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办高校的市场化经营:从组织再造到专利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冯强[1](2019)在《企业知识产权外部开发 ——模式创新、路径选择与绩效影响》文中认为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创造价值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开放经济背景下,知识产权由传统模式下的法律资产转变为可交易的战略资产。如何通过知识产权外部开发来提高企业财务绩效和战略绩效成为知识产权运营管理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受到理论界与实践界的高度重视。中国作为知识产权新兴市场国家,企业普遍存在重知识产权内部保护轻外部开发、重防御性法律价值轻开放合作性战略价值的主导观念,导致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激增与专利转化率低和专利沉睡现象并存,大量“睡眠资产”没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在价值,这表明知识产权存在巨大的外部开发潜力。同时,由于知识产权市场参与主体多样化、专利丛林现象与专利组合应用普遍存在,致使企业单靠自身资源和能力进行专利外部开发难度增加。本研究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提出企业知识产权外部开发的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问题,弥补传统知识产权开发模式在开放共享经济下被动利用的不足与开发路径不清晰,建构积极主动的开放性知识产权结构开发模式,探索企业知识产权外部开发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问题。在问卷调查数据基础上,对知识产权外部开发关键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为进一步探讨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基于以上研究目的,首先围绕知识产权外部开发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的关系链,确定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知识产权外部开发、解吸能力、技术体制、专利聚合公司的概念,详细对国内外知识产权外部开发模式、开发路径与开发绩效进行了文献梳理。运用专利生命周期管理模型理论、失配资产商业化理论、知识产权开发组合选择理论、解吸能力理论,探讨了知识产权外部开发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诠释了企业知识产权外部开发驱动因素、解吸能力、开发模式、外部开发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基于调查问卷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对假设问题与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分析了解吸能力在驱动因素对外部开发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外部开发模式的调节效应问题。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提出了如下研究结论:(1)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不仅可以作为法律意义上的防御手段,还可以是服务于多种不同策略的灵活工具,具有排他、防御、市场、合作、开放(开源)等多重使用逻辑。技术体制特征(知识库的隐性与编码性质、技术的简单与复杂程度、网络效应是否存在、模块化与集成性质)及其动态演变使专利使用逻辑发生较大变化,进而影响专利开发的最优战略模式选择。研究结果理论上拓展了知识产权开发的动态视角,实践上为企业知识产权开发模式选择以及价值实现策略提供参考。(2)研究发现专利聚合公司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商业模式的专利市场中介组织,有助于解决企业独自实施知识产权外部开发所面临的自身互补资源欠缺、解吸能力不足、交易成本高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利用专利聚合公司进行知识产权外部开发,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短期或长期的货币和非货币价值,还能在市场培育与市场互动、资源增强与成本效益提高、提高决策质量与降低风险方面创造潜在价值。(3)基于中国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知识产权外部开发驱动因素(开发动机、组织结构、技术市场与合作伙伴)对外部开发绩效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解吸能力在驱动因素对开发绩效的影响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而开发模式(直接开发或间接开发)在其关系中不具有调节效应。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基于技术体制特征及其动态演变对专利应用逻辑影响的分析,明确提出了以跨组织边界视角的专利外部开发模式和价值实现策略,建立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框架,弥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第二,以能力、回报以及交易宽度为变量,构建了专利聚合公司商业模式的三维分类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利用专利聚合公司进行专利外部开发的管理框架,丰富了企业知识产权外部开发管理创新实践内容。第三,基于调查问卷数据实证验证了知识产权外部开发关键变量之间的关系,拓展了国内外现有少量考察知识产权外部开发相关变量关系的经验研究文献,为今后进一步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
许钟元[2](2018)在《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知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性因素,以知识为根本要素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国家对于创新的需求主要来源于商业体和科研机构对于知识的运用、整合、转化能力,其中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能力关乎企业自身的发展、产业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提升程度,然而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创新驱动力不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挑战、企业中运转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对知识密集型企业进行系统地研究对进一步鼓励知识的创新转化、知识产权的完善优化、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详细梳理了关于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含义、界定范围、知识产权管理内涵等概念,在研究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后,从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知识产权开发管理、运营管理、保护管理三个视角分析了我国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经验对于我国的启示。运用系统的观点,在逐一分析了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开发管理、运营管理、保护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阐述了知识密集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主体要素特点和组织演化过程,构建了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模型,界定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内涵和要件。在进一步分析子系统的过程中,分别分析了子系统的各自特点,并根据各自特征构建了子系统模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各个子系统中的关键要素选取以及控制变量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分析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的特征,运用社会网络进行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和知识发展过程的耦合性分析,构建了技术创新和知识发展的耦合性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开发管理模型,以测算在知识密集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而产生创新系列经济效益的过程中,知识发展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强度,亦即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的运行效率。其次通过分析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特点,运用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率测算方法,提炼出人力资源成本、资金资本成本、营业总收入、净利润为主要观测要素的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循环流动模型,从而考察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促进企业整体经济增长的关键指标。最后通过分析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特点,构建了以研发强度和专利强度为核心的双向互动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模型,并通过模型特点寻找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因素,构建了以营业收入为因变量,现金流量净额、研发支出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为自变量的四个回归模型,从而运用回归分析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恰当值以及知识密集型企业所处的知识强度保护区间进行测算。最终,根据在知识密集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开发管理、运营管理、保护管理的实证分析结果,以及其耦合性、互动性、协同性运行机制,结合我国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整体及行业的特征,从国家政策的宏观指导层面、行业标准的中观保障层面、企业内部的微观调整层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刘群彦[3](2017)在《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社会学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向和升级为标志的巨大社会转型中,国家法制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法学领域规范主义与事实主义研究范式的对立映照于科技法学领域,国家科技进步与科研人员法律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关系。国家法规范的存在及其实施之于科技进步的作用,在于以科技成果的力量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转型发展。研究科研人员的法律意识,从“法律反思”的角度进一步指导、调节其行为,从而使其与科技进步形成互动或“共振”关系,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法律意识的既往研究为我们思考科研人员法律意识及其与国家科技进步的关系提供了如下启示:其一是立基于主体内在主观精神的法律意识是否及如何受到外在维度的影响?其二是法律行动在法律意识的内在和外在维度处于何种地位及发挥何种作用?其三是在法律多元主义的法社会学视角下,法律意识是否也存在多元化的图式结构以及其中有何种逻辑关系?其四是渗透于社会生活之中的法律意识是如何影响科技进步的社会秩序?法律意识的过往研究大多站在法理学、社会心理学视角展开,但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其研究呈现出法社会学的转向趋势。法理学内在维度的研究倾向,社会心理学外在维度的引入,法律文化研究中的空间理论以及法社会学的法律多元主义理论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思路。我们试图引进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概念,整合出内在维度、外在维度以及行动意识的法律意识研究的假设图式,通过各种要素的互动关系描述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现实特征以及法律性构建模式。这种图式包括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内在维度(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评价)和外在维度(资源驱动、制度阻滞、转化空间),两者既具有相互扭结的特点,又与科研人员的法律行动意识互为表述。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在确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产资源、交易制度、转化空间三个外在因素之后,将其“切入”到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图式结构中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从而将法律意识分为内生利用型、外发反抗型和传统逃避型三种类型。我们有理由相信,将各种要素融合并在合理分类基础上进行实践研究的模式与传统法律意识的研究完全不同,它不仅是对基于法律实践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事实状态的书写方法,也是法社会学实证法律意识研究的一种新的探索。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问题提出、选题意义、法律意识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路的选择。第二章通过对科技创新场域中法社会学的研究转向分析,提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性及其与法律意识的“互动图式”,以及将科技成果转化外在要素切入法律意识进行研究的具体方法。第三章对科研人员在资源驱动中的内在法律意识维度的调研,结合科研人员优势累积的要素、知识产权的法律及身份符号化分析,归纳出科研人员内生利用型法律意识的特征和法律性构建。第四章对科研人员在制度阻滞下的内在法律意识维度的调研,结合公权扩张的法律制度、角色转化和法律控制下的交易预期等研究,从而总结分析科研人员外发反抗型的法律意识的特征和法律性构建。第五章着重分析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科层制环境、“微观政治”、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法治理想相交织的社会情境中,科研人员的传统逃避型法律意识的特征和法律性构建。第六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并对文章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生产资源、交易制度和转化空间的三大要素切入,内生利用型、外发反抗型和传统逃避型三种类型的法律意识各有其具体的图式特征。整体来说,科研人员的法律意识特征为:科研人员内在维度法律意识具有高水平性、非递进性和属性差异性;外在维度的法律意识具有复合性和相互转化性;内外维度的法律意识在互动中生成国家法敬畏之下的民间越轨行动;法律意识从整体上表现为积极和消极两种向度,积极性向度居于主导地位。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产生和实践运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科技进步秩序的形塑作用,体现了法律与社会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的互动关系,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法律性通过几个方面得以建构:法律意识与科技成果转化共同作用,对科研人员的社会分层形成支撑效果;具有普遍意义的民间法规范在公权抑制私权的过程中与国家法规范并存共生,对科研人员的法律意识起到形塑作用;法律意识在微观组织、传统文化中产生外部强制力,并在事实上规范其行动。
王军胜[4](2013)在《创业型大学视角下民办本科高校转型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业型大学是20世纪中后期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新型大学,是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时代大学教育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创新。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亟须对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现实回应。民办高校应以向创业型大学转型为契机,加强与政府、产业界、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推进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科研能力、服务能力、文化与知识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发展,实现民办本科高校跨越式发展,在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本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提出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主要介绍高校转型的相关理论基础,分析国内外创业型大学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国外创业型大学成功的办学理念和经验,树立现代大学理念,为推动中国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分析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必然性与路径选择,分析与总结其内涵和特征;通过对其转型的SWOT分析,发现并总结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提出建立五大机制,即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激活的知识传播系统、畅通的知识转移平台、多样化的创业资源、整合的创业文化氛围,在高校内部建立起完善的机制体系。第五章,主要论述政府保障和社会保障,政府对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应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引导民办本科创业型大学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社会保障方面则应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高企业与高校的科技合作力度。第六章,本章以伯顿.克拉克建设创业型大学的五要素构成理论和亨利.埃滋科维茨的三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三元一体的创新战略为基础,构建民办本科高校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51所民办高校进行了实证分析,为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提供了借鉴。第七章,本章以黄河科技学院为案例,探讨了该民办本科高校创业转型之路,并提出了该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改进措施和建议。第八章,总结与展望。对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并对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进行展望。
周磊[5](2013)在《专利视角下企业技术合作竞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兴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一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企业核心技术受控于人、全球价值链受制于人等。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加强技术创新。然而,科技的纵深发展和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使得新技术的研发、实验和产品化进程的复杂性倍增。面对一项重要的科技创新,企业难以依靠个体单打独斗的发展策略确保技术研发的成功。与竞争者进行合作成为企业技术发展的新战略。技术合作竞争是指对抗性企业间在技术研发领域展开的合作与竞争。企业间在创造市场“大饼”时进行合作,共同做大市场蛋糕;同时通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增强价值分配时的竞争优势。技术合作竞争是企业增强研发实力、加快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通过技术合作竞争,有利于提升产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在全行业内形成技术创新的合力,为培育突破性技术创新奠定基础。技术合作竞争是增强行业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引导国内企业向产业价值链的高增值环节转移,建设以科技进步为基石的创新型国家。技术合作竞争是企业竞争理论的重要研究方向。专利是最为集中的技术竞争情报源,从数据的可获取性与质量等方面考虑,专利统计在技术变革过程分析中具有其他数据均无法与之媲美的优势。本文基于专利视角,综合应用企业竞争、技术创新、专利情报、社会网络分析、数据挖掘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对企业间技术合作竞争态势的形成机理、影响要素识别、发展模式、治理策略等四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全文由引言和七章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首先阐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重点论述了企业技术合作竞争领域、专利情报分析领域、以及二者融合性研究的发展现状,并对当前相关研究的不足进行总结。接下来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简单介绍。第一章综述了企业技术竞争和专利情报的相关研究,以期为下文提供较为坚实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论基础。首先,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动态竞争中的创造性破坏效应、企业技术合作竞争三个方面介绍了企业技术竞争的相关理论。接下来,从专利情报的界定、价值、相关概念、专利情报分析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专利情报的相关理论。第二章基于专利视角分别讨论了企业技术合作态势与技术竞争态势的形成,为下文的实证研究构建逻辑框架。一方面,首先着眼于跨组织专利合作中的知识溢出效应,指出专利合作有利于企业间技术合作态势的形成。在比较发明人共现分析与权利人共现分析的适用范畴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专利合作信息表示企业技术合作强度的方法。在比较多种专利合作模式研究角度的基础上,总结了网络结构视角下基于专利合作信息的企业技术合作模式的识别过程。另一方面,基于创造性破坏的视角论述了专利直接引用与企业技术竞争的关联性,从而在被引用的技术领先者与施引的模仿学习者间形成了起动态竞争的态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利用专利共引表示企业技术竞争强度的方法、提出了利用专利引用信息识别企业技术竞争模式的全过程。第三章讨论本研究选取的实验数据源和数据分析方法,以备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实证研究之用。以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领域为目标,采集了德温特创新索引(Derwent Innovation Index, DⅡ中我国市场上表现最为突出的101家企业的专利基础信息和引用信息。接下来,介绍了第四章将使用的二次指派程序(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 QAP)和第五章将使用的中心性分析法、基于凝聚子群的聚类分析、基于块模型的专利引用网络挖掘等专利挖掘方法。第四章首先总结和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影响企业技术合作竞争的各要素。综合考虑因素本身的代表性以及利用专利信息加以获取的便利性,从企业技术结构特征:地理区位优势、综合技术实力三个方面出发,重点研究了技术接近性、地理接近性、创新规模接近性三大要素对企业技术合作竞争关系的影响。依据第二章提出的企业技术合作关系与竞争强度的测度方法,利用第三章收集和整理的专利数据,使用QAP相关分析和QAP多元回归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合作与技术竞争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技术接近性、地理接近性和创新规模接近性均能够提升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强度。技术接近性和创新规模接近性能够增强企业间的技术竞争强度。第五章开篇回顾了企业技术合作竞争模式的三种研究视角:治理结构视角、企业角色视角、合作与竞争力量对比视角。接下来,根据合作与竞争力量的对比,利用第二章提出的企业技术合作与竞争模式识别方法、第三章收集和整理的专利数据,提出了企业技术合作主导模式、企业技术竞争主导模式、企业技术合作竞争对等模式的研究构想,共提炼出7种模式,并讨论了第四章中发现的三种接近性在每一模式下的作用水平。具体来看,通过发掘专利权人共现关系网络识别出三种技术合作主导模式:序列型合作模式、均衡型合作模式、中介型合作模式。通过发掘专利引用关系网络,识别出两种技术竞争主导模式:外向型潜在竞争模式、内聚型强竞争模式。综合考虑专利权人共现网络和专利引用网络,识别出企业技术合作竞争对等模式:倾斜型合作竞争模式、互惠型合作竞争模式。第六章根据第四章和第五章实证研究的发现,首先总结了国内企业技术合作竞争中的问题。接下来,根据第四章提出的影响企业技术合作竞争的三种接近性,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一是根据企业技术接近性的差异构建规模联盟或关联联盟。二是根据企业地理接近性的差异推进产业集群或虚拟企业的建设。三是根据企业创新规模接近性的差异建立科学的协调机制和分配机制以鼓励跨组织合作,坚持合作开发与自主创新并存的策略。最后,根据第五章提出的企业技术合作主导模式、竞争主导模式、合作竞争对等模式,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总结了每一策略的适用范围,重点讨论了策略间的演化途径。第七章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首先,重申了本研究的结论。接下来,从细化研究内容、改善研究方法、拓展研究对象三个方面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简红江[6](2012)在《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历史、现状与未来为逻辑线索逐步展开论述。首先,考察了国内外创造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国内外创造学理论研究的相关重要内容。其次,以案例为视角探析了国内外发明创造、创造教育及创造学传播等现实概况。最后,对中国创造学未来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实践思路。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看,广义的“创造”具有自然生成性。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刻,创造的思想便伴随着创造的行为孕育而生。人类创造思想与方法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不同民族迥异的创造思想与方法在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场景中,便呈现出其本有的同存共生性。在这个拥有不同创造思想与方法的世界共同体中,各民族创造思想与方法可以交流、取长补短,以达为我所用。因此,通过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比较,以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创造学发展的先进理念与经验,为我国创造学发展提供借鉴。本文根据国内外创造学发展与研究现状,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等方式收集国内外创造学发展与研究的相关资料,运用归纳演绎、综合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按照历史、现状与未来的逻辑思路对国内外创造学发展进行了探讨,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1.回顾了国内外创造学发展的历程与现况。现代创造学于20世纪30、40年代诞生于美国。1950年吉尔福特(Guilford)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发表振奋人心的创造力演说,进一步推动了创造力研究与心理学的结合。之后,创造学理论与创造技法便广泛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从国外创造学发展现况看,发达国家与地区重视创造力的理念已明鲜地融入政府相关政策制度中,高等院校成为创造力开发、研究的必要场所,民间组织在普及、提升创造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意文化成为创造力开发、研究与普及的重要环节之一。中国创造教育在20世纪30、40年代被提出,但没有形成主流。在中国台湾省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创造学研究,而在中国大陆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创造学研究。总体看,晚起的中国创造学,在理论上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实践上已建立了许多创造、创新实验基地。同时,不断加强与国内外创造学团体合作交流。但与国外发达国家创造学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2.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创造学发展理论相关主要内容。国外创造学理论主要集中在以创造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研究,以创造技法为重点的创新应用研究,以创造力培养和开发为重点的创造教育研究,尤以美国、日本、前苏联等发达国家最为显着。总体看,中国创造学在借鉴国外创造学理论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同时,也形成了少数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色彩,如以创造心理学为基础的创造学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造学理论、中西结合的现代创造学理论、行为创造学理论等。然而,相比国外创造学理论,中国创造学理论研究仍有许多空白之处。3.以中日发明创造为例,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发明创造相关内容。日本很注重发明创造,也很注重专利制度的建设。正是专利制度与发明创造形成了有利的互动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发明创造一直处于世界前位水平,尤其是发明专利更显优势。与日本相比,中国发明创造较显弱势,特别是发明专利更显不足。通过对中日发明创造及相关情况比较,发现中日发明创造认知观与实践观之差异,为寻求今后中国创造学发展提供有益之借鉴。4.以中美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为例,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创造教育现况。美国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及其所形成的创造力开发、培育体系,与美国社会创造、创新实践有着紧密联系,对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创造学观念与方法普遍存在于美国各类学校中,且.美国大多高校开设了创造学课程。中国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相对美国高校而言,还显得相当薄弱。在中国高校中只有100多所开设创造学课程,且中国创造学理论研究,与创造、创新实践脱节甚大。通过考察中美高校创造学课程的相关情况,以透视中外创造教育之差距,为我国创造学发展提供些许启示。5.以两岸创造学组织开展创造力活动为例,比较分析了中国海峡两岸创造学传播现况。自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台湾省创造学民间组织活动对创造学思想传播、创造力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台湾地区创造学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尤其自2000年以来,台湾当局发表“创造力白皮书”,更显台湾地区对创造学传播、创造力开发的重视。80年代初,创造学思想引入内地。自此,中国发明创造协会、创造学会、创意产业协会及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等各类创造学相关组织也相继成立,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创造学与国际创造学接轨。通过海峡两岸创造学民间组织活动等情况比较,进一步探索中国创造学积极有效的发展空间。6.分析了中国创造学学科地位的困境因素,提出了中国创造学未来建设与发展思路。与国外发达国家创造学理论相比,中国创造学理论有其不完善之处,这是制约中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的内在因素,同时,也有教育、家庭、社会等外在深层次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从中国文化视角提出了相应思路:即从生生到创造不息、从求放心到创造之道的中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框架及实践方法。同时提出中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的“内圣外王”人格转化观。要之,中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中国优秀文化为基础、以中西思维互补为手段的综合创造、创新观的体现。总之,本文只从局部考察了国内外创造学发展的相关情况,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嫌疑。但从国内外创造学发展不同侧面进行探讨,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能多视角直击讨论对象的关键。因此,本文重点剖析了国内外创造学发展较为重要的领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别人长处,寻找自己短处,以达对中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的启示。
耿芸[7](2011)在《P公司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半导体产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半导体产业结构的逐渐完善,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出现了迅猛发展。本文通过对半导体产业链中半导体分销商中细分行业——目录分销商的发展环境,市场需求,技术发展以及上产业的支撑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半导体行业目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诠释后危机时代整个产业所出现的新的发展变化趋势对半导体厂商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的影响和冲击。本文以核心竞争力理论为指导,从组织管理,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等方面,对该行业的特色企业P公司进行竞争环境,和竞争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分析,结合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就如何识别,培育和提升我国半导体厂商的核心竞争力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谭仪文[8](2010)在《Z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技术创新机制是创新体系的重点建设部分,是企业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Z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有良好的技术发展平台,在产品质量、循环经济发展、回收利用方面有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但其技术创新机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以完善以满足今后的发展。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根据Z公司目前的技术创新以及创新机制状况,提出改进意见,将Z公司的技术创新机制重新设计。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机制主要由运行机制、保障机制两方面构成。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研发机制、完善机制三方面,市场需求、生产需求、技术进步以及创新政策共同构成了动力机制的影响因素,而新思想的启发,技术的选择,技术的研发与产品试生产又构成了技术创新的研发机制,完善机制包括评价机制、改进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保障机制包括激励机制、风险机制和投入机制三方面。激励机制包括在各个环节对人才的激励手段和制度设计,风险机制包括风险投资和风险控制,投入机制主要指资金投入机制。本文先针对Z公司的创新机制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分析,提出改进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Z公司的技术创新机制。考虑到技术创新机制构建的可行性需要,论文以组织结构设计的方式提出实施方法,对该方法进行优劣势分析、可行性分析和预期效果评价,最后从7个方面措施来加强其机制建设。
刘驰[9](2009)在《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产权管理问题是中国加入WTO以后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将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以求发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服务产业的资源整合优势。本文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相关背景及意义,对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内涵、内容、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的影响因素做出了分析,并剖析了它们之间的作用机理。基于知识转移理论,对集群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的建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个机制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对每个体系的构成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集群知识产权管理评价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对指标进行了修正,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得出了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总的评价指标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信息化是时代和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文章专门对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平台进行了设计,为具体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框架。最后文章对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战略与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案例,论述了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战略规划问题。并以某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为案例,探讨了具体的设计思路。
颜璠[10](2009)在《知识产权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合理运用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构建高效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已成为释放知识产权的经济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知识产权管理创新面临的重要课题。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ADR解决机制,是当前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首先结合知识产权纠纷的特点,运用成本分析法对比分析了诉讼和非诉讼两种纠纷解决机制的优势与劣势,指出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越来越趋向于高效、多元化,ADR在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此基础上,本文阐述了ADR的基本原理,并系统考察了当代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纠纷中有关ADR运用的制度规定及其发展趋势,在评析、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规定基础上,总结其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建构模式,以为我国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最后,本文从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制度选择的标准、制度建构的模式和主要内容等方面对我国ADR运用的制度创新作出了相应的设计。这既是本文研究的难点,也是本文创新点的集中体现:——在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上,本文提出我国一方面充分发挥法院作为纠纷解决主渠道的作用,积极进行法院附设ADR的创新和推广;另一方面积极扩展法院外的纠纷解决渠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特别是依托行政管理与仲裁资源,积极培育多样化的ADR机构,建立起行政性与民间性相结合,集灵活性、权威性、专业性为一体的多元化解纷机制,实现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良性互动,以满足当事人和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在制度选择标准和制度建构模式上,本文认为构建多元、高效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必需遵循高效便捷与现实可行的标准;在建构模式上,本文认为我国为建构一套回应型ADR制度,应采取以下对策:即从加强与国际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调管理、政府知识产权管理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三个层面,提出促进ADR运用的制度选择标准和制度创新措施。——在主要管理制度设计上,本文通过对武汉市企业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现状的调查和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起企业动态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对策模型,为企业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选择最适宜的纠纷解决方式来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公办高校的市场化经营:从组织再造到专利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办高校的市场化经营:从组织再造到专利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知识产权外部开发 ——模式创新、路径选择与绩效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3.1 对象界定 |
1.3.2 关键概念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框架与总体思路 |
1.5 可能创新点 |
第2章 企业知识产权开发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知识产权相关文献综述 |
2.1.1 知识产权含义、特点与类型 |
2.1.2 知识产权价值内涵、分类与影响因素 |
2.1.3 知识产权价值的形成与实现 |
2.2 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2.1 专利生命周期管理理论 |
2.2.2 失配资产商业化理论 |
2.2.3 知识产权开发组合选择理论 |
2.3 知识产权外部开发理论与文献综述 |
2.3.1 知识产权外部开发理论演变与内涵 |
2.3.2 知识产权外部开发动机 |
2.3.3 知识产权外部开发影响因素 |
2.3.4 知识产权外部开发方式 |
第3章 企业知识产权外部开发价值重构与实现 |
3.1 资产属性特征与专利开发逻辑 |
3.1.1 技术体制内涵与特征 |
3.1.2 专利多重应用逻辑分析 |
3.1.3 技术体制特征对专利应用影响 |
3.2 市场中介与知识产权外部开发价值重构 |
3.2.1 市场中介重构知识产权外部开发价值的理论分析 |
3.2.2 专利聚合公司价值创造方式分析 |
3.2.3 专利聚合公司为专利外部开发企业创造的价值分析 |
3.3 企业知识产权外部开发绩效影响与实现 |
3.3.1 知识产权外部开发驱动因素与开发绩效关系分析 |
3.3.2 解吸能力在外部开发驱动因素对开发绩效关系中的作用 |
3.3.3 企业知识产权外部开发价值实现的研究框架 |
第4章 基于技术体制动态演变的知识产权外部开发模式创新 |
4.1 技术体制特征动态演变分析 |
4.1.1 知识技术动态演变理论回顾 |
4.1.2 技术体制动态演变下的各阶段特征分析 |
4.2 技术体制动态演变下的最优专利战略选择 |
4.3 基于技术体制动态演变的知识产权外部开发模式选择与价值实现 |
4.3.1 开放开发模式及其价值实现 |
4.3.2 协调开发模式及其价值实现 |
4.3.3 专属开发模式及其价值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专利聚合公司的知识产权外部开发路径选择 |
5.1 专利聚合公司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分析 |
5.1.1 专利聚合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
5.1.2 专利聚合公司的运营策略 |
5.2 专利聚合公司商业模式三维分类模型构建 |
5.2.1 分类维度确定 |
5.2.2 三维分类模型构建 |
5.2.3 专利聚合公司类别及其特征分析 |
5.3 基于专利聚合公司三维分类模型的知识产权外部开发路径选择 |
5.3.1 实现成熟专利剩余价值的外部开发路径 |
5.3.2 实现企业持续资金收入与企业发展的外部开发路径 |
5.3.3 实现战略定位与资产互补价值的外部开发路径 |
5.3.4 实现侵权专利价值与执法风险转移的外部开发路径 |
5.4 利用专利聚合公司的制约因素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知识产权外部开发驱动因素、解吸能力与开发绩效关系实证分析 |
6.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6.1.1 相关理论回顾 |
6.1.2 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与方法 |
6.2.1 调查问卷设计 |
6.2.2 变量定义与测量 |
6.2.3 数据收集 |
6.3 数据分析 |
6.3.1 样本基本特征 |
6.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3.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6.4 假设检验与结果 |
6.4.1 模型拟合及路径分析 |
6.4.2 中介效应检验 |
6.4.3 调节效应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管理启示 |
7.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的背景 |
1.1.2 论文的目的 |
1.1.3 论文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基本概念及现状分析 |
2.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含义的界定 |
2.1.1 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含义 |
2.1.2 技术创新的含义 |
2.1.3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的含义 |
2.2 国外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启示 |
2.2.1 欧美国家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分析 |
2.2.2 日韩国家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分析 |
2.2.3 典型发展中国家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分析 |
2.3 我国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分析 |
2.3.1 我国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现状分析 |
2.3.2 我国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
2.3.3 我国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现状分析 |
2.4 国外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构建 |
3.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主体分析 |
3.1.1 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特征分析 |
3.1.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分析 |
3.1.3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特征分析 |
3.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构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3.2.2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3.3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子系统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开发管理 |
4.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的特点 |
4.1.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网络性 |
4.1.2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的嵌入性 |
4.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的耦合性 |
4.2.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的耦合机制 |
4.2.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的耦合模型构建 |
4.3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的实证研究 |
4.3.1 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的关键要素选取 |
4.3.2 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开发管理实证研究假设 |
4.3.3 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开发管理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运营管理 |
5.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特点 |
5.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模型构建 |
5.3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实证研究 |
5.3.1 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 |
5.3.2 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实证对象的选取 |
5.3.3 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实证方法的选取 |
5.3.4 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 |
6.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特点 |
6.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模型构建 |
6.3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实证研究 |
6.3.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实证研究对象 |
6.3.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关键要素的选取 |
6.3.3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实证方法选取 |
6.3.4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强度的模型构建 |
6.3.5 数据分析 |
6.3.6 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
7.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1.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评价要素分析 |
7.1.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子系统评价要素分解 |
7.1.3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评价指标初选 |
7.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运行效果评价 |
7.2.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运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 |
7.2.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运行效果实证检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的优化策略 |
8.1 明确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的优化目标 |
8.2 构建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合理架构 |
8.3 提升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学习能力 |
8.4 加强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网络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社会学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科技进步与法律意识的紧张关系 |
(二)科技创新与法律意识的理性平衡 |
二、研究方法和分析进路 |
(一)基于图式理论的社会学研究范式 |
(二)外在要素切入图式后的研究进路 |
三、核心概念的确定 |
(一)法律意识及其内在维度 |
(二)科技成果及其转化 |
(三)科研人员及其身份属性 |
第二章 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研究的法社会学融合 |
一、法律意识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法律意识的研究传统 |
(二)国内法律意识的研究传统 |
二、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研究的学科范式 |
(一)法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的法律意识研究 |
(二)科学社会学:科学精神的市场化转向 |
(三)法律意识研究的社会学转向 |
三、科技成果转化与法律意识的研究融合 |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性 |
(二)内在维度向外在维度的研究扩张 |
(三)图式假设:资源、制度和空间要素的切入 |
(四)内在维度的问卷调查样本和可靠性检验 |
第三章 生产资源驱动的内生利用型法律意识 |
一、内在维度法律意识的问卷分析 |
(一)法律认知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二)法律情感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三)法律评价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四)法律意识内在维度的综合分析 |
二、资源驱动:科研人员优势累积中的国家法意识 |
(一)优势累积的经费资源竞争关系 |
(二)应用性科技成果的生产逻辑 |
(三)国家法意识缺席下的法律认知 |
三、知识产权的符号取向和成果生产的理性选择 |
(一)知识产权生产的“符号隐喻” |
(二)知识产权再生产的理性选择 |
(三)科研优先:科技成果生产中的法律理想 |
四、法律利用的行动观念和内生利用型法律意识 |
(一)法律行动的内在意识及属性差异 |
(二)法律利用:内在意识的行动表达 |
(三)由内而外:资源驱动的内生利用型法律意识 |
第四章 交易制度阻滞的外发反抗型法律意识 |
一、内在维度法律意识的问卷分析 |
(一)法律认知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二)法律情感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三)法律评价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四)法律意识内在维度的综合分析 |
二、公权扩张的国家法律制度逻辑 |
(一)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下的公权扩张 |
(二)契约自由被抑制中的交易效率 |
(三)国家法越位下的法律情感 |
三、角色转化和法律控制下的交易预期 |
(一)成果交易角色的转换和分层 |
(二)交易秩序的法律冲突和控制 |
(三)法律理性:成果交易的预期和动机 |
四、法律反抗的行动观念和外发反抗型法律意识 |
(一)法律行动的内在意识及属性差异 |
(二)法律反抗:相对弱者的关联交易 |
(三)由外而内:制度阻滞的外发反抗型法律意识 |
第五章 转化空间互动中的传统逃避型法律意识 |
一、内在维度法律意识的问卷分析 |
(一)法律认知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二)法律情感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三)法律评价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四)法律意识内在维度的综合分析 |
二、科层制与微观组织管理体制 |
(一)管理与学术之间的身份选择 |
(二)微观组织中的绩效考核 |
(三)科层与绩效中的敬畏性评价 |
三、文化传统和社会情境的观念交织 |
(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律想象 |
(二)现代社会情境与国家法规范意识的互动 |
(三)传统与现代扭结中的自发逃避 |
四、法律行动的观念和传统逃避型法律意识 |
(一)法律行动的意识及属性差异 |
(二)法律逃避:科技创业的民间法规范 |
(三)内外互动:转化空间中的传统逃避型法律意识 |
第六章 总结和讨论 |
一、总结: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图式互动及法律性建构 |
(一)互动图式: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整体特征 |
(二)法律意识: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法律性建构逻辑 |
二、讨论:反思与展望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访谈对象编码》 |
(4)创业型大学视角下民办本科高校转型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校转型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
2.1 高校转型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 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分析 |
3.1 中国民办本科高校转型的基本路径与内涵 |
3.2 中国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 SWOT 分析 |
3.3 中国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内部机制 |
4.1 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 |
4.2 激活的知识传播系统 |
4.3 打造畅通的知识转移平台 |
4.4 整合多样化的创业资源 |
4.5 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外部保障 |
5.1 政府保障 |
5.2 社会保障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民办本科高校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
6.1 民办本科高校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 民办本科高校创业能力实证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黄河科技学院创业转型分析 |
7.1 黄河科技学院发展概况 |
7.2 黄河科技学院创业转型 SWOT 分析 |
7.3 黄河科技学院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基本战略 |
7.4 黄河科技学院创业能力评价及建议 |
7.5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研究结论 |
8.2 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建议 |
8.3 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中国民办本科高校创业能力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专利视角下企业技术合作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企业技术合作竞争的研究现状 |
0.2.2 专利情报分析的研究现状 |
0.2.3 专利情报分析在企业技术合作竞争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0.2.4 当前研究的述评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1 相关理论 |
1.1 企业技术竞争 |
1.1.1 企业竞争优势 |
1.1.2 技术创新 |
1.1.3 技术合作竞争 |
1.2 专利情报 |
1.2.1 专利与专利情报 |
1.2.2 专利情报的价值 |
1.2.3 相关概念辨析 |
1.2.4 专利情报分析 |
1.3 本章小结 |
2 专利视角下企业技术合作竞争态势的形成 |
2.1 专利视角下企业技术合作态势的形成 |
2.1.1 专利申请与专利合作申请的动机 |
2.1.2 专利视角下企业技术合作中的知识溢出 |
2.1.3 基于专利合作的企业技术合作强度分析 |
2.1.4 专利合作与企业技术合作模式识别 |
2.2 专利视角下企业技术竞争态势的形成 |
2.2.1 专利引用的动机 |
2.2.2 专利引用与企业动态竞争:基于创造性破坏的解释 |
2.2.3 基于专利共引的企业技术竞争强度分析 |
2.2.4 专利引用与企业技术竞争模式识别 |
2.3 本章小结 |
3 实验数据源及分析方法 |
3.1 实验数据源 |
3.1.1 RFID专利数据采集 |
3.1.2 专利数据预处理 |
3.2 专利数据分析方法 |
3.2.1 二次指派程序 |
3.2.2 中心性分析法 |
3.2.3 专利数据挖掘 |
3.2.4 基于凝聚子群法的聚类分析 |
3.2.5 基于块模型法的专利引用网络挖掘 |
3.3 本章小结 |
4 专利视角下企业技术合作竞争影响要素识别 |
4.1 影响企业技术合作竞争的要素分析 |
4.1.1 基于文献调查法的影响要素分析 |
4.1.2 基于博弈论法的影响要素分析 |
4.1.3 基于实证研究法的影响要素分析 |
4.1.4 技术合作竞争影响要素总结 |
4.2 基于专利的影响企业技术合作竞争的要素发现与理论假设 |
4.2.1 专利视角下影响要素的选择标准 |
4.2.2 技术接近性与技术合作竞争 |
4.2.3 地理接近性与技术合作竞争 |
4.2.4 创新规模接近性与技术合作竞争 |
4.3 技术合作竞争及各要素的测度 |
4.3.1 技术合作强度的测度 |
4.3.2 技术竞争强度的测度 |
4.3.3 技术接近性的测度 |
4.3.4 地理接近性的测度 |
4.3.5 创新规模接近性的测度 |
4.3.6 控制变量及其测度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QAP相关分析与讨论 |
4.4.2 QAP回归分析与讨论 |
4.4.3 进一步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专利视角下企业技术合作竞争模式识别 |
5.1 企业技术合作竞争现有模式分析 |
5.1.1 基于治理结构的模式分析 |
5.1.2 基于企业角色的模式分析 |
5.1.3 基于合作与竞争力量对比的模式分析 |
5.2 基于专利权人共现的企业技术合作主导模式 |
5.2.1 专利权人合作网络的聚类 |
5.2.2 序列型技术合作模式 |
5.2.3 均衡型技术合作模式 |
5.2.4 中介型技术合作模式 |
5.3 基于专利引用网络的企业技术竞争主导模式 |
5.3.1 专利引用网络的挖掘 |
5.3.2 外向型潜在技术竞争模式 |
5.3.3 内聚型强技术竞争模式 |
5.4 基于专利分析的企业技术合作竞争对等模式 |
5.4.1 专利视角下企业技术合作竞争对等模式的识别 |
5.4.2 倾斜型技术合作竞争模式 |
5.4.3 互惠型技术合作竞争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6 专利视角下企业技术合作竞争策略 |
6.1 国内企业技术合作竞争的现状评估 |
6.1.1 专利视角下企业间技术合作评估 |
6.1.2 专利视角下企业间技术竞争与竞争力评估 |
6.1.3 行业专利合作竞争战略评估 |
6.2 基于企业技术合作竞争影响要素的策略研究 |
6.2.1 基于技术接近性的企业技术联盟构建 |
6.2.2 基于地理接近性的产业集群与虚拟企业构建 |
6.2.3 基于创新规模接近性的企业技术合作竞争策略 |
6.3 基于企业技术合作竞争模式的策略研究 |
6.3.1 基于企业技术合作主导模式的策略分析 |
6.3.2 基于企业技术竞争主导模式的策略分析 |
6.3.3 基于企业技术合作竞争对等模式的策略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束语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6)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比较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概况与趋势 |
1.2.1 国外创造学发展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创造学发展研究概况 |
1.2.3 创造学发展趋势分析 |
1.3 本文研究内容结构、主要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结构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章 中外创造学发展历史回顾 |
2.1 国外创造学发展概况 |
2.1.1 国外创造学发展概述 |
2.1.2 国外创造学发展整体分析 |
2.2 国内创造学发展概况 |
2.2.1 中国创造学发展与成果分析 |
2.2.2 中国创造学发展趋势与问题分析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章 中外创造学理论比较分析 |
3.1 中外创造学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分析 |
3.1.1 国外创造学理论研究主要内容 |
3.1.2 国内创造学理论研究主要内容 |
3.2 中外创造学理论研究主要方法分析 |
3.2.1 国外创造学理论研究主要方法 |
3.2.2 国内创造学理论研究主要方法 |
3.3 中外创造学研究主要理论基础与学派分析 |
3.3.1 国外创造学研究主要理论基础与学派 |
3.3.2 国内创造学研究理论特色与学派 |
3.4 中外创造学理论研究差异与启示 |
3.4.1 国内外创造学理论研究差异分析 |
3.4.2 国外创造学理论研究对中国创造学理论研究启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章 中外发明创造比较分析——以中日发明创造为例 |
4.1 中日发明创造与专利制度关系比较 |
4.1.1 专利制度与发明创造关系 |
4.1.2 日本专利制度对发明创造影响 |
4.1.3 中国专利制度对发明创造影响 |
4.1.4 中国发明创造与专利制度关系评价 |
4.2 中日发明创造成果及主要技术指标比较 |
4.2.1 中日发明创造成果整体分析 |
4.2.2 中日发明创造成果量化分析 |
4.2.3 中日发明创造主要技术领域分布比较 |
4.2.4 中日企业发明创造比较分析 |
4.3 中日发明创造差异与启示 |
4.3.1 中日发明创造差异分析 |
4.3.2 日本发明创造对中国发明创造启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章 中外创造教育比较分析——以中美高校创造学课程为例 |
5.1 美国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现状 |
5.1.1 美国高校创造学课程概况 |
5.1.2 美国着名高校开设创造学课程分析 |
5.1.3 美国高校创造学课程特征分析 |
5.1.4 美国高校创造学课程显着社会实效分析 |
5.2 中国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现状 |
5.2.1 中国高校创造学课程概况 |
5.2.2 中国高校创造学课程案例及其成果分析 |
5.2.3 中国高校创造学课程特征分析 |
5.2.4 中国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主要问题分析 |
5.3 中美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差异与启示 |
5.3.1 中美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差异分析 |
5.3.2 美国高校创造学课程对中国高校启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章 中国海峡两岸创造学传播比较分析——以两岸创造学组织活动为例 |
6.1 中国台湾创造学民间组织开展创造学传播活动现状 |
6.1.1 台湾创造学民间组织开展创造力活动概况 |
6.1.2 台湾创造学民间组织开展创造力主要活动分析 |
6.1.3 台湾创造学民间组织开展创造力活动特征分析 |
6.2 中国大陆创造学民间组织开展创造学传播活动现状 |
6.2.1 大陆创造学民间组织开展创造力活动概况 |
6.2.2 大陆创造学民间组织开展创造力主要活动分析 |
6.2.3 大陆创造学民间组织创造力活动特征分析 |
6.3 中国海峡两岸创造学民间组织开展创造学传播活动差异与启示 |
6.3.1 海峡两岸创造学民间组织创造学传播活动差异分析 |
6.3.2 台湾创造学民间组织创造学传播活动对大陆创造学组织活动启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章 中国创造学未来建设与发展 |
7.1 中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困境 |
7.1.1 中国创造学学科地位困境内外视角分析 |
7.1.2 中国创造学学科地位困境特定视角分析 |
7.2 中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理论基础框架及实践方法 |
7.2.1 原旨进程——从生生到创造不息 |
7.2.2 真有价值——从求放心到悟创造之道 |
7.2.3 中国创造学与创造教育 |
7.3 中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人格转化观 |
7.3.1 “内圣外王”人格历史流变及其创之本真 |
7.3.2 觉悟“内圣外王”创造人格理论依据 |
7.3.3 觉悟“内圣外王”创造人格路径选择 |
本章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P公司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P公司简介 |
1.2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
第2章 半导体行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2.1 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基本脉络 |
2.2 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 |
2.2.1 竞争力的涵义 |
2.2.2 企业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区别和联系 |
2.2.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2.2.4 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
2.3 核心竞争力的种类及其核心特征 |
2.4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2.5 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
2.6 如何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第3章 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行业现状分析 |
3.1 行业介绍 |
3.2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的市场格局 |
3.2.1 授权分销商 |
3.2.2 独立分销商 |
3.2.3 混合分销商 |
3.3 目录分销商五力模型分析 |
3.3.1 供应商议价能力 |
3.3.2 购买者议价的能力 |
3.3.3 与目前对手的竞争 |
3.3.4 新进入者的威胁 |
3.3.5 替代商品的威胁 |
第4章 P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
4.1 P公司的主要销售的产品及面对的市场 |
4.2 P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及流程图 |
4.2.1 目录销售 |
4.2.2 电话/网络销售 |
4.2.3 渠道销售 |
4.2.4 大客户销售 |
4.2.5 各销售渠道的协调 |
4.3 P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4.3.1 PEST分析 |
4.3.2 SWOT分析 |
第5章 P公司竞争力分析 |
5.1 技术能力和架构 |
5.2 营销管理 |
5.3 品牌建设 |
5.4 公司即将上市 |
第6章 P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
6.1 P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
6.2 P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6.2.1 资源性因素 |
6.2.2 技术因素 |
6.2.3 质量因素 |
6.3 P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实施 |
6.3.1 专利战略 |
6.3.2 产品差异化战略 |
6.3.3 营销战略 |
6.4 P公司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第7章 P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
7.1 实施灵活的发展战略,培育企业核心市场 |
7.2 建立规范的组织管理体系,营造企业核心机制 |
7.3 以客户为导向,进行技术和市场创新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Z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技术创新理论 |
2.1.1 技术创新的相关概念 |
2.1.2 技术创新学派 |
2.1.3 技术创新机制 |
2.1.4 技术创新理论的启示 |
2.2 激励理论 |
2.2.1 激励理论概述 |
2.2.2 对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启示 |
第3章 Z公司技术创新及其机制现状 |
3.1 Z公司概况 |
3.1.1 Z公司简介 |
3.1.2 Z公司产品情况 |
3.1.3 Z公司技术基础 |
3.1.4 Z公司技术创新优势 |
3.1.5 Z公司技术创新概况 |
3.2 Z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现状 |
3.2.1 Z公司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现状 |
3.2.2 Z公司技术创新保障机制现状 |
3.2.3 Z公司技术创新组织结构现状 |
3.3 Z公司技术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Z公司技术创新机制设计与实施 |
4.1 技术创新机制设计的目的和原则 |
4.1.1 技术创新机制设计的必要性 |
4.1.2 技术创新机制设计的目的 |
4.1.3 技术创新机制设计的原则 |
4.2 Z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结构 |
4.3 Z公司技术创新运行机制设计 |
4.3.1 Z公司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设计 |
4.3.2 Z公司技术创新研发机制设计 |
4.3.3 Z公司技术创新完善机制设计 |
4.4 Z公司技术创新保障机制设计 |
4.4.1 Z公司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设计 |
4.4.2 Z公司技术创新风险机制设计 |
4.4.3 Z公司技术创新投入机制设计 |
4.5 Z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的实施 |
4.5.1 实施方法 |
4.5.2 实施方法优劣分析 |
4.5.3 实施方法可行性分析 |
4.6 预期效果评价 |
第5章 加强Z公司技术创新机制建设的措施 |
5.1 创新战略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 |
5.2 寻求投融资渠道多元化 |
5.3 加强内部人才激励和外部人才引进 |
5.4 加强技术引进管理 |
5.5 注重自主品牌创新 |
5.6 鼓励和保持企业家精神 |
5.7 实施专利战略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产业集群 |
1.2.2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 |
1.2.3 关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 |
1.3 研究方法、逻辑框架与内容体系 |
第二章 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1.1 产业集群的理论流派 |
2.1.2 产业集群的内涵与分类 |
2.1.3 产业集群的特征 |
2.2 知识产权管理相关理论 |
2.2.1 知识产权 |
2.2.2 知识产权管理 |
2.2.3 知识产权及其管理的作用 |
2.3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 |
2.3.1 基于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 |
2.3.2 基于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 |
2.3.3 基于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 |
3.1 集群行政管理因素及其对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影响 |
3.1.1 行政管理引导方向及其影响 |
3.1.2 行政管理政策及其影响 |
3.1.3 行政管理执行能力及其影响 |
3.1.4 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及其影响 |
3.1.5 对知识产权服务产业的扶持力度及其影响 |
3.2 企业内部因素及其对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影响 |
3.2.1 企业领导层的知识产权意识及其影响 |
3.2.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模式与制度及其影响 |
3.2.3 企业人才素质及其影响 |
3.2.4 企业文化及其影响 |
3.2.5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信息化程度及其影响 |
3.3 行业环境因素及其对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影响 |
3.3.1 行业国际化程度和受政府支持力度及其影响 |
3.3.2 行业专业技术更新速度及其影响 |
3.3.3 行业竞争强度和市场需求及其影响 |
3.3.4 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职能及其影响 |
3.4 国家宏观环境因素及其对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影响 |
3.4.1 我国的历史国情及其影响 |
3.4.2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影响 |
3.4.3 国家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影响 |
3.4.4 我国加入WTO后面对的国际知识产权环境及其影响 |
3.4.5 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及其影响 |
3.4.6 国家促使专利产业化水平及其影响 |
3.5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机理 |
3.5.1 集群行政管理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机理 |
3.5.2 企业内部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机理 |
3.5.3 行业环境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机理 |
3.5.4 国家宏观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机理 |
3.5.5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影响因素综合作用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知识转移的集群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的建立 |
4.1 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的构成 |
4.1.1 知识转移 |
4.1.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
4.2 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制 |
4.3 人才培训机制 |
4.3.1 企业领导层和全体员工的知识产权培训 |
4.3.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门人才的培训 |
4.4 知识传播机制 |
4.5 预警与保密机制 |
4.5.1 预警机制 |
4.5.2 保密机制 |
4.6 激励机制 |
4.7 文化机制 |
4.7.1 创新文化建设 |
4.7.2 知识共享文化建设 |
4.7.3 诚信文化建设 |
4.7.4 法治文化建设 |
4.7.5 竞争文化建设 |
4.8 创新机制 |
4.9 各个管理机制之间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研究 |
5.1 基于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要素结构分析 |
5.2 基于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管理机构体系研究 |
5.2.1 中央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
5.2.2 地方政府(省市、乡镇、开发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
5.2.3 行业协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
5.2.4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
5.3 基于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政策与制度体系研究 |
5.3.1 中央政府政策 |
5.3.2 地方政策 |
5.3.3 集群直接管理政府机构政策 |
5.3.4 行业协会制度 |
5.3.5 企业制度 |
5.4 基于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法律体系研究 |
5.4.1 国内知识产权立法渊源 |
5.4.2 国内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不足 |
5.4.3 相关立法 |
5.5 基于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人力资源体系研究 |
5.5.1 政府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资质要求与构成 |
5.5.2 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资质要求与构成 |
5.5.3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资质要求与构成 |
5.6 基于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信息化体系研究 |
5.6.1 基于产业集群的专利管理信息化体系构成要素 |
5.6.2 基于产业集群的专利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评价 |
6.1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评价方法 |
6.1.1 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与方法 |
6.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6.1.3 评价结果的数学处理方法 |
6.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
6.2.1 产业集群行政管理机构知识产权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
6.2.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
6.2.3 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
6.2.4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合成 |
6.3 评价的实施 |
6.3.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6.3.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实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平台设计 |
7.1 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平台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
7.1.1 现状分析 |
7.1.2 影响因素 |
7.2 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平台系统分析 |
7.2.1 目标分析 |
7.2.2 功能分析 |
7.2.3 内容分析 |
7.2.4 用户分析 |
7.3 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平台构建 |
7.3.1 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平台总体框架 |
7.3.2 资源管理子系统 |
7.3.3 文件管理子系统 |
7.3.4 知识产权申请子系统 |
7.3.5 知识产权统计分析子系统 |
7.3.6 知识产权检索子系统 |
7.3.7 用户管理子系统 |
7.3.8 系统管理子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战略与对策研究 |
8.1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战略背景分析与总体思路确定 |
8.1.1 战略背景分析 |
8.1.2 总体思路的确定 |
8.2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战略目标与实施对策分析 |
8.2.1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战略目标 |
8.2.2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对策 |
8.3 实证研究—某市高新开发区管委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与实施对策 |
8.3.1 战略背景阐述 |
8.3.2 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与任务阐述 |
8.3.3 战略保障措施阐述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研究结论 |
9.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9.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0)知识产权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2 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概述 |
2.1 知识产权纠纷的概念及类型 |
2.2 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及内涵 |
2.3 各种纠纷解决机制述评 |
2.4 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的趋势展望 |
2.5 本章小结 |
3 ADR的基本原理 |
3.1 ADR的含义、主要形式及基本特征 |
3.2 ADR的功能与法律性质 |
3.3 ADR的价值分析 |
3.4 ADR的经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外知识产权纠纷中ADR运用的制度评析 |
4.1 美国ADR运用的制度评析 |
4.2 其他主要国家(地区) ADR运用的制度评析 |
4.3 主要国际组织ADR运用的制度评析 |
4.4 各国ADR制度之比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的缺陷及重构 |
5.1 我国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的缺陷 |
5.2 我国知识产权纠纷现状与ADR运用存在问题分析 |
5.3 我国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的重构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知识产权纠纷中ADR运用的制度设计 |
6.1 我国知识产权纠纷中ADR运用的制度选择标准 |
6.2 我国知识产权纠纷中ADR运用的主要制度设计 |
6.3 我国知识产权纠纷动态解决模型的建构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研究 |
附录3 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调查问卷(企业单位) |
附录4 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调查问卷(个人) |
四、公办高校的市场化经营:从组织再造到专利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知识产权外部开发 ——模式创新、路径选择与绩效影响[D]. 冯强.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2]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研究[D]. 许钟元.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3]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社会学研究 ——以上海为例[D]. 刘群彦. 华东师范大学, 2017(12)
- [4]创业型大学视角下民办本科高校转型路径研究[D]. 王军胜. 天津大学, 2013(11)
- [5]专利视角下企业技术合作竞争研究[D]. 周磊. 武汉大学, 2013(07)
- [6]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比较研究[D]. 简红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1)
- [7]P公司竞争力研究[D]. 耿芸.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8]Z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研究[D]. 谭仪文. 中南大学, 2010(05)
- [9]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D]. 刘驰. 吉林大学, 2009(07)
- [10]知识产权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运用研究[D]. 颜璠.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