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出路(论文文献综述)
屈跃洪[1](2022)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存在问题和对策——以四川省会东县堵格镇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四川省会东县堵格镇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该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存在问题及具体的解决对策。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农业机械化总量不足、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均、农业机械化意识不强。为此,本文提出了如下对策出路:完善农业机械发展体系,建立农业机械发展平台,推进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加强农业机械人才培养。
许欣[2](2021)在《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技术支撑,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主要体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但在现实中,农业农村发展仍相对落后,成为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战略,党的十九大全面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已经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补齐发展短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任务迫切,却并非朝夕之功。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工业技术与物质装备和农业生产的结合,反映了工农业之间的互动,成为产业间连接的桥梁。未来,农业机械化的地位、作用、功能是多方面的,不仅在农业之内,更在农业之外,关乎农业农村发展全局和国民经济整体。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不仅发挥着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作用,更可能对种植结构、作物育种和栽培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农业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等领域掀起一轮新的技术革命;更重要的是,在工农产业之间产品和要素流动机制的作用下,农业机械化在工业和农业的互动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适宜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下,能够发挥促进工农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与以往大部分研究不同,本文尝试从工农关系视角出发,以农业机械化为研究对象和载体,以促进工农协调发展为落脚点,旨在充分把握促进我国工农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识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以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赋能工农协调发展的机理和效果,根据研究结论为未来有效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切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工农协调发展提供依据和建议。本文以发展经济学二元经济理论、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要素替代与最优投入组合理论、马克思主义工农关系论述以及产业政策理论为基础,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工农关系和农业机械化相关研究文献;回顾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和工农关系的演进历程,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驱动因素以及制约工农协调发展制度、政策障碍,明确了农业机械化促进工农协调发展的主要机理,并测度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工农协调发展水平;建立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促进工农协调发展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工农关系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制约工农协调发展的因素以及相关制度和政策改革方向;通过考察农机补贴政策的实现形式、补贴效果和响应程度,对其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对未来我国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当前我国工农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投入不足、技术互助程度不高是阻碍工农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我国整体上仍处于“农业支持工业”的中后期阶段,工业、服务业发展仍高度依赖农业支持而反哺农业力度不足,以及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产业间联系不紧密是部分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未能带动工农协调发展水平同步提升的原因;城镇化促进工农协调发展的效果已开始显现,在西部地区尤为明显。第二,我国工农协调发展受到制度性制约,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技术性障碍。当前阶段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行政制度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和工农协调发展产生了制约;对农业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弹性与边际替代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益仍有提升空间,亦间接反映了工农产品不平等的交换关系、工农产业较大的发展差距以及农业规模经营、农村劳动力实质性转移的制度、政策障碍依然存在的现实。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需要推动各领域、全方位制度改革,优化政策环境,使农业农村能够实现公平、全面发展。第三,农业机械化与工农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高度契合,是促进工农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化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直接形式,通过增强农业支持工业的能力,对工农协调发展的各个主要方面和因素产生积极影响,其途径是多方面的,具体效果也有较大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农机存量和使用成本投入均不能有效促进工农协调发展,这并非否定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的必要性,而是反映了工农产品不平等的交换关系及农业发展水平和比较收益低的现实;农机跨区作业对工农协调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效果受到经济社会条件变化的影响;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能够有效促进工农协调发展,其中补贴政策在不同区域的效果差异较大。以上结果说明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农机的使用效率和农机服务的可获得性,亦反映了我国农业仍然面临经营规模偏小、比较收益和专业化程度偏低的现实条件。要实现农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破除阻碍工农协调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障碍更为重要。第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工农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需要因地制宜地调整和优化。补贴政策在不同地区的实现形式、响应程度和具体效果差异较大,因此,应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同时积极引导、推动农机工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突破,探索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整体而言,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各类农业支持政策,为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更为有利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以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和农机服务的可获得性为重点,实现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实施差异化的农机补贴政策,引导农机工业积极转型升级,将扩大、引导需求与促进有效供给相结合,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的效果,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马洪清[3](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用市场化的方式“改造小农”,将传统小农转变为市场化小农、现代小农,是当代中国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的关键,以提升广大农民实现“实质性自由”的“可行能力”。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小农传统的农业大国。数千年盛衰兴亡周期循环的史实表明,小农兴则国家兴,小农衰则国家衰,千千万万小农共同构筑了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石。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时代,大国小农仍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农情。《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从提升农民实现“实质性自由”和“可行能力”的基点,构建了一个认识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又或者说,研究视角的创新,使“组织与自由”这一主线贯穿于全书始终,得出一些主要的理论观点与结论,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政策建议。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主要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任务,主要对选题背景、作者、作品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及其分类和意义。第三章为翻译实践报告的案例分析,采用理论、例句、分析三者结合的方式,探讨翻译过程中所发生的层次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结构转换及内部系统转换,对该文本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第四章是翻译实践总结,主要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翻译过程中的缺点。译者通过选取《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第五章以及第六章作为翻译文本,以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理论,阐释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中日翻译过程中起到的指导作用,提高了对该理论的重视,进而为翻译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在词汇翻译中,通过范畴转换理论对词类加以处理,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介词之间的转换。在句法翻译中,通过结构转换理论将大量的中文长难句处理为日语短句,汉语主动形式译作日语被动句等方式,大幅提升译文文本可读性。译者通过对翻译报告的撰写和理论的研究,发现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农业经济类文本有很强的适应性。该实践报告对于译者自身今后的翻译实践以及其他译者对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认识和应用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译者认为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可以帮助译者翻越语言障碍,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将译文更加通顺、流畅地表达出来。此外,译者认为在充分理解翻译转换理论的基础上,译员还应学会如何在翻译实践中选取最合适的转换方式。
黄国雄[4](2021)在《毛泽东对湖北农业机械化的重视与支持》文中认为毛泽东出生在湖南韶山的一个农民家庭。作为农家子弟,他对农业劳动的繁重有着切身感受,深知农民的不易和艰辛。这种心路历程始终伴随着毛泽东的革命生涯,即便在思考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时,仍然对此念念不忘。早在1937年8月,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就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用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方法去解决。"这是毛泽东首次提及农业机械化,虽在战争年代没有办法实施,但为他进一步思索农业的出路埋下了伏笔。
付华,李萍[5](2020)在《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机械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的分析》文中指出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动态演进过程中,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征,反映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对粮食生产的时代影响及其认识的变化深入。本文基于2001—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分别以东、中、西部地区及坡度等级进行分组估计,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农业机械的投入产出弹性及粮食产出增量贡献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农业机械的发展对于稳定粮食生产具有重要影响,以往用农业机械总动力表征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分析对粮食及农业生产的影响,可能低估了农业机械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第二、不同地区之间农业机械的适用性有所差异,这种差异源自不同地区的坡度等级,在高坡度等级的地区,小型农机更为适用,在低坡度等级的地区,大中型农机则更为适用。由此提出的政策建议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优化农业机械发展结构,制定差异化的支持政策,因地制宜的发展不同类型农业机械;二是激励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促进全程机械化、全面机械化、高质量供给、高效能应用方向发展。
宋刚[6](2020)在《1958年成都会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文中认为1958年3月召开的成都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虽然在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上助推了“大跃进”运动的发动,但会上所集中讨论的经济问题和通过的文件以及毛泽东的多次讲话和插话,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成都会议提出了改革农具运动、发展军垦农场、发展地方工业等方针政策。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上,成都会议初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主义建设时期的总路线,提出了扩大专署部分权限的方针政策。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建设上,成都会议提出了在地方建立科研机构的方针政策和中国诗的出路是民歌和古典的观点,为创办党的理论刊物提出具体指导方针。这些方针政策观点有完全正确的、有不完全正确的、有的是理论上正确但在实际执行中出现了偏差。总的来看,这些方针政策观点都是成都会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比较积极的探索,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或多或少的积极作用。有些方针政策观点直到现在仍发挥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成都会议树立的经济发展高速度思想和制定了经济发展的高指标在客观上助推了“大跃进”运动的发动。成都会议盲目地提出把小社合并成大社的意见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生。此外,成都会议上毛泽东还提出了两种个人崇拜论,并支持“正确的个人崇拜”,影响了民主集中制的正确贯彻。而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两个剥削阶级论,则助长了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错误。上述这些都是成都会议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所犯的一些错误,并造成了不良的后果,给后世的教训是深刻的,必须永远记取。历史地看,成都会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成果是较为丰富较为积极的,但错误也不少,有些甚至还很严重。“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无论1958年成都会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成功的多还是失败的多,更为重要的是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发扬经验,吸取教训,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历史智慧。
冯兵兵[7](2020)在《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与农业发展(1949-1984)》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工作,一度把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和政治目标。中国农业机械推广最初是从增补旧式农具开始,发展到改良旧式农具、推广新式农具,最后才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机械,这是一个曲折而艰辛的历史过程。为了尽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国家先后投入了不计其数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期能够彻底地改善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经济面貌。这对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1949-1984年,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坚定地落实中央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实现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目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从而推动了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快速提高了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培养了一大批掌握专业技能的农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促进了农业产出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了农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根据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家的农业现代化理论,人多地少的国家或地区应当优先发展化肥、农药、良种等生物化学技术以节约相对稀缺的土地资源,而地广人稀的国家或地区应当优先发展农业机械化以节约相对稀缺的劳动力资源。这其中暗含着中国人多地少,在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时候,应当考虑优先发展化肥、农药、良种等农业生物化学技术,而不应当大规模推动农业机械化。但历史与实践证明,1949-1984年,尽管在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遭遇过不少挫折,中国农业机械化仍旧取得了相当显着的历史性成就,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显然,集体化时期中国农业机械化实践与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家的农业现代化理论是相悖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农业机械化道路是失败的。相反,这恰恰说明了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理论不足以解释清楚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历史过程。因此,本文研究认为,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得以在较大规模上持续不断推进,根本原因在于农业机械推广具有巨大、广泛的外溢效应。这种外溢效应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显着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了湖北省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这种外溢效应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或低估。本文各章节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作者观点如下:本文除了导论以外,一共分为四章。导论是全文的导入部分,主要阐述本文所研究问题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主要描述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历史过程。纵观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历史时期。1949-1957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开端时期,1958-1965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兴起时期,1966-1978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高潮时期,1979-1984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调整时期。第一个时期,湖北省在落后的传统农具占主导地位、广大农村农具匮乏的窘境之下,首先通过实施农具贷放政策、加强旧式农具生产以增补旧式农具,快速恢复了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其次,湖北省广泛推广了双轮双铧犁、马拉播种机、摇臂收割机、新式步犁等十几种新式农机具,通过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但也存在新式农具缺乏科学鉴定、技术传授工作滞后、不少产品粗制滥造、新品试制过程中情绪急躁、农具生产指标过高等一系列问题。再次,湖北省通过试办国营农场、国营排灌站、国营拖拉机站,广泛开展了农业机械化示范工作,充分显示出现代农业机械的巨大威力。第二个时期,在农业“大跃进”的推动下,当阳县跑马乡的“车子化”革新直接推动湖北省农具改革运动的兴起。农具改革运动为广大农村创造了大量耕作、提水、运输、加工等方面的新式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湖北省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使农具改革运动脱离了科学的发展轨道,以致于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一时期,国营拖拉机站起初下放到公社和生产队经营,但是,由于拖拉机利用率较低、机器损坏较多、经济效益不高,下放的国营拖拉机站又重新收归国营,短期内获得了快速发展壮大,并在1965年达到发展高峰。国营机电排灌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先是在农业“大跃进”过程中快速发展,之后遭遇了严重危机与发展困境,经过全面整顿之后取得了显着成效,电力排灌事业得到快速兴起。在第三个时期,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在新洲县的召开,确立了国家于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目标,极大地推动了湖北省农业机械化进程。此后,湖北省大规模开展拖拉机大会战、饲料粉碎机大会战、水田“三机”大会战,三次“大办”使得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一时期也是湖北省农业机电排灌事业的大发展时期,一大批大型提水灌溉泵站得到兴建,极大地提升了农业抗击特大旱涝灾害的能力。第四个时期,湖北省成立农业机械局,通过农业机械工业调整、农业机械化服务工作调整、管理农机使用责任制和户营农业机械,从而推动了户营农业机械的快速兴起,极大提高了农业机械经营效益,促进了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健康发展。第二章重点论述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经营形式和经营效益。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主要有国家、集体(包括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和个人。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农业机械推广主体发挥作用的效果有所不同。具体说来,1949-1965年以国家投资为主,1966-1978年以集体投资为主,1979-1984年以农户投资为主。其中,国家投资包括示范性投资、扶持性投资、管理性投资。示范性投资主要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此时兴建的国营拖拉机站、国营排灌站都是属于示范性投资的范畴,该项投资为农业机械化深入推进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技术人员。扶持性投资属于国家“支援人民公社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了支援穷队购买农业机械,极大地推动了穷队生产力发展。管理型投资又称农机事业费,对提高了农机人员业务和技术素质、扩大了农机服务领域、降低农机事故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召开以后,兴起了集体投资农业机械的热潮,此后湖北省绝大部分农业机械由集体投资所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实施以后,农户逐渐取代集体成为农业机械的主要投资者。这一时期,湖北省农业机械使用经营体制发展的总脉络是国有国营——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户有户营,经历了由单一经营形式向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发展历程。1949-1984年,国营农业机械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集体经营农业机械较之更高,户营农业机械由于产权和经营权相统一,使得农民经营积极性大增,故而经济效益最好。第三章研究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积极条件和有利因素。集体化时期,尽管湖北省的农业机械得到了大规模推广使用,取得了相当显着的历史成就,但这一段历史过程并不符合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家主张的农业现代化理论。为什么湖北省能够违背西方经典农业经济学理论而能够持续、大规模地进行农业机械推广呢?这是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制度变迁、国家战略、政府政策、经济效益、工业发展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以洪灾、涝灾、旱灾、生物灾害为主要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和农业发展的安全性需求是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客观原因。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等农村经济体制变革为湖北省农业机械的大规模推广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重工业优先的国家工业化战略对农村劳动力、粮食、农业剩余的需要,要求广大农村广泛推广农业机械以增加粮食产量、节省农业劳动力,这是湖北省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内在要求。以拖拉机、内燃机、排灌机械、水田“三机”为代表的农业机械工业发展与壮大,为大规模推广农业机械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以城市石油工业、电力工业以及农村小水电为代表的能源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是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重要支撑。然而,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巨大外溢效应才是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根本经济动因。第四章主要研究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能够持续大规模进行的根本原因,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广大农村推广农业机械的外在压力、外在条件、外在动力。实际上,若要探寻农业机械得以持续大规模推广的根本原因,我们应当深入到农村内部,从农业机械发挥作用的机制中去发掘。本文认为,湖北省农业机械能够持续大规模推广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机械推广对于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存在着巨大的外溢效应,这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也就是说,客观评价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经济效果,我们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考虑农机推广主体经营效益的好坏,还应该更多的关注农业机械推广对农业抗灾害能力的提升、对粮食生产安全的保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巩固、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完善以及对农村劳动力市场的重塑,等等。由于农业机械推广对于农村、农业、农民的积极作用十分广泛,农业机械推广的外溢效应难以进行定量统计,因此常常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者没有予以充分重视。但事实上,1949-1984年农业机械推广产生的外溢效应是十分巨大的。所以,我们在研究农业机械推广经济效果的时候,应该对农业机械推广的外溢效应给予充分重视并深入详细考察,只有完全解读农业机械推广的外溢效应,才能理解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根本原因。
江泽林[8](2019)在《把握新时代农业机械化的基本特性》文中提出从农业近现代发展历程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在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将面临新的要求和任务。推进新时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必须要在深刻认识农业机械化根本性的基础上,统筹把握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性、社会性和时代性,坚持农机与农艺、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推动农业技术应用组织形式与工业技术应用条件相协同;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以农业机械化发展带动农业技术升级及内部结构调整,促进乡村社会结构优化;农业机械化发展要适应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需要,突出绿色环保、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其在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刘玉[9](2019)在《高举旗帜 砥砺前行——纪念毛泽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着名论断发表60周年》文中指出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在《党内通信》中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是毛泽东关于农业和农业机械化问题的着名论断。为了追根寻源,笔者对"根本出路"的原意做了一点分析。与很多词组一样,在词源中并没有"根本出路"这个词,只能把"根本"和"出路"2个词分开来理解。"根本"是一个属性词,指主要的、重要的。"出路"直接的意思是"通往外面的
杨杰[10](2019)在《翻天覆地一甲子 历久弥新铸华章——纪念毛泽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着名论断发表60周年》文中研究表明1959年4月29日,针对当时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的不实事求是的作风,毛泽东就机械化等六个问题写了一篇《党内通信》,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着名论断,为我国农业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时进一步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
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出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存在问题和对策——以四川省会东县堵格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
1.1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 |
1.2 有利于促进经营主体创新 |
1.3 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
1.4 有利于革新农村环境与人文风貌 |
2 堵格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阻碍因素 |
2.1 产业化发展难度较大 |
2.2 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
2.3 内生动力调动不足 |
2.3.1 村集体没有充足的发展动力。 |
2.3.2 经营主体没有充足动力。 |
2.3.3 就是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没有实质性进展。 |
3 堵格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
4 堵格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农业机械化总量不足 |
4.2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 |
4.3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均 |
4.4 农业机械化意识不强 |
5 堵格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对策出路 |
5.1 完善农业机械发展体系 |
5.2 建立农业机械发展平台 |
5.3 推进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制度 |
5.4 加强农业机械人才培养 |
6 结束语 |
(2)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目标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可能创新及不足 |
1.6.1 可能创新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工农协调发展相关研究 |
2.1.1 工农关系研究 |
2.1.2 工农协调研究 |
2.2 农业机械化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2.2.1 农业机械化发展特征研究 |
2.2.2 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2.3 农业机械化与工农协调发展 |
2.3.1 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作用研究 |
2.3.2 制约协调发展的农机化短板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3.1 二元经济理论 |
3.2 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 |
3.3 要素替代与最优投入组合理论 |
3.4 马克思主义工农关系相关论述 |
3.5 产业政策理论 |
第四章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和水平分析 |
4.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4.1.1 农业机械化起步阶段 |
4.1.2 农业机械化推进阶段 |
4.1.3 农业机械化高速发展阶段 |
4.1.4 农业机械化转型发展阶段 |
4.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特点 |
4.2.1 现实国情农情决定必然性 |
4.2.2 作业水平提高体现技术性 |
4.2.3 特色经营模式凸显适应性 |
4.3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驱动因素 |
4.3.1 自然因素 |
4.3.2 技术因素 |
4.3.3 经济因素 |
4.3.4 政策性因素 |
4.4 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标体系及水平测度 |
4.4.1 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标体系 |
4.4.2 数据来源和测算方法 |
4.4.3 测算结果和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工农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
5.1 我国工农关系历史演进 |
5.2 工农关系不同阶段形式和特点 |
5.2.1 农业支持工业发展形式和特点 |
5.2.2 工业反哺农业主要形式和特点 |
5.3 影响工农协调制度因素 |
5.3.1 土地制度 |
5.3.2 户籍制度 |
5.3.3 行政资源 |
5.3.4 教育资源 |
5.4 工农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及水平测度 |
5.4.1 工农协调指标体系 |
5.4.2 数据来源和测算方法 |
5.4.3 测算结果及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效果的实证检验 |
6.1 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的机理 |
6.1.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 |
6.1.2 农业机械化是衔接工农的桥梁 |
6.1.3 农业机械化是工农协调的表征 |
6.2 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的效果分析 |
6.2.1 模型构建 |
6.2.2 数据来源 |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业机械化赋能的政策动力——农机补贴效果考察 |
7.1 农机补贴政策与工农协调发展 |
7.2 农机补贴政策与农业机械化发展 |
7.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7.4 估计结果及分析 |
7.4.1 变量平稳性检验 |
7.4.2 协整关系分析 |
7.4.3 原序列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7.4.4 差分序列格兰杰因果检验 |
7.4.5 农机补贴和农机总动力格兰杰因果检验 |
7.4.6 农机补贴和大中型拖拉机格兰杰因果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ABSTRACT |
(3)《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翻訳タクスの绍介 |
1.1 テキスト选択の背景 |
1.2 テキストの绍介 |
1.2.1 テキストの出典 |
1.2.2 着者のプロフィール |
1.2.3 テキストの内容 |
第二章 キャトフォードの翻訳シフト论 |
2.1 翻訳シフト论の概要 |
2.2 キャトフォードの翻訳分类 |
2.3 関连研究 |
第三章 実例分析 |
3.1 レベルのシフト |
3.2 カテゴリーのシフト |
3.2.1 构造的シフト |
3.2.2 クラスのシフト |
3.2.3 ユニットのシフト |
3.2.4 体系内シフト |
第四章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附録Ⅰ:原文 |
附録Ⅱ:訳文 |
谢辞 |
(4)毛泽东对湖北农业机械化的重视与支持(论文提纲范文)
毛泽东钟情农业机械化 |
湖北积极探索农业机械化道路 |
毛泽东支持湖北大办农业机械化 |
湖北迎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春天 |
(6)1958年成都会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 一 ) 选题缘由 |
( 二 )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 一 ) 国内研究现状 |
( 二 )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
( 一 ) 研究思路 |
( 二 ) 研究方法 |
( 三 )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成都会议的召开 |
1.1 成都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
1.1.1 国内背景 |
1.1.2 国际背景 |
1.2 会议的基本情况 |
1.2.1 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 |
1.2.2 会议的性质和主题 |
1.2.3 对成都会议有关问题的考证 |
第2章 成都会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 |
2.1 成都会议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
2.1.1 以农具改革运动推动农业机械化 |
2.1.2 以转业复员军人为主发展军垦(农垦)事业 |
2.1.3 以发展地方工业具体落实“两条腿走路”方针 |
2.2 成都会议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探索 |
2.2.1 初步确立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2.2.2 以扩大专署权限的形式适当扩大地方权力 |
2.3 成都会议对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建设的探索 |
2.3.1 在地方建立科研机构 |
2.3.2 提出中国诗的出路是民歌和古典 |
2.3.3 为创办党的理论刊物提出具体指导方针 |
第3章 成都会议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贡献及局限性 |
3.1 成都会议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积极贡献 |
3.1.1 成都会议取得的一些比较积极的探索成果 |
3.1.2 成都会议深化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方法论基础 |
3.2 成都会议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历史局限性 |
3.2.1 成都会议助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生 |
3.2.2 成都会议助长了党内“左”倾错误思想的蔓延 |
3.3 历史的评说 |
3.3.1 如何评价成都会议 |
3.3.2 如何看待成都会议探索中的成功与失误 |
3.3.3 当代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7)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与农业发展(1949-19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国内外文献述评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历程 |
第一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开端:1949-1957 年 |
一、增补旧式农具 |
二、改良旧农具、推广新式农具 |
三、农业机械化示范 |
四、起步阶段农业机械推广的经济效果 |
第二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兴起:1958-1965 年 |
一、开展农具改革运动 |
二、国营拖拉机站的下放与回收 |
三、农田机电排灌事业的“跃进”与整顿 |
第三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高潮:1966-1978 年 |
一、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在湖北的召开 |
二、农业机械推广的三次“大会战” |
三、农田机电排灌事业的大发展 |
第四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调整:1979-1984 年 |
一、调整农业机械工业 |
二、调整农业机械化服务工作 |
三、调整农业机械经营体制 |
第二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和经营体制 |
第一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 |
一、国家 |
二、集体 |
三、农户 |
第二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经营体制 |
一、国家经营 |
二、集体经营 |
三、农户经营 |
第三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
一、国营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
二、集体经营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
三、户营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
第三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 |
一、湖北省的自然灾害 |
二、自然灾害威胁农业生产 |
第二节 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促进 |
一、土地改革与农业机械推广 |
二、农业合作化与农业机械推广 |
三、人民公社体制与农业机械推广 |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机械推广 |
第三节 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内在要求 |
一、满足城市和工矿人口区的粮食需求 |
二、为重工业发展提供产品销售市场 |
三、有利于重工业从农业抽取发展资金 |
第四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工业的建立 |
一、湖北省农业机械工业发展概况 |
二、排灌机械工业 |
三、拖拉机及内燃机制造业 |
四、水田“三机”制造业 |
第五节 湖北省能源工业的壮大 |
一、石油工业的建立 |
二、城市电力工业的发展 |
三、农村小水电站的兴建 |
第四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积极作用 |
第一节 增强农业抗灾害能力 |
一、减轻旱涝灾害破坏 |
二、抑制病虫害 |
第二节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
一、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
二、能够抢季节、保农时 |
三、增加粮食产量 |
四、缓解粮食供需矛盾 |
第三节 增强治理山河能力 |
一、兴修水利 |
二、促进农田改造 |
三、扩大农田面积 |
第四节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
一、改善种植业结构 |
二、繁荣农村副业生产 |
第五节 重塑农村劳动力市场 |
一、节省农村劳动力 |
二、解放农村妇女劳动力 |
三、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 |
四、提高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 |
结语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评析 |
一、成效与失误 |
二、历史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把握新时代农业机械化的基本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把握新时代农业机械化的根本性 |
(一)正确理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
(二)深刻认识农业机械化是乡村振兴的物质技术基础 |
(三)牢牢把握农业机械化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
(四)始终坚持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
二、把握新时代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性 |
(一)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发展 |
(二)推动农业技术应用组织形式与工业技术应用条件相协同 |
(三)推动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融合 |
三、把握新时代农业机械化的社会性 |
(一)把握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相互促进关系 |
(二)充分发挥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三)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促进农业技术升级及内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
(四)充分释放农业机械化在促进乡村社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 |
(五)充分释放农业机械化在改善农民队伍中的作用 |
四、把握农业机械化的时代性 |
(一)坚持农业机械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 |
(二)统筹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
(三)顺应农业机械化与网络信息化融合发展趋势 |
(四)培育新时代农机人才队伍 |
(10)翻天覆地一甲子 历久弥新铸华章——纪念毛泽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着名论断发表6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追往昔:“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论断成发展引擎 |
看今朝:农业机械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 |
展未来:农业机械智能化为农业勾勒美好画卷 |
四、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出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存在问题和对策——以四川省会东县堵格镇为例[J]. 屈跃洪. 农家参谋, 2022(03)
- [2]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效果研究[D]. 许欣. 河南农业大学, 2021
- [3]《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马洪清.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4]毛泽东对湖北农业机械化的重视与支持[J]. 黄国雄. 农机科技推广, 2021(02)
- [5]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机械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的分析[J]. 付华,李萍. 财经科学, 2020(12)
- [6]1958年成都会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D]. 宋刚. 湘潭大学, 2020(02)
- [7]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与农业发展(1949-1984)[D]. 冯兵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
- [8]把握新时代农业机械化的基本特性[J]. 江泽林. 农业经济问题, 2019(11)
- [9]高举旗帜 砥砺前行——纪念毛泽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着名论断发表60周年[J]. 刘玉. 当代农机, 2019(05)
- [10]翻天覆地一甲子 历久弥新铸华章——纪念毛泽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着名论断发表60周年[J]. 杨杰. 中国农机监理,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