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说的重要历史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徐大军[1](2021)在《元杂剧何以成为“一代之文学”——兼及“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论反思》文中提出"唐诗宋词元曲"这类序列一直是历代各家用以推尊元杂剧的工具,但它并非必然地指向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个论断,而且它基于推尊元曲所表达的源流、并称、递变等含义,虽讨论框架在元代、明清、清末历经三次变化,却一直着眼于元杂剧的词章属性来论定其价值,把元杂剧视为诗歌框架中的乐府词章、剧曲框架中的曲词典范、文学框架中的诗歌最高等。比较而言,王国维则立足于戏剧属性,在近代新型的文学格局中重新利用这个序列来推尊元杂剧,基于两个评判维度(一种文体的发展框架、一个朝代的文学格局),提出了元杂剧为"一代之文学"的开创性论断。此论断虽成于王国维个人的思考,但促使他思考的框架、立场和眼界,则得益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语境。至于后之学者基于当世时代精神或文学发展观念附加在"一代之文学"中的含义,实属对王国维"一代文学"论的再引申。厘清元杂剧被推尊为"一代之文学"的传统、时代与个人因素,有助于对文学史、戏曲史与学术史相关问题予以切实的分析与评判。
蒋义铮,赵皙[2](2021)在《“宋词一代之胜”说与宋词地位之辨》文中提出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无数文学体裁,如文、诗、词、歌、赋、曲等,且多少都带有一些时代色彩,因此,自金元以来,我国文学史界逐渐盛行"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之说,甚至在民间都有"先秦散文汉大赋,唐诗宋词元杂剧"的说法。但以历史的眼光观之,宋词的地位并不像古代论者认为的"一代之胜"。
张瑞璇[3](2021)在《焦循文体观研究》文中认为清乾嘉时期,朴学大放光彩,这一时期的学者主要以经史之学名世,学术研究涉及经学、史学、算学、天文学、文学等多个方面,被称为“通儒”的焦循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扬州学派”的经学大家,焦循提出了丰富的文学理论并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诗、文、词、曲等方面均有涉猎,形成了独特的文体观。但相较于对焦循在《易》学和天文算学等领域成就的高度关注,学界对焦循文体观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基于此,以焦循文体观为研究对象,梳理其文体观的系统脉络,有助于全面把握焦循的思想理论体系。治《易》世家的出身以及“扬州学派”的师友活动,使焦循的文体观中浸透着传统经学思想的影响。首先,焦循的文体观融合了经学思想中的范畴和命题,其诗文理论引入了“阳”范畴,其词曲理论引入了“阴”范畴,体现出诗文主“阳”和词曲主“阴”的文体观。具体来说,诗论表现为以“诗本于情”的创作论、“诗本于诚”的审美特征论、“只求其好”的作品论和“务实”为主的批评论;文论表现为“曰意曰事”的文章创作论、“用于天下”的文章功用论、“非徒质言”的古文作品论和“理法”为本的时文本体论;词体观表现为以“性情”为本的词学发生论和“补于世教”的词学功用论;曲剧观表现为“本色”为旨的审美批评论和考据为先的作品批评论。这些诗文理论和词曲理论在焦循的文体创作实践中得到较为充分的践行。其次,焦循将经学方法运用在文体理论中,焦循对诗体、文体、词体和曲体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依经立意和自源达流的意识,如“本其志以为诗”和“通其志而达其情”等观点,就是焦循在经学命题基础上对诗体进行的文体定义。最后,焦循的文体观体现了对“扬州学派”治学理论的创变,焦循摒弃门户之见,表达了别具一格的文笔说和独树一帜的时文观。总之,焦循的文体观受到传统经学思想和“扬州学派”学术理论的浸染,但焦循能够不囿于门户之见,博采创新,提出独具特色的文体观,并且形成一定的体系,具有重要的文体学意义。
杨文英[4](2021)在《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国维在诗词、戏曲等文体方面的研究造诣深厚、论着颇丰,受到学界长期以来的广泛关注。相比之下,王国维在小说领域的研究成果所受关注程度相对不足。王国维对小说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及对小说创作理论的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文体学意义,值得深入发掘和系统研究。王国维在考察“小说”一词的基础上,对小说文体的源流演变进行了追溯与梳理,得出后世小说以唐朝变文为发端,发展到宋代说话、话本,最后演变为通俗小说。他考究章回小说的起源与祖本的问题,认为章回小说萌芽于赵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后世章回小说之祖。对于一直以来的小说因袭写作现象,他予以梳理判断,断定后世章回小说多为因袭之作,绝非一时之作,流露出对小说因袭写作问题的保留态度。关于小说文体的创作理论,王国维认为小说创作主体应当具备“忠实”与“阅世”的基本能力素养;在小说创作过程中,需要兼顾叙事性与抒情性的两种倾向,同时应当注重“描写人格”,也要关注小说作品中所呈现的“乐天”精神与“悲剧”性质。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的生成,有着自身研治史学的学术积淀,也有着家学、师承的旧学传承和新学渗透。此外,以焦循文体观等为代表的传统文论和以叔本华等为代表的西方理论也对他的小说文体观念的生成,有着不容忽视的潜在影响和融合作用。王国维从文体独立性的维度,审视、界定、推崇小说;从史学研究的角度,搜集、考证、梳理小说;从美学阐释的视角,分析、评论、研究小说。这样的小说文体观,对后世小说研究和文体学研究都产生着持续性的影响,既有文体观念的启蒙、研究范式的创新,也有治学风格的引领,这些都是研究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的主要研究意义和重要学术价值。
郑雄[5](2021)在《八股文为“明代之胜”说的多维建构与瓦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八股文为"明代之胜"说,是明清士人对元代以来的"一代有一代之胜"说的延伸阐述,其建构主要存在文章与政治之关系、文章与士人精力之关系、文章与"宗经载道"传统、文体"新变"及其文学史意义等四个维度。与此同时,明清士人对于明代八股文价值的批判,也几乎针对四者一一展开。虽因科举制度与旧的文学评价体系的保障,这些批判未能完全消解八股文为"明代之胜"说的文学史意义,但相关的观点则被清末民初以降的批评家继承与吸收,并在废除科举、"文学"观念更新及文学研究范式转变的背景下,以文学史重构的方式促成了此说的彻底瓦解。
解玉峰[6](2020)在《中国韵文之结构与演进》文中研究说明从中国韵文的结构,即"字"构成"句"、"句"构成"联"(或"韵断")、"联"(或"韵断")构成"章"(或段)、"章"(或段)构成"篇"来看,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对汉字声、韵、调三要素的利用日趋自觉。初唐以来律诗、律词和金元北曲都是中国韵文不断格律化或规范化的结果,文体结构形式的规则化是中国韵文演进内在的逻辑和推动力。
林昭,陈文新[7](2019)在《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书写中的中西文化博弈——以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在20世纪初中国文学史书写中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自身的广博、精深,在一些问题上有独到的见解,更在于它充分体现了当时的传统学人在面对新旧、中西文化碰撞时的思考与犹疑。在中西"文学"观念的差异上,既突出美艺之文学,也要保存中国的传统之"文";在新旧史学观的差异上,运用新史学的视角来看待文学史,但经学的影响仍然被放置首位;在西方进化论的影响下,以继承传统的"源流正变"论为基础,注重文体的"一代有一代之所胜";在书写实践中,既继承传统史学的资料素材、书写方式和叙述观点,也将自己的议论和观点熔铸其中。这部文学史体现了时代的过渡性质,谢无量关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思考和选择,对于当下仍然有所启发。
蒋京恩[8](2018)在《焦循经学与诗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焦循(1763-1820),字里堂,一字理堂,江苏省扬州府甘泉(今扬州)人,清代乾嘉时期思想家。作为经学大师,焦循的经学成就最为显着,经学思想是他思想体系中的主体;同时,焦循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诗学思想更是内蕴丰富,成为他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经学思想相互影响、同生共构。目前,除戏曲理论研究外,学界对焦循诗学思想的研究依然略显薄弱;在对焦循经诗思想同生共构关系的探讨上,无论在研究深度,抑或研究范围都还有拓展的空间。鉴于此,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焦循的诗学思想以及经诗同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研与总结,以期更加深入地认识焦循的学术思想。本文由绪论、正文和附录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对本选题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重点与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焦循其人其着”,将焦循的生平分为三个时期进行考述,并对焦循着述进行梳理,这也是本选题的重要研究背景。第二章为“焦循的经学思想”。首先探讨了焦循经学思想的渊源,从治《易》家风、扬州文化地理以及西学影响这三个方面探寻焦循经学思想体系建构的基石。其次,论析焦循以《易》为本、“证之以实而运之以虚”的治经内涵,明晰焦循治经的重心所在。再次,以焦循视野中的“治经基础”、“治经理念”、“治经原则”为出发点,对焦循经学思想的特点做一概括性介绍。第三章为“焦循的诗学思想”。首先探讨了焦循诗学思想的诗学渊源,从焦循的“为诗所自”、“文法所宗”、“曲论所起”三个角度,考察历代文学作品以及文学创作理论对焦循诗学思想形成的影响,为其诗学思想体系的构建探明文学根源之所在。其次,从“性情”以及“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这两个方面着眼,论析焦循诗学思想的内涵,捋清其诗学思想的脉络。再次,对焦循的诗学思想特点进行分析,明确了焦循的文体观、创作目的论、创作准则等具体的诗学观点,初步还原焦循诗学思想体系的概貌。第四章为“焦循经学思想与诗学思想的同生共构”。首先在焦循经学思想的视野下观其诗学思想,发现焦循对“属文”的推重皆是为了“学问之业”,即经学研究;且在以《易》为本的“权”变经学视野下,提出了“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的文学史观;并以“词章之性灵者,必由于经学”的观点,展现了其经学思想对诗学思想建构的巨大影响。其次,从焦循的诗学思想反观其经学思想,通过焦循诗学“性情”与经学“性善”在诗学创作中的相互融合、“明事”之诗文曲对经学阐释的参证、以“阴阳之道”论文学体裁等方面,展现了其具体的诗学创作以及理论建构中的文、史、经的相互渗透,更表明了焦循的诗学思想对其经学阐述的重要意义。再次,以焦循经学思想与诗学思想的互动为切入点,进一步探寻焦循思想体系中二者的同生共构关系。第五章为“焦循经诗同构思想的共通性与独特性”。经学与诗学的互动在经诗兼治的思想家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并表现出“诗学建基于经学”、“以阐彰圣道为旨归”的思想共通性。在对这些思想家“性情”观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焦循“性情”观的独特之处。焦循论“性情”,不再拘囿于儒家“性情”观的政教功能,而是在以“性情”连接经学思想与经世致用的同时,以经学思想与诗学思想同构的方式,传达了艺术形式本身的愉悦感,提出了“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的文学史观,展现出不同于一般经诗兼治的思想家的诗学理论自觉。附录部分是根据焦循原着,参考相关资料,梳理而成的焦循学术要事编年。通过此“学术要事编年”,可以更为直观清晰地了解焦循的学术思想演进。
卞东波[9](2017)在《陈钟凡与中国首部韵文文学史《中国韵文通论》之撰作》文中研究指明陈钟凡先生所着的《中国韵文通论》出版于1927年,是我国首部对诗、词、曲、赋四种文体进行全面介绍的韵文文学史。《中国韵文通论》之成书可能受到清代扬州学派文学观,特别是阮元的"文必有韵"说,以及焦循的文学"一代有一代之胜"之说的影响。《中国韵文通论》与之前的文学史不同之处在于,其有一定的体系性,而且极具近代学术的眼光,对当时中国学界和日本汉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皆能加以吸收。《中国韵文通论》摆脱了民国初年文学史书写与学术史不分的格局,专以韵文为研究对象,对"纯文学"的韵文观念的传播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孔令辉,古风[10](2015)在《新学理的输入与传统文学史观的革新——以胡适“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为例》文中指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学史观的改造,其中注入了现代文学革新的内涵。新文学运动是一场观念先行、理论先于创作的文学运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不仅是呼唤新文学的响亮口号,更是论证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的重要理论根据,遂成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史观之一。胡适接受和运用到文学问题中的是实验主义的进化论思想,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强调"一点一滴"的"渐变",体现为一种"近利不急功"的理论品质,这使得胡适区别于同时代的许多学者。因此,"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在"古代"和"现代"的时间上是延续的,在强调文体与时代对应关系的本义上也是延续的,故不存在所谓的"断裂"。胡适对于中国传统文学史观的革新,对于目前我们如何处理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与现代文论建设的关系仍具有示范意义。
二、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说的重要历史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说的重要历史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元杂剧何以成为“一代之文学”——兼及“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论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 元曲置于“序列”中要表达什么 |
(一) 源流 |
(二) 并称 |
(三) 递变 |
二、 “序列”对元杂剧词章属性的累积认定 |
三、 元杂剧被推尊为“一代之文学”的传统、时代与个人因素 |
余 论 |
(2)“宋词一代之胜”说与宋词地位之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 |
(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构建 |
(二)“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局限性 |
1.核心的局限 |
2.以“真”“活”为单一标准的局限 |
3.历史观的失实 |
二、从文学发展的纵向角度观照宋词 |
(一)在正统文学史观中宋词的地位 |
(二)对词的正视 |
三、从宋代之横向角度评价宋词乃“一代之胜” |
(一)三种文体在宋代之地位比较 |
(二)诗歌在宋代的发展 |
(三)文章在宋代的发展 |
结论 |
(3)焦循文体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有关焦循文论的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生于村归于村的人生际遇 |
第三节 习于文归于文的思想波变 |
第一章 诗文主“阳”观 |
第一节 焦循的诗论 |
一、“诗本于情”的创作论 |
二、“诗本于诚”的审美特征论 |
三、“只求其好”的作品论 |
四、“务实”为主的批评论 |
第二节 焦循的文论 |
一、“曰意曰事”的文章创作论 |
二、“用于天下”的文章功用论 |
三、“非徒质言”的古文作品论 |
四、“理法”为本的时文本体论 |
第三节 焦循的诗文践行 |
一、诗作形式践行 |
二、诗作内容践行 |
三、古文内容践行 |
四、古文功用践行 |
第二章 词曲主“阴”观 |
第一节 焦循的词观 |
一、“性情”为本的词学发生论 |
二、“补于世教”的词学功用论 |
第二节 焦循的曲剧观 |
一、“本色”为旨的审美批评论 |
二、考证为先的作品批评论 |
第三节 焦循的词体践行 |
一、词的题材践行 |
二、词的功能论践行 |
第三章 焦循文体观的意义 |
第一节 焦循文体观与传统经学的融创 |
一、焦循文体观对经学思想的融合 |
二、焦循文体观对经学方法的运用 |
三、焦循文体观对经学的超越 |
第二节 焦循对“扬州学派”文体观的创变 |
一、别具一格的文笔说 |
二、独树一帜的时文观 |
三、“通变之论”的学术价值 |
第三节 焦循“代胜”理论的文体学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研究综述 |
二、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王国维对小说文体的演变考察 |
第一节 对通俗小说的源流梳理 |
第二节 对章回小说的起源推论 |
第三节 对因袭写作的梳理判断 |
第二章 王国维的小说文体创作理论 |
第一节 小说创作主体素养论 |
第二节 小说创作的叙事性与抒情性倾向 |
第三节 小说创作以“描写人格”为主 |
第四节 小说创作的悲喜剧类型论 |
第三章 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家学传承的影响 |
第二节 传统文论的积淀 |
第三节 西方文论的融合 |
第四章 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体”的认可与推崇 |
第二节 “史”的追求与创新 |
第三节 “美”的继承与融合 |
第四节 对后世小说文论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八股文为“明代之胜”说的多维建构与瓦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 八股文为“明代之胜”说建构的四个维度 |
(一) 文章与政治之关系: 八股文乃国家取士之途,为一代制度之重 |
(二) 文章与士人精力之关系: 八股文为明一代士人精力之所出 |
(三) 文章与“宗经载道”传统: 八股文为载道之具,可以发明圣人与经典之蕴 |
(四) 文体“新变”及其文学史意义: 八股文具备文体与辞调创新 |
二、 明清时期的八股文批判及其意义 |
三、 清末民初以降的八股文批判与文学史重构 |
余 论 |
(6)中国韵文之结构与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唐近体诗的结构规则及其意义 |
二、“宋词”在中国韵文结构方面的新贡献 |
三、“元曲”对中国韵文的新贡献 |
四、唐前中国韵文之结构与演进 |
五、结语 |
(8)焦循经学与诗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重点与方法 |
第一章 焦循其人其着 |
第一节 焦循生平考述 |
一、学以益才期 |
二、略有小成期 |
三、厚积薄发期 |
第二节 焦循着述考略 |
第二章 焦循的经学思想 |
第一节 焦循经学思想渊源 |
一、治《易》家风 |
二、扬州文化地理 |
三、焦循经学与西学 |
第二节 焦循经学思想内涵 |
一、阐发《易》理,立身经世 |
二、证之以实而运之以虚 |
第三节 焦循经学思想特点 |
一、治经基础:训诂声音 |
二、治经理念:反经为权,日新为要 |
三、治经准则:不以注、疏为经 |
第三章 焦循的诗学思想 |
第一节 焦循诗学思想渊源 |
一、诗之所自 |
二、文法所宗 |
三、曲论所起 |
第二节 焦循诗学思想内涵 |
一、“性情” |
二、一代有一代之所胜 |
第三节 焦循诗学思想特点 |
一、明晰的文体观:“一事有一事之体” |
二、创作目的:明事与明意 |
三、创作标准:文有达,无所为简 |
第四章 焦循经学思想与诗学思想的同生共构 |
第一节 在焦循经学思想的视野下看其诗学思想 |
一、学问之业与属文 |
二、“权变”经学思想下的文学史观 |
三、经学“性灵”与词章“性灵” |
第二节 透过焦循的诗学思想反观其经学思想 |
一、“性情”与“性善” |
二、明事与经术 |
三、以阴阳论文学体裁 |
第三节 焦循经学与诗学思想的互动 |
一、解经方法在文学创作与评论中的运用 |
二、文法在解经中的运用 |
第五章 焦循经诗同构思想的共通性与独特性 |
第一节 经诗同构的共通性 |
一、诗学建基于经学 |
二、以阐彰圣道为旨归 |
第二节 焦循经诗同构思想的独特性 |
一、独特性所在 |
二、与经诗兼善思想家“性情”观的比较 |
三、独特性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焦循学术要事编年 |
(9)陈钟凡与中国首部韵文文学史《中国韵文通论》之撰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陈钟凡先生的生平与着作 |
二、《中国韵文通论》成书的学术背景 |
三、《中国韵文通论》的特色与价值 |
四、余论 |
(10)新学理的输入与传统文学史观的革新——以胡适“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说的重要历史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元杂剧何以成为“一代之文学”——兼及“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论反思[J]. 徐大军. 文艺理论研究, 2021(05)
- [2]“宋词一代之胜”说与宋词地位之辨[J]. 蒋义铮,赵皙.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06)
- [3]焦循文体观研究[D]. 张瑞璇. 扬州大学, 2021(09)
- [4]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研究[D]. 杨文英. 扬州大学, 2021(09)
- [5]八股文为“明代之胜”说的多维建构与瓦解[J]. 郑雄. 文艺理论研究, 2021(02)
- [6]中国韵文之结构与演进[J]. 解玉峰.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7]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书写中的中西文化博弈——以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为例[J]. 林昭,陈文新.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19(02)
- [8]焦循经学与诗学思想研究[D]. 蒋京恩. 河南大学, 2018(12)
- [9]陈钟凡与中国首部韵文文学史《中国韵文通论》之撰作[J]. 卞东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 [10]新学理的输入与传统文学史观的革新——以胡适“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为例[J]. 孔令辉,古风. 贵州社会科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