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岁走过百年 中央国家机关工人考核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林[1](2015)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 ——以延安局部执政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延安时期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角度讲,一般是指自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进驻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东渡黄河离开延安的13年的时间。从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建国60多年的历史来看,这段历史时期并不算长,但它却在中国共产党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这段历史亲身经历者的毛泽东同志曾经亲切地评价说,“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长征结束以后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没有它,中国共产党是落不得地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对中国革命和全国人民是有功的。”①李君如教授曾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漫长的执政历史和丰富的执政经验的政党,我们研究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及其提供的历史经验,从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今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叫做‘深化’,这也才能做到‘深化’。”②本文从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的一般概念和内涵出发,围绕政党与民众、政党与公权力、政党自身建设三个纬度,在政党认同理论、公权力理论和政党制度化理论基础之上,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学术研究框架,并且本文通过对陕甘宁边区实证分析的方式来研究和探讨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规律,总结其历史意义和对现代的启示,从而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命题的研究,这是论文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所在。需要说明的是延安时期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和历史概念,严格来讲,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局部执政活动是分散在陕甘宁边区、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苏中等大小不一的十几块革命根据地上的,因为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群众基础等不同,各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执政活动会有自己的特点,但从大的角度来讲,都是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围绕“抗日”和“民主”两大主题开展的执政活动,同大于异。陕甘宁边区是党中央的所在地,是新民主主义的试验区和抗日民主政府的模范区,是全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因此,论文题目虽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以延安局部执政为视角,但为了史论结合、论述集中的需要,材料运用和论证上是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对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史料和活动概况涉及不多。论文由导论、正文六章和结语组成。导论部分说明了选题的意义和价值,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概况,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同时对论文的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第一章对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的概念内涵及探索历史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政党执政规律的定义、内涵以及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等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其次,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的一般执政规律及苏俄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时期执政规律探索的历史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以政党认同理论为基础理论,政党与民众关系为分析视角,对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来获取绩效认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来获取价值认同,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获取利益认同,史论结合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第三章以公权力理论为基础理论,政党与公权力关系为分析视角,从权力结构、权力运行、权力规范、权力目标四个层面,对中国共产党如何致力于建设规范有序的公权力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以政党制度化理论为基础理论,政党自身建设为分析视角,从适应性、自主性、内聚力三个角度,研究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如何通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对社会的领导力和凝聚力,如何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制度化建设,如何通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思想凝聚和组织团结。第五章对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执政过程中的矛盾冲突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延安时期党在革命规律与执政规律的探索上存在矛盾冲突。首先对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身份特征进行了辨析;其次从科层管理与社会动员,民主与集中,政法传统与司法正规化、革命党领导体制与执政党领导体制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党在延安执政的矛盾冲突。第六章对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执政的特点、历史意义、局部执政与全部执政的规律的比较分析以及党在延安局部执政的经验启示进行了总结研究。
郭炜[2](2014)在《1978-1992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研究》文中提出1978年至1992年是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史上值得关注的一个历史阶段。拨乱反正政策的落实和新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出台都在这一关键时期成功地实践。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问题,从理解和关怀的角度,主动改善与知识分子的关系,以解决知识分子实际困难入手,通过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不断创造有利于知识分子能力和作用发挥的条件和环境。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正逐渐把知识分子问题放在“安邦兴国”的高度,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基本方针指导下,以积极的态度解决知识分子问题,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国家利益与知识分子价值共赢的发展思路。中国共产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知识分子能动作用的发挥,波及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关系是通过知识分子政策不断进行调整的。这一时期,按国内环境背景,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历史任务需要解决。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主要归纳如下:如何改善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如何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如何保障知识分子的权益?如何促进知识分子的发展?在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形成和确立。本文将从国内环境背景中厘定知识分子政策出台的现实依据;对政策文本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廓清不同时期问题集中的领域和政策调控的重点;通过搜集整理真实论据来反映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做简单评述。本文综合运用系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在对大量材料进行梳理中完成对整体框架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全文由绪论、正文四章、结语组成。绪论部分,首先是阐释问题的提出、选题的意义。其次是界定相关概念,明确研究对象。再次是研究基础与学术史回顾。对本文理论性、科学性的必要支撑进行说明,并阐述深入研究的必要性。最后是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揭示本文的思考脉络与内在逻辑,并论证本文的研究价值。第一章首先对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沿革进行阐述。之后,详解在拨乱反正背景下的知识分子政策。基于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正确认知,中国共产党从恢复知识分子名誉地位、改善知识分子待遇、重视知识分子培养、规范知识分子管理和使用几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建立与知识分子的互信关系,为知识分子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第二章阐述在全面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和发展目标要求,秉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待遇、推进科教体制改革、加强知识分子队伍建设方面,积极做好相关工作的落实,为知识分子施展才华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第三章阐述在国内外政治局势趋于紧张、改革路遇深层次矛盾的困窘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从而保证了政策的平稳发展。中国共产党从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高层次人才的优待、管理和使用,引导知识分子合理流动、保障知识分子权益几个方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全面优化环境,通过健全法制保障知识分子权益,为促进知识分子的全面发展开辟新路径。在第四章,笔者通过获取和整理能够反映当时知识分子政策实施情况的政策文本、国家财政投入、教科文卫事业发展、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相关数据样本,在实证研究视阈下进行分析与阐释,全面总结这一时期知识分子政策的绩效。最后,笔者结合实际,阐释“尊重”应有的涵义。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理解和尊重知识分子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规律性,是知识分子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政策执行的实效性的前提。“尊重”的立意首先要从知识分子主体性要求出发,准确把握知识分子问题的实质,强化知识分子参与政策制定的作用,以此构建中国共产党和知识分子互利共赢的和谐关系。其次,“尊重”的内容要具体,尊重的层面要扩大。在实践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立足于解决问题的需要,使政策内容具体化。要恰当地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政策的执行具有可操作性。要针对不同群体、分类细化知识分子政策,使知识分子政策真正惠及到更多的领域和群体。再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与氛围的营造,要围绕知识分子问题的解决,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排解矛盾与阻障,积极创造知识分子作用发挥的条件。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需要有健全的经济体制、社会机制等方面的保障。要建立良好的运行、监督、反馈机制,保证政策效力的发挥和政策目标的达成。最后,要适应发展的需要,统筹现实需求,全面优化环境。要不断完善知识分子政策,保障知识分子权益,体现知识分子主体地位,创造人尽其才,各尽其能的良好局面。
王子愿[3](2013)在《新中国的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的实现(1949-1956)》文中研究指明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是一个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础。世界各国包括中国都关注着国家认同问题,并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强化国民的国家认同感。作为实现现代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政治仪式是强化社群和国家认同的工具,尤其是由官方的国家行为者实施的政治仪式,使现存的政治秩序和权力关系合法化,成为加强国家认同的战略性手段。建国初期(1949-1956)是我国民众实现国家认同的重要时期,本文运用多学科理论,主要研究了这一时期《人民日报》上有关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蕴含的政治仪式、《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的签字仪式等三个政治仪式的新闻报道资料,分析了政治仪式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的作用及其机制。文章对建国初期的政治仪式进行了全景扫描:仪式展开前的社会动员,具体的仪式过程,以及仪式的媒介传播,展现了国家如何动员民众参与政治仪式,并有效的达成与国家的互动。随后,解读了政治仪式中的各种符号,即仪式中的基本要素、象征符号及媒体报道,微观地分析国家、媒体通过仪式符号来培养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分析表明,新中国政治仪式通过三个方面最终实现国家认同的建构,即从价值层面强化秩序、认同等,从思想层面增加知识记忆等,从现实层面进行社会动员等。最后,简要分析了新中国采用政治仪式实现国家认同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以及对完善当今中国政治仪式的启示。
焦奎[4](2013)在《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思想的历史考察》文中提出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以执政以来党的利益整合思想为考察主线,以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知识结构为支撑,采用理论推演、归纳概括、文献研究、规范研究等方法,系统梳理了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利益整合思想的演变轨迹和特点,旨在阐明党的利益整合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和利益整合利益理论的创造性贡献,以及它对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指导作用。本文结构框架由导论和正文构成。本文结构框架由导论和正文七章构成。导论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概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及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利益整合是执政党的重要功能。一是对本文所涉及利益、整合以及利益整合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和阐释。二是揭示了利益与政党的关系,指出政党具有利益表达、利益综合的功能,是实现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工具。三是分析了利益整合对执政党的意义。这是本文立论的基础理论和立论的依据。第二章:执政以来党的利益整合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资源。本章主要系统梳理、归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西方社会思想家、中国传统社会思想家关于利益和利益整合主要观点和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作为执政以来党的利益思想的提出理论依据。第三章:党在过渡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本章主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利益思想的提出的背景、概括其主要内容、分析其主要特点。第四章:党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主要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归纳这一时期党的利益思想的主要内容,总结其总体特征。第五章:党在从计划经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所有制和分配方式的变化,中国同质同构社会结构的逐步解构,中国社会利益格局发生的新变化。本章着重归纳这一时期党的利益思想的主要内容、总结其主要特点。第六章: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确立确立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伴随着“四个多样性”,出现了社会新阶层,利益主体多样化,中国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利益矛盾开始显现。本章概括了这一时期党的利益思想的主要内容、总结其主要特点。第七章:十六大以来党的利益整合思想的创新。重点分析十六大以后共产党所处的执政环境所发生的深刻而复杂的变化,阐明十六大以来党对利益整合思想创新之处。论文最后由一个简短的结束语收尾。结束语简要回顾和总结了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思想演变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四点启示:一是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利益整合的价值取向。二是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三是利益整合最关键的是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利益整合的制度和机制。四是重视和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刘胜[5](2010)在《久大精盐公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久大精盐公司是近代中国第一家精盐公司,它的成立挽回了精盐利权,打破了传统的封建引岸专商制度,结束了中国人食用粗盐的历史,推动了盐政改革的步伐,标志着中国盐业逐步进入近代化。久大精盐公司也是“永久黄”集团的第一家企业,为中国近代化工工业的建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主要论述了久大精盐公司的成长历程,从集资建厂到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最大的精盐公司,通过与旧盐商的不断斗争,逐步实现盐业改革和精盐业的发展,并系统梳理了久大精盐公司和永久黄集团内部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久大精盐公司具有新型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可以说,久大精盐公司是中国民族企业的一个缩影,通过对久大精盐公司企业发展的内在与外在的分析,揭示了久大精盐公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的命运,同时也展示了他们自强不息的久大精神。
张志军[6](2005)在《当代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是中国当代特有的人事管理现象,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事管理制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完善当代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政治学的视角,综合应用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和领导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当代中国领导干部的管理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综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和完善当代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分析路径、理论架构和对策措施。
王明杰[7](2003)在《建国后党的人才资源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对新中国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递嬗进行历史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资益于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复兴中华民族的伟业。 本文的主要框架与思路是: 第一章阐述了人才、人才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其作用。认为,人才资源是指综合素质和文化层次较高的能够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人才的总和。它决定着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其作用和影响日益突显。开发人才资源意义重大,全球范围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迈出新步伐。本章还对我国人才资源思想与西方人力资源理论进行了比较。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史料,纠正了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最早提及“人力资源”的是毛泽东1955年第一次提出的说法,其实毛泽东早在1942年10月16日《评柏林声明》中就已提出。 第二章简要回顾了建国前党的人才资源思想与实践,探究了建国后党的人才资源思想曲折发展及其实践历程。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团结、教育、改造”的人才资源思想曾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才思想宝库。但是,从五十年代后期起,党的人才资源思想出现了一些错误,偏离了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方向。十年“文革”错误地把党的工作重心看作是阶级斗争,批判“反动学术权威”,导致大批科技人才受到打击和不同程度的迫害,党的人才资源思想被扭曲。同时,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坚持正确的人才思想,采取了一些措施,使我国的科技事业仍取得了若干成就。 这一时期,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给我们的经验教训主要有:要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要建立健全人才选拔管理制度;要正确理解又红又专,用人要德才兼备;要正确处理好业务与政治的关系等。 第三章分析了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人才资源思想。“文革”结束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的确立,党的人才资源思想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纠正子一连串“左”的错误,翻开了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从国际竞争和历史发展的角度深刻认识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教育、人才资源的重要关系,重新恢复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正确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形成了党在新时期人才资源思想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为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新世纪的人才强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四章主要阐述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自十三届四中全会后的13年以来,党的人才资源思想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提出了跨世纪的战略决策—“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和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新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人才问题上的具体运用,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五章是对建国后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一个总评。通过对新中国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梳理,得出以下结论:新中国党的人才资源思想与政治路线密切关联,政治路线的曲折直接影响到人才资源思想的发展;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制定和贯彻执行正确的人才政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世纪,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教育是基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核心;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人才资源管理的制度创新,是人才资源开发的根本保证。
二、十岁走过百年 中央国家机关工人考核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岁走过百年 中央国家机关工人考核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 ——以延安局部执政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学术研究方法及自评 |
四、论文的理论基础 |
第一章 概念与背景: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的概念内涵及探索历史 |
第一节 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的概念内涵 |
一、政党执政规律的定义 |
二、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的内涵 |
三、论文相关的几个概念 |
第二节 世界上不同国家政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 |
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的一般执政规律 |
二、苏俄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时期执政规律的探索历史 |
一、苏维埃时期党的执政认同 |
二、苏维埃时期公权力运行 |
三、苏维埃时期党的建设 |
第二章 政党与民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执政的基础根本 |
第一节 绩效认同: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执政绩效 |
一、从边区实际出发,制定符合边区实际的经济政策 |
二、遵循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的原则,注重从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上来协调经济发展 |
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发展生产力 |
第二节 价值认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
一、通过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
二、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 |
三、坚持文艺宣传工作的人民性 |
四、建立系统的教育体系,发挥教育的多方面功能 |
第三节 利益认同: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一、正确处理不同阶级党派民族间的关系,让所有各方都“安” |
二、正确处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推动民生建设 |
第三章 政党与公权力:规范有序的公权力运行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执政的制度基石 |
第一节 在权力结构上:因地制宜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国体”、“政体”和党政关系 |
一、建立“两权半”的政体和“三三制”为组织原则的“国体” |
二、党政、党派关系的合理建构 |
第二节 在权力运行上:坚持把民主执政贯穿于公权力运行的全过程 |
一、民主选举:真实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二、民主决策:精英主义决策模式与大众主义决策模式的完美结合 |
三、民主管理:将代议制民主与乡村自治结合起来 |
四、民主监督: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
第三节 在权力规范上:注重法律监督保障作用的发挥 |
一、从边区实际出发,推进抗日民主政权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
二、建设宪政,尊重宪法性纲领文献在国家权力中的崇高地位 |
三、党和政府带头遵守法律 |
第四节 在权力目标上:建设廉洁政府、效能政府 |
一、精兵简政建设效能政府 |
二、以俸养廉建设廉洁政府 |
第四章 政党自身建设:因应形势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执政的组织保证 |
第一节 适应性:围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对社会的领导力和凝聚力 |
一、通过对基层组织的结构功能和活动方式调整不断提高其凝聚力和战斗力 |
二、适应农村社会环境和主体利益多元的考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社会整合能力 |
第二节 自主性: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制度化建设水平 |
一、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规范化 |
二、建立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各项制度 |
第三节 内聚力: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整党整风运动来强化党的思想凝聚和组织团结 |
一、适应政治环境的变化,正确处理“发展党”与“巩固党”间的矛盾 |
二、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三、以整风的形式来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 |
第五章 局限与矛盾: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执政的博弈与冲突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执政的身份辨析 |
一、革命党、执政党、领导党概念 |
二、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身份辨析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执政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
一、科层管理与社会动员间的冲突 |
二、民主与集中之间的冲突 |
三、“政法传统”与司法正规化之间的冲突 |
四、革命党领导体制与执政党领导体制的冲突 |
第六章 历史与启迪: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执政的历史意义与经验启示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特点 |
一、党是在一种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执政交织的复杂环境下执政 |
二、党是在十分广泛的阶级基础上执政 |
三、党是在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环境下执政 |
四、党是在具有坚固“合法性”基础上的执政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执政的历史意义 |
一、陕甘宁边区是民主政治的模范区,对全国和其他解放区有示范引领作用 |
二、陕甘宁边区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实验区,孕育了新中国的模型 |
三、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提供重要的干部资源、经济资源和精神资源 |
第三节 局部执政与全面执政规律的比较分析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经验启示 |
一、要始终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
二、要不断提高新形势新环境下党的社会整合能力 |
三、要不断巩固夯实党执政的基层基础 |
四、要不断推进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
五、要不断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
六、要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1978-1992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与理论背景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1978—198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知识分子及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 |
二、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政策 |
三、五十年代中后期中共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 |
第二节 1978—198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背景 |
一、“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危害 |
二、拨乱反正工作的全面开展 |
三、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与社会关系的调整 |
四、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开启 |
第三节 1978—1982 年中共领导集体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 |
一、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三、最大限度汇聚知识分子发挥作用 |
第四节 1978—198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恢复知识分子名誉和地位 |
二、改善知识分子的待遇 |
三、重视知识分子的培养 |
四、规范知识分子的管理和使用 |
第五节 1978—198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小结 |
一、正确认识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问题 |
二、改善知识分子待遇,构建良好信任关系 |
三、服务建设需要大规模造就知识分子队伍 |
第二章 1983—1988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 |
第一节 1983—1988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背景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
二、科教领域改革全面启动 |
三、改革衍生问题的全面调整 |
第二节 1983—1988 年中共领导集体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 |
一、提高知识分子待遇,加大科教投入 |
二、利用国外智力,扩大对外开放 |
三、推进体制改革,创造知识分子作用发挥的环境 |
第三节 1983—1988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
二、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待遇 |
三、推进科教体制改革 |
四、加强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
第四节 1983—1988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小结 |
一、科教改革拓展知识分子作用空间 |
二、反思现实困境,调整知识分子政策 |
三、综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加强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
第三章 1989—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 |
第一节 1989—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背景 |
一、平息政治风波与领导层的平稳过渡 |
二、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 |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
第二节 1989—1992 年中共领导集体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 |
一、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
二、知识分子作用的发挥是衡量党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 |
三、不断深化改革,全面优化环境 |
第三节 1989—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 |
二、高层次人才的优待、管理和使用 |
三、引导知识分子的合理流动 |
四、保障知识分子权益 |
第四节 1989—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小结 |
一、深化改革为知识分子解缚松绑 |
二、以激励政策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的管理与使用 |
三、推动科技立法,保障知识分子权益 |
第四章 从数据看 1978—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实施效果 |
第一节 政策文本相关数据研究 |
一、关于组织领导 |
二、关于激励政策 |
三、关于人才流动 |
第二节 国家财政投入相关数据研究 |
一、关于财政科技拨款 |
二、关于国家教育支出 |
三、关于文教科卫事业投入 |
第三节 教科文卫事业发展相关数据研究 |
一、关于教育发展 |
二、关于科技发展 |
三、关于文化卫生事业发展 |
第四节 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相关数据研究 |
一、关于知识分子变化 |
二、关于知识分子的荣誉奖励 |
结语“尊重”知识分子的当代解读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新中国的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的实现(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政治仪式的功能的研究 |
1.2.2 关于中国国家认同的研究 |
1.2.3 关于仪式与国家认同的研究 |
1.2.4 现有研究之局限 |
1.3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相关理论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第2章 建国初期政治仪式的运作过程 |
2.1 建国初期政治仪式的社会动员 |
2.1.1 政治仪式的宣传动员 |
2.1.2 政治仪式的组织动员 |
2.2 建国初期政治仪式的仪式过程 |
2.2.1 “开国大典”的仪式过程 |
2.2.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仪式过程 |
2.2.3 签署“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的仪式过程 |
2.3 建国初期政治仪式的媒介传播 |
2.3.1 报道力度 |
2.3.2 报道形式 |
第3章 建国初期政治仪式的符号分析 |
3.1 建国初期政治仪式中的基本要素 |
3.1.1 仪式时间 |
3.1.2 仪式空间 |
3.1.3 仪式人员 |
3.1.4 仪式器物 |
3.2 建国初期政治仪式中的象征符号 |
3.2.1 语言符号 |
3.2.2 声音符号 |
3.2.3 图像符号 |
3.2.4 行为符号 |
3.3 建国初期政治仪式的新闻报道 |
3.3.1 新闻事实 |
3.3.2 新闻图景 |
3.3.3 象征的使用 |
第4章 建国初期的政治仪式对国家认同的建构 |
4.1 搭建认同框架 |
4.1.1 塑造国家形象 |
4.1.2 确立国家权力合法性 |
4.2 制造与国家的关联 |
4.2.1 产生对共同历史的认同 |
4.2.2 产生对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同 |
4.2.3 构建集体记忆 |
4.3 强化国家认同 |
4.3.1 维护政治秩序 |
4.3.2 描绘“他者” |
第5章 新中国采用政治仪式实现国家认同的特点与经验 |
5.1 建国初期政治仪式实现国家认同的特点 |
5.1.1 与开国领袖的权威相结合 |
5.1.2 与对执政党的认同相结合 |
5.1.3 对群众的广泛动员 |
5.2 建国初期政治仪式实现国家认同的成功经验 |
5.2.1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5.2.2 产生情感能量 |
5.2.3 对基层民众的深度渗透 |
5.3 建国初期政治仪式中的潜在危机 |
5.3.1 存在转变为个人崇拜的潜在可能 |
5.3.2 显性过强而隐性不足 |
5.3.3 进行社会动员过于频繁 |
5.4 对完善当今中国政治仪式的启示 |
5.4.1 应增强政治仪式的“对话性” |
5.4.2 应充分运用仪式符号 |
5.4.3 应注重参与者的感情共鸣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思想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对象和资料来源 |
(一) 本文研究对象 |
(二) 本文的资料来源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本文研究思路 |
(二) 本文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
六、本文写作框架安排与结构内在逻辑 |
第一章 利益整合是政党的重要功能 |
一、利益整合的相关概念和范畴的阐释 |
(一) 利益概念的一般分析 |
(二) 整合概念的界定 |
(三) 利益整合概念的阐释 |
二、利益整合是政党的重要功能 |
(一) 利益与政党 |
(二) 政党是表达、综合特定阶级、阶层利益的工具 |
(三) 利益整合对执政党的意义 |
第二章 执政以来党利益整合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利益和利益整合思想 |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利益和利益整合的论述 |
(二) 列宁关于利益和利益整合的思想 |
(三) 斯大林关于利益和利益整合的观点 |
二、西方社会思想家利益和利益整合思想 |
(一) 古希腊时期思想家们关于利益问题的初步探索 |
(二)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们关于利益和利益整合思想 |
(三)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关于利益和利益整合思想 |
(四)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利益和利益整合思想 |
三、中国传统社会的利益和利益整合思想 |
(一) 先秦时期思想家的利益和利益整合思想 |
(二) 汉代思想家提出的利益和利益整合思想 |
(三) 宋代思想家关于利益的和利益整合思想 |
(四) 明清时期思想家关于利益和利益整合思想 |
四、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 |
(一) 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 |
(二) 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 |
(三) 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 |
第三章 党在过渡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 |
一、过渡时期党的利益整合思想提出的背景 |
(一) 国内背景 |
(二) 国际背景 |
二、党在过渡时去的利益整合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以调整公私关系为重点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利益关系 |
(二) 实行“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整合统一战线内部的不同利益关系 |
(三) 以和平赎买政策解决国家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之间的利益矛盾 |
三、党在过渡时期利益整合思想的特点 |
(一) 明显的过渡性 |
(二) 运用和平方法实现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 |
(三) 围绕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中心来调整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
(四) 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 |
(五) 策略性 |
第四章 党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 |
一、计划经济时期党的利益思想提出的背景 |
(一) 国内背景 |
(二) 国际背景 |
二、计划经济时期党的利益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提出并贯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主张 |
(二) 以权力下放为目标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
(三) 不同所有制在国家的统一市场内共存的观点 |
(四)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调整农轻重之间的关系 |
(五) 扩大企业经营的自主权和妥善处理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 |
(六) 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利益关系 |
(七) 把握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把发展生产同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 |
(八) 消除三大差别实现社会公平 |
(九) 正确处理学习外国经验与探索本国道路的关系 |
(十) 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的思想 |
三、计划经济时期党的利益整合思想的特点 |
(一) 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 |
(二) 把人治和群众运动作为利益整合的主要方式 |
(三) 片面强调通过生产关系调整来整合人民内部各种利益关系 |
(四) 把说服教育作为利益整合的主要方法 |
(五) 否定物质利益原则 |
第五章 党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 |
一、转轨时期党的利益思想提出的背景 |
(一) 国内背景 |
(二) 国际背景 |
二、从计划到市场转轨时期党的利益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否定和抛弃过去群众运动式的利益整合方式 |
(二) 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解决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途径 |
(三) 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以及其他方面的利益关系 |
(四) 提出党在转轨时期整合各种利益关系的原则 |
(五) 提出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平衡发展的大政策 |
(六) 强调农业是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 |
三、党在转轨时期利益整合思想的特点 |
(一) 制度和法律作为整合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主要方式 |
(二) 在利益整合实践中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
(三) 采用渐进式整合策略 |
(四) 注重结合国情学习外国发展经验和利益整合模式 |
第六章 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确立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 |
一、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确立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提出的背景 |
(一) 国内背景 |
(二) 国际背景 |
二、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确立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利益整合的原则 |
(二) 实施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
(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 |
(四) 提出党内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的论断 |
(五) 兼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多种利益关系 |
(六) 提出“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政策 |
三、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确立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的特点 |
(一) 把新的社会阶层的利益纳入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来看待 |
(二) 强调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
(三) 尊重“三个一致性” |
第七章 十六大以来党的利益整合思想的创新 |
一、十六大以来我国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
(一) 利益差距继续扩大 |
(二) 十八大以来我过利益格局变化的特点 |
(三) 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变动的原因 |
二、十六大以来党的利益整合思想的创新 |
(一) 提出利益整合的基本原则 |
(二) 把“统筹兼顾”作为整合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根本方法 |
(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利益关系和谐 |
(四) 提出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
(五) 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进行整合 |
(六) 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
(七) 协调区域利益促进区域关系和谐 |
(八) 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处理好代际利益等利益关系 |
(九) 协调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努力构建和谐和谐世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久大精盐公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的选题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回顾 |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久大精盐公司成立背景 |
一、民初盐业改革对精盐业开创的推动 |
二、范旭东的专业知识和实业救国的追求 |
第二章 久大精盐公司概况 |
一、久大精盐公司的成立 |
二、久大精盐公司的资金来源 |
三、久大精盐公司的生产状况 |
第三章 久大精盐公司与旧盐商的斗争 |
一、北洋政府时期久大精盐公司与旧盐商的斗争 |
二、国民政府时期久大精盐公司与旧盐商的斗争 |
第四章 久大精盐公司与集团内部其他企业的关系 |
一、久大精盐公司与永利制碱公司的关系 |
二、久大精盐公司与永裕盐业公司关系 |
三、久大精盐公司与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关系 |
第五章 抗战时期和抗战后的久大精盐公司 |
一、举厂内迁 |
二、重建久大自贡模范盐厂 |
三、抗战后的久大精盐公司 |
第六章 久大精盐公司的管理特色 |
一、以久大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新型企业管理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一览表 |
(6)当代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论选择 |
第一章 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概说 |
一、领导干部及领导干部管理机制 |
(一) “干部”词源学涵义 |
(二) 领导干部的定义 |
(三)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内涵与外延 |
(四) 管理制度与管理机制 |
二、领导干部的主要特征 |
(一) 领导干部的历史特征 |
(二) 领导干部的政治特征 |
(三) 领导干部的社会特征 |
(四) 领导干部的时代特征 |
第二章 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理论基础及中外知识借鉴 |
一、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理论基础及知识借鉴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理论 |
(二) 中国三代领导人关于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相关理论 |
(三) 中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借鉴 |
二、中国古代官吏管理机制借鉴 |
(一) 中国古代官吏管理的主要做法 |
(二) 中国古代官吏管理机制的经验 |
(三) 中国古代官吏管理机制的问题分析 |
三、国外官员管理机制借鉴 |
(一) 英国文官的管理机制分析 |
(二) 美国公务员的管理机制分析 |
(三) 日本公务员的管理机制分析 |
(四) 前苏联干部管理机制分析 |
第三章 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
一、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发展与演变 |
(一) 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初步形成 |
(二) 新中国成立后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发展 |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扭曲和破坏 |
(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改革 |
(五) 新世纪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与创新 |
二、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绩效分析 |
(一) 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
(二) 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分析 |
第四章 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相关因素分析 |
一、政治因素分析 |
(一)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党的领导 |
(二)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政治民主 |
(三)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依法治国 |
二、经济因素分析 |
(一)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二)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科学发展观 |
(三)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经济全球化 |
三、文化因素分析 |
(一)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中国传统文化 |
(二)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先进文化建设 |
(三)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科教兴国 |
四、社会因素分析 |
(一)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社会风气 |
(二)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
(三) 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与社会稳定 |
第五章 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体系建设研究 |
一、领导干部选拔机制 |
(一) 领导干部选拔的含义 |
(二) 领导干部选拔的原则 |
(三) 领导干部选拔的标准 |
(四) 领导干部选拔的方法 |
(五) 领导干部选拔的问题分析 |
(六) 领导干部选拔的对策思考 |
二、领导干部的考核机制 |
(一) 领导干部考核的原理 |
(二) 领导干部考核的流程 |
(三) 领导干部考核的内容 |
(四) 领导干部考核的方法 |
(五) 领导干部考核的现状及问题 |
(六) 领导干部考核的改进和创新 |
三、领导干部的培养机制 |
(一) 领导干部培养的紧迫性 |
(二) 领导干部培养的内容 |
(三) 领导干部培养的方法途径 |
(四) 领导干部后备人才的培养 |
(五) 领导干部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
四、领导干部的监督机制 |
(一) 领导干部监督的基本内涵 |
(二) 领导干部监督的基本内容 |
(三) 领导干部监督的方法途径 |
(四) 领导干部监督的问题与对策 |
五、领导干部的竞争激励机制 |
(一) 领导干部竞争激励的理论依据 |
(二) 领导干部竞争激励的基本功能 |
(三) 领导干部竞争激励的原则 |
(四) 领导干部竞争激励的方法 |
(五) 完善领导干部竞争激励机制的基本构想 |
六、领导干部的新陈代谢机制 |
(一) 领导干部的新陈代谢解析 |
(二) 领导干部新陈代谢的相关因素 |
(三) 领导干部新陈代谢的经验分析 |
(四) 领导干部新陈代谢的问题分析 |
(五) 完善领导干部新陈代谢机制的途径 |
七、领导干部的权益保障机制 |
(一) 领导干部权益保障的基本内涵 |
(二) 领导干部权益保障的基本内容 |
(三) 领导干部权益保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四) 领导干部权益保障机制的改进和完善 |
结语 |
附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后记 |
(7)建国后党的人才资源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人才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
1.2 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3 我国人才资源思想与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比较 |
第二章 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艰辛探索阶段 |
2.1 建国前党的人才资源思想与实践的简要回顾 |
2.2 建国后党的人才资源思想曲折发展及其实践历程 |
2.3 党在人才资源思想艰辛探索时期成功与失误的思考 |
第三章 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拨乱反正与逐步成熟 |
3.1 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拨乱反正 |
3.2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核心 |
3.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3.4 人才资源关系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
第四章 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创新发展 |
4.1 社会转型与人才资源 |
4.2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4.3 “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 |
第五章 建国后党的人才资源思想总评 |
5.1 建国以来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经验教训 |
5.2 人才资源思想深层次问题的政策性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四、十岁走过百年 中央国家机关工人考核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 ——以延安局部执政为视角[D]. 王思林.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1)
- [2]1978-1992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研究[D]. 郭炜.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 [3]新中国的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的实现(1949-1956)[D]. 王子愿. 西南交通大学, 2013(02)
- [4]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思想的历史考察[D]. 焦奎. 武汉大学, 2013(09)
- [5]久大精盐公司研究[D]. 刘胜. 安徽师范大学, 2010(02)
- [6]当代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研究[D]. 张志军. 吉林大学, 2005(03)
- [7]建国后党的人才资源思想发展研究[D]. 王明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