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软骨化生一例

子宫内膜软骨化生一例

一、子宫内膜软骨化生1例(论文文献综述)

陶帅[1](2021)在《基于天癸理论的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针对绝经后女性这一膝骨关节炎高发人群,寻找其与天癸理论的内在联系;基于天癸理论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优势,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丰富天癸理论的临床应用及科学内涵。方法:(1)通过Cochrance系统评价对中药汤剂内服对比西药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研究,分别从不良反应、总有效率、WOMAC评分等方面进行论证。同时将筛选结果文献中的中药汤剂进行用药规律挖掘,并对补肾活血方进行组方解析。(2)纳入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患者67例,治疗组33例给予补肾活血方,对照组34例给予西乐葆,经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WOMAC评分、骨关节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和改良Kupperman指数评分,并进行中医临床疗效评定。(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E2、MMP-13、CTX-Ⅱ、IL-1β、TNF-α各指标的变化,并通过WORMS评分系统评价治疗前后膝关节MRI中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髓水肿、关节面下囊肿、半月板及关节腔积液的影像学变化,并分析其关联性。(4)采用卵巢切除术+右膝关节腔注射MIA建立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模型,分为Control组、Model组、BSHXR-L组、BSHXR-M组、BSHXR-H组。分别运用大鼠最大跑步速度、肉眼观察评分、番红O-固绿染色、ELISA法、免疫组化等方法明确补肾活血方对大鼠关节软骨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运用Western-Blot检测凋亡、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qPCR检测Akt、mTOR及下游自噬基因的相对表达,并对miR-107与Akt、mTOR进行相关性分析。(5)建立体外软骨损伤模型,分为Control组、IL-1β组、BSHXR组、BSHXR+miR-107 inhibitor 组和 BSHXR+miR-107 inhibitor NC 组。ELISA 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上清液COL-Ⅱ、MMP-13、Aggrecan、TNF-α、IL-6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自噬小体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Akt、mTOR及下游自噬蛋白的表达,同时利用Targetscan 7.2软件预测miR-107的可能靶基因并采用双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进行验证。结果:(1)文献系统评价揭示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在WOMAC评分、Lequesne-Mery关节炎指数改善明显,而在步行能力、KSS评分、VAS评分和Lysholms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中药组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最为常见,以归肝肾经、药性温平、药味甘苦辛为主,共发现54组常用药物组合,33条关联规则和16味核心药物,而补肾活血方主要组成药物均囊括其中,且各药物使用频次均≥10次。(2)治疗组补肾活血方治疗后VAS评分、WOMAC评分和中医证候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尤其对肝肾亏虚型患者的关节酸软乏力、关节冷痛喜暖恶寒、头晕耳鸣症状方面优势明显。同时补肾活血方可降低改良Kupperman指数评分并对女性绝经后出现的诸多不适有明显改善,其中医疗效评定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补肾活血方可提高血清中E2表达,抑制MMP-13、CTX-Ⅱ、IL-1β及TNF-α的表达。MRI观察发现早中期绝经后膝骨关节炎以关节软骨损伤最为常见,其首先病变区域以髌股关节和内侧胫股关节为主,同时内侧半月板变性损伤发生率较外侧半月板高且病变程度重。软骨损伤评分与E2呈强负相关,与MMP-13、CTX-Ⅱ、IL-1β呈良好正相关,与TNF-α呈弱正相关;与K-L分级、半月板变性损伤呈良好正相关,与软骨下骨髓水肿呈弱正相关。补肾活血方可明显降低软骨下骨髓水肿和关节腔积液评分,而对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面下囊肿、半月板变性损伤评分几乎无影响。(4)造模后BSHXR(L、M、H)各组均可提高大鼠最大跑步速度,减轻软骨损伤程度,抑制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的表达,免疫组化示其COL-Ⅱ、Aggrecan表达逐渐升高,MMP-13表达逐渐降低,呈剂量效应,与Mode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示BSHXR(L、M、H)各组凋亡蛋白Bcl-2逐渐升高,而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 逐渐降低;自噬通路蛋白 p-Akt/Akt、p-mTOR/mTOR 受到抑制,下游蛋白Beclin-1、LC3Ⅱ表达逐渐升高,而p62逐渐降低,呈剂量效应,与Mode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结果示BSHXR(L、M、H)各组均可促进Beclin-1、LC3Ⅱ mRNA的相对表达,抑制p62、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呈剂量效应;同时miR-107与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呈极强负相关。(5)诱导OA后软骨细胞上清液中COL-Ⅱ、Aggrecan降低,MMP-13、TNF-α、IL-6升高。透射电镜观察示BSHXR组软骨细胞的自噬小体数量较IL-1β组明显提升,且形态大自噬能力强;当转染miR-107 inhibitor时,软骨细胞的自噬小体受到抑制;当转染miR-107 inhibitor NC时,抑制现象则不明显。Western-Blot结果示BSHXR组自噬通路蛋白p-Akt/Akt、p-mTOR/mTOR受到抑制,下游蛋白Beclin-1、LC3Ⅱ表达升高,而p62降低。qPCR结果示BSHXR组可促进软骨细胞中miR-107 mRNA的相对表达,抑制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Targetscan7.2预测miR-107的靶基因可能是TRAF3。Western-Blot和qPCR结果示BSHXR组可抑制TRAF3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实miR-107靶向作用软骨细胞的TRAF3基因。结论:(1)文献研究证明中药汤剂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临床治疗主要以补益肝肾为本,配合活血化瘀、祛风湿等治标药物以标本同治,证实了补肾活血方组方的科学性、有效性。(2)基于天癸理论的补肾活血方治疗肝肾亏虚型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有临床优势,尤其对绝经后女性伴有全身不适症状者疗效更佳。(3)早中期绝经后膝骨关节炎MRI影像以髌股关节和内侧胫股关节损伤最为常见;补肾活血方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软骨下骨髓水肿和关节腔积液,发挥一定程度的类雌激素样作用,且炎性指标的降低程度并不能预测MRI影像的改善情况。(4)补肾活血方通过上调miR-107靶向TRAF3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表达,进而增强软骨细胞自噬反应起到保护软骨的作用。

袁航[2](2020)在《47例子宫癌肉瘤临床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子宫癌肉瘤(uterine carcinosarcomas,UCS),也称恶性米勒管混合瘤或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ullerian tumors,MMMTs),是一种少见的子宫恶性肿瘤,预后差,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子宫癌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旨在探讨子宫癌肉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建立UCS预后预测模型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8年1月-2018年12月间所有UC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整理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姓名、住院号、年龄、月经情况、孕产次、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术前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手术方式、手术-病理分期、术后病理、术后辅助治疗等。通过电话随访获取术后复发、治疗及生存情况等随访资料。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使用SPSS25.0软件及,Stata1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亚组累积存活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法比较生存曲线的差异,Cox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复发和生存的变量。认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计47例患者纳入回顾性研究。中位诊断年龄57岁,平均诊断年龄(55.17±12.77)岁,年龄范围15岁-81岁,发病年龄多集中于50岁-70岁(47.4%,27/47)。绝经前患者 17 例(36.2%,17/47),绝经后患者 30 例(63.8%,30/47)。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其次为异常阴道排液。另有2例患者因良性疾病行手术时意外发现。术前行影像学检查(盆腔多普勒超声、盆腹腔CT、盆腹腔MRI)提示宫腔、宫体或盆腔内具有丰富血流的占位性病变。术前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均可正常或升高,缺乏特异性,最常见异常升高血清肿瘤标志物为 CA-125。47例患者中42例于我院行手术,5例于外院行手术。参照2009年FIGO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标准进行分期,FIGOⅠ期患者27例,其中FIGO ⅠA期11例,FIGO ⅠB 期 16 例;FIGO Ⅱ期 4 例;FIGO Ⅲ 12 例,其中 FIGO ⅢA 期 3例,FIGO ⅢB 期 6 例,FIGO ⅢC 期 3 例,包括 FIGO ⅢCl 期 1 例,FIGOⅢC2期2例。FIGOⅣ期4例,其中FIGO IVA期2例,FIGO IVB期2例。47例患者中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者17例,≥1/2肌层30者例;LVSI 阳性者17例;淋巴结阳性者5例,其中仅盆腔淋巴结阳性者2例,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者1例,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均阳性者2例;肿瘤侵及宫颈间质者7例;肿瘤侵及宫旁组织者12例。多数病例由1种癌成分和1种肉瘤成分组成,2例有1种癌成分及≥2种肉瘤成分组成。癌成分组织学类型以内膜样癌为主,其次为浆液性癌;分化程度为高分化者19例,中-低分化及低分化者24例,分化程度不详者4例。肉瘤成为同源性者24例,异源性者15例,不详者8例;同源性肉瘤成分多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异源性肉瘤成分多为软骨肉瘤和横纹肌肉瘤。47例患者中,术后未添加辅助治疗者4例,单独化疗者37例,同步放化疗者4例,化疗后添加放疗者2例。放疗方式均为EBRT。患者化疗方案多样化,初治化疗方案以铂类联合异环磷酰胺为主。随访开始时间为患者手术治疗时间,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47例患者中1例失访,失访率为2.1%。中位随访时间个20.3月(1.5-1 08.6个月)。18例患者报告了疾病进展或复发情况。术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0.0个月,1年PFS为66.0%,3年PFS为27.7%。15例患者死亡,中位OS为20.2个月(1.5个月-108.6 个月),1 年 OS 为 70.2%,3 年 OS 为 31.9%。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侵及肌层深度(P=0.032)、肿瘤癌成分组织学分化程度(P=0.007)、肿瘤肉瘤成分组织学来源(P=0.005)和FIGO分期(P=0.003)与PFS存在相关性,患者确诊时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LVSI、淋巴结是否受累、肿瘤是否侵及宫颈间质、肿瘤是否侵及宫旁组织和术后辅助治疗方式与PFS无明显相关性;肿瘤侵及肌层深度(P=0.042)、肿瘤癌成分组织学分化程度(P=0.037)、肿瘤肉瘤成分组织学来源(P=0.043)和FIGO分期(P=0.024)与OS存在相关性,患者确诊时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LVSI、淋巴结是否受累、肿瘤是否侵及宫颈间质、肿瘤是否侵及宫旁组织和术后辅助治疗方式与OS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癌成分组织学分化程度是PFS相关独立预后因素;肿瘤癌成分组织学分化程度和FIGO分期是OS相关独立预后因素。按照肿瘤癌成分和肉瘤成分组织模式将UCS患者分为3组:类别1为肿瘤癌成分组织学为低级别且肉瘤成分为同源性者;类别2包括肿瘤癌成分组织学为低级别且肉瘤成分为异源性者及肿瘤癌成分组织学为高级别且肉瘤成分为同源性者;类别3为肿瘤癌成分组织学为高级别且肉瘤成分为异源性者。单因素分析表明该分组方式与OS存在相关性(P=0.039)。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癌成分和肉,瘤成分组织学模式分组是OS相关独立预后因素,与类别1相比,类别2及类别3患者死亡风险显着增加。结论1.子宫癌肉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多较差,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2.肿瘤癌成分组织学分化程度是PFS独立预后因素,肿瘤癌成分组织学分化程度和FIGO手术—病理分期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3.按照肿瘤癌成分和肉瘤成分组织学模式进行亚组分析,肿瘤癌成分组织学为低级别且肉瘤成分为同源者预后最好,肿瘤癌成分组织学为高级别且肉瘤成分为异源者预后最差。

李荣岗,廖悦华,孙丽霞,刘琼茹,杨文丽,周伟[3](2019)在《子宫颈癌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子宫颈癌肉瘤(uterine cervical carcinosarcoma, UCS)的临床、影像学特征、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其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例UCS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观察分析其治疗和预后。结果 4例患者平均年龄56岁,3例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1例为接触性出血;影像学(彩超及CT)均发现实质性肿块;组织学上,4例均见恶性上皮和恶性间叶成分,3例恶性上皮肿瘤细胞呈不规则巢、片状,瘤细胞异型性明显,见丰富嗜酸性或透亮胞质,见灶性角化及单个细胞角化,1例恶性上皮成分呈不规则腺样结构,恶性间叶细胞梭形,伴明显异型,具有肉瘤形态,且有明显的黏液样背景,其中1例间叶成分为软骨肉瘤。免疫表型:所有恶性上皮成分CKpan(+),鳞状细胞癌p63、p40、CK14(+),子宫内膜样腺癌EMA、CK8/18、CK7(+),恶性间叶成分vimentin(+),软骨肉瘤S-100(+)。结论 UCS罕见,临床分期早,预后差。组织学以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纤维肉瘤/未分化肉瘤成分常见,免疫组化标记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

金姗姗[4](2019)在《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及治疗AS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Asherman综合征(Asherman,s syndrome,AS),又被称为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S),是指由宫腔手术操作、宫腔感染、放射等因素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被破坏导致子宫宫腔部分或全部粘连,出现周期性盆腔疼痛、月经异常、反复流产、不孕等症状的妇科疾病。近几年来的研究提出子宫宫腔基底层可能有干细胞/祖细胞存在,而宫腔粘连的发生以及复发率高可能与子宫内膜干细胞减少、缺失和功能障碍有关,故提出了使用干细胞移植治疗宫腔粘连和预防复发的新方法。本研究通过宫内灌注自体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endometrial mesenchymal stem cell,eMSC)来治疗中、重度IUAS,通过比较分析单独使用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和联合使用透明质酸钠凝胶两种治疗方法对子宫内膜再生修复、功能恢复、容受性改变、胚胎种植率的影响,来寻求合适的治疗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第二部分,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治疗AS综合征的临床观察,纳入中、重度宫腔粘连4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15例)、实验组B(15例)和对照组C(1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实验组A单独使用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实验组B联合使用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与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对照组C仅予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后第四个月经周期均行胚胎移植术。术后于门诊复查妇科彩超及宫腔镜检查,记录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美国生育协会(AFS)评分、内膜区域血流分布类型、PI值、S/D值及妊娠情况。本次实验遵循医学伦理学原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本次实验干细胞移植均未收取任何费用,所有病例干细胞移植后均未出现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肺栓塞等并发症。结果:(1)本次实验分离出的eMSC细胞形态均一,表型稳定,在体外有较强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提示与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一致,且阳性率均高于98%。(2)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在透明质酸钠凝胶内能够贴壁、存活,生长状态良好。(3)当年龄﹤35岁时,单纯eMSCs移植与eMSCs和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移植均能够有效的促进子宫内膜的再生与修复;当年龄≧35岁时,eMSCs和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移植的治疗方式较单纯的eMSCs移植治疗方式更能够促进子宫内膜的增殖。(4)当年龄﹤35岁时,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内膜下血管生成,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当年龄≧35岁时,单纯干细胞治疗方式与干细胞和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治疗方式均能够改善内膜下血管血流灌注能力,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5)当年龄﹤35岁时,干细胞和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治疗方式能够显着提高AS综合征患者术后妊娠率。此实验结果表明自体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在临床上能促进受损子宫内膜的再生修复,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恢复子宫内膜功能,最终实现成功妊娠,这说明联合应用自体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和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AS综合征是可行的。

黄清洁,陈天东,陈海瑞,贺佳子,陈壬寅[5](2018)在《肺母细胞瘤与胸膜肺母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并鉴别肺母细胞瘤与胸膜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肺母细胞瘤与胸膜肺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例(肺母细胞瘤3例,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各自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加以鉴别。结果临床特征: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咯血、下肢水肿、四肢乏力等症状,红细胞、血红蛋白均降低,纤维蛋白原均升高。病理特征:肺母细胞瘤由高分化腺癌及原始间胚叶构成,腺癌由复层柱状上皮构成,可见核上及核下空泡,原始间胚叶成分可见横纹肌分化及黏液样变;胸膜肺母细胞瘤可见囊壁样结构,囊壁被覆分化成熟的纤毛柱状上皮,间叶成分由丰富的圆形和梭形幼稚成分构成,可见软骨化生。免疫组化:3例肺母细胞瘤CK、β-Catenin、vimentin表达均阳性,Ki67阳性率均在50%以上; 1例胸膜肺母细胞瘤上皮成分CK(+),有软骨分化区域S-100(+),Ki67(90%+)。结论肺母细胞瘤是常见于成人的由腺癌及间叶组织构成的具有双向分化的肿瘤,上皮及间叶均为恶性成分。胸膜肺母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由恶性间质构成的单相型肿瘤,其间质异形性显着,恶性程度较高。免疫组化无特异性表达可鉴别二者,病理诊断主要依据形态学加以鉴别。

郝金燕,邓晋芳,刘莉萍,刘文悦,王晨,潘慧,李杰[6](2015)在《12例卵巢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卵巢、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ullerian mixed tumor,M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诊断要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08-2013年12例经组织学诊断为卵巢、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病例,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分析其免疫表型,结合文献总结M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12例MMMT患者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9.6岁。肿瘤发生部位:子宫3例,单侧卵巢8例,双侧卵巢及宫颈管1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及盆腔包块。组织学上包括癌和肉瘤,其中浆液性乳头状癌6例,鳞状细胞癌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软骨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4例,横纹肌肉瘤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3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混合软骨肉瘤1例。免疫组化染色:所有癌成分CK阳性,肉瘤成分Vimentin阳性,其中平滑肌肉瘤h-caldesmon阳性,横纹肌肉瘤Desmin阳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CD10阳性,软骨肉瘤S-100阳性。治疗以手术+术后化疗为主。10例患者随访至2014年10月(2例失访),1例于术后1个月内死亡,7例于术后658个月复发,其余2例术后12年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属于恶性上皮-间叶性肿瘤,发病率低,确诊依据组织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标记综合判断,临床预后差。

徐铖,章芳芳,吴波,余波,马恒辉[7](2012)在《宫颈原发性Müllerian腺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宫颈原发性Müllerian腺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瘤的认识。方法对4例发生于宫颈的Müllerian腺肉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标记检查,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临床上患者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要症状。镜下肿瘤由良性腺上皮成分和肉瘤性间质成分组成;腺体常扩张,异型性较明显的间质成分突入腺腔内形成息肉状结构,腺体周围间质成分比较密集,围绕腺体形成"袖套样"结构;核分裂象分布不均(1~15个/10 HPF)。免疫表型没有特异性。结论宫颈原发性Müllerian腺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主要用于确定异源性成分及与其他肿瘤的鉴别。

李新霞,马明福,常彬,古丽那尔·阿布拉江,张巍[8](2012)在《子宫苗勒腺肉瘤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6例子宫苗勒腺肉瘤(uterus Müllerian adenosarcoma,UMA)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提高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的6例UMA临床特点、肿瘤组织形态学特征及肿瘤免疫表型,并随访观察。结果 6例患者4例发生于子宫内膜,2例发生于宫颈。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盆腔疼痛和子宫颈息肉。全部行手术治疗,4例术后辅以化疗,2例放疗。4例发生于子宫内膜者形态学均为低级别腺肉瘤,术后辅以化疗至今无复发;2例发生于宫颈者均合并有软骨肉瘤异源性成分,术后辅助放、化疗2年后因肿瘤复发死亡。镜下所有病例均可见不规则囊性扩张、裂隙样腺体和肿瘤间质以腺周套袖样及息肉样突入腺腔的形态学特征,肿瘤间质核分裂象2~12个/10 HPF。2例伴有软骨肉瘤异源性成分者,其中1例同时伴有高级别多形性肉瘤成分过度生长并浸润肌层。免疫表型:6例肿瘤上皮CK均呈强阳性表达;上皮:ER、PR和vimentin均(+),CD10(-),Ki-67增殖指数1%;肉瘤间质:全部表达vimentin,4例表达ER、PR;1例表达SMA、desmin,3例表达CD10,Ki-67增殖指数4%;2例伴有软骨肉瘤分化者局灶表达S-100蛋白。间质细胞Ki-67增殖指数20%,明显高于低级别腺肉瘤4%的表达。结论 UMA临床罕见,患者症状、体征无特异性,正确诊断依赖病理形态学观察。低级别腺肉瘤治疗应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早期且完整切除病灶者预后较好,晚期且合并肉瘤成分过度生长者及伴有异源性分化者预后差。肿瘤的复发率较高,应长期密切随访。

钟薇,古丽娜·库尔班,米亚斯尔·吐尔干[9](2001)在《子宫内膜软骨化生1例》文中研究说明

马军,金辉,曹缵孙[10](2000)在《子宫内膜骨化》文中认为子宫内膜骨化较为罕见,其病因尚有争论,可能与前次流产或流产后子宫内膜炎引起内膜骨化有关;也有学者认为系胚胎残留物变性坏死、营养不良性钙化所致;碱性磷酸酶异常,钙、磷代谢紊乱及雌激素过度刺激也可能与发病有关。临床表现多以继发性不孕就诊,有流产史或流产后子宫内膜炎及月经紊乱病史等。宫腔镜下诊、治为本病的最佳诊、治手段。预防则应提高人工流产术质量,预防感染,B超复查,并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二、子宫内膜软骨化生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子宫内膜软骨化生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天癸理论的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第一节 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病理机制探索
        1 炎症反应
        2 关节软骨退变
        2.1 自噬简介
        2.2 自噬参与软骨退变
        2.3 软骨细胞自噬与凋亡的关系
        2.4 软骨细胞自噬的调控
        2.5 中药汤剂对miRNAs表达的影响
        3 小结
    第二节 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1 西药口服
        1.1 非甾体类抗炎药
        1.2 对症慢作用药物
        1.3 雌激素类
        2 关节腔药物注射
        2.1 透明质酸
        2.2 糖皮质激素
        2.3 富血小板血浆
        3 手术治疗
        3.1 膝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术
        3.2 膝关节周围截骨术
        3.3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3.4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4 当前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治疗面临的困境
    第三节 基于“天癸理论”论治绝经后膝骨关节炎
        1 天癸的基本内涵
        1.1 渊源
        1.2 天癸的物质性
        1.3 天癸的功能性
        2 天癸与五脏
        2.1 天癸的产生依赖五脏
        2.2 天癸受五脏功能调控
        2.3 天癸的病因病机及治则规律
        3 天癸的现代研究
        3.1 天癸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关
        3.2 天癸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相关
        3.3 天癸与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相关
        3.4 天癸与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关系
        4 天癸与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
        4.1 肝肾亏虚天癸竭是绝经后膝OA的发病之本
        4.2 补益肝肾调天癸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药汤剂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1 资料和方法
        1.1 检索数据库及时限
        1.2 检索策略
        1.3 纳入与排除
        1.4 结局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文献入选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3 偏倚风险评估
        3 Meta分析结果
        3.1 总有效率
        3.2 不良反应
        3.3 步行能力
        3.4 VAS评分
        3.5 WOMAC评分
        3.6 Lequesne-Mery关节炎指数
        3.7 KSS评分
        3.8 Lysholms膝关节功能评分
        4 讨论
        4.1 中药汤剂内服在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地位
        4.2 结果分析及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4.3 本系统评价的意义
    第二节 膝骨关节炎用药规律挖掘及补肾活血方组方解析
        1 研究方法
        2 数据挖掘结果
        2.1 单味中药频次分析
        2.2 中药类别频次分析
        2.3 归经
        2.4 四气五味
        2.5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3 讨论
        3.1 药物分析
        3.2 方剂分析
        3.3 膝骨关节炎核心药物及补肾活血方组方解析
        3.4 小结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1 病例选择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样本量计算及治疗分组
        2.2 治疗措施
        2.3 患者依从性管理与评价
        3 观察指标
        3.1 视觉模拟评分
        3.2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
        3.3 骨关节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
        3.4 改良Kupperman指数评分
        4 中医临床疗效评定
        5 不良事件
        6 统计分析
        7 项目支持与伦理
        8 结果
        8.1 病例纳入情况及不良事件
        8.2 依从性指标
        8.3 一般资料
        8.4 发病季节分布及各季节发病患者初诊WOMAC评分情况
        8.5 VAS评分结果
        8.6 WOMAC评分结果
        8.7 骨关节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结果
        8.8 改良Kupperman指数评分结果
        8.9 中医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9 讨论
        9.1 绝经后膝骨关节炎药物治疗现状及难点
        9.2 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现状及作用机制
        9.3 基于天癸理论的补肾活血方论治绝经后膝骨关节炎
        9.4 小结
    第二节 补肾活血方对绝经后膝骨关节炎血清学炎性指标及MRI半定量评分的影响
        1 病例选择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纳入、排除标准
        1.3 中止、剔除、脱落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分组
        2.2 治疗措施
        3 临床血清学指标检测
        4 膝关节核磁共振(MRI)半定量评分
        4.1 设备及扫描序列
        4.2 WORMS评分方法
        5 统计分析
        6 结果
        6.1 两组治疗前后E2、MMP-13、CTX-Ⅱ、IL-1β、TNF-α血清学指标变化
        6.2 两组患者膝关节MRI半定量评分结果分析
        6.3 两组治疗前后MRI影像评分变化与血清学炎性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7 讨论
        7.1 补肾活血方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延缓软骨退变
        7.2 补肾活血方发挥类雌激素样作用保护关节软骨
        7.3 补肾活血方对绝经后膝关节炎MRI半定量评分的影响
        7.4 补肾活血方干预下的MRI影像学变化与血清学炎性指标关联性探讨
        7.5 小结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节 补肾活血方对去卵巢大鼠软骨组织病理形态学及软骨细胞自噬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及分组
        2.2 疼痛行为学评估
        2.3 处死大鼠及取材
        2.4 肉眼观察膝关节软骨外观
        2.5 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病理形态改变
        2.6 ELISA检测关节滑液中IL-1β、IL-6、TNF-α的表达
        2.7 免疫组化检测软骨组织COL-Ⅱ、Aggrecan、MMP-13的表达
        2.8 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CleavedPARP、PARP的表达
        2.9 Western-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 Ⅱ、p62、Akt、P-Akt、mTOR、P-mTOR的表达
        2.10 qPCR检测Beclin-1、LC3 Ⅱ、p62、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
        2.11 qPCR检测miR-20、miR-27a、miR-107、miR-206的相对表达
        2.12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跑步机最大跑步速度
        3.2 肉眼观察下膝关节软骨损伤情况
        3.3 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
        3.4 关节滑液中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表达结果
        3.5 免疫组化结果
        3.6 各组大鼠关节软骨内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Cleaved PARP、PARP的表达结果
        3.7 各组大鼠关节软骨内自噬下游蛋白Beclin-1、LC3Ⅱ、p62和通路蛋白Akt、P-Akt、mTOR、P-mTOR的表达结果
        3.8 各组大鼠关节软骨内Beclin-1、LC3Ⅱ、p62和Akt、mTOR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3.9 各组大鼠关节软骨内miR-20、miR-27a、miR-107、miR-206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3.10 miR-107与Akt、mTOR m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OVX+MIA诱导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模型的科学性
        4.2 补肾活血方对软骨组织形态学的保护作用
        4.3 补肾活血方对细胞外基质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组方药理的文献分析
        4.4 补肾活血方对软骨细胞自噬与凋亡的影响
        4.5 补肾活血方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软骨细胞自噬
        4.6 补肾活血方调控关节软骨内miRNAs的表达
        4.7 小结
    第二节 补肾活血方上调miR-107靶向TRAF3抑制Akt/mTOR促进软骨细胞自噬反应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仪器
        1.4 实验试剂及耗材
        2 实验方法
        2.1 CCK-8 (Cell Counting Kit-8)检测软骨细胞增殖率
        2.2 建模及处理
        2.3 细胞转染及分组
        2.4 ELISA法检测COL-Ⅱ、MMP-13、Aggrecan、TNF-α、IL-6的表达
        2.5 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检测
        2.6 WB检测各组自噬下游蛋白Beclin-1、LC3Ⅱ、p62的表达
        2.7 WB检测各组自噬通路蛋白Akt、p-Akt、mTOR、p-mTOR的表达
        2.8 qPCR检测miR-107、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
        2.9 miR-107靶基因的预测与验证
        2.10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补肾活血方对软骨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3.2 补肾活血方对COL-Ⅱ、MMP-13、Aggrecan、TNF-α、IL-6的影响
        3.3 补肾活血方对软骨细胞自噬的影响
        3.4 miR-107靶向TRAF3影响软骨细胞自噬
        4 讨论
        4.1 IL-1β诱导软骨损伤模型的科学性
        4.2 炎症反应和细胞外基质代谢参与软骨细胞自噬的调节
        4.3 补肾活血方促进内源性miR-107高表达来抑制Akt/mTOR通路
        4.4 补肾活血方调节下的miR-107靶向TRAF3促进软骨细胞自噬
        4.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47例子宫癌肉瘤临床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的选择
    2 临床资料收集
    3 随访方法
    4 结局指标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年龄分布与临床特征
    2 术前影像学检查
        2.1 术前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
        2.2 术前盆腹腔强化CT检查
        2.3 术前盆腔强化MRI检查
    3 术前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水平
    4 术前组织病理学诊断
    5 手术情况
    6 组织病理学特征
        6.1 基本病理特征
        6.2 肿瘤癌成分病理特征
        6.3 肿瘤肉瘤成分病理特征
    7 手术—病理分期
    8 术后辅助治疗情况
        8.1 辅助治疗方式
        8.2 化疗
        8.3 放疗
    9 随访情况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9.1 随访情况
        9.2 疾病进展、死亡情况
        9.3 影响疾病进展/复发因素分析
        9.4 生存相关因素分析
        9.5 肿瘤癌成分与肉瘤成分病理组织学模式亚组分析
讨论
    1 UCS临床特征
    2 UCS分子特征
    3 UCS影像学检查
    4 UCS实验室检查
    5 UCS的诊断
    6 UCS的治疗
        6.1 手术治疗
        6.2 辅助治疗
        6.2.1 化疗
        6.2.2 放疗
        6.2.3 复发或持续性UCS治疗
        6.2.4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7 UCS预后影响因素
    8 研究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Ⅰ 2009年FIGO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
    附表Ⅱ FIGO分期与TNM分期
    附表Ⅲ UCS患者按肿瘤成分组织学模式分组PFS图形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子宫颈癌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
    2.2 病理检查
    2.3 免疫表型
    2.4 治疗及随访
3 讨论
    3.1 临床特征
    3.2 组织病理学特征
    3.3 鉴别诊断
    3.4 治疗与预后

(4)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及治疗AS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索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前言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分析
    2.4 结果
    2.5 讨论
    2.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自体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治疗AS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前言
    3.1 资料与方法
    3.2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肺母细胞瘤与胸膜肺母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病理检查
    1.3 诊断和分期标准
    1.4 随访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2.2 病理检查结果
        2.2.1 大体检查
        2.2.2 镜下表现
        2.2.3 免疫组织化学表型
    2.3 治疗及预后
3 讨论

(6)12例卵巢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7)宫颈原发性Müllerian腺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方法
2 结果
    2.1 巨检
    2.2 镜检
    2.3 免疫组化
    2.4 随访
3 讨论
    3.1 临床特征
    3.2 病理学特征
    3.3 鉴别诊断
        3.3.1 (1) 宫颈息肉
        3.3.2 宫颈腺纤维瘤
        3.3.3 癌肉瘤及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3.3.4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3.3.5 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

(8)子宫苗勒腺肉瘤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免疫组化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表1)
    2.2 眼观
    2.3 镜检
    2.4 免疫表型
    2.5 随访
3 讨论

四、子宫内膜软骨化生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天癸理论的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机制[D]. 陶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47例子宫癌肉瘤临床回顾性分析[D]. 袁航. 山东大学, 2020(10)
  • [3]子宫颈癌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J]. 李荣岗,廖悦华,孙丽霞,刘琼茹,杨文丽,周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9(06)
  • [4]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及治疗AS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金姗姗. 南华大学, 2019(01)
  • [5]肺母细胞瘤与胸膜肺母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 黄清洁,陈天东,陈海瑞,贺佳子,陈壬寅. 河南医学研究, 2018(20)
  • [6]12例卵巢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临床病理分析[J]. 郝金燕,邓晋芳,刘莉萍,刘文悦,王晨,潘慧,李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5(09)
  • [7]宫颈原发性Müllerian腺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J]. 徐铖,章芳芳,吴波,余波,马恒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2(06)
  • [8]子宫苗勒腺肉瘤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并文献复习[J]. 李新霞,马明福,常彬,古丽那尔·阿布拉江,张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2(10)
  • [9]子宫内膜软骨化生1例[J]. 钟薇,古丽娜·库尔班,米亚斯尔·吐尔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1(04)
  • [10]子宫内膜骨化[J]. 马军,金辉,曹缵孙.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0(04)

标签:;  ;  ;  ;  ;  

子宫内膜软骨化生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