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状元洪钧与名妓李蔼如(论文文献综述)
许萌[1](2021)在《文史互证:洪钧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洪钧一生历经荣辱,出使欧洲却身陷帕米尔交界图风波,名满天下却因迎娶名妓赛金花为世人所诟。作为状元外交官,洪钧的传奇经历颇受时人青睐,《孽海花》《彩云曲》等晚清文学文本不仅创造了这一历史人物的文学价值,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物进行了曲解、污名化。我们将被忽视的文史文本置于研究中,通过"材料的陌生化使用",从文史结合的维度比较洪钧形象在不同论域的书写异同,旨在总结现有成果之外,打破前人对洪钧文学形象单一、片面的看法与认识,还原出洋使臣的文学及历史文化形象,并对之作出学理性评价。
许萌[2](2019)在《晚清文学中的公使形象 ——以张荫桓、洪钧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晚清公使是中国近代较早睁眼看世界、体验域外生活的重要群体,在他们的奏折、电函、日记和诗文中记载了很多关于西方的科技文化与异域风情,而这些文字和实录所承载的新变,对晚清社会的启蒙与变革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推动力量。因而无论是从社会地位、影响力,还是从其对晚清社会、晚清文学的折射来看,他们自身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独特魅力。本文以晚清文学中的张荫桓、洪钧形象为考察对象,以晚清时期的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为依托,在梳理、细读两类文本的基础之上,从文史结合的维度比较二人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书写异同,探寻公使形象从历史到文学的发展轨迹与衍变过程。在解读文本的同时,拟运用小说叙事学、文学社会学以及传播学等理论知识进行阐释,分析造成公使形象发展衍变的原因,进而借助二人形象的传衍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及历史文化变迁。论文结构上分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个部分。绪论阐释了张荫桓、洪钧二人作为晚清公使形象的典型价值与意义,对其相关文史资料进行总结整理,作出研究述评。正文则分为三部分,首先从晚清史料与实录入手,从多种历史文本中梳理张、洪二人的经历、事迹,对历史中的人物形象作一个基本的勾勒与判断;其次对晚清文学作品中与张、洪相关的文学文本进行分析解读,从不同的文学体裁出发对二人形象的深度和广度作出有益的探索与开拓,打破前人对张、洪文学形象单一性、片面性的看法与认识;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之上,分析张、洪形象从历史文本到文学文本的发展衍变过程,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成因,分别从创作主体的态度与目的、叙事因素等进行横向分析,从晚清传播环境和大众心理进行纵向考察,致力于从主、客观两方面探究人物形象的衍变。并以张、洪两位典型公使的形象研究为个例,对整个晚清公使群体、晚清社会文化予以烛照,引发对中西交流以及晚清文学过渡性特质的思考。结语对本文的写作思路、主要内容、重要论点作出概括总结,在展现本文的思想主旨之时,点出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同时也对不足之处作出说明,提出一些研究中的思考。附录内容主要以张荫桓、洪钧二人为中心,将与其相关的史料、实录与文学作品一一呈现,以备考索。
马明达,李峻杰[3](2013)在《洪钧史迹述略》文中研究指明洪钧是晚清外交家,着名学者。在晚清中外交涉、西北史地学和蒙元史研究中,均有所建树,占有一定地位。学界以往对洪钧的研究,相对集中在《元史译文证补》的学术史意义上,对洪钧本人的经历和主要史迹探研不多,所知较浅,有关的史传资料也存在某些误失。本文努力扩大史料来源,以其使欧事迹与着述活动为主线,进一步探讨洪钧的主要史事,试图深化对这位历史人物的认识和评价。
谢正宇[4](2012)在《一段佳话终破灭 万般情愫萦心头——评高阳的长篇历史小说《状元娘子》》文中认为《状元娘子》是台湾着名作家高阳先生的长篇力作之一,小说描写了晚清状元洪钧与风尘女子李蔼如的爱情悲剧。高阳根据史料来源,突破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传统套路,进行重新创作,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残酷束缚与压迫。作者运用高超的写作技巧,使小说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生动地展现了一幅晚清世俗生活的历史画卷。
方可[5](2001)在《状元洪钧与名妓李蔼如》文中研究指明凡是熟悉赛金花的人,一定不会忘记洪钧这个名字。洪钧乃“赛金花”之夫,同治八年戌辰科状元,后出使俄、奥、德、法四国,但在与赛金花有染之前,人们却几乎不知道这位风流状元与烟台名妓李蔼如还有很深的一段交往。本文所叙述的正是洪、李二人的这一段罗曼史。
二、状元洪钧与名妓李蔼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状元洪钧与名妓李蔼如(论文提纲范文)
(1)文史互证:洪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整理 |
(一)历史文本 |
1. 人物传记 |
2. 墓志铭 |
3. 日记、书信 |
4. 电文、奏稿 |
5. 游记 |
6. 报刊与时人评价 |
(二)文学文本 |
1. 洪钧诗文 |
2. 小说 |
3. 晚清文人笔记、轶闻诗 |
二、研究进展 |
(一)历史视域下的洪钧研究 |
(二)文学文化视域下的洪钧研究 |
三、总结与展望 |
(2)晚清文学中的公使形象 ——以张荫桓、洪钧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史传与实录中的张荫桓、洪钧形象 |
第一节 晚清名臣的史传叙述 |
一、张荫桓:从“绝域使臣”到“罪魁” |
二、洪钧:“嗜学、通经史”的出洋状元 |
第二节 日记、书信、奏稿、电函视域下的二人形象 |
一、张荫桓:中西纪事与公务汇报中的“能吏” |
二、洪钧:勤勉务实而不敢任事的“庸臣” |
第三节 域外游记中的出洋使臣 |
一、张荫桓《三洲日记》:使西体验与文化反思 |
二、张德彝《航海五述奇》:随员笔下的“洪星使” |
第四节 社会舆论与近人评价 |
一、报刊及翁同龢等人对张荫桓的评价 |
二、报刊及赛金花等人眼中的洪钧 |
第二章 晚清文学中的张荫桓、洪钧形象 |
第一节 诗文:晚清公使的“自我呈现” |
一、张荫桓:宦海升沉与诗风转变 |
二、洪钧:才思精敏与学问优长 |
第二节 小说:“外交大臣”的市井传奇 |
一、《宦海潮》等文本:张荫桓的戏剧人生 |
二、《孽海花》等小说:状元与名妓的爱情传奇 |
第三节 其它文学体裁中的公使形象 |
一、从晚清文人笔记管窥张荫桓、洪钧侧影 |
二、《红棉叹》与《彩云曲》中的张荫桓、洪钧形象 |
第三章 公使形象衍变的成因及意义 |
第一节 公使形象的发展衍变 |
一、小说等对历史文本的继承与发展 |
二、小说等对历史文本的遮蔽与异化 |
第二节 公使形象衍变的成因 |
一、文体创作差异 |
二、形象传播差异 |
第三节 文史互证:真实性与艺术性的交织 |
一、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的辩证互补 |
二、文学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及时代折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一段佳话终破灭 万般情愫萦心头——评高阳的长篇历史小说《状元娘子》(论文提纲范文)
一、 高阳的《状元娘子》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
(一) 《状元娘子》主要人物及人物的历史真实 |
(二) 高阳对李蔼如、洪钧及小说中其他人物形象的塑造 |
二、关于《状元娘子》故事本身真实性的考证 |
(一) 《彩云曲》中的叙述 |
(二) 《孽海花》中的相关描述 |
(三) 《古春风楼琐记》中的记载 |
三、《状元娘子》的写作特色 |
(一) 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使小说具有历史现场感 |
1.史料的嫁接 |
2.虚实参半 |
(二) “跑野马”的写作方式, 使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三) 运用悬念的表现手法, 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 富有生活气息 |
四、《状元娘子》在当代历史言情小说创作中的价值意义 |
四、状元洪钧与名妓李蔼如(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史互证:洪钧形象研究[J]. 许萌.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晚清文学中的公使形象 ——以张荫桓、洪钧为中心[D]. 许萌. 河南大学, 2019(01)
- [3]洪钧史迹述略[J]. 马明达,李峻杰. 暨南史学, 2013(00)
- [4]一段佳话终破灭 万般情愫萦心头——评高阳的长篇历史小说《状元娘子》[J]. 谢正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5]状元洪钧与名妓李蔼如[J]. 方可. 文史月刊,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