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忙碌的一年——2002年移动通信新闻回顾

又是忙碌的一年——2002年移动通信新闻回顾

一、忙忙碌碌又一年——2002年移动通信新闻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龚芮[1](2018)在《新场景下广播节目主持人角色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播从诞生之日起,就是通过声音这唯一的介质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广播构建声音场景,让人们感知和体验世界。从20世纪20年代广播的诞生到当下广播4.0时代的出现,广播经历了新华广播、调频立体式广播网、PC端广播网络再到今天信息流和资源流融合的“广播+互联网”的时代。广播媒介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新的困境和挑战,数字媒介带来的新场景对广播节目中的重要角色——主持人,也提出了新的转型要求。本文以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的新场景五力理论以及角色理论为基础,研究新场景环境下的广播节目主持人角色转型。广播节目主持人角色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对广播的研究主要是从新场景的角度来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扮演,其次诠释了在数字媒介到来之前的广播主持人传统的五种角色,再通过新场景的理论展示了何为新场景,以及新场景的图景、要素、特征。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运用角色学理论分析广播主持人角色转型的原因,而后重点讨论在新场景下广播主持人如何走向新的角色。转型虽然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为此文章最后针对转型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总的来说,媒介环境的改变和新场景时代的到来使广播再一次迎来自己的春天,广播主持人角色也面临新的转型。主持人如何走向新的角色?如何更好地抓住时代的契机?如何更好地完善自我并提升角色能力是本文重点的研究目的。

冉景中[2](2018)在《大六壬的古天文学原理及哲学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构成。绪论为第一章,介绍本研究的缘起和意义、大六壬的历史影响、研究情况回顾、本论文的总体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等等。正文部分共六章,研究大六壬的古天文学原理、预测机理及哲学意义等问题。第二章大六壬的古老起源。本章通过中国古代天文学、先民的生殖崇拜和先民对万物起源的思考等几个方面综合研究发现:在至少7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科技、宗教与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奎宿是天上的猪神,先民用猪来比附北斗,表达对生命繁衍和万物起源的崇拜,大六壬正是起源于7500年前的中国上古天文学,“壬”“九天玄女”都由天上的奎宿“猪神”演变而来,都具有万物起源的含义,而中国哲学的基本观念“天人合一”也正是起源于此。第三章大六壬“天一贵神”起源考——兼论“天门地户”“天倾西北”之天文学原理。本章通过古代星占学、天文学和鬼神崇拜的研究,通过对传世文献的梳理和版本学的考证,认为大六壬式占中的天一贵神起源于5000年前的北极星神崇拜,最终在战国时代由石申夫命名。由于岁差的作用,到西周初年天北极明显向西北倾斜,人们无法解释这个现象便杜撰了“共工触不周山”的神话。这便是“天倾西北”的来历,也是象数易学“天门(西北乾)地户(东南巽)”的来历。将“天一”写作“天乙”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现象,有学者认为“天一”神名来源于商王“大乙”汤的观点是不对的。至尊的上帝被冠名以数字“一”,这既是天极转移的结果,也是人们思辨能力提升的结果。先民认为人的命运受制于鬼神的思想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万物起于数”“命运受制于天数”,数术学从此兴盛起来。第四章大六壬“日在加时”占法源流考——兼论《龟策列传》宋元王梦占之解析。本章以宋元王占梦为线索,以众多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为依据,追溯大六壬“日在加时”占法的起源和流变。这种占法起源于西周晚期的月宿历法及占法,最终成熟在西汉末东汉初,以《三统历》节气月作为换月将的标准,直到唐一行将月将的起讫点由节气变更为中气,并一直流传到后世。在此基础上,本文释读了宋元王占梦的原文,并指出前辈钱大昕等先生将梦占时间定为冬至是错误的,应该在孟夏。第五章“天一贵神”算法之考辨——兼论天干“五合化气”思想与干支纪历之产生。本章研究了传世文献记载的“天一贵神”三种主要的算法,认为出自东晋学者郭璞的算法保留了大六壬形成之时的原始状态,后来至迟在六朝时期被简化。本文指出天一贵神算法的原理体现了春秋战国以来阴阳刑德思想的演进,体现了“日”与“北斗”运行的具象关系(地支六合)和抽象关系(天干五合)。本文从出土文献等材料考证认为“天干五合”思想至迟在战国中期就已经存在了,“天干五合化气”的原理源于干支纪历,在战国中晚期已经具备了产生的条件。彼时纪历的起点(历元)很可能是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这为我们探索战国秦汉年间的纪历方法提供了比较重要的线索。第六章大六壬的最终形成。本章认为大六壬占法正式出现在西汉晚期和东汉早期之间,它吸收了古堪舆家、天一家有关要素再加上月宿占法和日在加时占法而综合形成。第七章大六壬预测机理及哲学意义。本章涉及到认知科学、心智哲学、必然与偶然、决定的命运、命运的改善等内容。本研究认为大六壬的课象是脑电波的产物,是心灵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互感应后借助媒介所投影出来的“象”,它以解读者的语言模式呈现。本文认为“同气相求”原理的实质是同类事物的相互感应,即共振,事物和事件是“振动”的不同表现,因此万事万物都可以共振;事物的形成之初早有端倪出现,事件的发生之前早有信息抵达;越具体的共振发生在越具体的时空之中,越抽象的共振越超越具体的时空;念头、事件与六壬课一起共振,所以课象可以解读事件的发展变化,这便是大六壬等数术学预测的机理。本文指出荣格“共时性原理”并非“有意义的无因果关系的巧合”,而恰恰是具有因果关系的“同气相求”。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偶然与必然的关系,认为“偶然”事件的背后隐藏着我们暂时解释不了的原因,一旦找到这个原因,我们就不会再认为那是偶然。本论文持命运决定论的观点,但并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说人的特性包含在命运之中,包括预测行为本身。概言之,本论文从数术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古人对天人关系的理解,研究了大六壬占法的天文学原理和预测机理以及相关的哲学问题,考证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气生万物”“同气相求”等重要范畴的起源、形成,分析了“同气相求”原理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广泛体现以及在改善人生境遇的实践中如何运用等问题。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最后是结论部分,笔者对本研究的主要观点作了总结与归纳,并对相关问题作了展望。

孙梦霖[3](2015)在《手机上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文中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集通信、文本、视听、娱乐于一身的新媒体——手机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追求时尚新奇的大学生利用手机上网轻松地玩转自己的衣食住行,成为手机网民的中坚力量。但随着手机上网的日益普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思想和行为也受到了深刻影响,表现出许多新特点。而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变化和手机媒体的高速发展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情况下,研究手机上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手机上网的技术条件,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手机上网的普及提供了条件;然后,结合对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从网络使用、行为分类、网络认知三个角度分析了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的特点;最后,分析了手机上网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第二部分分析了手机上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拓展了教育的内容资源、创新了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了教育的效率效果、丰富了教育的主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另一方面,网络监管的难度加大、教育者的教育技术要求更高、教育的模式需要更新、学生的媒介素养亟待提升等问题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第三部分提出了应对手机上网影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面对手机上网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应从教育主体、客体、环体、介体等要素入手,通过建设全方位的移动互联网络监管体制、高技术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移动引导模式、立体化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学体系等措施,系统的建立应对手机上网带来的影响的策略。

谢元森[4](2015)在《沉寂的喧嚣:网络烂尾新闻的社会记忆与遗忘》文中提出“所有开头都包含回忆的因素。”社会记忆是一种社会事实,也是一个社会过程。社会记忆既是当下的生产,也是传统的绵延;既是被建构的结构,也是建构性的力量。在这种动态实践过程中,社会记忆整合个人与社会,建构社会认同,连接过去与现在,隐喻历史与未来。社会记忆依赖于媒介、图像或各种集体活动来保存、强化或重温。在大众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介海量地产出和大分贝的发声,时刻都在源源不断地为受众生产信息产品,新闻信息的传播为社会记忆建构提供了海量又新鲜的原材料。社会记忆建构过去和当下,媒介参与建构社会记忆,媒介被纳入到了社会记忆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在权力、资本、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媒介对社会事实的呈现并不是从一而终的,社会在决定记忆和遗忘内容时也是有选择性的。这体现在网络媒体的报道上,就是某些敏感事件往往有头无尾,不了了之,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烂尾新闻”现象。从社会记忆理论角度切入,探究网络媒体容易产生烂尾的原因,分析新闻烂尾的后果,剖析烂尾现象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这都是本文试图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一共有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回顾了有关本文的相关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烂尾新闻”的概念、人类记忆和遗忘的规律以及对网络舆论发展演变规律的相关研究成果。论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社会记忆的意义和热点新闻网络传播的阶段,引出网络烂尾新闻的问题。论文第二章探讨了网络烂尾新闻的特征和表现,第三章则重点剖析了网络烂尾新闻背后的生成逻辑,包含权力、资本、环境和生理因素。论文第四章透视了网络烂尾新闻的社会影响。论文第五章在重新认识烂尾现象的基础上,试着从司法、行政、社会以及媒体等角度提出相应措施。

祝锦祥[5](2014)在《基于能力系统演进视角的企业转型成长过程研究》文中认为企业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进步的基本单位,企业的转型和成长又构成新产业的兴起和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本文正是在社会宏观经济转型、中小企业日益活跃兴起的大背景下,研究动态环境下企业成长过程,揭示企业能力及其能力系统对于企业成长实践和企业管理理论的意义。企业成长过程和动因的研究,历来为企业管理理论界与企业实践所高度关注。企业成长的经济学解释强调企业成长的外生力量,以企业外部经济环境提供给予企业发展的空间作为企业成长的边界,企业作为一个生产单位以内部分工和规模化生产达到市场和企业在产品供需的均衡,这基本上符合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对于企业存在和成长状态的描述。但很明显,这种把企业内部运作当作“黑箱”的描述,不能解释企业之间客观上存在的成长差异。当企业成长理论深入企业内部研究企业成长的内在原因,是从企业之间占有的、可以创造价值的、独特的战略资源开始的。事实上企业拥有资源的差异,在于其获得资源的差异,来自于不同企业所具有的独特的能力。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真正将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深入到企业内部能力及其作用研究,解释企业之间竞争力的差异;而企业动态能力以及动态核心能力理论,则研究在动态环境下企业能力的变化和企业成长的过程,包括企业能力在知识和学习的作用下对于企业成长过程的作用,使得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契合企业成长的实际过程和环境。企业能力理论研究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实际上是企业在不同情境以及所研究的能力的不同层面上所构成和作用的结果,很多不同的研究成果就是基于对企业能力的不同理解产生的。而对于企业能力本身内涵的不统一,严重影响了企业能力理论本身的发展。本论文正是在很多对于企业能力和企业成长要素及方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归纳构建一个企业能力体系,除了可以规范和解释企业的存在方式之外,从能力系统的演进和转型过程来认识一般意义上企业的转型和成长过程。本文认为企业是在动态环境下转型和能力演进共同作用成长的过程,提出了“环境—能力—转型—成长”的企业成长过程模型。该模型实际描述了企业代际和代内成长的特点,即在动态环境的变化过程中,企业通过转型实现在一个业务/产品周期阶段性代际成长,和企业通过能力演进或者能力系统性转型实现企业在其不同成长阶段周期性代内成长过程。该模型构建和解释了企业能力与企业转型、企业成长的关系,这些研究成果试图为企业成长理论研究中对于企业能力系统构成和企业成长过程这两个重要概念的研究做出贡献。本文主要通过典型高科技企业成长过程的案例,扎根研究企业成长过程中在不同成长阶段企业内外因素共同影响企业能力系统演变,以及能力和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共同作用于企业成长的过程。本文的主要成果是指出了企业可持续成长与企业转型和能力系统之间的关系,即转型是企业成长实现质的变化的关键,能力系统则是实现转型与成长的基础,能力和转型共同作用于企业成长,最终实现企业成长的组织目标。最后,在能力、转型和成长三者关系与作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成长过程的整合模型,经过典型案例的验证,符合现代企业运作和发展的规律。通过研究,本文有如下基本结论:(1)企业不同的能力依据其作用可以分为主导能力层、动态能力层和职能能力层;企业能力体系是一个由分层能力构成的系统;不同能力和能力层相互作用构成企业能力体系并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演进成长;(2)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转型可以归类为业务转型、治理转型和管理转型三种类型;企业转型与企业能力体系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企业的成长;(3)动态环境中企业转型成长的过程,就是企业能力体系的演进和转型发展共同作用的过程。本文的创新点:(1)从企业能力演进和转型的视角探讨企业转型成长的过程,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企业成长理论;(2)完整归纳企业成长中转型的三种类型,以及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它们与企业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3)构建企业能力系统,并通过企业能力系统动态演进的视角来描述企业管理转型以及企业成长的过程;该系统可以较为全面和直观的描述企业能力的状况和发展过程,对于进一步在此基础上研究企业能力建设的作用,以能力系统演进和转型的方式来研究企业成长过程,拓宽了企业能力、企业转型和企业成长研究领域的新视野。本论文通过企业能力体系构建及作用研究,转型类型以及能力和转型共同作用于企业成长过程的研究,从企业能力系统演进、转型的微观层面丰富和发展了企业成长过程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本文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可以解释企业发展过程中能力系统动态演变对于企业转型和企业成长的作用;同时,把握企业管理过程中在系统能力建设、发展演变过程的规律,主动实施企业管理转型并通过转型帮助企业实现成长,对于企业成长过程的管理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乐梦融[6](2014)在《地铁报的生存环境与发展脉络 ——以上海两份地铁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文明发展进程的日趋便捷化,地铁已然成为一座城市的交通血脉。而以免费形式存在,依托于地铁发行渠道的地铁报则随着地铁的四通八达,传向每一位读者的手中。作为国内最早发展地铁报的城市,上海这座城市的地铁通路中,既有拥有11年历史的《I时代报》,也有创刊不到4年的周报《新民地铁》,这也是上海地铁通路中,仅有的两家具备正式刊号的地铁报。它们在一条通路、不同层面上,秉承着差异化竞争的理念,争取市场,细分受众,分别以新闻资讯和生活服务见长。故本文以这两大地铁报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索地铁报的生存环境与发展脉络。相比受到新媒体冲击巨大的传统收费类报纸。依托自身“免费”和“渠道”优势的地铁报,在目前形势下仍有一争之力。但“免费”在带给地铁报价格优势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铁报的发展,成本困境和人才困境始终围绕着两大地铁报。此外“渠道”的优势同样糅杂着拾荒大军带来的困扰。2013年底成立的上海报业集团,无疑将会影响上海两大地铁报的发展。新环境给两大地铁报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也同时将会给两大地铁报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新媒体环境对地铁报的影响和制约,以及地铁报融入新媒体环境的策略,也是本文考量的对象。

王智慧[7](2012)在《日常生活对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改变 ——以《1818黄金眼》为例》文中提出本文试图为电视新闻节目《1818黄金眼》的生存与发展探究现实原因及意义。《1818黄金眼》从2004年开播至今一直深受受众喜爱,本文通过对热线平台及播出新闻的取样分析,认为节目的热线平台是其获得新闻线索的主要来源,关注民众日常生活取向是节目获得生命力的源泉。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节目形态,与此同时,《1818黄金眼》节目本身也已经成为受众的日常生活。民众以日常生活主体的方式多方位参与新闻生产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形态,《1818黄金眼》的新闻生产实践为建立以人为本的新闻观念与报道方式提供借鉴。

李莉丽[8](2012)在《手机电视节目定位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已经全面进入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时代,而3G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实现对移动用户终端进行高速率高质量的数据传输,同时早在2006年4G技术就已经进入了试验阶段,并即将投入商用。4G与3G相比拥有更加清晰的视频传输质量,其清晰度甚至可以与高清电视相媲美,借助于通信技术的支持,手机电视在3G时代以及不远的4G时代更能够充分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如果说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手机电视的推广带来物理基础上的支持,那么国家对三网融合政策的重视及其在我国的推进实施和3G牌照的发放则为手机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任何一种形式的传播媒介,无论采用什么技术支持,由什么运营商运作,其发展最终都要回归到传播内容上来。因此,手机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更加需要在内容产品上下功夫,尤其是在手机电视节目创作发展还不成熟的状态下。本文主要围绕手机电视节目定位展开,针对手机这一独特的传播媒介特点及其受众群体的特点探索研究适合于手机电视的节目类型形式。全文主要分为四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章内容是对手机电视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一方面从手机电视的传输实现方式和主要技术标准上对其物理基础作描述,另一方面对手机电视在我们国家和世界其他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对手机电视节目在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陈述,最后对手机电视在我们国家面临的发展机遇进行分析,对我国手机电视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第二章的内容主要是对手机电视节目定位的一个受众分析,对手机电视的媒介特点和其受众使用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手机这一新形式的视听传播媒介特性做分析,不仅对其优点进行分析同时还发现其存在的缺陷,既有其便携移动性、直观性、即时性等优点也存在手机自身屏幕尺寸小、电池续航力低等的限制。从受众角度对手机电视用户的年龄、性别、节目偏好等分析研究,最后总结出手机电视节目的内容应该呈现出短小化、娱乐化、年轻化等特点。第三章内容为全文重点,主要是针对前文的分析定位手机电视节目类型。手机电视作为人们随身携带的“移动电视”媒介,因为其特殊的媒介特点和受众特点,其节目定位都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电视节目。因此其节目类型定位主要集中在新闻类、影视类、综艺娱乐类等,并且鉴于手机这一特点又出现了新的微电影、手机剧等节目类型。总之,该部分内容主要是对适合于手机电视播放的几大类节目内容形式进行探析总结。第四章内容主要是对手机电视节目的定位研究进行总结,针对不同类型的节目进行节目内容、形式、时长等的定位,最后对手机电视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本论文从总体来说主要是对手机电视节目定位进行探索性研究,希望为我国的手机电视事业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韩丽婷[9](2011)在《手机媒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现代最为普及的通讯工具——手机,我们已经淡忘了它刚被发明出来的样式和功能。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手机由原来的“砖头块”发展到现在的轻巧方便,由原来的“移动的座机”发展到现在短信、彩信、娱乐、上网等等各项功能齐聚一身。发展速度让所有的人始料不及。手机,原本是作为通讯工具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受众的多样化需求,它的媒体化特征愈发凸显了,众多业内人士将其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作为一个媒体,手机有着极其广泛的“人缘”。但是,其巨大的受众群体和无穷的发展潜力却与相关理论研究的匾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就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对手机媒体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解决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和监管滞后,导致手机媒体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可以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手机媒体这一资源。针对当前的热点,人们一直在思考关于手机媒体引发的诸多问题,并试图对这个新媒体进行分析。传播业界已经出现了不少关于手机媒体的论述,本文也试图通过对前人理论的系统整合和研究探索,期望可以在相关方面取得一些创新和突破,进而对手机媒体这个新兴传播工具有一个更加完善的认识。本文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入手,分析阐述了手机媒体的概念、特征、传播优势,并指出与传统媒体的区别与融合,进而论述到了手机媒体对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最后从内容、技术、经营等方面论述了目前手机媒体发展中存在的瓶颈与不足,并提出一些建议,对手机媒体的未来进行了讨论。

杨娟[10](2011)在《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媒介融合是当前全球传媒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在全球信息化大的产业背景下,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和终端等环节加速融合。在内容生产领域,新旧媒体互为补充、相互借力,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形式不断涌现,令人应接不暇。“全媒体”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命题在生产领域萌发,并迅速扩散到传媒运营的各个环节。以全媒体生产为路径探索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其价值不仅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传播变革,更是为日显困顿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为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论文定位于实现一个问题式的理论架构,在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探讨。文章以传播学、经济学、媒介经营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野,紧扣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脉搏,在诸多生产现场搜集大量一手资料,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较为系统的论证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及发展路径等要点,提出建设性的生产思路,展开问题式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依据问题。在我国三网融合新的产业政策和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高速发展的强大驱动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生产融合显得合理而必要。在媒介现实的生产中,传统媒体基于媒体之间传播特性的互补优势、受众和市场的现实需求、全媒体整合营销策略的优势、品牌延伸利益的最大化、价值链的优化等角度考量,日趋加速与新媒体在生产上融合渗透的步伐。本文的研究为媒介生产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在国内外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现状研究中,论文提出,鉴于各国传媒的发展背景不同,各个国家的媒介在生产领域的融合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中国现阶段媒介生产融合的主要特点为:空间区域上的多样性和差异化融合;时间上的渐进式动态发展、螺旋上升式融合;形态上的有限融合。在传统媒体实践的微观层面,我国的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生产融合先后经历了传统媒体网络版、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生产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目前正处在两者之间生产深度融合的品牌建立阶段。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广泛的定量调查基础上,了解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现状,掌握传媒集团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方面的具体生产情况,为在中国大框架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宏观视野和战略发展路径分析。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误区分析中,结合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的实践,通过大量的定量和定性调查研究,论文指出:由于中国传媒旧有体制的存在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传统媒体固有成见及新媒体自身生产不成熟,带来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的诸多问题和传媒从业人员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论文指出,传统媒体转型要观念先行,转变生产思路与理念比转换生产方式更重要;体制机制改革是传媒转型的关键因素;新媒体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决定融合力强弱的重要一环。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路径探析中,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的生产格局及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格局。接着,文章从微观角度对中国现阶段传统媒体全媒体实践的路径选择进行归类分析。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其影响力、资金、技术、资源储备因素不同,“全媒体生产”路径也不尽相同,但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决定了“全媒体”生产实践必定要在一个全国性的大框架下发展。论文进一步指出全媒体实践诸多环节的实现,在传媒内部是一个想象力、思考力、决策力、执行力、凝聚力五力合力变奏的过程,这种合力构成了媒介的融合力,是传媒生产力能否提高的关键。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选取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为考察单位,进行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典型案例调查。深入剖析了三类主要发展路径:第一类在中央级别和极具品牌影响力的传媒中存在,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将品牌在新媒体业务中无限延伸和扩散;第二类在省级层面传媒中出现,以上海电视台为例:全媒体集群式的发展路径。第三类以地市级传媒集团为主,以烟台日报报业集团为例:新闻生产流程再造的发展路径。论文结合调查数据和调研情况,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对以上三大传媒生产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并对创建新闻中心之后的新闻生产进行深入思考。论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开放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人员技能、素质、观念的全面提高,是解决传媒生产现实问题的关键。而当前,在大部分传统媒体的改革以技术改进和平台建设为先导,“伤筋动骨”的体制改革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下,自中央级到地方级媒体的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大刀阔斧、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传媒改革,无疑从各个层面树立了中国传统传媒发展的标杆。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我国媒介生产融合进行研究。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置入产业融合大的系统框架内进行阐释和分析,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了我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路径,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支持。2、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传媒从业人员、传媒生产现状和传媒市场进行动态跟踪调研,探索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全媒体生产路径的阶段化生产模式和具体生产策略。3、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格局的变化,提出改变的是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人们对于内容需求的核心并没有改变,而生产融合旨在建立下一代内容的生产优势,下一代内容显示了与新技术具有超强黏性的基本特性。提出以受众为中心的生产成为今天传媒生产的核心概念。4、提出媒介融合力即生产力。强调传统媒体媒介生产融合的本质是:将生产要素置于更加广阔的坐标系中进行最优化选择,发展传媒生产力。5、首次对不同层级的传统媒体生产现状进行广泛调研,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提出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特点及不同层面传媒的生产融合模式。

二、忙忙碌碌又一年——2002年移动通信新闻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忙忙碌碌又一年——2002年移动通信新闻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新场景下广播节目主持人角色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场景理论”文献综述
        1.2.2 广播主持人文献综述
        1.2.3 广播主持人角色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和难点
2 传统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扮演分析
    2.1 角色的概念
    2.2 主持人角色的概念
    2.3 在传统广播节目中的主持人角色扮演
        2.3.1 单一“把关人”的角色
        2.3.2 单向“传播者”的角色
        2.3.3 前台“表演者”的角色
        2.3.4 线上“舆论引导者”的角色
        2.3.5 直播台前“操作者”的角色
3 数字媒介带来的新场景
    3.1 媒介与场景
    3.2 数字媒介带来的新场景
        3.2.1 新场景的图景
        3.2.2 新场景的要素
        3.2.3 新场景的特征
4 新场景下的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转型
    4.1 广播节目主持人角色转型的原因
        4.1.1 适应新场景下受众角色的转变
        4.1.2 新场景对主持人角色提出新的要求
        4.1.3 新的媒介融合促成主持人角色转变
    4.2 新场景下广播主持人的角色转型
        4.2.1 由单一“把关人”走向统筹全局的“新把关者”
        4.2.2 由单向“传播者”走向信息交互的“传送者”
        4.2.3 由前合“表演者”走向暴露后台的“亲近朋友”
        4.2.4 由线上“舆论引导者”走向线下场景的“引领者”
        4.2.5 由直播台前“操作者”走向运营多种媒介的“管理者”
5 广播节目主持人角色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1 广播节目主持人角色转型存在的问题
        5.1.1 “自我”与“扮演”角色之间的模糊
        5.1.2 “前台”和“后台”的角色行为界限不清
        5.1.3 不同场景下角色身份转换不恰当
        5.1.4 技术限制了新媒介使用及新角色的扮演
        5.1.5 主持人综合素质的欠缺
    5.2 广播节目主持人角色转型的发展建议
        5.2.1 注重“自我与角色”以及“扮演不同角色”之间的差别
        5.2.2 把握“前台”和“后台”的分寸
        5.2.3 把握不同场景下角色身份的转换
        5.2.4 善用新媒介创造新场景和新角色
        5.2.5 提升主持人自身素质扮演多元化的角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大六壬的古天文学原理及哲学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第二节 大六壬的历史影响
    第三节 研究情况的回顾
    第四节 本论文的基本构想
    第五节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六节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大六壬的古老起源
    第一节 圭表测影与冬至祭天
    第二节 “圭”的演变
    第三节 天上的“表”
    第四节 天上的“圭”
    第五节 日躔与岁差
    第六节 我从哪里来?
    第七节 万物从哪里来?
    第八节 九天玄女的原型——猪神
    小结
第三章 大六壬“天一贵神”起源考----兼论“天门地户”“天倾西北”之天文学原理
    第一节“天一贵神”是谁?
    第二节 近现代学者的争论
    第三节“天一”“天乙”“太一”名称来源之检讨
    第四节“天一”“太一”星神由石申夫命名
    结论
第四章 大六壬“日在加时”占法源流考——兼论《龟策列传》宋元王梦占之解析
    第一节 十二月将及相关问题
    第二节 西汉“六壬”式盘“月将”之考查
    第三节 简牍中的“日在加时”占法
    第四节 春秋以前历法演变概况及相关问题讨论
    第五节“月宿”历法、占法以及宋元王梦占
    小结
第五章 “天一贵神”算法之考辨——兼论天干“五合化气”思想与干支纪历之产生
    第一节 文献中的记载
    第二节 《吴越春秋》六壬案例分析
    第三节 “天一贵神”算法原理之解析
    第四节 余论:战国秦汉年间“天一”相关问题
    小结
第六章 大六壬的最终形成
第七章 大六壬预测机理及哲学意义
    第一节 心灵世界的投影
    第二节 万物皆振动——“同气相求”原理探微
    第三节 相关哲学问题的讨论
    小结
结论及展望
附录
    附录 1、秦汉年间岁首日月合朔入宿度之估算
    附录 2、第四章 表 4-6
    附录 3、第四章 表 4-9
    附录 4、“天南地北”真义考
参考文献
    一、古籍及注疏、集释
    二、出土文献及相关研究(含学位与期刊论文)
    三、专着
    四、学位论文
    五、期刊论文
    六、翻译着作
后记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相关情况

(3)手机上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四) 创新点
一、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 手机上网的技术条件
        1. 移动互联网的普遍应用
        2. 手机的媒体特征
    (二) 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的特点
        1. 基于网络使用的视角:普及度高,依赖性强,碎片化特征明显
        2. 基于行为分类的视角:上网行为多元化,情感取向行为比重略高
        3. 基于网络认知的视角:认知趋于客观理性
    (三) 手机上网对大学生影响的辩证分析
        1. 积极影响
        2. 消极影响
二、手机上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 手机上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
        1.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资源
        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3.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效果
        4.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
    (二) 手机上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新挑战
        1. 网络监管难度加大
        2. 教育者的教育技术要求更高
        3. 教育模式需要更新
        4. 学生媒介素养亟待提升
三、应对手机上网影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 建成全方位的移动互联网监管体制
        1. 政府部门应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明确责任主体与分工
        2. 手机运营商应增强责任意识,加强手机安全性能研究
        3. 社会大众应提高网络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
        4. 高校应加大重视程度,促进监督管理机制的完善
    (二) 建设高技术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1. 不断提高工作队伍的政治素养
        2. 不断增强工作队伍的技术能力
        3. 不断提升工作队伍的信息素质
    (三) 建构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移动引导模式
        1. 利用手机即时通讯软件,构建对话式教育模式
        2. 利用手机社交网络平台,构建互动式引导模式
        3. 利用手机校园WAP网站,构建服务式管理模式
        4. 利用手机慕课应用软件,构建探究式学习模式
    (四) 建立立体化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1. 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2. 加强学生的媒介道德教育
        3. 加强学生的媒介法制教育
        4. 加强学生的媒介心理健康教育
        5. 加强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沉寂的喧嚣:网络烂尾新闻的社会记忆与遗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动机与选题意义
        一、聚焦网络烂尾新闻.揭示社会记忆的建构力量
        二、分析新闻记忆和遗忘过程,提高舆论监督效率
        三、探究网络新闻烂尾机制,助力网络环境治理
        四、把握网络新闻记忆规律,增强媒体公信力
    第二节 论文选题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对“烂尾新闻”概念的界定
        二、对人类记忆与遗忘规律的研究
        三、对网络新闻舆论及其记忆与遗忘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路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径
第一章 认同与建构:作为社会记忆的网络传播
    第一节 社会记忆:建构认同的核心代码
        一、网络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认同危机
        二、社会记忆是过去和现在的重构
        三、社会记忆:破解网络认同困境的一种路径
    第二节 网络舆论:社会存在的网络呈现
        一、“毒胶囊”事件经过
        二、网络热度指数
        三、网络舆论和网络传播呈现的社会事件
    第三节 记忆与遗忘并存:热点新闻网络传播的五个阶段
        一、兴起阶段:网络民意兴起表达
        二、引爆阶段:汹涌舆情一触即发
        三、高潮阶段:社会各界广泛讨论
        四、消退阶段:喧嚣过后舆论降温
        五、沉寂阶段:回归平静终陷沉寂
    第四节 网络烂尾新闻:被剥夺的社会记忆
        一、作为网民社会记忆的集体框架
        二、网络新闻烂尾现象泛滥成灾
        三、烂尾意味着记忆的被剥夺
第二章 网络烂尾新闻的具体表现与形成机制
    第一节 网络新闻的记忆和遗忘特征
        一、记忆和遗忘呈一定周期
        二、记忆和遗忘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
        三、网络新闻传播总体转瞬易逝
        四、“沉睡”议题的唤醒和反复
    第二节 网络烂尾新闻的具体表现
        一、选取网络烂尾新闻的主要样本
        二、网络烂尾新闻的具体表征
    第三节 网络烂尾新闻的形成机制
        一、网络烂尾新闻的形成路径
        二、网络烂尾新闻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 网络新闻的烂尾成因
    第一节 网络新闻烂尾的生理因素
        一、人类遗忘规律的掣肘
        二、青少年的浮躁情绪加剧“信息健忘”
        三、网民普遍患有注意力“多动症”
    第三节 网络新闻烂尾的环境因素
        一、信息过载形成记忆压力
        二、媒介议题更迭节奏加快
        三、快节奏生活与浅阅读习惯加速遗忘
    第四节 网络新闻烂尾的权力干预
        一、权力决定并干预社会记忆
        二、新闻生产全程受权力干预
        三、社会记忆本身即权力
    第五节 网络新闻烂尾的资本因素
        一、眼球经济透支受众注意力
        二、媒体的报道方针受资本诱导出现偏差
        三、新闻当事人的“危机公关”
第四章 网络新闻烂尾的影响与思考
    第一节 烂尾新闻的断裂叙事割裂社会记忆
        一、网络新闻中的断裂叙事
        二、断裂叙事塑造断链的社会记忆
        三、社会失忆的无力与无奈
    第二节 新闻烂尾使舆论监督打折
        一、新闻事件失焦,影响力趋小
        二、影响记忆深度,监督效果打折
        三、焦点转移加快,加剧网络空心化
    第三节 网络新闻烂尾加剧社会危机
        一、损害公信力,政府易陷“塔西陀陷阱”
        二、责任烂尾,公权遇形象危机
        三、信任被透支,加剧社会矛盾
第五章 应对网络新闻烂尾之对策
    第一节 网络新闻遗忘之再认识
        一、网络新闻遗忘符合传播规律
        二、烂尾新闻属非正常遗忘
        三、网络新闻烂尾面临失范危险
    第二节 应对网络新闻遗忘失范的对策
        一、重大案件的司法介入
        二、职能部门的行政跟进
        三、社会力量的有效进入
        四、媒体坚持跟踪式报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5)基于能力系统演进视角的企业转型成长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内容
        1.1.3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论文结构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成长理论
        2.1.1 企业成长理论的经济学视角
        2.1.2 企业成长理论的管理学视角
        2.1.3 国内企业成长理论研究概况
        2.1.4 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评述
    2.2 企业能力理论
        2.2.1 从资源理论到核心能力理论
        2.2.2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2.2.3 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理论
        2.2.4 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评述
    2.3 企业转型理论
        2.3.1 企业转型理论的思想根源
        2.3.2 企业转型的相关理论
        2.3.3 企业转型理论的研究评述
    2.4 文献评述
        2.4.1 总体评述
        2.4.2 对于研究机会的启示
第3章 企业能力体系的构建与作用研究
    3.1 企业能力及其系统构成研究的回顾
        3.1.1 关于企业能力研究的主要观点回顾
        3.1.2 关于企业能力要素的研究回顾
        3.1.3 关于企业能力系统构成的不同观点
    3.2 基于meta分析法的企业能力要素分析
        3.2.1 meta分析法介绍
        3.2.2 基于meta分析法的研究过程描述
        3.2.3 基于meta分析法的研究过程描述
    3.3 企业能力体系的构建与作用研究
        3.3.1 企业能力体系的构建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3.3.2 企业能力的起源
        3.3.3 企业成长过程中能力的演变与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转型的类型与作用研究
    4.1 企业转型的分类研究
        4.1.1 转型与企业转型的定义
        4.1.2 企业转型的分类
    4.2 企业成长过程中转型的分类研究
        4.2.1 企业业务转型的内涵与作用
        4.2.2 企业治理转型的内涵与作用
        4.2.3 企业管理转型的内涵与作用
    4.3 企业转型与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
        4.3.1 企业转型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
        4.3.2 企业转型与企业能力的关系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成长的过程研究
    5.1 关于企业成长和发展阶段研究的回顾
    5.2 企业成长过程的自组织演进模型
        5.2.1 企业自组织演进成长模型的建立
        5.2.2 模型的讨论及企业成长阶段的分析
    5.3 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与成长特征
        5.3.1 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
        5.3.2 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与能力特征研究
        5.3.3 企业成长的方式
    5.4 理论模型的构建与研究假设汇总
        5.4.1 几个重要概念
        5.4.2 理论模型的构建
        5.4.3 研究假设汇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案例研究:以S公司为例
    6.1 案例的选取和研究方法
        6.1.1 研究方法
        6.1.2 案例的选取
    6.2 案例简介
        6.2.1 企业概况
        6.2.2 企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6.3 案例分析
        6.3.1 企业分层能力体系的构建研究
        6.3.2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能力变化特点研究
        6.3.3 转型的类型和作用机理分析
        6.3.4 动态环境中企业成长的过程研究
    6.4 研究结论及启示
        6.4.1 研究结论
        6.4.2 对于企业成长的启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成果的意义
    7.3 研究的局限
    7.4 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1:meta文献研究中具体能力要素统计
附录2:案例描述:S公司能力演进和转型成长的十年历程
    1-1 创业期(2002年-2003年)
    1-2 成长期(2004年-2005年)
    1-3 成熟期(2006年-2007年)
    1-4 蜕变和转型期(2008年-2011年)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地铁报的生存环境与发展脉络 ——以上海两份地铁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和问题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六、研究意义
第一章 地铁报的诞生背景
    1.1 地铁报的先驱、由来以及目前发展状况
    1.2 两份地铁报在上海的创建和运作背景
    1.3 地铁报的“免费”+“渠道”两大必要特性分析
        1.3.1 发行通路明确唯一
        1.3.2 免费是真实的
        1.3.3 丧失“地铁”渠道免费报纸没有明天
第二章 地铁报的内容特性
    2.1 香港免费报纸的介绍和分析
    2.2 内地其他主要城市地铁报的介绍和分析
    2.3 各地地铁报的内容特性
第三章 上海地铁报的生存环境
    3.1 上海两大地铁报的差异化竞争
    3.2 拾荒大军对地铁报的伤害以及报社方的应对
    3.3 申城地铁排他性协议对地铁报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地铁报的盈利模式和发展前景
    4.1 地铁报免费模式的瓶颈
        4.1.1 地铁报的成本困境
        4.1.2 地铁报的人才困境
    4.2 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对地铁报的影响
    4.3 地铁报的发展态势
        4.3.1 发展地看“内容为王”理念
        4.3.2 广告与采编内容的互动
        4.3.3 着重开发以微博为主的网络阵地
后记
附录:地铁报的生存环境与发展脉络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7)日常生活对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改变 ——以《1818黄金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2.民众的日常生活与《1818黄金眼》
    2.1 民众的日常生活
    2.2 《1818黄金眼》
        2.2.1 《1818黄金眼》简介
        2.2.2 《1818黄金眼》新闻热线
        2.2.3 《1818黄金眼》的日常生活新闻取向
    2.3 《1818黄金眼》如何关注民众日常生活
        2.3.1 《1818黄金眼》的新闻内容构成
        2.3.1.1 抽样期间新闻内容的大致构成
        2.3.1.2 新闻内容关注民众日常生活
        2.3.2 热线新闻反映民众日常生活
        2.3.3 收视率反映民众对节目的态度
        2.3.4 良好的口碑源自于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关注
    2.4 节目宗旨与民众日常生活取向互相契合
3.新闻内容的生产与新闻热线的关系
    3.1 新闻来源与新闻生产
        3.1.1 热线平台提供新闻来源
        3.1.1.1 样本抽取
        3.1.1.2 抽样期间新闻热线的总量与类型
        3.1.1.2.1 新闻热线总量
        3.1.1.2.2 新闻热线类型
        (1) 突发事件类
        (2) 投诉类
        (3) 市井故事类
        (4) 信息服务类
        (5) 反馈类
    3.2. 新闻播出采用热线的比例
        3.2.1 抽样期间新闻播出采用热线的比例和类型
        3.2.1.1 采用热线的比例
        3.2.1.2 采用热线的新闻类型
    3.3 热线是《1818黄金眼》的主要新闻来源
    3.4 其他消息来源
4.民众日常生活成为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
    4.1 日常生活是联系民众与新闻节目的纽带
    4.2 日常生活新闻与日常生活理论
        4.2.1 日常生活理论
        4.2.2 日常生活新闻
    4.3 民众日常生活是新闻节目主体
        4.3.1 民众是日常生活主体
        4.3.2 民众是新闻生产的要素之一
        4.3.3 《1818黄金眼》的新闻生产流程
        4.3.4 民众通过热线参与新闻生产
        4.3.4.1 信息源阶段的民众参与
        4.3.4.2 新闻采集发布阶段的民众参与
        4.3.4.3 新闻反馈环节的民众参与
        4.3.5 关注新闻报道是另一种参与方式
        4.3.6 新闻生产因民众参与而不同
5.结论:民众日常生活改变了新闻生产形态
参考文献
致谢

(8)手机电视节目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三、 手机电视节目的概念
第一章 手机电视的发展现状
    一、 手机电视的传输实现方式
    二、 手机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
    三、 手机电视和手机电视节目的现状
    四、 手机电视的发展机遇
第二章 手机电视的媒介特点及受众分析
    一、 手机电视的媒介特点
    二、 手机电视节目的受众分析
    三、 手机电视节目特点
第三章 手机电视节目类型定位
    一、 新闻类节目
    二、 综艺娱乐类节目
    三、 谈话类节目
    四、 影视类节目
    五、 动漫类节目
    六、 教育服务类节目
    七、 自制类节目
第四章 手机电视节目总结及前景展望
    一、 手机电视节目总结
    二、 手机电视前景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考网站
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手机媒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手机媒体概述
    1.1 手机媒体概念的界定
        1.1.1 手机媒体的概念
        1.1.2 手机"第五媒体"说
    1.2 手机媒体的形成阶段
    1.3 手机媒体的盈利方法分析
第二章 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
    2.1 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2.1.1 手机媒体传播的特点
        2.1.2 手机媒体传播与传统大众传播的区别
    2.2 手机媒体与大众媒体的融合
        2.2.1 网络与手机媒体的融合
        2.2.2 电视与手机媒体的融合
        2.2.3 广播与手机媒体的融合
        2.2.4 报纸与手机媒体的融合
第三章 手机媒体的社会影响
    3.1 手机媒体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冲击
        3.1.1 手机媒体兴起与社会场所变迁
        3.1.2 手机媒体兴起与科技麻痹
    3.2 手机媒体对其他媒介的影响
        3.2.1 对报纸媒体市场的分割
        3.2.2 对电视媒体市场的分割
        3.2.3 对网络媒体市场的分割
    3.3 手机媒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3.1 经济对手机媒体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3.3.2 手机媒体的发展促进经济腾飞
第四章 手机媒体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4.1 手机媒体的发展瓶颈
        4.1.1 缺乏成熟的传播理论支持
        4.1.2 缺乏完善的手机技术支持
        4.1.3 缺乏完整的大众传播特征
        4.1.4 缺乏配套管理制度
    4.2 手机媒体发展的相关对策
        4.2.1 手机媒体要掌握自身的规律,并加强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队伍
        4.2.2 内容为王,加强手机媒体内容方面的整合
        4.2.3 减少技术方面的障碍
        4.2.4 加强配套的管理制度
        4.2.5 提高手机用户的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介

(10)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二、研究问题与目的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第一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依据分析
    第一节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产业驱动
        一、寓言: 带刺的玫瑰——三网融合
        二、三网融合初步指向——三屏合一
        三、三网融合最终指向——下一代内容
    第二节 数字化背景下的技术驱动
    第三节 媒介生产的现实需求
        一、媒介互补依据分析
        二、媒介受众依据分析
        三、媒介市场依据分析
        四、媒介品牌依据分析
        五、媒介价值链依据分析
第二章 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外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一、美国——市场主导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二、英国——受众导向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三、日本——国家战略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第二节 国内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一、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基本特点
        二、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现状分析
第三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媒体固有的媒体成见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二、传统媒体条块分割的现状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三、跨地区——内容生产偏离本土化
        四、跨行业——资本运营放大化
        五、跨媒体——内部竞争的消弱
    第二节 媒介生产融合认识上的误区分析
        一、误区一: 新媒体不是媒体,新媒体生产只有资本运营
        二、误区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取代关系
        三、误区三: 生产需要融合,经营可以不融合
        四、误区四: 媒介生产"融合"与"专业化"是对立关系
第四章 全媒体愿景下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第一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一、中国媒介生产的全媒体化运作
        二、中国媒介的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第二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一、中国传统媒体全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二、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媒业的合力变奏
    第三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生产
        一、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生产
        二、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专业化生产
    第四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案例分析
        一、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模式分析
        二、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集群式生产分析
        三、中央电视台的传统媒体价值延伸生产模式分析
    第五节 全媒体运作下新闻中心式的新闻生产分析
        一、新闻产品同质化的可能性
        二、新闻产品客观性的损耗
        三、新闻产品关注度的两极化
        四、新闻中心式新闻生产的普适性
        五、新闻中心内部协调成本的增加
        六、传媒内部竞争的消弱
        七、全媒体运营能力的缺失
第五章 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状况调查分析
    一、调查说明
    二、主要调研数据分析
    三、本次调查的主要结论
第六章 本论文研究结论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限制与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三、结语
附录
    附录一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忙忙碌碌又一年——2002年移动通信新闻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场景下广播节目主持人角色转型研究[D]. 龚芮. 江西财经大学, 2018(12)
  • [2]大六壬的古天文学原理及哲学意义研究[D]. 冉景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03)
  • [3]手机上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 孙梦霖.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3)
  • [4]沉寂的喧嚣:网络烂尾新闻的社会记忆与遗忘[D]. 谢元森.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5]基于能力系统演进视角的企业转型成长过程研究[D]. 祝锦祥. 东华大学, 2014(03)
  • [6]地铁报的生存环境与发展脉络 ——以上海两份地铁报为例[D]. 乐梦融. 复旦大学, 2014(04)
  • [7]日常生活对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改变 ——以《1818黄金眼》为例[D]. 王智慧. 浙江大学, 2012(06)
  • [8]手机电视节目定位研究[D]. 李莉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9]手机媒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 韩丽婷. 山西大学, 2011(06)
  • [10]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 杨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又是忙碌的一年——2002年移动通信新闻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