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创业投资体系 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孙忠艳[1](2020)在《我国区域科技金融效率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以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自主创新最为活跃的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模式不一,科技金融投入程度与科技创新产出水平也不相同,研究三大经济圈八大省市科技金融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对优化我国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建设创新驱动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科技金融有效服务科技创新、实现科技金融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选取三大经济圈中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和广东这八大省市,测算并分析其科技金融效率,并对科技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本文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八大省市为研究对象,以熊彼得创新理论、新熊彼得创新理论和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以三大经济圈八大省市科技金融投入与科技创新产出发展情况为现实依据,从投入产出角度选取三大经济圈2009—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DEA-BCC模型、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度三大经济圈八大省市的科技金融效率静态及动态变化,并构建Logit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科技金融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三大经济圈的科技金融效率静态测度结果看,八大省市的科技金融效率存在明显差距,北京、浙江和广东的科技金融始终处于技术有效,达到了纯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最佳状态;天津、上海和江苏的科技金融效率仅在部分年限实现DEA有效,科技金融资源尚未实现持续的高效配置;河北、安徽的科技金融效率始终处于非DEA有效,未实现科技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从三大经济圈的科技金融效率动态变化测度结果看,八大省市的科技金融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发展趋势,2009-2018年,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安徽和广东的科技金融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发展趋势,而浙江的科技金融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下降发展趋势。从三大经济圈八大省市的科技金融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结果看,政府支持力度、人力资本水平、科研氛围、高技术产业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信息化水平对科技金融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边际影响程度依次递减,而地方法制化水平对科技金融效率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因此,三大经济圈各省市应通过增大财政科技支持力度、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做大做强优势高技术产业、加快金融创新、深化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和加强地方法制化建设等七个方面来优化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提高科技金融效率。
杨丽君[2](2019)在《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全球经济进入新平庸,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传统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缺乏可持续性,技术创新要素的供给乏力,金融资源很难自发流入技术创新领域。金融原本因实体产业发展的金融所需而生,却不具备专为实体产业发展提供金融供给的“执着”。因此,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金融发展发挥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极其重要。金融资源的流动应能满足淘汰落后产业,去过剩产能,培育高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的结构优化调整之需,应合理配置高度稀缺的金融资源。论文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及理论分析,明确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金融发展的内涵,比较指标的测算方法,选择能够体现各自内涵的指标及测算方法。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先分别采取三项分项指标测度和比较:合理化、高度化和生态化,再采用灰色动态关联分析法将三项分项指标与经济增长相耦合后得出综合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以便综合比较与计量分析。创新性地绘出合理化、高度化和生态化的三轴图,比较三者的长期和动态变化趋势。金融发展采用三项分项指标描述:金融总量、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剖析美国、日本、英国、以色列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或地区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历程,总结经验教训。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距,影响作用也不尽相同,适宜分别阐述。本文综合考虑地区差异与空间联系建立计量分析模型,模型检验前进行系统的数据检验与诊断,采用不同模型与检验方法并比较优劣,选择最优模型和最佳检验方法,保证模型的稳健性以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紧紧围绕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尝试构建一套系统性、条理性、层次清晰的研究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内涵、界定指标及指标测算方法,分析影响机理,据此选择模型变量并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教训,最后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的内容前后对应,理论分析为实证分析提供支撑,实证分析再反过来为理论分析提供佐证。本文的研究结论有以下四点:一是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并存。新常态下,应基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需要,进一步推进金融深化,金融发展要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充分相融。二是中国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不同地区存在“单赢”之势。应加强私有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创新,缩小地区差距,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实现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不同地区的“共赢”。三是“先污染,再富裕”是低质量发展道路的简单复制,也非经济增长的必经之路。摒弃急功近利,沉下心来走高质量的“不污染,就富裕”之路。四是金融高度发展不会必然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过度金融化也会陷入“金融诅咒”。要避免金融发展陷入自我封闭循环,实现金融发展与以高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实体产业发展之间的开放循环,加快包括金融监管在内的金融发展的国际市场对外开放。
董静[3](2016)在《我国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务院以国发[2012]28号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速度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的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国家间科技竞争的核心,成为决定国际分工地位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关键条件。创业投资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动机和助推器,是提高自助创新能力的一项关键措施,是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领域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国内掀起了创业投资的热潮,相关理论研究源源不断,其中,创业投资的不均衡发展规律,表现出集聚性特征,仍然是值得深究和探讨的课题。本文运用金融学、统计学以及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知识理论,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可量化的指标进行测算,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创业投资区域集聚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对国内外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的理论进行具体论述,找出现阶段学者对于区域集聚现象以及形成机理的多方面探讨,总结出三种不同的理论范式:空间临近性理论、环境支撑理论以及共生理论;其次,重点分析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创业投资区域集聚情况,以及我国创业投资总体情况及区域集中地区,对比分析得出二者在资本来源、国家政策、金融体系、投向行业及区域模式五方面的不同;最后,依据前文的理论论述,找出影响我国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的主要因素作为自变量,并结合区位熵的概念构建衡量我国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程度的度量指标作为因变量,构建多元回归线性模型。本文的实证分析包含两个方面:先以我国各省市创业投资的4个典型特征值为指标,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将我国27个省市的创业投资水平分为三类:发达区域、中等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再根据前文构建的多元回归计量模型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得出以下结论:区域雄厚的高技术企业基础会促进创业投资发展;高技术人才集聚地区能够吸引创业资本的流入;金融发达程度与创业投资活跃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政府支持对于创业投资的区域选择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若干建议:发展高技术产业,推动创业投资需求发展;促进人力资源的积累,提升区域对创业投资的吸引力;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丰富创业投资资金来源以及增加政府科技投入,改善地区科技环境。
甘甜[4](2014)在《西部地区创业投资发展中的政府引导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并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国内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同样不容忽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优化都远远强于西部地区。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经过多年的努力,西部地区同东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在西部地区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同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我们得知,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对科技进步及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委托代理关系、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的存在,造成创业投资活动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的特征,使得“市场失灵”现象出现于创业投资之中。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和引导,以规范创业投资的发展。通过借鉴国内外创业投资较发达地区的经验,结合西部地区创业投资的自身发展情况,构建出西部地区政府在创业投资发展中的引导体系。本文认为应分为以下六个方面建立政府引导体系,即成立政府引导基金,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效应,通过让利机制等,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出台财税支持政策,向投资者、创业投资机构和创业投基金管理者、创业者等提供税收优惠,以此促进创业投资和创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指引,出台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指引创业投资的投资方向;政府监管要到位,但更要防止过度管控,创业投资规模在整个国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并不牵扯到公众的利益,因此,除了外部运行环境的保障,政府不应过多干预本该属于私人活动的领域;构建人才支撑体系,中介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对创业投资的发展起到决定作用,因为创业投资是及其复杂的活动,对资金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需要金融、法律、行政、财务、技术和其他专业知识的人才,又具有抗高压、处理紧急情况能力强的高情商人才。政府应借助社会力量培育大量契合创业投资要求的综合人才,同时需要会计事务所、科研机构、律师事务所、高校及其他中介机构的积极配合;法律法规及创业投资运行机制的支撑体系,政府需为创业投资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法规,实施有效措施保障创业投资高效运行。鼓励有利于创业投资发展的有限合伙制度的建立、保障创业者及创业企业的知识产权、为风险资金的来源和退出拓宽渠道等。这些直接和间接的引导体系,相信为西部地区创业投资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而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
秦智鹏[5](2014)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伴随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愈发重要,有必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指标体系,以便更好地评价引导基金运行效果,并指导基金未来发展。首先,由于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与西方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照搬国外现有引导基金绩效评价指标并不可行。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所具有的公共属性,特别是其非营利性特征,决定了无法直接使用商业性创业投资绩效指标。最后,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不同于一般财政支出,其需要同时兼顾政策引导性和市场化机制两个方面,因此如果直接使用财政绩效指标,无法有效反映基金运营全貌。基于以上原因,为确保引导基金政策目标的实现,本文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指标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引导基金绩效指标体系。本研究基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特征,借鉴国外创业投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研究成果,构建具有实践意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指标体系。研究不仅可以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营提供指导,而且还有助于学术界和实务界更好地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行规律及特点,并为引导基金作用的发挥提供理论保障。相关研究结果不但有利于丰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研究,同时在指导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实践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首先借助经济史分析法,全面回顾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历史,以及运营模式变迁,系统梳理和分析国、内外创业投资引导基命发展历程,并分析在不同社会背景条件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特征。通过对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特征的分析,从政策的宏观视角,以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持续、有效运营为前提,构建整体研究框架。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存在的必要性,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营类型,以及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有效运营等三个层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体系的相关问题。其次,本研究应用数理经济学方法,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策效果、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质量、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构建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指标体系。最后,为了验证结论的可靠性,确保研究结论的有效,本研究还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对相关绩效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检验。本研究基于相关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理论,成功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借助指标的应用,我发现,现阶段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存在着:引导基金区域分布失衡与区域经济调整之间的矛盾、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与基金规模之间的矛盾、市场化运作与行业引导力度不强之间的矛盾、引导基金社会参与程度不高、以及引导基金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汪娟[6](2013)在《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城市作为国家或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构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对于促进现代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性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在积极进行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探索。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沙市一直重视创新发展,近年来更是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技术创新体系是城市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在长沙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战略中处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那么,如何来定位长沙市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哪些方面来构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推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如何有效运作和管理城市技术创新体系?这些问题是长沙市在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根本性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将为长沙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也将充实、拓展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对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进行理论分析和现状考察的基础上,从推进动力、运行机制和支撑体系三个层次,深入地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揭示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特质、构成及其运行规律,解决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由什么构成、如何去推进、怎样去运作、如何有效治理等重要问题。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是城市技术创新相关主体、要素、条件及其运行机制的综合系统,主要由技术创新的主体系统和功能系统构成,主体系统由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构成;功能系统包括科技知识创新系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扩散系统,科技价值实现系统等。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是长沙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实现长沙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是提升长沙城市竞争力,发挥长沙区域经济增长极作用的重要保障。构建和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和可行的,长沙市已经在经济基础、人力资源、政策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为长沙市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目前,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长沙市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重要成绩,也存在着明显问题。如科技人员、科技经费投入冗余,科技创新效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技术创新过程不连续,重大和原始科技创新稀少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沙市科技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依靠一定的动力机制来推进的。本文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认为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拉动力,科技发展内在需求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推动力,城市发展和竞争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促进力,企业发展与竞争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自动力,政府政策导向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供掌控力。目前,国内外推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模式主要有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三种基本模式,基于对三种模式特点和适应性的分析,依据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条件和环境分析,为了体现出长沙市的特点,我们认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模式应该选择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模式,这一推进模式可以具体应该表述为:市场主导、政府扶引、企业主体、协同推进。长沙市技术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是靠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间服务机构等相关主体来推进的,本文分别对这些主体的行为和其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博弈论分析了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中的行为选择,揭示了在什么条件下政府相关部门会选择积极推进城市技术活动的策略,并从政绩考核机制、晋升激励机制、物质和精神激励以及监督约束机制和反向激励等四方面,提出了激励政府相关部门推进技术创新行为的对策建议。其次,分析了企业投入技术创新活动的博弈策略,提出了加大企业创新投入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再次,分析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行为选择,提出了有效激励科研组织和人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安排。构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需要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一方面,文章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模式,基于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面临的任务、条件和环境的分析,提出适合长沙市技术创新系统构建的组织模式是“官产学研金”合作方式,并深入阐明了五者之间的具体合作方式和机制。另一方面,全面分析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实现机制。不仅探讨了科技知识的投入产出机制,提出了提高长沙市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建议;而且分析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阐明了有效促进科技成果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条件;同时也考察了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提出了扩大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的方式和措施。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技术创新体系内部结构入手,研究了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动态反馈系统,并对其进行系统仿真模拟研究,深刻揭示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特征和规律。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健全相应的支撑系统。文章主要从人才支撑、平台建设、市场机制、政府支持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人才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最重要的资源和支撑因素,文章在研究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等基础上,提出了健全长沙市科技人才体系的政策建议。平台作为科技创新和集群创新的基地,在现代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对长沙市现有科技园区、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进行考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功能,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文章分析了长沙市的科技市场发展状况及其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健全长沙市科技市场体系的思路和措施。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是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制约因素,本文从政府的引导机制、扶持机制、服务机制、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健全长沙市政府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对长沙市这一特定对象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对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分散内容进行了综合集成,并且对研究较缺乏的领域进行了拓展性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和政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对先进研究方法进行了综合性、创新性应用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本文对于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研究主要从长沙市创新系统的现实状态、推进机制、运行机制以及支撑体系四个层面来进行,在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有待研究,如可以对城市化、产业集聚中的竞争对城市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而且本文主要是利用长沙市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没有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其他区域进行对比分析,以后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做进一步研究。
张建[7](2011)在《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一国创新能力的体现。但高技术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三高”特点,而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高技术企业具有先天性的融资难问题。风险投资的诞生则有助于很好地解决高技术产业存在的上述问题。风险投资在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自身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即二者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关系。因此,实现高技术产业发展与风险投资的良性互动,对于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风险投资和高技术产业的互动发展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运用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主要创新点,并对风险投资和高技术产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了二者之间存在的互动效应,为后文分析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结合我国风险投资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践,对二者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具体的量化分析;第五部分在上述分析基础之上深入剖析了目前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制约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第六部分在前文分析结论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对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互动发展的研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风险投资及高技术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效应,但二者之间的互动并不协调;第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发展与风险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第三,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相对于短期影响而言,风险投资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长期影响更为显着;第四,脉冲响应以及预测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及波动对风险投资产生较大的影响,而风险投资对高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在短期内不是很明显,主要在中长期内予以体现。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优化我国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互动的对策建议:第一,拓宽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第二,完善和丰富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第三,优化高技术产业的投资环境;第四,引导风险资本投资阶段前移;第五,制定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况成武[8](2009)在《我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高新技术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涌现出来的现代科学技术群的统称,它是能够带来高经济效益,具有高增殖作用并能够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广泛渗透的新技术。高技术产业,指应用高技术而形成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均高于传统产业的新兴产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不仅仅表现为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收入的提高,还体现在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持续优化过程,即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标志着产业发展的质量,产业结构合理程度关系到一个产业能否保持长期持续增长。高技术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关键要实现高加工度与高附加值导向的产出结构、规模经济导向的组织结构和高新技术导向的技术结构。资金是保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直接推动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我国的投资格局已经由过去的财政主导型过渡到金融主导型。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实现机制,对于各产业、部门、地区间的资源流动、合理配置发挥着积极作用。如何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金融发展与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这一主题,运用产业结构理论、资本理论、投资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以金融发展为主线,建立了金融发展与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在梳理考察产业结构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高技术产业的生产函数、Hamilton函数等动态最优化方法,建立理论模型;我们搜集了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除外)1997—2006年的相关数据,并运用空间计量、分位回归等多种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虽然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不大,但仍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这说明高技术产业存在着明显的溢出、扩散和极化效应。知识溢出效应是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的外部经济效应,显着存在于我国高技术产业中。(2)整体上看,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呈现一个东高西低的分布,这与我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平衡有关。当地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则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也越高。金融发展水平越低,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也越低。(3)我国高技术产业筹资的三个来源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都具有显着的影响,但不同的资金来源对产出的推动作用大小不一。自有资金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出推动作用最大,这印证了以股权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机构贷款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作用也较大,这印证了以债权融资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在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融资来源。政府资金来源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也有显着影响,这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的开发式金融支持是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有效补充。(4)当地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技术产业的筹资选择。从分位回归的计量结果可以发现,在高技术产业处于较小规模时,金融机构贷款、自有资金、政府资金高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很大,随着高技术产业发展,三种资金的产出效应逐渐变小,但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到超过一定规模时,金融机构贷款和自有资金对高技术产业的的推动作用会随着高技术产业规模的越来越大。我们认为高技术产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融资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初期,政府的资金支持对高技术产业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市场化的资金来源对高技术产业越来越重要,越是发达的高技术产业,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对产出的推动作用就越大。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①发展证券市场,建立健全风险投资体系;②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中介发展;③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开发性金融体制。
王敏[9](2009)在《创业投资机构行为、企业能力与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研究》文中指出创业投资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创业投资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理论研究、政策分析和企业经营的热点话题。中国创业投资产业发展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呈现出募资规模和投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产业投向分布趋于分散化、投资区域较为集中等特征。但是,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退出机制尚不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对创业投资的作用认识不足等不利因素,制约了中国创业投资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国际经验表明,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依赖于创业投资机构为企业提供的支持行为。近年来,中国创业投资机构数量快速增长,但由于理念、人才、经验等限制,其支持行为尚缺乏有效性,导致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促进作用有限。因此,科学识别和准确理解创业投资机构的有效支持行为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实现中国创业投资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尽管创业投资与企业成长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但现有研究还至少存在三方面不足:第一,研究样本基本上来自创业投资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针对中国等创业投资业尚处于兴起阶段、配套法规政策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健全的国家的研究较少,来自发达国家的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中国还需进一步验证。第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创业投资机构的属性特征及其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影响,对创业投资机构行为特征的重要性尚缺乏足够重视。第三,关于创业投资促进企业成长的内在机制问题研究还基本停留在理论分析和描述性研究上,相关实证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因此,本研究以中国创业投资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考察对象,对创业投资机构行为特征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作用进行检验,重点剖析创业投资机构行为特征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内部机制。为此,本研究对创业投资、企业成长、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决定因素、创业投资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综述,对中国创业投资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特点与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对搜狐、赛维LDK、晶能光电等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创业投资机构行为特征—企业能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理论分析框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获取实证资料,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创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内在机制。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包括:(1)通过综述创业投资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认为创业投资对企业成长的促进机制存在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创业投资在西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成长速度,对企业IPO有积极作用,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创业投资主要通过资金支持和非资金方面的增值作用促进企业成长,但其作用的发挥要受到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因素的影响。(2)结合理论分析、实地访谈和典型案例分析,构建“创业投资机构行为特征—企业能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理论分析模型。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决定因素、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影响等相关方面的文献分析,对赛维LDK、晶能光电、巴士在线等高新技术企业和金沙江、淡马锡等创业投资机构高管的深度访谈与典型案例分析,从企业能力这一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视角,构建“创业投资机构行为特征—企业能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理论分析模型,其中,创业投资机构的行为特征和企业能力都具有多维性,据此剖析创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内在机制。(3)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创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内在机制。在文献综述、实地访谈和典型案例剖析的基础上,设计和完善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问卷,于2008年3月—2008年11月间发放企业调查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采用因素分析、回归分析等多种方法,实证检验各项研究假设,主要得到如下结论:①创业投资机构对企业的投资规模、作为企业董事会成员方式提供管理支持和对企业的专业性管理支持强度这三种行为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有促进作用。②创业投资机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规模,对企业成长和员工成长起直接正向作用,对企业销售成长没有显着影响,③创业投资机构作为董事会成员提供管理支持,通过技术能力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起间接正向作用,通过创业导向对企业成长和员工成长起间接正向作用,对企业销售成长没有显着影响。④创业投资机构对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的专业性管理支持强度,通过技术能力对企业成长和销售成长起间接正向作用,通过融资能力对企业成长起间接正向作用,对企业员工成长没有显着影响。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主要聚焦于提出并检验了“创业投资机构行为特征—企业能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理论分析模型,基于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的实证研究较为全面和深入地揭示出了中国背景下创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内在机制,相关研究结论不仅回应了国内外有关创业投资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理论进展,还进一步剖析了创业投资机构的主要行为特征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内在机制,有助于相关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为官产学等各界全面深入理解创业投资的重要性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经验依据。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受制于各地创业投资业发展程度、企业数据获取等方面的制约,在国际上都是一项富有挑战性但极具潜力的研究议题,尚待理论深化和实证检验。限于笔者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本身的探索性性质,本研究在样本数量与构成、客观数据获取、研究方法选择等方而都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在进一步研究中不断完善。
江蕾[10](2008)在《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指出本论文在研究设计上把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文献法、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资料法等多种研究手段;在调查资料分析处理中采用了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辨别力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回归分析和因素分析等不同的方法。研究成果,对推进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在绪论一章中,作者从我国经济发展及其制约瓶颈、自主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分析两个层面,讨论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探讨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功能。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并扼要地分析了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章中,作者从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与分类、区域创新系统的参与主体、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要素、区域创新系统的环境,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的政策等五个方面,对国内外在区域创新系统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评述,探讨了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借鉴意义。科学地评价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研究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是关键。在第3章中,在清晰地界定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结构要素的基础上,作者遴选了90个评价指标构成了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评价指标,采用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辨别力分析等方法对理论评价指标进行了多重的实证筛选,构建了包括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自主创新支撑能力、自主创新管理能力和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四个评价模块25个评价指标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第4章中,作者以建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工具,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实际测度与比较分析。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25个评价指标为聚类准则,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进行聚类分析,并采用判别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判别函数。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得到了影响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四个主要因子:区域创新服务、区域创新人才资源、区域创业投资和区域创新法规政策,并分析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框架体系。在第5章中,作者对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建设重点和建设目标等进行了总体设计。紧密结合浙江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特点,提出了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即三大布局(原创性科研布局、产业科研布局、企业研发布局)、三大平台(创业孵化平台、科技条件共享平台和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和一个高新区(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并将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划分为创立、成长和成熟三个基本阶段,研究确立了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创立阶段和成长阶段的22项具体指标。区域创新服务体系是影响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第6章分析了我国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提炼了发达国家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特点及其中国的借鉴作用。从基本原则和建设内容两个方面,探讨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系统设计思路。以实证调查为基础,深入地分析了浙江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障碍及其对政府的需求,进而研究确定了加快浙江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六项对策措施。在第7章中,论文考察了我国人才资源总量与配置的特点,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30个省市R&D活动人员总量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曲线估计方法,研究了R&D活动人员总量对区域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并建立了回归分析模型。在借鉴国外人才资源开发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区域创新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结合浙江省的实际,研究提出了加快浙江区域创新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在第8章中,作者以对自主创新的风险分析为基础,考察了创业投资对自主创新的作用过程与作用机理。采用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归纳了制约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在对浙江省创业投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浙江区域创业投资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在第9章中,作者以对我国科技投入的总量与结构分析为基础,采用GrangerCausality检验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我国R&D投入与发明专利授权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了广义的回归分析模型,提出了强化我国科技投入的政策措施。在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金融法规政策体系、政府采购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的思路与对策。最后一章,作者总结了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主要创新点,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值得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二、构建创业投资体系 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创业投资体系 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区域科技金融效率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以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科技金融的内涵的研究 |
1.3.2 关于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研究 |
1.3.3 关于科技金融效率测度的研究 |
1.3.4 关于科技金融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实证研究法 |
1.5.3 归纳分析法 |
1.6 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创新 |
1.6.2 研究方法创新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作用机制 |
2.1 熊彼得创新理论 |
2.2 新熊彼得创新理论 |
2.3 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 |
2.3.1 资本形成机制 |
2.3.2 风险分散机制 |
2.3.3 信息披露机制 |
2.3.4 激励监督机制 |
第3章 三大经济圈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
3.1 三大经济圈科技金融投入现状 |
3.1.1 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不断扩大 |
3.1.2 科技信贷省际差异较大 |
3.1.3 科技资本市场发展呈两极分化 |
3.2 三大经济圈科技创新产出现状 |
3.2.1 专利有效率较高,但专利数量省际差异明显 |
3.2.2 技术市场交易发展呈良好态势,北京遥遥领先 |
3.2.3 高技术产业发展省际差异大,广东省发展最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大经济圈科技金融效率测度及差异分析 |
4.1 指标选取 |
4.2 模型构建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DEA-BCC测度结果分析 |
4.3.2 DEA-Malmquist测度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大经济圈科技金融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指标选取 |
5.2 模型构建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 文章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
2.1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文献综述 |
2.1.1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文献发展脉络 |
2.1.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内涵文献梳理 |
2.1.3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测度研究综述 |
2.1.4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未来研究方向 |
2.2 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
2.2.1 金融发展理论综述 |
2.2.2 金融发展文献梳理 |
2.2.3 金融发展文献述评 |
2.3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文献 |
2.3.1 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
2.3.2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梳理 |
2.4 金融发展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综述 |
2.4.1 金融发展之外的环境影响因素 |
2.4.2 金融资源之外的生产要素和消费因素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教训 |
3.1 美国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1.1 美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1.2 美国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1.3 美国金融发展支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渠道 |
3.2 日本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2.1 日本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2.2 日本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2.3 日本金融发展支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渠道 |
3.3 英国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3.1 英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3.2 英国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3.3 英国金融发展支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不足 |
3.4 以色列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4.1 以色列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4.2 以色列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4.3 以色列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资金来源渠道 |
3.5 欧盟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5.1 欧盟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5.2 欧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5.3 欧盟金融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阻力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
4.1 金融发展指标分解及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模型 |
4.2 金融总量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
4.2.1 金融总量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两种途径 |
4.2.2 金融总量供需反映的两种金融发展循环作用 |
4.3 金融结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
4.4 金融效率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
4.4.1 金融效率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同步性 |
4.4.2 金融效率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发展状况:基于三个维度的比较 |
5.1 中国整体相关发展状况阶段性比较 |
5.1.1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阶段性比较 |
5.1.2 金融发展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力比较 |
5.2 省域维度相关发展状况对比分析 |
5.2.1 省域维度产业结构优化对比 |
5.2.2 省域金融发展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力对比 |
5.3 五大热点地区相关发展状况差异分析 |
5.3.1 五大热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差异 |
5.3.2 五大热点地区金融发展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力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数据和变量说明及检验 |
6.1.1 描述性统计 |
6.1.2 变量相关性检验 |
6.1.3 异方差等回归诊断 |
6.1.4 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
6.1.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6.2 模型实证检验比较 |
6.3 模型稳健性检验 |
6.3.1 全面FGLS和OLS稳健标准误检验 |
6.3.2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 |
6.4 检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经验 |
7.1 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关综合实力的城市差异 |
7.1.1 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关发展情况比较 |
7.1.2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聚类对比分析 |
7.1.3 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综合实力差异 |
7.2 模型数据描述性统计及检验 |
7.2.1 模型数据描述性统计 |
7.2.2 模型变量相关性等检验 |
7.3 模型实证检验比较 |
7.4 模型稳健性检验 |
7.4.1 替换因变量检验稳健性 |
7.4.2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 |
7.5 检验结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3)我国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2.1 创业投资 |
1.2.2 创业投资区域集聚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现象研究 |
1.3.2 创业投资区域集聚动因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创业投资行业发展及区域集聚比较 |
2.1 国外创业投资区域集聚情况 |
2.1.1 美国创业投资区域集聚情况 |
2.1.2 欧洲创业投资区域集聚情况 |
2.2 我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与区域聚集情况 |
2.2.1 我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情况 |
2.2.2 当前国内区域集聚现状与各地区情况 |
2.3 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的国际比较 |
2.3.1 资本来源方面 |
2.3.2 国家政策方面 |
2.3.3 金融体系方面 |
2.3.4 投向行业方面 |
2.3.5 区域模式方面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的形成机理及模型构建 |
3.1 创业投资区域集聚形成机理研究 |
3.1.1 基于空间邻近性理论的区域集聚形成机理研究 |
3.1.2 基于环境支撑理论的区域集聚形成机理研究 |
3.1.3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集聚形成机理研究 |
3.2 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3.2.1 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的自变量选取 |
3.2.2 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的因变量选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的实证分析 |
4.1 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程度分析 |
4.1.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4.1.2 区域集聚实证方法介绍 |
4.1.3 聚类分析实证结果 |
4.2 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2 实证分析过程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4.3 实证补充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策建议与总结 |
5.1 政策建议 |
5.1.1 发展高技术产业,推动创业投资需求发展 |
5.1.2 促进人力资源的积累,提升区域对创业投资的吸引力 |
5.1.3 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丰富创业投资资金来源 |
5.1.4 增加政府科技投入,改善区域创新环境 |
5.2 总结 |
5.2.1 全文总结 |
5.2.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项目课题 |
致谢 |
(4)西部地区创业投资发展中的政府引导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目的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文献概述 |
二、 国内文献概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创业投资及政府引导作用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创业投资的基本概念与运行机制 |
一、 创业投资的基本概念 |
二、 创业投资的基本运行机制 |
第二节 创业投资的功能与意义 |
第三节 创业投资发展中政府引导的必要性 |
一、 创业投资的相关理论 |
二、 创业投资发展中政府引导的必要性 |
第三章 西部地区产业背景与创业投资发展现状、问题 |
第一节 创业投资在西部地区面临的产业背景 |
一、 创业投资所处的产业背景——创业投资发展的必要性 |
二、 创业投资面临的产业升级——创业投资发展的可能性 |
第二节 创业投资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一、 创业投资发展的现状 |
二、 创业投资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创业投资发展中的政府引导措施及其不足 |
一、 我国政府在创业投资发展中的政策措施 |
二、 西部地区政府在创业投资发展中引导扶持的不足 |
第四章 创业投资发展中国内外政府引导作用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各国政府的引导模式与效果 |
一、 美国政府的引导措施 |
二、 日本政府的引导措施 |
三、 以色列政府的引导措施 |
四、 英国政府的引导措施 |
五、 台湾地区的引导措施 |
第二节 国内政府的引导措施 |
一、 北京市政府的引导措施 |
二、 天津市政府的引导措施 |
三、 上海市政府的引导措施 |
四、 苏州市政府的引导措施 |
五、 深圳市政府的引导措施 |
第三节 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一、 对我国发展创业投资的经验借鉴 |
二、 对我国创业投资引导措施的启示 |
第五章 西部地区创业投资发展中政府引导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西部地区创业投资发展中政府引导体系的构建设计 |
第二节 直接引导措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一、 政府引导基金的概念 |
二、 政府引导基金的基本特征 |
三、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历程与政策 |
四、 西部地区发展政府引导基金的实现条件 |
五、 西部地区政府引导基金运行机制的构建 |
第三节 财税支撑政策 |
第四节 政府购买 |
第五节 政策指引 |
第六节 政府监管 |
第七节 人才支撑体系 |
第八节 法律法规与运行机制支撑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论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及结构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研究 |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 |
2.2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用 |
2.2.1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用研究 |
2.2.2 后金融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作用研究 |
2.3 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的作用 |
2.3.1 政府扶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
2.3.2 政府扶植产业发展的着力点 |
2.3.3 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理论研究 |
3.1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基本概念 |
3.1.1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定义 |
3.1.2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 |
3.1.3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分类 |
3.1.4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市场构成 |
3.1.5 我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主要架构 |
3.2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理论研究 |
3.2.1 创业投资理论研究 |
3.2.2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理论研究 |
3.2.3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理论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历史演进 |
4.1 境外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概述 |
4.1.1 美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
4.1.2 其他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
4.2 我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概述 |
4.2.1 我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历史 |
4.2.2 我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现状及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有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指标体系评述 |
5.1 国外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指标体系研究 |
5.2 国内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指标体系研究 |
5.3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指标研究评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策效果模型及指标体系 |
6.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策效果模型 |
6.1.2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策效果指标体系 |
6.2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公司治理模型及指标体系 |
6.2.1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公司治理模型 |
6.2.2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公司治理指标体系 |
6.3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可持续性指标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证分析 |
7.1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指标体系实证检验 |
7.2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指标应用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综述 |
1.2.2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实证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 |
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与构成 |
2.1.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 |
2.1.2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 |
2.2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
2.2.1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与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 |
2.2.2 长沙技术创新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实证分析 |
2.3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2.3.1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经济基础 |
2.3.2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力资源基础 |
2.3.3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策制度环境 |
2.3.4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文化环境 第3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的考察和分析 |
3.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的过程 |
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的评估 |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3 数据来源说明 |
3.2.4 长沙等省会城市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
3.3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DEA-Tobit“两阶段法” |
3.3.2 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指标设计 |
3.3.3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
3.3.4 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
3.3.5 研究结论 第4章 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考察 |
4.1 国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
4.1.1 美国——企业主体型 |
4.1.2 英国——知识带动型 |
4.1.3 日本——技术引进型 |
4.1.4 印度——政府推动型 |
4.2 国内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
4.2.1 北京市经验 |
4.2.2 上海市经验 |
4.2.3 大连市经验 |
4.2.4 深圳市经验 |
4.3 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
4.3.1 国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
4.3.2 国内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第5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研究 |
5.1 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 |
5.1.1 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拉动力 |
5.1.2 科技发展内在需求的推动力 |
5.1.3 城市发展和竞争的促进力 |
5.1.4 企业发展与竞争的自动力 |
5.1.5 政府政策导向的掌控力 |
5.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模式选择 |
5.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的基本模式 |
5.2.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模式的选择 第6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激励机制构建 |
6.1 长沙市政府推进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
6.1.1 推进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
6.1.2 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中职能的明确界定 |
6.1.3 促使政府推进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 |
6.1.4 政府促进技术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
6.2 长沙市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
6.2.1 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
6.2.2 促进企业选择技术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构建 |
6.3 长沙市科研机构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
6.3.1 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
6.3.2 促进科研机构积极投入技术创新的条件 |
6.3.3 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 |
6.4 长沙市中介机构服务和支持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
6.4.1 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现状分析 |
6.4.2 促进中介机构服务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 第7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组织模式的选择研究 |
7.1 技术创新基本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
7.1.1 “产学研”合作模式 |
7.1.2 “官产学研”合作模式 |
7.1.3 “官产学研金”合作模式 |
7.2 长沙市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选择 |
7.2.1 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
7.2.2 官与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
7.2.3 金与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
7.3 长沙市技术创新系统“官产学研金”的具体合作方式 |
7.3.1 产学研合作方式 |
7.3.2 官与产学研结合方式 |
7.3.3 金与产学研的结合方式 第8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实现机制 |
8.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 R&D 投入产出机制 |
8.1.1 R&D 投入产出现状 |
8.1.2 R&D 活动的投入产出机制 |
8.1.3 完善 R&D 投入产出机制的政策建议 |
8.2 长沙市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 |
8.2.1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现状 |
8.2.2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
8.2.3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 |
8.2.4 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
8.3 长沙市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 |
8.3.1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的现状 |
8.3.2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存在的问题 |
8.3.3 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 |
8.3.4 完善技术创新成果推广机制的政策建议 第9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及仿真分析 |
9.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基本模型 |
9.1.1 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结构分析 |
9.1.2 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因果关系分析 |
9.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的反馈机制 |
9.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
9.3.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相关变量与流图 |
9.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涉及的主要公式 |
9.3.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仿真实证研究 第10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支撑体系构建 |
10.1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分析 |
10.1.1 技术创新人才的界定 |
10.1.2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总量及结构分布 |
10.1.3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存在的问题 |
10.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培育机制的构建 |
10.2.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培育目标及人才需求预测 |
10.2.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人才培育机制:政府引导下的“高研 -中介 - 企业”三位一体模式 |
10.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引进机制的构建 |
10.3.1 长沙市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原则及需求主体 |
10.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引进体系构建 |
10.4 长沙市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使用 |
10.4.1 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原则 |
10.4.2 区域人才优化配置机制理论分析 |
10.4.3 长沙市创新技术人才的科学配置模式探讨 第11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集群平台构建 |
11.1 城市技术创新的空间平台及集群机制的理论分析 |
11.1.1 推进城市技术创新必须构建必要的空间平台 |
11.1.2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及其主要类型 |
11.1.3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的集群创新功能和作用 |
11.2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
11.2.1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的现状 |
11.2.2 评价结果判定标准 |
11.2.3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
11.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空间集群平台运行机制的优化 |
11.3.1 长沙市技术创新的科技空间平台运行机制优化 |
11.3.2 长沙市技术创新的产业空间平台运行机制优化 |
11.4 长沙市科技集群平台和产业集群平台协同发展机制 |
11.4.1 科技空间集群平台与产业空间集群平台之间的互动关系 |
11.4.2 科技空间集群平台与产业空间集群平台两者协同发展的路径 . 第12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市场机制建设 |
12.1 推进技术创新的技术市场建设研究 |
12.1.1 我国技术市场建设的现状分析 |
12.1.2 长沙技术市场的构建 |
12.2 推进技术创新的人才市场建设研究 |
12.2.1 人才市场分析 |
12.2.2 长沙人才市场建设的现状分析 |
12.2.3 长沙人才市场的完善 |
12.3 推进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建设研究 |
12.3.1 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分析 |
12.3.2 长沙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
12.3.3 长沙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的构建和运行 第13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支撑体制构建 |
13.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
1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引导机制 |
13.2.1 战略规划 |
13.2.2 政策导向 |
13.2.3 宣传引导 |
13.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扶持机制 |
13.3.1 财政扶持 |
13.3.2 税收扶持 |
13.3.3 公共投资 |
13.4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服务机制 |
13.4.1 人才机制服务 |
13.4.2 创新环境建设 |
13.5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管理机制 |
13.5.1 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的法规体系建设 |
13.5.2 知识产权保护 |
13.5.3 信用管理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7)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主要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风险投资 |
1.5.2 高技术产业 第二章 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互动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高技术产业及其融资特征 |
2.1.1 高技术产业内涵 |
2.1.2 高技术产业的基本特征 |
2.1.3 高技术产业的融资特征 |
2.2 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发展 |
2.2.1 风险投资的构成要素 |
2.2.2 风险投资的运作流程 |
2.2.3 风险投资的特征 |
2.2.4 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发展 |
2.3 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互动效应分析 |
2.3.1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风险投资的促进效应分析 |
2.3.2 风险投资对高技术产业的推动效应分析 |
2.4 小结 第三章 我国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互动发展的描述性分析 |
3.1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特征 |
3.1.1 发展总量分析 |
3.1.2 分行业分析 |
3.2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特征分析 |
3.2.1 风险资本总量分析 |
3.2.2 风险资本来源分析 |
3.2.3 风险资本投向行业分析 |
3.2.4 风险资本投资阶段分析 |
3.2.5 风险资本的退出情况分析 |
3.2.6 法律环境分析 |
3.3 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互动发展的特征分析 |
3.4 小结 第四章 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互动发展的动态计量分析 |
4.1 变量选取及检验 |
4.2 协整分析及因果关系检验 |
4.2.1 长期模型(回归方程) |
4.2.2 短期模型(误差修正模型) |
4.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3 动态效应分析 |
4.3.1 脉冲响应分析 |
4.3.2 预测方差分解 |
4.4 小结 第五章 我国风险投资助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5.1 我国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
5.1.1 高技术产业未能有效的吸引风险投资 |
5.1.2 风险投资规模偏小 |
5.1.3 风险投资的投资阶段不协调 |
5.1.4 二者之间的互动具有不对称性 |
5.2 风险投资助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5.2.1 风险投资投入高技术产业的比重较低 |
5.2.2 风险投资发展规模的制约 |
5.2.3 风险投资的投资阶段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
5.2.4 政府政策扶持作用不明显 |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拓宽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 |
6.2.2 完善和丰富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
6.2.3 优化高技术产业的投资环境 |
6.2.4 引导风险资本投资阶段前移 |
6.2.5 制定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8)我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对比与评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本文的结构框架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
2.1.1 产业结构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2 产业结构效应理论 |
2.1.3 产业结构优化及升级理论 |
2.2 金融发展理论 |
2.2.1 金融结构论 |
2.2.2 金融抑制论 |
2.2.3 金融功能论 3 金融发展与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3.1 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
3.1.1 高技术的内涵 |
3.1.2 高技术产业与结构升级 |
3.2 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机理分析 |
3.2.1 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 |
3.2.2 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 |
3.3 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发展作用的机理分析 |
3.3.1 高技术产业部门对金融部门的影响 |
3.3.2 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金融结构的变化 |
3.3.3 高技术产业对风险抵御的变化引起金融结构变化 4 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的内生机制模型研究 |
4.1 考虑金融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理论模型 |
4.2 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的内生机制模型 5 我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 |
5.1 计量模型与数据选择 |
5.1.1 计量经济模型简介 |
5.1.2 数据选择与模型设定检验 |
5.2 实证检验和分析 |
5.2.1 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 |
5.2.2 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分位回归分析 |
5.3 结论 6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
(9)创业投资机构行为、企业能力与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内容安排 |
2 创业投资与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文献综述 |
2.1 创业投资相关基础理论 |
2.1.1 创业投资的概念 |
2.1.2 创业投资的特征 |
2.1.3 创业投资的组织模式 |
2.1.4 创业投资的运作流程 |
2.2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研究进展 |
2.2.1 企业成长的本质与特征 |
2.2.2 企业成长机制理论 |
2.2.3 企业成长阶段理论 |
2.2.4 企业成长阶段决定因素理论 |
2.2.5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决定因素研究进展 |
2.3 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影响 |
2.3.1 创业投资促进企业成长的理论和经验结果 |
2.3.2 创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机理 |
2.3.3 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促进作用的影响因素 |
2.3.4 结论与启示 |
3 中国创业投资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 |
3.1 中国创业投资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
3.1.1 市场规模 |
3.1.2 战略投向 |
3.1.3 主要机构 |
3.1.4 风险意识 |
3.1.5 上市退出 |
3.1.6 阻碍因素 |
3.2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特点与问题 |
3.2.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3.2.2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
3.3 阻碍创业投资机构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 |
3.3.1 创业投资机构层面的主要因素 |
3.3.2 高新技术企业层面的主要因素 |
4 创业投资机构行为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构建 |
4.1 创业投资支持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典型事件分析 |
4.1.1 搜狐公司 |
4.1.2 金蝶软件 |
4.1.3 赛维LDK |
4.1.4 阿里巴巴 |
4.2 创业投资促进晶能光电成长的案例研究 |
4.2.1 晶能光电公司概况 |
4.2.2 创业投资机构介绍 |
4.2.3 创业投资机构对晶能光电成长的影响 |
4.2.4 案例小结 |
4.3 理论模型构建和研究假设提出 |
4.3.1 创业投资机构行为特征与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关系 |
4.3.2 创业投资机构行为特征、企业能力与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关系 |
5 创业投资机构行为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实证分析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获取与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创业投资机构行为特征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影响 |
5.2.1 变量测度及信度与效度检验 |
5.2.2 假设检验 |
5.2.3 相关结论 |
5.3 创业投资机构行为特征对高新技术企业能力的影响 |
5.3.1 变量测度及信度与效度检验 |
5.3.2 数据分析 |
5.3.3 相关结论 |
5.4 创业投资机构行为特征、企业能力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影响 |
5.4.1 假设检验 |
5.4.2 相关结论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应用前景 |
6.2.1 学术意义 |
6.2.2 应用价值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1 调查问卷 |
附2.1 高新技术企业访谈提纲 |
附2.2 创业投资机构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制约瓶颈 |
1.1.1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
1.1.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 |
1.2 我国自主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
1.2.1 发明专利数量少,有核心竞争力的发明专利数量更少 |
1.2.2 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1.2.3 高层次科技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严重匮乏 |
1.2.4 学术论文数量增长快,学术影响力不高 |
1.2.5 科技投入总量和强度不足 |
1.3 面向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功能 |
1.3.1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
1.3.2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 |
1.3.3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 |
1.3.4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推动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举措 |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设计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区域创新系统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与分类研究 |
2.1.1 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研究 |
2.1.2 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研究 |
2.2 区域创新系统的参与主体研究 |
2.3 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要素研究 |
2.4 区域创新系统的环境研究 |
2.5 区域创新系统的政策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研究 |
3.1 技术创新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
3.1.1 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解 |
3.1.2 国内学者对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讨论 |
3.1.3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结构要素 |
3.2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理论构建 |
3.2.1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理论遴选原则 |
3.2.2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理论遴选 |
3.3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实证筛选 |
3.3.1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专家咨询 |
3.3.2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分析 |
3.3.3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相关分析 |
3.3.4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鉴别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
4.1 评价指标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
4.1.1 评价指标的数据采集 |
4.1.2 评价指标的数据处理 |
4.2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实际评价 |
4.2.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4.2.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4.2.3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4.2.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2.5 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
4.3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判别分析 |
4.3.1 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聚类分析 |
4.3.2 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判别分析 |
4.4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子与支撑体系研究 |
4.4.1 实证调查方法与对象 |
4.4.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设计研究 |
5.1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
5.1.1 有利于培育区域自主创新的环境 |
5.1.2 有利于激活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 |
5.1.3 有利于提升产业技术层次 |
5.1.4 有利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5.2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
5.2.1 系统开放原则 |
5.2.2 共享协作原则 |
5.2.3 激励竞争原则 |
5.2.4 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 |
5.3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内容 |
5.3.1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
5.3.2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
5.4 基于自主创新的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设计 |
5.4.1 基于自主创新的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
5.4.2 基于自主创新的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研究 |
6.1 我国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6.1.1 我国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 |
6.1.2 我国创新服务机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6.2 发达国家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特点与借鉴作用 |
6.2.1 发达国家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特点 |
6.2.2 发达国家创新服务机构发展对中国的借鉴作用 |
6.3 我国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系统设计 |
6.3.1 我国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设计 |
6.3.2 我国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设计 |
6.4 浙江省创新服务机构发展的问卷调查与对策研究 |
6.4.1 浙江省创新服务机构发展的实证调查 |
6.4.2 加快浙江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建设研究 |
7.1 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对自主创新的作用研究 |
7.1.1 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现状总体分析 |
7.1.2 我国人才资源总量与配置的特点分析 |
7.1.3 我国R&D人才对自主创新的作用研究 |
7.2 国外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建设对中国的借鉴作用 |
7.2.1 实施人才资源开发优先投入战略 |
7.2.2 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使用和管理 |
7.2.3 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训和教育体系 |
7.2.4 实施灵活的政策措施争夺海外人才 |
7.2.5 建立和完善高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
7.3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建设的重点 |
7.3.1 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 |
7.3.2 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公共服务体系 |
7.3.3 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保障体系 |
7.3.4 建立健全人才开发法规政策体系 |
7.3.5 建立健全社会化的人才评价体系 |
7.4 基于自主创新的浙江区域创新人才开发对策研究 |
7.4.1 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意识,提高教育投入强度 |
7.4.2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人才资源开发激励机制 |
7.4.3 强化“争夺人才”意识,广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
7.4.4 加强产业技术工人开发力度,提高产业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 |
7.4.5 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领军人才开发力度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业投资体系建设研究 |
8.1 创业投资对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 |
8.2 我国创业投资发展障碍因素的实证调查 |
8.2.1 实证调查方法与对象 |
8.2.2 实证调查结果与分析 |
8.3 浙江省创业投资发展现状研究 |
8.3.1 创业投资机构注册资本及运作资本 |
8.3.2 创业投资机构的人力资源 |
8.3.3 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特点 |
8.3.4 创业投资机构的退出路径 |
8.3.5 浙江省区域创业投资的发展特点 |
8.3.6 制约浙江省创业投资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
8.4 基于自主创新的浙江区域创业投资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 |
8.4.1 降低企业市场准入门槛 |
8.4.2 制定出台创业投资的优惠政策 |
8.4.3 积极探索和发展有限合伙制 |
8.4.4 完善创业投资的退出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法规政策体系建设研究 |
9.1 基于自主创新的科技投入政策研究 |
9.1.1 我国科技投入总量与结构分析 |
9.1.2 我国R&D投入对区域自主创新的作用研究 |
9.1.3 促进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科技投入政策措施研究 |
9.2 基于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研究 |
9.2.1 加强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 |
9.2.2 引导和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支持自主创新 |
9.2.3 加快建立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
9.2.4 积极推动支持自主创新的金融创新 |
9.3 基于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研究 |
9.3.1 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 |
9.3.2 国外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的成功经验 |
9.3.3 通过政府采购促进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
9.4 基于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 |
9.4.1 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强化型评价模式 |
9.4.2 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机制 |
9.4.3 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 |
9.4.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人才的培养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的主要成果 |
10.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构建创业投资体系 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区域科技金融效率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以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为例[D]. 孙忠艳. 河北金融学院, 2020(12)
- [2]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 杨丽君. 东南大学, 2019(06)
- [3]我国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D]. 董静. 东华大学, 2016(05)
- [4]西部地区创业投资发展中的政府引导体系研究[D]. 甘甜.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4(02)
- [5]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指标体系研究[D]. 秦智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04)
- [6]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汪娟. 湖南大学, 2013(09)
- [7]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D]. 张建.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1(04)
- [8]我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D]. 况成武. 江西财经大学, 2009(S1)
- [9]创业投资机构行为、企业能力与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研究[D]. 王敏. 浙江大学, 2009(03)
- [10]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江蕾. 同济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