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薛蕾[1](2019)在《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政策,农业生产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成就。但与此同时,受制于科技水平、基础设施等条件,我国农业生产也面临着生产方式总体粗放、产出水平较低、生态环境恶化等瓶颈。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快推动农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成为了我国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农业产业集聚和农业绿色发展的概念进行界定,在对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整理的基础上,综合马歇尔的产业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主要理论,综合采用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方法,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分析框架,研究了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本文首先运用区位熵指标对我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1990-2016年的农业产业集聚度进行刻画,并着重分析了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时空分异;其次,本文构建农业产出强度和人均农业产出两个指标来衡量农业产出增长,将农业产业集聚纳入经典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采用系统GMM和面板OLS、FGLS估计法,对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产出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采用弱内生性子样本检验和半参数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再次,本文选择相关指标、运用MAXDEA7.0软件、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以环境规制为门限变量,运用面板门限回归估计、OLS估计以及FGLS估计对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用变换门限变量后的面板门限回归和半参数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本文根据现有学术成果测算了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并构建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地理嵌套矩阵,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全国和区域层面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采用变换被解释变量和变换空间矩阵的方式对研究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基于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集聚、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如下:第一,受地理区位、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产业集聚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分异特征。在农业产业集聚的空间差异方面,海南、广西、贵州、新疆、四川5个省市自治区长期处于高度集聚状态。云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等15个省市自治区长期处于中度集聚状态,其余省市自治区长期处于低度集聚状态。我国农业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出较严重的区域间不平衡态势,农业产业高度集中在我国中部、西部地区。在农业产业集聚的时序差异方面,海南、广西、贵州、新疆、四川在较高集聚程度上还保持了大幅度增长,黑龙江、云南、甘肃、湖北、吉林、陕西、青海、河北、陕西、青海、河北、辽宁、山西的农业产业集聚规模上增长幅度有限,其余各省市的农业产业集聚程度均下降趋势。第二,在1990-2016年期间,我国所有区域和省市自治区农业产出强度和人均农业产出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农业产业强度方面,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平均值分别为0.043、0.132、0.066、0.028亿元/千公顷,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0.026、0.068、0.036、0.015亿元/千公顷;在人均农业产出方面,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平均值分别为0.431、0.344、0.236、0.246万元/人,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0.876、0.599、0.494、0.526万元/人。实证检验表明:(1)前期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会对当期农业生产状况产生能动的影响;(2)在全国层面,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提高,农业产出强度和人均农业产出均将呈现出先增长、再降低、再增长的趋势,二者之间呈N型关系;(3)在区域层面,农业产出两个指标和农业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在东北和西部地区呈N型,即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提高,农业产出将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再增长的趋势,与全国保持一致,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则呈现倒U型,即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提高,农业产出将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第三,在1990-2016年期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效率普遍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区域层面,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312、0.456、0.319、0.341,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0.293、0.529、0.396、0.358;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差距较大,这种差距在不断缩小。门限回归结果表明:(1)在全国层面,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之间确实存在着以环境规制为二重门限的非线性关系,农业产业集聚最初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产生抑制作用,随着环境规制力度的不断提升,这种抑制作用不断减少直至为0,之后则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开始显现并不断变强;(2)在区域层面,东北地区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之间存在着以环境规制为二重门限的非线性关系,中部、西部存在着以环境规制为单一门限的非线性关系,东部则不存在门限效应。(3)面板回归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在全国层面、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长、再降低的倒N型,在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则表现为先增长、后降低、再增长的N型。第四,在1990-2016年期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普遍经历了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在区域层面,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农业污染排放量平均值分别为208.528万吨、561.418万吨、384.941万吨、486.335万吨,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14.412万吨、-0.849万吨、76.897万吨、139.032万吨。实证回归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2)在全国层面,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提高而呈现出先降低、再增长、之后再降低的趋势,二者之间呈“倒N”型关系。(3)在区域层面,上述现象在四大区域中也普遍将存在,即在所有地区,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产业集聚之间都存在“倒N”型关系,但拐点不同。与现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重点研究了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以及这种效应的区域异质性。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如下:第一,本文从农业产业集聚视角出发,研究其对农业绿色发展所产生的效应。就现有研究来看,现有文献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关注度较少,农业产业集聚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与效应值得我们展开研究。与此同时,针对农业绿色发展这一热点问题,现有文献则重点研究了意义、内涵、政策建议等内容,缺乏从农业产业集聚这一视角展开的研究。因此,研究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和丰富了相关理论。第二,本文构建了农业产业集聚影响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综合现有文献,本文将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定义为产出增加、绿色生产效率提升、环境友好三个方面,并根据现有的产业集聚理论,提出农业产业集聚具有提高交易效率、生产效率、创新效率和竞争效率等优势,进而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三个方面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三,本文借助计量方法来分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现有文献大多以规范研究为主,没有进行实证分析,导致研究结果的说服力下降。本文采用1990-2016年我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综合采用动态面板模型、面板门限模型、空间面板模型等计量方法,对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是否产生了理论分析中应有的效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四,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总结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在探讨推动农业产业集聚良好发展、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的分析中,基于前文中分析得出的结论,从健全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产业集聚合理发展、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转变农业传统生产方式等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李曦[2](2019)在《新中国(1949-2019)农业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从经济到制度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华文明的漫长历史中,七十年的时间挥手即逝,但是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这段时间却是举足轻重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无论是取得的经济社会成就,还是其进行的巨大变革,都是举世瞩目的。农民阶层,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其智慧与力量在新中国的变革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中坚作用。这一群体的发展变迁历史与新中国的变迁发展历史息息相关。三农问题,研究农业立法问题不仅是一项理论梳理研究,更是对我国的立法实践有着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领域立法进程的梳理,试图探寻农业立法的演进规律,找出现今农业立法的问题所在,进一步探寻农业立法的立法重点与发展趋势。本研究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讨论问题的由来,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为新中国农业立法概况,概述中国农业立法的概念、相关理论、作用、体系以及其“一中心四要素”的分类方式;第三章为新中国农村治理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梳理了农村治理立法的发展脉络,探讨了农村多元治理立法的规制困境,展望了其走向“自治法治德治”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为新中国农业土地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土地立法的历史进程,并讨论了土地立法的发展脉络与趋势;第五章为新中国农业金融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梳理了农业金融立法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演进规律,展望其发展趋势;第六章为新中国农业科技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梳理了农业立法中推动农村科技发展、保障农村产业产品安全的科技类立法,分析了科技类立法的发展规律,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第七章为新中国农业生态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梳理了农业生态立法的发展脉络,展望了其生态补偿立法化、多元主体生态责任立法化与重视软法治理的发展趋势;第八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立法的规律和问题,指出了农业立法的时代特点,厘清了农业立法发展的共性规律,同时指出了农业立法地方立法虚化、权利义务错位、原则性强规则性差的问题;第九章为新时代中农业立法的发展趋势,分别论述了农业立法领域法治化、社区化、信息化、绿色化以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第十章则重点论述了新时代下农业立法的重点制度安排,对下一步农业立法的价值取向、原则制度进行了分析展望,并进一步探讨了《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立法构想。第十一章为结语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主要结论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本研究创新性的提出“一中心四要素”的分类方式,对农业立法的发展进程进行类型化分析梳理,并基于此梳理在把握各类型农业立法发展规律的同时找出我国农业立法的共性特征及规律,进一步展望农业立法法治化、社区化、信息化、绿色化、国际化的趋势,为新时代农业立法的制度设计寻找方向,提出新时代农业立法自由有序发展的基础价值、实质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保障农民权益的终极价值、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功用价值以及绿色生态保障的发展价值,并在提出新时代农业立法的原则与制度后重点设计了《乡村振兴促进法》这一立法构想,探讨了《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立法思想、规范设计、与其他制度关系的安排,并与最终尝试拟定了《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稿,为国家农业立法与政策制度提供有益参考。
潘世磊[3](2019)在《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大幅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传统的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导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尤其是近年来城市污染不断向农村转移,农村生产和生活污染逐渐增加,农村生态环境堪忧,严重制约农业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投资水平较低,效果不明显,农业生态资本存量减少。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生态建设摆在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农村的“绿水青山”能否以及如何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山银山”将直接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以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为主线,注重在保护“绿水青山”的过程中进行开发利用,将其转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山银山”。因此,研究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对保障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为研究主题,是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益贫效应及其与精准扶贫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6733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中生态资本的投资绩效评价与投资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71804196)所做的延伸和拓展。论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和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较为系统地分析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产生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实证检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以期为通过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来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本文研究内容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阐述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回顾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介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全文技术路线;最后提出本研究的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农业生态资本、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阐述生态资本等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并对现有理论进行评析。第三部分分析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实现机理以及构建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分析框架。第四、五和六部分为本文核心内容。第四部分对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生态效应分析。首先构建农村生态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综合指数法分别测算分析不同省份以及不同区域农村生态状况。然后采用PSTR模型对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的生态效应的非线性结构进行分析。最后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生态影响的空间效应。第五部分对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首先建立农村经济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各省份和四大经济区对农村经济状况的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分析。接着采用PSTR模型从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两个不同方面研究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影响。最后,采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检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并分别对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分析。第六部分对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社会效应分析。首先就农村社会状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分别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然后采用PSTR模型研究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社会发展考察指标的非线性影响。最后,采用空间检验方法检验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被动型投资和农村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检验分析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社会发展影响的空间效应。第七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基于以上较为系统的研究内容,论文主要结论如下:一、就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生态效应而言,(1)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平均来说能降低沙化土地面积占比,提高自然生态环境质量。(2)考虑空间作用下,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总体上无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显着提高沙化土地面积占比值,且跨区域差异明显。(3)整体上,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的生态作用的非线性和空间效应已然显现,且存在差异,同时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二、就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而言,(1)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将显着非线性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在较高水平上将不利于农村恩格尔系数所代表的农村经济发展。(2)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整体上无益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考虑空间作用的情形下,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无明显影响。三、就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社会效应而言,(1)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在较高水平时能明显提高农村社会发展程度,但同时也提高人口增长率,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程度的大幅提高。(2)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仅在其较低水平时能显着降低自然灾害救济费,促进农村社会发展。(3)考虑空间作用下,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的增加将不利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的增加将显着降低农村医疗设施发展水平,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整体上看,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非线性作用明显,而空间效应不明显。综上所述,本文可能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创新:(1)从农业生态资本投资视角研究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选题上具有创新性和原创性,同时构建了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发展的分析框架,拓展和延伸了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理论和农村发展理论体系。现有研究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理论主要探讨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或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关于农村发展的研究大多数主要关注于农村经济或农业经济抑或是农民收入增加,鲜有直接涉及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2)将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划分为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两种基本类型研究,并对其投资水平进行探索性测算。现有关于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研究主要探讨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内涵、功能等,由于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理论尚处于发展初期以及直接以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为统计项的统计内容与数据缺失,因此现有研究鲜有涉及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水平的测算。(3)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非线性结构识别与验证;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产生作用的空间效应识别与检验。以上分析及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提供参考。
刘伟玮[4](2019)在《我国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禽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等行为已经造成了土壤污染、土质退化、污水灌溉等严重的农业污染情况,破坏了农业继续发展的可能,并且产生了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而随着近些年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同于由于农业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其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农业补贴。而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本身起步较晚,且在过去几年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产量和收入,而对环境问题考虑的较少。虽然近些年我国政府不断调整农业补贴政策,使其慢慢向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倾斜,但就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农业环境补贴在制度层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将着重论述我国未来农业环境补贴制度的完善及发展。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理论研究基础对农业环境补贴的相关概念和主要类别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农业环境补贴的重要作用,随后结合我国现有的实际情况对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在农业环境补贴方面的成熟经验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对我国的启示作用,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论指出我国完善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的主要做法。
张逸鑫[5](2019)在《基于农业伦理的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强调要构建完善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但从农业伦理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仍存在农业生态破坏、农业资源浪费、农村环境污染、农产品安全、农村空心化等很多问题。笔者希望通过需要运用农业伦理、二十四节气、耦合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对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分析二十四节气与传统农业生产的实然关系以及其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然关系,以期能给现代农业生产困境的解决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考角度。从传统农业生产方面来看,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所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应用实践,具有科学性、实践性、传承性、地域性等特征。二十四节气是在农业伦理基础上,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物候、气象、天文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时间制度,能够指导农业生产,安排农民生活。按节气从事农事劳作,是夺取农业丰收的关键。二十四节气是在农业伦理下古代农民世代传承的“敬畏天时以应时宜、施德于地以应地德、帅天地之度以定取予、依自然之法精慎管理”等四大农业伦理维度的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方面,可以从思想观念角度来看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然耦合,包括天人合一的自然保护观、精耕细作的土地制度观、取用有节的生产节律观和敬畏生命的管理关怀观。我们需要重新认知二十四节气,剖析农业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笔者认为可以从政府、企业和农民三个不同的农业生产主体来完善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路径。从政府角度看,二十四节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生态理念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追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政府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落实,可以从保护农业环境和深化意识认知来进行耦合。从企业角度看,农业生产中所彰显的精神气节就是源自于二十四节气,我们必须树立文化自信。企业关于农产品质量的维护和提高,可以从气节精神追求与品牌市场创建来进行耦合。从农民角度,二十四节气的生产性节律和生活性节奏是当下减缓城市化带来压力的重要举措。农民节气文化的认同与归属可以从民俗资源开发与生活观念更新来进行耦合。在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背景下,挖掘二十四节气的农业伦理内涵,赋予二十四节气现代农业所能接受的生命力,是改造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中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生产要素,共同维护农业生态系统和谐与持续的重要举措。
郭中娜[6](2018)在《农业生态安全的法律保障研究》文中提出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农业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缺乏保护的加剧破坏形势之下,农业生态安全问题十分严峻,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农业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予以规制、改善。我国农业生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土地与水资源衰退严重、农业资源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等方面。法治是保护农业生态安全的必由之路,需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体现监督的执法体制和有效的司法保障。而目前我国农业生态安全的立法保障现状、执法保障现状和司法保障都存在着很多缺陷和问题,集中体现在我国农业生态安全法律体系不健全、农业生态安全执法不力、农业生态安全司法效率较低等方面。法律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导致农业生态安全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欧美日等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建立健全其农业生态安全法律保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先进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其系统而完善的立法、详尽而严格的执法、独立而完善的司法保障,还有完备的配套法律制度,行之有效的财政手段等,都是我国可借鉴的精华。应结合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具体国情,汲取国外农业生态保护制度的先进经验和精华,以完善我国农业生态安全法律保障体系。首先要统一农业生态安全保护法律原则和立法理念,制定综合的农业生态保护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完善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业生态安全立法保障;其次,加强农业生态安全执法,明晰执法主体及职责,规范农业生态执法的程序,明确农业生态违法的法律责任;最后,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强农业生态安全司法保障。同时,完善我国农业生态安全的配套法律制度以辅助支持我国农业生态安全的保护。
李跃龙[7](2016)在《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研究》文中认为农业生态环境是指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农业生存与发展的各种要素的总概括,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以及生物资源,是农业得以生存的前提、良好发展的保障。农业生态环境是整个自然环境的重要一环,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贵州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地貌大致可以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仅山地和丘陵就占去了92.5%的面积。拥有多样化的土地类型,但土壤肥力不足,坡地多,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加上近些年来大量化学产品使用于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令人堪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在第一章解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理论问题,第二章指出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三章着重谈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对条例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针对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现状,立足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建议制定《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通过对国家层面相关法律的研究和对其他省份既有法规的分析,为贵州省条例制定提供经验。建议条例着重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经费筹集机制、引入环境影响评级机制、健全群众参与机制、探索执法权下移机制,以推动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牛敏杰[8](2016)在《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我国农业空间格局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已被纳入国家“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之中,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开展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农业空间格局评价与优化研究,对于客观认识我国农业生态文明程度,优化农业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界定农业生态文明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和协调度为表征的农业空间格局评价方法,对我国各省(市、区)及典型区域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协调度和时空分异特征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农业空间格局优化方向和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界定了农业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研究认为,农业生态文明是指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以生产力持续提高、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繁荣发展为目标,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生态良好的三生共赢,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二,构建了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德尔斐法确定指标权重。定量评价了2013年我国各省区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及其各支撑系统指数。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农业生态文明指数总体偏低,呈现梯度性差异,各支撑系统的区域差异十分显着。第三,运用系统聚类法对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评价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全国31个省区划分为5类区域,分别是高水平均衡发展区、中高水平生态环境压力区、中水平资源利用压力区、中低水平产业社会发展压力区和低水平非均衡发展区。第四,基于离差系数原理构建了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评价模型,定量分析了黑龙江、河南、四川三个典型区域20072013年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及其协调度的时空分异与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三个典型区域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及协调度显着提升,均已先后达到“良好协调”水平,但各子系统支撑作用的时空分异特征明显。第五,分析确立了不同区域农业空间格局优化的方向和路径。(1)高水平均衡发展区在稳步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2)中高水平生态环境压力区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社会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3)中水平资源利用压力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高科技都市现代农业,降低生态环境负荷,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作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4)中低水平产业社会发展压力区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条件,适度挖掘潜力,形成特色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不断改善农村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5)低水平非均衡发展区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高原特色产业,以产业链的延伸带动区域农牧民增收。第六,提出了优化农业空间格局的对策建议。(1)发挥市场在农业空间格局优化中的资源配置作用;(2)加强政府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和监管作用;(3)发挥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4)释放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5)强化创新驱动对农业绿色化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6)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农业空间格局优化的协调平衡作用。
张旸[9](2014)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障。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传统、新兴产业带来的污染与破坏导致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日益严重。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充分认识到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相继出台了多项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保护和改善措施。但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步伐缓慢、力度不够,措施不力,实效较差,无法与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快速变化相适应,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很严重。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无法为治理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因此,研究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特别是关于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及具体制度完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八个部分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主要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第二部分侧重理论研究,界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相关概念,阐述其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根据对Q市农业生态环境的实地调查,分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对传统与新型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危害进行深入分析。第四部分介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实践,包括立法模式和立法基本原则。第五部分系统介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理论内容、实体内容和法律责任。第六部分重点剖析了我国现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体系失范、内容不合理、配套制度不完善等主要缺陷。第七部分通过对德国、荷兰、瑞典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例的考察,指出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重要启示。第八部分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规范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构建、完善法律制度内容设计、健全配套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唐学玉[10](2013)在《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保护行为研究 ——以江苏无公害韭菜种植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不仅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制约农民增收,而且带来食品安全问题,降低消费者福利。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大力推行安全农产品生产,以缓解农业生产的各种负面效应。但是当前学术界对安全农产品生产效应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消费者福利效应方面,对于安全农产品生产的环境效应研究则相对缺乏。任何环境问题都是人类环境行为的客观结果,本文从农户环境保护行为入手研究安全农产品生产的环境效应。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环境保护行为,分析影响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实施环境保护行为的因素,揭示安全农产品生产户作出环境保护决策的形成机制,为政府制定激励农户环境保护行为的政策提供意见和建议。为此,文本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经典着作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创新—扩散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条件估值法等构建一个涉及到社会学、行为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的环境保护行为概念模型。该模型认为,农户环境保护决策经历认知(环境意识)—决策(环境保护意愿)—采纳(环境保护措施采纳)三个阶段,并且各个阶段在时间上存在继起性,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发生的前提条件,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发展的结果。以江苏省321个无公害韭菜种植户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robit模型、Tobit模型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意愿和环境保护措施采纳的因素,探索农户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意愿和环境保护措施采纳之间的关系,阐明环境保护决策机制的运行机理,提出鼓励安全农产品生产户采纳环境保护措施的政策建议。在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意识研究中,发现农户的环境意识水平较低、认知结构不平衡,区域差异显着,苏北、苏南两地区农户环境意识水平高,苏中地区低。受教育程度、农产品市场行情了解程度、农产品市场检测制度对农户环境意识均有显着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户环境意识水平越高;对农产品市场行情越了解,农户环境意识水平越高;农产品市场检测越频繁,农户环境意识水平越高。在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保护意愿研究中,研究结果显示农户的环境保护意愿高,环境保护支付意愿强。农户年龄、干部身份、家庭经营规模、安全农产品收入、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政府技术服务等是影响农户环境保护意愿的重要因素。农户的年龄越大,越不愿意保护环境并且环境保护支付意愿也更低;干部是影响农户环境保护的积极因素,若农户是乡村干部或曾经担任过乡村干部,则其愿意支付的环境保护金额更高;态度—行为类变量对农户环境保护支付意愿有显着正向影响,态度越积极、越是认为自己有条件保护环境,农户的环境保护支付意愿就越高,该结果也证明了计划行为理论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农户环境保护行为方面的适用性;政府为安全农产品生产提供的技术服务频率对农户的环境保护支付意愿产生显着正向影响,政府提供的技术服务频率越高,农户愿意为环境保护支付的金额也越高。农户的环境保护支付意愿在地区之间也存在显着差异,苏北地区农户愿意为环境保护支付更高的金额。在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研究中,发现农户的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达到环保“趋于合格”水平。在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的四个维度中,农药使用管理和农资包装废弃物管理行为得分最高,而农田养分管理维度得分最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社会身份、家庭劳动力、家庭经营规模、种植年限、经济因素和政府管理力度等存在差异,农户的环境保护措施采纳情况也显着不同。40岁以下年轻人、男性、受过初中以上教育、具有乡村精英身份、家庭劳动力多、家庭经营规模超过5亩、种植年限短、政府管制力度大,均会促使农户采纳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措施。在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意愿和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关系研究中,发现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由此揭示了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环境保护决策机制。具体包括:(1)三阶段决策机制,即农户的环境保护决策经历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意愿—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三个阶段;(2)二阶段决策机制,即农户的环境保护决策经历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两个阶段。环境保护决策形成机制显示,农户的环境意识不仅可以通过环境保护意愿,来影响环境保护措施的采纳,而且能够对环境保护措施产生直接影响,这意味着提高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环境意识水平对促进农户采纳环境保护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第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第二,充分发挥乡村精英群体的示范作用;第三,优化安全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第四,尽快在农村市场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第五,优先在环境意识水平高的地区落实环保政策;第六,加强对安全农产品生产的管制和服务。
二、论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主要创新 |
1.6.2 不足之处 |
2.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产业集聚 |
2.1.2 农业绿色发展 |
2.2 文献综述 |
2.2.1 农业产业集聚的研究现状 |
2.2.2 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现状 |
2.2.3 文献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农业产业集聚的理论基础 |
2.3.2 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3.农业产业集聚影响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 |
3.1 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 |
3.1.1 农业产出增长 |
3.1.2 绿色生产效率提高 |
3.1.3 生态环境良好 |
3.2 农业产业集聚的作用 |
3.2.1 促进市场交易 |
3.2.2 推动农业生产 |
3.2.3 优化市场竞争 |
3.2.4 加快科技创新 |
3.3 农业产业集聚影响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 |
3.3.1 规模经济效应 |
3.3.2 设施共享效应 |
3.3.3 中间投入品共享效应 |
3.3.4 人力资源共享效应 |
3.3.5 知识溢出效应 |
3.3.6 外部性效应 |
3.3.7 社会网络效应 |
3.3.8 累积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4.我国农业产业集聚的测度与时空分异 |
4.1 农业产业集聚指标选择 |
4.2 我国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测算 |
4.3 我国农业产业集聚度的空间差异 |
4.4 我国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时序差异 |
4.5 本章小结 |
5.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产出增长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文献综述 |
5.3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
5.3.1 研究假说 |
5.3.2 模型设定 |
5.4 实证方法、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5.4.1 实证方法 |
5.4.2 变量说明 |
5.4.3 数据来源 |
5.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1 我国农业产出的发展现状 |
5.5.2 全国层面分析 |
5.5.3 区域层面分析 |
5.5.4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6.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文献综述 |
6.3 研究假说 |
6.4 实证方法、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6.4.1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测算方法 |
6.4.2 面板门限回归 |
6.4.3 变量说明 |
6.4.4 数据来源 |
6.5 实证结果分析 |
6.5.1 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发展现状 |
6.5.2 全国层面分析 |
6.5.3 区域层面分析 |
6.5.4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7.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分析 |
7.1 引言 |
7.2 文献综述 |
7.3 影响机理与研究假说 |
7.4 实证方法与数据来源 |
7.4.1 农业面源污染的测度 |
7.4.2 空间相关性的测度 |
7.4.3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
7.4.4 变量说明 |
7.4.5 数据来源 |
7.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5.1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分析 |
7.5.2 空间相关性分析 |
7.5.3 全国层面分析 |
7.5.4 区域层面分析 |
7.5.5 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8.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健全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 |
8.2.2 促进农业产业绿色高效集聚 |
8.2.3 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 |
8.2.4 推进农业生产实现绿色转型 |
9.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2)新中国(1949-2019)农业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1 选题目的 |
1.3.2 选题意义 |
1.4 方法与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路线 |
1.5 创新点与难点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新中国农业立法概况及现状 |
2.1 农业立法的概况与相关理论 |
2.1.1 新中国农业立法的概念分析 |
2.1.2 新中国农业立法的相关理论分析 |
2.2 农业立法的作用与类型分析 |
2.2.1 新中国农业立法的作用 |
2.2.2 新中国农业立法的分类:“一中心四要素” |
第三章 新中国农村治理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
3.1 新中国农村治理立法概述 |
3.2 一元→二元→多元:农村治理立法发展的历史脉络 |
3.2.1 一元到多元:多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法律轨迹 |
3.2.2 多维治理结构下多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效果评价 |
3.3 农村多元治理立法的规制困境 |
3.3.1 治理主体多元:开发性治理中社区自治与政府管理的博弈 |
3.3.2 治理关系多维:市场机制下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抵牾 |
3.3.3 治理环境多样:法治语境下乡村治理文化与法律规则的冲突 |
3.4 农村多元治理软性立法的介入趋势 |
3.4.1 自治:乡村治理中硬法规则的介入与遵循 |
3.4.2 法治:法律权威下软法治理的规则与理由 |
3.4.3 德治: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法价值转变 |
第四章 新中国农业土地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
4.1 新中国农业土地立法的概述 |
4.2 新中国农业土地立法的演进脉络 |
4.2.1 农村土地私有化时期土地立法的梳理(1949-1957 年) |
4.2.2 农业不稳定发展时期土地立法的梳理(1958-1978 年) |
4.2.3 农业平稳发展时期土地立法的梳理(1979-1999 年) |
4.2.4 农业加速发展时期土地立法的梳理(2000-2011 年) |
4.2.5 农业现代化发展新时代土地立法的梳理(2012 年至今) |
4.3 我国农业土地立法规律与发展趋势 |
4.3.1 我国农业土地立法的演变规律 |
4.3.2 我国农业土地立法的发展趋势 |
第五章 新中国农业金融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
5.1 新中国农业金融立法概述 |
5.2 新中国农业金融立法的演进脉络 |
5.2.1 计划时期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1949 年-1978 年) |
5.2.2 渐变恢复的农业金融立法(1978 年-1992 年) |
5.2.3 整合与探索的农业金融立法时期(1993 年-2003 年) |
5.2.4 转型与创新农业金融立法时期(2003 年至今) |
5.3 农业金融立法演进规律与趋势 |
5.3.1 农业金融立法演进规律 |
5.3.2 农业金融立法发展趋势 |
第六章 新中国农业科技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
6.1 新中国农业科技立法概述 |
6.2 新中国农业科技立法的演进脉络 |
6.2.1 农业科技立法的起步阶段(1949-1984) |
6.2.2 农业科技立法的发展阶段(1985-1996) |
6.2.3 农业科技立法的完善阶段(1996-2005) |
6.2.4 农业科技立法的新发展阶段(2006 至今) |
6.3 农业科技安全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
第七章 新中国农业生态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
7.1 新中国农业生态立法概述 |
7.2 新中国农业生态立法的演进脉络 |
7.2.1 农村生态法制建设初期(1973-1988) |
7.2.2 农业生态立法发展时期(1989-2004) |
7.2.3 农业生态立法科学发展时期(2005-2014) |
7.2.4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2015-至今) |
7.3 农业生态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
7.3.1 农业生态立法演进规律 |
7.3.2 农业生态立法发展趋势 |
第八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立法的规律与问题 |
8.1 新中国农业立法的阶段性特点分析 |
8.1.1 改革开放前农业立法特点 |
8.1.2 改革开放后农业立法特点 |
8.2 新中国农业立法的发展规律分析 |
8.2.1 长期坚持党在农村发展中的领导作用 |
8.2.2 逐渐重视农业政策对农业立法的导向作用 |
8.2.3 逐渐重视农民实践在农业立法中的促进作用 |
8.3 我国农业立法的制度囿限分析 |
8.3.1 法律体系:地方立法虚化 |
8.3.2 法律内容:权利义务错位 |
8.3.3 法律效果:原则性强,规范性差 |
第九章 新时代中农业立法的发展趋势 |
9.1 法治化:农业立法的宪法遵循范畴 |
9.1.1 基层治理法治化 |
9.1.2 农业基本法体系化 |
9.1.3 纠纷解决方式多元化 |
9.2 社区化:农业立法“利益和谐”的内生增长机制 |
9.2.1 土地权益:利益代表机制的立法表达 |
9.2.2 软法弥合:利益协调机制的社区化发展 |
9.3 信息化: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立法的技术性匹配 |
9.4 绿色化:农业立法生态文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
9.4.1 兼顾农村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 |
9.4.2 优化对农业资源的公平发展运用 |
9.4.3 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法的立法趋势 |
9.5 国际化:农业立法制度的国际视野变迁 |
第十章 新时代中农业立法的制度安排 |
10.1 新时代农业立法的经济法价值取向选择 |
10.1.1 基础价值:自由有序发展 |
10.1.2 核心价值:实质公平正义 |
10.1.3 终极价值:保障农民权益 |
10.1.4 功用价值:城乡一体化发展 |
10.1.5 发展价值:绿色生态保障 |
10.2 新时代农业立法的基本原则架构 |
10.2.1 实质公平与效率共进原则 |
10.2.2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 |
10.2.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 |
10.2.4 依法用权与权责统一原则 |
10.2.5 最小限制、最大促进原则 |
10.3 新时代农业立法的重点制度安排 |
10.3.1 经济法律主体制度 |
10.3.2 农村市场规制制度 |
10.3.3 农业产业促进制度 |
10.3.4 农村土地制度 |
10.3.5 农村基层纠纷调处制度 |
10.3.6 城乡资源要素联通制度 |
10.4 新时代农业重点立法设计——《乡村振兴促进法》 |
10.4.1 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指导思想 |
10.4.2 《乡村振兴促进法》与农业法等其他涉农法律的关系 |
10.4.3 《乡村振兴促进法》应当规范的主要内容 |
10.4.4 起草《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具体建议 |
10.4.5 《乡村振兴促进法》法律草案建议稿 |
第十一章 结语 |
11.1 研究结论 |
11.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成果与获奖情况 |
附录2 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 |
致谢 |
(3)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生态资本研究 |
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研究 |
三、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发展关系研究 |
四、相关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业生态资本 |
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 |
三、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生态资本理论 |
二、资本投资理论 |
三、农业生态经济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节 理论评析与思考 |
一、生态资本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
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研究的思考 |
第二章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实现机理及效应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分析 |
一、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现状分析 |
二、农村发展现状分析 |
三、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发展关系分析 |
第二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实现机理分析 |
一、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生态效应实现机理 |
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实现机理 |
三、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社会效应实现机理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分析框架 |
一、生态效应 |
二、经济效应 |
三、社会效应 |
第三章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生态效应分析 |
第一节 生态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 |
一、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方法 |
二、熵权综合指数法的原理 |
三、生态效应水平测度与分析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影响的线性效应与非线性效应 |
一、PSTR模型原理与实证模型构建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 |
一、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构建原理与方法 |
二、空间相关性检验与实证模型选择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一节 经济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二节 经济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与分析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影响的线性效应与非线性效应 |
一、PSTR实证模型构建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 |
一、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构建 |
二、空间相关性检验与实证模型选择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社会效应分析 |
第一节 社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二节 社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与分析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社会影响的线性效应与非线性效应 |
一、PSTR实证模型构建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社会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 |
一、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构建 |
二、空间相关检验与实证模型选择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我国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内研究动态 |
(二) 国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
(一) 创新点 |
(二) 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农业环境补贴制度理论阐述 |
第一节 农业环境补贴概念 |
第二节 农业环境补贴种类 |
1. 给予对农业生产产生正外部性的农业生产者的补贴 |
2. 给予对负外部性减少的农业生产者的补贴 |
第三节 农业环境补贴的作用 |
1. 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2. 适应WTO农业规则的需要 |
3. 保持良好生存环境的需要 |
4. 支持本国农产品贸易的需要 |
第二章 我国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现状 |
一、生态改善类补贴的相关规定 |
二、污染削减类补贴的相关规定 |
三、环境保护类补贴的相关规定 |
第二节 退耕还林补贴政策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农业环境补贴制度存在的不足 |
一、立法理念缺乏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性 |
二、立法过于分散,缺乏系统性 |
三、实施法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
四、没有处理好立法与政策的关系 |
第三章 国外农业环境补贴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美国农业环境补贴制度经验及启示 |
1. 《清洁水法》 |
2. 《食品安全法案》 |
3. 《新农业法》 |
4. 美国农业环境补贴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二节 日本农业环境补贴制度经验及启示 |
(一) 《新政策》体系下的日本农业环境政策 |
(二) 《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框架下的日本农业环境政策 |
(三) 日本环境直接补贴政策的发展 |
(四) 日本农业环境补贴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节 欧盟农业环境补贴制度经验及启示 |
1. “共同农业政策” |
2. 自愿性农业环境协议 |
3. 强制交叉遵守 |
4. 欧盟农业环境补贴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一节 协调好政策和法律的关系,加快法律制度完善 |
第二节 重塑农业环境补贴理念,生态保护与污染治理并重 |
第三节 树立正确、可持续的农业环境补贴制度理念 |
第四节 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 |
第五节 完善农业环境补贴程序、增加可操作性 |
1. 明确农业环境补贴行政主体责任 |
2. 完善农业环境补贴内容 |
3. 健全农业环境补贴程序 |
4. 健全农业环境补贴行政合同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期刊论文类 |
(三) 学位论文类 |
(5)基于农业伦理的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综述 |
六、相关概念与理论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农业伦理视域下中国现代农业生产问题 |
一、中国现代农业生产问题 |
二、农产品安全问题 |
三、农村空心化问题 |
第二章 二十四节气与传统农业生产的实然耦合 |
一、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业生产的生命力 |
(一) 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 |
(二) 二十四节气的实践性 |
(三) 二十四节气的传承性 |
(四) 二十四节气的地域性 |
二、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业生产的农业伦理维度 |
(一) 敬畏天时以应时宜 |
(二) 施德于地以应地德 |
(三) 帅天地之度以定取予 |
(四) 依自然之法精慎管理 |
第三章 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然耦合 |
一、思想观念的应然耦合 |
(一) 天人合一的自然保护观 |
(二) 精耕细作的土地制度观 |
(三) 取用有节的生活节律观 |
(四) 敬畏生命的管理关怀观 |
二、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认知 |
(一) 传统农业中的人与自然 |
(二) 现代农业中的人与自然 |
(三) 自然对人类的农业生产作用 |
第四章 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路径 |
一、政府:战略的制定与落实 |
(一) 农业环境保护 |
(二) 意识认知深化 |
二、企业:质量的维护与提高 |
(一) 气节精神追求 |
(二) 品牌市场创建 |
三、农民:文化的认同与归属 |
(一) 民俗资源开发 |
(二) 生活观念更新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着作类 |
(二) 期刊论文 |
(三) 学位论文类 |
(四) 其他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农业生态安全的法律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内研究概况 |
(二) 国外研究概况 |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一) 创新之处 |
(二) 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农业生态安全概述 |
第一节 农业生态安全的内涵和分类 |
一、农业生态安全的概念辨析 |
二、生态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界定 |
第二节 我国的农业生态安全现状 |
一、耕地资源衰退 |
二、农业水资源衰退 |
三、植被破坏严重 |
四、生物资源衰退 |
第三节 加强农业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的意义 |
第二章 我国农业生态安全立法保障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农业生态安全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 |
一、我国法律法规中关于农业生态安全的立法 |
二、地方性法规中关于农业生态安全的立法 |
三、其他政策规定 |
第二节 我国农业生态安全保护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内容设计的缺陷 |
二、农业生态安全保护的法律制度失范 |
三、配套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三章 我国农业生态安全执法保障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我国现行的农业执法体制 |
一、农业生态执法体制的内涵 |
二、我国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中关于农业生态执法的规定 |
第二节 农业生态安全执法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农业生态执法主体不明确 |
二、农业生态执法的程序保障不足 |
三、农业生态执法监管机制不完善 |
四、农业生态执法的责任认定困难 |
第四章 我国农业生态安全司法保障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目前我国农业生态安全面临的司法环境 |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涵义 |
二、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第二节 农业生态安全司法保障存在的问题 |
一、可诉主体范围不够明确 |
二、环境民事公益事诉讼缺少生态修复的赔偿机制 |
三、生态环境刑事责任的缺陷 |
四、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过窄 |
第五章 国外农业生态安全法律保障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美国农业生态安全法律制度 |
一、美国农业生态立法概况 |
二、美国农业生态执法概况 |
三、美国农业生态司法保障概况 |
第二节 日本农业生态安全法律制度 |
一、日本农业生态安全立法现状 |
二、日本农业环境保护的司法实践 |
第三节 欧盟农业生态安全法律制度 |
一、德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 |
二、荷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 |
三、瑞典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 |
第四节 国外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一、法律制度内容应注重全面性和系统性 |
二、明确农业生态安全执法主体 |
三、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四、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配套法律制度方面 |
第六章 加强我国农业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的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农业生态安全立法保障的措施 |
一、确立统一的农业生态安全保护法律原则和立法理念 |
二、完善并汇编农业生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三、完善农业生态安全配套法律制度 |
第二节 加强农业生态安全执法保障的措施 |
一、明晰执法主体及职责 |
二、健全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制 |
第三节 加强农业生态安全司法保障的措施 |
一、明确农业生态违法的法律责任 |
二、探索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农业生态环境及其法律保护基本理论 |
一、农业生态环境概念的界定 |
(一)环境 |
(二)生态环境 |
(三)农业生态环境 |
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及理论基础 |
(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 |
(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 |
三、农业生态环境法律规制 |
(一)国外的法律规制 |
(二)中国的法律规制 |
第二章 贵州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条例制定的必要性 |
(一)保护贵州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 |
(二)弥补现行相关法规不足的需要 |
(三)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需要 |
二、条例制定的可行性 |
(一)国家层面的法律奠定立法基础 |
(二)其他省份提供立法经验 |
第三章 贵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基本框架及内容 |
一、基本框架 |
二、定位与调整对象 |
(一)条例的定位 |
(二)条例的调整对象 |
三、法律原则 |
(一)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优先原则 |
(二)遵循生态规律原则 |
(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原则 |
(四)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原则 |
四、主要制度及机制 |
(一)主要制度 |
(二)主要机制 |
五、法律责任 |
(一)法律责任的主体及违法行为界定 |
(二)法律责任的构成标准 |
(三)法律责任的种类 |
(四)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我国农业空间格局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区域农业空间格局优化研究综述 |
1.2.1 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现代化 |
1.2.2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农业空间格局评价研究 |
1.2.3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农业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生态文明与空间格局的基本理论与内涵 |
2.1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 |
2.1.1 生态文明提出的时代背景 |
2.1.2 生态文明的内涵 |
2.1.3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
2.2 农业空间格局优化的理论基础 |
2.2.1 农业地域分工理论 |
2.2.2 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
2.2.3 农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农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
2.3.1 农业的概念与特性 |
2.3.2 农业的经济社会属性 |
2.3.3 农业的生态属性 |
2.4 我国农业发展历程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2.4.1 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思想体系 |
2.4.2 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的现实意义 |
2.5 我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内涵分析 |
2.5.1 我国农业现代化内涵的发展历程 |
2.5.2 农业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农业空间格局优化经验与启示 |
3.1 农业空间格局优化的国际经验 |
3.1.1 美国 |
3.1.2 澳大利亚 |
3.1.3 加拿大 |
3.1.4 日本 |
3.1.5 巴西 |
3.1.6 对我国农业空间格局优化的启示 |
3.2 我国农业空间格局的演变历程 |
3.2.1 “以粮为纲”的单一发展阶段(1949~1978 年) |
3.2.2 改革推动的多种经营阶段(1978~1991 年) |
3.2.3 市场导向的调整优化阶段(1992~1998 年) |
3.2.4 战略性调整的初期阶段(1999~2001 年) |
3.2.5 战略性调整的深入推进阶段(2002~2007 年) |
3.2.6 生态文明导向的起步阶段(2008 年~现在) |
3.2.7 对农业空间格局优化的启示 |
3.3 我国农业生态文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3.3.1 资源要素约束日益趋紧 |
3.3.2 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
3.3.3 生态衰退形势还未扭转 |
3.3.4 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挑战 |
3.3.5 农业国际竞争力不足 |
3.4 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农业空间格局优化的启示 |
3.4.1 因地制宜是根本要求 |
3.4.2 生态友好是首要理念 |
3.4.3 全面发展是终极目标 |
3.4.4 创新驱动是内生动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农业空间格局评价方法 |
4.1 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4.1.1 评价的一般理论方法 |
4.1.2 评价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4.2 评价的总体思路与理论框架 |
4.2.1 农业生态文明的支撑系统分析 |
4.2.2 评价的总体思路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指标构建与筛选原则 |
4.3.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法 |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4 指标体系及相关指标描述 |
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1 层次分析(AHP)法的基本步骤 |
4.4.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5 指标计算与标准化 |
4.5.1 指标的计算方法 |
4.5.2 指标数据标准化 |
4.6 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计算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省级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评价与空间分异特征 |
5.1 2013 年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评价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
5.1.3 各子系统及综合指数评价计算 |
5.2 评价结果分析 |
5.2.1 产业发展子系统 |
5.2.2 资源利用子系统 |
5.2.3 生态环境子系统 |
5.2.4 社会发展子系统 |
5.2.5 综合指数 |
5.3 空间分异特征分析与区域划分 |
5.3.1 分析方法 |
5.3.2 区域划分结果 |
5.3.3 区域特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典型区域农业生态文明及其协调度的时空分异 |
6.1 评价方法与数据 |
6.1.1 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6.1.2 数据的标准化 |
6.1.3 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 |
6.1.4 数据获取 |
6.1.5 评价区域选择 |
6.2 评价结果分析 |
6.2.1 协调度评价结果分析 |
6.2.2 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
6.2.3 产业发展子系统结果分析 |
6.2.4 资源利用子系统结果分析 |
6.2.5 生态环境子系统结果分析 |
6.2.6 社会发展子系统结果分析 |
6.3 支撑系统演化特征分析 |
6.3.1 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文明支撑系统演化分析 |
6.3.2 河南省农业生态文明支撑系统演化分析 |
6.3.3 四川省农业生态文明支撑系统演化分析 |
6.4 典型区域农业空间格局的差异特征 |
6.4.1 我国区域农业空间格局没有明显短板 |
6.4.2 产业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 |
6.4.3 资源利用水平仍有待提升 |
6.4.4 生态环境支撑作用差异显着 |
6.4.5 社会发展支撑作用稳定增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我国农业空间格局优化 |
7.1 农业空间格局优化的现实动力 |
7.1.1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
7.1.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启动 |
7.1.3 农业“绿色化”发展刻不容缓 |
7.1.4 农业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 |
7.1.5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亟需加速 |
7.2 农业空间格局优化需遵循的原则 |
7.2.1 保障粮食安全原则 |
7.2.2 生态资源环境匹配原则 |
7.2.3 发挥比较优势原则 |
7.2.4 市场需求导向原则 |
7.2.5 多目标统筹原则 |
7.3 区域农业空间格局优化方向 |
7.3.1 Ⅰ区(高水平均衡发展区) |
7.3.2 Ⅱ区(中高水平生态环境压力区) |
7.3.3 Ⅲ区(中水平资源利用压力区) |
7.3.4 Ⅳ区(中低水平产业社会发展压力区) |
7.3.5 Ⅴ区(低水平非均衡发展区) |
7.4 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展望 |
7.4.1 2020 年发展展望 |
7.4.2 2030 年发展展望 |
7.5 对策建议 |
7.5.1 发挥市场在农业空间格局优化中的资源配置作用 |
7.5.2 加强政府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和监管作用 |
7.5.3 发挥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7.5.4 释放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 |
7.5.5 强化创新驱动对农业绿色化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
7.5.6 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农业空间格局优化的协调平衡作用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农业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
8.1.2 优化农业空间格局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 |
8.1.3 2013 年我国农业生态文明水平总体偏低,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 |
8.1.4 我国典型区域农业生态文明水平和协调度逐步提升,支撑系统差异显着 |
8.1.5 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推进我国农业空间格局优化 |
8.2 讨论 |
8.2.1 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
8.2.2 农业生态文明评价的区域尺度 |
8.2.3 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的构成要素 |
8.2.4 农业区域格局优化的定性定量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创新 |
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基本理论 |
2.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概念界定 |
2.1.1 生态 |
2.1.2 农业生态环境 |
2.1.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
2.1.4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
2.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理论基础 |
2.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农民环境权理论 |
2.2.3 权利义务对等理论 |
2.2.4 利益与利益机制理论 |
3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现状考察 |
3.1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现状概况 |
3.2 调研样本说明 |
3.2.1 Q 市农业基本概况 |
3.2.2 Q 市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
3.3 传统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成因及其危害 |
3.3.1 不合理施肥用药加剧农业面源污染 |
3.3.2 掠夺开发农业资源威胁农业可持续发展 |
3.3.3 不科学农业生产导致农业直接污染 |
3.4 新型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成因及其危害 |
3.4.1 工商业发展污染 |
3.4.2 乡村旅游餐饮业污染 |
3.4.3 生物基因污染 |
4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现状 |
4.1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模式 |
4.1.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法律制度 |
4.1.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单行法律制度 |
4.1.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配套法律制度 |
4.2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基本原则 |
5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基本内容 |
5.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理论内容 |
5.1.1 调整对象 |
5.1.2 保护对象 |
5.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实体内容 |
5.2.1 监督管理机制 |
5.2.2 保护与治理机制 |
5.2.3 鼓励机制 |
5.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责任 |
5.3.1 法律责任的主体及其违法行为 |
5.3.2 法律责任的构成标准 |
5.3.3 法律责任的种类 |
5.3.4 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
6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问题分析 |
6.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失范 |
6.1.1 综合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缺位 |
6.1.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位阶较低 |
6.1.3 农业生态环境某些重要领域立法空白 |
6.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内容不合理 |
6.2.1 重原则性,轻可操作性 |
6.2.2 重污染防治,轻环境修复 |
6.2.3 重传统污染,轻新型污染 |
6.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配套法律制度不健全 |
6.3.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税收法律制度缺位 |
6.3.2 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规定缺乏科学性 |
6.3.3 涉农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内容简陋 |
6.3.4 农业清洁生产法律制度不完善 |
7 典型国家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考察 |
7.1 德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考察 |
7.1.1 德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例 |
7.1.2 启示——法律制度内容应注重全面性和系统性 |
7.2 荷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考察 |
7.2.1 荷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例 |
7.2.2 启示——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税收法律制度 |
7.3 瑞典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考察 |
7.3.1 瑞典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例 |
7.3.2 启示——尽快制定具有综合性意义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 |
8 完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 |
8.1 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 |
8.1.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必要性 |
8.1.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地位 |
8.1.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 |
8.1.4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
8.1.5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框架 |
8.2 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内容设计 |
8.2.1 增强法律规定的实际可操作性 |
8.2.2 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建设 |
8.2.3 加快新型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立法 |
8.3 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配套法律制度 |
8.3.1 构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税收法律制度 |
8.3.2 科学设计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具体规定 |
8.3.3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主要涉农规定 |
8.3.4 完善农业清洁生产法律制度 |
9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保护行为研究 ——以江苏无公害韭菜种植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述评 |
1.3.2 国内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安全农产品的概念 |
2.1.1 安全农产品的含义 |
2.1.2 安全农产品的类型 |
2.2 安全农产品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关系 |
2.2.1 安全农产品生产的环境政策属性分析 |
2.2.2 农户环境保护行为与安全农产品生产的环境效应 |
2.3 农户环境保护行为理论 |
2.3.1 创新—扩散理论 |
2.3.2 合理行为与计划行为理论 |
2.3.3 环境物品价值评估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框架、分析模型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框架 |
3.2 理论模型构建 |
3.2.1 农户环境意识分析模型 |
3.2.2 农户环境保护意愿分析模型 |
3.2.3 农户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分析模型 |
3.3 计量模型选择 |
3.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3.3.2 二项 Probit 模型 |
3.3.3 Tobit 模型 |
3.4 数据来源 |
3.4.1 问卷设计 |
3.4.2 样本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意识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特征 |
4.3 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意识水平测评 |
4.3.1 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现状 |
4.3.2 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评价 |
4.4 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意识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农户特征与环境意识 |
4.4.2 地理区位与环境意识 |
4.4.3 销售方式与环境意识 |
4.4.4 信息渠道与环境意识 |
4.4.5 政策因素与环境意识 |
4.5 计量结果分析 |
4.5.1 模型说明 |
4.5.2 变量解释 |
4.5.3 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保护意愿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CVM 调查设计 |
5.2.1 假想市场构建 |
5.2.2 最大支付意愿导出 |
5.2.3 抗议支付者鉴别 |
5.3 农户环境保护意愿现状 |
5.3.1 抗议支付者与非抗议支付者构成 |
5.3.2 农户环境保护支付意愿的期望值 |
5.4 模型说明与变量定义 |
5.4.1 概念模型说明 |
5.4.2 变量定义 |
5.5 实证结果分析 |
5.5.1 样本描述 |
5.5.2 环境保护意愿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5.5.3 Probit 模型和 Tobit 模型结果分析 |
5.6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价值估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分析 |
6.1 背景介绍 |
6.2 农户环境保护措施采纳情况 |
6.2.1 农药使用情况 |
6.2.2 农田养分管理情况 |
6.2.3 耕作管理情况 |
6.2.4 包装废弃物管理情况 |
6.3 农户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测评 |
6.3.1 采纳行为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6.3.2 农户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评价指标构成 |
6.3.3 农户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测评结果分析 |
6.3.4 环保措施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6.4 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意愿与环保措施采纳行为关系分析 |
6.4.1 农户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意愿与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相关分析 |
6.4.2 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6.4.3 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保护决策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
7.2.2 充分发挥乡村精英群体的示范作用 |
7.2.3 优化安全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 |
7.2.4 尽快在农村市场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 |
7.2.5 优先在环境意识水平高的地区落实环保政策 |
7.2.6 加强对安全农产品生产的管制和服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论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D]. 薛蕾.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2]新中国(1949-2019)农业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研究[D]. 李曦.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3]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研究[D]. 潘世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4]我国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研究[D]. 刘伟玮.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基于农业伦理的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研究[D]. 张逸鑫.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农业生态安全的法律保障研究[D]. 郭中娜.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研究[D]. 李跃龙. 贵州民族大学, 2016(11)
- [8]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我国农业空间格局评价与优化研究[D]. 牛敏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12)
- [9]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 张旸. 西安财经学院, 2014(05)
- [10]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保护行为研究 ——以江苏无公害韭菜种植户为例[D]. 唐学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