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不可小觑的教学环节

“造句”——不可小觑的教学环节

一、“造句”——不可轻视的教学环节(论文文献综述)

潘丽文[1](2021)在《准中级汉语综合教材《博雅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练习题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对外汉语教材的需求越来越大,各种对外汉语教材的开发应运而生,练习设计作为教材编写的重要环节之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吕必松(1993)在谈到第二语言教材编写时说,练习是第二语言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部教材练习的好坏,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练习是语言习得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且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在探索教材习题编写优缺点的基础上,为准中级阶段的师生找到既实用又充满趣味性的习题,为教材习题的编写提供值得借鉴的意见,真正做到满足学习者交际的需要。笔者在借鉴前人有关对外汉语教材习题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柬埔寨蒲公英国际学院和巴西伯南布哥大学孔子学院所使用的两套准中级教材《博雅汉语(加速篇)》和《新实用汉语课本(3、4册)》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探寻两部教材在练习设计上的特色与规律,并结合师生的真实反馈,整理归纳其优劣,取长补短,总结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的指导建议,为将来更多对外汉语初级教材的练习编写提供参考。以下是笔者对两套教材的习题进行深入考察和分析的大致思路:首先,笔者将对两套教材的题量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运用现有的理论依据对数据进行详细的整理分析,求出题量与教材内容之比,评估两套教材各自题量设置的强度;其次,笔者将对两套教材的题型进行多层次的研究。所在章节会以题型的总数量统计作为切入点,然后依次摘取出主干题型和次要题型,在学习和借鉴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不同题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充分凸显两套教材在题型设置方面的优劣。本文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每个研究部分结束后,都给出自己的见解及建议;其三,笔者将从练习内容和编排层次的角度对两套教材的习题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以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等为准则,以培养学习者实际运用为目的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考察具体习题设置的有效性。其四,笔者将设置调查问卷,收集整理使用者的真实反馈。为了使本文的研究更加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笔者历时三个月分别对柬埔寨蒲公英国际学院和巴西伯南布哥大学孔子学院处于准中级阶段的五十多名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详细了解其使用感受和指导建议,为该论文的顺利撰写和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笔者将通过对全文的系统分析和整理归纳,总结出《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三四册教材习题编写的优点和不足,希望能够为论文的阅读者提供值得借鉴的意见,也希望可以为以后的教材练习编写提供帮助。

张秋霞[2](202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重叠式副词研究 ——以“渐渐”等8组副词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叠式副词是留学生习得汉语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留学生常会出现将重叠式副词与非重叠式(本文称为“基式”)混用的问题。虽然重叠式副词和基式在语义上具有相关性,但是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差异。我们以重叠式副词“渐渐”“仅仅”“连连”“偷偷”“偏偏”“万万”“大大”“暗暗”为研究对象,从句法、语义、语用角度比较这些重叠式副词和基式的异同,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考察高级阶段留学生使用重叠式副词的情况,并结合重叠式副词在教材《成功之路》中的编排情况,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考和建议。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通过对重叠式副词研究现状的梳理,我们看到,学界已经观察到重叠式副词与基式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重叠式副词是留学生习得的难点,留学生容易忽视重叠式副词和基式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的差异,将二者混用。第二章:重叠式副词与基式的比较。根据基式的词性,我们将重叠式副词分成了三类:基式为副词的重叠式副词、基式为副词兼其他词性的重叠式副词、基式为非副词的重叠式副词。我们从语义变化、句中位序、音节搭配、后附语缀“地”、否定词搭配、语义的轻重和语体的风格方面比较了重叠式副词与基式的具体差异。我们发现重叠式副词与基式之间既存在共性,也存在着有规律的一般差异和特殊差异。第三章:留学生使用情况调查。根据重叠式副词与基式的具体差异设置了调查问卷,从问卷观察高级阶段留学生对重叠式副词的使用情况,并对教师进行访谈。我们观察到留学生容易出现的偏误类型主要有3种:句法位置偏误、组合搭配偏误、语义增减偏误。这些偏误主要是留学生不能分辨重叠式副词与基式之间的差异、基式的词性以及教材编写问题的影响造成的。第四章:教学思考。通过对留学生使用教材的分析,我们发现重叠式副词“仅仅”和“大大”没有出现在生词表中;对于含有副词词性也含有其他词性的基式,生词表中没有标记副词词性,全书中缺少副词用法示例,如基式“大”“连”“偷”“万”;“暗暗”和基式“仅”“渐”复现率低。讲解部分,对知识点句法位置和组合搭配情况的示例不全;练习部分,练习题数量不多,题型类型缺乏关于重叠式副词与基式的辨析练习题,考察知识点在句法位置和组合搭配上分布不均衡;有的知识点没有设置练习题考察,有的词生词表和课文中都没有出现,练习中却考察到了。因此,我们就教材编写和教学两个方面提出如下建议:在教材的编写上加强7个方面:(1)将重叠式副词“仅仅”和“大大”纳入教材;(2)增加基式的副词用法示例;(3)提高重叠式副词复现率;(4)增加重叠式副词的其他句法位置示例;(5)增加重叠式副词的组合搭配示例;(6)增加重叠式副词和基式的辨析练习题;(7)全面覆盖新知识点的练习;教学上要重视并做到以下7个方面:(1)明确告知重叠式副词与基式的共性;(2)明确告知重叠式副词与基式的一般差异;(3)有针对性地讲解重叠式副词与基式的特殊差异;(4)重点关注基式为副词兼其他词性的重叠式副词;(5)重点关注重叠式副词与基式的组合搭配区别;(6)有针对性地练习重叠式副词与基式;(7)教师适当补充讲解与练习。

何露[3](2020)在《偶像崇拜在泰国中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习动机作为影响学习效果最大的因素之一,是在研究提升学习效果中不可轻视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在泰国东北部公立中学的两年教学实践经历发现,该地区的公立中学普遍存在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强度不高的问题,同时结合这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大多存在的偶像崇拜现象,研究偶像崇拜心理与汉语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动机激发策略、有效教学理论以及偶像崇拜理论,结合笔者在泰国的教学实践经验,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泰国东北部公立中学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偶像崇拜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在这一群体中普遍存在偶像崇拜行为,同时汉语学习动机强度较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导致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学校和家庭不重视汉语学习,其次运用课堂观察、访谈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偶像崇拜在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有效性,依据课堂观察结果、期末成绩、学习动机强度等方面对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最终得出偶像崇拜对提升学生汉语学习动机,提升学生汉语学习效果方面是有重要作用的结论,最后进行总结和反思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为汉语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刘欢[4](2020)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模式下泰国初级汉语综合课《我在学校食堂吃饭》教学设计》文中提出保证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教学设计,它对于整个教学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如何构思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应思考的问题,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充分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选取泰国Rittiyawannalai School学校为教学案例。针对其教材选用,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汉语水平,课堂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我在学校食堂吃饭》为例,制定一份针对泰国小学汉语初级综合课的教学设计。本次教学设计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搜集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简明扼要地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确定研究方案,详细说明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第二章综合课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与原则。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依据和其指导作用进行分析说明,结合笔者所在的Rittiyawannalai School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阐述此次教学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几项教学原则。第三章《我在学校食堂吃饭》教学设计。笔者依据任教学校的实习情况,编排教学内容,选取符合该校二年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安排课堂教学课时,最后展示出详细优质的教学设计流程,完成本课具体的教学设计。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思。本课教学设计方案实施完成之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梳理数据后,总结出课堂中每个教学环节的可取之处,整理出目前不可预料或始料未及,甚至是可以预料但短时期内又找不到最佳解决方案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完善汉语教学。结语。总结本次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心得以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为以后赴泰国教学的汉语教师提供借鉴。

张雅琪[5](2020)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文化教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汉字是一种书写符号,是一种语言交际符号,它是中华民族先祖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而汉字和中华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汉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汉字文化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为了传播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文化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高中生作为传播优秀文化的一份子,也应在语文学习中加强对汉字文化的学习,同时,教师要正确认识汉字的文化内涵,要积极挖掘汉字文化的教育价值。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分析此论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文化教育问题进行阐述,通过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并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用具体的案例来展现教学中的汉字文化教育问题,并试图探寻出应对汉字文化教育问题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论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绪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同时对“汉字文化”进行文献综述,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国内汉字文化研究现状:一是对汉字文化的理论研究,二是对汉字文化教育的研究。其次,第二部分首先是从造字方式、用字过程、教字环节三个角度分析了汉字、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再是分析了汉字文化的本质内涵和外在形态,以及作为语文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汉字文化教育。第三部分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汉字文化教育实施的可行性,从识字解字、鉴字品字、用字炼字视角阐述实施的必要性,再从诠释生字新词、赏析妙言金句、修饰粗言淡语、落实汉字文化专题四个方面阐述实施的可能性,最后从实施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前提阐述实施的可行性。第四部分着重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汉字文化教育实施的路径和方法。这也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主要是以训诂学、修辞学、语用学和教育学原理为理论依据,结合高中教学案例,来实现汉字文化教育。

陈倩倩[6](2020)在《《秋天的怀念》课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学名师的课例资源中凝聚着大量高水平的学科教学知识,而学科教学知识则是教师知识范畴中教学最有效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增加,能够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能在促进教师成长的同时,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投身于课例研究,能使我们从课例中提炼出语文教师最为核心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智慧,以反思、改善课堂中的教与学。李前尚、余映潮、李洪丹三位教师在执教背景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呈现的《秋天的怀念》的课堂,精彩不分伯仲,却又各不相同。所以笔者对这三位教师的《秋天的怀念》课堂实录进行比较研究,希望可以从中提炼出学科教学知识,以期能服务于初中散文的一线教学。本文共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课例研究的对象进行阐述,主要是介绍《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文及其课例。从文本解读、教材定位、选择原因三方面详细介绍《秋天的怀念》,并从执教背景、教学流程两方面介绍三位教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对课例研究的主体进行分析,主要是比较分析三个课例的异同。首先分析课例间的相同之处,把握三位教师优秀教学的共性;其次,分析课例间的不同之处,提炼三位教师各自闪光的特质;最后,对三位教师的课例做整体评析。第三部分则是实现课例研究的目的,即从中提炼学科教学知识。主要是散文教学内容、散文教学方法两个方面的启示。从一篇散文的教学启示到一类散文的教学启示,以期服务于初中散文的一线教学。

陶然[7](2020)在《技术支持的小学古诗词情境教学应用研究 ——以畅言通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了资源的共建共享,农村学校普遍得以受惠。农村教师愿意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师紧随时代的脚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同时,各种课堂学习工具、网络学习平台以及移动学习软件越来越多样、功能越来越丰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还有待改进。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教师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古诗的反复诵读、字词学习和背诵默写上,忽视了对古诗情境方面的教学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如何设计实施古诗词教学,改变只要求背诵的古诗词教学现状。此类研究比较有限,因此本文借助甘肃畅言通平台,进行了技术支持的小学古诗词情境教学应用研究。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开展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和我国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以及平台与课堂教学融合等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通过调查研究法了解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学生学习方式单一;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低;教授方式单一;教师对古诗词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和古诗词评价方式单一。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畅言通平台的优势功能,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情境认知理论,情境教学理论和掌握学习理论的指导和启发下设计了实施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积极性。经过三轮实践和改进,笔者运用调查研究法,结合教师访谈、学生访谈和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了畅言通应用于小学古诗词情境教学的应用效果,得出的结论是: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兴趣;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有所提高;课后作业评价方式多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通过三轮的行动研究总结出畅言通应用于小学古诗词情境教学的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情境创设目标;精选教学素材,强化情境创设能力;加强学生合作学习、享受情境;多种形式的古诗词作业,训练和检验情境以此增强学习兴趣。希望对后续的研究者以及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李永红[8](2020)在《湖北省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命题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自2001年问世以来在语文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综合性、实践性、生活性和开放性是其显着特征,它对于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弊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具有划时代意义。此后,综合性学习又被正式列入语文教材,成为与阅读、写作、古诗词、口语交际等相并列的板块,越来越多的省市还将综合性学习这一板块纳入语文中考的范畴,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在20年之后的今天,综合性学习真正落实到教学和考试层面的表现和效果如何?本文将以湖北省语文中考的试题研究为切入口进行全方位剖析。第一章立足于综合性学习作为课程形态的涵义,从多角度观照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讨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在理论层面的价值,在《课程标准》中的相关目标与内容的规定,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具体编排情况,以及在中考语文测试中的意义。第二章分析湖北中考语文近五年综合性学习的试题。一是分析试题的形式特征,包括分值比重、文本类型、测试题型、材料来源;二是分析试题的测试目标,根据安德森的目标分类学理论,分别剖析了《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和湖北语文试题中综合性学习的知识类型和认知维度,再两相对比其契合度。第三章反思湖北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命题。从命题的总体风格特征、考查目标内容、问题情境设置中,发掘命题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并据此预测命题趋势、对命题提出相应改进建议。第四章提出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根据前文对试题的分析来反哺教学,进一步提出综合性学习的日常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和策略,比如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引导学生多元阅读,开发身边课程资源训练语文综合能力,总结常考题型点拨答题技巧等等。

唐秀艳[9](2020)在《高中语文教材文艺评论单元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学习的是“文艺评论和随笔”,(本文简称为文艺评论单元)。该单元有三篇文艺短评,分别是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林庚的《说“木叶”》和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本文简称新课标)提出对学生的语言建构与作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培养要求,明确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高中生的语文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记诵和表面的分析,相比之下,文艺评论能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审美鉴赏的能力。因此文艺评论的语文教学价值是具有重量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一单元往往受到轻视或忽略,其价值没有得到应有体现。文艺评论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一个能够更加深层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想、逻辑思考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文体,其文体的特点决定了它是有其他文体没有的教学独特性。所以,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对文艺评论单元教学的思考。第一章从历史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纵向角度和不同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的横向角度进行分析比较,通过选文篇目的整合分析,或作业系统的比较分析,了解高中语文文艺评论的教材选编情况,以期对本单元的教学有更清晰的认识和定位。第二章探讨高中语文文艺评论单元的选文内容面向以及教学意图。分别从“中国文字之美”“中国诗歌之美”和“文化形式的中国特性”三个审美主题的角度解读文艺评论单元的选文内容,再据此作出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思考,以研究其教学意图。第三章围绕高中语文文艺评论选文的形式表征探讨其教学意图。从文艺评论单元选文中探讨文艺评论的具体形式表征,发现其写作上的独特教学价值。面对高中生文艺评论的写作问题,提出适合高中生文艺评论写作的一系列教学策略,给予教师的文艺评论写作教学和学生文艺评论写作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第四章探讨在实际教学中实现文艺评论教学意图的方法。第一步是研究如何在课堂语境中实现文艺评论选文的教学。第二步以文艺评论选文《咬文嚼字》为例,结合文本内容和文本形式两个方面的教学内容,设计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对教师教授文艺评论选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何翠翠[10](2020)在《小学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教学衔接研究》文中指出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然而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写话与习作教学的衔接是极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学生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看似是自然的过渡,然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低年级没有系统的写话训练,而中年级无论是语文教材的编排还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方面要求都越来越高,再加上学生的思维发展变化,这些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写作能力造成影响。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道难关,对于培养学生的写话与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昭苏县的二至四年级的教师和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法为辅。教师的调查问卷包括衔接意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维度,学生的调查问卷从学生的习作(写话)兴趣、习作(写话)能力、素材积累、评改态度展开调查,通过对6名教师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深入查找其中的原因,提出优化策略。论文共分为三章,其中绪论部分笔者查阅相关文献着作,阐明了选题缘由,对已有研究做了综述,提出研究思路与方法,同时阐述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为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一章,笔者以问卷调查为主,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方法、衔接意识这几个维度设计问卷,以二至四年级的部分学生和教师为对象展开调查,并且运用访谈法了解他们在低教学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本研究提供客观的数据资料。第二章则是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深刻探寻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根据调查显示,低年级写话和中年级习作教学衔接中教师衔接意识不强,教学目标衔接不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关注度不够,而且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也存在脱节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教师的理论素养不高,没有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教学规律的把握欠缺,忽视了写话与习作的批改。论文的第三章根据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从教师自身、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首先,教师自身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在合理的调整、运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学段教师的交流,以系统的观念看待教学衔接工作,重视学段之间的衔接。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阶段。最后,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目标之间的对比,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探寻衔接的关键,力争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完成小学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教学的衔接。

二、“造句”——不可轻视的教学环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造句”——不可轻视的教学环节(论文提纲范文)

(1)准中级汉语综合教材《博雅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练习题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教材练习总体设计的研究
        (二)关于教材练习部分编排的研究
        (三)关于教材练习之间的比较研究
    三、理论基础
        (一)练习的理论基础
        (二)练习的评估标准
    四、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2章 准中级汉语综合教材练习题量和题型的对比分析
    一、练习题量的对比分析
        (一)题量统计方法阐述
        (二)题量统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三)题量统计结果与分析
    二、练习题型的对比分析
        (一)练习题型总类的考察
        (二)练习题型多样性和固定性的考察
        (三)共有题型和特有题型的考察
第3章 准中级汉语教材练习内容及编排层次的对比分析
    一、练习内容的考察分析
        (一)关于习题内容的对比分析
        (二)关于习题趣味性的考察分析
    二、习题编排层次的对比分析
第4章 准中级汉语综合教材练习题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情况说明
    二、 《博雅汉语》调查结果分析
    三、 《新实用汉语课本》调查结果分析
第5章 《博雅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练习设置的建议
    一、练习题量方面
        (一)题量设置应适度调整
        (二)题量设置应循序渐进
        (三) “质”与“量”要平衡
    二、练习题型方面
        (一)题型设置要有系统性
        (二)题型设置要有主次之分
        (三)题型设置要兼顾传统性与趣味性
    三、练习内容方面
        (一)语音练习
        (二)词汇练习
        (三)汉字方面
        (四)成段表达练习
        (五)交际练习
        (六)文化拓展练习
    四、编排层次方面
    五、练习其它方面
        (一)练习解答思路
        (二)教材编排体例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图书着作类
    二、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类
附录
    关于《博雅汉语》加速篇练习题的调查问卷(教师)
    关于《博雅汉语》加速篇练习题的调查问卷(学生)
    关于《新实用汉语课本》准中级阶段习题的调查问卷(教师)
    关于《新实用汉语课本》3、4 册练习题的调查问卷(学生)
致谢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重叠式副词研究 ——以“渐渐”等8组副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重叠式副词的本体研究
        1.2.2 对外汉语教学界对重叠式副词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
2 重叠式副词与基式的比较
    2.1 基式为副词的重叠式副词
        2.1.1 “渐渐”与“渐”
        2.1.2 “仅仅”与“仅”
    2.2 基式为副词兼其他词性的重叠式副词
        2.2.1 “连连”与“连”
        2.2.2 “偷偷”与“偷”
        2.2.3 “偏偏”与“偏”
        2.2.4 “万万”与“万”
        2.2.5 “大大”与“大”
    2.3 基式为非副词的重叠式副词
    2.4 小结
3 留学生重叠式副词使用情况的调查
    3.1 问卷调查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3.1.3 调查数据分析
    3.2 个案访谈
        3.2.1 访谈对象与内容
        3.2.2 访谈结果
    3.3 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
        3.3.1 偏误类型分析
        3.3.2 偏误原因分析
    3.4 小结
4 对外汉语教学中重叠式副词的教学思考
    4.1 针对教材编写情况的思考
        4.1.1 教材中的重叠式副词编排情况
        4.1.2 教材中重叠式副词编排的建议
    4.2 教学方法思考
        4.2.1 抓住重叠式副词的特征进行教学
        4.2.2 根据偏误现象确定教学重难点
        4.2.3 根据教材补充讲解并增加训练
    4.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3)偶像崇拜在泰国中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理论
        1.4.2 动机激发策略理论
        1.4.3 有效教学理论
        1.4.4 偶像崇拜心理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 泰国公立中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和偶像崇拜现状
    2.1 研究思路
        2.1.1 研究问题
        2.1.2 研究对象
        2.1.3 研究方法
    2.2 研究发现与讨论
        2.2.1 问卷结果分析
        2.2.2 访谈结果分析
    2.3 泰东北公立中学学生汉语学习动机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2.3.1 泰东北公立中学学生汉语学习动机中存在的问题
        2.3.2 影响泰东北公立中学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强度的因素分析
第三章 教学实验案例及分析
    3.1 偶像崇拜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实验策略
        3.1.1 动机激发策略
        3.1.2 动机激发策略的使用原则
        3.1.3 选择偶像原则
    3.2 教学实验案例及分析
        3.2.1 实验对象
        3.2.2 实验过程
        3.2.3 泰国初级汉语课堂应用策略实例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动机激发策略的有效性评估
    4.1 课堂观察结果及分析
    4.2 学习动机强度结果分析
    4.3 期末成绩结果分析
    4.4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4.5 实验评估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结论
    5.2 教学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泰国东北部公立中学学生学习动机强度调查
    附录二 泰国东北部公立中学学生偶像崇拜现状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模式下泰国初级汉语综合课《我在学校食堂吃饭》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2.2 初级汉语综合课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综合课的理论依据与原则
    2.1 行为主义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2.1.1 语言教学特点与行为主义理论相契合
        2.1.2 语言教学环境与行为主义理论相契合
    2.2 教学设计原则
        2.2.1 趣味性原则
        2.2.2 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3章 《我在学校食堂吃饭》教学设计方案
    3.1 泰国Rittiyawannalai School学校汉语教学情况
        3.1.1 教学环境分析
        3.1.1.1 人文环境
        3.1.1.2 教育教学环境
        3.1.2 汉语教材
        3.1.3 学习者特征
    3.2 《我在学校食堂吃饭》教学设计方案
        3.2.1 教学目标设置
        3.2.2 教学内容安排
        3.2.3 教学流程展开
第4章 教学评估与反思
    4.1 教学效果评估
        4.1.1 课堂表现
        4.1.2 课堂活动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4.1.3 测试成绩对比
    4.2 教学反思
        4.2.1 语言点的教与学
        4.2.2 课堂教学组织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我在学校食堂吃饭》课文
致谢

(5)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文化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汉字文化与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第一节 汉字、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一、静态分析:造字方式藏文化(从造字表意角度看)
        二、动态审视:用字过程含文化(从组词造句角度看)
        三、教育考察:教字环节显文化(从识字解言角度看)
    第二节 汉字文化的本质内涵与外在形态
        一、汉字文化本质:中国人价值观的符号化彰显
        二、汉字文化外形: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与评价
    第三节 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一、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汉字文化教育
        二、作为语文教学形式的汉字文化教育
第二章 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汉字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第一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汉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从识字解字视角引导高中生深度分析字理是必须的
        二、从鉴字品字视角引导高中生欣赏遣词造句是必然的
        三、从用字炼字视角引导高中生提升用语效果是必要的
    第二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汉字文化教育的可能性
        一、诠释高中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为实施汉字文化教育提供了可能
        二、赏析高中课文中的妙言金句为实施汉字文化教育提供了条件
        三、修饰高中作文中的粗词淡语为实施汉字文化教育提供了需要
        四、落实高中汉字文化专题教学为实施汉字文化教育提供了土壤
    第三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汉字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汉字文化教育的理论依据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汉字文化教育的实践前提
第三章 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汉字文化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第一节 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汉字文化教育的路径
        一、紧扣高中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体会汉字文化意蕴
        二、抓住高中课文中的妙言金句,体验汉字文化情趣
        三、针对高中作文中的粗词淡语,察知汉字文化精髓
        四、围绕高中汉字文化专题内容,探寻汉字文化规律
    第二节 高中语文教学中汉字文化教育实施的方法
        一、运用训诂学原理,讲解高中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二、运用修辞学原理,评价高中课文中的妙言金句
        三、运用语用学原理,分析高中作文中的粗词淡语
        四、运用教育学原理,疏解高中汉字文化专题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秋天的怀念》课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三、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章 《秋天的怀念》教材分析及课例介绍
    第一节 《秋天的怀念》教材分析
        一、《秋天的怀念》文本解读
        二、《秋天的怀念》在教材中的定位
        三、选择《秋天的怀念》的原因
    第二节 《秋天的怀念》课例介绍
        一、《秋天的怀念》课例的相关背景
        二、三位教师执教《秋天的怀念》的基本流程
第二章 《秋天的怀念》课例比较分析
    第一节 课例中的共同之处
        一、重视语言,文字为基
        二、重视朗读,贯彻始终
        三、重视逻辑,思路清晰
    第二节 课例中的不同之处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二、教学亮点
    第三节 课例总体特征评析
        一、李前尚:文采横溢的语文课
        二、余映潮:老老实实的语文课
        三、李洪丹:贯彻新教材理念的语文课
第三章 《秋天的怀念》课例研究对初中散文教学的启示
    第一节 对于散文教学“教什么”的启示
        一、品味语言
        二、体悟情感
        三、注重阅读策略教学
    第二节 对于散文教学“怎么教”的启示
        一、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共情
        二、巧妙链接,延伸课外阅读
        三、取材课文,培养说话、写作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技术支持的小学古诗词情境教学应用研究 ——以畅言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信息化环境不断完善
        1.1.2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
        1.1.3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2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情境教学法
        2.1.2 古诗词教学
        2.1.3 畅言教学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2.2 情境认知理论
        2.2.3 情境教学理论
        2.2.4 掌握学习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关于情境教学法的研究
        2.3.2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现状
        2.3.3 畅言通平台应用研究的研究
        2.3.4 关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情境教学法的研究
        2.3.5 关于信息技术在古诗词教学的研究
3 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
    3.1 问卷及访谈设计
        3.1.1 问卷设计
        3.1.2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3.1.3 问卷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3.2 教师访谈
        3.2.1 访谈内容设计
        3.2.2 访谈实施
    3.3 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4 畅言通应用于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
    4.1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4.2 畅言通应用可行性分析
    4.3 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分析
    4.4 研究计划安排
    4.5 观察工具
5 畅言通支持的小学古诗词情境教学应用研究
    5.1 初步设想
    5.2 第一轮行动研究
        5.2.1 计划
        5.2.2 行动
        5.2.3 观察
        5.2.4 反思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
        5.3.1 计划
        5.3.2 行动
        5.3.3 观察
        5.3.4 反思
    5.4 第三轮行动研究
        5.4.1 计划
        5.4.2 行动
        5.4.3 观察
        5.4.4 反思
6 畅言通应用于小学古诗词情境教学的应用效果分析
    6.1 调查设计与实施
    6.2 信效度分析
    6.3 调查结果分析
        6.3.1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6.3.2 教师访谈分析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应用的效果
        7.1.2 畅言通在小学古诗词情境教学应用的教学方法
    7.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件一 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附件二 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附件三 学生访谈提纲
    附件四 应用效果学生调查问卷
    附件五 应用效果教师访谈提纲
    附件六 古诗词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附件七 学生部分作品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湖北省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命题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面面观
    第一节 初中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定位
        一、知识观的转换
        二、课程观的转换
        三、教学方式的转变
        四、丰富了课程资源
    第二节 《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性学习
    第三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
    第四节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测试的意义
        一、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二、提高地位,引起重视
        三、优化测试,完善体系
        四、激励反馈,指导教学
第二章 湖北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分析
    第一节 湖北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形式特征
        一、分值比重
        二、文本类型
        三、测试题型
        四、材料来源
    第二节 湖北中考综合性学习测试目标的知识类型
        一、《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课程目标与内容的知识类型
        二、湖北中考综合性学习不同知识类型测试目标的分值分布
    第三节 湖北中考综合性学习测试目标的认知维度
        一、《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课程目标与内容的认知维度
        二、湖北中考综合性学习不同认知维度测试目标的分值分布
第三章 湖北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命题审视
    第一节 试题的多元开放
    第二节 试题的考查内容
    第三节 试题的活动情境
第四章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建议
    第一节 设计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多元阅读
    第二节 开发课程资源,加强综合性学习训练
    第三节 点拨答题要领,重视中考语文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高中语文教材文艺评论单元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意义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中语文教材文艺评论选编情况
    第一节 不同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艺评论的横向比较
    第二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艺评论的历时考察
    第三节 2011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艺评论研究
第二章 高中语文文艺评论选文的内容面向及其教学意图
    第一节 《咬文嚼字》之文字美
        一、选文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意图
    第二节 《说“木叶”》之诗歌美
        一、选文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意图
    第三节 《谈中国诗》之文化特性
        一、选文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意图
第三章 高中语文文艺评论选文的形式表征及其教学意图
    第一节 文艺评论选文的具体形式表征
        一、文艺评论与议论文的异同
        二、文艺评论选文形式的研究
    第二节 文艺评论写作的独特教学价值
        一、艺术体验
        二、思辨能力
        三、写作能力
        四、发展能力
    第三节 高中生文艺评论写作问题
        一、教材的示范作用不佳
        二、教师的教育理念欠缺
        三、学生的认知偏差问题
    第四节 高中生文艺评论写作教学
        一、文艺评论写作前期准备
        二、文艺评论写作指导策略
        三、文艺评论的评价与修改
第四章 实现文艺评论选文教学意图的方法
    第一节 文艺评论的教学策略
        一、课堂教学前期准备
        二、课堂教学语境过程
        三、课堂教学知识延伸
    第二节 文艺评论的教学思路——以《咬文嚼字》为例
        一、教学设计的思考
        二、《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小学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教学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论文选题的理由
    2.研究综述
    3.概念界定
    4.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小学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教学衔接现状及结果分析
    1.1 教师调查问卷设计
    1.2 教师访谈结果总结
    1.3 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第二章 小学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2.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小学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教学衔接的优化策略
    3.1 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学段衔接
    3.2 结合课程标准,衔接教学目标
    3.3 以教材为依托,衔接教学内容
    3.4 借用多种形式,衔接教学方法
    3.5 发挥学生主体性,衔接教学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附件

四、“造句”——不可轻视的教学环节(论文参考文献)

  • [1]准中级汉语综合教材《博雅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练习题的对比研究[D]. 潘丽文.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重叠式副词研究 ——以“渐渐”等8组副词为例[D]. 张秋霞.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偶像崇拜在泰国中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有效性研究[D]. 何露.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模式下泰国初级汉语综合课《我在学校食堂吃饭》教学设计[D]. 刘欢. 安阳师范学院, 2020(08)
  • [5]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 张雅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秋天的怀念》课例比较研究[D]. 陈倩倩.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技术支持的小学古诗词情境教学应用研究 ——以畅言通为例[D]. 陶然.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湖北省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命题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 李永红.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高中语文教材文艺评论单元教学研究[D]. 唐秀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10]小学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教学衔接研究[D]. 何翠翠.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造句”——不可小觑的教学环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