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观(论文文献综述)
刘微[1](2020)在《衡水市hp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学困生的转化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教育转型的必然过程,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全体学生,学生只有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才可以实现多方面的进步。所以现阶段针对学校中存在的学困生的学习转化工作,是目前最紧要的研究问题,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将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提升以及我国的教育综合实力的提高。衡水hp小学在建校45年来,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积累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及教学经验,在以往的教学历程中,学困生问题是一个一直困扰各年级教师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既有助于提升教师对学困生的转化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生自身的学习发展。学困生学习困难主要表现在文化成绩差、缺乏良好行为习惯、性格自卑胆怯、不善于和同学老师交流等。而学困生情况的愈演愈烈不仅对学生的正常身心发育产生影响,而且对于学生正常心理成长、课程的学习以及教师教学进度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引起学生学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学校环境因素、学校班主任及各科目老师的教育因素、学生家长的教育因素以及学生自身因素。学校管理方面,应试教育的影响,尽管现阶段普遍接受的应试教育很注重对孩子的智力教育,但单纯地追求智力教育无法激发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主攻程序化的课本理论知识教育,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最终使学生厌倦学习;教师能力的影响,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习率而放弃学习落后的学生,将精力集中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上,这使得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变得更糟;家庭方面,不同的生活环境使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与想法都各有差异,家长的教育方式和重视程度,都会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发生改变。学生自身因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支持学习的整个过程,没有好学习策略来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导致所掌握的知识量越来越少,最终形成学困生。
王朕[2](2020)在《浅析孔子与马丁·路德音乐教化的异同》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孔子的礼乐教化和马丁·路德的音乐宗教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不同国家的音乐可以对各自国家的思想、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带来深刻影响,了解国家的音乐,对其文化、思想以及培育民族精神所带来的深刻影响。中西方国家通过借鉴和吸收外国音乐元素、音乐教育的成功和失败经验,来推动国家的音乐创作与音乐教育事业。孔子和马丁·路德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接受不同的文化环境,笔者在深入学习孔子和马丁·路德时发现他们两者的音乐教育理念有着很多共通的地方。笔者通过考察孔子与马丁·路德所处文化背景、历史环境的不同,结合二人的生平,深入探析对比二人的音乐教化观念、音乐教化实施途径、宗教音乐教化的形成背景、具体用途、教育内容和对象来分析在当时那个时代他们两者音乐教育理念的异同。进一步得出中西方音乐在性质、审美、哲学等方面的不同。他们都认可音乐的社会功能,同时也肯定音乐可以濡染人的道德品质,并且认为国家教育体系中音乐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音乐教育仍然需要负重致远。通过本文的比较研究,可以得出国家加强美育教育来提升人们的精神文明素养和人格品质的培养的结论,以此达到促进社会文明、推动社会发展等目的。
崔有波[3](2019)在《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每一轮科技革命都可能会引发一轮教育革命,教育和学习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社会活动,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文字和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教育革命的到来,教育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的到来,知识传播更为便利;第三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期,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推动了规模化教学的发展,教育普及才真正得以推进。人类历史上第四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期,网络信息技术正引发教育系统的全面变革,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学内容、教育体制与教育目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整个教育生态被重塑,信息和知识瞬息万变,不断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基础性需求。再加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素质需要提高,教育公平问题需要解决,社会创新活力需要激活,而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因此,建设全民、终身、全面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既是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又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研判,本研究将学习型社会建设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运用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教育冲突理论等理念工具,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界定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理清学习型社会建设理念的思想来源和历史演变,探究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进展,分析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辩证分析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探寻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导论部分首先解释了本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概括了人类历史上的四次教育革命,并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这一话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从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个视角总结了学习型社会研究的主要进展,对网络教育、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等概念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了互联网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通过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并基于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和教育冲突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发展过程。古代中国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和古希腊的“博雅教育”理念都可以看作是中西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想萌芽,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古代中西方都未能实现。现代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都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等多个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求知欲望大增,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必然之举。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的兴起和国家的鼓励支持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重塑了教育生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经历了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教学内容经历了从有限性到无限性、从同质化到异质性的转变;教学从同时空性转变为超时空性,从年级年限制转变为无年级年限制;教学理念也经历了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的转变;教学目的也从培养人才转变为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互联网的内在特性与功能对学习型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助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助推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推动社会创新。同时,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数字鸿沟”的存在会加剧地域之间、阶层之间和代际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其次,“信息超载”现象会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再次,“碎片化学习”方式的盛行会降低学习者的辨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并助长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降低学习的实际效果。另外,“网络依赖”会助长学习者的学习惰性,抑制社会成员的原创能力,并加剧网络安全威胁。最后,“网络失范”现象的频发可能会加剧网络不良信息和消极网络文化对社会成员的误导。因此,中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要用好互联网这柄双刃剑。网络时代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首先要营造公平、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打破网络壁垒、净化网络空间、完善网络法规和发展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其次还要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打造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和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不断革新网络教学的方式。另外,还要加强对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监管,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提高网络教学的规范性。结语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可能的拓展研究方向。
张晶[4](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少先队活动实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昆明市P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少先队是我国最大最富有影响力的少年儿童组织,也是我国少年儿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而现今应试教育环境下一直存在班队边界感明显的现象,进而影响到小学少先队活动的开展与实施。与此同时,步入新时代的少先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所以研究适应新时代的小学少先队活动实施策略是很有必要的。鉴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少先队活动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并依据新时代对少先队提出的新要求,构建出新时代少先队活动实施的应然框架,以昆明市P区的七所小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遵循“提出问题-建立框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对研究缘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第二,界定了新时代、少先队、少先队活动等相关概念,同时阐述研究基础与政策文件依据,并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少先队活动的概述构建出应然框架,为后续研究做好理论铺垫。第三,通过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现实小学少先队活动实施的现状进行考察。从少先队活动实施的外部支持层面与内部核心层面入手进行少先队活动实施现状调查,并总结症结问题。调查发现:在少先队活动实施的外部支持层面中,学校缺乏对政策的精准落实;辅导员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家长与学生个别接受度与参与度不高。在少先队活动实施的内部核心层面中,活动课时仍无法完全被保障;活动主题设计过程未完全彰显队员主体性;活动主体存在“表演式”现象;活动形式与内容和学生需求脱节;活动资源缺乏深度整合和开发;活动评价激励体系不完善。第四,通过上述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依次由表(学校、辅导员、主体)及里(活动课时、活动主题、活动参与、活动形式与内容、活动资源、活动评价与激励)的从两大层面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优化对策。最后,在结束语中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并感知差距与不足。
何韵萱[5](2019)在《16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家的基础教育观及实践》文中研究表明16世纪初,在马丁·路德领导下,德意志地区率先开始了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给德意志地区带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等方面诸多改变,一方面出于对天主教控制教育的现状不满,另一方面也为了推动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宗教改革家开始提出新的教育思想,并做出了相应的教育实践,基础教育思想和实践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宗教改革家有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菲利普·梅兰希顿(Philip Melanchthon)和约翰·布肯哈根(Johannes Bugenhagen),这三人在基础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路德的义务教育构思和国家管理教育理念,促进了教育世俗化,而对德语教学的强调,也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发展;梅兰希顿在《萨克森学制计划》中提出的层次化教学以及对学校课程的设置,成为了后世德意志各邦制定学制计划的蓝本,再加上他人文主义者身份,他也极力推崇人文主义课程的发展,他本人也被称为“德意志导师”:布肯哈根是路德和梅兰希顿教育思想的继承者,他将路德和梅兰希顿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学校建设的实践中,他创办了德语学校和演讲学校,还发展了新教拉丁学校,在这些学校里,他规定了教师的责任和福利,为后世提供了借鉴,他也被称为“德意志国民教学之父”。基于这三人的贡献,德意志基础教育开始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机制。同时他们的思想和实践活动也对欧洲各国基础教育发展产生了影响。
吴书敏[6](2018)在《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围绕入学率、教育公平、完成率、优质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相关性等主题,主要对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在国际组织及非盟层面的相关战略文件、目标及其实施和评估情况进行研究。具体涉及以下问题: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的产生背景如何,国际组织和非盟层面为促进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制定了哪些战略目标与规划,采取了哪些行动,实施成效如何,又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的“非洲战略”,提出了关于中非基础教育合作的几点建议。本文以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研究发现,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尚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状态之中。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它促进了非洲各区域、国家间政策对话,为其提供并搭建了 一个各区域利益相关者间沟通交流的平台,推动着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具体实践和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创新。然而,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进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各利益相关者间协同效应缺乏、政策制定和执行力不足以及基础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以上研究,结合中国对非友好战略以及中国基础教育特色优势,本文提出进一步加强中非教育合作、稳固中非友谊的下列建议:制定系统的中非基础教育合作战略文件,开展基础教育领域科研项目合作,吸引非洲青少年学生来华留学。对撒哈拉以南非洲中等教育课程相关性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多部门的联合行动。积极响应国际组织及双边组织在发展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学习其经验并参与不同层次的项目和联合行动,最终推进中非双方友好关系的长久发展。
王欣瑜[7](2017)在《基于认知诊断的儿童数学学力结构及测评研究》文中提出“学力”是动态、发展的,对其内涵的解读与结构的测评,始终会受到特定时代理想与教育需求的双重制约。时至今日,伴随着学力观的本质超越与外延拓展,数学学力在基础教育综合质量测评研究中的地位也不断得到提升。而由此所引发的则是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对儿童数学学力发展的大规模动态监测与过程性评估。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新一代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的代表——认知诊断理论,逐渐显露出其特有的优势,即能够对测验总分背后所隐藏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进行更细致、准确的探测,从而实现对儿童个体认知水平的诊断和群体能力发展特征的比较。本研究以正处于基础性数学学力发展关键期的6?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其数学学力的发展水平与结构性特征诊断为研究目的,按照现代认知诊断理论的研究范式,首先构建了儿童关键数学学力认知模型;然后据此编制了《儿童数学学力认知诊断测验(1?6年级)》;最后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共8289名1?6年级儿童的数学学力发展现状进行了大规模实测。此外,为了更深入地分析儿童数学学力落差形成的原因,还自编《儿童数学学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包括教师和家庭两个分问卷),并进行了同步调查。最终得到如下结论:(1)所构建的儿童数学学力认知模型基本完备且合理。本研究不仅从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心理加工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全日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社,2013版)》等多方面,论证了该模型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基于实测数据对其完备性与合理性进行了量化验证。结果显示:所构建之认知模型具备了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的双重佐证。(2)自编《儿童数学学力认知诊断测验(1?6年级)》基本达到了测量学要求。本研究综合运用CTT、IRT和CDT等不同方法,对六个年级诊断测验的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自编诊断测验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儿童数学学力发展提供较为稳定且可靠的信息源。(3)所选特定认知诊断模型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较为有效且可信。本研究分别从宏观的儿童数学学力水平和微观的关键数学学力属性掌握模式及概率等维度,对各学校儿童数学学力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广义诊断模型(General Diagnostic Model,GDM)与大规模实测数据具有良好的拟合性,且对各关键数学学力属性的分类准确性与一致性均较高。(4)对儿童数学学力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与理论假设基本一致。本研究分别从儿童智力、非智力、学业成就,其及家庭、教师等多方面因素,对儿童数学学力的影响因素结构及其路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年级儿童数学学力与其数学学业成绩均呈现极其显着的正相关,而其他各影响因素对数学学力的影响关系则在不同年级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均与本研究理论假设基本一致。(5)基于认知诊断结果的教学补救建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研究针对认知诊断测评中所发现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学校教育和家庭影响两个方面,对不同年级段儿童提出了一些兼具理论性与可操作性的教学补救建议。综上所述,本研究立足于新一代测验理论——认知诊断理论,对儿童数学学力的测评方法与实践路径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索,并最终实现了对小学六个年级段儿童数学学力的跨年级参数等值与诊断分析。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以对基于学习心理结构的儿童数学学力结构观的深入分析为依据,建构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儿童关键数学学力认知模型,对于深化儿童数学认知诊断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第二,自编《儿童数学学力认知诊断测验(1?6年级)》,实现了对小学全年级段儿童数学学力的整体认知诊断与测评,既可以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方法借鉴,也可以为认知诊断技术的实践推广积累必要的实践经验。第三,自编R语言程序,进行的基于大规模实测数据的认知诊断研究,可以为国内教育认知诊断测评实践探索新的技术路径。第四,基于IRT的儿童数学学力等值设计,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国内测验等值技术的实践研究。当然,大规模教育认知诊断与测评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有可能影响研究的整体质量,甚至完全背离教育认知诊断的本质追求。虽然本研究的初衷是试图通过一次完整的儿童数学学力认知诊断与测评研究,从认知模型构建、诊断测验开发、实测数据分析、诊断结果报告等各个环节进行大胆尝试,以尽可能深刻地窥探新一代心理测量理论与教育认知诊断技术的核心奥秘。但由于研究者的时间、精力和学识所限,致使研究中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遗憾与不足:第一,虽然分别从质性分析和实证量化两个方面,对儿童数学学力认知模型的合理性与完备性进行了综合验证,但由于尚缺乏更多外部效度证据的支持,可能会使该模型在今后测量实践中的大范围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二,虽然各年级诊断测验编制的全过程都尽量严格按照认知诊断理论的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且在试测中也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测量学指标。但在大规模正式测验数据的分析过程中,仍然发现各年级测验中均有个别项目的部分指标不够理想。第三,虽然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六所不同类型学校近万名儿童及其家长参与了测评调查。但是在数据分析时仍然发现测试学校的代表性有限,所选优势学校儿童的数学学力水平及属性掌握概率并没有如所预期的那样大幅度高于薄弱学校儿童。第四,虽然已经对儿童数学学力认知诊断的前五个环节(认知模型构建、诊断测验编制、诊断模型开发/选择、诊断结果报告、提出补救教学建议)做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囿于研究者的时间与精力,并没有实施认知诊断评估的最后一个环节,即补救教学干预。以上不足将成为本研究后续努力的拓展方向。
张陶陶[8](2017)在《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保全生命的教育,它还要引导人们理性对待生命在成长中所历经的挫折,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让生命发出绚烂的光彩,创造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中国教育已逐渐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脱离出来,但是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环境开始变得日益复杂,学生们面临的困扰和诱惑也在逐渐增多;网络的普及带给学生们更多的是现实与虚幻之间的迷失,这些发展和变化在潜移默化中悄然改变了学生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取向。特别是在生命教育长期缺失的背景下,使得一部分人特别是学生在对待生命方面变得特别轻率,自杀、吸毒、暴力以及摧残异类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对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已经成为当今高校首要发展的课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近年来高校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作为切入点,对国内外生命教育的起源做了深入归纳探析与总结,并对国内外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结果做了比较;论文系统阐述了生命教育的内容架构,为高校生命教育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深入剖析了中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研究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近年来有关生命教育的文献和多方资料的研究与借鉴,揭示了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途径与方法探析,希望可以找到一种符合当前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的中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研究方法与教育手段,以期为中国高校生命教育的践行找到更好出路与发展。这也恰恰是论文的创新点所在。
李亚晴[9](2017)在《蒙语授课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言文是我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对蒙语授课(以下简称蒙授)学生有着重要意义,蒙授学生学习文言文既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而且扎实的文言文基础将会促进蒙授学生汉语、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学习。受内蒙古自治区的文言文内容“只学不考”、汉语提前考等高考政策的影响,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时间及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X中学作为全区的重点高中,以不唯高考论的站位高度,对文言文教学尤为重视,在文言文教学方面具有一些优势做法,可以为其他蒙授学校提供借鉴,如学以致用为导向、文学素养为中心、激发兴趣为首要的不唯高考论,并做好与大学语文衔接的为提高素养的素质教育。通过编写校本教材、拓展课外知识使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通过学生自查、学生互评、教师总评方式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通过文理不同、不同年级不同风格实现因材施教。汉语教研组教师团结合作将说课与听评课很好地落实到位。但是通过访谈、问卷、测试等调查方式,也发现该学校在文言文教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如忽视基础知识、教师单打独斗、缺乏教辅材料、汉语课堂不规范等。为此建议通过重理解重诵读、重自学轻讲解、重多样轻单一、重视作业和课后笔记整理的方式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通过开发校本教材,补充教师教学用书、学生教辅教材等方式来弥补教材教辅材料的不足。通过帮助学生建立目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良好习惯,促成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来实现汉语课堂的规范。文章最后,笔者基于调查结果,理论分析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考政策,尝试分别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提出几点文言文教学的建议和思考,包括学校需要充分肯定文言文的教学价值;为文言文教学提供必要的保障。教师需要,深厚的专业功底和文言文素养;教学中把文言文还原到所处的时代;选取文质兼美的文章指导学生朗读;针对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学生需要,阅读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诵读,带领自己进入文章情境;比较归类,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希望以上建议和思考能为内蒙古地区蒙授高中生的文言文教学及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文言文教学提供参考。
蒲玉[10](2017)在《躬耕于课堂 朴素传幽真 ——特级教师杨彦峰专业发展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由关注客体身份下的专业化,到强调教师主体经历、经验和服务理想的转化。教师的个人教育教学特色、理论和实践开始受到重视,在我国优秀教师尤其是特级教师的成功的专业发展之路,也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关注,特级教师的相关研究体系开始形成。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生物特级教师杨彦峰,他是甘肃省渭源县一线生物学教师,对他专业发展进行的探微,可以对和他同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乡级一线教师,起到启发和激励的作用,也可以为教师教育部门了解、研究和推广优秀生物教师的特征补充鲜活案例。本论文选择质化研究的取向,它的叙事体风格能有利于实现对杨老师个案探微的深刻和详尽,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杨老师专业发展成效和影响因素的探微。杨老师的专业发展成效由形成的系统教育理念、朴实扎实的专业行为、悉心细致的班主任工作和引领作用的发挥来体现。对杨老师专业发展成效的分析,除了呈现杨老师的专业发展程度,也希望引起教师们的对比省思,借鉴的重点不是案例呈现出的具体经验,而是着重杨老师的专业发展态度。影响因素从个人因素和情境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个人因素包括强烈的责任感和丰富扎实践行的专业特征,情境因素包括家人的支持、学校支持创新和团结互助的氛围、地方领导的重教举措、关键事件和重要他人的作用等。通过对专业发展成效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呈现了杨彦峰在责任感驱动下实施的“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取向。本论文对“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取向不强调其路径范式,也认为不同的教师“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路径不尽相同,不过其实践方向应都是自我专业发展与个人生命特质完善的有机结合,这个过程中构建的“自我更新”取向具有可被共享的实践意义。最后,在探微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触发了相应感悟: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教师具有主动自我发展的责任意识、具有专业兴趣和能力、具有人文素养、要养成勤于反思的习惯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应关切教师境遇。
二、略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观(论文提纲范文)
(1)衡水市hp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衡水市hp小学 |
1.2.2 学困生 |
1.2.3 学习能力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案例研究法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衡水hp小学的发展状况 |
2.1 衡水hp小学的历史 |
2.2 衡水hp小学的现状 |
2.2.1 衡水hp小学的办学与特色 |
2.2.2 衡水hp小学的教学及成绩 |
2.2.3 衡水hp小学的师资及构成 |
2.2.4 衡水hp小学的管理及成效 |
第三章 衡水hp小学学困生的现状 |
3.1 衡水hp小学学困生的规模与分布 |
3.1.1 学困生判断标准 |
3.1.2 学生规模分布 |
3.2 学校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管理 |
3.2.1 学校对学困生的转化重视度不够 |
3.2.2 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管理不足 |
3.3 教师关注不够,指导能力不足 |
3.3.1 部分教师缺乏对学困生的关注度 |
3.3.2 部分教师教学指导能力不足 |
3.4 学困生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方法不善 |
3.5 家庭亲子关系不好,育儿能力欠缺 |
3.5.1 部分监护人的缺位与失责 |
3.5.2 父母缺少重视教育的意识 |
3.5.3 普遍缺乏和谐的家庭氛围 |
第四章 衡水hp小学学困生的成因 |
4.1 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 |
4.1.1 学校缺乏对学困生的关注 |
4.1.2 学校对教师培训不足 |
4.2 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
4.2.1 教师缺少对学困生的关注 |
4.2.2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水平不高 |
4.3 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
4.3.1 家庭教育不得当 |
4.3.2 家庭氛围不和睦 |
4.4 学生自身缺乏主观能动性 |
4.4.1 学困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
4.4.2 学困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
第五章 衡水hp小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
5.1 学校加强学困生管理 |
5.1.1 丰富教学设计,改变僵化教学 |
5.1.2 关心留守儿童,鼓励学生参与 |
5.1.3 改善学习环境,屏蔽不良信息 |
5.1.4 加强沟通感化,重建学生信心 |
5.2 教师提高教学指导能力 |
5.2.1 强化师德师风,发扬奉献精神 |
5.2.2 实施差异教学,重视因材施教 |
5.2.3 尊重鼓励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
5.2.4 联合家长学校,打破封闭教育 |
5.3 家长积极参与学困生监管 |
5.3.1 家长监管到位,重视孩子教育 |
5.3.2 注重习惯培养,鼓励自主学习 |
5.3.3 转变教学方式,提升转化效率 |
5.3.4 构建和谐氛围,营造良好环境 |
5.4 学生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
5.4.1 遵循教师引导,培养学习兴趣 |
5.4.2 勇敢正视弱科,克服学习恐惧 |
5.4.3 运用科学方法,克服焦虑心态 |
5.4.4 积极参与活动,拉近彼此距离 |
5.4.5 养成良好习惯,逐步提升成绩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浅析孔子与马丁·路德音乐教化的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孔子与礼乐教化 |
(一)孔子与“六艺” |
(二)孔子的礼乐教化 |
二、马丁·路德与宗教音乐改革 |
(一)马丁·路德与“七艺” |
(二)马丁·路德的宗教音乐改革 |
三、孔子与马丁·路德音乐教化的异同 |
(一)相同之处 |
(二)不同之处 |
四、孔子与马丁·路德音乐教化的影响 |
(一)孔子礼乐教化的影响 |
(二)马丁·路德宗教音乐改革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互联网 |
(二)学习型社会 |
四、主要理论工具 |
(一)社会转型理论 |
(二)网络社会理论 |
(三)教育冲突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
一、古代中西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思想渊源 |
二、现代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
三、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
一、信息时代人民的求知欲望大增 |
二、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
三、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可能性 |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二、网络教学的兴起 |
三、国家鼓励开展网络教学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
第一节 教学主体的不同 |
一、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 |
二、从“小众化”到“大众化”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不同 |
一、教学内容从“有限性”到“无限性” |
二、教学内容从“同质性”到“异质性” |
第三节 教学时空的不同 |
一、教学从“同时空性”到“超时空性” |
二、教学从“年级年限制”到“无年级年限制” |
第四节 教学理念的不同 |
一、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 |
二、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 |
三、教学目的从“培养人才”到“自我完善” |
第三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 |
第一节 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条件 |
一、增加闲暇时间 |
二、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
三、助推教育公平的实现 |
第二节 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力 |
一、激发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 |
二、提高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 |
三、有助于培养学习毅力 |
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
五、有助于提高学习转化力 |
第三节 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 |
一、有助于组织成员实现自我超越 |
二、有助于改善组织成员心智模式 |
三、有助于凝聚共同愿景 |
四、促进开展团队学习 |
五、有利于进行系统思考 |
第四节 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
一、互联网有助于促进多元化学习 |
二、互联网有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 |
三、互联网时代个性化与多元化学习的技术与实践 |
第五节 促进创新性学习 |
一、互联网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 |
二、互联网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三、互联网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
第四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 |
第一节 “数字鸿沟”挑战教育公平 |
一、“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与具体表现 |
二、“数字鸿沟”可能扩大“教育鸿沟” |
第二节 “信息超载”模糊学习焦点 |
一、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 |
二、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 |
三、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 |
第三节 “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
一、“碎片化学习”的成因与特征 |
二、“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
第四节 “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
一、“网络依赖”的成因与表现 |
二、“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
第五节 “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
一、“网络失范”的原因与表现 |
二、“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
一、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 |
二、营造健康的网络教学环境 |
三、为网络教学提供安全保障 |
第二节 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 |
一、建设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 |
二、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 |
三、利用最新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式 |
第三节 提升网络教学的规范性 |
一、加强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管理 |
二、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互联网的内在特征顺应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
(二)互联网只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
(三)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 |
(四)互联网促进了“泛教育”和“泛学习”时代的到来 |
(五)互联网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
二、可能的拓展研究 |
(一)教学活动在互联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规律与趋势 |
(二)教育事业的进步对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
(三)网络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警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少先队活动实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昆明市P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基于当前的时代背景,要重视儿童的少先队教育 |
二、基于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少先队教育要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
三、基于领导讲话精神与文件政策的导向,少先队工作需要被重视和支持 |
四、基于现阶段小学少先队活动主体地位缺失,需提高活动在校地位 |
五、基于个人研究兴趣和调研的契机,研究方向定位准确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五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一、针对国外少年儿童组织活动的相关研究 |
二、针对我国少年儿童组织活动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第二章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少先队活动的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新时代 |
二、少先队 |
三、少先队活动 |
第二节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少先队活动的概述 |
一、新时代背景下少先队活动的功能 |
二、新时代背景下少先队活动的特点 |
三、新时代背景下少先队活动实施的原则 |
四、新时代背景下少先队活动实施的内容定位 |
第三节 少先队活动实施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文件依据 |
一、理论基础 |
二、政策文件依据 |
第三章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少先队活动实施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少先队活动实施的调查研究设计 |
一、调查内容 |
二、调查重难点 |
三、调查思路 |
四、调查对象 |
五、调查方法 |
第二节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少先队活动实施情况分析 |
一、少先队活动实施的外部支持层面 |
二、少先队活动实施的内部核心层面 |
第三节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少先队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
一、活动实施过程中在外部支持层面的问题 |
二、活动实施过程中在内部核心层面的问题 |
第四章 适应新时代的小学少先队活动实施优化对策 |
第一节 针对外部支持层面的优化对策 |
一、学校应加大对少先队活动的重视度,精准落实相关文件政策 |
二、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促进其稳定专业发展 |
三、加强少先队活动参与主体的情感体验 |
第二节 针对内部核心层面的优化对策 |
一、寓“观念”与“制度”于少先队活动课时保障之中 |
二、寓“主体”与“方向”于少先队活动主题设计之中 |
三、寓“体验”与“生成”于少先队活动主体参与之中 |
四、寓“实践”与“需要”于少先队活动形式和内容之中 |
五、寓“整合”与“开发”于少先队活动资源利用之中 |
六、寓“督导”与“标准”于少先队活动评价与激励之中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16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家的基础教育观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2 宗教改革前德意志的基础教育 |
2.1 德意志教育的兴起 |
2.2 宗教改革家致力于基础教育的原因 |
3 马丁·路德的基础教育思想 |
3.1 路德主张开展义务教育 |
3.2 路德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
3.3 路德的基础课程构想 |
4 菲利普·梅兰希顿的基础教育思想 |
4.1 梅兰希顿的层次性教学构想 |
4.2 梅兰希顿的人文主义课程构想 |
5 约翰·布肯哈根的教育实践 |
5.1 改革学校类型 |
5.1.1 德语学校 |
5.1.2 演讲学校 |
5.2 新教拉丁学校 |
5.2.1 教学设置 |
5.2.2 教师的聘用与责任 |
5.2.3 学生的责任和福利 |
5.3 约翰·布肯哈根对德意志基础教育的影响 |
6 宗教改革家探索基础教育的意义 |
6.1 德意志基础教育体制逐渐完善 |
6.1.1 初等教育的诞生 |
6.1.2 中等教育的完善 |
6.2 基础教育改革的其他影响 |
6.2.1 对本民族语言的影响 |
6.2.2 教育世俗化 |
6.2.3 对西欧各国的影响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1. 非洲教育一体化对非洲各国教育的重要 |
2. 中非教育交流合作的需要 |
(二) 概念界定 |
1. 基础教育 |
2. 体化与教育一体化 |
3. 发展战略 |
(三) 文献综述 |
1. 对非洲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研究 |
2. 关于非洲基础教育的研究 |
(四)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一、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各类战略的总体背景 |
(一) 泛非主义思想与非洲一体化进程 |
(二) 非洲教育一体化发展 |
(三) 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必要 |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 |
(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发展战略 |
1.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
2.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
3. 教育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 |
(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加利行动倡议及其落实方案 |
1. 基加利行动倡议的出台及目标 |
2. 基加利行动倡议的项目落实 |
3. 基加利行动倡议的实施:以冈比亚为例 |
(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评估 |
1. 教育公平的实现 |
2. 优质教育的追求 |
3. 目标进程的监测 |
三、世界银行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中等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 |
(一) 战略目标与内容 |
(二) 战略实施 |
(三) 战略评估 |
1. 入学率和公平 |
2. 课程相关性和教育质量 |
3. 高成本与有限的资源 |
4. 质量和数量的权衡 |
四、非盟关于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 |
(一) 战略目标与内容 |
1. 公平和接受基础教育 |
2. 教育质量、适切性和效率 |
3. 构建互补式学习模式 |
4. 加强教育部门能力建设 |
5. 开发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
6. 国家和区域教育的一体化 |
(二) 战略实施及评估 |
1. 从基础教育入学率的提升到全面普及 |
2. 确保教育平等 |
3. 基础教育完成率 |
4. 优质早期儿童保育和教育 |
五、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成效与问题 |
(一) 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成效分析 |
1. 对非洲各区域、国家间政策对话的促进 |
2.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具体实践 |
3. 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创新 |
(二) 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问题分析 |
1. 各利益相关者间协同效应缺乏 |
2. 政策制定和执行力不足 |
3. 基础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 |
六、关于中非基础教育合作建议 |
(一) 中国基础教育经验——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需求的视角 |
1. 完善的教育政策文件及“探索式”的教育改革经验 |
2. 有效运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有力抓手 |
3. 合理调配教育资源,使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
(二) 中非基础教育合作现状 |
(三) 中非基础教育合作新思路 |
1. 成立非洲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小组 |
2. 开展中非基础教育领域课程合作的探索 |
(四) 中非基础教育合作渠道 |
1. 在教育政策上开展基础教育领域科研项目合作 |
2. 在基础教育课程中融入非洲元素 |
3. 在国际项目实施方面加强与多边及双边组织的合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认知诊断的儿童数学学力结构及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技术 |
1.5 预期成果与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现代学力观的嬗变 |
2.2 数学学力观的发展 |
2.3 数学学力测评研究 |
2.4 基于认知诊断的儿童数学学力测评 |
2.5 国内儿童数学学力认知诊断研究文献的社会网络分析 |
第三章 本研究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
3.1 基本概念 |
3.2 基于学习心理结构的过程学力观 |
3.3 儿童数学学力认知诊断测评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
3.4 本研究的主要数据分析平台——R |
3.5 本研究的诊断测评设计方案 |
第四章 《儿童数学学力认知诊断测验》的编制 |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4.2 诊断设计方案选择 |
4.3 诊断目标确定 |
4.4 诊断教材选择 |
4.5 诊断内容分析 |
4.6 诊断测验构念设计 |
4.7 关键数学学力认知模型界定 |
4.8 诊断测验项目(试测)编写 |
4.9 认知模型验证 |
4.10 正式诊断测验编制 |
4.11 测验质量分析 |
4.12 小结 |
第五章 《儿童数学学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编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问卷结构设计 |
5.4 初始问卷的形成 |
5.5 试测及结果分析 |
5.6 正式问卷形成 |
5.7 小结 |
第六章 儿童数学学力诊断测验的实测与结果分析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方法 |
6.3 学力诊断测验结果分析 |
6.4 测验质量验证 |
6.5 学力诊断测验等值化处理 |
6.6 小结 |
第七章 儿童数学学力发展分析 |
7.1 儿童数学学力水平的比较 |
7.2 儿童数学学力结构的认知诊断 |
7.3 小结 |
第八章 儿童数学学力影响因素分析 |
8.1 研究目的 |
8.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8.3 结果分析 |
8.4 小结 |
第九章 儿童数学学力特点及教学建议 |
9.1 儿童数学学力的特点及其教学原则 |
9.2 本研究的诊断结果分析 |
9.3 教学建议 |
第十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10.1 总结论 |
10.2 特色与创新 |
10.3 不足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 4-1 《新课标》数学学力教学目标及评价标准 |
附表 4-2 儿童数学主要认知内容及其评价目标 |
附表 4-3 儿童关键数学学力属性在教材中的呈现顺序 |
附表 4-4 儿童数学学力认知诊断测验全部项目考核模式 |
附表 6-1 一年级测验等值后项目参数 |
附表 6-2 二年级测验等值后项目参数 |
附表 6-3 四年级测验等值后项目参数 |
附表 6-4 五年级测验等值后项目参数 |
附表 6-5 六年级测验等值后项目参数 |
附表 7-1 各年级诊断测验模型拟合检验结果 |
附表 7-2 基于GDM的诊断测验项目拟合指数RMSEA比较 |
附表 7-3 各年级儿童数学学力属性掌握模式诊断结果 |
附表 7-4 一年级各学校儿童数学学力属性掌握模式比较 |
附表 7-5 二年级各学校儿童数学学力属性掌握模式比较 |
附表 7-6 三年级各学校儿童数学学力属性掌握模式比较 |
附表 7-7 四年级各学校儿童数学学力属性掌握模式比较 |
附表 7-8 五年级各学校儿童数学学力属性掌握模式比较 |
附表 7-9 六年级各学校儿童数学学力属性掌握模式比较 |
附录 |
附录1 1~6 年级儿童数学认知诊断测验(部分) |
附录2 儿童数学学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3 儿童数学学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家长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及科研情况 |
(8)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缘由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2.1 基本概念厘定 |
2.1.1 生命教育 |
2.1.2 思想政治教育 |
2.2 生命教育的内容架构 |
2.2.1 人生观教育 |
2.2.2 价值观教育 |
2.2.3 人格教育 |
2.2.4 生命健康教育 |
2.2.5 生死观教育 |
第3章 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1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
3.1.1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 |
3.1.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需求 |
3.1.3 持续推进思政工作的必要保证 |
3.2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3.2.1 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
3.2.2 教育内容的交融性 |
3.2.3 教育方法的渗透性 |
第4章 目前中国高校生命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
4.1 目前中国高校生命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做法 |
4.1.1 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进行理论讲授 |
4.1.2 积极开展体验生命价值的第二课堂实践 |
4.1.3 普遍建立个体心理咨询室进行辅导调适 |
4.1.4 广泛运用新旧媒体等手段进行舆论宣传 |
4.2 目前中国高校生命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4.2.1 教育理念有待于转变 |
4.2.2 教育内容有待于丰富 |
4.2.3 教育主体有待于提升 |
4.2.4 教育方法有待于改善 |
4.2.5 教育机制有待于完善 |
4.3 目前中国高校生命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生命教育理论基础不坚实 |
4.3.2 相应配套制度建设不健全 |
4.3.3 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
第5章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 |
5.1 更新教育理念 |
5.1.1 以人为本 |
5.1.2 终身育化 |
5.1.3 全面发展 |
5.2 充实教育内容 |
5.2.1 搭建生命体验课堂 |
5.2.2 丰富第二课堂教育 |
5.2.3 增加人格修养修炼 |
5.3 提升教师主体的素质 |
5.3.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
5.3.2 提升专业文化素养 |
5.3.3 充实生命教育底蕴 |
5.4 改善教育方法 |
5.4.1 说理与说教相结合 |
5.4.2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
5.4.3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
5.5 完善教育机制 |
5.5.1 整合资源共享的保障机制 |
5.5.2 强化协抓共管的监督机制 |
5.5.3 提升多元管理的育人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蒙语授课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内蒙古自治区蒙授学校文言文教学背景 |
第一节 内蒙古自治区汉语政策解读及教材分析 |
一、《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解读 |
二、内蒙古自治区汉语高考政策解读 |
三、蒙授高中生《汉语》教材文言文选文分析 |
第二节 内蒙古自治区蒙授学校文言文教学整体开展情况 |
第二章 X中学文言文教学调查设计及课堂实录 |
第一节 X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调查设计 |
一、调查整体设计 |
二、个案点介绍 |
第二节 X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实录及分析 |
一、个案点文言文课堂教学实录 |
二、个案点文言文课堂教学实录分析 |
第三章 个案点文言文教学的优势做法 |
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站位高度和教育实践 |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站位高度 |
二、文言文教学中致力于素质教育实践 |
第二节 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汉语》教材 |
一、编写校本教材 |
二、拓展课外知识 |
第三节 文言文教学中评价方式多样化 |
一、学生自查 |
二、学生互评 |
三、教师总评 |
第四节 教学中因材施教和团结合作相结合 |
一、文言文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 |
二、汉语教研室教师团结合作 |
第四章 个案点文言文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教学建议 |
第一节 个案点文言文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差 |
二、教辅材料不能满足需要 |
三、汉语课堂不太规范 |
第二节 个案点文言文教学建议 |
一、基础知识有待加强 |
二、教辅材料有待补充 |
三、汉语课堂有待规范 |
结语 |
一、学校层面的政策保障 |
二、教师层面的教学改进 |
三、学生层面的文言积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本科生(大一)访谈提纲 |
附录3 汉语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 教导主任及汉语教研组长访谈提纲 |
附录5 高二学生文言文测试题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躬耕于课堂 朴素传幽真 ——特级教师杨彦峰专业发展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1.基于研究兴趣的需要 |
2.基于教师教育研究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述评 |
1.“教师专业化” |
2.从“教师专业化”到“教师专业发展” |
3.“教师专业发展” |
(二)特级教师的研究述评 |
1.特级教师评选制度的产生、确立、成熟和继续发展 |
2.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特级教师 |
2.教师专业发展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质化研究的取向 |
2.研究中的伦理考虑 |
3.研究效度、信度和推论的考虑 |
四、杨彦峰专业发展成效 |
(一)系统的专业理念 |
1.基础教育观 |
2.学生观 |
3.教师观 |
4.师生关系观 |
(二)朴实扎实的专业行为 |
1.探究活动的开展 |
2.反思实践的进行 |
3.合作课堂的实施 |
(三)悉心细致的班主任工作 |
(四)引领作用的发挥 |
五、促进杨彦峰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促进专业发展的个人因素 |
1.强烈的责任感 |
2.丰富扎实践行的专业特征 |
(二)促进专业发展的情境因素 |
1.家人的支持 |
2.学校支持创新和团结互助的氛围 |
3.地方领导的重教举措 |
4.关键事件的作用 |
5.重要他人的推动 |
六、讨论和结论 |
(一)讨论 |
1.构建具有共享意义的“自我更新”取向 |
2.社会责任感是责任感强弱的重要指标 |
3.专业发展是个人素质因素和情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二)结论 |
七、基于杨彦峰老师专业发展建议基础上的感悟 |
(一)教师要具有主动自我发展的责任意识 |
(二)教师要具有专业兴趣和能力 |
(三)教师要具有人文素养 |
(四)教师要养成勤于反思的习惯 |
(五)专业发展也应关切教师的境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四、略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观(论文参考文献)
- [1]衡水市hp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D]. 刘微. 河北大学, 2020(08)
- [2]浅析孔子与马丁·路德音乐教化的异同[D]. 王朕.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3]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D]. 崔有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4]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少先队活动实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昆明市P区为例[D]. 张晶.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16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家的基础教育观及实践[D]. 何韵萱.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6]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研究[D]. 吴书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7]基于认知诊断的儿童数学学力结构及测评研究[D]. 王欣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1)
- [8]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张陶陶. 吉林财经大学, 2017(01)
- [9]蒙语授课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个案研究[D]. 李亚晴. 中央民族大学, 2017(12)
- [10]躬耕于课堂 朴素传幽真 ——特级教师杨彦峰专业发展个案研究[D]. 蒲玉.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