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首山区域构造应力场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子贤[1](2021)在《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文中认为祁连山东北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界,北邻阿拉善地块。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影响,北祁连造山带逐渐隆起成山,并在其北侧形成一系列新生代盆地,构成了典型的盆-岭地貌格局。查明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隆升历史,对于解析这一独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以及青藏高原构造生长过程和动力学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祁连山东北缘发育有武威盆地,盆地内沉积了厚层的晚新生代地层,是研究区域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的关键区域。本文建立在武威盆地晚新生代高精度磁性地层年代学的基础上,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沉积特征分析、碎屑锆石物源分析、区域构造解析等方法,恢复了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的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动力学机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根据武威盆地WW-01钻孔和丰乐盆地沉积特征,将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甘肃群划分为丰乐组和果园组。丰乐组为一套扇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由底到顶粒度逐渐变细,颜色整体为桔红色-砖红色。果园组为一套棕红色-土黄色河湖相沉积,底部发育一套浅砖红色砾岩,粒度向上逐渐变细。第四纪以来,祁连山东北缘存在4期沉积特征明显不同的冲积扇,在武威盆地内部则充填了稳定的砾卵石层。2.基于武威盆地WW-01钻孔高精度磁性地层学和宇宙成因核素测年结果,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将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甘肃群丰乐组沉积时代限定在早中新世-晚中新世(~21–8.25 Ma),区域上相当于兰州-临夏盆地的咸水河组、河西走廊西部疏勒河组的中下段和宁夏地区的彰恩堡组;果园组的沉积时代为晚中新世-上新世末(~8.25–2.58 Ma),区域上相当于河西走廊西侧疏勒河组上段、兰州-临夏盆地的临夏组和宁夏地区的干河沟组。3.通过武威盆地WW-01钻孔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了晚新生代以来盆地物源的波动信息:~11.15 Ma以来,北祁连造山带和阿拉善地块竞相为武威盆地提供物源。其中,10.34–9.51 Ma,8.18 Ma,3.51–0 Ma武威盆地物源以北祁连造山带为主;8.69 Ma,8.14–4.05 Ma武威盆地物源以阿拉善地块为主。4.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主要经历4期构造变形:(1)早中新世-晚中新世(~21–8.25Ma)NW-SE向伸展变形,控制了丰乐组的沉积;(2)晚中新世(~8.25 Ma)NW-SE向缩短变形,这期变形造成了丰乐组和果园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界面;(3)晚中新世-上新世末(~8.25–2.58 Ma)NE-SW向强烈缩短变形,这期强烈变形控制了果园组的沉积,其变形初始时间(~8.25 Ma)可能代表了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到达祁连山东北缘的启动时间;(4)晚第四纪NE-SW向伸展变形。5.综合沉积学、磁性地层学、物源波动信息、构造变形特征等,将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1)早中新世-晚中新世NW-SE向伸展与断陷盆地发育,晚中新世NW-SE向弱挤压与沉积盆地反转;(2)晚中新世-上新世NESW向挤压与压陷盆地发育,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到达祁连山东北缘一带;(3)上新世晚期以来,~3.6 Ma龙首山隆起,区域盆-岭地貌格局初具规模,~2.58 Ma北祁连造山带强烈隆升,武威盆地湖盆消亡,区域现今盆-岭地貌格局定型。
杜家昕[2](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生代以来,印度-亚欧板块的碰撞形成了“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原的构造隆升和扩展对高原及周边区域的构造格局、地貌发育、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边界由阿尔金、海原等大型走滑断裂和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所控制,其内部发育大量走滑、逆冲断裂及褶皱构造,吸收了主要的上地壳变形,影响着该区域的地貌形态和构造活动,研究这些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特征和构造转换模式是深入理解和认识新生代地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关键。阿拉善地块则位于高原东北缘北部,地块南部与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相接,分布一系列逆冲和左旋走滑断裂,同时也发育了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然而,祁连山内部断裂构造与阿尔金走滑断裂带的构造应力是如何转换?阿拉善地块南部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是什么?黑河的河流地貌形成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对区域构造变形与扩展是如何响应的?因此,对该地区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转换机制、地形地貌演化、生态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不仅对认识和理解该区域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多圈层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地表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对于挖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拉善世界地质公园的国际价值和助力潜在世界自然遗产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地貌景观的申遗工作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遥感科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质年代学等多学科交叉,通过多源遥感数据的处理、影像解译分析和野外考察验证,重点聚焦该地区的关键断裂带--昌马断裂和雅布赖断裂,分析其断裂的空间分布、几何分段特征和滑动速率,讨论它们与阿尔金断裂构造变形与应力转换关系,刻画北祁连、河西走廊和阿拉善地块南部在距今33 Ma以来的构造变形机制和地貌发育过程,探究高原隆升与扩展对黑河流域的河流地貌、生态环境和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演化所起的作用与影响。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1)1932年昌马地震沿NW-NWW的昌马断裂产生了长约120 km地表破裂带,由5段长为14.4-39.56 km不连续的一级破裂带组成;地震地表破裂可以跨越长0.3~4.5 km和宽2.2~5.4 km的阶区构造,但终止于断裂带最东端宽约6.3km的挤压型阶区;估算断裂中东段和东段的全新世左旋走滑速率分别为3.43±0.5 mm/yr和4.49±0.5 mm/yr,吸收了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约3-4 mm/yr的变形。探槽的分析研究表明:晚第四纪以来主要经历了6次地震事件:事件一(距今9.4±1.0~9.6±1.0 ka),事件二(距今6140±30 BP~7.0±1.1 ka),事件三(距今3000±30~5700±30 BP),事件四(距今1960±30~2030±30 BP),事件五(距今<1960±30BP),以及事件六(1932年昌马地震)。(2)NE-NEE走向的雅布赖断裂长138 km,其南西段与北东段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中段以正断活动为主。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结果显示,雅布赖山在白垩纪(距今约135-71.5 Ma)时期,经历了快速冷却和构造抬升;白垩纪-始新世时期(距今约70-33.9 Ma),雅布赖山经历长期的剥蚀作用;渐新世-早上新世(距今约33.9-5 Ma),雅布赖断裂开始左旋走滑活动,造成白垩纪红色岩层发生47±2 km的左旋位错,其长期走滑速率为1.40±0.06 mm/yr;上新世(距今约5 Ma)以来,该区域构造应力由NE-SW向挤压应力转变为东西向的拉张应力,断裂活动表现为左旋走滑兼正断活动。雅布赖山的正断层活动造成下盘山体持续抬升,阻挡限制了沙山的迁移与扩展,为巴丹吉林沙漠中世界最壮观的高大沙山-湖泊并存的地貌景观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地势条件。(3)黑河上游、中游河道在北祁连山脉及其前缘的断裂构造活动影响下,发生自东向西迁移,穿过正义峡向北流至额济纳旗,形成了河流下游巨型冲洪积扇,成为巴丹吉林沙漠的主要物源。黑河流域1995-2015年的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2000年以前,黑河中游长期的过度用水导致下游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2000年开始,对下游进行生态输水使得下游约69%的退化土地得到显着恢复,植被覆盖增加,年均降水增多,原本干涸的尾闾湖居延海也逐渐恢复。同时,调水平衡模型表明当中游向下游年平均输水量阈值为11亿立方米、下游与中游的径流量比值为1.4时,可以维持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用水平衡,这将为丝绸之路沿线区域跨流域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重底线”的可持续生态恢复提供重要参考。(4)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地块自33 Ma以来的构造地貌演化模式:第一阶段(33-10 Ma),在印度-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下,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活动延伸进入阿拉善地块南部,并影响了雅布赖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第二阶段(10-5 Ma),NE-SW向挤压应力使得高原东北缘地壳缩短,祁连山开始快速隆升,其内部和北祁连山前缘的走滑和逆冲构造开始活化,阿尔金断裂的走滑变形被祁连山内部的走滑和逆冲构造所吸收、转换,同时阿拉善地块南部左旋走滑活动逐渐减弱;第三阶段(5 Ma-至今),区域应力由NE-SW向挤压应力转换为近EW向的拉张应力,而雅布赖断裂则转变为以左旋走滑兼具正断活动的拉张性质;同时,北祁连山脉继续不断隆升和区域构造变形向河西走廊一带扩展,不仅控制了黑河中、下游河流迁移、改道,也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的独特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起到重要影响。综上,本研究从不同的时空尺度,揭示了新生代以来,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地块南部“山脉-河流-绿洲-沙漠”系统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构造-气候-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提出北祁连山脉的构造隆升与扩展对该区域地表演化过程的内、外动力两方面控制作用:在地壳增厚和构造抬升等内动力作用下,断裂和褶皱变形吸收了地壳变形,控制了河流地貌和沙漠地貌的形成格局;外动力方面,高原的隆升不仅影响了气候,使得祁连山脉第四纪形成冰冻圈,在其北部发育近东西走向的低洼廊道,为沙源物质提供运输通道,并在河西走廊及阿拉善南部形成了以荒漠、绿洲为主的生态环境格局。
李忠潭[3](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断裂构造解译和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以甘肃省西秦岭、北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断裂构造的研究一直是地学领域中的重点。作为地质过程的重要形式之一,断裂在成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矿产资源的研究离不开对断裂构造的研究。目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其引入地学领域,将有利于处理复杂的地学信息,从而有助于下一步相关的工作。在地学领域中,虽然深度学习的方法已经有了较多的应用,但在断裂预测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在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本文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根据从甘肃省西秦岭大桥、寨上地区的地质图中获取的断裂数据,通过处理得到断裂数据集,输入到模型中训练得到断裂预测模型,再根据该模型进行了预测实验,四张预测断裂图与原地质图像对比,能够进行断裂构造的预测,且预测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模型对甘肃龙首山西段高台县臭泥墩—西小口子地区的地质图提取的断裂图像进行了预测试验,生成了该地区的断裂预测图像,通过对该地区的遥感影像进行断裂的遥感解译,同样得到了该地区的遥感断裂解译图。二者对比:预测断裂图中的断裂走向都是近EW向—NWW向,与地质图和遥感解译断裂的走向一致;预测断裂图能够产生新的断裂构造,且位置对比遥感断裂解译图位置大体相同。表明利用GAN预测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有效性。2.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在甘肃北山20km2的无人机航拍正射影像中进行了断裂解译的研究。通过试验断裂解译标志中错动的岩脉、地层,GAN网络模型具备良好的断裂解译效果,该方法在正射影像断裂解译中具备较好的应用效果。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龙首山西段高台县臭泥墩—西小口子地区的铜矿找矿预测。根据地化和航磁数据得到的预测结果的预测面积为27.3%;根据地质、地化和航磁得到的预测结果的预测面积为12.1%;基于GAN网络模型生成的该地区的断裂预测图作为的地质数据,综合地化和航磁数据得到的预测结果的预测面积为19.7%,相对于地化和航磁数据的预测结果在第四系及新近系中的预测区范围缩小或消失,相对于地质、地化和航磁数据的预测结果在重点找矿区(盘头山)被重新圈定,更加具有可信度。
吴迪[4](2021)在《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连山关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铀成矿省辽东铀成矿带,是研究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重要窗口。已知铀矿床均分布在连山关花岗岩体与辽河群接触带附近,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前人对连山关地区铀矿成因分歧较大,对剪切带控矿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对矿床中的基性岩与铀矿的关系研究处于空白。鉴于此前的成果,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连山关地区典型铀矿、基性岩和周缘韧性剪切带。采用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方法,探讨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单元对铀矿的控制作用,丰富造山带铀成矿基础理论,完善研究区铀成矿模式,对铀矿找矿工作提出新的思路。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连山关岩体遭受三期构造变形改造。第一期变形表现为连山关岩体隆升,上覆辽河群发生顺层滑脱;第二期变形为南北向挤压导致沿岩体南缘和辽河群接触带发生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形成北西向韧性剪切带;第三期为北西向挤压变形,形成北东、北东东向脆性断裂构造。岩体南缘的右行韧性剪切带为压扁应变类型,属于一般压缩-平面应变范围,Flinn指数K值介于0.19~0.69,属于S/SL类型构造岩。研究区内铀矿体均为隐伏盲矿体,主要赋存于沿着连山关岩体和辽河群接触带右行剪切作用形成的背斜褶皱核部,和北东东向断裂关系密切。2.连山关岩体为混合花岗杂岩体,组成杂岩体主体为红色钾质混合花岗岩,其间有少量残留体,为早期钠质花岗片麻岩,且鞍山群残留体在其中大量分布,岩体边部分布有灰白色重熔混合岩。通过锆石U-Pb年龄频谱图,表明峰值年龄主要为1760~1940Ma、~2275Ma、2500Ma。其中,~2500Ma的年龄代表了连山关岩体的主体形成时代,标志着大陆克拉通化及其地壳分异的重要事件;~2275Ma的峰值年龄代表了连山关地区一期基底岩石重熔事件;1780~1990Ma的峰期年龄代表了吕梁运动作用下,基底岩石再次发生强烈的重熔,该期事件可能有利于铀的活化、运移,这与连山关铀矿形成年龄相吻合。3.研究区发育强烈的围岩蚀变作用,有明显的热液活动现象。最常见的围岩蚀变包括水云母化、绿泥石化、赤铁矿化,其他蚀变包括黄铁矿化、钠黝帘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等。水云母主要由斜长石蚀变而成,绿泥石主要由黑云母蚀变而成。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作用是绿泥石化和赤铁矿化,绿泥石蚀变后叠加棕褐色赤铁矿化与铀矿化的关系最为显着。4.研究区铀矿赋矿围岩经重熔形成的混合岩有四种类型,主要特点是石英含量高,绿泥石含量变化大,石英与绿泥石的含量往往呈负相关;具有富Si、略富Al、富Na、富K和低Mg、低Ca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具有富集Be、Mo、Pb、Y、Ba、La、Cu,亏损Co、Ni、Zn、Cr、Ti、V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和重稀土相对亏损等特征,具有较显着的Eu负异常;与U关系密切的共生元素有Pb、Mo、V、Be。5.钻孔深部基性岩以变辉绿岩和辉绿玢岩为主,具有钾、钠含量相当,过铝质等特征,属于碱性–过碱性系列岩石;总稀土元素含量偏高,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作用不明显,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有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微弱负Ce异常;微量元素Ba、La、Zr、Hf相对富集,而U、K、P、Ti相对亏损。研究区基性岩,依据地球化学特征,应属于板内碱性玄武岩,源区为过渡型地幔,形成于大陆碰撞后伸展裂解的构造环境,并在上侵过程中存在地壳混染作用。连山关岩体南缘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及相伴生的张性破裂为基性岩的就位提供空间,基性岩同时也为铀成矿提供热源、矿化剂及部分成矿流体。6.综合分析认为,一级控矿构造为连山关岩体南缘走向北西的右行韧性剪切带,剪切带作为区内铀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其边部的晚期NEE向断裂则是铀矿储存空间;太古宙古风化壳可能作为铀源;铀的运移、富集成矿受控于大型韧性剪切活动(提供热液运移通道)和基性岩侵入作用(提供热源和还原剂)等综合因素。结合铀成矿模型,指示连山关岩体南部辽河群覆盖区岩体隆起处与北东东向断裂交汇部位可作为下一步重点找矿靶区。
杨海波[5](2020)在《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文中认为活动块体理论将中国大陆构造划分为一系列一级或二级活动块体单元。活动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大陆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的基本特征,对中国大陆内部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以及地震类型起着直接控制作用。对于不同块体之间构造边界以及块体相互作用的认识,是理解青藏高原扩展与周缘地块响应过程、以及评估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关键所在。随着青藏高原不断向北扩展,现今祁连山—河西走廊以及阿尔金断裂系共同代表了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的最北缘。河西走廊—敦煌地区位于祁连山地块、塔里木地块、北山和阿拉善地块三者之间,是研究三个地块相互作用的关键构造位置。本论文主要针对该地区以及北山南部断裂系开展研究,厘定其构造几何学、运动学、断层活动时间等,进而探讨不同块体相互作用的构造位置、变形方式、断层活动性和构造响应过程等。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三危山断裂为左旋走滑断裂,伴随逆冲分量。断裂更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和垂直逆冲速率分别为0.06~1.25mm/a和0.05~0.08mm/a。南截山断裂系主要表征为向南和向北的逆冲、以及公里级尺度的褶皱变形。南截山断裂系的南北向地壳缩短速率为~0.3mm/a。低变形速率的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吸收了阿尔金断裂东段衰减的应变约10%。另外,1000多公里长的阿尔金断裂系主要表现为连续向北东方向生长的转换挤压双重构造,双重构造在深部汇聚到阿尔金主断裂上。(2)北山东南部的北河湾断裂是全新世左旋走滑断裂,局部有逆冲或正断分量。断裂的平均左旋走滑和垂直逆冲速率分别为~2.69mm/a和~0.35mm/a。遥感影像分析显示,北河湾断裂东西两侧发育许多第四纪断层陡坎、挤压脊、位错水系和基岩构造带,揭示存在一个150km长的左旋走滑压扭带。跨断裂的密集点距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揭示出断裂深部为近垂直的低阻带,且向下延伸到下地壳。结合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北河湾断裂系与南部的阿尔金断裂和祁连山逆冲体系在构造上不相连,属于北山南部独立构造体系。(3)北山地块南部旧井断裂为晚更新世至全新世左旋走滑正断层。跨断层开挖的探槽揭示最新一次地震事件可能发生在~14ka。几何结构上,旧井断裂位于东西向第四纪活动的金庙沟与红旗山断裂系之间的构造阶区,总体构造样式属于转换挤压构造体系下的转换拉张双重构造。旧井盆地最深沉积物的26Al/10Be埋藏测年结果表明,盆地开始接受沉积的最老年龄为距今~5.5Ma。结合更大区域晚中新世构造变形事件,显示晚中新世以来的构造变形重新激活了北山南部及其以北地区,影响了整个中亚地区的地壳稳定性。(4)遥感影像解译揭示北山地块西南部北北东走向的柳园断裂系是一个左旋斜滑断裂系。山前堆积的第四纪冲洪积物被断裂垂直位错,指示柳园断裂系在第四纪发生过构造活动。柳园断裂系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其与南北两侧边界走滑断裂带的构造关系表明,柳园断裂系可能属于转换挤压双重构造,这与现今GPS速度场方向一致。通过对祁连山—塔里木—北山三个块体之间或块体内部断裂系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研究、对比和分析,显示出祁连山前陆冲断系统和阿尔金断裂系仍是青藏高原北缘主要变形的构造,强烈的构造活动使得这些位置仍是现今强震孕育和发生的主要场所。青藏高原块体内部及边界的地壳变形通过断裂的走滑运动、挤压逆冲、转换挤压等被共同调节和吸收。而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是激活了以北稳定的北山地块内部部分先存的构造带,同时可能新生了一些年轻的断裂系(如北河湾、旧井、柳园断裂系)。地块内部的地壳变形主要通过左旋走滑转换挤压和左旋走滑转换拉张而被吸收。青藏高原外围(以北)稳定地块正在遭受块体活化,但活化的幅度和分布范围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蒋子文[6](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山1-盒8段物源分析及盆山耦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地层发育广泛,含油气资源丰富。但盆地南部上古生界研究相对薄弱,油气勘探程度低,仍无重大勘探突破,特别是盆地南部物源不明确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天然气勘探。盆地南缘秦岭造山带演化过程对鄂尔多斯盆地的形成演化、沉积建造以及油气藏的形成与改造都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然而,至今有关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对鄂尔多斯盆地物质充填与沉积过程的耦合关系尚不十分清楚。基于此,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钻井岩心和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古流向分析,以及砂岩碎屑组分和重矿物特征分析,结合沉积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同位素U–Pb定年及Lu–Hf同位素物源示踪等方法综合研究,重点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山1–盒8段沉积物源,进而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古生代中晚期沉积充填与周缘造山带演化耦合关系。得出如下认识:(1)鄂尔多斯盆地南部1段和盒8段沉积期古流向、砂岩类型、岩屑类型及其相对含量、重矿物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继承性。但西南部和东南部上述特征差异大,表明两地区物源供给具有明显差异。(2)沉积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山1–盒8段物源主要来自石英质旋回物源区,中性火成岩和镁铁质岩物源区次之,反映物源主要来自稳定陆块再旋回物质,活动造山带的物质次之。(3)综合物源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山1–盒8段物源主要来自华北古老基底再旋回物质,其次来自北秦岭–北祁连造山带源区。与东南部相比,西南部出现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末期年龄组锆石,暗示两地区物源存在明显差异。西南部物源主要来自华北古老基底再旋回物质和北秦岭–北祁连造山带物质,少部分来源可能与陇山杂岩和龙首山杂岩相关;东南部物源主要来自华北古老基底再旋回物质和北秦岭造山带剥蚀区物质。由山1段沉积期到盒8段沉积期,北秦岭–北祁连造山带为盆地南部提供的充填物质增多,反映周缘造山带自山1段沉积期之后隆升速度加快,向盆内输入更多供给物质。(4)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山1–盒8段350260 Ma年龄组碎屑锆石可能来自北秦岭造山带,揭示北秦岭造山带在350260 Ma,尤其是320260 Ma期间曾存在目前还未被充分揭示的构造热事件。(5)盆山耦合关系研究表明,420 Ma随着秦岭洋盆的消减闭合,北秦岭开始整体隆升,并引发华北克拉通抬升,一直持续至360 Ma。晚古生代以来,在南秦岭南部伸展、勉略洋盆打开的拉张背景下,石炭纪开始,华北盆地再次沉降接受海相沉积。早二叠世勉略洋盆的俯冲挤压使秦岭进一步隆升,造成鄂尔多斯盆地大规模海退并转入陆相沉积环境。此后华北与杨子两大陆块碰撞拼合,秦岭持续隆升遭受剥蚀并向盆内输入大量物质。
郑周旭[7](2020)在《贺兰—川滇构造带北段中生代构造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贺兰构造带位于南北构造带北段,东西夹持于鄂尔多斯盆地与阿拉善地块之间,其中生代和新生代的构造活动以及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广泛学者所关注。前期研究表明贺兰构造带具有大规模的东西向逆冲以及南北向构造分带特征。然而,东西向挤压变形时限以及贺兰山地区的构造变形序列未有定论。为了更好的确定该地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和变形时限,拟通过详细的野外构造解析和沉积地层记录,恢复该地区的中生代沉积充填过程和变形演化历史,深入解释南北构造代北段构造演化过程,为理解南北构造带以及周围构造单元的形成和演化都提供重要的地质证据。贺兰构造带由不同时代的地质体组成,中元古代以来经历了多阶段的构造演化,保留了复杂的构造变形格局,记录了中-新生代以来贺兰山及其周围地块构造演化的丰富信息,是研究中国大陆中新生代以来陆内构造的天然窗口。论文通过对贺兰构造带进行详细的几何学、动力学以及运动学的解析,并结合贺兰构造带两侧的阿拉善地块以及鄂尔多斯盆地沉积以及变形特征的研究,得出以下认识:(1)贺兰山地区三叠纪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于西侧的阿拉善古陆;侏罗纪物源主要来自于西部阿拉善地块,而靠近正谊关断裂的部分主要来自于北部正谊关断裂贺兰山群老变质岩,东部和南部也有部分物源;贺兰山两侧的白垩纪物源主要来自贺兰山中心地带。(3)贺兰山中生代发育三期构造变形,第一期在晚侏罗世,贺兰山北段桌子山与贺兰山中段属于同一期构造变形,受NNW向挤压作用,形成NNE走向褶皱构造;第二期构造变形发生在晚侏罗纪末期,在第一期变形之后,主要以走滑断裂等塑性变形为主,同样受到NNW向挤压作用;第三期构造变形发生在白垩纪时期,受到WNW向伸展作用,同时贺兰山东西两侧的正断层也控制着贺兰山在晚侏罗世晚期隆起成山,并为两侧的早白垩地层提供物源。(3)三叠-侏罗纪,鄂尔多斯盆地西部边界位于贺兰山以西,阿拉善古陆为鄂尔多斯盆地的西部边界;侏罗纪汝箕沟盆地为相对独立的局部断陷盆地;白垩纪,贺兰山隆起带是鄂尔多斯盆地的西部边界,并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提供物源。
王金玉[8](2020)在《金川矿区58#矿体深部隐伏含矿岩体探查与成因类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对先前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从金川镍铜矿各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入手,利用地球化学、矿床学、岩石学和矿物学等地质理论与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分析金川矿区区域地层、构造以及岩浆岩与成矿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超基性岩型岩浆矿床有关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对金川矿区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通过开展58号矿体野外地质调查工作,采集了大量地质实验数据和勘察资料,在矿床成因方面得出新的认识。将原有金川地球化学数据和本次采集后测试数据结合后建立起金川矿床地球化学三维空间分布特征,进而讨论金川矿床母岩浆特征、岩浆结晶分异与同化混染过程、硫化物熔离及运移过程;本文首次报道了金川矿床复合硫矿石化学成分分析实验数据。具体成果如下:(1)新增333类资源量148万t,镍金属量1.75万t,铜金属量1.31万t,平均品位Ni 1.18%、Cu 0.88%。进一步提高了勘查区段的控制程度。58#矿体在以往工作中按照第Ⅳ勘查类型采用的勘查工程间距40m×(40-25)m进行控制,本次钻探工程又进一步查明其向深部的延伸、尖灭情况。矿体在1500m标高附近已经尖灭(06线),认为再以58#矿体深部为找矿靶区寻找同类型矿体没有必要。(2)对前期在58#矿体的04、06线圈定的深隐伏低阻体进行了验证,证实该低阻体是由超基性岩型硫化铜镍矿体引起。(3)对本次揭露矿体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分析,主要从超基性岩型矿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各矿石的自然类型与空间分布特征、矿石品位特征进行了阐述,初步认为该矿体与岩浆熔离型的Ⅲ矿区1#矿体成因类型不完全相同,具有岩浆深部熔离-贯入矿体的特征。(4)分析了本次揭露矿体与已有矿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初步认为本次揭露矿体与58#矿体无关,初步推断应该是Ⅲ矿区1#矿体向深部的延伸部分。
段谟东[9](2020)在《塔木素地区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建造工程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放废物安全处置是当前核能发展和核技术利用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也是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伴随核电的发展,公众和社会对高放废物的安全处置更为关注,我国高放废物的安全处置问题也更为紧迫。当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被认为是最具有工程前景的处置方案。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方案首要的、也最基础的任务是处置库场址的选择,且场址条件是影响高放废物处置库长期安全的最关键因素之一。鉴于处置库场址的重要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制定了地质处置的安全要求,许多国家对处置库场址的确定都非常慎重,要求从处置库围岩类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经济社会条件、建造与运输条件等进行多方面的比选。开展黏土岩场址筛选工作,是国际上主要有核国家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发工作的重要选择,其中关于预选地段建造和工程条件的研究是场址选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预选地段建造和工程条件研究,既能从工程建设角度对预选地段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外部建设环境等方面进行可行性、适宜性评价,又能为预选地段拟建建筑物结果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论文通过相关资料收集、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工程地质勘察等研究工作,按照我国选址准则的要求,运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等手段,开展塔木素地区高放废物处置库建造与工程条件综合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对相关国际、区域性组织及有核国家核废料处置库选址安全要求与技术准则进行了详细调研,结合我国黏土岩处置库场址筛选安全要求与具体选址准则,进一步细化、补充了我国黏土岩处置库具体选址准则。(2)开展了塔木素地区自然地理、经济、交通、气候、工程用电、用水、建造工程材料来源及供应、区域构造及地震、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地表土体及不良地质等方面相关资料收集及工程地质勘察,分析结果认为研究区在以上方面符合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选址的基本要求。(3)收集了塔木素地区钻孔、编录及地球物理测试等数据资料,开展了岩体宏观特征、矿物成分分析以及含水率、密度、渗透率、自由膨胀率、热学性能、波速、单轴压缩和三轴压缩等物理力学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及资料分析,初步查明了研究区黏土岩岩石学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及钻孔工程地质特征。(4)结合室内试验结果,对塔木素钻孔区域内岩体进行围岩级别划分。依据比利时地下处置库概念设计模型尺寸,以塔木素地区为工程背景,针对拟建地下处置库关键洞室群结构进行了开挖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区TZK-1钻孔在393.5~432.5m区域范围内为Ⅳ~Ⅲ级岩体,437.4~467.2m区域范围内以Ⅲ级岩体的占比最大,而在468.9~478.8m范围内主要为Ⅱ级围岩。模拟开挖过程中,洞室群结构稳定性较好,变形主要出现在竖井侧壁,主、支巷道顶、底板、两帮处位置,另外在交叉部位产生的围岩变形也较为显着。主巷道洞轴线方向应与最大水平应力方向呈一定的角度,当夹角为45~60度左右时,稳定性最好。(5)以目前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概念设计,结合法国、比利时对处置库的设计思路,模拟研究了处置库接收废物完毕后~洞室群工程屏障破坏失效近场环境变化过程。在不考虑渗流场情况下,该过程实质是力-热顺序耦合过程,温度场呈现迅速增长—峰值—持续—缓慢下降—快速下降—再次平衡的过程。约第100天时,处置库温度到达峰值,最高温度可达100℃左右。温度场大致呈现以中心废物罐为圆心的同心椭圆分布形态,离圆心越近温度越高,若超出圆心一定范围,温度变化不显着。温度场对应力场影响非常显着,对开挖完成后形成的结构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小。(6)以塔木素地区实际地质剖面建立地质模型,依据多孔介质地下水及溶质运移数学模型,模拟研究了基于该模型的地下水及核素在围岩中的迁移过程。核素随着迁移距离增加活度逐渐降低,但在不同介质中差异较大,可能与地下水在不同介质中的流速有关。79Se迁移速率最快,135Cs次之,99Tc再次之。黏土岩作为地质屏障可以有效控制地下水的迁移速率,从而控制核素达到生物圈的时间及活度。(7)通过对塔木素地区外部配套条件、地质条件、岩体特性、拟建处置库洞室稳定性、拟建处置库近场力-热顺序耦合模拟以及拟建处置库核素迁移研究,结合目前国际以及国内黏土岩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安全要求与技术准则,认为塔木素地区在建造与工程条件方面初步满足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的选址要求。
刘志国[10](2020)在《利用主动源研究祁连山地区地震波走时与衰减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应力的缓慢积累与突然释放,大量的岩石物理学实验已经证实,岩体介质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时,穿过介质的地震波的特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大容量气枪震源具有绿色环保、近场破坏小、重复性高等优点,可以用来探测较大范围地下介质物性变化。祁连山主动源探测系统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祁连山中段地区,该地区强震活动十分频繁,在这一地区开展地下介质物性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祁连山主动源观测资料,详细探讨了主动源地震波走时变化的提取及分析方法,设计主动源地震波衰减变化特征提取方法,详述了祁连山主动源运行以来各台站走时及衰减变化特征,探究地震前后主动源地震波走时及衰减异常变化,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论文在原有主动源地震波走时变化处理流程的基础上,将原始采样率为100点/秒的波形数据插值为1000点/秒,在此数据基础上提取走时变化,各台站的Pg震相走时变化范围基本在±5ms之间。2.获得主动源地震波走时变化后,通过走时偏移截取各震相,并计算截取震相的振幅平方均值与参考台接收信号的振幅平方均值的比值,获得各台站各震相能量衰减变化,Pg震相衰减变化范围基本在±20%之间。3.祁连山主动源部分台站部分震相走时及衰减变化存在明显年变现象,特别是传播路径长、穿透深度深的S波震相的年变尤其明显。同时各震相走时与衰减年变现象存在相关性,呈相同变化或相反变化。4.自主动源建成以来,在2016年门源Ms6.4地震及2019年张掖M5.0地震附近台站观测到了走时及衰减变化异常现象。具体表现为震前的持续下降至低值,震后的迅速上升。其中以张掖地震附近zdy27号台表现尤其明显,其切向分量上拾取的初至波震前走时下降约8ms,约为往年观测最小值的两倍,地震前后走时值存在10ms的突变,地震后走时值逐渐上升。zdy27号台部分震相衰减存在和走时相似变化,震前下降至自观测以来最低值,发震后逐渐上升。
二、龙首山区域构造应力场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首山区域构造应力场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格架 |
第三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特征 |
3.1 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沉积特征 |
3.2 祁连山东北缘第四纪沉积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
4.1 武威盆地WW-01 钻孔磁性地层学研究 |
4.2 宇宙成因核素定年 |
4.3 钻孔沉积速率及其揭示的构造事件 |
4.4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
小结 |
第五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物源分析 |
5.1 样品采集及测试 |
5.2 锆石特征与测试结果 |
5.3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 |
6.1 构造变形特征 |
6.2 构造变形时序 |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
7.2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
结论 |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内部构造形变、隆升与扩展模式 |
1.2.2 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南部新生代构造转换关系 |
1.2.3 青藏高原东北缘沙漠地貌演化 |
1.2.4 青藏高原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5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科学问题、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和工作量 |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1.3.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背景 |
2.2 阿拉善地块南部地质背景 |
第3章 数据和方法 |
3.1 数据源和预处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活动断裂几何学研究 |
3.2.2 断裂活动时间测年 |
3.2.3 断裂活动速率估算 |
3.2.4 地形地貌形态分析 |
3.2.5 沙漠地貌信息提取 |
3.2.6 流域生态环境研究 |
第4章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构造活动研究 |
4.1 昌马地震破裂带第四纪构造变形 |
4.1.1 昌马地震破裂带几何分段 |
4.1.2 昌马地震破裂带终止讨论 |
4.2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构造活动 |
4.2.1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滑动速率测定 |
4.2.2 昌马断裂古地震探究 |
4.2.3 昌马断裂带与阿尔金断裂带构造关系讨论 |
4.3 小结 |
第5章 雅布赖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
5.1 雅布赖断裂带新生代几何构造 |
5.1.1 南西段 |
5.1.2 中段 |
5.1.3 北东段 |
5.2 雅布赖断裂带构造演化模式 |
5.2.1 雅布赖断裂低温热年代学分析 |
5.2.2 雅布赖断裂活动速率分析 |
5.2.3 雅布赖断裂构造演化阶段 |
5.3 雅布赖断裂带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关系研究 |
5.3.1 雅布赖断裂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
5.3.2 雅布赖断裂带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关系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黑河构造地貌响应与生态环境演化研究 |
6.1 黑河流域长期演化与周围构造活动的关系 |
6.1.1 黑河流域构造活动演化 |
6.1.2 黑河流域面积高程积分分析 |
6.2 黑河下游流域现代生态环境研究 |
6.2.1 黑河下游近20 年荒漠化监测 |
6.2.2 黑河下游近20 年植被水体变化 |
6.2.3 黑河下游近20 年气候变化 |
6.3 黑河流域构造环境与水资源平衡讨论 |
6.3.1 黑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 |
6.3.2 黑河流域构造环境对水资源平衡影响 |
6.4 小结 |
第7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与河流、沙漠地貌演化响应 |
7.1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 |
7.1.1 33-10 Ma |
7.1.2 10-5 Ma |
7.1.3 5 Ma-现在 |
7.2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地貌形成及对构造演化的响应 |
7.2.1 地形地貌方面 |
7.2.2 气候环境方面 |
7.2.3 物质来源方面 |
7.2.4 水源补给方面 |
第8章 结论、研究亮点和存在问题 |
8.1 结论和主要进展 |
8.2 研究亮点 |
8.3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深度学习的断裂构造解译和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以甘肃省西秦岭、北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度学习在地学方面的研究 |
1.2.2 断裂构造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4.1 完成主要工作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甘肃省西和县大桥地区 |
2.1.1 地层 |
2.1.2 岩浆岩 |
2.1.3 变质岩 |
2.1.4 构造 |
2.2 甘肃省岷县寨上地区 |
2.2.1 地层 |
2.2.2 侵入岩 |
2.2.3 变质岩 |
2.2.4 构造 |
2.3 甘肃省北山地区 |
2.3.1 地层 |
2.3.2 侵入岩 |
2.3.3 构造 |
2.4 甘肃省龙首山地区 |
2.4.1 地层 |
2.4.2 侵入岩 |
2.4.3 变质岩 |
2.4.4 构造 |
第3章 深度学习网络模型 |
3.1 生成式对抗网络 |
3.1.1 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发展 |
3.1.2 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原理 |
3.2 卷积神经网络 |
3.2.1 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展 |
3.2.2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第4章 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断裂构造解译方法 |
4.1 无人机航拍影像断裂构造解译 |
4.1.1 无人机影像采集 |
4.1.2 建模步骤及原理 |
4.1.3 生成正射影像 |
4.1.4 正射影像断裂解译 |
4.2 断裂构造解译实验及结果 |
4.2.1 训练样本 |
4.2.2 卷积层 |
4.2.3 训练次数 |
4.2.4 训练结果对比 |
4.2.5 预测结果 |
第5章 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断裂构造预测方法 |
5.1 断裂构造预测原理与步骤 |
5.1.1 断裂构造预测原理 |
5.1.2 断裂构造预测主要步骤 |
5.2 断裂构造预测实验及结果 |
5.2.1 卷积层 |
5.2.2 训练次数 |
5.2.3 训练结果 |
5.2.4 预测结果 |
5.3 基于卫星遥感解译的断裂构造预测结果验证 |
5.3.1 获取遥感影像资料 |
5.3.2 图像处理 |
5.3.3 建立解译标志 |
5.3.4 遥感断裂解译图 |
5.3.5 断裂预测图效果对比 |
第6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智能找矿预测方法 |
6.1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找矿预测方法与步骤 |
6.2 数据的分析及处理 |
6.2.1 矿点成矿地质特征 |
6.2.2 地化数据的处理 |
6.2.3 航磁数据的处理 |
6.3 参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
6.3.1 PCA主分量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
6.3.2 窗口大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
6.3.3 卷积核数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
6.3.4 步长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
6.3.5 Batch_size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
6.3.6 不同数据集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
6.3.7 不同网格单元大小对预测结果影响的比较 |
6.4 基于地化航磁数据的铜矿预测结果 |
6.5 结合地质数据下的铜矿预测结果 |
6.6 结合断裂预测结果的地质数据下的铜矿预测结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
1.1.2 华北克拉通与成矿 |
1.1.3 前寒武纪铀矿及构造背景 |
1.1.4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工作量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2 区域放射性场特征 |
2.2.1 参数特征 |
2.2.2 放射性场特征 |
2.3 区域矿产分布 |
第3章 早前寒武纪地质单元形成时代及成因探讨 |
3.1 研究区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连山关岩体及辽河群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3.2.1 测试样品描述及U-Pb测年结果 |
3.2.2 U-Pb年龄地质意义讨论 |
3.3 韧性剪切带发育特征 |
3.3.1 宏观变形特征 |
3.3.2 微观变形特征 |
3.3.3 有限应变测量 |
3.4 古元古代基性岩发育特征 |
3.4.1 基性岩样品的岩相学特征 |
3.4.2 基性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 |
3.4.3 基性岩的构造环境与物质源区 |
第4章 典型铀矿特征及铀成矿作用 |
4.1 典型铀矿床特征 |
4.1.1 连山关铀矿床 |
4.1.2 黄沟铀矿床 |
4.1.3 玄岭后铀矿床 |
4.2 铀矿石特征 |
4.2.1 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石物质成分 |
4.2.2 矿石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 |
4.3 铀矿体围岩及蚀变特征 |
4.3.1 铀矿体围岩 |
4.3.2 围岩蚀变特征 |
4.3.3 微量元素特征 |
4.3.4 蚀变与铀矿化的关系 |
4.4 铀成矿作用 |
4.4.1 铀成矿时代 |
4.4.2 铀成矿温压、pH和Eh值 |
4.4.3 铀源及热液来源 |
4.4.4 铀的活化迁移 |
4.4.5 铀的沉淀机制 |
第5章 构造演化与铀矿关系研究 |
5.1 韧性剪切带与铀矿关系 |
5.1.1 一级控矿构造-韧性剪切带 |
5.1.2 二级控矿构造-脆性断裂带 |
5.2 古元古代基性岩及与铀矿关系 |
5.2.1 基性岩与铀矿的时空关系 |
5.2.2 基性岩与铀矿的成因关系 |
5.3 构造变形期次与演化历史 |
5.4 铀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拟解决科学问题 |
1.3 论文研究思路 |
1.4 论文各章节概况 |
第2章 区域构造背景 |
2.1 祁连山—河西走廊构造带 |
2.2 阿尔金断裂系 |
2.3 北山地块和阿拉善地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第四纪地貌面和沉积地层的年代学测试 |
3.1 光释光测年 |
3.2 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测年 |
3.3 宇宙成因核素~(26)Al/~(10)Be简单埋藏测年 |
第4章 青藏高原北缘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
4.1 前人工作 |
4.1.1 三危山断裂 |
4.1.2 南截山断裂系 |
4.2 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构造变形 |
4.2.1 三危山断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
4.2.2 南截山断裂系活动逆断层和褶皱 |
4.3 讨论 |
4.3.1 断层运动学速率和区域构造应变吸收 |
4.3.2 阿尔金断裂系NE向生长的转换挤压双重构造模型 |
4.3.3 地震危险性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山地块东南部北河湾断裂带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
5.1 北河湾断裂活动构造变形 |
5.1.1 F1段 |
5.1.2 F2段 |
5.1.3 F3和F4段 |
5.2 大地电磁探测 |
5.2.1 大地电磁探测原理 |
5.2.2 2D反演 |
5.2.3 2D电阻率模型及构造解释 |
5.3 讨论 |
5.3.1 古地震震级评估 |
5.3.2 先存构造活化 |
5.3.3 对阿尔金断裂带向东延伸的意义 |
5.3.4 识别北山东南部走滑压扭构造带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北山地块南部旧井断裂系晚中新世以来构造变形 |
6.1 北山南部构造研究现状 |
6.2 旧井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和古地震事件 |
6.2.1 断层几何展布和位错地貌特征 |
6.2.2 钻孔调查 |
6.2.3 钻孔沉积物埋藏年龄 |
6.3 讨论 |
6.3.1 旧井盆地形成机制:区域转换挤压体系下转换拉张双重构造模型 |
6.3.2 北山东南部发育第四纪转换拉张盆地 |
6.3.3 青藏高原北部晚新生代地壳活化的时间和构造意义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北山地块西南部柳园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和第四纪活动 |
7.1 遥感影像分析 |
7.2 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第四纪活动证据 |
7.3 断裂系变形机制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青藏高原北缘块体相互作用及构造响应过程 |
8.1 青藏高原地块与塔里木地块(西昆仑山前) |
8.2 青藏高原地块与塔里木地块(阿尔金山山前) |
8.3 青藏高原地块与敦煌地块(塔里木地块东北部) |
8.4 青藏高原地块与北山地块 |
8.5 青藏高原地块与阿拉善地块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
9.1 主要结论 |
9.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9.3 论文存在的不足和下步工作计划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山1-盒8段物源分析及盆山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源区示踪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单元划分 |
2.2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 |
2.3 地层及沉积相发育 |
2.4 周缘造山带地质特征 |
2.4.1 北秦岭造山带 |
2.4.2 北祁连造山带 |
2.4.3 孔兹岩带 |
2.4.4 阴山陆块 |
2.4.5 华北中部造山带 |
第三章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山 1–盒8段常规方法物源分析 |
3.1 古流向特征 |
3.2 砂岩碎屑组分特征 |
3.3 岩屑特征 |
3.4 重矿物特征 |
3.4.1 重矿物组合特征 |
3.4.2 重矿物平面分布 |
3.4.3 重矿物特征指数 |
3.5 小结 |
第四章 沉积地球化学物源分析 |
4.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4.1.1 样品 |
4.1.2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
4.1.3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
4.2 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
4.2.1 山1段砂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2 盒8段砂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 小结 |
第五章 碎屑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物源分析 |
5.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5.1.1 样品 |
5.1.2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
5.1.3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 |
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5.2.1 山1段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5.2.2 盒8段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5.3 原位Lu–Hf同位素特征 |
5.3.1 山1段Lu–Hf同位素特征 |
5.3.2 盒8段Lu–Hf同位素特征 |
5.4 碎屑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物源分析 |
5.4.1 构造环境分析 |
5.4.2 2600~1600 Ma年龄组物源分析 |
5.4.3 1150~1000 Ma和 700~550 Ma年龄组物源分析 |
5.4.4 550~350 Ma年龄组物源分析 |
5.4.5 350-260 Ma年龄组物源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综合物源分析 |
第七章 盆山耦合关系 |
7.1 山 1–盒8段沉积相序组合及沉积相演化 |
7.1.1 山 1–盒8段沉积相序组合及演化特征 |
7.1.2 山 1–盒8段沉积相展布特征 |
7.2 盆地周缘造山作用与盆地内南部物质充填响应 |
7.2.1 秦岭造山带与盆地内南部物质充填响应 |
7.2.2 北祁连造山带与盆地内南部物质充填响应 |
7.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7)贺兰—川滇构造带北段中生代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现状 |
1.2 存在问题 |
1.2.1 汝箕沟侏罗纪盆地成因 |
1.2.2 贺兰山中生代构造变形 |
1.2.3 中生代贺兰山与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关系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特色和创新点 |
1.7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阿拉善地块 |
2.1.1 岩石组成及构造特征 |
2.1.2 岩浆岩 |
2.2 贺兰山构造带 |
2.2.1 岩石组成及构造特征 |
2.2.2 研究区岩浆岩 |
2.3 鄂尔多斯盆地 |
2.3.1 岩石组成 |
2.3.2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贺兰山中生代沉积特征 |
3.1 三叠系沉积特征 |
3.1.1 沉积特征 |
3.1.2 物源分析 |
3.2 侏罗系沉积特征 |
3.2.1 沉积特征 |
3.2.2 物源分析 |
3.3 白垩系沉积特征 |
3.3.1 沉积特征 |
3.3.2 物源分析 |
3.4 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贺兰构造带变形特征 |
4.1 贺兰构造带断裂体系 |
4.1.1 贺兰构造带北段主要断裂 |
4.1.2 贺兰构造带中段主要断裂 |
4.2 贺兰山构造剖面分析 |
4.2.1 北段剖面分析 |
4.2.2 中段东西向剖面分析 |
4.2.3 贺兰山中段与北段的构造关系 |
4.3 构造变形序列 |
4.4 小结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5.1 中生代构造变形时限及其构造意义 |
5.2 中生代贺兰山与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关系 |
5.3 贺兰山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金川矿区58#矿体深部隐伏含矿岩体探查与成因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分类 |
1.2.2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时空分布 |
1.2.3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机理 |
1.2.4 金川铜镍(铂族元素)岩浆硫化物矿床研究历程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区域位置及地理 |
2.1.1 研究区域位置 |
2.1.2 自然地理 |
2.2 地层与断裂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3 岩浆作用及岩浆岩 |
第三章 矿区地质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3.4 岩石化学特征 |
3.5 矿体特征 |
3.5.1 Ⅲ矿区1#矿体 |
3.5.2 58#矿体 |
3.5.3 本次揭露矿体 |
第四章 钻探工程验证与资源储量估算 |
4.1 工程布置 |
4.2 钻探取心 |
4.2.1 岩心采取率 |
4.2.2 钻孔弯曲与测量间距 |
4.2.3 孔深误差测量与校正 |
4.2.4 简易水文观测 |
4.2.5 原始报表 |
4.2.6 封孔 |
4.3 样品化验 |
4.3.1 样品采集 |
4.3.2 基本分析样品加工方法 |
4.3.3 样品分析方法 |
4.4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 |
4.4.1 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
4.4.2 储量估算范围 |
4.4.3 储量估算方法 |
4.4.4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
4.5 矿体圈定原则 |
4.5.1 矿体圈定原则 |
4.5.2 矿体的连接 |
4.5.3 矿体内外推原则 |
4.6 储量类型确定与估算结果 |
4.6.1 储量类型确定条件 |
4.6.2 储量估算结果 |
第五章 矿体特征分析 |
5.1 岩矿鉴定及矿石质量 |
5.1.1 岩矿鉴定 |
5.1.2 矿石物质组成 |
5.1.3 矿石结构与构造 |
5.1.4 矿物共生关系 |
5.2 矿石化学成分 |
5.3 矿石类型和品级 |
5.4 矿体围岩和夹石 |
第六章 矿体成因与类型划分 |
6.1 超基性岩体与岩性分析 |
6.1.1 岩体侵入位置 |
6.1.2 岩体形态及产状 |
6.1.3 岩相划分 |
6.2 矿体成因类型 |
6.2.1 岩浆就地熔离型 |
6.2.2 岩浆深部-熔离贯入型 |
6.2.3 晚期贯入型 |
6.2.4 接触交代型 |
6.3 成矿物质来源 |
6.4 成矿化学物理条件分析 |
6.4.1 成矿温度 |
6.4.2 成矿压力和深度 |
6.5 矿床成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塔木素地区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建造工程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现状 |
1.2.1 我国高放废物分类及其来源 |
1.2.2 地质处置研究概况 |
1.2.3 地质处置安全评价发展现状和趋势 |
1.2.4 选址和场地评价工作研究现状 |
1.2.5 处置库概念设计模型研究现状 |
1.2.6 处置库洞室开挖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7 处置库近场环境研究现状 |
1.2.8 处置库核素迁移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选址技术准则研究 |
2.1 国外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技术准则和建议 |
2.1.1 IAEA关于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准则和建议 |
2.1.2 欧共体与北欧五国关于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准则和建议 |
2.1.3 美国关于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准则和建议 |
2.1.4 其他国家关于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准则和建议 |
2.2 国外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选址技术准则及建议 |
2.2.1 法国黏土岩处置库选址准则与建议 |
2.2.2 比利时黏土岩处置库选址准则与建议 |
2.2.3 瑞士黏土岩处置库选址准则与建议 |
2.2.4 德国黏土岩处置库选址准则与建议 |
2.3 国内黏土岩处置库场址筛选安全要求与技术准则推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塔木素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
3.1 工区自然地理、经济、外部配套条件概况 |
3.1.1 工区位置、交通简况 |
3.1.2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
3.1.3 气候特征 |
3.1.4 工程用电特征 |
3.1.5 工程用水特征 |
3.1.6 建造工程材料来源及供应 |
3.2 区域构造及地震特征 |
3.3 地层、岩性特征 |
3.4 水文地质特征 |
3.4.1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特征 |
3.4.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
3.4.3 水化学特征 |
3.5 地表土体及不良地质特征 |
3.5.1 地表土特征 |
3.5.2 不良地质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塔木素地区岩体特性研究 |
4.1 钻孔位置 |
4.2 黏土岩岩石学特征 |
4.2.1 宏观特征分析 |
4.2.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2.3 岩样薄片鉴定分析 |
4.3 黏土岩物理力学性质 |
4.3.1 含水率 |
4.3.2 密度 |
4.3.3 渗透率 |
4.3.4 自由膨胀率 |
4.3.5 热学性能 |
4.3.6 声波测试试验 |
4.3.7 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
4.3.8 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
4.4 钻孔工程地质特征 |
4.4.1 岩石裂隙研究 |
4.4.2 综合地球物理参数分析 |
4.4.3 地应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拟建处置库洞室稳定性及数值模拟研究 |
5.1 围岩级别划分 |
5.2 洞室开挖基本理论 |
5.2.1 洞室开挖后的弹性应力状态 |
5.2.2 洞室开挖后的塑性应力状态 |
5.3 数值模拟方案 |
5.3.1 模拟软件简介 |
5.3.2 模拟工程概况 |
5.3.3 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 |
5.3.4 模型参数设置 |
5.4 开挖过程中稳定性变化规律 |
5.4.1 竖井分布开挖稳定性变化规律 |
5.4.2 主巷道稳定性变化规律 |
5.4.3 竖井-主-支洞室群稳定性变化规律 |
5.4.4 地应力方位对洞室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拟建处置库近场力-热顺序耦合模拟研究 |
6.1 拟建处置库近场环境分析 |
6.2 基本原理 |
6.3 近场力-热顺序耦合数值模拟方案 |
6.3.1 工程概况及数值计算模型 |
6.3.2 模型参数设置 |
6.3.3 假定、初始及边界条件 |
6.4 近场环境变化规律 |
6.4.1 温度场变化规律 |
6.4.2 位移场变化规律 |
6.4.3 应力场变化规律 |
6.4.4 塑性区变化规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拟建处置库核素迁移研究 |
7.1 核素迁移情景分析 |
7.2 核素在黏土岩中的运移机制 |
7.2.1 地下水运动数学模型 |
7.2.2 地下水溶质数学模型 |
7.3 远场核素迁移数值模拟方案 |
7.3.1 研究区概况 |
7.3.2 数值计算模型 |
7.3.3 相关参数选取 |
7.4 核素迁移规律 |
7.4.1 地下水流场变化规律 |
7.4.2 不同核素迁移变化规律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利用主动源研究祁连山地区地震波走时与衰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地震波走时及衰减特性研究意义 |
1.1.2 祁连山主动源重复探测系统 |
1.1.3 祁连山地区地质背景及构造特征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方法原理 |
2.1 数据整合及入库 |
2.2 激发时刻的获取 |
2.2.1 数据前期处理 |
2.2.2 三次样条插值 |
2.2.3 互相关时延检测原理 |
2.3 计算走时变化 |
2.3.1 数据叠加 |
2.3.2 坐标旋转 |
2.3.3 余弦插值 |
2.4 计算衰减变化 |
第三章 结果及分析 |
3.1 计算及结果 |
3.2 走时变化特征 |
3.3 衰减变化特征 |
3.4 震例分析 |
3.4.1 2015年祁连5.2级地震 |
3.4.2 2016年门源6.4级地震 |
3.4.3 2019年张掖5.0级地震 |
3.4.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龙首山区域构造应力场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D]. 赵子贤.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2]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D]. 杜家昕.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3]基于深度学习的断裂构造解译和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以甘肃省西秦岭、北山为例[D]. 李忠潭. 吉林大学, 2021(01)
- [4]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D]. 吴迪. 吉林大学, 2021
- [5]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D]. 杨海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6]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山1-盒8段物源分析及盆山耦合关系研究[D]. 蒋子文. 西北大学, 2020
- [7]贺兰—川滇构造带北段中生代构造演化[D]. 郑周旭. 西北大学, 2020(02)
- [8]金川矿区58#矿体深部隐伏含矿岩体探查与成因类型研究[D]. 王金玉. 兰州大学, 2020(01)
- [9]塔木素地区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建造工程条件研究[D]. 段谟东.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10]利用主动源研究祁连山地区地震波走时与衰减特征[D]. 刘志国.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