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脂肪肝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1](2021)在《胆囊息肉恶变危险因素分析及良恶性预测》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对胆囊息肉进行良恶性预测。方法通过回顾研究2010年1月至2020年8月时间内在我院肝胆胰脾外科行胆囊切除手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息肉或胆囊癌的582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将病人分为两组:良性胆囊息肉组和恶性胆囊息肉组。对可能影响胆囊息肉恶变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胆囊息肉大小、息肉数量、息肉形态、胆囊结石、糖尿病、脂肪肝、肝硬化、白蛋白、胆碱酯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息肉直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确定区分良恶性胆囊息肉直径的临界值。分类变量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把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建立回归方程。绘制回归方程结果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确定区分良恶性胆囊息肉的临界值。结果1.ROC曲线显示胆囊息肉直径12mm是区分胆囊息肉良恶性的最佳临界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978(P<0.05)。2.胆囊息肉恶变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性别、糖尿病、胆囊结石、肝硬化、CHE、TC、LDL-C、HDL-C、APTT、FIB、AFP对诊断恶性胆囊息肉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胆囊息肉大小、息肉数量、息肉形态、脂肪肝、ALB、CEA是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P<0.05)。3.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胆囊息肉大小、息肉数量、息肉形态、脂肪肝、ALB是胆囊息肉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Logit(P)=-6.893+1.318X1+5.008X2-1.563X3+4.639X4-2.850X5-1.789X6。其中X1、X2、X3、X4、X5、X6分别为年龄、胆囊息肉大小、息肉数量、息肉形态、脂肪肝、ALB。4.回归方程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85,95%可信区间为(0.973,0.997),P<0.05,Logit(P)等于-1.007是区分良恶性胆囊息肉的临界值。结论1.息肉直径等于12mm是区分胆囊息肉良恶性的最佳临界值。息肉直径越大胆囊息肉恶变的可能性更大,反之,胆囊息肉恶变的可能性小。2.年龄、胆囊息肉大小、息肉数量、息肉形态、脂肪肝、ALB、CEA是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3.年龄、胆囊息肉大小、息肉数量、息肉形态、脂肪肝、ALB是胆囊息肉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4.胆囊息肉良恶性预测公式:Logit(P)=-6.893+1.318X1+5.008X2-1.563X3+4.639X4-2.850X5-1.789X6。以-1.007作为临界值时,Logit(P)大于-1.007时,胆囊息肉恶性的可能性大;Logit(P)小于-1.007时,胆囊息肉良性的可能性大。
张辉,丛立新,李晶,张连江,李荣权,宋泰,李心慰,刘国文[2](2020)在《脂联素与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负平衡特征性指标及脂肪肝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寻脂联素(ADPN)与奶牛能量代谢负平衡及脂肪肝发生发展的关系,试验于集约化奶牛场筛选出脂肪肝奶牛15头,另选15头健康奶牛作为对照。试验奶牛饲养水平和管理相同,于产后第1,7,14,21天清晨空腹颈静脉采血15 mL,分离血清检测β-羟丁酸(BHBA)、非脂化脂肪酸(NEFA)、葡萄糖(GLU)、三酰甘油(TG)、尿素氮(BU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碱酯酶(CHE)、ADPN、胰高血糖素(GN)、胰岛素(INS)水平;用肝脏穿刺针采取奶牛肝脏组织检测肝脏脂肪的含量。结果表明:脂肪肝奶牛产后第1,7,14,21天血清BHBA与NEFA均极显着高于健康奶牛(P<0.01),血清NEFA在产后第7,14,21天均极显着高于产后第1天(P<0.01);血清TG含量不同时间脂肪肝奶牛显着低于健康牛(P<0.05)。脂肪肝奶牛AST含量随着产后时间的推移有增加的趋势。脂肪肝奶牛血清ALT含量在产后第21天显着高于产后第1,7,14天(P<0.05)。脂肪肝奶牛血清CHE含量在产后第7天达到峰值(P<0.05);肝脏脂肪沉积随着产后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多(P<0.05)。健康奶牛产后血清ADPN含量与产后第1天比均显着增加(P<0.05),脂肪肝奶牛血清ADPN含量随着时间推移有降低的趋势,产后第7天开始达到极显着的水平(P<0.01)。说明产后脂肪肝奶牛ADPN水平下降,其抑制脂肪酸合成的作用不能发挥而致肝脏中的脂肪含量逐渐增加。健康奶牛围产期通过提升ADPN含量来降低血清中BHBA、NEFA和TG含量,使产生的BHBA转化成了GLU,而使GLU处于较高的正常水平。相反,脂肪肝奶牛血清中ADPN含量低于健康牛,而使这种调节机制失去效应,即生理性和病理性能量负平衡ADPN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顾萱萱[3](2020)在《KP-2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全球肥胖病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患病率正逐年增长,这一疾病的特征是脂肪组织扩张,氧化应激的激活,炎症反应的增加以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NASH会增加肝脏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增加其他合并症的风险,由于诊断困难,易被忽视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对人类危害巨大。迄今为止,国际上治疗NASH的主要目标仍然是改善脂代谢并预防疾病的进展,但目前没有任何干预措施在NASH的治疗方面是完全有效的。这种情况下,开发新靶点新机制的NASH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围绕KP-2对NASH这一疾病的作用及机制展开研究,建立NASH体内外的小鼠模型与细胞模型,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验证了 KP-2对NASH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究了其作用机制。KP-2作为一款高效的丁酰胆碱酯酶(BChE)抑制剂,在动物模型中可以抑制高脂饮食(HFD)导致的BChE活性增高,该结论明确了 KP-2的作用靶点。本课题通过高脂饮食诱导构建NASH动物模型,高脂喂养三个月后,连续腹腔注射KP-2(10mg/Kg)一个月。实验结果如下:1)高脂饮食(HFD)可导致小鼠体重大幅度增加,此外B超提示模型组小鼠肝脏脂肪蓄积,但给予KP-2可以降低NASH导致的体重增加,并减少肝脏脂肪堆积。2)通过HE染色后发现,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肝脏组织出现了大量脂肪空泡,肝细胞发生气球样变性,肝脏受损严重,但上述肝脏病理现象在KP-2组中并不明显;此外,通过对血清中转氨酶的检测,我们发现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值增加到正常水平的2-3倍,提示肝损伤,给予KP-2后,转氨酶活性较之模型组显着降低。3)模型组小鼠血清中血脂浓度提示NASH动物模型发生脂代谢紊乱,但KP-2可有效降低由于HFD导致的血脂浓度(包括TG、TC、LDL-C)升高;同时我们检测了小鼠肝脏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SOD及MDA,发现模型组小鼠氧化应激增加,但给予KP-2后有所缓解;炎症因子(包括IL-1β、IL-6)在此模型中的表达量同样显着增加,表明炎症反应增加,但是在KP-2组中,IL-1β、IL-6表达量较之模型组均显着性降低。在NASH细胞模型中,由于FFA的诱导导致细胞活率降低,但KP-2组的细胞活率较之模型组提高了 13%,说明了 KP-2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其次对细胞模型进行脂滴的荧光染色后发现,FFA诱导下细胞中脂滴荧光强度增强明显,但KP-2组中脂滴的荧光强度接近于空白组;此外,我们发现FFA诱导后细胞的线粒体有氧代谢能力降低,但在给予KP-2后,这种降低得到改善,线粒体代谢能力得到保护。而在细胞模型中,我们同时设置了 BChE敲除细胞作为KP-2组的对照,发现经过FFA诱导后,KP-2对细胞产生的影响,BChE敲除细胞也同样存在。该结论明确了 KP-2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抑制 BChE达到的。综上所述,本文初步确认了 KP-2对NASH的改善作用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完成。一是影响脂代谢,主要表现为减少肝脏脂肪堆积及降低血脂含量;二是保护肝脏,减少NASH疾病导致的肝损伤;三是减少氧化应激,降低由于氧化应激导致的脂毒性增高;四是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此外,提出了 BChE可作为NASH的治疗靶点,为KP-2针对NASH治疗的有效性提出了重要依据。
沈冰玉[4](2020)在《紫擅芪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脂质积聚及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由非酒精的其他损肝因素或者极度脂肪沉积引发的肝脏疾病,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目前认为,氧化应激和自噬参与了包括NAFLD在内的多种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发展,其中核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p45(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p45-related factor 2,Nrf2)在抗氧化应激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的适度激活和核转移,能够调节氧化应激损伤,常被作为潜在的治疗肝性疾病的靶标。自噬是机体的自我保护反应,能吞噬机体内的代谢废物或者累积的有毒内源性物质。有许多研究证明,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可以激活Nrf2,进而缓解疾病造成的损伤和病理变化。紫檀苗(Pterostilbene,PT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蓝莓、葡萄、花榈木等植物中的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例如抗炎、抗肿瘤、抗认知障碍等。因此,探究PTE是否通过Nrf2对NAFLD起到保护作用,以及其涉及的分子作用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在本研究中,首先应用了油酸(OA)和棕榈酸(PA)两种游离脂肪酸诱导HepG2细胞建立体外细胞脂肪蓄积模型,应用PTE预处理该模型后,通过CCK-8、油红O染色、Western blot、免疫荧光、mRFP-GFP-LC3腺病毒转染实时观察自噬流、CRISPR/Cas9敲除等实验手段,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涉及的机制,深入探究PTE对脂肪累积引起的氧化应激和自噬的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TE对HepG2细胞无细胞毒性;在OA和PA诱导的HepG2细胞内存在大量的脂肪堆积,PTE预处理有效地减少了细胞内的脂肪含量;PTE能明显地增强细胞内Nrf2、PPARα和HO-1的表达,促进Nrf2由细胞质向细胞核的迁移;增强AMPKα活性,抑制mTORC1、S6、S6K以及在调节脂肪合成中起到关键作用的SREBP-1c,激活PI3K和ATG家族蛋白,促进LC3 Ⅰ向LC3Ⅱ的转化,促进了自噬,减轻了脂肪沉积。但在Nrf2-/-细胞中,PTE激活AMPK的作用被明显削弱,对mTORC和SREBP-1c的抑制作用和对PI3K的促进作用消失,并显着地活化了 p62,丧失对脂肪累积和自噬的调节能力。应用PI3K抑制剂3-MA后,PTE对PI3K及其下游蛋白和SREBP-1c的调控作用消失;应用自噬后期抑制剂BafA1后,PTE对ATG7和ATG16L1以及LC31与II之间转化的作用仍然存在,却促进了 p62的表达,加速了自噬溶酶体的降解。体内研究表明,在泰洛沙泊诱导的野生型小鼠急性NAFLD模型中,PTE能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降低引发氧化应激的活性氧(ROS)、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保护机体免受氧化应激损伤;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含量,减缓血液对血管壁的黏附性;减轻肝脏细胞内的脂肪累积和炎症病变;促进肝细胞核内Nrf2的表达,促进AMPK、ACC和AKT的磷酸化,促进脂肪酸氧化;抑制P-mTORC1、P-S6K、P-S6和SREBP-1c的活性,促进ATG家族各关键蛋白的表达,抑制脂肪合成,促进自噬。在Nrf2-/-小鼠体内,PTE对甘油三酯运输载体VLDL和能促进胆固醇代谢的HDL的调控作用消失,各组的血脂水平均高于WT型小鼠;PTE对MPO、ROS的抑制作用和对SOD的升高作用消失,使机体基本丧失抗氧化应激能力;抑制了 AMPKα、和AKT的活化,进而影响对PI3K、mTORC的作用;诱导P62的表达,促进自噬溶酶体的分解,抑制自噬,与体外结果相一致。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两部分,首次阐明了紫檀芪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在游离脂肪酸诱导的HepG2细胞和泰洛沙泊刺激的C57BL/6小鼠中,PTE通过靶向Nrf2影响AMPK,并通过抑制mTORC通路、增强ATG蛋白活性,激活自噬,有效地缓解了肝细胞内过度脂肪蓄积诱发的氧化应激损伤,促进脂肪酸的代谢与分解,改善NAFLD。
肖倩[5](2020)在《健脾软肝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健脾软肝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临床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0例源于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或云南中医药大学校门诊就诊且符合肝郁脾虚型NAFLD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37例治疗组和33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健脾软肝颗粒口服(1袋/次,200ml温水冲服,3次/日),对照组口服易善复(2粒/次,3次/日),疗程三个月,观察分析两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尿酸等指标的变化以及腹部B超的改善情况。结果:1.两组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脘胁胀痛,腹胀,食少纳呆,便溏不爽,情绪抑郁或易怒,肠鸣矢气等症状,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达81.08%优于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均能降低患者的ALT、AST、TC、TG水平,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经治疗后两组LDL-C、UA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两组疗效相当(P>0.05);本次研究中两组HDL-C水平无明显影响,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肝脏影像学疗效方面,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0例,有效4例,无效28例,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0例,有效1例,无效30例,两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疗效相当。结论:健脾软肝颗粒能有效改善肝郁脾虚型NAFLD的临床症状,具有保肝降脂,改善尿酸代谢,减轻肝脏脂肪含量作用,显示了中医药在治疗NAFLD的优势特色,值得临床推广。
易杨[6](2020)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胆石症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研究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合并胆石症(Gallstone,GD)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根据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以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门诊、体检人群及云南中医药大学门诊部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共收集NAFLD合并GD患者285例,实际有效276例,最终纳入研究样本276份。采集患者一般信息、生活方式、中医四诊信息、体格检查及血脂、肝功等生化指标。2.运用SPSS23.0统计分析所采集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NAFLD合并GD患者中医证候规律进行非线性降维研究,以此分析探讨NAFLD合并GD患者中医证候特点。3.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运用方差分析统计方法,对NAFLD合并GD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与性别、年龄、血脂、肝功能关系分析。检验标准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一、NAFLD合并GD患者临床资料一般情况表现为:1.男性129例,女性147例,男性主要集中在4049岁,女性主要集中在5059岁;NAFLD合并GD患者生活方式主要饮食以高脂饮食为主,占63.4%,93.5%NAFLD合并GD患者缺乏锻炼;276例NAFLD合并GD患者中,BMI≥24者占55.08%。男性平均BMI为24.69±3.47,女性平均BMI为24.30±3.29,男性与女性之间BM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中,73.55%患者是单一证型,26.45%患者存在复合证型。按证型出现频次及比例计算,湿浊内停证(110例)>肝胆湿热证(90例)>肝郁脾虚证(57例)>肝郁气滞证(29例)>肝阴不足证(28例)>痰瘀互结证(19例)>脾肾两虚证(13例),另有脾胃虚弱证、气血两虚证、肾阳不足证各1例。复合证型表现主要为湿浊内停证合并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合并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合并肝郁脾虚证,分别占总研究样本的5.80%、3.26%、2.54%。二、NAFLD合并GD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与其相关因素关系分析:1.对出现频率大于10%的症状、舌脉象进行统计,276例患者中症状以右胁胀满、形体肥胖、胸脘痞闷、倦怠、口苦、头晕等常见,舌脉多表现为舌苔厚腻、脉弦滑,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可得出中医证型以湿浊内停证、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肝郁气滞证为主,其中湿浊内停证最多,与证型出现频次相一致。2.30岁以前患者无症状表现居多,证候类型少,30岁之后症状表现不一,证候表现类型增多,各证型出现高峰主要集中在4069岁。湿浊内停证,男性多于女性,其余证型中,女性多于男性。3.各个证型TG普遍升高;与肝阴不足证比,湿浊内停证与肝胆湿热证患者TC、LDL-C明显偏高,HDL-C明显偏低(P<0.05);湿浊内停证、肝胆湿热证患者ALT明显高于肝郁脾虚证、肝郁气滞证、肝阴不足证(P<0.05);湿浊内停证患者AST明显高于肝阴不足证(P<0.05);肝胆湿热证患者GGT明显高于湿浊内停证、肝郁脾虚证、肝阴不足证(P<0.05);湿浊内停证与肝胆湿热证患者CHE明显高于肝郁气滞证患者(P<0.05)。结论:1.276例NAFLD合并GD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表现为:湿浊内停证>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肝郁气滞证>肝阴不足证>痰瘀互结证>脾肾两虚证。其中以湿浊内停证、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及肝郁气滞证为主,占81.9%。2.NAFLD合并GD的中医基本病机表现为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胆失通降,湿邪为主要病理因素。3.湿浊内停证和肝胆湿热证患者常伴血脂异常及肝功能受损,余证型患者除了TG普遍升高外,其他血脂指标及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湿浊内停证和肝胆湿热证患者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TG、TC、LDL-C升高及HDL-C降低;湿浊内停证患者肝功受损主要表现为ALT、AST、CHE升高;肝胆湿热证患者肝功受损主要表现为ALT、GGT、CHE升高。
邱建武[7](2019)在《希特林缺陷病分子诊断和临床表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希特林缺陷病(Citrin deficiency,CD)是SLC25A13双等位基因变异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希特林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是目前最主要的儿科CD临床表型。由于缺乏公认的临床和生化诊断标准,NICCD确诊依赖SLC25A13基因分析。本研究旨在识别新的SLC25A13突变类型,为NICCD患者确诊和家系遗传咨询提供实验依据;同时总结国人,尤其是广东人群的SLC25A13突变特点,为深化对SLC25A13基因突变谱特征的科学认识提供精准医学支撑。方法:研究对象是2017年5月初至2018年12月底到我院儿科就诊,并根据临床和实验室特征高度怀疑患有CD的103名婴儿及其父母。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筛查4种高频SLC25A13变异。在仅检测到一个变异的情况下,通过Sanger测序分析SLC25A13基因所有18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以寻找另一个可能的致病变异。如仍未找到致病变异,就进一步通过LA-PCR行5种大片段插入/缺失变异筛查。对于新错义变异,利用同源肽比对、在线软件预测、蛋白结构模型预测等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其致病性;对于新的剪接位点变异,通过Minigene剪接分析等方法研究其致病性。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回顾性分析课题组已发表论文,总结国人SLC25A13突变谱特点,分析比较广东与其他省份CD患者SLC25A13基因变异分布差异。结果:本研究确诊CD新患者90位,发现新发变异8种,分别是c.188del G、c.1620del T、c.1722del A、c.742G>A、c.762T>A、c.889G>T、c.1193T>A和剪接IV14-1G>A;Minigene剪接实验证实IV14-1G>A变异导致异常剪接变异体r.1453del G的形成;生物信息学预测错义变异c.762T>A和c.742G>A为可疑致病。截止2018年12月底,我们课题组共诊断422例CD患者,检测到SLC25A13变异64种。广省CD患者c.852_855del4变异频率高达71.8%,而其他省只有48.5%(c2=41.285,P<0.01);而广东患者IVS16ins3kb和其他类型的变异频率分别是5.4%和5.7%,而省外分别是12.7%和19.2%(c2分别为10.961和27.194,P值均<0.01)。结论:本研究诊断CD新患者90例,发现SLC25A13新变异8种,使得课题组诊治的CD病例达到422人,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CD患者队列;同时发现广东省CD患者c.852_855del4变异频率明显高于省外患者,而IVS16ins3kb及其他类型的变异频率明显低于省外患者。以上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国人SLC25A13变异谱,为CD患者确诊和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了可靠依据,并为深化对国人SLC25A13基因突变谱特征的科学认识提供了精准医学支撑。目的:希特林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NICCD)是希特林缺陷病(CD)最常见的儿科临床表型。本研究深入探讨NICCD临床表现、实验室异常、影像学改变和临床结局,为本病临床识别和管理提供经验。方法:收集2005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就诊并由SLC25A13基因分析确诊418名CD患者表现型和基因型信息,对其中385名NICCD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重症患者与非重症患者两组间出生体重、身长、胎龄,以及CD发病、确诊和治疗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并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查找重症C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基因分析确诊的418名CD患者中,有7人尚未出现临床表现,外显率为98.3%(411/418)。385名NICCD患儿中,32.3%(116/359)有宫内发育迟缓,主要的临床表现有黄疸(94.3%,363/385)、肝大(72.0%,265/368)、虚胖脸(37.7%,145/385)、腹泻(22.1%,85/385)、贫血(18.2%,70/385)、生长落后(13.0%,50/385)、大便检查脂肪球阳性(62.2%,53/90)、凝血功能异常(75.4%,175/232)、胆汁淤积(34.1%,98/287),低白蛋白血症(29.17%,84/288)、血脂异常(61.4%,173/282)、维生素D缺乏(44.4%,52/117)、锌缺乏(38.9%,112/288)、铁缺乏(10.1%,29/288),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者(51.9%,98/189)多见。代谢组学分析可有瓜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和长链酰基肉碱升高,而尿中常有4羟基苯乳酸和4羟基苯丙酮酸排泄增多。影像学检查有肝大和脂肪肝,SPECT检查有示踪剂摄取及排泄功能受损表现。病理可见肝细胞淤胆、炎性细胞浸润、脂肪变性及不同程度纤维化等改变。截至2018年12月底,385名研究对象中的209人随访至1岁以上,其中59人存在血脂异常,33人出现生长发育落后,20人有典型FTTDCD表现,12人出现肝硬化、6人死亡、1人罹患肝母细胞瘤,尚未出现CTLN2患者。重症患者本病疑诊年龄、确诊年龄、开始饮食治疗年龄,以及发病到疑诊、确诊和开始饮食治疗的时间都明显大于或长于非重症患者。出生体重低和开始饮食治疗时间晚是重症患者出现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1.本研究发现CD存在1.7%的不外显率。2.NICCD存在多样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复杂的生化、代谢组学、影像学和病理学改变,但这些临床特点都是非特异性的。3.本研究NICCD大多预后良好,但有5.2%(20/385)的患儿进展为FTTDCD,有3.1%(12/385)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另有1.6%(6/385)的患者死亡。4.出生体重低和饮食治疗时间晚,都会增加NICCD患儿发展为重症的风险。5.以上基于长程大队列的临床研究发现,深化了对NICCD表型特征的科学认识,对于本病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目的:希特林缺陷导致的生长发育落后和血脂异常(FTTDCD)是近年提出的的一种新的希特林缺陷病(CD)临床表型,但其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均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探讨FTTDCD患者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并分析其可能相关因素,为本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5年7月至2019年1月期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就诊并由基因分析确诊的30例FTTDCD患儿为研究组,以同期在我院确诊NICCD、规律门诊随访、且1岁后至少连续三次以上门诊随访没有发现生长发育落后和血脂浓度异常者31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在基因变异类型、症状、体征和临床转归,及其血液学、生化、代谢组学改变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选取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FTTDCD形成的风险因素。结果:本文FTTDCD患儿确诊平均年龄27.78个月,主要临床表现有矮身材、低体重、肝大、脾大、肝硬化、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等。绝大部分(20/30,66.7%)FTTDCD患儿曾在婴儿期被确诊NICCD,但部分患儿(10/30,33.3%)婴儿期NICCD病史阴性。与对照组相比,FTTDCD组患儿出生体重(2658.97±416.21 vs 2982.26±349.18,P<0.01)、身长(48.05±1.99 vs 49.47±1.59,P=0.01)明显小于对照组,CD疑诊[4.78(2.52,9.06)vs 2.90(1.97,4.07),P=0.02]、确诊[8.95(5.45,14.96)vs 4.70(3.70,9.57),P<0.01]和开始饮食治疗年龄[4.37(2.35,9.18)vs 2.90(2.10,4.00),P<0.05]都较大,其中出生体重低(OR=0.998,95%CI:0.996-0.999)和确诊CD年龄大(OR=1.135,95%CI:1.010-1.275)是FTTDCD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FTTDCD患者首诊时生长落后(53.3%vs 0%,P<0.01)、血脂异常(60.0%vs 22.6%,P<0.01)、脾大(36.7%vs 6.5%,P<0.01)等阳性率更高,血常规分析红细胞计数(4.23±0.68 vs 4.71±0.36,P<0.01)、血红蛋白(112.44±16.25 vs 123.20±9.75,P<0.01)、红细胞压积(34.24±4.07vs 37.50±2.87,P<0.01)较低,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40.60(37.80,49.75)vs37.70(36.57,39.75),P=0.01]和变异系数[13.95(13.15,16.86)vs 13.20(12.70,14.60),P=0.03]均较大;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换酶[29.15(19.75,77.25)vs 23.00(17.00,32.00),P=0.03]、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45.50(36.00,153.25)vs 36.00(32.00,45.00),P=0.01]、γ-谷氨酰转肽酶[33.00(14.75,92.00)vs 16.00(13.00,23.00),P=0.01]、结合胆红素[2.60(1.18,20.80)vs 1.80(1.20,2.40),P=0.04]、球蛋白(23.24±5.15 vs 19.55±3.17,P<0.01)、甘油三酯(1.84±0.87 vs 1.19±0.58,P<0.01)均较高,而胆碱酯酶(7461.94±3982.48 vs 9297.61±2075.91,P=0.03)、糖化血清蛋白(128.06±26.89 vs 149.73±27.22,P=0.01)、载脂蛋白A(1.34±0.51 vs 1.63±0.25,P=0.01)、白蛋白(43.23±6.95 vs 46.79±3.20,P=0.02)和白/球比较低(2.16±0.55 vs2.66±0.59,P<0.01)。本研究93.3%(28/30)的FTTDCD患者经积极饮食治疗后病情稳定或改善,但有少数患者(6.7%,2/30)病情加重死亡。结论:本研究大多数FTTDCD患儿是由NICCD进展而来,以生长发育落后、肝/脾大和血脂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FTTDCD患者首诊时临床表现更重,实验室贫血和红细胞大小不均更明显,肝脏合成功能更差而胆汁淤积程度更重,且血脂代谢异常更明显,而CD疑诊、确诊及饮食治疗时间较晚,出生体重低和确诊CD时间晚是FTTDCD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经积极饮食治疗,绝大多数FTTDCD患儿病情可获改善/稳定,仅少数患者预后不良。以上研究发现,为防治FTTDCD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胡永红[8](2017)在《口服阿托伐他汀对高龄糖脂代谢紊乱患者胆汁酸谱的影响》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近年来中国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如脂肪肝、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而且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成为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的高发人群,患病率、死亡率逐年增高,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第一类杀手。目前针对胆汁酸代谢变化的研究越来越多。既往研究认为测定血清总胆汁酸主要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但是,近年来研究表明,许多疾病如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个体胆汁酸都发生变化。国内外对糖脂代谢紊乱导致胆汁酸水平变化的研究已经进行的如火如荼,但大都对动物实验的研究较多,且国内外这一方面研究多为总胆汁酸水平的变化,对人体胆汁酸成份的研究较少。且少有研究报道超过80岁高龄老年患者血清胆汁酸谱的变化。本研究通过测定疾病组与健康组比较、疾病组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后等比较老年人生化指标及胆汁酸谱变化,明确胆汁酸改变与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等的可能关系及阿托伐他汀对胆汁酸的影响。而他汀类药物是羟甲戊二酰辅酶A(Hydroxymethyl coenzyme two A,HMG-COA)还原酶的选择性抑制剂,是临床作为治疗高血脂的首选药物。阿托伐他汀致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胆盐和胆汁酸排泄相关转运蛋白的活性所致。而临床运用阿托伐他汀可以引起胆汁酸淤积,从而改变体内胆汁酸代谢。由此得出血清胆汁酸谱或许可以作为老年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的一干预靶点和预测指标,为老年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治疗积累更多的临床依据,从而有利于患者的临床诊治,改善老年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本课题通过筛选2016年8月—2017年1月期间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大连解放军210医院老干部病房以及大连各干休所的年龄80-95岁的老年人,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符合标准的老年患者共有50例。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2015年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标准及内科学第六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或冠脉造影明确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狭窄≥50%)为诊断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分为健康对照组(10例)、脂肪肝组(13例))和糖尿病组(15例))、冠心病组(12例),所选患者均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晚,21天。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用药前后大生化、血清病原学等化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 LC-MS/MS)定量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清13种胆汁酸的成分含量。13种胆汁酸分别为:胆酸(Cholic acid,CA)、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LCA)、脱氧胆酸(Deoxycholate,DCA)、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cholate,CDCA)、熊脱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甘氨胆酸(Glycocholic acid hydrate,GCA)、甘氨鹅脱氧胆酸(Gan Hong deoxycholate,GCDCA))、甘氨脱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GDCA)、牛磺石胆酸(Taurolithocholate,TLCA)、牛磺鹅脱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ate,TCDCA)、牛磺脱氧胆酸(Taurodeoxycholate hydrate,TDCA)、牛磺熊脱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ate,TUDCA)、牛磺胆酸(Taurocholic acid hydrate,TCA)。所有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Shapiro-wilk进行数据的正态性检验。对于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统计,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Mann-Whitney Tes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示有显着性差异。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非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1.脂肪肝组用药前与对照组相比,血清GCA、GDCA、GCDCA、TCA、TCDCA、TLCA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脂肪肝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血清CA、CDCA、UDCA升高,GCA、GCDCA、TCA下降(P<0.05)。2.糖尿病组用药前与对照组相比,血清CA、UDCA显着升高(P<0.01),GDCA、GCDCA、TCA、TCDCA、TLCA水平升高(P<0.05);LCA、TUDCA水平下降(P<0.05);糖尿病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血清CA、CDCA、UDCA、LCA水平升高(P<0.05),其中CA、CDCA显着变化(P<0.01)。3.冠心病组用药前与对照组比较,血清CA、CDCA、DCA、LCA、TCA水平均显着升高(P<0.01);TLCA水平下降(P<0.05);冠心病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UDCA、TDCA、TUDCA、TLDCA水平升高,其中TUDCA、TLDCA显着变化(P<0.01);LCA、TCA水平均显着下降(P<0.01)。4.脂肪肝组用药前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结合型胆汁酸水平显着升高(P<0.01),而用药后游离型胆汁酸显着升高(P<0.01),结合型胆汁酸显着降低(P<0.01);糖尿病组用药前与对照组比较,结合型胆汁酸升高(P<0.05);用药后较用药前游离型胆汁酸升高(P<0.01),而结合型胆汁酸降低(P<0.05);冠心病组用药前与对照组比较游离胆汁酸升高(P<0.05),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5.脂肪肝组用药前与对照组相比较,CA/CDCA显着下降(P<0.01),GCA/TCA降低(P<0.05);脂肪肝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GCA/TCA显着升高(P<0.01),CA/CDCA升高(P<0.05);6.疾病组用药前后生化指标与胆汁酸水平行相关性分析,提示用药前CA(r=0.376,P=0.040)、GCA(r=0.476,P=0.021)与LDL水平呈正相关。分析用药前TBA与血清胆碱酯酶呈负相关(r=-0.653,P=0.019),而血清GCA(r=-0.391,P=0.035)和TCA(r=-0.327,P=0.028)水平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呈负相关。用药后血清亚类胆汁酸水平与生化指标等均无相关性。结论1.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均发生变化,而且血清胆汁酸谱也发生了改变,阿托伐他汀钙不影响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变化,但可以引起血清胆汁酸亚类的改变,高龄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与胆汁酸谱关系密切。2.高龄糖脂代谢紊乱时血清胆汁酸以结合型胆汁酸升高为主,结合型中又以甘氨结合型升高多,其中血清结合型胆汁酸在脂肪肝患者中显着升高。合并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的患者这些亚类胆汁酸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转化。
常晓宇[9](2017)在《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掌握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和发病状况,探讨该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因素,尤其是饮食习惯和肥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和发病的影响,为该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控制和健康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今后我国开展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通过对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全体在职和退休职工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体格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完成基线数据收集,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生活行为习惯、职业行为特征、慢性疾病既往史和生理生化指标等。于2014年1月-2015年11月完成一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2年。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该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状况;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饮食习惯和肥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的影响;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及Cox回归分析探讨饮食习惯和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关系。结果1.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17.11%,男性高于女性(19.09%VS 14.05%,P<0.05)。总人群患病率随年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55~组达高峰(20.84%),男性随年龄增大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患病高峰在25~年龄段(20.60%),女性随年龄增大呈上升的趋势,在≥75岁年龄段达到高峰(27.76%)。50岁之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50岁之后,女性高于男性。金昌队列总人群和男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均随着BMI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肥胖组患病率达最高,分别为45.73%、45.13%和47.05%。随着腰围和腰围身高比的升高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均呈递增趋势。2.金昌队列随访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年累计发病率为6.69%,女性高于男性(7.42%VS 6.23%,P<0.05)。总人群随年龄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55~组达高峰(10.20%),男性发病率在25~年龄段和55~年龄段出现两个高峰,分别为7.83%和7.61%;女性随年龄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5~组达高峰,发病率为14.17%。45岁之前,NAFLD两年累计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45岁之后,女性高于男性。金昌队列人群和男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年累计发病率均随着BMI的升高呈递增趋势,在肥胖组达最高,分别为13.52%、10.66%和20.66%。随着腰围和腰围身高比的升高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年累计发病率均呈递增趋势。3.高油饮食、高盐饮食、饮食喜干、腌晒食品食用频率较高人群和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患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较高,为非酒精性脂肪肝高危人群。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金昌队列人群中,肉类摄入>0.35千克/周、经常食用腌晒食品、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使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风险增加,OR(95%CI)分别为1.11(1.01-1.23)、1.52(1.29-1.79)、2.29(2.05-2.55)、4.51(3.88-5.26)和1.48(1.30-1.67);粗粮摄入≥0.5千克/周使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风险降低,OR(95%CI)为0.83(0.76-0.91);性别分层后,在男性中,肉类摄入>0.35千克/周、豆类及豆制品≥0.25千克/周、经常食用腌晒食品、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可使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风险增加,OR(95%CI)分别为1.16(1.01-1.32)、1.15(1.02-1.29)、1.44(1.18-1.77)、2.18(1.90-2.51)、4.81(3.96-5.85)和1.35(1.15-1.59);粗粮摄入≥0.5千克/周和“经常”食用凉拌菜或生鲜蔬菜使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风险降低,OR(95%CI)分别为0.89(0.79-1.00)和0.64(0.44-0.92)。在女性中,蛋类摄入>1.75千克/月、高糖饮食、经常食用腌晒食品、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分别由腰围和腰围身高比诊断)可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风险,OR(95%CI)分别为1.21(1.04-1.42)、1.35(1.10-1.67)、1.42(1.08-1.88)、2.63(2.19-3.17)、4.39(3.41-5.64)、1.71(1.41-2.06)和1.37(1.14-1.65);粗粮摄入≥0.5千克/周使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风险降低,OR(95%CI)为0.74(0.63-0.87)。5.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金昌队列人群中,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2.18(1.82-2.61)、2.87(2.26-3.65)和1.47(1.18-1.83)。性别分层后,在男性中,“有时”食用腌晒食品、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使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风险增加,HR(95%CI)分别为1.50(1.08-2.08)、2.75(2.08-3.64)、4.43(2.98-6.57)和1.72(1.23-2.41);在女性中,重盐、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可使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风险增加,HR(95%CI)分别为1.33(1.01-1.76)、1.82(1.43-2.30)、2.31(1.70-3.14)和1.58(1.19-2.10)。6.金昌队列男性人群BMI、WC和WHt R的AUC(95%CI)分别为0.74(0.73-0.75),0.68(0.67-0.68),0.68(0.66-0.69),女性分别为0.78(0.76-0.79),0.72(0.71-0.74),0.72(0.71-0.73),男女性BMI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价值均高于其他两指标。男性BMI、WC和WHt R预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最佳切点值分别为24.34 kg/m2、89.50 cm和0.51;女性分别为23.80 kg/m2、79.50 cm和0.49。结论1.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和发病率均较高,男性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2.高油饮食、高盐饮食、饮食喜干、腌晒食品食用频率较高的人群以及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者为非酒精性脂肪肝高危人群。3.较多的粗粮摄入、食用凉拌菜或生鲜蔬菜有利于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风险;食用腌晒食品、较多的肉类摄入、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4.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高盐饮食、食用腌晒食品、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5.BMI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价值高于腰围和腰围身高比,男女性这三个指标预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最佳切点值与超重和中心性肥胖的诊断界值相近。
李玉凤,杨琪,王建文,叶小慧,张曼卡,郝晓花,黄玉波,魏红山[10](2017)在《CRISPR/Cas9介导的Fam171a1基因敲除大鼠基因型鉴定及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建立Fam171a1基因敲除大鼠模型,观察基因敲除后大鼠的表型变化,探索该基因的功能。方法采用CRISPR/Cas9打靶技术,获得Fam171a1+/-基因型杂合子。Fam171a1+/-大鼠交配获得Fam171a1-/-基因型纯合子大鼠。采用DNA Analyzer 3730XL测序技术进行基因型鉴定。对功能未知基因Fam171a1进行基本生物信息检索。检测FAM171A1蛋白在野生型大鼠(wild type,WT)和Fam171a1-/-基因型大鼠各组织的表达情况。对子代鼠20天体重、子代生育情况进行统计。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血清生物化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获得了稳定遗传的Fam171a1-/-基因型大鼠。通过配笼繁殖共获得F2代125只,纯合子(Fam171a1-/-)25只、杂合子(Fam171a1+/-)71只、野生型(WT)29只,比例接近1∶2∶1。FAM171A1蛋白在WT大鼠肝脏等主要脏器表达,其中肺组织、脑组织和胰腺组织表达量较高,心、肝、脾和淋巴结中表达较弱,肾、胸腺和小肠组织中弱表达或不表达。同时,Fam171a1-/-基因型大鼠各组织中不表达FAM171A1蛋白。Fam171a1-/-子代大鼠出生20天体重显着低于WT大鼠(t=3.211,P=0.0017)。成年Fam171a1-/-大鼠血清胆碱酯酶、总蛋白、AST和HDL水平显着高于WT(t=4.18,P<0.001;t=6.26,P<0.001;t=2.73,P=0.02;t=2.36,P=0.03)。与Fam171a1+/-大鼠相比,Fam171a1-/-大鼠生育能力无显着差异(t=0.2132,P=0.8330)。结论成功获得稳定遗传的Fam171a1基因敲除大鼠,Fam171a1基因可能参与SD大鼠的生长发育、肝功能的维持及脂代谢的调控。
二、脂肪肝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脂肪肝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胆囊息肉恶变危险因素分析及良恶性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胆囊癌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2)脂联素与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负平衡特征性指标及脂肪肝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及日粮组成 |
1.2 样本的采集 |
1.3 主要试剂盒 |
1.4 指标的检测 |
1.4.1 代谢中间产物及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 |
1.4.2 相关激素、酶活性及肝脏脂肪含量的检测 |
1.5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围产期健康牛与脂肪肝牛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 |
2.2 围产期健康牛与脂肪肝牛血清激素及血清肝功酶活性、ADPN水平检测结果的比较 |
3 讨论 |
3.1 围产期健康牛与脂肪肝牛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 |
3.2 围产期健康牛与脂肪肝牛AST、ALT、CHE活性及肝脏组织中脂肪含量的比较 |
3.3 围产期健康奶牛与脂肪肝奶牛血清GN、INS、ADPN含量的比较 |
3.4 ADPN与围产期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关系 |
3.5 ADPN与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关系 |
4 小结 |
(3)KP-2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概述 |
1.2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治疗现状 |
1.2.1 抗氧化剂 |
1.2.2 针对代谢的NASH治疗 |
1.2.3 针对炎症的NASH疗法 |
1.2.4 针对细胞损伤的NASH治疗 |
1.2.5 针对纤维化的NASH疗法 |
1.3 KP-2及其靶点丁酰胆碱酯酶(BChE)研究现状 |
1.3.1 丁酰胆碱酯酶BChE |
1.3.2 KP-2 |
1.3.3 BChE与NASH的相关性 |
1.4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建立方法 |
1.5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细胞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建立方法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动物模型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仪器 |
2.1.3 试剂及药品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2.2.2 动物组织的BChE活性检测 |
2.2.3 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检测 |
2.2.4 石蜡切片的制备 |
2.2.5 肝脏组织HE染色 |
2.2.6 血清中TC含量的检测 |
2.2.7 血清中TG含量的检测 |
2.2.8 血清中LDL-C含量的检测 |
2.2.9 血清中SOD活性的检测 |
2.2.10 血清中MDA活性的检测 |
2.2.11 谷丙转氨酶(ALT)的测定 |
2.2.12 谷草转氨酶(AST)的测定 |
2.2.13 肝脏组织脂肪含量的检测 |
2.2.14 动物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测定 |
2.2.15 动物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 (IL-6)的含量测定 |
2.2.16 统计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KP-2对BChE的抑制作用检测 |
2.3.2 小动物活体成像检测NASH动物模型肝脏脂肪的堆积 |
2.3.3 不同组小鼠的体重及肝重比 |
2.3.4 不同组小鼠的肾周脂肪及附睾脂肪含量 |
2.3.5 小鼠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 |
2.3.6 KP-2对小鼠血清中血脂及转氨酶的影响 |
2.3.7 动物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 |
2.3.8 KP-2对肝脏脂肪堆积的影响 |
2.3.9 KP-2对动物模型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细胞模型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细胞 |
3.1.2 仪器设备 |
3.1.3 试剂及耗材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的培养 |
3.2.2 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的构建 |
3.2.3 细胞活率的检测 |
3.2.4 细胞内脂肪含量的检测 |
3.2.5 AML12细胞总RNA提取 |
3.2.6 逆转录合成cDNA |
3.2.7 AML12细胞有氧代谢能力检测 |
3.2.8 统计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不同浓度FFA对AML12细胞活率及脂肪堆积的影响 |
3.3.2 CCK-8检测梯度浓度药物的毒性作用 |
3.3.3 KP-2对NASH模型的细胞活力影响 |
3.3.4 BChE敲除对NASH模型的细胞活力影响 |
3.3.5 KP-2及BChE敲除对NASH模型中脂滴堆积的影响 |
3.3.6 KP-2及BChE敲除可增强NASH模型下细胞的线粒体有氧代谢能力 |
3.4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紫擅芪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脂质积聚及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氧化应激 |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
1.1.1 非酒精性脂肪肝概论 |
1.1.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机制 |
1.1.3 氧化应激概述 |
1.1.4 信号通路与NAFLD |
第二章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自噬 |
2.1 自噬概述 |
2.1.1 微自噬 |
2.1.2 伴侣介导自噬(CMA) |
2.1.3 巨自噬 |
2.2 自噬的分子机制 |
2.3 选择性巨自噬和细胞稳态 |
2.4 自噬与组织和器官 |
2.4.1 自噬与脂肪 |
2.4.2 自噬与肝脏 |
2.5 自噬与疾病 |
2.5.1 调节自噬的分子通路 |
2.5.2 AMPK通过自噬调节NAFLD |
2.5.3 自噬在肥胖引发的疾病中的作用 |
2.5.4 自噬在NAFLD中的作用 |
2.5.5 自噬及其抑制剂对肝损伤的作用 |
第三章 紫檀芪的药理学进展 |
3.1 紫檀芪的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
3.2 紫檀芪的生物活性 |
3.2.1 抗氧化 |
3.2.2 抗炎 |
3.2.3 抗肿瘤 |
3.2.4 抗认知障碍 |
3.3 小结 |
第二篇 实验部分 |
实验一 紫檀芪缓解FFA引发的HepG2细胞脂肪累积和氧化应激并诱导细胞自噬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实验二 紫檀芪提高泰洛沙泊诱导的NAFLD小鼠肝脏抗氧化应激和自噬能力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实验三 紫檀芪通过靶向Nrf2缓解NAFLD引发的氧化应激并诱导自噬 |
3.1 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健脾软肝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病例选择 |
3.1 病例纳入标准 |
3.2 病例排除标准 |
3.3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4.治疗方案 |
4.1 一般治疗 |
4.2 药物治疗 |
5.观测指标 |
5.1 一般情况评估 |
5.2 疗效评价标准 |
5.2.1 症候疗效评定标准 |
5.2.2 腹部B超疗效评定标准 |
6.统计方法 |
7.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分析 |
1.1 两组性别分析 |
1.2 两组年龄分析 |
2.健脾软肝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NAFLD疗效分析 |
2.1 健脾软肝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NAFLD中医症状疗效分析 |
2.2 健脾软肝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NAFLD中医证候总体疗效分析 |
2.3 健脾软肝颗粒对肝郁脾虚型NAFLD肝功能变化的影响 |
2.4 健脾软肝颗粒对肝郁脾虚型NAFLD血脂变化的影响 |
2.5 健脾软肝颗粒对肝郁脾虚型NAFLD尿酸变化的影响 |
2.6 健脾软肝颗粒对肝郁脾虚型NAFLD腹部B超改善的影响 |
3.健脾软肝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NAFLD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胆石症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前言 |
1.研究资料收集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标准 |
1.2.1 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
1.2.2 胆石症诊断标准 |
1.2.3 证候分型标准 |
1.2.4 入选标准 |
1.2.5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设计问卷调查 |
2.3 研究指标 |
2.3.1 患者基本信息 |
2.3.2 患者证候类型 |
2.3.3 生活方式评判标准设定 |
2.3.4 测量学方法 |
2.3.5 实验室检测 |
2.3.6 肝胆胰脾肾超声检查 |
2.4 统计学方法 |
3.技术路线 |
4.研究结果 |
4.1 NAFLD合并GD患者临床资料一般情况分析 |
4.1.1 NAFLD合并GD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
4.1.2 NAFLD合并GD患者生活方式基本情况 |
4.1.3 NAFLD合并GD患者体重指数(BMI)分布情况 |
4.1.4 NAFLD合并GD患者证候分布 |
4.2 NAFLD合并GD患者证候分布特点及与其相关因素关系分析 |
4.2.1 NAFLD合并GD中医症状、舌脉象频数分析 |
4.2.2 主成分法提取因子分析 |
4.2.3 NAFLD合并GD中医证候分布与年龄关系分析 |
4.2.4 NAFLD合并GD中医证候分布与性别关系分析 |
4.2.5 NAFLD合并GD中医证候分布与血生化关系分析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一、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二、胆石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三、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胆石症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件2 |
附件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7)希特林缺陷病分子诊断和临床表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希特林缺陷病分子诊断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材料 |
2.1 研究对象及医学伦理 |
2.2 实验材料 |
3 研究方法 |
3.1 分子诊断技术路线图 |
3.2 SLC25A13基因高频变异筛查 |
3.3 Sanger测序分析 |
3.4 五种大片段插入/缺失变异筛查 |
3.5 SLC25A13 基因c DNA克隆 |
3.6 新变异致病性分析 |
3.7 新患者SLC25A13变异分析及课题组数据更新 |
4 结果 |
4.1 希特林缺陷病新患者 |
4.2 SLC25A13新变异及致病性分析 |
4.3 高度疑诊患者的确诊与排除 |
4.4 患者数据更新与总结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份希特林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NICCD)表型特征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NICCD患儿临床表现 |
3.2 NICCD患儿结局分析 |
4 讨论 |
4.1 NICCD患儿主要临床特征 |
4.2 主要实验室特征 |
4.3 主要影像学发现 |
4.4 肝脏病理发现 |
4.5 治疗 |
4.6 临床结局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份希特林缺陷导致的生长发育落后和血脂异常(FTTDCD)表型特征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资料 |
2.3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FTTDCD临床特点 |
3.2 FTTDCD结局分析 |
4 讨论 |
4.1 主要临床表现 |
4.2 实验室检查变化 |
4.3 影像学检查变化 |
4.4 相关因素 |
4.5 治疗和结局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表索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口服阿托伐他汀对高龄糖脂代谢紊乱患者胆汁酸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综述 胆汁酸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与技术路线 |
2.2 研究人群 |
2.3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 |
2.4 研究资料的收集 |
2.5 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金昌队列人群基本特征 |
3.1.1 金昌队列基线人群基本状况 |
3.1.2 金昌队列人群饮食习惯分布状况 |
3.1.3 金昌队列人群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分布状况 |
3.2 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和发病状况分析 |
3.2.1 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状况 |
3.2.2 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状况 |
3.3 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及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
3.3.1 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3.2 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危险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
3.4 金昌队列人群肥胖指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价值的探讨 |
第四章 讨论 |
4.1 金昌队列人群饮食习惯分布状况 |
4.2 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及发病状况 |
4.3 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高危人群 |
4.4 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和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金昌队列人群肥胖指标对NAFLD预测价值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CRISPR/Cas9介导的Fam171a1基因敲除大鼠基因型鉴定及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SD大鼠Fam171a1基因敲除模型的制备 |
1.2 饲养与繁殖 |
1.3 Fam171a1基因敲除大鼠的基因型鉴定 |
1.3.1 基因组DNA提取 |
1.3.2 PCR扩增和基因型鉴定 |
1.4 Fam171a1+/-基因敲除大鼠子代20天体重称量 |
1.5 Western blot鉴定FAM171A1蛋白在WT大鼠各组织的表达 |
1.6 大鼠血清生物化学指标检测 |
1.7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Fam171a1基因扩增产物测序结果 |
2.2 不同Fam171a1基因型子代大鼠的繁殖情况 |
2.3 Fam171a1各基因型子代大鼠外观的差异 |
2.4 Fam171a1基因型子代体重的差异 |
2.5 大鼠血清生物化学指标 |
2.6 野生型大鼠各组织FAM171A1蛋白的表达 |
3 讨论 |
四、脂肪肝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胆囊息肉恶变危险因素分析及良恶性预测[D]. 王文.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2]脂联素与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负平衡特征性指标及脂肪肝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J]. 张辉,丛立新,李晶,张连江,李荣权,宋泰,李心慰,刘国文.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22)
- [3]KP-2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作用机制研究[D]. 顾萱萱.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紫擅芪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脂质积聚及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D]. 沈冰玉. 吉林大学, 2020(08)
- [5]健脾软肝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观察[D]. 肖倩.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胆石症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研究[D]. 易杨.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希特林缺陷病分子诊断和临床表型研究[D]. 邱建武. 暨南大学, 2019(03)
- [8]口服阿托伐他汀对高龄糖脂代谢紊乱患者胆汁酸谱的影响[D]. 胡永红.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8)
- [9]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因素研究[D]. 常晓宇. 兰州大学, 2017(12)
- [10]CRISPR/Cas9介导的Fam171a1基因敲除大鼠基因型鉴定及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J]. 李玉凤,杨琪,王建文,叶小慧,张曼卡,郝晓花,黄玉波,魏红山.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