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区机械化旱作农业模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姚燕子[1](2021)在《基于国土调查数据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及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原本表现为分布散乱、集约利用程度低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已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本文以东乡族自治县为研究区,从三个方面展开相关研究:首先,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景观指数等方法探索研究区内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在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居民点布局阻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东乡族自治县农村居民点的布局适宜性情况进行分析;最后,以布局适宜性评价结果和优化类型划分策略为依据,实现农村居民点优化类型的划分,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本论文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GIS空间分析、景观指数等方法对研究区内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分布、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在空间上表现为“西南密、周边疏”的特征,而其规模则在空间上表现为“西南冷、周边热”的特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大规模-低密度”、“小规模-高密度”的分布特征趋于显着化;②四个产业布局规划区内的农村居民点虽集聚于最大规模聚落发展,但在整体上却趋于小规模、破碎化方向发展;③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与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影响因素下的农村居民点在集聚最大规模聚落发展的同时仍呈破碎化发展。(2)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对研究区内农村居民点的布局适宜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程度较高的区域大多分布于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条件较好、产业发展多元化的沿洮河综合产业区、特色林果种植区以及文化休闲旅游区等规划区内;而布局适宜性程度较低的区域则集中分布于自然条件较差、产业发展单一的旱作农业发展区内。(3)基于布局适宜性评价结果及优化类型划分策略,对研究区内农村居民点的优化类型进行划分,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重点发展型与适度发展型农村居民点面积占比较多,保留发展型农村居民点面积占比次之,迁移拆并型农村居民点面积占比最小。对于重点发展型农村居民点而言,一是推进部分农村居民点城镇化发展,二是鼓励其发展优势产业、招商引资;对于适度发展型农村居民点而言,一是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聚落吸引力;对于保留发展型农村居民点而言,一是引导坐落于布局劣势区的农村居民点发展自身影响力,二是控制坐落于布局优势区的农村居民点进一步扩张发展;而迁移拆并型农村居民点由于其自身条件太差,当地政府应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其向就近优势聚落迁移发展。
姚艳春,刘元义,牛国栋,张银平,耿端阳,刁培松[2](2020)在《山东旱作灌溉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方法》文中提出针对山东省旱作灌溉区种植模式多样、技术模式不统一,影响全程机械化经济效益问题,研究小麦—玉米周年轮作下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总结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构建基于区域特色的成本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分析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成本、占比及收益,筛选并比较山东省旱作灌溉区主要技术模式组合。分析发现,小麦—玉米周年轮作模式下耕种管收各环节成本支出范围为10 500~16 500元/hm2,土地承包费范围为3 000~16 500元/hm2,经济效益为1 500~7 500元/hm2;优化筛选以深翻、旋耕、免耕三年轮作+二次镇压+小麦宽苗带播种技术以及玉米免耕播种+水肥一体化+联合收获(穗茎兼收/青贮)技术的模式组合。研究结果可为山东省旱作灌溉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优选、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农业合作社的生产等方面提供技术参考。
李发强[3](2020)在《基于土地整理的村庄集中布局规划研究 ——以石佛镇淮子沟村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乡村人口大量流失,村庄“空心化”问题日趋严重。闲置、散布的老旧农房严重浪费土地资源,破坏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与村庄风貌,不利于规模化耕种。同时,市镇发展缺乏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土地供需矛盾日渐凸显。因此,文章以国土空间规划促进乡村土地高效集约发展为研究背景,以提升村民生产生活水平为出发点,研究对象为具有东北区域特征的“村庄集中规划方式”。通过分析石佛镇村庄气候、产业、风俗等方面特殊性以及淮子沟村闲置宅基地广布、规模产业不足、空间环境差异大等“三生空间”现状问题。从空间布局、内容、原则等方面详细解析村庄集中布局与规划内涵。将建构模型与现实条件分析结合评价村庄集中规划适宜性。因地制宜的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集中规划策略,并预测村庄集中规划后的发展趋势。首先,研究整理乡村土地与空间格局相关文献及国内外集中规划村庄实例,得出土地是影响居民点空间格局的关键要素,而我国土地政策变革后,当前村庄建设用地指标可流转入市,国内广泛开展村庄集中规划试点。在此基础上,研究石佛镇集中规划村庄概况,发现共10个行政村中,集中规划村庄达4个;分析村庄集中演变阶段特征与制约因素。以集中规划示范村丝瓜村为范例,总结淮子沟村现状空间问题,分别对村委会、已上楼和未上楼村民分类进行集中意愿调查。图解石佛镇村庄集中规划布局特征与内涵,总结集中规划村庄特征:区位较优、产业经济水平高、闲置农房广布、具有一定数量集聚意愿的村民等。其次,解析基于土地整理的村庄集中规划是以土地整理置换与规划集中住区为基本形式,内容分为拆旧复垦和建新安置。分析这种村庄集中规划受区位、资源禀赋、经济水平、政策法规4个宏观因素和村民意愿、集中建设经济收支,建设影响、设施配置4个微观因素共同影响,构建“村庄集中规划经济测算模型”。分析村庄集中基础条件,利用物元可拓分析法构建“村庄集中规划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对淮子沟村集中规划方案进行测算与评价,定性、定量分析结合,总结这种村庄集中规划适宜条件。最后,结合淮子沟村人口、空间发展趋势的预测,综合确定其集中规划可行。在明确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基础上,分析村庄集中规划的目标和重点,因地制宜的提出淮子沟村集中规划策略。预测集中规划后村庄空间、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趋势。为符合集中条件的村庄提供规划参考。
康志亮,陈文溆乐,施帝斌[4](2019)在《四川丘陵山区农机农艺融合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农机与农艺融合是突破农作物机械化"瓶颈"的关键,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机发展模式的分析,结合四川省丘陵山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四川丘陵山区实现农机农艺融合的解决措施和发展对策,为促进四川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技术路径和手段。
刘亚锋[5](2019)在《四川丘陵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中国政府一直在强调粮食安全话题,如何提高粮食自给率是摆在中国每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四川丘陵地区探索出更符合该地区发展的种植模式,最终达到农作物增产增收的目的。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但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耕地面积亦日益减少,人为活动造成土壤流失严重、侵蚀程度加深。我们研究讨论充分利用四川丘陵地区的土壤资源,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水田和旱地,在土地集约利用的大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投入,尽可能扩大和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耕作制度,既可以保障四川盆地内部的粮食供应,又可以保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最大限度解决目前四川盆地内存在的人畜争粮的局面。最终做到,既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又可以保障粮食食品安全。不同的种植制度会影响不同的粮食产量。种植制度的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于农业利用的现状观察,并预测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农业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合理分配种植制度区域布局、调整种植业的结构、对种植业进行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现代农业高精尖化的重要方向。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实地调查所得出的数据,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粮食安全理论和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为理论依据,总结了四川丘陵地区几种主要的种植制度,包括多熟种植制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饲草种植模式和稻田保护性耕作.同时,结合四川省农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结合资料查阅、走访专家以及入户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四川丘陵地区在种植制度发展上的变化,包括耕地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农作物结构变化、熟制变化、种植模式变化以及现状分析与前景分析,以求为该地区种植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依据。论文最终得出以下的原则:优先发展高科技农业、协调发展良井制度、坚持农业和生态环境相辅相成的持续发展理念;以及以下结论:应提高四川丘陵地区机械化种植模式的比例、简化种植模式、提升净作的种植模式。
刘晓永[6](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陈雄[7](2018)在《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问题实质就是发展问题,其核心是发展权之争,是国际事务的主导权之争和减排资源的分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南南技术合作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开展南南技术合作也是我国实施科技“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20多年来,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的技术援助与技术培训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丰富经验,也为进一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研讨会、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案例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等方式,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探讨了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了重点领域南南技术合作案例和提出了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按地区、按类型需求的分析,发现技术需求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减缓领域和适应领域,总结出了这些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发展中国家重点技术需求大多以低成本、易掌握、易维护的成熟适用技术为主,并且这些需求与其优先发展事项如减贫、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紧密关联。(2)开展我国对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形成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可供转让的适用技术清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对农业、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进行了筛选,编制了可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应用的《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手册》。(3)分析了重点领域南南技术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案例,通过在农林业、可再生资源、水资源与环境和卫生健康等几方面合作案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我国面向发展中国家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的合作机制、模式,以及相关战略措施。(4)提出了南南技术转移主要存在的障碍及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西非农业科技园建设行动方案(适应领域)、点亮非洲行动方案(减缓领域)和非洲生态守护行动方案(适应领域)等重点领域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南南科技合作方案建议,促进形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的整体机制、有效平台、优先领域和重点援助项目。
王桂荣[8](2017)在《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及推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北省位于我国缺水最严重的海河流域,是华北地区地下水严重漏斗区,可用水量只有世界平均用水量的1/28。农业是河北省用水量和耗水量最大的产业,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但农业灌溉存在灌溉水利用率、水分生产效率低和用水浪费严重问题,呈现“短缺-超采-低效-浪费”的现状。为解决农业节水问题,农业科技人员在国家项目的支持下,经过10多年的研发,构建了一系列的种植业高效用水模式。本文选择典型的粮食、蔬菜、果树高效用水技术模式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对其技术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技术推广存在问题以及农户采纳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对河北省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进行效益评价。其中,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8412.18元/公顷、5699.3元/公顷、1352.56元/公顷,综合效益为15464.04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1876.59%、34.46%、8.65%、49.92%;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1073.07元/公顷、1495.71元/公顷、126.14元/公顷,综合效益为2694.92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24.19%、9.38%、0.78%、8.35%;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876.76元/公顷、743.06元/公顷、1691.61元/公顷,综合效益为3311.43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99.74%、7.55%、12.82%、26.88%;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5239.92元/公顷、4630.59元/公顷、216.96元/公顷、综合效益为10087.47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2.33%、6.46%、2.45%、3.3%;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10591.42元/公顷、8729.63元/公顷、313.71元/公顷,综合效益为19634.76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52.81%、29.96%、11.22%、37.77%;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2172.92元/公顷、3451.23元/公顷、75.17元/公顷,综合效益为5699.32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3.69%、13.27%、1.23%、5.83%。其次,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得出,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分别为0.863、0.907、0.912、0.834、0.692、0.825,都存在一定的技术效率非有效性,存在技术模式生产要素投入配置不合理,规模与投入产出不相匹配的现象。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优势未完全发挥,存在着较大的技术效率改进空间,潜力有待挖掘。从小麦玉米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技术效率主要受技术培训的影响;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主要受经营面积、增加投资、技术培训、参加保险和土地细碎化程度的影响;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技术效率主要受户主年龄、技术培训和经营面积的影响。其中,技术培训是影响技术效率的关键因素。第三,以小麦玉米三大高效用水技术模式为例,基于结构方程对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得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技术模式综合效益均有正向作用,其中社会效益对其作用最大,影响系数达到0.369;生态效益影响系数为0.190;经济效益影响系数为0.169。说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技术模式的综合效益作用较大。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看,三者呈相互促进关系。三种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优势在于省工、省水、省肥、省药。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更加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和肥料的利用;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更加注重对中低平原浅层咸水的利用开发,避免大量开采地下水;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更加注重作物潜力的开发,利用两年三熟代替一年两熟制度,土地修养生息的同时,发挥对雨水利用。三种技术模式各有优点,同时三种高效用水技术模型结合两晚技术,提高了作物产量,对地区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第四,分析了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校用水技术模式推广现状、途径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以小麦玉米为例,运用二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采用小麦玉米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技术模式属性特征不同,同一因素对农户采用不同类型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影响差异明显。受教育程度、对技术模式了解程度、是否省肥和减少成本的认知、是否参加技术培训、是否需要政府补贴对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的采用呈正向影响,而土地细碎化程度、是否省工的认知对其采用呈负向影响。户主年龄、经营规模、耕地细碎化程度、对技术模式了解程度、是否省工和减少成本的认知、是否需要政府补贴对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的采用起到正向影响,而家庭总收入、是否增加产量的认知对其采用呈负向影响。户主年龄、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土地细碎化程度、了解技术模式、是否增加产量的认知对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的采用起到正向影响。是否省水的认知对三种技术模式采用的影响不显着,说明农民对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节水功能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只考虑了其他因素。技术培训对三种技术模式的采用都起到正向影响。最后,从简化技术模式,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加强针对性技术培训,创造技术传播氛围;用好技术补贴和保险政策,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牵住水价改革牛鼻子,提高技术传播效率;加强管理组织建设,创新农业用水管理体制机制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以上途径,为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推广,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经济价值奠定基础。
向羿铭[9](2017)在《平凉市旱作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平凉市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依据市场需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集中力量对于农业产业中的蔬菜,瓜果和肉类产品进行投入,通过整合资源,提高了各个方面的生产能力,尤其是平凉市近些年来大力发展的全膜双垄沟播种玉米技术,在水力资源匮乏的广大农田实现了高产稳产。但由于平凉市农村经济区域之间、区域内部存在不协调性,以及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差异性,农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那么,如何优化旱作农业与农业生产要素组合,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从而达到满足市场发展需要的目的,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依据以上研究方向,以平凉市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为主要切入点,围绕农业经济的发展问题,对平凉市旱作农业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第一,对相关方向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收集整理,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具有对比意义的旱地农业发展和甘肃省内、平凉市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看,平凉市旱作农业与农业经济发展从探索起步到基本实现稳定的阶段内,在气候资源利用、地理优势发挥、环境资源保护、旱作农业技术推广、惠农政策扶持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其发展仍处于爬坡阶段,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经营体制制约、旱作技术应用不够、科技兴农规划滞后等制约因素。第二,平凉市旱作农业经济现有模式虽然发展速度快、覆盖范围大、组建模式多,对平凉市旱作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模式多而杂,整体规范化程度不高,支持力度不够,创新型经济模式规模小,数量少。对平凉市现有的旱作农业经济模式进行了分析,发现适合平凉市旱作农业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为产业拉动型、企业带动型、园区带动型、服务组织带动型和家庭农场经营型这五种。第三,通过相关研究动态的分析、对照平凉市旱作农业经济发展的近况及对现有的平凉市旱作农业经济模式的进行分析后,最终提出了推动平凉市旱作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明确平凉市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找准平凉市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落实平凉市农业经济发展的推进措施。
夏国华[10](2017)在《内蒙古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我国当前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京津、辽沈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近年来赤峰农业生产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很低。赤峰市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是解决赤峰市资源环境约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和必然的解决手段。本研究以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技术进步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一是总结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二是系统介绍赤峰市农业发展现状。三是全面评估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四是分析赤峰市农牧产品比较优势,并进行优势农业产业的区域布局。五是分析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六是探讨赤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实现策略和政策保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赤峰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低产耕地面积大,高质量耕地少;农科创新能力不强,农技服务不到位;水资源短缺严重;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没有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赤峰市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抗旱抗灾能力弱;农牧业面源污染渐趋严重;资源条件约束日趋紧张,农牧业生产条件受到限制;农牧业比较效益低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势不容乐观。(2)赤峰市还处于现代农业的初步发展阶段,农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表现在:现代农业投入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很低,处于现代农业起步阶段;现代农业产出水平较高,处于现代农业的基本实现阶段;农村社会发展水平还较低,处于现代农业初步发展阶段。(3)与全国、内蒙古自治区水平相比,赤峰市均具有农产品效率比较优势的作物有6种:谷子、玉米、荞麦、马铃薯、烟叶、蔬菜,均具有种植规模比较优势的农作物有7种:谷子、甜菜、莜麦、高粱、绿豆、荞麦、玉米,均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有7种:谷子、莜麦、高粱、甜菜、绿豆、荞麦、玉米,同时具有农产品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有3种:谷子、玉米、荞麦。在赤峰市畜禽产品中,均具有存栏规模比较优势的畜禽有3种:驴、骡、肉牛,均具有产品效率比较优势的畜禽产品有6种:牛皮、绵羊毛、羊绒、牛肉、禽蛋、禽肉,均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畜禽产品有10种:驴、骡、绵羊毛、牛皮、羊绒、绵羊皮、羊肉、禽蛋、牛肉、禽肉。(4)基于赤峰市优势农牧产品,对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进行区域布局:粮食产业、蔬菜产业、畜禽产业、饲草饲料产业、特色农牧业产业。(5)赤峰市大部分区(旗、县)的农业生产条件水平较差,特别是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喀喇沁旗、林西县、元宝山区、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红山区这8个区(旗、县)需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和科技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6)赤峰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9%,比2014年国家公布的农业科技进步率56%低7个百分点。(7)赤峰市属于典型的水资源缺乏地区。预测了2020年赤峰市各区(旗、县)水资源的供需情况。结果显示2020年仅有宁城县、林西县、元宝山区三个区县不缺水。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1)构建了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测算了赤峰市种植业产品的农产品效率比较优势、种植规模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以及赤峰市畜禽产品的畜禽存栏规模比较优势、畜禽产品产量比较优势、畜禽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3)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赤峰市12个区(旗、县)农业生产条件水平,探讨影响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采用C-D生产函数,评价了赤峰市农业科技水平。
二、山区机械化旱作农业模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区机械化旱作农业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国土调查数据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及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章节安排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准备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状况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3 农村居民点时空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GIS空间分析法 |
3.1.2 景观指数法 |
3.2 农村居民点时空分布动态演变分析 |
3.2.1 核密度特征分析 |
3.2.2 集聚特征分析 |
3.2.3 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3.3 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自然因素 |
3.3.2 区位因素 |
3.4 空间布局模式分析 |
3.5 空间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
3.6 小结 |
4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 |
4.1 评价方法与流程 |
4.1.1 评价方法 |
4.1.2 评价流程 |
4.2 源的选取 |
4.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 适宜性分区 |
4.5 小结 |
5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
5.1 农村居民点优化思路与原则 |
5.1.1 优化思路 |
5.1.2 优化原则 |
5.2 农村居民点优化分区及结果分析 |
5.2.1 划分标准 |
5.2.2 划分结果 |
5.3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 |
5.3.1 重点发展型农村居民点优化方案 |
5.3.2 适度发展型农村居民点优化方案 |
5.3.3 保留发展型农村居民点优化方案 |
5.3.4 迁移拆并型农村居民点优化方案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山东旱作灌溉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山东旱作灌溉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1.1 山东旱作灌溉区概况 |
1.2 调研数据来源 |
1.3 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 |
2 全程机械化技术成本分析与技术模式筛选 |
2.1 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成本分析 |
2.1.1 小麦全程机械化的技术成本分析 |
2.1.2 玉米全程机械化的技术成本分析 |
2.2 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 |
2.3 技术模式比较与优选 |
3 经济效益分析及评价方法 |
3.1 经济效益分析 |
3.2 基于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价 |
1) 小麦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优选。 |
2) 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优选。 |
4 结论 |
(3)基于土地整理的村庄集中布局规划研究 ——以石佛镇淮子沟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闲置宅基地 |
1.2.2 “空心村” |
1.2.3 土地整理 |
1.2.4 建设用地指标置换 |
1.3 研究区域与内容 |
1.3.1 文章的选题基础 |
1.3.2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2 研究综述及理论认知 |
2.1 关于乡村土地整理的研究基础 |
2.1.1 乡村土地整理的内涵 |
2.1.2 乡村土地整理的类型 |
2.1.3 土地整理的相关性研究 |
2.2 关于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的研究基础 |
2.2.1 国外关于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的研究 |
2.2.2 国内关于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的研究 |
2.2.3 关于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的研究总结 |
2.3 国内外村庄集中规划研究 |
2.3.1 国外集中规划村庄实例 |
2.3.2 国内集中规划村庄实例 |
2.3.3 国内外村庄集中规划研究总结 |
2.4 我国土地政策变迁与乡村空间发展的关系 |
2.4.1 改革开放前的乡村空间演变 |
2.4.2 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乡村空间演变 |
2.4.3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的乡村空间演变 |
2.4.4 21世纪初至今的乡村空间演变 |
2.5 本章小结 |
3 集中规划村庄现状空间解析 |
3.1 石石佛镇集中规划村庄概况及特征 |
3.1.1 石佛镇村庄发展的特殊性 |
3.1.2 石佛镇集中规划村庄概况 |
3.1.3 村庄集聚演变特征及制约因素 |
3.2 淮子沟村、丝瓜村现状空间解析 |
3.2.1 淮子沟村概况及空间演变 |
3.2.2 淮子沟村现状空间特征及问题 |
3.2.3 丝瓜村概况及空间演变 |
3.2.4 丝瓜村集中建设空间特征 |
3.3 村庄集中规划布局与村民意愿分析 |
3.3.1 村庄集中规划布局特征与内涵 |
3.3.2 集村建居村民意愿分析 |
3.3.3 集中规划村庄特征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4 村庄集中规划经济测算与效益评价 |
4.1 村庄集中规划形式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村庄集中规划土地整理形式 |
4.1.2 村庄集中规划拆旧建新方案 |
4.1.3 村庄集中规划影响因素分析 |
4.2 村庄集中规划经济模型建构与村庄测算 |
4.2.1 村庄集中规划模式经济模型构建 |
4.2.2 淮子沟村集中规划方案与经济测算 |
4.2.3 淮子沟村集中规划经济分析与总结 |
4.3 村庄集中规划效益评价模型建构与村庄评价 |
4.3.1 村庄集中规划综合效益评价体系与模型 |
4.3.2 淮子沟村集中规划综合效益评价 |
4.3.3 村庄集中规划适用条件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5 淮淮子沟村集中规划空间策略与实施建议 |
5.1 村庄发展趋势预测与集中规划可行性 |
5.1.1 村庄人口规模预测 |
5.1.2 村庄空间发展预测 |
5.1.3 村庄集中规划可行性分析 |
5.2 村庄集中规划目标与空间策略 |
5.2.1 村庄集中规划目标 |
5.2.2 调整用地优化产业,规模生产提效增产 |
5.2.3 就地异地结合集中,建设城乡复合住区 |
5.2.4 保护田园水塘生态,加强空间风貌引导 |
5.3 村庄集中建设影响预测与实施建议 |
5.3.1 集中建设对村庄空间发展的影响 |
5.3.2 集中建设对于村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
5.3.3 淮子沟村集中规划实施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村委会领导访谈调查表 |
附录B 村民集中意愿调查表 |
附录C 熵权法修正权重 |
附录D 村庄调研纪实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四川丘陵山区农机农艺融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机农艺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2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研究 |
2.1 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研究 |
2.2 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研究 |
3 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3.1 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
3.1.1 不利地形地貌 |
3.1.2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
3.1.3 缺乏与丘陵山区配套的农业机械 |
3.2 农机农艺融合分析 |
3.2.1 农机与农艺不配套 |
3.2.2 种植结构多样 |
4 主要措施和发展对策 |
4.1 指导思想 |
4.2 发展方向及模式 |
4.3 主要措施 |
4.3.1 政策调整 |
4.3.2 宜机化基础条件建设 |
4.3.3 设立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创新专项 |
4.3.4 完善农机化发展体系 |
4.3.5 积极促进农机与农艺融合 |
5 结语 |
(5)四川丘陵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研究背景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
2.1 国际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
2.2 国内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
2.3 四川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
3.研究内容与方案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四川丘陵区地理范围 |
3.1.2 四川丘陵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案 |
4.相关理论基础 |
4.1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4.2 粮食安全理论 |
4.3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5.四川丘陵地区种植模式 |
5.1 多熟种植模式 |
5.1.1 旱地麦-玉-薯为主的多熟制 |
5.1.2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 |
5.1.3 旱地新三熟“麦-玉-豆”模式 |
5.2 饲草种植模式 |
5.3 稻田保护性耕作模式 |
6.种植制度发展趋势 |
6.1 耕地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 |
6.2 农作物结构变化 |
6.3 熟制变化 |
6.4 种植模式的演变 |
6.5 种植制度现状分析 |
6.6 各类种植制度发展前景分析 |
7.四川丘陵区种植制度的发展原则及对策 |
7.1 种植制度优化发展原则 |
7.1.1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原则 |
7.1.2 保证粮食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原则 |
7.1.3 科技兴农、持续发展的原则 |
7.2 种植制度优化发展对策 |
7.2.1 发展多元结合的种植模式 |
7.2.2 鼓励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
7.2.3 科技兴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案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
2.1 气候变化科技合作态势 |
2.2 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援助现状与特点 |
2.2.1 发达国家气候变化科技援助及合作现状 |
2.2.2 国际组织气候变化科技援助及合作现状 |
2.3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现状与存在问题 |
2.3.1 南南科技合作现状与政策 |
2.3.2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技术转移的途径 |
2.3.3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分析 |
3.1 需求分析(按地区) |
3.1.1 东非 |
3.1.2 南非 |
3.1.3 西非 |
3.1.4 中非 |
3.1.5 西亚北非 |
3.1.6 东南亚 |
3.1.7 南亚 |
3.1.8 中亚 |
3.1.9 拉美 |
3.1.10 小结 |
3.2 需求分析(按类型) |
3.2.1 小岛国及低海拔沿海国家 |
3.2.2 干旱与半干旱国家 |
3.2.3 最不发达国家 |
3.3 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分析 |
3.3.1 重点领域与优先技术 |
3.3.2 技术需求特点 |
第4章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分析 |
4.1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 |
4.1.1 农林业 |
4.1.2 可再生能源 |
4.1.3 水资源与环境 |
4.1.4 卫生健康 |
4.1.5 节能减排 |
4.1.6 我国可供转让适用技术清单 |
4.2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 |
4.2.1 适用技术领域分布 |
4.2.2 已转让适用技术领域分布 |
4.2.3 适用技术来源分布 |
4.3 可转让适用技术储备分类统计 |
4.3.1 能源 |
4.3.2 农业 |
4.3.3 林业 |
4.3.4 水资源 |
4.3.5 卫生健康 |
4.3.6 建筑节能减排 |
4.3.7 工业节能减排 |
4.3.8 商业和民用节能减排 |
4.3.9 防灾减灾 |
4.3.10 基础设施 |
4.3.11 废弃物利用 |
4.3.12 交通 |
4.3.13 资源环境技术 |
4.3.14 其它 |
4.4 已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分析 |
4.4.1 已转让技术按领域分布 |
4.4.2 已转让技术按国别分布 |
4.5 小结 |
第5章 重点领域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案例分析 |
5.1 农林业 |
5.1.1 杂交水稻技术合作 |
5.1.2 种植加工技术合作 |
5.1.3 菌草利用技术合作 |
5.1.4 节水农业技术合作 |
5.2 可再生能源 |
5.2.1 太阳能技术合作 |
5.2.2 小水电技术合作 |
5.2.3 沼气利用技术合作 |
5.3 水资源与环境 |
5.3.1 水窖技术合作 |
5.3.2 给排水技术合作 |
5.3.3 坦噶尼喀湖生态监测技术合作 |
5.3.4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技术合作 |
5.3.5 气象技术合作 |
5.3.6 生态保护技术合作 |
5.4 卫生健康合作 |
第6章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技术转移机制分析 |
6.1 南南技术转移的主要障碍 |
6.1.1 资金短缺 |
6.1.2 文化差异 |
6.1.3 受体水平 |
6.1.4 需求不明 |
6.1.5 政治与人身安全 |
6.1.6 商务障碍 |
6.2 南南科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6.3 南南技术转移的模式、机制分析 |
6.3.1 政府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 |
6.3.2 市场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 |
6.3.3 国际组织/NGO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三方合作机制 |
6.4 重点领域技术转移模式探讨 |
6.4.1 能源(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
6.4.2 环境领域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
6.4.3 农业领域的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
6.5 中国科技部-联合国环境署-非洲水行动项目实证分析 |
6.5.1 水行动项目方案设计、建议提出及实施 |
6.5.2 水行动项目实施成效及影响 |
6.6 小结 |
第7章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具体合作方案 |
7.1 中国-联合国-非洲水行动项目合作 |
7.2 非洲农业行动南南合作方案 |
7.3 点亮非洲项目建议 |
7.4 非洲生态守护项目建议 |
7.5 关于加强与周边和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合作的建议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成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附录 |
附录1: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重点领域分类 |
附录2:面向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征集调查表 |
附录3: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问题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4:创新合作机制,深化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建议 |
附录5: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援外及南南合作工作的建议 |
附件 |
(8)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及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和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图 |
1.4.2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高效用水的概念与内涵 |
2.1.2 农业高效用水技术及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
2.1.3 成本效益概念 |
2.1.4 技术效率概念 |
2.1.5 效益评价概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成本-效益理论 |
2.2.2 生态经济效益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博弈论理论 |
2.2.5 行为经济学理论 |
2.3 小结 |
3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主导模式概述 |
3.1 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
3.1.1 实施背景 |
3.1.2 技术模式简介 |
3.1.3 实施内容及要点 |
3.1.4 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
3.2 小麦玉米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 |
3.2.1 实施背景 |
3.2.2 技术模式简介 |
3.2.3 实施内容及要点 |
3.2.4 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
3.3 小麦玉米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 |
3.3.1 实施背景 |
3.3.2 技术模式简介 |
3.3.3 实施内容及要点 |
3.3.4 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
3.4 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
3.4.1 实施背景 |
3.4.2 技术模式简介 |
3.4.3 实施内容及要点 |
3.4.4 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
3.5 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
3.5.1 实施背景 |
3.5.2 技术模式简介 |
3.5.3 实施内容及要点 |
3.5.4 技术模式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
3.6 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 |
3.6.1 实施背景 |
3.6.2 技术模式简介 |
3.6.3 实施内容及要点 |
3.6.4 技术模式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
3.7 小结 |
4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1 河北省小麦玉米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1.1 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1.2 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1.3 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2 河北省果蔬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2.1 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2.2 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2.3 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3 小结 |
5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1 数据包络分析法 |
5.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
5.3 小麦玉米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3.1 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3.2 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3.3 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4 果蔬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4.1 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4.2 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4.3 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5 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小麦玉米为例 |
5.5.1 研究模型 |
5.5.2 指标选取和研究假设 |
5.5.3 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5.4 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5.5 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6 小结 |
6 基于结构方程的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综合效益分析——以小麦玉米为例 |
6.1 结构方程模型介绍 |
6.2 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解释 |
6.2.1 指标体系构建 |
6.2.2 评价指标解释 |
6.3 研究假设 |
6.3.1 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的关系 |
6.3.2 社会效益与综合效益的关系 |
6.3.3 生态效益与综合效益的关系 |
6.3.4 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的关系 |
6.4 数据来源说明 |
6.5 分析结果 |
6.5.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5.2 结构方程分析 |
6.6 小结 |
7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推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7.1 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推广现状 |
7.2 推广主要途径和方法 |
7.2.1 依托项目进行示范推广 |
7.2.2 以行政手段进行推广 |
7.2.3 以观摩宣传培训进行推广 |
7.3 推广存在的问题 |
7.3.1 政府推广与科研单位技术服务衔接不够 |
7.3.2 政府补贴政策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 |
7.3.3 节水激励机制不健全 |
7.3.4 农户的主体意识不强 |
7.3.5 农户劳动力素质偏低,技术操作不规范 |
7.4 农户采用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7.5 变量选择与理论假设 |
7.6 数据来源及统计描述 |
7.7 计量分析 |
7.8 小结 |
8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模式推广对策与建议 |
8.1 简化技术模式,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
8.2 加强针对性技术培训,创造技术传播氛围 |
8.3 用好技术补贴和保险政策,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 |
8.4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 |
8.5 牵住水价改革牛鼻子,提高技术传播效率 |
8.6 加强管理组织建设,创新农业用水管理体制、机制和服务体系 |
9 主要结论和不足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平凉市旱作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意义 |
1.3 主要内容 |
1.4 分析研究方法 |
1.5 分析研究路线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动态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省内相关研究 |
2.4 平凉市相关研究 |
第三章 平凉市旱作农业经济发展近况 |
3.1 平凉市旱作农业经济发展历程及特点 |
3.1.1 发展历程 |
3.1.2 发展特点 |
3.2 平凉市旱作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总体状况 |
3.2.2 困难问题 |
3.2.3 制约因素 |
3.2.4 优势分析 |
第四章 平凉市旱作农业经济的现有模式分析 |
4.1 产业拉动型 |
4.2 企业带动型 |
4.3 能人领办型 |
4.4 基层组织资助型 |
4.5 园区带动型 |
4.6 服务组织带动型 |
4.7 家庭农场经营型 |
4.8 创新经营型 |
第五章 平凉市旱作农业济发展的发展思路目标及对策建议 |
5.1 发展思路 |
5.2 发展目标 |
5.3 发展模式 |
5.3.1 产业主导的“产业+农户”模式 |
5.3.2 企业主导的“公司+农户”模式 |
5.3.3 服务连接的“产供销一体”模式 |
5.3.4 滚动发展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模式 |
5.3.5 循环农业带动的“园区+农户”模式 |
5.4 对策与建议 |
5.4.1 明确平凉市农业经济发展方向 |
5.4.2 找准平凉市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 |
5.4.3 落实平凉市农业经济发展的推进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内蒙古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
1.1.2 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赤峰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现代农业内涵的研究 |
1.3.2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
1.3.3 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水平研究 |
1.3.4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研究 |
1.3.5 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小结 |
第二章 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现代农业的概念 |
2.1.2 现代农业特征和理念 |
2.1.3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对比分析 |
2.1.4 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区位理论 |
2.2.4 交易费用理论 |
2.2.5 产业结构理论 |
2.2.6 产业组织理论 |
2.2.7 技术进步理论 |
2.2.8 经济增长理论 |
2.3 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2.3.1 集约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2.3.2 城郊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2.3.3 产业化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2.3.4 特色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
3.1 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
3.1.1 发展了大批商业化的家庭农场 |
3.1.2 政府对农业的有力支持 |
3.1.3 成熟的农业服务体系 |
3.1.4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产业化程度高 |
3.1.5 完善的农业信息网络 |
3.1.6 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
3.2 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
3.2.1 注重发展“特色农庄”和“一村一品”农业模式 |
3.2.2 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 |
3.2.3 健全的农业协作组织 |
3.2.4 完善的农业科研、科技教育培训和推广体系 |
3.2.5 建立了政策性金融与农协金融紧密联系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
3.2.6 优良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
3.3 法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
3.3.1 重视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3.3.2 重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 |
3.3.3 重视发展“生态村庄”农业模式 |
3.3.4 注重农业的高度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 |
3.3.5 注重建设农业培训教育、科研和推广的一体化体系 |
3.4 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
3.4.1 广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 |
3.4.2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能农业 |
3.4.3 农业科研投入大,非常重视农业新品种的研发与推广 |
3.4.4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类型多、参与主体多 |
3.4.5 注重发展“区域循环”农业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
3.5 国外成功经验对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
3.5.1 政府政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至关重要 |
3.5.2 开展适宜本地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的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生产 |
3.5.3 金融资本支持对现代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
3.5.4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
3.5.5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
3.5.6 提高农业的信息化水平 |
3.5.7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赤峰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 赤峰市基本情况 |
4.1.1 交通区位 |
4.1.2 地形地貌 |
4.1.3 文化历史 |
4.1.4 经济概况 |
4.1.5 矿产资源 |
4.2 赤峰市农牧业资源概况 |
4.2.1 气候资源 |
4.2.2 温泉、冷泉资源 |
4.2.3 森林资源 |
4.2.4 草场资源 |
4.2.5 河流水文资源 |
4.2.6 土壤资源及耕地类型 |
4.2.7 野生植物、畜种资源 |
4.2.8 农作物品种资源 |
4.3 赤峰市农业发展现状及成就 |
4.3.1 农牧业经济稳步增长,农牧民收入明显提高 |
4.3.2 农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 |
4.3.3 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畜产品区域布局和主导产业已经确立 |
4.3.4 农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
4.3.5 农牧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支撑和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
4.3.6 动物疫病防治成效显着,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
4.3.7 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初步建立,农牧业经营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
4.3.8 农牧业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牧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显着提高 |
4.4 赤峰市农业发展的特点及优势 |
4.4.1 赤峰市农业发展的特点 |
4.4.2 赤峰市农业发展的优势 |
4.5 赤峰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5.1 低产耕地面积大,高质量耕地少 |
4.5.2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技服务不到位 |
4.5.3 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 |
4.5.4 农业资源利用率低 |
4.5.5 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
4.5.6 没有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
4.6 赤峰市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4.6.1 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4.6.2 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
5.1 评价方法 |
5.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构建原则 |
5.2.2 指标选取 |
5.2.3 指标解释 |
5.3 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
5.3.1 层次分析法(AHP) |
5.3.2 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
5.3.3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4 评价结果分析 |
5.4.1 评价结果 |
5.4.2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阶段评价 |
5.4.3 结论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赤峰市农牧产品比较优势分析及区域布局 |
6.1 赤峰市农牧产品产量构成——外部对比分析 |
6.1.1 赤峰市种植业产量构成 |
6.1.2 赤峰市畜禽产品产量构成 |
6.2 赤峰市农牧产品比较优势评价 |
6.2.1 种植业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方法 |
6.2.2 畜禽产品比较优势的测算方法 |
6.2.3 赤峰市种植业产品比较优势测算结果 |
6.2.4 赤峰市畜禽产品比较优势测算结果 |
6.3 赤峰市各区(旗、县)农牧产品生产情况——内部对比分析 |
6.3.1 赤峰市各区(旗、县)种植业产品生产情况 |
6.3.2 赤峰市各区(旗、县)畜禽产品产量构成 |
6.4 基于优势农牧产品的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区域布局 |
6.4.1 粮食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
6.4.2 蔬菜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
6.4.3 畜禽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
6.4.4 饲草饲料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
6.4.5 特色农牧业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
6.5 小结 |
第七章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
7.1 赤峰市各区(旗、县)农业生产条件水平分析 |
7.1.1 各区(旗、县)农业生产条件水平的因子分析 |
7.1.2 赤峰市农业生产条件的灰色关联分析 |
7.1.3 赤峰市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
7.2 赤峰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分析 |
7.2.1 赤峰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
7.2.2 赤峰市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7.3 赤峰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分析 |
7.3.1 水资源及其分布特征 |
7.3.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7.3.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形势 |
7.3.4 2013 年赤峰市用水情况分析 |
7.3.5 2020 年赤峰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赤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策略及保障措施 |
8.1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想 |
8.2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则 |
8.2.1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业模式 |
8.2.2 农业科技园区模式 |
8.2.3 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农业模式 |
8.2.4 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 |
8.2.5 山地园艺型农业模式 |
8.3 赤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
8.3.1 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 |
8.3.2 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 |
8.3.3 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
8.3.4 加快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牧业生产力布局 |
8.3.5 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三个产业的融合发展 |
8.3.6 加强农牧业安全生产管理和防灾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发展保障能力 |
8.3.7 加强农牧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8.3.8 加强农牧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
8.3.9 强化农牧业面源治理,改善农牧业生产环境 |
8.3.10 树立开放发展理念,提高农牧业对外开放水平 |
8.4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
8.4.1 深化农村牧区、农牧场和农牧业改革 |
8.4.2 建立农牧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
8.4.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
8.4.4 强化依法治农治牧 |
8.4.5 实行目标化管理和差异化考核 |
8.4.6 构建完善现代农牧业支撑保障体系 |
8.5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创新之处 |
9.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9.3.1 不足之处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山区机械化旱作农业模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国土调查数据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及布局优化研究[D]. 姚燕子.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山东旱作灌溉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方法[J]. 姚艳春,刘元义,牛国栋,张银平,耿端阳,刁培松.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0(12)
- [3]基于土地整理的村庄集中布局规划研究 ——以石佛镇淮子沟村为例[D]. 李发强.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四川丘陵山区农机农艺融合机制研究[J]. 康志亮,陈文溆乐,施帝斌.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9(01)
- [5]四川丘陵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研究[D]. 刘亚锋.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6]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7]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D]. 陈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8]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及推广研究[D]. 王桂荣. 东北农业大学, 2017(12)
- [9]平凉市旱作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分析[D]. 向羿铭. 兰州大学, 2017(02)
- [10]内蒙古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夏国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