查明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状态;第三,厘清制约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最后,基于以上结果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政策仿真模拟。该方法体系能够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开展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路径。第五,以桂北龙脊镇为例,依托上文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和方法体系,对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对性的对策。1)近年来龙脊镇旅游小城的可持续发展质量指数增长明显,政府对龙脊镇的旅游小城镇发展调控的成效逐渐显现。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正在愈发加强,协调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旅游业发展对小城镇建设的引导作用存在较大波动,作用不够显着等问题。2)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一级障碍因子诊断结构表明:研究期间,龙脊镇的利益相关者对于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在不断的调整,但并未寻求到最佳的调控策略。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二级指标障碍度因子诊断:在整个研究期间二级指标的平均障碍度中,龙脊镇的旅游产业规模和接待能力,以及龙脊镇的资源环境是二级指标的主要障碍因子。二级指标历年的障碍因子障碍度也发生变化。从2013年,障碍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是接待能力、产业规模、经济要素、社会要素、资源环境。2018年该排名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高到低依次是产业规模、资源环境、社会要素、接待能力、经济要素。三级指标障碍度因子。旅游饭店数、旅游接待总人次增长率、网络搜索指数、经济收入多样化指数、旅游从业人员数占从业人员的比重、旅行社数、出行便捷率是历年出现频率最高的障碍度因子。3)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政策模拟仿真实验,仿真步长为1年,仿真时间为2013-2033年,共20年。根据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度因子,以及系统动力模型指标,确定民族文化保护程度、游客数量、收入多样性指数、旅游产业系数、社会服务建设系数作为输出变量,反映龙脊镇发展的调控效果。通过改变模型参数:政府监管系数、旅游节庆拉动系数、旅游宣传系数、旅游产品开发系数,分析模型参数的变动,分析这些变量对输出变量的影响。通过不断模拟、讨论、优化,最后形成促进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和系统间协调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结果显示:增强监管投入和市场推广投入,控制旅游产品开发广度,深挖旅游产品开发深度,能够有效推进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的提升,推进龙脊镇旅游小城镇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以及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第六,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根据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案例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包括:规划引领和顶层设计;创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创新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强化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支撑工作的建;构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以及完善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巩驰[5](2020)在《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住房问题一直是社会和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完善我国现有住房供应体系、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随着国家大规模公共租赁住房陆续建成和入住使用,后期管理工作迫在眉睫,然而,由于公共租赁住房的社会公共福利性质、入住对象的复杂特殊性以及行政管理体系的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公共租赁住房在使用监督管理和物业社区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实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必将成为整个住房保障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中小城镇受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人口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管理机制创新不足等自身条件的制约,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加强对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的研究,有助于实现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多方面研究的梳理,界定了中小城镇的概念和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的内容,实地调研了陕西省3个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现状。基于此,采用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了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4个二级评价指标并确定了指标权重,并以此构建了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将该评价体系应用于陕西省3个县域租赁型保障房后期管理水平的评价实践中,验证该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由分配管理、动态管理、物业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多层次多维度因素共同影响、共同考量的,任何一个环节和因素,都会影响整个后期管理水平,同时还发现后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是动态管理和物业管理。最后,立足于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现实状况,借鉴国内外先进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的经验启示,提出健全体系机制、建设智慧小区、加强物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等对策建议,提升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的水平和居住者的生活幸福感。
沈小美[6](2020)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以丽水市缙云县大洋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从2016年开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在浙江各省市县如火如荼上演,在整治过程中免不了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更好的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及时解决整治中遇到的问题,达到整治效果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对此课题进行研究十分必要,透过问题分析,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出台相应可行的解决对策,让小城镇整治工作不断向好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旨在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大洋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相关实践理论为指导,对小城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概念阐述,以及介绍大洋镇基本情况和环境整治现状、整治中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提出相应可行的整治对策。论文最开始部分是写绪论,对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方法、国内外方面研究综述、创新处以及不足方面等展开;其次是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理论阐述,小城镇环境整治可以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可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可以提升城乡发展质量、还可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再次是分析大洋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现状,力求彰显底蕴特色的整治、力求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的整治、力求推进过程是和谐的整治,解决基础差、资金缺、难度大的问题,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支持,增强环境意识,建立长效机制;最后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要求进行明确及对策分析,可以通过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加强组织领导、整治城镇秩序、加强基层设施配套、营造舆论氛围、注重地方特色培育等方面而努力。通过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研究,可以分析总结出的供他人借鉴的整治经验做法,在今后的整治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人民群众不想见到的场面,比如城镇社会秩序混乱、商贩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多方面,通过整治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
杨角[7](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张延曼[8](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朱浩[9](2020)在《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对于拉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特色小镇有多种类型划分,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是其中一种。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除了壮族,还有瑶族、京族、侗族、苗族、彝族、仫佬族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因而在广西研究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是符合广西区情的。可以说,对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研究是符合时代发展背景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我国的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特色小镇培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2018年8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明确指出了要规范纠偏机制,确保特色小镇的培育数量服从于质量,淘汰变形走样异化的特色小镇,筛选具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典型案例,树立标杆,推动特色小镇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比浙江等东部发达省份,广西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占优势,但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民族地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可以成为广西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基于这样的理论出发点,本文选取了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作为主要的田野考察点,采用田野调查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这些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作为切入点,分析这些地区的特色产业开发现状,对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认清差距,进而探索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简单梳理,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并对特色小镇、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这三个概念进行了解析。第二章介绍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发展的态势,从发展目标和建设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了特色小镇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罗列了当前广西特色小镇的创建数量,印证了广西特色小镇的兴起。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进展和分布特征概括了当前广西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并依据聚居的民族、主导的产业、旅游产业的地位对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进行类型划分,以便认清不同特色小镇的资源特色和产业特色。第三章对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四个典型案例逐个进行了解读,分析这四个建设的建设成效和发展模式,总结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鲜明少数民族特色的优势,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可依托这些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第四章阐述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聚焦,即明确了特色小镇应以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引领新动力培育、打造环境友好型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同时以生态维度、产业维度、创新维度、传承维度作为评价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尺度,指出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生态资源利用不充分,生态保护易受忽视;产品结构相对较单一,产业基础不够完善;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民族文化挖掘不深入,文化传承需要加强。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是因为:地方对特色小镇的理解不透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特色小镇艰涩和存在同质化现象、特色小镇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距离实现“产城融合仍存在差距”。第五章提出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首先,坚持优化服务,政府科学引导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其次,坚持规范发展,五大理念保障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再次,坚持产业立镇,优势产业驱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最后,坚持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支撑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刘小鹂[10](2020)在《浙江省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合作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要使各类城市、小城镇、农村社区发展协调、互促共进,其特征是城乡建设统筹一体,产业发展互动集约,生态环境宜居和谐。浙江省利用块状经济的特点,率先提出特色小镇概念,既是产业转型的新载体,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2016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各地掀起特色小镇建设热潮,截止2018年2月总数已超过2000多个,其中包括国家级特色小镇试点403个和各类省级特色小镇。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一大批影视特色小镇随之崛起,全国各地涌现了包括拍摄基地型、主题公园型、产业链服务型等特色各异的影视小镇。浙江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横店人敢于创新的精神,建成了享誉中外的影视拍摄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中国“规模最宏大、要素最集聚、成本最低廉”的影视产业基地。特色小镇的建设带来了产业、要素、人口的集聚,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很快,但同时也带来管理上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横店镇通过政、企、社合作的方式进行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社会治理,创造了独有的“横店模式”。然而随着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治理内容日益复杂,治理难度不断提高,现有的治理经验不足以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合作治理模式单一,社会参与不足,合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基层政府转变观念,改进管理方法,创新合作模式,完善合作机制,努力实现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本文旨在通过总结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类特色小镇的浙江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发展经验,研究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的合作治理情况,从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合作配合的角度,探索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新思路,完善特色小镇合作治理模式和制度设计,提升特色小镇治理水平和发展质量,促进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其他同类型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治理提供现实参考。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阐述;第二章为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是对文章涉及的概念和理论进行归纳与梳理;第三章为建设概况和治理现状,围绕横店镇这一研究背景,介绍了影视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过程,并对目前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合作治理的现状加以阐述,总结当前合作治理的情况;第四章为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对当前合作治理现状的分析总结,提出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合作治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第五章为对策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阐述提升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合作治理水平的建议:完善政府管理方式,提升合作治理水平;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完善合作治理机制;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加强沟通、对接、合作;培养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综合运用多元治理方法,提高合作治理效能。
二、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小城镇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小城镇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有关文化旅游名镇的相关研究 |
1.2.2 有关小城镇评价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3.1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概况 |
1.3.2 研究对象筛选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目标 |
2.1 研究对象概述 |
2.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梳理 |
2.2.1 目标要求分析 |
2.2.2 考核标准分析 |
2.2.3 奖惩机制分析 |
2.2.4 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 |
2.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解析 |
2.3.1 地域特色彰显要求多元文化传承 |
2.3.2 文旅产业发展要求旅游业态创新 |
2.3.3 居民生活品质要求经济快速增长 |
2.3.4 产业发展效率要求城镇设施完备 |
2.3.5 生态环境宜居要求人居环境优化 |
2.3.6 发展效率保障要求体制机制健全 |
2.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目标体系梳理 |
2.5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的思路与原则 |
3.1.1 评价机制 |
3.1.2 评价原则 |
3.1.3 评价思路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因子选取思路 |
3.2.2 建设发展四态两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3 打造特色富民小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评价模型构建 |
3.3.1 评价方法选取 |
3.3.2 层次分析法 |
3.3.3 多因素综合加权评分法 |
3.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3.5 评价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证 |
4.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处理 |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处理 |
4.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
4.2.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4.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2.3 综合加权评分计算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
4.3.1 构建评价因素集与评语集 |
4.3.2 确立评价指标权重 |
4.3.3 构建隶属度矩阵 |
4.3.4 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 |
4.3.5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4.3.6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分析 |
4.4.1 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 |
4.4.2 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不足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调整政策扶持倾向,逐步发挥城镇示范带动效用 |
5.2.2 完善各项设施建设,强化提升城乡生活服务效能 |
5.2.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产业发展效益稳定提升 |
5.2.4 提升产业带动效能,引导城乡居民就业方式转变 |
5.2.5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保障城乡建设发展高质高效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表一:历年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相关政策文件 |
附表二: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表 |
附表三: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表 |
附表四: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处理表 |
附表五: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隶属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实践项目 |
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2)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概念释义 |
1.2 研究对象选择 |
1.2.1 重点示范镇建设情况 |
1.2.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小城镇相关理论的研究 |
1.3.2 关于城镇评价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陕西省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 |
2.1 城镇概况 |
2.2 相关政策分析与预定目标解读 |
2.2.1 预定目标 |
2.2.2 实施机制 |
2.2.3 考核内容 |
2.2.4 激励机制 |
2.3 政策目标的理论内涵解析 |
2.3.1 空间与人口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2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3 社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4 环境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5 创新制度供给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6 各系统相互作用下的城乡关系 |
2.4 目标体系搭建与评价标准构建 |
2.4.1 构建思路 |
2.4.2 目标体系 |
2.4.3 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 |
3.1 评价机制与评价逻辑 |
3.1.1 评价机制 |
3.1.2 评价逻辑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构成思考 |
3.2.2 指标选取原则 |
3.2.3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
3.2.4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
3.2.5 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
3.3 评价模型构建 |
3.3.1 评价方法选择 |
3.3.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3.3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权系数 |
3.3.4 基于多因素加权综合计分法评价直接建设成效 |
3.3.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综合发展成效 |
3.4 本章小结 |
4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 |
4.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
4.2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
4.2.1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 |
4.2.2 确定因子权系数 |
4.2.3 评价计算与结果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
4.3.1 评价因素 |
4.3.2 评语等级 |
4.3.3 确定因子权系数 |
4.3.4 计算隶属度 |
4.3.5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4.3.6 一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4.3.7 二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4.4 双层次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4.4.1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 |
4.4.2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不足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更新政策扶持机制,统筹安排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 |
5.2.2 统筹镇域镇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
5.2.3 立足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发挥城镇的就业承载作用 |
5.2.4 以人口集聚为核心,深化城镇综合承载和服务效能 |
5.2.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城镇实现高效能治理 |
5.2.6 完善政策实施保障,切实增强政策落地的有效执行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表一: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 |
附表二: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2018 年) |
附表三: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数据处理记录表 |
附表四: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各镇指标隶属度 |
附表五: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历年政策文件梳理 |
致谢 |
(4)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旅游城镇化研究 |
1.3.2 旅游小城镇研究 |
1.3.3 桂北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1.3.4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
1.3.5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 |
1.3.6 总体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桂北民族地区 |
2.1.2 民族旅游 |
2.1.3 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2.1.4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新型城镇化理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协调发展理论 |
2.2.5 旅游真实性理论 |
2.2.6 系统动力学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 |
3.1.1 数据资料情况 |
3.1.2 我国旅游小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
3.1.3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 |
3.2 我国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数据资料情况 |
3.2.2 我国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3.3 广西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和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3.3.1 广西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 |
3.3.2 广西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
4.1 桂北民族地区小城镇特性 |
4.1.1 桂北民族地区区位和民族聚落分布特点 |
4.1.2 桂北民族地区地理环境 |
4.1.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 |
4.2 桂北民族地区发展的机遇分析 |
4.2.1 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 |
4.2.2 旅游业发展宏观背景 |
4.2.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基础良好 |
4.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 |
4.3.1 桂北民族地区当代小城镇主要类型和数量 |
4.3.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4.3.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业综合效益分析 |
4.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问题 |
4.4.1 小城镇空间组织的离散性 |
4.4.2 产业支撑不足 |
4.4.3 产城协调发展不足 |
4.4.4 生态保护任务重 |
4.4.5 民族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彰显 |
4.4.6 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城镇设施薄弱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
5.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描述 |
5.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 |
5.2.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5.2.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析 |
5.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作用机理 |
5.3.1 小城镇建设对民族旅游发展的作用机理 |
5.3.2 民族旅游发展对小城镇建设的作用机理 |
5.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机理 |
5.4.1 经济耦合协调 |
5.4.2 社会耦合协调 |
5.4.3 资源环境协调 |
5.5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体系构建 |
6.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研究 |
6.1.1 桂北面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内涵辨析 |
6.1.3 指标权重赋值 |
6.1.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方法 |
6.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 |
6.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诊断与识别 |
6.3.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层级构建 |
6.3.2 障碍度诊断模型构建 |
6.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 |
6.4.1 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的原理和步骤 |
6.4.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系统反馈结构分析 |
6.4.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6.4.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参数、检验和策略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以龙脊镇为例 |
7.1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数据来源和处理 |
7.2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系统协调性、障碍因子诊断和识别 |
7.2.1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
7.2.2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发展质量分析 |
7.2.3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分析 |
7.2.4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障碍因子识别和诊断 |
7.3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验证与仿真分析 |
7.3.1 模型参数选取 |
7.3.2 模型的仿真分析 |
7.3.3 模型的策略分析 |
7.3.4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
8.1 规划引领,顶层设计 |
8.2 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 |
8.3 创新升级旅游产品 |
8.4 强化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工作 |
8.5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
8.6 完善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2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中小城镇 |
2.1.2 公共租赁住房 |
2.1.3 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保障理论 |
2.2.2 公平分配理论 |
2.2.3 动态管理理论 |
2.2.4 社区参与理论 |
2.2.5 产权理论 |
3 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调研与现状分析 |
3.1 调研方案设计 |
3.1.1 调研内容 |
3.1.2 调研方法 |
3.1.3 问卷设计 |
3.1.4 抽样调查样本选择 |
3.1.5 调研实施 |
3.2 调研小区基本情况 |
3.2.1 洛南县阳光庭园保障房小区 |
3.2.2 石泉县竹尔湾保障房小区 |
3.2.3 澄城县安馨园保障房小区 |
3.3 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现状分析 |
3.3.1 体制机制建立现状 |
3.3.2 分配管理现状 |
3.3.3 动态管理现状 |
3.3.4 物业管理现状 |
3.3.5 资产管理现状 |
4 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 |
4.1 评价要素 |
4.1.1 评价目标 |
4.1.2 评价对象 |
4.1.3 评价原则 |
4.1.4 评价方法 |
4.2 评价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
4.2.2 评价评语集确定 |
4.2.3 评价指标权重集确定 |
4.3 评价过程的实施 |
4.4 评价结果总体分析 |
4.4.1 评价结果总体分析 |
4.4.2 各子过程评价结果分析 |
5 国内外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经验 |
5.1 国外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经验 |
5.1.1 新加坡经验 |
5.1.2 美国经验 |
5.1.3 德国经验 |
5.2 国内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经验 |
5.2.1 西安经验 |
5.2.2 杭州经验 |
5.2.3 成都经验 |
6 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对策建议 |
6.1 分配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 |
6.1.1 健全行政体制机制 |
6.1.2 完善分配政策制度 |
6.2 动态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 |
6.2.1 强化房屋使用监管 |
6.2.2 提高房屋退出效率 |
6.3 物业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 |
6.3.1 创新物业管理方式 |
6.3.2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6.4 资产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 |
6.4.1 推进共有产权实施 |
6.4.2 加大租金收缴力度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以丽水市缙云县大洋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理论分析 |
2.1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概念界定 |
2.1.1 小城镇 |
2.1.2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2.2.2 公共参与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2.3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现实意义 |
2.3.1 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
2.3.2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
2.3.3 提升城乡发展质量 |
2.3.4 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
2.3.5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
第3章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现状分析——以丽水市缙云县大洋镇为例 |
3.1 大洋镇基本情况 |
3.1.1 大洋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现状 |
3.1.2 大洋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经验总结 |
3.2 大洋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 |
3.2.1 整治基础差 |
3.2.2 政府资金缺 |
3.2.3 整治难度大 |
3.3 大洋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村民环境意识差 |
3.3.2 财政扶持力度不大 |
3.3.3 缺乏长效机制和奖惩机制 |
第4章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对策分析 |
4.1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要求 |
4.1.1 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服务功能持续增强 |
4.1.2 管理水平显着提高,城镇面貌大为改观 |
4.1.3 乡风民风更加文明,社会公认度不断提升 |
4.2 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对策分析 |
4.2.1 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编制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
4.2.2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和监督机制 |
4.2.3 整治城镇秩序,争创示范城镇 |
4.2.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建设品质 |
4.2.5 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和影响力 |
4.2.6 注重地方文化特色,重点培育示范城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乡关系 |
2.1.2 城乡二元结构 |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
3.4 小结 |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9)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特色小镇 |
(二)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 |
(三)高质量发展 |
第二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发展的态势研判 |
一、广西特色小镇概况 |
(一)发展目标 |
(二)创建数量 |
(三)建设意义 |
二、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建设进展 |
(一)建设进展 |
(二)分布特征 |
三、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类型划分 |
(一)依据聚居的民族进行划分 |
(二)依据主导的产业进行划分 |
(三)依据旅游的产业地位进行划分 |
第三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典型案例解读 |
一、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 |
(一)四大优势助力小镇培育 |
(二)建立了康养产业五大支撑体系 |
(三)“瑶族文化+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 |
二、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 |
(一)具有边海民族特色的“中国最美村镇” |
(二)建设滨海宜居小镇 |
(三)“京族文化+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 |
三、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 |
(一)支撑小镇建设的特色资源 |
(二)体育赛事驱动小镇的发展 |
(三)“壮族文化+体育旅游”的发展模式 |
四、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 |
(一)“百镇建设”工程助力小镇培育 |
(二)建设“中国月柿之乡” |
(三)“瑶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 |
第四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聚焦 |
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 |
(一)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
(二)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 |
(三)优化经济发展的结构 |
(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
(五)创新引领新动力培育 |
(六)打造环境友好型经济 |
二、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对标高质量发展 |
(一)生态资源利用不充分,生态保护易受忽视 |
(二)产品结构相对较单一,产业基础不够完善 |
(三)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
(四)民族文化挖掘不深入,文化传承需要加强 |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地方对特色小镇的理解不透彻 |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 |
(三)特色小镇建设存在同质化现象 |
(四)特色小镇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
(五)距离实现“产城融合”仍存在差距 |
第五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一、坚持优化服务,政府科学引导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完善专项政策体系 |
(二)强化小镇顶层设计 |
(三)健全发展长效机制 |
(四)科学指导建设规划 |
(五)正确处理“双向互动” |
二、坚持规范发展,五大理念保障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创新理念塑造特色业态 |
(二)协调理念营造和谐氛围 |
(三)绿色理念推动生态建设 |
(四)开放理念创建包容环境 |
(五)共享理念打造交流平台 |
三、坚持产业立镇,优势产业驱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依托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 |
(二)运营特色产业,构建服务平台 |
(三)突出产业特色,促进文旅融合 |
(四)坚持人本导向,引导产城融合 |
四、坚持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支撑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尊重民族地区现有形态,理性拆旧建新 |
(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拒绝盲目搬袭 |
(三)挖掘民族地区乡土文化,锻铸文化内核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浙江省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合作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镇化 |
2.1.2 特色小镇 |
2.1.3 影视特色小镇 |
2.1.4 合作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3章 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建设概况及合作治理现状 |
3.1 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基本概况 |
3.1.1 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地理位置 |
3.1.2 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 |
3.1.3 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建设成效 |
3.2 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合作治理现状 |
3.2.1 合作治理主体介绍 |
3.2.2 合作治理主要成效 |
3.2.3 合作治理模式 |
3.2.4 合作治理个案剖析 |
第4章 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合作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合作治理存在的问题 |
4.1.1 合作治理的范围不够全面深入 |
4.1.2 第三部门和社会公众治理作用发挥不明显 |
4.1.3 各治理主体间缺乏信任,合作意愿不强 |
4.2 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合作治理问题原因剖析 |
4.2.1 政府没有充分实现治理理念的转变 |
4.2.2 合作治理方面的制度环境还不健全 |
4.2.3 合作治理方面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4.2.4 第三部门发展缺乏重视,参与条件不足 |
4.2.5 社会公众参与能力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 |
第5章 提升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合作治理水平对策建议 |
5.1 完善政府管理方式,提升合作治理水平 |
5.1.1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
5.1.2 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发挥示范、引导、服务作用 |
5.1.3 丰富合作治理内容,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
5.1.4 明确治理责任主体,变缺位管理为合作治理 |
5.2 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完善合作治理机制 |
5.2.1 建立完善合作治理的参与激励机制 |
5.2.2 建立完善合作治理的协商沟通机制 |
5.2.3 建立完善合作治理的调节机制 |
5.2.4 建立完善合作治理的监督机制 |
5.3 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加强沟通、对接、合作 |
5.3.1 政府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培育 |
5.3.2 政府加强与社会组织的沟通对接 |
5.3.3 社会组织自身提升参与治理能力 |
5.4 培养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 |
5.4.1 强化培训指导,提升村居干部素质 |
5.4.2 强化信息公开,完善合作治理参与渠道 |
5.4.3 强化文化宣传,结合创建开展公益活动 |
5.5 综合运用多元治理方法,提高合作治理效能 |
5.5.1 细化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职责 |
5.5.2 整合资源,形成多主体联动机制 |
5.5.3 协作配合,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手段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小城镇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郭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许入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9)
- [4]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D]. 林玲.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5]中小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研究[D]. 巩驰.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以丽水市缙云县大洋镇为例[D]. 沈小美. 湘潭大学, 2020(02)
-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8]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9]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D]. 朱浩.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10]浙江省横店影视特色小镇合作治理研究[D]. 刘小鹂.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