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院一中心三个工作室”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王琨[1](2021)在《开放式教育理念下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云南文山民族小学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开放式、体验式、探究式等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出现,素质教育在向着开放式教育理念发展,以培育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主导。同样,开放式教育理念对小学建筑空间环境提出了新的需求,在满足基本教学课堂的同时,校园应该提供更多弹性的、开放的课外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爱好与个性化的自由发展,来激发培养孩子们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而粗放式大发展下的小学建筑公共空间形态和组织单一、乏味、封闭,难以满足于新的教育理念发展及学生成长与学习的需求。因此,在教育走向越来越开放的背景下,如何在教室之外的公共空间中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活动与交流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上述思考,笔者以云南省文山市民族小学校项目为研究对象,前期通过国内外不同教育理念对校园空间影响的梳理,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小学公共空间的设计发展概况,发现素质教育理念在逐步向着国外开放式教育模式发展,学校公共空间设计在向着开放化、人性化、复合化发展;之后通过对当下新型优秀小学案例的分析、图解、转译,从校园空间布局和功能组织、专业教室和公共教学用房的开放设计以及公共空间节点设计三个层面,总结归纳出国内优秀小学公共空间的新颖设计手法及原则;最后基于新型校园公共空间开放设计的手法与原则,以及云南地域元素、文山当地民俗文化、气候等因素的调研分析,综合考虑学校设计的外部条件,融入云南传统地域民族文化特色,为文山市打造一个开放、舒适、安全、绿色、传承的新时代民族小学,以提升云南文山地区教育短板、促进新型教育理念的发展,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设计提供实践参考。本文详细阐述了云南文山市民族小学项目的前期研究与规划,并依据新时期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成果,进行校园规划布局、综合教学楼及风雨操场设计的详细过程。同时,针对传统教学楼公共空间的单调、乏味、封闭等问题,对文山小学公共空间开放设计进行专项分析研究,为今后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相关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设计参考依据。
王国亮[2](2021)在《杰弗里·巴瓦独立式住宅空间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斯里兰卡建筑师杰弗里·巴瓦(Geoffrey Bawa,1919-2003)一生以设计度假酒店和私人住宅为主.在近5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设计并建造了诸多对斯里兰卡乃至东南亚产生重要影响的建筑作品。其中独立式住宅设计贯穿巴瓦职业生涯的始终。本文以杰弗里·巴瓦设计的独立式住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住宅空间特征的分析,梳理出巴瓦在独立式住宅中的设计策略。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对本课题的来源、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研究目的、研究价值、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做其介绍,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为杰弗里·巴瓦生平及创作思想概述;第三章将巴瓦的独立式住宅分为庭院式、花园式和塔式三类,并分析各类型的空间特征;第四章从空间序列组织、开敞与连续、层次与渗透及室内空间的丰富性策略四个方面分析巴瓦独立式住宅的空间设计策略;第五章得出结论与启示及研究的不足。
李艺璇[3](2020)在《“双一流”背景下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研究 ——以独立设置艺术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我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艺术领域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新型民营艺术机构开始涌现,艺术市场、艺术消费逐渐扩大,剧院团、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艺术机构日趋繁荣,我国文化艺术领域对于具有专业素养“艺术的管理者”需求量逐渐增多。同时,欧美国家的艺术管理专业、学科发展逐渐成熟,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开始着手对于中国艺术管理教育的建设。1987年,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第一批“电影制片、发行和放映管理”专业的学生入校,标志着我国真正开始对艺术管理专业建设的摸索和创新。在短短的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我国艺术管理已然形成了艺术类院校为主,综合类、文科类院校共同发展,本、硕、博完整教育体系初步构建完成,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学者、教师,积累了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来讲艺术管理学科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2011年,艺术管理学科的合法化身份被确认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者探索艺术管理学科建设问题。2017年,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发展历史方位做了新的界定,同时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宏观发展层面对于学科建设的要求和艺术管理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唤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学科。本研究首先梳理国内艺术管理学科的现实语境,并选取四所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进行研究,从中分析出目前我国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困境和原因,分析“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建设要求,从而对“双一流”背景下中国艺术管理学科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雪[4](2020)在《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土地与住房供给的市场化改革迅速推进,城市空间的交换价值逐渐压倒使用价值,于是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以房地产为导向的空间重构。伴随着旧城区的物质环境、产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全方位升级,很多历史久远的传统邻里街坊遭到致命破坏。历史城区不仅是城市发展轨迹的实物见证,也是本土社区赖以生活的家园,承担着居民的物质、精神、情感和社会需求。从人文主义遗产保护视角,受资本支配的理性主义城市重构不仅造成历史肌理的结构性破坏,更是将承载着文化与记忆、向景观中注入了情感与意义的社区彻底解构,而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之间动态的、迭代的、具体的互动关系恰是遗产社会价值的体现;从空间正义视角,与社区福祉相悖的城市空间生产与分配机制暴露出资本扩张与社会公平之间的深刻矛盾,而保障社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实现遗产社会价值的前提。天津是一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同时也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先锋城市,其过往二十余年的城市建设历程暴露出经济增长、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之间的多重矛盾。论文以天津为例,基于对中心城区12个历史片区的社区调查(信息收集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访谈与问卷调查),围绕着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的关系展开研究,以期为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过程中实现历史环境延续性、社区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发展三者之间平衡的可行性策略提供现实借鉴,方能利于历史城区在当代生活中作为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价值。论文各章以人地关系为线索展开,总体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建构历史城区中人地关系在不同语境下的理论体系(第2章),然后基于实证研究阐明当代城市人地关系破坏的表现及动因(第3、4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揭示不同人地关系对遗产保护的不同影响(第5、6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第2章理清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议题中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按照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微观心理关照和城市权利关照三个维度建构理论体系;第3章分析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对人地关系的普遍威胁及其在社区尺度的消极结果,并且以西沽南为例基于对人地纽带特征的详细分析揭示城市空间重构对本土社区的破坏作用;第4章分析这种人地纽带破坏在中国乃至天津具体的经济、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动力机制;第5章以兆丰路社区为例揭示了在居住需求与现实利益因素的介入下,人地关系恶化导致遗产保护面临来自社区的阻力;第6章通过考察老城厢拆除以后当地居民自发抢救老城文化的行为,展现了人地情感纽带对推动遗产保护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体现出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论文从人地纽带视角切入,将着眼点由城市遗产的实物对象转向其中容纳的社会群体,从人情化和正义性两方面使遗产社会价值的人本思想得到全面阐发。通过对社区的微观研究可以将历史环境中相对隐形的文化、心理和日常生活方面呈现出来,使旧城更新中的遗产去留争议从建筑文化和空间经济之间的价值权衡向社会层面扩充。而且,论文以当下中国城市最具争议性的危旧改造现象为背景,将遗产社会价值、城市权利、士绅化、失所等国际关心的议题落地本土化分析。
寿焘[5](2020)在《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土建筑是以地方资源为基础,为满足当地社会生产与生活需求,达到气候适应与环境舒适,富含民俗文化与象征意义,综合承纳并延续乡土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乡村、小城镇等小中型聚居群落为主要依托所形成的社会、经济、科技等发展程度,也集中的作为传承各地区乡土文化、生活习俗及民间技艺等的综合媒介。作为构成中国乡土建筑中最为典型分支之一的徽州乡土建筑,在千百年发展衍变中,受到包括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社会发展因素等在内的综合影响,形成了稳定且极具识别性、代表性的样式与类型,深具研究价值。论文将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类型学方法,系统梳理了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类型及其逻辑系统,揭示其物质构成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民间技艺、文化象征等方面的内在关系,架起“建构—类型”的系统研究文本,并形成了以材料建造类型、空间类型、性能类型及装饰类型为主体的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的材料及其所形成的建造前提、过程、模式、结果等的类型归纳。此章节通过对材料的背景、来源、组成以及工匠系统、建造方式等方面的基本探究,形成对“基台/楼面、构架、围护、屋顶”等四个建造子系统的类型解析。第二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的空间原型及其空间建构逻辑的类型梳理。此章节系统总结了徽州乡土建筑空间的三种基本原型和两种拓展类型,并围绕“天井”这一核心空间进行类型解析,进而探究在原型基础上形成的徽州乡土建筑空间类型组织规律。第三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应对当地气候所形成的性能机制的建构类型探索。此章节从影响乡土建筑的“风、光、热、水/湿”这四个主要环境因素入手,探究徽州乡土建筑单体在应对环境,并构建自身气候适应性与舒适度中所形成的建构类型。第四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的装饰特征及其文化意义的类型总结。此章节从“装饰工艺、建构要素、意义象征”三个视角,尽可能全面的阐释装饰之于建构的意义、类型及其影响,从而将一般意义上游离于建筑本体边缘的装饰系统容纳进乡土建构的体系之中。论文紧扣“建构”这一主题,以“类型”为工具,将徽州乡土建筑的文化性、技术性、生态性和艺术性融入其中,使整个研究论述在材料建造、空间模式、性能调控、装饰意涵等方面充分揭示乡土建构的奥秘。全文正文约18.8万字,共有图表330余幅。
秦思博[6](2019)在《院落在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小学校园建筑是中小学师生乃至周边社区学习、教育、生活的重要载体,在当下教育现代化的政策以及基础教育多元化、创新化发展的氛围下,校园建筑的设计创作愈加受到重视和广泛关注。然而在早年间中小学建筑的一波大规模建设热潮之后,出现了建筑同一化、缺乏创作动力的困境。面对功能多义复合的需求、形式趋同乏韵的现状、场所精神缺失的问题,以当下时代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思维,并结合多学科理论知识,重新审视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旨在探索未来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新思路。本文从梳理院落空间和中小学校园建筑的研究背景出发,明确研究目的与意义。在整理国内外学者对教育建筑、新时代院落空间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阐明其概念内涵,进一步梳理理论文献和建筑实例作为研究基础。为剖析院落与中小学建筑之间的应用可能性,分别从二者的特征与需求入手,一方面提炼了院落的四项本质特征:多义性与融合性、二重性与层次性、灵活性与系统性、文化性与归属性,另一方面依据已有研究与实践案例,在研究背景中分析得出当下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存在学习与交往模式固化、儿童共享空间层次单一、中小学建筑形态趋同乏韵、校园场所氛围消极的困境,从而构建了二者之间的应用关联,分别在功能、空间、形态、精神四个方面契合,确立了应用的必要性,进而得出院落在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中的应用原则。最后针对中小学校园建筑归纳出院落以不同的定位应用于中小学建筑空间建构和形式塑造两方面的策略,其中空间策略从空间功能复合、空间组织创新、空间情节编排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形式策略则由形体协同、形态布局、界面表达三方面切入,通过采用院落的不同角色定位:载体、节点、要素、原型等,深入探讨构建创新型中小学校园建筑的策略。本文以探求院落在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中的应用策略为目标展开全文论述,希望能够为我国今后的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提供因借院落空间的思路,旧法新用,拓展创作思维,并有益于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郭晓君[7](2019)在《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整体利用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城市发展历史,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使位于城市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发展之间矛盾激化,历史文化街区需要承担更多的现代城市功能,但囿于历史文化街区地上空间资源有限,因此地下空间利用势在必行。在城市地下空间整体利用的大趋势下,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的“后植入性”及其对地下空间提出的保护限制条件要求地下空间整体化利用。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了地下空间相关理论并明确本次研究的对象与案例选取范围。之后分析了历史文化街区地上地下整体利用要素、联通要素,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整体利用原则及地下空间整体利用特点。然后从基础性约束因素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约束限制因素两方面分析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整体利用约束限制条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整体利用约束限定因子集,从约束限定因素集中选定功能维度、形态维度、地下遗存维度、交通四个维度作为之后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利用模式的研究维度。并对选定的维度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特性分别进行分析,之后通过国内外优秀案例及量化分析等方法,根据历史文化街区有别于其他区域的差异性得到历史文化街区在功能、形态、交通、地下空间遗存多维度上的地下空间整体利用模式。最后本篇论文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整体利用模式的分析,将天津市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实证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五大道地区地上要素特征、地上对地下空间利用的约束限制条件、地下空间现状及问题,根据五大道地上地下特点选择适宜的模式并提出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开发形态、功能、存量地下空间利用及交通各方面地下空间整体利用策略。通过本次研究希望能够在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特殊性分析上得到历史文化街区整体利用模式,以期对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整体利用有所帮助。
银珠桑毛[8](2019)在《安多弹唱艺术研究》文中认为安多弹唱艺术是藏族民歌、民间器乐以及当代音乐、外来乐器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最初由对藏族传统音乐的继承和个体行为发展为目前以安多牧区为主要传播地兼及各个藏区的音乐形态。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传播中形成了具有独特的本体特征、乐人群体和受众群体以及与之关联的音乐生活和话语表达。作为一种区域性传统音乐形式,安多弹唱在整个安多方言区有着广泛流布;作为一种热门的当代音乐形式,安多弹唱在整个藏族聚居区有着相当数量的受众,甚至在内地许多城市的餐饮娱乐场所也能看到安多弹唱的表演并受到当地观众的欢迎。进入新世纪后,通过以广播电视、声像制品、微信等媒介为载体,使安多弹唱艺术得到了迅速而广泛传播并作为藏族流行音乐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安多弹唱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华尔贡等弹唱名家起到了关键作用,无论在传统曲目的传承方面,还是编创曲目的传播方面,以及对年青一代弹唱艺人的培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藏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并兼及藏族当代音乐文化的独特形式之一,对安多弹唱音乐文化特质的研究非常必要。本论文共由七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旨在明确课题的来源及意义、相关研究动态的梳理以及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的等。第一章从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揭示自然环境、生存状态、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历史、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对安多弹唱艺术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安多弹唱主要以操安多方言特别是牧区为主的区域流传,核心区域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体现出以游牧文化为背景的文化特征。第二章阐释安多弹唱艺术的文化内涵。从口口相传到基于场域和形态、媒介的传播活动以及基于游牧文化特质的音乐审美特征即局内人的审美观—具有佛教内涵的音乐教化功能,身心需求的娱乐功能和区域认同的凝聚功能等安多弹唱艺术的文化内涵。第三章解析安多弹唱艺术的本体特征。从乐曲来源看,既包含了对藏族传统音乐的继承,也不乏新的创作;从曲式特征上看,安多弹唱音乐基本上是多歌重一个基本曲常的分节歌形式;安多弹唱的唱奏形态与安多方言以及地方性语音特色相关联,其装饰性演唱方式独具特色,其伴奏形态由唱的形态衍生,主要变化体现在左右手技巧和节奏和节拍的变化上;安多弹唱的歌部分体现出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在内容上多以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背景相关联的话语表达为主。第四章研究弹唱名家在安多弹唱艺术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文化英雄”的研究,揭示安多弹唱艺术发展中个体做出的贡献。第五章解析安多弹唱的嬗变和回归。在全球化语境和文化变迁中,安多弹唱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变化,体现在技之变、人之变和乐之变三方面,同时亦出现了与“嬗变”相对应的“回归”现象。结语是对安多弹唱保护和传承的思考及展望。
崔巧玲[9](2019)在《福州小茉莉合唱团个案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童声合唱是培养中小学生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童声合唱事业发展不均衡,一线城市某些童声合唱团已完全达到国际一流的合唱水平,但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童声合唱则发展较差。福州小茉莉合唱团是个较为典型的个案,虽然在福州这个二线城市,却在全国比赛中频频获奖,已然跻身于全国优秀儿童合唱团之列,成为一个独特的音乐现象。福州小茉莉合唱团是福州市教育主管部门最早成立的跨区跨校的童声合唱团,从建团发展到现在,该合唱团已经成为福州市乃至福建省的童声合唱艺术的示范团队,更是福州市的艺术教育名片,活跃在建设海峡两岸童声合唱艺术的舞台上。本研究选取福州小茉莉合唱团作为个案,在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又对其创建与组织、合唱团员、合唱教师、合唱指挥、合唱曲目的选择与专业处理、合唱专业训练、演出与比赛实践、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实地考察,并访谈合唱团的教师、学生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分析其背后的成长及成功因素,进而发现一个高水平童声合唱团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霍丹青[10](2018)在《合院建筑的形式生成研究》文中认为合院建筑作为最常见的建筑形式和最基本的建筑空间组织之一,具有独特的空间特征,在今天依然深受建筑师们的青睐。本文试图梳理当代和现代合院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操作手法,对合院建筑的形式生成策略做出归纳和总结,试图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具有普适应和参考性的结论,为现代合院建筑的设计提供一种积极的解答。论文以系统论思想作为支撑,从图解分析的角度入手,将合院建筑抽象为以方形几何为基础的“回字形”空间原型,对影响合院建筑形式的内在性因素和外在性因素进行区分,分别从这两个角度讨论合院建筑的形式生成方式。首先论文讨论了合院建筑基于自主性特征而产生的由内而外的形式变异,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建筑自身的空间特征和体量形式等方面产生的变异。其次提取合院建筑的外部系统要素,即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设计者的主观意向,研究其如何由外而内地促进了建筑形式的重构,并分别根据具体的案例进行了相应的图解分析。最后,将合院建筑形式生成的内在逻辑和外部影响要素进行结合,在二者交互的过程中,总结出具有适应性的合院建筑的形式生成图解表格,为之后的合院建筑设计提供一种具体可行的思维与方法参照,利于对建筑形式问题的把握。
二、“五院一中心三个工作室”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院一中心三个工作室”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开放式教育理念下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云南文山民族小学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提出问题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鉴定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相关概念鉴定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现代小学公共空间发展概况 |
2.1 国外小学公共空间发展演变与开放式教育 |
2.1.1 国外现代小学公共空间的演变 |
2.1.2 国外开放式教育理念及内涵 |
2.2 我国小学公共空间发展概况 |
2.2.1 我国素质教育的缘起 |
2.2.2 适应素质教育的我国小学公共空间演变 |
2.3 开放式教育理念对我国小学建筑设计的影响 |
2.3.1 素质教育和开放式教育的比较 |
2.3.2 开放式教育理念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与局限性 |
2.3.3 开放式教育理念对学校公共空间设计的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3 新时期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
3.1 小学校舍布局现状及对公共空间的影响(规划层面) |
3.1.1 我国校舍形态 |
3.1.2 小学空间布局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
3.1.3 教学楼功能组织形式对公共空间的影响 |
3.2 专业教室及公共教学空间开放设计(建筑层面) |
3.2.1 专业教室的开放设计 |
3.2.2 公共教学用房的开放设计 |
3.3 新型小学公共空间节点设计分析(节点层面) |
3.3.1 廊道空间 |
3.3.2 厅空间 |
3.3.3 垂直交通空间 |
3.3.4 室外庭院空间 |
3.3.5 灰空间 |
3.4 新时期小学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
3.4.1 整体性原则 |
3.4.2 开放性原则 |
3.4.3 功能复合性原则 |
3.4.4 安全舒适性原则 |
3.4.5 绿色生态性原则 |
3.4.6 文化传承性原则 |
3.5 本章小结 |
4 开放理念下小学设计——云南文山市民族小学设计 |
4.1 云南地域性表征 |
4.1.1 云南传统民居建筑 |
4.1.2 传统民居街巷空间特征 |
4.2 项目前期研究 |
4.2.1 项目背景 |
4.2.2 项目区位分析 |
4.2.3 项目基地分析 |
4.3 文山小学规划设计 |
4.3.1 小学建设目标 |
4.3.2 开放设计理念 |
4.3.3 校园规划布局设计构想 |
4.3.4 综合教学楼开放设计构想 |
4.3.5 建筑体量生成 |
4.3.6 规划总图及成果分析 |
4.4 综合教学楼设计 |
4.4.1 多层次的功能布局 |
4.4.2 高效的流线组织 |
4.4.3 开放公共空间组织设计 |
4.4.4 建筑地域化表达 |
4.4.5 教室空间布局 |
4.4.6 校园生态设计策略 |
4.4.7 平、立、剖面设计 |
4.5 风雨操场设计 |
4.5.1 平面设计 |
4.5.2 立面设计 |
4.5.3 功能布局 |
4.5.4 结构分析 |
4.5.5 剖面设计 |
4.6 开放理念下校园公共空间设计 |
4.6.1 开放共享廊空间设计 |
4.6.2 绿色生态的庭院设计 |
4.6.3 多层次的“灰空间”设计 |
4.6.4 形式多样的楼梯设计 |
4.7 建筑材料及构造节点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价值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内外优秀中小学案例整理一览表 |
附录B 项目任务书 |
附录C 设计成果及图纸 |
附录D 图片索引 |
附录E 表格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杰弗里·巴瓦独立式住宅空间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背景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6 论文框架结构 |
第2 章 杰弗里·巴瓦生平及建筑创作思想概述 |
2.1 斯里兰卡概况 |
2.1.1 地理气候条件 |
2.1.2 历史发展进程 |
2.1.3 建筑遗产 |
2.2 关于杰弗里·巴瓦 |
2.2.1 杰弗里·巴瓦生平简介 |
2.2.2 杰弗里·巴瓦的“整体设计观” |
第3章 巴瓦的住宅类型及空间特征 |
3.1 庭院式住宅特征 |
3.1.1 庭院 |
3.1.2 核心空间的组织方式 |
3.1.3 核心空间界面的开敞与渗透 |
3.1.4 服务和被服务空间组合方式 |
3.2 花园式住宅特征 |
3.2.1 花园中的花园 |
3.2.2 核心空间的组织方式 |
3.2.3 核心空间界面的开敞与渗透 |
3.2.4 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的组合方式 |
3.3 塔式住宅特征 |
3.3.1 立体的景观 |
3.3.2 形体与花园的关系(逐层后退,弱化建筑体量) |
3.3.3 营造地面花园的体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巴瓦住宅的空间设计策略 |
4.1 空间序列组织 |
4.1.1 复杂空间+直线型路径 |
4.1.2 复杂空间+曲折型路径 |
4.2 开敞与连续 |
4.2.1 边界的开敞 |
4.2.2 地面的连续 |
4.3 层次与渗透 |
4.3.1 廊的层次叠加 |
4.3.2 界面的适度开敞与对景 |
4.3.3 空间形体的转折 |
4.4 室内空间的丰富性策略 |
4.4.1 固定家具与凹龛 |
4.4.2 楼梯的置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2 巴瓦的建筑给我们的启示 |
5.3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图表目录 |
附录二:杰弗里·巴瓦住宅作品年表 |
附录三:杰弗里·巴瓦住宅作品平面图 |
附录四:便民服务中心设计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3)“双一流”背景下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研究 ——以独立设置艺术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1)国家大力推动学科建设 |
(2)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
(3)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需要 |
(4)现实中对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现状引发的思考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研究 |
2.关于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难点 |
1.核心概念界定 |
(1)“双一流建设” |
(2)学科 |
(3)艺术管理学科 |
(4)学科建设 |
2.研究难点 |
3.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现实语境 |
(一)中国艺术管理发展史 |
(二)我国艺术管理学科建设发展阶段 |
1.积极探索阶段(1980-1999) |
2.稳步发展阶段(2000-2010) |
3.升级转型阶段(2011-至今) |
(三)我国艺术类院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归属衍变 |
二、我国艺术类高校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现状 |
(一)中央美术学院 |
(二)北京舞蹈学院 |
(三)中国戏曲学院 |
(四)中国音乐学院 |
三、我国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现状审思 |
(一)我国艺术管理学科发展问题归结 |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与社会需求脱节 |
2.尚未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 |
3.师资力量欠缺,师生配比不均衡 |
4.本土化教材不足,专业发展缺乏内动力 |
(二)中国艺术管理学科发展问题原因分析 |
1.我国艺术管理起步较晚,学科建设底子较为薄弱 |
2.长期挂靠其他学科,学科定位不明晰 |
3.传统教育模式阻碍教学形态创新型发展 |
四、“双一流”背景下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的路径选择 |
(一)“双一流”建设“中国特色”的内涵分析 |
(二)“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内涵分析 |
(三)“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
1.国家层面重视 |
2.新时期我国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需要 |
(四)“双一流”建设“中国特色”对于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要求 |
1.划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边界 |
2.立足本土,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
3.国际眼光,融汇世界优秀高等教育理念 |
(五)艺术类高校建设“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的路径选择 |
1.将“德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 |
2.提高对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视程度 |
3.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团队的质量与数量 |
4.加大艺术学科课程占比,将中国管理思想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 |
5.加强对于教材的使用和建设 |
6.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创新,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
7.搭建学科平台,助力学科建设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艺术管理学系系主任周青访谈记录 |
附录二: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与管理系系主任于建刚访谈记录 |
附录三: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系主任陈楠访谈记录 |
作者简介 |
(4)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人文主义回归的广泛影响 |
1.1.2 现实背景——中国后改革时代的“无地方性”城市重构 |
1.1.3 研究契机——“三年清零”行动计划 |
1.2 题目解析 |
1.2.1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2.2 几个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辨析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主体视角的人地纽带研究 |
1.3.2 遗产保护中涉及本土社区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1.6 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调研对象与调研内容 |
1.6.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第2章 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中围绕本土社区的理论体系建构 |
2.1 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及其逻辑梳理 |
2.2 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遗产社会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1 社会价值概念的形成背景——遗产价值格局的人本视角转向 |
2.2.2 社会价值的概念涵义 |
2.2.3 社会价值的思想要旨 |
2.2.4 强化社会价值的实践探索——社区增权与赋能 |
2.3 对本土社区的微观心理关照——“地方”视角下的人地纽带解读 |
2.3.1 人地纽带何以形成 |
2.3.2 人地纽带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现 |
2.3.3 人地纽带与遗产社会价值的联系 |
2.4 对本土社区的城市权利关照——“无地方性”的经济根源及空间正义视角的价值矫正 |
2.4.1“无地方性”的涵义 |
2.4.2“无地方性”空间生产逻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剥夺式积累” |
2.4.3 历史城区更新的社会包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城市普遍的“无地方性”及其导致的社区失落 |
3.1“无地方性”的现实诠释 |
3.1.1 无地方性的表现特征 |
3.1.2 无地方性的传播媒介 |
3.2 失所(Displacement)——无地方性城市重构对社区生活的影响 |
3.2.1 失所的涵义与不同类型 |
3.2.2 对物质与经济生活的消极影响 |
3.2.3 对社会文化生活的消极影响 |
3.2.4 对地方认同的消极影响 |
3.3 基于地方依恋反思旧城更新语境下的失所现象——以天津西沽南拆除计划为例 |
3.3.1 旧城更新语境下研究地方依恋与失所的意义 |
3.3.2 研究过程设计 |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4 对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促成“无地方性”的泛化士绅化进程及其本土化动力机制 |
4.1 士绅化现象的全球传播及其引发的争议 |
4.1.1 士绅化现象的普遍化、多样化及复杂化 |
4.1.2 士绅化的两面性——藏匿于“都市复兴”背后的正义缺失 |
4.2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发展状况 |
4.2.1 市场转轨背景下中国城市士绅化的特征 |
4.2.2 后改革时代天津旧城更新历程 |
4.2.3 中国式士绅化在天津的具体表现 |
4.3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以历史工业街区为例 |
4.3.1 工业街区衰败与复兴的供给端动因 |
4.3.2 权威与营销策略合力推升的社会-空间升级——以棉三项目为例 |
4.3.3 讨论——工业遗产空间复兴背景下社会价值的空洞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自由主义城市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三元悖论 |
5.1 理论回顾 |
5.1.1 旧城更新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
5.1.2 遗产保护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
5.2 研究方法 |
5.3 案例地概况——矛盾丛生的兆丰路社区 |
5.3.1 兆丰路社区历史沿革 |
5.3.2 兆丰路社区的遗产价值与“非遗产”身份 |
5.3.3 居住环境恶化与脆弱群体集中 |
5.3.4 旧城改造计划的曲折进程 |
5.4“拆”与“留”的矛盾 |
5.4.1 政府视角——土地财政背景下天津城市遗产保护之瓶颈 |
5.4.2 社区视角——积极的文化认同与消极的保护态度 |
5.4.3 旧城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矛盾焦点 |
5.5 讨论 |
5.5.1 都市企业主义逻辑下历史街区空间再开发的社会代价 |
5.5.2 历史街区的资产价值和使用价值对遗产社会价值的抑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重建人地纽带的民间实践及其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 |
6.1 案例地概况——天津老城厢的失落 |
6.1.1 老城厢对天津城市的意义 |
6.1.2 老城厢的地方破坏历程 |
6.2 被迫失所过程中浮现的个人保护行为 |
6.2.1 老城里人的恋地情结与失所创伤 |
6.2.2 失所创伤激发的文化意识——民间有识之士自发保护老城文化、重建邻里社区 |
6.2.3 家族纽带培育的文化责任感——名门后裔抢救老城大宅门文化 |
6.2.4 乡邦文化自觉与自信——民间向政府谏言保留故城遗迹 |
6.3 持续发酵的乡愁——老城文化保护行动向社会化发展 |
6.3.1 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和规模化 |
6.3.2 社区协作修复地方集体记忆 |
6.3.3 遗产保护意识的成熟化——由情感依恋到文化认知 |
6.4 民间自发的地方文化保护实践中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城市遗产保护前沿堆积的重重矛盾及其根源 |
7.2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应然性 |
7.2.1 关注本土社区是文化可持续与社会可持续的双重要求 |
7.2.2 从人本视角重新解读老城区对城市的意义 |
7.3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策略性建议 |
7.3.1 价值观念转型 |
7.3.2 可行性路径的起点 |
7.3.3 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
7.3.4 实践中对广泛社会动力的培育 |
7.4 局限性与展望 |
7.4.1 案例地有待多元化扩展 |
7.4.2 信息收集渠道有待优化 |
7.4.3 有待引入长线跟踪调查 |
7.4.4 理论建构有待进一步系统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西沽南片区调查问卷 |
附录B 兆丰路社区调查问卷 |
附录C 网络文章“即将消失的兆丰路”留言内容摘录 |
附录D 兆丰路社区居民向地方政府表达诉求的相关材料 |
附录E 实地调研及部分受访居民照片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及其类型架构 |
1.1 研究背景 |
1.1.1 缘起 |
1.1.2 问题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4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2 相关概念 |
1.2.1 徽州与徽州地区 |
1.2.2 乡土建筑与徽州乡土建筑 |
1.2.3 建造系统与建构体系 |
1.2.4 类型 |
1.3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3.1 乡土建筑研究发展概况 |
1.3.2 建构理论及其与乡土建筑结合的研究领域 |
1.3.3 类型学理论及其与乡土建筑结合的研究领域 |
1.3.4 徽州乡土建筑研究领域 |
1.4 研究分类与方法 |
1.4.1 研究分类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材料及其建造类型 |
2.1 背景成因与材料资源 |
2.1.1 自然条件与社会背景 |
2.1.2 材料资源与建造前提 |
2.1.3 材料选择与造屋构形 |
2.2 建造工艺与匠作传统 |
2.2.1 建造工艺的源流 |
2.2.2 工匠系统与流程 |
2.2.3 建造模式与过程 |
2.3 建造系统及其类型 |
2.3.1 基台与楼面系统 |
2.3.2 构架系统 |
2.3.3 围护系统 |
2.3.4 屋顶系统 |
2.4 本章小结:材料的组织逻辑及其建造类型的归纳 |
第三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空间类型 |
3.1 空间基本类型 |
3.1.1 三种基本类型 |
3.1.2 两种衍生类型 |
3.1.3 基本要素类型 |
3.2 类型的核心空间:天井 |
3.2.1 天井的空间意义 |
3.2.2 天井的空间类型 |
3.3 空间类型的组织逻辑 |
3.3.1 空间扩展机制 |
3.3.2 地形应变机制 |
3.3.3 建造构形机制 |
3.4 本章小结:空间类型的解析与空间衍变规律的探索 |
第四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性能类型 |
4.1 环境调控的性能建构维度 |
4.1.1 空间形态的气候适应性 |
4.1.2 材料建造的环境适应性 |
4.2 风环境调控 |
4.2.1 空间模式 |
4.2.2 建构要素 |
4.2.3 风环境调控模型 |
4.3 光环境调控 |
4.3.1 空间模式 |
4.3.2 建构要素 |
4.3.3 光环境调控模型 |
4.4 热环境调控 |
4.4.1 热平衡系统 |
4.4.2 热调控模式 |
4.4.3 热环境调控模型 |
4.5 水/湿环境调控 |
4.5.1 水环境调控 |
4.5.2 湿度调控 |
4.6 本章小结:建筑环境调控模式及其性能类型的阐释 |
第五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装饰类型 |
5.1 工艺技法与装饰类型 |
5.1.1 徽州三震 |
5.1.2 建筑彩绘 |
5.1.3 匾额楹联 |
5.2 建构要素与装饰层级 |
5.2.1 立面要素 |
5.2.2 地面铺饰 |
5.2.3 空间连接 |
5.3 题材类型与象征意义 |
5.3.1 题材与图式 |
5.3.2 空间与意涵 |
5.4 本章小结:装饰类型的归纳及其文化意义的表述 |
第六章 结语:材料、空间、性能、装饰四维架构的徽州乡土建筑建构类型及其体系 |
6.1 研究结论 |
6.1.1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
6.1.2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类型定义 |
6.1.3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 |
6.2 研究创新点 |
6.2.1 通过类型学归纳提炼出定义徽州民居类型特征的“建构要素” |
6.2.2 创建并多维度阐释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理论架构 |
6.2.3 系统构建基于“建构”视野的乡土建筑“类型学”研究方法 |
6.3 研究展望 |
6.3.1 “材料——建造系统”的乡土建筑更新方向 |
6.3.2 “性能——建构类型”的乡土建筑生态方向 |
6.3.3 “乡土建构体系——乡村振兴战略”的乡土社会整体营造方向 |
图片索引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学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6)院落在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发展背景与现存困境 |
1.1.2 院落在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中的应用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与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解析 |
1.3.2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动态 |
1.4.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院落在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中应用的基本问题解析 |
2.1 院落的本质特征解析 |
2.1.1 功能特性——多义性与融合性 |
2.1.2 空间特性——二重性与层次性 |
2.1.3 形态构成——灵活性与系统性 |
2.1.4 精神属性——文化性与归属性 |
2.2 院落与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的应用关联 |
2.2.1 功能契合——学生主体的多元功能需求 |
2.2.2 空间建构——构建内外空间丰富体验 |
2.2.3 形态塑造——协调建筑形态多样变化 |
2.2.4 精神重构——促进校园场所氛围营造 |
2.3 院落在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中的应用原则 |
2.3.1 激发多层次社交合作的互动化原则 |
2.3.2 强调非正式功能共享的复合化原则 |
2.3.3 契合开放式教育理念的灵活化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院落在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空间建构中的应用策略 |
3.1 以院落为载体的空间功能复合策略 |
3.1.1 增加基于自然的学习契机 |
3.1.2 创造儿童运动场地集约利用 |
3.1.3 促进学校与社区功能共享 |
3.2 以院落为契机的空间组织创新策略 |
3.2.1 重构以乐学为主题的功能关系 |
3.2.2 增设促进儿童互动的流线模式 |
3.2.3 匀质消解教育空间的等级限制 |
3.3 以院落为节点的空间情节编排策略 |
3.3.1 集体效率服从下的跳叙 |
3.3.2 少数团体分类下的并叙 |
3.3.3 个体独立选择下的插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院落在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形式塑造中的应用策略 |
4.1 以院落为要素的形体协同策略 |
4.1.1 开放式院落融入建筑契合城市氛围 |
4.1.2 原生化院落存于建筑实现景观连续 |
4.1.3 隐喻化院落赋予建筑表意校园文化 |
4.2 以院落为原型的形态布局策略 |
4.2.1 适宜儿童集聚的中心围绕 |
4.2.2 满足儿童隐匿的离散集群 |
4.2.3 鼓励儿童个性的骨架编织 |
4.3 以院落为边界的界面表达策略 |
4.3.1 强化建筑内外视觉互动 |
4.3.2 匹配生动材质调度五感 |
4.3.3 穿插活跃构件增添趣味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内外优秀案例基本信息汇总 |
附录2 国内外优秀案例照片与分析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整体利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文化街区需要承担现代功能 |
1.1.2 历史文化街区地上空间资源有限 |
1.1.3 历史文化街区地上-地下整体利用趋势 |
1.1.4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的“后植入性”要求整合性利用 |
1.1.5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利用的充分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案例选取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案例选取 |
1.4 国内外综述 |
1.4.1 国内研究动态 |
1.4.2 国外研究动态 |
1.4.3 已有研究评价 |
1.5 相关理论研究 |
1.5.1 耦合理论 |
1.5.2 城市地下空间结构协同论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整体利用模式基础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历史文化街区 |
2.1.2 城市地下空间 |
2.1.3 整体利用模式 |
2.2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整体利用要素 |
2.2.1 开发功能 |
2.2.2 开发深度 |
2.2.3 开发形态 |
2.3 历史文化街区整体利用联通要素 |
2.3.1 上下联通要素 |
2.3.2 水平联通要素 |
2.4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整体利用原则 |
2.4.1 保护性优先原则 |
2.4.2 多维度利用原则 |
2.4.3 灵活性利用原则 |
2.5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整体利用特点 |
2.5.1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开发的优缺点 |
2.5.2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联通差异性 |
2.5.3 历史文化街区实施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整体利用约束限制条件研究 |
3.1 地下空间利用基础性约束因素 |
3.1.1 自然气候条件 |
3.1.2 城市外部制约条件 |
3.1.3 政策法规 |
3.1.4 交通 |
3.2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整体利用约束限制因素 |
3.2.1 土地利用性质与空间承载功能 |
3.2.2 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形态 |
3.2.3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遗存情况 |
3.2.4 历史文化街区内部构筑物情况 |
3.2.5 历史文化街区场所精神延续与传承 |
3.2.6 历史文化街区中式思维、历史境遇 |
3.3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整体利用约束限定因子集与维度选择 |
3.3.1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整体利用约束限定因子集 |
3.3.2 交通影响要素选择 |
3.3.3 地面空间主要影响因素选择 |
3.3.4 地下主要影响因素选择 |
3.3.5 历史文化街区内部影响因素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整体利用模式研究 |
4.1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整体利用多维度分析 |
4.1.1 功能维度 |
4.1.2 形态维度 |
4.1.3 地下遗存维度 |
4.1.4 交通维度 |
4.2 功能维度地下空间模式研究 |
4.2.1 历史文化街区功能活跃度分析 |
4.2.2 历史文化街区地上功能耦合分析 |
4.2.3 历史文化街区地上地下功能耦合分析 |
4.2.4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功能连通性分析 |
4.2.5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功能整体利用模式 |
4.3 形态维度地下空间模式研究 |
4.3.1 居住类型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开发形态 |
4.3.2 商业类型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开发形态 |
4.3.3 文化类型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开发形态 |
4.3.4 工业遗址类型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开发形态 |
4.4 地下遗存维度地下空间模式研究 |
4.4.1 既有地下普通建构筑物利用模式 |
4.4.2 文物埋藏历史文化街区利用模式 |
4.5 交通维度地下空间模式研究 |
4.5.1 轨道交通穿越历史文化街区 |
4.5.2 轨道交通与历史文化街区相切 |
4.5.3 结合轨道交通三维旅游线路组织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 |
5.1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 |
5.1.1 调研对象及范围 |
5.1.2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简述 |
5.1.3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利用需求 |
5.2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政策规划、地面地下空间要素分析 |
5.2.1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与政策分析 |
5.2.2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形态与空间解析 |
5.2.3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类型与保护要求 |
5.2.4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分布与使用情况 |
5.2.5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现状存在的问题 |
5.3 功能整体利用模式下策略 |
5.3.1 活跃功能激活,三维功能耦合模式 |
5.3.2 引导部分功能进入地下,避免对地面幽静历史环境破坏 |
5.3.3 存量地下空间功能优化调整 |
5.4. 形态整体利用模式下策略 |
5.4.1 以点为基本形态单元,形成以点带动的网络布局模式 |
5.4.2 以细胞基本单元进行地下空间更新利用 |
5.4.3 延续地面历史环境,充分利用公共属性开敞空间 |
5.4.4 加强地下空间入口的标志性、美观性、舒适性 |
5.5 地下遗存整体利用模式下策略 |
5.5.1 正确处理保护建筑对存量地下空间的影响 |
5.5.2 维护地面空间、改善地下环境 |
5.6 轨道交通整体利用模式下策略 |
5.6.1 相切式以轨道交通带动线性地下空间发展 |
5.6.2 穿越式以点串联式发展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安多弹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主要研究文献 |
二、相关研究文献 |
三、发展动态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范围 |
第一章 安多弹唱艺术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生态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安多方言区 |
二、安多弹唱主要分布范围 |
小结 |
第二章 安多弹唱艺术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传播形态 |
一、传播与音乐传播及其相关概念 |
二、安多弹唱音乐传播活动 |
三、安多弹唱传播场域变异的利弊 |
第二节 审美取向 |
一、以游牧文化作为根基的审美观 |
二、安多弹唱审美特征 |
第三节 教化功能 |
一、佛教内涵 |
二、基于佛教内涵的音乐教育观念和行为 |
第四节 娱乐功能 |
一、参与性 |
二、消遣性 |
三、娱乐性 |
第五节 凝聚功能 |
一、认同与凝聚 |
二、区域凝聚力 |
小结 |
第三章 安多弹唱音乐的本体研究 |
第一节 乐曲来源 |
一、基于民间音乐性质 |
二、基于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性质 |
小结 |
第二节 音乐形态 |
一、曲常类型 |
二、曲式类型 |
第三节 唱奏形态 |
一、唱的形态 |
二、奏的形态 |
小结 |
第四节 唱研究 |
一、歌内容 |
二、歌形态 |
小结 |
第五节 乐器研究 |
一、扎念 |
二、曼陀林 |
小结 |
第四章 安多弹唱主要艺人研究 |
第一节 华尔贡 |
一、初识 |
二、从艺历程 |
三、个人贡献 |
第二节 德白 |
一、从艺历程 |
二、个人贡献 |
第三节 道瑞 |
一、从艺历程 |
二、个人成就 |
小结 |
第五章 安多弹唱艺术的嬗变与回归 |
第一节 嬗变 |
一、技之变 |
二、人之变 |
三、乐之变 |
第二节 回归 |
小结 |
结语 |
第一节 保护与传承 |
第二节 发展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福州小茉莉合唱团个案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福州市童声合唱发展现状 |
第一节 福州市中小学童声合唱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个案的选择—福州小茉莉合唱团 |
一、代表性 |
二、专业性 |
三、普遍性 |
第二章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的创建与组织 |
第一节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的创建 |
第二节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的组织 |
一、合唱团员:分布区域广音乐素质高 |
二、音乐教师:志愿奉献各尽其能 |
三、资金来源:官方为主民间资助 |
第三节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的制度建设 |
一、分层级班级教学制度 |
二、日常排练制度 |
三、演出制度 |
四、后勤保障制度 |
五、纪律制度 |
第三章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的指挥与专业训练 |
第一节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的指挥 |
一、指挥群体 |
二、优秀指挥个案——王渤 |
第二节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的专业训练 |
一、各层级训练具体内容 |
二、各层级训练的特点 |
三、基训与集训相结合的训练模式 |
第四章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的演唱曲目与艺术处理 |
第一节 曲目来源 |
一、现成合唱曲目 |
二、教师改编合唱曲 |
三、委约作曲家创作的合唱曲 |
第二节 选曲标准 |
一、内容健康向上 |
二、富有儿童特点 |
三、注重艺术性 |
四、凸显区域特色 |
五、兼顾文化多样性 |
第三节 艺术处理 |
第五章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的影响 |
第一节 学校影响 |
第二节 社会影响 |
第六章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的成功经验 |
一、精英式的师生团队组合 |
二、专业性的分层级训练 |
三、展现平台多专业见识广 |
四、请进来走出去 |
第二节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存在的问题 |
一、跨区跨县跨校的团队带来组织方面的困难 |
二、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
结论 |
附录1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参加国内外比赛及获奖情况统计表 |
附录2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部分指导教师简况 |
附录3 福州中小学校与学生在校情况表 |
附录4 福小茉莉合唱团团员学校分布表(2018 年) |
附录5 针对福州小茉莉合唱团团员的调查问卷 |
附录6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新生面试表 |
附录7 福州市教育局2017 年关于福州小茉莉合唱团招募团员的通知 |
附录8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团员登记表 |
附录9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志愿者教师登记表 |
附录10 《茉莉花》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合院建筑的形式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背景的论述 |
2.1 合院建筑的演变过程 |
2.1.1 西方合院建筑 |
2.1.2 东方合院建筑 |
2.2 东西方合院建筑的空间特征 |
2.2.1 整体性 |
2.2.2 围合性和内聚性 |
2.2.3 封闭性和开敞性 |
2.2.4 方向性 |
2.2.5 模糊性和融合性 |
2.3 分析的依据和工具 |
2.3.1 分析的依据——系统论思想 |
2.3.2 分析的工具——图解分析法 |
2.4 原型理论的引入 |
2.4.1 几何原型理论 |
2.4.2 “回字形”原型的生成 |
2.4.3 回字形的几何特征 |
2.5 影响合院建筑形式的因素 |
2.5.1 由内而外——几何变形 |
2.5.2 由外而内——条件转形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由内而外的形式变异 |
3.1 影响合院建筑形式的内在因素 |
3.2 空间特性的继承 |
3.2.1 内聚性的增强 |
3.2.2 封闭性的减弱 |
3.2.3 模糊性的发展 |
3.3 形式特征的演变 |
3.3.1 流动性的出现 |
3.3.2 复杂性的增强 |
3.3.3 方向性的变异 |
3.4 功能布局的置换 |
3.4.1 双L形围合 |
3.4.2 风车形构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由外而内的形式重构 |
4.1 影响合院建筑形式的外在因素 |
4.2 自然条件的影响 |
4.2.1 基地环境 |
4.2.2 地形条件 |
4.2.3 气候因素 |
4.3 历史因素的制约 |
4.3.1 文脉的延续 |
4.3.2 界面的回应 |
4.3.3 符号的引入 |
4.4 主观概念的介入 |
4.4.1 路径流线的引导 |
4.4.2 空间序列的组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合院建筑的形式生成方法 |
5.1.1 基础变形 |
5.1.2 加法操作 |
5.1.3 围合边界的断裂 |
5.1.4 内外空间的反转 |
5.2 对未来合院建筑设计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基于回字形原型的形式生成分类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五院一中心三个工作室”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开放式教育理念下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云南文山民族小学设计为例[D]. 王琨.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杰弗里·巴瓦独立式住宅空间特征分析[D]. 王国亮.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3]“双一流”背景下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研究 ——以独立设置艺术院校为例[D]. 李艺璇. 北京舞蹈学院, 2020(10)
- [4]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D]. 王雪. 天津大学, 2020
- [5]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研究[D]. 寿焘. 东南大学, 2020
- [6]院落在当代中小学校园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 秦思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整体利用模式研究[D]. 郭晓君. 天津大学, 2019(01)
- [8]安多弹唱艺术研究[D]. 银珠桑毛. 西藏大学, 2019(01)
- [9]福州小茉莉合唱团个案调查研究[D]. 崔巧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合院建筑的形式生成研究[D]. 霍丹青. 天津大学, 2018(06)