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硼氧链振动模式及其Raman活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1](2021)在《基于氨基PDMS本征型自修复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弹性体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硅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柔性传感器、电子皮肤、生物医学等领域。但是由于传统的PDMS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相对较弱,它们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损坏,另外由于体系中不可逆的交联结构,目前大多数聚硅氧烷材料在受损后往往无法恢复其原始功能,因此开发具有自修复性能和可循环加工性能的有机硅材料对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商用氨基PDMS为主要原料,通过引入动态亚胺键,与聚硼硅氧烷(Polyborosiloxane,PBS)结合,构建PBS/PDMS双网络聚合物体系,以及设计亚胺-硼氧六环双交联结构,制备了多种本征型自修复PDMS基透明弹性体,并通过与银纳米线(AgNW),碳纳米管(CNT)复合制备应变传感器,探索了其在人体活动监测方面的应用前景。(1)将可逆亚胺键引入到PDMS网络中,制备了自修复PDMS弹性体(HPDM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表征手段确定了体系中席夫碱反应的发生以及亚胺键的形成。研究了对苯二甲醛浓度对弹性体形成的影响,发现对苯二甲醛浓度越高,席夫碱反应越迅速。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热重分析(TGA)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结果表明HPDMS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自修复性能研究表明HPDMS弹性体能够在多种复杂环境下实现自修复过程,室温修复1 h,自修复效率可达97%以上,而且弹性体能够在室温下进行循环回收加工,回收后样品的力学性能可达原始样品的95%以上。通过与Ag NW复合制备了HPDMS/Ag NW应变传感器,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导电自修复性能,且对手指的弯曲表现出较高的响应性,循环稳定性良好。(2)将聚硼硅氧烷(PBS)引入到HPDMS网络中构建了PBS/PDMS双网络自修复有机硅弹性体。通过FTIR,Raman和1H NMR等表征手段确认了体系中亚胺键和硼氧键的生成。TGA结果表明通过引入PBS,弹性体的热分解温度提升了37°C。DSC和UV-Vis结果表明PBS/PDMS弹性体拥有较低的Tg以及较高的光学透过率。对弹性体进行了吸湿性和力学性能研究,证明弹性体在潮湿环境中仍具有较高稳定性,交联剂含量和拉伸速率对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弹性体表现出优异的自修复性能和可回收加工性能,室温下修复4 h,自修复效率可达98%,弹性体被循环回收2次后,其拉伸强度仍可达原来的85%以上。通过抽滤转移法将CNT转移到PBS/PDMS上制备了PBS-PDMS/CNT应变传感器,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导电自修复性能,切断修复3次后,导电自修复效率可达97%,且对手指的弯曲角度表现出较高的循环响应性。(3)通过氨基和醛基之间的席夫碱反应以及有机硼酸三聚体之间脱水作用,将亚胺键和硼氧六环结构引入到PDMS网络中,制备了四种双交联的自修复弹性体(PDMS-APB、PDMS-3FPB、PDMS-4FPB和PDMS-FPB)。通过FTIR和1H NMR等表征手段证明了体系中亚胺键和硼氧六环结构的存在。UV-Vis结果表明PDMS-3FPB,PDMS-4FPB和PDMS-FPB的光学透过率大于82%。TGA和DSC结果表明,PDMS-FPB拥有较高的热分解温度以及较低的Tg。对力学性能以及流变性能研究表明交联剂含量、拉伸速率以及样品标距对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有明显影响,随着交联剂含量增加,弹性体的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均有增加。另外,由于可逆亚胺键和硼氧六环结构的存在,双网络弹性体表现出优异的自修复性能和可循环加工性能。以PDMS-APB聚合物为基础,通过与CNT复合,制备了PDMS-APB/CNT自修复导电弹性体,弹性体具有导电自修复性能且可实时监测手指、手腕、手肘的弯曲状态,循环稳定性良好。
任思远[2](2021)在《基于o-二胺为构筑单元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性发展,人们对可以应用到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中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与日俱增。此外,合成出具有高电化学性能并具有低廉成本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也已成为科学研究与工业发展的热门议题。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具有可设计的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以及多种原子的掺杂等优点,因此近些年来已有一些其作为电极材料的报道。其中以o-二胺为构筑单元合成出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由于其共轭的结构以及氮原子的引入,使得其在电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高度关注。本论文以o-二胺基团为构筑单元,合成出不同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之中。一方面我们设计并合成出了新组成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另一方面通过对合成出的材料进行改性以提高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池性能。第一章绪论部分,论文总结了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方法,并着重介绍了不同种基于o-二胺类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发展与应用。第二章,我们基于o-二胺为构筑单元合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苯醌和吡嗪双位点的共轭微孔聚合物Ben-CMP。并且也合成了不含苯醌位点的吩嗪基共轭微孔聚合物Phe-CMP。我们把这两种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进行了电池性能测试。其中Ben-CMP表现出较高的比容量、优秀的倍率性能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了500次充电放电的循环后,材料依旧有着超过493.7 m Ah g-1的高可逆比容量。而Phe-CMP材料在相同测试条件下仅表现为401.6 m Ah g-1的可逆放电比容量。两种CMPs材料有着相似的骨架结构,但合成Ben-CMP原料的o-二胺分子中含有苯醌基团,在与o-二酮缩合成吡嗪环时苯醌基团留在了骨架之中。因此含有更多氧化还原活性位点的Ben-CMP材料具有更多的储锂位点,进而表现为更高的可逆比容量。这种从材料设计角度出发,制备出的新型有机多孔材料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第三章,我们通过o-二胺与o-二酮的缩合合成了具有稠环芳香富氮的二维共轭微孔聚合物NGA-CMP。通过多种测试表明材料中还存在未反应的边缘基团。热重差热分析表明,NGA-CMP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可以分析出去除未反应的边缘基团的同时,材料框架不改变的最佳热处理温度。热处理后我们制备出不含边缘基团的NGA-CMP-400材料,并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中,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了500次循环后,材料依旧可以保持701.2 m Ah g-1的可逆比容量。另外我们选取了几个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得到的产物作为对比材料。在相同的电池测试条件下,对比材料的性能均不及最佳热处理温度的NGA-CMP-400材料。这种通过合理的设计并对材料进行改性的合成手段,为电极材料的合成与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第四章,从材料设计的角度出发,我们通过均苯四甲酸与o-二胺基团的缩合,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聚苯并二咪唑材料MPBI。并且利用热处理的手段去除了骨架中残存的未反应边缘基团,得到了MPBI-550材料。将MPBI-550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进行电池测试,其中当电流密度为1 A g-1时,经过了500次充放电循环之后材料有着740.3 m Ah g-1的超高比容量。并且MPBI-550负极材料也表现出了优秀的倍率性能,当测试电流密度增大到2.5 A g-1之后,材料依然有383.4 m Ah g-1的可逆比容量。此外,该实验也是首次将苯并二咪唑类材料应用到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之中。这种新型功能性材料为开发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供了潜在的候选。最后一章的总结部分,对本论文所选的三个研究体系进行总结和展望。
徐子龙[3](2021)在《极端条件下含能材料的物性研究 ——LLM-105、H_2及C-S-H富氢体系》文中提出在高压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施加高压和高温(或低温)改变分子间间距和内能,探索凝聚态物质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质,进而揭示物质的一般性规律。含能材料对于国防军事等领域意义非凡,了解含能材料在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的结构相变、电子跃迁、分解机理等,可以有效保障其合成、运输、贮存、应用等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可以为新型含能材料的设计提供指导性意见。随着高压技术的发展,一些原本只存在于理论中的含能材料,例如金属氢、金属氮等,在高温高压等条件辅助下也有了合成的可能。借助高压实验技术手段,不仅拓展了科学研究的手段,也为新物质的合成开辟了新途径和新思想。本文主要研究了新型含能材料LLM-105(1-氧-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在高压、高温、低温等极端条件下的演化规律和热分解机理,同时还探索了金属氢和富氢化合物的合成,探究了氢气及C-S-H富氢化合物在高压下的结构相变规律。本文包含六章内容,具体如下:第一章,先介绍了高压科学研究领域常用的重要实验技术、分析方法以及与本文研究方向有关的研究概况,继而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进行了说明。第二章,研究了 LLM-105在不同压力和不同温度下的结构相变,分析了晶体中氢键网络的变化情况,探讨了晶体形貌对LLM-105晶体相变过程的影响。高压XRD和高压拉曼光谱测试结果显示在单纯压力加载时LLM-105在26.5 GPa附近发生结构相变。变温XRD、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测试的结果显示,从5K到513 K温度区间内,LLM-105晶体没有发生结构相变。通过红外光谱和理论计算分析得到,氢键网络在加压和降温过程都会得到加强。高压拉曼光谱显示,LLM-105 晶体尺寸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范围内,晶体尺寸越小相变压力越高,晶体越不容易发生结构相变。第三章,研究了 LLM-105在高压和低温下的光吸收和荧光发射行为。常温下,高压荧光光谱显示LLM-105在压力作用下荧光显着增强,到9.2 GPa达到极值,继续加压荧光减弱,到26.4GPa荧光消失。而在低温下,压力为10.2 GPa时荧光最强。高压吸收光谱显示,带隙随着压力升高线性减小,在10.5 GPa位移速率均减小,第一性原理计算显示在10.5 GPa发生分子构型畸变并引起电子结构改变。在26.5 GPa发生结构相变时,LLM-105带隙显着减小约0.08 eV。第四章,研究了高温高压下LLM-105的分解过程和在水中的溶解重结晶过程,得到一透明晶体产物。高温高压实验显示LLM-105的分解温度随着压力升高而升高。常压下的热分解过程可能是从硝基与环的脱离开始。在1 GPa以内的高温高压下,LLM-105会溶解在水中,降温之后会析出新的针状晶体。第五章,研究了氢气和C-S-H富氢体系在高压下的结构相变行为。氢气的高压拉曼光谱显示在109GPa附近出现新的晶格振动模式,推测氢气发生了结构相变。C-S-H的合成过程中,成功得到尺寸超过百微米的CH4、H2S和H2的混合晶体,并结合拉曼光谱研究了该晶体的结构相变。结果显示,其在34.7 GPa后S-H键对应的拉曼模式消失,显示S-H共价键断裂。在16.4、20.1、30.4、34.7 GPa处均有明显的结构相变行为。第六章,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梁天鹏[4](2021)在《低损耗可光刻玻璃及通孔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转接板(Interposer)是三维集成微系统中高密度互联和集成无源元件的载体,是实现三维集成的核心材料,具有摩尔时代硅基板相当的意义。可光刻玻璃作为转接板相对硅和陶瓷具有热膨胀可调、工艺复杂度低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热点,由于可光刻玻璃的损耗和集成度的问题限制了其应用推广。如何降低可光刻玻璃的损耗(提高微波性能)和减小孔径(提高集成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研究:选择Li-Al-Si体系的可光刻玻璃,根据多离子耦合效应设计了基础配方,探索了中和碱效应、压制效应、稳定效应、给氧能力在可光刻玻璃降低损耗中的机理和方法;通过优化光敏性能,制备了低损耗、小孔径的可光刻玻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通过添加光敏剂(Ce2O3)、成核剂(Ag2O)、还原剂(Sb2O5)以达到可光刻的性能。在此过程中通过优化光敏剂和还原剂的含量增强了光敏性,通过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的优化抑制了在熔制过程中Li2SiO3的析出制备了具有优异可光刻性能的光敏玻璃,并建立了玻璃从熔制到晶圆精加工到通孔成型的工艺平台。其次,探索了网络修饰体、网络中间体、网络形成体在可光刻玻璃中的压制效应、稳定效应、给氧能力和介电损耗之间的内在联系。适量的碱土金属网络修饰体一方面阻碍离子迁移降低阳离子在交变电场下引起的热极化和位移极化,另一方面通过连接由一价阳离子产生的非桥氧键以达到结构的稳定和平衡,从而降低可光刻玻璃的介电损耗。发现当Ca O的含量为2%时,介电损耗有最小值0.003,同时机械强度达到90 MPa。适量的网络中间体(Al2O3)通过形成[AlO4]四面体,和原来的玻璃网络中的[SiO4]相连,形成环状结构,[AlO4]会吸引一价阳离子保证电价平衡;同时由于Al3+离子半径比Si4+离子半径大,会引起相邻O2-的球形变形,在交变电场下介电损耗会有所降低。研究发现当Al2O3的含量为4%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分别为5.0和0.0025。当网络形成体(B2O3)和碱金属阳离子之比小于1时,在玻璃网络中会以[BO4]为主导,由于两个[BO4]不能直接相连,因此需要[BO3]或者[SiO4]或者阳离子与之结合,使得玻璃的网络结构连接更紧密,限制了碱金属阳离子的迁移,从而降低介电损耗。研究发现,当B含量为2%时,介电损耗进一步降低为0.0015。最后,通过对影响可光刻玻璃集成度的因素(包括曝光能量、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刻蚀时间)进行研究,得出通孔最佳条件:曝光能量为5 J/cm2、退火温度为565℃、退火时间为45 min、刻蚀时间为12 min,通孔最小可达20μm,孔密度最高可达10000/cm2。同时对经过处理后的可光刻玻璃样品进行通孔金属化验证,通过气相沉积制备种子层、电镀完善孔内金属化、机械抛光进行面铜的去除,最终得到孔内金属实心填充的转接板,为高性能三维集成微系统的研制奠定了材料基础。
宋露露[5](2021)在《盐湖硼酸盐结构与热力学性质、光谱特征的QSPR研究》文中提出在裂缝环境、乏燃料池和盐湖中发现,当硼浓度较高时,存在大量的多聚硼酸盐物种。在水溶液、晶体、非晶中,硼以多聚硼酸根的形式存在,具有平面三角形硼和四面体硼两种配位形式。在水溶液中由于受到p H值、温度、总硼浓度和反离子的影响硼酸盐物种的存在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十分复杂,至今仍存在争议;在晶体和非晶体系中,硼酸盐的配比、金属阳离子的种类、合成时间、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硼的存在形式。本文以硼酸盐为研究对象,利用Gauss 16B软件包在适当水平下优化构型,采集坐标数据利用MATLAB自编程序计算结构特征指数,获取与化合物溶液结构相对应的描述符,利用PLS、MLR、BP、GFA、TTN等方法建立硼酸盐结构特征指数与热力学性质、Raman特征峰位的QSPR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与验证。探究硼酸盐结构与热力学性质、光谱特征的定量构性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应用MLR和BP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了多聚硼酸根离子结构特征指数与Raman特征峰位的预测模型,通过建模数据可以确定预测值与文献值具有良好相关性,模型稳定可靠,通过预测数据为高硼含量的多聚硼酸根离子提供了参考数据。首次利用QSPR模型建立了多聚硼酸根离子结构与其光谱特征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为多聚硼酸根离子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遗传函数近似法、偏最小二乘法和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多聚硼酸根离子结构特征描述符与其热力学性质的QSPR模型,模型表明多聚硼酸根离子结构与其热力学性质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关系,为多聚硼酸根离子的热力学性质研究提供了有效数据和预测模型。(2)采用遗传函数逼近多元线性回归(GFA-MLR)算法建立的46个偏硼酸钠溶液结构描述符和热力学性质(?H,?S,?G)的QSPR模型,模型的预测能力很强、适应性强、具有显着性,Williams图说明所有的分子结构与热力学性质的定量构性关系模型是非常合理的,该模型为偏硼酸钠溶液结构的热力学性质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与可利用的研究途径。(3)硼酸锂溶液结构十分复杂,而其非晶结构可为溶液结构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通过Raman光谱法结合ICP测定研究二元x Li2O·(1-x)B2O3(0.10≤x≤0.48)非晶体系中各结构单元的变化规律,发现随着Li2O含量的增加,B2O3的硼氧六元环逐渐被破坏,形成了具有分子结构特征的二元硼酸盐单元和原硼酸盐单元,含有B?4-四面体的六元硼酸盐环成为主要结构基团,硼的配位数由三变为四,并且~1430cm-1峰的峰强可作为衡量体系中含有B-O-单元总含量的依据,给出了二元x Li2O·(1-x)B2O3(0.10≤x≤0.48)非晶体系中可能存在的7组平衡方程,为不同Li2O含量的硼酸锂非晶的形成提供了参考机理。根据Masanori半经验模型计算的延伸数据与硼酸锂非晶Raman光谱分峰结果均表明,在0≤R≤1范围内随着R值的增大,即随着Li2O含量的增加,三配位硼(N3)含量逐渐减小,四配位硼(N4)含量逐渐增加,但N3始终是主要配位类型,结合密度和摩尔体积数据分析可知N3含量减少、N4含量增加导致硼酸锂非晶的密度、原子堆积密度均增大,摩尔体积减小。B2O3非晶结构计算结果说明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等于锂原子的类氢原子封闭悬空键,在B3LYP/6-31G(d)水平下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构和Raman光谱数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为二元x Li2O·(1-x)B2O3(0.10≤x≤0.48)非晶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优化计算条件。
陆文多[6](2020)在《非金属硼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丙烷氧化脱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丙烯是重要的基础化学品,从丙烷脱氢制丙烯,是解决烯烃原料多元化的重大技术。相比于已工业化的直接脱氢路径,丙烷氧化脱氢路线反应转化率不受热力学限制,催化剂不易积炭,有利于提高反应效率,降低能耗。早期丙烷氧化脱氢反应研究的催化剂以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为主。但是在临氧活化条件下,产物烯烃容易被催化剂继续活化而生成热力学更稳定的二氧化碳,造成烯烃选择性低、碳排放量大等问题,亟需创制选择性高、活性好、稳定性优的催化剂新体系。最近研究表明,六方氮化硼在催化丙烷氧化脱氢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及高于金属基催化剂的烯烃选择性,已经形成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以新型硼基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为基础,开展了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孔道结构等对催化丙烷氧化脱氢性能的影响研究,并对非金属硼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本质及丙烷氧化脱氢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多孔氧化硅为载体,设计合成了氧化硅负载氧化硼催化剂,实现丙烷低温高选择性的氧化脱氢制丙烯。该催化剂通过B-O-Si键固载并分散活性硼物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氧化硼的负载量为10 wt%时,在405℃即可呈现反应活性,在丙烷转化率为31.5%时,相应的烯烃总选择性可达83.1%,烯烃的产率达2.47 golefin gcat-1 h-1,高于大部分报道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实验分析和理论计算阐明氧化硅负载氧化硼催化剂中硼物种主要以四种形式存在,其中三配位的环状硼物种B(3a)和链状硼物种B(3b)是催化剂在低温下高选择性催化丙烷氧化脱氢反应的活性中心。反应过程中活性物种B(3a)或B(3b)水解,产生更多的B-OH基团,B-OH在分子氧的作用下脱氢,形成对丙烷脱氢活性更强的硼氧自由基(>B-O·),可快速活化丙烷得到丙烷自由基·C3H7。该自由基进一步与分子氧反应生成丙烷过氧自由基·OOC3H7,最终得到产物丙烯和过氧自由基HOO·。硼位点的高亲氧性使其易与烷氧基结合,缩短了游离烷氧自由基的寿命,从而抑制了深度氧化,提高产物烯烃的选择性。(2)以聚合物微球为硬模板,制备了三维有序大孔磷酸硼晶体材料,利用模板高温成炭的特点,支撑并固化磷酸硼骨架,得到连续完整的三维网络状孔道。利用有序大孔的结构可改善传质并暴露出更多活性位点的特点,所制备的三维有序大孔磷酸硼催化剂具有优异的丙烷氧化脱氢催化性能,可在515℃的反应温度下,丙烷转化率达14.3%,丙烯和烯烃的选择性分别达82.5%和91.5%,且深度氧化的产物CO2选择性低,该催化剂可在94 gC3H8 gcat-1 h-1的空速下具有较高的烯烃产率(~16 golefin gcat-1 h-1),远高于目前报道的大部分丙烷氧化脱氢催化剂。在丙烷氧化脱氢的反应过程中,有序大孔磷酸硼催化剂呈现出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表征分析表明催化剂表面的三配位硼物种为丙烷氧化脱氢反应的活性位点。(3)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改变还原剂的比例,合成了具有立方晶型及斜方六面体晶型的磷化硼催化剂。当增加还原剂比例时,易形成斜方六面体结构的磷化硼,实现了对磷化硼晶体结构的调控。相比于立方相磷化硼,斜方六面体结构的催化剂展现出更优异的催化活性及结构稳定性,该催化剂在480℃时丙烷转化率可达到20.6%,丙烯选择性为79.5%,烯烃总选择性达90.8%,并且深度氧化产物C02选择性不超过1%。当磷化硼催化剂中同时存在两种晶型时,斜方六面体结构含量越多,催化活性越高,且立方相磷化硼在反应中更易形成磷酸硼。XPS实验分析表明,完全氧化的三配位硼氧物种是丙烷氧化脱氢的活性位点,斜方六面体磷化硼表面主要为三配位BO3及B2O3,催化性能优异;而立方相的磷化硼表面主要以弱氧化态的硼氧物种存在,活性较差。晶体结构的不同导致表面活性硼氧物种及含量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催化性能。
赵亮[7](2020)在《含Eu的新型硼酸盐发光材料的探索合成及其结构性质研究》文中认为白光LED(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简写W-LED)凭借其节能、绿色环保和发光亮度高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关注和研究。但是由于缺少能被紫外/近紫外光LED芯片有效激发的高效红色荧光粉,从而限制了白光LED的发展,因此探索合成新型红色荧光粉是非常重要的。Eu3+离子荧光寿命长、色纯度高、受外界影响较小,是制备红色荧光粉必选的稀土离子。本文以探索新型含Eu硼酸盐发光材料为出发点,合成出三种新型稀土硼酸盐单晶及其荧光粉。通过单晶和粉末XRD测定了晶体结构和相纯度,使用红外和拉曼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以及荧光光谱,研究了晶体中的存在的阴离子基团以及荧光粉的发光性质,还对两个代表性的化合物进行了电子结构理论计算。首先,我们制备了一种新型硼酸盐Eu Cd3(Al O)3(BO3)4,该物质属于碳硼锰钙石型(gaudefroyite)结构,以P63空间群结晶,晶胞参数:a=10.390(2)?,c=5.7244(14)?、V=535.2(2)?3、Z=2。该化合物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其中BO3基团桥连一维[Al O4]n5n-链,从而形成包含两类孔道的三维网,小的孔道容纳Eu3+/Cd2+离子,大的孔道容纳Eu3+/Cd2+离子和BO3基团。红外和拉曼光谱证实了BO3基团的存在。我们对Eu Cd3(Al O)3(BO3)4荧光粉的自激活光致发光进行了研究。由于Eu3+离子的5D0→7FJ(J=0,1,2,3,4)电子跃迁,发射光谱由位于红和橙色光谱区域中的几组峰构成。荧光衰减曲线能被双指数函数拟合。此外,还对Eu Cd3(Al O)3(BO3)4的能带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其次,我们又合成了两种碱土-稀土金属硼酸盐M3Eu2(BO3)4(M=Ba,Sr),它们均以Pnma空间群结晶,晶胞参数:Ba3Eu2(BO3)4(1),a=7.6970(15)?、b=16.554(3)?、c=8.9300(18)?、V=1137.8(4)?3、Z=4;Sr3Eu2(BO3)4(2),a=22.2553(4)?、b=15.9122(3)?、c=8.7568(2)?、V=3101.05(11)?3、Z=12。化合物1与Ba3Re2(BO3)4(Re=Y、La、Pr、Nd)系列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相同,都具有三维网状结构,该三维网由BO3三角形和8配位的M1、M2、M3位点构成,并且这三个位点均为Eu/Ba混合占据。2是1的三重超结构。红外和拉曼光谱进一步证实了这两种化合物中都含有BO3基团。两个样品的发射光谱由五组发射峰构成,它们分别属于Eu3+离子的5D0→7FJ(J=0,1,2,3,4)跃迁,都显示了红橙光发射,并且荧光衰减曲线都符合单指数行为(荧光寿命:τ1=1.358 ms,τ2=0.887ms)。1的多晶样品具有非常高的量子发光效率(QE=90.09%),这有利于在暖白光LED上的应用。此外,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元素的化学价态,并研究了化合物1的电子结构。以上三种荧光粉的量子效率均高于商用红色荧光粉Y2O2S:Eu3+(QE=35%,λex=317 nm)的量子效率,并且都能被紫外/近紫外光有效激发,表明它们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刘婴[8](2020)在《新型金属硼酸盐的设计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得到了七种不同的硼酸盐晶体,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元素分析、FTIR、PXRD、TG-DSC等表征手段进一步证实晶体结构,并通过紫外光谱分析对化合物的光学性质进行了探究。本文还通过将本课题组前期合成的化合物[Zn(H2O)6](NO3)2·[Zn{B3O3(OH)4}2(H2O)4]·2H2O(硼酸锌)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得到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对于ABS的阻燃性能,并对复合材料进行锥形量热测试、TG、SEM-EDX分析。化合物[Co(H2O)6](NO3)2·[Co{B3O3(OH)4}2(H2O)4]·2H2O(1)是利用金属盐熔融法获得的。其晶体数据如下: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b===90.00?,β=101.021(13)?,γ=90.00?,Z=2。[B3O3(OH)4]-、NO3-阴离子参与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形成,Co2+阳离子与水分子和硼氧聚阴离子簇共价结合形成一个[Co(H2O)6]八面体和一个[Co{B3O3(OH)4}2(H2O)4]团簇,它们通过氢键连接形成一个虚拟的三维结构,其中NO3-填充在虚拟结构中。其带隙约为4.01 eV。化合物[Ni(H2O)6](NO3)2·[Ni{B3O3(OH)4}2(H2O)4]·2H2O(2)与化合物1的合成方法一致。其晶体数据如下:单斜晶系,P21/c,,,,α=90.00,β=100.890(7)?,γ=90.00,Z=2。化合物1和2是同构物,化合物2的合成说明化合物1的结构能够被调控,结构中的Co2+金属阳离子能被Ni2+替代。其带隙约为4.19 eV。化合物[Ni(H2O)3]·[B6O7(OH)6](3)是在化合物1和2的合成方法上加入溶剂助熔且加入有机胺调节p H获得的。它的晶体学数据为:单斜晶系,P21/c,a=9.890(3)?,b=12.158(4)?,c=14.925(5)?,α=90.00°,β=106.806(7)°,γ=90.00°,Z=4。化合物3是一个含有B6聚阴离子簇的孤立结构金属硼酸盐,在氢键的作用下各单元连接形成超分子骨架。其带隙约为4.59 eV。化合物Ni0.8Mn0.2{B6O7(OH)3[O(CH2)2NH2]3}(4)是选择合适的前躯体,以溶剂热方法获得的。其晶体学数据为:立方晶系,Pa-3,a=15.17730(10)?,b=15.17730(10)?,c=15.17730(10)?,α=90.00°,β=90°,γ=90.00°,Z=8。化合物4的中心金属Ni/Mn统计原子通过三个共享的O原子与B6聚阴离子簇连接和以这三个共享的O原子和三个N原子与三个乙醇胺分子连接形成一个大的中性金属硼氧团簇。其带隙约为3.95 eV。化合物{Ni0.7Mn0.3[B7O10(OH)4]2}·(H2en)2(5)(en=乙二胺)是选择与化合物4相同的前躯体,利用溶剂热方法获得的。其晶体学数据为:三斜晶系,P-1,a=7.4653(4)?,b=8.3522(6)?,c=11.6510(4)?,α=94.024(4)°,β=98.226(4)°,γ=101.895(5)°,Z=1。化合物5的结构由硼酸镍锰二维层和层单元之间的乙二胺分子通过氢键连接而成。其带隙约为4.57 eV。化合物[Ni(1-MI)6]·[B5O6(OH)4]2·2(C3H7NO)(6)(1-MI=1-甲基咪唑)是选择与化合物4相同的前躯体,利用溶剂热方法获得的。其晶体学数据为:单斜晶系,P21/c,a=11.2593(8)?,b=20.6617(13)?,c=11.5629(8)?,α=90.00°,β=102.115(2)°,γ=90.00°,Z=2。在化合物6的结构中,B5簇和C3H7NO分子通过氢键连接形成虚拟的三维结构,[Ni(1-MI)6]2+配合物填充在虚拟结构的空隙里。其带隙约为4.24 eV。化合物[Ni(1,3-dap)]·[B4O7](7)(1,3-dap=1,3丙二胺)是利用金属盐熔融法与溶剂热方法相结合获得的。其晶体学数据为:四方晶系,P43212,a=8.5599(8)?,b=8.5599(8)?,c=12.5937(12)?,α=90.00°,β=90°,γ=90.00°,Z=4。化合物7是一例使用配位聚合物来构建无机-有机框架的杂化硼酸盐,Ni2+离子表现出三角-双锥配位模式,Ni-1,3-dap配位聚合物螺旋链与三维硼氧网络连接,最终形成手性骨架。其带隙约为3.71 eV。
徐艳君[9](2020)在《官能团/杂原子掺杂碳材料用于高效锂硫电池》文中提出目前,锂离子电池(lithium ion batteries,LIBs)已被商业化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然而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有限(150-300 Wh kg-1),限制了其在智能电网和军用便携式电动汽车等多种高级能量存储/转换系统领域的广泛应用。锂硫电池由于具有更高的理论容量(1672 m Ah g-1)和能量密度(2600 Wh kg-1)而成为储能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锂硫电池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作为正极材料,硫的导电性差、在电解质中的溶解以及固有的穿梭效应造成了锂硫电池容量衰减较快,从而严重阻碍了它的商业化进程。本文详细介绍了萘醌修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和硫的复合材料(Reduced graphene oxide modifed with naphthoquinone and sulfur composite,S/NQ-r GO)以及硼/氧共掺杂的共价有机框架衍生碳材料和硫的复合材料(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derived boron/oxygen codoped porous carbon on CNTs and sulfur composite,BOC@CNT/S)的设计合成以及在锂硫电池上的应用。本论文第一部分选择低成本的有机小分子萘醌(NQ)引入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中,形成了NQ修饰的r GO复合材料(NQ-r GO),再使用熔融扩散法将硫引入得到S/NQ-r GO。用于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时,NQ分子与r GO结合的复合材料形成导电网络,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可以增强电子迁移率并减少复合物对电子输运的阻碍。从而赋予S/NQ-r GO电极出色的电化学性能:优异的循环稳定性(0.1 C电流密度下200圈循环后保持容量为936 m Ah g-1)、低衰减率(1 C时500圈循环后保持容量670 m Ah g-1,平均每次循环容量减率仅为0.089%)、出色的速率能力(在2 C和5 C下容量为702和525 m Ah g-1)和高面积容量(在1.4、2.8和4.5 mg cm-2的单位面积载硫量下,经过100圈循环后分别具有994/1.4、899/2.4和798 m Ah g-1/3.6 m Ah cm-2的可逆/面积容量)。通过XPS等分析表征,S/NQ-r GO正极材料具有的优异电化学性能主要可以归因为NQ-r GO复合物的丰富的酮基单元(C=O),其在促进NQ和多硫化锂分子之间的S-O相互作用以及促进r GO对于多硫化锂的物理固定能力方面都展现出有效的作用,从而实现了NQ-r GO复合体系对于锂硫电池循环过程中形成的多硫化锂/硫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固定作用。本论文第二部分将二维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10)原位生长在碳纳米管(CNTs)壁上,形成了少层多孔COF材料包裹碳纳米管的结构(COF-10@CNT),同时通过高温退火前驱体COF-10@CNT衍生得到了硼氧共掺杂多孔碳包覆碳纳米管的结构(BOC@CNT),再用熔融扩散法将硫引入BOC@CNT的多孔网络中,得到载硫的BOC@CNT/S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展现出优异的多硫化锂吸收能力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具有高的比容量(在0.2 C下200圈循环后为1077 m Ah g-1)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在1 C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圈后794 m Ah g-1,每圈容量衰减仅为0.06%)。BOC@CNT/S复合体系的优异性能与材料的结构密切相关:BOC@CNT保留了前驱体COF-10@CNT的独特的多孔结构和良好的电子电导率,缩短了锂离子和电子的扩散路径。同时,BOC@CNT基质中掺杂低电负性的杂原子界面在促进多硫化物/硫的化学吸收并最终改善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刘英俊[10](2020)在《含可交换键二烯烃橡胶的设计及其强韧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动态共价键引入聚合物交联网络中,可制备具有可塑性的热固性聚合物,打破了传统的热塑性和热固性聚合物的严格界限。Leibler基于热激发的缔合型交换反应提出了Vitrimer(类玻璃高分子)的概念。对于橡胶材料而言,硫化是获得高弹性的前提,用量最大的二烯烃橡胶一般采用硫磺或过氧化物交联,形成的交联键不可逆,废橡胶的回收困难。另外,传统交联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硫磺硫化的橡胶制品的耐老化性能较差,许多与硫磺配合使用的促进剂在硫化过程中产生致癌的亚硝胺;过氧化物硫化的橡胶通常存在焦烧安全性差和制品力学性能差的缺点。面对生胶匮乏、橡胶报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传统硫化体系的缺陷等困境,从二烯烃橡胶的新交联方式出发,发展既有热塑加工性、又有优异性能的交联橡胶具有重大意义。基于这一背景,本论文在二烯烃橡胶中引入β-羟基酯、亚胺和硼酸酯可交换键制备可塑的交联橡胶。采用颗粒、牺牲键策略增强增韧可交换键交联橡胶,明晰网络结构对橡胶性能的影响机制。其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顺丁橡胶(PB)的氧化、断链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分子量的醛基封端的PB(APB),然后用三(2-氨基乙基)胺交联APB,合成亚胺键交联的网络。研究发现,随着前驱物APB分子量的降低,网络交联密度增大,材料模量和强度不断提高,网络松弛速率变慢,网络重排的活化能降低。另外,通过添加单官能的氨对TAPB样品进行可控降解回收。此工作提供了一种通过改变前驱体分子量和网络交联密度来调节Vitrimer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动态性能的方法。(2)通过巯-烯“点击”反应和酯化反应在丁苯橡胶(SBR)侧链上引入醛基,以对苯二胺为交联剂,以对苯二胺修饰的石墨烯为填料,基于醛基与氨基反应生成亚胺键,制备了界面和本体网络含亚胺键的SBR/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表明,石墨烯的加入使Vitrime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显着的提高,且其力学性能可以通过固态拉伸来诱导石墨烯取向排列进一步调节。交联网络能够通过基体和界面处的亚胺交换反应改变其拓扑结构;利用石墨烯的光热效应,可实现对复合材料远程、局部重塑形。此工作将优异的力学性能、多刺激响应性和可塑性集中到商品化橡胶网络中,对扩展Vitrimer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3)以环氧基团修饰的白炭黑(Esilica)同时作为交联剂和补强填料,与羧基接枝改性的SBR(CSBR)共混,基于环氧基与羧基反应在SBR-白炭黑界面构筑可交换的β-羟基酯交联键,制备了共价交联、可重复加工的橡胶Vitrimer复合材料。Esilica交联CSBR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这是由于Esilica与橡胶通过共价键相连,具有强的界面连接和均匀的Esilica分散。此外,高温下可以通过界面处酯交换反应进行网络的动态重组,以改变网络的拓扑结构,从而赋予复合材料重塑形和再加工的能力。(4)在Vitrimer中加入填料是提高其机械性能最常用的方式,然而填料的加入会限制聚合物分子链的运动能力,阻碍其网络结构重排,不利于复合材料的高温动态性能。将可逆氢键引入橡胶基Vitrimer网络中,不仅可以显着提高橡胶材料力学性能,还可以促进网络重排。为此,将癸二酸和N-乙酰甘氨酸(NAg)与环氧天然橡胶(ENR)共混热压,基于羧基与环氧基反应生成可交换的β-羟基酯键,实现ENR交联的同时在网络中接枝酰胺官能团。酰胺键之间形成的氢键可作为可逆牺牲键,在样品拉伸的过程中优先于共价键断裂并耗散能量,同时提高样品强度、模量和韧性。此外,由于氢键在高温下解离,而且NAg的接枝增加了体系中β-羟基酯键浓度,使得交联网络应力松弛速率加快。(5)通过将Zn2+-咪唑配位键引入到橡胶网络中,制备了具有高力学性能、抗蠕变和可塑性的Vitrimer弹性体。具体地,将SBR接枝2-(2-苯并咪唑基)乙硫醇(SBR-BET)后,用含二巯基的硼酸酯交联剂交联SBR-BET,然后将Zn2+引入网络中构筑Zn2+-咪唑配位键。Zn2+-咪唑配位键作为牺牲单元,通过可逆的断裂和重构,在保持网络断裂伸长率的同时,显着提高了网络的模量、强度和韧性。此外,Zn2+-咪唑配位键可以作为交联点限制链段运动,提高网络在服役温度下的抗蠕变能力;而高温下Zn2+-咪唑配位键解离,不会影响网络结构重排,使网络能重塑形和重复加工。
二、硼氧链振动模式及其Raman活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硼氧链振动模式及其Raman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氨基PDMS本征型自修复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自修复材料概述 |
1.2.1 外援型自修复材料 |
1.2.2 本征型自修复材料 |
1.3 聚硅氧烷基自修复材料研究进展 |
1.3.1 可逆动态非共价键型 |
1.3.2 可逆动态共价键型 |
1.3.3 多重相互作用 |
1.4 自修复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的制备及实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 |
2.2.1 主要实验原料和试剂 |
2.2.2 主要实验设备 |
2.3 自修复PDMS及柔性传感器的制备 |
2.3.1 基于亚胺键自修复PDMS弹性体及其传感器的制备 |
2.3.2 PBS/PDMS双网络自修复弹性体及其传感器的制备 |
2.3.3 基于亚胺-硼氧六环结构自修复导电弹性体的制备 |
2.4 材料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4.1 结构和成分表征 |
2.4.2 弹性体性能测试 |
2.4.3 传感信号检测 |
第3章 基于亚胺键自修复PDMS弹性体的构筑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HPDMS弹性体的制备 |
3.2.1 HPDMS弹性体的制备机理 |
3.2.2 DFB含量对弹性体形成过程的影响 |
3.3 HPDMS弹性体的结构表征 |
3.3.1 HPDMS弹性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2 HPDMS弹性体的拉曼光谱表征 |
3.3.3 HPDMS弹性体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4 HPDMS弹性体的性能评价 |
3.4.1 HPDMS弹性体的光学透过性 |
3.4.2 HPDMS弹性体的热稳定性 |
3.4.3 HPDMS弹性体的DSC分析 |
3.4.4 HPDMS弹性体的力学性能 |
3.4.5 HPDMS弹性体的自修复性能 |
3.4.6 HPDMS弹性体的重加工性能 |
3.4.7 HPDMS弹性体的粘附性表征 |
3.5 HPDMS/Ag NW传感特性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PBS/PDMS双网络自修复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PBS/PDMS双网络弹性体的制备 |
4.3 PBS/PDMS双网络弹性体的结构表征 |
4.3.1 PBS/PDMS双网络弹性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2 PBS/PDMS双网络弹性体的拉曼光谱分析 |
4.3.3 PBS/PDMS双网络弹性体的核磁共振光谱分析 |
4.4 PBS/PDMS双网络弹性体的性能评价 |
4.4.1 PBS/PDMS双网络弹性体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4.4.2 PBS/PDMS双网络弹性体的TGA分析 |
4.4.3 PBS/PDMS双网络弹性体的DSC分析 |
4.4.4 PBS/PDMS双网络弹性体的交联密度 |
4.4.5 PBS/PDMS双网络弹性体的吸湿性能 |
4.4.6 PBS/PDMS双网络弹性体的力学性能 |
4.4.7 PBS/PDMS双网络弹性体的自修复性能 |
4.4.8 PBS/PDMS双网络弹性体的重加工性能 |
4.5 双网络PBS-PDMS/CNT作为柔性传感器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亚胺-硼氧六环结构的双交联自修复弹性体 |
5.1 引言 |
5.2 双交联自修复弹性体的制备 |
5.3 双交联自修复弹性体的结构成分表征 |
5.3.1 双交联自修复弹性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
5.3.2 双交联自修复弹性体的核磁共振氢谱 |
5.4 双交联自修复弹性体性能分析 |
5.4.1 双交联自修复弹性体的光学透过性 |
5.4.2 双交联自修复弹性体的热重分析 |
5.4.3 双交联自修复弹性体的DSC分析 |
5.4.4 双交联自修复弹性体的流变性能分析 |
5.4.5 双交联自修复弹性体的力学性能 |
5.4.6 双交联自修复弹性体的自修复性能 |
5.4.7 双交联自修复弹性体的重加工性能 |
5.5 PDMS-APB/CNT自修复导电体的传感特性 |
5.6 PDMS基自修复弹性体的对比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o-二胺为构筑单元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简介 |
1.1.1 COFs材料的几何学设计原理 |
1.1.1.1 二维COFs材料的几何学设计 |
1.1.1.2 三维COFs材料的几何学设计 |
1.1.2 COFs材料的合成方法 |
1.1.2.1 溶剂热合成法 |
1.1.2.2 离子热合成法 |
1.1.2.3 微波辅助合成法 |
1.1.2.4 室温合成法 |
1.1.2.5 超声辅助合成法 |
1.1.2.6 其它方法 |
1.2 COFs材料的类型 |
1.2.1 硼氧类COFs材料 |
1.2.2 连氮类COFs材料 |
1.2.3 三嗪类COFs材料 |
1.2.4 亚胺类COFs材料 |
1.2.4.1 席夫碱类COFs材料 |
1.2.4.2 β-酮胺类COFs材料 |
1.2.4.3 苯并唑环类COFs材料 |
1.2.4.4 吩嗪类COFs材料 |
1.2.5 COFs材料研究趋势 |
1.2.6 基于o-二胺为构筑单元的COFs材料的优势 |
1.3 锂离子电池简介 |
1.3.1 锂金属电池与锂离子电池 |
1.3.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1.3.2.1 电解质溶液 |
1.3.2.2 正极材料 |
1.3.2.3 负极材料 |
1.3.3 开发新型电极材料 |
1.3.3.1 有机电极材料 |
1.3.3.2 从有机电极材料到COFs电极材料 |
1.4 COFs电极材料 |
1.4.1 COFs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1.4.2 COFs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1.4.3 COFs作为其它金属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 |
1.4.4 改善COFs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策略 |
1.4.4.1 提高容量 |
1.4.4.2 改善倍率性能 |
1.5 本文的选题意义、设计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
1.5.3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苯醌和吡嗪双位点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TABQ分子的合成 |
2.2.3 HKTP分子的合成 |
2.2.4 Ben- CMP 材料与Phe- CMP 材料的合成 |
2.2.5 材料表征方法及使用设备 |
2.2.6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方法及设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Ben- CMP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
2.3.2 Ben- CMP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 |
2.3.3 Phe- CMP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富氮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NGA- CMP材料的合成 |
3.2.3 NGA- CMP- n材料的合成(n=300/400/600) |
3.2.4 材料的表征方法、设备以及理论计算的方法 |
3.2.5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方法及设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GA- CMP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
3.3.2 NGA- CMP-400 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
3.3.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 |
3.3.3.1 NGA- CMP-400 材料 |
3.3.3.2 对比材料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新型微孔聚苯并二咪唑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MPBI材料及MPBI-550 材料的合成 |
4.2.3 模型分子的合成 |
4.2.4 材料的表征方法、设备及理论计算方法 |
4.2.5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方法及设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
4.3.2 MPBI-550 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结论 |
后记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极端条件下含能材料的物性研究 ——LLM-105、H_2及C-S-H富氢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压科学简介 |
1.2 高压实验技术 |
1.2.1 金刚石对顶砧 |
1.2.2 密封垫技术 |
1.2.3 传压介质的应用 |
1.2.4 压强定标与压强测量 |
1.3 高压实验测试技术 |
1.3.1 高压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技术 |
1.3.2 高压拉曼光谱 |
1.3.3 高压红外吸收光谱 |
1.3.4 高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1.3.5 高压荧光光谱 |
1.4 含能材料简介 |
1.5 高压科学的研究进展概况 |
1.5.1 固态氢和富氢化合物的高压研究进展 |
1.5.2 含能材料的高压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第二章 高压下LLM-105晶体的结构相变 |
2.1 背景介绍 |
2.2 实验内容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高压下LLM-105晶体的结构相变 |
2.3.1.1 晶体的基本性质表征 |
2.3.1.2 高压XRD研究 |
2.3.1.3 高压拉曼光谱研究 |
2.3.1.4 高压红外研究 |
2.3.2 不同温度下LLM-105晶体的稳定性研究 |
2.3.2.1 变温XRD研究 |
2.3.2.2 变温拉曼光谱研究 |
2.3.3 极端条件对晶体氢键网络的影响 |
2.3.4 晶体形貌对LLM-105结构相变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压下LLM-105晶体的电子结构 |
3.1 背景介绍 |
3.2 实验内容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常温常压下LLM-105的光吸收 |
3.3.1.1 LLM-105带隙的表征 |
3.3.1.2 LLM-105分子激发态 |
3.3.2 高压下LLM-105的荧光特性研究 |
3.3.2.1 常温下的高压荧光 |
3.3.2.2 低温下的高压荧光 |
3.3.3 高压下LLM-105的光吸收特性 |
3.3.4 LLM-105的能带结构 |
3.3.5 LLM-105晶体的高压电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高压下LLM-105晶体的物性研究 |
4.1 背景介绍 |
4.2 实验内容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LLM-105晶体的高温分解研究 |
4.3.1.1 高温拉曼研究 |
4.3.1.2 高温红外研究 |
4.3.1.3 热重红外联用研究 |
4.3.2 高压下LLM-105的高温分解研究 |
4.3.2.1 无传压介质的高温高压 |
4.3.2.2 以水为传压介质的高温高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氢气及C-S-H富氢体系的高压研究 |
5.1 背景介绍 |
5.2 实验内容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氢气的高压相变研究 |
5.3.1.1 氢气的高压拉曼光谱 |
5.3.1.2 氢气的高压吸收光谱 |
5.3.2 C-S-H体系的高压相变研究 |
5.3.2.1 高压下样品合成与生长 |
5.3.2.2 C-S-H体系的高压拉曼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低损耗可光刻玻璃及通孔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转接板是后摩尔时代三维集成的核心材料 |
1.1.2 玻璃是射频微系统转接板的最佳解决方案 |
1.1.3 应用前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可光刻玻璃损耗机理研究现状 |
1.2.4 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可光刻玻璃的熔制和冷加工 |
2.1 可光刻玻璃成型的基本理论 |
2.2 实验所用药品和设备以及性能表征和测试方法 |
2.2.1 实验所用试剂和设备 |
2.2.2 性能表征和测试方法 |
2.3 可光刻玻璃成型工艺研究 |
2.3.1 高温一次成型 |
2.3.2 高温二次成型 |
2.4 高温浇筑成型工艺 |
2.5 升降炉搅拌成型工艺 |
2.6 玻璃的冷加工 |
2.6.1 切割 |
2.6.2 研磨 |
2.6.3 抛光 |
2.7 光敏性验证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修饰体对可光刻玻璃性能的影响 |
3.1 氧化钙对于可光刻玻璃性能的影响 |
3.1.1 玻璃转变温度分析 |
3.1.2 XRD测试验证析晶相 |
3.1.3 介电性能分析 |
3.1.4 红外光谱测试结果 |
3.1.5 拉曼测试结果 |
3.1.6 抗弯强度测试结果 |
3.1.7 刻蚀结果验证 |
3.2 不同碱土金属对可光刻玻璃性能影响的系列化研究 |
3.2.1 XRD测试结果分析 |
3.2.2 介电性能分析 |
3.2.3 DSC测试分析 |
3.2.4 耐压强度分析 |
3.2.5 拉曼光谱对结构进行分析 |
3.3 可光刻玻璃的陶瓷化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中间体对可光刻玻璃性能的影响 |
4.1 原子组成和玻璃网络形成 |
4.2 性能测试和理论分析 |
4.2.1 XRD结果分析 |
4.2.2 介电性能测试分析 |
4.2.3 红外和拉曼分析 |
4.2.4 击穿电压分析 |
4.2.5 刻蚀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形成体对可光刻玻璃性能的影响 |
5.1 B在玻璃网络中的位置分析 |
5.2 性能测试和理论分析 |
5.2.1 X射线衍射分析 |
5.2.2 介电性能分析 |
5.2.3 热力学性能分析 |
5.2.4 拉曼谱分析 |
5.2.5 环境考核试验 |
5.3 陶瓷化后的分析 |
5.4 刻蚀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可光刻玻璃的通孔技术及其应用 |
6.1 退火温度对可光刻玻璃的影响 |
6.1.1 DSC测试结果分析 |
6.1.2 不同退火温度处理结果 |
6.1.3 不同温度下物相分析 |
6.1.4 退火后SEM结果分析 |
6.1.5 优化退火结果 |
6.2 影响通孔直径的因素 |
6.2.1 通孔形成的五个阶段 |
6.2.2 曝光能量对于可光刻玻璃的影响 |
6.2.3 退火时间对于可光刻玻璃的影响 |
6.3 特殊图形的制备研究 |
6.3.1 槽型结构的制备研究 |
6.3.2 柱状结构的制备研究 |
6.3.3 多个异形的研究 |
6.4 转接板的制备 |
6.4.1 种子层的制备 |
6.4.2 孔内金属填充 |
6.4.3 面铜的去除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5)盐湖硼酸盐结构与热力学性质、光谱特征的QSP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二章 多聚硼酸根离子结构与热力学性质、光谱特征的相关性 |
2.1 引言 |
2.2 利用DFT优化多聚硼酸根离子的构型 |
2.3 计算多聚硼酸根离子结构特征指数 |
2.4 多聚硼酸根离子结构特征指数与Raman特征峰位QSPR模型 |
2.4.1 多元线性回归法建模 |
2.4.2 BP神经网络法建模 |
2.4.3 模型的验证 |
2.4.4 多聚硼酸根离子Raman特征峰位的预测 |
2.5 多聚硼酸根离子结构与热力学性质QSPR模型 |
2.5.1 建立QSPR模型 |
2.5.2 QSPR模型的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硼酸钠溶液结构与热力学性质QSPR模型 |
3.1 引言 |
3.2 溶液结构优化与热力学性质计算 |
3.3 研究方法 |
3.3.1 遗传函数逼近多元线性回归(GFA-MLR)算法 |
3.3.2 Williams图 |
3.4 建立相关QSPR模型 |
3.5 偏硼酸钠溶液结构与热力学性质QSPR模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硼酸锂非晶结构转化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3 硼酸锂非晶Raman光谱 |
4.4 硼酸锂非晶密度、原子堆积密度和摩尔体积 |
4.5 硼酸锂非晶结构转化机理 |
4.5.1 B_2O_3 非晶结构 |
4.5.2 硼酸锂非晶结构单元间的转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非金属硼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丙烷氧化脱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丙烯生产现状研究 |
1.2.1 丙烷直接脱氢工艺 |
1.2.2 丙烷氧化脱氢工艺 |
1.3 丙烷氧化脱氢机理研究 |
1.4 丙烷氧化脱氢催化剂 |
1.4.1 金属基催化剂 |
1.4.2 炭基催化剂 |
1.4.3 硼基催化剂 |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结构表征 |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2.2 氮气物理吸附 |
2.2.3 压汞分析 |
2.2.4 热重分析(TG) |
2.2.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
2.2.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7 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HAADF-STEM) |
2.2.8 化学吸附仪 |
2.2.9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2.2.1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2.11 固体核磁分析(MAS NMR) |
2.3 催化性能评价 |
2.4 产物分析 |
3 氧化硅负载氧化硼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丙烷氧化脱氢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氧化硅负载氧化硼催化剂制备 |
3.2.2 催化剂表征 |
3.2.3 丙烷氧化脱氢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负载型氧化硼催化剂催化丙烷氧化脱氢的反应性能 |
3.3.2 催化剂结构表征 |
3.3.3 反应活性位及机理探究 |
3.4 本章小结 |
4 有序大孔磷酸硼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丙烷氧化脱氢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聚苯乙烯微球制备 |
4.2.2 聚苯并恶嗪微球制备 |
4.2.3 有序大孔磷酸硼催化剂制备 |
4.2.4 催化剂表征 |
4.2.5 丙烷氧化脱氢性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旋蒸法对有序大孔磷酸硼形貌结构的影响 |
4.3.2 水热法对有序大孔磷酸硼形貌结构的影响 |
4.3.3 丙烷氧化脱氢反应性能 |
4.3.4 催化剂结构稳定性及构效关联 |
4.4 本章小结 |
5 磷化硼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丙烷氧化脱氢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磷化硼催化剂制备 |
5.2.2 催化剂表征 |
5.2.3 丙烷氧化脱氢性能评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反应物比例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
5.3.2 丙烷氧化脱氢反应性能 |
5.3.3 催化剂构效关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含Eu的新型硼酸盐发光材料的探索合成及其结构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发光材料 |
1.2 稀土发光材料的分类 |
1.3 白光LED |
1.3.1 LED的发光原理 |
1.3.2 白光LED的优点 |
1.3.3 白光LED的实现途径 |
1.4 稀土元素 |
1.4.1 稀土元素的电子结构 |
1.4.2 三价铕离子(Eu~(3+))的发光特性 |
1.5 硼酸盐的结构特点 |
1.6 含Eu~(3+)的硼酸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7 选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7.1 选题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测试原理 |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2.1.1 实验所用试剂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样品制备 |
2.2.1 单晶样品 |
2.2.2 荧光粉末样品 |
2.3 测试分析方法 |
2.3.1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法 |
2.3.2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法 |
2.3.3 振动光谱 |
2.3.4 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 |
2.3.5 激发和发射光谱 |
2.3.6 荧光寿命和量子效率 |
2.3.7 色坐标、色温和色纯度 |
2.3.8 电子结构计算 |
第3章 EuCd_3(AlO)_3(BO_3)_4 的合成、晶体结构、光谱性质和电子结构 |
3.1 引言 |
3.2 样品制备 |
3.3 结果讨论 |
3.3.1 晶体形貌 |
3.3.2 晶体结构 |
3.3.3 粉末XRD |
3.3.4 振动光谱 |
3.3.5 UV-VIS漫反射吸收光谱和发光性质 |
3.3.6 电子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M_3Eu_2(BO_3)_4(M=Ba,Sr)的合成、晶体结构、振动光谱和发光性质 |
4.1 引言 |
4.2 样品制备 |
4.3 结果讨论 |
4.3.1 晶体结构 |
4.3.2 粉末XRD和微观形貌 |
4.3.3 振动光谱 |
4.3.4 相稳定性和XPS研究 |
4.3.5 UV-VIS漫反射吸收光谱和发光性质 |
4.3.6 电子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新型金属硼酸盐的设计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硼酸盐的结构 |
1.2.1 结构单元介绍 |
1.2.2 结构特征介绍 |
1.3 杂化金属硼酸盐 |
1.3.1 杂化硼酸镉 |
1.3.2 杂化硼酸锌 |
1.3.3 杂化硼酸钴、硼酸镍 |
1.3.4 杂化硼酸镓、硼酸铟 |
1.4 硼酸盐的合成方法 |
1.4.1 溶剂挥发法 |
1.4.2 中温水热/溶剂热法 |
1.4.3 硼酸熔融法 |
1.5 本文选题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用品 |
2.3 实验设备 |
2.4 分析测试仪器 |
2.5 测试分析 |
2.5.1 红外光谱分析 |
2.5.2 元素分析 |
2.5.3 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 |
2.5.4 热重和差热分析 |
2.5.5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2.5.6 紫外光谱分析 |
2.5.7 锥形量热分析 |
2.5.8 SEM-EDX分析 |
第三章 七例硼酸盐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1 化合物1和2的合成及表征 |
3.1.1 引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3 红外光谱分析 |
3.1.4 热重分析 |
3.1.5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3.1.6 化合物1和2的单晶结构分析 |
3.1.7 化合物1和2的结构描述 |
3.1.8 紫外光谱分析 |
3.1.9 锥形量热测试 |
3.1.10 热重分析 |
3.1.11 SEM-EDX分析 |
3.1.12 小结 |
3.2 化合物3的合成及表征 |
3.2.1 引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3 红外光谱分析 |
3.2.4 热重分析 |
3.2.5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3.2.6 化合物3的晶体结构分析 |
3.2.7 化合物3的结构描述 |
3.2.8 紫外光谱分析 |
3.2.9 小结 |
3.3 化合物4的合成及表征 |
3.3.1 引言 |
3.3.2 实验部分 |
3.3.3 红外光谱分析 |
3.3.4 热重-差热分析 |
3.3.5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3.3.6 化合物4的晶体结构分析 |
3.3.7 化合物4的结构描述 |
3.3.8 紫外光谱分析 |
3.3.9 小结 |
3.4 化合物5的合成及表征 |
3.4.1 引言 |
3.4.2 实验部分 |
3.4.3 红外光谱分析 |
3.4.4 热重-差热分析 |
3.4.5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3.4.6 化合物5的晶体结构分析 |
3.4.7 化合物5的结构描述 |
3.4.8 紫外光谱分析 |
3.4.9 小结 |
3.5 化合物6的合成及表征 |
3.5.1 引言 |
3.5.2 实验部分 |
3.5.3 红外光谱分析 |
3.5.4 热重-差热分析 |
3.5.5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3.5.6 化合物6的晶体结构分析 |
3.5.7 化合物6的结构描述 |
3.5.8 紫外光谱分析 |
3.5.9 小结 |
3.6 化合物7的合成及表征 |
3.6.1 引言 |
3.6.2 实验部分 |
3.6.3 红外光谱分析 |
3.6.4 热重-差热分析 |
3.6.5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3.6.6 化合物7的晶体结构分析 |
3.6.7 化合物7的结构描述 |
3.6.8 紫外光谱分析 |
3.6.9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官能团/杂原子掺杂碳材料用于高效锂硫电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锂硫电池概述 |
1.2.1 锂硫电池研究背景 |
1.2.2 锂硫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
1.3 锂硫电池研究进展 |
1.3.1 碳材料作为硫宿主 |
1.3.1.1 典型的多孔碳材料 |
1.3.1.2 掺杂多孔碳材料 |
1.3.2 金属化合物材料作为硫宿主 |
1.3.2.1 金属氧化物材料 |
1.3.2.2 金属硫化物材料 |
1.3.2.3 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材料 |
1.3.3 有机材料作为硫宿主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3 材料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 |
2.3.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
2.3.5 比表面积分析仪(The Brunauer-Emmett-Teller,BET) |
2.3.6 拉曼光谱仪(Raman Spectroscopy Analyzer) |
2.3.7 热重分析仪(Thermo Gravimetric Analyzer,TGA) |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
2.3.9 有机元素分析仪(Elemental Analyzer,EA) |
2.3.10 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UV-Vis) |
2.3.11 电阻率测试仪 |
2.4 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
2.4.1 电极的制备 |
2.4.2 电池的装配 |
2.4.3 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4 循环伏安测试(Cyclic Voltammetry,CV) |
2.4.5 交流阻抗测试(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
2.4.6 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测试(Galvanostatic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GITT) |
第三章 萘醌修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在高性能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电极材料的制备 |
3.2.1 NQ-rGO的制备 |
3.2.2 S/NQ-rGO,S/NQ和 S/rGO的制备 |
3.2.3 Li_2S_6的制备及其吸收试验 |
3.2.4 材料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
3.2.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
3.3.2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价有机框架衍生的硼氧共掺杂多孔碳作为锂硫电池的高效硫载体 |
4.1 引言 |
4.2 电极材料的制备 |
4.2.1 COF-10,COF-10@CNT和 COF-10/CNT的制备 |
4.2.2 BOC@CNT和 BOC/CNT的制备 |
4.2.3 BOC@CNT/S,BOC/CNT/S和 CNT/S的制备 |
4.2.4 Li_2S_6的制备及其吸收试验 |
4.2.5 材料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
4.3.2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含可交换键二烯烃橡胶的设计及其强韧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烯烃橡胶的交联 |
1.3 废橡胶的回收与利用 |
1.4 类玻璃高分子材料(Vitrimer) |
1.4.1 Vitrimer概念的提出与性能特点 |
1.4.2 Vitrimer材料研究进展 |
1.4.3 Vitrimer弹性体 |
1.4.4 Vitrimer复合材料 |
1.5 牺牲键概述 |
1.5.1 牺牲键增强机理 |
1.5.2 牺牲键在弹性体增强、增韧中的应用 |
1.6 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1.6.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亚胺键交联顺丁橡胶的结构调控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醛基封端PB的制备 |
2.2.3 亚胺键交联PB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亚胺键交联PB的结构表征 |
2.3.2 亚胺键交联PB的力学性能和动态行为 |
2.3.3 动态亚胺键交联PB的重塑形能力和重复加工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亚胺键交联丁苯橡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羟基接枝SBR(SBR-ME)的制备 |
3.2.3 醛基接枝SBR(SBR-ME-BZ)的制备 |
3.2.4 PDD功能化石墨烯(G-PPD)的制备 |
3.2.5 亚胺键交联SBR/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6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亚胺键交联SBR/石墨烯复合材料 |
3.3.2 亚胺键交联SBR/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形貌和力学性能 |
3.3.3 亚胺键交联SBR/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网络结构重排 |
3.3.4 亚胺键交联SBR/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重塑形和重复加工 |
3.3.5 亚胺键交联SBR/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重复加工 |
3.3.6 通过固态拉伸调节亚胺键交联SBR/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β-羟基酯键在丁苯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界面的构筑及其性能效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环氧官能团接枝白炭黑(Esilica)的制备 |
4.2.3 羧基接枝丁苯橡胶(CSBR)的制备 |
4.2.4 β-羟基酯键交联SBR/白炭黑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5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β-羟基酯键在Esilica-CSBR界面处的构建 |
4.3.2 SBR/白炭黑复合材料的形貌和力学性能 |
4.3.3 β-羟基酯键交联SBR/白炭黑复合材料的网络结构重排 |
4.3.4 β-羟基酯键交联SBR/白炭黑复合材料的的重塑形和重复加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氢键的β-羟基酯键交联环氧化天然橡胶的制备和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癸二酸和氢键共交联ENR的制备 |
5.2.3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氢键和β-羟基酯键交联ENR的表征 |
5.3.2 氢键和β-羟基酯键交联ENR的力学性能 |
5.3.3 氢键和β-羟基酯键交联ENR的网络结构重排 |
5.3.4 ENR-xN的重复加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含Zn(Ⅱ)-咪唑配位键的硼酸酯交联丁苯橡胶的制备和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 |
6.2.2 2-(1H-苯并咪唑-2-基)乙硫醇(BET)的合成 |
6.2.3 苯并咪唑基接枝SBR(SBR-BET)的制备 |
6.2.4 Zn~(2+)-咪唑配位键和硼酸酯键交联SBR的制备 |
6.2.5 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含Zn~(2+)-咪唑配位键的硼酸酯交联丁苯橡胶的表征 |
6.3.2 含Zn~(2+)-咪唑配位键的硼酸酯交联丁苯橡胶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6.3.3 含Zn~(2+)-咪唑配位键的硼酸酯交联丁苯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
6.3.4 含Zn~(2+)-咪唑配位键的硼酸酯交联丁苯橡胶的网络结构重排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硼氧链振动模式及其Raman活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氨基PDMS本征型自修复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o-二胺为构筑单元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性能研究[D]. 任思远. 吉林大学, 2021(01)
- [3]极端条件下含能材料的物性研究 ——LLM-105、H_2及C-S-H富氢体系[D]. 徐子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低损耗可光刻玻璃及通孔技术研究[D]. 梁天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盐湖硼酸盐结构与热力学性质、光谱特征的QSPR研究[D]. 宋露露. 青海师范大学, 2021(11)
- [6]非金属硼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丙烷氧化脱氢性能研究[D]. 陆文多.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7]含Eu的新型硼酸盐发光材料的探索合成及其结构性质研究[D]. 赵亮.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8]新型金属硼酸盐的设计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 刘婴.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9]官能团/杂原子掺杂碳材料用于高效锂硫电池[D]. 徐艳君. 上海大学, 2020(02)
- [10]含可交换键二烯烃橡胶的设计及其强韧化[D]. 刘英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