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皂甙的分离与ESI/MS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殷丛丛,李文帅,徐海军,谈美霞,王敏,赵晋忠,杜维俊,岳爱琴[1](2021)在《HPLC测定大豆皂苷方法的建立和优化》文中指出为了实现大豆皂苷的快速分离及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4种大豆皂苷(Aa、Ab、Ba、Bb)进行分析检测,建立并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4种大豆皂苷的条件,并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HPLC法测定大豆皂苷的最优条件为:色谱柱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A为0.05%的乙酸乙腈溶液,流动相B为0.05%的乙酸水溶液,进样30μL,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05 nm。大豆皂苷在100~1 0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4种大豆皂苷线性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7,大豆皂苷Aa、Ab的检测下限为20μg/m L,Ba、Bb的检测下限为10μg/m L;加标检出率为89.9%~105.6%,相对标准偏差为1.06%~2.31%。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大豆种子中4种大豆皂苷的定性定量检测。
杨福明,冯丽丽,罗淑年,王立枫,史永革[2](2021)在《大豆中生物活性成分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豆制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大豆中不仅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磷脂、甾醇、异黄酮、皂甙、低聚糖、维生素E、多肽、膳食纤维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功能性因子的宝库。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性已逐渐清晰,这些物质的分析和检测方法也在逐步的完善。特别是最近几十年,随着色谱、质谱、光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豆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检测取得了很大进展,检测手段更加先进,定性和定量的检测方法也更加科学、严谨、高效。检测技术的进步,必将促进大豆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深度开发和利用,让大豆为人类的营养和健康做出更大贡献。本文主要对大豆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功能性以及生物活性成分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为大豆生物活性物质未来的质量安全控制和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聂佳慧[3](2019)在《红芸豆抗黑色素瘤活性成分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选题依据:芸豆是一种古老的蔬菜作物和粮食作物,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闻名。红芸豆(Phaseolus vulgaris L.),又名红菜豆,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商业化生产和消费的食用豆。最近的研究表明,红芸豆具有抗氧化的生物活性。红芸豆中富含植物凝集素(PHA),PHA已被发现具有抗肿瘤,抗真菌,抗病毒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等一系列生物活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由黑色素细胞引起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占皮肤癌死亡率的80%,且五年生存率低于5%。因此,寻找具有抑制黑色素瘤能力的药物刻不容缓。已有研究表明桑椹花色苷可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转移、柑橘汁提取物可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红芸豆具有鲜红的种皮,其颜色可能在于其含有花色苷类成分,因此,我们推测红芸豆可能具有潜在的抗黑色素瘤作用。山西是红芸豆的主产区,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山西优质红芸豆资源,本研究拟对红芸豆抗黑色素瘤活性成分及其机制进行研究,为把红芸豆进一步开发为治疗黑色素瘤的潜在药物和功能食品提供依据。目的:本课题以山西特产红芸豆为研究对象,采用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模型,通过化学分析、细胞生物学、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和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等多学科方法阐明红芸豆皮提取物抗黑色素瘤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为红芸豆的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方法:(1)通过1H-NMR及LC-MS分析,结合文献数据及标准品对照,分别对红芸豆皮及去皮种子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2)采用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模型,首先通过观察红芸豆皮提取物(RKBC)和去皮种子提取物(RKBK)对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进行抗黑色素瘤作用药效评价;其次,利用基于LC-MS的细胞代谢组学技术和网络药理学初步探究其抗黑色素瘤的作用机制;最后,采用Western blot对相关通路、靶点进行验证。(3)进一步将RKBC提取物分为石油醚(PE)、乙酸乙酯(EA)、正丁醇(BU)、剩余水层(W)四个萃取部位。通过分析四个萃取部位对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存活率、细胞迁移、细胞凋亡的影响,明确红芸豆皮抗黑色素瘤活性部位;采用液质联用、结合标准品对照对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pH示差法对活性部位进行定量分析。(4)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活性部位对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蛋白的作用,确认其可能的作用通路。对活性部位中鉴定的单体进行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的药效评价,选择活性最佳的单体进行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通路的验证。结果:(1)采用NMR分析,从RKBC及RKBK提取物中共鉴定化合物29个,主要为氨基酸、糖和有机酸。采用LC-MS分析,从RKBC提取物中共鉴定化合物15个,主要为原花青素类、花色苷类及黄酮醇类成分;从RKBK提取物中共鉴定化合物5个,主要为大豆皂苷类。结果表明,RKBC和RKBK提取物具有相似的初级代谢物,但次级代谢物存在很大的差异。原花青素,黄酮醇类成分和花色苷类成分是RKBC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大豆皂甙则为RKBK提取物的主要成分。(2)RKBC提取物对B16-F10细胞抑制作用的IC50为36.93±2.74μg/mL,说明对B16-F10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RKBK提取物在6.25-2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B16-F10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此外,RKBC提取物还可以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迁移,诱导G1期和G2/M期阻滞,并引发细胞凋亡和空泡化。细胞代谢组学结果表明RKBC提取物的抗黑色素瘤作用可能与嘌呤代谢有关。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RKBC可能通过调节CDK2和CDK4影响细胞周期。Western Blot分析发现RKBC可降低AKT1/2/3和cleaved-MMP2的水平,并上调Bcl-xl的表达。(3)EA、BU、W和PE四个部位均能抑制B16-F10细胞增殖,EA、BU和W在6.25-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的IC50分别为12.57±0.95μg/mL、11.71±4.44μg/mL、32.80±4.58μg/mL,而PE部位在此范围的最大抑制率仅为35%。从IC50值可以看出BU抑制B16-F10细胞增殖的活性最强,其次是EA、W和PE。细胞迁移、细胞凋亡、AO/EB和Hoechst 33342染色试验结果显示,BU部位在抑制细胞迁移和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方面作用较强。活性部位定性分析结果显示,EA、BU和W的化学组成存在显着差异。EA部位以金丝桃苷和槲皮素为主,BU部位以保留时间为9.09 min的色谱峰和金丝桃苷为主,W部位以保留时间为2.63min和9.09 min的色谱峰为主。此外,保留时间为9.09 min的色谱峰通过液质联用分析推测为以槲皮素为母核的黄酮类成分,但具体结构未定。定量分析结果显示,EA、BU和W三个部位中金丝桃苷含量分别为3.534±0.055、1.716±0.008、0.930±0.003μg/μL,槲皮素含量分别为2.839±0.009、0.811±0.008、0.264±0.010μg/μL;总花色苷含量分别为0.374、0.227、0.107 mg/g。(4)Western blot分析显示BU部位对与细胞程序性死亡调控相关的AKT1/2/3,p-AKT1/2/3,PARP,Bim和Bcl-xl均有一定作用,说明BU部位可能通过影响AKT1/2/3-Bim通路和上调Bcl-xl的表达促进B16-F10细胞的程序性死亡。金丝桃苷、槲皮素和山柰酚的抗黑色素瘤活性结果显示,槲皮素(IC50为17.88±1.28μg/mL)的抗黑色素瘤活性最强,山柰酚次之,金丝桃苷最弱。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槲皮素对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机制与BU部位相同。结论:本文通过NMR结合LC-MS分析,共鉴定出红芸豆提取物的55种化合物。发现RKBC提取物和RKBK提取物具有相似的初级代谢物,但次级代谢物存在显着差异。采用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模型证明红芸豆皮具有显着的抗黑色素瘤活性,而去皮种子无明显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RKBC提取物发挥抗黑色素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AKT1/2/3-MMP2通路从而抑制细胞迁移,抑制CDK2和CDK4的表达阻滞细胞周期,激活cGMP-PKG通路促进细胞凋亡,上调Bcl-xl的表达促进细胞空泡化等途径实现。进一步的活性部位筛选实验发现BU部位具有较强的抗黑色素瘤作用,其对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在于影响AKT1/2/3-Bim通路和上调Bcl-xl的表达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进而抑制细胞增殖。BU中含有的槲皮素可能为RKBC提取物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以上研究结果初步阐明红芸豆提取物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为基于红芸豆的黑色素瘤治疗药物或功能食品研发奠定了基础。
钱敏[4](2018)在《蚕豆多酚的组成结构及其生理活性功能研究》文中提出蚕豆中富含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强,具备开发成为功能食品配料的潜力。本文以皖五河大青皮、苏蚕三号、苏蚕甘临选、苏蚕05-1和苏蚕绵豆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特色蚕豆品种为研究对象,首先优化了蚕豆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分析了蚕豆中游离态多酚与结合态多酚的含量与组成,并进一步评价了两种形态多酚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血糖、降血脂、降尿酸等生理活性功能,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蚕豆多酚。以多酚提取量为指标,对溶剂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pH等参数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的超声波辅助提取蚕豆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5%、料液比1:25 g/mL、提取时间20 min、pH 5。此条件下,蚕豆多酚提取量最高,达到2.03±0.16 mg/g d.w.。2.分别采用福林酚法、氯化铝法、香草醛-盐酸法测定蚕豆中多酚、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5种蚕豆中游离态多酚、结合态多酚及总酚含量范围分别为183.4-203.1、34.7-81.1 和 232.8-269.3 mg GAE/100 g DW。苏蚕绵豆选中总酚含量最高,其余依次为皖五河大青皮,苏蚕甘临选,苏蚕三号和苏蚕05-1。5种蚕豆中游离态黄酮、结合态黄酮及总黄酮含量范围分别为90.8-117.8、44.6-71.2和137.9-179.2 mg RE/100 g DW,其中苏蚕三号总黄酮含量最高,其他依次为皖五河大青皮,苏蚕甘临选,苏蚕05-1和苏蚕绵豆选。5种蚕豆中游离态原花青素、结合态原花青素以及总原花青素含量范围分别为76.1-191.5、45.1-135.7和125.6-297.5 mg CE/100 g DW,其中苏蚕绵豆选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其余依次为苏蚕甘临选,皖五河大青皮,苏蚕05-1和苏蚕三号。不同品种蚕豆之间的多酚、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差异均显着(p<0.05)。总体而言,蚕豆中多酚、黄酮和原花青素主要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3.通过HPLC-MS/MS分析蚕豆中主要的多酚单体化合物为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表儿茶素糖苷、阿魏酸葡萄糖苷以及咖啡酸4-O-葡萄糖苷等。进一步结合化学抗氧化模型(DPPH、ABTS、ORAC、FRAP、还原力)与HepG2细胞损伤模型研究了蚕豆游离态、结合态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蚕豆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在化学模型中的抗氧化能力呈明显剂量依赖性,5种蚕豆品种之间的抗氧化活性差异显着,且游离态多酚的抗氧化能力高于结合态多酚,蚕豆多酚类花化合物与其抗氧化活性(FRAP值、还原力、DPPH及ABTS半清除浓度IC50值)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p<0.05)。5种蚕豆游离态、结合态多酚对H2O2诱导的HepG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随多酚浓度升高明显增强。4.5种蚕豆中游离态多酚和结合态多酚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值范围分别为0.87-1.44和1.17-2.07 mg/mL,而阳性对照阿卡波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值为1.04mg/mL,表明蚕豆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较好,具有降血糖的潜力。另外,研究发现阿卡波糖与苏蚕05-1游离态、结合态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均为可逆性抑制。我们通过绘制双倒数曲线发现,阿卡波糖对为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为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值为1.64 mg/mL;而苏蚕05-1游离态、结合态多酚为非竞争性抑制,Ki值分别为1.28和2.03 mg/mL。5.通过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蚕豆游离态、结合态多酚对牛磺胆酸钠、甘氨胆酸钠、胆酸钠等胆酸盐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蚕豆游离态多酚对牛磺胆酸钠、甘氨胆酸钠、胆酸钠的结合能力范围分别为0.78-1.09、0.67-0.70以及1.10-1.22μmol;结合态多酚对三种胆酸盐结合能力范围分别为0.98-1.20、0.67-0.92以及0.89-1.06。不同蚕豆多酚的胆汁盐结合能力差异显着(p<0.05),其中苏蚕三号与苏蚕甘临选多酚的胆汁盐结合能力最强。6.以黄嘌呤为底物研究了蚕豆多酚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效果。研究表明,蚕豆游离态多酚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效果较差,抑制率均小于10%。相反,结合态多酚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能力较好,抑制率均在30%以上。其中皖五河大青皮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最强,其余依次为苏蚕绵豆选,苏蚕05-1,苏蚕甘临选和苏蚕三号,且不同品种间差异显着(p<0.05)。
徐海军[5](2016)在《大豆皂苷分析方法及其多样性的研究》文中提出大豆皂苷是豆类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对人体有多种益身作用,在植物体内也有多种防御功能。本文建立了薄层色谱(TLC)快速定性检测大豆皂苷的方法,HPLC-ESI-MS/MS、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大豆皂苷组成含量的方法,并对大豆皂苷组成多样性进行了研究。1、建立了TLC快速定性检测大豆皂苷的方法,薄层色谱条件:展开剂溶剂体系为氟仿:甲醇:水:甲酸=65:38:10:0.01,预饱和30 min,展开70 mmin。对20种大豆材料的胚和子叶进行了TLC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之间的谱带存在特异性差异;对晋豆19的胚、子叶、种皮以及幼苗的根、茎、叶进行TLC分析,结果显示同材料不同部位之间的谱带存在明显差异。TLC具有快速、简单、成本低、重现性好的优点,因此通过薄层色谱定性分析不同材料之间谱带的差异,为大豆皂苷特异性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依据。2、建立了HPLC-ESI-MS/MS检测大豆皂苷组成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为:流动相A和B分别为0.025%(v/v)的乙酸乙腈溶液和乙酸水溶液,样品梯度洗脱时间为40 min,喷雾电压为3.5 kV,鞘气和辅助气的压力分别是30 psi和5 psi。根据Aa、Ab、 Ba、Bb4个皂苷标准品的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线性范围是10~1000 μg/mL。用HPLC-ESI-MS/MS法分析了46种山西不同生态类型的大豆种子中皂苷的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在同一材料不同组织之间以及不同材料之间大豆皂苷的组分和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A类皂苷在胚、子叶和种皮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364、3.384、0.930mg/g,不同材料间变幅分别为4.298~111.540 mg/g,0.020~9.881 mg/g,0~7.210 mg/g,变异系数分别为81.08%、97.75%、181.61%。DDMP类皂苷在胚、子叶和种皮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631、3.272、0.149 mg/g,变幅分别为1.545~50.507 mg/g,1.545~8.056 mg/g, 0.012~2.051 mg/g,变异系数分别为108.45%、37.13%、242.95%。B类皂苷在胚、子叶和种皮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404、1.536、0.440mg/g,变幅分别为0.331~12.589 mg/g, 0.008~1.925 mg/g,0.004~2.454 mg/g,变异系数分别为87.24%、128.00%、136.59%。E类皂苷在胚、子叶和种皮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13、0.397、0.121 mg/g,变幅分别为0.026~10.328 mg/g,0.026~1.124 mg/g,0~1.239 mg/g,变异系数分别为138.39%、62.97%、189.26%。根据百粒重将试验材料分为大、中、小3种粒型,分析发现小粒型种子胚中B类皂苷的含量显着高于中粒型和大粒型种子胚中B类皂苷的含量;子叶中A类皂苷的含量是中粒型和大粒型种子子叶中的1.82、1.87倍,DDMP类是中粒型和大粒型子叶中的1.51、1.64倍,皂苷总量是中粒型和大粒型子叶中的1.42、1.50倍。在小粒型子叶中A类、DDMP类、及DDMP类+B类+E类皂苷的含量显着高于大粒型和中粒型种子子叶中的含量。对大豆皂苷各组分的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胚中大豆皂苷的总量与A类皂苷的总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性为88.8%,大豆皂苷Aa的含量与Ab的含量呈负相关,子叶中皂苷的总量与A类皂苷的总量DDMP类皂苷的总量及B类皂苷的总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性分别为94.7%、50.3%和63.7%,胚中DDMP类皂苷的总量与αg、βg、γg的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性分别为90.8%,98.9%和49.7%,而在子叶中DDMP类皂苷的总量与βg、βa, γa的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性分别为54.5%、51.2%和63.9%。3、建立了HPLC检测大豆皂苷组成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流动相A为0.05%的乙酸乙腈溶液,流动相B为0.05%的乙酸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05 nm,线性梯度洗脱时间为100 min。以大豆皂苷标准品Aa、Ab、Ba和Bb建立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00~1000 μg/mL,4个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平均回收率为89.9-105.7%,精密度为1.06~2.31%。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豆皂苷Aa、Ab的检出限为20μg/mL, Ba、Bb的检出限为10 μg/mL,但由于缺少标准品不能对其它皂苷进行分析,还需进一步完善。
邵建[6](2016)在《莲子心与大豆荚的化学成分研究》文中认为莲子心Nelumbo nucifera Gaertn.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的成熟种子中间的绿色胚根,即莲子除去子叶的胚,略呈细棒状,绿色,长11.5 cm,直径约2 mm。莲子心收录在《中国药典》,各地广泛种植,资源非常丰富,并且民间应用广泛,有重要的食疗作用。莲子心性味苦,寒。有关其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碱和黄酮两类化合物上,主要含莲心碱、异莲心碱、甲基莲心碱、荷叶碱、前荷叶碱、牛角花素、甲基紫堇杷灵、去甲基乌药碱,又含金丝桃苷、芸香苷等黄酮类。其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广泛,对心血管系统具有较强的活性,包括抗心律不齐和降压作用。最近发现还具有较好的抗癌作用,辅助治疗癌症。本实验从莲子心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0个化合物,并进一步通过波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其中23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SL-1、SL-6、SL-7、SL-9、SL-10、SL-17、SL-21、SL-22、SL-2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大豆Soybean为豆科,蝶形花亚科,菜豆族,大豆属植物。原产于中国,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东北最着名,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之一。大豆属植物化学成分复杂,主要的化学成分是黄酮类、大豆皂苷、大豆蛋白、大豆磷脂、大豆低聚糖、大豆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醇以及生物碱等。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豆皂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病毒、防治心血管疾病等药理及生理作用。因此,不论是作为食品还是药用,大豆都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课题主要对采自江苏省的的大豆的干燥豆荚的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我们采用各种色谱手段,包括大孔树脂、小孔树脂、常压硅胶柱色谱、中压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技术以及现代波谱技术从中分离鉴定9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SJ-3,SJ-5,SJ-11,SJ-16,SJ-17为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被鉴定为:20-羟基-29α,30β-二甲基-乌苏酸-3β-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1→2)-β-D-葡萄糖醛酸苷(SJ-3),3β,22β,24β-三羟基齐墩果-12-烯-29-酸-3β-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1→2)-β-D-葡萄糖醛酸苷(SJ-5),3β,22β,24β-三羟基齐墩果-12-烯-29-酸-3β-O-α-L-鼠李糖-(1→3)-β-D-甘露糖-(1→2)-β-D-葡萄糖醛酸苷(SJ-11),3β,24β-二羟基-22-羰基齐墩果-12-烯-29-酸-3β-O-α-L-鼠李糖-(1→2)-β-D-半乳糖-(1→2)-β-D-葡萄糖醛酸苷(SJ-16),3β,24β-二羟基-22-羰基齐墩果-12-烯-29-酸-3β-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1→2)-β-D-葡萄糖醛酸苷(SJ-17)。
刘奇,乔娜,赵大云[7](2015)在《大豆皂苷Bb乙二胺衍生物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天然的皂苷分子结构不一定表现出免疫佐剂活性的最佳状态,为获得不同皂苷结构修饰衍生物,研究选用碳二亚胺法,借助于乙二胺衍生物的氨基,使大豆皂苷单体Bb分别与β-苯丙酸、L-脯氨酸发生缩合反应,将亲脂性的,带正电荷的、亲水性的化合物基团分别连接到大豆皂苷C-3-O位的葡萄糖醛酸羧基上,形成不同程度亲水、亲脂性的衍生物。分别使用分析及制备型HPLC分离纯化制备的衍生物,并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质谱等方法鉴定衍生物结构。研究结果形成了不同结构的衍生物,可用于后续的大豆皂苷结构与免疫佐剂活性的研究。
郭文秀,严心彬,赵大云[8](2013)在《大豆皂苷衍生物的合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择碳化二亚胺法,使大豆皂苷单体Ab分别与十二烷胺、苯乙胺发生缩合反应,在Ab的C—3—O葡萄糖醛酸羧基上形成酰胺键,得到两种非极性强的衍生物,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加以鉴定。合成的目标衍生物可用于深入探讨大豆皂苷及其衍生物与其免疫佐剂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张倩瑶[9](2013)在《大豆糖蜜分离提取异黄酮和皂甙的研究》文中指出大豆糖蜜中富含各种大豆植物化学成分,本文探讨了基于有机溶剂选择性萃取为基本手段的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甙分离富集方法,从而为大豆糖蜜的大规模处理工艺提供依据。首先,大豆糖蜜通过稀释﹑酸沉和离心被分为上清液和沉淀两部分。通过考察离心转速﹑离心时间和洗涤次数对糖蜜酸沉中成分的影响,确定了大豆糖蜜预处理条件,并对大豆糖蜜及处理后的各组分进行了成分分析。对经过酸沉处理后的糖蜜进行丙酮水溶液回流提取,根据优先提取大豆异黄酮,保留大豆皂甙的原则,选择丙酮和水的比例4:1,pH2.6,温度20oC作为提取工艺参数;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大豆异黄酮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的工艺参数为超声频率20Hz,超声功率1000W,超声时间30min,料液比1:20。最后得到粗品的大豆异黄酮的回收率为85.96%,含量为11.89%,干基得率为28.60%。将提取大豆异黄酮后得到的滤渣进一步进行回流提取,由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确定提取大豆皂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丙酮和水比例4:1,料液比为1:17,pH值7.5,温度为56oC。得到大豆皂甙粗品中大豆皂甙的回收率为92.10%,含量为57.80%,干基得率为19.90%。对得到的大豆异黄酮粗品进行脂质的萃取,选择氯仿-甲醇法除去脂类,得到产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38.96%,干基得率为8.68%。然后用大孔树脂进一步分离纯化。考察了6种大孔树脂对大豆异黄酮的吸附能力,选择吸附能力最佳树脂,并以吸附液流速﹑大豆异黄酮浓度﹑吸附液pH值为参数进行单因素实验。实验表明最佳树脂为D101型,其静态吸附率为96.44%,静态解吸率为91.96%;动态吸附条件为:吸附液流速为1.6mL/min,吸附液中大豆异黄酮的质量浓度为0.423mg/mL,吸附液pH值5.0,吸附率为97.18%,上样量为10BV;动态解吸条件为:解吸液体积分数为80%乙醇溶液,解吸液pH值6.0,流速为0.9mL/min,上样量4BV。两次吸附后得到产品中大豆异黄酮含量为87.27%,干基得率为3.58%。对提取得到的大豆皂甙粗品通过四种方法进行沉淀,结果表明采用低温离心的方法得到的大豆皂甙产品含量最好,回收率和得率较低。此种条件下沉淀得到的大豆皂甙含量为80.12%,回收率为86.34%,干基得率为12.48%。并对终产品中大豆皂甙组分和含量进行了液质分析,结果表明终产品中B组大豆皂甙的回收率比其他组大豆皂甙要高,说明提取方法对B组大豆皂甙具有选择性。
师文添[10](2007)在《大豆皂苷的分离检测》文中研究说明大豆皂苷(Soyasaponins)是大豆中含有的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近年研究表明,大豆皂苷具有显着的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可开发成保健食品或药品,同时它还是一种重要的发泡剂、乳化剂、稳定剂和风味改良剂,市场潜力大。本文以脱脂大豆胚芽为原料,通过溶剂浸提,大孔吸附树脂(Macroporous Absorbent Resin, MAR)与阳离子交换树脂(Cation Exchange Resins, CER)联用富集、纯化总皂苷,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进一步去杂,利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Preparativ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PRE-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 ELSD)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PAD)并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er, LC-MS)联用分析,分离,制备大豆皂苷单体(single purified soy saponins)。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豆皂苷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内标定量方法与苷元比色定量方法。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成功分离出5种大豆皂苷单体,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nic Spray Ion/Mass Spectrometer,LC-ESI/MS)方法分析确认其各自皂苷种类。5种皂苷单体分别为大豆皂苷Aa, Ab, Ba, Bb, Be。通过ELSD-HPLC分析,5种大豆皂苷单体的峰面积百分数都高达95%以上。建立了以马萘雌酮为内标物,通过ELSD-HPLC内标法测定大豆皂苷Ab、Bb的定量方法。各自分别在0.1~0.5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豆皂苷Ab线性回归方程为:lgy = 1.6658lgx-0.7123, R2 = 0.9995。回收率在98.2%~100.3%之间,具有较高的回收率、稳定性和重现性。大豆皂苷Bb线性回归方程为:lgy = 1.8734lgx-0.9667, R2 = 0.9998。回收率在97.7%~100.2%之间,具有较高的回收率、稳定性和重现性。通过大豆皂苷Ab可定量A组大豆皂苷,通过大豆皂苷Bb可定量B组大豆皂苷。并通过此两组皂苷计算大豆总皂苷含量。同时以香草醛-高氯酸为显色剂、冰醋酸为溶剂,自制高纯度大豆皂苷Bb为标准品,通过大豆皂苷苷元显色,在563nm处测定大豆皂苷元的含量,建立了利用大豆皂苷元特征显色方法定量测定大豆总皂苷含量的方法。在0.0106~0.0743μmol皂苷元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 = 12.331x-0.0555, R2 = 0.9985。回收率在95.48%~102.93%之间,具有较高的回收率,稳定性和重现性。
二、大豆皂甙的分离与ESI/MS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皂甙的分离与ESI/MS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HPLC测定大豆皂苷方法的建立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溶液配制 |
1.2.1. 1 样品溶液的制备 |
1.2.1. 2 标准溶液的制备 |
1.2.2 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 |
1.2.2. 1 流动相中乙酸含量的选择优化 |
1.2.2. 2 检测波长的选择优化 |
1.2.2. 3 大豆皂苷分型 |
1.2.2. 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2.2. 5 线性关系及检测下限的测定 |
1.2.2. 6 精密度及检出率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流动相中最佳乙酸体积分数的选择 |
2.2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3 色谱条件及其适用性分析 |
2.4 定性分析及种质资源筛选 |
2.5 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检测下限分析 |
2.6 精密度及检出率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2)大豆中生物活性成分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大豆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种类与功能性 |
1.1 大豆磷脂 |
1.2 大豆甾醇 |
1.3 大豆维生素E |
1.4 大豆异黄酮 |
1.5 大豆皂甙 |
1.6 大豆低聚糖 |
2 大豆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 |
2.1 大豆磷脂检测方法 |
2.1.1 丙酮不溶物法 |
2.1.2 磷脂组分法 |
2.1.3 磷含量检测法 |
2.2 大豆甾醇检测方法 |
2.2.1 气相色谱法 |
2.2.2 HPLC法 |
2.2.3 气相色谱-质谱法 |
2.3 大豆维生素E检测方法 |
2.3.1 HPLC法 |
2.3.2 GC法 |
2.4 大豆异黄酮检测方法 |
2.5 大豆皂甙检测方法 |
2.5.1 紫外分光光度法 |
2.5.2 HPLC法 |
2.6 大豆低聚糖检测方法 |
3 展望 |
(3)红芸豆抗黑色素瘤活性成分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技术流程图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红芸豆的研究进展 |
2.1.1 红芸豆化学成分及提取方法研究 |
2.1.2 红芸豆生物活性研究 |
2.2 红芸豆相关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 |
2.2.1 黄酮醇抗肿瘤生物活性研究 |
2.2.2 原花青素抗肿瘤生物活性研究 |
2.2.3 花色素抗肿瘤生物活性研究 |
第三章 红芸豆皮和去皮种子提取物化学成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红芸豆皮和去皮种子提取物制备 |
3.3.2 红芸豆皮和去皮种子提取物NMR分析 |
3.3.3 红芸豆皮和去皮种子提取物LC-MS分析 |
3.4 结果 |
3.4.1 ~1H-NMR分析 |
3.4.2 LC-MS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芸豆皮提取物的抗黑色素瘤活性和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材料 |
4.2.2 细胞培养 |
4.2.3 仪器与试剂 |
4.3 实验部分 |
4.3.1 细胞活力测定 |
4.3.2 细胞创伤愈合试验 |
4.3.3 细胞周期分析 |
4.3.4 Annexin V/ 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 |
4.3.5 细胞代谢组学分析 |
4.3.6 网络药理学分析 |
4.3.7 Western blot分析 |
4.3.8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红芸豆皮和去皮种子提取物对B16-F10 细胞的抑制活力 |
4.4.2 RKBC提取物对B16-F10 细胞迁移的影响 |
4.4.3 RKBC提取物对B16-F10 细胞周期的影响 |
4.4.4 RKBC提取物对B16-F10 细胞凋亡的影响 |
4.4.5 RKBC处理的B16-F10 细胞的代谢组学分析 |
4.4.6 RKBC的化合物-靶点网络构建 |
4.4.7 通路富集分析 |
4.4.8 RKBC对参与凋亡和迁移的蛋白质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芸豆皮提取物抗黑色素瘤活性部位筛选及化学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3 实验部分 |
5.3.1 红芸豆皮提取物萃取部位的制备 |
5.3.2 细胞活力测定 |
5.3.3 细胞创伤愈合试验 |
5.3.4 AO/ EB和 Hoechst33342 染色分析 |
5.3.5 Annexin V-FITC/ 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
5.3.6 数据处理 |
5.3.7 基于LC-MS和 HPLC红芸豆皮提取物成分鉴定 |
5.3.8 红芸豆皮提取物主要成分含量测定 |
5.3.9 红芸豆皮提取物总花色苷含量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红芸豆皮提取物萃取部位的制备 |
5.4.2 四个部位对B16-F10 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 |
5.4.3 BU、EA和剩余水层对B16-F10 细胞迁移的影响 |
5.4.4 BU、EA和剩余水层对B16-F10 细胞凋亡的影响 |
5.4.5 LC-MS分析 |
5.4.6 HPLC分析 |
5.4.7 含量测定 |
5.4.8 总花色苷含量测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红芸豆皮提取物活性及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蛋白浓度定量 |
6.3.2 Western Blot实验 |
6.3.3 单体化合物细胞活力测定 |
6.3.4 AO/EB和 Hoechst33342 染色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BU部位的Western Blot分析 |
6.4.2 槲皮素、山柰酚和金丝桃苷对B16-F10 细胞活力影响 |
6.4.3 槲皮素、山柰酚和金丝桃苷对B16-F10 细胞凋亡的影响 |
6.4.4 Western Blot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1.1 红芸豆皮和去皮种子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
7.1.2 红芸豆皮提取物抗黑色素瘤活性及机制研究 |
7.1.3 红芸豆皮提取物抗黑色素瘤活性部位筛选及化学研究 |
7.1.4 红芸豆皮提取物活性及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研究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蚕豆多酚的组成结构及其生理活性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蚕豆概况 |
2 蚕豆中的主要营养组成及生物活性物质研究 |
2.1 蚕豆中的主要营养物质 |
2.2 蚕豆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
3 植物多酚研究 |
3.1 植物多酚分类 |
3.2 植物多酚生理功能 |
3.3 植物多酚提取 |
3.4 植物多酚含量测定 |
3.5 植物多酚结构解析 |
4 立题依据、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4.1 立题依据及意义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响应面优化蚕豆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
1 材料与设备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制作 |
2.2 蚕豆多酚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2.3 提取剂种类的选择 |
2.4 单因素实验 |
2.5 响应面试验设计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提取剂种类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3.2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响应面优化试验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蚕豆酚类物质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设备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蚕豆多酚提取 |
2.2 蚕豆中酚类物质含量测定 |
2.3 蚕豆多酚酚类成分鉴定 |
2.4 抗氧化活性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五种蚕豆酚类物质含量分析 |
3.2 蚕豆多酚组成 |
3.3 五种蚕豆多酚抗氧化能力分析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蚕豆多酚降血糖、降血脂以及降尿酸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设备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蚕豆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
2.2 蚕豆多酚结合胆酸盐能力测定 |
2.3 蚕豆多酚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作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五种蚕豆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动力学分析 |
3.2 五种蚕豆多酚结合胆酸盐能力分析 |
3.3 五种蚕豆多酚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大豆皂苷分析方法及其多样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大豆皂苷综述 |
1.2.1 大豆皂苷的结构与分类 |
1.2.2 大豆皂苷的性质 |
1.2.3 大豆皂苷的分布 |
1.2.4 大豆皂苷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
1.2.5 大豆皂苷的检测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薄层色谱法快速检测大豆皂苷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的预处理 |
2.2.2 薄层色谱检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展开剂配比及展开时间的选择 |
2.3.2 点样量的选择 |
2.3.3 展开温度的选择 |
2.3.4 预饱和时间的选择 |
2.3.5 显色条件的选择 |
2.3.6 不同大豆材料中大豆皂苷的TLC检测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HPLC-ESI-MS/MS法检测山西不同大豆品种中的大豆皂苷 |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材料的预处理 |
3.2.2 HPLC-ESI-MS/MS法测定大豆皂苷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大豆皂苷各组分的HPLC-ESI-MS/MS分析 |
3.3.2 大豆种子不同组织中A类大豆皂苷含量的分析 |
3.3.3 大豆种子不同组织中DDPP类、B类和E类大豆皂苷含量的分析 |
3.3.4 不同百粒重大豆种子不同组织中大豆皂苷含量的比较分析 |
3.3.5 大豆种子不同组织中各类大豆皂苷含量及总量的相关分析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皂苷 |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 |
4.1.3 主要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材料的预处理 |
4.2.2 HPLC法测定大豆皂苷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实验结果 |
4.3.2 流动相及洗脱梯度的选择 |
4.3.3 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 |
4.3.4 样品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6)莲子心与大豆荚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莲植物的研究进展 |
1 莲植物的化学成分 |
1.1 生物碱类成分 |
1.2 黄酮类化合物 |
1.3 其他类化合物 |
2 莲子植物的药理活性 |
2.1 抗纤维化作用 |
2.2 降压作用 |
2.3 改善血糖 |
2.4 抗心律失常作用 |
2.5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
2.6 抗脂质过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 |
2.7 中枢作用 |
2.8 抗癌作用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莲子心的化学成分研究 |
1 概述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步骤 |
3 结构鉴定 |
4 结果与讨论 |
4.1 结果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大豆皂苷的研究进展 |
1 大豆皂苷的化学成分研究 |
1.1 A组皂苷 |
1.2 B组皂苷 |
1.3 E组皂苷 |
1.4 DDMP组皂苷 |
1.5 大豆皂苷化学成分小结 |
2 大豆皂苷的药理活性及应用 |
2.1 抗氧化作用 |
2.2 抑制病毒 |
2.3 影响心血管功能 |
2.4 抑制肿瘤生长 |
2.5 免疫调节作用 |
2.6 抑制血小板凝聚及抗血栓 |
2.7 降压作用 |
2.8 保肝作用 |
2.9 抗糖尿病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大豆荚的化学成分研究 |
1 概述 |
2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2.1 SJ-3 的结构鉴定 |
2.2 SJ-5 的结构鉴定 |
2.3 SJ-11的结构鉴定 |
2.4 SJ-16的结构鉴定 |
2.5 SJ-17的结构鉴定 |
3 实验部分 |
3.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3.2 实验步骤 |
3.3 结构鉴定 |
4 结果与讨论 |
4.1 结果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图目录 |
附图 |
致谢 |
(7)大豆皂苷Bb乙二胺衍生物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原料、试剂 |
1.2 仪器设备 |
1.3 大豆皂苷 Bb与乙二胺、苯丙酸的合成反应 |
1.4 大豆皂苷 Bb与乙二胺、L-脯氨酸的合成反应 |
1.5 合成产物的纯化 |
1.6 合成产物的结构鉴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大 豆 皂 苷 单 体 Bb 与 乙 二 胺、苯 丙 酸 的 合 成 结果 |
2.1.1 分析型 HPLC、ESI-MS结果 |
2.1.2 制备型 HPLC、ESI-MS结果 |
2.1.3 傅里叶红外波谱解析 |
2.2 大豆皂苷单体 Bb与乙二胺、L-脯氨酸的合成 结果 |
2.2.1 HPLC、ESI-MS分析结果 |
2.2.2 HPLC、ESI-MS制备结果 |
2.2.3 傅里叶红外波谱解析 |
3 结论 |
(8)大豆皂苷衍生物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大豆皂苷单体Ab与十二烷胺的合成反应 |
1.4 大豆皂苷Ab与苯乙胺的合成反应 |
1.5 合成产物的纯化 |
1.6 合成产物的结构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豆皂苷单体Ab与十二烷胺的合成 |
2.1.1 分析型HPLC、ESI-MS |
2.1.2 制备型HPLC、ESI-MS结果 |
2.1.3 傅里叶红外波谱解析、13C-NMR谱分析鉴定 |
2.2 大豆皂苷Ab与苯乙胺的合成 |
2.2.1 分析型HPLC、ESI-MS |
2.2.2 制备型HPLC、ESI-MS结果 |
2.2.3 傅里叶红外波谱解析 |
3 讨论 |
(9)大豆糖蜜分离提取异黄酮和皂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豆糖蜜 |
1.1.1 大豆糖蜜的成分 |
1.1.2 大豆糖蜜开发利用现状 |
1.2 大豆异黄酮 |
1.2.1 大豆异黄酮的理化性质 |
1.2.2 大豆异黄酮功能及应用 |
1.2.3 大豆异黄酮的制备 |
1.3 大豆皂甙 |
1.3.1 大豆皂甙的理化性质 |
1.3.2 大豆皂甙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
1.3.3 大豆皂甙的制备 |
1.4 分离提取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甙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6 立题依据及意义 |
1.7 实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大豆糖蜜预处理 |
2.3.2 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甙的提取工艺 |
2.3.3 回流提取大豆异黄酮工艺条件测定 |
2.3.4 超声波辅助提取大豆异黄酮工艺条件的确定 |
2.3.5 回流提取大豆皂甙工艺条件的确定 |
2.3.6 大豆异黄酮组分柱层析 |
2.3.7 回收率﹑含量和干基得率的计算 |
2.3.8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大豆糖蜜预处理 |
3.1.1 糖蜜预处理条件的确定 |
3.1.2 大豆糖蜜主要成分分析 |
3.1.3 大豆皂甙和大豆异黄酮在上清液和沉淀中组分分布 |
3.2 大豆异黄酮粗品的制备 |
3.2.1 回流提取大豆异黄酮 |
3.2.2 超声波辅助提取大豆异黄酮 |
3.2.3 工艺参数和提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3.3 大豆皂甙粗品的制备 |
3.3.1 滤渣中主要成分分析 |
3.3.2 回流提取大豆皂甙 |
3.3.3 工艺参数与提取指标的相关性 |
3.3.4 提取大豆皂甙工艺的正交优化 |
3.4 大豆异黄酮粗品的分离纯化 |
3.4.1 脂质萃取 |
3.4.2 大孔树脂纯化 |
3.4.3 大豆异黄酮含量﹑回收率和干基得率的计算 |
3.4.4 大豆异黄酮的液质联用分析 |
3.5 大豆皂甙的分离纯化 |
3.5.1 大豆皂甙的纯化 |
3.5.2 大豆皂甙产品的液质联用分析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液质联用图 |
附录二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大豆皂苷的分离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大豆皂苷综述 |
1.2.1 大豆皂苷的分布含量 |
1.2.2 大豆皂苷的分类、结构和化学组成 |
1.2.3 大豆皂苷的生物活性 |
1.2.4 大豆皂苷提取 |
1.2.5 大豆皂苷纯化 |
1.2.6 大豆皂苷定量分析 |
1.2.7 大豆皂苷的应用及其前景 |
1.3 实验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大豆皂苷单体的分离制备 |
2.1 仪器与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大豆皂苷粗提物的准备 |
2.2.2 HPLC 制备大豆皂苷 |
2.2.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单体大豆皂苷的确认 |
2.3 试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ELSD-HPLC 测定大豆皂苷含量 |
3.1 仪器与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2.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 |
3.2.4 线性关系考察 |
3.2.5 精密度试验 |
3.2.6 重复性试验 |
3.2.7 回收率试验 |
3.2.8 样品测定 |
3.3 实验结果 |
3.3.1 线性关系考察 |
3.3.2 精密度试验 |
3.3.3 重复性试验 |
3.3.4 回收率实验 |
3.3.5 样品含量测试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基于苷元特征显色检测大豆总皂苷方法的建立 |
4.1 仪器与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苷元标样溶液的制备 |
4.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4.2.3 检测波长的选择与干扰试验 |
4.2.4 标准曲线的建立 |
4.2.5 稳定性实验 |
4.2.6 精密度实验 |
4.2.7 检测限的考察 |
4.2.8 回收率实验 |
4.2.9 样品皂苷含量测定 |
4.3 结果 |
4.3.1 检测波长的选择与干扰实验 |
4.3.2 显色的稳定性 |
4.3.3 回归曲线 |
4.3.4 检测限的确定 |
4.3.5 精密度试验 |
4.3.6 加标回收试验 |
4.3.7 样品皂苷含量测定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四、大豆皂甙的分离与ESI/MS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HPLC测定大豆皂苷方法的建立和优化[J]. 殷丛丛,李文帅,徐海军,谈美霞,王敏,赵晋忠,杜维俊,岳爱琴. 山西农业科学, 2021(06)
- [2]大豆中生物活性成分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杨福明,冯丽丽,罗淑年,王立枫,史永革.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03)
- [3]红芸豆抗黑色素瘤活性成分及机制研究[D]. 聂佳慧. 山西大学, 2019(01)
- [4]蚕豆多酚的组成结构及其生理活性功能研究[D]. 钱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5]大豆皂苷分析方法及其多样性的研究[D]. 徐海军. 山西农业大学, 2016(05)
- [6]莲子心与大豆荚的化学成分研究[D]. 邵建. 苏州大学, 2016(02)
- [7]大豆皂苷Bb乙二胺衍生物的制备[J]. 刘奇,乔娜,赵大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5(01)
- [8]大豆皂苷衍生物的合成[J]. 郭文秀,严心彬,赵大云. 食品科学, 2013(22)
- [9]大豆糖蜜分离提取异黄酮和皂甙的研究[D]. 张倩瑶. 江南大学, 2013(02)
- [10]大豆皂苷的分离检测[D]. 师文添.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