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旅游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对策

中国西部旅游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对策

一、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付吉力根[1](2020)在《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社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如何基于地方特点,结合传统与现代是乡村社会转型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选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尕扎村,运用结构化理论,探讨了高原村落的社会转型实践。高原村落的资源稀缺性和生态多样性是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同时也是社会转型的能动因素。发挥高原村落的能动性,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在更大的空间配置资源是社会转型的核心问题。本研究基于民族志的方法,通过为期14个月的田野调查,使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结合地方志、历史文献以及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历史空间、生产空间、亲属空间、象征空间以及组织空间中的各种实践,对乡村社会转型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在历史空间中,尕扎村经历部落制度、土司制度以及寺院体系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土地制度由封建贵族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人们获得了使用土地的平等权利,社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这个历史过程是地方社会进入国家整体的分配体系的过程。历史空间是当前社会转型的前提条件。在生产空间中,村民的农牧业生产围绕定居点、牧场和借牧地三个空间展开。在河谷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通过空间轮转突破资源限制,使农牧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生产空间是社会转型的物质基础。在亲属空间中,家庭结构以扩大家庭为主,通婚范围集中在河谷之内,这与当地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从人情往来中的礼物形式来看,哈达加礼金是最普遍的形式。礼物的货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哈达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变得更加宽泛,同时实物形式的礼物收缩在亲密的亲属之间。亲属空间是社会转型的规则基础。在象征空间中,人们通过仪式的方式,展演资源共享的规则。措哇、村落、河谷等山神祭祀的不同单位,代表着不同的资源共享和纠纷调节范围。敦巴斋会、嘛尼会则通过物的汇集和分散,调节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范。象征空间是社会转型的文化基础。在组织空间中,借助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以旅游资源开发、环保协会、合作社为载体,在超越村落的层面上建立新的组织形式,使得村落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环保协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成为乡村承接国家政策指导和市场机制新载体。组织空间是社会转型的制度保障。综合而言,从历史空间、生产空间、亲属空间、象征空间以及组织空间构成的整体生活空间来看,尕扎村的社会转型在传统农牧业生产和注重集体协作的基础上进行。历史空间和生产空间是社会转型的前提和基础;亲属空间和象征空间是在长期社会转型中形成的地方资源配置方式,而组织空间是村落在乡村关系网络的基础上与国家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形成新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载体。从资源与规则的理论视角来看,乡村社会转型是资源与规则的结构化过程。在此,结构具有资源与规则的二重性,资源由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构成,而规则具有管制性和构成性。社会转型需要发挥资源的配置性和规则的构成性,也利用资源的权威性和规则的管制性。尕扎村社会转型的关键点在于当地的权威性资源与国家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构成性上。当地的权威性资源是配置性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长时间的规则化过程而形成的。国家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构成性通过资源化过程转化为当地新的配置性资源,这一过程通过生产空间来完成。生产空间与其他空间通过资源化和规则化相互影响,其中组织空间作为最具构成性的权威性资源,更新地方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新的权威性资源。生产空间和组织空间在乡村社会转型中作为资源与规则转化的两个重要空间,连接地方和国家/市场,成为从社会整合到系统整合的主要实践领域。总而言之,高原村落的社会转型是村落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在乡村关系网络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通过资源与规则的结构化过程,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过程。

罗海水[2](2020)在《新疆克州边境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旅游的大力发展对消除贫困的作用越来越得到认可。旅游扶贫是通过发展旅游业,兴办旅游经济实体,带动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扶贫手段。与内陆地区相比,边境民族地区在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公共服务、人口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犹如全国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一块“洼地”。然而,边境民族地区在自然资源、民族文化方面又具有旅游“高地”的特性。克州作为典型的边境民族地区,地处我国西部边陲,为国家深度贫困“三区三州”之一,其辖三县一市全部为国家贫困县。同时,克州具有地貌雄浑、雪山冰川奇丽、柯尔克孜族民俗独具魅力、历史文化丰富等特点,且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交界,旅游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旅游扶贫成为克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选取克州作为研究对象,以旅游乘数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为基础,基于克州独具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克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与分析。一方面,本文根据旅游资源的禀赋特点,将克州归纳为世界独特地貌聚集地、古丝绸之路交汇地、典型柯尔克孜族文化汇聚地、中国西部边境口岸地这四种类型的核心旅游资源的融汇地。另一方面,从着力提高旅游扶贫的覆盖广度和深度的角度来说,将扶贫攻坚和旅游发展结合起来能够使贫困人口最大程度分享旅游扶贫带来的红利并提高参与旅游扶贫开发的能力和积极性。针对克州旅游扶贫模式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景区带动、古迹遗址、民俗非遗、口岸贸易四种旅游扶贫模式,并明确了各自不同的开发利用主体和贫困群众参与机会的方式。最后,本文从组织职能、管理机制、产业结构、配套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保障体系,解析边境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类型及其创新,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及其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总的来说,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边境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的理论系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为其他边境民族地区开展旅游扶贫提供理论研究支持和决策参考。同时,本文以实现克州旅游发展与消除贫困的双赢为研究目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克州民族贫困地区及其他地区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和借鉴意义。

笪玲[3](2020)在《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提出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贫困人口分布的新格局使得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传统的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破解贫困的过程中脆弱性、无力感及排斥等社会问题严重。村寨旅游扶贫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正在消弭扶贫成效,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轨迹,科学分析其内生的减贫因子,探索新时期让经济增长成果精准“滴落”到贫困阶层的可持续途径。贵州村寨旅游扶贫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探索减贫道路、培育乡村业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全国性经验。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探索村寨旅游扶贫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命题并有效激活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整合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按照“背景思考—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咨询交流—专题研究—重点突破”的程序,形成“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村寨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锁定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命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技术路线,整合研究方法,明确论文创新,形成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可行性及局限性等要素进行系统辨识,为后续研究搭建平台;第三,选择贵州这个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为典型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主要阶段;第四,依托“省级层面的整体效果-特定区域的扶贫绩效-样本村的福利感知”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运用统计描述、扶贫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福利评估等要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第五,系统总结贵州村寨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国际合作、生态补偿、管护机制、文旅融合、村民主体等成功做法,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辨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乡村异化、机会萎缩、贫富差距、公地悲剧、文化消弭等现实挑战,洞悉深层次的约束缺陷;第六,以贵州传统村寨旅游扶贫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对资源、资金、技术等影响旅游扶贫的常规因子进行分析,把基层治理、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文化资本、政策整合、产业融合等纳入分析框架,锁定“乡村治理”、“土地产权(产业发展)”、“文化增值”三个视角,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村寨,探索提升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科学路径;第七,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形成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体系、创新模式、差异化路径及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方法依托文献收集与综合集成有机结合、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及统计分析法系统集成等思路。质性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视角,锁定深度田野调查村寨三个,通过“案内分析”及“案间较差”的程序,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定量研究,设计三个研究层面:(1)全省范围内的统计描述。刻画民族村寨旅游对贫困减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优化等方面的贡献;(2)典型区域的计量分析。选取典型样本(黔东南州),构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扶贫绩效进行科学评估;(3)问卷统计及分析。通过问卷跟踪及田野调查,运用重要度-满意度(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IPA)分析模型进行村寨旅游扶贫的福利效应评价。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进入由单维走向多维、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由效率走向共享、由产业单一走向产业协同的重要时期,理顺乡村治理夯实减贫基础、释放资源能量推动产业发、依托地方基因推动文化振兴,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实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创造,这一扶贫模式在民族地区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三,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扎根于乡村社会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第四,土地是重要的减贫资本,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第五,文化资本是内生的减贫资本,旅游是促进文化资本增值并减缓贫困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未来的减贫特征,决定贵州村寨旅游扶贫必须形成以巩固主体多元的减贫格局、构建资源联动的减贫体系、撬动资金整合的投资机制、落实“益贫”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发展的产业格局及激活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源为核心质量提升战略,落实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等质量提升举措。

宋竹芳,徐宁,曹妍雪[4](2020)在《中国西部省区旅游生态位测评及旅游空间格局研究》文中认为旅游生态位评价能够有效评估目的地在区域旅游生产与发展中的作用,为区域旅游竞合结构优化提供参考。文章选择中国西部12省区作为研究对象,旅游生态位的计算表明,以云南省和陕西省为核心的"双核驱动"是西部地区旅游生态位空间结构的表现,旅游生产力南强北弱现象明显,综合考虑西部地区各省区实际情况并结合增长极理论,构建中国西部旅游空间整合模式——"双核联动的旅游系统空间等级圈层结构模式"。

李霖[5](2019)在《成都城市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外交是一种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开展的次国家行为体对外交往活动,是丰富国家间交往的重要形式。实践证明,城市外交的开展对国家和地方而言都是双赢。随着中国与外国城市结为友好城市的增多,城市外交已成为近十年来在国内崛起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选取成都作为研究对象,因成都是当前国家重点发展的国家级中心城市。成都因形成时间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对外交往早于东部沿海中心城市上海和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相关文史研究表明成都在秦汉时期是“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作为一个内陆城市,成都在新时代的城市外交发展丝毫不落后于地理条件更优越的沿海城市。“一带一路”战略为成都城市国际化插上腾飞的翅膀,成都的城市外交也将大有作为。本文首先通过已有的研究结合自己的观点对“外交”概念进行解释,然后对“城市外交”下一个合适的定义。因成都的经济发展在四川省呈现一览众山小的局面,笔者认为成都作为中心城市应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从而实现协调发展,笔者将广义的成都城市外交扩展到四川与国外友好省州对外交往。本文从优势和困境的角度对成都城市外交做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成都的城市外交发展要在制度、经济和文化方面加以优化。

段晓丽[6](2019)在《中国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研究》文中提出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国家西部大开发也为西部的旅游业提供了最佳的发展机遇,赢来了许多机会。因此系统的研究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在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上的差异,并努力寻求致使该区域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表现明显的决定性因素,从而指导区域城市旅游的合理开发与发展,已变成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以西部地区的1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重庆为研究对象。利用指标参考频率统计和专家咨询,选择指标体系并直接借鉴,然后通过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确定主成分分析法为本文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评价了2002年至2016年西部12个省市的旅游竞争力,同时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采用Arc GIS10.2软件绘制城市旅游竞争力时空等级分布图,得出时空演变特征。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进展、内容、方法、思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相关的概念(竞争力,城市竞争力)和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第三部分为指标体系的选取,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并梳理指标体系,接着对各体系中指标进行引用频数的统计再结合专家指导,最终选定使用高频指标最多的现有的指标体系,直接借鉴。第四部分是对西部11个省会城市和1个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使用SPSS17.0软件和Excle处理计算数据,得到每个城市的旅游总体竞争力和各主成分竞争力,最后计算了2002年至2016年西部12省市旅游竞争力的得分及排名。第五部分为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的时空演变分析,对已得到的旅游竞争力得分及排名进行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分析,时间维度主要运用Excle进行数据整合,绘制图表,得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时间维度动态变化特征;空间维度主要运用Arc GIS10.2软件,得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等级演变分布变化特征图,最后结合时间和空间的演变特征,提出建议。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及不足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水平较低,各城市旅游水平发展极不平衡,总体上还是属于旅游竞争力较弱区域。2002年至2016年,西部省会城市和重庆中大多数城市的旅游总体竞争力没有太大变化,其中重庆、成都、西安始终占据前三位;银川、兰州、西宁、拉萨始终在后四位,整体呈现南高北低格局。分别观察各主成分得分,发现多数城市在各主成分中得分为负值,结果呈现出明显的“低水平”现象。在各主成分中,第一主成分经济实力和旅游业绩对城市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影响最大,直接决定了其得分等级。第二和第三主成分城市经济结构和城市旅游舒适度对整体的旅游竞争力影响较小。第四和第五主成分为城市旅游生态环境,对城市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影响最小,且基本为负面影响。从空间等级演变特征看,2002年至2016年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中城市旅游竞争力等级处于第四等级强级的城市数量较少,但是处于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即弱级和较弱级的城市数量较多,可见西部地区整体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还是比较弱。鉴于此,提出了均衡西南西北地区城市旅游发展,增强城市总体经济实力提高旅游市场投入,优化旅游资源开发增加旅游吸引度,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旅游舒适度,保护自然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等政策建议。

马颖忆[7](2015)在《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边疆地区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地缘政治敏感区,也是深度协调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还是国家对外开放与扩大合作的关键门户与基础平台,其多重属性决定了对边疆地区展开研究的必要性。传统的边疆开发、民族、舆地、治边等研究,已难于直接支撑国家透过边疆对外开放与合作的分析与决策需求,使得边疆研究成为难点,而基于人文地理学视角,从类型区和功能区入手,对边疆地区空间结构及其合作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可提供不一样的思路。因此,本文在阐述中国边疆地区5种类型区的自然与人文本底要素特征基础上,展开边疆地区空间结构点(城镇节点)、线(交通路网)和网络(空间联系)要素的分布特征、空间组织形态及历史演变过程和规律的分析,进而基于国家透过边疆地区扩大开放及合作需求和边疆本身参与合作的发展需要,从时空收敛、高铁服务水平、国际联系格局及对外合作的主要通道等方面分析跨境高铁基础设施合作建设带来的区域效应,并提出中国未来地缘博弈和跨境合作的基本策略。该项研究不仅能够清晰体现国家实施沿边开放以来中国边疆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演变态势,还对未来国家地缘战略和对外合作策略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边疆地区城镇节点空间结构演变表现出空间分布的离散特性和各向异性、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与空间控制类型差异、区域重心演化的相似性以及城镇等级结构演化的差异性等基本特征。具体为,门户边疆城镇分布较之省区边疆更为离散,东北边疆的离散程度最低。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的居中、偏离和混合的类型分异明显,其中,西藏边疆为居中型,内蒙、西北和西南3类边疆为偏离型,东北边疆为混合型。区域人口重心均少量迁移,而经济重心迁移程度各异。5类边疆区域城镇等级结构各异,东北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完整,为相对稳定的发达型边疆城镇体系;西南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基本完整,为高度稳定的较发达型边疆城镇体系;内蒙边疆城镇等级结构较不完整,二三级中心缺失,等级结构较不稳定;西北边疆城镇等级基本齐全,等级结构波动明显;西藏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很不发育,为高度稳定的落后型边疆城镇体系。中国边疆地区交通路网结构演变表现出路网结构不断完善及其带来的可达性不断提升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路网规模大幅提升和拓扑结构不断优化,并且东北、西南、内蒙、西北和西藏渐次降低的边疆类型分异特征。区内、区外和区域可达性均提升显着,核心-圈层分布结构鲜明。发展条件较好的城市经济区、城市组团和城镇密集带构成区内可达性优良区,而门户地区则成为区外可达性优良区。随着多层次路网的不断发育和口岸体系的日臻完整,省会城市的区外可达优势得到凸显。从综合交通便捷性看,东北和西南是区域可达性最高的两类边疆。中国边疆地区空间联系结构特征体现在联系强度的不断增强、联系格局的更加鲜明和内陆省份选择门户出口的空间分异等基本特征。具体为,区内空间联系格局的数理特征表现为各地市州盟集聚辐射能力的扩散或接受潜力不断增强,表现出与路网结构高度吻合的边疆类型分异特征;空间特征体现在主导、次主导、一般和次要的四层级联系结构特征鲜明,区内主导联系格局更加鲜明,并与区内可达性分布格局表现出较高的内在耦合性。内陆省份对门户出口的选择表现出南北分异特征,具体为,基于空间联系角度,包头和百色是内陆省份北上南下的最优门户,首位联系门户大致呈现以长江为界,南部省份首选西南,北部省份首选内蒙的边疆门户空间分异特征;基于综合评价角度,边疆门户表现出包括包头、丹东、崇左、红河、延边、呼伦贝尔、乌兰察布、牡丹江8个优良门户,百色、博尔塔拉、锡林郭勒、德宏、防城港、文山、伊犁、巴彦淖尔、黑河、通化10个次优门户,以及其他27个一般门户和次要门户的层级结构特征。国家门户是边疆地区的基本属性,跨境高铁建设是当前国家透过边疆地区扩大开放与跨境合作的关键手段,也是边疆地区自身参与跨境合作的重要平台。跨境高铁建设将带来显着的时空收敛效应、服务水平提升、重要节点区位优势提升和空间联系增强等基本特征。具体为,高铁建设带来显着的时空收敛效应,沿线国家或地区时空收敛最为明显,带来服务水平的提升表现在对国土面积、人口与GDP的影响且呈现国别分异的层次结构特征。高铁建设带来关键节点区位优势增强,凸显其作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通联接点作用,其中,泛亚高铁凸显了昆明、曼谷和万象的枢纽节点地位;欧亚高铁凸显了乌鲁木齐、哈尔滨、莫斯科和柏林的枢纽节点地位;中亚高铁凸显了乌鲁木齐、柏林、德黑兰、巴格达、比什凯克和塔什干等关键节点的重要地位。3大高铁建设强化了中国与相应次区域和区域的空间联系,并形成形态各异的主导联系格局,泛亚高铁促成昆明(曲靖)-曼谷,昆明(曲靖)-河内围合的“^,’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欧亚高铁促成北京-莫斯科、北京-柏林围合的“>”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中亚高铁促成北京-柏林、北京-安卡拉、北京-德黑兰构成的“爪”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将使中国的主要联系地区由周边邻国转向整个欧亚大陆,由东向为主转为多向均衡开放格局,并将带来中国在欧亚大陆主导地位明显抬升,使得中国将由欧亚大陆边缘国家转变为欧亚大陆核心国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中国未来地缘战略和合作策略的思考,主要包括:深化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扩大中国陆上地缘战略空间是基本策略;提升中欧之间以中德为主体的战略伙伴关系,拓展中国通往欧洲的陆地战略空间是跟进策略;先行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拓展通往印度洋的海上战略空间是必要策略;重视中国与欧亚大陆汇合区破碎地带的合作,保障能源供应,削减地缘压力是补充策略;有层次地推进欧亚大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是终极策略。

刘宏盈[8](2009)在《中国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梯度扩散研究》文中指出入境旅游流的空间流动是旅游地理学界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随着入境旅游的发展,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东西不平衡态势日渐突出,东西部区域间的旅游流扩散及流动引起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旅游流扩散均是基于“推—拉”理论的视角,来研究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客流规律和动态变化,而对旅游流中转地(Transit Depot)的作用及影响则关注很少,实际上在任何国家,大型中转口岸对入境旅游流的流向和流量都起着关键性的控制作用。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东—西递进空间演化机理研究》,以扩散理论、区域发展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竞争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等为基础,以旅游流的西向扩散为研究主线,基于项目课题组2004年、2008年的“第一手”旅游市场调查资料和国家旅游统计数据,将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通过对以往旅游流扩散及流动研究文献的分析,结合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的现实状况,利用提出的“旅游流中转地”的概念,揭示我国长三角地区入境旅游流的扩散规律和动态变化趋势,可为入境旅游市场拓展、旅游管理、旅游规划等服务。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通过对中转口岸长三角的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的流向、流量、流速、扩散密度、空间分布集中性、竞争态等数量化要素的计算分析,对长三角入境旅游流主要流向的典型区域进行了划分.并以课题组的市场调研资料为依据,对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的行为差异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第二,在总结传统旅游流流动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流在扩散过程中所受的自身内推力、目的地拉力、两地间摩擦力及中转口岸的中转力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基于中转视角的入境旅游流扩散流动模式。第三,结合市场调研资料,对入境旅游流的扩散过程进行梯度划分,计算各典型旅游区的扩散域;并基于推力、拉力、摩擦力、中转力的综合作用分析,构建不同梯度的入境旅游流扩散数量化模型。最后,文章对长三角与西部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的相关性及其空间网络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西部典型旅游区与长三角的旅游关系及其未来调整的方向。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长三角入境旅游流主要流向大西安旅游区、川渝旅游区和云桂旅游区。不同旅游区由于其旅游特色不同,因而吸引的入境客流有着明显的行为差异,具有各不相同的出游动机,其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和家庭结构等人口统计学特征也各不相同。(2)长三角入境旅游流在扩散流动过程中,除受到推—拉两种作用力的影响外,还受到中转地与目的地间的摩擦力、中转地的中转力等作用力的综合作用,其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入境旅游流是否西向扩散。通过对作用力的分析,构建了基于中转视角的旅游流扩散流动模式。(3)入境旅游流的扩散可以划分为三个梯度:以上海为中心向长三角区域内扩散的第一梯度、以长三角为中心向西部典型区域扩散的第二梯度和从西部典型旅游区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扩散的第三梯度。不同梯度的入境旅游流具有各不相同的扩散数量化模型。(4)长三角入境旅游流除与大西安旅游区的日本旅游流呈显着的负相关外,与其它地区的入境游客流呈显着或高度相关;西部典型区域间除大西安旅游区与川渝旅游区的日本入境旅游流呈显着的负相关、与云桂旅游区的日本入境旅游流不相关、泰国入境旅游流低相关外,其它入境旅游流均呈显着或高度相关。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传统的旅游流扩散理论认为,旅游流在扩散过程中,受到推力、拉力的影响,并在这两种力的作用下向旅游目的地流动,本文认为旅游流扩散的机理除受到推力、拉力、摩擦力的影响外,还受到另一个重要作用力的影响——中转力。(2)本文对旅游流研究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从物理学中力学角度对旅游者扩散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随着旅游者扩散空间距离的不断增加及游览目的地的增多,其所具有的旅游势能不断降低,并转化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3)本文对旅游者内在推动力、目的地拉力、两地间摩擦力、中转地中转力等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中转型入境旅游流扩散的O-T-D模式,并针对不同梯度的入境旅游流扩散提出了相应的数量化模型。(4)传统的旅游流研究更多地从省际层面分析其相关性,本文则从实践层面,更宏观、中观的层面来分析四大板块(长三角、大西安区、川渝区、云桂区)间的相关性,并提出了未来旅游关系调整的新方向。

杨昇[9](2008)在《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其特征和功能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满足了游客新的旅游需求,在国内外取得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民族旅游的研究正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选取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为研究对象,意义有三点:首先,发展潜力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关注发展主体的自我规划及其后续发展能力,有助于民族旅游目的地的理性开发,开创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发展道路;其次,民族旅游目的地是一个区域系统概念,能够将旅游吸引物、旅游市场、目的地环境等发展要素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再次,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民族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起步早,研究具有代表性。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归纳整理了国内外民族旅游理论研究,并对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的影响因素。进而,本文通过借鉴层次分析法和应用多种理论,构建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并对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在吸引物潜力、市场发展潜力、产业成长潜力和环境支持潜力四个方面,西南六省区市差距显着,可将其分为四个等级:四川发展潜力最强,云南次之,广西和重庆的发展潜力一般,贵州和西藏的发展潜力较弱。从区域发展角度出发,本文探讨了西南六省区市之间的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问题,以期提升西南地区在整体尺度上的发展潜力。最后,本文依据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研究结论,提出中国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的提升策略:第一,加大民族旅游业基础设施投入:第二,加强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区域合作;第三,开展民族旅游市场调查研究;第四,加强政府对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宏观调控;第五,建立民族旅游业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第六,增强民族旅游业抗风险能力。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分析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状况及其发展潜力的影响因素;第三章构建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指标体系;第四章评价分析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的状况;第五章探讨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区域合作潜力;第六章提出中国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提升策略。

赵常兴[10](2007)在《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和社会进步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西部城镇化作为中国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滞后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不但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也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全局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以西部地区城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它的基础条件、发展历史、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战略进行探究,系统地梳理了西部城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运用双向思维分析了西部城镇化基础条件的优势与劣势、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探究西部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期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本研究首先全面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基础性条件。影响西部城镇化的基础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文环境等。具体表现为: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优劣共存,既具有资源禀赋优势,又存在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等制约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文环境错综复杂,大大增加了城镇化推进的难度。通过对基础性条件进行分析,指出必须正视现实、立足区情、因地制宜来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回顾了历史时期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总结出它的阶段性特征和政府主导性特征。第一,阶段性特征明显:封建社会时期得到发展的城市主要是各级行政中心,政治职能明确;在近代的发展基本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政策影响,西部城镇化发展起伏波动,有前进也有倒退;改革开放以后,西部城镇化实现了健康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第二,政府的主导性特征突出,决定着西部城镇化的方向和发展速度。进一步展开对西部地区城镇化现实发展状况的分析。首先,概括了西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剖析了制约西部城镇化发展的多方面因素,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等常规因素外,还提出政策与制度障碍和地理空间格局不经济限制了西部城镇化的推进;最后,分析了促进西部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机遇和动力条件,主要包括国家扶持、政策倾斜、比较利益驱动、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发展和制度创新等。探讨了西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行为选择和制度创新。西部城镇化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模式,决定了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分析了政府的角色定位;探究了政府行为选择的重点,如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规划、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进一步提出政府应当适时开征生态资源税,建立和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以制度创新促进西部城镇化协调持续发展。探寻了西部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建议充分发挥西部资源优势,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建设资源性城镇;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将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相结合,走生态型城镇化道路;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发展城镇密集带;在边境地区发展边贸驻军型城镇;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型城镇。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城镇化模式,促进本地区人口和产业的非农化。最后,对西部地区城镇体系构建和未来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构想。论述了西部地区城镇体系构建的目标,即:建立各等级城镇合理均衡分布的规模结构、功能明确分工合理的职能结构、“点轴面”立体布局的空间结构。提出未来西部城镇化的总体发展战略,即:以突出西部特色、走多元城镇化道路、在局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总体指导思想;以生态保护、城乡统筹、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并重、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兼顾地区差异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以本世纪中叶基本完成城镇化、促进城镇质量全面提升为战略目标;以发展大中城市为战略重点;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本研究最后指出:基于西部地区特殊的区情,发展小城镇切忌遍地开花,应主要选择以条件较好的县城和重点中心镇为发展对象,有重点地适度发展。

二、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中国社会与社会转型
        二、高原地区与社会转型
    第三节 理论范式和重要概念
        一、结构化理论
        二、重要概念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历史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村落历史
        一、尕扎村的地理方位
        二、地名传说中的村落历史
    第二节 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行政体系的演变
        二、土地制度的沿革
    第三节 宗教文化与河谷整合
        一、苯教文化的传统
        二、苯教和佛教文化的融合
        三、建立寺院的历史人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产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农牧业生产的政策变迁
        一、农牧业生产的政策转变
        二、改革开放后的致富事例
    第二节 农牧业生产的时空安排
        一、农牧林资源以及利用方式的变化
        二、牧业生产中的空间转换
    第三节 农牧业生产生活的转变
        一、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二、收入结构与生活转变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第四章 亲属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家庭结构
        一、家庭规模
        二、家庭类型
        三、亲属称谓
    第二节 婚姻与继嗣
        一、通婚范围
        二、村落内部婚姻
        三、村落外部婚姻
        四、继嗣形式
    第三节 人情往来与亲疏远近关系
        一、婚礼
        二、葬礼
        三、盖房
    第四节 口头起誓隐含的亲疏远近关系
        一、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起誓
        二、问卷调查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第五章 象征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山神祭祀
        一、措哇
        二、山神祭祀
        三、山神祭祀的象征意义
    第二节 敦巴斋会
        一、敦巴斋会的早期记录
        二、敦巴斋会的主要内容
        三、敦巴斋会的象征意义
    第三节 嘛尼会
        一、嘛尼会的过程及内容
        二、嘛尼会中体现的村民关系
        三、嘛尼会的象征意义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第六章 组织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转型实践
        一、寺院以及年度活动
        二、转型中的寺院功能
    第二节 环保协会与转型实践
        一、参与公益活动
        二、自行成立环保协会
        三、村民对环保协会的态度
    第三节 国家政策与转型实践
        一、“生态文明村”建设项目与实施
        二、“三变改革”与合作社建立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结论
    一、牧村:农村与牧区之间
    二、生活空间的社会转型特点
    三、乡村社会转型与制度改革
    四、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2)新疆克州边境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研究特色及技术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特色与创新
        1.3.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旅游扶贫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旅游扶贫相关概念
        2.1.1 贫困定义
        2.1.2 旅游扶贫概念
        2.1.3 旅游扶贫模式概念
        2.1.4 边境民族地区概念
    2.2 旅游扶贫相关基础理论
        2.2.1 贫困成因理论
        2.2.2 旅游乘数理论
        2.2.3 比较成本贸易理论
        2.2.4 利益相关理论
        2.2.5 社区参与理论
第3章 克州旅游扶贫开发条件及SWOT分析
    3.1 克州及其贫困概况
        3.1.1 克州区位交通概况
        3.1.2 克州社会经济条件
        3.1.3 克州贫困情况
    3.2 克州旅游发展概况
        3.2.1 克州旅游资源概况
        3.2.2 克州旅游发展阶段
        3.2.3 克州旅游要素现状
        3.2.4 克州旅游业发展情况
    3.3 克州旅游扶贫开发SWOT分析
        3.3.1 克州旅游扶贫开发优势
        3.3.2 克州旅游扶贫开发劣势
        3.3.3 克州旅游扶贫开发机遇
        3.3.4 克州旅游扶贫开发威胁
第4章 克州旅游扶贫发展历程及模式选择
    4.1 克州旅游扶贫发展历程
        4.1.1 探索阶段(2001年-2005年)
        4.1.2 参与阶段(2006年-2010年)
        4.1.3 发展阶段(2011年-现在)
    4.2 克州旅游扶贫模式现状
        4.2.1 观光旅游扶贫模式
        4.2.2 乡村旅游扶贫模式
        4.2.3 民俗旅游扶贫模式
    4.3 克州旅游扶贫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4.3.1 从旅游开发看,品牌带动不强劲
        4.3.2 从文化保护看,民族特色易同化
        4.3.3 从群众参与看,旅游与扶贫结合不紧密
        4.3.4 从守边固边看,边境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4.4 克州旅游扶贫开发的资源体系
        4.4.1 世界独特地貌聚集地——雄浑的帕米尔高原
        4.4.2 古丝绸之路交汇地——神秘的丝路文化
        4.4.3 典型柯尔克孜族文化汇聚地——闲暇的柯族文化
        4.4.4 中国西部边境口岸地——开放的边境口岸
    4.5 克州旅游扶贫开发模式选择
        4.5.1 景区带动模式
        4.5.2 古迹遗址模式
        4.5.3 民俗非遗模式
        4.5.4 口岸贸易模式
        4.5.5 四种模式对比与总结
第5章 克州旅游扶贫开发保障体系构建
    5.1 明确组织体系职责
        5.1.1 当地政府
        5.1.2 对口支援省市
        5.1.3 村级组织
        5.1.4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5.2 强化管理体系机制
        5.2.1 整合协调机制
        5.2.2 成果共享机制
        5.2.3 考核奖励机制
    5.3 优化产业体系结构
        5.3.1 结合一产调结构
        5.3.2 结合二产出产品
        5.3.3 结合三产促融合
    5.4 完善配套体系支持
        5.4.1 加强资金项目运作
        5.4.2 加大人才培训引进
        5.4.3 强化监督监管措施
        5.4.4 坚守环境保护底线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采取资源经济模式是边境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展的有效路径
        6.1.2 保障贫困人口广泛参与是边境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成功的重要基础
        6.1.3 形成各方面强大合力是边境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实施的根本保障
    6.2 研究不足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五、资料数据来源与田野调查
第一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民族村寨
        三、民族村寨旅游
        四、旅游扶贫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环境贫困理论
        二、资源诅咒理论
        三、精准扶贫理论
        四、乡村治理理论
        五、土地产权理论
        六、文化资本理论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特点
    第四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发展阶段
    第一节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
        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二、贫困原因错综,贫困治理复杂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的主要特征
        一、是交融散布于崇山峻岭中的“活化石”
        二、拥有着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
        三、凝固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结构之中
        四、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确定社会结构关系
        五、风险依靠有限自我救助社会组织系统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条件
        一、资源禀赋
        二、脱贫攻坚
        三、市场驱动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
        一、起步期(改革开放-1990年)
        二、成长期(1991年-2010年)
        三、成熟期(2011年-现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整体效果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形成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推动经济发展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促进减贫增收
        四、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改善人居环境
        五、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重构人地关系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黔东南为样本
        一、绩效评价样本选择依据
        二、扶贫绩效计算
        三、绩效评价分析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一、福利的内涵及测量
        二、基于可行能力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体系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四、福利改进方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及挑战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一、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合理逻辑
        二、搭建平台:高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三、生态补偿:优化旅游及人居环境
        四、长效管护:乡村设施的投管机制
        五、文旅融合:以旅游激活文化传承
        六、村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挑战
        一、异化与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脱嵌”
        二、机会与风险:产业机会的盲目与麻木
        三、能人与穷人:精英剥夺与贫富差距
        四、扶贫与养贫:难以避免的“公地悲剧”
        五、增长与消亡:贫困减缓中“无根的增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案例研究
    第一节 扶贫困境与乡村治理:来自肇兴侗寨的调查
        一、肇兴侗寨概况
        二、肇兴侗寨的传统社会组织及现代意义
        三、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四、旅游扶贫中基层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拉锯
        五、破局:村寨旅游扶贫权利的有序归位
    第二节 扶贫质量与土地产权:来自纳灰村的调查
        一、万峰林纳灰村概况
        二、布依族传统的农地习俗
        三、纳灰村旅游扶贫历程
        四、华冠背后:景区核心村寨的尴尬
        五、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村寨旅游脱贫质量
    第三节 扶贫创新与文化资本:来自岜沙苗寨的调查
        一、岜沙苗寨民族文化
        二、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三、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问题
        四、岜沙旅游扶贫创新激活民族文化资本价值
    第四节 案例思考: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方向
        一、重组乡村治理结构是破解村寨旅游扶贫困境的重要基础
        二、重赋乡村产业活力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重构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村寨旅游扶贫创新的重要依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及举措
    第一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一、调整贵州村寨旅游扶贫战略的依据
        二、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第二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举措
        一、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
        二、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
        三、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
    本章小结
结论、不足及展望
    结论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调查问卷
    附录二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组干部访谈提纲
    附录四 部门及案例点主要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附录五 “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六 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4)中国西部省区旅游生态位测评及旅游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旅游生态位理论及研究现状
    (一)旅游生态位理论
    (二)旅游生态位研究现状
    (三)旅游空间格局研究现状
二、中国西部省区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一)指标体系构建
    (二)数据来源
三、中国西部省区旅游生态位测评
    (一)中国西部省区概况
    (二)中国西部省区旅游生态位测评
    (三)聚类分析
四、中国西部省区旅游空间格局整合
    (一)增长极核省区:云南和陕西
    (二)一级节点省区:四川、贵州和新疆、甘肃
    (三)二级节点省区:重庆和广西、宁夏和青海
五、结论与展望

(5)成都城市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市外交的概念、形式及作用
    第一节 城市外交的概念界定
        一、外交的含义
        二、城市外交的定义
    第二节 城市外交的主要形式
        一、参与城市国际组织
        二、结交国际友好城市
        三、开展城市公共外交
        四、缔结国际合作协议
    第三节 城市外交的作用
        一、国家外交的重要补充
        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缓冲国家间矛盾
第三章 成都城市外交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当代成都发展
    第一节 成都城市外交发展雏形
        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成都对外交往
        二、蒙元时期的成都对外交往
        三、鸦片战争时期至新中国成立时期的成都对外交往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城市发展
        一、从西南腹地走向开放前哨
        二、成都的国际化战略
第四章 成都城市外交实践
    第一节 成都参与城市国际组织及城市论坛
        一、加入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
        二、加入C40城市
        三、加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
        四、主办亚洲城市论坛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
    第二节 广结国际友好城市
        一、成都与首个国际友好城市蒙彼利埃城市外交研究
        二、配合中巴“全天候友谊”的成都与拉合尔城市外交
        三、中泰一家亲的成都-清迈府城市外交
        四、以软件产业为媒的成都与班加罗尔城市外交
    第三节 开展城市公共外交
        一、举办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
        二、在海外举办文化周活动及文艺演出
        三、主办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
    第四节 缔结国际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一、基础设施国际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二、教育领域国际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三、其他领域国际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第五章 成都城市外交发展进程的优势与困境
    第一节 成都城市外交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独特
        二、外国领事馆和跨国公司集中入驻
        三、高校资源丰富
        四、国家战略的实施
        五、交通基础设施逐渐成型
    第二节 成都城市外交的困境
        一、处于地震多发地带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略显不足
        四、重庆等周边中心城市的同质化竞争
        五、人才吸引力依旧严峻
        六、媒体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
第六章 优化成都城市外交的构想
    第一节 强化城市管理
        一、建立新型城市外交运行机制
        二、为吸引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第二节 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调整
        二、加强与省内周边地区及其他西部省份的合作
    第三节 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一、加强城市品牌建设
        二、强化城市宣传
        三扩展人文交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2 城市旅游竞争力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3 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的确定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3.3 指标体系的确定
4 中国西部12 省市2002-2016 年旅游竞争力评价
    4.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4.2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4.3 2002-2016 年西部省会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西部12省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
    5.1 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
    5.2 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等级特征
    5.3 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时空演变结论
    5.4 提升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及不足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边疆地区已成为国家安全与地缘政治敏感区与激烈冲突区
        1.1.2 边疆地区的深度协调发展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1.1.3 边疆地区是国家对外开放与扩大合作的关键门户与基础平台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查询法与综述分析法
        1.3.2 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1.3.3 静态分析法与动态分析法
        1.3.4 理论研究法与实践应用法
        1.3.5 GIS空间分析法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1.4.1 研究思路和目标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2.1.1 中国边疆地区区域发展研究
        2.1.2 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1.3 中国边疆地区跨境合作研究
        2.1.4 综合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空间相互作用
        2.2.2 区域空间结构
        2.2.3 地缘空间格局理论
第三章 中国边疆地区本底要素基本特征
    3.1 中国边疆地区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3.1.1 涉及国境线的省区范围和地市范围
        3.1.2 边疆地形地貌的分布特征
        3.1.3 边疆水系流域的分布特征
        3.1.4 边疆气候类型差异特征
        3.1.5 边疆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
    3.2 中国边疆地区人文地理特征
        3.2.1 边疆人口的分布特征
        3.2.2 边疆民族的分布特征
        3.2.3 边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概观
        3.2.4 边疆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
        3.2.5 边疆重要小城镇发展概况
第四章 中国边疆地区城镇节点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
    4.1 城镇节点空间分布聚散特性及各向异性对比
        4.1.1 城镇节点离散程度的测度方法
        4.1.2 城镇之间离散程度与集中程度的测度结果
        4.1.3 城镇相对平均中心的离散程度的测度结果
    4.2 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与空间控制类型与结构分析
        4.2.1 城镇节点几何居中性的测度方法
        4.2.2 城镇节点的几何居中性评价结果
    4.3 区域重心演化的结构与特征分析
        4.3.1 城镇节点重心的计算方法
        4.3.2 区域重心迁移过程分析结果
    4.4 城镇等级结构类型与特征分析
        4.4.1 城镇等级划分方法
        4.4.2 各类型边疆城镇等级结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中国边疆地区空间格局及演变
    5.1 陆路交通网的特征及演变分析
        5.1.1 陆路交通网络特征的评价方法
        5.1.2 陆路交通网的规模特征分析结果
        5.1.3 陆路交通网的结构特征分析结果
    5.2 区内/跨境交通便捷性格局与特征分析
        5.2.1 可达性评价方法
        5.2.2 区内可达性评价与格局特征
        5.2.3 区外可达性评价与格局特征
    5.3 区域综合交通便捷性格局及类型分析
        5.3.1 东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5.3.2 内蒙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5.3.3 西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5.3.4 西藏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5.3.5 西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边疆地区空间联系结构及演变
    6.1 区内空间联系结构特征与对比分析
        6.1.1 东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6.1.2 内蒙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6.1.3 西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6.1.4 西藏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6.1.5 西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6.2 边疆与内陆的空间联系特征分析
        6.2.1 首位联系特征
        6.2.2 空间联系格局
    6.3 内陆省份跨境合作门户的综合评价
        6.3.1 门户城镇的综合评价与结构类型
        6.3.2 内陆省份的优选门户与类型分异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对中国跨境合作的影响分析
    7.1 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
        7.1.1 通往东南亚的高铁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7.1.2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技术方法
        7.1.3 泛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7.1.4 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
    7.2 欧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
        7.2.1 通往欧洲的高铁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7.2.2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技术方法
        7.2.3 欧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7.2.4 欧亚高铁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国家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
    7.3 中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
        7.3.1 中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7.3.2 中亚高铁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国家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
    7.4 高铁建设对欧亚大陆地缘格局的影响
        7.4.1 中国区位特征的变化
        7.4.2 空间联系特征的变化
        7.4.3 对中国地缘战略与合作策略的思考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8)中国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梯度扩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论
    1.1 研究背景及区域界定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地域功能概念辨析
        1.1.4 研究区域界定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旅游流与空间扩散
        2.1.1 旅游流概念及内涵
        2.1.2 扩散理论
        2.1.3 旅游流空间扩散研究进展
    2.2 其他相关理论
        2.2.1 区域发展理论
        2.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3 竞争理论
        2.2.4 梯度推移理论
第3章 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要素数量化分析
    3.1 西向扩散流向特征
        3.1.1 西扩入境旅游流时间变化
        3.1.2 西扩入境旅游流空间布局
    3.2 西向扩散流量特征
        3.2.1 总体流量
        3.2.2 旅游流流入指数
        3.2.3 旅游流年际变动指数
    3.3 西向扩散流速特征
    3.4 西向扩散空间分布集中性
    3.5 西向扩散转移密度
        3.5.1 地理空间扩散密度
        3.5.2 社会空间扩散密度
    3.6 西向扩散竞争态分析
        3.6.1 转移竞争态指数
        3.6.2 整体竞争态分析
        3.6.3 时间序列分析
    3.7 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3.7.1 模型修正及截面数据分析
        3.7.2 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3.8 西向扩散均衡度分析
        3.8.1 旅游流空间扩散均衡度指数
        3.8.2 均衡度分析
    3.9 典型区域划分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入境旅游流西扩的游客行为差异分析
    4.1 研究数据来源及选取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2 数据来源与选取
        4.1.3 数据信度
        4.1.4 受意外事件影响情况
    4.2 西向扩散游客的行为差异研究
        4.2.1 客源地差异
        4.2.2 旅游动机差异
        4.2.3 性别差异
        4.2.4 年龄差异
        4.2.5 职业差异
        4.2.6 学历差异
        4.2.7 家庭结构差异
        4.2.8 旅游方式差异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入境旅游流扩散动力因素及模式分析
    5.1 传统旅游流流动理论
        5.1.1 驱力理论和诱因理论
        5.1.2 推—拉理论
        5.1.3 空间场理论
    5.2 旅游流扩散动力因素分析
        5.2.1 推力因素
        5.2.2 拉力因素
        5.2.3 中转力因素
        5.2.4 摩擦力因素
    5.3 旅游流扩散流动模式
        5.3.1 现有的旅游流流动模式
        5.3.2 基于中转视角的O-T-D扩散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入境旅游流的梯度扩散及数量化模型构建
    6.1 入境旅游流的梯度扩散
        6.1.1 入境旅游流扩散的第一梯度
        6.1.2 入境旅游流扩散的第二梯度
        6.1.3 入境旅游流扩散的第三梯度
        6.1.4 西部典型区域扩散隶属域划分
        6.1.5 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突变原因分析
    6.2 入境旅游流梯度扩散数量化模型
        6.2.1 第一梯度入境旅游流扩散模型
        6.2.2 第二梯度入境旅游流扩散模型
        6.2.3 第三梯度入境旅游流扩散模型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相关性分析
    7.1 典型旅游区客源市场相关性
        7.1.1 入境旅游业发展总体比较
        7.1.2 客源地结构相关性比较
        7.1.3 旅游流空间相互作用强度
    7.2 区域入境旅游流空间网络分析
        7.2.1 区域空间形态分析
        7.2.2 区域连接度分析
        7.2.3 通达度分析
        7.2.4 旅游流网络节点区位嫡分析
    7.3 长三角与西部区域旅游关系及其调整
        7.3.1 旅游关系现状剖析
        7.3.2 旅游关系调整及其发展方向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工作及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意义
        1.1.1 应对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
        1.1.2 解决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困境
        1.1.3 深化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理论研究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民族旅游
        1.2.2 民族旅游目的地
        1.2.3 发展潜力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发展潜力研究
        1.3.2 国外民族旅游研究
        1.3.3 国内民族旅游研究
        1.3.4 研究总结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理论指导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1 资源概况
        2.1.1 民族自治地数量多,分布广
        2.1.2 民族人口多,种类丰富
        2.1.3 历史悠久,多民族文化
        2.1.4 环境各异,品位度高
    2.2 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3 机遇与挑战
        2.3.1 机遇
        2.3.2 挑战
    2.4 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影响因素分析
        2.4.1 旅游吸引物要素
        2.4.2 旅游市场要素
        2.4.3 产业成长要素
        2.4.4 环境支持因素
3 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指标体系构建
    3.1 基本原则
    3.2 构建方法
        3.2.1 评价方法选取
        3.2.2 体系构建步骤
    3.3 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3.3.1 指标体系
        3.3.2 指标权重确定
4 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分析
    4.1 指标量化处理
        4.1.1 数据择取
        4.1.2 一致化处理
        4.1.3 无量纲化
        4.1.4 指标评分值
    4.2 发展潜力分析
        4.2.1 吸引物潜力
        4.2.2 市场发展潜力
        4.2.3 产业成长潜力
        4.2.4 环境支持潜力
    4.3 发展潜力综合评价
        4.3.1 综合得分排名
        4.3.2 发展潜力等级评价
    4.4 建议与对策
5 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区域合作潜力分析
    5.1 合作历程与现状
    5.2 跨省合作潜力分析
        5.2.1 合作基础
        5.2.2 合作路径
        5.2.3 合作模式
    5.3 省内合作潜力分析
        5.3.1 Ⅰ类区域合作
        5.3.2 Ⅱ类区域合作
        5.3.3 Ⅲ类区域合作
    5.4 合作保障支撑
        5.4.1 政府力量
        5.4.2 市场力量
6 结语
    6.1 研究启示
    6.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内研究动态
    1.3.2 国外研究动态
    1.3.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基础条件
2.1 自然条件优劣共存
    2.1.1 地形条件复杂,延缓要素的流动与集中
    2.1.2 生态环境恶化,阻碍城镇化持续发展
    2.1.3 自然资源丰富,利于发展资源性城镇
    2.1.4 旅游资源独特,发展特色旅游型城镇优势明显
2.2 经济发展滞后且失衡
    2.2.1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相对滞后
    2.2.2 与东部差距逐渐扩大,城镇化基础薄弱
    2.2.3 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经济基础差异明显
2.3 人文环境错综复杂
    2.3.1 人口分布东密西疏,不利于人口聚集
    2.3.2 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城镇化难度增大
2.4 立足西部区情,推进城镇化进程 第三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历史
3.1 历史时期发展徘徊不前
    3.1.1 古代获得发展的城市多为行政中心
    3.1.2 近代西部城镇化缓慢发展
3.2 建国以后发展跌宕起伏
    3.2.1 1949~1957 年:空前发展
    3.2.2 1958~1965 年:剧烈波动
    3.2.3 1966~1977 年:逆向发展
3.3 改革开放以后正常发展
    3.3.1 1978~1998 年:健康发展
    3.3.2 1999 年至今:全面发展
3.4 历史特征:政府主导性特征明显
    3.4.1 政府决定西部地区城镇化方向
    3.4.2 西部城镇化是国家战略需求的反映
    3.4.3 西部城镇化的推进需要由国家主导 第四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现实分析
4.1 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
    4.1.2 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
    4.1.3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4.1.4 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
    4.1.5 城镇集聚功能较弱
4.2 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4.2.1 生态环境脆弱
    4.2.2 水资源短缺
    4.2.3 经济实力弱
    4.2.4 人口素质低,思想保守
    4.2.5 政策与制度障碍
    4.2.6 地理空间格局不经济
4.3 新时期的发展机遇
    4.3.1 政府扶持与政策倾斜
    4.3.2 比较利益驱动
    4.3.3 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发展
    4.3.4 制度创新推动 第五章 西部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规制
5.1 政府角色定位
    5.1.1 转变思想观念
    5.1.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5.1.3 加强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5.1.4 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5.2 政府行为选择
    5.2.1 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与道路
    5.2.2 制定具体的城市发展规划
    5.2.3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5.2.4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5.2.5 多渠道筹集城镇建设资金
    5.2.6 加强宏观协调与控制
    5.2.7 适时开征生态资源税
5.3 以制度创新促进西部城镇化
    5.3.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5.3.2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5.3.3 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
    5.3.4 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5.3.5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 第六章 因地制宜推进西部特色城镇化
6.1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资源性城镇
    6.1.1 资源性城镇是西部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6.1.2 丰裕的资源有利于资源性城镇的新建和扩张
    6.1.3 资源性城镇对于低素质劳动者的吸纳能力更强
    6.1.4 资源性城镇必须着眼于可持续发展
6.2 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相结合
    6.2.1 生态移民概念的提出
    6.2.2 应将生态移民与城镇化有效结合
    6.2.3 生态移民型城镇化应具有超前生态意识
6.3 依托交通干线发展城镇带
    6.3.1 以交通干线为轴线聚集是西部城镇分布的主要特征
    6.3.2 交通干线具有很强的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
    6.3.3 交通极为不便的地区应适当推进异地城镇化
6.4 在边境地区发展边贸驻军型城镇
    6.4.1 边贸型城镇
    6.4.2 驻军型城镇
6.5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型城镇
    6.5.1 开发特色旅游资源
    6.5.2 以特色旅游促进非农化 第七章 西部地区城镇体系构建
7.1 各等级城镇合理均衡的规模结构
    7.1.1 现实规模结构特征
    7.1.2 城镇规模结构的优化
7.2 职能明确分工合理的职能结构
    7.2.1 西部城镇职能类型划分
    7.2.2 西部城镇职能结构特征
    7.2.3 城镇职能结构的完善
7.3 “点轴面”立体布局的空间结构
    7.3.1 确立空间结构的“点轴”
    7.3.2 城镇空间结构布局重点 第八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战略构想
8.1 总体发展思路
    8.1.1 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8.1.2 局部地区可以跨越式发展
8.2 战略原则
    8.2.1 生态保护居于首位
    8.2.2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8.2.3 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并重
    8.2.4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8.2.5 兼顾地区差异
    8.2.6 可持续发展
8.3 战略目标与重点
    8.3.1 本世纪中叶基本完成城镇化
    8.3.2 促进城镇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8.3.3 以大中城市为主的战略重点
8.4 发展道路与途径
    8.4.1 壮大区域中心城市
    8.4.2 培育潜在的大城市
    8.4.3 有重点地适度发展小城镇
    8.4.4 多元化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D]. 付吉力根.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新疆克州边境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模式研究[D]. 罗海水. 新疆大学, 2020(07)
  • [3]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笪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4]中国西部省区旅游生态位测评及旅游空间格局研究[J]. 宋竹芳,徐宁,曹妍雪.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5]成都城市外交研究[D]. 李霖. 华侨大学, 2019(01)
  • [6]中国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研究[D]. 段晓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D]. 马颖忆.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2)
  • [8]中国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梯度扩散研究[D]. 刘宏盈.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7)
  • [9]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研究[D]. 杨昇.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10]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D]. 赵常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中国西部旅游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