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杂志》总目录

2001年《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杂志》总目录

一、《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章浩天[1](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地质灾害多发区风险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大数据在地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数据来源广泛、结构复杂,具明显大数据特征,大数据方法下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具重要价值。本文基于大数据相关技术,以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为对象,以GIS为平台,探讨了地质数据的获取、清洗、存储等问题,分析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因子的选择与分级,构建了基于地质大数据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以舟曲县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价。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系统阐述了不同类型地质数据的搜集方法和策略。对于以电子和纸质资料为主的二手数据,可通过大数据技术搜集关键信息,如Python,实现信息爬取和图文识别;对于无法搜集但研究需要的原始数据,通过现场试验,予以补充。(2)提出了地质异常数据的解决办法。探讨了地质数据在时间、空间上特殊性,给出数据缺失、数据噪声和不一致数据的清洗方法。以Python为手段,进行地质异常数据处理。利用预测、插值,解决数据缺失问题;利用正态分布提剔噪声;通过Python库对数据进行格式转换。(3)基于地质数据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类型,分析了地质数据库的存储特征,建立了用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地质数据库逻辑框架。(4)构建了基于地质大数据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出发,探讨地质灾害风险性因子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确定地质灾害影响因子的分级,利用层次分析处理因子间权重分配。建立地质灾害风险因子库存储数据,结合相关理论建立风险评价模型。(5)将系统应用于甘肃省舟曲县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针对舟曲县地质环境,选取重要地质因子,通过地质大数据灾害风险评价系统建立风险性评价模型,以历史灾害资料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基于地质大数据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的可行性,取得了很好效果。

支泽民[2](2021)在《横断山区西北部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强,地质灾害在发生频率与发生规模均呈现增加的趋势,而我国作为受地质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几个国家之一,每年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经济损失严重,因此,本文以横断山区西北部研究区,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对区内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基于孕灾环境将其划分为三大流域,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各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与地质灾害潜在财产损失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流域地质灾害防御范式,得到如下结论:(1)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随着海拔与坡度梯度的升高,总体上呈现泥石流灾害的比例减小,滑坡、崩塌灾害比例增加的趋势;且各流域内地质灾害主要发育于起伏山地貌,地质灾害主要发育于褐土、灰褐土、黑毡土等土壤类型上,距道路距离100m以内、距河流距离500m以内呈条带状分布状态。(2)总体来看,各流域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大致相同,首先,地层岩性与活动断层的分布均为地质灾害发生的前提条件,其次,道路密度、植被覆盖度、居民点密度、河流密度、降水量等影响因素均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先决条件与诱发条件,各流域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以中易发与低易发占比最大,高易发占比较小但在全境内都有分布。(3)各流域地质灾害承灾体基本相同,居民点建筑及道路等基础设施占比最大,其次是草地与林地,耕地对于潜在财产损失的贡献最小,各流域潜在财产损失以500~5000万元为主,金沙江流域与怒江流域最大潜在财产损失区间为5000~10000万元,主要分布于江达县岗托镇、江达镇附近,边坝县边坝镇北部、草卡镇西部、马武乡南部以及洛隆县俄西乡南、中亦乡北部、硕督镇南部、孜托镇西南部等区域;澜沧江流域最大潜在财产损失区间为>10000万元,且主要分布于卡若区城关镇。(4)综合考虑横断山区西北部各流域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地质灾害影响因素以及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潜在财产损失空间分布结果,构建金沙江流域工程防治为主、澜沧江流域柔韧性建设为主、怒江流域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防御范式。

蒙彦[3](2020)在《广花盆地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文中研究表明广花盆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北部核心位置,是我国典型的浅覆盖型岩溶区,近年来,随着人类工程活动加剧和极端气候变化,岩溶塌陷已成为该地区最为突出的地质环境问题之一,是地方国土空间规划布局、重大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迫切需要解决的地质灾害问题。纵观国内外的岩溶塌陷研究,“成因机制、识别评价、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风险管理”五位一体的技术理论框架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到目前为止,“在哪塌,何时塌,如何塌”的问题依然没有很好解决,岩溶塌陷的防治依然是当前地球科学领域的一项世界级技术难题,主要表现在成因机制量化程度不够、隐患识别评价方法精度不足,监测预警技术方法单一、阈值难于获取等方面。论文在对广花盆地岩溶塌陷形成地质背景、岩溶塌陷时空分布现状和发育规律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作用方式、力学机制和形成过程组合的思路建立了潜蚀-断裂-坍塌、潜蚀-吸压-陷落、贯穿-抽吸-流漏和振动-液化-垮塌四种岩溶塌陷发育模式。从岩溶塌陷关键触发因素出发,运用地下水水位变幅、地下水流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地下水浑浊度四个指标组合进行了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研究,发现并证明了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土洞发育的关系,运用“异常数据分析法”实现了岩溶塌陷发生时间的预测预报,通过地下水浑浊度土壤流失累积曲线反映了土洞形成发育的过程与阶段,采取能量物质转化守恒思路将四种方法进行组合的方式进行了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综合分析,结果可大幅度提高广花盆地岩溶塌陷预警精度和水平,利于实际推广应用。在岩溶塌陷风险评价区划中,考虑了防控措施对岩溶塌陷危险性的影响,选用了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块GDP分布指标对岩溶塌陷易损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基于地下水水位降深安全开采控制的岩溶塌陷防控思路,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论文取得如下主要认识:一是广花盆地的地质条件非常利于岩溶塌陷发育,是开展岩溶塌陷综合研究的理想场所。广花盆地为浅覆盖型岩溶区,标高负35米-负80米岩溶发育最强,以大中型溶洞为主,岩溶发育最深可达地下427米,岩溶地下水丰富,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后波动幅度巨大,极易导致岩溶塌陷。岩溶塌陷的形成演化对应着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85%以上与地下工程开挖、石灰石矿山开采、水源地抽水和基础工程施等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按照作用方式、力学机制和形成过程组合思路建立的潜蚀-断裂-坍塌、潜蚀-吸压-陷落、贯穿-抽吸-流漏和振动-液化-垮塌四种发育模式利于全面认识广花盆地岩溶塌陷的触发因素和形成机制,便于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二是通过多参数监测可以大幅度提高广花盆地的岩溶塌陷预警精度和水平。从岩溶塌陷关键触发因素出发,运用地下水水位变幅、地下水流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地下水浑浊度四个指标组合进行了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监测预警能够反映土洞区域发育情况,地下水水位变幅和地下水流速监测预警能够预判岩溶塌陷发生的时间,地下水浑浊度监测预警能够动态反映岩溶塌陷的形成演化过程,可以用于岩溶塌陷发生区域和形成时间的预警,通过能量物质转化守恒思路将四种方法组合可以大幅度提高岩溶塌陷监测预警精度和水平,且利于实际推广应用。三是广花盆地岩溶塌陷高风险区比重大,需加强防控工作。从易发性、危险性和易损性三个层次对广花盆地岩溶塌陷进行了风险区划研究,在指标运用上综合考虑了岩土水相互作用、触发因素、防控措施、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块GDP等参数,结果表明广花盆地岩溶塌陷高风险区面积为416.18 km2,占可溶岩总面积的58.15%,主要分布在广州市的花都区、白云区和佛山市的南海区。针对触发因素因子中,水源开采水位降深因子权重最大的评估结果,通过野外和室内试验结合的方法,得出了广花盆地预防岩溶塌陷发生的地下水安全开采降深为9米,地下水禁采区范围划分半径为700米的结论,该结果可以宏观上指导广花盆地岩溶塌陷防控。同时提出了控制水位降深、改变抽水方式、划定禁采区范围等有针对性的岩溶塌陷防控措施和建议。

刘筱怡[4](2020)在《基于多元遥感技术的古滑坡识别与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青藏高原东缘人类工程活动(铁路、公路、水电工程等)和极端天气不断加剧,古滑坡复活问题呈急剧上升趋势,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日益严重。然而,由于古滑坡规模巨大、孕灾背景复杂,且常因遭受后期改造或沉积物覆盖,原有的滑坡外貌特征已模糊不清,绝大多数古滑坡还处于未知状态。因此,古滑坡及其复活问题一直是困扰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城镇安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多元遥感信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滑坡灾害研究。其中,面向对象分析(OBIA)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都是滑坡判识和监测的高效技术,但是,如何利用OBIA及InSAR技术进行复杂艰险山区古滑坡判识及其复活早期识别,有效地提高滑坡监测预警和危险性评价的精度和时效性,仍是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聚焦青藏高原东缘大渡河流域古滑坡及其复活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源遥感数据和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开展了古滑坡综合判识和发育规律研究;结合InSAR地表变形监测,开展了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研究,提出了基于InSAR技术的古滑坡复活判据,揭示了典型古滑坡复活变形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时序InSAR监测结果,完成了研究区滑坡动态危险性评价。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了大渡河流域的滑坡信息提取与滑坡影像分类属性特征判别分析,发现古滑坡与新生滑坡在遥感影像的色调、光谱和纹理等方面有显着差异,并由此根据植被指数(NDVI)、亮度、地形粗糙度(TRI)和灰度共生矩阵熵(GLCM)等指标,提出了古滑坡综合遥感判识模型(GTVI)。利用时序InSAR技术(PS-InSAR与SBAS-InSAR)和D-InSAR技术对研究区地表变形监测,结合野外验证,共识别出100年以前形成的滑坡694处,其中体积大于100×104m3的滑坡146处。(2)古滑坡在空间上主要沿大渡河干流和小金河两岸密集分布,在断裂两侧5km范围以内数量较多,随着距河流和断裂距离渐远,滑坡数量减少。在时间上,古滑坡的形成演化与河流阶地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区域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显着,时间跨度从10ka~40ka,集中分布于15~30ka,占到了总量的57.6%,新构造活动和地震造成不同区段的差异性,在强烈活动的断裂附近,古滑坡密集发育。(3)以InSAR监测结果为基础,定量分析了典型古滑坡复活的位移、速率等变化特征,基于斋藤原理,提出了古滑坡复活的三段式演化过程;结合PS-InSAR监测的累积位移-时间曲线,提出了将弹性变形与匀速变形之间的拐点作为古滑坡复活的起点标志、把匀速变形向加速变形转变的拐点作为复活失稳的标志,并基于此提出了大渡河流域典型古滑坡复活早期识别(失稳)的速度阈值,为高山峡谷区隐蔽型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提供了新途径。(4)基于多种InSAR处理技术,开展了典型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示范研究。利用Sentinel1数据和ALOS2数据,对格宗古滑坡、甲居古滑坡等典型古滑坡进行了地表位移监测,获取了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毫米级的地表变形结果,通过位移量分析、地表蠕滑特征分析和滑坡边界识别,划分了古滑坡复活的演化阶段。结合日降雨数据,提出了典型古滑坡复活地表变形分区、堆积特征与时空变形模式。(5)在系统分析滑坡与坡度、坡向、粗糙度、断裂带等影响因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采用信息量法(IV)和逻辑回归模型(LR)开展了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结合时序InSAR技术,建立了滑坡危险性动态评价的矩阵模型,完成了大渡河流域滑坡危险性动态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集成InSAR位移速率结果进行危险性评价后,能对区域斜坡变形状态进行实时的评估,能够有效的降低滑坡危险性评价的误差,且通过野外调查验证,准确性和有效性较好。本文采用的研究思路、采用的技术方法和相关研究成果,对于青藏高原东缘复杂艰险山区古滑坡判识、古滑坡复活早期识别及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陈亚亚[5](2020)在《全球及“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世界自然遗产地因在自然景观、地球科学、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而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但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破坏了遗产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严重威胁了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灾害地质学原理和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以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以植被作为承灾体,运用GIS和RS等手段,通过分析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特征和主要动力机制,从全球和典型案例地(“三江并流”)两个尺度,开展了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生态易损性和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从而识别出地质灾害高风险和高生态损失地区。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全球尺度上,通过构建世界自然遗产地与地质灾害、植被空间关系模型,实现了火山爆发、滑坡、地震三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定量评价和生态易损性定量评价,并基于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全球239个世界自然遗产地进行地质灾害生态风险分级。研究认为有30个(13%)世界自然遗产地其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较高,并且主要分布在地球板块边界和地震断裂带附近。地壳活动是导致世界自然遗产地产生各种地质灾害的主要动力。2、通过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分析了“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地质灾害的环境地质特征及发育机制,认为研究区地质灾害是地球内外动力及人类工程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并且研究区地质灾害在空间上具有南北向条带状展布的特征,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地貌单元过渡带、断裂带和地震带、河流切割强烈与道路网密集的区域。3、基于地形坡度、地形起伏度、水系、岩土体性质、断裂构造、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8个指标对“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建立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信息量模型;基于遥感技术提取植被NDVI值从而实现了研究区的生态易损性评价。4、综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生态易损性评价结果,基于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认为“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34%的区域具有较高的地质灾害生态风险,并且高风险主要集中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支流流经的河谷地带,而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高寒山区和城镇。

何朝阳[6](2020)在《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监测预警是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监测是预警的基础,预警是监测的目的。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滑坡监测预警的方法技术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总体上,地理与地质结合不够紧密,监测预警模型很难充分考虑滑坡变形过程和成灾机理,难以取得较高的预警精度,研发的监测预警系统也难以满足数以万计隐患点实时监测预警的实战需求。已有的研究成果还难以有效地解决地质灾害“什么时间可能发生”、“力争实现提前3个小时预警”的任务。如何提高滑坡监测预警能力,我们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提高滑坡监测预警精度?如何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的监测预警中,构建一套可业务化大规模应用的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基于此,本论文系统总结作者近10年来在监测预警方面的实践成果,采用云计算与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滑坡监测预警云平台,整合与管理滑坡地质灾害演化全过程的各类资料,研发并行高效的多源异构监测数据汇聚平台,集成多源异构实时监测数据,形成天-空-地多元立体监测数据中心;综合分析2.1万余台(套)监测设备、超过1.26亿条监测数据的实测曲线,总结划分监测曲线类型,构建监测设备可靠度评价体系,研究滑坡过程预警模型及其实现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混合架构(B/S架构、C/S架构、移动App)的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地质与地理、空间与属性相结合的滑坡演化全过程一体化管理,利用计算机手段对滑坡实施全过程动态跟踪的“过程预警”,有效地提高了滑坡预警精度。本文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构建滑坡“过程预警”模型及其自动求解算法:结合变形速率、速率增量、改进切线角三个参数,构建基于滑坡变形演化过程的“过程预警”模型,从滑坡变形监测数据入手,划分监测曲线类型,研究滑坡变形演化阶段的自动识别理论及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滑坡全过程动态跟踪预警;(2)构建监测设备可靠度建立评价体系和多设备联动预警机制:通过动态对监测设备可靠度进行评价,结合联动预警机制,评价预警结论可信度,以提升监测预警的成功率,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识别滑坡的变形演化过程,实现自动、实时的“过程预警”,为预警模型的业务化、自动化运行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3)提出监测数据自动处理方法:研究实测监测数据的预处理方法,为计算机自动处理监测数据提供相关的算法。通过设置监测数据过滤器和采用拉依达准则实现对异常数据的初步过滤与粗差处理,再结合数据特征,分别采用移动平均法与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拟合,识别数据表现出来的变形趋势。基于监测数据曲线特征自动选择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为后续预警模型计算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提高预警精度;(4)构建实时高效的监测数据集成与共享统一管理平台:结合物联网、消息队列、负载均衡等技术,研究监测数据编码体系,提出一套基于MQTT协议的实时监测数据传输与集成方案,实现多源异构监测数据终端集成和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及汇集融合一体化管理,为监测预警提供实时数据保障;(5)构建基于策略的滑坡实时过程预警技术:从模型的计算、预警的发布与解除等方面,将滑坡预警的理论模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研发预警等级求解器,构建基于策略的预警模型通用计算框架,并从预警信息发布技术及发布策略方面进行总结,实现对滑坡的实时过程预警;(6)构建滑坡变形演化全过程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基于“天-空-地”滑坡多元立体观测技术,采用WebGL技术跨平台的三维数字地球,提供直观、真实的三维实景漫游平台,实现海量基础数据、实时监测数据、视频的集成管理与共享,也为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提供一个功能强大、数据丰富的三维展示平台,构建基于滑坡演化全过程的一体化数据管理体系和滑坡综合信息模型,为滑坡的专家预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7)研发混合架构体系的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综合集成上述研究成果,研究混合架构体系(B/S、C/S、移动端),基于微服务研发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各个架构系统密切配合,针对不同的功能需求,充分发挥各架构的优势,构建数据综合展示统一平台,为过程预警模型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实现滑坡监测预警的业务化运行,为滑坡的防治、应急、抢险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与预警信息服务。

唐寅[7](2020)在《基于地震地质灾害信息分析的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文中指出近年来,全球进入地震的活跃期,地震的发生频率和灾害范围都在逐年增加。我国是全球地震较为活跃的国家之一,尤其在西南地区,地震频发。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铁路的大力建设。但是,在快速建设的同时,工程建设也面临着地震及地质灾害的风险,有效的开展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十分重要。本文以云南大永高速程海断裂带影响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震目录、强震台站数据和地震滑坡数据,利用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方法,开展了不良地质体调查、地震风险分析、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等工作,取得了如下的研究结果:1.2014年云南省鲁甸县发生Ms6.5级地震,震中距程海区域300km,本文以鲁甸地震诱发的720个滑坡作为样本,采用统计分析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为保证支持向量机模型非滑坡样本的准确性,首先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滑坡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特征关系,然后利用分形理论和滑坡分布密度计算各影响因素区间的滑坡危险指数,从滑坡危险指数低的影响因素区间中确定720个非滑坡样本。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建立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其中模型最优参数为0.1和惩罚因子C为0.2,此时分类精度最高为81.25%。并将模型应用到鲁甸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中,结果显示有68.1%的实际滑坡点落在了滑坡危险性在60%以上的区域内,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2.基于G-R模型,利用程海区域近十年地震目录建立了区域潜在震级上限模型,计算得到程海区域最大震级为Ms6.6级。选取鲁甸Ms6.5级地震的45组强震台站记录数据,建立衰减公式计算理论值与台站观测值之间的对数修正模型。基于修正模型和地震动衰减公式,评价了程海地区Ms6.6级潜在地震发震时的峰值加速度分布。3.采用无人机和高密度面波等调查方法,对大永高速程海断裂带影响区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体进行评价。在分析坡体地形和地质的基础上,初步评价在程海大蔑居存在古滑坡复活的可能,八代存在冲沟坍塌和巨石崩塌的风险,涛源存在破碎岩体崩塌的可能。且不良地质体对大永高速工程造成安全隐患,明确了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的必要性。4.基于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进行大永高速程海断裂带影响区的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大永高速周边6050km2范围内有7.2%的区域存在滑坡概率为80%以上的滑坡极高危险区;有48.2%的区域不存在滑坡危险。而大永高速126km内约有3.2km的范围内穿越极高危险区,其他区域均位于低危险或者无危险区域。同时根据评价结果可知,在不良地质体分布的区域均存在一定的滑坡危险,考虑滑坡对大永高速工程的影响,分别提出对应的工程防治措施。

汤梅梅[8](2019)在《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研究》文中指出工伤预防体系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企业完全承担责任的基本现实。政府通过实施工伤保险费率机制与职业安全健康项目,激励企业采取预防措施,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与保护职工安全健康。各国实践经验也表明了工伤预防管制已取得巨大的社会安全效益。作为劳动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一直积极致力于工伤预防管制工作,保护劳动者安全权益。2003年《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标志着工伤预防、工伤待遇和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形成,并主要通过工伤保险待遇修正依靠劳动市场无法完全补偿劳动者遭受风险损失的缺陷,保障受伤工人的医疗救治与基本生活。同时,政府设置激发企业内部动力的工伤保险费率机制,转变企业工伤预防理念。在政府干预和企业担责的协同作用下,截至2017年底,全国总工伤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6.2%和12.1%(1);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607亿元,覆盖人数达22742万人,待遇水平稳步提高(2)。然而,经济全球化、技术革新加快,激烈的企业竞争引发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全球变暖与频发的极端天气恶化了工作条件等,使得工伤事故率与职业患病率居高不下,我国劳动者面临的工伤风险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职业安全健康的格局正发生着改变,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被打破,大量灵活就业的劳动者被排除在保障覆盖范围之外,加之工会组织无法形成与企业、政府进行集体协商的社会力量,使得受伤工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常态下,落后和产能过剩的企业正面临兼并甚至破产危机,考验着企业支付能力。如对于正处在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阶段的企业,在无过失责任原则要求下,他们必须承担工伤事故后的伤亡劳工医疗、误工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一系列经济费用,这必然会加重实体企业的用工成本。面对劳动安全保障不完全、企业经济负担重的双重难题,这就要求政府不能只强调工伤预防管制所带来职业工作环境改善的社会安全效益,而忽视企业经济发展。鉴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文献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工伤预防管制目标内涵应当包括在改善职业安全与健康环境的同时,又提高企业经济绩效两方面。那么工伤预防管制在理论上是否具有实现“共赢”局面的可能性?现阶段中国未实现“共赢”局面的工伤预防管制的安全效应如何?未实现“共赢”局面的工伤预防管制又如何影响企业经济绩效?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是否具有实现“共赢”局面的可能性?如何通过提高现有工伤预防管制效率,来实现“共赢”局面?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推进未来政府政策调控,实现工伤预防管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对促进工伤预防管制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遵循从社会管制经济学理论中探索“共赢”的工伤预防管制作用机理—在现实中寻求“共赢”管制理论存在的可能性—以中国工伤预防管制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为了实现“共赢”的工伤预防管制而深化改革的逻辑思路,并紧紧围绕理论与实证两大核心层面展开研究。(1)理论层面。基于风险工资理论、贝克尔理论、“波特假说”理论。首先,从社会管制经济学发展脉络的视角出发,追寻政府进行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缘由。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者无法依靠市场机制达到最佳安全保障。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保护受伤工人安全权益,政府通过工伤预防管制强制要求企业承担所有责任,保障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对称的安全工作信息,以此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然而,政府实施不适宜的管制强度使得企业对工伤预防管制措施不满,引致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叠错,加重了企业经济负担。为了消除政府与企业目标的异质性,政府调整工伤预防管制力度,激发企业形成安全激励机制,并通过提升自身安全技术达到“共赢”局面。然后,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中国当下的工伤预防管制体制,从社会安全效应与经济效应两方面剖析中国管制未实现“共赢”局面的作用机理。(2)实证层面。本文通过理论机制分析发现“共赢”局面的关键是设置适宜的管制强度,引发高效率的工伤预防管制,从而激发企业安全技术创新。若管制强度设定过低,劳动者安全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若管制强度设定过高,企业则无法从工伤预防安排中获得经济效益。因此,研究选取工伤保险费率作为政府工伤预防管制强度的代理变量(1),基于分步评价的思路,先评估实施工伤预防管制已取得的安全效应水平,再对企业经济绩效评估,检验现阶段中国未实现“共赢”局面的原因是否由不适当的管制强度,引起微观经济主体安全投资行为的转变,进而导致宏观安全效应的下降。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分为8个部分,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然后以工伤预防管制发展路径为主线,按照其理论变迁及内在逻辑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归纳。研究显示,不合理的政府激励机制易引发道德风险,造成企业经济负担,降低了工伤预防管制效率。在政府优化管制资源的基础上,工伤预防管制激发企业安全技术创新,才是实现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与提高企业经济绩效“共赢”局面的根本动力,并探讨了概念移植我国实现的可能性。最后给出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工伤预防管制的理论机制分析。本章首先清晰界定了工伤预防管制及其相关概念,并阐明其属性、特征及激励措施。然后基于风险工资理论、贝克尔理论、“波特假说”理论,探讨工伤预防管制在理论上是否具有实现“共赢”局面的可能性。最后,通过安全效应与经济效应来研究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未实现“共赢”局面的作用机理。其中:(1)中国工伤预防管制安全效应的理论研究。基于企业生产成本理论与风险期望理论,本文建立企业利润与劳动者效用同时最大化的拉格朗日函数,在库恩-塔克一阶条件下,研究发现,目前“重补偿,轻预防”的工伤保险现状与不完善的工伤保险费率机制,不存在以最低工伤保险待遇获得最佳安全水平的临界点;相对高管制费率,政府实行低管制费率时,提高工伤保险待遇对于降低工伤伤害率的影响程度更大;且企业道德风险的存在是造成安全效应低的主要原因。(2)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经济效应的理论研究。基于将成本价格运用于索洛剩余估算的双重生产理论,本文建立企业成本最小化模型并结合谢波德引理,在对时间求导的条件下,研究发现,目前严格管制引发企业调整用工结构以此降低用工成本,且管制引起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化与成本增长变化趋势相同。结果说明,工伤预防管制强度的变化引起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下降。第3章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变迁、现状及成因。基于将政府间接市场激励手段扩展为工伤保险待遇的事后预防和工伤保险费率的事前预防的界定基础上,本章打破了固有工伤预防演化的路径,按照事后工伤预防管制—事前工伤预防管制—完善事前工伤预防管制的逻辑,将中国工伤预防管制体制划分为四个时期。在工伤预防管制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过程中,阐述了政府如何引导企业从被动转向主动预防的管制过程,并探究现有工伤预防管制低效率的成因。研究发现,参保企业在面临更加严峻的工伤风险时,道德风险突出;统筹层次低与覆盖范围窄限制了企业预防的积极性;失衡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结构降低了企业激励动力;不精确的工伤预防激励机制无法形成企业内部动力;事前与事后工伤预防管制的脱离不利激发企业安全技术创新。造成目前偏向社会安全效益而忽略了企业自身经济发展需求的管制现状,其原因可能来自于工伤预防管制的立法、条例设置、机构设置、组织间互联性等。第4章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效率评估—基于安全效应视角。本章采用2006-2016年省级行业及地区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综合工伤保险费率指标,使用门槛模型评估了工伤保险待遇对于降低工伤事故率而取得的安全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实施低管制费率时,提高工伤保险待遇会显着降低工伤伤害率,而当管制费率超过0.15%时,安全激励系数不再显着,甚至出现负面效应。进一步分析安全效应低的内在作用机理发现,企业道德风险的存在限制了工伤保险待遇的预防作用发挥,事前名义道德风险不仅无法消除事后真实道德风险,反而加剧了企业道德风险程度。研究启示:遏制企业道德风险的根本途径是,完善工伤预防管制机制,激发企业进行安全技术创新,降低企业缴纳工伤保险费以及补偿受伤工人待遇构成的企业工伤保险成本。目前高水平的工伤保险费率抑制了企业内在安全激励动力,因而降低工伤保险费率可以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帮助企业减少劳动力损失和生产成本。如果政府降低保险费率幅度过大易扭曲企业安全投资行为;降低保险费率幅度过小,会造成工伤待遇资源的浪费。因此,适宜的工伤保险费率结合工伤保险待遇才能获得最佳安全水平。第5章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效率评估—基于经济效应视角。本章采用工业行业上市公司的企业层面数据并且使用2011年中国《工伤保险条例》的修订作为一次自然实验,在一个标准β条件收敛框架下去检验工伤预防管制对于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影响。研究发现,2007-2014年期间该修订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具有强烈的负效应,工伤预防管制对于生产效率没有滞后效应,其中国有企业相对私营和外资所有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受这次修订的影响最大。这意味着政府实施严格管制,在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后,可能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并降低了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延缓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研究启示:目前中国工伤预防管制强度的设定造成了政府管制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异质性,不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或引发创新力度不足。提倡完善工伤预防管制体制构建,通过费率机制、奖惩机制与管理监督体制等调整政府管制强度。一方面不仅能提高企业参保的积极性,有利于避免现实中企业逃避参保或退保的现象。另一方面,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提高其生产率。当工伤预防管制与外部经济环境形成良好互动时,可促进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可持续发展。第6章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本章首先系统梳理了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伤预防管制模式后,发现目前主要形成了以劳动者与企业雇主充分参与的典型德国模式,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为一体的典型日本模式及联合私营与公共保障系统预防的典型美国模式。然后,通过比较分析了三个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模式的法律体系、激励机制、管理与监督体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工伤预防管制均呈现立法层次高、立法详细、可操作性强和动态及时调整的特点;外部干预结合内部激励构成了科学的工伤预防管制激励机制;工伤预防管制绩效评估建立在社会安全效应与经济效应分析之上,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伤预防项目、工伤保险费率与工伤保险待遇等进行全面评估;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定位清晰、高自主程度及执法严格构成了统一的工伤预防监管体制。研究启示:重视工伤预防是高效率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前提条件,而完善的工伤预防管制立法是高效率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运行基础;科学的工伤预防管制激励机制是高效率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关键核心,是引发企业、政府、劳动者“共赢”局面的必要条件;工伤预防的绩效评估反映工伤预防管制政策运行问题,帮助并提高政府工伤预防管制效率,缩短达到企业、政府、劳动者“共赢”局面的进程;统一的工伤预防监管体制是高效率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保障,是达到企业、政府、劳动者“共赢”局面的坚实基础。第7章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路径优化。为了达到“共赢”工伤预防管制制度,本文在借鉴典型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力求系统地将广泛且复杂影响工伤预防管制强度的因素,归纳并整合在政府管制机制的设置之内进行综合考虑。在构建一个三维立体概念框架下,本文给出如下建议:第一,政府转变工伤预防管制理念,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意愿、机会与能力,工伤预防管制引发企业全新安全技术创新,以及劳动者充分参与是实现“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目标的前置条件;第二,通过健全工伤预防管制立法、整合组织机构、精确设置工伤预防激励机制与强化工伤预防管制监督体制是实现“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目标的基础设置;第三,通过动态调整劳动者职业安全权益,平衡不同规模企业的内部激励动力,强化宏观、中观、微观管制主体责任及营造良好的工伤预防管制外部环境措施,是实现“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目标的后置保障。第8章研究结论及展望,概括全文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1)研究内容创新:本文提出工伤保险待遇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补偿受伤劳动者损失的收入再分配作用,且具有预防事故的安全激励作用。将工伤保险待遇的激励作用纳入工伤预防中,以此区分事前与事后工伤预防管制,拓展了工伤预防管制内涵。基于“波特假说”理论,本文进一步提出工伤预防管制应当在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的同时提高企业生产力,深化了工伤预防管制目标。为了实现“共赢”的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目标,政府应充分利用以降低费率使得企业获得短期利益的契机,实现以创新驱动的工伤预防管制模式的转变。因此,本文丰富和拓展了工伤预防管制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边界。(2)研究视角创新:本文首先从政府管制的宏观效应出发,论证了安全效率低的内在作用机理,发现企业道德风险的存在限制了工伤预防管制作用的发挥。然后,基于微观经济活动层面,刻画了保护人力资本安全减少工伤伤害的预防管制与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发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因管制政策的实行而降低,且短期内又无法通过安全技术创新内部化其缴纳工伤保险费与补偿受伤工人待遇构成的工伤保险成本,是扭曲企业安全投资行为的根本原因,最终造成了工伤预防管制的安全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双重负面局面。在结合宏微观研究基础上,通过构建三维立体概念框架,系统讨论了实现“共赢”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前置条件、基础设置及后置措施的优化路径,以期精确调整工伤预防管制的激励机制,推动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达到在充分保障劳动者安全的同时,促进企业经济健康与持续发展的目的。(3)研究方法创新:第一,衡量工伤预防管制的安全效应。既有相关文献主要基于企业规模越大工伤保险费率越高的假设而展开研究。然而,实践中工伤伤害率会随着政府管制程度呈现非线性关系及区间效应,若遗漏某种企业规模或保险费率情形下的工伤保险待遇的安全效应,会造成估计结果偏误。因此,为了修正以企业规模作为管制费率代理变量的假设缺陷,本文作了进一步拓展,以中国各省区不同行业的工伤保险费率构建综合保险费率指标,并按照数据本身的特征采用门槛模型自动划分样本。第二,衡量工伤预防管制的经济效应。成本-收益法是评估工伤预防管制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佳选择。然而,工伤预防管制的成本与收益测量值在实践中一般难以直接获得,且测算选取指标也可能存在遗漏或偏差。因此,本文选用双重差分模型克服成本-收益法中遗漏变量和不利因果关系的缺陷。进一步,为了精确评估工伤预防管制对于微观经济绩效的影响,将企业间生产率呈现?条件收敛的趋势纳入其中,重新构造了双重差分模型。

聂选华[9](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亓军红[10](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二、《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的地质灾害多发区风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大数据
        1.2.2 地质大数据
        1.2.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2.4 现有研究问题分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第二章 地质数据获取
    2.1 地质数据分类与搜集流程
    2.2 二手地质数据搜集
    2.3 原始地质数据生产
    2.4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数据搜集
        2.4.1 工程地质数据
        2.4.2 人类活动数据
        2.4.3 其他数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质数据清洗和存储
    3.1 异常数据研究
    3.2 地质数据清洗
        3.2.1 常见清洗工具
        3.2.2 地质数据清洗
    3.3 地质数据库的类型
        3.3.1 关系型数据库
        3.3.2 非关系型数据库
    3.4 地质数据库系统
        3.4.1 地质数据库原理
        3.4.2 基本地质数据存储
        3.4.3 GIS平台存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
    4.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因子研究
        4.1.1 自然因子研究
        4.1.2 社会因子研究
        4.1.3 地质灾害风险因子库
    4.2 因子分析
        4.2.1 因子等级划分
        4.2.2 因子权重分配
    4.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系统构建
        4.3.1 综合评价方法
        4.3.2 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模型
    4.4 基于地质数据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舟曲县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
    5.1 舟曲地质环境研究
        5.1.1 舟曲地质数据集成
        5.1.2 舟曲环境特征
        5.1.3 人类活动
    5.2 舟曲评价因子风险性划分
        5.2.1 舟曲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
        5.2.2 舟曲地质灾害风险因子等级划分
        5.2.3 舟曲地质灾害风险因子权重分配
    5.3 结果可视化与检验评价
        5.3.1 风险划分
        5.3.2 模型验证
    5.4 模型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横断山区西北部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地质灾害空间分异
        1.2.2 地质灾害易发性
        1.2.3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1.2.4 地质灾害损失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2章 数据来源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1.1 数据来源
        2.1.2 数据预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随机森林模型
        2.2.2 GIS空间分析
第3章 研究区孕灾环境
    3.1 孕灾环境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地质条件
        3.1.4 气候条件
        3.1.5 人类活动
    3.2 流域划分
第4章 横断山区西北部地质灾害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4.1 地质灾害类型统计分析
        4.1.1 崩塌
        4.1.2 滑坡
        4.1.3 泥石流
    4.2 地质灾害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4.2.1 金沙江流域地质灾害空间分异特征
        4.2.2 澜沧江流域地质灾害空间分异特征
        4.2.3 怒江流域地质灾害空间分异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横断山区西北部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5.1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指标选取原则
        5.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3 评价因子重要性程度确定
    5.2 地质灾害易发性影响因素分析
        5.2.1 金沙江流域地质灾害易发影响因素分析
        5.2.2 澜沧江流域地质灾害易发影响因素分析
        5.2.3 怒江流域地质灾害易发影响因素分析
    5.3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5.3.1 金沙江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5.3.2 澜沧江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5.3.3 怒江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横断山区西北部潜在财产损失空间分布及地质灾害防御范式构建
    6.1 地质灾害潜在财产损失空间分布
        6.1.1 地质灾害财产损失影响因子选取
        6.1.2 地质灾害潜在财产损失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6.1.3 地质灾害潜在财产损失空间分布结果
    6.2 地质灾害防御范式
        6.2.1 金沙江流域以工程防治为主的地质灾害防御范式
        6.2.2 澜沧江流域柔韧性建设为主的地质灾害防御范式
        6.2.3 怒江流域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地质灾害防御范式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与对策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3)广花盆地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趋势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与方法
    1.4 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岩溶塌陷发育背景研究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社会发展
        2.1.1 自然地理
        2.1.2 社会经济发展
    2.2 地层岩性
    2.3 地质构造
    2.4 岩溶水文地质概况
        2.4.1 主要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
        2.4.2 地下水补迳排条件
        2.4.3 地下水动态特征
    2.5 工程地质概况
        2.5.1 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2.5.2 岩体工程地质特征
    2.6 岩溶发育特征
        2.6.1 可溶岩层组类型
        2.6.2 可溶岩分布
        2.6.3 可溶岩埋藏类型
        2.6.4 岩溶发育规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溶塌陷发育特征与模式分析
    3.1 岩溶塌陷分布特征
        3.1.1 空间分布
        3.1.2 时间分布
    3.2 岩溶塌陷属性特征
        3.2.1 塌陷分类
        3.2.2 塌陷规模
        3.2.3 触发因素
        3.2.4 危害损失
    3.3 岩溶塌陷发育模式
        3.3.1 潜蚀-断裂-坍塌模式
        3.3.2 潜蚀-吸压-陷落模式
        3.3.3 贯穿-抽吸-流漏模式
        3.3.4 振动-液化-垮塌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
    4.1 多参数监测预警思路
    4.2 多参数监测预警原理
        4.2.1 黑箱方法简介
        4.2.2 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黑箱模型
        4.2.3 控制变量和状态变量的选取
    4.3 状态变量预警分析
        4.3.1 研究案例概况
        4.3.2 基于地下水水位变幅的预警分析
        4.3.3 基于地下水流速的预警分析
        4.3.4 基于地下水化学特征的预警分析
        4.3.5 基于地下水浑浊度的预警分析
    4.4 多参数综合预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岩溶塌陷风险评价与防控对策
    5.1 易发及危险性评价
        5.1.1 评价方法
        5.1.2 评价模型
        5.1.3 评价过程与结果
    5.2 易损性及风险评价
        5.2.1 评价方法
        5.2.2 评价模型
        5.2.3 评价过程与结果
    5.3 防控措施与建议
        5.3.1 控制水位波动,划定禁采范围
        5.3.2 .跟踪工程进度,做好应急预案
        5.3.3 .加强科学研究,重视前兆识别
        5.3.4 .进行规范治理,杜绝塌陷复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认识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1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1.1.1 发表的学术论文
        1.1.2 获得(申请)的专利
        1.1.3 获得奖项
    1.2 主持参加的科研项目
        1.2.1 科研项目
        1.2.2 地调项目
致谢

(4)基于多元遥感技术的古滑坡识别与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第一节 地形地貌
    第二节 气象水文
    第三节 地层岩性与工程地质岩组
    第四节 地质构造
    第五节 人类活动
第三章 古滑坡的判识及发育分布规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用的滑坡判识方法
    第三节 面向对象遥感解译分析方法
    第四节 典型古滑坡遥感影像判别分析
    第五节 古滑坡综合遥感判识模型研究
    第六节 古滑坡发育分布规律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InSAR技术的大渡河流域古滑坡复活识别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第三节 大渡河丹巴段地表变形监测分析
    第四节 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
    第五节 典型古滑坡复活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时序InSAR的区域滑坡危险性动态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方法原理
    第三节 滑坡易发性建模及评价结果
    第四节 基于时序InSAR数据的滑坡危险性评价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5)全球及“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2.2 世界自然遗产地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2.3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文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世界自然遗产地全球尺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2.1 全球尺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概述
    2.2 研究区概况
    2.3 数据来源与说明
    2.4 评价方法与指标量化
        2.4.1 火山灾害危险性评价
        2.4.2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2.4.3 地震灾害危险性评价
        2.4.4 综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2.5 评价结果与分析
        2.5.1 火山灾害危险性评价
        2.5.2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2.5.3 地震灾害危险性评价
        2.5.4 三种地质灾害危险性对比分析
        2.5.5 综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2.6 小结
第三章 世界自然遗产地全球尺度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
    3.1 世界自然遗产地全球尺度生态易损性评价
        3.1.1 生态易损性评价概述
        3.1.2 评价指标选取与量化
        3.1.3 生态易损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3.2 世界自然遗产地全球尺度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
        3.2.1 评价方法与指标量化
        3.2.2 评价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环境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概况
    4.1 研究区地理环境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气候条件
        4.1.3 水文特征
        4.1.4 地形地貌
        4.1.5 人类工程活动
    4.2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4.2.1 区域地质背景
        4.2.2 区域地层
        4.2.3 区域岩浆活动
        4.2.4 区域地质构造
        4.2.5 区域地震活动
    4.3 地质灾害概况
        4.3.1 地质灾害发育情况
        4.3.2 地质灾害损失情况
        4.3.3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和发育机制
第五章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5.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概述
    5.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5.3 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方法
    5.4 危险性评价指标的分级量化
        5.4.1 坡度
        5.4.2 地形起伏度
        5.4.3 水系
        5.4.4 岩土体类型
        5.4.5 断裂构造
        5.4.6 降雨
        5.4.7 地震
        5.4.8 人类工程活动
    5.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5.5.1 评价指标叠加计算
        5.5.2 危险性等级划分与区划
第六章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
    6.1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生态易损性评价
        6.1.1 生态易损性评价概述
        6.1.2 生态易损性评价指标选取与量化
        6.1.3 生态易损性等级划分与区划
    6.2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
        6.2.1 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与分区
        6.2.2 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结果与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监测预警模型研究
        1.2.2 滑坡位移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1.2.3 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1.2.4 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1.2.5 混合架构在监测预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滑坡监测预警方法研究
        1.4.2 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4.3 基于WebGL技术的三维数字地球的研究
        1.4.4 混合架构体系的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1.5 研究路线
    1.6 本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基于变形演化过程的滑坡预警技术
    2.1 概述
    2.2 滑坡变形演化过程的一般特征
    2.3 基于变形过程的滑坡预警模型
    2.4 滑坡变形演化阶段自动识别
        2.4.1 改进切线角自动求解方法
        2.4.1.1 改进切线角模型
        2.4.1.2 离散小波变换提取曲线特征
        2.4.2 常见监测曲线类型与识别
        2.4.2.1 平稳型(T11)
        2.4.2.2 稳定型(T21)
        2.4.2.3 震荡型(T22)
        2.4.2.4 递增型(T31)
        2.4.2.5 指数型(T32)
        2.4.2.6 突变型(T33)
    2.5 多设备联动预警机制
        2.5.1 监测设备分组
        2.5.2 监测设备可靠度动态评价体系TRIP
        2.5.3 预警结论可信度
        2.5.4 联动预警案例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滑坡监测数据自动处理方法
    3.1 异常数据自动处理
        3.1.1 监测数据过滤器
        3.1.2 异常数据处理方法
        3.1.2.1 粗差数据的处理
        3.1.2.2 雨量监测数据常见问题
    3.2 监测数据的拟合处理
        3.2.1 移动平均法
        3.2.2 最小二乘法
    3.3 数据处理方法适用范围研究
        3.3.1 数据消噪处理
        3.3.2 仪器误差处理
        3.3.3 滑坡失稳阶段的数据处理
    3.4 监测数据等时间间隔处理
        3.4.1 状态量数据
        3.4.2 累积量数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滑坡监测数据实时集成与共享技术
    4.1 高可靠数据集成与共享技术
        4.1.1 高级消息队列协议(AMQP)
        4.1.2 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
        4.1.3 高并发下的高可靠数据分发与共享
    4.2 基于MQTT协议的多源异构监测数据实时集成技术
        4.2.1 两种数据集成技术
        4.2.1.1 基于ETL模式的批处理集成
        4.2.1.2 基于MQTT协议的流处理集成
        4.2.2 基于MQTT协议的数据集成体系
        4.2.2.1 数据流模型
        4.2.2.2 负载均衡中的会话保持
    4.3 海量数据存取优化方案
        4.3.1 分词技术
        4.3.2 倒排索引
        4.3.3 海量数据存取优化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策略的滑坡实时过程预警技术
    5.1 基于策略的预警模型计算框架
        5.1.1 预警计算流程
        5.1.2 预警模型管理
        5.1.3 通用模型计算框架研究
        5.1.4 预警等级求解器的设计与实现
        5.1.4.1 求解器计算流程
        5.1.4.2 多线程预警技术
        5.1.5 过程预警成果展示
    5.2 预警的发布与解除
        5.2.1 预警信息自动发布技术
        5.2.2 预警信息发送规则
        5.2.3 预警信息解除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滑坡综合数据一体化管理技术
    6.1 滑坡空间数据集成体系研究
        6.1.1 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预处理
        6.1.2 空间数据库的选择
        6.1.3 空间数据服务平台
        6.1.4 空间数据集成体系
    6.2 基于WebGL技术的三维数字地球
        6.2.1 WebGL技术
        6.2.2 三维平台的选择
        6.2.3 三维模型高精度集成技术
        6.2.4 三维数字地球应用效果
    6.3 基于国标的视频设备集成体系
        6.3.1 数据传输协议
        6.3.2 视频监控统一管理平台
        6.3.2.1 平台架构设计
        6.3.2.2 视频设备编码规则
        6.3.2.3 统一视频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6.4 天-空-地一体化数据管理体系
        6.4.1 空间数据
        6.4.2 属性数据
        6.4.3 非结构化数据
        6.4.4 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混合架构体系的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7.1 概述
    7.2 需求分析
    7.3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7.4 数据结构体系
    7.5 云服务基础平台设计
        7.5.1 SOA与 JWT
        7.5.2 系统架构
    7.6 混合架构体系
        7.6.1 B/S架构网页端
        7.6.1.1 系统演示主界面
        7.6.1.2 天-空-地一体化数据管理
        7.6.1.3 监测数据分析
        7.6.1.4 滑坡过程预警分析
        7.6.2 C/S架构客户端
        7.6.2.1 演示模式
        7.6.2.2 空间数据管理
        7.6.2.3 监测预警信息管理
        7.6.2.4 后台服务监控
        7.6.3 移动端App
        7.6.3.1 概述
        7.6.3.2 功能架构设计
        7.6.3.3 移动端开发相关技术
        7.6.3.4 主要功能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系统应用案例
    8.1 预警案例
    8.2 预警流程时间因素分析
    8.3 黑方台滑坡监测预警
        8.3.1 概述
        8.3.2 党川7号滑坡预警过程
    8.4 兴义龙井村9组岩质滑坡监测预警
        8.4.1 概述
        8.4.2 监测点布置
        8.4.3 系统应用
    8.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A.1 全文公式索引
    A.2 全文图索引
    A.3 全文表索引

(7)基于地震地质灾害信息分析的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滑坡分布特征研究
        1.2.2 地震地质灾害调查方法研究
        1.2.3 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地震及地质灾害信息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
    2.1 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
        2.1.1 滑坡危险性评价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2.1.2 支持向量机模型样本的确定
    2.2 基于地震数据统计的地震风险分析方法
        2.2.1 区域潜在地震震级研究
        2.2.2 区域地震动修正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3.1 地震滑坡空间特征研究
        3.1.1 地震概况
        3.1.2 地震地震动特征
        3.1.3 影响因素选取
        3.1.4 滑坡空间特征统计分析
    3.2 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
        3.2.1 支持向量机模型训练样本的选取
        3.2.2 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训练
        3.2.3 评价模型建立
    3.3 模型准确性验证
        3.3.1 鲁甸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
        3.3.2 模型准确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永高速公路程海断裂带影响区不良地质体调查分析
    4.1 大永高速公路工程概况
    4.2 程海断裂带概况
    4.3 区域不良地质体调查
        4.3.1 调查区域的选取
        4.3.2 现场调查方法
        4.3.3 大蔑居区域不良地质体调查
        4.3.4 八代区域不良地质体调查
        4.3.5 涛源区域不良地质体调查
    4.4 工程风险分析
        4.4.1 不稳定斜坡工程风险
        4.4.2 冲洪积扇工程风险
        4.4.3 碎石堆积体工程风险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永高速公路程海断裂带影响区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
    5.1 区域地震风险分析
        5.1.1 区域地震分布
        5.1.2 基于G-R模型的区域震级上限的确定
        5.1.3 潜在震源的确定
        5.1.4 峰值加速度震动图
    5.2 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
        5.2.1 评价参数
        5.2.2 地震滑坡危险评价
    5.3 评价结果分析
        5.3.1 不良地质体危险性分析
        5.3.2 工程滑坡危险性分析及防治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框架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及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2.工伤预防管制的理论机制分析
    2.1 工伤预防管制的理论分析基础
        2.1.1 工伤预防管制的相关概念界定
        2.1.2 工伤预防管制的属性及其特征
        2.1.3 工伤预防管制的激励措施
    2.2 工伤预防管制引发“共赢”局面的逻辑演化
        2.2.1 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美好愿景
        2.2.2 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设定困境
        2.2.3 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机制调整
    2.3 现阶段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作用机理
        2.3.1 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安全效应
        2.3.2 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经济效应
    2.4 本章小结
3.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变迁、现状及成因
    3.1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变迁
        3.1.1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萌发期
        3.1.2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确定期
        3.1.3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调整期
        3.1.4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完善期
    3.2 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现状
        3.2.1 工伤事故与职业病现状
        3.2.2 工伤保险基金运行现状
        3.2.3 工伤保险费率机制现状
        3.2.4 工伤预防管理体制现状
        3.2.5 试点地区的工伤预防现状
    3.3 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主要问题
        3.3.1 工伤风险严峻,道德风险突出
        3.3.2 失衡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结构
        3.3.3 不精确的事前工伤预防激励机制设置
        3.3.4 脱离的事前与事后工伤预防管制
    3.4 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问题成因
        3.4.1 不完备的工伤预防管制立法
        3.4.2 不科学的工伤预防管制组织设置
        3.4.3 不适宜的工伤预防管制实施力度
        3.4.4 单一的工伤预防管制效率评估
    3.5 本章小结
4.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效率评估——基于安全效应视角
    4.1 门槛模型构建
        4.1.1 门槛模型选择依据
        4.1.2 门槛值选择
        4.1.3 门槛回归具体模型
    4.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4.2.1 变量选择
        4.2.2 数据来源与分析
    4.3 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实证分析
        4.3.1 1%管制强度下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
        4.3.2 0.9%管制强度下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
        4.3.3 0.75%管制强度下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
        4.3.4 不同管制强度下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比较
    4.4 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实证分析
        4.4.1 1%管制强度下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
        4.4.2 0.9%管制强度下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
        4.4.3 0.75%管制强度下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
        4.4.4 不同管制强度下预期与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比较
    4.5 低安全效应的内在作用机理
        4.5.1 机理分析与模型构建
        4.5.2 低安全效应的估计方法
        4.5.3 企业事前与事后道德风险的边际弹性
    4.6 本章小结
5.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效率评估——基于经济效应视角
    5.1 双重差分模型构造
        5.1.1 双重差分模型选择依据
        5.1.2 双重差分基本模型
        5.1.3 微观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趋势
        5.1.4 重新构造双重差分模型
    5.2 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5.2.1 TFP测算方法选择
        5.2.2 状态空间具体模型
    5.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5.3.1 数据来源
        5.3.2 变量选择
        5.3.3 变量统计描述
    5.4 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5.4.1 自然实验性质的检验结果
        5.4.2 1%管制强度下模型估计结果
        5.4.3 1%管制强度下的滞后效应
        5.4.4 0.9%管制强度下模型估计结果
        5.4.5 0.9%管制强度下的滞后效应
        5.4.6 不同工伤预防管制强度下经济效应比较
    5.5 稳定性检验
        5.5.1 不同体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趋势
        5.5.2 剔除人力资本的全要素生产率趋势
    5.6 本章小结
6.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6.1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模式
        6.1.1 工伤预防管制的背景
        6.1.2 工伤预防管制模式的类型
    6.2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的法律体系
        6.2.1 “完全政府”工伤预防管制法律体系
        6.2.2 “自我”工伤预防管制法律体系
        6.2.3 “协同”工伤预防管制法律体系
    6.3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的激励机制
        6.3.1 工伤保险待遇机制及其激励效应
        6.3.2 工伤预防项目及其激励效应
        6.3.3 工伤保险费率机制及其激励效应
    6.4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的管理体系
        6.4.1 “民主自治式”工伤预防管制的管理体系
        6.4.2 “偏重政府主导式”工伤预防管制的管理体系
        6.4.3 “完全政府主导式”工伤预防管制的管理体系
    6.5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的监督体系
        6.5.1 绩效评估作为工伤预防管制的监督依据
        6.5.2 奖惩机制作为工伤预防管制的监督手段
        6.5.3 制衡机制作为工伤预防管制的监督力量
    6.6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经验与借鉴
        6.6.1 高度重视工伤预防管制
        6.6.2 完善的工伤预防管制立法
        6.6.3 科学的工伤预防管制激励机制
        6.6.4 全面的工伤预防管制绩效评估
        6.6.5 统一的工伤预防管制监管体制
    6.7 本章小结
7.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路径优化
    7.1 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三维立体概念框架
        7.1.1 工伤预防管制具有时间维度
        7.1.2 工伤预防管制具有管理层次维度
        7.1.3 工伤预防管制具有事故因素维度
        7.1.4 工伤预防管制具有双重管制方向
    7.2 “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前置条件
        7.2.1 政府转变工伤预防管制理念
        7.2.2 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意愿、机会与能力
        7.2.3 工伤预防管制引发企业全新技术创新
        7.2.4 劳动者充分参与工伤预防管制
    7.3 “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基础设置
        7.3.1 健全工伤预防管制立法
        7.3.2 整合工伤预防管制组织结构
        7.3.3 精确设置工伤预防管制激励机制
        7.3.4 强化工伤预防管制监督体制
    7.4 “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后置保障
        7.4.1 动态调整劳动者职业安全权益
        7.4.2 平衡不同规模企业的内部激励动力
        7.4.3 强化宏观、中观、微观管制主体责任
        7.4.4 营造良好的工伤预防管制外部环境
    7.5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10)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的地质灾害多发区风险性评价[D]. 章浩天. 兰州大学, 2021(09)
  • [2]横断山区西北部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D]. 支泽民.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3]广花盆地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D]. 蒙彦.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基于多元遥感技术的古滑坡识别与危险性评价研究[D]. 刘筱怡.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5]全球及“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D]. 陈亚亚. 长安大学, 2020
  • [6]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何朝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基于地震地质灾害信息分析的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D]. 唐寅.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8]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研究[D]. 汤梅梅.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0)
  • [9]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10]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2001年《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杂志》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