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宁酸水解制取没食子酸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培旭,刘春利,王思渊,杨秋明,张永辉,肖安风[1](2020)在《塔拉单宁酶解生产没食子酸的工艺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没食子酸在食品、化工和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相比传统化学法生产,酶法生产具有环境友好、副产物少的优点。本文利用前期开发的热稳定单宁酶Tan1,开发并优化塔拉单宁同步浸提-酶解工艺,实现没食子酸的高效酶法生产。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初步浸提-酶解条件为塔拉粉料液比1:30、反应温度60℃、加酶量4 mL和反应p H=5。在此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考察不同因素对浸提-酶解反应条件的影响,研究发现温度、p H和料液比是影响提取过程的主要因素。进而,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方案为塔拉粉料液比1:40,反应温度65℃,p H=4,在此条件下没食子酸得率达到65.98%。此外还研究了在最佳浸提-酶解条件下的连续多次投料反应,结果表明在六次连续投料过程中,塔拉单宁均能被高效水解为没食子酸。此研究为塔拉单宁酶解生产没食子酸的工业化奠定基础。
邵嫄[2](2020)在《黑曲霉单宁酶的异源表达及其在绿茶同步浸提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单宁酶具有多功能性,既可催化水解型单宁中酯键和缩酚酸键的裂解,亦可用于非水相体系合成没食子酸酯类,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特别是食品与制药领域。为挖掘新型单宁酶基因,并开发单宁酶的新型应用,本论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研究:(1)黑曲霉单宁酶异源表达采用PCR扩增技术从黑曲霉中克隆得到两个单宁酶基因(An-Tan1和An-Tan2),基因长度分别为1713 bp和1752 bp,各编码570和58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n-Tan1和An-Tan2都为亲水性蛋白,理论分子量分别为62.96 kDa和63.74 kDa。并成功构建了它们的重组酵母菌株(GS115-An-Tan1和GS115-An-Tan2),摇瓶条件下诱导菌株产酶,培养168 h酶活达最大值分别为0.093 U/mL和0.094 U/mL。进一步于5 L罐上发酵产酶,GS115-An-Tan1和GS115-An-Tan2最大酶活可达4.97 U/mL和7.07 U/mL,相比于摇瓶发酵提高了约53倍和75倍。(2)重组单宁酶酶学性质研究对获得的两个重组单宁酶An-Tan1和An-Tan2的酶学性质进行表征。研究发现An-Tan1和An-Tan2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oC和35oC,其中An-Tan1在50oC和60oC下的半衰期分别为97.1 h和2.8 h,表现出较好的耐热性;而An-Tan2在4oC放置120 min后酶活无损失,并且其在4oC和10oC下反应的相对酶活分别为49%和60%,表明An-Tan2为适冷型酶。An-Tan1和An-Tan2的最适pH都为5.0,并且它们在pH 2.0-7.0范围内处理24 h后保留酶活力60%以上,对酸性环境都有良好的耐受性,具有工业应用价值。极性溶剂对An-Tan1和An-Tan2的酶活具有抑制作用,20%甲醛和四氢呋喃使其完全丧失活力。相对于An-Tan1,An-Tan2对高浓度的SDS和EDTA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底物谱结果显示,An-Tan1对儿茶素类物质具有较好降解活性,An-Tan2更偏向于降解单宁酸(TA)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An-Tan1和An-Tan2对TA的亲和性较强。(3)耐高温单宁酶同步浸提绿茶的新型应用采用耐高温单宁酶同步浸提(茶叶浸提与酶解同步进行)绿茶茶汤,单因素优化结果表明最优浸提条件为加酶量20 U、温度70oC和浸提时间40 min。其次与分步浸提(茶叶浸提与酶解分步进行)所得绿茶茶汤性质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的降解酯型儿茶素,但同步浸提法所得绿茶茶汤的茶多酚含量是分步浸提的1.57倍,并且具有更好的低温储藏稳定性。之后对不同处理后茶汤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同步浸提处理组具有更好的还原能力和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分步浸提处理组相比,其半清除剂量(EC50)分别下降了0.43 mg/mL、0.02 mg/mL和0.03 mg/mL,并且对猪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更强,半抑制剂量(IC50)下降了15.8 mg/mL。上述结果表明耐高温单宁酶同步浸提绿茶法在茶饮料加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张雪玲[3](2019)在《橡栎单宁制备没食子酸丙酯及乙醇发酵》文中指出橡栎含有丰富的淀粉、纤维素、油脂等成分,是优质的淀粉基原料。此外,橡栎单宁还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药理活性,但单宁易分解且成分复杂,因此探索了没食子酸丙酯制备方法,提高橡栎附加值。本研究首先建立了三级逆流提取橡栎单宁工艺,在最优条件下(料液比1:10(g/mL),60℃,3 h)得到橡仁、橡壳单宁最优提取效率分别为72.21%和75.72%。通过对比有机溶剂法和沉淀法单宁浓缩效率,选定沉淀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橡栎单宁与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比为2:5(v/v),调整体系pH>12.3,反应30 min,离心取单宁酸钙沉淀,磷酸溶解(pH<3),橡栎单宁浓缩效率可达到79.43%。经实验测定,离心所得浓缩废液主要含有11%乙醇,可回用于提取工艺替代纯水消耗,得到橡仁、橡壳单宁的提取效率分别为69.92%和74.73%,与原工艺效果相似。然后探索了橡栎单宁制备没食子酸丙酯工艺。没食子酸丙酯生物酶法的最优条件为:橡栋单宁与正丙醇料液比1:5(g/mL),单宁酶200 mg,50℃水浴搅拌反应24 h,没食子酸丙酯产率仅为47%左右。没食子酸丙酯化学制备方法分别从两步酸解酯化和一步酯交换出发。(1)两步法酯化:在碱水解条件下(单宁与NaOH质量比1:1,110℃,2 h)和酶解条件下(单宁酶200 mg,pH为5,40℃,4 h)制备没食子酸,转化率分别为38.58%和55.22%;在盐酸为催化剂条件下(100℃,10 h),没食子酸丙酯转化率仅为30.43%。(2)一步法酯交换:在橡栎单宁、正丙醇与磷酸催化剂料液比4:20:1(g:mL:g),100℃反应14h的最优条件下,没食子酸丙酯产率为79.12%。综上实验工艺流程,没食子酸丙酯转化率约为45%,即没食子酸丙酯产量为22.5 mg/g橡仁粉。最后完善了橡栎淀粉发酵产乙醇工艺。添加液化酶0.15 KNU/g、糖化酶1.5 AGU/g、单宁酶0.20 U/g,60℃酶解糖化1 h,32℃发酵72 h,乙醇发酵产率为87 g/L。基于Aspen Plus建立了年消耗橡栎10万吨的没食子酸丙酯制备与乙醇联产工艺模型。经核算,可生产没食子酸丙酯1813.7吨,发酵乙醇2.6万吨。根据严格的物料平衡和能耗分析计算得出此过程中耗水量约为20.8吨,废水量约为21.3吨,工艺每小时耗能约为 9.93 ×107kJ。
廖玉华[4](2018)在《两种五倍子废渣分解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文中提出五倍子(Galla chinensis)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工业价值,是不可取代的森林特产物。五倍子在我国分布广,其富含的五倍子单宁是水解生成没食子酸的原材料。我国同时是五倍子生产大国也是没食子酸生产大国,采用五倍子制取没食子酸产量巨大。但是水解五倍子单宁提取没食子酸主要是酸法和水浸法,而两种生产方式废渣量都很大。大量的五倍子废渣采用占地露天堆放或者直接填埋甚至随意排放,传统处理方式既污染环境也浪费资源。如果将废渣返回农地,是否会影响作物的生长或污染农田,有必要进行相关研究如生物测试。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两种五倍子废渣的还田处理,分析不同剂量五倍子废渣在土壤中分解和施肥对玉米(Zea mays)生长的影响,探讨废渣还田的可行性,旨在为五倍子废渣的生态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这不仅对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保证林特产品的扩大再生产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试验采用两种生产方式残留的五倍子废渣,即:①酸法水解五倍子废渣(以下简称“酸法废渣”),其添加量分别为 125g/pot(T1)、250g/pot(T2)、375 g/pot(T3)、500 g/pot(T4)、625 g/pot(T5)5个处理水平,以及对照(CK);②水浸法五倍子废渣添(以下简称“水浸法废渣”),其加量分别为100g/pot(A1)、200 g/pot(A2)、300g/pot(A3)、400 g/pot(A4)、600g/pot(A5)5个处理水平,以及对照(CK)。测定玉米生长指标、抗氧化酶系统、渗透调节系统、光合生理指标和土壤有效氮等肥力指标的响应。施肥缓解试验与上述试验同步进行,废渣添加量梯度一致,保持定期施肥。结果如下:(1)五倍子酸法废渣分解对玉米株高和生物量抑制强烈,在栽植60 d后在添加量375 g/pot以下表现一定恢复,但是剂量梯度效应始终存在;酸法废渣造成玉米严重减产,T4-T5处理几近绝收。施肥对玉米叶面积和地径恢复不显着;株高整体恢复至对照水平,施肥后T1-T4处理未造成显着减产。水浸法废渣处理75 d时的对株高、地径和生物量的抑制效应与废渣添加量无关;施肥恢复了 300 g/pot及以下处理株高、生物量至对照水平,对200 g添加量及以下地径恢复较好。(2)酸法废渣在45 d前,对POD和CAT活性抑制非常明显,60 d后这种抑制效应有所缓和,且CAT在75 d时无显着差异;废渣对SOD活性影响显着,但是和废渣添加量关系不明显。施肥后45 d起,缓解了废渣对POD活性的抑制作用,始终缓解了对SOD活性影响,提高了 CAT活性。水浸法废渣在初期30 d是对POD、CAT和SOD活性影响较大,45 d起对CAT和SOD活性影响较小,但仍然影响POD活性;施肥显着缓解了水浸法废渣对酶活性的影响。(3)整体上两种废渣初期(30 d)没有影响MDA含量,45 d后,酸法废渣造成了 MDA含量积累,而水浸法废渣对MDA含量影响不大。施肥后,两种废渣试验的MDA含量整体上恢复至对照水平。水浸法废渣仅45 d前在高剂量(A4、A5)处理造成了 H2O2积累,后期影响不大,施肥后恢复较好。(4)酸法废渣在初期(30 d)对SS和SP含量无显着影响,之后,二者含量整体上下降;施肥缓解了废渣对SS和SP含量的抑制作用。水浸法废渣处理SS和SP含量随废渣添加量变化趋势相反,施肥减小变化趋势,且60 d时,处理间差异不再显着。(5)30 d时酸法废渣显着抑制了 Chl a、Chl b和Car三种光合色素含量,60 d后抑制效应减小。施肥恢复了 T1-T3处理光合色素含量,且恢复各处理Chl a/b至对照水平。水浸法废渣仅在初期(30 d)对高剂量(A4、A5)处理三种光合色素含量产生影响,45 d后影响不大,且在后期75 d时促进了光合色素的合成;施肥从初期(30 d)便开始缓解废渣的影响,后期也促进色素含量的合成。(6)两种废渣均促进了 RuBP羧化效率,酸法废渣抑制了玉米内禀量子效率φ0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即降低了玉米潜在光合能力和光能利用能力,Pn max受到显着抑制;施肥降低了 LCP和Rd。水浸法废渣的整体上促进了φ0、AQY和Pnmax,施肥效果更好。(7)45 d时酸法废渣抑制了硝态氮积累而对铵态氮无影响,之后硝态氮含量恢复,而显着抑制铵态氮含量,对二者的影响时期不同;施肥在45 d时对硝态氮影响不明显,60 d及之后促进了硝态氮的积累。水浸法废渣显着促进了硝态氮积累,75 d时也促进了铵态氮含量累积。两种废渣整体上对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无显着影响,施肥提高了二者含量。综上,两种五倍子废渣在土壤中分解对玉米形态生长有显着抑制效应,影响了玉米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系统,且土壤有效氮积累动态也受到了影响,而有效磷和速效钾受到的影响较小。玉米受到影响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五倍子废渣含具有化感效应的酚酸(没食子酸)。酸法废渣剂量抑制效应较水浸法废渣强,作用时间更长,施肥后对酸法废渣的抑制效应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按本研究结果测算,将酸法生产后的五倍子废渣还田量控制在每亩(667 m2)在1000 kg以下,玉米产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如果每亩施33.18 kg氮素,则废渣还田量可增加到每亩4500 kg,对玉米的的产量也不会造成影响。施肥恢复了水浸法废渣A3处理以下玉米生物量,如果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每亩施入氮素33.18 kg,废渣还田量为2400 kg,玉米的生物产量也不会受到影响。
李发达[5](2017)在《磺酸树脂催化单宁酸水解及醇解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单宁酸水解产物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没食子酸酯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医药、化工等行业领域内。随着这些产业不断发展,对于路线合理以及性能优良的没食子酸及没食子酸酯的合成研究,无论是对环境保护,还是对产业发展本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对于传统制备方法,本课题合成和改良了磺酸树脂,开展了以磺酸树脂催化单宁酸水解及单宁酸酯交换的反应研究,一步反应得到没食子酸酯,研究成果如下:1、对磺酸树脂酸性中心及聚苯乙烯骨架结构改良。通过Amberlyst 15与Br2卤化反应制得溴代磺酸树脂A15-Br,卤素基团的引入大大提高了磺酸树脂热稳定性和酸活性。以溴代磺酸树脂为基体向苯环引入拉电子能力更强的硝基制得硝化溴代磺酸树脂A15-Br-NO2,进一步提高了磺酸树脂酸性;其次,合成了大孔低交联聚苯乙烯树脂ML-PS,ML-PS树脂具有优良的大孔结构及孔容,对ML-PS树脂磺化制得了性能优良的大孔低交联聚苯乙烯磺酸树脂ML-SPS。2、考察了不同催化剂Amberlyst 15、A15-Br、不同元素含量的A15-Br-NO2及ML-SPS磺酸树脂对单宁酸水解的催化效果。确定ML-SPS磺酸树脂催化效果最为显着。系统考察了反应时间、物料比、催化剂加入量对水解产率的影响,优化了ML-SPS磺酸树脂催化反应条件。在最佳条件下,ML-SPS磺酸树脂催化这一反应的没食子酸产率可达65.7%,并表现出较为优良的重复催化效果,但存在ML-SPS磺酸树脂用量大的不足。3、考察了不同催化剂Amberlyst 15、A15-Br、不同元素含量的A15-Br-NO2及ML-SPS磺酸树脂等对单宁酸酯交换的催化效果。确定ML-SPS磺酸树脂催化效果最为显着。系统考察了一系列反应条件对酯交换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催化剂用量1.35 g,酸醇比1:50,反应温度125℃,反应时间9 h)ML-SPS磺酸树脂可以快速、高效的催化单宁酸酯交换得到没食子酸辛酯(OG)和没食子酸十二酯(DG),产率可达83.2%(OG)和81.7%(DG)。由于反应体系中没有水的参与,磺酸基团不易水解脱落,ML-SPS磺酸树脂表现出极其优良的重复催化效果。不足的是对没食子酸低级酯的合成产率不理想。
荆才[6](2017)在《反萃取高纯单宁酸、降低没食子酸残留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单宁酸是一种以天然植物五倍子为原料,经过物理化学提取纯化工艺得到的产品。单宁酸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及特殊的生理和药理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冶金、选矿、皮革等行业,市场需求量较大。但是,现阶段五倍子单宁酸产品的纯度一般在90%95%之间,其没食子酸残留量一般在2%4%之间。因此,进行反萃取降低没食子酸残留提纯五倍子单宁酸的研究对开发高纯单宁酸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五倍子提取单宁酸工艺及提纯五倍子单宁酸和反萃取降低其没食子酸残留量进行了工艺优化性试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结合的联合提取法对五倍子进行单宁酸提取,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五倍子粉与乙酸乙酯固液比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经过响应面优化后的五倍子提取单宁酸的工艺为:提取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5 h,五倍子粉与乙酸乙酯固液比为1:5(g:mL)。在此条件下,可得到含量高达95%的五倍子单宁酸。2)根据单宁酸在有机溶剂和水相中的溶解度不同,研究了五倍子单宁酸与乙酸乙酯固液比、五倍子单宁酸与萃取液固液比、不同萃取剂等因素对提纯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得到了提纯五倍子单宁酸的制备方法,经过正交试验优化后的五倍子单宁酸提纯工艺为:单宁酸与乙酸乙酯固液比1:5(g:mL),单宁酸与萃取液固液比1:2.5(g:mL),选择pH 6.8的磷酸钠盐溶液作为反萃剂。在此条件下,可得到含量高达98.5%的五倍子单宁酸。3)采用反萃取法,研究了反萃取降低高纯五倍子单宁酸生产中没食子酸残留量的应用,通过对五倍子单宁酸与乙酸乙酯固液比、五倍子单宁酸与萃取液固液比、不同萃取剂等因素的试验,得出了最佳因素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反萃取降低高纯五倍子单宁酸中没食子酸残留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单宁酸与乙酸乙酯固液比1:5(g:m L),单宁酸与萃取液固液比1:2.5(g:mL),选择pH 6.8的磷酸钠盐溶液作为反萃剂。在此条件下,可使得五倍子单宁酸中的没食子酸残留量降低到1%以内。
任佳明[7](2017)在《生物法制备没食子酸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固定化黑曲霉生物转化制备得到发酵液,其中含有未完全反应的底物单宁酸、产物没食子酸、残留的培养基成分及菌体蛋白等。本研究根据发酵液的组成成分及其特性制定了详细的没食子酸分离纯化工艺路线:确定了当发酵液同时存在没食子酸及单宁酸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发酵液回流方式进行了探索;对树脂法分离纯化没食子酸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膜分离方法分离纯化没食子酸进行初探。获得以下结论:(1)发酵液中单宁酸与没食子酸共存时,确定其检测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没食子酸及单宁酸时,没食子酸和单宁酸在260 nm到280 nm都有很大的吸收峰,当两者同时存在于溶液中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两种物质会有互相干扰,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单宁酸会造成很大误差。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没食子酸及单宁酸进行检测,并确定了两种色谱条件。两种色谱条件为:(1)色谱柱:VP-ODS(150 mm×4.6 mm),流动相配比:A:B:D=55%水:30%甲醇:15%(0.5%冰乙酸),流速:1 ml·min-1,进样量:20μl,柱温:30℃,检测波长:264 nm。(2)色谱柱:VP-ODS(150 mm×4.6 mm),流动相配比:A:B:D=20%水:65%甲醇:15%(0.5%冰乙酸),流速:0.8 ml·min-1,进样量:20μl,柱温:30℃,检测波长:275 nm。两种色谱条件稳定性良好、准确度及灵敏度高。(2)对发酵液回流方式进行探索:本实验通过对比使单宁酸含量恒定和没食子酸含量恒定两种方式对发酵液进行回流,发现通过使没食子酸含量恒定,降低单宁酸的投加量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发酵液按100%的比例进行回流,相同操作重复发酵6批次。单宁酸总添加量为708 g·L-1,单宁酸总转化率达到91.97%,没食子酸总产率达到89.68%,残留单宁酸浓度从65.46 g·L-1降至18.31 g·L-1。(3)树脂的选取:本实验通过对几种树脂静态吸附的研究,确定了采用分步法对没食子酸进行分离纯化,即发酵液先经树脂XDA-7处理再经A-722MP处理。其中XDA-7树脂用来吸附单宁酸,A-722MP树脂用来吸附没食子酸。此种方法优势在于可以分步回收单宁酸和没食子酸。(4)分别对XDA-7树脂和A-722MP树脂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优化:XDA-7树脂分离纯化没食子酸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得到单因素优化结果与响应面优化结果一致,最佳吸附工艺条件为:没食子酸浓度为2 g·L-1、溶液pH为5、液固比为10:1、上样速度为2.0 BV·h-1。此条件下没食子酸吸附率为16.51%,单宁酸吸附率为97.18%。发酵液经XDA-7树脂处理后再经A-722MP树脂处理。A-722MP树脂分离纯化没食子酸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得到单因素优化结果与响应面优化结果一致,最佳吸附工艺条件为:没食子酸浓度为2 g·L-1、溶液pH为6、液固比为5:1、上样速度为2.0 BV·h-1。此条件下没食子酸吸附率为99.03%。最佳洗脱条件为:最佳上样速度为2.0 BV·h-1;最佳NaCl浓度为10%;最佳液固比为25:1。此条件下没食子酸洗脱率为89.52%。最终没食子酸得率为88.65%,纯度从85.95%提高至97.26%。并且树脂XDA-7和A-722MP重复使用效果良好。(5)对膜分离方法进行初探得到:截留分子量为300及1000的膜对没食子酸的分离纯化有显着效果。
谢绍安[8](2016)在《没食子酸母液中相关物质的吸附回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没食子酸粗母液产生于没食子酸粗品结晶过程,具有有机物浓度大、盐含量高、pH低等特点,属于“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没食子酸精母液是指在没食子酸精制过程中产生的结晶母液,含有大量没食子酸,具有重要的回收价值。这两种母液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环保压力,而且造成了没食子酸的损失,亟需得到有效的回收处理。食用单宁酸作为澄清剂和稳定剂被广泛应用于啤酒、饮料生产中,其生产工艺一般采用乙酸乙酯萃取法,但该法生产的产品存在因没食子酸含量超标导致单宁酸含量不足的问题,而产品中没食子酸的有效去除仍然是一个技术难题。树脂吸附工艺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率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污水资源化处理和天然产物的提纯中。本文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根据没食子酸粗母液的水质特点,提出采用超高交联树脂吸附回收粗母液中的没食子酸和单宁酸,并探究奎尼酸的回收可能性。研究表明:具有合适孔径和较大比表面积的AM-35树脂可作为目标树脂。动态实验表明树脂的单柱处理量为10 BV,使用8%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再生树脂。由于无机盐的存在,弱碱性树脂不能吸附废水中的奎尼酸。基于没食子酸精母液的水质特点,提出采用AM-7树脂吸附回收精母液中的没食子酸。研究表明:AM-7树脂对没食子酸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该树脂对精母液的单柱处理量高达30 BV;可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将树脂脱附,以少量盐酸溶液接收洗脱液,可避免没食子酸损失;没食子酸固体回收率可达87%以上。针对食用单宁酸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AM-8树脂吸附单宁酸产品中的没食子酸,再结合溶剂萃取工艺生产高纯度的单宁酸产品。研究表明:AM-8树脂对单宁酸和没食子酸的吸附选择性大,其选择性源于尺寸筛分效应。工艺实验研究表明,静态吸附(间歇式操作)处理对没食子酸的去除效果更好。静态吸附处理25 BV、质量浓度为5%的工业单宁酸溶液,机械搅拌下吸附6-8 h,没食子酸去除率为75%以上。食用单宁酸经树脂静态吸附处理后,没食子酸含量由6%下降为近1%,符合高纯度单宁酸产品的质量要求。
闵凡芹[9](2014)在《五倍子单宁酸的提取、降解菌株筛选及代谢产物研究》文中认为五倍子是倍蚜类昆虫在漆树科(Anacadiaceae)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青麸杨Rhus potanninii Maxin.或红麸木上形成的虫瘿,为我国特有的林产品。其主要药效成分单宁酸及单宁酸水解产物没食子酸均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市场需求量巨大。传统上将五倍子中提取的单宁酸通过碱法、酸法水解制备没食子酸,具有设备腐蚀严重及污染环境等缺点。因此探索五倍子单宁酸高效提取及绿色无污染的没食子酸生产工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建立了五倍子单宁酸超声、微波、负压提取的响应面优化模型,比较了3种提取方法在提取温度、液固比、单宁酸提取率等方面的异同。超声辅助提取五倍子中单宁酸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液固比38:1(mL:g)、提取时间32min、提取功率250W,单宁酸提取率为66.01%,与模型预测值(63.563%)的相对误差为3.85%,因而由该模型推测得到的最优工艺参数对实际的预测较为可靠。微波辅助提取五倍子单宁酸的最佳优化条件为:微波功率600W、液固比32:1(mL:g)、提取时间7min、提取温度62℃,单宁酸提取率为65.13%,与模型预测值(63.80%)的相对误差为2.1%。负压提取五倍子单宁酸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5℃、液固比24:1(mL:g)、提取时间30min,单宁酸提取率为66.56%,与模型预测值(67.353%)相对误差为1.18%。3种提取方法的回归方程显着,相对误差均<5%,表明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可用于实际预测,为五倍子单宁酸提取新工艺的产业化提供了有效借鉴。为建立微生物降解五倍子单宁酸生产没食子酸的方法,以五倍子单宁酸为诱导物,通过平板划线从五倍子水提取液自然生长的菌落中分离纯化出16株菌。通过平板变色圈及TLC初筛及以单宁酸降解率、没食子酸积累浓度、单宁酶活力为指标进行复筛,筛选出单宁酸的高效降解菌株lhs-1。通过传统的形态学鉴定,包括在土豆培养基、察氏培养基、单宁酸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及土豆培养基上的菌丝形态,以及以18s rDNA序列特征分析为依据建立的系统进化树,发现菌株lhs-1与Aspergillus niger HKS11及Aspergillus sp.LQ21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最高,将其鉴定为曲霉属,并可能属于该属中的黑曲霉变种。论文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对菌株lhs-1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测定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培养时间对该降解五倍子单宁酸生产没食子酸的速率(即单宁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hs-1最适培养温度为31℃、培养基初始pH为5.0、最适培养时间为50h。在该最适条件下,菌株lhs-1单宁酶活力可达1.17U· mL-1。为了进一步研究菌株lhs-1发酵降解五倍子单宁酸的代谢产物,应用甲基化裂解气质(Py-GC-MS)分析了单宁酸标准品、五倍子水提取物及菌株lhs-1发酵液裂解产物的异同,通过与Nist02标准质谱库比对,结合质谱解析,共指认其中17种化合物,并按面积归一法计算出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三种样品的甲基化裂解产物均可分为线性和苯环类两种,其中线性化合物可能是葡萄糖的甲基化裂解产物,苯环类化合物可能来源于没食子酸及没食子酸与葡萄糖形成的酯键和两个没食子酸形成的缩酚羧键的裂解。菌株lhs-1在五倍子水提取液中的代谢产物经甲基化裂解后,无论是线性还是苯环类化合物均进一步简化,且含量显着降低,仅有10种化合物的含量超过0.6%,其中没食子酸的甲基化裂解产物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及没食子酸与菌体蛋白结合的甲基化裂解产物3,5-二甲氧基-4-羟基苯酰肼的总含量为48.97%,约为五倍子水提取物中的3.6倍。代谢产物中几乎不含有高聚合度的单宁酸,菌株lhs-1将五倍子水提取液中的单宁酸大量降解为没食子酸及少量低分子量的酚类物质和葡萄糖。Py-GC-MS法在分析发酵液中单宁酸及没食子酸的含量中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张沐[10](2013)在《单宁酸水解制没食子酸反应研究及Ugi法合成5-氨基噻唑异腈组件原子经济性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工作主要包含两个部分:1.单宁酸水解制没食子酸反应研究。目前,我国没食子酸(3,4,5-三羟基苯甲酸,C7H605)的生产大多采用酸法和碱法水解,这两种方法废水量极大,后处理麻烦,严重污染环境。大量文献报道:固体酸催化剂对酯的水解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并具有易分离、不腐蚀设备、污染小、耐高温和可重复使用等优点。为了从源头上解决液体酸碱水解单宁酸制没食子酸带来的工业废水等污染问题,本论文通过对文献报道的固体酸催化剂的筛选,发现装载了2.5mol/L硫酸的二氧化硅对该水解反应的催化活性最高;并在此基础上用二氧化碳催化单宁酸水解,通过加压试验的初步研究,发现用二氧化碳加压也起到了一定的催化效果。最佳催化条件是:通CO2加压至0.5MPa,催化剂用量为1g/43.75g,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3h,单宁酸的水解率高达93.23%(HLC)。此外,论文研究了五倍子单宁酸的第二次提取。结合生产能耗方面的计算,发现五倍子第二次提取出的单宁酸产量过低,在没食子酸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实用价值不高。2.Ugi法合成5-氨基噻唑异腈组件原子经济性研究。本文通过综述、比较5-氨基噻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发现基于Ugi-四组份反应合成2,4-二取代-5-氨基噻唑的合成方法步骤简单、具有通用性,但该方法存在反应收率低,异腈组件原子经济性不高等缺点。为了提高该方法的实用性和通用性,本论文着重研究了Ugi-四组份反应中异腈组件的原子经济性,用叔丁基异腈替换叔辛基异腈组件,发现采用叔丁基异腈时,在四组份反应和硫化关环步骤中,各步收率与叔辛基异腈相当,但是仍需进一步优化脱烷基条件。
二、单宁酸水解制取没食子酸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宁酸水解制取没食子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塔拉单宁酶解生产没食子酸的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单宁酶酶液制备 |
1.3.2 塔拉单宁水解反应 |
1.3.2. 1 制备塔拉粉浸提液 |
1.3.2. 2 Tan1水解塔拉粉反应 |
1.3.3 分光光度法检测没食子酸 |
1.3.4 薄层色谱(TLC)检测没食子酸 |
1.3.5 Tan1水解塔拉单宁酸单因素条件优化 |
1.3.5. 1 料液比对塔拉单宁转化率的影响 |
1.3.5. 2 反应温度对塔拉单宁转化率的影响 |
1.3.5. 3 加酶量对塔拉单宁转化率的影响 |
1.3.5. 4 不同p H对塔拉单宁转化率的影响 |
1.3.6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因素及水平 |
1.3.7 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因素及水平 |
1.3.8 Tan1在多次投料反应中的应用 |
1.3.9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塔拉粉不同提取工艺比较 |
2.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料液比对塔拉单宁转化率的影响 |
2.2.2 不同反应温度对塔拉单宁转化率的影响 |
2.2.3 不同加酶量对塔拉单宁转化率的影响 |
2.2.4 不同反应p H对塔拉单宁转化率的影响 |
2.3 Plackett-Burman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 响应面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 Tan1多次酶解塔拉单宁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 |
(2)黑曲霉单宁酶的异源表达及其在绿茶同步浸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引言 |
1.1 单宁酶 |
1.1.1 单宁酶简介 |
1.1.2 单宁酶的性质 |
1.1.3 单宁酶的工业应用 |
1.1.4 单宁酶的生产 |
1.2 茶饮料现状 |
1.2.1 绿茶饮料主要营养成分 |
1.2.2 目前茶饮料存在的问题 |
1.2.3 单宁酶在茶饮料加工中的应用 |
1.3 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黑曲霉单宁酶的异源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菌株 |
2.1.2 引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培养基与溶液 |
2.1.5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活化 |
2.2.2 提取基因组DNA |
2.2.3 单宁酶基因的扩增 |
2.2.4 Hi-Tail PCR获完整序列 |
2.2.5 构建克隆载体 |
2.2.6 构建表达载体 |
2.2.7 构建重组菌株 |
2.2.8 重组单宁酶诱导表达 |
2.2.9 单宁酶活力及生物量的测定 |
2.3 结果分析 |
2.3.1 黑曲霉基因组验证 |
2.3.2 获得单宁酶基因完整序列 |
2.3.3 单宁酶基因及编码产物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4 单宁酶克隆载体PMD-An-Tan构建 |
2.3.5 单宁酶表达载体pPIC-An-Tan构建 |
2.3.6 重组单宁酶菌株构建 |
2.3.7 重组单宁酶诱导表达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组单宁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1.1 菌株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培养基与溶液 |
3.1.4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重组单宁酶的分离纯化 |
3.2.2 重组单宁酶酶学性质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重组单宁酶分离纯化 |
3.3.2 重组单宁酶酶学性质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组单宁酶高温辅助浸提绿茶应用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 |
4.1.4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单宁酶同步浸提绿茶茶汤 |
4.2.2 单宁酶分步浸提绿茶茶汤 |
4.2.3 绿茶茶汤成分含量检测方法 |
4.2.4 酶法辅助同步浸提条件优化 |
4.2.5 绿茶提取液性质分析 |
4.2.6 绿茶提取液的生物活性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加酶量及时间对绿茶儿茶素的影响 |
4.3.2 浸提温度及时间对绿茶儿茶素的影响 |
4.3.3 浸提方式及时间对绿茶儿茶素的影响 |
4.3.4 不同浸提方式对绿茶茶汤性质的影响 |
4.3.5 冷后混现象分析 |
4.3.6 单宁酶对绿茶提取液生物活性的影响 |
4.4 章节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3)橡栎单宁制备没食子酸丙酯及乙醇发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橡栎研究概况 |
1.2.1 栎属橡栎 |
1.2.2 橡栎组成成分及特征 |
1.2.3 橡栎研究进展及热点分析 |
1.3 橡栎单宁研究概况 |
1.3.1 单宁性质及应用 |
1.3.2 橡栎单宁研究进展 |
1.4 没食子酸丙酯研究概况 |
1.4.1 没食子酸丙酯性质及应用 |
1.4.2 没食子酸丙酯制备工艺 |
1.4.3 单宁酸制备没食子酸丙酯工艺研究 |
1.5 橡栎淀粉发酵工艺研究 |
1.6 Aspen Plus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 |
1.7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1.7.1 技术路线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菌株 |
2.1.3 培养基 |
2.1.4 主要试剂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检测方法 |
2.2.2 橡栎单宁提取浓缩 |
2.2.3 没食子酸丙酯制备 |
2.2.4 菌种培养与淀粉发酵 |
第三章 有机溶剂法多级逆流提取浓缩单宁酸 |
3.1 橡栎中单宁酸总量 |
3.1.1 单宁酸提取量测定 |
3.1.2 索氏提取法提取橡栎总单宁酸 |
3.2 橡栎单宁酸的多级逆流提取 |
3.2.1 逆流提取的级数对单宁提取率的影响 |
3.2.2 三级逆流提取单宁工艺效率影响因素 |
3.3 橡栎单宁酸提取液的浓缩 |
3.3.1 有机溶剂萃取浓缩法 |
3.3.2 无机溶剂沉淀浓缩法 |
3.4 浓缩废液回用于橡栎单宁提取 |
3.5 小结 |
第四章 酯交换法制备没食子酸丙酯 |
4.1 没食子酸丙酯产率的计算 |
4.2 化学法制备没食子酸丙酯 |
4.2.1 两步酯化法制备没食子酸丙酯 |
4.2.2 一步酯交换法制备没食子酸丙酯 |
4.3 生物酶法制备没食子酸丙酯 |
4.4 小结 |
第五章 橡栎淀粉发酵产乙醇及联产工艺流程模拟 |
5.1 橡栎淀粉浓醪发酵工艺 |
5.1.1 单宁酸对淀粉发酵的影响 |
5.1.2 单宁酶添加量对淀粉发酵的影响 |
5.2 橡子单宁制备没食子酸丙酯及乙醇发酵联产工艺流程模拟 |
5.2.1 工艺流程模型的建立 |
5.2.2 工艺流程模拟及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4)两种五倍子废渣分解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代码和缩略词表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五倍子 |
1.1.1 五倍子简介 |
1.1.2 五倍子主要活性成分 |
1.1.2.1 五倍子单宁 |
1.1.2.2 没食子酸 |
1.1.3 五倍子废弃物处理方式 |
1.1.3.1 废渣处理 |
1.1.3.2 废液处理 |
1.2 中药废渣的生物利用 |
1.2.1 中药废渣 |
1.2.2 中药废渣的生物利用现状 |
1.2.2.1 食用菌培养基质 |
1.2.2.2 农作物育苗基质 |
1.2.2.3 饲料添加剂 |
1.3 五倍子废渣生物利用及植物的化感作用 |
1.3.1 化感作用 |
1.3.2 酚酸类物质对植物生长影响研究 |
1.3.3 酚酸类物质对植物生理生化影响研究 |
1.3.4 酚酸类物质对植物光合和呼吸作用影响的研究 |
1.3.5 酚酸类物质对植物栽植土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试验材料 |
3.2.1 供体材料 |
3.2.2 受体材料 |
3.2.3 栽植容器与栽植土壤 |
3.3 试验设计 |
3.3.1 试验内容 |
3.3.2 试验分组与管理 |
3.3.2.1 五倍子酸法废渣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作用 |
3.3.2.2 五倍子水浸法废渣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作用 |
3.3.2.3 玉米栽植管理和样品采集 |
3.4 测定内容和测定方法 |
3.4.1 形态特征和生物产量的测定 |
3.4.2 玉米生理指标测定 |
3.4.2.1 玉米抗性生理指标的测定 |
3.4.2.2 玉米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 |
3.4.2.3 土壤生化指标的测定 |
3.5 技术路线 |
3.6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两种五倍子废渣在土壤中分解对玉米形态特征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 |
4.1.1 对玉米株高生长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 |
4.1.2 对玉米地径生长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 |
4.1.3 对玉米叶面积影响及施肥缓解效应 |
4.1.4 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 |
4.1.5 酸法五倍子废渣分解对玉米生物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 |
4.2 两种五倍子废渣在土壤中分解对玉米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 |
4.2.1 对玉米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4.2.2 对玉米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 |
4.2.3 水浸法五倍子废渣分解对玉米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 |
4.2.4 对玉米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 |
4.2.5 五倍子废渣及施肥对玉米抗氧化酶系统和渗透调节系统交互效应 |
4.3 两种五倍子废渣土壤中分解对玉米光合生理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 |
4.3.1 对玉米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4.3.2 对玉米光合-光响应(Pn-PAR)曲线和光响应特征参数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 |
4.3.3 对玉米光合-CO_2响应曲线和CO_2特征参数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 |
4.4 两种五倍子废渣对玉米栽植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 |
4.4.1 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 |
4.4.2 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 |
4.4.3 对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 |
5 讨论 |
5.1 五倍子废渣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5.2 五倍子废渣对玉米抗性生理的影响 |
5.2.1 五倍子废渣对玉米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5.2.2 五倍子废渣对玉米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5.3 五倍子废渣对玉米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5.3.1 五倍子废渣对玉米三种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5.3.2 五倍子废渣分解对玉米叶片光合响应的影响 |
5.4 五倍子废渣对玉米栽植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磺酸树脂催化单宁酸水解及醇解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单宁酸的简介 |
1.2 没食子酸及其生产工艺简介 |
1.2.1 没食子酸简介 |
1.2.2 没食子酸的应用 |
1.2.3 没食子酸的合成方法简介 |
1.3 没食子酸酯及其生产工艺简介 |
1.3.1 没食子酸酯的简介 |
1.3.2 没食子酸酯的应用 |
1.3.3 没食子酸酯的合成方法简介 |
1.4 磺酸树脂 |
1.4.1 树脂骨架的改良 |
1.4.2 酸活性中心的改良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 |
第二章 磺酸树脂催化剂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催化剂表征 |
2.2.3 Amberlyst15 树脂的改性研究 |
2.2.4 大孔低交联树脂的合成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15-Br磺酸树脂制备分析 |
2.3.2 A15-Br-NO_2磺酸树脂制备分析 |
2.3.3 大孔低交联聚苯乙烯树脂制备分析 |
2.3.4 大孔低交联聚苯乙烯磺酸树脂制备分析 |
2.3.5 结构分析 |
2.3.6 热重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磺酸树脂催化单宁酸水解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没食子酸的合成 |
3.2.3 产品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没食子酸结构解析 |
3.3.2 单宁酸水解条件分析 |
3.3.3 最佳条件下的平行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磺酸树脂催化单宁酸醇解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没食子酸酯的合成 |
4.2.3 产品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没食子酸酯结构解析 |
4.3.2 没食子酸高级烷醇酯合成条件分析 |
4.3.3 没食子酸高级烷醇酯的纯化 |
4.3.4 最佳条件下的平行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附图) |
致谢 |
(6)反萃取高纯单宁酸、降低没食子酸残留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五倍子和单宁酸概述 |
1.1 五倍子 |
1.2 五倍子单宁酸 |
2 五倍子单宁酸的性质 |
2.1 单宁酸的物理性质 |
2.2 单宁酸的化学性质 |
2.2.1 与蛋白质、生物碱、多糖的反应 |
2.2.2 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 |
2.2.3 抗氧化性 |
2.2.4 衍生化反应 |
2.3 五倍子单宁酸的生物活性 |
2.3.1 抑菌作用 |
2.3.2 在代谢综合征方面的作用 |
2.3.3 抗炎症作用 |
3 五倍子单宁酸的应用 |
3.1 五倍子单宁酸在医学上的应用 |
3.2 五倍子单宁酸在食品中的应用 |
3.3 五倍子单宁酸在日常用品的应用 |
4 五倍子单宁酸的提取纯化研究进展 |
4.1 五倍子单宁酸的提取方法 |
4.1.1 热水提取法 |
4.1.2 超临界CO2萃取法 |
4.1.3 超声辅助提取法 |
4.2 五倍子单宁酸的纯化方法 |
4.2.1 活性炭吸附 |
4.2.2 大孔树脂吸附 |
4.2.3 膜分离技术 |
4.2.4 溶剂萃取法 |
5 五倍子单宁酸的检测方法 |
6 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6.1 课题来源 |
6.2 研究意义 |
6.3 研究内容 |
6.3.1 五倍子提取单宁酸的生产工艺条件研究 |
6.3.2 五倍子单宁酸的提纯工艺研究 |
6.3.3 利用反萃取技术降低没食子酸在单宁酸中的生产应用 |
第二章 五倍子提取单宁酸的工艺优化 |
前言 |
1 试验材料 |
1.1 主要试验材料 |
1.2 试验仪器和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工艺路线 |
2.2 单因素试验 |
2.2.1 提取温度对五倍子提取单宁酸的影响 |
2.2.2 提取时间对五倍子提取单宁酸的影响 |
2.2.3 五倍子粉与乙酸乙酯固液比对五倍子提取单宁酸的影响 |
2.3 响应面优化五倍子提取单宁酸的工艺 |
2.4 单宁酸检测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1.1 提取温度对五倍子提取单宁酸的影响 |
3.1.2 提取时间对五倍子提取单宁酸的影响 |
3.1.3 五倍子粉与乙酸乙酯固液比对五倍子提取单宁酸的影响 |
3.2 响应面优化五倍子提取单宁酸的提取工艺 |
3.2.1 试验设计与结果 |
3.2.2 模拟方程的建立与方差分析 |
3.3.3 响应面图分析 |
3.3.4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
4 小结 |
第三章 反萃取降低没食子酸残留量提纯五倍子单宁酸 |
前言 |
1 试验材料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反萃取降低没食子酸残留量提纯五倍子单宁酸工艺路线图 |
2.2 单因素试验 |
2.2.1 五倍子单宁酸与乙酸乙酯固液比对五倍子单宁酸提纯及反萃取降低没食子酸残留量的影响 |
2.2.2 五倍子单宁酸与反萃取液固液比对五倍子单宁酸提纯及反萃取降低没食子酸残留量的影响 |
2.2.3 不同反萃取剂对五倍子单宁酸提纯及反萃取降低没食子酸残留量的影响 |
2.3 正交试验 |
2.4 单宁酸和没食子酸检测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1.1 乙酸乙酯量对五倍子单宁酸提纯和反萃取降低单宁酸中没食子酸残留量的影响 |
3.1.2 反萃取液量对五倍子单宁酸提纯和反萃取降低单宁酸中没食子酸残留量萃取的影响 |
3.1.3 不同反萃取剂对五倍子单宁酸提纯和反萃取降低单宁酸中没食子酸残留量的影响 |
3.2 单宁酸提纯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3 反萃取降低单宁酸中没食子酸残留量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图版 |
(7)生物法制备没食子酸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没食子酸简介 |
1.2 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2.1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2.2 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
1.2.3 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
1.2.4 在其它方面中的应用 |
1.3 没食子酸的制备 |
1.4 没食子酸分离纯化 |
1.5 没食子酸及单宁酸检测方法 |
1.6 课题研究意义 |
1.7 课题研究内容 |
1.7.1 研究基础 |
1.7.2 基金支持 |
1.7.3 研究技术路线 |
1.7.4 研究内容 |
第2章 发酵液中没食子酸及单宁酸测定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菌株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固定化菌体及发酵液的制备 |
2.3.2 没食子酸及单宁酸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2.3.3 HPLC检测条件 |
2.3.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5 精密度及稳定性检测 |
2.3.6 准确度检测 |
2.3.7 检出下限及灵敏度 |
2.3.8 实验数据处理及绘图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没食子酸及单宁酸测定方法的建立 |
2.4.2 没食子酸及单宁酸标准曲线 |
2.4.3 精密度和稳定性研究 |
2.4.4 准确度及灵敏度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酵液回流工艺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菌株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培养基 |
3.2.3.1 菌种斜面活化培养基 |
3.2.3.2 菌株产单宁酶的液态培养基 |
3.2.4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固定化菌体及发酵液的制备 |
3.3.2 发酵液预处理 |
3.3.3 结晶工艺的研究 |
3.3.4 发酵液回流工艺的研究 |
3.3.4.1 单宁酸含量恒定对发酵液进行回流 |
3.3.4.2 没食子酸含量恒定对发酵液进行回流 |
3.3.4.3 发酵液回流重复多批次实验 |
3.3.5 发酵液中单宁酸及没食子酸检测方法 |
3.3.6 发酵液中各指标计算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结晶工艺的研究 |
3.4.2 发酵液回流工艺的研究 |
3.4.2.1 单宁酸含量恒定对发酵液进行回流 |
3.4.2.2 没食子酸含量恒定对发酵液进行回流 |
3.4.2.3 重复多批次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没食子酸的分离纯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树脂预处理 |
4.3.2 树脂的静态吸附 |
4.3.3 树脂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 |
4.3.4 洗脱剂的选择 |
4.3.5 XDA-7 大孔树脂吸附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
4.3.5.1 不同上样速率对XDA-7 树脂吸附率的影响 |
4.3.5.2 不同稀释倍数对XDA-7 树脂吸附率的影响 |
4.3.5.3 不同没食子酸浓度对XDA-7 树脂吸附率的影响 |
4.3.5.4 不同液固比对XDA-7 树脂吸附率的影响 |
4.3.5.5 不同p H对XDA-7 树脂吸附率的影响 |
4.3.6 响应面优化XDA-7 大孔树脂的吸附条件 |
4.3.7 重复使用XDA-7 树脂的研究 |
4.3.8 A-722MP离子交换型大孔树脂吸附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
4.3.8.1 不同没食子酸浓度对A-722MP树脂吸附率的影响 |
4.3.8.2 不同液固比对A-722MP树脂吸附率的影响 |
4.3.8.3 不同p H对A-722MP树脂吸附率的影响 |
4.3.9 响应面优化A-722MP离子交换型大孔树脂的吸附条件 |
4.3.10 A-722MP树脂的洗脱单因素试验 |
4.3.10.1 不同NaCl浓度对A-722MP树脂洗脱的影响 |
4.3.10.2 不同液固比对A-722MP树脂洗脱的影响 |
4.3.11 响应面优化A-722MP离子交换型大孔树脂的洗脱条件 |
4.3.12 重复使用A-722MP树脂的研究 |
4.3.13 膜分离方法的探索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树脂的静态吸附 |
4.4.2 洗脱剂的选择 |
4.4.3 XDA-7 大孔树脂吸附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
4.4.3.1 不同上样速率对XDA-7 树脂吸附率的影响 |
4.4.3.2 不同稀释倍数对XDA-7 树脂吸附率的影响 |
4.4.3.3 不同没食子酸浓度对XDA-7 树脂吸附率的影响 |
4.4.3.4 不同液固比对XDA-7 树脂吸附率的影响 |
4.4.3.5 不同溶液p H对XDA-7 树脂吸附率的影响 |
4.4.4 响应面优化XDA-7 大孔树脂动态吸附条件 |
4.4.4.1 试验设计与结果 |
4.4.4.2 模拟方程的建立与方差分析 |
4.4.4.3 响应面图分析 |
4.4.4.4 最佳吸附工艺条件 |
4.4.5 XDA-7 树脂重复使用的研究 |
4.4.6 A-722MP离子交换型大孔树脂吸附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
4.4.6.1 不同没食子酸浓度对A-722MP树脂吸附率的影响 |
4.4.6.2 不同液固比对A-722MP树脂吸附率的影响 |
4.4.6.3 不同溶液p H对A-722MP树脂吸附率的影响 |
4.4.7 响应面优化A-722MP树脂动态吸附条件 |
4.4.7.1 试验设计与结果 |
4.4.7.2 模拟方程的建立与方差分析 |
4.4.7.3 响应面图分析 |
4.4.7.4 最佳吸附工艺条件 |
4.4.8 A-722MP树脂的洗脱单因素试验结果 |
4.4.8.1 不同浓度NaCl对A-722MP树脂洗脱的影响 |
4.4.8.2 不同液固比对A-722MP树脂洗脱的影响 |
4.4.9 响应面优化A-722MP动态洗脱条件 |
4.4.9.1 试验设计与结果 |
4.4.9.2 模型建立与方差分析 |
4.4.9.3 响应面图分析 |
4.4.9.4 最佳洗脱工艺条件 |
4.4.10 A-722MP树脂重复使用的研究 |
4.4.11 膜分离方法的初探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致谢 |
(8)没食子酸母液中相关物质的吸附回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没食子酸及其生产工艺简介 |
1.1.1 没食子酸简介 |
1.1.2 没食子酸的应用简介 |
1.1.3 没食子酸生产工艺简介 |
1.1.4 没食子酸粗母液的产生及处理现状 |
1.1.5 没食子酸精母液的产生及处理现状 |
1.2 五倍子单宁酸及其生产工艺简介 |
1.2.1 五倍子单宁酸 |
1.2.2 单宁酸产品分类及其生产工艺简介 |
1.2.3 食用单宁酸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1.3 吸附树脂 |
1.3.1 吸附树脂简介 |
1.3.2 吸附树脂分类 |
1.3.3 吸附树脂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4 吸附树脂在天然产物提纯中的应用 |
1.4 选题背景、内容及意义 |
1.4.1 选题背景 |
1.4.2 选题内容 |
1.4.3 选题意义 |
第二章 没食子酸粗母液吸附回收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2 吸附树脂的筛选实验 |
2.2.3 其他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2.2.4 AM-35树脂对粗母液的吸附工艺研究 |
2.2.5 奎尼酸的吸附实验 |
2.2.6 工艺设计及运行成本估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吸附树脂的筛选实验 |
2.3.2 其它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2.3.3 AM-35树脂对粗母液的吸附工艺研究 |
2.3.4 奎尼酸的吸附研究 |
2.3.5 工艺设计及工艺运行成本估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没食子酸精母液吸附回收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2 AM-7树脂对没食子酸的吸附性能研究 |
3.2.3 AM-7树脂对精母液的吸附工艺研究 |
3.2.4 工艺设计及工艺运行成本估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M-7树脂对没食子酸的吸附性能研究 |
3.3.2 AM-7树脂对没食子酸精母液的吸附工艺研究 |
3.3.3 工艺设计及工艺运行成本估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树脂吸附除杂提纯单宁酸产品的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和试剂 |
4.2.2 吸附树脂的筛选实验 |
4.2.3 树脂吸附除杂提纯单宁酸产品的工艺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吸附树脂的筛选实验 |
4.3.2 树脂吸附除杂提纯单宁酸产品的工艺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五倍子单宁酸的提取、降解菌株筛选及代谢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五倍子单宁酸的提取方法 |
1.2.2 五倍子单宁酸及没食子酸的检测方法 |
1.2.3 五倍子单宁酸的生物降解 |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五倍子单宁酸的提取工艺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仪器、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宁酸标准曲线 |
2.3.2 五倍子单宁酸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 |
2.3.3 五倍子单宁酸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
2.3.4 五倍子单宁酸的负压提取工艺 |
2.3.5 五倍子单宁酸提取方法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五倍子单宁酸降解菌株的筛选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仪器及培养基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2 五倍子单宁酸降解菌株的分离纯化 |
3.3.3 五倍子单宁酸降解菌株的筛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五倍子单宁酸降解菌株的鉴定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验试剂、仪器及培养基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形态学鉴定 |
4.3.2 18s rDNA 鉴定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菌株降解单宁酸工艺优化及发酵产物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试剂、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菌株降解单宁酸工艺优化 |
5.3.2 菌株 lhs-1 发酵产物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单宁酸水解制没食子酸反应研究及Ugi法合成5-氨基噻唑异腈组件原子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单宁酸水解制没食子酸反应研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没食子酸的应用 |
1.2.1 生物学作用 |
1.2.2 作为抗氧化剂使用 |
1.2.3 用于有机合成和制备药物、试剂 |
1.2.4 其他应用 |
1.3 我国没食子单宁植物资源 |
1.3.1 五倍子 |
1.3.2 塔拉 |
1.3.3 其它含没食子单宁的植物资源 |
1.4 五倍子提取单宁酸的常用方法 |
1.4.1 水提取法 |
1.4.2 溶剂提取法 |
1.4.3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1.4.4 超声提取法 |
1.5 没食子酸的制备 |
1.5.1 酸水解法 |
1.5.2 碱水解法 |
1.5.3 发酵法 |
1.5.4 酶法 |
1.6 固体酸催化剂 |
1.6.1 固体酸超强酸 |
1.6.2 固载化液体酸 |
1.6.3 氧化物 |
1.6.4 硫化物 |
1.6.5 金属盐 |
1.6.6 沸石固体酸 |
1.6.7 杂多酸固体酸 |
1.6.8 阳离子交换树脂 |
1.6.9 粘土矿 |
1.7 小结 |
第二章 五倍子单宁的提取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仪器 |
2.2.2 提取温度对第二次提取的影响 |
2.2.3 提取时间和水料比对第二次提取的影响 |
2.2.4 多次提取 |
2.2.5 溶剂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没食子酸的制备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仪器 |
3.2.2 催化剂的筛选 |
3.2.3 13X分子筛 |
3.2.4 硅藻土 |
3.2.5 SO_4~(2-)/SiO_2 |
3.2.6 小结 |
3.3 SO_4~2-/SiO_2型催化剂酸性分析及初步表征 |
3.3.1 酸性分析 |
3.3.2 氮吸附-脱附结果 |
3.3.3 红外光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Ugi法合成5-氨基噻唑异腈组件原子经济性研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3 5-氨基噻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 原子经济性 |
第二章 Ugi法合成5-氨基噻唑异腈组件原子经济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仪器 |
2.2.2 5-氨基噻唑的合成路线 |
2.2.3 原料的合成 |
2.2.4 N-取代-2,4-二取代-5-氨基噻唑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总结 |
2.5 产物结构分析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单宁酸水解制取没食子酸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塔拉单宁酶解生产没食子酸的工艺优化[J]. 陈培旭,刘春利,王思渊,杨秋明,张永辉,肖安风. 现代食品科技, 2020(12)
- [2]黑曲霉单宁酶的异源表达及其在绿茶同步浸提中的应用[D]. 邵嫄. 集美大学, 2020(08)
- [3]橡栎单宁制备没食子酸丙酯及乙醇发酵[D]. 张雪玲.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4]两种五倍子废渣分解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施肥的缓解效应[D]. 廖玉华.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5]磺酸树脂催化单宁酸水解及醇解反应研究[D]. 李发达.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6]反萃取高纯单宁酸、降低没食子酸残留量的研究[D]. 荆才. 贵州大学, 2017(03)
- [7]生物法制备没食子酸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D]. 任佳明. 贵州大学, 2017(03)
- [8]没食子酸母液中相关物质的吸附回收研究[D]. 谢绍安.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1)
- [9]五倍子单宁酸的提取、降解菌株筛选及代谢产物研究[D]. 闵凡芹.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1)
- [10]单宁酸水解制没食子酸反应研究及Ugi法合成5-氨基噻唑异腈组件原子经济性研究[D]. 张沐.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