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ranscritption regulation of soybean 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small sub-unit gene by external factors(论文文献综述)
李铮[1](2021)在《海南杜鹃热诱导基因RhRCA1的表达及转录调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杜鹃属种质资源,但其利用率相对较低,杜鹃属植物大多不耐热,夏季的高温是限制杜鹃花在城市绿地中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光合反应是植物对高温最敏感的生理反应之一,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Rubisco)的活性降低是热胁迫下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Rubisco的活化依赖于其激活酶Rubisco activase(RCA),RCA可以将与Rubisco紧密结合的磷酸糖解离下来,使Rubisco重新变为活化态。由于RCA的热不稳定性导致RCA对Rubisco的活化极容易受到高温的抑制,因此,高温下RCA对Rubisco活化效率低是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原因。海南杜鹃(Rhododendron hainanense)是杜鹃花属映山红亚属植物,相比于其他杜鹃呈现较好的耐热特性,具有极大的育种潜力,是研究杜鹃花耐热机制的理想材料。课题组前期通过RhRCA1基因在拟南芥中过表达的试验明确了RhRCA1基因与耐热有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RhRCA1基因的上游热诱导调控机制,为海南杜鹃耐热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对杜鹃花耐热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海南杜鹃3年生扦插苗为材料,通过qRT-PCR研究海南杜鹃RhRCA1基因表达模式;克隆获得RhRCA1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序列,通过异源转化拟南芥和烟草研究其活性、组织特异性以及热诱导性;另外在RhRCA1启动子上发现了与热响应相关的元件RGAANNTTC,据此利用酵母单杂和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和验证RhRCA1的上游转录调控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海南杜鹃RhRCA1基因的表达模式研究。对海南杜鹃3年生扦插苗进行不同的光温处理。通过qRT-PCR分析发现,RhRCA1基因主要在绿色组织中表达,其在光照或黑暗的条件下表达量无明显差异,说明RhRCA1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并且光信号对RhRCA1基因的表达影响较小;RhRCA1基因在常温下的表达量极低,37℃高温处理后RhRCA1基因的表达量分别较常温上升了150和1700倍,说明高温能显着诱导RhRCA1基因的表达。2、海南杜鹃RhRCA1基因的调控机制研究。克隆获得了RhRCA1基因ATG上游1624bp的启动子序列。对该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其上含有一系列启动子基础元件、与RCA1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的相关元件、光响应元件、参与茉莉酸甲酯信号转导的元件等。另外,与逆境相关的元件,如ARE、ABRE、TC-rich repeats,以及与热胁迫响应相关的RGAANNTTC和CACCT-box也存在于启动子上。3、海南杜鹃RhRCA1启动子的表达特性研究。将RhRCA1基因启动子驱动GUS基因,构建prRCA1::GUS载体瞬时转化烟草,GUS染色结果表明高温能够上调RhRCA1启动子的表达。同时构建pr RCA1::LUC载体转化烟草叶片,荧光成像结果表明RhRCA1启动子能强烈响应高温胁迫。并将prRCA1::GUS载体稳定转化拟南芥,对纯合的拟南芥T3株系进行GUS染色,结果说明高温能显着诱导RhRCA1启动子在拟南芥子叶、成熟叶、茎、萼片、果荚等绿色组织中的表达。以上试验结果说明了RhRCA1启动子是一个兼具高温诱导表达和组织特异表达的启动子。4、海南杜鹃热诱导基因RhRCA1的上游诱导调控因子研究。利用酵母单杂系统筛选与RhRCA1启动子上顺式元件特异结合的转录因子。RhRCA1启动子上与响应热胁迫相关的RGAANNTTC元件与热激元件HSE(Heat shock element,HSE)序列高度相似,将RGAANNTTC元件命名为HSE-like,构建p Ab Ai-HSE_like质粒,转化酵母细胞,筛库结果初步证明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factor,HSF)中的HSFA2能与HSE-like元件结合。为了验证HSFA2与HSE-like的结合特性,在海南杜鹃c DNA中克隆获得HSFA2并构建pGADT7-HSFA2,与p Ab Ai-HSE_like共转化酵母细胞,结果显示HSFA2能与RhRCA1启动子上的HSE-like元件结合。进一步构建植物表达载体35S::HSFA2和prRCA1::LUC,转化烟草叶片后用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HSFA2对prRCA1::LUC的转录调控作用,结果显示HSFA2能够激活报告基因LUC的表达,说明HSFA2通过对RhRCA1的转录调控而介导RhRCA1的热诱导表达。
郑少文[2](2020)在《富碳促进番茄生长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也是温室中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将捕集的CO2作为气肥应用于设施生产中,依靠光合速率的提高,吸收转化更多的CO2形成有机物,是实现作物高产、优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番茄(Solanum Lycopersicon)属茄科番茄属,我国南北方均广泛栽培,是北方设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目前番茄基因组测序完成和基因注释信息的不断丰富为番茄和茄科其它蔬菜光合作用、糖类物质代谢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CO2加富环境下蔬菜生长、生理特性及相关基因功能研究陆续有少量报道,但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因此,深入研究番茄响应CO2加富机制对茄科蔬菜生产及育种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4个大果型番茄‘金盾’、‘中研868’、‘红钻石’、‘美国红之星’为试材,比较CO2加富处理(800±50μmol·mol-1)与自然环境下番茄生长的形态变化过程和光合特征;分析敏感品种的产量、品质与转录组差异表达情况,并通过基因功能注释与代谢通路分析筛选番茄响应CO2加富的关键基因,应用基因过表达和敲除技术验证其功能,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O2加富对4个大果型番茄品种的株高、茎粗、固定节位节间长、叶长与叶宽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以‘美国红之星’与‘红钻石’2个品种增加较多;对根冠比的影响不大;叶片组织结构在富碳环境下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增加、栅海比值增加且叶片整体厚度增加;果实方面,富碳环境会促进番茄果实前期生长速率。2.4个番茄品种的光合CO2响应曲线显示,在400-2200μmol·mol-1范围内各CO2浓度梯度下,净光合速率由高到低均依次为:‘美国红之星’>‘红钻石’>‘中研868’>‘金盾’;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 Bis CO)最大催化速率、1,5-二磷酸核酮糖(Ru Bp)的最大再生速率、磷酸丙糖的运输速率均为‘美国红之星’最大。净光合速率响应光强的增长动态表现为;‘美国红之星’>‘中研868’>‘金盾’>‘红钻石’。富碳处理下‘红钻石’与‘美国红之星’的净光合速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4.16%和78.52%,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美国红之星’在富碳处理下功能叶Ru Bis CO活性较对照提高12.84%,转酮醇酶(TK)活性较对照提高21.16%,且差异均达到了显着水平;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活性较对照提高9.35%,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活性较对照提高1.59%,但差异不显着。以上结果表明,CO2加富环境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与光合关键酶活性,以‘美国红之星’品种反应最为敏感。3.CO2加富对4个大果型番茄品种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品种‘美国红之星’产量较对照提高了16.93%,且差异达到显着水平;‘美国红之星’番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47.13%、35.25%和72.24%,且差异均达到了显着水平。4.通过高通量测序手段比较了不同CO2浓度下的转录组,总共获得了28.70 Gb的高质量数据。通过比较不同CO2浓度下基因的表达,发现了208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179个和29个分别被上调和下调。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多种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但主要富集于光系统I、光系统II、光合作用磷酸根离子结合等生理过程:9个DEGs涉及光系统I的电子传输系统,6个DEGs涉及光系统II的电子传输系统,3个DEGs参与细胞色素b6f的电子传输,3个DEGs具备NADPH脱氢酶活性。另外还发现了参与糖合成的DEGs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DEGs。预测这些基因与番茄响应CO2加富的生长与生理变化有直接关系。5.本试验通过基因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获得两个响应CO2加富的关键基因,分别与糖代谢有关的Solyc07g043480基因(在番茄数据库查出Solyc07g043480是UDP-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名称为GLYCOALKALOID METABOLISM 17(GAME17))和光合作用有关的Solyc01g007720基因。(1)克隆GAME17基因和Soly720基因,构建了过表达载体,并进行番茄遗传转化,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和PCR检测,获得12株OE GAME17阳性植株,13株OE Soly720阳性植株;构建基因敲除载体,并进行番茄遗传转化,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和PCR检测,获得10株Cas9-GAME17阳性植株,10株Cas9-Soly720阳性植株。(2)分析GAME17和Soly720基因在番茄叶片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番茄嫩叶和功能叶中,OE GAME17和OE Soly720转基因番茄中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各自的野生型。(3)选取与光合作用相关的Soly720基因,测量野生型和OE Soly720的净光合速率,其净光合速率结果为:OE Soly720>野生型。(4)在CO2加富环境下,Ru Bis CO活性、FBAase活性、TK活性和SBPase活性的测定结果均为OE Soly720高于野生型。
赵春梅[3](2020)在《甜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生理与光合特征及突变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甜瓜(Cucumis melo L.)以其香甜可口、香气袭人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钟爱。黑龙江省是我国薄皮甜瓜的重要商品基地,薄皮甜瓜生产面积高达7万hm2左右。甜瓜的品质特别是糖分的含量是影响效益的关键因素,而果实中的糖分主要由光合作用产物通过相应的代谢过程转化形成,如果光合作用受阻势必影响甜瓜糖分的转化。叶片是光合作用的器官,叶色突变直接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叶色突变体对研究植物的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光合作用机理、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叶绿体生理生化过程、质体遗传、质体-核信号传递以及蛋白-蛋白互作等具有特殊研究价值。在育种工作中,叶色突变作为直观的形态学标记用于杂交制种和良种繁育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甜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是栽培品种自发突变产生的突变,目前对叶色变异的机理尚未明确,特别是突变体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还不清楚,因此通过对突变体光合特征、抗氧化生理特征以及叶绿体蛋白表达差异性进行研究,并以此为突破口研究突变体叶绿体代谢路径以及生理变化,以及基因突变相关的分子机制,且应用相关理论提高甜瓜品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甜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整个生长周期都较野生型矮小,果实大小、折光糖含量以及结果数量与野生型差别不显着。突变体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都显着低于野生型,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着差异,说明叶色变化主要由总叶绿素减少导致。突变体叶绿素前体物质UrogenⅢ显着减少,推测叶色突变可能与UrogenⅢ合成减少有关。并且突变体中有大量叶绿素前体物质5-氨基乙酰丙酸(ALA)积累。2.甜瓜突变体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突变体叶绿素荧光参数除ΦPSⅡ没有显着变化外,F0、Fm、Fv/Fm、q P值都显着下降。突变体光补偿点升高,光饱和点降低;CO2补偿点降低,CO2饱和点升高;并且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也较低。这说明叶绿素减少对突变体光合作用影响较大,但是突变体通过提高q N来保护PSⅡ,减少光抑制,并且增加胞间CO2浓度以及升高CO2饱和点等方式提高光合效率。3.甜瓜突变体中电导率升高,活性氧分子(O2·-、H2O2)与丙二醛含量增加,说明突变体细胞处于氧化胁迫状态。突变体中LOX活性下降,以及SOD、POD、CAT以及APX活性显着升高,这可以减少细胞内超氧化反应发生及清除多余的活性氧分子。同时脯氨酸含量升高,这对减少膜脂氧化以及保持质膜渗透性有重要作用。4.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突变体和野生型甜瓜叶绿体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分离突变体和野生型甜瓜的叶绿体并提取叶绿体蛋白,经Label-freeLC-MS/MS分析共检测到2569个多肽,来自于475个蛋白,其中189个上调表达,32个下调表达,选取表达比>+/-4.0且P<0.05蛋白作为差异表达蛋白,并运用|log2Ratio|≥1且p<0.05进行校正。经过GO分析和Pathway分析显示不同表达蛋白主要与结合、催化反应、细胞结构、物质转运和抗氧化等生物过程相关。差异表达蛋白涉及到卟啉和叶绿素代谢、碳代谢、核糖体、乙醛酸、碳固定等代谢过程。ALA是叶绿素合成的前体物质,谷氨酸-1-半醛2,1-氨基变位酶(GSAM)是ALA合成过程的主要酶,突变体中GSAM的丰度增加了6.08倍,同时GSAM辅酶磷酸吡哆醛的合成蛋白也增加了5.02倍。光系统亚基蛋白则主要下调表达,psa D、psa A、psa C、psa B和psb L分别下降2.01、1.59、1.43、1.11和1.06倍。碳固定过程中的多个酶的表达也发生了变化,如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大亚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亚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叶绿体转酮酶分别上调2.31、2.5、2.5和3.75倍。RNA识别蛋白(RRM)表达降低了5.22倍,脂肪氧合酶降低了2.95倍,过氧化氢酶(CAT)表达增加6.22倍。以上结果说明叶绿素前体ALA的合成过程与叶绿素缺失关系密切,光系统受到破坏,整个叶绿体内代谢发生改变,并且叶绿体内环境处于氧化胁迫状态。5.甜瓜突变体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含量是野生型的3.8倍,苹果酸脱氢酶的含量也都上调表达,并且PEPC、NADP-ME和NAD-ME这三个酶在甜瓜突变体内活性都呈现增强趋势。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和苹果酸脱氢酶都是C4循环及景天酸代谢过程中重要的酶,并且多条与CO2释放有关KEGG路径发生变化。因此推测在甜瓜中应该存在C4途径,在正常生长环境下甜瓜主要以C3循环方式固定CO2,而在叶绿素缺失或环境胁迫下则加强C4方式固定CO2。6.对突变体和野生型中下调和上调表达差别最大的蛋白RRM和GSAM进行分析,选择适合的多肽序列制备多可克隆抗体。对突变体和野生型叶绿体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杂交分析。试验结果是突变体中RRM蛋白下调表达,而GSAM上调表达,与质谱分析结果一致,说明质谱检测结果可靠,可用于后续研究工作。7.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差异表达较大的Actin、RRM、GSAM、CAT、RCA、psa D、AOR、氨基转移酶1和磷酸吡哆醛合成蛋白9个蛋白基因进行m RNA水平上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突变体和野生型的actin和RRM在m RNA水平表达差异不显着,除了RCA其他蛋白在m RNA水平的表达趋势与蛋白表达相反呈现降低表达。这说明突变体中这些蛋白主要在转录水平进行调控表达。8.RRM蛋白减少是导致突变体叶绿素缺失的候选基因蛋白,其作用可能与GSAM催化过程密切相关。9.构建了用于敲除RRM基因的Crispr/Cas9表达载体,并成功敲除拟南芥rrm基因,T2代叶色变浅,说明RRM与叶色变化有关。
董文科[4](2020)在《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是城市草坪建植中主要使用的冷季型草坪草之一,广泛用于草坪建设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DC.)是草地早熟禾常见病害之一,也是影响草坪质量和降低草坪利用年限的主要因素。目前,关于草地早熟禾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为药剂防治,但药剂防治成本较高且污染环境,而选育优良抗病品种成为草坪病害防治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更为深入的探究草地早熟禾对白粉病侵染的响应机制,可以为后续的抗病基因挖掘和草坪草抗病分子育种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为此,本研究选用草坪建植中常用的10个草地早熟禾品种为材料,进行白粉病抗性评价。基于抗性评价结果,选择高抗和极感品种为材料,分析了白粉病侵染对抗、感草地早熟禾品种的形态及生理响应差异,并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水平对比分析了抗、感草地早熟禾应答白粉病侵染的分子机制,鉴定了与抗病相关的基因和蛋白,从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水平上分析了抗病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10个草地早熟禾品种进行白粉菌接种试验发现,各草地早熟禾品种的白粉病发病率在2.33%~83.00%之间,病情指数在0.55~62.93之间;其中,黑杰克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分别为2.33%和0.55;超级哥来德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83.00%和62.93;以不同草地早熟禾品种的病情指数为分析变量进行聚类分析,评价获得1个高抗白粉病品种(黑杰克)、3个中抗品种(午夜2号、Shamrock和公园)、3个中感品种(橄榄球2号、耐力和耐盐月夜)、2个高感品种(解放者和抢手股)和1个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2)白粉病侵染对抗、感草地早熟禾品种的发病情况、形态特征及生理变化存在显着差异。高抗品种‘黑杰克’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随接菌时间的延长而上升缓慢,同时表现出较强的生长活性(株高、根长和Wd)、叶片保水能力(RWC)、渗透调节能力(SS、SP和Pro)和抗氧化能力(SOD、POD、CAT、APX、As A和GSH),以及较低的膜脂过氧化程度(REC、MDA、O2·-产生速率和H2O2);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随接菌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较快,同时其生长受到严重限制,叶片保水能力、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较低,膜脂过氧化程度较高。草地早熟禾的抗病性与苯丙烷代谢关键酶(PAL、4CL、C4H和PPO)的活性和次生代谢物质(总酚、类黄酮、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的含量紧密相关。抗病品种‘黑杰克’在接菌后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显着增加,而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的酶活性虽在发病初期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较小,并且在发病后期呈下降趋势。在接菌前期,除果胶外,‘黑杰克’的总酚、类黄酮、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显着高于‘超级哥来德’,这可能是‘黑杰克’初期表现较强抗病性的物质基础,随接菌后时间的延长,‘黑杰克’显着提高了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以增加自身抗病能力;而‘超级哥来德’的次生代谢物质含量虽在接菌初期有所上升,但总体上升幅度较小,并且在发病后期呈下降趋势,次生代谢物质含量显着低于‘黑杰克’。(3)白粉病侵染对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的光合作用影响较大,‘超级哥来德’的Chl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Pn、Gs和Tr)、叶绿素荧光参数(ΦPSII、ETR和q P)以及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GAPDH和PRK)活性在接菌后显着减低,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下降;而高抗品种‘黑杰克’光合机构性能受白粉病侵染影响较小,较高的Chl含量和光合酶活性有利于‘黑杰克’维持在较高光合效率。此外,高抗品种‘黑杰克’在应答白粉病侵染时显着增加了蔗糖合成相关酶活性,提高蔗糖含量,降低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并且淀粉含量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而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在接菌后蔗糖含量下降,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增加;同时随接菌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迅速增加,造成淀粉代谢异常。(4)接菌第5 d后,通过对抗、感草地早熟禾叶片的转录组学进行分析,在‘黑杰克’和‘超级哥来德’中分别鉴定出27,827个DEGs(22,637个上调,5,190个下调)和33,593个DEGs(29,189个上调,4,404个下调);有18,803个DEGs为两品种共有,9,024个DEGs为‘黑杰克’特有,14,790个DEGs为‘超级哥来德’特有。这些基因在‘黑杰克’中主要参与“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萜类骨架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和“MAPK信号通路-植物”途径;在‘超级哥来德’中主要参与“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苯丙烷类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MAPK信号通路-植物”、“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和“萜类骨架生物合成”途径。与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相比,白粉病侵染促进了‘黑杰克’信号转导(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通路、植物MAPK信号通路)、次级代谢(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光合途径(光合作用、卟啉和叶绿素代谢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和碳水化合物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而‘超级哥来德’中参与转录和翻译的基因及转录因子的表达易受白粉病侵染的影响。(5)接菌第5 d后,通过对抗、感草地早熟禾叶片的蛋白质组学进行分析,在高抗品种‘黑杰克’中有27个DAPs上调,31个DAPs下调;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中有60个DAPs上调,80个DAPs下调。有32个DAPs为两品种共有;26个DAPs只在‘黑杰克’中出现,为‘黑杰克’特有;108个DAPs只在‘超级哥来德’中出现,为‘超级哥来德’特有。这些DAPs在‘黑杰克’中,主要参与“氧化磷酸化”、“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途径,而在‘超级哥来德’中主要参与“核糖体”、“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程序性坏”、“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氰胺酸代谢”和“磷酸肌醇代谢”途径。将蛋白质组鉴定结果与转录组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在‘黑杰克’中有55个DAPs与DEGs相关联;在‘超级哥来德’中有119个DAPs与DEGs相关联。通过对关联上的DAPs所参与的KEGG通路进行分析发现,在‘黑杰克’中关联上的DAPs数目最多的通路主要有“内质网蛋白质加工”、“苯丙烷类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柠檬酸循环”和“糖酵解/糖异生”等;在‘超级哥来德’中数目最多的通路主要有“苯丙烷类生物合成”、“核糖体”、“内质网蛋白质加工”、“淀粉与蔗糖代谢”、“糖酵解/糖异生”、“丙酮酸代谢”和“PI3K-Akt信号通路”。本研究初步探明了高抗白粉病草地早熟禾品种抗病的形态、生理及分子机制,鉴定了高抗白粉病草地早熟禾品种应答白粉病侵染的关键代谢通路以及与抗病相关的基因和蛋白,但以上抗病基因和蛋白在提高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赵颖[5](2020)在《基于转录组分析揭示一氧化氮调控紫花苜蓿响应干旱胁迫的机理》文中研究指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目前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在草地畜牧业扮演重要作用。干旱胁迫作为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严重制约了苜蓿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因此,研究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的影响及其适应干旱的机制、及寻找提高紫花苜蓿抗旱的方法对克服干旱地区苜蓿栽培的制约具有重要意义。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可通过细胞膜扩散的气体信号分子,通过信号转导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等多个生物学过程。目前,有关NO缓解逆境胁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盐胁迫上,研究的物种也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玉米(Zea mays L.)、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燕麦(Avena sativa L)为主,而NO在牧草上的应用尤其是紫花苜蓿上的报道较少。与此同时,当今关于NO调控苜蓿抗逆性的研究尚处在生理生化水平,而NO对紫花苜蓿抗旱调控的分子机理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硝普钠(SNP)为外源NO供体,Carboxy-PTIO(cPTIO)为内源NO清除剂,以紫花苜蓿(“阿尔岗金”、“三得利”、“金皇后”)为研究材料,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分析和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等方法,从NO对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抗旱性调节差异、萌发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碳同化及碳代谢的调控、萌发期及幼苗期的转录组分析等方面解析了NO调控紫花苜蓿响应干旱胁迫的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外源NO调控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紫花苜蓿萌发期抗旱指标变化比较分析,SNP浸种降低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紫花苜蓿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对8个与抗性相关指标变化进行隶属函数法分析,发现3个紫花苜蓿品种对外源NO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三得利>金皇后>阿尔岗金。选择对NO最为敏感的品种“三得利”为材料研究NO调控紫花苜蓿抗旱机制。(2)通过对NO调控干旱胁迫下“三得利”紫花苜蓿萌发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研究,发现外源SNP浸种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萌发第7天的苜蓿芽苗干重和含水量增加,根长降低;外源cPTIO浸种抑制了干旱下种子的萌发,芽苗干重和根长降低。叶片喷施SNP或cPTI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茎长和根长无显着影响,但施加SNP显着增加了幼苗分枝数对侧根无显着影响;施加cPTIO显着降低了幼苗侧根数对分枝数目无显着影响。干旱胁迫下,外源施加SNP降低了紫花苜蓿萌发期芽苗和幼苗期叶片内O2˙ˉ、H2O2和MDA的积累,·OH清除速率提高,A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加,最终缓解干旱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而施加cPTIO引起活性氧水平显着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降低,进一步加剧了干旱胁迫的损伤。(3)通过对NO调控干旱胁迫下“三得利”紫花苜蓿碳同化和碳代谢关键酶进行分析,外源施加SNP增加了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萌发期苗芽和幼苗期叶片卡尔文循环中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TBA)、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活性,柠檬酸循环中丙酮酸脱氢酶(PDH)、柠檬酸合酶(CS)、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琥珀酸脱氢酶(SDH)和NADP-苹果酸脱氢酶(NADP-MDH)活性。而外源施加cPTIO可调控干旱下编码卡尔文循环及三羧酸循环代谢中间酶的基因下调表达,且其酶活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碳同化和碳代谢进程效率。(4)RNA-Seq分析NO调控干旱胁迫下“三得利”紫花苜蓿萌发期芽苗的结果显示,干旱胁迫处理与对照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有3524个(FDR<0.01,FC≥2),GO和KEGG分析表明,DEGs主要与类黄酮、黄酮、苯丙烷、单萜、倍半萜和三萜类等次生物质生物合成,光合作用、光合天线蛋白、淀粉和蔗糖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有关。干旱下施加SNP与干旱处理相比引起2208个DEGs(FDR<0.01,FC≥2),DEGs主要富集在苯丙烷类生物合成、氮代谢、肌醇磷酸代谢及淀粉蔗糖代谢通路。干旱胁迫下施加cPTIO(PEG-NO)与干旱处理相比引起3461个DEGs(FDR<0.0001,FC≥2),内源NO介导的基因主要参与柠檬酸循环、丙酮酸代谢、乙醛酸代谢、精氨酸合成代谢、及光合器官的碳同化,且绝大多数基因均下调表达。(5)通过RNA-Seq对NO调控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期叶片进行研究,干旱胁迫处理与对照间叶片有947个DEGs(FDR<0.01,FC≥2),显着富集在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上。干旱下喷施SNP与干旱处理相比有852个DEGs(FDR<0.01,FC≥2),显着富集在苯丙烷类化合物、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化合物合成通路,且参与这些通路的基因几乎全部下调表达。干旱下喷施cPTIO与干旱处理间鉴定出2891个DEGs(FDR<0.01,FC≥4),多数参与光合器官碳同化、氧化磷酸化、碳代谢、柠檬酸循环及氨基酸代谢且下调表达。
路轲[6](2020)在《喷施不同纳米材料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文中认为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如纳米农药、纳米肥料、种子包衣剂、土壤钝化剂等。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高产稳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纳米材料的农用,可能为水稻的安全生产助力。纳米材料叶面施用是否会对水稻生长产生影响,引起水稻的应激反应,影响水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还有待研究。本研究通过向水稻幼苗叶面喷施不同纳米材料,探究不同纳米材料处理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其对磷吸收的影响,以期为纳米材料叶面施用来提高水稻幼苗磷含量或促进水稻幼苗对磷的吸收提供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nHA+KCl)组合和KH2PO4处理水稻幼苗均可促进水稻幼苗生长,提高水稻幼苗植株的磷含量。其中,(nHA+KCl)处理可提高水稻幼苗对磷的吸收,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对叶绿素SPAD和株高的影响也增加。(nHA+KCl)组合在4 mg·L-1处理时叶绿素SPAD和株高增加最多,分别为16.26%和8.33%。(nHA+KCl)处理的效果低于KH2PO4处理。(2)纳米羟基磷灰石悬浊液喷施处理水稻幼苗,在不高于200 mg·L-1处理时对其生长有促进效果。纳米羟基磷灰石处理会使水稻幼苗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同时降低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酶)的活性和叶绿素SPAD,从而影响水稻幼苗生长。水稻幼苗叶绿素SPAD和Rubisco酶的活性与处理浓度呈反比。水稻幼苗根部过氧化物酶(POD)与处理浓度呈反比,在500 mg·L-1浓度处理降到最低;而地上部含量与处理浓度成正比,在500 mg·L-1浓度处理增加最多。地上部和根部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500 mg·L-1浓度长期处理使水稻幼苗地上部和根部的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达到最大,Rubisco酶的活性和叶绿素SPAD降到最低。处理可能激发了其他抗氧应激系统,如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等。综合经济效益和处理效果,20 nm纳米羟基磷灰石100 mg·L-1处理效果最佳。(3)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纳米三氧化二铁(nFe2O3)和纳米零价铁(nFe)三种材料的五个处理浓度(50、100、150、200 mg·L-1和500 mg·L-1)均可不同程度促进水稻幼苗生长;其中nFe处理能使生物量达到最大。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纳米三氧化二铁(nFe2O3)和纳米零价铁(n Fe)、纳米二氧化铈(nCeO2)和甲壳素(CH)五种材料的五个处理浓度(50、100、150、200 mg·L-1和500 mg·L-1)的水稻幼苗均也可不同程度促进生长,nHA、nFe2O3、nFe、nCeO2处理显着促进磷的吸收。正常培养水稻幼苗时,nFe2O3处理500mg·L-1时,转运系数最大。各处理促进了磷向地上部的转运,n Fe2O3处理100 mg·L-1时,转运系数最大。
熊欢[7](2019)在《锥栗外生菌根效应及共生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锥栗(Castanea henryi)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粮食树种之一,对建设美丽乡村、精准扶贫、实现山区绿色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土壤贫瘠、干旱的丘陵山地造林时,存在其幼苗移栽成活率低、缓苗期长、人工管理成本高等现象,如何培育出锥栗优质壮苗以适应贫瘠山地是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菌根化苗木造林可以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逆境抗性和生长势。锥栗是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l,ECM)真菌宿主,探究菌根对锥栗苗木生理效应及其共生机制是锥栗菌根化育苗技术应用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因此,本研究以锥栗和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采用细胞解剖学、生理生化分析、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qRT-PCR等方法,构建锥栗ECM共生体,明晰其菌根结构特征;研究锥栗ECM对苗木生理及营养的影响,阐明田间菌根效应及季节性特征;分析锥栗ECM形成及生理效应相关基因,明确其表达水平特征,进而解析锥栗菌根效应及共生机理,为锥栗菌根化育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锥栗外生菌根田间和试管共生体系的建立以锥栗幼苗和美味牛肝菌固体菌剂为材料,共生基质为经过前期筛选的黄土:草炭:珍珠岩:蛭石=4:1:1:1(v/v/v/v)的混合基质,建立田间锥栗ECM共生体系,接种处理6个月后,苗木侵染率达60%。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以锥栗种胚无菌苗的茎段为材料,经生根诱导(MS+1.5 mg/L IBA,生根率达76.70%),获得再生无菌苗。以该再生无菌苗和B.edulis液体菌剂为材料,共生基质为经过前期筛选的泥炭:河沙=3:1(v/v)的混合灭菌基质,建立试管锥栗ECM共生体系。在试管共生体系中,发现真菌从第4周开始侵染锥栗幼苗根系,随着时间推移侵染率持续上升,第24周的侵染率为43%。田间接种4个月和试管接种2个月后,采用细胞解剖学方法观察根系表面及其结构,发现锥栗根尖形成了完整的菌套(厚12~47.97μm)和哈氏网(真菌细胞侵入根尖1-2层表皮细胞间隙止于皮质细胞),且哈氏网的指状分枝尖端富含大量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由此,确认锥栗与B.edulis形成了功能完善的ECM共生体。(2)锥栗外生菌根对苗木生理及营养影响的研究采用田间调查和取样测定,发现田间接种B.edulis能够显着提高锥栗幼苗的光合生理、促进幼苗对土壤养分(N、特别是P)的吸收、提高幼苗生物量(特别是地下部生物量)(P<0.05)。其中,接种苗(JG)的净光合速率Pn(10.26μmol·m-2·s-1)是未接菌(CK)的1.8倍;JG的总生物量(26.73 g/株)是CK的1.8倍,其中JG地下部生物量(14.60 g/株)为CK的2.15倍;JG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总N含量(168.03mg/株和155.95 mg/株)分别为CK的1.2倍和1.3倍;JG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总P含量(60.80 mg/株和96.50 mg/株)分别为CK的2.7倍和2.8倍;JG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是CK的17.29倍。通过田间调查结合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不同季节田间锥栗ECM的细胞解剖结构,结果发现,接种B.edulis的锥栗菌根细胞解剖结构具有季节性。秋季菌根表面菌丝蓬松有活力,根尖形成了正常的菌套和哈氏网;而冬季菌根表面的菌丝粘合呈片状剥落,菌套变薄,菌丝侵入到表皮细胞内部且表皮细胞木栓化;春季可见大量菌根及菌索结构,且大多数菌根正在萌发新侧根;夏季菌套表面的菌丝发生轻度粘合,石蜡切片可见菌套和哈氏网结构。运用植物生理生化方法对不同季节的锥栗接种苗菌根根尖(JG)和非菌根根尖(WXC)及未接种苗根尖(CK)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接种B.edulis且形成菌根能显着提高其根尖的抗氧化能力(P<0.05)。相较于春季和秋季,冬季和夏季参与抗氧化和代谢相关的SOD、POD和CAT活性增强,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和PAL活性降低,根系活力在此时也显着低于秋和春季。无论哪个季节,JG的抗氧化能力和根系活力均显着高于WXC和CK(P<0.05),且WXC和CK之间无显着差异。(3)锥栗外生菌根共生体形成及生理效应的分子机制研究对试管共生体系中侵染率和幼苗鲜重的测定,发现接种后第24周菌根形成和效应最显着,因此,建立了该时期锥栗ECM根系和非ECM根系的转录组文库。共获得4353条差异表达基因(DEGs)(P<0.05,且|log2FC|≧1),其中,2615条上调表达,1738条下调表达。其中,DEGs与菌根形成相关的代谢途径有:MAPK信号通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内吞作用、类黄酮生物合成和倍半萜类生物合成。与丛枝菌根和根瘤形成相关的同源基因有: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17条,共生受体激酶ENOD/Sym RK/NORK 3条,细胞分裂素受体激酶LHK 2条,核孔蛋白NUP 5条。DEGs与光吸收、碳固定及宿主植物糖输出相关的代谢途径和基因有:光合作用天线蛋白相关的基因6条,光系统I相关基因2条,光系统II相关基因2条,光合作用电子传递相关基因5条,卡尔文循环15条、淀粉和蔗糖代谢23条、宿主植物糖输出相关基因SWEET 3条。通过qRT-PCR验证了2条(ENOD和ERF1)与ECM形成和4条(rbc S、RPL35A、WAXY和SWEET)与生理效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qRT-PCR结果显示接种后这些基因表达量均显着上升,表明RNA-seq结果是比较准确的。
周艳[8](2019)在《GSH缓解番茄幼苗盐胁迫的耐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土壤次生盐渍化是限制我国设施栽培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番茄是设施栽培的主要作物之一,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导致番茄光合作用和抗性下降,产量和品质衰减严重。因此,开展盐胁迫下番茄幼苗耐盐机制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前人及前期研究表明,谷胱甘肽(GSH)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和信号分子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因此,本研究采用营养液栽培,以番茄(Solanumlycopersicum Mill.)品种“中蔬四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在盐胁迫(100 mM NaCl)下叶面分别喷施外源5 mM GSH(NG处理)、1 mM BSO(L-丁硫氨酸-亚砜亚胺,GSH合成酶抑制剂)(NB处理)和BSO+GSH(NBG处理)以构建不同的内源GSH水平和氧化还原状态,研究探讨GSH缓解番茄幼苗盐胁迫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外源GSH通过抑制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和叶片对Na+和Cl-的吸收,促进对K+、Ca2+和Mg2+的吸收,改善NaCl胁迫下根系、茎和叶片中离子含量和选择运输能力以及根系和叶片中离子的微域分布,以维持离子平衡,从而缓解了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的毒害作用,提高了番茄幼苗的耐盐性,促进了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的生长。2、外源GSH显着提高了NaCl胁迫和NB处理下番茄幼苗叶片中与GSH合成和代谢相关关键酶γ-ECS、GS、GST、GPX和GR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细胞内GSH、AsA的含量以及GSH/GSSG和AsA/DHA比值;外源GSH亦显着提高NaCl胁迫和NB处理下番茄幼苗中SOD、CAT、POD和AsA-GSH循环关键酶APX、DHAR、MDHAR和GR的活性,并降低了MDA、H2O2和O2.-的含量。因此,外源GSH通过增强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ROS解毒能力和调控GSH合成和代谢,以维持细胞较低的ROS水平和redox稳态,是提高番茄幼苗盐适应性的重要机制之一。3、外源GSH通过克服气孔限制,提高PSII光利用效率和激发能量消散,平衡光能吸收分配以减少ROS的产生,维持叶绿体redox稳态和提高抗氧化防御能力以保护叶绿体免受氧化伤害,从而缓解NaCl胁迫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因此,外源GSH能够在组织水平上调节光合活性和细胞器水平上调节ROS代谢是GSH缓解盐胁迫引起光抑制的重要机制之一。4、外源GSH不仅通过下调NaCl胁迫和NB处理下番茄幼苗叶片PAs合成关键酶ADC和SAMDC的活性及其表达水平与上调PAs降解关键酶PAO的活性及其表达水平而降低PAs水平,而且还可促进不同形态多胺之间的转变,提高Spd+Spm/Put的比值,从而提高番茄幼苗的盐适应性。因此,外源GSH能够通过调节多胺代谢来提高番茄幼苗的耐盐性。5、采用RNA-Seq技术,对CK(对照,非盐胁迫)、N处理(NaCl胁迫)和NG、NB和NBG处理下番茄幼苗叶片进行了转录组学分析。通过对CK vs N、N vs NG、N vs NB和NB vs NBG四个比较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统计及GO、KEGG分析,发现NaCl胁迫处理较CK相比共有1600个基因差异表达;与N处理相比,NG处理诱导了1098个差异表达基因。NB处理诱导了2117个差异表达基因;与NB处理相比,NBG处理诱导了62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GSH诱导特有的耐盐相关基因为663个。通过对GSH诱导的663个差异表达的耐盐相关基因的分析,发现外源GSH能够通过调控与Ca2+信号、磷酸化和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光合作用、糖类代谢以及逆境蛋白的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从而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氧化还原稳态和能量代谢的不利影响。6、外源GSH能够降低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羰基含量以及提高叶片中半胱氨酸和巯基的含量来保护蛋白质免受氧化损伤;使用谷胱甘肽化-非标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发现外源GSH能够介导内源redox状态调控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细胞内与Calvin-Benson相关的几种关键酶[包括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小亚基(rbcS)、磷酸核酮糖激酶(PRK)、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酯酶(SBPase)和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大亚基(rbcL)等]谷胱甘肽化/去谷胱甘肽化稳态平衡,从而提高番茄幼苗对盐胁迫的适应性。说明基于外源GSH诱导的redox状态的蛋白质谷胱甘肽化修饰参与了番茄幼苗耐盐性的形成。
尚梦雅[9](2019)在《富碳改进白菜生长品质及相关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氧化碳(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CO2浓度的逐年升高对植物的影响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白菜分布地区广、品种类型多、营养价值丰富,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为了探索富碳环境对白菜的影响,并筛选富碳相关基因,本试验研究了不同CO2浓度(富碳:800μmol·mol-1;对照:400μmol·mol-1)对大、小白菜生长、营养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不同浓度CO2下小白菜转录组比较,研究结果如下:1.与对照相比,富碳处理可以提高白菜在莲座期及结球期的株高、叶长、叶宽和叶片数等形态指标;品质方面分别提高大白菜叶片维生素C、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含水量15.54%、85.96%、33.25%、29.19%和1.27%;降低其叶片内有机酸含量16.77%;提高小白菜叶片维生素C、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含水量7.70%、33.54%、3.44%、21.85%和1.62%,降低其叶片内有机酸含量26.03%。2.光合特性方面,富碳条件提高了大白菜和小白菜的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同时会降低蒸腾速率和光补偿点,使气孔导度减小,表观量子效率增加。3.对不同CO2浓度条件下普通白菜叶片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共获得35.20 Gb Clean Data,各样品Clean Data均达到8.35 Gb,Q30碱基百分比在86.97%及以上。分别将各样品的Clean Reads与指定的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比对效率从62.09%到63.09%不等。基于比对结果,进行基因表达量分析。通过比较基因在不同CO2浓度条件下的表达量,找到了187个差异表达基因,对其进行了GO功能注释(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与拟南芥进行比对分析,最终我们筛选出来31个富碳相关基因,它们参与叶绿素,ATP和NADPH,生长素的合成以及糖的转化,该研究结果为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杨柳[10](2019)在《HN-ZMZ-1基因克隆及农杆菌转化研究》文中认为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日常生活所需的蛋白质和植物油的主要来源。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对大豆进口的依赖性,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产量和品质要求意义重大。光合作用是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酯酶(SBPase)是光合卡尔文循环中控制碳流通的关键酶,还关系到Ru BP的再生及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本研究首先以大豆品种沈农9和Williams82为试验材料,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以期提高抗性丛生芽诱导率。然后利用优化的农杆菌转化体系转化克隆的大豆SBPase基因,并将该基因命名为HN-ZMZ-1,最后对T0代阳性植株初步验证。本研究将为建立高效、稳定的大豆转化体系提供基础,及HN-ZMZ-1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高产大豆育种实践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大豆子叶节划伤与不划伤两种处理研究对抗性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划伤子叶节比不划伤子叶节能获得更高的抗性丛生芽诱导率,两者差异显着。农杆菌侵染外植体过程中,采用0.5 MP的真空渗透3 min能够提高大豆抗性丛生芽诱导率。共培养过程先暗培养3天,再光照培养2天有利于抗性丛生芽的诱导。6-BA浓度为1.75 mg′L-1时,大豆抗性丛生芽诱导率达到最高。2.本研究从大豆基因型Williams 82叶片中克隆SBPase基因,命名为HN-ZMZ-1。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399 bp,有一个1,164 bp的编码框,共编码387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1864H2951N489O573S11,蛋白质分子量为41.7k Da,等电点为6.05,属于磷酸酶家族成员,与菜豆属、豇豆属亲缘关系较近。同时构建了HN-ZMZ-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EarleyGate100-HN-ZMZ-1,含有筛选标记Bar基因和Kan,并转入根癌农杆菌菌株GV3101中,用于后续大豆遗传转化。3.使用含有表达载体pEarleyGate100-HN-ZMZ-1的农杆菌菌株GV3101转化Williams 82,经过抗性丛生芽诱导、伸长、生根、炼苗和移栽等步骤,获得移栽成活的抗性植株52株。通过PCR检测共获得6株T0代阳性植株,包括转HN-ZMZ-1基因4株(Tr),转空载体2株(Tr-CK)。对转HN-ZMZ-1基因植株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HN-ZMZ-1基因转录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分别为对照的1.58倍、3.29倍、3.9倍和3.22倍。
二、Transcritption regulation of soybean 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small sub-unit gene by external factor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ranscritption regulation of soybean 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small sub-unit gene by external factors(论文提纲范文)
(1)海南杜鹃热诱导基因RhRCA1的表达及转录调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1 杜鹃概述 |
1.1.1 杜鹃花的分布和分类 |
1.1.2 杜鹃花的研究进展 |
1.2 高温对植物的影响 |
1.2.1 高温对光反应的影响 |
1.2.2 高温对碳同化的影响 |
1.3 RCA的研究进展 |
1.3.1 RCA的发现 |
1.3.2 RCA的结构 |
1.3.3 RCA的功能 |
1.3.4 RCA的表达特性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RCA1 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不同温度处理 |
2.1.2 RNA的提取及cDNA的获得 |
2.1.3 荧光定量PCR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海南杜鹃RNA的提取 |
2.2.2 RhRCA1的诱导表达模式分析 |
2.2.3 RhRCA1的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
2.3 讨论 |
2.3.1 高温可显着诱导RhRCA1表达 |
2.3.2 RhRCA1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
3 RCA1 启动子的表达特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RhRCA1启动子的克隆分析 |
3.1.2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3.1.3 报告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 |
3.1.4 转化拟南芥纯合株系筛选及GUS表达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RhRCA1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 |
3.2.2 prRCA1::LUC和prRCA1::GUS表达载体构建 |
3.2.3 RhRCA1启动子活性和热诱导特性分析 |
3.2.4 转基因拟南芥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分析 |
3.3 讨论 |
3.3.1 prRCA1兼具高温诱导型和组织特异型 |
3.3.2 prRCA1上与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元件分析 |
4 RCA1基因的热诱导转录调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4.1.2 酵母文库的构建 |
4.1.3 酵母文库的筛选 |
4.1.4 顺式元件HSE-like与转录因子HSFA2互作验证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酵母单杂cDNA文库的质量鉴定 |
4.2.2 酵母单杂筛库结果 |
4.2.3 酵母体系验证转录因子HSFA2结合HSE-like |
4.2.4 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HSFA2激活RCA1启动子表达 |
4.3 讨论 |
4.3.1 HSFA2与RhRCA1启动子区HSE-like元件结合 |
4.3.2 HSFA2参与到海南杜鹃热胁迫响应过程中 |
5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富碳促进番茄生长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CO_2加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
1.1 CO_2的农业资源化利用 |
1.2 设施生产中CO_2施肥的应用情况 |
1.2.1 设施生产中环境CO_2浓度的变化规律 |
1.2.2 设施生产中CO_2施肥主要方法 |
1.2.3 设施生产中CO_2施肥时段 |
1.2.4 设施生产中CO_2施肥浓度 |
1.2.5 影响CO_2施肥效果的因素 |
2 CO_2加富对作物形态、产量与品质的研究进展 |
2.1 CO_2加富影响作物形态的研究进展 |
2.2 CO_2加富影响作物产量的研究进展 |
2.3 CO_2加富影响作物品质的研究进展 |
3 CO_2加富影响作物光合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
3.1 CO_2加富影响作物光合参数的研究进展 |
3.2 CO_2加富影响作物光合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
4 作物响应CO_2加富的相关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
5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CO_2加富对番茄形态特征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材料栽培及CO_2施用 |
1.4 番茄植株形态指标测定方法 |
1.4.1 茎粗、株高 |
1.4.2 节间长 |
1.4.3 叶长、叶宽 |
1.4.4 果实生长速率 |
1.5 番茄叶片组织分化 |
1.5.1 取样 |
1.5.2 石蜡切片制作 |
1.5.3 显微镜观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O_2加富处理对番茄茎粗生长动态的影响 |
2.2 CO_2加富处理对番茄株高生长动态的影响 |
2.3 CO_2加富处理对番茄节间长生长动态的影响 |
2.4 CO_2加富处理对番茄叶长、叶宽生长动态的影响 |
2.5 CO_2加富处理对番茄植株根冠比的影响 |
2.6 CO_2加富处理对番茄果实生长速率的影响 |
2.7 CO_2加富处理番茄叶片组织分化情况 |
3 讨论 |
3.1 CO_2加富处理对番茄形态指标的影响 |
3.2 CO_2加富处理对番茄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 |
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CO_2加富对番茄光合特性与光合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1 CO_2响应曲线 |
1.4.2 光响应曲线 |
1.4.3 光合参数 |
1.4.4 光合酶活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4 个番茄品种的光合响应曲线分析 |
2.2 4 个番茄品种的光响应曲线分析 |
2.3 4 个番茄品种的光合参数分析 |
2.4 不同CO_2浓度条件下番茄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
3 讨论 |
3.1 CO_2浓度、光强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 CO_2浓度对番茄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CO_2加富对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1 产量 |
1.4.2 品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O_2加富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
2.2 CO_2加富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CO_2加富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
3.2 CO_2加富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
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番茄响应CO_2加富关键基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CO_2施用方法 |
1.3 CO_2加富响应基因分析 |
1.3.1 取样 |
1.3.2 RNA提取和测序 |
1.3.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1.4 差异基因的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录组测序结果 |
2.2 不同CO_2浓度下番茄叶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2.3 基因功能预测 |
2.4 与光合作用和糖合成相关的DEGs分析 |
2.5 差异基因验证 |
3 讨论 |
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番茄响应CO_2加富关键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基因克隆 |
1.2.1 番茄RNA提取 |
1.2.2 番茄RNA反转录 |
1.2.3 番茄GAME17和Soly720 基因的引物设计 |
1.2.4 番茄GAME17和Soly720 基因的PCR |
1.3 蛋白质结构预测 |
1.4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1.4.1 番茄GAME17和Soly720 两个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1.4.2 番茄GAME17和Soly720 两个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
1.5 番茄GAME17和Soly720 两个基因过表达和敲除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1.5.1 外植体的制备 |
1.5.2 农杆菌扩繁 |
1.5.3 农杆菌侵染和共培养 |
1.5.4 芽诱导分化 |
1.5.5 生根及抗性植株筛选 |
1.6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1.6.1 转基因植株DNA的提取 |
1.6.2 转基因植株的引物设计及PCR检测 |
1.7 GAME17和Soly720 基因的功能验证 |
1.7.1 GAME17和Soly720 基因在番茄转基因植株叶片中的基因表达量测定 |
1.7.2 OE Soly720 转基因植株光合指标测定 |
1.7.3 OE Soly720 转基因植株光合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2 结果分析 |
2.1 GAME17和Soly720 基因克隆测序结果分析 |
2.2 蛋白质结构预测结果 |
2.3 GAME17和Soly720 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的结果分析 |
2.4 GAME17和Soly720 基因敲除载体构建的结果分析 |
2.5 农杆菌介导GAME17和Soly720 基因在番茄中的遗传转化 |
2.5.1 番茄遗传转化过程 |
2.5.2 番茄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2.6 GAME17和Soly720 基因的功能分析 |
2.6.1 GAME17和Soly720 基因在番茄转基因植株叶片中的表达分析 |
2.6.2 OE Soly720 转基因植株光合指标分析 |
2.6.3 OE Soly720 转基因植株光合关键酶活性的结果分析 |
3 讨论 |
3.1 GAME17和Solyc01g007720 基因在番茄中的遗传转化 |
3.2 GAME17和Solyc01g007720 的转基因植株功能分析 |
4 本章结论 |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缩略词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甜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生理与光合特征及突变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叶色突变体研究进展 |
1.1.1 叶色突变体的分类、来源及遗传模式 |
1.1.2 叶色突变体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
1.1.3 叶色突变体生理特征 |
1.1.4 叶色突变发生的分子机制 |
1.2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2.1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 |
1.2.2 叶绿体蛋白质组研究进展 |
1.2.3 比较蛋白质组学在叶色突变研究应用进展 |
1.3 Crispr/cas9 系统 |
1.3.1 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1.3.2 CRISPR/Cas9 系统的脱靶效应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研究的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甜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生物学特征 |
2.2.2 甜瓜突变体与野生型光合特征分析 |
2.2.3 甜瓜突变体与野生型生理特性分析 |
2.2.4 甜瓜突变体和野生型叶绿体蛋白组分析 |
2.2.5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 |
2.2.6 荧光定量PCR分析 |
2.2.7 RRM及 GSAM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8 RRM CRISPR/CAS9 表达载体构建及植物转化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甜瓜突变体生物学特征 |
3.2 甜瓜突变体与野生型光合特性分析 |
3.2.1 突变体和野生型甜瓜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含量检测 |
3.2.2 光合速率的测定 |
3.2.3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 |
3.2.4 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的测定 |
3.2.5 光合速率日变化 |
3.3 甜瓜突变体生理生化分析 |
3.3.1 甜瓜突变体与野生型活性氧分子含量及膜脂氧化分析 |
3.3.2 甜瓜突变体抗氧化酶活性分析 |
3.3.3 甜瓜突变体与野生型渗透调节物质分析 |
3.3.4 甜瓜突变体和野生型光合作用关键酶的检测 |
3.4 甜瓜突变体与野生型叶绿体蛋白质组分析 |
3.4.1 叶绿体分离 |
3.4.2 蛋白质浓度测定 |
3.4.3 蛋白质鉴定及定量结果 |
3.4.4 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 |
3.4.5 KEGG通路注释 |
3.4.6 蛋白质互作分析 |
3.5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 |
3.6 荧光定量PCR分析 |
3.7 RRM及 GSAM生物信息学分析 |
3.8 RRM基因的CRISPR/CAS9 表达载体构建及植物转化 |
3.8.1 sgRNA设计 |
3.8.2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3.8.3 拟南芥T_1代抗性筛选阳性植株突变测序鉴定 |
4 讨论 |
4.1 甜瓜突变体生物学特征分析 |
4.2 甜瓜突变体光合特性分析 |
4.2.1 甜瓜突变体叶绿素及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变化 |
4.2.2 甜瓜突变体光合特性变化 |
4.3 甜瓜突变体生理特性分析 |
4.4 甜瓜叶色突变体叶绿体蛋白质组分析 |
4.4.1 卟啉和叶绿素合成路径 |
4.4.2 光合磷酸化路径 |
4.4.3 碳固定途径 |
4.4.4 碳代谢途径 |
4.4.5 氨基酸代谢与叶绿体核糖体蛋白 |
4.4.6 过氧化氢酶(CAT)、脂氧合酶(LOX)和肉桂酸-4-羟化酶(C4H) |
4.4.7 RRM和Actin |
4.5 qRT-PCR分析 |
4.6 RRM基因的crispr/cas9表达载体构建及功能验证 |
4.7 创新点 |
4.8 下一步工作设想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period of Ph.M. education |
(4)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白粉病研究进展 |
1.1 白粉病病原菌研究 |
1.2 白粉菌的侵染过程及致病机理研究 |
1.3 白粉病发病条件及发病症状 |
1.3.1 发病条件 |
1.3.2 发病症状 |
1.4 白粉病的防治策略 |
1.4.1 化学防治 |
1.4.2 物理防治 |
1.4.3 生物防治 |
1.4.4 农业防治 |
1.5 草地早熟禾白粉病研究进展 |
2 植物抗病机理研究进展 |
2.1 植物形态结构抗病性 |
2.1.1 固有结构与植物抗病性 |
2.1.2 诱导结构与植物抗病性 |
2.2 植物生理生化抗病性 |
2.2.1 过敏反应与植物抗病性 |
2.2.2 防御酶与植物抗病性 |
2.2.3 植保素与植物抗病性 |
2.2.4 内源激素与植物抗病性 |
2.2.5 病程相关蛋白PRs与植物抗病性 |
2.3 植物与病原菌的互作机制 |
2.3.1 由病原菌模式分子触发的免疫反应(PTI) |
2.3.2 由效应因子触发的免疫反应(ETI) |
3 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3.1 转录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3.2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3.3 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的整合研究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4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4.2 研究内容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品种筛选及抗性评价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白粉病侵染对不同草地早熟禾品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 |
2.2.2 不同草地早熟禾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评价及聚类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表型、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 |
3.2.2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生长的影响 |
3.2.3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相对含水量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2.4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5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6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活性氧积累的影响 |
3.2.7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8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非酶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9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2.10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次生代谢物质合成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3.3.2 渗透调节物质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3.3.3 抗氧化系统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3.3.4 苯丙烷代谢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3.3.5 次生代谢物质合成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光合特性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2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4.2.3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2.4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光合作用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2.5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糖积累的影响 |
4.2.6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光合特性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4.3.2 糖代谢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草地早熟禾应答白粉病侵染的转录组学差异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转录组学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测序结果统计 |
5.2.2 Unigenes功能分析 |
5.2.3 差异表达基因(DEGs)统计与分析 |
5.2.4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GO功能富集分析 |
5.2.5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
5.2.6 转录组分析的q RT-PCR验证 |
5.3 讨论 |
5.3.1 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通路分析 |
5.3.2 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通路分析 |
5.3.3 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分析 |
5.3.4 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草地早熟禾应答白粉病侵染的蛋白质组学差异 |
前言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蛋白质组学分析 |
6.1.4 蛋白组和转录组学关联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蛋白质鉴定质量评估 |
6.2.2 差异积累蛋白质(DAPs)统计分析 |
6.2.3 差异积累蛋白(DAPs)的GO富集分析 |
6.2.4 差异积累蛋白(DAPs)的KEGG富集分析 |
6.2.5 差异积累蛋白(DAPs)对应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 |
6.2.6 蛋白组和转录组学关联分析 |
6.2.7 候选基因的鉴定 |
6.2.8 草地早熟禾对白粉病侵染的应答机制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全文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5)基于转录组分析揭示一氧化氮调控紫花苜蓿响应干旱胁迫的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立题依据 |
1 紫花苜蓿抗旱研究进展 |
1.1 紫花苜蓿重要性及面临问题 |
1.2 紫花苜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1.2.1 紫花苜蓿应答干旱胁迫的萌发特性 |
1.2.2 紫花苜蓿应答干旱胁迫的形态特征 |
1.2.3 紫花苜蓿应答干旱胁迫的光合特性及光合碳同化响应 |
1.2.4 紫花苜蓿应答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 |
2 一氧化氮在植物中的研究 |
2.1 植物体内NO的生物合成 |
2.1.1 氧化途径 |
2.1.2 还原途径 |
2.2 NO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
2.2.1 种子萌发 |
2.2.2 幼苗的生长发育 |
2.3 NO调控植物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
3 转录组学技术在研究苜蓿抗逆机理中的应用 |
3.1 转录组学的概述 |
3.2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苜蓿抗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5.1 研究内容 |
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外源NO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萌发期抗旱性影响的比较分析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NP溶液浸种对PEG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MDA含量的影响 |
2.2 SNP浸种对PEG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2.3 SNP浸种对PEG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3.1 SOD活性 |
2.3.2 POD活性 |
2.3.3 CAT活性 |
2.3.4 APX活性 |
2.4 不同处理及不同PEG胁迫时间对3品种紫花苜蓿抗性的影响 |
2.5 SNP浸种对PEG胁迫下不同品种紫花苜蓿调控效应综合评价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萌发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设计及处理 |
1.2.1 萌发期试验 |
1.2.2 幼苗期试验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1 种子萌发指标的测定 |
1.3.2 生长指标的测定 |
1.3.3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的影响 |
2.2 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 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活性氧积累及MDA含量的影响 |
2.4 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碳同化及碳代谢的影响 |
前言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实验设计 |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2.1 碳同化关键酶活性测定 |
1.2.2 三羧酸循环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1.2.3 碳代谢产物含量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碳同化关键酶活性的的影响 |
2.2 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三羧酸循环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2.3 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柠檬酸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NO调控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萌发期芽苗的转录组分析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RNA的提取,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1.2.1 RNA的提取 |
1.2.2 cDNA文库的构建 |
1.2.3 Illumina测序 |
1.3 转录本拼接 |
1.4 Unigene的功能注释 |
1.5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1.6 差异表达基因GO和 KEGG富集分析 |
1.7 差异表达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样品质检 |
2.2 萌发期紫花苜蓿芽苗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 |
2.3 转录组拼接结果 |
2.4 Unigene功能注释 |
2.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6 DEGS的 GO和 KEGG富集分析 |
2.6.1 干旱胁迫诱导的紫花苜蓿萌发期种子中DEGs的 GO和 KEGG分析 |
2.6.2 NO供体(SNP)诱导紫花苜蓿萌发期种子DEGs的 GO和 KEGG分析 |
2.6.3 NO清除剂(cPTIO)诱导紫花苜蓿萌发期种子DEGs的 GO和 KEGG分析 |
2.7 NO调控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芽苗DEGS的主要代谢通路分析 |
2.7.1 外源NO调控的苯丙烷类合成通路分析 |
2.7.2 外源NO调控的淀粉与蔗糖代谢通路分析 |
2.7.3 外源NO调控的氮代谢通路分析 |
2.7.4 内源NO调控的有机酸代谢通路分析 |
2.8 RNA-Seq结果的实时定量PCR验证分析 |
3 讨论 |
3.1 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芽苗转录调控分析 |
3.2 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芽苗转录调控分析 |
3.3 内源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芽苗转录调控分析 |
4 小结 |
第六章 NO调控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功能叶片的转录组分析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RNA的提取,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1.2.1 RNA的提取 |
1.2.2 cDNA文库的构建 |
1.2.3 Illumina测序 |
1.3 转录组拼接 |
1.4 基因功能注释 |
1.5 差异表达分析 |
1.6 差异表达基因GO和 KEGG富集分析 |
1.7 差异表达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样品质检 |
2.2 幼苗期紫花苜蓿叶片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 |
2.3 转录组拼接结果 |
2.4 Unigene功能注释 |
2.5 幼苗叶片差异表达分析 |
2.6 DEGS的 GO和 KEGG富集分析 |
2.6.1 干旱胁迫诱导的紫花苜蓿叶片中DEGs的 GO和 KEGG分析 |
2.6.2 NO供体(SNP)诱导紫花苜蓿幼苗叶片DEGs的 GO和 KEGG分析 |
2.6.3 NO清除剂(cPTIO)诱导紫花苜蓿幼苗叶片DEGs的 GO个 KEGG分析 |
2.7 NO调控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叶片DEGS的主要代谢通路分析 |
2.7.1 次级代谢产物合成通路分析 |
2.7.2 光合器官碳同化通路分析 |
2.7.3 氧化磷酸化通路分析 |
2.7.4 碳素代谢通路分析 |
2.7.5 三羧酸循环通路分析 |
2.8 RNA-Seq结果的实时定量PCR验证 |
3 讨论 |
3.1 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叶片转录水平调控分析 |
3.2 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叶片转录水平调控分析 |
3.3 内源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叶片转录水平调控分析 |
4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1 全文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喷施不同纳米材料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 |
1.2 纳米材料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 |
1.3 磷肥 |
1.4 植物对磷的吸收、转运和代谢以及缺磷对植物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喷施不同磷源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水稻培养 |
2.2.3 试验设计 |
2.2.4 水稻幼苗生物量的测定 |
2.2.5 水稻幼苗磷含量的测定 |
2.2.6 水稻幼苗叶绿素SPAD含量和株高测定 |
2.2.7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喷施不同磷源对水稻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2.3.2 喷施不同磷源对水稻幼苗磷含量的影响 |
2.3.3 水稻幼苗叶绿素SPAD含量 |
2.3.4 水稻幼苗株高 |
2.3.5 讨论 |
2.3.6 小结 |
第三章 喷施纳米羟基磷灰石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磷含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水稻培育和试验设计 |
3.2.2 水稻幼苗生物量的测定 |
3.2.3 水稻幼苗磷含量的测定 |
3.2.4 水稻幼苗叶绿素SPAD含量的测定 |
3.2.5 活性氧、抗氧化物酶活和光合酶活测定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喷施纳米羟基磷灰石对水稻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3.3.2 喷施纳米羟基磷灰石对水稻幼苗磷含量的影响 |
3.3.3 水稻幼苗叶绿素SPAD含量 |
3.3.4 喷施纳米羟基磷灰石对水稻幼苗活性氧、抗氧化酶活和光合酶活的影响 |
3.3.5 讨论 |
3.3.6 小结 |
第四章 喷施不同纳米材料对水稻幼苗磷含量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水稻培育和试验设计 |
4.2.2 水稻幼苗生物量的测定 |
4.2.3 水稻幼苗磷含量的测定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喷施不同纳米材料在不同供磷条件下对水稻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4.3.2 喷施不同纳米材料在不同供磷条件下对水稻幼苗磷含量的影响 |
4.3.3 磷的转运系数 |
4.3.4 讨论 |
4.3.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锥栗外生菌根效应及共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引言 |
1.1 外生菌根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特征 |
1.1.1 外生菌根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
1.1.2 外生菌根发育特征 |
1.2 外生菌根效应 |
1.3 外生菌根效应的机理 |
1.3.1 植物光合作用满足共生体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 |
1.3.2 碳水化合物在树体内的分布 |
1.3.3 宿主植物糖向真菌运输 |
1.4 外生菌根的共生机制 |
1.4.1 早期识别 |
1.4.2 激素调控 |
1.4.3 效应子调控 |
1.4.4 细胞壁调控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5.2 目的和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锥栗与外生菌根真菌共生体系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田间共生体系的建立 |
2.1.2 试管共生体系的建立 |
2.1.3 接种后锥栗幼苗生长指标的测定 |
2.1.4 接种不同时期解剖结构的观察和侵染率的测定 |
2.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田间共生对锥栗幼苗的影响 |
2.2.2 试管共生体系的建立及对锥栗幼苗的影响 |
2.2.3 锥栗外生菌根形态及解剖结构的观察 |
2.3 讨论 |
2.3.1 锥栗组培苗与外生菌根真菌共生培养体系的构建 |
2.3.2 锥栗与B.edulis形成菌根 |
第三章 锥栗外生菌根对苗木生理及营养影响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田间菌根共生体系的建立 |
3.1.2 不同季节菌根发育特征的观察 |
3.1.3 植株光合特性测定 |
3.1.4 植株N和P含量及土壤有效P含量的测定 |
3.1.5 植株根系生理活性 |
3.1.6 植株根系有机物质代谢 |
3.1.7 土壤酶活性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锥栗外生菌根解剖结构的季节特征 |
3.2.2 锥栗菌根苗与非菌根苗的光合作用特性 |
3.2.3 锥栗菌根苗和非菌根苗的N、P含量 |
3.2.4 不同季节锥栗接种苗和非接种苗根尖的生理活性特征 |
3.2.5 不同季节锥栗接种苗和非接种苗根系有机物质代谢 |
3.2.6 接菌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菌根化幼苗的光合及养分吸收 |
3.3.2 菌根与土壤酶活性及土壤有效磷的关系 |
3.3.3 菌根根尖结构和生理的季节特性 |
第四章 锥栗外生菌根形成及生理效应相关基因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共生体系的建立 |
4.1.2 菌根根系与非菌根根系RNA的提取及转录组测序 |
4.1.3 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锥栗外生菌根根系与非菌根根系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4.2.2 锥栗外生菌根根系和非菌根根系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4.2.3 锥栗外生菌根形成相关的代谢途径和基因 |
4.2.4 锥栗外生菌根生理效应相关的代谢途径和基因 |
4.2.5 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4.3 讨论 |
4.3.1 菌根形成相关的代谢途径与基因 |
4.3.2 菌根生理效应相关的代谢途径和基因 |
4.3.3 锥栗外生菌根效应及共生机制的假设模型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8)GSH缓解番茄幼苗盐胁迫的耐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及植物的耐盐机制 |
1.1.1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机理 |
1.1.2 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 |
1.2 植物中GSH的研究进展 |
1.2.1 GSH的合成、再生代谢及其调控 |
1.2.2 GSH在植物逆境中的作用 |
1.2.3 蛋白质谷胱甘肽化修饰研究进展 |
1.3 转录组学在植物抗逆机理中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离子含量以及离子微域分布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2.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2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不同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 |
2.2.3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中离子微域分布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氧化还原状态、抗氧化系统及谷胱甘肽代谢的调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3.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氧化还原水平的影响 |
3.2.2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MDA、H2O2和O2·-含量的影响 |
3.2.3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H2O2和O2·-组织染色的影响 |
3.2.4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5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GSH合成与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2.6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GSH合成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光合特性及叶绿体氧化还原状态的调控效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4.2.2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2.3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Fv/Fm荧光成像的影响 |
4.2.4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光能吸收分配的影响 |
4.2.5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绿体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4.2.6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绿体内H2O2和MDA含量的影响 |
4.2.7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绿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多胺代谢的调控作用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5.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外源GSH对番茄叶片中多胺含量的影响 |
5.2.2 外源GSH对多胺合成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5.2.3 外源GSH对多胺合成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外源GSH调控番茄幼苗盐适应性的转录组学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6.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表达谱分析 |
6.2.2 不同处理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蛋白质谷胱甘肽化稳态平衡的调控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与实验设计 |
7.1.2 半胱氨酸、巯基和羰基含量的测定 |
7.1.3 样品蛋白制备 |
7.1.4 纳升级反相色谱-Orbitrap Fusion进行蛋白质分析 |
7.1.5 质谱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外源GSH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半胱氨酸、巯基和羰基含量的影响 |
7.2.2 蛋白质定性结果统计 |
7.2.3 谷胱甘肽化修饰肽段和蛋白质表达定量结果统计 |
7.2.4 谷胱甘肽化修饰蛋白质的功能注释与分析 |
7.2.5 谷胱甘肽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9)富碳改进白菜生长品质及相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
2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4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
5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
6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 |
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富碳环境对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1.2 不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生长发育比较 |
1.3 不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的营养品质比较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二氧化碳浓度对不同亚种白菜生长的影响 |
2.2 二氧化碳浓度对不同亚种白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 |
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富碳环境对白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
1.2 不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的光合特性比较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亚种白菜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分析 |
2.2 不同亚种白菜的光响应曲线分析 |
2.3 不同亚种白菜的光合参数分析 |
3 讨论 |
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富碳环境对普通白菜转录组的影响及相关基因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处理 |
1.3 取样 |
1.4 基因表达谱测序 |
1.5 测序结果分析 |
1.6 富碳相关基因筛选 |
1.7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序数据统计和质量评估 |
2.2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2.3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注释 |
2.4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注释及分析 |
2.5 富碳相关基因挖掘 |
2.6 qRT-PCR荧光定量验证 |
3 讨论 |
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HN-ZMZ-1基因克隆及农杆菌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1.1.1 农杆菌转化的方法 |
1.1.2 受体基因型和生长状态对转化的影响 |
1.1.3 农杆菌相关基因表达 |
1.2 大豆遗传转化研究 |
1.2.1 大豆遗传转化方法 |
1.2.2 菌株种类及生长状态对大豆遗传转化的影响 |
1.2.3 受体基因型和生长状态对转化影响 |
1.2.4 其他因素对大豆遗传转化的影响 |
1.3 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研究进展 |
1.3.1 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功能概述 |
1.3.2 SBPase的结构 |
1.3.3 SBPase的功能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2.1 大豆农杆菌转化体系的优化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培养基配制 |
2.1.3 大豆种子萌发 |
2.1.4 外植体制备与农杆菌侵染 |
2.1.5 共培养 |
2.1.6 丛生芽诱导及筛选 |
2.2 HN-ZMZ-1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培养基配制 |
2.2.3 试验方法 |
2.3 农杆菌介导HN-ZMZ-1基因的大豆遗传转化 |
2.3.1 试验材料 |
2.3.2 培养基配制 |
2.3.3 大豆遗传转化 |
2.3.4 转基因植株叶片DNA提取及PCR检测 |
2.3.5 转基因植株叶片RNA提取及qPCR检测 |
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农杆菌转化体系的优化 |
3.1.1 农杆菌侵染方式的改变对农杆菌转化的影响 |
3.1.2 共培养光照时间对大豆子叶节抗性丛生芽的诱导 |
3.1.3 6-BA浓度对大豆子叶节抗性丛生芽的诱导 |
3.2 HN-ZMZ-1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1 大豆叶片RNA提取及cDNA检测 |
3.2.2 HN-ZMZ-1基因克隆 |
3.2.3 HN-ZMZ-1基因序列的生物学分析 |
3.2.4 表达载体pEarleyGate100-HN-ZMZ-1的构建 |
3.2.5 植物表达载体pEarleyGate100-HN-ZMZ-1转化农杆菌 |
3.3 转HN-ZMZ-1基因阳性植株的T0代获得 |
3.3.1 HN-ZMZ-1基因大豆遗传转化 |
3.3.2 T0代转HN-ZMZ-1基因阳性植株的鉴定 |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大豆遗传转化体系优化 |
4.2.2 HN-ZMZ-1基因的克隆及转基因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表-试验仪器及设备 |
附录2 表-试验药品 |
致谢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四、Transcritption regulation of soybean 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small sub-unit gene by external factors(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南杜鹃热诱导基因RhRCA1的表达及转录调控分析[D]. 李铮. 浙江大学, 2021(01)
- [2]富碳促进番茄生长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D]. 郑少文. 山西农业大学, 2020(02)
- [3]甜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生理与光合特征及突变分子机制研究[D]. 赵春梅.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4]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机理研究[D]. 董文科.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5]基于转录组分析揭示一氧化氮调控紫花苜蓿响应干旱胁迫的机理[D]. 赵颖.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6]喷施不同纳米材料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D]. 路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7]锥栗外生菌根效应及共生机制研究[D]. 熊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5)
- [8]GSH缓解番茄幼苗盐胁迫的耐盐机制研究[D]. 周艳.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9]富碳改进白菜生长品质及相关机理研究[D]. 尚梦雅.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10]HN-ZMZ-1基因克隆及农杆菌转化研究[D]. 杨柳.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