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为什么做科普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杜小双[1](2021)在《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理解并促进有效教师学习,外语教师学习研究的理论视角不断演变,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为理解教师学习的过程和规律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三名高中英语教师通过开展研究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进行了历时18个月的研究,收集了访谈、观察、反思日志、实物资料等多种数据资料,追踪描摹教师学习和认知变化的过程,分析、阐释了这一过程的复杂动态特征和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1)三位案例教师通过专业学习不同程度地改进了英语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她们的认知系统呈现不同的变化轨迹。三位教师的认知系统受到多次“扰动”,并发生自组织变化;其中两位教师的认知系统经历了调整和重组的过程,最后呈现质变的趋势;另一位教师的认知系统经过调整后趋于稳固,未见质变的趋势。(2)教师认知系统受到“扰动”,并因此产生认知冲突或失衡,是教师学习和发生改变的主要动因。她们经历的典型“扰动”事件包括撰写和修改研究报告、与指导教师交流、接受专家点评与反馈等。(3)教师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取决于教师认知系统内外要素之间的互动。随着学习活动的持续进行,教师认知系统内外要素及其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系统内、系统间各要素的互动和组合对教师学习构成支持或限制。比如,个人经历和身份认同的消极影响、知识基础的匮乏、机构文化的限制可能阻滞学习的发生;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与教师反思的交互或将促进学习的发生;“扰动”的力度和密度则极大地影响教师学习发生的可能性。(4)教师主观能动性(包括专业发展动机、身份、反思性等)参与系统互动,直接影响认知系统的变化。本研究对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本研究通过分析系统间的交互关系解释复杂动态的教师学习现象,加深了对教师学习本质的理解;第二,推动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比如扰动、涌现等)的具体化,增强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在实证研究中的适用度和操作性;第三,本研究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用于研究国内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学习过程,有利于推动国内外语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创新。本研究也将对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提供重要启示。为了创造有效教师学习发生的条件,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应把握以下原则:第一,保持教师学习系统的多元差异性的交互性。教师培训项目应确保多元主体参与,利用系统间、多主体间的交互创造学习机会。第二,尽可能制造“扰动”以创造教师认知失衡的机会。教师学习活动应具备高阶性、挑战性和转化性的特点,教育教育者(或培训者)应充当促进者、批判者或“扰动者”,帮助教师打破认知与实践惯性。第三,设计和实施持续的、循环迭代的学习活动,确保教师在“学习(研究)-反思-实践”的循环过程中逐渐实现非线性的认知和实践转变;第四,重视和培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教师成长成为自觉、自主、批判的学习者。
张咪[2](2021)在《论熊亮儿童绘本的成人化倾向》文中提出
谭睆予[3](2021)在《科普编辑入坑指南》文中研究表明为什么想不开做科普?十五年前,科学松鼠会理事长、果壳联合创始人小庄"入坑"科普,有了十多年做科普的经历铺垫,他仍然忍不住灵魂发问:为什么想不开做科普?作为一位文科生,未读的主编兼科普工作室主编边建强告诉小庄,自己从只能欣赏"夕阳无限好"的诗意美,到打通诗意美和理性美之间的壁垒要归功于以前读到的科普读物。他现在觉得自己能做科普,"还挺幸运的"。
张可心[4](2021)在《新冠疫情下民间志愿团体应急语言服务效率与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中国蔓延时,中国民间团体自发成立救助小组,在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过程积累了许多一手经验。在随后国外疫情暴发时,这些民间团体希望用这些经验帮助外国民众抗击疫情。其中,“武汉银杏在行动”国内救援团队成立“武汉银杏在行动·新冠疫情国际救助小组”(简称“救助小组”),在2020年3月发起应急语言服务,将武汉的一手抗疫经验总结命名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实用建议手册》,并组织志愿者们将手册翻译成英、法、德、西、意、瑞典、波斯七个语种,希望将其传递给各国有需要的专业组织,为当地开展救援行动提供经验分享与支持。然而,由于民间志愿团体的非专业性、非营利性、人员异质性等特点,同时,应急语言服务又强调针对自然灾害或公共危机事件快速提供语言产品,因此,民间志愿团体应急语言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自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该救助小组为研究对象,旨在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探究这类语言服务活动的主体对翻译项目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并尝试从翻译项目管理的角度提出提升此类翻译项目质量和效率的办法,为今后民间志愿团体开展应急语言服务提供建议支持。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旨在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民间志愿团体如何组织应急语言服务,其中包括职能分工和翻译流程;二是如何评价其应急语言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包括运营统筹、语种统筹、翻译和审校人员在翻译流程中的表现等方面。为回答以上问题,在前期准备阶段,本研究在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项目管理知识及其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亲身参与该应急语言服务时获得的一手资料,对救助小组翻译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演绎,设计针对运营统筹、语种统筹、翻译和审校四种职能的访谈提纲,并选择符合研究目的的访谈对象。在数据收集阶段,对运营统筹人员及德语组志愿者共计10人进行访谈。在数据分析阶段,借助质性内容分析法,对转写后的访谈进行标注、分析,并根据已有理论基础演绎建构过程组和知识领域;同时依据项目主体的行为、身份、目的分析其在本次应急语言服务的各个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该应急语言服务可以根据项目管理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划分为启动阶段、规划阶段、实施与监控阶段及收尾阶段,项目主体包括有运营统筹、语种统筹、翻译和审校人员。同时,本研究还呈现出以下与一般翻译项目管理不同的结果:(1)民间志愿团体的运营统筹具有双重身份和双重目的,他们既是该翻译项目的委托方,又是组织该翻译项目的发起人;作为委托方,他们一方面强调译文的功能性,希望分享抗疫经验,但同时又要求译员从字面上去完全忠实于原文。这种存在于翻译目的中的矛盾,加之在翻译实施过程中以非专业的姿态过多干涉语种统筹的工作,导致项目后期部分翻译志愿者对翻译质量、传播效果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2)语种统筹实际是每个语种组的项目经理。语种统筹是推动翻译项目的核心岗位,由不具备实际翻译经验的运营统筹任命。这一岗位优先选取时间充足、具有工作意愿且具备一定翻译能力的学生志愿者担任。然而,语种统筹的工作质量极大程度受自身工作态度、管理能力和翻译水平的影响。尤其是学生群体极少有机会接触到翻译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因此他们的管理体现出相较于一般项目经理更加明显的“渐进优化”特点。(3)翻译和审校人员是翻译项目的基础,由运营统筹筛选,均为目前或曾在德语专业就读,或长期在德国学习、工作的志愿者担任。翻译和审校质量受自身语言水平、翻译经验和工作态度影响,具体表现为拘泥原文、缺乏读者意识;过度依赖终审、缺乏成品意识;对自身职责不明,重复工作或缺漏工作;语言水平有限;成员间缺乏沟通等。此外,本次项目中设立三级审校制度,一级、二级审校由中国志愿者担任,终审为一名对象国母语者。但是,面对数量众多、专业性极强的译文,本身缺乏翻译经验且不具备专业背景知识的母语者在短时间内进行单语审校较难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就如何提升民间志愿团体应急语言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国家语言类人才库。应在现有国家志愿者库的基础上加强对志愿者的分类分级管理,为今后应急语言服务提供更好的人才匹配。此外,应加强与相关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严格筛选志愿者入库,保证志愿者库储备人才的职业素养;同时,相关企业和高校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志愿者机构与翻译人才之间的联系,实现语言类人才库的有序扩大与更新。另一方面,建议人才入库机制能够对志愿者起到激励作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证志愿项目效果的作用。二是建立扩大应急语言资源库。利用和进一步扩大现有的翻译数据库,有利于实现术语统一和语言资源复用。为了促进翻译工具的使用和发展,志愿者团体应为志愿者提供译前培训。此外,志愿团体应与翻译公司建立联系,以获得更多专业支持。对于翻译公司来说,这也是寻找或培养潜在翻译人才的机会。对志愿者来说,译前培训有利于提升其翻译技能和实践机会,同样是志愿者激励的一种途径。三是优化翻译流程管理。通过加强机构、企业、学校的多方合作,优化、细化应急语言服务的流程管理,形成共同的翻译管理范式。在项目规划阶段,应实现职权分明、责任到人,确保志愿组织方不干涉不越权。应在翻译流程中增加完整的自我评估系统,督促志愿者在项目前、中、后期进行自查和评估,从而有利于项目经理实时监控项目进度和质量。应建立规范的项目总结和反思制度,在项目中期、收尾阶段进行书面总结,形成可分享的项目经验,从而扩大应急语言服务的社会效益。此外,翻译管理的长期优化,离不开企业和高校的支持。在今后的翻译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开展基于项目的翻译实践,教授学生完整的语言服务流程。在此基础上,应推动校企合作,让学生了解翻译市场动态和需求,掌握常用的翻译技术,进而为语言类人才库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翻译人才。
戴伟,孙梦格[5](2020)在《我与中国的“化学反应”》文中指出我十一二岁时,有两大兴趣:化学和中国!我知道我对化学产生兴趣的原因,那是在花园里进行的激动人心的实验中,我看见了一抹新世界的神秘曙光。而我对中国的兴趣也缘于与此类似的好奇心。当时是1970年代初,中国尚未改革开放,我们在英国很少能看到关于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新闻和信息。在迫切的求知渴望下,我通过中国驻伦敦大使馆,订阅了《北京周报》(当时的名字),开始每
张新昕[6](2020)在《“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时代人们生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长开始逐步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子女教育中,这在艺术特长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大量儿童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学习除了学校以外的艺术特长课。钢琴作为音乐器乐中的基础,在走入中国的一百年时间里也逐渐成为了家庭教育选择的热点项目。很多母亲疯狂地对子女展开钢琴艺术教育,使这项原本应该是陶冶性情的、带给儿童轻松愉悦之感的艺术,非但未给儿童带来快乐,却由于选择权的缺失以及枯燥的训练方式反而使大部分的儿童丧失了学习艺术的兴趣,甚至从最初的喜爱发展到到厌恶,排斥弹钢琴,最终和艺术学习渐行渐远。本研究以“质”的研究方法,选取八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展现关于家长特别是母亲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的行为决策过程。母亲的思想来自于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家庭自然状况、夫妻关系以及社会对于儿童各项特长的考量等等。母亲对于儿童学习过程的态度、参与儿童学习过程的行动对于儿童学习效果的关联与影响,母亲的教育行动对儿童成长所产生的反应、效果等,这些都是本研究要着重关注的问题。虽为众多个体的决策行为却往往能显现出共同趋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凸显不仅受到母亲行动复杂心理的影响,也受到社会人才需求、母亲文化、家庭经济、等众多的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影响着母亲的教育决策、教育行动以及儿童学习效果,深入探究之正是本研究的着力之处,而这些也恰恰是通过量化研究方式不易获取的信息。由于质化研究方法所限,本研究不奢求推广性,仅尽量还原几位母亲和儿童在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的真实状态与矛盾冲突。本研究结果倘若使琴童的家长们能稍稍停下脚步,整理对照反思一下镜像内的自己,能够认识自己教育决策行为对于儿童钢琴学习效果的种种影响;能够引起对母亲文化之于儿童学习过程的影响的关注,本研究就求之不得矣。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一章——五章、反思和结语组成。引言包括选题缘由、本研究关注研究的问题、对相应文献的梳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包括本研究的研究设计、研究过程以及对研究者的反思。第二章主要是对八名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家庭成员进行背景性介绍以及该研究问题的背景介绍。第三章主要是对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母亲的行动生成“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的两种样态形式进行探究,其中包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定义的探究以及形成决策形成中两种样态放任背景因素梳理;从母亲教育行动的背景以及决策的意识根源入手,对其社会身份和自我身份进行定位分析解读。第四章侧重通过对于行动者们进行观察,描述关于生成“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挖掘出行动者的真实想法;以儿童的角度,呈现其被动行动之后的行动语言反应,折射儿童对于钢琴学习过程的心理活动及其成长。第五章侧重通过描述关于生成“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透视其最本原的观念和心理样态;通过对短期型家庭教育的阻力进行分析,呈现此样态下儿童的心路历程。反思部分则是通过反思八组家庭的母亲在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如何决策和心理变化,分析并挖掘两种样态下教育行动结果的深层根因。无论是对于想要子女学习学习钢琴的家长还是家中子女正在学习的家长起到照镜子的作用,警醒教育者深入思考家庭教育中成年思想和行动导向下产生的教育决策及其影响。结语部分通过正文的深描和分析,归纳出本研究的几点发现,一是母亲在家庭教育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影响;二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三是母亲文化作用被质疑。同时再次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对照系统相对缺失、研究对象的异源忽视、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反思,以便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改善。
隋宝成[7](2020)在《当代中国司法审判的公共道德维度》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从十五大到十九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广度和深度一直在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对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守法这一整个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予以重视。司法审判作为法律运行过程中的关键一环,不仅仅能够评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为,更能够检测现行法律体系是否保持良好运行的状态。司法审判的公共道德维度问题既是一个富有历史经验的经典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蕴含着当代司法困境的实践问题。西方法学家们对此问题的讨论直至今日也未曾停止,对西方司法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中国,公共道德对于司法审判的影响可能更加重大。中国古代的司法审判,经常会以公共道德作为裁判理由及依据,一些判例甚至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典型示范。随着历史进程向前推进,法治国家建设不断完善,公共道德作为裁判依据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深刻改变,以法律规范作为裁判依据已经成为了社会共识,但是公共道德对于司法审判的影响并未随着历史发展而完全消逝,在有些时候甚至会对司法审判造成极为强烈的影响。基于中国的司法文化传统与当代“德法兼治”的国家建设方针,司法审判与公共道德之间的关系应当以一种更为包容、开放、谨慎的态度来对待。司法权威在法治社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一方面,在一个具备司法权威的社会中,司法审判本身能够进行的更加顺畅,通过司法程序不仅能够做好定分止争、化解矛盾,更能够有效实现法治宣传、道德教化等诸多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司法权威的树立也有赖于司法审判的良好效果。司法审判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能够强化社会大众的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保障司法权威的核心要素。当代中国司法审判考量公共道德维度的现实境况并不是特别乐观,一些司法审判切实做到了维护公平正义、弘扬社会正气的积极作用,然而也有一部分司法审判对公共道德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破坏。透过这类消极案件的表象,我们可以发现当代中国司法审判在公共道德维度上主要面临以下难题:其一是案件的社会效果给中国法院司法审判带来压力,社会效果概念的提出对于中国司法审判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二是社会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互联网时代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平台与更多的机会,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让社会大众参与意识、参与能力都有了显着提高,社会舆论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标签化、身份化的冲突在转型时期会更容易引起社会共鸣,更容易引发舆论的爆炸;其三则是法官面对公共道德时的裁判难题,法官是司法审判的重要主体,法官对于公共道德的理解会影响到其个人素质、价值观念以及判决说理,法官的言行代表了司法机关的形象,法官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司法权威的树立。中国法院考量司法审判的公共道德维度,既体现了人民司法的宗旨,也表达了中国司法审判的态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中国司法文化传统本就包含将公共道德融入司法审判的命题,在当代中国司法审判的具体实践中考量公共道德维度更是为了确保人民权益与社会利益的实现。将公共道德融入司法审判既可增加司法审判的可理解性与可接受性,强化审判两个效果的统一,同时也能够保障司法审判在法治的轨道上“不跑偏”,符合社会的道德认知。中国法院考量司法审判的公共道德维度并不意味着法律规范的式微,反而是要尊重法官工作,坚持依法裁判,杜绝道德专断。
高静[8](2020)在《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是加拿大首位摘此桂冠的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史上首位仅凭短篇小说创作而获奖的作家。门罗的作品展现了一直处于主流文学边缘的加拿大文学的无穷魅力,也使得短篇小说(short story)这一长期被误解、被冷落和被低估的文体形式大放异彩。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就已经开始了对门罗作品的学术研究,中国的门罗研究近年来也有逐渐升温的趋势。国内对门罗的小说研究主要着墨于“女性主义”和“叙事手法”等问题上,而对作家创作的深层意识和作品形成的隐性因素探究不多,对显性的文本下隐含的内涵及深层文学学理问题涉及也相对很少。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门罗文学创作的心理基础为切入点,结合文学地理学、文学心理学、后女性主义和接受美学等理论,对门罗笔下的形象范式、心理动势、隐喻手法、审美表征和文化传承进行多维论述。每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声”的表露,是什么样的创作心理让作者选择了短篇小说这一文体形式,又是什么样的创作心理决定作者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和写给谁等问题?本文就是要对这些左右着门罗创作机制的种种复杂因素和交互关系进行学理探讨,就是对那些门罗创作过程中不易被察觉的、从那些文本表层难以一窥究竟的甚至连作者自己都难以意识到的隐性因素进行考察和揭示。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是开宗明义,名实先明,对论文所使用的机制等基本概念进行解释,然后对门罗看似庸常的人生过往和看去波澜不惊的创作历程进行追溯,然后对门罗研究的国内外历史与现状进行评述,渐次将论题引向本论文的核心。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主要分五个部分展开,从文本分析到心理跟踪,从文本细析到语境关联,从语言表层到修辞界面,从内部研究到外部研究,从纵向掘进到横向影响,依次对门罗创作的心理机制、形象机制、隐喻机制、审美机制和文化传承机制进行分析。第一章从个性心理特征出发,结合地域情结、自卑情结和自主情结三个方面,分析作家独特的心理特征。门罗的童年经历以及成年后的婚姻生活与生命体验,形成了门罗隐秘的心理机制,影响了门罗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设定、各种意象的内涵以及她对探索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的兴趣。因此,论文的第二章论述门罗小说的形象定势,即门罗笔下各类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及成因。在门罗的小说中,复杂的男女形象和两性关系隐含着门罗对女性困境以及两性关系的深刻思考。门罗拒绝直白控诉男女两性间的各种冲突,但她开放包容的两性气质观更能抓住读者的心,这有别于传统女性主义的性别观。独特的生活体验、文化认知和审美感受使门罗得以利用简约的文学语言和各种修辞手段,赋予寻常事物以丰富的文化内涵。门罗正是透过日常生活中的这些普通意象来探讨人性的复杂,传达自身的感悟,从而给人以深刻启迪。这是论文第三章所着力探讨的内容。而第四章和第五章则从读者反应角度和文本之外的因素诠释门罗作品的美学风格。门罗作品真实细腻地记录了主人公顿悟的心智成长历程,又以“琐碎化”、“碎片化”为媒介,将作家内心活动和思想轨迹传递给读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第五章重点考察作为作家的门罗与所处大环境的关系及其受到的外部文化的三维影响,考察门罗和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及西方文学传统的密切关联,考察其所受到的熏染和浸润及其在作品中的能动反映。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正是其个性特征决定其面对相同的社会语境、文化传承和各种外部影响时才能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才能创造出具有独特美学表征和思想蕴含的文学作品。结语部分进一步分析门罗小说的艺术成就与其独特的心理动势间的关系。家庭背景、宗教背景、婚姻经历、性别身份和文化传承都会对作家的创作主题和艺术手法产生诸多影响,但这些影响作用于每个作家的结果却大异其趣。文学作品是作家心理建构的产物,其创作过程是一个包括文学家自己的需求、欲望、感觉、直觉、情感、想象等心理功能在内的极其复杂的过程。门罗是一位了解人类心灵的作家,对自然、人物和世事有深刻的认知和敏锐的感知,正是这种独特的审美心理指引着门罗摒弃宏大叙事、倾力庸常描写,才使其作品看似寻常却奇崛,在小说美学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孙亚宁[9](2020)在《健康传播视域下“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研究》文中提出健康信息的传递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是健康传播的核心目标,伴随受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从早期门槛较高、相对朴素零散的实践活动,渐渐演变为专业性较强的一种传播活动。传播技术的提升更赋予健康传播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播广度及传播深度的延伸,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精准、交互式的健康传播服务成为现实,赋予健康传播更多的时代意义。特别是“一图胜千言,一频胜千图”的短视频,凭借简练精致、创作门槛低以及互动性较强等特点,为健康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丁香医生作为互联网健康传播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大众健康科普平台,以具有雄厚专业资质的丁香园医生团队作为基础打造全媒体矩阵,又以专业内容生产、社群联通互动来完善和发展自身品牌。为尝试探索新的内容形式,搭乘注意力经济东风,丁香医生开始在2018年入驻抖音平台制作短视频,粉丝数量以每个月100万的速度增长,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打造多个爆款,成为健康传播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头部用户。本文以丁香医生短视频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抖音作为研究平台,从健康传播视角出发,采用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文本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传播内容、渠道、受众以及效果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梳理,探索其短视频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媒介特点以及发展过程中的优势经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为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在内容形式优化以及互动营销上提出可行性建议。本研究总结出丁香医生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受众圈层未能打开”“未及时抓取用户活跃时间”“较难使粉丝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等问题,同时进行深层原因剖析,发现在“平台流量管控”“短视频制作团队”“UGC助推品牌推广”等方面存在一定客观或主观原因。在内容分析及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基础之上,提出“优化内容比例,完善内容输出”“细分栏目,提供更加精准服务”“优化互动机制,实现健康医疗社区化”等建议,希望基于此为以丁香医生为代表的健康传播短视频平台深入挖掘传播内容、完善传播渠道提供借鉴,进一步优化“以人为本,以生命为基”的健康传播价值取向,在短视频优质内容竞相追逐的当下走出一条专业又趣味的特色科普之路。
温弗乐[10](2020)在《基于控制感视角的护士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我国三级综合性医院病房护士创新行为现状,构建并验证基于控制感视角的护士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理论,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干预方案,且检验其可行性和初步效果,为丰富护士创新行为理论、加强护士创新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通过文献回顾厘清影响护士创新行为的个体因素、工作因素、与组织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初步构建基于控制感视角的护士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理论模型;(2)以我国东、中、西部9个省/直辖市18家三级综合性医院3659名执业注册病房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心理资本问卷、护士组织支持问卷、工作控制量表中文修订版进行调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该理论模型进行检验;(3)形成以提升护士创新行为为目的的工作控制感干预方案初稿,经专家会议法进行方案论证和确立;(4)选择上海地区1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对该方案进行初步应用,并初步评价其效果和可行性,为护理创新实践管理提供依据。结果:(1)我国三级综合性医院护士的创新行为、工作控制感、心理资本、组织支持感均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工作控制感得分较低;西部地区护士创新行为、工作控制感、心理资本、组织支持感的得分均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护士;(2)工作控制感、心理资本对护士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作用,组织支持感可对护士创新行为有间接正向作用,整体模型可解释护士创新行为的47.2%,其中工作控制感对护士的创新行为的效应最大(0.487),高于组织支持感(0.381)及心理资本(0.434)的作用。(3)干预方案初步应用结果显示干预可提升护士的工作控制感水平,对护士创新行为中的取得支持维度有效;且护士对方案接受度较好、总体评价积极,方案可行性较强。结论:我国三级综合性医院护士创新行为仍处于中等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构建护士创新行为影响作用模型明确了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工作控制对护士创新行为具有积极影响,工作控制感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以提升创新行为为目的的工作控制感干预方案可以提升护士工作控制感,对护士创新行为有一定积极作用,其适用性和可行性得到了初步验证。
二、我为什么做科普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为什么做科普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教学现状 |
1.1.2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职专业发展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外语教师学习理论与实践 |
2.1.1 教师学习的定义 |
2.1.2 外语教师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沿革 |
2.1.3 外语教师学习实证研究综述 |
2.1.4 批判与反思 |
2.2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学习 |
2.2.1 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转向 |
2.2.2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的关键概念及其含义 |
2.2.3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外语教师学习相关研究 |
2.2.4 本节小结 |
2.3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教师发展及相关研究 |
2.3.1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渊源 |
2.3.2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研究 |
2.3.3 本节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
3.1.1 研究问题 |
3.1.2 分析框架 |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2.1 教师教育研究的质性研究范式 |
3.2.2 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的合理性 |
3.3 研究场域 |
3.3.1 H项目和F大学培养基地 |
3.3.2 H项目概述 |
3.3.3 学员视角的H项目 |
3.3.4 依托H项目开展的研究活动 |
3.4 研究对象 |
3.4.1 进入现场和初步接触研究对象 |
3.4.2 研究对象背景信息 |
3.5 数据收集过程 |
3.5.1 访谈 |
3.5.2 观察 |
3.5.3 反思日志 |
3.5.4 实物资料 |
3.5.5 研究日志 |
3.6 数据分析 |
3.6.1 数据存储、转写与整理 |
3.6.2 数据分析 |
3.7 研究的可靠性与伦理 |
第四章 枫叶的学习与认知系统变化 |
4.1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态 |
4.1.1 开展研究之前:小说教学理念与实践 |
4.1.2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状态 |
4.2 调整期:检视并发现实践问题 |
4.2.1 扰动事件1:授课专家传递不同观点 |
4.2.2 扰动事件2:导师反馈冲击固有思维 |
4.2.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
4.2.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4.3 稳固期:理念与实践保持不变 |
4.3.1 扰动事件3:行动方案“搁浅” |
4.3.2 扰动事件4:专家意见“冷处理” |
4.3.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
4.3.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4.4 调整期:根据情境变化调整教学实践 |
4.4.1 扰动事件5:“文学圈”学生不配合 |
4.4.2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
4.4.3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4.5 重组期:破除旧观念践行新身份 |
4.5.1 扰动事件6:报告遭到导师团队批驳 |
4.5.2 扰动事件7:学术导师深度介入指导 |
4.5.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
4.5.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4.6 完成研究之时:教师认知系统建立新的平衡态 |
4.6.1 教师认知系统建立新的平衡态 |
4.6.2 与认知系统关联的其他系统及其要素的变化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梧桐的学习和认知系统变化 |
5.1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态 |
5.1.1 开展研究之前:读写教学理念与实践 |
5.1.2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状态:失衡态 |
5.2 调整期:辨析并确认实践问题 |
5.2.1 扰动事件1:导师反馈推动理性思考 |
5.2.2 扰动事件2:专家点评促进个人理解 |
5.2.3 扰动事件3:导师面谈指向学习原理 |
5.2.4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
5.2.5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5.3 调整期:在行动中重构实践 |
5.3.1 扰动事件4:导师现场观课指导 |
5.3.2 扰动事件5:多方角色参与磨课 |
5.3.3 教师认知系变化的涌现 |
5.3.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5.4 重组期:持续深化理念和优化实践 |
5.4.1 扰动事件6:中期汇报加强抽象思维 |
5.4.2 扰动事件7:研究课继续优化教学操作 |
5.4.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
5.4.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5.5 完成研究之时:教师认知系统恢复平衡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银杏的学习与认知系统变化 |
6.1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态 |
6.1.1 开展研究之前:文化教学理念与实践 |
6.1.2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状态:平衡态 |
6.2 调整期:问题的形成与论证 |
6.2.1 扰动事件1: 课标带动教师反思和行动 |
6.2.2 扰动事件2: 选题受到导师团队质疑 |
6.2.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
6.2.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6.3 调整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转化 |
6.3.1 扰动事件3:语篇教学实践初体验 |
6.3.2 扰动事件4:中期汇报获专家指导 |
6.3.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
6.3.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6.4 稳固期:实践转化未见成效 |
6.4.1 扰动事件5:研究课未关注行动目标 |
6.4.2 扰动事件6:撰写报告再获专家点评 |
6.4.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
6.4.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6.5 完成研究之时:教师认知系统未发生质变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教师认知变化的复杂动态系统特征 |
7.1.1 三位教师的认知变化轨迹 |
7.1.2 三位教师的认知变化特点 |
7.2 教师学习过程的复杂动态系统分析 |
7.2.1 枫叶的学习过程 |
7.2.2 梧桐的学习过程 |
7.2.3 银杏的学习过程 |
7.2.4 系统内、系统间互动对教师学习过程的影响 |
7.3 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机制 |
7.3.1 教师认知系统的“扰动” |
7.3.2 系统各要素在多个层级之间发生联动 |
7.3.3 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重要作用 |
7.3.4 教师认知的渐进式或突变式发展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8.2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 |
8.3 本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启示 |
8.3.1 保持教师学习系统的多元差异性 |
8.3.2 制造“扰动”以创造教师认知失衡的机会 |
8.3.3 设计和实施持续的、循环迭代的学习活动 |
8.3.4 重视和培育教师的主体力量 |
8.4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背景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以枫叶为例) |
附录三 课堂观察笔记样例 |
附录四 教师反思日志样例 |
附录五 教师学习活动现场观察笔记(以银杏的开题答辩为例) |
(3)科普编辑入坑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为什么“想不开”要做科普? |
“让科学流行起来” |
做科普不是竞争浅显的比赛 |
到底怎样做科普出版? |
(4)新冠疫情下民间志愿团体应急语言服务效率与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Einleitung |
1.1 Hintergrund des Forschungsprojektes |
1.2 Forschungsstand |
1.3 Fragestellung und Zielsetzung |
1.4 Forschungsmethode |
1.5 Aufbau der Arbeit |
2 Forschungsgegenstand:Ubersetzungsprojekt |
2.1 Uberblick uber das,,Relief Team" |
2.1.1 Initiierung und Motivation |
2.1.2 Ergebnis und Zielgruppe |
2.1.3 Arbeitsteilungen des,,Relief Teams" |
2.1.4 Ablauf des ganzen Ubersetzungsprojekts |
2.2 Deutsche Ubersetzungsgruppe als Fallbeispiel |
3 Theoretische Grundlage |
3.1 Projektmanagement und Ubersetzungsmanagement |
3.1.1 Definition, Aufbau und Wissensgebiete des Projektmanagements |
3.1.2 Projektmanagement im Bereich Ubersetzung |
3.2 Sprachlicher Notdienst |
3.2.1 Sprachlicher Dienst und Notdienst |
3.2.2 Abgrenzung des sprachlichen Diensts und des Ubersetzens |
4 Forschungsmethodik |
4.1 Vorbereitung |
4.1.1 Aufzeichnung des WeChat-Verlaufs |
4.1.2 Erstellung der Leitfaden |
4.1.3 Auswahl der Samples |
4.2 Datenerhebung |
4.2.1 Interviewform |
4.2.2 Interviewdurchfuhrung |
4.3 Datenauswertung |
4.3.1 Transkription |
4.3.2 Inhaltsanalyse |
4.3.3 Entwicklung der Forschungsergebnisse |
5 Darstellung der Forschungsergebnisse |
5.1 Projektkoordinierende Personen |
5.1.1 Doppelrolle und Doppelmotivation |
5.1.2 Probleme von ProjektkoordinatorInnen |
5.2 Sprachkoordinierende Personen |
5.2.1 Uberblick der Rolle, Motivation der ProjektmanagerInnen |
5.2.2 Probleme von Projektmanagerlnnen |
5.3 Ubersetzende und uberprufende Personen |
5.3.1 Rolle, Motivation und Handlungen der Ubersetzerlnnen |
5.3.2 Rolle, Motivation und Handlungen der ersten und zweiten Revision |
5.3.3 Rolle, Motivation und Handlungen der dritten Revision |
5.4 Zwischenfazit |
6 Schlusswort |
6.1 Zusammenfassung der Ergebnisse |
6.2 Ausblick auf zukunftige Entwicklung sprachlicher Notdienste der zivilenFreiwilligengruppen |
6.2.1 Verbesserung der nationalen Freiwilligendatenbank |
6.2.2 Aufbau der Datenbank der sprachlichen Ressourcen |
6.2.3 Optimierung des Ubersetzungsmanagements |
6.3 Limitation und Reflexion |
Literaturverzeichnis |
Anhang |
Anhang A Interviewleitfaden 1 |
Anhang B Interviewleitfaden 2 |
Anhang C Interviewleitfaden 3 |
Anhang D Interviewleitfaden 4 |
Anhang E Transkript Befragte 1 |
Anhang F Transkript Befragte 2 |
Anhang G Transkript Befragter 3 |
Anhang H Transkript Befragte 4 |
Anhang I Transkript Befragter 5 |
Anhang J Transkript Befragte 6 |
Anhang K Transkript Befragter 7 |
Anhang L Transkript Befragte 8 |
Anhang M Transkript Befragte 9 |
Anhang N Transkript Befragte 10 |
(5)我与中国的“化学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对化学、对中国始终保持兴趣 |
英国皇家化学会,正式科普的机会 |
北京化工大学,面向公众科普 |
“戴博士实验室” |
为什么科普如此重要? |
Maintaining my interest in chemistry and China |
RSC provides a chance to popularize science |
BUCT strongly supports our outreach work |
Going online:“Dr.Dai’s lab” |
Why is doing outreach so important? |
(6)“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儿童艺术教育在国家教育导向中地位的提升 |
(二)我国儿童钢琴艺术教育发展的原生困境 |
(三)对家庭教育行动主导者(母亲)的关注与反思 |
(四)个人兴趣和从教经历 |
二、研究问题域 |
(一) 家庭教育中的行动者及其效能 |
(二) 家长教育决策及行动与儿童学习动力关联影响 |
(三)“母亲文化”的失语及其教育意蕴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母亲文化 |
(二)家庭教育 |
(三)家庭教育行动 |
(四)儿童钢琴艺术教育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一)行为决策理论 |
(二)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 |
(三)人格发展心理学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伦理 |
(五)研究者的反思 |
第二章 叙述的背后 |
一、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缩写 |
(一)八组家庭生活的地方:历史文化城 |
(二)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素描 |
二、“他们”所在的境遇 |
(一)琴童的日常上学生活:以时间之维 |
(二)琴童的课余生活:以空间之维 |
(三)琴童的家庭生活:以家庭关系之维度 |
第三章 作为行动者母亲的两难局面 |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现实存在 |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定义 |
(二)“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关照 |
(三)“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关照 |
二、自我关照:母亲的自我定位 |
(一)子女教育规划:母亲的家长权威意识 |
(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母亲的忧患意识 |
(三)为母则刚:母亲的母性意识复苏 |
三、左右为难:母亲行动的意识根源 |
(一)“一切为了孩子”:社会赋予母亲角色的定位 |
(二)“我是为了你好”:母亲在家庭中的管理功能的凸显 |
(三)“将来不要埋怨我”:母亲的责任感来源 |
(四)“陪吃陪睡还要陪学习”:母亲的多重身份角色 |
(五)“你这个妈是怎么当的”:母亲的职责远远超过个体情感诉求 |
第四章“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坚守与变革 |
一、希冀:“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
(一)“他得比我有出息”:母亲教育的心理导向 |
(二)“以后兴许会用得上”: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
(三)“有开始也要有结束”: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
(四)“怕吃亏”:多样文化背景下的共同心声 |
二、迷茫:“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惑 |
(一)“我为什么一定要学钢琴”:儿童心底的大问号 |
(二)“我都没有玩的时间了”:儿童心里的委屈 |
(三)美滋滋的笑容背后:儿童学琴之路暂短的幸福呈现 |
三、省思:“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教育行动 |
(一)钢琴艺术教育中家庭的坚持到底 |
(二)童年影像的人生意义与钢琴艺术教育 |
(三)指向儿童潜能充分挖掘的钢琴艺术教育 |
第五章“半途而废”样态家庭的无奈与失望 |
一、恨铁不成钢:“半途而废”样态下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
(一)“我也不能替他弹”:母亲教育的内在心理导向 |
(二)“一切都可能成为绊脚石”: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
(三)“咱们也成不了音乐家”: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
(四)“特别有天赋”或“不是这块料”源于行动者个体认知的不同阶段 |
二、喜忧参半:“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感 |
(一)“不用练琴真实太好啦”:儿童眼中的轻松 |
(二)“你为啥不能坚持到最后”:儿童嘴里的抱怨 |
三 “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行动者的阻力分析 |
(一)成年人的行为阻碍着儿童的自然发展 |
(二)子女成为家长的终极目标 |
(三)家长的非专业性制约钢琴学习效果 |
(四)男权与女权的博弈 |
(五)家庭经济因素 |
反思 |
一、母亲在家庭钢琴艺术教育中的主导效用 |
二 钢琴艺术教育中社会资源专业性稍显乏力 |
三 家庭教育行动与社会专业性衡量结合簇生良性钢琴艺术教育 |
(一)我国钢琴艺术教育如何在异域文化样态下成长 |
(二)儿童钢琴演奏艺术作为非系统性学科教育的困境 |
(三)非系统性儿童学科教育中家庭如何参与有效引导 |
结语 |
一、研究发现 |
(一)母亲在家庭教育行动中的主导地位 |
(二)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 |
(三)母亲文化效用被质疑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一)家庭成员对照的相对缺失 |
(二)研究对象的地域忽视 |
(三)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
三、后续研究的构想 |
(一)引进有音乐艺术学习背景家长的决策行为对照维度 |
(二)增加其他地域的研究对象 |
(三)研究对象的追踪时间扩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7)当代中国司法审判的公共道德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当代中国司法审判考量公共道德的正当性 |
(一)中国司法审判考量公共道德的历史传统 |
(二)中国司法审判追求社会效果的必然需求 |
(三)中国司法审判树立司法权威的关键因素 |
(四)中国司法审判弥补法律不足的重要方式 |
二、当代中国司法审判考量公共道德的现实境况 |
(一)当代中国司法审判考量公共道德的消极现象 |
(二)当代中国司法审判考量公共道德的积极现象 |
三、当代中国司法审判面对公共道德时的主要难题 |
(一)中国司法审判面对社会效果带来的巨大压力 |
(二)中国司法审判面对社会舆论带来的重大干预 |
(三)中国司法审判面对法官素质带来的强大挑战 |
四、当代中国司法审判考量公共道德的理想路径 |
(一)将社会效果带来的压力化为动力 |
(二)将社会舆论带来的干预化为助力 |
(三)提升法官综合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8)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门罗的生平及小说创作简述 |
第二节 门罗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门罗创作的心理机制 |
第一节 情感体验中的地域情结 |
第二节 逃离想象中的自卑情结 |
第三节 细节描摹中的自主情结 |
小结 |
第二章 门罗创作的形象机制 |
第一节 反叛与内省的女性形象 |
第二节 沉默与怯懦的男性形象 |
第三节 相生与相克的两性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门罗创作的隐喻机制 |
第一节 门罗笔下的空间隐喻 |
第二节 门罗笔下的动物隐喻 |
第三节 门罗笔下的服饰隐喻 |
小结 |
第四章 门罗创作的审美机制 |
第一节 门罗小说的入俗之美 |
第二节 门罗小说的顿悟之美 |
第三节 门罗小说的碎片之美 |
小结 |
第五章 门罗创作的文化传承机制 |
第一节 南安大略哥特文学的滋养 |
第二节 美国南方文学传统的影响 |
第三节 英国苏格兰叙事元素的浸润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呈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健康传播视域下“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0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0.1 研究背景 |
1.0.2 研究意义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1.3 文献述评 |
1.2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
1.2.1 理论基础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健康传播类短视频概况及产生动因分析 |
2.1 健康传播类短视频概况分析 |
2.1.1 健康传播类短视频概念及发展 |
2.1.2 健康传播类短视频分类及特征 |
2.1.3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个案概况 |
2.2 健康传播类短视频产生动因分析 |
2.2.1 大众健康医疗观念的逐渐养成 |
2.2.2 受众碎片化专业化的信息需求 |
2.2.3 最具趣味性互动性的同类媒介 |
3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传播特征分析 |
3.1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传播内容特征分析 |
3.1.1 样本选取及效度分析 |
3.1.2 内容取向特征 |
3.1.3 技术形态特征 |
3.1.4 叙述方式特征 |
3.2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传播渠道特征分析 |
3.2.1 内容分发渠道 |
3.2.2 营销推广渠道 |
3.3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传播受众特征分析 |
3.3.1 问卷设计及信度检验 |
3.3.2 丁香医生用户人口特征统计 |
3.3.3 丁香医生用户使用习惯统计 |
3.4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传播效果特征分析 |
3.4.1 传播广度及传播深度 |
3.4.2 认知层面的传播效果 |
3.4.3 情感层面的传播效果 |
3.4.4 行为层面的传播效果 |
3.5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传播特征小结 |
4“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存在问题 |
4.1.1 受众圈层难以短时突破,视频包装能力较弱 |
4.1.2 未抓取用户活跃时间,节目固定板块区分度低 |
4.1.3 与粉丝互动程度低,较难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 |
4.2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问题原因分析 |
4.2.1 平台流量集体管控,短视频团队缺乏专业性 |
4.2.2 追随热点事件发布时间,与品牌保持统一VI |
4.2.3 短视频平台交互属性欠缺,忽视 UGC 品牌推广作用 |
5 优化“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的实践思考 |
5.1 优化内容比例,完善内容输出 |
5.1.1 注重内容质量,平衡语言风格 |
5.1.2 提高心理健康、两性健康等关注度 |
5.1.3 吸纳多类型人才,优化视频内容 |
5.2 优化细分栏目,提供更加精准化服务 |
5.2.1 学会“借势”传播,深耕受众圈层 |
5.2.2 细化栏目分支,助推正能量传播 |
5.2.3 内容与形象并举,合理安排发布时间 |
5.3 优化互动机制,推动健康医疗社区化 |
5.3.1 增加话题互动,提升评论区高效反馈 |
5.3.2 链接在线医疗社区,构建健康话题特色 |
5.3.3 发展电商业务,延长产业价值链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基于控制感视角的护士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护士创新行为 |
1.5.2 工作控制感 |
1.5.3 心理资本 |
1.5.4 组织支持感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1.7 技术路线 |
2.基于控制感视角的护士创新行为作用机制的理论诠释 |
2.1 护士创新行为的文献回顾 |
2.1.1 护士创新行为的概念 |
2.1.2 护士创新行为的测评工具 |
2.1.3 护士创新行为前因变量研究 |
2.1.4 护士创新行为相关理论研究 |
2.1.5 小结 |
2.2 基于控制感视角的护士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的理论诠释 |
2.2.1 工作控制感的内涵、测评工具及其与创新行为等变量的关系 |
2.2.2 心理资本的内涵、测评工具及其与创新行为等变量的关系 |
2.2.3 组织支持感的内涵与创新行为等变量的关系 |
2.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概念框架 |
2.3.1 场动力理论 |
2.3.2 工作需求-控制-支持模型 |
2.3.3 资源保存理论 |
2.3.4 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基于控制感视角的护士创新行为影响机制实证研究 |
3.1 第一部分:工作控制量表的汉化与修订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研究结果 |
3.1.4 讨论 |
3.1.5 小结 |
3.2 第二部分基于控制感的护士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研究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设计:横断面调查 |
3.2.3 研究方法 |
3.2.4 研究结果 |
3.2.5 讨论 |
3.2.6 小结 |
4.以提升创新行为为目的的护士工作控制感干预方案的构建 |
4.1 研究目的 |
4.2 以提升创新行为为目的的护士工作控制感干预方案的构建与修订 |
4.2.1 干预方案的制定原则 |
4.2.2 干预方案的目标 |
4.2.3 方案构建的依据和设计思路 |
4.2.4 基于工作控制的护士创新行为干预方案初稿 |
4.2.5 基于工作控制的护士创新行为干预方案修订 |
4.3 基于工作控制的护士创新行为干预方案确定 |
4.3.1 专家主要意见整理 |
4.3.2 基于工作控制的护士创新行为干预方案修订稿 |
4.4 讨论 |
4.4.1 本研究的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 |
4.4.2 本研究的干预方案具有可行性 |
4.5 小结 |
5.以提升创新行为为目的护士工作控制感干预方案的初步应用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场所 |
5.2.2 研究对象 |
5.2.3 干预实施过程 |
5.2.4 评价指标 |
5.2.5 数据收集 |
5.2.6 数据分析 |
5.2.7 质量控制 |
5.2.8 伦理考虑 |
5.3 结果 |
5.3.1 样本纳入情况 |
5.3.2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5.3.3 干预效果分析 |
5.3.4 干预过程评估 |
5.4 讨论 |
5.4.1 以提升创新行为为目的的护士工作控制感干预方案可行性较好 |
5.4.2 干预可有效提升护士工作控制感水平 |
5.4.3 干预对护士创新行为有一定积极影响 |
5.5 对护理管理的启示 |
5.6 局限性 |
5.7 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四、我为什么做科普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研究[D]. 杜小双.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论熊亮儿童绘本的成人化倾向[D]. 张咪. 湖北大学, 2021
- [3]科普编辑入坑指南[J]. 谭睆予. 出版人, 2021(06)
- [4]新冠疫情下民间志愿团体应急语言服务效率与质量研究[D]. 张可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2)
- [5]我与中国的“化学反应”[J]. 戴伟,孙梦格. 国际人才交流, 2020(09)
- [6]“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D]. 张新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当代中国司法审判的公共道德维度[D]. 隋宝成. 吉林大学, 2020(08)
- [8]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D]. 高静. 山东大学, 2020(09)
- [9]健康传播视域下“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研究[D]. 孙亚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10]基于控制感视角的护士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研究[D]. 温弗乐.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