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科演绎网络应用与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周洋程[1](2020)在《意图驱动无线接入网络的转译和自优化技术》文中指出传统无线接入网络采用以设备为中心的人工运维模式,在面对未来海量设备接入和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时,缺乏高效、敏捷的应对方法。为提升无线接入网络的智慧能力,降低运维成本和人力开支,意图驱动无线接入网络(Intent-Driven Radio Access Network,ID-RAN)应运而生。ID-RAN融合人工智能、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技术,可将用户意图直接转换为网络配置策略,并自动进行系统性能预估和配置优化。为了在ID-RAN中有效支持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并持续保障网络性能,本文围绕ID-RAN的转译和自优化这两项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主要工作与创新包括:1.针对ID-RAN中基于网络语言描述意图造成的转译僵化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表述的意图转译方法。首先,通过构建涵盖各类业务需求和网络配置操作的无线意图语言模型,确立了命名实体标签和网络配置声明格式;之后,利用双向循环神经网络和序列转换算法分别实现了意图关键词识别提取和网络配置声明转换;最后,基于仿真平台和人工标注的语料库对所提转译方法性能和人机交互效果进行了展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的意图识别和配置声明序列转换的准确率均能达到92%。2.针对ID-RAN中各类网络参数“维度爆炸”造成的性能优化算法复杂度高的难点,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ID-RAN自优化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数据特征分析方案,可实现对ID-RAN网络性能状态的准确评估;之后,制定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ID-RAN性能自适应优化方法,可在达到ID-RAN性能需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复杂度;最后,基于所提优化方法对ID-RAN中边缘缓存放置优化问题进行了用例研究。仿真结果显示,所提方案对缓存内容流行度评估准确率可达90%以上,且对比传统缓存放置方案能够获得更多的流量卸载收益。上述研究为ID-RAN高效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ID-RAN的标准化和产业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王胜男[2](2020)在《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研究》文中提出“全球治理”一词在近现代国际政治语境中未曾见到。最早发明这一概念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距今也不到30年。目前有关“全球治理”的内涵解释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但是共同的解释都聚焦于“全球化”与“全球困境”两个语境。换言之,“全球治理”是伴随新时期的“全球化”到来,引发了以往未曾见到或者是未曾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全球困境”产生而产生的。很显然,“全球治理”属于国际政治现象,涉及“体系、行为体、价值与目标”,应当说,国际政治的基本要素应有尽有,那么,与传统的国际政治相比,是不是能够完全独立于传统的国际政治理论,构成新的国际政治理论诠释?回顾国际关系领域的几大流派可以发现:国家间关系取决于国际体系、国家行为体与人性之间的互动,权力与利益成为国际政治的追逐目标,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成为密不可分话语叙述。从发展历史来看,现实主义相对历史悠久,两次世界大战以后,自由主义理论在研究国家之间的预防战争与追求和平方面,延伸并扩大了有关国际体系与其他行为体的“角色”作用,个人、公民团体、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等“行为体角色”纳入讨论范围。自冷战结束以来,建构主义的出现,扩大了国际关系本体论研究视角,对权力、身份、观念与秩序进行了更广度的讨论,进一步将身份角色、观念角色等国际社会领域的概念纳入到国际关系中来,其中“安全共同体”的理念打破了传统国际关系话语权的垄断,但国家行为体作为传统国际政治的主导角色,国家安全作为“高级政治(high politics)”的叙事基本没有颠覆性的变化。进入21世纪,随着新全球化的到来,“全球主义”路径日渐浮现出来,但这一新视角并不意味着国家主导角色的丧失,其方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的图景,在新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治理理论从全球视角出发,作为研究国家关系新的理论现象与内容,既继承了上述传统理论的精髓,又提供了一种重新理解国家关系的方法与视觉,拓宽了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同时,由于前所未有的“全球困境”的出现,以往被视为“低级政治”的非传统领域的东西变成了被优先考虑的“高级政治”的内容,如此次突发公共安全卫生事件,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导致全球各国紧密联动,全球治理、国际合作、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简而言之,现有的全球化的全面深化,打破了国家封闭的“海洋孤岛”,全球体系形成了彼此联系,相互依赖的网络,这种相互依赖性全球性结构导致合作越成功共同收益就越多,反之,对抗越激烈损失就越大。任何国家只关注自己国家内部事务,而回避与其他国家相互关联与互动,完全不参与现有的国际事务纷争之中,试图维持本身的“角色孤立”已经不尽可能。近30年来,面对全球治理困境严峻现实,大国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引起学人的关注,并常常被放在全球治理的国际政治中心的位置。中美两国分别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角色认知、角色期望、角色需求,面对新一轮全球化的出现,中美在全球治理体系中表现出不同的“角色定位”。从全球治理动态发展来看,国家的“角色定位”具有多维度。每个参与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确定不同角色。而全球性大国在全球治理中“角色定位”的作用尤其突出。大国“角色定位”一旦形成,对全球治理的实践、体系结构的稳定影响巨大。可以说,中美两个大国在全球治理方面,如果减少“角色冲突”,全球治理体系就存在了一个持久性的基础,体现出来的一种稳定模式。反之,如果“角色冲突”加剧,全球治理体系也将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彼此联系、依赖与博弈关系的全球治理的系统中,经过反复多次的“角色冲突”,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合作性竞争”逐渐向“对抗性竞争”偏移。“对抗性竞争”危害在于将会全面延伸到其他领域,因此,中美之间如何相互认知适应、追求共同利益、规避对抗竞争、追求相对收益与共同收益就成为“合作优势”的基本动机。当然,相互依赖性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竞争领导权的现实主义本质属性,但合作共赢的目标极大修正了对抗性竞争“零和博弈”的走向,因此,构建中美之间良性的“竞合关系”,就成为全球治理的当务之急。本论文研究,主要涉及了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认知、角色预期、角色定位、角色冲突、受众效应、角色嬗变与新时代“角色再构建”等多方面内容,按照国家主义、国际主义与全球主义三个路径方向,融汇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三大理论,借用全球治理宏观理论,将角色中层理论与竞合关系的微观理论有机结合,集中在全球治理、区域治理与大国双边角色互动三个层面,同时,在全球经济治理、全球发展治理、全球环境治理、全球安全治理、全球公域治理和全球区域治理等六个主要领域展开多维度的研究。在新全球化时代到来的今天,国际政治不仅步入“百年未曾有的大变局”时代,人类也面临迄今未曾见到的全球治理困境。因此,如何构建中美两国在全球治理实践中的“合作性角色”,如何推动中美两国的良性的“竞合关系”,对两国关系健康发展,对国际社会的稳定,对全球治理困境的解决、全球治理机制的构建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陈侠[3](2015)在《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空间是一个全新、不稳定的人造环境,延续了本世纪业已形成的强权游戏格局。虽然美国在当前的网络空间仍存在着诸如遭受网络攻击等的脆弱性,但其基于对国际互联网关键基础设施及重要系统的控制,在互联网技术业务方面具备的强大创新及引导能力,以及持续更新升级的网络空间战略理念及实践,美国具备了将现实世界的霸权向网络空间推进的实力。随着中国互联网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两国在网络空间日益频繁的互动,美国对于中国不断提升的网络空间驾驭能力愈发重视,西方舆论有关中国网络威胁的论调一度甚嚣尘上。可以说,网络空间已成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不可回避的重要领域。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主要散见于美制定的相关战略措施,以及具体的对华战略互动之中。本文以建构主义的结构观塑造出美在网络空间中以中国网络威胁为主要特征的观念结构,及在这一观念结构下对华采取的“防范”、“进攻”、“规约”等战略选择,以期达到对华“控制”的战略目标——确保中国不断增长的网络实力难以对美霸权构成挑战。在这一分析框架下,进而对相关战略理念及实践进行具体分析。其中,第一章主要是确立了建构主义的结构观为本文的分析框架,并对美在网络空间的对华共有观念及中美网络空间关系建构进行解析。第二至四章主要对美国做出的以“防范”、“进攻”、“规约”为特征的战略选择进行具体解构,即美基于网络空间的实力对华进行多方防范,在网络空间积极进攻以达到对华技术攻击和意识形态渗透,借助网络话语权对华进行规约等,以更加清晰地分析出相关战略本质。第五章则是围绕战略的性质、特征、地位、演变、关系结构等整体因素进行分析。第六章基于合作的视角,对两国加强网络空间战略互信及合作途径等进行了探讨,以对网络战略研究过分注重安全与对抗的不足做一个补充。最后在结语部分基于中国的视角提出战略反思。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较为充分地了解美国在网络空间对华战略建构及实施的意图及本质,进而为我国在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网络强国”重要目标之下,如何以美为鉴增强网络实力,如何趋利避害地构建出更加合乎中方利益的中美网络空间战略新关系提供参考。
吕明瑜[4](2014)在《中国技术标准垄断的法律规制》文中提出伴随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标准作为知识经济的典型代表,日益成为经营者实施垄断的重要工具。加入WTO之后,中国市场上技术标准垄断问题凸显,特别是在华跨国公司技术标准垄断危害严重,推进并强化中国技术标准垄断的法律规制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从技术标准垄断的实质是经营者凭借标准中的知识产权控制市场、危害竞争这一基本点出发,系统构建中国技术标准垄断法律规制制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而同等对待、分类规制、合理分析、利弊权衡等规制原则,状态规制与行为规制相结合的制度模式,以及技术标准垄断中具体行为反竞争性审查的方法等,则构成中国技术标准垄断法律规制制度的核心内容,对有效规制中国的技术标准垄断具有重要意义。
徐彬[5](2013)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概念为依托,旨在研究跨国公司在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问题。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总结了跨国公司在我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阐述了跨国公司在我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深入地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终落实到如何强化跨国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这一问题上来。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跨国公司在我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状况并不理想,并且不同跨国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差异很大。跨国公司在我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产品质量问题突出、侵害员工利益、转移环境污染项目、奉行双重市场标准、非法逃税避税和通过贿赂获取本正当利益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政府及社会和跨国公司两方面提出了相应地强化措施,具体包括:政府应当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健全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同时建立社会舆论监督机制;跨国公司则应当努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改进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等。最后,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思科系统公司作为案例分析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和分析思科系统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实践,得出更具说服力的研究结果,也为其他跨国公司提供更具操作意义的指导意见。这些指导意见具体包括:建立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制度;将企业社会责任与发展战略相统一和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当中。
徐璟娜[6](2011)在《基于技术创新的公司财务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经济危机影响深远,依靠技术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方式,是摆脱危机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技术创新已成为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重要战略议题。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微观主体。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的一系列活动。技术资本作为技术创新在财务学中的应用,它通过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并进一步在生产中作为生产性投入,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一种租费流或收入流的耐用技术资产。技术资本是新经济时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资本,技术资本战略已成为公司的重要竞争战略。如何有效融入技术资本、扩展和完善财务战略理论,为公司技术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正是理论界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设计方而,融合竞争战略理论与公司财务理论,吸收技术创新理论,以规范分析为主,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辅助性地采取案例分析方法,以技术创新的总体思路为基础,将技术资本引入公司财务战略之中,探索财务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主要指生产过程中的技能、技巧和技艺以及其术用载体。论文的内在逻辑或思路在于,阐述技术创新与公司财务的内在联系,技术资产演变为技术资本,技术资本投入形成公司财务的核心战略,以及基于技术创新理论的公司财务战略规划实施研究。按照研究设计,本文在内容和结构方面,以公司财务战略规划的一般模型为基础,基于技术资本与财务战略目标内在逻辑一致性的论证,构建嵌入技术资本的财务战略规划模型,描述了财务战略目标、内外部环境和技术资本投资战略、融资战略和收益分配战略之间的诸多动态相互关系。接下来,基于技术资本财务战略规划模型,本文进一步就技术资本视角的投资战略、筹资战略与收益分配战略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其一,技术资本投资战略应以构筑公司持续竞争优势为目标,并以此作为技术资本项目投资的评价标准,而不能以单一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及净现值等财务指标进行投资项目的筛选,并应根据技术资本的生命周期以及技术变革趋势前瞻性地布局技术资本战略,核心技术以自主研发为宜。目前我国技术资本投资的主要问题在于企业作为技术资本投资的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技术资本投资动力缺乏、技术投资规模与强度偏小,导致多数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对此,本文认为,我国企业应转变竞争意识,将竞争从终端产品前移至核心技术的研发环节,加大技术资本投资规模和投资强度。转变项目投资和管理层业绩评价方法,避免短期投资行为,使中国公司由来自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向基于先进技术的核心竞争优势转移。其二,技术资本视角的筹资战略要与投资战略相匹配,使资本来源与运用、风险与收益相匹配。技术创新风险较高要求企业以权益资本为主,而技术创新的长期性与积累性要求企业拥有充足的现金积累和畅通的融资渠道,并不断提升长期筹资能力。原创性自主研发活动的独立性和保密性要求其应在公司内部开展,相应地,其资金来源应以股权资本和内源资本为主。鉴于融资约束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实施技术资本投资战略、增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制约瓶颈,本文认为,目前可供企业选择的技术资本融资渠道与方式有:国家对企业技术资本投资的财政支持、政策性银行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技术资本投资的金融支持、风险投资对公司技术资本投资的融资支持等。其三,技术资本视角的收益分配战略应符合技术资本投、融资特征。技术资本投资的长期性与不确定性要求收益分配既要依据结果,又要依据过程,以鼓励技术创新;收益分配需要考虑对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人员的有效激励,如,研发人员以其知识产权参与相应的收益分配,或技术入股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并享有剩余索取权;基于投资、筹资和收益分配活动存在互为因果、彼此制约的关系,技术资本投资的高风险性在融资上表现为获取债权资本的困难性,收益分配还应考虑为企业后续的技术资本投资准备充足的内源资本。目前,我国企业基于技术资本收益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技术人才不够重视、忽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全员性且缺少必要的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对此,本文认为企业应必须转变观念,重视科研人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大和完善对技术创新的有效激励。本文选取典型案例美国高科技公司——思科公司,对其财务战略进行分析,论证技术资本战略在现实企业可以很好应用和实施。其中,思科公司融资战略的特点是利用股票融资、保留盈余而不采用长期债务融资,降低财务风险以有效控制公司整体风险水平。思科公司的投资战略实质就是技术资本投资战略。思科公司采用技术并购和自主研发两种方式获取技术资本,并购正在研制新产品的新公司迅速获取技术与技术人才以及相应的市场,同时通过大力加强自身的研发,提高公司的技术整合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思科公司收益分配特点是长期采用零现金股利政策、重视股东和员工利益。本文研究结论表明,财务学引入技术创新理论可行有效,技术资本与公司财务资本等其他资本的优化配置,已成为公司财务战略的基础性内容。
张永成[7](2011)在《开放式创新下的组织网络能力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Henry Chesbrough (2003)通过对开放源软件(OSS)成功开发经历的观察和分析,开创性地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概念及其理论,他将开放式创新界定为企业能够并应当如同利用内部创意一样利用外部创意,以及内部的和外部的市场化途径,由此提升企业技术能力的一种范式。自从该理论提出以来,就获得了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同,并成为近几年创新领域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随着开放式创新研究的深入及其适用性的不断拓展,对其研究亦比Chesbrough最初提出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范畴,其中,开放式创新下的能力建设问题是最近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其核心焦点在于探索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或如何组织这些能力才能实现对这种开放式创新模式的最佳利用。开放式创新下,创新企业与各种创新参与者建立相应的连接关系,由此形成了以创新企业为焦点的周围散布各种网络成员的星系状网络,也就是说,开放式创新是建构在组织网络化关系基础之上的,它实现了创新活动由组织到网络的转变,因此,对于开放式创新这种新型创新范式,组织更需要的是一种新的网络化能力以内部化相关创新资源,实现知识或技术的共创和商业化应用,也就是说,组织网络能力比组织文化、开放度、知识能力等对开放式创新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它是包含组织和网络两个层次的复合能力体系,包括网络愿景能力、网络建构能力、网络关系管理能力和网络利用能力等四个方面,它不仅决定了开放式创新网络的规划与形成,而且决定了网络中知识共享、共同创造和商业化应用的水平,因此,开放式创新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对组织网络能力的有效建构。本论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对开放式创新下组织网络能力及其的建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一部分是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理论意义、目前的研究现状、整体的研究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和不足等基本的内容;第二部分展开具体的论述,首先分析了开放式创新下的开放性和网络化,以及网络能力与组织网络能力的内涵及其关系,比较了两种创新模式下组织网络能力的差异性,探讨了组织网络能力与开放式创新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开放式创新下组织网络能力建构的必要性。第三部分的研究对象是网络愿景能力的建构,网络愿景能力是一种战略性能力,在网络情境下,原有的战略规划丧失其有效性,因此,开放式创新企业有必要发展自身的网络愿景能力,以便制定有效的网络愿景规划,其途径主要包括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组织文化的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采用等措施。第四部分集中探索了网络建构能力的形成机制问题,与网络愿景能力不同,这种能力是一种具体的运营能力,即关于网络成员选择、关系建立以及动态平衡的能力,藉此建立一个有效的开放式创新网络。本部分结合开放式创新网络形成的步骤,首先阐述了技术能力与网络权力的关系及其提升的途径,随后对如何选择网络成员、保持网络成员的动态平衡以及确定焦点企业与网络成员之间连接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研究是网络关系管理能力建构问题。这种组织网络能力关系到网络成员关系以及网络氛围,从而影响到网络成员知识的共享以及知识的共同创造效果。本部分在对网络管理和网络关系管理能力进行阐述基础上,主要从关系组合而不是单一关系方面,提出了提升网络关系管理能力的三个方面措施:即网络组织文化、网络沟通机制以及网络信任机制,并分别加以详细论述。第六部分研究的是网络知识能力培育问题。开放式创新下的网络(利用)能力就是网络知识能力,是网络知识的转移、共享、共同创造和商业化应用能力构成的能力体系,由于开放式创新是在网络内实施的,因此,网络知识能力的培育某种意义上决定开放式创新的成败。本部分分析了知识能力的结构与开放式创新流程类型,探讨了开放式创新下知识流入与流出、知识共享以及共同创造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了促进网络知识共享和培育共同创造能力的各项措施。同时,在本部分的最后,以思科与朗讯两个实施开放式创新的企业为例,分析了知识能力与开放式创新流程类型的一致性问题,以图探究针对不同的创新流程,开放式创新企业需要具备何种知识能力才能获得良好的创新绩效。开放式创新是基于技术创新的商业模式创新,同时也是知识创造与应用方式的创新,开放式创新下形成了一个以焦点企业为核心的星系状动态、开放网络,创新或创造效果取决于网络创新资源及其整合状况,传统的企业组织创新管理模式也就由此转变为网络创新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组织网络能力对开放式创新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有;(1)对网络能力与组织网络能力及其关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区分,提出了组织网络能力的四个构成维度;(2)以开放式创新为背景研究组织网络能力,将开放式创新与组织网络能力有机联系起来,并分析了组织网络能力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机理;(3)探讨了开放式创新下的组织网络能力建构问题,实现了“战略实施”与“能力建构”的有机结合。
吕明瑜[8](2009)在《技术标准垄断的法律控制》文中研究说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对经济生活的作用日益凸显,并在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中不断得以扩张与强化,其与技术标准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标准垄断,对市场竞争的危害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反垄断法予以规制。但产生并发展于工业经济时代的反垄断法并无直接针对技术标准垄断的具体规则,导致法律适用中的严重困惑与障碍,难以适应新条件下控制技术标准垄断的要求。2007年8月我国颁布的《反垄断法》虽然规定作为知识产权垄断表现形式之一的技术标准垄断"应受"该法规制,但同样未能解决"如何"规制的问题。因此,在反垄断法的现有制度体系中构建新的控制技术标准垄断的制度规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该制度规则概括讲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对技术标准中的知识产权人规定特别的反垄断义务;二是对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中的垄断行为予以反垄断审查与惩处。
徐茂权,李琪[9](2007)在《问鼎2006 谁是真英雄 最具社会责任感在华跨国公司揭晓》文中研究指明有才无德的人,不是真正的人才;只赚钱但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绝不能称为伟大的企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就曾痛批某些企业为富不仁、毫无社会责任感。弘扬企业社会责任感乃当务之急!在每一个企业的双肩上,一边挑着创造财富,另一边挑着社会责任。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欺骗消费者、损害劳工利益来实现。一个丧失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将永远无法改变面临文化的沦丧与企业的没落。只有“取之社会,回馈社会”的企业,才能真正实现企业自身与社会共同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得好,“凡是能促进社会进步与繁荣的,也都能增强企业实力,带给企业繁荣与利润。”《IT时代周刊》之所以将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此次评选的奖项,就是为了嘉奖那些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国际企业,唤醒中国企业的社会良知,创造出一个社会责任感的良好氛围。伟大的企业除了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还须有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创新就是从无到有,标新立异,与时俱进。创新还是从有到优,另辟蹊径,勇攀高峰,奋力摘下行业的金牌。如果说科技创新是企业对旧模式、旧观念的一种颠覆,那么伟大的企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刻骨铭心地理解到服务的真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们拥有自己忠诚的客户,是因为它们把“服务”二字演绎得淋漓尽致。回看2006年风云变幻,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一个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身影,一项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创新,一件件令人拍案叫绝的经典设计,一种种面对客户的温馨服务……这些在华跨国公司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彪炳史册的尊重与荣光,赢得了消费大众的喝彩。褒扬与嘉奖这些优秀公司,是我们媒体应尽的职责。秉持“权威、专业、公正、广泛”的原则,《IT时代周刊》通过对评选对象近2个月的考察评估,以及和产业专家们的反复论证,“2006最具社会责任感在华跨国公司”、“2006最佳产品设计奖”、“2006最具科技创新奖”以及“2006最佳客服奖”4个奖项终于隆重揭晓! 2007年3月29日,《IT时代周刊》在去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年会——“问鼎2005,谁是真英雄”的基础上,携手传媒领袖网和北京大学在世界闻名的讲坛——北大百年世纪大讲堂,再次举办“问鼎2006,谁是真英雄——最具社会责任感在华跨国公司颁奖”活动。让我们在喝彩中讲述那些令人惊叹的创新,在掌声中聆听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邱毅[10](2006)在《企业跨国并购整合过程 ——基于资源的核心能力转移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企业跨国并购活动不断发展,至2000年,跨国并购额已约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81%。跨国并购日益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和获取海外资源的一种手段,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成长战略。中国企业在步入21世纪之后,也开始以跨国并购方式大幅度进攻海外市场。由于多种原因,有些跨国并购取得了成功,而有些跨国并购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甚至以失败而告终。文献显示,跨国并购失败率在50-70%,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并购后没有进行合理而有效地整合。有关并购后整合问题研究,国外起步较早,而国内在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市场改革的推进,一些学者也开始重视并购后的研究。以前研究者大多关注于业务、文化、人员、制度和资产等方面的整合,把并购失败归因于并购双方的战略和组织“适配”、文化冲突、缺乏价值协同效应等问题。作者在整理并购整合理论中发现,很少见到把核心能力转移作为考察对象,认为通过并购公司与被并购公司之间的资源和能力转移,共享知识和资源,能够创造并购价值,实现并购战略协同效应。因此,本文把跨国并购后整合过程中的核心能力转移作为本研究的中心议题。研究中隐含着二个假设条件:第一是并购公司与被并购公司之间成功的核心能力转移是并购创造价值的过程,是实现并购战略协同效应的一个主要手段;第二是并购后缺乏核心能力转移是跨国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利用管理学、金融学、组织行为学和国际企业管理等相关理论,着重从核心能力转移角度,对跨国并购整合过程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希望本研究的结果能为从事跨国并购的管理者提供一个理论参考,也能丰富跨国并购整合理论。 本文从基于资源的核心能力转移是实现并购成功的源泉这个观点出发,将企业跨国并购后整合(文中各章也可能称为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或跨国并购整合)定义为并购企业根据自身并购前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准则,遵循东道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和法律环境,将目标企业或被并购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公司文化、生产、营销和人员等企业要素重新打破,使之与并购企业的要素融为一体,通过两家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企业组织间的核心能力或战略能力的有效成功转移、扩散和积累,从而达到并购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创造企业价值的目标的过程。 能力转移(文中也指知识能力转移)过程,是指跨国并购一方将拥有的能力,通过转移机制传播给或“移植”到或“嫁接”到被并购一方的过程,能力接受者将之与现有的能力相结合内部化为自身核心能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接受者的竞争优势得到提升或最终接受者的绩效得以改善,反之亦然。能力转移包括两大类活动:(1)知识能力接收者的接受过程;(2)知识能力提供者的传递过程。 本研究利用国内外文献和实证研究成果,开始从分析跨国并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入手,提出了本文关注的研究问题。 第二章,从理论上对并购动机、并购整合、核心能力理论进行了文献探讨,为以后各章的论述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第三章,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建立了一个并购整合过程核心能力转移的模型,核心能力转移主要受到能力特性、社会文化问题、人力资源问题、并购战略、能力提供者和接收者的特性、沟通和信赖、转移成本和转移机制等影响。这些因素分为战略层面、组织层面和技术层面。并提出核心能力转移的一个并购过程的观点,核心能力转移不仅是并购后管理的重点,而且从并购前的尽职调查开始到并购交易方式的选择,一直到并购结束为止都要高度关注。 第四章,也是本文的难点、重点部分,主要论述了作为企业资源的知识的特性和分享过程和转移成效。同时分析了知识转移成功的障碍和促进要素。 第五章、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分析了与跨国并购背景下的核心能力转移紧密相关
二、思科演绎网络应用与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思科演绎网络应用与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意图驱动无线接入网络的转译和自优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意图驱动无线接入网络关键技术简介 |
2.1 意图驱动无线接入网络架构 |
2.2 意图转译技术 |
2.2.1 意图结构化声明 |
2.2.2 用户意图识别 |
2.3 无线接入网络自优化技术简介 |
2.3.1 SON自优化通用流程 |
2.3.2 缓存资源优化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意图驱动无线接入网络转译技术 |
3.1 引言 |
3.2 无线意图语言模型 |
3.2.1 语言模型的搭建 |
3.2.2 结构化配置声明设计 |
3.3 基于BiLSTM-CRF的无线意图命名实体识别 |
3.3.1 命名实体标签构建 |
3.3.2 文本向量化表示 |
3.3.3 双向LSTM提取文本特征 |
3.3.4 CRF判决命名实体标签 |
3.4 基于序列转换的无线意图结构化声明 |
3.4.1 配置声明元素映射 |
3.4.2 配置声明序列转换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意图驱动无线接入网络缓存放置自优化 |
4.1 引言 |
4.2 基于机器学习的自优化方案 |
4.2.1 性能评估模块 |
4.2.2 策略优化模块 |
4.3 自优化问题描述与算法设计 |
4.3.1 基站缓存内容放置优化问题描述 |
4.3.2 基站缓存内容放置优化算法设计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2)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分类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1章 全球治理体系与全球治理理论 |
1.1 全球治理体系的历史演变 |
1.1.1 全球化发展与新全球化的出现 |
1.1.2 全球治理体系的三个历史阶段 |
1.1.3 全球治理体系演变的基本原因 |
1.2 全球治理的基本内容 |
1.2.1 全球治理的概念界定 |
1.2.2 全球治理的构成要素 |
1.2.3 全球治理的实践范畴 |
1.3 全球治理的理论基础 |
1.3.1 全球治理理论的现实价值 |
1.3.2 全球治理理论的主要范式 |
1.3.3 全球治理角色理论的框架 |
第2章 中美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
2.1 中美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认知” |
2.1.1 中国的“角色认知” |
2.1.2 美国的“角色认知” |
2.2 中美两国彼此之间的“角色预期” |
2.2.1 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角色预期” |
2.2.2 中国对美国霸权的“角色预期” |
2.3 冷战后中美全球治理的“角色定位” |
2.3.1 中国全球治理的“角色定位” |
2.3.2 美国全球治理的“角色定位” |
第3章 中美在全球治理实践中的“角色冲突” |
3.1 中美在全球治理实践层面的“角色冲突” |
3.1.1 “多元合作”与“单极霸权”的治理冲突 |
3.1.2 “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模式之争 |
3.2 中美在区域治理实践层面的“角色冲突” |
3.2.1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虹吸效应 |
3.2.2 美国“印太战略”的对华遏制围堵 |
3.3 中美在大国关系互动层面的“角色冲突” |
3.3.1 中美贸易战的冲突持续升高 |
3.3.2 中美科技战的零和性博弈凸显 |
3.3.3 中美核心利益的碰撞全面升级 |
3.4 中美两国“角色冲突”的受众效应 |
3.4.1 “角色冲突”带来不同的“受众效应” |
3.4.2 “角色冲突”引发的中美“角色困境” |
第4章 中美在全球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嬗变” |
4.1 中国在全球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嬗变” |
4.1.1 “中国发展”推动了国际格局的演变 |
4.1.2 “中国方案”影响着国际规范的导向 |
4.1.3 “中国角色”促进了国际制度的发展 |
4.2 特朗普政府在全球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嬗变” |
4.2.1 全球治理“举旗者”蜕变为“搅局者” |
4.2.2 霸权体系“保护者”蜕变为“讹诈者” |
4.2.3 自由秩序“灯塔国”蜕变为“破坏者” |
4.3 中美参与全球治理的“角色转换” |
4.3.1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角色转换 |
4.3.2 美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角色转换 |
第5章 新时代中美在全球治理中“角色再构建” |
5.1 中美构建良性“竞合角色”的重要基础 |
5.1.1 中美构建良性的“竞合角色”重要性 |
5.1.2 中美构建良性“竞合角色”的新机遇 |
5.2 中美在全球治理中“合作性角色”的实践积累 |
5.2.1 全球经济治理合作 |
5.2.2 全球安全治理合作 |
5.2.3 全球公域治理合作 |
5.3 中美在全球治理中“角色再构建”的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3)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主线、方法和篇章结构 |
四、 创新、难点及下一步计划 |
第一章 分析框架的确立及中美网络空间关系构建探讨 |
第一节 理论梳理及分析框架的提出 |
一、 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
二、 建构主义在解释网络空间战略中的作用 |
第二节 美国共有观念形成的背景分析 |
一、 美国传统对外政治文化观念 |
二、 美国将中国视为潜在挑战者 |
三、 网络空间领域的美国霸权观念 |
四、 中美互联网治理观念差异 |
第三节 中美网络空间关系构建 |
一、 中美网络空间认知对比 |
二、 中美网络空间战略利益及诉求对比 |
第四节 相关概念辨析及分析框架的确立 |
一、 战略与观念的关系辨析 |
二、 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的整体定义及解析 |
三、 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的内在层次关系及决策分析 |
四、 研究框架的确立 |
第二章 美国对华网络空间“防范”战略 |
第一节 美国对华实施的互联网防范战略 |
第二节 从经贸角度分析美国在网络空间的对华防范战略 |
一、 美国对华“防范”的战略基础和动因 |
二、 美国掌控中国互联网“核心”的情况分析 |
第三节 美利用经济等手段防范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 |
一、 美国限制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美发展 |
二、 美国限制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根源分析 |
三、 美国在国际上打压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情况 |
第三章 美国对华网络空间“进攻”战略 |
第一节 美国对华实施的网络意识形态渗透 |
一、 互联网在美国实现对华意识形态渗透方面的作用 |
二、 美国对华实施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的机制分析 |
三、 美国利用反华势力对华实施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的情况分析 |
第二节 美国网站对华实施意识形态渗透的案例分析 |
一、 “美国之音”对华互联网渗透情况分析 |
二、 “自由亚洲电台”对华互联网渗透情况分析 |
第三节 美国对华“网络外交”解析 |
一、 美国政界对华“网络外交”情况分析 |
二、 美国传媒、学术界对华“网络外交”情况分析 |
三、 美国利用网络新技术对华开展“网络外交”的案例分析 |
第四节 美国对华实施网络技术攻击及监控的情况 |
一、 美国对华实施互联网破坏活动的情况及根源 |
二、 美国对华从事网络窃密及监控的情况分析 |
第四章 美国对华网络空间“规约”战略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网络话语权解析 |
一、 网络话语权的理论分析 |
二、 美国网络话语权的内在逻辑及对华实施情况 |
第二节 美炒作“中国黑客”话题分析 |
一、 美国国内炒作“中国黑客”话题的情况概述 |
二、 近年来美国展开相关炒作的典型案例 |
三、 美国渲染“中国黑客”话题的动机及根源 |
第三节 美国“互联网自由”话语解析 |
一、 美国“互联网自由”的实质内涵 |
二、 美国依托“互联网自由”对华“规约”情况 |
三、 美国在国际社会组建对华“互联网自由”包围圈 |
四、 希拉里“互联网自由”演讲话语解析 |
第五章 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整体评析 |
第一节 战略基础及内在逻辑 |
一、 基于强大网络实力的对华“防范” |
二、 基于信息渗透的对华意识形态及技术“进攻” |
三、 利用巧实力积极对华进行“规约” |
第二节 战略目标及性质特征 |
一、 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目标分析 |
二、 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战略地位与演变情况 |
一、 克林顿时期的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 |
二、 小布什时期的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 |
三、 奥巴马时期的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 |
第四节 战略评估及作用影响 |
一、 在实现政治目标及相关影响方面 |
二、 在经济、商业收益及影响方面 |
三、 在军事和安全方面 |
四、 战略风险与成本评估 |
第六章 中美网络空间合作问题探讨 |
第一节 中美网络空间冲突根源分析 |
一、 中美网络空间冲突实则是两国结构性矛盾的映射 |
二、 中美在网络空间“冲突”的主要表现 |
第二节 中美网络空间合作现状及评价 |
一、 中美网络空间现有合作机制 |
二、 对于两国网络空间合作现状的评价 |
第三节 中美网络空间战略互信问题 |
第四节 中美加强网络空间合作路径探讨 |
一、 战略层面的合作设想 |
二、 操作层面的合作设计 |
三、 中美网络空间合作路径探讨 |
结语:基于中国视角的战略反思 |
一、 美国强化网络空间战略构建的主要途径 |
二、 针对美国网络空间战略构建的反思及启示 |
三、 中国“网络强国”之路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4)中国技术标准垄断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技术标准垄断法律规制的背景 |
( 一) 知识经济条件下技术标准成为经营者实施垄断的重要工具 |
( 二) 在华跨国公司技术标准垄断危害严重 |
( 三) 中国规制技术标准垄断的法律规则亟待完善 |
二、中国技术标准垄断法律规制的一般原则 |
( 一) 同等对待原则 |
( 二) 分类规制原则 |
( 三) 合理分析原则 |
( 四) 利弊权衡原则 |
三、中国技术标准垄断法律规制的制度模式 |
( 一) 基于状态的规制———对技术标准中的知识产权人规定特别的反垄断义务 |
1.技术标准中的专利信息披露义务。 |
2. 技术标准中的专利许可义务。 |
3. 技术标准中的软件版权许可义务。 |
4. 技术标准中的软件源代码开放义务。 |
5. 技术标准中的知识产权许可费合理与不歧视义务。 |
( 二) 基于行为的规制———对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中的垄断行为予以审查与惩处 |
1.对技术标准设立中的操纵行为的审查。 |
2. 技术标准设立中违反专利信息披露义务行为的惩处。 |
3. 对技术标准实施中违反知识产权许可义务行为的惩处。 |
4. 对技术标准设立中有关“必要专利”选择中的垄断行为的惩处。 |
5. 对技术标准中专利共享安排引发的限制竞争行为的惩处。 |
6. 对技术标准中的专利许可限制竞争行为的惩处。 |
四、中国技术标准垄断中具体行为反竞争性审查的方法 |
( 一) “拒绝标准提议”行为的反竞争性审查 |
1. 竞争关系。 |
2. 市场力量。 |
3. 标准在市场中的地位。 |
4. 目的或意图。 |
5. 市场影响。 |
( 二) 知识产权人信息披露不实行为的反竞争性审查 |
1. 知识产权人在标准制定中的信息披露不实行为。 |
2. 信息披露不实行为对标准选择的影响。 |
3. 基于信息披露不实而选择的标准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
( 三) 操纵“标准制定行为”的反竞争性审查 |
( 四) “必要专利”选择行为的反竞争性审查 |
1. 纳入标准的专利是否符合“必要专利”的构成条件。 |
2. 纳入标准的专利是否由独立专家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
3.“必要专利”选择中是否体现了“最小原则”。 |
五、结论 |
(5)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
2.1.1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
2.1.2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
2.1.3 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征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容 |
2.2.2 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
2.3 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
2.3.1 跨国公司的含义 |
2.3.2 跨国公司的特征 |
2.3.3 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
第三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 |
3.1 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 |
3.1.1 整体履行社会责任不积极 |
3.1.2 不同企业履行状况差异很大 |
3.2 跨国公司在华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产品质量问题突出 |
3.2.2 侵害员工权益 |
3.2.3 转移环境污染项目 |
3.2.4 奉行双重市场标准 |
3.2.5 非法逃税避税 |
3.2.6 通过贿赂获取不正当利益 |
第四章 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
4.1 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
4.1.1 跨国公司享有超国民待遇 |
4.1.2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4.1.3 市场缺乏有效监督 |
4.1.4 企业的逐利本性 |
4.1.5 跨国公司内部管理失效 |
4.2 强化跨国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 |
4.2.1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
4.2.2 健全我国相关法律制度 |
4.2.3 建立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
4.2.4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
4.2.5 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思科系统公司简介 |
5.2 思科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 |
5.2.1 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 |
5.2.2 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 |
5.2.3 对社会公益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 |
5.2.4 对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 |
5.3 思科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启示 |
5.3.1 建立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制度 |
5.3.2 将企业社会责任与发展战略相统一 |
5.3.3 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基于技术创新的公司财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
1.1.2 技术创新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议题 |
1.1.3 先进技术及自主研发技术创新是公司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
1.1.4 财务战略管理是时代对企业管理和发展的迫切要求 |
1.1.5 个人的学术研究环境:要素资本理论的提出 |
1.2 主要研究问题与基本研究思路 |
1.2.1 主要研究问题 |
1.2.2 基本研究思路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与可能的创新和贡献 |
1.5.1 研究意义 |
1.5.2 可能的创新与贡献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
2.1 本文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1 竞争战略理论 |
2.1.2 技术创新理论 |
2.1.3 公司财务理论 |
2.1.4 公司治理理论 |
2.2 技术资本的文献述评 |
2.2.1 技术与技术创新的内涵 |
2.2.2 技术资本的内涵与特征 |
2.2.3 技术创新与技术资本 |
2.3 公司财务战略的文献述评 |
2.3.1 公司财务战略问题的产生 |
2.3.2 公司财务战略的内涵 |
2.3.3 国内外关于财务战略研究的文献述评 |
3 技术资本、财务战略目标与公司财务战略规划模型设计 |
3.1 公司多财务目标均衡与公司价值最大化 |
3.1.1 关于财务战略目标的几种主要观点 |
3.1.2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财务战略目标 |
3.1.3 多财务目标均衡下的公司价值最大化战略目标 |
3.2 公司财务战略规划模型的一般描述 |
3.2.1 公司财务战略规划模型的内涵 |
3.2.2 公司财务战略规划模型的基本要素 |
3.2.3 公司财务战略规划模型的一般描述 |
3.3 财务战略规划模型引入技术资本的原因分析 |
3.3.1 公司财务战略目标与技术资本 |
3.3.2 传统的财务理论与技术资本 |
3.4 引入技术资本的公司财务战略规划模型 |
4 技术资本视角的公司投资战略分析 |
4.1 技术资本视角的公司投资战略目标分析 |
4.1.1 技术资本投资战略的目标方向:维持和发展持续竞争优势 |
4.1.2 技术资本投资战略的本质要求:建立核心竞争能力 |
4.1.3 技术资本投资的战略属性对投资目标的影响 |
4.2 公司技术资本战略投资方式分析 |
4.2.1 “外购”获取技术资本 |
4.2.2 自主研发获取技术资本 |
4.2.3 “自制和外购”两种方式对比分析 |
4.3 公司技术资本投资时点与投资规模分析 |
4.3.1 技术资本投资时点: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
4.3.2 公司技术资本投资规模:与技术战略深度相匹配 |
4.4 公司技术资本投资的主要特征分析 |
4.4.1 公司技术资本投资具有高风险性 |
4.4.2 公司技术资本投资具有积累性 |
4.4.3 公司技术资本投资具有报酬递增规律 |
4.5 我国公司技术资本投资战略分析 |
4.5.1 我国公司技术资本投资现状分析 |
4.5.2 我旧公司提高技术资本投资效率措施 |
5 技术资本视角的公司融资战略分析 |
5.1 公司融资战略的基本原则 |
5.1.1 满足投资需求的战略原则 |
5.1.2 低成本与低风险的安全原则 |
5.1.3 与内外部环境相适应的协同原则 |
5.1.4 提升未来融资竞争力的竞争原则 |
5.2 公司两种主要融资方式分析 |
5.2.1 股权融资方式 |
5.2.2 债权融资方式 |
5.3 技术资本视角的投资对融资的影响分析 |
5.4 我国公司技术资本融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5.4.1 我国公司技术资本投资的制约瓶颈——融资约束 |
5.4.2 我国公司扩大技术资本融资的渠道与方式选择 |
5.4.2.1 争取国家对公司技术资本投资的财政支持 |
5.4.2.2 争取金融机构对公司技术资本投资的金融支持 |
5.4.2.3 争取风险投资对公司技术资本投资的融资支持 |
5.4.3 青岛高校软控技术创新融资案例分析与借鉴 |
5.4.3.1 成立初期积极争取政府资本支持 |
5.4.3.2 发展初期寻求风险资本 |
5.4.3.3 扩张时期拓展商业银行融资渠道 |
5.4.3.4 上市募集资本 |
6 技术资本视角的公司收益分配战略分析 |
6.1 公司收益分配战略的一般分析 |
6.1.1 传统的收益分配强调按资分配并以股利分配为主 |
6.1.2 收益分配战略与筹资战略及投资战略的配合分析 |
6.1.3 收益分配战略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6.1.4 收益分配战略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6.2 技术资本视角的公司收益分配战略分析 |
6.2.1 收益分配由按资分配转为按要素资本的贡献大小分配 |
6.2.2 技术资本参与收益分配分析 |
6.2.2.1 技术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必要性分析 |
6.2.2.2 技术资本的特殊属性对收益分配的影响分析 |
6.2.3 技术资本筹资战略对收益分配战略的影响分析 |
6.3 我国公司基于技术资本的收益分配战略分析 |
6.3.1 我国公司基于技术资本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 |
6.3.2 我国公司解决技术资本收益分配问题的对策 |
7 公司技术资本战略应用研究—以思科公司为例 |
7.1 实例:美国思科系统公司 |
7.1.1 思科公司的历史沿革 |
7.1.2 思科公司2001-2010年主要财务指标 |
7.1.3 思科公司的技术发展历程 |
7.2 思科公司的融资战略 |
7.2.1 思科公司融资战略特征 |
7.2.2 思科公司的融资战略启示 |
7.3 思科公司的投资战略 |
7.3.1 思科公司技术资本投资战略领域的确定 |
7.3.2 思科公司主要的技术资本投资方式 |
7.3.3 思科公司投资战略启示 |
7.4 思科公司的收益分配战略 |
7.4.1 思科公司收益分配特点 |
7.4.2 思科公司收益分配战略启示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的研究项目 |
(7)开放式创新下的组织网络能力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前期研究不足 |
1.2.4 关键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的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2 开放式创新下组织网络能力的特性分析 |
2.1 开放式创新的开放性与网络化 |
2.1.1 开放性 |
2.1.2 网络化 |
2.2 网络能力与组织网络能力 |
2.2.1 网络能力 |
2.2.2 组织网络能力 |
2.2.3 组织网络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2.3 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下的组织网络能力比较 |
2.3.1 封闭式创新下的跨组织网络 |
2.3.2 开放式创新下的跨组织网络 |
2.3.3 两种创新范式下的组织网络能力比较 |
2.4 组织网络能力与开放式创新 |
3 网络愿景能力的建构 |
3.1 网络愿景规划的内容 |
3.2 网络愿景能力与开放式创新 |
3.3 组织网络愿景能力的建构措施 |
3.3.1 企业家精神 |
3.3.2 组织文化 |
3.3.3 信息技术 |
4 网络建构能力的形成 |
4.1 网络形成的步骤 |
4.2 技术能力 |
4.2.1 技术能力与网络权力 |
4.2.2 技术能力提升 |
4.3 网络成员的选择 |
4.4 网络成员的动态平衡 |
4.5 网络关系确定 |
4.5.1 强弱纽带的耦合 |
4.5.2 创新阶段与连接关系选择 |
4.5.3 连接关系的层次 |
4.6 组织资源配备 |
4.6.1 网络导向的物质资源 |
4.6.2 网络导向的人力资源 |
5 网络关系管理能力的建构 |
5.1 网络关系管理与关系管理能力 |
5.1.1 网络与网络管理 |
5.1.2 网络关系管理能力 |
5.1.3 网络关系管理能力建构的三个维度 |
5.2 网络组织文化 |
5.2.1 创新 |
5.2.2 合作 |
5.2.3 共享 |
5.3 网络信任机制 |
5.3.1 信任的内涵 |
5.3.2 网络与信任 |
5.3.3 网络互信的影响因素 |
5.3.4 网络信任机制建构 |
5.4 网络沟通机制 |
5.4.1 沟通的内涵 |
5.4.2 网络沟通的必要性 |
5.4.3 网络沟通机制建构 |
6 网络知识能力的培育 |
6.1 网络能力的知识性 |
6.2 开放式创新网络内的知识流 |
6.2.1 开放式创新与知识流 |
6.2.2 网络内知识流的形式 |
6.2.3 知识流入与流出的影响因素 |
6.2.4 知识流入与流出的平衡性 |
6.3 网络知识共享 |
6.3.1 知识共享内涵 |
6.3.2 知识共享与开放式创新 |
6.3.3 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
6.3.4 知识共享困境与策略 |
6.4 知识的共同创造 |
6.4.1 共同创造的内涵 |
6.4.2 知识共同创造的类型 |
6.4.3 知识共同创造效果的影响因素 |
6.4.4 知识共同创造的促进机制 |
6.5 知识能力与创新流程的一致性:基于朗讯和思科的案例 |
6.5.1 开放式创新知识流程类型 |
6.5.2 知识能力体系的结构 |
6.5.3 不同创新流程下的知识能力需求 |
6.5.4 朗讯与思科案例及启示 |
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企业跨国并购整合过程 ——基于资源的核心能力转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全球跨国并购发展趋势及特点 |
二、跨国并购成功率分析 |
三、并购整合:跨国并购走向成功的关键 |
四、核心能力跨国界转移:创造跨国并购整合价值 |
第二节 基本概念以及研究现状及意义 |
一、跨国并购、跨国并购后整合 |
二、企业资源和核心能力 |
三、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以及论文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径、研究的局限性 |
三、基本框架 |
四、论文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跨国并购整合和核心能力理论综述 |
第一节 跨国并购动机理论 |
一、OLI模型与跨国并购 |
二、跨国并购动机:企业内部因素 |
三、跨国并购动机:外部环境因素 |
第二节 并购整合理论 |
一、金融经济学派 |
二、战略管理学派 |
三、组织行为学派 |
四、并购整合过程学派 |
五、知识管理学派 |
六、斯蒂芬A·詹森7C-整合模型 |
七、新兴学派:核心能力管理 |
第三节 基于资源的核心能力理论 |
一、企业资源理论回顾 |
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兴起和概念 |
三、企业核心能力构成 |
四、企业核心能力特性 |
五、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
六、基于资源观点在国际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
第三章 跨国并购整合中的核心能力转移模型分析 |
第一节 并购整合过程的核心能力转移模型 |
一、并购双方核心能力转移模型 |
二、核心能力转移方向 |
三、组织内的核心能力转换 |
四、核心能力转移和能力类别之间的关系 |
五、能力接受者吸收学习过程:知识能力扩散 |
六、影响核心能力转移的因素模型 |
第二节 核心能力转移:一个过程观点 |
一、跨国并购过程 |
二、并购前管理 |
三、并购中管理 |
第三节 并购后整合管理:核心能力转移成功的关键 |
一、并购的价值创造来源 |
二、并购后整合管理 |
三、并购后整合挑战 |
第四节 跨国并购整合过程中的核心能力保护 |
一、并购整合过程中的危机管理 |
二、识别核心能力:能力、技术和知识 |
三、知识与权力配置 |
四、企业边界管理 |
第四章 能力特性、转移双方特质、并购后能力分享与转移——以知识能力为例 |
第一节 知识能力特性与转移 |
一、知识定义、分类和特性 |
二、知识能力特性与转移 |
三、知识管理 |
第二节 转移双方特质与能力转移成效 |
一、知识能力接受者的吸收能力由来 |
二、知识能力接收者的吸收能力 |
三、吸收能力与转移能力的关系 |
四、知识能力提供者的转移能力 |
五、影响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 |
六、组织学习机制与知识能力转移成效 |
第三节 转移双方之间的知识前后关系与核心能力转移 |
一、概念背景 |
二、知识转移模型 |
三、知识前后关系与知识转移的可能性 |
第四节 知识能力转移——以思科、IBM和BP公司并购后知识转移为例 |
一、并购中的知识转移 |
二、并购后知识整合中的阻力和促进因素 |
三、促进并购中知识转移的条件 |
四、案例分析 |
五、结论和建议 |
第五节 知识能力分享——以Omni公司知识分享为例 |
一、组织中的知识分享 |
二、整合中的知识分享 |
三、Omni公司案例研究 |
四、讨论 |
第五章 跨文化整合与跨国并购背景下的核心能力转移 |
第一节 文化特性和层次 |
一、文化特性 |
二、文化层次 |
三、企业文化 |
第二节 企业文化差异和并购后文化移植 |
一、企业文化差异和并购过程的文化冲突 |
二、文化与并购整合 |
三、跨国并购类型对整合的影响度 |
四、企业文化移植过程与整合模式 |
五、企业文化类型与移植可能结果 |
第三节 国家文化差异和跨国并购中的能力转移:一个概念化模型 |
一、文化差异对并购成功影响 |
二、并购中的能力转移 |
三、跨国收购中的能力转移成功概念模型 |
四、结论和将来研究方向 |
第四节 通过组织认知和构建能力:Lafarge集团在并购后文化整合中的发展能力研究 |
一、理论基础 |
二、能力构建研究模型 |
三、案例研究:并购后整合-Lafarge集团的案例 |
四、讨论与管理含义 |
第五节 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Volvo收购Carrus公司案例研究 |
一、两家公司整合 |
二、收购后整合的文化观点 |
三、Volvo收购Carrus公司案例 |
四、Carrus变革和整合 |
五、结论 |
第六章 人力资源管理与跨国并购背景下的核心能力转移 |
第一节 人力资源与并购整合中的人员问题 |
一、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核心能力 |
二、雇员个性与组织文化的一致性 |
三、人力资源在并购中的作用 |
四、企业并购对被并购公司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
五、减缓雇员心理和行为影响的方略 |
六、并购整合与薪资、福利计划 |
七、跨国并购后的跨文化训练 |
八、并购后人力资源整合过程 |
第二节 被并购公司在并购公司中的战略角色与人力资本关系 |
一、被并购子公司知识流动方向和知识创造 |
二、组织内跨国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
三、被并购子公司人力资本 |
四、被并购子公司战略角色与人力资本关系 |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在跨国并购中的作用 |
一、并购与HRM之间的战略适配 |
二、HRM在跨国并购中的作用 |
三、讨论与结论 |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惯例与跨国知识能力转移 |
一、跨国公司知识转移:过程和它的决定要素 |
二、人力资源管理惯例与跨国知识转移 |
三、人力资源管理惯例分类 |
四、评述修正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惯例与跨国知识转移模型 |
第五节 公司企业家对实现跨国并购后能力转移成功的作用——以外国公司收购东德公司为例 |
一、公司企业家的定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企业家因素分析 |
四、培育公司企业家利于整合收购的能力转移 |
五、管理含意 |
第六节 跨国并购后的外派与知识转移:传播能力的作用 |
一、外派任务的类型 |
二、传播能力 |
三、外派人员的知识中介角色 |
四、分析和讨论 |
五、跨文化培训利于传播能力提高 |
第七节 识别和留住在跨国并购中的关键雇员 |
一、关键概念定义 |
二、跨国收购的人力资源问题 |
三、跨国收购中的智囊流失 |
四、识别和留住关键雇员 |
五、跨国收购中对关键职员承诺 |
六、结论 |
第七章 组织信赖与核心能力转移 |
第一节 组织信赖、控制及其在公司并购整合中的作用 |
一、组织信赖属性 |
二、信赖和控制 |
三、信赖与控制之间的关系 |
四、信赖和控制在整合中的作用 |
第二节 信赖在公司并购整合过程中的作用:一个概念模型 |
一、信赖在整个并购中的重要作用 |
二、信赖在公司并购中影响和前提 |
三、前提条件的相对重要性和统计学作用 |
四、结论探讨和和构建信赖的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组织以前信赖关系、并购后知识能力转移和知识粘性之间关系的探讨 |
一、以前信赖对并购后知识转移的作用 |
二、基于信赖关系的重要性 |
三、跨国知识转移机制和转移效果 |
四、知识的粘性与转移难度 |
五、组织以前关系与知识转移模型 |
六、分析和结论 |
第八章 组织沟通与核心能力转移 |
第一节 组织沟通在并购整合过程中的作用 |
一、组织沟通定义 |
二、组织沟通类型和媒介 |
三、跨文化沟通 |
四、组织沟通对并购整合的影响 |
五 沟通互动能力对组织知识转移的作用 |
第二节 沟通不协调导致并购整合失败和增强知识转移粘性 |
一、文化在跨国并购整合过程的作用 |
二、国际企业相遇实际失败和沟通不协调 |
三、跨国收购中的沟通和文化不协调:来自Olivier Irrmann两个定性研究结果 |
四、结论和管理含义 |
第三节 收购中的内部沟通:工作满意效果分析 |
一、提出关键概念 |
二、收购中的内部沟通 |
三、收购中的沟通和工作满意度 |
四、概括和结论 |
第四节 知识能力转移机制、吸收方式与转移业绩的关系 |
一、并购公司选择转移知识 |
二、知识特征、转移机制和转移业绩 |
三、案例分析:丰田公司用向海外员工传授生产秘诀 |
四、管理含意 |
第九章 跨国并购整合中的组织学习障碍及知识能力转移成本分析 |
第一节 跨国并购整合中的组织学习结合物和障碍 |
一、并购中的知识转移和学习 |
二、重铸并购为一个学习过程 |
三、并购学习过程中的结合和障碍 |
四、结论 |
第二节 影响R&D知识转移成功的关键因素 |
一、R&D在跨国并购整合中的作用 |
二、收购后R&D整合模式 |
三、成功知识转移含义 |
四、转移R&D知识成功的关键要素 |
五、结论和意义 |
第三节 组织间学习和能力转移成本分析 |
一、知识能力转移与公司 |
二、知识能力转移成本 |
三、知识能力转移成本的决定因素 |
四、总结 |
第十章 研究总结和管理含意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局限性和将来研究方向 |
三、管理含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思科演绎网络应用与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意图驱动无线接入网络的转译和自优化技术[D]. 周洋程.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2]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研究[D]. 王胜男. 吉林大学, 2020(08)
- [3]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研究[D]. 陈侠. 外交学院, 2015(11)
- [4]中国技术标准垄断的法律规制[J]. 吕明瑜.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4(02)
- [5]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 徐彬. 天津商业大学, 2013(07)
- [6]基于技术创新的公司财务战略研究[D]. 徐璟娜. 中国海洋大学, 2011(10)
- [7]开放式创新下的组织网络能力建构[D]. 张永成.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
- [8]技术标准垄断的法律控制[J]. 吕明瑜. 法学家, 2009(01)
- [9]问鼎2006 谁是真英雄 最具社会责任感在华跨国公司揭晓[J]. 徐茂权,李琪. IT时代周刊, 2007(07)
- [10]企业跨国并购整合过程 ——基于资源的核心能力转移分析[D]. 邱毅.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