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激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纳豆激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一、纳豆激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雪[1](2021)在《高产纳豆激酶枯草芽孢杆菌的诱变选育及组学分析》文中提出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是由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溶栓活性强和作用时间长等优点,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溶栓剂和保健食品受到广泛关注。纳豆激酶一般由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但其仍存在酶活和产量不高等问题。本论文拟以实验室前期筛选的Bacillus subtilis JNFE0126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和60Co-γ射线组合诱变获得高产纳豆激酶菌株,并对诱变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酶活。最后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和三代测序平台对原始菌株和诱变菌株进行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从组学角度探究诱变菌株高产纳豆激酶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原始菌株Bacillus subtilis JNFE0126为研究对象,在紫外灯功率15 W/m2,处理时间为120 s诱变条件下,得到UV-4突变菌株的酶活最高,在24 h发酵条件下可达1282.47 IU/m L。以UV-4突变株为60Co-γ射线诱变出发菌株,在400 Gy处理剂量诱变条件下,获得一株遗传性状稳定且高产纳豆激酶的诱变菌株,并且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JNFE1126。在摇瓶发酵培养60 h后,其酶活达到12656.46 IU/m L,比原始菌株提高l.27倍。(2)对Bacillus Subtilis JNFE1126诱变菌株从碳源,氮源,表面活性剂方面进行发酵条件优化,确定发酵培养基配方为10 g/L葡萄糖,30 g/L豆粕粉,2 g/L磷酸氢二钠,1 g/L磷酸二氢钠,0.2 g/L氯化钙,0.5 g/L氯化镁,1 m L/L吐温80,发酵培养60 h,纳豆激酶酶活为15030.31 IU/m L。对诱变菌纳豆激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温度低于20℃时,酶活性相对稳定,在p H 8-p H 12范围内酶活性较稳定。(3)采用Illumina Hi Seq二代测序系统和Pac Bio三代测序系统对原始菌株Bacillus subtilis JNFE0126和诱变菌株Bacillus subtilis JNFE1126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合全基因组数据,进行GO、COG、KEGG代谢通路、同源基因及SNP分析,发现原始菌比诱变菌多了6个CDS,在JNFE1126基因组中检测到13个插入,2个缺失和28个SNP。突变基因功能主要集中在氨基酸转运代谢,碳水化合物转运代谢,转录,能量产生和转化。(4)对原始菌株JNFE0126和诱变菌株JNFE1126发酵24 h的时间点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1425个,对差异基因进行GO,KEGG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探讨诱变菌株高产纳豆激酶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诱变菌中参与氨基酸代谢,能量产生相关的Nad B(L-天冬氨酸氧化酶),Ndh F(NADH脱氢酶)等基因表达上调,促进能量的产生,生物量的增加;纳豆激酶转录水平调控相关的Com P(组氨酸激酶)基因表达上调和Cod Y(转录因子)等基因表达下调以及分泌相关的Sec Y(内膜蛋白转座酶成分)等基因上调分别促进纳豆激酶的产生与分泌,酶活增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

张轩[2](2021)在《产纳豆激酶和凝乳酶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在发酵乳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传统发酵食品内,可产生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的纳豆因其富含具有抗血栓功能的纳豆激酶(Nattokinase),作为一种风味食品受到部分消费者的青睐。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发酵生产的纳豆激酶也已被用于抗血栓功能食品或药品的制备。另外,也有报道,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可调节机体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发挥抗炎、抗肿瘤以及延缓衰老等作用。目前,纳豆激酶口服产品的剂型单一,且耐胃酸和肠道缓释能力较差;枯草芽孢杆菌益生菌制剂主要为冻干菌粉,食用人群局限。上述产品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本研究针对上述产品的不足,利用筛选的同时产生纳豆激酶和凝乳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枯草芽孢杆菌功能发酵乳和一种纳豆激酶口服缓释制剂,对其制备工艺和相关功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用从自然界采集的稻草作为发酵菌种的来源制作纳豆,从自制纳豆浸出液中分离、筛选出产双酶(纤维蛋白溶解酶和凝乳酶)的菌株。通过对菌株形态观察和生化特性检测,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确定此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B.subtilis JNFE0126。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该菌株产纳豆激酶活性最高达14512.4IU/mL,产凝乳酶活性最高达875.5 SU/mL,可以满足中性条件下制备凝固型发酵乳的要求。酶抑制剂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纤溶活性来源于丝氨酸蛋白酶,凝乳活性来源于金属蛋白酶。提取该菌株的DNA,根据基因库中已经报道的纳豆激酶和凝乳酶(金属蛋白酶M4)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基因调取扩增后测序,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上述两种酶的基因,其序列分别与已经报道的纳豆激酶和金属蛋白酶M4具有高度相似性(同源性分别为99.1%和97.6%)。其次,分别收集B.subtilis JNFE0126纳豆激酶和凝乳酶最高产酶期的发酵液,采用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色谱及凝胶过滤色谱分别对纳豆激酶和凝乳酶进行分离纯化,然后用SDS-PAGE检验样品纯度及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结果表明,纯化的纳豆激酶和凝乳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7 KD和42 KD左右。纳豆激酶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7.0,pH 6.0-9.0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酶活和较好的稳定性。凝乳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6.5,在pH 6.0-8.0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酶活,在pH 5-10条件下有较好的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并优化了B.subtilis JNFE0126发酵鲜牛乳制作凝固型发酵乳的配方和发酵条件,评价了所得产品的品质特性和抗血栓功能。优化的配方和发酵条件为:鲜牛乳,大豆蛋白2%,蔗糖4%,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1.5%,果胶0.1%,藻酸丙二醇酯(PGA)0.1%,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8 h。得到发酵乳为软嫩的乳白色凝乳块,奶香浓郁,口感爽滑,无明显不良风味。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凝乳块内部呈现海绵状微观结构,酪蛋白胶束及亚胶束相互交联形成整体的三维结构,胶束间仍然存在大量微细孔隙,这些孔隙起着保持水分的作用。发酵乳的纤溶活性达215.1 U/mL,4℃储藏14天酶活性可保留66%,储藏60天活性仍保留43%;小鼠黑尾试验表明,口服该发酵乳具有显着的体内抗血栓效果。应用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性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评价了上述发酵乳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和对炎症性肠病的防治效果,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和实际应用前景。动物疾病症状观察和肠道组织病理分析结果表明,口服B.subtilis JNFE0126发酵乳可明显减轻DSS诱导性炎症性肠病动物的疾病严重程度,减轻动物的肠道粘膜的出血、炎症和溃疡等病理损伤;动物肠道菌群的检测分析和和肠粘膜内炎症相关因子和上皮再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口服B.subtilis JNFE0126菌株发酵乳可调节动物的肠道菌群,增加菌群的多样性,抑制有害菌生长;该发酵乳可抑制肠道粘膜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提高炎症抑制因子表达水平,因而减轻肠粘膜的炎症性损伤。与此同时,B.subtilis JNFE0126发酵乳可促进肠粘膜上皮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粘膜细胞的粘液蛋白和上皮连接蛋白的表达,加速肠粘膜屏障和上皮屏障的修复,从而抵御有害菌和炎症因子的侵入。最后,研制了一种具有双层壳-核结构(壳聚糖核-纳豆激酶-酪蛋白)的纳豆激酶口服缓释颗粒,并通过动物试验评价其在体内抗血栓作用。采用壳聚糖为核心,京尼平为壳聚糖核-纳豆激酶交联剂,牛乳酪蛋白为颗粒外层保护材料,TG酶为保护层的交联剂,按照分步交联的程序制备纳豆激酶缓释颗粒。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获得的缓释颗粒进行形态学分析,并使用纳米金交联的IgG作为模型药物验证了酪蛋白保护层的包埋效果,确定其形成了双层壳-核结构。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试验测定了该缓释颗粒的释放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该颗粒在胃酸中能有效保护纳豆激酶活性,并在肠液中缓释达12小时。最终对该缓释颗粒进行动物口服试验,动态观察颗粒内纳豆激酶的体内缓释过程及其抗血栓效果。结果表明,上述纳豆激酶口服缓释颗粒具有很强的抗胃酸能力,并在肠道内可缓慢释放出纳豆激酶及其不同大小相对分子质量的具有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降解产物,缓释过程超过12小时。小鼠黑尾模型动物口服该颗粒,可明显抑制小鼠尾部血管内的血栓形成并促进血栓溶解,效果显着优于口服游离纳豆激酶。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筛选的B.subtilis JNFE0126制备的发酵乳具有抗血栓和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开发的纳豆激酶口服缓释颗粒具有耐胃酸能力和肠道缓释功能,可提高纳豆激酶的口服利用度,有望作为功能食品添加剂用于研制抗血栓功能食品。

李倩文[3](2021)在《纳豆激酶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EC 3.4.21.62)是从传统发酵产品—纳豆(Natto)中提取出来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是一种纤溶活性极高的蛋白质,具有很强的溶血栓效果。利用企业挑选出口后剩余的菜用大豆等外品发酵出纳豆,并提取了纳豆激酶,但是,在一定条件下纳豆激酶容易失活。因此,考虑到纳豆激酶的应用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制备一种纳豆激酶微胶囊,有效的提高纳豆激酶的酶活稳定性,为其将来作为溶血栓制剂的应用奠定基础。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的纳豆激酶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为: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纳豆激酶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0.1%和0.4%。该条件下制备的纳豆激酶微胶囊包埋率达97.03±1.63%,粒径大小为0.53±3.89 mm。经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制备的微胶囊表面较光滑。分别对纳豆激酶裸酶和纳豆激酶微胶囊进行了部分性质测定,结果表明,纳豆激酶裸酶与纳豆激酶微胶囊的最适p H值都为8.0,在p H 6.0~8.0的范围较稳定,在p H值为5.0时,纳豆激酶微胶囊的酶活力较纳豆激酶裸酶提高了9.34%;纳豆激酶裸酶与纳豆激酶微胶囊最适温度是25℃,在60℃时,纳豆激酶微胶囊在放置60 min后的相对剩余酶活力较纳豆激酶裸酶提高了9.45%;纳豆激酶微胶囊的储存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冷冻条件和冷藏条件下,纳豆激酶微胶囊放置30 d后包埋率仍达到80%以上,较纳豆激酶裸酶提高了35.73%。通过模拟胃肠道实验发现,纳豆激酶微胶囊初始酶活力为5872.53±473.45 IU/m L,在模拟胃液中释放率为4.88±3.89%,剩余酶活力为5586.18±228.42 IU/m L,在模拟胆汁中释放率为18.06±1.47%,剩余酶活力为4812.12±86.10 IU/m L,在模拟肠液中释放率为73.43±1.19%,剩余酶活力为4312.08±69.86 IU/m L。纳豆激酶微胶囊的体外溶栓实验结果表明:纳豆激酶微胶囊体外溶栓率较纳豆激酶裸酶低4.38%,溶栓率下降不显着,说明纳豆激酶制成微胶囊未改变纳豆激酶的溶栓特性。

张海粟[4](2021)在《箭筈豌豆纳豆发酵工艺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纳豆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微生态食品近年来因其溶血栓、防癌症、降血压等功效而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箭筈豌豆一直以来用作绿肥、牧草等使用,开发箭筈豌豆作为纳豆产品,可以较好的利用我国的箭筈豌豆的资源及其营养价值,提高市场上纳豆产品的多样性。本论文以箭筈豌豆为原料发酵制作纳豆,探究其发酵工艺及抗氧化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市场上销售的纳豆产品中分离提取纳豆芽孢杆菌,采用菌株在酪蛋白平板培养基上产生的水解圈与自身菌落直径的比值为基础进行筛选,确定比值最大的NT-3为后续实验发酵菌株,比值为2.94。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实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对比后发现NT-3与枯草芽孢杆菌特征符合,保存菌种用作后续发酵使用。(2)以箭筈豌豆为原料采用NT-3菌株发酵制作箭筈豌豆纳豆,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优化法探究箭筈豌豆纳豆的发酵工艺。探索利用Folin-酚法测定纳豆激酶酶活,建立Folin-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的相关性,发现两种方法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程为y=0.0023x+16.349,R2=0.9929。以酶活分数和感官分数计算的综合分数为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优结果为:接种量3.1%,发酵温度36.8℃,发酵时间26.7h。在此条件下进行发酵实验,测定箭筈豌豆纳豆的酶活为314.06U/m L和感官评分为40.9分,综合分数优于单因素结果。测得提取的纳豆激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 H值为8。(3)为了探究箭筈豌豆纳豆与其他纳豆的不同,将其与传统纳豆(黄豆纳豆)和新兴纳豆(黑豆纳豆和鹰嘴豆纳豆)进行了关键性能对比。通过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箭筈豌豆纳豆、黄豆纳豆、黑豆纳豆和鹰嘴豆纳豆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91±1.35%、14.75±0.60%、5.88±0.75%和18.41±0.66%。箭筈豌豆纳豆的总酚和原花青素含量优于黑豆纳豆和鹰嘴豆纳豆,总黄酮含量优于黄豆纳豆和黑豆纳豆。(4)对4种纳豆的抗氧化能力测定发现,4种纳豆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且箭筈豌豆纳豆的抗氧化力较好。DPPH实验中,4种纳豆的清除能力排序为:箭筈豌豆纳豆>黑豆纳豆>鹰嘴豆纳豆>黄豆纳豆;ABTS实验中,4种纳豆的清除能力排序为:箭筈豌豆纳豆>黑豆纳豆>黄豆纳豆>鹰嘴豆纳豆;超氧阴离子实验中,4种纳豆的清除能力排序为:箭筈豌豆纳豆>黄豆纳豆>鹰嘴豆纳豆>黑豆纳豆;相同质量浓度下的还原能力,大小排序为:箭筈豌豆纳豆>黑豆纳豆>黄豆纳豆>鹰嘴豆纳豆;羟基自由基实验中,4种纳豆的清除能力排序为:黄豆纳豆>黑豆纳豆>鹰嘴豆纳豆>箭筈豌豆纳豆。

兰光群[5](2020)在《混菌发酵对纳豆感官特性的影响及功能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纳豆是一种健康发酵豆制品,营养丰富,含有纳豆激酶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但是,它的特殊气味和口感不被大多数人接受,且生物活性被发酵微生物所局限,这严重阻碍了纳豆作为功能性保健食品的开发与推广。如今,随着现代发酵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饮食的要求更加多样化,通过食疗方式来干预身体健康状况变得极具吸引力。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整纳豆发酵剂配方,提升产品的感官品质,提高纳豆激酶的含量和其他生物活性,开发出一款受人欢迎的健康纳豆产品,这对于预防和缓解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大作用。(1)本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GUTU09为主要菌株,与毛霉、乳酸菌或双歧杆菌等微生物混合发酵纳豆,考察不同发酵组合对纳豆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菌混合发酵具有更好的发酵性能,与单菌株相比,感官接受度更高,氨基酸态氮含量、蛋白酶和纳豆激酶活力分别提高了2.34 g/kg、88.78 U/g和10.33 FU/g。混菌发酵有助于降低纳豆中的生物胺,总胺含量由390.76 mg/kg降至最低16.16 mg/kg。尤其是毛霉参与的发酵,酪胺、尸体碱、精胺和亚精胺显着减少,具有很显着的降胺作用。此外,GUTU09和毛霉的双细菌组合中,共同发酵优于分段发酵。故本课题初步研究了适合用于纳豆发酵剂组成。(2)为进一步研究发酵参数对混菌发酵纳豆的影响,提高发酵性能,本研究以GUTU09和双歧杆菌BZ25为发酵组合,对NaCl添加量、蔗糖添加量、菌种比例、接菌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后熟时间这7个因素逐一考察,发现发酵时间、发酵温度、Na Cl添加量、蔗糖添加量以及接种量的影响较显着。并且以响应面实验优化了发酵工艺,得到发酵品质更好的纳豆产品。(3)经过发酵,大豆中的呋喃类、醛类和胺类含氮化合物含量明显减少,酮类、酯类、吡嗪类和酸类挥发性成分显着增加。其中,BZ25发挥了极大作用,它产生大量酯类香气成分,减少了胺类含氮物质,以此降低了纳豆的“氨嗅味”并改善了纳豆的风味。发酵过程中精胺含量显着增加,酪胺也呈增加趋势,腐胺、尸胺和亚精胺变化不大,但未检测到组胺、色胺和2-苯乙胺等对人体不利的生物胺,表明所用菌株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游离氨基酸分析表明,蒸煮和BZ25的影响不明显,但是GUTU09和混菌作用下,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至原料的5.63和4.242倍,必需氨基酸占比由10.82%增至56.41%,因此,混菌发酵提高了纳豆的营养价值。这些结果,为深入挖掘菌株的发酵特性,探究发酵过程中纳豆品质变化的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4)随着纳豆发酵进行,溶栓面积和纳豆激酶活力呈显着正相关增长,最高分别为302.73±10.3 mm2和161±1.96 FU/g,且稀释的纳豆提取液具有很好的抗凝活性。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经过发酵后,纳豆中的总黄酮含量由1.18±0.04增加至最高2.4±0.06 mg RE/g,总酚含量1.92±0.04 mg GAE/g增加至最高5.09±0.14 mg GAE/g,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FRAP还原活性都显着增加,且它们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这些研究表明,混菌发酵能够有效提高纳豆的品质,为其潜在的工业化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朱玉[6](2020)在《纳豆菌发酵菜用大豆中纳豆激酶的提取及其性质分析》文中提出纳豆是一种具有多种保健作用的传统发酵食品。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是由纳豆芽孢杆菌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能显着溶解体内外的血栓,被认为是一种很有研究意义的溶栓剂。本实验利用企业出口后剩余的菜用大豆等外品,使用纳豆菌发酵,以纳豆激酶活力大小作为指标,对纳豆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对纳豆激酶进行提取和初步纯化,并对其部分性质进行研究,为菜用大豆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及企业出口后剩余等外品的处理带去一种新的方向。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发酵方案为:发酵温度为37℃,接种量为0.02 g/100 g,发酵时间为36小时,后熟时间为18小时,该条件下发酵的纳豆中纳豆激酶的活性为2326.60 IU/g。后熟好的纳豆外观呈黄绿色,表面附有一层均匀的白膜,没有明显的氨臭味,经搅拌后会出现不易断裂的拉丝。分别采用20%和60%饱和度的硫酸铵分段盐析去除杂蛋白质和沉淀纳豆激酶、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初步分离纯化纳豆激酶。经SDS-PAGE电泳检验,所提取的纳豆激酶的分子质量在2535 k Da之间,纯化倍数达到16.3倍,回收率为22.5%。对纳豆激酶的部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豆激酶最适温度是37℃,在低于40℃时稳定性较好;最适p H值为8.0,在p H 6.08.0的范围较稳定;纳豆激酶体外的溶栓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粗酶液(20 mg/m L)组试管内的血凝块,5 h后溶解率达到77.55±0.45%,比对照组高41.93%;10 h后溶解率达到90.25±1.90%,比对照组高59.11%,说明纳豆菌发酵菜用大豆等外品产生的纳豆激酶具备一定的体外溶栓功效。

乔斌[7](2020)在《纳豆激酶发酵优化及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吸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纳豆激酶(Nattokinase)是从日本传统食品纳豆中发现的一种分子量约为28kDa的碱性丝氨酸蛋白酶,由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发酵大豆中的蛋白质而得来。纳豆激酶有良好的溶解血栓活性,口服即可发挥良好功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巨大的应用开发前景。然而截至目前,纳豆激酶的规模化生产仍依赖于传统的固态发酵工艺,成本高、效率低;同时,纳豆激酶作为一种活性蛋白质如何通过胃肠消化而进入血液的相关机制并不明确。本研究主要围绕纳豆激酶的液态深层发酵优化以及通过在体外构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模拟模型来研究纳豆激酶的消化吸收过程而展开工作。本研究以纳豆激酶酶活作为指标通过多层次优化确定了纳豆激酶液态发酵的培养基与最佳培养条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豆粉,并明确了三组添加剂甘油、CaCl2、MgC12的最适浓度;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纳豆激酶酶活影响最为显着的三个因子分别为磷酸氢二钾、培养温度以及培养时间;三个显着因子经Box-Behnken试验得出最优值。最终确定的液态发酵培养基配方与培养条件为豆粉12g/L、蔗糖24/L、甘油 4g/L、CaCl2 0.2g/L、MgCl2 0.3g/L、KH2PO4 2.3g/L、K2HPO4 14.109g/L、培养温度31.063℃、培养时间37.479h。纳豆激酶液态发酵培养液经超滤与冷冻干燥后所得的纳豆激酶冻干粉NK经过LC-MS/MS检测,与UniProt蛋白数据库进行比对能够确认纳豆激酶的存在,分子量为27.74kDa。构建静态体外模拟消化模型对NK进行胃部与小肠的模拟消化试验,经过1.5h的模拟消化反应得出结论,纳豆激酶能够很好的在小肠环境中保持自身状态,而无法耐受酸性较大的胃部环境。通过Caco-2细胞构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模型,通过形态学观察、跨膜电阻值(TEER)、标志物渗漏检测三项验证完成建模。AP侧上样NK后,经过2h后可在BL侧检测到纳豆激酶,证明纳豆激酶能够穿过小肠上皮细胞而被人体吸收。

于江淼[8](2020)在《黑纳豆的发酵工艺及其纳豆激酶微囊稳定性的研究》文中提出血栓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生命健康,研究表明,纳豆可以有效预防和抑制血栓的产生和扩增,改善心脑血管功能,近些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黑豆为原材料,通过筛选高活性纳豆芽孢杆菌,探究纳豆发酵的最佳工艺,研制了一种新配方和口感的产品,即黑纳豆。探究黑纳豆的发酵工艺一方面可以改善了传统纳豆中不愉快的口感,更适于国人饮食习惯,同时充分地利用我国丰富的黑豆资源和发挥其特有的药用价值,避免纳豆市场豆类原料单一的情况,提高纳豆品质和多样性。为了进一步发挥纳豆溶血栓的功效,本论文提取了功能成分纳豆激酶并制备成微胶囊,探究了胶囊的制备方法和储藏稳定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以市售纳豆、黑豆和黄豆为来源,通过酪蛋白平板法筛选纳豆芽孢杆菌,发现菌株BN-2-3活性最高,因此对菌株BN-2-3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表明各项指标符合枯草芽孢杆菌的菌种特征,可作为发酵所需的生产菌株。(2)黑纳豆生产工艺以黑豆为原料,并采用筛选的高活性纳豆芽孢杆菌BN-2-3,发酵中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单因素实验表明,对黑纳豆品质的影响更为显着的是蒸煮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而浸泡时间这一因素对品质影响程度不大。以黑纳豆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化的方法进行黑纳豆的发酵工艺优化,得到最佳结果为:蒸煮时间是30min,最佳发酵时间为18h,最佳发酵温度为41℃,最佳接种量为4%,在该条件下发酵得到的黑纳豆,其纳豆激酶酶活达到6116.67U/mg,最高感官评分为44.2分。本文对黑纳豆中大豆苷和染料木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大豆苷的含量为0.049mg/g,比发酵前提高了113%。同时大豆苷含量也比选取的市售滨梨纳豆高出14%,染料木苷高出32.7%,表明该工艺条件所发酵的黑纳豆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3)为改善纳豆激酶自身稳定性差,易失活的特性,我们探究了一种可以提高纳豆激酶稳定性的方法,将纳豆激酶制备为肠溶纳豆激酶微胶囊。以海藻酸钠、氯化钙、甘油和尤特奇L100为主要涂层包埋纳豆激酶,测定微胶囊包埋率及在模拟人体胃肠条件下的酶活回收率,探求最佳壁材配比。通过单因素实验发现,四种壁材对微胶囊的包埋率和酶活回收率均有显着影响。以两个参数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工艺参数,得到最佳结果:海藻酸钠2.2%(w/v),氯化钙0.83%(w/v),海藻酸钠与甘油体积比4.54,尤特奇L100为5.43%(w/v)。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各项工艺参数均佳,包埋率和模拟肠液的酶活回收率分别为94.06%和95.62%,高于单因素及响应面设计各组数据。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胶囊的表观结构,发现其结构紧密无孔,证实在该工艺条件下,微胶囊能够良好的保护纳豆激酶,使其在人体里更好的发挥溶栓作用。最后对制备的纳豆激酶微胶囊的储存条件进行研究,发现保存温度对其稳定性影响显着,推荐使用冷冻保藏法。这一研究为有效保持纳豆激酶稳定性,降低损耗,使血栓溶解更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条件。

赵晨煊[9](2019)在《文冠果油粕固态发酵制备纳豆激酶及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研究》文中提出文冠果油粕是文冠果种子经冷榨油后的副产物,营养丰富,随着文冠果栽植面积的逐年扩大,其总产量也越大,但未能高效利用,多用于饲料或肥料等粗产品,综合利用价值低。为充分开发和利用文冠果油粕,提高其附加值,本文以文冠果油粕为固态发酵培养基基质制备纳豆激酶,并对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和抗菌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文冠果油粕固态发酵制备纳豆激酶的最优工艺条件组合:油粕与甘蔗渣的质量比4:1,速效碳氮源和无机盐分别是木糖、硫酸铵和硫酸镁,添加量依次为1.9%、1.3%、0.3%,初始料水比是1:2,纳豆芽孢杆菌接种量为11.63%,在37℃下发酵56h。在上述条件下,试验所得纳豆激酶的活性为1114.80U/mL,与优化前相比,所得纳豆激酶活性提高了约60.8%。(2)文冠果油粕固态发酵产物经三相分离法分离纯化纳豆激酶的工艺:在温度为23℃-37℃,体系pH为8.0的条件下,加入硫酸铵至饱和度为60%,之后将体积比为1.5:1的叔丁醇与粗酶液充分混合,在上述条件下,分离纯化得到的纳豆激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效果显着,活性达3574.28 U/mL,纯化倍数为4.8,回收率为25.66%。这表明:文冠果油粕完全适用于作为纳豆芽孢杆菌的培养基制备纳豆激酶,其发酵产物浸提液经三相分离法可获得活性、纯化倍数和回收率高的纳豆激酶,且操作简单,成本低,这为纳豆激酶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新工艺。(3)文冠果油粕固态发酵产物经分离纯化得到的纳豆激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在金葡菌的生长初期,同样也是其生物膜形成的初始阶段,纳豆激酶对金葡菌的抑制效果最强。尤其与纳豆激酶单独作用时的抑菌效果相比,纳豆激酶与抗生素(万古霉素、利福平)联合作用时的抑菌效果更为显着,这表明纳豆激酶在预防金葡菌感染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耿晓然[10](2019)在《纳豆菌种选育及新型风味纳豆食品的开发》文中认为纳豆是一种传统的发酵食品,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如纳豆激酶、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食用纳豆具有预防疾病和保健功能。虽然纳豆具有促进血栓、调节肠道功能等多种保健功能,但因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腥味,而限制了其自身在我国市场上的推广和发展。本研究旨在筛选一株纳豆激酶产量较高的纳豆芽孢杆菌菌株,并以其为发酵菌株开发一款符合我国消费者饮食偏好的纳豆产品。本文从五种市售纳豆产品中分离纳豆芽孢杆菌,筛选出了纳豆激酶活力较高的纳豆芽孢杆菌作为研究菌株,然后对其进行了紫外诱变处理,进而通过酪蛋白平板法和纤维蛋白平板法筛选,获得了一株纳豆激酶产量较高并且能够稳定遗传的纳豆芽孢杆菌,依照筛选的试验批次号和菌株编号将所筛选的菌株命名为“ND10-5”。以ND10-5为出发菌株,本论文以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和纳豆激酶活力为检测指标,采用ND10-5与酿酒酵母作为混合菌种进行发酵,诱导挥发性盐基氮的低含量表达,降低纳豆的氨腥味,并确定混合菌种的比例为为3:1。对固态纳豆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纳豆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获得了固态纳豆发酵的最佳条件:大豆含水量为60%,大豆的铺层厚度为3 cm,高温蒸煮30 min,混合菌种接种量6%,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8 h,在此条件下,纳豆产品中纳豆激酶酶活力达到1473.37 U/g,比优化前提高了39.1%;此时,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102.01 mg/100g,比优化前降低了38.4%。为了进一步改善ND10-5纳豆产品的风味和口感,以纳豆激酶活力和感官评分为指标,对纳豆进行了风味调整,确定了在大豆灭菌前添加4%(w/w)的葡萄糖和4%(w/w)的辣椒,在后熟时期添加2%(w/w)的盐,后熟时间为1 d,此条件下的纳豆激酶活力为1453.27 U/g,感官评分值为98,纳豆品质较好。考虑到我国消费者的口感偏好和需求,开发出了与纳豆同时食用的调味包,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后,确定调味包配方为:芥末汁17%(w/w)、醋5%(w/w)、味精2%(w/w)、十三香3.5%(w/w)。为了延长ND10-5纳豆产品的保质期限,降低保存期内纳豆激酶活力损失,以纳豆激酶活力、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选用了海藻糖作为酶保护剂,经对比研究发现在-20℃和4℃冷鲜保藏时,添加3%(w/w)的海藻糖可对纳豆激酶酶活力进行有效保护,在-20℃保存30 d后纳豆激酶酶活力保留率达到90.4%,在4℃冷鲜保藏14 d纳豆激酶酶活力保留率达到83%,纳豆激酶酶活力损失显着降低,延长了鲜纳豆的保存期限。

二、纳豆激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豆激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高产纳豆激酶枯草芽孢杆菌的诱变选育及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纳豆激酶简介
        1.1.1 纳豆激酶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1.1.2 纳豆激酶的生理功能
        1.1.3 纳豆激酶的应用
    1.2 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研究现状
        1.2.1 枯草芽孢杆菌简介
        1.2.2 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研究现状
        1.2.3 枯草芽孢杆菌产纳豆激酶机制与代谢调控研究
    1.3 基因组与转录组学分析
        1.3.1 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简介
        1.3.2 基因组与转录组学在芽孢杆菌中的应用
    1.4 立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菌株
    2.2 主要试剂
    2.3 培养基的配制
    2.4 仪器设备
    2.5 实验方法
        2.5.1 菌种培养方法
        2.5.2 JNFE0126 生长曲线测定
        2.5.3 紫外线诱变
        2.5.4 ~(60)Co-γ射线诱变
        2.5.5 遗传稳定性实验
        2.5.6 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发酵比较
        2.5.7 发酵培养基优化
        2.5.8 纳豆激酶分离纯化
        2.5.9 纳豆激酶酶学性质测定
    2.6 检测方法
        2.6.1 纳豆激酶活力测定方法
        2.6.2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2.6.3 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2.6.4 SDS-PAGE电泳鉴定蛋白
    2.7 基因组测序
        2.7.1 基因测序和组装
        2.7.2 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
        2.7.3 比较基因组分析
    2.8 转录组测序
        2.8.1 RNA提取与纯化
        2.8.2 lllumina测序
        2.8.3 测序分析
        2.8.4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3 结果与讨论
    3.1 枯草芽孢杆菌JNFE0126 诱变
        3.1.1 JNFE0126 生长曲线分析
        3.1.2 JNFE0126 的紫外线诱变
        3.1.3 菌株的~(60)Co-γ射线诱变
        3.1.4 诱变菌株遗传稳定性实验
        3.1.5 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发酵性能分析
    3.2 诱变菌株JNFE1126 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检测
        3.2.1 碳源对纳豆激酶酶活的影响
        3.2.2 氮源对纳豆激酶酶活的影响
        3.2.3 表面活性剂对纳豆激酶酶活的影响
        3.2.4 纳豆激酶性质测定
    3.3 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基因组学分析
        3.3.1 基因组结构预测
        3.3.2 功能注释分析
        3.3.3 同源基因分析
        3.3.4 SNP分析
    3.4 原始菌株和诱变菌株转录组学分析
        3.4.1 RNA提取与纯化
        3.4.2 测序数据质控分析
        3.4.3 转录组质量评估分析
        3.4.4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3.4.5 重要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分析
        3.4.6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产纳豆激酶和凝乳酶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在发酵乳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简写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枯草芽孢杆菌简介
    1.2 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
        1.2.1 纳豆激酶的酶学性质
        1.2.2 纳豆激酶的功能及其应用前景
        1.2.3 纳豆激酶与其它溶栓药物的比较及其溶栓优势
    1.3 枯草芽孢杆菌凝乳酶的研究进展
    1.4 枯草芽孢杆菌在发酵食品及益生菌制剂中的应用
    1.5 枯草芽孢杆菌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和在医药保健领域的应用
        1.5.1 肠道菌群及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疾病
        1.5.2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1.6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产纳豆激酶和凝乳酶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培养基配方
        2.3.2 纤维蛋白溶解酶纤溶活力测定方法
        2.3.3 凝乳酶活力测定方法
        2.3.4 产纳豆激酶和凝乳酶双酶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2.3.5 产双酶菌株菌株的鉴定
        2.3.6 B.subtilis JNFE0126 菌株的生长特征检测
        2.3.7 B.subtilis JNFE0126 株菌发酵液凝乳酶和纤溶酶活性的动态检测
        2.3.8 B.subtilis JNFE0126 菌株产双酶能力的遗传稳定性测定
        2.3.9 B.subtilis JNFE0126 菌株保藏
        2.3.10 酶抑制剂抑制试验分析纤溶酶和凝乳酶的类型
        2.3.11 B.subtilis JNFE0126 菌株的两种酶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产双酶(纳豆激酶和凝乳酶)菌株的筛选
        2.4.2 B.subtilis nk1 菌株的鉴定
        2.4.3 B.subtilis JNFE0126 菌株的生长和产酶特性
        2.4.4 蛋白酶抑制剂实验分析纤溶酶和凝乳酶类型
        2.4.5 B.subtilisJNFE0126 的纳豆激酶和M4 金属蛋白酶基因PCR扩增和测序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枯草芽孢杆菌产发酵液中纳豆激酶和凝乳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培养基
        3.3.2 B.subtilis JNFE0126 菌株的活化
        3.3.3 纳豆激酶、凝乳酶粗酶液的制备
        3.3.4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Bradford检测法
        3.3.5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
        3.3.6 凝乳酶的分离纯化
        3.3.7 纳豆激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3.3.8 凝乳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
        3.4.2 凝乳酶的分离纯化
        3.4.3 纯化酶的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
        3.4.4 纳豆激酶的酶学性质
        3.4.5 凝乳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3.4.6 纯化凝乳酶的凝乳效果及其潜在应用价值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的研制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发酵乳制备方法
        4.3.2 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
        4.3.3 发酵乳理化指标测定
        4.3.4 发酵乳感官评定
        4.3.5 发酵乳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观察
        4.3.6 发酵乳的微观结构观察
        4.3.7 发酵乳动物体内抗血栓作用
        4.3.8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乳配方和发酵条件
        4.4.2 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发酵乳最适发酵条件
        4.4.3 正交试验确定稳定剂配方
        4.4.4 发酵过程中菌量、p H和酶活的变化
        4.4.5 发酵乳总蛋白和总糖含量
        4.4.6 发酵乳感官评定结果
        4.4.7 发酵乳的流变学特性
        4.4.8 发酵乳的持水力和质构测定结果
        4.4.9 发酵乳的微观凝胶结构
        4.4.10 发酵乳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4.4.11 小鼠黑尾模型验证发酵乳体内抗血栓效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预防和治疗炎症性肠病
    5.1 前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5.2.2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的制备及其CFU计数和革兰氏染色
        5.3.2 DSS诱导性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动物分组
        5.3.3 模型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的测定
        5.3.4 小肠和结肠的组织学切片观察和组织学评分
        5.3.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5.3.6 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水平
        5.3.7 肠道菌群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的外观、CFU计数及其Gram’s染色
        5.4.2 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对DSS诱导性炎症性肠病动物DAI的影响
        5.4.3 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对小肠和结肠病理变化的影响
        5.4.4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对白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抗炎因子表达的影响
        5.4.5 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对Lgr-5,CDX-2,Mucin-2 表达水平的影响
        5.4.6 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对ZO1和Villin表达水平的影响
        5.4.7 口服发酵乳对DSS诱导的IBD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纳豆激酶缓释颗粒的研制
    6.1 前言
    6.2 材料和设备
        6.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6.2.2 主要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缓释颗粒原材料的各种反应体系内纳豆激酶纤溶活性测定
        6.3.2 双层壳-核结构的纳豆激酶缓释颗粒的设计和构建
        6.3.3 纳豆激酶缓释颗粒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6.3.4 装载纳豆激酶和模型药物的缓释颗粒微观结构的显微镜观察
        6.3.5 纳豆激酶缓释颗粒在储藏过程中的纤溶活性的动态测定
        6.3.6 模拟消化液对缓释颗粒纤溶活性的影响
        6.3.7 模拟消化液对缓释颗粒粒径、ζ-电位和表面结构的影响
        6.3.8 荧光标记模拟药物(Ig G)缓释颗粒口服后在小鼠消化道内分布情况分析
        6.3.9 口服纳豆激酶缓释颗粒后小鼠肠道内的活性酶的释放和吸收试验
        6.3.10 口服纳豆激酶缓释颗粒对模型小鼠血栓治疗效果的评价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纳豆激酶缓释颗粒的设计与构建
        6.4.2 颗粒双层壳-核结构的鉴定与验证
        6.4.3 纳豆激酶缓释颗粒保藏过程中酶活的变化
        6.4.4 缓释颗粒中纳豆激酶的体外释放特性
        6.4.5 双层壳-核结构缓释颗粒所装载模型药物口服后在体内的释放
        6.4.6 口服纳豆激酶缓释颗粒对黑尾模型小鼠的血栓治疗效果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纳豆激酶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纳豆激酶研究现状
        1.1.1 纳豆激酶的来源
        1.1.2 纳豆激酶的理化特性
        1.1.3 纳豆激酶的溶栓作用机理
        1.1.4 纳豆激酶酶活的测定方法
        1.1.5 纳豆激酶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1.2 微胶囊概述
        1.2.1 微胶囊技术简介
        1.2.2 微胶囊化的目的及意义
        1.2.3 微胶囊壁材的种类
        1.2.4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1.2.5 微囊化纳豆激酶溶栓制剂的研究进展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1.3.1 课题研究背景
        1.3.2 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菌种
        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1.4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纳豆发酵工艺
        2.2.2 纳豆激酶裸酶的提取
        2.2.3 纳豆激酶酶活力的测定
        2.2.4 纳豆激酶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2.5 纳豆激酶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的确定
        2.2.6 纳豆激酶微胶囊粒径测定
        2.2.7 纳豆激酶微胶囊结构分析
        2.2.8 纳豆激酶微胶囊稳定性分析
        2.2.9 纳豆激酶微胶囊体外模拟胃肠道实验
        2.2.10 纳豆激酶微胶囊体外溶血栓实验
        2.2.11 数据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发酵纳豆感官分析
    3.2 纳豆激酶酶活力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3.3 纳豆激酶蛋白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3.4 纳豆激酶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3.4.1 海藻酸钠质量分数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结果
        3.4.2 羧甲基纤维素钠质量分数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结果
        3.4.3 纳豆激酶质量分数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结果
    3.5 纳豆激酶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的正交实验结果
    3.6 纳豆激酶微胶囊粒径测定结果
    3.7 纳豆激酶微胶囊结构分析结果
        3.7.1 纳豆激酶微胶囊形态观察结果
        3.7.2 纳豆激酶微胶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
        3.7.3 纳豆激酶微胶囊热重分析结果
        3.7.4 纳豆激酶微胶囊 X 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3.8 纳豆激酶微胶囊稳定性分析结果
        3.8.1 纳豆激酶微胶囊最适p H和p H稳定性分析结果
        3.8.2 纳豆激酶微胶囊最适温度和温度稳定性分析结果
        3.8.3 纳豆激酶微胶囊储存稳定性分析结果
        3.8.4 纳豆激酶微胶囊模拟胃肠道实验结果
        3.8.5 纳豆激酶微胶囊体外溶血栓实验结果
    3.9 讨论
        3.9.1 纳豆激酶微胶囊包埋率分析
        3.9.2 纳豆激酶微胶囊结构分析
        3.9.3 纳豆激酶微胶囊稳定性分析
        3.9.4 纳豆激酶微胶囊人工模拟胃肠道分析
        3.9.5 纳豆激酶微胶囊体外溶血栓分析
    3.10 小结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4)箭筈豌豆纳豆发酵工艺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箭筈豌豆的概述
    1.2 纳豆的概述
        1.2.1 纳豆的起源与发展
        1.2.2 纳豆的营养价值
        1.2.3 纳豆的发酵
        1.2.4 不同类型纳豆的制作
        1.2.5 纳豆研究现状
    1.3 抗氧化作用
        1.3.1 自由基
        1.3.2 抗氧化
        1.3.3 豆类中的抗氧化活性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纳豆芽孢杆菌的筛选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主要培养基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纳豆芽孢杆菌的初筛
        2.2.2 纳豆芽孢杆菌的复筛
        2.2.3 纳豆芽孢杆菌生理生化鉴定
        2.2.4 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待测菌株的筛选
        2.3.2 生理生化鉴定
        2.3.3 基因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树绘制
    2.4 小结
3 箭筈豌豆纳豆发酵工艺优化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主要实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生长曲线的测定
        3.2.2 纳豆激酶酶活测定
        3.2.3 纳豆发酵效果评价
        3.2.4 纳豆发酵工艺的研究
        3.2.5 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
        3.2.6 纳豆激酶性质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生长曲线的绘制
        3.3.2 纳豆激酶酶活的测定
        3.3.3 纳豆发酵工艺单因素实验
        3.3.4 响应面实验
        3.3.5 纳豆激酶的性质测定
    3.4 小结
4 箭筈豌豆纳豆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4.1.1 实验仪器
        4.1.2 主要实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纳豆样品供试物的制作
        4.2.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4.2.3 总酚含量测定
        4.2.4 总黄酮含量测定
        4.2.5 几种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4.2.6 原花青素含量测定
        4.2.7 生物胺含量测定
        4.2.8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4.3.2 纳豆样品总酚含量
        4.3.3 纳豆样品总黄酮含量
        4.3.4 几种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4.3.5 原花青素含量
        4.3.6 生物胺含量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混菌发酵对纳豆感官特性的影响及功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豆
        1.1.1 纳豆概述
        1.1.2 发酵原料
        1.1.3 发酵工艺
        1.1.4 其他
    1.2 用于纳豆发酵的微生物
        1.2.1 纳豆菌及菌株优选
        1.2.2 乳酸菌及双歧杆菌
        1.2.3 霉菌
        1.2.4 其他
    1.3 纳豆的风味研究进展
    1.4 纳豆中的生物胺
    1.5 纳豆的功能性研究
        1.5.1 纤溶和抗血栓作用
        1.5.2 抗氧化作用
        1.5.3 抗癌抑癌作用
        1.5.4 降血压降血脂
        1.5.5 其他
    1.6 研究背景及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发酵菌株的选择
    2.1 材料与试剂
        2.1.1 材料
        2.1.2 微生物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培养基
        2.2.2 菌种的制备
        2.2.3 基础工艺及流程
        2.2.4 提取液制备
        2.2.5 感官评价
        2.2.6 pH测定
        2.2.7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2.2.8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2.2.9 纳豆激酶活力测定
        2.2.10 高效液相法检测生物胺
        2.2.11 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毛霉发酵黄豆的特性研究
        2.3.2 毛霉与GUTU09双菌混合发酵纳豆
        2.3.3 产酸菌株的选择
        2.3.4 三菌混合发酵纳豆
        2.3.5 感官特性分析
        2.3.6 生物胺
        2.3.7 相关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酵参数对双菌混合发酵纳豆的影响
    3.1 材料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检测方法
        3.2.2 发酵参数的影响
        3.2.3 Plackett-Burman(PB)实验
        3.2.4 响应面试验
        3.2.5 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盐添加量对纳豆发酵的影响
        3.3.2 蔗糖添加量对纳豆发酵的影响
        3.3.3 菌种比例
        3.3.4 接种量
        3.3.5 发酵温度
        3.3.6 发酵时间
        3.3.7 后熟时间
        3.3.8 PB实验
        3.3.9 响应面实验
        3.2.10 验证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豆的风味及品质分析
    4.1 材料与试剂
        4.1.1 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
        4.2.2 纳豆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变化
        4.2.3 游离氨基酸含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
        4.3.2 发酵过程中的生物胺变化
        4.3.3 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豆发酵过程中溶栓性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5.1 材料与试剂
        5.1.1 材料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5.2.2 纤维蛋白降解能力
        5.2.3 抗凝活性
        5.2.4 提取物的制备
        5.2.5 总黄酮含量测定
        5.2.6 总酚含量测定
        5.2.7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5.2.8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5.2.9 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
        5.2.10 统计与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溶栓活性
        5.4.2 纤维蛋白降解能力
        5.4.3 抗凝活性
        5.4.4 总黄酮含量
        5.4.5 总酚含量
        5.4.6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5.4.7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
        5.4.8 铁离子还原抗氧化(FRAP)活性
        5.4.9 相关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题注

(6)纳豆菌发酵菜用大豆中纳豆激酶的提取及其性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菜用大豆概述
        1.1.1 制约菜用大豆发展的因素
        1.1.2 菜用大豆未来发展前景
    1.2 纳豆概述
        1.2.1 纳豆的生产
        1.2.2 纳豆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效
    1.3 纳豆激酶概述
        1.3.1 溶栓类药物
        1.3.2 纳豆激酶的溶栓机制
        1.3.3 纳豆激酶的理化特性
        1.3.4 纤溶酶纤溶活性常用的测定方法
        1.3.5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研究
        1.3.6 纳豆激酶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1.4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1.4.1 课题研究背景
        1.4.2 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菌种
        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纳豆发酵工艺流程
        2.2.2 纳豆激酶提取液的制备
        2.2.3 纳豆激酶活力的测定
        2.2.4 蛋白质含量测定
    2.3 发酵纳豆最佳条件的确定
        2.3.1 发酵纳豆最佳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2.3.2 发酵纳豆最佳条件的正交实验
    2.4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
        2.4.1 硫酸铵分段盐析
        2.4.2 DEAE阴离子交换柱纯化纳豆激酶
        2.4.3 SDS—PAGE电泳检测
    2.5 纳豆激酶部分性质的研究
        2.5.1 纳豆激酶最适温度和温度稳定性的测定
        2.5.2 纳豆激酶最适pH值和pH稳定性的测定
        2.5.3 纳豆激酶体外溶栓效果的研究
    2.6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纳豆成品状态
    3.2 纳豆激酶活力测定的标准曲线
    3.3 发酵纳豆最佳条件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3.3.1 发酵时间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3.3.2 发酵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3.3.3 接种量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3.3.4 后熟时间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3.4 纳豆发酵条件优化的正交实验结果
    3.5 纳豆激酶分离纯化结果
        3.5.1 硫酸铵分段盐析
        3.5.2 DEAE阴离子交换柱纯化纳豆激酶
        3.5.3 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
        3.5.4 纳豆激酶分离纯化效果评价
    3.6 纳豆激酶部分性质的研究
        3.6.1 纳豆激酶的最适温度和温度稳定性
        3.6.2 纳豆激酶的最适pH值和pH稳定性
        3.6.3 纳豆激酶体外溶栓效果的研究
    3.7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7)纳豆激酶发酵优化及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吸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豆与纳豆激酶
        1.1.1 纳豆
        1.1.2 纳豆激酶
        1.1.3 纳豆激酶发酵
    1.2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吸收
        1.2.1 人的消化系统
        1.2.2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系统的概述
        1.2.3 体外模拟小肠吸收
        1.2.4 Caco-2细胞模型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纳豆激酶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2.1 材料
        2.1.1 菌种
        2.1.2 培养基
        2.1.3 仪器
        2.1.4 试剂
    2.2 方法
        2.2.1 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纳豆激酶酶活
        2.2.2 碳氮源选择
        2.2.3 单因素试验
        2.2.4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
        2.2.5 最陡爬坡试验设计
        2.2.6 Box-Behnken试验设计
        2.2.7 优化模型验证
        2.2.8 纳豆激酶冻干粉的制备及活性检测
        2.2.9 NK的蛋白含量及种类检测
        2.2.10 LC-MS/MS鉴定纳豆激酶与一级结构预测
    2.3 结果分析
        2.3.1 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纳豆激酶酶活
        2.3.2 碳氮源选择
        2.3.3 单因素试验
        2.3.4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
        2.3.5 最陡爬坡试验设计
        2.3.6 Box-Behnken试验设计
        2.3.7 优化模型验证
        2.3.8 纳豆激酶冻干粉的活性检测
        2.3.9 NK的蛋白含量及种类检测
        2.3.10 LC-MS/MS鉴定纳豆激酶与一级结构预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豆激酶的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吸收研究
    3.1 材料
        3.1.1 细胞株
        3.1.2 仪器
        3.1.3 试剂
        3.1.4 溶液配制
    3.2 方法
        3.2.1 体外模拟胃阶段消化
        3.2.2 体外模拟小肠阶段消化
        3.2.3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2.4 细胞毒性实验
        3.2.5 纳豆激酶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穿膜实验
    3.3 结果分析
        3.3.1 体外模拟胃阶段消化
        3.3.2 体外模拟小肠阶段消化
        3.3.3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3.4 细胞毒性实验
        3.3.5 纳豆激酶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穿膜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黑纳豆的发酵工艺及其纳豆激酶微囊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黑纳豆概述
        1.1.1 黑豆简介
        1.1.2 纳豆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1.1.3 纳豆的营养价值
        1.1.4 纳豆芽孢杆菌
    1.2 纳豆激酶概述
        1.2.1 纳豆激酶生化特性
        1.2.2 纳豆激酶纤溶活性发挥机制
        1.2.3 纳豆激酶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1.3 微胶囊概述
        1.3.1 微胶囊技术简介
        1.3.2 微胶囊制备的目的及意义
        1.3.3 微胶囊壁材的选择
        1.3.4 微胶囊的应用
    1.4 本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4.2 研究内容
2.高活性纳豆芽孢杆菌的筛选
    2.1 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主要实验试剂
        2.1.3 实验菌种来源
        2.1.4 主要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纳豆芽孢杆菌的初筛
        2.2.2 纳豆芽孢杆菌的复筛
        2.2.3 高活性纳豆芽孢杆菌的鉴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目的菌株的筛选
        2.3.2 基础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2.3.3 基因序列鉴定
    2.4 小结
3.黑纳豆发酵工艺的优化
    3.1 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主要实验试剂
        3.1.3 实验原料
        3.1.4 主要溶液及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纳豆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3.2.2 纳豆激酶纤溶酶活的测定
        3.2.3 发酵效果的评价指标
        3.2.4 黑纳豆的制备工艺流程
        3.2.5 黑纳豆发酵工艺的单因素实验研究
        3.2.6 黑纳豆发酵工艺的正交优化研究
        3.2.7 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纳豆芽孢杆菌生长曲线
        3.3.2 尿激酶标准曲线
        3.3.3 单因素实验结果
        3.3.4 黑纳豆发酵工艺的正交优化研究结果
        3.3.5 黑纳豆中大豆异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3.4 小结
4.纳豆激酶微囊稳定性的研究
    4.1 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4.1.1 实验仪器
        4.1.2 主要实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探究三种纳豆激酶微胶囊的包封稳定性
        4.2.2 纳豆激酶微胶囊壁材配比的单因素实验研究
        4.2.3 纳豆激酶微囊壁材浓度的响应面优化研究
        4.2.4 扫描电镜观察纳豆激酶微胶囊形态结构
        4.2.5 纳豆激酶微胶囊贮藏稳定性的测定
    4.3 实验结果
        4.3.1 三种纳豆激酶微胶囊包封对比结果
        4.3.2 纳豆激酶微囊壁材配比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4.3.3 纳豆激酶微囊壁材浓度的响应面优化结果
        4.3.4 纳豆激酶微胶囊的微观形态
        4.3.5 纳豆激酶微胶囊保存期的研究
    4.4 小结
5.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文冠果油粕固态发酵制备纳豆激酶及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文冠果
        1.1.1 文冠果概述
        1.1.2 文冠果研究开发进展
        1.1.3 文冠果油粕生产和利用现状
    1.2 纳豆激酶
        1.2.1 纳豆激酶的概念
        1.2.2 纳豆激酶的结构
        1.2.3 纳豆激酶的溶栓机理
        1.2.4 纳豆激酶的制备
        1.2.4.1 纳豆激酶的生产
        1.2.4.2 固态发酵技术
        1.2.4.3 固态发酵技术的影响因素
        1.2.4.4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
        1.2.4.5 纳豆激酶的活性测定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生物被膜研究概述
        1.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及其耐药性
        1.3.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危害
        1.3.2.1 金葡菌与食品安全
        1.3.2.2 金葡菌引发的临床感染
        1.3.3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
        1.3.3.1 金葡菌感染和抑制机理
        1.3.3.2 金葡菌生物被膜的组成
        1.3.3.3 金葡菌生物被膜的生成机制
        1.3.4 金葡菌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3.4.1 概述
        1.3.4.2 纳豆激酶对金葡菌的抑制作用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文冠果油粕固态发酵制备纳豆激酶的条件优化
    2.1 材料与设备
        2.1.1 试验菌种
        2.1.2 发酵原料与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文冠果油粕和甘蔗渣的组分测定
        2.2.2 培养基的制备
        2.2.3 纳豆激酶活性的测定
        2.2.3.1 标准曲线制定
        2.2.3.2 样品测定
        2.2.4 单因素实验
        2.2.4.1 文冠果油粕和甘蔗渣的质量比
        2.2.4.2 初始料水比
        2.2.4.3 速效氮源种类及其添加量
        2.2.4.4 速效碳源种类及其添加量
        2.2.4.5 无机盐种类及其添加量
        2.2.4.6 纳豆芽孢杆菌接种量
        2.2.4.7 发酵时间
        2.2.5 Plackett-Burman法筛选主要影响因子
        2.2.6 Central Composite实验与响应面优化
        2.2.7 数据处理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文冠果油粕和甘蔗渣的组分分析
        2.3.2 尿激酶标准曲线
        2.3.3 固态发酵工艺条件对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
        2.3.3.1 文冠果油粕与甘蔗渣的质量比对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
        2.3.3.2 初始料水比对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
        2.3.3.3 速效氮源种类及其添加量对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
        2.3.3.4 速效碳源种类及其添加量对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
        2.3.3.5 无机盐种类及其添加量对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
        2.3.3.6 纳豆芽孢杆菌接种量对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
        2.3.3.7 发酵时间对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
        2.3.4 Plackett-Burman法对主要影响因子的筛选结果
        2.3.5 响应面法对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
        2.3.6 响应面的图形分析结果
    2.4 本章小结与讨论
3 文冠果油粕固态发酵产物经三相分离法制备纳豆激酶
    3.1 材料与设备
        3.1.1 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微量蛋白含量的测定
        3.2.2 纳豆激酶活性的测定
        3.2.3 分离条件对制备纳豆激酶的影响
        3.2.3.1 发酵产物浸提液的pH
        3.2.3.2 加入硫酸铵的饱和度
        3.2.3.3 温度
        3.2.3.4 发酵产物浸提液与叔丁醇体积比
        3.2.4 硫酸铵分步沉淀
        3.2.5 数据处理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微量蛋白测定标准曲线
        3.3.2 分离条件对制备纳豆激酶的影响
        3.3.2.1 发酵产物浸提液的pH对纳豆激酶分离的影响
        3.3.2.2 加入硫酸铵的饱和度对纳豆激酶分离的影响
        3.3.2.3 温度对纳豆激酶分离的影响
        3.3.2.4 发酵产物浸提液与叔丁醇体积比对纳豆激酶分离的影响
        3.3.3 纯化结果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4 纳豆激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研究
    4.1 材料与设备
        4.1.1 试验菌种
        4.1.2 试剂
        4.1.3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主要溶液及配置
        4.2.2 不同浓度的纳豆激酶对金葡菌的处理
        4.2.3 金葡菌静态生物膜的制备
        4.2.4 纳豆激酶联合抗生素对金葡菌的处理
        4.2.5 结晶紫染色
        4.2.6 数据处理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纳豆激酶对甲氧基林敏感型金葡菌的抑制性
        4.3.2 纳豆激酶对耐甲氧基林型金葡菌的抑制性
        4.3.3 纳豆激酶对不同生长时期金葡菌的抑制性
        4.3.4 纳豆激酶联合抗生素对金葡菌的抑制性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纳豆菌种选育及新型风味纳豆食品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纳豆的简介
        1.1.1 纳豆的起源与发展
        1.1.2 纳豆芽孢杆菌
    1.2 纳豆的营养与功能
    1.3 风味纳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纳豆芽孢杆菌菌种的改良
        1.3.2 纳豆混合菌种发酵
        1.3.3 不同豆类品种发酵纳豆
        1.3.4 纳豆发酵工艺的优化
        1.3.5 调味品的添加
    1.4 本课题立题背景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 试验材料
        2.1.1 原料
        2.1.2 主要材料和试剂
    2.2 主要溶液及配方
    2.3 试验仪器
3 试验方法
    3.1 高产纳豆激酶菌种的选育
        3.1.1 纳豆芽孢杆菌的分离
        3.1.2 纳豆激酶活力测定方法
        3.1.3 纳豆芽孢杆菌的紫外诱变
        3.1.4 纳豆芽孢杆菌的初筛
        3.1.5 纳豆芽孢杆菌的复筛
        3.1.6 遗传稳定性试验
        3.1.7 菌种保藏
        3.1.8 生长曲线的确定
    3.2 纳豆混合菌株发酵工艺的优化
        3.2.1 传统纳豆发酵工艺路线
        3.2.2 纳豆激酶活力测定方法
    3.3 纳豆双菌株混合发酵工艺的优化
        3.3.1 不同混合菌种比例对纳豆发酵的影响
        3.3.2 纳豆双菌株混合发酵工艺的单因素试验
        3.3.3 纳豆双菌株发酵工艺的响应面优化试验
    3.4 风味纳豆食品的研发
        3.4.1 纳豆风味的测定
        3.4.2 风味纳豆的开发
        3.4.3 纳豆调味包的开发
        3.4.4 纳豆保藏方式
4 结果与分析
    4.1 纳豆芽孢杆菌的诱变与选育
        4.1.1 纳豆芽孢杆菌的分离结果与讨论
        4.1.2 致死曲线的确定
        4.1.3 纳豆芽孢杆菌的初筛
        4.1.4 纳豆芽孢杆菌的复筛
        4.1.5 遗传稳定性
        4.1.6 生长曲线的确定
        4.1.7 小结
    4.2 纳豆混合菌株发酵
        4.2.1 混合菌种不同比例对纳豆发酵的影响
        4.2.2 单因素法确定最佳发酵工艺条件
        4.2.3 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发酵条件
        4.2.4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CD)
        4.2.5 小结
    4.3 风味纳豆食品的开发
        4.3.1 风味纳豆食品开发的结果与分析
        4.3.2 纳豆调味包开发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4.3.3 纳豆产品保藏方式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4.3.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纳豆激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产纳豆激酶枯草芽孢杆菌的诱变选育及组学分析[D]. 王玉雪. 江南大学, 2021(01)
  • [2]产纳豆激酶和凝乳酶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在发酵乳中的应用[D]. 张轩. 江南大学, 2021(01)
  • [3]纳豆激酶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质分析[D]. 李倩文.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箭筈豌豆纳豆发酵工艺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D]. 张海粟.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5]混菌发酵对纳豆感官特性的影响及功能性研究[D]. 兰光群. 贵州大学, 2020(01)
  • [6]纳豆菌发酵菜用大豆中纳豆激酶的提取及其性质分析[D]. 朱玉.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7]纳豆激酶发酵优化及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吸收的研究[D]. 乔斌. 山东大学, 2020(11)
  • [8]黑纳豆的发酵工艺及其纳豆激酶微囊稳定性的研究[D]. 于江淼.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9]文冠果油粕固态发酵制备纳豆激酶及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研究[D]. 赵晨煊.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1)
  • [10]纳豆菌种选育及新型风味纳豆食品的开发[D]. 耿晓然.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纳豆激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