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误译看文化与翻译的互动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管新福[1](2021)在《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文化关系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后半期以来,受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影响,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因之受到学界的不断研究和拓展,成果多元。一是文学史和翻译史着述中文化与翻译关系探析成果较多;二是翻译家个体研究中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分析受到重视;三是晚清西学翻译与近代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关系交叉阐释不断深化;四是援用西方译论阐释翻译活动成为新的动向。这些成果,将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推向一定的高度,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梳理。
余赣[2](2020)在《操纵论视角下的有意误译研究 ——以《月亮与六便士》李继宏译本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应该要准确、忠实地传达原文,即要遵循“信”的原则。但由于不同国家的语言、思维方式和文化都存在着差异,所以想要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完全对等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使原语与目标语文化融合,译者往往会进行有意的改写、替换和删减,从而产生了有意误译。在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越来越注重非文本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即所谓的“文化转向”。其代表人物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的操纵理论为有意误译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着名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自出版以来受到各国读者的追捧,小说的中译本也由不同译者诠释进行了多次出版,其中李继宏的译本通俗易懂,备注详尽,广受好评。笔者在将李继宏译本与原文对照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其译本中存在很多的有意误译。本文结合操纵理论,对李继宏中译本的有意误译进行个案研究,探究操纵理论三要素,即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是如何操纵有意误译的。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法及论文结构;第二章对误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月亮与六便士》的译本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第三章对误译的定义、分类和必要性做了详细的阐述;第四章概述了研究的理论框架,即操纵理论及其主要操纵三要素——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第五章从操纵理论出发,分析了有意误译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译本的具体表现;第六章对全文做出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李继宏译本中的有意误译是在操纵理论三要素操纵下的改写。在意识形态方面,主要表现为译者受到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制约而采取了有意的改写;在诗学方面,译者主要是受到中文语言风格和表达习惯的影响,在翻译时尽量贴合中文语言结构;在赞助人方面,由于受到赞助人的需求和目的的操纵,译者用词有意贴近年轻人的语言表达习惯。通过具体译例的分析,发现这些有意误译是合理且具有积极意义的,希望研究为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范小娟[3](2019)在《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指出在西方文论界,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具有重要地位,其理论在中国“旅行”的30年间,国内的译介呈现了由隐到显的动态过程。从最初被“遮蔽”到经典地位的确立,多个维度的考评都映证了其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国内对布鲁姆的身份归属问题存在多重阐释。本文并不试图将其划入某一特定学派,而主张将其理论界定为修正主义批评理论。本文从布鲁姆理论在中国文论界影响最大的三个观点,即他的大文学观、误读理论和经典观入手,考察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布鲁姆文学观是一种大文学观,其在国内遭遇困境,但仍有少数学者予以关注;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误读理论在国内得到广泛接受与认同,产生了变异的诸种形式,形成“中国化”的误读理论;以审美和精英主义为立场的经典观在国内形成了顺向阐释与逆向思考的双向并行,实现了中国文论的扩充,并对外国文学研究产生了延伸性影响。以上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境遇源于深层次的文化动因。一方面,这是接受者根据中国本土语境的需要进行选择的结果。完全不同的文化宗教环境使学界回避或排斥布鲁姆以宗教、理论、文学的同质互渗为基础的大文学观,而误读理论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契合、经典观背后的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相通则是促成两者经久不衰的深层动因。另外,接受主体的“前理解”与“期待视野”也主导着接受的程度。误读理论、经典观与国内学者“前理解”中传统文论与批评的积淀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沟通,理论的相通或趋同促成了视域的融合。而大文学观的跨学科性与其中渗透的宗教背景远远超越了学界的“期待视野”,大文学观的“受阻”势所必然。统观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可以检视整个西方文论接受中的“得”与“失”。从根本上说,对布鲁姆的接受是以建设中国文论为宗旨的,这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阶段和诉求相关。在这一语境下,国内接受布鲁姆的全过程都显现了本土意识的在场:接受中的多元化阐释是对文本“召唤结构”的填补,也是对布鲁姆“本土化”的建构,体现了接受者与文本积极的交互作用。因此,现有的大部分接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布鲁姆在中国的接受仍然存在着某种错位。表现为研究趋于定型化简单化、普遍主义倾向、现实针对性的缺乏等。针对诸种错位,应当通过强化批判意识、西方文论的“还原与语境化”等现实策略实现理论的修正与重构,引导接受者以理性平等的姿态、以对话沟通为目的进行接受和研究,形成良性并有益于中国文论的接受活动。
彭秀银[4](2019)在《毕飞宇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在翻译美学、译介学和读者接受等理论框架下选择当下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中国作家个案进行跨学科研究,探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对外翻译、传播和接受。文学作品是文化的载体,负载着民族文化各个方面的内容,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当代优秀作家及其优秀作品的海外译介研究具有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毕飞宇是中国当代青年作家的杰出代表,在国际上享有声誉;是中国当代作家在海外译介中少数比较成功的典范之一。因此,毕飞宇小说及其译介研究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意义。本论文以葛浩文和林丽君合作翻译的毕飞宇三部小说《青衣》、《玉米》和《推拿》为蓝本,紧紧围绕毕飞宇三部小说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传播和接受”这一主体,从“毕飞宇小说概述”、“毕飞宇小说中英文本对比研究”、“译者行为研究”、“传播研究”、“读者接受研究”以及“当代文学’走出去’的反思与展望”六个方面展开。通过探究毕飞宇小说及其译本在英语世界的旅行,为中国文学作品的创作、翻译、推介和“走出去”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路径。本论文首先从宏观上对毕飞宇小说的特点进行了概述。毕飞宇小说语言的辨识度极高,有着鲜明的“毕飞宇腔调”;毕飞宇小说主题集普适性与民族性于一体,在中国特色文化和特殊历史背景下聚焦老弱、病残和女性等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和情感困境,书写他们的生活与情感、尊严与担当、奋斗与拼搏。毕飞宇充满人文情怀的文学创作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语言层面、篇章层面、叙事层面、副文本层面对《青衣》、《玉米》和《推拿》三部单行本小说的中英文本做了细致详尽的文本对比和比较研究,考察了译者葛浩文和林丽君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发现译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忠实于原文,有益于英语世界读者了解更多的汉语表达和中华民族文化,有益于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在篇章层面,译者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根据逻辑关系和意义关系把长段落分成短段落,小说人物对话单独成段,迎合了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与思维逻辑,是更高层次上的忠实,有益于中国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通过对三部小说中英文本的历时比较研究,本文发现时间上越是靠近当下的小说翻译,直译的比重越大,解释性的副文本越少。伴随着莫言获得诺奖、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一带一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海外读者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日益增多。本论文也指出了三部小说英文译本中存在着的不忠实翻译,即欠额翻译和误译;认为国家应该投入人力、财力和物力培养本土翻译实践人才和翻译研究人才,构建本土翻译家与国外汉学家合作的翻译模式与翻译平台是大量减少甚至杜绝欠额翻译和误译现象的有效途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市场的有效传播离不开人的因素。译者行为研究、传播研究和接受研究是译介研究中的重要部分,是围绕“人”的研究。从翻译之初的作品选择和翻译模式选择,到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的选择,再到翻译过程中具体的语言、结构等细节的处理,都是由译者决定。译者在中国文学作品海外译介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国文学作品成功译介的第一步。在对外传播环节,文学代理人、出版商和销售商发挥着主导作用。接受研究聚焦于读者和读者评论,是对文学作品译介效果的最终评判。通过对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网站亚马逊美国网站和最大的读书社区网站好读网(goodreads)上所有读者评论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现不少读者对中国文学和文化有兴趣,有的读者关注小说的普适价值和文学价值;有的读者关注小说中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通过对读者评论内容与侧重点的分析,本文发现英语世界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兴趣开始增强。毕飞宇小说在英语世界比较成功的译介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走出去”提供了一个路径和参考。但是,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学作品和中国文化的接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步加深的过程,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接受规律。作者、译者、学者和文学文化研究者,需要努力提高作品质量、增强作品的代表性、提升传播质量和传播效果,把最真实、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影响力的当代文学作品译介出去。
张鑫[5](2017)在《改写理论视角下《我是猫》中译本的翻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勒菲弗尔认为翻译是一种改写,而改写正是一种操控。他将翻译分为意识形态、诗学、论域、语言这四个层次,并从这四个层次出发将研究的焦点放在验证操控翻译的主要因素上。本论文从这四个层次出发来分析《我是猫》的三个中译本——尤炳圻和胡雪本(1958年)、刘振瀛本(1994年)和曹曼本(2015年)。通过三个中译本的比较分析得出,在意识形态层次,译者的翻译策略受文学系统内的专业人士(批评家、评论家、翻译家自己)及文学系统外的赞助者(出版社、政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名词的加注和省略上。在诗学层次,三位译者对《我是猫》这部作品的认识均不同;受文学系统内的专业人士影响,三个译本对作品中诗歌的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其中刘译本并未遵循主流诗学的支配,而是根据自己的见解来译。在论域层次,受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影响,整体而言尤译倾向于归化的翻译策略,刘译和曹译倾向于异化的翻译策略。此外,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中,有些既不属于归化也不属于异化,译者会根据个人的理解和文学修养做出诠释。在语言层次,受意识形态和诗学影响,尤译对作品中的一些表达笑点的内容略去未译,刘译对一些表达言外之意的内容没有作出充分解释,而曹译整体上均作出了诠释。
蒋竺浩[6](2017)在《操纵论视角下《追风筝的人》李继宏译本中的有意误译研究》文中指出传统翻译观认为翻译要忠实于原文,违背此原则的翻译常常被贴上“错误翻译”(即误译)的标签。误译成为翻译之大忌。然而,因为语言、文化、意识形态、译者素养等因素的影响,误译又是不可避免的。一国语言和另一国语言必然是有差别的,而且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他最终表述出来的译文也会有差异。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译文与原文相比,总会有走形变样的地方,在意思或者语气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本文认为,除去因译者个人素养、疏忽大意、对原文理解错误造成的那部分误译之外,因为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造成的有意误译有其合理性。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越来越重视非文本因素对翻译的影响。鉴于此,本文试从操纵论的视角出发,来分析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现象。小说《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写的第一部小说,于2003年出版。此书一经出版,即广受好评,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目前国内对《追风筝的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研究和对其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或单个译本的翻译研究。然而,笔者在将其中译本与原文对照阅读过程中,发现存在许多误译之处。这其中既有译者理解错误、疏忽大意造成的误译,也有因为意识形态等原因而改写所造成的“误译”。本文认为前一种误译是译者通过努力可以尽力做到避免的,而后一种误译现象常常是译者在诸多因素影响下的有意为之,因而更有研究价值。本文将从操纵理论的视角来分析《追风筝的人》汉译本中的有意误译,肯定其合理性,从而为译者们的翻译实践提供指导和建议。
王镇[7](2017)在《译介和变形:《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游记》作为为数不多的在英美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广为知晓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它在英美的译介和变形取决于受众这一接受共同体,其在英美的接受体现了 “接受型”译介和改造成功融入目的语国文学和文化的特点,因为它历经各种译介和变形后已扎根英美文化土壤,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质又能吸纳英美本土文化而衍生艺术变体的文化符号。《西游记》英译最早始于1895年,在这百余年的时间,仅英译本就有60多个版本,20世纪下半叶以来,根据《西游记》译介改编并创作的文本和非文本作品更是琳琅满目。可以说,当《西游记》最初以译介形式进入英美世界时,它实际上已经变成经汉学家们变形后的作品,即他们在英语语境下所接受后的多样化产物,并在英美文学体系中具有广泛接受面和生成影响力。本论文首先依据接受美学的观点论证《西游记》“接受型”译介的广泛接受面和母体性存在,阐明“接受型”译介的特征及其在英美社会的接受价值和文化影响。其次,论文探讨了《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状况,包括其文本、非文本形式的变形以及受众接受视野,揭示《西游记》在英美接受的特点和发生机制。论文指出,《西游记》在英美世界的主要流传方式包括文本形式(如译本及其文学改写本)和非文本形式(如影视剧、舞台剧、动漫、音乐、网游等),它们中每个作品的产生都意味着一次微观和宏观层面上的变形,这种服务于接受能力的变形最早产生于翻译领域,接着扩散到所有文本和非文本生产,彻底改变了《西游记》在英美的属性和走向。在英美语境下,不同的接受能力造就了各异的译介和变形形式,塑造了各色受众,包括普通受众和专业受众,他们各自的接受能力总体上呈相辅相成之势并反作用于《西游记》的译介和变形,推进其在英美的流传与嬗变。论文通过分析进一步指出,从接受角度研究《西游记》在英美的译介和变形就意味着其文本和非文本形式具有英美文化属性和影响,是映照英美受众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有利于人们认知不同时代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变迁等,理性审视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差异。本论文最后从最新中文版《西游记》的英译—接受价值和受众接受的特征—作用两方面,对《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型”发展空间进行阐发,提出“接受型”的“缘合”翻译准则,指出从译介源头上夯实《西游记》发展空间的基础,并结合受众接受的“文化意义通约”、“遍在性”、“生成性”、“过滤性”和“中西合流”等特点构建《西游记》在异域更广阔的接受空间,通过推演和拓宽《西游记》在英美的发展空间,让更多的中国文化符号和文化精神在英美本土化。
胡叶[8](2015)在《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研究 ——基于术语库的系统考察》文中认为纵观中国术语翻译实践史,从古代佛经翻译到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从清末民初西学翻译再到现当代术语翻译实践全面展开,术语翻译活动如涓涓细流从未停止,为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也对汉语词汇生成与历时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术语的跨语应用与传播已成为常态,术语翻译进入大众化实践阶段。伴随着大量术语翻译实践的展开,相关问题也随之出现,尤其是术语翻译的不规范、术语污染等问题引人深思。面对术语跨语传播的现实需求与实际问题,学界同仁积极探讨术语翻译策略与方法以及术语翻译标准等重要问题。然而,一直以来,相关研究多偏重于术语翻译个案分析,对术语翻译的系统复杂性认识不足,在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术语学本体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基于术语库的系统研究方法未充分借鉴,缺乏对术语翻译整体系统性特征的考察与分析等),导致相关研究结论往往不具有普适性意义,难以对术语翻译整体质量提升给予有效帮助。鉴于上述研究现状,如何从新的理论视角、借助新的研究手段对术语翻译展开新的探索很有必要。然而,术语翻译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研究课题,仅从涉及的学科领域而言,既包含自然科学的各专业领域,也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专业领域。其中,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业术语因其文化负载丰富而更具研究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研究空间也更为广阔。本研究选择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语言学学科术语为切入点,主要出于以下考虑:其一,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研究数据统计,在人文社会科学术语翻译研究领域中,语言学术语的翻译问题探讨得较多,且语言学术语翻译标准的确立已形成“论战”之势;其二,《语言学名词》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术语定名的第一个学科成果,其中的汉语语言学术语及其英译对应词可以作为汉英语言学术语数据库建设中的规范性数据资源。此外,这部分语料可以作为重新审视语言学术语翻译标准问题的系统研究数据。本研究基于自建的描写性汉英语言学术语数据库,立足术语学的本体理论,针对术语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展开了新的跨学科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究了三大重要的实践问题:(1)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2)影响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复杂系统因素有哪些?(3)如何厘定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评价标准?在理论分析框架的建构上,本研究综合运用哲学研究、术语学研究和翻译学研究相关成果,尝试从四个维度对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实践问题展开系统性研究。在本体论维度上,语言学术语英译研究需要依据类型术语学相关知识,以揭示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构成类型及其特征。在认识论维度上,语言学术语英译研究需要借鉴系统复杂性理论,着重从系统结构、系统环境以及系统功能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复杂性因素,从而深化对汉语语言学术语翻译复杂性的系统认识。在价值论维度上,语言学术语英译研究需要从系统层面来综合考量汉语语言学术语翻译研究的知识价值和文化价值。知识价值主要表现为汉、英两种语言学知识体系之间的交流融通,而文化价值则是在汉英语言学术语跨语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交互影响。在方法论维度上,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研究需要从系统层面来深化对于语言学术语翻译本质的认识,即借鉴对比术语学相关知识展开汉英语言学术语词汇系统的跨语对比、汉英语言学术语知识系统的跨语对比以及汉英语言学术语交际语境的跨语对比。本研究的具体思考与初步发现如下:(1)在汉语语言学术语的英译现状描述方面,本研究首先借助类型术语学理论的分析框架,以汉英语言学术语数据库的语料为分析对象,从语言形式、语义内涵、历史构成及功能特点四个方面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汉语语言学术语,并探讨了其相关特征。然后,在汉语语言学术语的英译上,本研究发现,不同于外来术语翻译成汉语术语时普遍采用“民族化”策略(即“归化”为主),中国传统语言学术语在寻找英译对应词时难度更大,需要兼顾语言形式、语义内涵和知识传播等三个方面的要素,不可一味地偏向“国际化”或者“民族化”。在具体翻译方法层面,本研究归纳出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音译法、释译法、意译法、直译法和音意结合法等五种方法。通过系统梳理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语料,本研究也厘清了目前汉语语言学术语翻译存在的三大系统性问题:其一是有些术语译名过于冗长,影响整个术语翻译系统的语言经济性;其二是术语一词多译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整个术语翻译系统的概念关联性;其三是一部分术语译名缺乏理据,尤其是中国本土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理据性较差,这影响到整个术语翻译系统的文化生态均衡性。(2)在分析影响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复杂系统因素方面,基于术语数据库的真实语料,本研究发现,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复杂性主要与汉语语言学术语的系统结构、系统环境以及系统功能相关。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结构复杂性主要源于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组分之多样性、系统知识结构之差异性以及概念系统之层级性;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环境复杂性主要源于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环境之开放性、动态性以及能动性;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功能复杂性主要源于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功能之间的互动性与相互适应性。因此,本研究认为,术语翻译的系统复杂性主要受到源语术语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影响,同时也受到术语跨语应用的语言文化复杂性制约。(3)基于以上汉语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系统研究,本文作者最后探讨了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评价标准问题。本研究认为,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评价,除现有的个体评价标准外,还需要引入系统评价标准。这种系统评价标准,其实质是一种复合标准,它由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概念系统关联律、语言系统经济律以及文化系统生态律构成。具体而言,汉英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结果应符合术语概念系统的逻辑关联要求,符合术语语言系统的经济律要求,同时也要符合术语文化系统的生态平衡要求。如果能同时满足这三方面的复合要求,则术语翻译的系统质量较为理想,而且这对术语翻译的个体质量也会有积极影响。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系统复合标准”的确立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对语言学术语翻译系统本质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用来系统评估术语翻译的整体质量。该系统评价标准与以往个体评价标准互为补充,各有侧重。本论文对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展开的系统研究具有理论、实践和方法论三个方面的启示意义。就理论价值而言,本研究对语言学术语翻译复杂性的分析以及复合标准的提出,对推进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系统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丰富术语翻译理论建构的内涵。此外,本研究结合汉语语言学术语实际特征对术语学本体理论的修正与补充,也有助于深化类型术语学的理论研究。就实践价值而言,系统复合标准的提出对于指导今后语言学术语翻译实践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也为系统评判学科术语翻译的优劣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评价标准。在方法论层面,本研究基于术语数据库的实证分析与描述研究可以为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领域学科术语的翻译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张丽萍[9](2011)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有意误译》文中提出长期以来,误译都是被彻底否定的。传统翻译观念认为,翻译应该尽可能的遵循忠实和对等原则,翻译应该亦步亦趋地再现原文的精神。但是在翻译实践中,翻译家都在或多或少地进行着有意误译。本文基于后殖民主义理论,探讨了有意误译。由于权力差异的存在,前殖民地国家尝试利用有意误译,即大幅度改变原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学形象,文学语境等手段进行对原文有意的扭曲,以达到反抗前殖民者的文化遗存,改变本土边缘地位,重塑文化身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的目的。通过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中有意误译的结合研究,我们发现有意误译在后殖民主义翻译中不仅是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和策略,而且它还有着重大的意义:读者趋向,对现实产生预期作用,使原文获得新生,经济利益趋向以及对文化交流产生的深远影响。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有意的误译也必须是尊重客观知识,以客观事实为前提的,这是其与乱译存在的本质区别。
袁琼[10](2011)在《从语境角度分析《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文版本的误译》文中认为由于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误译现象在所难免。如今,误译的问题已经在翻译研究领域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对于误译的研究,多属于翻译实践层面。然而,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翻译理论的“文化转向”,学者们对误译的关注视野也拓宽了,出现了新的研究话题,比如:误译与语境、认知心理因素、理解、逻辑思维、文化等的关系;误译与译者主体性的关系以及误译对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等等。从第一版起,十年来《哈利·波特》被译成了六十五种文字,畅销于两百多个国家。《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英文版出版于1999年9月。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人文社于2000年10月推出了简体中文译本(郑须弥译)。出版社为了兼顾经济利益不得不缩短翻译时间抢占市场,却导致译文质量不高,引来了一些学者和读者对该书中文版译文的质疑与批评。由于“哈利·波特”系列其他几册的译文多出自马爱农和马爱新之手,考虑到全系列文字风格统一,以及郑须弥译本受到的诸多批评,人文社决定改用马氏姐妹的译文并于2009年出版了修订版。本文以语境理论作为切入点,以马氏姐妹的译文作为对照,将郑须弥译本中一部分误译依照三种语境类型,即语言或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旨在探讨在文学翻译中,如何将可以避免的误译降低到最低程度,以提高文学翻译的质量。
二、从误译看文化与翻译的互动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误译看文化与翻译的互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文化关系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史、翻译史着述涉及翻译与文化关系的阐释 |
二、翻译家个体研究中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分析 |
(一)严复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研究。 |
(二)林纾及其翻译小说的研究。 |
(三)梁启超翻译思想和实践研究。 |
(四)苏曼殊、周桂笙、马君武、徐念慈等翻译家的文学翻译活动研究。 |
三、翻译文本与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关系交叉阐释 |
四、援用西方译论阐释晚清西学翻译成为新动向 |
五、结 语 |
(2)操纵论视角下的有意误译研究 ——以《月亮与六便士》李继宏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
1.3 Research Methods |
1.4 Thesis Structure |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
2.1 Studies on Mistranslation |
2.1.1 Studies Abroad |
2.1.2 Studies at Home |
2.2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Moon and Sixpence at Home |
2.3 Comments |
Chapter3 Mistranslation |
3.1 Definition of Mistranslation |
3.2 Classification of Mistranslation |
3.3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
Chapter4 Theoretical Framework |
4.1 Introduction to Manipulation Theory |
4.2 Three Main Factors of Manipulation Theory |
4.2.1 Ideology |
4.2.2 Poetics |
4.2.3 Patronage |
Chapter5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i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oon and Sixpence |
5.1 Introduction to The Moon and Sixpence and Li Jihong’s Chinese Version |
5.1.1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and The Moon and Sixpence |
5.1.2 Li Jihong and his Chinese Version |
5.2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under Manipulation Theory |
5.2.1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Motivated by Ideology |
5.2.1.1 Social Culture |
5.2.1.2 Political Ideology |
5.2.2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Motivated by Poetics |
5.2.2.1 Metaphoric Expression of Abstract Words |
5.2.2.2 Four-character Idioms |
5.2.2.3 Aesthetic Effects |
5.2.3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Motivated by Patronage |
5.2.4 Summary |
Chapter6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 |
(3)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选题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难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拟突破的难点 |
1.3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 |
1.3.1 接受反应文论概述 |
1.3.2 “旅行中的理论” |
2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与文化定位 |
2.1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 |
2.1.1 译介的动态过程 |
2.1.2 译者的评论 |
2.2 布鲁姆在中国的文化地位 |
2.2.1 布鲁姆在中国的影响 |
2.2.2 经典地位的确立 |
2.3 布鲁姆在中国的多重身份阐释 |
2.3.1 主流:耶鲁学派的一员大将 |
2.3.2 自我定义:美国式犹太知识分子 |
2.3.3 其他多元身份的界定与争论 |
2.3.4 “影响的焦虑”症患者——修正主义文学批评 |
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的接受困境 |
3.1 布鲁姆的文学观念 |
3.1.1 大文学观——宗教、理论与文学同质 |
3.1.2 犹太宗教观对文学的渗透——卡巴拉主义和诺斯替精神 |
3.2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遭遇困境 |
3.2.1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受阻” |
3.2.2 少数学者对布鲁姆大文学观的关注与认同 |
3.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遇冷”的原因解析 |
4 布鲁姆误读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反思 |
4.1 布鲁姆的误读理论 |
4.1.1 影响—误读理论的主旨 |
4.1.2 创造性误读:六个修正比 |
4.1.3 布鲁姆对误读理论的修正 |
4.2 误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4.2.1 中国学界对误读理论的认同及“误读” |
4.2.2 误读理论在中国发生的变异 |
4.3 中国接受误读理论的文化语境 |
4.3.1 理论相通导致的视域融合 |
4.3.2 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相契合 |
5 布鲁姆经典观与中国当代文论的交汇 |
5.1 布鲁姆的经典观 |
5.1.1 审美立场:对审美性文学的坚守和扞卫 |
5.1.2 精英主义立场——关于“强者”的理论 |
5.1.3 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 |
5.2 布鲁姆经典观在中国的境遇 |
5.2.1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顺向阐释 |
5.2.2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逆向思考 |
5.2.3 布鲁姆经典观影响之下中国文论的扩充 |
5.2.4 布鲁姆经典观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延伸性影响 |
5.3 中国接受经典观的文化动因 |
5.3.1 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承袭性与相通性 |
5.3.2 理论趋同 |
6 中国当代文论在布鲁姆理论接受中的在场与错位 |
6.1 本土意识的在场 |
6.1.1 中国文论界的期待视野:建设中国文论 |
6.1.2 本土意识贯穿接受的全过程 |
6.2 接受中的错位及现实策略 |
6.2.1 接受中的错位 |
6.2.2 应对的现实策略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毕飞宇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毕飞宇小说概述 |
第一节 毕飞宇小说特点 |
一、主题特点:普适性与民族性并重 |
二、叙述特色 |
三、语言特色 |
第二节 毕飞宇小说译介现状和成就 |
一、译介现状 |
二、译介成就 |
第二章 毕飞宇小说中英文本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书名翻译 |
一、《青衣》 |
二、《玉米》 |
三、《推拿》 |
第二节 文本翻译 |
一、专业术语 |
二、文化负载词 |
三、增益与省略、欠额翻译、误译 |
第三节 篇章翻译 |
一、对话篇章 |
二、段落篇章 |
第四节 叙述人称和人物心理的翻译 |
一、《玉米》中的叙述人称和人物心理 |
二、《推拿》中的叙述人称和人物心理 |
第五节 形式上的翻译 |
一、大写字母 |
二、斜体 |
三、副文本 |
第三章 译者行为研究 |
第一节 译者对文学作品的选择 |
第二节 译者翻译模式研究 |
第三节 译者翻译过程探究 |
第四章 英文译本的传播研究 |
第一节 传播路径 |
一、专业文学代理人 |
二、权威出版机构 |
三、积极的市场营销 |
第二节 传播媒介 |
一、纸质媒介 |
二、多媒体媒介 |
第五章 英文译本读者接受研究 |
第一节 潜势的文本 |
一、文本语言 |
二、文本主题 |
三、文本陌生化 |
第二节 阅读中的文本 |
一、亚马逊网读者与文本的交流 |
二、好读网读者与文本的交流 |
第三节 馆藏文本 |
一、《青衣》 |
二、《玉米》 |
三、《推拿》 |
第六章 当代文学“走出去”的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译介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译介现状 |
二、存在问题 |
第二节 解决思路 |
一、国家作为 |
二、作家作为 |
三、译介者作为 |
第三节 前景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青衣》英文译本The Moon Opera图书馆馆藏一览表 |
附录二: 《玉米》英文译本Three Sisters图书馆馆藏一览表 |
附录三: 《推拿》英文译本Massage图书馆馆藏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改写理论视角下《我是猫》中译本的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理论依据 |
1.4 先行研究综述 |
1.5 问题提起 |
第2章 意识形态层次 |
2.1 意识形态的差异 |
2.2 政治相关词 |
第3章 诗学层次 |
3.1 主题认识的差异 |
3.2 诗歌 |
第4章 论域层次 |
4.1 事物概念 |
4.2 习语 |
第5章 语言层次 |
5.1 文字游戏 |
5.2 修辞 |
第6章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谢辞 |
(6)操纵论视角下《追风筝的人》李继宏译本中的有意误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
1.1 Studies on The Kite Runner and its Chinese Versions |
1.2 Studies on Mistransl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
1.3 Studies on the Manipulation Theory |
Chapter Two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Mistranslation |
2.1 Definition of Mistranslation |
2.2 Classification of Mis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Introduction to Manipulation Theory |
3.2 Three Main Factors of the Manipulation Theory |
3.2.1 Ideology |
3.2.2 Poetics |
3.2.3 Patronage |
Chapter Four A Case Study of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s in the Chinese Version ofThe Kite Runner |
4.1 Introduction to The Kite Runner and Li Jihong?s Chinese Version |
4.1.1 Khaled Hosseini and The Kite Runner |
4.1.2 The Translator Li Jihong and his Chinese Version of The Kite Runner |
4.2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s in the Chinese Version |
4.2.1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s Induced by Ideology |
4.2.2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s Induced by Poetics |
4.2.3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s Induced by Patronage |
4.2.4 Summary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7)译介和变形:《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
四、论文框架和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价值和文化影响 |
第一节 《西游记》在英美的发生缘起——“接受型”译介 |
第二节 《西游记》“接受型”译介的特征和影响 |
一、《西游记》的广泛接受面 |
二、《西游记》的母体性存在 |
第二章 《西游记》在英美的文本接受 |
第一节 《西游记》的文本译介 |
一、《西游记》的片段选译 |
二、《西游记》的章节择译 |
三、《西游记》的原本全译 |
第二节 《西游记》的文本接受 |
一、英美普通读者的接受 |
二、英美专业读者的接受 |
第三章 《西游记》在英美的非文本接受 |
第一节 《西游记》的视听变形与接受 |
一、英美影视中的《西游记》 |
二、英美动漫中的《西游记》 |
三、英美舞台上的《西游记》 |
四、视听《西游记》接受的本土化和原创性 |
第二节 《西游记》的网络变形与接受 |
一、英美网络中的《西游记》 |
二、网络《西游记》接受的开放性与互动性 |
第四章 《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型”发展空间 |
第一节 《西游记》接受中的消极误读和误译 |
一、译者的消极误读 |
二、《西游记》消极文化误读的原因 |
三、译者的误译 |
四、《西游记》文化误译的原因 |
第二节 《西游记》最新中文版本的英译价值和接受意义 |
一、《西游记》中文版本对英译的接受影响 |
二、《西游记》最新中文版之前版本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
三、《西游记》最新中文本的英译价值 |
四、《西游记》最新中文本在英译中的接受意义 |
第三节 《西游记》接受语境下的“缘合”英译 |
一、“缘合”准则的多重契合性 |
二、“缘合”准则的历史承继性 |
三、“缘合”准则的理论包容性 |
四、“缘合”准则的可操作性 |
第四节 接受特征对《西游记》发展空间的建设性作用 |
一、接受“遍在性”的积累作用 |
二、接受“文化通约意义”的调和作用 |
三、接受“生成性”的循环作用 |
四、接受“过滤性”的选择作用 |
五、接受“中西合流”的催化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研究 ——基于术语库的系统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核心术语界定 |
2.1.1 术语 |
2.1.2 语言学术语 |
2.1.3 术语翻译 |
2.1.4 术语数据库 |
2.2 术语翻译研究述评 |
2.2.1 国外术语翻译研究 |
2.2.2 国内术语翻译研究 |
2.3 英汉语言学术语翻译研究述评 |
2.3.1 英语语言学术语的汉译 |
2.3.2 汉语语言学术语的英译 |
2.4 基于术语数据库的相关研究述评 |
2.4.1 术语数据库的实践探索 |
2.4.2 基于术语数据库的理论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探讨 |
3.1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系统研究的本体论基础 |
3.1.1 术语系统的类型学思考 |
3.1.2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系统研究的类型学理据 |
3.2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系统研究的认识论基础 |
3.2.1 系统复杂性理论概述 |
3.2.2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复杂性特征 |
3.3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系统研究的价值论基础 |
3.3.1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系统研究的知识价值 |
3.3.2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系统研究的文化价值 |
3.4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系统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
3.4.1 对比术语学概述 |
3.4.2 汉英语言学术语词汇系统的跨语对比 |
3.4.3 汉英语言学术语知识系统的跨语对比 |
3.4.4 汉英语言学术语交际语境的跨语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数据搜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获取 |
4.2.3 数据存储 |
4.3 数据分析 |
4.3.1 术语翻译语料分析——以《语言学名词》为例 |
4.3.2 基于汉英语言学术语数据库的术语翻译语料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语语言学术语的系统特征及其英译现状 |
5.1 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的构成类型与特征 |
5.1.1 汉语语言学术语的语言形式分类 |
5.1.2 汉语语言学术语的语义内涵分类 |
5.1.3 汉语语言学术语的历史构成分类 |
5.1.4 汉语语言学术语的功能特点分类 |
5.2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类型特征 |
5.3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策略与方法 |
5.3.1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策略的系统考察 |
5.3.2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方法的系统分析 |
5.4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性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复杂系统因素 |
6.1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结构复杂性 |
6.1.1 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组分之多样性 |
6.1.2 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知识结构之差异性 |
6.1.3 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组分与概念之层级性 |
6.2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环境复杂性 |
6.2.1 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环境之开放性 |
6.2.2 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环境之动态性 |
6.2.3 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环境之能动性 |
6.3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功能复杂性 |
6.3.1 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功能之互动性 |
6.3.2 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功能之适应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复合标准 |
7.1 语言学术语翻译系统评价标准的思考 |
7.2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概念系统关联律 |
7.3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语言系统经济律 |
7.4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文化系统生态律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8.1.1 汉语语言学术语的系统特征及其英译现状 |
8.1.2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复杂系统因素 |
8.1.3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评价标准 |
8.2 本研究的主要启示 |
8.2.1 本研究的理论启示 |
8.2.2 本研究的实践价值 |
8.2.3 本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
8.3 本研究的不足 |
8.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有意误译(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research |
1.2 Methods of research |
1.3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
1.4 Organization of research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General review about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
2.1.1 Study of mistranslation |
2.1.2 Study of unconscious mistranslation |
2.1.3 Study of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
2.1.3.1 Definition of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
2.1.3.2 Origins of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
2.1.3.1 Three theories for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
2.2 General review about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abroad and home |
Chapter 3 Postcolonial Theory and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
3.1 Postcolonial theory |
3.1.1 Definition of post colonialism |
3.1.2 Development of post colonialism |
3.1.3 Representatives and key concepts of post colonialism |
3.1.3.1 Edward Said and his theory |
3.1.3.2 Gayatri Spivak and her theory |
3.1.3.3 Homi Bhabha and his theory |
3.2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
3.2.1 Common concern: power differentials |
3.2.2 Mission of former colonized peoples |
3.3 Proper translation methods in post colonialism |
3.3.1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
3.3.1.1 Faithfulness |
3.3.1.2 Equivalence |
3.3.2 Proper methods in post colonialism-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
Chapter 4 A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on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
4.1 Cases of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in post colonialism |
4.1.1 Out of political consideration |
4.1.2 Out of ethical consideration |
4.1.3 Out of religious consideration |
4.1.4 Out of aesthetical consideration |
4.2 Degree of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in post colonialism |
4.3 Significance of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in post colonialism |
4.3.1 More consideration for readers |
4.3.2 Better improvement of practice |
4.3.3 Wide popularity of “afterlife” |
4.3.4 Good harvest of economy |
4.3.5 Sound understanding in cultures |
Chapter 5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10)从语境角度分析《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文版本的误译(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Int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mistranslati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Harry Potter series and its translation |
3. Theoretical Basis |
3.1 Researches on context abroad |
3.2 Researches on context at home |
3.3 Definitions of context |
3.4 Classifications of context |
3.5 Context and translation |
3.5.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xt and translation |
3.5.2 Functions of context in translation |
4.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Azkaban and its Translation |
4.1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
4.1.1 The author J.K. Rowling |
4.1.2 The general plot |
4.1.3 The main characters |
4.1.4 Linguistic features |
4.2 The translation of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Azkaban |
5. A Study of Mistransla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Harry Potter and Prisoner of Azkaban |
5.1 Mistransla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
5.1.1 Mistranslations in terms of linguistic context |
5.1.2 Mistranslations in terms of situational context |
5.1.3 Mistranslations in terms of cultural context |
5.2 Reflection on the mistranslati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
5.2.1 Reflection on mis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xt |
5.2.2 Reflection on translation of bestsellers |
6. Conclusions |
Bibliography |
四、从误译看文化与翻译的互动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文化关系研究述评[J]. 管新福. 阴山学刊, 2021(03)
- [2]操纵论视角下的有意误译研究 ——以《月亮与六便士》李继宏译本为例[D]. 余赣.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3]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范小娟. 浙江大学, 2019(07)
- [4]毕飞宇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D]. 彭秀银. 扬州大学, 2019(02)
- [5]改写理论视角下《我是猫》中译本的翻译策略研究[D]. 张鑫.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7(02)
- [6]操纵论视角下《追风筝的人》李继宏译本中的有意误译研究[D]. 蒋竺浩.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3)
- [7]译介和变形:《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研究[D]. 王镇.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8]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研究 ——基于术语库的系统考察[D]. 胡叶. 南京大学, 2015(01)
- [9]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有意误译[D]. 张丽萍. 湖南工业大学, 2011(06)
- [10]从语境角度分析《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文版本的误译[D]. 袁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