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制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肖赛玥[1](2021)在《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考察典型单位制元素的生成与发展历程是单位制变迁研究持续关注的核心议题。在传统单位制社会,职工群众以“单位人”的身份工作、生活在各个单位组织之中。单位组织开展的文艺活动是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加之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需要借助文艺形式向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宣传和生产动员,“单位文艺”成为单位组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单位制面临着转型或消解的趋势,与单位组织相依存的“单位文艺”同样面临命运抉择。单位制变迁的总体趋向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逐步褪去单位组织的社会服务属性,回归以生产为主的企业属性,学界称之为“单位去社会化”。依据这一演变逻辑,文艺作为非生产、管理属性的元素,似乎难以摆脱被剔除的命运。然而,笔者通过实证考察发现文艺在当下的单位组织中仍有其发挥价值的空间。据此,本研究以在单位制变迁进程中依旧保留传统单位制组织形态的大型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单位文艺”作为单位制变迁历程中,单位组织内部的保留性元素加以考察。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功能变迁历程的探究,解析单位制变迁背景下单位组织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受研究对象的历时性和复杂性因素影响,本研究主要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S市112厂为研究个案,对112厂“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历程展开实证考察。研究对“单位文艺”价值的考量是围绕“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展开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从历史维度对“单位文艺”的缘起与生成进行溯源,为“单位文艺”工具化属性的形成探寻历史源流;其次以“单位文艺”生成的历史轨迹作为逻辑主线展开研究。遵循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依据“单位文艺”的生成历程与功能预设、功能实现、功能延展和功能转向的对应关系,将“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嵌入到“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的时间序列之中。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单位文艺”的艺术图景中探究“单位文艺”如何助力单位组织实现动员机制的有效实施;再次是结合“单位人”对“单位文艺”的记忆表达和功能认知,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基于文艺是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的特性,笔者引入时间维度从即时性、阶段性和积累性三个层次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并着重从积累性实效层面考察“单位文艺”对“单位意识”形塑起到的正向作用。研究结尾,笔者尝试运用本土实践经验与经典理论进行对话。借鉴布尔迪厄的文艺生成理论对“单位文艺”的生成结构中“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依据文艺生成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探究“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时代推动因素。本研究将“单位文艺人”视为“文艺生产场”中的行动者,通过分析“单位文艺人”的“习性”的产生,以及“习性”对“单位文艺人”的行动的影响,探讨“单位文艺人”作为行动者在“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将“单位文艺”定位为单位体系中,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的协作要素。研究发现:(1)“单位文艺”的功能定位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文艺的价值禀赋一脉相承。在历次朝代更迭、社会变革的进程中,文艺在思想启蒙、教化民众方面发挥的功能促使中国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形成了一种价值认同与文化自觉。一方面是对文艺的工具属性的价值认同。能够发挥政治服务、社会服务功能的文艺形态往往比纯粹的审美性的文艺形态更被推崇。政治精英把文教当作统治中不可或缺的治理工具,文化精英则将文教当作一种应然的使命。另一方面是形成文化自觉。中国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善于汲取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情境中的文艺工作经验,逐步构建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生成结构和运行逻辑。上述两点共识不仅是推进“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历史动因,也是中国文艺价值史观中亘古未变的核心命题。(2)从“文艺生产场”的场域结构来看,“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之间的结构依附关系促使“单位文艺”从生成伊始便走向组织化、制度化的文艺运行轨道。对资源与秩序具有绝对支配和管理权的权力主体从官方角度对“单位文艺”的功能建构过程进行把控,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单位文艺”的思想宣传、文化教育、生产动员等诸项功能的有效实施。“文艺场域”中“单位文艺人”作为能动的行动者,一方面通过意识形态导向的内化与再生产促进“单位文艺”的功能识别,另一方面则通过对意识形态导向的“过滤”和“化解”,形成“去功能化”的“单位文艺”记忆表达。(3)“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是随着时间的累积而逐渐呈现的。依据“单位文艺”发挥实效的时间长短可分为即时性实效、阶段性实效和积累性实效三个层次。研究发现,“单位文艺”对形塑“单位意识”中的积极要素具有正向作用。随着时间的积淀,以“单位意识”形塑为典型实效的积累性实效是单位制变迁进程中,“单位文艺”能够成为从传统单位制时期过渡到后单位制时期的保留元素的核心价值所在。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的调整促使以组织空间为单位共同体依存形式的共同体格局趋向松动或瓦解,而思想意识层面的精神共同体依旧存在,集体主义荣辱观与使命感等积极“单位意识”不仅是传统单位制时期的宝贵财富,在新时期同样具有重塑国企单位组织社会价值的现实意义。
林丽文[2](2021)在《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企改制政策绩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尚[3](2021)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外部环境上,逆全球化思潮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以及新冠疫情的冲击,进一步要求我国经济必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推动国有企业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应对发展环境变化等问题上发挥作用,是国有企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市场主体。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调整,国有经济比重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一系列的复杂情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然而,为什么混合所有制改革会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式?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效果如何?这是新时代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得不回答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也是围绕回答上述问题展开的。首先,本文通过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内涵。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社会主义框架内,促进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本质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基于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本质的认识,本文进一步构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融合实现国有企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使国有企业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第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现实出发,促进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融合,使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在宏观所有制结构层面有机结合,实现了“国民共进”。第三,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对收入分配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发展公有制经济必然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为前提,在提高国有经济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分配公平,从而促进共同富裕。其次,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演进过程和理论逻辑。从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来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形成的公私合营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计划与市场并存时期企业自发形成以及通过试点股份制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索,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的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四是新时代背景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演进过程,本文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以及市场经济的要求三个理论线索,梳理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最后,本文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效果的分析主要从三个角度出发:一是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本文利用包含116770个观测值的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推动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作用。具体而言,主要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能利用率和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以及促进企业创新中都具有显着作用。从作用机制来看,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有效的缓解政府干预,从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能利用率和创新水平的提高;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可以降低企业代理成本,这一途径只会对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发挥作用,代理问题的改善并不能带来产能利用率和创新水平的提高。二是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所有制结构作用的基础上,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从所有制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基于行业层面的数据,分析“垂直结构”下上游所有制结构变化对下游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比重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着的“倒U型”关系,上游国有经济比重与下游行业绩效之间也存在着“倒U型”关系。维持一定比例的国有经济比重,可以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是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基于所有制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理论分析,本文构建了包含所有制结构的收入分配模型,分析了影响收入分配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社会投资率的下降和储蓄率的上升有利于增加劳动收入份额;所有制结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取决于国有部门、非国有部门和居民部门间储蓄率的大小。基于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比重的增加可以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从而验证了理论模型中的结论。基于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效果的实证结果,本文最后对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侯文凯[4](2021)在《混改背景下国企的财务绩效研究 ——以云南白药为例》文中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近几年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各个行业的国企中引发了改革的新一轮热潮,得到社会各界越发广泛的关注。其逐渐成为我国国有企业实现转型突破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然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医药行业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密切的领域,一直以来就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点支柱性行业。在经历疫情带来的冲击后,其改革发展更加得到各界广泛关注。而云南白药作为医药领域的行业翘楚,通过借助政策利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引进民间等各方资本力量等方式,在经济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了混改进程中的典范代表。本文从云南白药实行混改的角度出发进行综合分析,综合对比杜邦分析体系、EVA等绩效评价体系的优缺点,同时借鉴《国有资本绩效评价规则》及《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改)》的规定,选择采用经济附加值法(EVA)和财务指标法等来进行衡量云南白药的财务绩效变动情况。通过对云南白药混改前后相关财务指标纵向对比分析,以及与同行业现有自然人控股的大型药企昆药集团(原为国企,现由民间资本控股)和暂未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但规模和发展模式类似的国企北京同仁堂进行同时期的横向对比,同时对标医药行业均值从行业整体角度进行对比,做到从EVA以及财务指标的横向、纵向、行业发展角度研究云南白药混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绩效的发展变动状况。经过各角度认真对比研究,本文发现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云南白药财务绩效出现好转势头,改善较为明显。经过对企业EVA发展趋势的分析,能够看出企业混改后整体态势平稳向好发展,能够反映出混改这一变革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成效,其中混改后的2017-2018年尤为显着,但19年EVA值下降也同样值得注意;而从财务指标“四个维度、三个方向”的分析中,整体而言,除营运能力指标仍未明显好转需值得注意外,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均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出企业混改后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综合而言,两种方法虽然角度不同,但都一致体现出混改后企业财务绩效的不断改善,企业向快向好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云南白药彻底混改的时间相对较短,混改所吸收的民间资本力量如新华都等实力暂未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混改背景下云南白药的财务绩效变动仍需其日后通过不断发展,在市场上得到进一步检验。通过本文的研究,目的希望对于研究混改企业特别是医药行业的混改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进一步充实对于混改背景下企业发展情况的相关研究。
张德钊[5](2021)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SJ集团发展战略转型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企混改作为我国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新旧动能攻坚阶段密集出现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有的表现方式。在混改的背景下,由于体制机制的深度变化,企业如何进行战略转型,从而使发展战略符合改制后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是决定企业是否混改成功、能否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论文以L省首批混改省管企业SJ集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企改制后的进步与困境,并从战略转型的角度,分析了SJ集团遭遇困境的内外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企业战略转型的策略。论文重点针对SJ集团混改后面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优化不彻底、资源开发效率低、企业管控措施不力、经营效益提升甚微等问题,利用PEST和SWOT分析模型,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访谈所得信息,对SJ集团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等多因素进行分析,从SJ集团这次并不成功的混改中总结出短板和问题所在,认为SJ集团发展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未按照市场化要求进行体制机制的深入改革,过于依赖传统产业。解决问题的措施是进行多元化战略转型,提出新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战略,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塑业务结构,开发既有资源,专注关联市场。围绕战略转型,提出了产业模式、管理模式、资源模式三方面的转型措施,并提出战略转型的保障措施。论文的研究对象为公路客运企业,有着经济角色和公共角色的双重身份,其困境具备明显的时代性和普遍性,混改背景下其问题更加复杂和深入,这些问题的研究以及解决方案的提出,对类似企业改革路径的探索具备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L省目前完成混改的省管国企仅SJ集团一例,更大规模的省管国企混改尽管已列入日程,但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论文研究有一定的前瞻性。
杜方正[6](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国有企业面对刑事法律风险防控的现实难题,在犯罪论实践上的首要反应,当属建立企业层面的刑事合规管理体系。上位法需求、合规制度的来源构成与行政监管要素是当前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现实境遇。合规文本模式导致刑事合规风险识别的形式化、有效合规判定基准偏离刑事合规的预设轨迹以及法律程序性障碍影响刑事合规目的判定是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适用的主要问题。刑事合规本质上是由国家与企业出于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之共同目的,采取的刑事实体、程序性及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手段在内的各项管理运行机制与措施。建构与完善企业合规制度是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与实现内部治理的潜在要求。国有企业开展刑事合规管理有着天然的法理基础与实践来源。风险刑法理论、情境预防理论以及刑法治理模式理论成为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研究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国家法层面的刑事合规、国有企业层面的刑事合规以及国资监管层面的刑事合规是国有企业三阶层刑事合规基本分类。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必要性在于,国有企业是最为重要的合规主体,具有明显的法律拟制属性,刑事合规具有法治国企建设的内生动力。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价值取向在于实现犯罪预防的目的。实现现代企业治理则属于国家和企业共同的价值目标。刑事合规制度的风险防控既力求避免国家法层面的刑事法律风险,也对企业层面的刑事合规风险识别与评估设置必要“警戒线”,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基础路径与合规风险传导机制。准确识别与评估刑事合规风险是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关键。刑事合规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以审计监督、监察监督与专项合规管理为基础路径,主要针对商业活动与生产经营中的贪污贿赂型刑事合规风险、职权型刑事合规风险与经营型刑事合规风险。在刑事合规风险传导基理上,刑事合规管理体系是刑事合规传导阻断机制的基准阀门,刑事合规风险传导具有不确定性与跳跃性的基本特性。常规型刑事合规风险传导与突发型刑事合规风险传导共同构成了国有企业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标准化模式。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行政监管逻辑起点体现在行政监管与刑事合规的零和博弈,两者难以调和的矛盾成为合规管理首要面对的难题。行政和解的引入具有法定意义结案机制的参考价值,是有效刑事合规前置径路的必经环节,更是刑事合规立足长远的借鉴之策。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行政监管逻辑构造则表现于对国有企业多重风险治理体系的反思。毫无疑问,国有企业刑事合规上的突破与进展,必然需要对现有的刑事合规管理架构进行必要的整合与改造,创设与组建统一的综合性合规部门,统筹管理国有企业风险防控事项;合理协调监察与刑事合规职能关系,突出合规的前置刑事合规风险防控特征;突破西方产权理论束缚,完善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特殊合规激励政策机制;突破反腐败、反欺诈和反贿赂刑事合规领域,以刑事罪状论构建刑事合规职能视阈。刑事合规制度是否有效且得到充分地遵守与执行,关键在于合规管理运行机制的有效与否。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有效证成既遵循一般企业合规的客观规律,无一例外地围绕保证企业实现合法合规经营为根本目标。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有效性证成紧紧围绕刑事合规制度正当化与刑事合规制度的开放性展开。流于形式的刑事合规管理更是对企业有限管理资源的浪费与实质阻碍。正在走向成熟与完善的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应当力求在法律逻辑与司法实践中回避“故步自封”与“因循守旧”。作为迅速发展的一门科学,刑事合规需要有“海纳百川”之气度和“兼容并蓄”的气魄,敢于尝试、能够突破,于正当化基础之上实现刑事合规制度的“行稳致远”。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旨在建立以反腐败、反贿赂为中心的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与合规制度体系。通过引入预防商业贿赂合规失职罪的法律适用,反商业贿赂立法应坚持主体身份的一致性、合规体系的衔接性与资产保护的平等性等基本要素,以非自愿的排除性、出罪功能的自治性与追诉权的裁量性等维度构建刑事合规出入罪机制。刑事合规激励制度是国有企业建立与完善合规制度与体系的动因,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合规管理体系上的程序性展现。提倡依托行政与刑事合规激励新机制,激发“先行先试”国有企业在实现合规管理有效性与风险防控上有所突破与日臻完善,为全面推行企业合规制度奠定坚实环境基础与提供行动范本。
赵阳,吴一平,杨国超[7](2020)在《体制内关系、创业规模与新创企业成长》文中指出文章使用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创业者的体制内关系对新创企业的创业规模和长期成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拥有体制内关系的创业者不仅创业规模更大,而且创业后的净资产复合增长率也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其他创业者的创业资金更多来源于个人积累不同,拥有体制内关系的创业者更有可能依靠银行贷款和国有企业改制等途径进行创业;同时,他们对政府出台的民营企业支持政策更为了解,也更有可能通过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工商联领导等方式重新获得政治身份。文章还发现,创业者的体制内关系在金融业不发达地区的作用更大。文章揭示了体制内关系带来的创业不平等问题,为中国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举措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启发。
雷江平[8](2020)在《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从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劳动关系,从组织发动工人运动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通过“一化三改”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劳动关系领域出台了有关劳动就业、工资分配、劳动保险、社会福利和工会制度等一整套劳动关系政策,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晰。中国共产党在劳动关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对于协调劳动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作为重要社会关系的劳动关系的发展,更需要不断化解在劳动领域的矛盾与冲突,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展劳动关系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本研究立足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期实践,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进行了初探,分析了问题,解剖了案例,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则目标和对策措施。本研究的主体一共有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诸如劳动关系及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和指标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等进行解读。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的逻辑,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实践探索的分析,在对不同历史阶段劳动关系实践的分析基础上,分析建党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成效与基本经验。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经验基础。第四部分探索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建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的中国化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和谐劳动关系的提出,最后总结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生成逻辑和历史地位。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形成的原因,问题主要来自制度体系、协商机制等方面,而形成的原因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人代际更替、新媒体广泛应用,以及“三新”就业模式带来的挑战等。第六部分主要分析地方或基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典型案例,并以此探讨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工会如何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或劳动关系治理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第七部分主要分析面对新挑战或障碍,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方针政策调整和具体的实施对策。总之,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劳动关系总体是和谐的、稳定的。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如法律法规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劳动关系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还专门下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成为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纲领性文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和谐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李邦宋[9](2020)在《国企改制对中国OFDI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93年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相继进行改制,实现制度创新,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加快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步伐,OFDI规模日益扩大。但是,国有企业改制“能否”和“如何”对OFDI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尚无人解答。本文试图对此问题做出解答,以期更好地引导改制企业理性进行OFDI。首先,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描述了国有企业改制对中国OFDI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典型化事实。研究发现,OFDI改制企业的平均经营绩效水平明显更高;不同投资动机、进入模式、技术密集度和东道国收入水平的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明显差异,即资源寻求型的改制企业经营绩效能力最强;进行绿地收购的改制企业,其平均经营绩效优于跨国收购;技术密集度高的改制企业会获得更好的经营绩效;在经济发达国家投资的改制企业经营绩效最高。其次,本文使用2004-2013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企业样本,利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国企改制对OFDI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平均处理效果来看,OFDI改制企业获得的经营绩效更高,国企改制对OFDI企业经营绩效的大幅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就企业的动态经营绩效来说,国企改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在投资后期既显着,影响系数又大,说明OFDI改制企业的经营绩效稳中有升;分组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技术密集度较低、选择跨国并购、资源寻求型和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进行OFDI也显着影响了其经营绩效水平。再次,本文采用Sobel中介因子检验方法,检验了国企改制影响中国OFDI企业经营绩效的具体作用渠道,结果表明,当加入代理成本和短期偿债能力中介因素后,二者对国企改制与OFDI企业的经营绩效发挥了中介作用,即国企改制通过抑制代理成本和提高短期偿债能力来改善企业经营绩效。最后,本章将主要结论进行提炼总结,以实证结果为依据,以改善OFDI改制企业的经营绩效水平为出发点,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为OFDI改制企业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徐莹莹,许家云[10](2020)在《国有企业改制会影响企业市场存活吗?》文中研究表明基于资源配置视角,本文就国有企业改制和企业市场存活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国有企业改制显着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存活概率。机制检验表明,国有企业改制会通过劳动效率提升效应延长企业存续时间,也会通过融资约束效应抑制企业市场存活。异质性分析表明,改制后类型为外资的企业比为民营的企业市场存活的概率更大;在制度环境好的地区进行改制企业市场经营时间更长;所属为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改制后退出市场的风险率要明显低于资本和劳动密集型行业。此外,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市场存活的抑制作用。
二、改制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制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单位文艺 |
1.3.2 单位文艺组织 |
1.3.3 单位文艺人 |
1.4 理论基础 |
1.4.1 结构功能主义 |
1.4.2 艺术场域理论与文艺生成理论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田野过程介绍 |
1.6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篇章结构 |
1.6.3 阶段划分依据 |
1.7 研究意义 |
1.7.1 理论意义 |
1.7.2 现实意义 |
第2章 “单位文艺”溯源 |
2.1 中国传统文教思想与文艺社会功能说 |
2.1.1 为治世而兴诗教 |
2.1.2 “文以载道”理念的形成与沿用 |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教思想的传承与文艺使命的延展 |
2.2.1 从“文以载道”到“文以化人” |
2.2.2 文艺跃升为革命战斗的武器 |
2.3 苏联模式中的文艺工作经验 |
2.3.1 文艺是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
2.3.2 开辟工人阶级的学校和乐园 |
2.3.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化探索 |
小结 |
第3 章 生成期:“单位文艺”的早期萌生 |
3.1 “单位文艺”早期生成的历史语境 |
3.1.1 “单位文艺”形成的宏观社会语境 |
3.1.2 “单位文艺”形成的地域环境 |
3.2 “单位文艺”的生成动因与功能预期 |
3.2.1 国家层面:价值理念的形塑与传播工具 |
3.2.2 单位层面: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 |
3.2.3 个人层面:满足多元精神文化诉求的主要路径 |
3.3 “单位文艺”的早期文艺景观与功能实现 |
3.3.1 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情感抒发 |
3.3.2 弘扬集体主义劳动精神 |
3.4 “单位文艺组织”的早期雏形 |
3.4.1 “自发原生型”业余文艺团体 |
3.4.2 “路径依赖型”业余文艺团体 |
3.4.3 “模式借鉴型”文艺活动阵地 |
3.4.4 “辅助拓展型”文艺活动空间 |
小结 |
第4 章 过渡期:“单位文艺”的震荡式过渡 |
4.1 过渡期的“别样文艺景观” |
4.1.1 “大跃进”时期的“文艺跃进” |
4.1.2 “文革”时期的“模式化”文艺生产 |
4.1.3 绑缚“政治胞衣”的“单位文艺” |
4.2 过渡期的常态化“单位文艺”实践 |
4.2.1 “单位文艺”的检阅与提升 |
4.2.2 文化主管部门与权威大众媒体联合树立舆论导向 |
4.2.3 单位组织自有媒体助力“单位文艺”的传播与推广 |
4.3 功能预设与功能实效的偏差 |
4.3.1 不同利益主体对“单位文艺”的功能预期的博弈 |
4.3.2 个体对功能实效的感知与内化的偏差 |
小结 |
第5 章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蓬勃发展盛景 |
5.1 改革开放初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新契机 |
5.1.1 文艺政策制度调整 |
5.1.2 单位组织体制变革 |
5.2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态势 |
5.2.1 文艺活动常态化与文艺形态多样化 |
5.2.2 文艺活动组织规模日趋扩大 |
5.2.3 发挥“典型单位制”区域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
5.3 “单位文艺”的功能延展:单位组织文化的系统构筑 |
5.3.1 自制影视剧——单位组织文化的影像呈现 |
5.3.2 厂歌、厂旗和厂徽——单位组织文化的识别符号 |
5.3.3 厂庆文艺活动——单位组织历史的文艺呈现 |
5.3.4 文艺公关——维系单位组织公共关系的纽带 |
小结 |
第6章 转型与发展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挑战与自我调适 |
6.1 转型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现实挑战 |
6.1.1 国企单位组织的角色转换 |
6.1.2 代际更迭导致“单位文艺组织”的凝聚力下降 |
6.1.3 文化多元化与“单位文艺”的效用困境 |
6.2 多元功能诉求促成“单位文艺”的功能转向 |
6.2.1 国家层面:重塑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
6.2.2 单位层面:“内聚外展”双向驱利力下的功能延展 |
6.2.3 个人层面:搭建情感融入与情感记忆的桥梁 |
6.3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与功能的演变进路 |
6.3.1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 |
6.3.2 “单位文艺”功能的演变进路 |
小结 |
第7章 “单位文艺”的评价 |
7.1 “单位文艺”的民间记忆与功能解读 |
7.1.1 “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
7.1.2 “非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
7.2 引入时间维度解析“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 |
7.2.1 即时性实效 |
7.2.2 阶段性实效 |
7.2.3 积累性实效 |
7.3 “单位文艺”与“单位意识”的形塑 |
7.3.1 “单位意识”的内涵与形塑过程 |
7.3.2 “单位文艺”的运行特质 |
7.3.3 “单位文艺”的形塑策略 |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文艺生产场”的运行逻辑与“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 |
8.1.1 结构的附属:“权力场域”中的“单位文艺” |
8.1.2 “文艺场域”的内部结构 |
8.1.3 作为行动者的“单位文艺人” |
8.2 “单位文艺”的未来发展趋向 |
8.2.1 “单位文艺”的“回潮”现象 |
8.2.2 “单位文艺”发展的合理性与持续性 |
8.2.3 “单位文艺”发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
8.3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单位文艺爱好者访谈提纲 |
附录2:单位文艺管理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3:受访者基本信息表 |
在读博士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3)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混合所有制的概念 |
1.2.2 相关概念分析 |
1.3 文献述评 |
1.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原因研究 |
1.3.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研究 |
1.3.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现路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理论及其分析框架 |
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2.1.2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
2.2 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2.1 产权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2.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分析 |
2.3.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证分析框架 |
第3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演进与理论逻辑 |
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演进 |
3.1.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1949-1956) |
3.1.2 计划与市场并存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1978-1992) |
3.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1993-2012) |
3.1.4 新时代背景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2013 年至今) |
3.2 混合所有制改革演进的理论逻辑 |
3.2.1 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调整生产关系 |
3.2.2 基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
3.2.3 基于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的研究 |
4.1 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分析 |
4.2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问题的提出 |
4.2.2 理论分析与假设 |
4.2.3 方法、模型与数据处理 |
4.2.4 实证结果 |
4.2.5 本节小结 |
4.3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1 问题的提出 |
4.3.2 变量与数据说明 |
4.3.3 实证结果 |
4.3.4 本节小结 |
4.4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1 问题的提出 |
4.4.2 方法、模型与数据处理 |
4.4.3 实证结果 |
4.4.4 本节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5.1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所有制结构的关系 |
5.1.1 不同阶段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所有制结构的影响 |
5.1.2 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 |
5.2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5.2.2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5.2.3 实证结果 |
5.2.4 本节小结 |
5.3 上游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下游行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5.3.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5.3.2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5.3.3 实证结果 |
5.3.4 本节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 |
6.1 所有制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
6.2 所有制与收入分配的理论模型 |
6.2.1 收入分配模型的构建 |
6.2.2 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劳动收入份额关系的实证分析 |
6.3.1 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趋势分析 |
6.3.2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
6.3.3 实证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4)混改背景下国企的财务绩效研究 ——以云南白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混和所有制改革的发展现状 |
1.2.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
1.2.3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参考法 |
1.4.2 案例研究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本文相关概念 |
2.1.1 混合所有制 |
2.1.2 财务绩效 |
2.2 本文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云南白药混改案例分析 |
3.1 云南白药混改三方介绍 |
3.1.1 云南白药简介 |
3.1.2 新华都简介 |
3.1.3 江苏鱼跃简介 |
3.2 云南白药混改动因 |
3.2.1 宏观层面 |
3.2.2 微观层面 |
3.3 云南白药混改事件一览 |
3.3.1 混改前公司情况一览 |
3.3.2 混改经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改背景下云南白药财务绩效评析 |
4.1 混改背景下云南白药经济附加值(EVA)变动分析 |
4.1.1 经济附加值(EVA)法简介 |
4.1.2 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 |
4.1.3 计算调整后资本 |
4.1.4 计算经济附加值(EVA) |
4.1.5 云南白药EVA变动综合分析 |
4.2 混改背景下云南白药财务指标变动分析 |
4.2.1 偿债能力分析 |
4.2.2 盈利能力分析 |
4.2.3 营运能力分析 |
4.2.4 发展能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相关建议 |
5.2.1 实行员工持股 |
5.2.2 积极推进渠道变革,做好客户服务工作 |
5.2.3 进一步发挥外来资本效用 |
5.3 本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SJ集团发展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结构 |
1.3.4 研究内容 |
1.4 战略分析工具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企业战略 |
2.1.2 战略转型 |
2.1.3 混合所有制改革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2.2.1 国外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
2.2.2 国外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 |
2.3 国内文献综述 |
2.3.1 国内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
2.3.2 国内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改制后SJ集团发展战略及外部环境分析 |
3.1 混改基本情况 |
3.2 SJ集团改制前后变化 |
3.2.1 股权结构由单一改至多元 |
3.2.2 产权归属由模糊走向清晰 |
3.2.3 管理架构由集中变为制衡 |
3.2.4 思想观念由机关移步市场 |
3.3 原有发展战略问题分析 |
3.3.1 过于倚重传统产业 |
3.3.2 对体制机制改革重视不足 |
3.4 改制后外部环境分析 |
3.4.1 政策环境 |
3.4.2 经济环境 |
3.4.3 技术环境 |
3.4.4 社会文化环境 |
3.4.5 行业环境 |
3.5 小结 |
第4章 改制后SJ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4.1 SJ集团内部基本情况 |
4.2 业务板块 |
4.2.1 客运板块 |
4.2.2 物流板块 |
4.2.3 旅游板块 |
4.2.4 汽车后服务板块 |
4.2.5 浮桥板块 |
4.3 资源状况 |
4.3.1 客运车辆 |
4.3.2 营运线路 |
4.3.3 土地房产 |
4.3.4 企业品牌 |
4.3.5 人力资源 |
4.4 主要能力 |
4.4.1 区位优势与资源获取能力 |
4.4.2 品牌声誉与市场影响能力 |
4.4.3 营运风险控制能力 |
4.4.4 企业文化 |
4.5 小结 |
第5章 SJ集团发展战略转型的选择 |
5.1 SWOT分析 |
5.1.1 优势分析 |
5.1.2 劣势分析 |
5.1.3 机遇分析 |
5.1.4 威胁分析 |
5.2 战略转型方式的选择 |
5.2.1 SWOT矩阵分析 |
5.2.2 不同战略的横向比较 |
5.2.3 多元化战略转型的选择 |
5.3 战略转型整体思路 |
5.3.1 战略转型基本原则 |
5.3.2 战略定位 |
5.3.3 企业发展使命与愿景 |
5.3.4 发展战略 |
5.3.5 战略描述 |
5.4 战略阶段 |
5.4.1 战略分析 |
5.4.2 战略选择 |
5.4.3 战略实施 |
5.4.4 战略控制 |
5.5 小结 |
第6章 SJ集团发展战略转型实施 |
6.1 产业模式转型 |
6.1.1 传统客运转型发展 |
6.1.2 物流产业培育高端 |
6.1.3 探索新型产业,加快产业迭代 |
6.1.4 以产业协同增强产业内部合力 |
6.2 管理模式转型 |
6.2.1 弱化消除行政色彩 |
6.2.2 促进业务流程转型 |
6.2.3 完善组织架构建设 |
6.3 资源模式转型 |
6.3.1 加快土地资源开发 |
6.3.2 加速实现信息化建设 |
6.3.3 传统市场转化为品牌资源 |
6.4 战略转型的保障措施 |
6.4.1 完善制度建设 |
6.4.2 实现人力资源迭代 |
6.4.3 创新驱动和服务驱动并举 |
6.4.4 做好企业风险管控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SJ集团相关人员访谈提纲 |
致谢 |
(6)我国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制度现状及适用问题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现实境遇 |
一、刑事合规制度的法律评价 |
二、刑事合规制度的义务来源 |
三、刑事合规制度的行政监管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适用问题 |
一、合规文本模式导致刑事合规风险识别的形式化 |
二、合规管理运行机制偏离企业刑事合规预设轨迹 |
三、法律程序性障碍影响刑事合规价值与目的判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概念重构与法理探寻 |
第一节 刑事合规概念二元视角与基本立场 |
一、合规理论框架下的刑事合规 |
二、关键概念视角下的刑事合规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法理依据 |
一、风险刑法理论的合规导向 |
二、情境预防理论的合规指引 |
三、企业犯罪治理的合规维度 |
四、刑事合规阶层性分类理论确立 |
第三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必要性与价值目标 |
一、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必要性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价值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风险识别与传导规制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风险识别与评估的路径 |
一、刑事合规风险识别的基础路径 |
二、刑事合规视角下贪污贿赂型风险 |
三、刑事合规视角下的职权型风险 |
四、刑事合规视角下的经营型风险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边界与规制 |
一、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国企边界 |
二、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基本原理 |
三、刑事合规风险传导标准化模型 |
四、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规制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行政镜像与治理反思 |
第一节 行政镜像: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零和博弈 |
一、国有企业行政监管的权力来源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公法属性 |
三、破解之道:行政和解稳步引入 |
第二节 治理反思:国有企业多重风险治理体系的重塑 |
一、国有企业多重风险治理制度形成与层叠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架构塑造与提升 |
三、应然之解:“综合合规职能体系”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有效性与证成轨迹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正当化的“抱朴守拙” |
一、法人替代刑事责任原则的演进 |
二、刑事合规形成机制的预防功能 |
三、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正当性原则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开放性的“行稳致远” |
一、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开放性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过程再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指引与激励的初步方案 |
第一节 重点领域刑事法律风险的合规指引 |
一、域外专项刑事合规的制度借鉴 |
二、反商业贿赂统一立法初步构想 |
三、国有企业反商业贿赂合规指引 |
第二节 刑事合规激励的刑事政策与行政指向 |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合规适用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激励的基础路径 |
本章小结 |
余论:企业合规布局的前提与范本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体制内关系、创业规模与新创企业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分析 |
三、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
(一)数据来源 |
(二)模型形式与变量设定 |
(三)变量描述性统计 |
四、实证结果 |
(一)基准回归 |
1. 体制内关系与创业规模。 |
2. 体制内关系与新创企业成长。 |
3. 稳健性检验(见表5)。 |
(二)影响机制分析 |
1. 体制内关系、资源获取与创业规模。 |
2. 体制内关系、政策了解、创业规模与新创企业成长。 |
3. 体制内关系、企业家政治身份与新创企业成长。 |
(三)不同类型体制内关系的异质性影响 |
(四)进一步讨论:金融发展的调节作用 |
五、结论与启示 |
(8)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简评 |
三、研究逻辑与方法 |
(一)研究逻辑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劳动关系 |
(二)劳动关系冲突 |
(三)和谐劳动关系 |
二、基础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海外的发展 |
(三)其它劳动关系理论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逻辑分析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逻辑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属性所决定的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所决定的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历史逻辑 |
(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最高目标 |
(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方针 |
(三)通过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逻辑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企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探索 |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探索过程 |
(一)“劳资两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
(二)调整劳资关系: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
(三)建立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 |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成效 |
(一)职工合法权益逐步得到保障 |
(二)职工参与制度逐步建构与完善 |
(三)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健全 |
(四)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逐步建立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经验 |
(一)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
(二)多方参与,以工会为主体 |
(三)以劳资和谐为核心理念 |
(四)以协商协调为主要手段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探索 |
一、理论探索的基本过程 |
(一)和谐劳动关系命题的提出 |
(二)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基本形成 |
(三)和谐劳动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
二、理论探索的主要成果 |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逐步确立 |
(二)在宏观层面,积极创新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
(三)在中观层面,加强区域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 |
(四)在微观层面,大力推进劳动争议“大调解”机制建设 |
(五)在操作层面,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风险评估机制 |
三、理论成果的生成逻辑 |
(一)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国情特征 |
(二)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初级阶段特征 |
(三)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四、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 |
(一)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 |
(二)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剖析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统一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尚未形成 |
(二)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
(三)冲突事件破坏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所有制结构变化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 |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
(三)经济下行压力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 |
(四)农民工群体和职工队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
(五) “三新”模式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
(六)新媒体广泛应用和外部势力渗透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案例分析 |
一、实验探索:正在形成的地方/基层经验 |
(一)激活基层工会:深圳工会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 |
(二)培育社会组织:狮山树本产业家园 |
(三)前端化解冲突:广州市海珠区“三方联调中心” |
二、有效化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选择 |
(一)劳资冲突的化解与路径选择 |
(二)实践探索实现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逻辑 |
三、适应与变革:中国工会在开放中演进 |
(一)演进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局限 |
(二)在变革中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和对策 |
一、进一步明确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 |
(一)以共建共享为原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二)以互利双赢为目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三)以法治方式为抓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四)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二、进一步完善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
(一)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政策体系 |
(二)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
(三)发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 |
(四)推动实现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国企改制对中国OFDI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国企改制 |
1.2.2 企业经营绩效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1 PSM-DID方法相结合 |
1.4.2 对比分析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企改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
2.1.1 国企改制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观点争锋 |
2.1.2 国企改制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作用途径 |
2.2 中国企业OFDI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 |
2.2.1 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 |
2.2.2 投资国层面的影响因素 |
2.2.3 东道国层面的影响因素 |
2.3 现有文献的总结与评述 |
第3章 国企改制对中国企业OFDI经营绩效影响的典型化事实 |
3.1 数据来源与匹配 |
3.2 统计性描述 |
3.3 国企改制与OFDI企业经营绩效 |
3.3.1 OFDI企业中改制与非改制国企的绩效水平对比 |
3.3.2 异质性企业OFDI的绩效水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企改制对中国企业OFDI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
4.1 模型设定 |
4.1.1 PSM方法 |
4.1.2 DID的模型设定 |
4.2 变量选择 |
4.2.1 匹配变量的定义 |
4.2.2 企业的经营绩效变量设定 |
4.3 基准回归分析 |
4.3.1 倾向得分匹配处理 |
4.3.2 双重差分检验 |
4.4 稳健性检验 |
4.4.1 核心变量替换 |
4.4.2 匹配方法更换 |
4.5 分组检验结果 |
4.5.1 基于不同的投资动机的分组检验 |
4.5.2 基于进入模式的分组检验 |
4.5.3 基于技术密集度的分组检验 |
4.5.4 基于东道国经济水平的分组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企改制对中国企业OFDI经营绩效影响的渠道检验 |
5.1 代理成本效应 |
5.2 短期偿债效应 |
5.3 中介效应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相关政策建议 |
6.2.1 政府层面 |
6.2.2 企业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国有企业改制会影响企业市场存活吗?(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三、研究设计和数据描述 |
(一)研究设计 |
(二)数据描述 |
四、实证估计及结果分析 |
(一)基本估计结果及分析 |
(二)稳健性分析 |
五、国有企业改制如何影响了企业市场存活:影响渠道 |
六、扩展性分析:异质性分析与金融发展的作用 |
(一)异质性分析 |
(二)金融发展的作用 |
七、结论 |
四、改制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D]. 肖赛玥.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企改制政策绩效评估研究[D]. 林丽文. 汕头大学, 2021
- [3]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效果研究[D]. 李尚. 吉林大学, 2021(01)
- [4]混改背景下国企的财务绩效研究 ——以云南白药为例[D]. 侯文凯.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SJ集团发展战略转型研究[D]. 张德钊.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6]我国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研究[D]. 杜方正. 东南大学, 2020(02)
- [7]体制内关系、创业规模与新创企业成长[J]. 赵阳,吴一平,杨国超. 财经研究, 2020(07)
- [8]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雷江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9)
- [9]国企改制对中国OFDI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D]. 李邦宋. 山东大学, 2020(12)
- [10]国有企业改制会影响企业市场存活吗?[J]. 徐莹莹,许家云. 经济科学, 2020(03)
标签:混合所有制经济论文;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论文; 混改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