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腹部空腔脏器非肿瘤类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附50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铭[1](2021)在《不典型肝脓肿的增强CT表现及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不典型肝脓肿(Atypical Hepatic Abscess,AHA)的诊断价值,并提高与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鉴别诊断水平,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愈后。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经超声穿刺、细菌培养证实的肝脓肿患者23例及病理证实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25例,分为不典型肝脓肿组和肝内胆管细胞癌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以及病史。观察CT图像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病灶内部、病灶边缘、病灶周围以及其他相关征象。其中病灶内部包括增强扫描三期病灶内CT值、血管穿行;病灶边缘包括壁厚度、肿块缩小征及延迟期均匀强化征;病灶周围包括一过性异常强化与静脉栓子;其他相关征象包括包膜凹陷征、肝内胆管扩张和腹水。结果 1.两组患者病灶的增强CT图像征象比较,增强扫描三期病灶内CT值、血管穿行、壁厚度、肿块缩小征、延迟期均匀强化征、一过性异常强化及静脉栓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最大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病史中糖尿病、胆系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CT扫描可以为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提供有效评价,并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相鉴别。壁厚度、肿块缩小征、延迟期均匀强化征、静脉栓子与一过性异常强化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何韵[2](2020)在《脾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脾脏切除术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广泛应用于脾外伤、脾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如血管瘤、脾囊肿等,以及恶性肿瘤如淋巴瘤、肉瘤等)、脾局部感染、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者、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如脾动脉瘤、脾动静脉瘘及脾静脉血栓等)引起的充血性脾肿大者以及各种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脾功能亢进。目前的脾切除术式主要有传统的开腹脾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以及机器人脾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全脾切除和部分脾切除。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腹部并发症(如术后腹腔出血、膈下脓肿、术后急性胰腺炎等)、肺部并发症(如肺不张、肺部感染等)以及其他并发症(如脾静脉炎、血栓-栓塞并发症、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等)。脾切除术后腹腔出血是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是致死率较高的一类并发症,多数发生在术后24h以内,当出血量不大时一般可以通过补充凝血因子、输血、止血药物应用及对症治疗改善,而严重的术后短时间内大出血可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往往需要二次手术止血。本研究通过观察行脾切除手术的患者的基本资料、病例特点等,来探讨脾切除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2019年收治的387例行脾切除手术的病例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术前相关检查资料、术后出血情况及处理措施,总结出脾切除术后大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结果38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脾切除手术,其中出现术后大出血并发症者25例(6.4%),死亡病例0例。术后大出血病例中17例为术后24小时内出血(其中6h以内4例,6-12h以内2例,12-24h以内11例),4例为术后24h-3d内,>3d者4例。所有出血病例均行二次剖腹探查术止血,术中探查发现脾蒂残端出血8例,脾窝及创面渗血8例,膈肌出血3例,网膜血管出血1例,腹壁出血3例(1例为腹壁肌肉出血,2例为锥孔出血),2例探查阴性。所有出血均经压迫、缝扎联合止血,2例探查阴性者于可疑处缝扎止血,术后出血患者经二次手术止血均获成功。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脾脏体积、术前血小板、术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原发疾病类型、肝功能是脾切除手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异常程度及脾脏体积是脾切除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的估计值分别为1.001、0.096(肝功能轻度受损和肝功能正常相比)、9.515(肝功能中度受损和肝功能正常相比),OR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49-1.655)、(0.008-1.132)、(1.270-71.312)。结论脾切除术后出血与患者性别、脾脏体积、术前血小板、术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原发疾病类型、肝功能等有一定相关性,而肝功能异常程度及脾脏体积是脾切除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申舟如[3](2019)在《混合型肺曲霉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结合1例混合型肺曲霉病哮喘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混合型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诊治,提高临床对混合型肺曲霉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混合型肺曲霉病哮喘患者的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病原学资料及诊疗情况,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混合型肺曲霉病的特点及诊疗。结果:(1)我院1例年轻女性哮喘患者,经哮喘规范治疗多年病情稳定,但近1年症状控制不佳,表现为喘息、咳嗽、咳黏稠脓痰,支气管镜下可见痰栓,肺CT显示肺内部分病灶呈游走性并中心性支扩,外周血嗜酸细胞及血清总IgE明显升高,曲霉皮试阳性,血清CEA明显升高但全身PET/CT、B超检查未发现肿瘤依据,诊断哮喘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予口服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好转。后患者病情再次反复,肺内病灶明显增多,诊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ABPA重叠IPA),予长期抗真菌及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有效,肺内病灶吸收,血清CEA逐渐下降。最终长期口服醋酸泼尼松联合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ABPA,激素逐渐减量至停药,随访患者病情稳定。(2)文献复习结果:共收集国内外MTPA病例39例,ABPA重叠IPA最多,共15例(38.5%),其中14例有哮喘病史,14例有全身激素使用史。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93.3%)、呼吸困难(100.0%)、发热(73.3%),肺部影像表现为结节、高密度斑片影(100.0%)、支气管扩张(56.2%)及空洞(43.7%)。9例(60%)好转,6例(40%)死亡,治疗包括使用抗真菌药物、全身激素及联合治疗。ABPA合并曲霉球12例(30.8%),8例有哮喘病史,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91.7%)、呼吸困难(83.3%)、咯血(75%)。肺部影像表现为曲霉球(100.0%)、空洞(83.3%)、支气管扩张(66.7%)。12例(100%)经治疗均好转,治疗包括使用全身激素、抗真菌药物、肺叶切除术及联合治疗。曲霉球合并IPA共10例(25.6%),基础疾病包括结节病、HIV、肺结核、恶性肿瘤等,临床表现主要为咯血(70.0%)、咳嗽咳痰(60.0%)、发热(50.0%)。肺部影像表现为肺部结节、高密度斑片影(70.0%),空洞(100.0%)、曲霉球(100.0%)。5例(50%)好转,5例(%)死亡,治疗包括使用抗真菌药物、肺叶切除术、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及联合治疗。ABPA重叠曲霉球并IPA共2例(5.1%),1例有哮喘病史且长期口服激素,2例患者均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咯血及发热。肺部影像表现为空洞、曲霉球、支气管扩张。1例(50%)经抗真菌联合激素治疗有效,1例(50%)仅激素治疗死亡。结论:1 MTPA最常见类型为ABPA重叠其它类型肺曲霉病,最常见的致病曲霉为烟曲霉;2含ABPA类型的MTPA患者多有哮喘病史,哮喘合并MTPA增加疾病复杂性;3全身激素的使用可能是ABPA重叠IPA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4重叠IPA类型的MTPA病死率高。
王树锋[4](2018)在《不同影像学检查对壶腹癌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在壶腹癌(vater ampulla carcinoma,VPC)诊断中的价值,有助于壶腹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为手术治疗提供帮助。[方法1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行手术治疗并且术后病检为壶腹癌的69例患者。回顾性分析B超、CT、MRI、MRCP、ERCP、内镜超声、PET/CT在壶腹癌诊断中与病检结果的符合率,不同影像学检查之间进行两两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判断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69例患者中,有68例行B超检查,24例诊断符合,诊断符合率为35.3%;有59例行CT检查,31例诊断符合,诊断符合率为52.5%;有69例行MRI检查,33例诊断符合,诊断符合率为47.8%;有66例行MRCP检查,32例诊断符合,诊断符合率为48.5%;有18例行ERCP检查,14例诊断符合,诊断符合率为77.8%;有21例行EUS检查,17例诊断符合,诊断符合率为81.0%;有23例行PET/CT检查,19例诊断符合,诊断符合率为82.6%。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 CT、MRI、MRCP、ERCP、EUS、PE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EUS、PET/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T、MRI、MRCP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一,B超应作为壶腹癌的初步筛查的首选方法。第二,当B超发现壶腹部或者胰头钩突部肿块,应进一步选择增强CT检查。第三,当B超未发现壶腹部占位但提示胆总管及主胰管轻度扩张,应进一步选择MRI联合MRCP检查。第四,如果对于壶腹部肿块诊断依旧困难或者术前不确定肿瘤分期,应常规选择EUS检查。第五,当病人有其他肿瘤病史或者怀疑壶腹癌有远处转移时,应积极提倡行PET/CT检查。第六,一般不建议行ERCP检查,特殊情况下酌情选择此检查。
宋涛[5](2012)在《灰阶超声造影对肝泡状棘球蚴病浸润增殖区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价值及其准确性,并总结肝泡型包虫病病灶超声造影典型的特征性的增强表现及造影前后病灶范围的变化,并对大鼠肝泡型包虫病模型进行超声造影及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评价肝泡型包虫病周边浸润增殖区的造影增强的病理学依据。方法:1)总结我院自2004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期间于我院肝胆外科就诊的临床初步诊断为肝泡型包虫病的129例疑似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病灶的大小、位置、内部回声、钙化、血流信号、液化坏死、肝内胆管及血管的侵犯等结果与肝泡状棘球蚴病诊断的金标准进行对照,并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泡型包虫病的敏感度(Sen)、特异度(Spe)、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以及它们的95%可信区间(95%CI);2)对临床已经确诊且未采取过任何治疗措施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17例,共计19个病灶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所有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包括造影前后的大小变化、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及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等;3)对接种成功的23只肝泡状棘球蚴大鼠行超声造影后,取得大鼠肝脏标本23个,其中HAE病灶27个,按照标本和超声造影增强结果一一对应的方法取样并制成蜡块119个,取样组织包含泡球蚴结节及其周边肝组织,然后进行MVD及HIF-1α的免疫组化对比分析,采用免疫组化的染色方法测定大鼠肝泡型包虫病灶周边浸润增殖区及临近肝组织的HIF-1α的表达及用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的计数,对HIF-1α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肝泡状棘球蚴病灶周边浸润增殖区微血管密度以得到超声增强的病理学基础。结果:1)按照纳入标准最初入选患者136例,根据排除标准在研究的各阶段共排除了7例,最终参与分析的129例,其中超声诊断正确者95例,占全部研究对象的73.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泡型包虫病的Sen为95.0%(90.7%~99.3%),Spe为20.7%(6.0%~35.4%),PV+为80.5%,PV-为54.5%,LR+为1.2,LR-为0.2,漏诊患者5例,误诊患者23例,本研究的诊断符合率为78.3%;2)17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共计19个病灶,其中47.4%(9/19)为不均质高回声的实块型病灶,52.6%(10/19)为混合型病灶,病灶中央可见不规则液化坏死区;彩色多普勒成像显示所有19个病灶内部均未见任何形式的血流信号,18个病灶周边可见短棒状或条状血流信号于进入病灶处呈“截断状”,另1例最小的病灶周边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超声造影结果显示所有病灶周边于动脉早期即出现厚薄不一的边框样的增强带并持续至实质相,而病灶内部均未见任何形式的超声造影剂充盈,因此表现为造影剂充盈缺损的“黑洞征”,超声造影图像显示出肝泡球蚴病灶的清晰、不规则而确切的边界,在同一切面同一水平段测量超声造影之后的病灶大小,结果均大于二维图像上测量的病灶大小,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①HIF-1α在HAE病灶周边浸润区的的阳性表达率为97.5%,其中强阳性者占13.4%,中度阳性者占64.7%,阳性者占19.3%,阴性者占2.5%;正常肝组织内HIF-1α的阳性表达率为8.4%,其中强阳性者占0%,中度阳性者占2.5%,阳性者占5.9%,阴性者占91.6%;HAE病灶周边浸润区HIF-1α的表达明显高于肝组织内的表达,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HAE病灶周边浸润区的MVD的阳性表达率为99.2%,其中强阳性者占17.6%,中度阳性者占73.1%,阳性者占8.4%,阴性者占0.8%;正常肝组织内HIF-1α的阳性表达率为25.2%,其中强阳性者占0%,中度阳性者占4.2%,阳性者占21.0%,阴性者占74.8%;HAE病灶周边浸润区MVD的表达明显高于肝组织内的表达,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肝泡型包虫病灶周边浸润增殖区内HIF-1α的表达和MVD计数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r=0.151,P<0.05)。④MVD计数与肝泡型包虫病浸润增殖区造影增强超声图像的平均灰阶值和临近肝组织平均灰阶值的比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两者间呈正相关(r=0.238,P<0.05)。结论: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泡型包虫病的敏感度较高,但特异度尚不理想。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作为肝泡型包虫病影像学诊断手段以及病灶术前可根治性切除影像学评估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其不仅可确定肝泡型包虫病灶的位置、大小、数目、血流状况等,为手术前的定位及手术方式的确定提供依据,并且还可以提供病灶对第一二肝门的侵犯程度以及是否累及肝内外胆道系统进行评价。肝泡型包虫病灶与血管及胆管的关系是评估手术能否完整切除HAE病灶的关键,而大部分病灶不能完整切除的重要原因是肝泡型包虫病灶侵犯了第一、二肝门区的重要的血管及/或胆管,超声对于评估HAE病灶能否做到根治性的切除起到重要的作用;2)超声造影可以优化肝泡型包虫病灶周边的清晰显示,使病灶范围的测量更加准确,形态学评估明显优于二维超声,并为手术范围的确定及周边浸润增殖区的范围界定提供更加准确的证据,并且对肝泡型包虫病灶的微血供状态及血流灌注状况的显示均具有独特的优势。超声造影技术成像简单,且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效价比,可以重复使用;3)大鼠HAE病灶周边在超声造影后的环状增强区与MVD的结果一一对应,提供了病灶浸润增殖区微血供的病理学依据;肝泡球蚴病灶周边浸润增殖区HIF-1α与CD34均呈高表达状态,表明周边浸润增殖区存在着丰富的微血供,说明肝泡状棘球蚴病灶对周边肝组织是以挤压及压迫为主,主要表现为周边肝组织的缺氧缺血的病理表现,HIF-1α对说明肝泡型包虫病周边浸润增殖区的微血供状态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周雨迁[6](2011)在《超声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内镜鉴别诊断消化道病变的价值,重点探讨内镜超声技术在食道隆起性病灶、食道结核、胃间叶源性肿瘤鉴别、胃异位胰腺、胆胰结合部病变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内镜室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2093例行超声内镜检查的患者,总结分析食道、胃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超声内镜及内镜特点;比较超声内镜与腹部B超、CT、MRCP在胆胰结合部病变中的诊断能力。结果1.研究期间共发现1353例隆起性病变,有明确病理结果的病人例数为327例;虽然无病理结果,但依据内镜及超声内镜、定期随访能明确诊断的病人如消化道管壁的外压性隆起及静脉曲张,其例数为150例。2.食道隆起性病变共387例;有明确病理诊断的共149例病人,152个病变。与病理结果比较,食道上段、中段、下段病变超声内镜诊断总的准确率及对间叶源性肿瘤、结核、外压病外压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均高于内镜的诊断准确率,尤其是外压性病变,超声内镜食道三段的准确率为100%(36/36)。食道超声内镜下表现为低回声病变236例,以粘膜肌层病变为主。发现9例食道结核,在胃镜下表现为两种形态:(1)小的孤立的隆起性病变,其表面有质子泵抑制剂不能治愈的孔洞或溃疡,超声内镜下呈现为等-低回声、边界清晰、边缘光滑、局部管壁层次清晰完整。(2)表面光滑的较大病变,超声内镜表现为低回声团块影,其内混杂有高回声点状、条状影。3.胃内病理诊断明确的病变244例,以息肉、间叶源性肿瘤、外压性病变为主。胃平滑肌瘤与间质瘤共55例,胃底为病变最多见部位,占52.7%;其次为胃体,占29.1%。平滑肌瘤和间质瘤的生长形态如表面是否有溃疡、腔内还是腔外生长、是否分叶、边缘是否光滑、内部是否有囊性变及钙化两者比较无差异;而内部回声特点两者有显着差异,平滑肌瘤超声内镜下表现为内部回声均匀,与周围固有肌层的回声相等,常无高回声点。根据间质瘤的病理标准,将间质瘤进一步分类,极低危险度和低危险度间质瘤归类为相对良性间质瘤,中度及高度危险度间质瘤归类为恶性间质瘤,比较两者的超声内镜特征,发现良恶性间质瘤的大小比较,差异有显着性,两者的生长方式、内部回声、边缘等比较差异无显着性;而内部是否有囊性变、钙化差异有显着性,恶性间质瘤内部常有囊性变及钙化。在长径为309cm时,肿瘤为恶性可能性大,其敏感性为0.889,特异性为0.763。4.胃内共发现18例异位胰腺。胃异位胰腺与GIMT比较,年龄、胃内生长部位、表面粘膜情况、起源层次、病变边缘、内部回声高低及内部有无灶性无回声区方面差异有显着性。异位胰腺相对年轻,病变较小,好发于胃窦,表面可有凹陷性开口,但不占多数;多起源于第三层胃壁,病变边缘多不光滑;与周围粘膜下层及固有肌层回声比较,内部回声多介于两者之间,且有2/3病变内部有灶性无回声区。5.胆胰结合部病变48例。EUS与腹部B超、CT、MRCP比较,在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方面较其他三种方法敏感性、特异性高;在胆胰结合部肿瘤的诊断方面,EUS敏感性、特异性较CT高,与MRCP比较无差异。结论1.食道器质性病变以粘膜肌层为主,主要为平滑肌瘤;对粘膜下层的低回声及混合回声病变,需警惕食道结核的存在。2.胃内的粘膜下隆起性病变以外压性病变为最常见,正常脏器是外压的主要原因。器质性粘膜下病变,胃内主要是间叶源性肿瘤,其次是异位胰腺。超声内镜可以较好地鉴别固有肌层平滑肌瘤和间质瘤。恶性间质瘤相对较大,内部更易出现液化坏死所致的囊性变和钙化。3.超声内镜是诊断胃内异位胰腺的有效方法,但敏感性不高;超声内镜能为安全有效的内镜下治疗异位胰腺病变提供指导。4.超声内镜对胆胰结合部病变的诊断有较大的优势。
苏雪娟[7](2011)在《多层CT仿真内镜诊断小肠肿瘤的模拟实验和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第一部分64层CT对猪空肠模拟占位性病变的实验研究背景和目的小肠肿瘤,由于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且由于解剖学因素一直缺乏理想的检查手段,给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空回肠肿瘤,术前诊断符合率较低。近年来人们在不断探索小肠肿瘤检查的新方法。本研究通过64层CT对猪空肠模拟占位性病变的实验研究,探讨不同的充盈状态(完全充盈、半充盈、1/4充盈、未充盈即自然状态)对猪空肠占位性病变显示的影响;比较不同的对比剂充盈方法(充气或充水)对猪空肠占位性病变显示的影响。方法制作猪空肠占位性病变模型:取新鲜猪空肠32段(每段长约30cm),每段制作6枚模拟占位(直径5cm、10cm、15cm各两枚)。将32段小肠分为两组:充气组(A组)和充水组(B组),每组16段。每组分别在完全充盈(A1、B1)半充盈(A2、B2)、1/4充盈(A3、B3)、不充盈(A4、B4)4种状态下行64层CT扫描。将所得数据传入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分析。我们用0-3分的评分系统来评价模拟占位的显示情况:不可分辨记0分;可疑占位记1分;占位显示,边缘不清记2分;占位显示,边界清晰记3分。比较不同的充盈方法(肠腔内对比剂)、不同的充盈状态对病变显示的影响。结果1.32段猪空肠模型图像清晰,无伪影干扰。2.充盈状态间的比较:不同的充盈状态对病灶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χ2=287.730,P<0.05;B组:χ2=66.375,P<0.05),且肠腔充盈越充分,病灶的显示越好。3. A、B两组间的比较:在模拟占位的显示上,直径5mm的病灶,在全充盈、半充盈和1/4充盈三种状态下,两组间对病灶的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分别为)χ2=56.592,P<0.05;χ2=51.404,P<0.05;χ2=26.359,P<0.05)。同样,直径10 mm的病灶,在全充盈、半充盈和1/4充盈状态三种下,两组间对病灶的显示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分别为:χ2=19.286,P<0.05;χ2=57.600,P<0.05;χ2=11.403,P<0.05)。直径15mm的病灶,在全充盈时,两组均能清晰显示病灶,两组间没有差异;但在半充盈和1/4充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分别为:χ2=28.638,P<0.05;χ2=12.106,P<0.05),且充气组优于充水组。结论1.多层CT扫描时充分的肠腔充盈对于小肠肿瘤的显示非常重要;肠腔充盈越充分,病灶显示越好。2.对于直径5mm和10 mm的模拟占位,气体充盈优于用水充盈;气体对比剂及仿真内窥镜成像尤其适合于粘膜面的显示,提高小病灶的检出率第二部分多层CT增强扫描仿真内窥镜技术对小肠肿瘤的诊断背景和目的在第一部分中,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得出:对于小肠肿瘤的检出,气体充盈优于水充盈;肠腔充盈越充分,对病变的显示越好。本部分旨在通过对小肠多层CT仿真内窥镜技术检查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仿真内窥镜技术在小肠的临床应用,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仿真内窥镜技术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常见小肠肿瘤的CT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收集分析我院2001-2011年进行小肠多层CT仿真内窥镜技术(MSCT-VE)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33例患者资料,主要症状有长期不明原因腹痛、腹泻、便秘、疲乏、体重减轻或消化道出血,CTVE检查前均排出了胃和结肠疾病。所有患者检查前均充分清洁肠道,口服产气剂充盈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并通过可控性结肠灌肠仪进行缓慢肛管注气,通过回盲瓣间接使小肠充气,充气量以患者最大耐受性为准。54例采用4层螺旋CT (GE Lightspeed Plus),79例采用64层螺旋CT (GE Lightspeed VCT)扫描。先行平扫,接着行增强扫描。对比剂:欧乃派克,350 mgl/ml,总量90-100 m1(儿童按1.5 ml/kg计算),注射速率3.5-5ml/s,延迟30s、80秒进行仰卧位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180s进行俯卧位扫描,局部肠管充盈不佳段补扫右侧或左侧卧位。将所得数据传入后处理工作站,用GE ADW4.0和4.4版本内窥镜导航软件结合多种成像方式进行图像后处理。本部分研究对象为133例病例资料中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小肠肿瘤的患者,以进一步评价MSCT-VE技术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133例病人均成功地进行了小肠CTVE检查。其中95例非肿瘤,38例为小肠肿瘤(均经病理证实)。38例中CTVE发现35例,包括9例间质瘤,10例淋巴瘤,9例腺癌,3例血管瘤,2例十二指肠Brunner腺腺瘤,1例脂肪瘤,1例平滑肌源性肿瘤。CTVE漏诊3例,包括2例低度危险间质瘤(4层CT扫描)和1例纤维脉管错构瘤(64层CT扫描);假阳性2例。CTVE检出小肠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2.1%,97.9%,94.6%,96.9%,96.2%。结论1.小肠CTVE技术对小肠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增强扫描、多体位扫描和充分的肠管充气能提高小肠肿瘤的检出率。2.肿瘤形态和强化特点有助于小肠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曹佳颖[8](2008)在《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评价》文中认为脾脏是一个具免疫功能的特殊器官,供血丰富。因其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及病原微生物,所以脾脏的占位性病变不论肿瘤与否,相对于肝脏、肾脏等其它实质脏器的病变少见。且各组织类型的脾脏病变在临床上多缺乏特异性的表现,大多数脾脏病变都是在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CT与磁共振对脾脏较易显示,而超声检查因受肋骨遮挡与气体干扰,故探讨脾脏占位超声表现的文章不多。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超声检查的普及,由超声检查首先发现的脾脏占位性病变越来越多。且随着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胆囊、肾脏、乳腺等器官的应用逐渐广泛,并日益成熟,使得超声造影在脾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成为可能。目前,常规超声技术对脾脏病变的定性诊断尚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脾内较小的病灶。由于脾脏组织脆易出血,故脾脏穿刺临床开展很少。术前影像学对脾脏占位性病变的正确诊断可以降低一些无谓的脾切除术。因此探索超声造影技术在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运用,寻找其良恶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及规律较为重要。第一部分: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常规超声表现:对102例脾内实性或囊性占位病变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其中57例为良性病变(血管瘤16例,血管淋巴管瘤即脉管瘤10例,脾梗死9例,囊肿9例,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4例,淋巴管瘤3例,结核3例,炎性假瘤3例),45例为恶性肿瘤(淋巴瘤28例,白血病脾脏浸润2例,转移性肿瘤14例,胰尾囊腺癌浸润1例)。发现病灶并记录其常规声像图表现。对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85例病灶的内部血流分布情况进行观察,测量搏动性血流的阻力指数(RI)和最大流速(Vmax)。结果显示,常规超声检查可区别脾内肿块的囊实性,借助彩色多普勒技术可大致区分病灶内有无血流。二维声像图对于囊肿性病变以及脾梗死灶诊断价值较高,对于实性占位性病变,可大致通过其内部回声、形态等声像图表现来判断良恶性。第二部分: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对常规超声检查中发现的36例脾内占位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良性病变20例(血管瘤7例、血管淋巴管瘤5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2例、炎性假瘤2例,脾梗死2例,真性囊肿及假性囊肿各1例);恶性肿瘤16例(淋巴瘤7例,白血病脾浸润1例及转移性肿瘤8例)。采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对肿瘤的增强方式、增强类型和动态增强的时相变化进行实时观察,分析良恶性病灶的造影声像图表现。结果显示:脾脏恶性病变组在增强时间上与良性组相比表现为“快退”特征,恶性病灶组在增强程度达到峰值后比良性组提早减退,即峰值持续时间比良性组短。脾梗死和囊肿病灶在超声造影图像中因不增强而较易诊断,且与正常血供的脾实质分界清晰。超声造影剂SonoVue不但能实时动态反映病灶内部的血供情况,而且能增强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尤其是恶性病变,使病灶轮廓显示得更清晰,从而提高检出率。第三部分:超声造影和增强CT诊断脾脏占位性病变的比较研究:选取第二部分中有CT检查资料的病例,共计17例。其中血管瘤5例,血管淋巴管瘤4例,炎性假瘤1例,淋巴瘤3例,转移性肿瘤4例。使用SonoVue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表现,与动态增强螺旋CT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超声造影与增强CT的血流显示率均为100%,对于脾脏病灶内部血流灌注的敏感程度均优于彩色多普勒检查。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和增强CT反映的脾脏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性相一致。超声造影相对于增强CT来说,实时性更强,形态表现更多样。综上所述,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能敏感地显示脾脏病变的血流灌注,反映不同脾脏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结合超声造影的超声检查,能明确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囊实性,揭示病灶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张琰君[9](2008)在《回盲区正常结构及常见病影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研究正常回盲区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影像学检查在回盲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研究增强CT、MRI在回盲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对31具尸体行阑尾解剖研究,并以数码照片形式记录,观察阑尾的形态、测量长度、直径、位置、及其与回盲瓣的关系。2.分别对134例受检者行正常阑尾Philips 1.5T磁共振成像(层厚7mm)、对108例受检者行正常阑尾TOSHIBA 16排螺旋CT扫描(层厚1mm),重点测量阑尾的位置、大小、形态、信号或密度特点。3.分别对74例受检者行16排螺旋CT扫描(层厚1mm)、对100例受检者行正常回盲瓣Philips 1.5T磁共振成像(层厚7mm),重点为正常回盲瓣的位置、大小、形态、信号或密度特点。4.对20例受检者行16排螺旋CT平扫、增强(3期)扫描,主要观察增强前、后盲肠、回肠末端及阑尾的密度、CT值变化和周围血管特点。5.分别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回盲区恶性肿瘤及44例回盲区炎性病变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各种检查方法的价值。结果:1.31具标本均见阑尾,表现为短管状或蚓状盲管,18例(18/31,58%)粗细均匀,13例(13/31,42%)远段增粗。阑尾根部27例(27/31,87.1%)位于盲肠后内,4例(4/31,12.9%)位于盲肠尖端,至盲肠尖端的距离为0.1~5.9cm,距回盲瓣距离为0.7~3.5cm,17例(17/31,54.8%)阑尾位于回肠末端前,14例(14/31,45.2%)位于回肠末端后。阑尾长度、直径分别为1.5~8.9cm,为4~7mm。2.正常阑尾常规MRI显示率为76.9%(103/134),阑尾根部距回盲瓣的距离约2cm,直径约5mm,长约1~9cm,壁厚约1~2mm,表现为:带状等T1、等T2信号影,腔内无积液。正常阑尾CT显示率为82.4%(89/108),阑尾根部距回盲瓣的距离约2cm,直径约5mm,长约1~8cm,壁厚约1~2mm,表现为:盲肠旁圆环形或与盲肠后壁相连的盲管状等密度影。3.CT组74例受检者回盲瓣显示率100%,其密度呈肠壁样软组织。形态可分5型,鸟嘴型、靶型、唇型、类囊肿型、混合型。69例(69/74,93.2%)回盲瓣位于盲肠内侧壁,5例(5/74,6.8%)位于后壁,回盲瓣高度1.20~2.80cm,前后径1.02~3.02cm,宽径1.00~2.64cm。常规MRI组100例受检者回盲瓣显示率冠位、矢位、轴位分别为88%(88/100)、14%(14/100)、10%(10/100),T1WI、T2WI呈肠壁样信号影。形态分型与CT相似。约93例(93/100,93%)回盲瓣位于盲肠内侧壁,7例(7/100,7%)位于盲肠后壁。回盲瓣高度1.09~3.22cm,前后径0.74~2.67cm,宽径约0.90~2.70cm。4.受检者CT平扫盲肠、回肠末端、阑尾、右侧髂动脉平均CT值分别为39.3HU、39HU、34.6HU、43.5HU。回盲部结构清晰,边界清楚,周围脂肪间隙无异常密度影。CT增强扫描后盲肠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平均CT值分别为67.6HU、70.5HU、58.3HU。回肠末端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平均CT值分别为67.4HU、79.7HU、69HU。阑尾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平均CT值分别为60.7HU、69.8 HU、47.6HU。右侧髂动脉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CT值分别为288.6HU、130HU、84.3HU。5. 25例回盲区恶性肿瘤,其中腺癌22例,淋巴瘤1例,原位癌1例,恶性胃肠间质瘤1例。病变部位依次为:回盲部、右半结肠、回肠末端、盲肠。病理形态:溃疡型9例、菌伞型2例、不规则型14例。腹部超声检查示右下腹肠套叠2例、少量腹水1例,回盲区实性包块13例,回盲区囊实性包块1例,腹膜后多发淋巴结1例,小肠肠梗阻4例,未见异常2例。胃肠钡剂检查示回盲区偏侧性不规则分叶状充盈缺损、粘膜破坏,肠管不规则狭窄10例,回肠末端类圆形充盈缺损伴小肠梗阻2例,肠系膜区块状软组织1例,伴龛影2例,伴肠套叠1例,伴全结肠痉挛1例。CT回盲区肠壁高度不规则增厚块影14例,类圆形块影1例,伴小肠梗阻1例。阑尾受侵实变1例,右侧输尿管受侵2例,右侧腰大肌受侵1例,右侧附件转移性巨大块影1例,肝、肺同时转移1例,肝转移1例,胰头受侵伴坏死2例,大量腹水3例,肠管旁少量积液1例,肠壁外不规则分叶块影2例,肠系膜多发结节伴实变12例,腹膜后淋巴结增大6例,广泛腹膜转移1例。MRI高分化腺癌1例,示盲肠、回盲部肠壁明显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肠壁内缘呈结节状,肠壁外缘可见明显分叶块影,呈长T1长T2信号影,多发肠系膜淋巴结、右侧盆腔淋巴结、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胰头增大信号异常,肝内多发异常信号结节影。增强后回盲区及胰头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伴有小囊变区。44例回盲区炎症中,急性化脓性炎14例,其中蜂窝织炎12例,伴积脓1例,伴脓肿2例。一般慢性炎症26例,伴脓肿1例。慢性肉芽肿性炎症4例,包括克隆病2例,结核1例,梅毒1例。病变部位依次为:阑尾、回盲部、盲肠、回肠末端、右半结肠、回盲瓣。腹部超声检查示右下腹肠壁局限性、节段性增厚4例,大量腹水1例,少量腹水7例,腹膜增厚5例,实性包块1例,强回声包块1例、囊性包块3例、混合性包块3例,右侧腹腔多发淋巴结肿大4例、阑尾增粗增大回声异常5例,阑尾壁轻度增厚2例,肠管粘连3例,回盲区未见异常8例。胃肠钡剂检查示肠管充盈欠佳、痉挛狭窄6例,阑尾形态异常2例,似腹膜后占位性改变2例,其中肠管边缘不规则3例,粘膜增粗、紊乱10例,气液平3例,龛影1例。CT少量腹水3例,气液平面3例,肠壁增厚2例,周围渗出改变4例,囊实性包块7例、包埋右侧输尿管1例,与周围粘连1例,盲肠积脓1例,腹腔和或盆腔积脓3例,阑尾粪石1例。结论:1.多数成人阑尾形态位置比较固定,其长度、管径变异小,走形方向虽存在一定的变异,但多数阑尾可通过规范的影像学检查得以显示。2.阑尾的管径局部或全部>6mm,管壁厚>2mm是CT诊断阑尾炎的可靠征象。MRI可作为检查阑尾方法的一种补充。3.16排螺旋CT能获得高质量正常回盲瓣图像,能对回盲瓣是否正常提供重要帮助。MRI无X线辐射,可作为孕妇、儿童回盲瓣检查的补充方法。4.正常回盲部平扫、增强CT扫描均为边界清楚,边缘光滑的结构,缓慢轻—中度强化,这些征象有助于此区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5.影像学检查对回盲区炎症、恶性肿瘤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尤其是CT可准确定位病变及累及的范围,直接显示病变处肠壁增厚、管腔狭窄,特别是判断淋巴结是否肿大、周围肠系膜、血管、输尿管受侵情况,及远隔脏器转移的情况。
沈小健[10](2005)在《多层螺旋CT胆管多平面重建成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评价》文中指出第1部分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参数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扫描层厚及重建间隔与多平面重建(MPR)图像质量的关系,探讨四层螺旋CT Mx8000机具有实用价值和理想的MPR技术参数。 材料和方法:用Mx8000机对人结肠标本行6.5mm、5.0mm、3.2mm、2.0mm及1.0mm不同层厚扫描,分别进行2.0mm、1.0mm和0.5mm不同间隔重建,在工作站作肠腔纵切面的MPR(包括CPR)成像。对各组MPR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后作统计学对比分析。同时结合扫描范围和CT剂量指数的大小选择扫描层厚。 结果:在相同间隔重建的MPR图像中,以层厚越薄得分越高。在相同层厚的MPR图像中,重建间隔越小评分相对越高:0.5mm与1.0mm重建间隔间的图像质量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1.0mm层厚的扫描范围太小,CTDI明显高于其它扫描层厚;2.0mm层厚的扫描范围达88mm,且CTDI与剩余层厚较接近。 结论:MSCT的扫描层厚越小,后处理MPR图像的质量越高;适当的间隔重建可提高MPR图像质量。Mx8000机用2.0mm扫描层厚、1.0mm间隔重建,可获取满意质量的MPR图像,并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第2部分 多层螺旋CT胆道多平面重建成像的临床应用—与MRCP对比 目的:通过对多层螺旋CT胆管多平面重建成像(MSCTC-MPR)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道病变诊断应用方面的比较影像学研究,评价MSCTC-MPR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收集63例疑珍胆道病变患者。其中48例成功进行MSCTC-MPR检查并全部成功,MRCP检查51例中有47例成像成功;36例患者同时具有二者图像。
二、腹部空腔脏器非肿瘤类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附50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腹部空腔脏器非肿瘤类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附5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不典型肝脓肿的增强CT表现及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CT扫描与图像分析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病灶内部 |
3.3 病灶边缘 |
3.4 病灶周围 |
3.5 其他相关征象 |
3.6 实验室检查结果 |
3.7 病史及细菌培养 |
3.8 典型病例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一般资料 |
4.2 病灶内部 |
4.3 病灶边缘 |
4.4 病灶周围 |
4.5 其他相关征象 |
4.6 实验室检查及病史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细菌性肝脓肿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2)脾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背景和前言 |
临床资料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腹部外科术后出血的研究进展及处理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混合型肺曲霉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对象与方法 |
3、临床资料与结果 |
4、附图 |
5、文献复习结果 |
6、讨论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变应性支气管肺真菌病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不同影像学检查对壶腹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灰阶超声造影对肝泡状棘球蚴病浸润增殖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泡型包虫病诊断作用的评价 |
1.资料与方法 |
1.1 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设计 |
1.2 研究对象 |
1.3 诊断HAE的金标准和彩色多普勒超声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二部分:肝泡状棘球蚴病灶超声造影增强特征的研究 |
1.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三部分: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大鼠肝泡球蚴病灶浸润增殖区微血供的实验研究 |
1.资料和方法 |
1.1 动物模型的建立 |
1.2 超声研究方法 |
1.3 标本的取样 |
1.4 免疫组化染色 |
1.5 微血管密度测定 |
1.6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附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6)超声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内镜下隆起性病变 |
第一章 内镜下隆起性病变概况及食道隆起性病变的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食道结核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超声内镜对胃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间叶源性肿瘤图片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超声内镜在胃异位胰腺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异位胰腺图片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超声内镜对胆胰结合部的病变诊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超声微探头在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 |
摘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早期癌图片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7)多层CT仿真内镜诊断小肠肿瘤的模拟实验和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64层CT对猪空肠模拟占位性病变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多层CT增强扫描仿真内窥镜技术对小肠肿瘤的诊断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8)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常规超声表现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超声造影和增强CT诊断脾脏占位性病变的比较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脾脏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
附录: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回盲区正常结构及常见病影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第一部分 正常回盲区影像解剖研究 |
实验一 31具尸体阑尾解剖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正常阑尾MRI、CT 影像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正常回盲瓣CT、MRI 影像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四 正常回盲部平扫、增强CT 对比影像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研究回盲区常见病影像研究 |
实验一 回盲区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回盲区炎症的影像诊断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多层螺旋CT胆管多平面重建成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部分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参数的实验研究 |
第二部分 多层螺旋CT胆道多平面重建成像的临床应用评价 |
图例 |
结论 |
综述 |
附录 |
附录一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缩略词表 |
致谢 |
中文详细摘要 |
四、腹部空腔脏器非肿瘤类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附50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典型肝脓肿的增强CT表现及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对比研究[D]. 刘佳铭. 延边大学, 2021(02)
- [2]脾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D]. 何韵. 郑州大学, 2020(02)
- [3]混合型肺曲霉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D]. 申舟如.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4]不同影像学检查对壶腹癌的诊断价值分析[D]. 王树锋.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1)
- [5]灰阶超声造影对肝泡状棘球蚴病浸润增殖区的研究[D]. 宋涛.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1)
- [6]超声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D]. 周雨迁. 中南大学, 2011(12)
- [7]多层CT仿真内镜诊断小肠肿瘤的模拟实验和临床应用[D]. 苏雪娟. 郑州大学, 2011(04)
- [8]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评价[D]. 曹佳颖. 复旦大学, 2008(03)
- [9]回盲区正常结构及常见病影像研究[D]. 张琰君. 第四军医大学, 2008(02)
- [10]多层螺旋CT胆管多平面重建成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评价[D]. 沈小健. 苏州大学,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