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239DLL-S型双侧向测井仪器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杨爱华,张志强,张鹏[1](2020)在《1239XA双侧向测井仪的改进及现场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侧向测井仪是目前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电法测井仪器。在大井眼、盐水泥浆情况下,井眼环境会对传统双侧向测井仪产生较大的影响,仪器电极腐蚀和绝缘问题也时有出现,影响仪器测量效果,甚至导致测井失败。为了解决进口双侧向仪器1239XA电极磨损和橡胶皮鼓包以及测量值在高温下偏移等问题,通过对双侧向测井仪机械结构、材料的改进以及电路关键电子元件的筛选,使其在东海低孔渗储层中克服了气侵腐蚀以及高温高压容易对仪器造成损坏的困难,解决了侵蚀所导致的绝缘性差的问题,保证了仪器测井资料质量,在东海油气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张志,唐联级,杨爱华[2](2019)在《测井井下仪器温度性能指标的筛选方案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几年国内勘探开发不断向深井发展,目的层的深度增加,井下环境温度也不断增高,要求石油测井仪器具备更高的温度性能。一些仪器在研制之初具备175℃的温度指标,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电子元件受测井井况的影响,性能已经无法达到设计指标,而设备的后期预防维保过程中又不能直接快速判断某个元件性能,导致部分仪器在高温环境下出现了工作不稳定甚至不工作的现象。为了筛选并提高测井井下仪器的耐温性能,建立了对正在使用的常规测井仪器的温度性能进行筛选的程序,筛选排查不同类型仪器易受温度影响的电子元件,规范温度性能测试方案及筛选方法,为提升井下仪器的高温测井作业能力提供评价基础和保障。
李明,于增辉,唐联级,李健飞[3](2019)在《双侧向电阻率测井曲线负差异的仪器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侧向测井是目前油气田应用最广泛的电阻率测井,它适用于高阻碳酸盐地层和低阻砂泥岩地层。其测量精度高,动态范围大,对于地层区分和评价起着重要作用。但在进行高温、高矿化度泥浆测井时,由于双侧向仪器或地层特性等因素影响,会导致深、浅侧向电阻率曲线出现负差异。就此问题展开研究,通过现场测井实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几种电阻率曲线出现负差异的原因,为现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侯亮[4](2018)在《混频信号岩心电频谱测量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岩心具有频散特性,即当测量信号频率改变时,岩心的复电阻率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另外岩心复电阻率还受含有含油饱和度影响,当含油饱和度增加时,测量得到的岩心复电阻率幅值也会增加且频散程度增强,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岩心含油性进行测量评价。本文设计了一款利用混频信号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环境下对岩心进行多频率测量的仪器,其测量结果具有所用时间少,外部干扰小等优点。本设计首先对混频信号产生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DDS技术的机理,最终确定了使用DDS技术产生由1k、3k、10k、30k、100k、300k、500k、1M、3M、10M十种频率信号组成的混频信号的方案;通过对实验信号频率进行分析,得到使用混频信号即可较好实现频率在1k-10M之间测量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的结论;经过对混频信号产生方法的分析,选取了基于FPGA的DDS信号产生器设计方案;后续又进行了发射电路、接收电路的设计,并对关键部分电路进行仿真以及原理图和PCB的绘制,制作了实物电路板,完成了调试工作;最后利用仪器对实际岩心进行测量,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
杨文凡[5](2017)在《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及环境校正方法》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石油采集计算技术方面也做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但是,虽然双侧向测井数据是作为确定地层含油性的关键测井资料之一,它数据的准确性也会受到径向侵入、井眼、井斜、不同厚度单层砂以及围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能够使工程需要得到满足,并更高的对水、油、气层符合率进行识别,本文通过对双侧向测井原理以及响应特征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引出环境校正的方法。
巨银娟[6](2017)在《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基岩储集体特征及测井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基岩储集体是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的主力产层,有关昆北基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油气运移成藏及潜力预测等方面,而针对基岩储集性能及其纵向分带性、基岩储集体“四性关系”的研究比较匮乏;另外,孔缝发育情况是控制基岩储集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对于昆北基岩中孔缝的产状特征、测井识别标准、成因类型、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尚未进行过深入研究。上述问题影响对油气富集规律的认识,制约着油气勘探的进程。昆北基岩花岗岩因遭受风化溶蚀而具有储集性能,本文针对这套基岩储集体开展了以下研究:(1)通过岩石地化及锆石LA-ICPMSU-Pb定年研究,确定昆北基岩原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2)综合应用岩心观察、岩相学、核磁共振及压汞实验图谱,开展了基岩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储集空间结构T2谱分布及变化特征、基岩纵向分段性及各段储集性能变化趋势等研究,并建立了昆北基岩储集性能级别的划分标准;(3)充分利用岩心观察及分析测试资料标定测井资料,全面展开昆北基岩储集体“四性关系”的测井评价。同时应用高分辨率成像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精细化研究孔缝的产状及分布、溶蚀孔洞的频谱带宽及峰值、次生储集空间的比重及其对整体储集性能的贡献。并建立昆北基岩有效储集体的物性和含油性下限标准。岩石地化及年代学研究表明,昆北Q16-Q4井区为晚二叠世(256±4 Ma)形成的灰白色二长花岗岩,Q6井区为中奥陶世(430±2Ma)形成富钾的肉红色钾长花岗岩。成因机制分析认为Q16-Q4井区基岩为起源于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的高分异Ⅰ型花岗岩,Q6井区基岩为中上地壳白云母在碰撞环境中脱水部分熔融而成的典型S型花岗岩。纵向分带及储集空间特征研究表明,昆北基岩从上至下依次为:Ⅰ残积段,为彻底风化黏土岩,压实致密无储集能力,在局部地区起盖层作用;Ⅱ溶蚀段,储集空间以晶间溶孔和粒间(内)孔为主,T2谱呈左高右低双峰特征,核磁孔隙度范围集中,T2谱截止值左侧幅度明显高于右侧,束缚水饱和度较高说明细粒物质含量多;Ⅲ裂缝段,储集空间以构造缝和溶孔为主,T2谱呈左右峰幅度相近的双峰特征,核磁孔隙度因个体差异大而分布范围较广,束缚水饱和度整体较低说明可动储集空间比重较高;Ⅳ基岩,为新鲜花岗岩原岩,坚硬致密几乎无储集能力。其中Ⅱ段和Ⅲ段是既保持部分原岩特征又被不同程度后期改造的基岩主力储集段,从Ⅱ段至Ⅲ段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从上至下由“孔隙型”向“裂缝型”逐渐过渡。利用交会图技术开展测井岩性评价,识别不同风化程度基岩的岩性。对比分析六类测井参数交会图表明自然伽马(GR)与声波时差参数(△t)交会图区分效果最为理想,各段测井参数区间具体为:残积段GR<282API,△t>196us/m;溶蚀段GR<282 API,△t<196 us/m;裂缝段282API<GR<358API;基岩GR>358API;纵向上自然伽马(GR)和元素俘获能谱(ECS)曲线呈现灵敏的“三阶梯状”响应特征,说明基岩风化程度与其放射性强弱和钾钠元素含量变化相关性较高。依此精细划分16 口钻遇基岩的单井中不同风化程度的基岩段岩性表明,Q16-Q4井区基岩保存完整厚度较大,Q12及Q6井区上部残积段多已被剥蚀。以凸显放大孔缝发育段测井响应特征为原则,构建新的参数曲线对其进行系统识别并探讨基岩中孔缝发育段的分布规律。认为在孔缝发育段呈现波阻抗明显低值和裂缝综合参数尖峰状相对高值的响应特征。裂缝密度在断裂附近多为高值,裂缝发育率与断裂相关性较差。成像测井解释裂缝走向为北北东,倾向为北西西,倾角范围为24°~54°。溶蚀孔缝频谱分析和核磁共振测井T2谱数据统计表明,次生储集空间占总储集空间的比例最高可达80%。基于以上研究建立了适用于昆北基岩储集空间的定量测井评价体系。测井及试油资料综合分析表明,基岩含油段的测井响应特征为自然伽马和声波时差曲线高值,高阻背景下的低阻以及深浅电阻率明显径向幅度差。含油段岩心多为油侵和油斑级别。对有核磁共振测井的重点井基岩段,分别用伪毛管压力法和电阻率法计算其含油饱和度,两种算法相互验证结果吻合较好。对大多数没有核磁共振测井的基岩段,在实验测定岩电参数的基础上用电阻率法计算其含油饱和度。最终确定昆北基岩有效储集体的物性下限为孔隙度大于5%,含油段的饱和度下限为大于50%。
李希峰,乔娜[7](2014)在《5700成像系统1239双侧向电极配接分析与探讨》文中指出ATlAS5700成像系统在进行1239双侧向测井时经常受硬电极较软电极而言深侧向幅度低,SP曲线有干扰及分层不明显等问题而不采用硬电极。本文通过对两种电极对施工时效、测井安全和测井曲线质量产生影响展开综合分析和实验,并给出推荐选择。
王安涛[8](2011)在《1239DLL-S型双侧向测井仪器改进分析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1239DLL-S型双侧向测井仪器的新特性出发,着重分析了1239DLL-S型双侧向测井仪器的改进技术,并讲解了测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白建平[9](2006)在《高含水期水淹层解释方法及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预测研究》文中指出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准确地估算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确定其剩余储量,剩余的可采量及其品位,对于进一步提高二次采油开发效果、有针对性地实施三次采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针对工区水淹层的解释符合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对水淹层的水淹机理、水淹层识别方法和水淹层解释方法三方面深入调研,提出了将岩石物理相技术、非线性理论(小波分析)、渗流力学理论(流体优先移动分析技术),引入到水淹机理研究和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剩余油预测研究中的新思路。通过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在深入分析研究区的测井、地质、录井,试油,钻井取心、水分析、动态等资料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水淹过程中储层参数的变化特征及测井响应特征,对高含水开发后期水淹层物性参数的计算充分考虑了不同物性对储层动静态参数计算的影响,利用理论模型和实验研究模型相互校正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水淹层动静态参数的计算精度。2.开展了基于岩石物理相技术的水淹层的水淹机理实验研究。以地质条件约束,依据渗流力学,建立兼顾油水两相平衡剩余油动态预测模型;并应用不同开发阶段测井信息,提出一套综合多种信息和相关资料的水淹层测井评价和预测剩余油方法。3.应用非线性理论(小波分析)重新对工区测井资料进行高分辨率处理,为水淹层层内细分和老井资料的二次精细处理评价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提高了水淹层解释评价的精度。同时,把专家经验以软件形式应用于剩余油预测研究中,形成快速剩余油描述软件,提高剩余油评价精度。4.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编制综合治理方案,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研究结果在新疆宝浪油田开发区应用,效果较好,为高含水后期综合调整提供依据。排除因不同人员水平和经验不同存在的差异,该解释方法和解释标准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前景。
李素娟,王爱新,朱玉清,诸葛月英[10](2004)在《1239DLL-S型双侧向测井仪器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新型 12 3 9DLL S双侧向测井仪是 12 2 9DLL双侧向测井仪的改进型仪器。新仪器从几何结构到电子线路的设计都有一定的改变 ,如改善了原双侧向测井仪器存在的一些特性限定 ,同时引入了一些新的特性。通过对 12 3 9DLL S型双侧向测井仪一定的配置 ,深、浅电阻率测量各有 2种工作模式。为了使用好这种仪器 ,必须注意工作模式的选择、处理参数的选择、仪器初始化命令等。
二、1239DLL-S型双侧向测井仪器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239DLL-S型双侧向测井仪器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1239XA双侧向测井仪的改进及现场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东海油气田特殊环境下仪器面临的问题 |
1.1 低孔渗现象 |
1.2 硫化氢腐蚀和二氧化碳气腐蚀 |
1.3 高温环境的影响 |
1.4 双侧向仪器的双轨现象 |
2 仪器的改进及其应用效果 |
2.1 电极系绝缘层的改进 |
2.2 电极丝材质改进 |
2.3 电子线路关键电子元件筛选 |
3 现场应用曲线效果分析 |
4 结束语 |
(2)测井井下仪器温度性能指标的筛选方案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高温筛选测试方法研究 |
1.1 电子元件级测试 |
1.2 电路板级测试 |
1.3 测井仪器总成测试 |
1.4 仪器串系列组合测试 |
2 不同种类仪器筛选关键要点 |
2.1 电法类测井仪器筛选要点 |
2.2 声波类测井仪器筛选要点 |
2.3 放射性类测井仪器筛选要点 |
3 实施评价和跟踪机制 |
4 应用实例分析 |
5 结束语 |
(3)双侧向电阻率测井曲线负差异的仪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负差异出现的原因 |
1)绝缘棒影响: |
2)围岩影响: |
3)各向异性影响: |
2 电阻率负差异案例 |
3 现场验证 |
1)在某实验井模拟绝缘棒绝缘极差: |
2)在某实验井模拟绝缘棒绝缘极差和断开侧向远回路: |
3)在某实验井实验: |
4 结论和建议 |
(4)混频信号岩心电频谱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关键技术 |
1.4.1 信号质量 |
1.4.2 混频信号生成 |
1.4.3 数字滤波 |
1.4.4 高频走线 |
1.5 文章结构 |
第2章 混频信号发射部分仿真及验证 |
2.1 混频信号产生方法 |
2.2 DDS介绍 |
2.2.1 结构组成 |
2.2.2 原理介绍 |
2.2.3 数字分析 |
2.2.4 DDS技术特点 |
2.2.5 DDS杂散分析及抑制方法 |
2.3仿真实验 |
2.3.1 FPGA 设计仿真验证基本介绍 |
2.3.2 仿真软件ModelSim及其应用 |
2.3.3 ModelSim的仿真流程 |
2.3.4仿真实验 |
2.4 器件选择 |
2.5 开发板验证 |
2.6 小节 |
第3章 混频信号发射、接收部分设计 |
3.1 发射部分设计 |
3.1.1 Altium Designer软件介绍 |
3.1.2 原理图绘制 |
3.1.3 PCB绘制 |
3.2 接收部分设计 |
3.2.1 采样频率 |
3.2.2 滤波 |
3.2.3 各个频率信号的幅度、相位计算 |
3.2.4 复电阻率计算 |
第4章 岩心电频谱测量及结果分析 |
4.1 实验准备 |
4.1.1 模拟岩心 |
4.1.2 阻抗分析仪 |
4.2 岩心电频谱测量实验 |
4.3 测量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及环境校正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双侧向测井原理 |
2. 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1) 薄互层的响应特征 |
(2) 层厚不同的单砂层的响应特征 |
(3) 侵入深度不同的响应特征 |
3. 双侧向测井响应的环境校正方法 |
4. 实例分析 |
结语 |
(6)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基岩储集体特征及测井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岩油藏勘探历史 |
1.2.2 基岩测井评价研究进展 |
1.2.3 基岩孔缝特征研究进展 |
1.2.4 基岩纵向分带性研究进展 |
1.2.5 昆北基岩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特色及创新点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昆北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层特征及划分依据 |
2.3 西部斜坡带基岩勘探历史 |
第三章 基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3.1 岩相学特征 |
3.2 锆石LA-ICP MS U-Pb定年 |
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4 昆北基岩成因机制分析 |
第四章 基岩储集特征研究 |
4.1 基岩岩心特征 |
4.1.1 岩心纵向特征对比 |
4.1.2 岩心裂缝参数统计 |
4.2 基岩孔缝特征及纵向分段 |
4.2.1 孔缝特征及成因 |
4.2.2 孔缝类型划分 |
4.2.3 基岩纵向分段特征 |
4.3 基岩孔隙结构特征 |
4.3.1 压汞孔隙结构分析 |
4.3.2 岩心核磁共振测试原理及优势 |
4.3.3 基岩各段孔隙结构T_2谱形及参数 |
4.3.4 基岩储集性能级别划分 |
第五章 基岩储集体测井综合评价 |
5.1 岩性测井评价 |
5.1.1 基岩测井综合响应特征 |
5.1.2 交会图法识别划分基岩岩性 |
5.2 基岩物性测井评价 |
5.2.1 孔缝段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方法 |
5.2.2 孔缝段分布规律 |
5.2.3 FMI成像测井定量解释裂缝参数 |
5.2.4 核磁共振测井定量评价次生孔隙 |
5.2.5 孔隙度定量测井解释模型及验证 |
5.3 基岩含油性测井评价 |
5.3.1 含油岩心特征 |
5.3.2 含油性测井响应特征 |
5.3.3 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 |
5.3.4 有效储集体下限标准 |
第六章 基岩储集体影响因素及成藏模式 |
6.1 储集性能影响因素 |
6.1.1 基岩形成与构造运动期次 |
6.1.2 断裂系统分布情况 |
6.1.3 古地貌特征差异 |
6.1.4 原岩水岩反应差异 |
6.2 成藏模式分析 |
6.2.1 油源供给 |
6.2.2 运移通道 |
6.2.3 成藏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5700成像系统1239双侧向电极配接分析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软电极马笼头及硬电极指标分析 |
1.1 长电极马笼头 |
1.2 3997硬电极 |
2 软硬电极对深侧向及自然电位的影响 |
3 井场实验和结论 |
(8)1239DLL-S型双侧向测井仪器改进分析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1239D L L-S型双侧向测井仪器的新特性 |
二、1239D L L-S型双侧向测井仪器改进分析 |
1、深、浅参考电源的改进 |
2、实验室检测设备的改进 |
3、环境校正 |
4、组合能力 |
三、测井中注意问题分析 |
1、测井仪器组合 |
2、对85 ft电极马笼头的要求 |
3、地面参数设置 |
4、TOOL Re-lnit命令的应用 |
5、仪器改进工作 |
(9)高含水期水淹层解释方法及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水淹层解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水淹层的水淹机理研究现状 |
1.1.2 水淹层测井技术 |
1.2 水淹层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水淹级别界限划分法 |
1.2.2 水淹层水淹级别定性识别方法 |
1.3 水淹层的解释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常规测井资料定量解释水淹层 |
1.3.2 电阻率解释法 |
1.3.3 三饱和度法 |
1.3.4 BP 网络法 |
1.3.5 利用储层流动单元计算剩余油饱和度 |
1.4 项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7 论文成果评价及应用前景 |
1.8 论文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构造、岩性、物性及含油性分布特征研究 |
2.1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2.1.1 油气分布研究 |
2.2 储层岩性特征研究 |
2.3 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
2.4 储层渗流物理特征研究 |
2.5 储层流体性质研究 |
2.6 储层含油分布特征研究 |
3 储层水淹层和岩石物理相研究 |
3.1 岩石物理相 |
3.2 岩石物理相的定义 |
3.3 宝浪油田中北部油层岩石物理相的划分 |
4 水淹储层的变化特征分析 |
4.1 宝浪油田油层水淹后岩石物性的变化 |
4.1.1 含油饱和度及油水分布的变化 |
4.1.2 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 |
4.1.3 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的变化研究 |
4.1.4 地层压力的变化 |
4.1.5 润湿性变化特征 |
4.1.6 油水分布变化特征 |
4.1.7 注入水对Archie 参数m和n值的影响 |
4.2 总结 |
5 水淹层测井解释模型 |
5.1 泥质含量、粒度中值、砾石含量解释模型 |
5.1.1 泥质含量解释模型 |
5.1.2 粒度中值解释模型 |
5.1.3 砾石含量解释模型 |
5.2 孔隙度、渗透率解释模型 |
5.2.1 声波时差与岩芯分析孔隙度模型 |
5.2.2 密度测井与岩芯分析孔隙度模型 |
5.2.3 中子测井和孔隙度模型 |
5.2.4 渗透率解释模型 |
5.2.5 油、水相对渗透率和有效渗透率模型 |
5.3 储层地层水电阻率解释模型 |
5.3.1 原始地层水电阻率的确定 |
5.3.2 混合液地层水电阻率的计算 |
5.4 原始、残余油、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 |
5.4.1 束缚水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建立 |
5.4.2 残余油饱和度解释图版的建立 |
5.4.3 含油饱和度解释图版的建立 |
5.5 剩余油饱和度解释模型 |
5.5.1 电阻率系统误差校正 |
5.5.2 计算产水率 |
5.5.3 各单层有效渗透率的理论计算 |
5.5.4 产层剩余油饱和度模型 |
6 提高水淹层测井资料纵向分辨率方法研究 |
6.1 基于小波变换提高测井曲线纵向分辨率方法 |
6.1.1 测井曲线纵向分辨率和薄层的有关概念 |
6.2 小波分析的方法原理 |
6.2.1 小波变换的有关概念及定义 |
6.3 小波分析在测井中的应用 |
6.4 滤波器H 和G 的求取 |
6.5 测井曲线的离散二进制小波算法 |
6.6 测井垂向分辨率匹配法进行薄层处理 |
6.6.1 测井曲线预处理 |
6.6.2 纵向分辩率匹配 |
6.7 实际应用与效果分析 |
7 水淹层测井解释评价标准 |
7.1 有效厚度测井标准确定 |
7.2 油、气、水层划分标准 |
7.2.1 油、气层 |
7.2.2 油水同层 |
7.2.3 水层 |
7.2.4 干层 |
7.3 水淹层测井识别标准 |
7.3.1 水淹层测井定性判别 |
7.3.2 水淹层解释定量划分标准 |
7.4 宝浪油田油、气、水淹、同层、干层、水层不同岩性、电性特征 |
7.5 资料处理解释参数评价及解释流程 |
7.5.1 程序特点 |
7.5.2 输入、输出测井曲线解释评价参数 |
7.5.3 流程框图 |
8 水淹层电性变化特征与沉积相分析 |
8.1 水淹层电性特征 |
8.1.1 淡水水淹层电性特征 |
8.2 地层水水淹层电性特征 |
8.2.1 深侧向电阻率曲线读值降低 |
8.2.2 自然电位幅度明显增大 |
8.3 混合水水淹层电性特征 |
8.4 沉积韵律与水淹特征 |
8.4.1 正韵律水淹模式 |
8.4.2 反韵律水淹模式 |
8.4.3 复合韵律水淹模式 |
9 综合解释地质效果 |
9.1 油层电性特征 |
9.2 不同类型水淹层电性特征 |
9.2.1 淡水水淹层电性特征 |
9.2.2 地层水水淹层电性特征 |
9.2.3 混合水水淹层电性特征 |
9.2.4 油水同层电性特征 |
10 剩余油分布规律预测研究 |
11 应用效果分析 |
12 测井新技术在薄差层水淹层解释中的应用探索 |
12.1 核磁共振测井在薄差层水淹层解释中的应用 |
12.2 利用核磁测井计算储层含油、水饱和度 |
结论和建议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10)1239DLL-S型双侧向测井仪器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1239DLL-S型双侧向测井仪器的新特性 |
1.1 深、浅参考电源的改进 |
1.2 电路设计 |
1.3 Groningen模式 |
1.4 实验室检测设备的改进 |
1.5 环境校正 |
1.6 组合能力 |
1.6.1 Non-WTS仪器组合 |
1.6.2 WTS仪器组合 |
2 测井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
2.1 测井仪器组合 |
2.2 对85 ft电极马笼头的要求 |
2.3 地面参数设置 |
2.4 TOOL Re-Init命令的应用 |
2.5 刻度时工程值的选择 |
2.6 曲线异常时原因分析 |
2.7 仪器改进工作 |
四、1239DLL-S型双侧向测井仪器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1239XA双侧向测井仪的改进及现场应用[J]. 张志,杨爱华,张志强,张鹏.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0(03)
- [2]测井井下仪器温度性能指标的筛选方案与评价[J]. 张志,唐联级,杨爱华.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9(06)
- [3]双侧向电阻率测井曲线负差异的仪器实验研究[J]. 李明,于增辉,唐联级,李健飞.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9(05)
- [4]混频信号岩心电频谱测量技术研究[D]. 侯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5]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及环境校正方法[J]. 杨文凡. 当代化工研究, 2017(04)
- [6]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基岩储集体特征及测井综合评价[D]. 巨银娟. 西北大学, 2017(03)
- [7]5700成像系统1239双侧向电极配接分析与探讨[J]. 李希峰,乔娜.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06)
- [8]1239DLL-S型双侧向测井仪器改进分析及其应用[J]. 王安涛.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07)
- [9]高含水期水淹层解释方法及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预测研究[D]. 白建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 [10]1239DLL-S型双侧向测井仪器及其应用[J]. 李素娟,王爱新,朱玉清,诸葛月英. 测井技术, 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